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昨天泡过的普洱茶还可以今天泡吗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21 秒)

一场让你喝懂熟茶的品鉴会——书院熟茶丽江品鉴会回顾

  开篇语

  主持人:解方老师

  这十多年从来没有专门做过一场关于熟茶的品鉴会,我们会将生茶和熟茶会搭配来做一场品鉴会,但是今天没有一款生茶,全是熟茶。而且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内容也是从来没有讲过的,关于小堆发酵,关于离地发酵这些新的发酵方式,是这几年才兴起的,早些前就有这样的发酵方式,但为什么是这几年才兴起,这也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

  解方,云南人,彝族,出生于197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茶馆行业突出贡献人物,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理事、茶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茶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普洱茶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副会长。
  丽江茶书院第258期专题品鉴会——普洱熟茶

  由于本次内容整理篇幅过长,下面会先列出在品鉴过程提到的问题作为提纲,方便大家查看。并以现场品鉴的产品为主线,四款产品分为四个部分,以产品特点为主延伸熟茶知识。(文末查看品鉴会完整视频)

  Q1:为什么会有小堆离地发酵?

  简答:最开始尝试做离地小框发酵就是为了解决堆味的问题。

  Q2:如何改变大部分人对熟茶口感单一的固有认知?

  简答:据经这几年的制茶经验我们可以做到每一款茶都有很明显的特点,跟生茶一样,当然我们不讲山头,每个产品之间的区别都是非常大的。熟茶也可以像生茶一样有自己的特点,而不都是一个味道。要降低大家对熟茶的偏见,误解,我们要从产品的基础款就开始做起,每一个基础款都能让大家觉得好喝,跟其他的熟茶不一样。

  Q3:如今市面上的名山古树熟茶是真的吗?为什么以前没有?

  简答:把堆味的问题解决后,大家发现小堆还有一个优势就是量小,堆温也起得来。20公斤,40公斤都可以发,没有堆味并且损耗可以控制在10%。所以继小堆、木框、竹筐发酵出现后,这几年大家才会在市场上见到班章古树、冰岛古树这些名山头的古树熟茶。

  Q4:讲到产品【瑞云】对发酵水源的考究,那么勐海的水,特别是地下水用于发酵有什么特点?

  简答:勐海的地下水会造就汤感“软”的特点,我们喝勐海发酵出来的茶,不光是布朗山的茶,临沧茶拉到勐海来发酵与在当地发完全不同。

  Q5:熟茶发酵的程度是否对后期转化有一定的影响?

  简答:我们按10分的发酵成熟度来看,有的茶可能在8、9分,有的茶需要稍微有一点过,可能也是控制在一度这样比较小的空间。一旦超过这个度,叶底会没有韧性,就像干柴火,很干。另外一种是发酵的过轻,如果再往后存放,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会达不到我们对老熟茶口感温润度的要求。

  Q6:小堆发酵的堆温怎么起来?

  简答:小框发酵因为空间小,茶叶聚集在一起温度容易起来。小堆中心温度和外围温度不同,在翻堆的时候要把堆心很均匀的翻到外面,然后在进行补水,盖纱布,这样的话堆子的锁水、保温会比较均衡。

  Q7:有人说小堆发酵会出一种菌香,有没有这个说法?怎么来理解?

  简答:茶叶刚出堆的时候会带有菌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退掉。我们所说的菌香,其实就是微生物的味道。

  品鉴会内容回顾

  ---------------------------------------

  解方老师:

  我们邀请到了云南书泽院茶业公司的两位朋友,他们在熟茶发酵领域应该算是走在了前列,所以今天非常欢迎他们来到来到丽江茶书院,和大家分享我们前所未有的对熟茶新知识的交流、学习。希望大家通过茶会对熟茶新概念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接下来就把话筒交给许师。
  许师:

  谢谢大家。之前听说平湖秋月这边有很好的知识分享会,这次也是很荣幸收到解老师的邀请,非常感谢大家今天晚上的到来。其实做熟茶,我们一直说的是“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老一辈人做熟茶的时候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所以后面我们改良,突破的新工艺都是在前辈们的肩膀上实现的。我们现在有条件能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他们留下来的宝贵经验,传授给我们才能有在熟茶上面更多的创新。

  书院简介

  公司简介:专做高海拔古树熟茶

  对高海拔的定义:海拔在1600米以上;

  古树茶的定义:树龄在200年以上;

  并对茶树生长环境有一些苛刻的要求,例如茶地与生活区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生活杂物、生活用水对茶树的影响;


  公司发展历程:

  2013年开始立项,到各大茶山了解古树茶的特点以及各大发酵厂了解熟茶发酵工艺的现状;

  2015年开始建立仓库以及毛料初制所,毛茶的制作工艺对普洱茶发酵是有非常大影响的,所以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初制所,改良毛茶制作工艺来达到我们发酵熟茶原料的标准。

  2016年探究拼配各大茶区口感特点拼配以及仓储要求的尝试

  2017年产品上市历经4年沉淀首次发售产品。

  2018年线下渠道铺建,建立勐海发酵基地;


  书院熟茶——好熟茶的基本要素

  原料要素:茶山和初制工艺

  发酵工艺——针对不同原料的不同发酵工艺

  仓储环境:不同茶品不同仓储


  书院熟茶——口感标准

  汤色清透不浑浊

  入口无渥堆味,无杂味异味

  下咽后无刮喉锁喉现象


  汤感饱满醇厚口感滋味协调

  汤水融合度一体

  耐泡度在十二泡后汤水依然不寡

  叶底柔韧性佳


  千堆古树熟茶发酵计划

  建立勐海发酵实验基地,涵盖普洱茶各大、小产区,也包括境外缅甸,老挝。每一个寨子我们会尝试用不同的工艺去发酵,三种工艺发酵呈现出来的口感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哪种是最适合这个山头的发酵方式,这就是千堆古树熟茶发酵计划的核心。

  在我们的制茶观念里,不是每一款茶做出有特点来就可以。我们要找到熟茶口感的平衡点,需要在拼配上有一个考量,在这些不同的堆子发酵出来以后,我们在口感呈现方面会有一个自己的预判。从发酵出的堆子里选出适合的进行拼配,找到我们预计的口感。相对应的发酵的数据与样茶会在每周进行品鉴,供大家分享,参考。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传统工艺发酵,小堆发酵,小框,木地板,竹筐各种工艺的一个基本情况。为什么会有小堆、离地发酵?最开始是为了解决堆味。以前所发酵的熟茶都是在水泥地板上成山一样的堆子,几十吨发酵。在发酵过程中翻堆就很耗费时间、人力,熟茶发酵时的堆子中心和外表温度是不一样的,加上翻堆时需要洒水,会渗透到最底层很难散发掉,那么翻堆不均匀的话接触到水泥地板表面的那一层茶叶容易产生味道,在接下来的5、6次翻堆中,带有味道的底层茶叶会与其它部分的茶混在一起,造成我们所说的“堆味”。
  最开始尝试做离地、小框发酵就是为了解决堆味的问题。假如堆味要散尽的话,可能在潮湿的地方放需要2-3年,在昆明需要放4-5年。也就造成了大家早些年认为熟茶不好喝的印象。所以近几年,大家都想办法在工艺上解决这个问题。
  把堆味的问题解决后,大家发现小堆还有一个优势就是量小,堆温也起得来。做过普洱生茶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古树茶、名山头的生茶,是非常贵的而且量也不是很多,如果还是按照以前大堆发酵的方式来做名山古树的山头茶是不可能的。

  首先,几十公斤、一两百斤的量制茶师会说温度起不来;其次,是发酵时候的损耗,从目前来看传统工艺发酵损耗率至少在20%,也就是说十公斤的茶,至少有2公斤是损耗。作为名山头的茶来讲商家是很难接受这个亏损的,而且量非常大。那么小堆发酵工艺出现以后,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20公斤,40公斤都可以发,没有堆味并且损耗可以控制在10%。

  所以继小堆、小框、木框、竹筐发酵出现后,这几年大家才会在市场上见到班章古树、冰岛古树这些名山头的古树熟茶。
  产品介绍

  品鉴分享

  瑞云
  使用易武茶发酵,我们在发酵水源上做了一个尝试。

  大家知道发酵水一般都是发酵厂附近的井水,自来水。但这次不一样,我们用布朗山的山泉水进行了第一次的翻堆洒水,第二次我们用了发酵厂旁边一个傣族村子的井水,两种不同的水源发酵同一个茶。发酵出的口感和只用一种水源发酵的口感是完全不一样的。体现在喝茶时的水路和绵柔度上,这是我们今天要喝的第一款产品。

  玉露瑶
  这是我们今天要喝的第二款产品;

  这款茶我们要想要体现的是拼配的融合度。

  原料选用了三个地方的茶:坝卡龙、勐宋、易武;三个不同的茶分别发酵,出堆以后我们再进行单饼称重拼配,而不是三个堆子匀堆拼配。比如一饼茶357克,按照一定配比单饼拼配。所以这款茶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款,具体口感大家待会可以品鉴一下;

  龙吟
  这是我们今天要喝的第三款产品;我们的标杆产品需要什么要素:古树、春茶、名山;我们能做这样的产品其实就是得益于新工艺的普及,对新工艺、老工艺上的改良。保证了很多传统工艺优势的前提下,我们在数量跟这些要素把控上,能够做出在以前制茶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就是最好的时代,我们可以有条件有技术去做顶级的熟茶;

  合味·甘
  这是我们今天要喝的第四款产品;这款产品我们想体现的是,我们把熟茶的三种最基本的味道:苦、香、甜,独立分开,根据个人口感去调配。

  以前去买产品其实是商家已经做好了的,它是什么味道就是什么味道,我们把三种原材料交给大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感喜好,根据自己对拼配的理解去采用不同的配比方式,拼配一款自己喜欢的熟茶;同样的一款产品,你今天可以是一种味道,明天不同的配比又可以是另外一种味道。所以我叫它熟茶口感的调色盘。这是一款很有意思的产品,也是希望大家能正面的去了解熟茶的拼配。就像我们说纯料和拼配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个人的喜好不同。

  解方老师:

  今天我们提到的几个关键词:小堆发酵、木地板离地发酵、木框发酵等这些词在5年前,对于我来讲都没有听到过这些概念,可能有些商家早就在做这件事情,但是这个概念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特别是要把它风行起来。

  为什么说风行,这两年在勐海做小堆发酵的特别多,刚才许师也说到了一个关键点,为什么要用小堆发酵的方式去做熟茶?是因为我们对高品质的熟茶有了需求,可以用古树茶,甚至是古树的春茶来发酵做熟茶。
  在以前是不可能的,20年前在我做普洱茶的时候,我们喝的都是种植时间在2、30年的台地茶,而且还不会是春茶,基本就是夏、秋茶,几十吨发酵的熟茶。这种产品做出来,就是我们一直停留在大堆批量发酵熟茶的概念,但是这几年突然冒出一个30公斤,50公斤都能发酵的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于是我们找到了原因,我们对高品质熟茶的需求,有了这个需求才有人敢冒这个风险,去做高品质的熟茶,甚至用老班章、冰岛、昔归很多名山茶来做小堆发酵的尝试。

  但是我在三年前,在勐海我就喝过好几个小堆发酵度的,当时我看不上的,说明当时并不成熟,你找不到好的感觉。哪怕用好的料子,因为工艺的不成熟,导致我们喝到的很多名山古树熟茶没什么亮点。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就拿书院来讲,从2017年,18年到19年,他们的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成熟,一年比一年好。
  前几天我也去了一次昆明,也在朋友的店里喝到了现在她们做的一些不管是大堆、小堆发酵的熟茶,她们的工艺都比以前好了很多。

  几十年前,我们喝熟茶都会喝到堆味,为什么有些人不喝熟茶,就是讨厌那个堆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几年的仓储,当然在不同的地方仓储,退堆味的时间会不一样,可能在广东会退的快一点,在云南会慢一点因为跟温湿度还是有很大关系。当3年5年后堆味退掉好熟茶就好喝了。

  但是现在的工艺做出来新茶就好喝,我们就不用考虑需要放几年再喝。现在我们喝的瑞云,我想问一下小玉是去年发酵的还是今年发酵的?
  玉老师:

  这款茶的原料我们是2017年发酵的,18年上市的一款茶。刚才许师也介绍这款茶是用不同水源,它的原料基底是选用易武茶,大家经常喜欢喝易武茶,那易武茶的特色就是“香扬水柔”,在上市之前,我们也试过很多的方式发酵易武茶,另外就是水源选用。
  我们知道普洱茶发酵必须要有菌种的参与,不同的水源它的菌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发酵这款茶之前,我们用了两种水源,一种是布朗山山泉水,我们在下堆之前撒的水是布朗山山泉水,这种水提供的就是茶叶的鲜爽感和香气,所以大家喝瑞云这款茶前两泡感觉就是香气很突显,很清爽的甜香味。有类似新鲜松木撕开的清香味,又有类似果酸的微微酸韵,也可能是布朗山山泉水给它的一些滋养。

  在翻堆补水时用的是低海拔的傣族寨子的井水,大家在喝茶的时候甜韵会好一些,所以我们保留7-8次翻堆补水用傣寨的井水,保留了易武的甜爽感。所以这款茶在4、5泡以后韵味、细腻感、甜滑感就一直很绵长。最后收尾起堆的时候,我们又用回了布朗山山泉水。

  这款茶应该算书院比较有代表性的基础款,目前书院产品体系分为苦、甜、香,瑞云比较能代表甜茶系的产品。
  解方老师:

  这款茶的特色是在于用水,我们知道一般发酵熟茶不会在水源上这么折腾,在哪里发酵就用当地的井水或者山泉水。我记得2009年第一次去勐阿镇的一家茶厂参观的时候,我和老板开着皮卡车到山上用大的塑料桶拉山泉水,再用抽水机将水撒在堆子上。我当时就问她,你这个自来水也是山上引来的,你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劲跑到山上去拉水。她说这个就是关键点,据她经验只有山上那股水(自涌水)发酵出的茶,口感才是最好的。

  所以近几年会有那么多人去勐海做熟茶,这跟勐海的水有很大关系。这个让我们的许师来介绍一下,勐海的水,特别是地下水有什么特点?
  许师:

  我说一个典故,勐海茶厂也就是现在的大益,据说他们的水井不发酵的时候是锁起来的,我们所谓的“勐海味”,跟发酵用水是有很大关系的。当然还有他们发酵的老的菌种,他们发酵池里的菌种发酵了那么多沉积下来形成了独有的味道,就是他们的水和菌种。大家都去勐海发茶,首先勐海昼夜温差高,我们发酵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温度,温度起不来就不行。比如说发酵出来的茶没发熟,它会发酸,但是如果温度太高,就像我们说炒糊了一样,叶底会没有韧性。勐海中午的温度很高,昼夜温差高,这两个点注定了在勐海发茶你只要不是很粗心大意,堆子的中心温度和对外温度温差不会太高,而且不会发不熟也不会焦化。

  勐海的地下水会造就一个软的特点,我们喝勐海发酵出来的茶,不光是布朗山的茶,临沧茶拉到勐海来发酵与在当地发完全不同。勐海的水对于发酵是很有利的,虽然说是地下水,遇到雨季的时候会带来很多山上的东西,沉积到水井,比如矿物质,微生物,对于菌群的滋生速度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我们在昆明发酵,温度问题能解决,但是同样的茶,同样的温度,同样的翻堆时间,所有东西都是一样的,只是水不一样,发出来的茶是完全两种概念。所以我们把厂建在勐海也是对水源的考量。在勐海用地下水也好,山泉水也好,可能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但大方向是一样的。我们在临沧也发酵过,用临沧的水来发酵会偏硬,而且会有微微的酸感在里面,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发酵方式,那个酸味是没办法避免的。在我们的理解里肯定是水的问题,我们把茶拉到勐海发酵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水在发酵这一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解方老师:

  我们通过这款茶,突出了一个知识点:水对于发酵的重要性;刚才许师已经讲到了,同样的原料,同样的人,同样的发酵方式,你换一个地方发酵就出不来那个味道。

  我们在喝完茶以后有一个习惯就是看叶底,一个是可以看出茶的选料,一个是看发酵的工艺,通过这些信息,来判断这款的品质,虽然熟茶新茶可以喝,但它也是适合存放的一个茶类,有些茶是可以多存一些时间,口感会更好。有些茶是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发酵度,那么它后期的转化空间相对会小一点,有没有这种说法?
  许师:

  我们拿生茶来做比较,生茶杀青时锅温、炒制的时间炒的轻或者重或者炒糊,这些跟我们熟茶发酵度其实是差不多的。根据一款茶的特性,对一款茶进行适度的发酵,保持它的特性。我们按10分的成熟度,有的茶可能在8、9分,有的茶需要稍微有一点过,可能也是控制在一度这样比较小的空间。一旦超过这个度,叶底会形成一种我们说的发烧了,糊掉的情况,没有一点韧性,就像干柴火,很干。如果没有发透,就会看到类似生茶微微发红的叶底,这就是成熟度不够,如果再往后存放,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会达不到我们对老熟茶口感温润度的要求。

  所以我们在发酵程度上的控制是很严格的,既要有存放转化的空间,在喝的时候又是刚好的。

  PART2

  解方老师:我们第一款产品就喝完了,接下来第二款产品是玉露瑶;

  玉老师:今天喝的三款茶,是我们精心挑选的比较能代表书院的发酵方式,拼配方式以及发酵水源选用的产品。玉露瑶这款茶是2017年发酵的,一会大家喝这款茶的时候,可以和瑞云做一个比较,这款茶的特点是在于选用三款不同名优山头的茶拼配的。
  一个是布朗山的坝卡龙,大家都知道,布朗山的茶气,韵会比较重一些;第二个是易武,易武主要是甜润会比较持久,最后用的勐宋,勐宋的香气会比较持久。刚才许师有所介绍这几个原料不是同一个堆子发的,而是不同原料选用不同发酵方式。比如勐宋,我们要保留它的香气,所以我们在发酵的过程,发酵时长就相对要短一些,可能正常的要60天左右,勐宋时间就短一些,可能50天我们就要出堆,坝卡龙我们要保留滋味的浓郁度,可能发酵程度会重一些,再加上易武。

  发酵出来以后,我们再根据这款茶的口感特色进行茶叶的拼样,造就了玉露瑶有香、有甜、有滑、滋味浓郁的特点。对于书院来说这款产品比较侧重在产品的原料拼配上。
  解方老师:

  第一款产品瑞云用的是易武料,特点是用不同的水来尝试发酵。

  第二款雨露瑶的特点是拼配,拼配在熟茶里面是比较常见的方式,以前的拼配方式更多的是不同等级的拼配,比如说我们的盖面茶,用的是一级或者特级,底茶用的是三级五级七级,是不同级别的拼配。现在做名山古树熟茶,我们采用的是不同地域原料的拼配,这种拼配方式我们在生茶里面比较常见,但是在熟茶里是比较新鲜的,因为这个理念之前是没有的。

  通过今天品鉴,我们从理论到实践重新认识熟茶工艺,现今阶段发展的一种现状。这是我在其它品牌没有听到的理论。包括产品,也没有喝到过类似(玉露瑶)这种跨区域拼配的产品。所以待会我们通过口腔,味蕾去感受他们这种不同工艺做出来的茶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也许会刷新甚至推翻你之前对熟茶的印象。
  许师:

  接下来我们可能会尝试一个放了15年的毛茶发酵,他发酵出来是什么样的味道,这是我们今年下半年的一个计划。15年的老生茶已经有了一定的转化,那么它的发酵时长,首先按照我的预想它可能已经发过酵了,可能30天,20天就出堆了,也有可能是20天还出不了堆,我们会分成时间长的,短的时间再长一点的三个堆子来发酵。看看老毛茶发酵出来呈现的味道是什么样子。

  解方老师:

  书院敢于各种各样的尝试,是因为我们有了现在的小堆发酵技术。通过小堆发酵,我们引出了对这个产业非常有贡献的新技术,对未来普洱熟茶的领域是一种非常大的促进。

  PART3

  第三款产品:龙吟

  玉老师:前面的玉露瑶是许师的心头爱,这款茶是我的心头爱。我口味偏重一些,这款茶我们一直说是书院的标杆性产品,能代表书院的原料、工艺、仓储的三维一体的产品,用的是班章茶区原料发酵的茶,前面两款是离地发酵,这款就是小竹筐发酵。
  昨天我们到丽江的时候,解老师也有和我们探讨小堆发酵的堆温怎么起来?

  熟茶发酵必须要有温度的控制,大堆体积大,补水的时候锁水的能力更强。小框中心温度和外围温度不同,在翻堆的时候要把堆心很均匀的翻到外面,然后在进行补水,盖纱布,这样的话堆子的锁水、保温是比较均衡的,做出来的茶口感就会更丰富一些。按照传统的发酵工艺来说它的发酵时长应该要更长一些。正常应该在60天左右的时间,这款茶为什么可以说比较能代表书院的标杆性产品,书院产品分三个体系,苦甜香,这款茶你可以喝到明显的苦,明显的香,也可以喝到明显的甜,综合度是最好的。
  解方老师:

  把一款产品各方面都融合在一起,不单是对原料的选择,还有对工艺的把控,这都是很难做到的,这就是只有用心的人,当然还需要掌握一些核心技术,才能做出不一样的东西。

  说到小堆发酵和大堆发酵的香气,其实很多人没有太注意。我这段时间对比喝的比较多,它是有区别的。对于书院来讲,这种小堆发酵的香是怎么来形容的呢?
  玉老师:

  小堆保留了茶的鲜爽感,所以你闻起来比传统大堆鲜爽一些。大堆发酵堆温更高,发酵的时长稍微短一些,陈香味会更明显,更持久,我们所谓的熟香味。小堆的话更多的是含有木香的基调,如果是按照传统的大堆和小堆来辨别的话,两种香气是比较明显的区别。

  解方老师:

  那么也有人说小堆发酵会出一种菌香,有没有这个说法?怎么来理解?
  许师:

  有,刚出堆的时候会带有菌香。菌子刚采下来的那种味道,跟堆味不同,它比堆味更清扬一些。不像传统工艺发酵的堆味闻着感觉很刺鼻。菌香也是在刚出堆的时候才会有,需要把茶放开以后才会觉得是正常的。当我们发酵发到6、7成的时候,菌香味是最浓的。如果大家在市面上还能喝到菌香味的茶,那肯定是成熟度不够的,要不就是刚出堆。

  解方老师:

  那也就是说这种菌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退掉。其实就是微生物的味道。接下来我们也到了今晚的第四款茶,我们特意挑了【合味】里面的甘来,比龙吟稍苦一些的一款茶。

  PART4
  玉老师:

  合味这款产品是熟茶的调色盘,刚才我们喝的两款产品,都是我们已经配比好的。但是这款茶名字如名字一样,苦、香、甜三种滋味都包含在里面,你可以单一的喝,品一下熟茶不同的滋味,也可以根据你的喜好配出你喜欢的口感。
  许师:

  做这款茶的初衷其实也就是想让大家更多的了解熟茶拼配,自己也可以尝试拼配,去发现自己喜欢的口感特点。像我个人肯恩喜欢融合度好的,各种滋味都有但不会很过,在一个平衡点上,希望在家也去做一些这样的尝试。以后我们也会做类似合味这样的产品,比如说如何让大家感受到什么叫“醇厚”,什么叫“顺滑”,什么叫“糯”,汤感上的东西我们以后也会去研发。有的茶可能感觉很醇厚,你能感受到它的压舌感,也希望大家去多感受,其实熟茶也有各种各样的口感。

  ---------------------------------------
  之后是自由提问环节,时长2小时的品鉴会差不多会到此就结束了。正值金秋的丽江,很美,但由于海拔高,空气还是有些阴冷,秋冬之际,正是喝普洱熟茶的好时节。也非常感谢丽江茶书院提供这样一个专业的普洱茶知识交流平台,让更多喜欢喝普洱茶,想了解普洱熟茶的人结识到书院熟茶,并通过本次品鉴会对熟茶的小堆发酵以及熟茶口感的多样性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不是熟茶不好喝,而是好喝的熟茶可遇不可求”。相信看完上文,你对近几年兴起的熟茶新工艺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与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若有不足之处还希望大家指正,补充。

林清玄喝茶40年的感悟


引言

一个读者说他11岁就开始读我的文章,现在已经20多岁,在10年间一直没有见过我,所以充满了想象,没想到见到我的时候是“相见不如怀念”。他很伤心,林清玄怎么长得这个样子,那么丑。我说:如果你从17岁开始写作,写了40年,大约就是我现在这个样子。



PART 1

四川寻茶


我来过成都四次,第一次在1996年,那次是为了找茶,去青城山找茶。因为我读到过一本书,书上说在明清的时候,青城山有献给皇帝的青城贡茶,青城山的道士在做好茶以后,把茶装在锡瓶里,捧在手上从青城山的最高处走下来,由于青城山终年有雾,道士下山的时候,头和胸在云雾之中,然后慢慢飘下来。山下早有皇帝派来的白马,接到茶以后,七天七夜兼程赶赴京城……看了这个故事,下决心一定要去青城山。于是到了成都,雇了一部车。但路不好,正在修路,司机摁着喇叭就上路了,一路上喇叭就没有停过。当然到了青城山有些失望,白马不见了,锡瓶没有了,道士做的茶是用品质很差的塑料袋包着的,泡出来也不好喝的。在青城山找了一天茶,下山的时候,路边有卖小黄瓜的,一块钱一条,哎呀,黄瓜最好吃!当时心中比较复杂。


三、四年前,又来了一次成都,转道去了雅安,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在雅安的一个书店问路,没想到书店的老板和老板娘是我的粉丝。他们就很开心,请我喝茶,带我找茶。第二天去了蒙顶山,当时茶叶博物馆刚刚盖好,但感觉和在青城山的差不多。在蒙顶山的茶堂里喝的茶,离想象还有一段距离。有点失望,最后走来走去,找到一间永兴禅寺。这里有很多和尚,喝了他们的蒙顶甘露,觉得不虚此行。后来很遗憾,永兴禅寺每年产30斤的蒙顶甘露,我只带了2斤下山,下山后非常后悔,当时该把它所有的茶都买下来。


我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每年产茶的季节,开着车到台湾几个著名的茶区买茶,只要有好的茶就全部买下来。所以,我的家里有三个冰柜,里面全是茶。当把茶买回来以后,我坐在椅子上盯着三个冰柜,心想:今年的茶我全都准备好了。不会再缺茶了。


PART 2

小时候的吸茶——中国茶道的丰富


我从3岁开始喝茶,我父亲是一个农夫,家里比较穷苦,住在一个大院子里。我们家特别穷,家里有十八个兄弟姐妹,我排行第12,所以要写武侠小说,可以把我写成“林十二少”,随时可以射出一把飞刀。在这个物质条件这么差的地方,怎么可以喝茶?我的父亲非常爱喝茶,家里院子中有一个石桌子,上面放一个铁铸的大茶壶,下面是一个炉子。父亲和他的朋友,耕作归来,围着石桌子,每人手里一个小茶壶。小茶壶和现在宜兴的茶壶不一样,茶壶嘴比一般的长3、4倍。喝茶时,把茶叶抓到小茶壶里,然后向里面倒开水,用手抓住小茶壶,吸茶,茶壶不大,一口就可以吸完,现在看起来好像比较野蛮。


一个日本茶道专家采访我,我还提起了这件事,大人们吸完茶,不会收茶壶的,要等妈妈第二天来收,等大人们走光,我会把壶内剩下的茶吸光,看见大人围在一起喝,我认为一定是好东西。这位茶道专家说,你们这种喝茶的方式,还真的比较野蛮。我看到一本明朝的书,介绍了这种喝茶方式“每有客来,自壶一把”。随你自己的喜欢,加茶叶、添水。因为每个人喝茶的浓度、喝茶的时间、喝茶的方式都是不一样,“茶中香味,只在一时”,茶里最香醇、最巅峰的味道只有很短暂的一刻。日本专家问“会不会很烫?”我说不会,因为茶壶里的茶叶塞得很满。大约2/3都是茶叶,茶水很少,刚好一口。


日本的茶道是严苛和孤寂的,每年春茶上市,我会到日本京都奈良去喝茶。日本的茶道是从中国传过去了,其实是中国当时寺庙的饮茶方式。


日本喝茶很严格,他们一般不在家里喝茶,而是茶堂喝茶,到茶堂要穿过一个小的花园,茶堂很小,叫“方丈”,一丈见方,是中国寺庙主持居住的地方。门口有一个板子,原供武士放刀剑的,现在是放背包、鞋子的地方。茶堂狭小,东西不多,一般要挂一幅画,放一瓶花,花一定是单数,不是双数。花也有讲究,不能用太香的花,可能破坏茶的香味,不能用太艳的花,可能影响对茶的视觉感受。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终于喝到茶。日本人招待客人喝茶会用专门的碗,要分正反两面,他会将正面朝向客人端过来,客人接到碗不能立即喝,要把碗转一面,让正面对着主人,表示对主人的感谢。然后才开始喝,喝的时候不能停,要喝完,表示这茶很棒,喝完了不能要求第二碗,要求第二碗会被赶出去的。因为你要留着喝这杯茶的余味离开茶堂,永远只能喝一杯,才会永远记住当时的感觉。所以,日本的茶道是非常的严肃,非常的规矩。


我和日本的茶道专家讨论时说,你们日本的茶道只学到了中国茶道的一点点,你们没有学到文人的茶道(苏东坡、黄庭坚的茶道),也没有学到老百姓的茶道。要学老百姓的茶道,到四川来吧,非常的自由自在,一人一把茶壶可以,你喝一百杯也没有人管你。中国的茶道虽然传到很多地方,但是我们茶道要比传出去的,层次、内容丰富得多。这是外国人没有办法理解的。


PART 3

茶圣陆羽


一次,我在法门寺看到出土的茶具,感动得不得了。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可以做出这么精美的茶具,这些东西现在都很难仿造,可见当时中国的茶道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在这个高峰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茶圣陆羽(733年-804年)。


我最佩服的三个唐朝人分别是:陆羽、六祖慧能、玄奘大师。这三个人都出生在最贫穷的阶层,陆羽不但是孤儿,而且是弃儿。据《新唐书》记载:他从小被复州竟陵(今天的湖北天门)智积禅师收养,到了6岁,他自己给取名字陆羽,字鸿渐,意思是“漂流在陆地上的一根羽毛”。一次,我在成都武侯祠看到徐悲鸿的题词“万古云霄一羽毛”,马上想到了陆羽。六祖慧能也是一样,砍柴为生,和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听到了《金刚经》就突然开悟了。历史上的经典很多,有两部是孤儿写的,一部是《茶经》,一部《六祖坛经》。这些孤儿的成就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即使你身在最偏远、最贫贱的地方,你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你也可以达到人生最高的境界。当我年轻的时候,读到他们的传记,我感动得哭了。如果我和他们一样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说不定也可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陆羽从小不喜欢念经,喜欢饮茶泡茶,但师父不准他泡,他立下志向“喝遍天下的水,饮遍天下的茶”。陆羽11岁离开寺庙,走遍了中国十大茶区,品评天下名茶。当然,中国太大,还很多茶陆羽没品到。所以,我到很多茶区去找茶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对联:若有陆羽辞公到,应是人间第一茶。陆羽品评出怎么样的水是好的:泉水、井水、河水、江水、雨水、雪水。陆羽的《茶经》内容丰富、深刻,到现在还没有一部可以超过它的,它是第一部《茶经》,也是最好的一部《茶经》。


一次我到夏威夷去旅行,去找喝茶的地方,听说有一个日本人的花园里有。我就跑去了,走进茶堂,就看到一幅画,画面是一个非常熟悉的人,画前面摆着一本书,踮起其脚尖一看,上面写着《茶经》,《茶经》前面供着三杯茶。老板说他每天开门的时候,要拜陆羽,再供三杯清茶,祈求他生意很好。我感动得不得了,在一千多年后,在一个想象不到的地方,还有人把陆羽当神来供。可是,在中国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感动?有多少人知道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


陆羽的了不起不只是他写了《茶经》,他是一个天真浪漫的人。他如果和朋友相约,“虽千里冰封、虎狼当道,而不失言也”。他感伤的时候,就走到山顶上去“极目而歌、痛哭而归”。陆羽给我们留下茶文化的精髓:你如果要真正了解茶文化,一定要做一个天真浪漫的人。陆羽的名声很大,皇帝听说以后,下旨让他做官,他接到第一封旨意,当天晚上翻墙逃走。后来,又被查到他在哪里,皇帝的第二封旨意来了,他远远看到皇帝派人送旨意的人来,立刻翻墙跑了,“不知所踪”。各位,你们现在知道我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做官的原因。


茶圣、茶神留下的就是“永远保持天真浪漫的精神”。浪漫是什么,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思考,把你的生活步调放慢,这就是浪漫。


陆羽留下的第二个财富就是,他说茶是“南方有嘉木”,“最宜精勤简德之人”。精,注重生活细腻品质;勤,勤快,有积极性;简,简朴,在茶座喝,5块钱就可以了,到酒吧,一杯下去,几周的茶就没有了,那就不是简朴了。德,是好品质的人,只有好品质的人才喝得出好茶。


PART 4

从技术到觉悟


我年轻的时候,受到他们的影响,去追寻文化的需要。但是我离开家乡以后,没有好的环境。所以,我非常注意喝茶,想在茶里面品位出陆羽的精神。


开始我喝茶很技术性的,收来的茶放在冰柜里面,心中很开心,我的茶永远也不会匮乏。那时候,我还不真正懂得怎么喝茶,比较重视茶的品质,产自哪个茶区,怎样泡茶才能泡出最好的品质。比如说,一次到洞庭湖买到碧螺春,有人告诉我,泡碧螺春水温必须要70度,我在家摆了一排杯子,60度、70度、80度、90度、100度……果然,70度的最好喝。当时喝茶就是这样技术性的。


慢慢的我发现,这样喝茶,并不能进入茶的心。到后来,我进入的佛教的世界,体味到只有真正注重内在修为的人,才可以进入茶的心。我进入宗教也有很多奇特的因缘,我在年轻的时候非常渴望成功。在这个社会上,通常讲到成功,就是有名、有钱。到30岁时,所有人都认为我是一个成功的人。我是台湾最大杂志的主编,所有的文学奖都拿过,没有拿到的都是不重要的。我还在电视台主持一个电视节目,在电台主持一个广播节目,所以名声很响亮。台湾《成功》杂志评选台湾十大成功人士“宝岛十大才俊”,我是排在第一位的,排在我后面那个人叫马英九,排在马英九后面的是陈水扁,他们后来都当了总统,我为什么没有当总统,因为我不是很感兴趣。人们都认为我是成功人士,成功应该带来幸福和快乐,但我感觉既不幸福,也不快乐。成功就要每天开五个会,要和你的上级讲话,要统领很多的人。


有一天,在报馆等小样中,翻到一本《至尊奥义书》,这是印度哲学非常重要的一本书。打开第一页就吓了一跳:“一个人过了30岁,就要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到30岁还没有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就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道路。”当时我正好30岁,却没有觉悟,就好像被别人打了一个巴掌。多年后,我才发现被骗了,那个时代,印度人的平均年龄只有39岁,30岁以后就危险了。


发现佛教对于觉悟讲得最好,“觉”就是“学习来看见”,“悟”就是我的心在悟。“觉悟”就是学习来看见我的心。“佛”是“觉者”就是彻底觉悟的人,“菩萨”是走向觉悟的人,懂得觉悟以后,发现自己走错路了,自己和走向更高境界的追求是向反的,也明白了陆羽看到旨意为何要翻墙逃走,因为他知道,那不是他要走的路,他为了寻找觉悟就跑到深山里面去隐居,用佛教的话就是闭关。我每天打坐四、五个小时, “守八关斋戒”,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言”、“不饮酒”、“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过渡打扮,不用化妆品,洗澡不用香皂)、“不睡高广大床” (不用那些高档次的、很豪奢的床和椅以及床上用品)、不非时食(非时就是不是时候,具体地说就是指的从日中到第二天清晨,也就是过午不食)


闭关三年后,一次下山买吃的,要买水果,老板不在,在哪里等着老板回来。一个人过来问我“老板,你的苹果一斤多少钱?”我大吃一惊,我闭关多日,修行那么高,你还看不出来,心中很气愤。感觉站错了地方,站在卖肉的地方,突然有人过来问:“老板,五花肉怎么卖?”心中更气,原来以为闭关三年以后,内心已经改变,但我的外表并没有改变。于是,我下山开始弘扬我吸收到的宗教的一些东西。这个时候,我才把“茶”和“禅”结合起来。


PART 5

奠定茶禅文化的两位禅师


讲到禅与茶,就要提起两位对中国茶文化影响很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百丈怀海禅师。达摩禅师面壁修行,为了避免大瞌睡,把两个眼皮撕掉,丢到地上,没想到长出两课树,就是茶树。而茶树叶就好像两个眼皮。上课打瞌睡,可以找两片茶叶,画两个眼睛贴在眼皮上,老师一定不会发现。当然,这只是传说。


赵州从谂禅师留下一个公案“吃茶去”。我曾经专门到石家庄柏林禅寺去了解这个公案。赵州从谂禅师在渡化僧人时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因为常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有“赵州茶”的称号。当时,有徒弟来参访他,他问别人“你吃茶没有”,因为当时茶叶很珍贵,喝完了要把茶叶从茶壶中掏出来吃掉。徒弟回答没有吃掉,他说“你去吃茶吧!”第二个徒弟说“我已经吃过。”他说“你再去吃一点吧!”旁边的侍者问他到底怎么回事,赵州禅师说“你也去吃茶吧!”


百丈怀海禅师写过一部书《百丈丛林清规》,因为以前寺庙叫丛林,最大的丛林有5000多人,比较小的也有1000多人,人员良莠不齐。清规中最有名的是“一天不作,一日不食”,表面上看,这句话是说一天不工作,一天不吃饭,深一层的含义则是:一天不修行,一天不吃饭。百丈禅师经常与弟子们一起劳动,锄草、种地、收割、打麦无所不能,即使到了八十高龄,仍然坚持不辍。在清规中专门有一章讲饮茶,僧人一天应该饮茶两次,上下午各有一次(上午10点与下午3点左右)。喝茶前,在茶堂外打茶鼓,通知喝茶的时间到了,每个和尚捧着自己的钵,鱼贯而入,茶堂由茶头管理,由专人舀茶,进入茶堂要禁声,只能喝一碗。日本的茶道就是从这里来的。


PART 6

品茶的四大益处


赵州从谂禅师、百丈怀海禅师奠定了禅与茶结合的基础。茶禅一味,为什么呢?喝茶会带来与人生有关的四个意义


第一,喝茶会让人静心,从前烧水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以前是烧木头,一烧就要一两个小时,水煮好,再泡好茶已经2个多小时,这时你的心会异常安宁。


第二,从容,喝茶的整个过程有很多细节,你快不得,所以你的心就变得从容。


第三,专注,泡茶是一个接着一个步骤。


第四,单纯,喝茶时不会想东想西,你会回到一个很单纯的状态。


这四个意义正好禅的要求一样。繁体的“禪”的左边是表示的“示”,右边是单纯的“单”,“禅”就是单纯的心,但单纯的表示。禅不是去外面寻找一个东西,而是回归到自己单纯的状态。


一天,到寺庙里参佛,看见一个妈妈拜得非常虔诚,脸上的光辉就像案头上的菩萨一样。突然有一个孩子来喊她“妈”,妈妈很有定力,不理小孩,小孩连着叫了好几声,生气了“妈,你没听见我叫你吗?”妈妈也很生气,抬起头来,表情由菩萨变成了天王,“你没看见我在拜佛吗?”孩子没有退缩,伸出手来“给我十块钱,买冰。”妈妈更生气,立刻从天王变成夜叉,“把我从这么虔诚的拜佛中加出来就是为了买冰!”“你要吃冰,等我拜佛拜完了再来要钱嘛。”小孩顶撞道:“你现在不拜佛,佛也不会走;但现在不买冰,卖冰的就会走了。”


禅宗中讲大悟30会,小悟300会。当时就开悟了,佛的确不会跑掉,你拜佛的心单纯了,这就是禅,你为儿子买冰的心单纯了,这也是禅。你拜佛的心不单纯,就不是禅。我在书中经常提到这种单纯的状态。


一次我在无锡,有人带我去看一个大佛,这是一个铜佛,用了700多吨佛。看到山底下有很多人在拜佛,铜佛很高大,但铜佛的头上有一颗避雷针,大约有两层楼那么高。这个铜佛自己都怕被雷打到,还能保佑我们?祈求铜佛还不如回到自己单纯的心,回到佛心。


台湾有个小城鹿港,鹿港有个庙准备刻一个佛,从福建请了一个师傅来刻,刻完以后大家赞叹“还是大陆的师傅刻得好”。一个在佛像前挖鼻孔的孩子说,这个佛像刻得不好,这个佛像的鼻孔那么小,而他的手指那么粗,他自己都不会挖鼻孔。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佛像都“不能挖鼻孔”。



PART 7

活在当下


茶和禅有很多形通的地方,最重要就是“单纯”。怎样进入单纯状态,就是看脚下,活在当下,活在眼前的一刻。当下是佛经里面最小的时间单位。一个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一秒钟60个霎那,一霎那60个当下。活在当下,要切断过去的烦恼,也要切断对未来的担心。所以,我写过一句话,倾宇宙之力,活在当下。把全宇宙的力量集中起来,活在眼前这一瞬间,就是活在当下。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活在当下。我父亲在院子里种树,这种树是桃花心木,要长20年,是做家具最好的木头,切开以后中间是桃红色的,非常漂亮。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本里面,就收了我的一篇文章,就叫做《桃花心木》,这种树和一般的树不一样,要把树叶扫干净才会长得好,因为它的根需要更多的呼吸。每天早上4、5点钟就要起来扫树叶,我的心里很不平衡“什么树不好种,偏偏要种这种树!”一天爸爸看我们扫得愁眉苦脸,把我们叫过去,“爸爸教你们一个简单的方法,你们以后在扫树叶之前,先去摇树,把明天的树叶摇下来。两天扫一次就好了。”第二天起得更早,因为要先摇树,摇到一半发现上当了,摇树比扫树叶更累!把树叶扫干净了,坐在院子里很开心,明天就不用扫树叶了。好奇怪,风吹过来,树叶又掉了一地。兄弟姐妹集合在一起开会讨论,一个有智慧的哥哥说“可能摇得不够用力,明天再继续摇。”第三天起的更早,摇得更起劲,希望把明天的落叶摇下来好在今天一起扫掉。可是,即使把树都摇死了,明天的落叶也不会在今天落下。所以,在小时候,我就知道要把今天的事做好,今天很圆满,今天就很好。


如果把有钱、有权、有地位当作成功,成功的人就很少。我在四十岁以后知道这不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恕与包容,你今天就成功了。如果你每天都懂得成功,就就是一个成功的人。活在当下,是非常重要的。


PART 8

人生的三个境界


人生有三种境界,一种是物质和欲望的境界,要过更好的生活。有的人在这个境界中会感到很痛苦,一是因为你的的物质欲望永远不会得到满足,二是因为欲望的满足是非常短暂的。吃了很好的一餐饭,很快就过去了。科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舌尖到喉头有15厘米,如果你是长舌公或长舌妇,可能有17厘米。但你第一天吃的是2万元的大餐,或是一般的馒头,第二天到厕所去检查,出来的都是一样,很短暂。


有些人就想向更高的境界迈进,第二种境界就是文明的、文化的、艺术的。可是到了这个境界,仍然不能免除人生的痛苦与彷徨。即使你有最好的修养,你也不能避免“有生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烦恼炽盛。


活着就是痛苦,你不能选择你的故乡,不能选择你的父母,不能选择你的兄弟姐妹,还有更痛苦的,你不能选择你的长相。有时候,有人跑来拍我的肩膀,“林老师,你长得像达摩祖师。”他以为我听了很开心,其实我很难过,长成达摩祖师不是我的过错,是我父母的过错。还有人说,你长得像庙也的18罗汉,回家撞墙撞18次,撞死算了。


“老”是痛苦的:40岁开始变老,今年比去年老;50岁是这个月比上个月更老;60岁是这个礼拜比上个礼拜更老;70岁是今天比昨天更老;到了80岁,下午比上午更老。所以刚才主持人说,欢迎一位来自台湾的老先生,我气得差点夺门而出。你没有看到我心,和你一样年轻吗?


“死亡”的痛苦的一种永恒的痛苦。“爱别离”,相爱的人免不了要别离。“怨憎会”讨厌的人偏偏做了你的先生、太太。“求不得”,你想要的却偏偏得不到,你买的彩票,就是开不出来。“烦恼炽盛”,烦恼像火一样的燃烧。


还有没有更高的境界,就是宗教的、灵性的、精神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是没有烦忧的境界。孔子在《论语》中赞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吃的是一小碗稀饭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他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PART 9

喝茶的三个境界


一个人前后达到这三种境界,人生就圆满了。如果没有达到,就不是完美的人生,茶道也是一样,也有这三种境界。一开始是技术性的,去买最好的茶叶,最好的茶叶大红袍,很贵,商店里也有大红袍,那多是假的。真正的大红袍只有三棵,现在死掉一棵,剩下两棵。你要看这两棵树要买68块钱的票,走了一个小时,他们告诉你,山壁那两课树就是大红袍,看完了就回家了,看一眼就要68块,有的商店里几十块的大红袍会是真的吗?每年大红袍收下来要拍卖,这两颗大红袍采下的茶叶,只能做七两到八两的茶叶,一两茶大约可以卖到二十几万的人民币。所以,不可能喝到真正的大红袍。


也不要伤心,每年这两颗大红袍的树枝都会剪下来几枝栽培,长出来的叫“大红袍二代”,一斤大约二千块钱。还是很贵,没有关系,“大红袍二代”也会剪下来几枝,长出来的不叫“大红袍三代”,这样没有人会去买,叫“小红袍”,非常有趣。


我曾经在武夷山住过,就是为了找大红袍和这里的四大名茶:一种叫“白鸡冠”,泡完茶以后,茶叶是绿色的,红边,像鸡的鸡冠;一种叫“水晶龟”,泡完以后,茶叶浮在水面,就像乌龟一样;一个叫“铁罗汉”,铁观音大家知道,但不太熟悉“铁罗汉”,铁罗汉喝起来比较刚强,很有力量,很浓苦,就像一个罗汉;还有一种叫“半天妖”,长在半天里的妖怪,“半天妖”这种茶可以泡七次,每一次味道都不一样,所以叫“半天妖”。喝到这些茶,再想到它们的名字,感觉别有味道。


在技术层面,要找遍天下的茶,你没有那么多的精神,没有那么多的钱,没有那么多的力量,所以要走向另一个境界。如果你要寻求物质的层面,就会很痛苦。


为了找茶,我像陆羽一样走遍了很多茶区。一次。我在重庆喝到了一泡茶,叫做“君山银针”,非常好。一查资料,原来是长在洞庭湖边的君山岛上,我就立下志向一定找到。第二年,我从台湾到了香港,坐飞机到了湖南,又坐了四个小时的车到了岳阳,再做船进去就是君山岛了,可是,他们对我说:今天月圆,洞庭湖涨潮,你不能坐船过去。于是我要在岳阳住了一天,我问岳阳有没有好的宾馆,他们说有一家朱镕基总理住过的。果然,在房间里有朱镕基总理的签名。我觉得很开心,没想到晚上有很多跳蚤来咬我。早上一算,有一百多个包。现在应该改善多了。到了湖边,坐了四十分钟的船达到君山岛,感动得不得了。这个感动不在于茶,而在于整个寻茶的过程,那个故事。这里就进入第二个层面,不只是喝茶,茶后面有很多故事。在君山岛上喝“君山银针”,当地的农人告诉我,你在外面喝到的都不是真正的“君山银针”,真正的“君山银针”已经卖完了。


喝茶的第二个层次,是后面有很多故事。什么是第三个层次。有一次我到武夷山去找茶,这种茶很多人都听过,但没有喝过,叫做“正山小种”,它产在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的山上,这里有2000多米高,是一个管制区,要申请《入山证》才能进去。我们办了《入山证》,还请了政协的人带着我们,跑到了最山顶的地方。


到了产“正山小种”的地方,我大吃一惊,那个地方只有50多户人家,但有一个外国人的别墅,还有一个教堂。问了一下,住着的是英国人,他们是英国女王派来的人,他们的职位叫“监茶使”,就是英国女王派到武夷山,监视茶农生产“正山小种”的大师。居然有这样的职位,这个职位已经存在了几百年。


我想找到这两个人,没想到茶已经采完了,这两个大师回去休假了。没想到英国女王喝的茶是武夷山2000多米高的地方出产。采完以后,直接运到码头,用船运到英国。所以一般的人喝不到真正的“正山小种”。这是一种很好的红茶,为什么叫“正山小种”,叶子小如针尖,泡出来完全是深红色。


接下来,喝茶的人痛苦的事出现了,就是要买茶回家。我问茶农:“这个茶可不可以卖给我?”“不行”我说“一斤1000块”“2000块”“不行”“3000块”“不行”“一斤4000块”“还是不行”我问“为什么?”他说“还剩下两斤,这两斤已经答应要给别人,其中一斤是给领导的,另一斤是英国人要来拿的。”我想了一个方法,对茶农说“下次领导来的时候,你对他说,由于天气不好,今年没产那么多茶,少了一斤,领导不会怪你的。”茶农是很老实的,听了以后就开悟了,“我怎么没想到这一招!”就把其中的一斤卖给我。


所以,在找茶中,除了有故事,还有想象,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你就可以从这个故事,你就可以从故事进入更深的灵性的、精神的境界中。


我在大陆到处找茶,找到以后就会带回家,带回家干嘛?不是去卖,而是和有缘的人分享。这是茶更高的境界,不是独饮,而是分享,分享你的人生,分享你的体会,分享你在找茶的过程中对人生的一些体会,这就会让你的文化扩散出去。


PART 10

我的茶叶收藏


我在家里面收藏了两、三百种茶,都用陶罐装起来。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样收藏,茶有两种,一种是可以收藏的,一种是不可以收藏的。不可以收藏的是新茶、绿茶,可以收藏的是老茶、熟茶。新茶和熟茶怎么分呢?茶制作的方法可以分成一、三、五、七、九成熟,五分熟以上的茶可以收藏,五分熟以下的茶不可以收藏。所以龙井、竹叶青、碧螺春、君山银针,拿到以后,最好找朋友分享,喝掉。如果是普洱茶、沱茶、铁观音的老茶、乌龙茶的老茶,可以收藏。收藏为什么不要找铁罐、塑料袋,因为在这些器皿中,茶的温度与外面的温度相同,但又不能透气,放久了就变成了粉末,化掉了。陶罐会呼吸,它可以随着气温变化,它还可以把气吐出来,这个茶就可以保存很久,每一年把这个茶拿出来品位一下、看一看。


一般的人收藏茶,会写什么茶,是哪一年的。我不是,我会为每一种茶取一种名字。比如说我在结婚的时候,我找到了茶农,让他做20斤茶,我把茶装在陶瓮里面,外面写上我太太的名字,这就是我结婚是时候做的茶。这样很好,每一年就不用买结婚礼物,到结婚纪念日的时候,就拿一些出来喝,我们来喝结婚时做的茶吧!我的大儿子出生的时候,我做了一坛茶;我的小儿子出生的时候,我做了一坛茶;我的女儿出生的时候,我也做了一坛茶。在特别的纪念日,我会把它拿出来泡。如果有朋友,送我非常好的茶,我就会把他的名字写在装茶叶的陶罐上。本来都摆是角落,听说他要来,摆在中央。然后,和他一起喝,告诉他这是15年前,你送我的那泡茶!


啊,分享是喝茶非常重要的境界。如果你独有天下最好的茶,而没有和朋友分享,这个茶存起来有什么意义?你看陆羽,陆羽在一生中,最丰富的就是朋友,他有很多朋友,几乎每天都是和朋友在喝茶。很多唐朝的诗人,都会记载他们和陆羽喝茶时的情景。茶是要和朋友分享的。茶是很珍贵的东西,它和我们的心灵有关,和我们的人生有关,还有很多科学家证明茶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对身体有健康,不是说喝了寿命就会增长一岁,没有那么神奇。


我认识一个台湾收藏普洱茶的人,他花在收藏普洱茶上的钱,超过三千万。有一天,这个人中风死掉。有人问,他每天都喝百年普洱茶,怎样会中风死掉。我说,如果你天天喝百年普洱茶也会死掉的,普洱茶一般应该喝15—20年的。这是开玩笑哈。


PART 11

现场回答


我不是很懂茶,但我是很爱茶的。我在找茶中,为茶寻找更高地位和境界。所以,我非常感谢我一生中有喝茶的习惯,喝茶对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不只自己喝茶,我还教我的孩子喝茶。我的孩子从三岁就开始喝茶,有客人来,我就叫他们给客人泡茶。客人们看到小孩子坐下来,烧水、泡茶,内心非常的稳定,非常的从容,非常的专注,他们非常的感动。小孩子从小喝茶,长大以后有什么好处,他不会喝可口可乐,他不会喝加糖的饮料,他会觉得那个太难喝。我们家的人,到那里去都会带一罐茶,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饮料都没有茶好喝。


小结:


现在茶道没落,青年人不再喝茶,如果青年人从小就喝茶,知道茶里面有这么多文化的内涵,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在茶里面奉献他们的心血,将来这个茶文化就可以不断的延续下去。喝茶的时候,记住先对自己说,再也不能够喝到同样的茶。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博大精深,茶能养心,善茶之人能提升人生境界,心性平和,能面对生命困境。


现场回答:


1、所有的人都应该去喝茶,通过喝茶可以使他们静心去修行。


2、茶文化的没落,并不代表中国文化进入没落期。中国文化永远不会没落。茶文化的没落在茶的质变,现在饮茶的人,已不讲究茶的品位、茶的思想。小时候,没有告诉你茶的文化,长大以后就会忽视它的存在。所以,要加强对小孩子的教导,茶文化就不会没落。


3、盖碗茶是非常好的一种茶文化,你如果去法门寺,也可以看到它,它应该是流传超过千年。盖碗茶和“宜兴壶”是一回事,品质是一样,可是发展中走了不同的 路。盖碗茶也是由自己来决定,加多少水,什么时候加,都是由自己来决定的。这和宜兴壶是一样,所以我在家里,没有朋友,我也会用盖碗喝茶,特别是喝绿茶, 用盖碗是非常好的。


4、酒文化和茶文化有相通的地方。喝酒喝到最高境界,与喝茶喝到最高境界是一样的。我希望大家知道,只要是文化,达到最高的境界就是相通的。


最近我写了一副对联“茶味禅味,味味一味;诗心佛心,心心相印。”茶的味道和禅的味道的相通的,所有的味道都是一样的,如果你用心的去品味,你在什么东西 上都可以得到那个品味。“品”是三个口,“味”是一个口,一个东西分四口吃,就是品味。因为有品位,你就可以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所有的味道都可以品味到更 好的境界。写诗的心和佛的心是相印的。诗人写诗写到最高的境界,我们认为这里面有禅的味道。就好像你读王维、苏东坡、白居易、陶渊明的诗,你会发现那和佛 的境界很接近。


佛教的法师开悟以后,他们不会做别的事情,他们会写诗,把他开悟的心情写成诗歌,那写的诗歌都非常优美,跟诗人写的诗的境界是一样的。当你打破这些界限, 你会发现,其实都是一个味道。这也是我来成都做报告的目的,希望大家知道,往更高的境界迈进就对了,不要去分别,哪一个是比较厉害,哪一个是比较好的。


6、“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烟酱醋茶。” (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爱茶的人读了都不是滋味,为什么把茶放在后面。前面的七种都非常浪漫,在情人节送给情人玫瑰,是很浪漫的,如果送给情人酱油, 就比较现实,太世俗。有些人不开心,就把茶放在前面“琴棋书画诗酒茶”。这不需要改变,表达了诗人的一种心境,茶虽然排在14种东西的最后一位,但它的包容力最大。你可以一天不作画,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你可以一天不沾酱,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你可以一天不要一束花,但不可以一天不喝茶。排到最后一名,不 一定就是最坏的的。


去年,我读到一份科学报告,在中国最杰出的,有成就的人小时候读书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原因有三个:第七名到第十七名是人际关系最好的, 他们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他们是压力最小的;他们是除了课业之外兴趣最多的人。所以他们就成功了。读到这里,我感动得不得了,终于找到我成功的原因了,我小的时候,我那个班总共只有17个人,要读到18名,也不那么容易。最后一名,也没有什么不好。


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不以为然,其实这十四种东西都非常重要,看你的心里怎样看待它,这要你有好的心理,它在第几名都是重要的。


7、安详,就是静心与从容。静心、从容、专注、单纯其实是一个东西,这种状态每个都可以得到。我小时候爱读世界伟人传记。后来,我统计发现了从前的人都没有发现的一个观点,所有世界的伟人,古今中外的伟人,都喜欢散步。这是很奇怪的,为什么所有伟大的人都喜欢散步。本来我想申请专利的,今天在成都我很开 心,就教给各位。你看看,老子喜欢散步,孟子喜欢散步,孔子喜欢散步,李白、苏东坡、白居易……你想到的伟人都喜欢散步。为什么?好奇怪?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那时候没有汽车。


但散步和走路不一样,散步是安详的、放松的、从容的,他们就可以思考很多很深刻的问题。西方的伟人也喜欢散步:贝多芬、爱因斯坦……所以安详不再是禅宗和喝茶可以得到的境界,你散步可以得到这个境界,你听音乐也可以得到这个境界,你坐下来什么都不做也可以得到这个境界。当你有分别的时候,你的境界就失去 了,所以你要没有分别的看待人生的每一件事情。

从宫廷普洱说开,聊聊高等级用料与普洱品质的关系

“老板,最近有什么好茶啊?”

“昨天刚上的宫廷级普洱茶,古代偷喝了可是要掉头的,品质绝对没话说!”

上面这段对话中,提到的所谓“宫廷普洱”,刚入门的茶友可能不解其意,但老茶客们马上能识破后半段话术的陷阱。

那宫廷普洱到底是什么意思?和清朝贡茶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说宫廷普洱的等级是最高的?

今天就来从宫廷普洱茶说开,聊聊普洱茶的等级划分与品质优劣的关系。


清朝时期的普洱贡茶

首先,想要了解现代的宫廷普洱,就要明白普洱茶在清朝的贡茶史。

明清时期,普洱茶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甚至受到了清廷皇族的喜爱,据史料记载,公元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普洱茶跻身贡茶之列。

截止清朝灭亡,普洱茶的贡茶历史共有近200年之久。当时的普洱贡茶贵为国礼,不仅受到了皇亲国戚的喜爱,还一度上行下效,风靡过整个京城。

普洱贡茶:风靡京城,声名远扬的皇室宠儿


能获得如此尊贵的地位,主要是因为普洱的茶性完美贴合了清朝皇室的需要,《本草纲目拾遗》有记载:

“普洱茶味苦性刻,可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刮肠通泄。”

我们都知道清朝满族人的先祖,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出身,天寒地冻的环境,使其只能主食牛羊肉,才能满足日常活动所需,入关称帝后更是山珍海味。

因此普洱茶以其独有的茶性,成为了清廷皇族的御用饮品。

普洱贡茶对茶叶原料的筛选极其严格。据清朝文献中记载,所有要上京进贡的宫廷普洱茶,都是精益求精,只取乔木茶树上最好的芽尖。

所有的嫩茶芽都采摘完后,才允许民间采摘贩卖,像八色贡茶中的翘楚女儿茶,据说是在当地政府官员的监察下,由茶农一个芽头一个芽头地挑出来的。


而现在所说的宫廷普洱,指的是等级较高的一种普洱熟茶,与清朝的普洱贡茶其实是两个概念,“宫廷”二字,一是借用贡茶名气,二是精选芽头,凸显用料细嫩。

那么问题就来了,现代的宫廷普洱,名称源自普洱贡茶,等级又是最高的,价格也比较贵,那就一定好喝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普洱茶的等级划分

首先,普洱茶等级划分最早可以追溯到60年代,“1958年废除毛茶按季节命名成规,将春尖,二水,谷花等茶名一律按质量重新分为五级十等。”《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志》

因此,经济经济时期收取茶青,不是按品质高低和山头名气,而是芽叶比例和嫩度特征,将半加工好的晒青毛茶划分成五级十等。(特级是后加的商业化等级)

【特级】:一芽一叶占70%以上,一芽二叶占30%以下。

【一级】:一芽二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30%以下。

【二级】:一芽二、三叶占6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40%以下。

【三级】:一芽二、三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50%以下。

【四级】:一芽三、四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30%以下。

【五级】:一芽三、四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50%以下...


新手茶友如果记不住具体比例也没关系,只需要知道:茶菁的嫩度越高,则级别越高。最嫩的为特级,往下为一级、从二级至,原料十级越来越粗老。

也就是,级别高的普洱茶芽较多,级别低普洱茶的叶梗较多。

但是,不是级别高的就是好茶。划分茶菁的级别只是用来区分粗老与细嫩的,不是用来衡量品质的,最简单的证明,就是7581,8582等用料粗老的经典配方。

普洱茶的分级,当时主要是为了在后续加工时,能够根据级别,来确定每道工艺需控制的时间、温度和力度。

比如加工熟茶时,在渥堆发酵前就必须根据茶的总体级别,来确定发酵的熟成程度,不然嫩度高的很容易发得太熟,进而影响整个堆的品质。

普洱茶级别越高越好喝吗?

未必。首先茶的级次不同,口感也存在差异,级次高的普洱茶芽头更多,外形更美观,富含氨基酸,口感更加细腻鲜爽,不过多酚类物质会比叶片少一些。

而级次低的普洱茶老叶和茶梗更多,看上去粗枝大叶,卖相不太好,不过这种茶内含物更丰富,在后期陈化与耐泡度方面,要优于等级较高的嫩芽普洱茶。

而且,用较粗老原料制成的普洱茶,往往回甘更好,这是因为老叶的养分积累更充足,内质中的蔗糖、还原糖等甜味物质的含量,要远高于嫩叶。

最重要的是,人的喜好各不相同,有人喜欢喝嫩茶,感受细腻口感,比如7532和92方砖;而有人喜欢喝粗老的,感受回甘,品味厚重口感,比如7581和8582。

等级不等于品质,等级低不代表不好喝。明确了这个概念后,回头再看宫廷普洱就很好理解了。如果粗老茶砖是少林寺的武僧,那宫廷普洱就是清新隽永的白衣女侠。


首先,宫廷普洱价格相对较高,这首先是因为其稀缺的产量,毕竟茶树的芽要少于茶叶和茶梗,原料产量上要比其他等级更少,渥堆发酵时也容易损耗。

不过价格昂贵,产量稀少,却不代表宫廷普洱没有缺点。得益于级别高,宫廷普洱的口感细腻,滋味清美,但相对来说,宫廷普洱的耐泡度很差,冲泡几次就没味道了。

这主要是因为宫廷普洱的原料都是茶中嫩芽,其内含物质的含量,远远不如相对粗老的茶梗和老叶。

导致宫廷普洱不耐泡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内含物质溶出过快。普洱茶中的植物纤维主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木质部外纤维,另一种是木质部纤维。

其中木质部外纤维的孔隙较大,导致内含物质的溶出性强。而嫩芽就是主要由木质部外纤维构成的,因此宫廷普洱内含物质的溶出很快,冲泡时也要注意水温,快速出汤。

此外,揉捻工序对宫廷普洱不耐泡也有一定影响,等级较高的茶箐相对幼嫩,其细胞膜和液泡膜在揉捻时会更容易破裂,这也会导致茶叶的内含物质会更容易被水溶出。

最后,宫廷普洱的原料不一定都是细嫩芽,也有可能是加工时弄碎的茶叶和茶梗。因为给茶青划分等级时,是用不同孔径的筛子筛分处理的,筛出细的等级高,粗的级别低。


总之,普洱茶的等级,其实只是一个划分标准,品质优劣和级别高低也没有直接关系,宫廷普洱确实等级很高,但不一定适合每一位茶友,千山千味,适口为珍。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