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家都喝什么价位的普洱茶

找到约88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南方北方喝熟茶的差异到底有多大?

  5月22日晚,茶业复兴2楼高朋满座,茶业复兴第133场沙龙正在进行,这期沙龙的主题是南北熟茶的差异。这些年,网络上都在热议南北方人在吃粽子、吃豆花等方面的差异,其实南北喝熟茶的差异也不小,不信你看。

  

  赵娟:今天是茶业复兴戊戌年的第一场关于熟茶的沙龙,上半年大家都在茶山,所聊的都是春茶,熟茶可能会在后半年开始发力。介绍熟茶之前,我想先提个问题,请用三个关键词来描述你心中的熟茶。

  覃老师:不怕饿,不怕苦,不怕睡不着。

  茶蕾:粘稠感、有记忆的香型、养生。

  赵娟:刚刚覃老师和茶蕾都总结得很好。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称为熟茶。熟茶色泽褐红,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陈香。由于普洱熟茶茶性温和,保健功能较好,很受大众喜爱。

  

  简单来说,熟茶的工艺可以分解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解块-日光干燥-渥堆发酵-干燥-蒸压成型-包装。当然其中还有很多可以细分的工艺环节。

  熟茶发酵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

  第一代:卢铸勋为代表发酵熟茶开始;

  第二代:吴启英、邹炳良为代表的传统大堆发酵,成了普洱茶国家标准,用了三十多年

  第三代:周红杰代表菌种添加发酵,

  第四代:离地发酵、小框发酵这样可以不需要大堆,更加节约成本的工艺,熟茶的内涵也由此丰富起来。因此,我们也才得以喝到冰岛熟茶、老班章熟茶、昔归熟茶这样的资源稀缺型山头熟茶。

  

  在我个人看来,熟茶的南北差异可以简单概括为:

  南方规模大,存量大。南方人比较务实,中档茶消费较多,而且以投资收藏为主的也多。而低档普洱茶,则大量消耗于茶楼酒肆之间。北方起步晚、起点高。北方普洱茶最早的消费者,来自中产阶级或者较富裕的阶层,文化素养较高,虽然起步较晚,但学习能力非常强。南方人喝茶更有人文气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气息扑面而来,而北方人更讲究茶的功能性,“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感。

  

  我们今天品鉴的是书院熟茶带来的三款熟茶产品——玉露瑶、龙吟和双韵。为什么我们会找到书院熟茶这个品牌,因为我们发现,书院的熟茶非常有特点,每一款茶都有不同的发酵方式,小筐发酵、离地发酵,发酵管理非常细致。这是一家前期沉淀了很长时间的后起之秀。抛砖引玉,下面先有请书院熟茶的品牌负责人许先生和大家介绍一下。

  许先生:感谢大家今天来参加沙龙。我们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精力研究熟茶呢?缘起应该是我们在做山头茶的时候,很多人说熟茶不好喝,没有生茶好喝,但我们就觉得前辈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去研究熟茶,不应该是现在的局面。于是我们想做些改进,想做出好喝的,大家可以接受的熟茶。

  我们常说普洱茶千山千味,我们觉得熟茶也可以。不是所有茶都适合同一发酵方式,我们在不断尝试中找到了对熟茶工艺的理解和平衡,不断尝试,把控发酵地点、时节。以前发出好熟茶或许是靠运气,我们现在想通过小堆发酵发现产生好熟茶的数据,把这种口感延续下去。我们在发酵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数据,在后期有需求的时候就可以按图索骥,支撑我们对口感的要求,这是我们书院熟茶做茶的体系。

  三大茶区我们都陆续做了实验,早些年我们在巴达章朗、布朗山、帕沙、勐宋滑竹梁子、保塘、勐库等地都建了初制所,从毛料阶段就开始观察、试验、研究。

  

  书院熟茶品牌负责人许先生

  说到喝熟茶的南北差异,我在广州和郑州都待过,也有一些看法。熟茶最早是供应广州、香港,以前广深港一带对熟茶的要求是要有堆味,觉得这才是普洱茶。北方人喝熟茶,主要是对甜润、香气要求高。南方对厚重感要求高,这应该是和当地的饮食习惯有关。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菜系和自己喜欢的茶,我觉得影响一个地方喝茶习惯的主要是时节和饮食习惯。

  赵娟:我们接着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是南方人,我最开始喝熟茶是一股霉味,接受不了。后来才喝到没有堆味的熟茶,熟茶也可以很好喝。下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周重林:刚刚覃老师总结得很好,三不怕,不怕饿、不怕苦、不怕睡不着。我要说熟茶的“五不分”:不分大小树(规模性的厂家一般不分);不分时辰,可以从早喝到晚;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可以喝,我去杭州喝到朋友带来的狗牯脑,他让我快点喝,这是最好的季节;不分性别,男女都可以喝;不分场合,任何场合都可以喝,熟茶有很大的场景重塑能力。

  

  刚刚许先生介绍书院工艺之后很打动我,从运气到工艺是很了不起的,熟茶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工艺上的探索。我们普遍认为生茶不讲工艺,而熟茶是很考工艺的,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工艺是运气的支撑点,培养了很多人的实验精神。

  第二个点,书院团队很年轻。以前是大厂、大师、大人物的熟茶,现在是小厂、小堆、小人物的熟茶梦,我觉得很了不起。

  熟茶的市场很大,虽然南北有区别,但是熟茶可以不分南北。北方以前喝龙井都是喝香片龙井,北方喜欢香,喜欢甜,觉得不香不是茶。北方在口感上不是很精致,追求价格高,在北方,一说冰岛班章一大群人过来,所以冰岛最早就是河南人扎堆。

  我们过去对熟茶没有太高的要求,注重功效。几乎所有的论文数据都是熟茶,保健功效谈的基本都是熟茶。人在寻找平衡,茶也在寻找平衡。我是熟茶的受益者,我入行15年了,身体没有喝垮。我们去年卖红糖和姜,就是为了照顾大量喝生茶的老茶客。现在看来,大量的长期的喝新茶身体是不适应的。

  

  做好熟茶的过程中要丢很多料,所以做熟茶的成本很高,但因为有书院这样的企业在探索,让我们能喝到越来越好的熟茶,我看到越来越年轻的人进入这个行业,很开心。

  徐丽:我是第五次参加茶业复兴沙龙,第二次喝到熟茶,以前对书院熟茶不是特别了解,希望以后可以喝到更多。熟茶除了养胃,我觉得还可以减肥,我会用熟茶6克加一片柠檬来喝,要减肥的朋友可以试试。

  茶友:我是常年在北京生活的云南人。关于南北差异,多多少少都有切身的感受。北方过去是喝茉莉花,后来收入比较高的开始喝乌龙,现在身边的人开始喝普洱。但感觉普洱茶水很深,市场上鱼龙混杂。刚开始喝熟茶,发现有股堆味,以前我也不懂,就觉得熟茶是这个味道。后来喝到一些好的熟茶,才知道好与不好的区别。

  人的嘴是很难欺骗的,嘴巴知道什么味道是舒服的。我个人还是很喜欢熟茶的。年轻的时候喝了很多生茶,现在感觉不太适应,喝点熟茶就感觉非常舒服。我有几次去内蒙都带了熟茶,吃肉以后喝熟茶很舒服。我总体感觉熟茶很好,但北方对熟茶的认知很初级。我觉得北方人很需要茶知识的普及,很多卖茶的是半路出家,自己都是云里雾里的。

  

  丽江茶友:我是来自丽江的茶友,第一次来参加茶业复兴的茶会。我们有自己的茶厂,第一次认识书院熟茶,翻了一下宣传册,说到水、说到参数,和我们茶厂的理念很接近。

  孙先生:我是在云南定居的北方人。在我们北方,我觉得同价位的普洱茶,熟茶比生茶更容易接受。北方人就是喝花茶、铁观音,都是比较香的,我们北方冬天比较冷,比较适合喝熟茶。

  茶友:我来自广东,在云南定居。我熟茶喝的不多,但广东的朋友经常让我带熟茶。我最近感触比较多的是仓储问题,仓储会影响熟茶的口感。我朋友说去茶店喝熟茶不太好喝,然后我从云南给她寄了,她说很好喝,我觉得可能价位、仓储对茶都有影响。熟茶要做得好喝,我觉得是很不容易的。

  

  茶蕾:我是昆明本地的,我第一次喝熟茶是2010—2011年间,我去参加茶艺师培训,我第一次喝熟茶,就感叹“我的天哪!”所有熟茶不好的东西我全部都喝到了。又锁喉、又干、又辣,我当时就觉得熟茶怎么能喝呢?我第一次喝熟茶的印象太不好了,很多年以来都没有勇气再尝试。现在很多熟茶都是小堆发酵的,我觉得从原料到工艺都更用心了。如果你今晚是第一次喝熟茶,我觉得你很幸运,第一次建立的口感那么好,要感谢所有用心做熟茶的企业。

  张老师:大家好,我是在昆明生活工作的北方人,在大学教心理学,在读博士。我对茶特别喜欢,作为北方人,对熟茶印象是米汤感。许多古代文献中强调普洱茶的是药用,然后才是口感。CNKI上关于熟茶的功能的研究文章很多,研究生茶的文章也有。我看了很多对比研究,熟茶的新茶和8年左右的陈茶,排除所有无关变量,新茶抗氧化效果好,陈茶减肥。因为北方的很多人一开始接触了一些不好的熟茶,很多人对熟茶已经有了不好的刻板印象,所以今天要很努力的去挽回。

  

  覃老师:大家好,我是云南大学的教师,我出差几刚回到昆明,今天本该在家陪孩子的,但还是忍不住过来参加沙龙了。很大的原因是很多次没参加,感觉损失很大。另一个原因,是“书院”这两个字吸引了我,我在学校工作,对这个名称很感兴趣。

  我参加了那么多次沙龙,我对茶业复兴的沙龙认知有两个:第一是面向广。面向合作伙伴,不仅是产品推广,也是理念推广。周重林说,茶很多,茶人也很多,但要坐下来一起去推动很难;面向参与者,背景不同,大家不论年龄、背景,平台开放共享,在这个理念下才去谈知识的传播。

  

  第二是我对这边团队的基本认识,在处理信息流动的时候很好,这个活动的流程就是让你慢慢地想说话。我觉得这个沙龙很包容,大家各有所益。

  书院普洱从13年理念形成到17年的面市出仓,背后应该做了很多努力。我想到我在景迈遇见一个河南小伙,他也想做熟茶。但是以前都是学院派,大规模,背后要投入的资金很大,年轻的团队很难做出成绩来。我在山上遇见的这个河南年轻人想做的事情和书院在做的事情很像。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佩服你们的能力和勇气。

  我自己喝茶的时间比较短。能够看得出来你们的用心。你刚刚提到的村子章朗,我一个很好的朋友一直在那边调查,我一直想去,他和我讲了那边茶的情况。你们立志要做高海拔的熟茶,很辛苦。周老师觉得中国文化里面格物的观点,熟茶是很复杂,要格物,你要研究在发酵中怎么做好,要有付出的精神,一次次的试。从发酵熟茶回到传统文化,有很多可以聊的。

  

  梁先生:谢谢茶业复兴,我是广东人,在北京生活了好多年,我第一次喝普洱茶应该是1983年。80年代在广州喝菊普,在酒店茶楼喝早茶,菊花和普洱在一起。那个时候菊花的味道压倒普洱的味道。普洱茶的存放因为前期主要是南方比较多,很多写书的、宣传的基本都是代表南方的口感,影响了几十年。沿海一带喝茶,仓味比较重。在2010年以前,北京基本上还是喝花茶为主,普洱茶喝得不多,很多人不知道生茶是普洱茶,当时在北京推广做茶很难。

  现在北方发展得很好,大家经过几十年来对喝茶的研究,嘴巴是不会骗人的。现在很多人都是喝干仓的。现在的熟茶,2000年-2010年间的熟普很难喝到云南仓的,那个时候基本上都放到广东去了。广东的味道和云南的味道是不一样的。以前喝熟普被别人说不懂茶,其实是不对的,你想喝什么,你的身体知道。我觉得以后熟茶的发展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赵娟:听大家说了真么多,看来都对书院这个品牌挺赞赏的,我想问问许总,在2013-2018这几年间,书院熟茶到底经历过什么最终坚持到现在?

  许先生:我们这几年,最开始是去找发酵好的原料,想直接用原料做拼配,根据自己想要的口感挑选,但麻烦的是第一年可以,但是第二年就挑不到了。客户认可之后第二年却做不出相同口感品质的产品,很尴尬。我们就开始从原料做起,那个时候小堆发酵已经接近成熟了。在发酵的过程中,第一次出现问题是温度控制不好,或高或底。我们一开始是夏天发酵,以为外界温度高一些了堆内温度也高,但这只是我们的想象,温度并没有起来。这样的情况还很多。

  第一次想要放弃是在2016年,当时发酵出来的茶我们自己觉得可以,但是放了一两个月后却觉得没预期的好,去喝以前的茶反而又觉得很好。虽然离地发酵解决堆味,其实我们知道时间不仅仅只是解决了以前熟茶的堆味,还赋予了熟茶很多其他的,这是我们目前工艺还无法替代的。

  

  普洱茶存放的环境其实是需要温度和湿度的,在昆明存放一点变化都没有,于是我们就在勐海、景洪、昆明来回倒腾,发现是有效的,这是发酵完之后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在做好产品之后不知道市场是否认可,我们去年到深圳参加了茶博会,前几天去了郑州,在这两个地方感受到了南北差异,但对我们的熟茶认可度还是挺高的。我觉得今后我们可以迎合不同消费者,做出不同风格的产品。另外,我也想知道北方的朋友对泡熟茶的器皿上有什么要求吗?

  张老师:我来自北方,但是我的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怎么冲泡茶叶,方法不讲究,更别说器皿了,我以后会多关注,多做些调研。

  周重林:熟茶井喷,第一次是菊普,第二次是小青柑。没有这些打底,市场是打不开的。熟茶的发酵,最早的时候,广州用开水发,云南是用冷水。勐海对水很崇拜,我前段时间去拜访魏谋诚先生,他发酵的井水是锁起来的,这说明水很重要。

  时间、温度和水是茶在所有环节中都要讲究的。我去广州看到很多仓库都放了加湿器,你问一百个广东人,他们都喝湿仓,湿仓和干仓是吴树荣提出来的,以前没有。茶叶之前就没有前发酵么?不见得。以前的古法是有前发酵的。

  2004年我去云县,很多人说你千万不要去熟茶发酵车间,去了你就喝不进去了,我去了确实有些乱。后来我发现,看得见的污染其实不可怕,看不到的污染才可怕。以前的黑茶工艺还有脚揉的工艺。早些年还有在大腿上搓茶的,这些都没关系,其实看不见的农残才是最可怕的。

  

  我们去年纪录片拍了勐海圣泉,去年我们去建水,西门豆腐那里也是有一口井,养活了一村的人。赤水河两岸也有很多好酒,发酵食品中水是很重要的。在泡茶的时候你一对冲就会发现有很多区别。我也想听听你们书院对水的挑选。

  许先生:水这一块,其实也不是挑选,我们在发酵同一款茶时,用不同的水反复尝试,找到合适这一种原料的发酵水源。我们还尝试过在每次翻堆都用不同的水,好不好还不知道,因为产品还没出来,我相信肯定会有不一样的地方。泡茶的时候离不开水,发酵的过程中水也很重要,慢慢地开始尝试不同的组合。水对茶汤浓淡都是有影响的。我们发酵藤条茶,在水上面也做了不同试验。

  赵娟:我有个疑问,可不可以大胆的假设,我们能否通过熟茶让南北不分?

  覃老师:说到这个问题,我刚好看到一个词——双韵,根据不同地域的人群来塑造产品,刚刚许老师和周老师都讲到了水。水是冲泡的水、是茶树生长过程中的水,也是发酵中的水,刚刚周老师说了,白酒和水系是有关联的。

  现在已经没有纯粹的哪里人了,比如我,只有我的普通话只能显示我是广西人。我觉得双韵这个词是个凝炼。年轻人不断的在南北东西游走,我觉得云南的茶企应该向福建学习,打破南北的区分,比如产品形态上的便携很重要。

  洪漠如:上次在郑州我特意拍了张书院熟茶的照片,很漂亮。我第一次接触普洱茶也是菊普,第一次喝接受不了,我是四川人,一开始接触茶比较喜欢喝毛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喝普洱茶。发酵之后有很多内涵物质,功能性很强。熟茶是一款体感茶,余秋雨在《极端之美》中描述得很好。从价格上来说,熟茶与那些高端名山古树相比,价格亲民,口感也亲民,因此也更容易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文章由茶业复兴编辑部根据嘉宾现场发言整理


看点普洱:我们心中的老班章

喝着06年的老班章古树纯料,静静的听着老一辈们的故事,那是普洱茶刚开始走出来的地方,一切只因为他——“三爬”,曾经的老班章村长。

09三爬

对,就是大家都对他褒贬不一的老班章村长“三爬”,是他让老班章村人走出了为王的路,是他与陈升一起打造了普洱茶第一村,当我们每次拿出09老班章的时候,大家异口同声的说9.99元,30元,撒面茶,假货,我们笑笑不语,摇摇头,各位云南的老乡们,你们在假冒他,毁谤他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是在毁你们自己的茶,并不是说他不做王,普洱茶会出现另一个王价格就能上去的。当时没有他,普洱茶能让各山头致富么?为什么大家去冒充他?不好好做晒青茶呢?当年砍了多少古树?要不是老一辈们执意留下古树,今天大家还能致富么?希望各位老乡都不计前嫌,多方合作,共同致富。云南并不是只有古茶树才可以致富的,保护土地资源是真正的致富,因为“富”字下面有个“田”,只有土地资源恢复了才能真正的富起来,茶的精神根本没有这么多含义,什么“廉,美,和,敬”,“精,行,俭,德”,“和,清,敬,寂”都是人说的,茶最终的核心精神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好”。我希望各位云南相亲一起再现“七彩云南”的风景,别让商业化气息腐蚀了自己,那会吃掉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文化还有每个人的信仰。云南特产很多,玛咖,蜂蜜,菌子,红糖,菠萝,香蕉,玉米,石斛,皂苷,中药,植物王国,只要土壤不受污染,何处不富,做好可持续发展比现在赚钱更重要不是么?茶叶采摘还比较累,树上果子,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网络发达,哪里都是宝。好了,回到三爬村长的主题上来。

09三爬

2000年开始,普洱茶走俏,当时普洱茶知识没有普及,邓时海老前辈写了一本《云南普洱茶》敲开了普洱茶序章,然而那时的普洱茶并没有给云南老百姓带来多大富裕,很多茶价格还是在厂家垄断的手上,老百姓没几个得到实惠的。而当时普洱茶的标准是按照目前现有绿茶机制标准的,也就是现在说的台地标准,要求一级茶芽头小,采摘短,还要条索统一。。。到现在为止,大家还是这么想的,只不过大部分人承认了大叶种茶的特性而已,那时的茶,采来的古树树叶连三级茶都评不上,很多古树叶子因为评不上等级都烂在路边,况且那时候的老班章村很穷,收购价便宜,哪有这样的功夫去按照这样的标准手工采茶?2003年,由于普洱茶的持续升温,云南茶科所,收购了700克老班章古树茶作为研究原料,老班章开始进入了科学殿堂。这一测试奠定了老班章茶可以喝的基础,而且茶多酚含量很高。之后的老班章茶价格一路高歌猛进,节节攀高,到了2007年老班章茶升到了1700元左右,但是好景不长,2007下半年普洱茶进入低迷状态,而这时三爬村长为了茶跑出去谋求销路,在路上碰到了陈升河来考察,就这么离奇的发生了转折点,至于他们两个发生了什么,我们并不知道,只是听说陈升签了包销老班章村30年茶叶的合同,之后班章茶一直保持着高端价格,高端品质,最终撑起了周围云南普洱茶的价格,没有老班章当时的高价,我们相信后续的茶山古树价也会升起来,但是是个时间问题,遭遇2007年的崩盘,相信那时候的普洱茶大部分人也没了信心,就算能起来,最终也可能陷入资本家剥削的手中。

09三爬

2009年,普洱茶市场开始回暖,价格回稳,三爬创立了三爬公司,品牌三爬老班章,由于树大招风,没做好防伪的他,让他头疼不已,致使最后很多人要三爬班章得到他这里亲自买,市面几块到几十块的很多,成也三爬,败也三爬,但是不管怎么样,三爬是第一个从山里敢走出来的男人,他带着使命与责任,勇往直前,走家族中不曾走的路,这样的勇气为之钦佩。是他与陈升还有各个厂家的努力,带动了普洱茶市场,但是是老班章的价格,带动了山头茶的名声,之后一个个的名声,因老班章顶着为王的光环,慢慢受益,不是老班章与陈升的这次会面,相信云南老百姓致富的道路还将往后延伸很长一段时间,因为那时候的老百姓对普洱茶知识没有那么普及,收购价格由厂家说了算,还不包销,不是么?

整个面都撬开了,还是撒面么??

在今天的老班章还是维持着班章为王的光环,只是价格已被冰岛取代了。

09三爬干茶

每年,只要春茶开始采摘第一片叶子,到11月中旬为止.这段你到老班章村,如果你从勐混坝子上山,经贺开、班盆……一跨进老班章地界,在公路边就有一个简易的小棚,这是老班章村名小组全体通过,由老班章的村民24小时轮流值守的茶叶检查。目的就是不让外村的鲜叶进入老班章村的茶区。再往前走,就是老班章村的大门口,这里又设置了一个老班章村最重要的茶叶检查站。这个检查站除了不让别村的鲜叶进村外,连半成品的晒青毛茶也不能进入老班章村,哪怕你刚从老班章买了半成品的晒青毛茶,只要一出检查站就再也不能拉回村中。

09三爬

这种严格的规定,就如哈尼族的祖宗所定下的誓言,谁也不能违反。而老班章村的每一户村民,也把这种值守作为一种责任和荣誉。这是因为陡然走俏的老班章茶。在短时间内,老班章茶区的茶价在布朗山茶区独树一帜,老班章村民的这种值守.是当代最独到的广告,它的效应就是让所有的茶人知道:老班章茶是布朗山茶区最好最贵的茶。据说,这个金点子是“三爬”当村长时定下的规矩,这个规矩一直延续至今。

09三爬

如果想要了解正确普洱茶知识,普洱茶养生知识和技术知识的伙伴们请加微信prtlife,或者qq88269992。我们将与茶友一起视频看茶做交流。

06年纯料古树老班章

茶对你身体是否有益,是否有收藏价值,是不是能越陈越香?我们的判别方法准确率在70%,那么怎么演示我们的标准是可行的呢?

网上的朋友可以视频:

1,茶友拿自己普洱茶放在视频面前,我们帮您分出哪些茶品质好,我们是指是否有收藏价值,是不是能越陈越香?

2,不信的话,可以按我们审评的标准泡茶方式,经过对比,口腔感觉,你自己就会开始对茶有一点体验了。

3,我们会说出您这几款茶的大致口感的缺点,您可以比对我们说的要点,多体会几次。

4,我们怎样挑选普洱茶的方法,您去市场找差不多的。您在问问价位,就知道我们说的是不是忽悠了。

5,你们给我多少信任,我们给你多少把握。

 

06年纯料古树老班章

为什么不把审评标准说出来?

1,茶最终是需要实践的,主要还是喝,没有喝到,把这些说出来,由于大家体会不同,往往还是会在选茶的路线上走偏,因此我们只在线上线下以交流方式对比口感等,达到相对统一的层面说茶。举个例子:网上说喝茶有回甘,什么叫回甘?网上往往把回甘和甘甜连起来解释,这根本是不对的,想想都好笑。回甘就是回甘,没有甜味,甜味是后续的节奏,有可能根本只有回甘不会出甜味,这样的茶就不好了?不是你身体方面原因?

2,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作假的人会根据我们说的标准把茶做假,以获得高利润,最后造成新手误入歧途。

3,如果我们说出的一些与茶配合的疗效,有些人用的茶不对造成适得其反。

鉴于此,我们把茶的鉴别技术和养生方面用视频或者线下交流方式来给各位做解答。

06年纯料古树老班章

视频评茶规则:

1,只说茶品质,是不是符合国家标准优质品种,工艺是不是晒青,对身体有没有益处。

2,不含评定山头,茶类别,茶年份(我们只评这茶对身体有没有益处。台地老班章,农药冰岛你喝不喝?韵味变了,叶子形态不变有用么?)

3,评茶时候,请将您的茶内飞,包装去掉。

06年纯料古树老班章

仁易普洱茶是追求真实,强调以证据,实例说话,让各位简单喝茶的同时,轻松随心说故事,有底气说历史,茶品质能越陈越香,实现真正"能喝的古董",这样我们做的才有价值。同时我们希望大家了解普洱茶特性后,广泛传播普洱茶知识,唤起更多的良心商家们,繁荣普洱茶行业,让中国茶行业整体再一次回到世界首屈一指的地位。

 

另外更正图片:有网友认真读了喝懂古树,学普洱茶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这篇文章发现图片错误,真是牛,强悍,感谢强哥这么认真读文章,只要您购入我们茶样,免费送您景迈大树与景迈千年古树各一泡以此表示感谢。

景迈大树春茶

景迈千年古树春茶:与上图区别大么?

阮殿蓉说茶:六大茶山标准仓的价值优势

  大家下午好,今天直播的主题是六大茶山标准仓的价值优势。

  普洱茶仓储是普洱茶最后一道工序,无仓不成普洱,普洱茶出仓的那一天才是普洱茶生命的开始,普洱茶就像一个婴儿在各个家庭的细心呵护下,普洱茶开始后期成长之路,成长为迷人的存在,这就是普洱茶最大的魅力之一。

  今天从四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专业仓的标准。

  01、六山标准仓建立初衷

  六大茶山成立之时,有两个工作坚持做到了现在。第一个是每年坚持在六山自己的仓库中留下一部分储备茶,给后面加盟进入六山的伙伴们留储备茶,能给六山的消费者和合作伙伴提供价格稳定、质量稳定、卫生稳定、仓储稳定的产品;第二个是六大茶山从做第一片茶时,就开始做产品标准档案,这个产品档案是为六山百年企业做背书的,在百年之后,依然能在档案库里面查询六山的档案,然后把六山的档案馆做成一个图书馆。

  每年六大茶山生产的产品入仓是要进行检验的,出仓也要检验,全年使用高科技监控仓储情况,随时开汤检测产品,每年准点抽样到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做到六山专业标准仓库质量可控、年份可控、卫生可控,让时间真正参与制造,生产消费者能喝的明明白白的年份茶,实现六大茶山普洱茶年份茶的透明化交易,这就是六大茶山专业标准仓建立的初衷。

  六山最早在昆明建立了标准仓,发展到建立勐海标准仓、凤庆标准仓、东莞标准仓,到现在一共有四个标准仓。从2013年以后,随着普洱茶要逐渐北行,要打造标准化产品、打造消费者领导品牌的理念的出现,六山开始致力于打造北方标准仓,把在昆明、东莞凤庆和勐海等标准仓储存了多年的部分产品转移到河北的北方仓。为了普洱茶仓储的研究能够有大数据的支撑,六山在北方建立了一个两千多平方,并且能储存近千吨茶叶的普洱茶标准仓。

(六大茶山北方仓)

  六大茶山标准仓经过18年的研究,我们已经准确掌握了每一个仓的习性和标准,这是根据科研小组对茶叶品质分析做出的客观报告,科学的报告和检测给六山的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致力于打造六大茶山标准化口粮茶产品。

  同一普洱茶产品,经过不同的仓储,它所体现出来的魅力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普洱茶的魅力所在。2017年,六山举办了一个斗茶大赛,参赛者把12年以前出厂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茶叶送回到原产地进行评比,这个大赛不是为了让全世界每一个人都懂得玩茶,而是想通过比赛让茶成为大家日程生活中的饮品,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

(六大茶山昆明仓)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春茶采摘比较晚,做不到实地监控采摘,但是六山依然能做到生产可控。就像坐在直播对面的大家,依然能看到所信任的品牌生产茶叶的过程,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希望六山所有的合作伙伴面对店面人员的时候也是一个传播者,不用教他怎么存茶,不用教他怎么辨别什么是春茶秋茶,口感为王,口感由自己做主,经过六大茶山标准专业仓存储进入市场的茶叶是全程可追溯的,只要消费者认可这个口感,就达到了六山创建标准仓的目的。

  02、仓储分类

  茶叶的仓储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的仓储。一是原料仓储,也就是工厂储备粮的仓储,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一个负责任的企业都要有足够的储备库,能满足两到三年的生产,能持续稳定保证市场需求。二是成品仓储,也就是普洱茶的最后一道工序,一开始出产的茶叶不一定能让喝的人感到惊艳,但在专业仓库储存了三到五年以后,茶叶整个质量和口感就被提升了。三是玩家仓储,玩家仓储就是指满足玩茶者和斗茶者的仓储,一茶千面,同样一个茶因为不同的仓储而拥有不同的价值。六大茶山主要做的是前两段仓储,同时也涉及到第三段仓储,现在正在向第四阶段进军,第四阶段就是原产地茶、原产地仓、原产地窖,代表作是贺开古茶庄园茶业。

  在贺开古茶庄园,我们拥有16200亩的古茶园基地,230万株古茶树资源,还有108道全程可监控的卫生可追溯的工序体系。未来,从采摘原料到出厂,六大茶山都可以做到信息可追溯,细致到茶叶的采摘者,每一天的茶叶制作者是谁,每一天晒茶的温度和湿度是怎么样的,全透明的加工厂可以近距离观看茶叶生产的每一个步骤。贺开庄园还有一个接近2000平方的原产地窖,这也是目前为止六大茶山重磅推出的原产地茶、原产地生产、原产地加工、原产地窖贺开古茶庄园项目,原产地窖就在贺开古茶庄园的生产加工车间妙香坊的斜下方,集中了天地之精华,相信未来会让大家感到惊艳。

  03、怎样选择存放的茶叶?

  大叶种茶叶才能够存放,大叶种茶叶的多酚类物质含量比较高,茶多酚含量比小叶种茶叶高得多,所以耐存放。不苦不涩的茶叶不属于大叶种茶叶,涩和苦反而能达到回甘生津的效果,能回甘生津的茶叶才是好的茶叶,所以口感强烈的茶叶比较容易存放。

  其实每个人的口感、味觉和嗅觉不一定能喝出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例如易武茶。大家都认为易武的茶叶香柔水甜,不耐于长期存放,但是易武的茶叶茶多酚含量挺高的。新茶比较柔,味道比较淡,偏甜,有一个非常不好喝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一过,就会转化为比较霸气的味道,存放时间近百年的茶叶就会有更好的口感。

(六大茶山凤庆仓)

  六大茶山推出的每一款茶叶,除了着重价格、口感、外形以外,还要经过第三方理化分析茶叶物质含量,达到精品段位的茶才能推广出去。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厂家,推出去的每一个产品都有其特点,这也是六大茶山成立以来,产品线越做越多的原因之一。

  茶叶存放标准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多酚类物质含量,在存放的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含量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减少,老茶中的多酚类物质含量比较低,这也是喝老茶时不容易失眠的原因之一。二是氨基酸类物质含量,氨基酸物质也会在存放当中慢慢减少,蛋白质从不可溶变成可溶状态。三是生物碱类物质含量,生物碱含量比较稳定。在茶叶后期转化过程中,茶叶的糖类从多糖变成单糖,果胶从不可溶变成可溶,大分子变成了小分子,很多物质都发生了变化,后期的普洱茶被形容为“浓、醇、厚、滑”,但是“茶气”依然存在。茶叶香气会受到茶叶原料味道和仓储时菌种和茶叶互相作用的影响,湿度和温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茶叶后期转化的香味,六山贺开的茶叶进行了花香分析,发现有兰香、菊香、梅香等多种香气,层次感非常丰富。

(六大茶山勐海仓)

  所以在选择茶叶方面一定不能选择市场上名不见经传的,没有安全卫生保证的产品。普洱茶的仓储、加工和拼配都是重要的事情,消费者在选择普洱茶的过程中,要在安全卫生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想要的口感和价位。

  04、仓储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茶叶仓储需要做到阴阳结合。仓储要做到通风干燥,不能受到阳光的直射,稍微避光,这是阴阳中的阴;普洱茶需要发酵,晒青毛茶需要晒干,晒干的温度不能太高,要接受光合作用,在茶叶发酵时,菌种才能发酵的好,这是阴阳中的阳。

  不管是什么茶叶,在存放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吸味,如果茶叶放在洁净度不高的地方,仓储环境不好,会导致茶叶吸收异味,所以环境问题很重要。如果是个人存茶,那么茶叶存放远离厨房,不能和味道重的物品放在一起,需要相对干净的地方;如果存茶量比较大,例如店面存放,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仓库,以防茶叶窜味。

(六大茶山东莞仓)

  如果仓储没有一个大环境菌种的互相影响,没有一个大环境的管理,这样的仓储是相对比较弱的,从原料仓、原产地仓、流通仓、精品仓到玩品仓,都需要一个大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要保证每两天通一次风,保持空气流动,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有助于茶叶后期的转化。

  六大茶山一直坚持在自然的空气温度和湿度之下的科学调整标准仓的条件,以保证提供给消费者安全卫生、质量可靠的产品。

  以上四个方面是构成六大茶山专业标准仓的主要条件,而构建这样的标准仓,需要具备经济实力、高瞻远瞩的实力,六大茶山的储备茶不会受到疫情的影响。

(六大茶山东莞仓)

  茶叶的仓储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已经有专业的人走在前面,研究出了专业仓储的标准,那么未来的时间应该是喝好茶,卖好茶,存好茶。

  今年六山18岁了,从青涩到成熟,不负韶华,未来的六大茶山,把所有的基础数据做好,做到合作共赢,希望在疫情过后,六山一定会相约六山家人回到原产地一起喝茶,相信六大茶山的未来能走得更好。

  下期直播预告

  时间:每周三14:00—15:00

  平台:抖音“六大茶山茶业”官方抖音号(名称“六大茶山茶业”)

  大咖:六大茶山品牌创始人、普洱茶大lP、普洱茶文化传播者阮殿蓉女士

  主题:唛号茶的演变和故事

  下周三下午两点,请大家准备好自己手中唛号茶,准时收看“六大茶山茶业”,看看你的唛号茶与阮总的唛号茶有什么不一样呢,期待下一次和阮总的见面!

找到约84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