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业发说说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可惜了!能让小朋友连喝三杯的熟茶市面上竟然买不到

  10月26日,2018中国(昆明)国际茶产业博览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800余家国内外品牌企业参展,让市民们尽享文化大餐。27日下午,茶业复兴第163期沙龙来到茶博会书院熟茶展位,一起聊聊被众多业内人士翘首期盼的“千堆古树熟茶发酵计划”。

  

  赵娟: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沙龙现场,这期沙龙很特别,我们来到了茶博会的现场,来喝茶的人络绎不绝,也欢迎大家落座参加我们的沙龙,歇歇脚、品品茶,聊聊天。本期是茶业复兴第163期沙龙,主题是“千堆古树熟茶发酵计划”。说文解字,我们先从字面上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千堆古树熟茶发酵计划”。

  首先看“千堆”,普洱茶有“一山一味”的说法,千山自然有千味,千味需要千种发酵方式,从数字意义上我们就能了解这个量级词带来的挑战;“古树”,业内对古树的定义是指100年树龄以上的茶树。近些年来,古树茶受到热捧,其根本原因是古树茶的内含物质更丰富,口感更协调,这是时间沉淀带来的结果;“熟茶发酵”,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称为熟茶。由于普洱熟茶茶性温和,保健功能较好,很受大众喜爱。而形成熟茶品质的关键,就是“发酵”的技术。最后是“计划”,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书院熟茶做茶一直秉承有理有据,有规则可循,有了计划才能全盘掌握。那么这个“千堆古树熟茶发酵计划”背后还有什么深意?请书院熟茶的许总为我们介绍一下。

  

  许总:书院熟茶从成立伊始就一直致力于古树熟茶的发酵工艺拼配方案以及仓储条件的研究开发。此次的发酵计划旨在了解各产区发酵后的特点和区别,并试图找出与每个产区相对应的最佳发酵方式和仓储环境。

  在做茶的过程中,不是所有茶都适合同一发酵方式,我们在不断尝试中找到了对熟茶工艺的理解和平衡,不断尝试,把控发酵地点、时节。以前发出好熟茶或许是靠运气,现在想通过这样一个计划发现每个村寨适合的发酵方式和数据,把好的口感延续下去。

  

  我们这次计划覆盖了普洱茶的全产区,包括境外缅甸果敢地区和老挝的古树产区。在发酵的过程中我们会全程记录数据,这样在后期有需求的时候就可以按图索骥,支撑我们对口感的要求,实现一些口感上的想象,这就是“千堆古树熟茶发酵计划”的初衷。我们想建立完善的发酵数据库,让熟茶都能做到有据可查,有理可循,有案可参,未来我们将在第一个两年计划内完成全茶区细分山头的发酵实验,并实现行业内技术和数据共享,目前我们完成了五分之一。

  配合发酵计划,我们还会填补并完善全茶区熟茶仓储转化过程的数据空白。做这么多工作,就是希望让好熟茶不再是靠好运气,好原料应该一直延续下去,让好仓储不负好时光。我们每周四下午两点半都会在康乐茶城82栋5号举行熟茶发酵样品品鉴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参加,我们也会定期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品鉴感受分享。

  

  赵娟:“千堆古树熟茶发酵计划”,别人敢都不敢想的事情,书院熟茶却有勇气去做。目前已经在稳步进行中,也有了一些成果。比如我们今天要喝的班章茶区的熟茶和昔归古树熟茶。第一款是班章熟茶,大家都知道班章茶以口感霸气著称,那么做成熟茶后有什么样的口感呢?现场大家都品尝过了,说说你的想法吧!

  茶友:我就实事求是,请许总不要介意。这一款老班章熟茶我认为甜味不是特别足,可能因为是今年刚发的茶,还有一些菌种的味道,但总体上很醇,后期转化可期。

  

  唐先生:这款茶总体而言口感非常不错,我代表我女儿谈一谈,我女儿很喜欢这款茶,已经喝了三杯了。别人都说小孩子要少喝茶,但在日本每个小朋友每天都要喝一杯绿茶,在中国不知道为什么让小朋友少喝茶,反而喝很多乱七八糟的饮料,事实上这反而更不健康。茶可以喝,但不要多喝。我个人而言还是喜欢这款茶,比较香。

  茶友:从口感来说这款茶苦味重了点,但饱满度还是很足。回甘欠妥,但没有堆味,这很难得。可能发酵程度比较重,所以汤色重一些。

  

  赵娟:据我了解,这款班章熟茶是今年才新发酵出堆,冲泡这样的新茶或者班章熟茶有什么技巧呢?也请茶艺师分享一下,如何冲泡才能更好地体现这款茶的特点?

  茶艺师:这款茶是我们用班章茶区的茶发酵的,熟茶一定要用高温最好是沸水冲泡,新茶可以增加洗茶次数和出汤速度,这款熟茶前三泡可以着重感受茶的滑度,后三泡注重茶的厚重度,六道以后喝这款茶的甜和回甘就能充分体现。

  

  罗安然:我想问一下许总,一般一款茶需要试验多少次才能最终成功?

  许总:想要找到最佳口感,运气好的话六次,运气不好的话十几次都有可能。因为发酵方式就有好几种,每个方式的口感都有区别,加上成熟度、水源、发酵地点等等因素,有很多可能性。

  赵娟:北方地区的人们更偏爱熟茶,所以书院熟茶在北方市场很活跃,作为茶博会的参展商,怎么在有限的时间内用一款茶打动消费者,我相信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讨论的问题。请许总为我们解答一下。

  

  许总:书院参加过很多地方的茶博会,针对每一个地方,我们重点推荐的茶品都不一样。比如北方郑州,他们喜欢甜一些,润一些的茶;西安则喜欢厚重一些的,北京偏重于香气好一些的茶,沈阳可能会更喜欢甜度和香气中和度好的茶。所以每一次去茶博会我们都会根据当地的饮食习惯挑选一款适合当地的茶品作为重点推荐对象。在昆明的话,我们想和大家分享名山名寨的茶,希望可以多获得一些专家同行的意见,让我们可以做更好的改进。

  赵娟:不知道现场在座的各位在参加茶博会时,什么样的茶会吸引到你?在展会上有没有喝过令人惊艳的茶?

  唐先生:我喝过很多茶,但对茶了解有限。什么东西会在展会上吸引我?第一,展台一定要有文化气韵,不在于大,但一定要能展示出茶这种产品独特的安静的韵味。第二,所有参加展会的人员服装也要有茶人的味道。我觉得今天书院的展台很漂亮,希望配合这么美好的展位衣服应该更具有茶人的风味,或者更具有云南的文化特色。T恤把茶的味道冲淡了很多。如果都穿民族服装也没有特色。我个人建议可以自己打造一套属于品牌的具有浓郁云南茶文化特色的茶人服,做成带有标志特色的茶服。今天喝的这款茶,也让我很惊艳。一般好喝的熟茶都是年份比较长,但今天这款竟然是2018年渥堆发酵的,很难得,后续的口感很持久,很耐泡。很期待下一款昔归熟茶。

  

  来宾:我从昨天开始参加茶博会,喝到现在主要是生普,熟普是第一家。我之前也喝过熟普,新的熟普仓味都比较重,也不知道是工艺原因还是其他,但今天这一款很干净,没有仓味,但苦味比较重,我没有喝过这样的熟普,也是很惊艳。

  赵娟:班章过后,茶艺师现在冲泡第二款昔归熟茶。昔归也是非常有名的山头,可以说是仅次于班章、冰岛的产区了。昔归茶条索粗大、厚实,生茶有冰糖甜,大家可以喝一喝看熟茶是否还保留了那种甜。班章生茶苦底重,因此熟茶里也保留了这个特色。

  许总:这个茶是去年发酵的,保留了很多生茶的特性。昔归生茶香气本就很明显,发酵后仍然保存了这特殊的香气,是所有其他发酵熟茶中都不具备的。这仅仅是用秋茶发的,春茶还在实验当中,真的很特别,大家可以好好品尝下这款茶。

  

  赵娟:这款茶喝了确实很不一样,我同事说有糯米香,我觉得还有淡淡花香、花膏的味道。之前没有喝到过昔归的熟茶,形容一种新的味道就会觉得自己很词穷。

  唐先生:我女儿说非常好喝。这款茶比刚刚那款更适合小朋友喝,更香,更甜,刚刚那款比较厚重,继续喝,希望能喝出不同味道。

  茶友:我也是第一次闻到这个味道,很奇怪的味道,接近花香,我非常喜欢。

  

  许总:这款茶刚开始做出来我以为是出问题了,后来又实验了几次一直都有这个味道,那么肯定不是工艺的问题,而是原料本身具备的香气。这应该就是昔归熟茶特有的味道。

  陈女士:我第一次喝昔归熟茶,也毋庸置疑相信书院熟茶,这就是昔归熟茶的标榜。我有一个问题想咨询,关于千堆古树熟茶发酵计划,不知道书院在这个项目中做了哪些准备,有没有运用哪些高科技?在团队、设备方面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许总:首先我们把握源头把握得很好,发酵这一块暂时没有特别的高科技,都是靠不断累积的经验和对熟茶的更多思考。但仓储会运用到一些成熟的人为温控模拟其他地区温湿度这一块的技术。我们今年在勐海专门为这个计划建立了发酵实验中心,用做勐海地区的发酵实验。明年、后年我们还会在勐海、昆明、临沧建立可控温的现代化仓库,可模拟全国各大区实时温度、湿度,每一天的数据也是同步的,可以进行实时监测。

  茶友:我看到现场这些茶只有散茶,那这些熟茶的价格如何?要做成饼还是坨?

  

  许总:今天喝的两款茶只是实验性的产品,主要作为数据来用,以后有需要可以做出来。但不会作为常规产品,而是作为数据留底,同行或者自己作为标本性的东西留存。行内需要我们提供样品的话我们可以免费提供,但目前不做产品出售。这款茶我们很满意,根据后续计划可能会出相关产品。

  赵娟:看来今天喝的好茶你到别处是喝不到了,以后会不会上市,拭目以待。除了这些产品,书院熟茶的其他产品也非常不错,上一次沙龙我们品尝了“玉露瑶”,也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熟茶,大家都可以通过这些茶感受书院熟茶的魅力。

  

  许总:我们现在发的熟茶堆子多了,所以每周四下午两点半都会拿一个不同寨子的茶出来喝,如果大家不能来到现场,也可以通过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每一期我们都会提供免费取样的名额,如果有兴趣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李埏:翠湖边的饮茶人

李埏(1914—2008),字子沂,号幼舟,彝族,云南石林县人。著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学科创建者。早年受业于张荫麟、吴晗、钱穆等人。毕生研究中国古代史,对中国土地制度史和中国商品经济史的研究尤为深入。代表作有《中国封建经济史论集》。

第一部分:不自小斋之光

在许多人的回忆里,李埏家那个不自小斋书房是美好的。

不足十平方米的客厅里,有一个茶几,一组陈旧的沙发与几把椅子。家里除了书,没有什么装饰品。学生来了师母会端上一杯茶,然后白发先生便开始上课。这是一种久违了的古典授课方式,有幸聆听李埏授课的人并不多,龙登高在《师徒》里回忆说,“先生对我的正式课堂讲授很少,几乎都是在其古香古色的不自小斋书房或简陋的小客厅一对一地谈话或聊天。这对教师资源的利用来说,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浪费,对徒弟来说,则是极大的垄断性消费,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就是奢侈性享受了。”

登堂入室的吴晓亮仔细观察过李埏,体型中等,面庞清瘦,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眼神睿智而犀利,却不时透露出一丝温和与慈祥。

那时节,屋外缅桂冒尖,屋内茶香四溢,那个温和的声音从沙发一角响起,顺着李埏的指引,一群人来到了另一个满是茶香的李唐江山,芽尖上露水还没有挥发,采茶姑娘已经整装待发,新的采摘标准刚刚抵达,长安不少人在等待新茶。

战国秦汉时的盐铁,唐宋时期的茶叶,明清时期的棉布,就是对各自时代商品经济的特征乃至经济发展进程打下自己烙印的重要商品。李埏对学生讲,茶叶经济,于国于民,非常重要。茶叶从生产运销、市场等各方面来看,都具有与其他商品不同的独特性与新异性,对商品经济的影响更广、更深。它的突出特点是适应面广,极适应小农的个体生产,是一种天然的小商品生产,与小农经济的细碎性、分散性紧相一致,小至一株两株,只要一寸土地就可以种植,当然也可以是茶园大规模种植。它在南方比其他任何经济作物都普遍,可以广泛存在于穷乡僻壤,不像甘蔗、漆等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

李埏 著 《中国封建经济史论集》

战国秦汉时的盐铁,不是小农家庭所能普遍生产的,因而不能带动农民广泛卷入商品经济之中,茶叶却将农民广泛卷入商品生产之中,其意义不可同日而语。茶叶市场,不仅存在于生产地南方,而且北方尤其是塞外游牧民族更需要它以消化脂肪,稳定广大的市场促进了远距离贸易。

中国境内农业民族与周边的游牧民族之间的交易,唐以前是绢马贸易,唐后期则一变而为茶马贸易。绢因受革质品的替代而市场有限,茶则没有替代品,并且只有南方才有生产,拥有这样广阔的市场,茶在南方的生产便持续而稳定地扩大。而通过茶这种特殊商品,中原王朝可以对周边民族实行羁糜政策。

茶叶广泛流通,又带动了其他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如受饮茶之风的带动,作为饮具的瓷器,在唐宋时代更为推广,也更为考究。

多年后,龙登高回忆起李埏讲茶叶经济的内容,由衷感慨道,“真是一种享受,赛过极品铁观音。”这些话不只是龙登高听进去,李埏的学生林文勋、孙洪升与黄纯艳也都听进去了。林文勋写了《唐宋茶业生产发展原因补论》论文、孙洪升写了《唐宋茶业经济》的专著,黄纯艳也写了《宋代茶法研究》专著,都引用过李埏这段论茶妙论。可是说,这种分散的模式,从唐代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这也是茶行业没有出现特别大企业的主要的原因。但是发散的茶叶经济有益于边远山区的茶农致富,一旦交通改善,茶叶很快又能融入商品市场,这就是当下普洱茶茶山的崛起之谜。

孙洪升 著 《唐宋茶业经济》

孙洪升写道:“每次上课,我们研究生都在客厅落座,师母给每位学生泡一杯茶,先生亦泡一大杯。先生在授课中或因口干,或因咳嗽,需要停顿下来喝茶润嗓。”

黎孝谦在《李埏传》里说,品茗是李埏一生的挚爱。李埏好抽烟,后来戒了。好喝酒,年轻时候多豪饮,晚年因为身体原因,也戒了。只有茶始终伴随李埏一生,尤其是中年以后,无日不饮。李埏到过中国大部分产好茶的地方,但最好的还是家乡的普洱茶,非勐海、凤庆一带的大叶茶不饮。

李埏讲课,黄纯艳回忆,没有纸,不用笔,也没有讲稿,内容都在他脑子里。上究三代,下论唐宋,逻辑严密,语言简练,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所引史料,随口而出,如探囊取物,听的人真是如坐春风,两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在那个不大的庭院里,花竹茂盛,阳光明媚,白发先生与年轻学子,杯盏交替。在为《唐宋茶业经济》一书所写的序言里,李埏说,“探讨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对商品的个案研究。 这种研究已经有许多成果了 , 但对茶业则尚待深入。洪升君发宏愿,竭数年之力,焚膏继暑,废寝忘餐,成此一书初稿。在此数年中,我和他朝夕共学,时相讨论,甚为欢快。分袂以后 , 他仍锲而不舍 , 继续增益修润,今终底于成 , 即将付梓,问序于我。喜青胜于蓝,爱书所感以归之,是为序 。”落款时间是1999年,澳门回归后三日。

陆羽写就《茶经》那一年,他落款时间是“盛唐灭胡明年”,茶里无小事。李埏说,“学知识不只是在课堂上,更是在烟、酒、茶之间。”

在《从钱帛兼行到钱槠并用》里,李埏说,茶叶的兴起和二作制的普及,在我国农业史上,是划时代的标志。

(宋)刘松年《撵茶图》

茶,作为一种优良饮料,在唐以前很久,人们就已经知道而且应用了。可是茶业的兴盛却是唐代的事情。前人以为,唐代饮茶之风始盛,所以引起茶的广泛种植。这种说法是倒果为因的。诚然,消费可以刺激生产,但生产毕竟是消费的前提。饮茶之风在六朝时确已出现,可是茶的种植不广,原因是当时的农业生产力还不足以大量生产这种经济作物。我们在当今的产茶区还可以看到,茶的生产和粮食作物的生产有矛盾。它向粮食作物争土地、争肥料、争节令、争人手。只有当粮食作物的产量有所提高,从粮食作物的生产中能匀出相当的人手和土地时,茶才能相应地获得发展。

据陆羽《茶经》,唐朝肃、代之际,产茶地区已扩及十道中的八道,多至四十余州。又据《旧唐书·食货志》 ,到德宗之世,茶税已成为国家财政的一项重要收入。这些情况清楚地表明,唐朝前期的农业生产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除茶之外,其他经济作物如蚕桑生产的大量增加,也同样反映了这种状况,不过不若异军特起的茶叶那样令人注目。可以说,茶叶的兴起和二作制的普及,在我国农业史上,是划时代的标志。

茶水滋养人,更滋养一方天地,许多年后,敞亮的人才发现,因为李埏的慧眼,开启了云南大学与茶学研究的绵延传统。在高校里,一个选题往往会觉得一个学生一生的研究方向,李埏在这方面可谓慎之又慎。他的弟子刑铁说,“李先生特别重视研究生论文题目的选择”。李埏讲,培养研究生的关键是要让研究生学会选题目,选准选妥题目。刑铁1982年9月入学的,直到1983年11月才最终把论文题目定了下来。林文勋、刑铁等人,也多次谈到李埏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眼光。

云南大学

李埏的眼光自然不只是对自己带的硕士、博士有效,他指导过很多年轻人走上了茶学的研究。云南大学历史系毕业的林超民,当时并不是李埏所带学生。1970年,林超民大学毕业后,阴差阳错地进了勐海茶厂当工人,李埏觉得这是好事,建议林超民好好研究茶文化。林超民后成为普洱茶文化的开荒者,他的《普洱茶史话》《普洱茶与少数民族》《普洱茶散论》已是研究普洱茶的必读篇章。

木霁弘讲过了一个故事,他刚开始做茶马古道研究那会,支持他研究的人并不多,反而是云大二位白发“老倌”很是赞同,一位是张文勋先生,一位是李埏先生。张先生给了木霁弘一笔茶马古道考察经费,说在他老家大理,现在还保持着喝烤土罐茶的古老传统,茶马古道贯穿古今,张文勋自己也是茶爱好者。李先生告诉木霁弘,唐代就有著名的茶道,以江西浮梁为中心,那些山上一箩一筐的茶叶从各种草市、墟市汇集而来,所以数量很吓人:“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万余贯”。他希望木霁弘带来的茶马古道研究耳目一新,李埏自己爱喝大叶茶,也关注云南茶叶经济的研究。

李埏长期都关心地方史,林文勋点出主因,李埏的中学老师夏光南以云南史地见长,李埏研究生指导老师向达也希望李埏在云南史有所作为,他在云南大学任教时候,李埏受方国瑜所托,摘录了不少宋史与云南相关的资料。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中,有人能够把前辈的期望与自己心愿达成,大力研究云南地方经济。他告诉林文勋,研究云南要有全局观与眼光,不能就云南而研究云南,他要林文勋集合四川一道研究。后来,林文勋的博士论文是《北宋四川输入贸易研究》,书里有章节讨论了茶业对四川经济的深远影响。在宋代,其他地区的茶都是专卖,只有四川茶可以民间通商,盘活经济。他在《唐宋茶业生产发展原因补论》里,沿着商品经济的思路,讨论因为南方人口的向山区流动,带来了梯田的发展,而茶树在山区的试种带来了经济的活力。茶树是山区的代表作物,适合分散劳动力,小门小户,是小农经济的代表。最重要的还是,市场的兴趣,资本力量介入再次盘活了茶业经济。

1979年5月4日,在全省经济科学规划会议上,李埏做了《重视云南经济史的研究》发言,他说云南省幅员如此辽阔,民族如此众多,经济状况如此复杂多样,且不说那遥远的古代,即近百年的近代,亟待研究的课题也不胜枚举。他具体列举了滇越铁路、“同庆丰”商号、马铃薯和玉米的传入、烤烟、茶叶的栽种等诸多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马铃薯在云南多地种植,克服了高寒地区不能种水稻的特点,作用之大难以估量,但云南缺乏对马铃薯的研究。烟叶1930年代才引入到云南,不久就是出口大宗,也要对其做历史考察。茶叶更是重要的传统商品,多少年在藏区销量很大,是傣族兄弟的巨大贡献,是西南边疆经济的重要纽带。但茶叶的历史,我们并不清楚,需要好好研究。

木霁弘讲,李埏的“埏”通俗一点玩泥巴的意思,雅一点是陶器的意思,这倒是很符合他的喝茶雅好。木霁弘小名是镜湖,后来改成木继红,他走上茶的研究后,笔名是“霁弘”,带水好泡茶。木霁弘多年的研究发现,与茶关联深者,其名都与风水、草木、火土有关,这倒是很符合陆羽当年定的风格,坎卦巽卦离卦缺一不可。

云南大学有两栋教学楼书法出自李埏之手,一曰:文渊,一曰文津,都是带水的,渊水可以泡好茶,好茶生津有味,真好。

李埏与夫人赵毓兰都喜草木,亲花草,饭前屋后,遍植花卉佳木,终年花香不断。

其“不自小斋”源于《日知录》里的一句话:“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自小小也,自大亦小也”。

日月之辉,米粒之光,小小一室,茶香书香。

第二部分 翠湖边的饮茶人

刑铁形容一个人才华的时候用了一个很妙的比喻:同样收获了两袋高粱,力气型的人把这两袋高粱弄得很干净扛回来;才华型的则把这两袋高粱酿成几杯口感很好,度数合适的酒。刑铁认为自己的老师李埏属于后者,他有此般才华又得益于两点:一是家学渊源,一是师承高贵。

李埏出生在云南有名的官宦与学问之家,李埏三子一女也都是知名教授。李埏师承吴晗、张荫麟、钱穆等人。朋友圈更是名师云集,1942年李埏结婚时,到场嘉宾有唐兰、汤用彤、闻一多、吴晗、郑天挺、罗庸、姜亮夫、雷海宗、姚从吾、任继愈、楚图南、徐嘉瑞、江应樑、缪鸾和、尚钺等人。

那个时候的翠湖周边,多处都有李埏与师友访胜饮茶记录。

李埏的老师辈中,张荫麟、钱穆、郑天挺、闻一多都是极为嗜茶之人。闻一多从长沙南迁昆明路上,都在诉苦说只有白开水没有茶的日子不叫日子,到了昆明闻一多要用微薄的工资照顾一大家子,只能抽劣质烟喝劣质茶,他抱怨说,“快一个月了,没有吃茶,只吃白开水,今天到梦家那里去,承他把吃得不要的茶叶送给我,回来在饭后泡了一碗,总算开了荤。”

如今的翠湖

好在闻一多有门手艺,刻印章卖补贴家用。李埏见闻先生生活困窘,便邀请闻一多到自己好友当校长的学校去兼职,帮闻一多解决了一大家子住宿以及吃饭问题,郑天挺在日记里也多次提到李埏,1940年8月16日,李埏正式成为历史系四个研究生之一。郑天挺先生茶瘾极大,几乎每天都在喝茶,日记里多有买茶记录。在联大时期,教授往往不在教室,而是在茶馆,在田间地头,在自己暂短的栖息场所。我们所怀念的那种民国课堂氛围,大部分也与这种“私授”有关,也是傅斯年所谓大学,并非有大楼,而是有大师。

李埏的授业师张荫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大哥哥”,在学生面前没有什么架子,经常招待学生到茶馆喝茶或去点心铺喝豆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深受他人格与学问的熏陶。李埏回忆说,张荫麟很重视选题和选材,“常警告我们,不善于选题的人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转;不善于选材的人就不能写出简练的文章。由于他诲人不倦,我感到课外从他得到的教益比在课堂上还多。因为在课堂上他是讲授专题,系统性逻辑性强,不可能旁及专题以外的学问;在课外,则古今中外无所不谈。从那些谈话中,使我们不惟学到治学之方,而且学到做人的道理。回想起来,那情景真是谊兼师友,如坐春风,令人终生难忘。到遵义后,因为那是一个小小的山城,师生聚居在一起,学生得到他的陶冶更多。现今在宋史的研究和教学上很有贡献的徐规教授就是那时在他的作育下而踏上毕生研究宋史的道路的。”

翠湖边的先生坡

李埏成为宋史研究的专家,自然也与张荫麟的熏陶不无关系,张荫麟晚年因为家庭变故,受聘搬迁到遵义的浙江大学,他病重后,召李埏前去相助教学,当时李埏研究生尚有一年才毕业,但为了自家先生,毅然放弃学业赶往遵义。张荫麟终究还是英年早逝,这位深受梁启超、陈寅恪等人器重的天才,37岁便离开人世,李埏是最后送他的少数几位学生。

李埏茶友里,频繁举杯者莫过于钱穆。钱李二人游山玩水,品茗论道,足迹不仅仅在翠湖周边,还在石林、宜良、遵义以及北京多地。钱穆初来乍到云南,起初寄宿宜良岩泉寺,泡温泉,喝俨茶,李埏便常伴身侧。听钱穆点评滇中风物与美食,读新鲜出炉的《国史大纲》。

钱穆

李埏与钱穆相识于北京,当时李埏在北京师范大学上学,初听钱穆讲座便沉迷其中,课后又认真请教,钱穆觉得是个机缘,便邀约李埏到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茶馆一边喝茶一边谈治学经验。

钱穆对李埏说,“你过去念过的书,也不能说是白念。以后再念,也不是一遍便足。有些书,像《史汉通鉴》,要反复读,读熟,一两遍是不行的。你现在觉得过去读书是白读,这是一大进境。可是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无止境呀!现在你应该着力的,一是立志,二是用功,何患乎无师。我就没有什么师承啊。”

多年后,李埏在自己客厅为学生授课时,也会常常想起年轻时候的际遇。但对钱穆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那么多来听课的人,只有李埏一人虚心求教。坐下有数百人又如何,只要我能影响一人,这场讲座便也值得了。钱穆也爱讲张载拜访范仲淹的例子,张载年轻的时候想沙场建功立业,范仲淹说建功立业又何须从军,写好文章不也可以嘛!于是张载便发奋攻读,终成一代大儒,“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现在也是无数读书人的座右铭。

钱穆好山水,尤爱流水,因为流水活泼,水声悦耳,可以清思虑,除烦恼,怡情养性。李埏因为张荫麟到了遵义,而后钱穆也来这里任教,师生他乡重逢。钱穆在《师友杂忆》写的这段经历,读来满齿含香:“余尤爱遵义之山水。李埏适自昆明转来浙大任教,每日必来余室,陪余出游。每出必半日,亦有尽日始返者。时方春季,遍山皆花,花已落地成茵,而树上群花仍蔽天日。余与李埏卧山中草地花茵之上,仰望仍在群花之下。如是每移时。余尤爱燕子,幼时读《论语》朱注学而时习之,习,鸟数飞也。每观雏燕飞庭中,以为雏燕之数飞,即可为吾师。自去北平,燕子少见。遵义近郊有一山,一溪绕其下,一桥临其上。环溪多树,群燕飞翔天空可百数。盘旋不去。余尤流连不忍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问从生活里来,到生活里去。

20世纪20年代的昆明

后来,李埏在昆明站稳脚跟,邀请钱穆到五华书院任教,他们在翠湖边同吃同住,朝夕相处,一是钱穆有胃病,需要照顾,受张荫麟早逝的影响,李埏很是关心。二是这么难得的耳提面命机会,错失可惜。当时精于中国通史的,就张荫麟与钱穆,这二位老师共同的弟子,只有李埏。

钱穆对李埏说:“治史须识大体、观大局、明大义,可以着重某一断代或某一专史,但不应密闭自封其中,不问其他。要通与专并重,以专求通,那才有大成就。晚近世尚专,轻视通史之学,对青年甚有害。滇中史学同人已不少,但愿为青年撰写中国通史读本者,唯张荫麟先生与我,所以我们时相过从,话很投机。你有志治宋史,但通史也决不可忽。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那就不好,勉之勉之!”

西南联大文学院起初在云南蒙自,钱穆说:“学校附近有一湖,四周有行人道,又有一茶亭,升出湖中,师生皆环湖闲游。”“及雨季过,湖水皆盈,乃成一极佳散步胜地。……余每日必至湖上,常坐茶亭中,移晷不厌。”

第三部分 银杏道上的追忆

我是1998年进入云南大学的,正赶上学校改革,第一次按照学院而不是专业招生,我进的是人文学院,有中文系、历史学、新闻系、人类学系、档案系,是文科类的大学院,1999年自愿选择系的时候,我选了中文系,原因很简单,因为爱写作啊。那个时候有一种写大学的风气,一进云南大学就着实被银杏道景观迷住了,于是我就写了篇《银杏道上的遐思》投给《银杏》文学社,一位96级的主编刊登了这篇文章,他又复印了另一篇文章给我,篇目叫《我爱公孙树》,作者是李埏,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有一个叫“李埏”的人。

云南大学银杏道

1999年底有种世纪末的烦躁感,我写了《两个云南大学》,投稿给《云南大学报》,带有批评性质不指望会发,没有想到却发出来,还在网络上获得很多好评,电台选读,论坛热议。“白发先生少了,漂亮女生多了”,要穿越去民国,那个时候的联大与云大令人神往,后来牛军老师就说,云大好几个民国老人,你快去蹭课听听。他说的几个老师中就有赵仲牧先生,张文勋先生,李埏先生,张文勋先生我一入学就听他在庆来堂训话,赵仲牧先生听过讲座,只有李埏先生在历史系,好像已经不给学生上课,也没有他开讲座的消息,于是先找了他的文章看。结果找了几篇都是枯燥乏味的论文,顿时没了兴趣,我喜欢的是张文勋写的刘文典那种名士风流,赵仲牧写青云街那种青石板路上的惆怅,还有石鹏飞编的《东陆春秋》都是有趣好玩的故事……直到2001年,我在圆西路尽头,云大东一院门口的“清园书店”翻到了一本超级厚的书,名叫《不自小斋文存》,那些我热爱的故事散落在章节里,需要用手的温度一一打开。我有一种久违了的阅读快感,原来有些人的运气就是好到这么不讲道理啊,一生遇名师无数,培养弟子无数,久违了李埏先生。书店老板也是读书人,他说李埏家就在东一院,说不定有机会遇到。

《不自小斋文存》等藏书

2001年,我又写了一篇批评云南大学的文章:《云南大学:被遗忘与被损害的》,没有想到,一时间获得几位老师的认可,赵仲牧先生激动地约我吃猪脚,对周边说,云南大学还是有人啊。当时的校长,甚至还约我吃饭,我说起对另一个时空大学的向往,校长淡然道,李埏是我老师!

于是我终于有机会与李埏先生坐在银杏道,说说读书心得。

那个时候,西南联大还不为人知,谢泳有本讲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书《逝去的年代》在学生中流传,里面许多人,便是李埏朝夕相处的师友,同学。许多故事,我又在何兆武的《上学记》里读到一些。只是那些年,我对历史的兴趣远不及文学,白白错过了这份机缘。再后来,我便是在木霁弘老师那里,听了李埏先生许多掌故,木老师说他会做一本李埏口述史,现在终究成了遗憾。

我走上茶文化研究后,先是读了林文勋、孙洪升、黄纯艳等人的唐宋明茶业经济研究,就像看电视剧一样,一直等着有人写清代,后来终究还是没有等到。2012年,我写《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继而写《民国茶范:与大师喝茶的日子》,到现在筹备写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与昆明乃至云南的研究茶与饮茶传统,算了有许些因缘。

许多人对我这样不出生在核心茶区,却立志研究茶的行为很好奇,这一切自然是与云南大学有关。

本章节主要参考书:

黎孝谦,《李埏传》,学苑出版社,2018

武建国,林文勋,吴晓亮主编《永久的思念:李埏教授逝世周年纪念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李埏,《中国封建经济史论集》,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李埏,《不自小斋文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李埏,《李埏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18

林文勋,《宋代四川商品经济史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周重林,云茶代言人,著有「茶叶战争」「民国茶范」等。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界乱象因何而来?

由读茶行业批判性文章所想

这些年,针对中国茶行业的批判性文章越来越多,有揭露“老茶”的、有攻击“大师”的、有笑话“收徒”的、有质疑“茶服”的、有指责“培训”的、有谩骂“茶艺师”的……

有些文章要么让人摸不着头脑,要么让人变成了“哑巴”,许多人选择了沉默,“茶界明星”也有由专家和企业家逐渐被批判者取代之势。

如今茶界因“大批判”而变得草木皆兵,大家或争吵、或探讨、或静观、或自嘲“茶行业水太深”“贵圈真乱”,甚至连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这样认为。这些于茶行业而言,是否权衡了利弊?究竟是事实如此,还是批判过度?是茶人普遍不够自律,还是被这些文章“骂乱”了?面对无休止的各种批判,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些批判性的文章呢?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国人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可想而知喝茶的人能有几个。中国茶产业经历了数百年的低迷期,那时也没有“茶人”称谓的出现,更谈不上什么茶文化以及喝茶的精神追求。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充裕了,喝茶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茶叶消费量成几何倍数的增长,中国茶产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但仍属于发展中期,就如同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一样,所以存在问题在所难免,也属正常现象。从这一点来讲,我们应该惜福。

我们先看看茶人这个群体,也说说神秘的茶道。一些人会认为茶人比较“怪异”,例如不同于常人的着装杂玩、言谈举止、喝茶的姿势和氛围等,他们给常人的印象是不食烟火之人。也有很多人羡慕他们,因为他们可以视茶为人生信仰,可以将禅融入到日常茶事与生活之中,可以借茶修为、以茶养德,可以处世不惊。陆羽说茶人是“精行俭德”之人,净慧长老说茶道是“正清和雅”,明代人朱权指出饮茶的最高境界:

“凡鸾俦鹤侣,骚人羽客,皆能自绝尘境,栖神物外,不伍于世流,不污于时俗。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乃与客清淡款语,探虚立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神表”

茶人是“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自非吃茶汉,手莫敢伸也”,茶事是“林下一家生活”。

由此可见,茶人不同于寻常人,却又与普通人无异。为何这样说呢?尽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凡事都要讲一个度,而这个“度”便是“中和”,“中和”即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茶道即中和之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礼记·中庸

注:喜怒哀乐没有发作失控(此言不因个人情绪而左右正见),叫做中;喜怒哀乐情绪表现出来的时候,都恰到好处,叫做和。君子能够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归于道。君子的中和如果做到完美的程度,天地都会赋予他应有的位置,万物都会养育他。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而茶之道,贵在于它的和济天下,贵在于它的本真与素简。伪茶人之高,徒有其表;真茶人之高,虽其表与普通人无异,却有着非同常人的境界与才华。若二者兼备,君只见其表不见其实,问题便在尔等。有人不理解,是因为你没有经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过程,或是因个人喜好而片面看待世相。

另外,我们应该看到茶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并非只因它的解渴功能,而是因为人们对美好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向往和提升,更是因为有许许多多“不同寻常”的茶人,以他们对茶文化和茶生活美学孜孜不倦的追求,才有了今天的茶之盛世。这些茶人生活在不一样的世界里,有茶、有花、有琴、有书、有画、有诗,最难得的是有趣。这种如诗如画一般的生活,怎能不令常人心动?怎能不令常人趋之若鹜?

而这群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有时却被一些人看成了“妖魔”,这根源究竟在哪?我认为就在看者自身。正是因为茶人看似不同寻常的人,才被常人看成了异常。反之,也正是因为茶人不同寻常的美,才被越来越多的常人喜爱并进入到茶的世界。这些都注定了茶人的与众不同,甚至有的曲高和寡。但这有如宋代世风蕴育了文风与茶道大行,今虽相差甚远,但勿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经常会咨询年轻人一个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时尚?他们说是“高逼格”的。我问什么是“高逼格”的,他们说就是极少数人玩的,玩到了极致,甚至令人羡慕、令人嫉妒、令人仰止的那一种。这让我想起了八十年代刚流行迪斯科一样,被常人看成是“群魔乱舞”,所以我也一直没敢学,包括后来的交谊舞、街舞,老了也会与广场舞无缘。其实,对于这个利益熏心且物欲横流的时代而言,茶人追美好生活的极致追求就是“高逼格”的,它就是一股非同寻常的清流,平静而有力,并终将浩浩荡荡。

多年来,我们看到听到的是中国茶行业越来越多的正能量,更有无数传播中国茶文化的使者,他们有的不图名利,当然也有的名利双收,但只要基于良心道德所获,都是令人钦佩的。如今,中国不仅出现了茶叶生产技艺非遗传承人、茶叶技术研究机构、茶叶博物馆、茶行业协会,还有茶院士、茶博士、茶教授,以及以茶文化为主要元素的茶服装、茶书院、茶媒体、茶旅游等等,形成了集生产、销售、培训、茶旅等为一体的庞大产业链。而这一切,就是由越来越多的茶人共同支撑起来的茶之天地。

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茶业终端的经营者们,大多数连生存都有问题,这令人十分焦虑。这是茶产业经济最关键的环节,我们希望看到他们至少能够生存,或者能有发展的希望,这样中国茶产业才能发展的更好,中国茶文化才能传播的更远。现在政府对茶产业的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基本上都给了茶农和茶企,而对于大量的茶叶终端销售商几乎为零,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和忧心的事,谁来为他们说几句话?当下茶产业发展之快,终端茶商当居首功,但这个行业几乎呈现了两极分化的态势,生产型企业明显胜过终端茶商,于产业发展而言这是不正常的,也是非良性的。但是,我们还应看到茶商本身的问题,除了这些不公平的背后又是有公平的,那是人与人之间智慧的博弈与奋斗的较量,富有富的道理,穷有穷的原因,这就是商场。

最后,我们再看看那些少数的且必须批判的茶人茶事。对于有些“茶人”,我甚至不能称其为“茶渣”,因为茶渣亦是圣洁之物。唐代诗人白居易“商人重利轻别离”是指商人自古便利字当头,这无可厚非,但对于朋友之道或不良商贩却是鄙视。茶是健康食品,它的卫生与安全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现在有些茶商不仅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对于茶叶的种植、加工、运输和存储过程也缺乏严格的卫生控制,甚至销售变质茶叶给不懂茶的客人,将霉味称之为陈香。另外,随着中国茶业市场不断向好,特别是区域茶的高速发展,一些曾经非常善良的茶农也变了,开始在卖茶上弄虚作假,他们“老实本份”的外表对顾客更具有欺骗性。普洱茶产区,武夷山岩茶产区和福鼎老白茶产区的茶农这些年赚得是盆满钵满,腰包鼓鼓的,一些茶农的本性也发生了变化。这些茶农富裕之后,不会去助人,也不会去学习,建房买车之后,就是整日盘算这茶叶如何年年涨价,明年赚得更多;如何以次充好,如何坐享其成,甚至吃喝嫖赌,这类丑态难道不应该批判吗?我们再看看其它茶产区的茶农,一年到头脸朝黄土背朝天,等到收成期茶叶却很难卖出去,或是卖出去了也值不了几个钱,甚至满足不了养家糊口之需。他们的本性依旧朴实,可生活却很清贫,他们只能依靠自己不断地辛勤耕耘而活着,他们当中有的知足常乐,也有人活得辛苦,主要还是心里苦,因为这些茶农同样渴望财富,渴望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渴望能走出去看一看这个世界。对于这些茶农,我们是应该同情,还是应该批判呢?

当今茶界真的是乱象丛生吗?存在,但在发展中期是正常的。上述观点,我未对当下茶界批判文章进行“一刀切”的批判,而是倡导务实的批判、理性的批判、家人似的批判、具有发展眼光的批判。惟有爱的批判,才能让中国茶产业永离批判。

原标题:【重发】 茶界乱象因何而来?

来源:泊园听雪茶道院,图源网络,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