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煮茶叶蛋要多久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盛满乡情的沙罐茶

出门在外,遇上老乡,人家问我哪块的,我说:“沙罐茶。”人家马上说:“哈,鄂南人。”是的,鄂南人好客,有亲朋来,主人必张罗说:“我来煨茶。”

“毛把烟,沙罐茶,进门就喊哦嗬啦。”正是鄂南人好客的写照。

家乡人不说泡茶,说煨茶,指的就是沙罐茶。鄂南人爱喝粗茶、浓茶,曾经家家有火坑,有草窝,有沙罐(吊罐或坐罐)。来客人了,让进草窝里坐舒服,把火坑的火烧旺,沙罐茶就吊上或坐上旺火里了。主人的浓情,跟茶一样,一边说着热乎话,一边倒煮沸了的浓茶喝。有多少家常拉,那壶茶就喝多久,喝饿了就过中(跟过早是一个意思)或弄宵夜。

记得小时候总爱赶路,大人出去串门,必拉着大人的衣角嚷嚷,要跟去。总觉得别人家的火旺、草窝舒服、茶香,大人不让跟,就贴着大人的屁股跑。长大一些才明白,实质是爱凑热闹,感受一份浓浓的乡情。只有串门儿,才能在火坑边听到一些稀奇事,才能受到成人般的礼遇。

我家隔壁住着一位大婆,是位极和善的老人。每次跟母亲串门儿,母亲就让我在门外唤一声,瞧大婆在不在家。我唤一声,大婆应一声,就迎到门外来了。大婆家的火坑很大,火从没熄过,没客人时,就用灰把火埋起来,来客人了,火一挑就旺。火坑边的草窝也多,有大草窝,还有小草窝。进门,大婆就扑打着小草窝,让我偎进去。无论天有多寒,偎进小草窝就热乎了,久了还流汗。大婆的沙罐茶,是坐罐,偎在旺火边,冒气儿有浓香,就倒茶了。盛茶的是那种大瓷杯,比碗小不了多少。大婆给母亲一杯,总会给我一杯。母亲说:“孩子家喝啥茶哟。”大婆总是把眼一瞪,严肃地说:“啥话?小客人噻。”大人拉家常,我就拿火钳在火坑里玩火,听着玩着就困了。睡眼迷蒙中,大婆逗我说:“瞧瞧,那沙罐里有稀奇东西。”沙罐里除了茶,能有啥稀奇东西呢?大婆就自己动手,用一只筷子从沙罐里扒拉出一个香喷喷的鸡蛋来。母亲说:“大婆,瞧您把孩子惯的!”大婆咧着没牙的嘴,哈哈直乐。大婆沙罐里煮的蛋,是我少年时吃的最美的茶叶蛋了。那不是刻意煮的茶叶蛋,那是火坑、草窝、沙罐……还有家常和寒夜熬出的美食,是浓浓的温情和乡情熬出的美食。后来我在任何地方吃的茶叶蛋也找不到当年的滋味,沙罐茶里的蛋,已经营养我一辈子!

如今,随着岁月的流失和时代的变迁,鄂南乡下已基本没火坑了,草窝更是成了遥远的记忆,沙罐茶也不流行了。如今到乡下做客,坐的是沙发,烤的是新式台炉,喝的是细茶。令人欣慰的是,“哦嗬啦”还在,好客的传统还在。永远不变的乡音,沉淀着不老的情怀。重返大婆家,跟老人的后人说起往事,后人说:“这个容易,我把后屋收拾一下,再建个火坑,编几个草窝,沙罐还在呢。”

我说:“你有时间坐下来陪我熬沙罐茶么?”

后人笑了,实话实说:“忙。就是有那功夫,不如陪您在桌上搓两盘!”

我也笑了,笑出几滴清泪……

【摘自2016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阮红松(湖北松滋)】

【茶人茶语】砂罐茶

家乡生长着一种粗茶,俗称“一匹罐”,是说一匹茶叶可以泡一罐茶的意思。“一匹罐”生命力极强,生长在山脚、路边、菜园的角落……春天随时可采,采摘后放门前的场地上很潦草地晒着,干了就用塑料袋装起来,大包大包的随便放柜子里。夏天饮用时,放几片在茶罐里,茶水呈深红色,夏季冷饮最好。在家饮,也可以将罐拎到地头饮。渴了,饮几海碗,非常解渴暖胃。上了点年纪的人都记得,每到夏天,在鄂西南的公路边和市井热闹处,随处可见茶摊,一张八仙桌,桌上放一只大罐,七八只盛满茶水的玻璃杯,杯口用玻璃片盖着挡灰,卖的茶水就是“一匹罐”。茶摊大多摆在通风阴凉处,路人喝茶歇脚聊天,是流传马路新闻、民间故事和笑话荤段子的快活处。我记得有几个卖茶婆,卖茶卖成了资深媒婆,一边卖茶一边给人说合亲事,可见当时茶摊的社会影响力。

家乡人好客,门前过熟人,必唤人进门喝茶。“进来喝杯茶噻!”是最常听到的客气话。冬天,曾经家家有火坑,有草窝,有砂罐(吊罐或坐罐)。火坑很潦草,用几口土砖一围,抹几把稀泥巴就成,草窝是自家用干稻草编的,模样有点像现在的沙发。草窝在火坑边是尊座,是老人和客人歪着的地方。在寒冷的冬季,上了年纪的人往往把草窝当床,歪着就迷糊了睡着了。


冬季的“一匹罐”是在火坑煨着喝的,就是鄂西南有名的“砂罐茶”。茶水是一样的茶水,夏天用陶罐装是上好的凉茶,可以上市,冬天用砂罐煨,就成了被写进民俗历史的“砂罐茶”。 砂罐是特制的罐,是工匠专门为煨茶水用砂石烧制的,耐火吸热透气,也可以用来熬中药水。来客人了,让进草窝里坐舒服,把火坑的火烧旺,沙罐茶就吊上或坐在旺火里了。主人的浓情,跟茶一样,一边说着热乎话,一边倒煮沸了的浓茶喝。粗茶经熬,越熬茶香越浓,喝起来甘列香彻,润嗓提神。有多少家常话,那壶茶就能喝多久。说饿了,放几只洗干净的鸡蛋在罐里,熟了捞出来吃,这就是正版茶叶蛋的由来,茶叶蛋,是人在喝“砂罐茶”时的点心。

记得小时候总爱赶路,大人出去串门,必拉着大人的衣角嚷嚷,要跟去。总觉得别人家的火旺、草窝舒服、茶香,大人不让跟,就贴着大人的屁股跑。长大一些才明白,实质是爱凑热闹,感受一份浓浓的乡情。只有串门儿,才能在火坑边正儿八经跟大人坐一起,被人敬“砂罐茶”,听到一些稀奇事,才能吃到平时在家里舍不得吃的茶叶蛋。

我家隔壁住着一位大婆,是位极和善的老人。每次跟母亲串门儿,母亲就让我在门外唤一声,瞧大婆在不在家。我唤一声,大婆应一声,就迎到门外来了。大婆家的火坑很大,火从没熄过,没客人时,就用灰把火埋起来,来客人了,火一挑就旺。火坑边的草窝也多,有大草窝,还有小草窝。进门,大婆就扑打着小草窝,让我偎进去。无论天有多寒,偎进小草窝就热乎了,久了还流汗。大婆的砂罐茶,是坐罐,大肚子罐。在孩子眼里,这种大肚子罐,是可以放很多鸡蛋的。那年月,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茶叶蛋吃的,鸡屁股是各家各户的银行,鸡蛋可以到供销社换日用品,可以交学费。“砂罐茶”可以喝够,茶叶蛋却不是经堂可以吃到的。

“砂罐茶”偎在旺火边,冒气儿有浓香了,就倒茶了。盛茶的是那种大瓷杯,比碗小不了多少。大婆给母亲一杯,总会给我一杯。母亲说:“孩子家喝啥茶哟。”大婆总是把眼一瞪,严肃地说:“啥话?小客人噻。”这话在大人听来没什么,但是在我的童年,经常被成年人尊称为小客人,心里比“砂罐茶”还热乎。淘气岁月,每当我一时走神,想干点什么坏事儿的时候,大婆那句“小客人噻”就会响彻耳边,让我突然有了成年人般的自律和尊严。

大人拉家常,我就拿火钳在火坑里玩火,装着对大人话题不感兴趣的样子。其实我在认真听,之所以装样,是怕大人说话时忌讳。我最早的人情世故启蒙,就是在火坑边。我听到了最底层百姓对国家高层领导的评价、队里分配的不公平、邻里之间的勾心斗角、婆媳之间的相处之道、人与人相处的基本道德、生活的艰难与不易……当然还有各种让人大开眼界的传说和故事。

听着玩着就困了。睡眼迷蒙中,大婆逗我说:“瞧瞧,那砂罐里有稀奇东西。”我就明白了,就不困了。大婆用一双筷子从沙罐里扒拉出一个香喷喷的鸡蛋来。母亲说:“大婆,瞧您把孩子惯的!”大婆咧着没牙的嘴,哈哈直乐。大婆沙罐里煮的蛋,是我少年时吃的最美的茶叶蛋了。那不是刻意煮的茶叶蛋,那是火坑、草窝、砂罐茶……还有家常和寒夜熬出的美食,是浓浓的温情和乡情熬出的美食。后来我在任何地方吃的茶叶蛋也找不到当年的滋味,砂罐茶里的蛋,足够营养我一辈子!

如今,随着岁月的流失和时代的变迁,乡下已基本没火坑了,草窝更是成了遥远的记忆,砂罐茶也不流行了。如今到乡下做客,坐的是沙发,烤的是新式台炉,喝的是细茶。令人欣慰的是,好客的传统还在,永远不变的乡音,沉淀着不老的情怀。重返大婆家,跟老人的后人说起往事,后人说:“这个容易,我把后屋收拾一下,再建个火坑,编几个草窝,砂罐还在呢。”

我说:“你有时间坐下来陪我熬砂罐茶么?”

后人笑了,实话实说:“忙。就是有那功夫,不如陪您在桌上搓两盘!”

我笑了,笑出几滴清泪……


(文章内容节选自《茶世界》)

【年俗茶礼】春节各地茶礼习俗趣谈

春节是中华民族一节一度最重视的节日。春节的基本含义是一年之始万象更新。那么,在这个重要的节日里各区域、各民族一定有自己的过节习俗。这些风俗习惯可谓是五花八门。今天,我们就以“茶”为话题,与您一起聊聊春节关于茶的习俗。

第一站:浙江湖州


湖州风情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独特有老一辈的必定要上门拜年。客人进门先是互祝新春,问好老辈,然后入坐待茶。

1、先上一杯甜茶,祝客人一年甜到头。甜茶是用糯米锅巴和糖泡成的。糯米煮成饭,把饭放在热铁锅上贴,烧结成一片片锅巴,泡成甜茶既香又糯,非常可口。

2、第二道茶是熏豆茶。熏豆茶共有六种佐料:熏青豆、胡萝卜丝、腌制过的桔皮丝、苏子、芝麻、少数嫩芽茶。


3、餐后奉上第三道茶——一杯清茶。饮后可清涤肠胃油腻。所以这新春三道茶,既符合礼仪,又符合保健原理。  

湖州文明关联信息:湖州是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茶圣陆羽在湖州写出了世界上榜首部茶文明专著《茶经》,据考证,三国时期,东吴已成为其时茶业传达的首要区域,但消耗还局限于上层社会,唐朝时茶叶的产销中间转移到浙江和江苏,湖州茶业开端特供朝廷,名扬天下,成为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第二站:浙江杭州


过年了,杭州人走亲访友,以茶待客,忘不了在茶杯里放两粒青橄榄,此茶象征着大吉大利,杭州人把它叫元宝茶。新春佳节,用"元宝茶"待客,即在瓷花碗里,沏上等绿休,茶中放两颗青果或金橘,橙黄碧绿,形似元宝,称"喝碗元宝茶,一年四季元宝来",图个吉利,讨个彩头。


第三站:江西南昌


江西自古就是产茶区,江西人喜欢茶,爱喝茶,他们将茶与生活融合到了一起,在不同的节气与时令,江西人有着不同的饮茶方式和习俗。在春节,江西各地也有独特的迎接新年的茶俗,一杯清茶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祝福。


到了正月初一,江西各地的人讲究吃青果茶。江西人吃青果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在明朝正德年间的《建昌府志》中就有记载:人最重年,亲族里邻咸衣冠交贺,稍疏者注籍投刺……以青果递茶为敬。这说明早在明代,在江西一带,人们就开始在大年初一饮用青果茶,并将饮用这种茶看作是一种吉利的行为。所谓青果茶,就是在绿茶中加放一只青果,俗称檀香橄榄,橄榄入口先是涩,之后就会有甘甜之味,泡在茶中,品味时显得淡雅清香。人们之所以会在大年初一喝青果茶,一是借青果的名字,寓意一年中都清吉平安,二来是希望来年的生活能像嚼橄榄一样,越嚼越甜。喝青果茶的风俗流行于江南一带,江西各地都受到影响。


第四站:安徽黟县


“锡格子茶”,是黟县春节期间的一种传统的早茶民俗。“锡格子茶制作技艺”如今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锡格”是装茶点的锡器工艺品,大年初一见“锡”就是见“喜”,有皆大欢喜之意。


古往今来的黟县人家,欢度了除夕,大年初一第一件事儿,就是享受“锡格子茶”。焕然一新的家人们互相拱手作揖、祝贺新禧之后,便按照辈分围坐在厅堂中央八仙桌旁。桌上,每人面前,都放了两杯沏好的早茶:一杯是糖茶,寓意来年“生活甜蜜、年头甜到年尾”;一杯是香茶,寓意来年“春满家园、活色生香”。那茶,是这徽州茶乡所特有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和祁门红茶等名茶。先喝香茶,后喝糖茶,寓意“先苦后甜”、“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就着早茶品过茶点之后,就有一盘热气腾腾的五香茶叶鸡蛋端上桌子,一般每人必须吃两只茶叶蛋,寓意为“成双成对、好事成双”。有的人家还特地再上来一小碟又细又白的绵白糖,拿剥开的茶叶蛋蘸上吃,寓意“甜甜蜜蜜、好事成双”。茶香氤氲,茶蛋飘香;吃过茶叶蛋之后,人们便一个个高高兴兴地相继离席,那四层锡格又被添加满糕点,连同底座和顶盖依次叠加成塔形,置于收拾干净的八仙桌上。至此,“锡格子茶”就宣布结束,“大拜年”、“走亲戚”、“访友朋”、“看大戏”等欢度春节的帷幕便正式拉开。从此,在直到元月十五元宵节为止的整个春节期间,每逢家中来了拜年的客人,主人家都必须以此“锡格子茶”习俗招待来宾。如此“茶俗奇葩”沿袭至今,终成“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五站:福建蕉城


自古民众均有饮茶、品茶习惯,每当清晨、夜晚或工暇时间,人们多有冲茶品饮之习。农民、工人在田间或工场劳动、生产,均用陶瓷罐壶、锡茶壶或竹筒装茶水备用。天山茶区过去贫苦人家常缺菜肴配饭,就以茶水当菜汤送饭。茶区各地人民素有好客的美德。自古"以茶敬客",乃民间传统礼俗。民谚云:"过厝就是客,茶烟没分家。"宾客临门,必定是先茶后点心、饭,故有"茶哥米弟"之称。有客来家,家庭主妇手托茶盘奉上一杯香茗,以示对客人的尊重、亲和。对贵宾稀客登门,还敬之于"糖茶"(茶水中加冰糖或白糖),更表礼敬。客人临走时还有送一包山茶做"手信",俗称"面前"。以茶祭祀。民间常以茶作为祀天祭祖的供品,逢年过节茶在祭祀中更是常品。闽东茶叶发源地的洋中,每年春节、端午节、中元节、兰盘节、祭灶神、除夕等节日,都得用"三茶六酒"祭祀,告慰神灵、祖先,庇佑平安,寄托未来。祭灶供"送神茶"、除夕春节供"茶米水"、正月初一清早供"年茶",人人要喝"做年糖茶",到别人家拜年要喝"冰糖茶",象征一年到头口甜心甜,山区还有用红枣、橘皮丝或其他调味品等冲茶待客。明、清时,提学道岁考,生儒进学,升迁等均要岁办"茶饼";救护庭燎香烛茶果。畲族茶风。在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一带畲族村庄,正月初一晨,还有向祖宗"讲茶"的民族礼尚。"讲茶"时,每位祖牌均放一盅杯,而后膜拜,其捧茶、举茶、献茶等仪式之手势及祷词,都依格而行,非族长或家长莫能为之。正月十五日是畲民"祭祖节",他们于宗祠内的祭案上摆供茶、酒、三牲,敬祭祖先。以茶为药。有乡村间流传"早饮一杯茶,可轻身明目"之民谚,说明饮茶有药理作用。老茶区的村民们在漫长的种茶和饮茶历史中,探索和积累了许多饮茶健身及祛病的经验。


第六站:江苏镇江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大年初一这天早晨,有的地方吃饺子,有的地方吃面条,古城镇江,初一早上都喝茶了。

大年初一,镇江人有睡“元宝觉”的习俗,即起床时间比平日晚些,在被窝里把“财气”捂住。男人起床穿戴整齐洗漱完毕后,便毕恭毕敬地在神龛前的香案上,点上蜡烛,燃三炷香,先对四方作揖。礼毕,紧接着拿起早就准备好的鞭炮到弄堂里燃放。这期间,女人忙着在厨房里准备早茶。准备得差不多了,赶紧喊孩子起床。孩子这天不赖床,因为出去拜年能够收压岁钱。等到孩子也洗漱好,一家人就围在桌边开始喝茶。最先一道是圆子茶。圆子,就是汤圆。吃圆子茶的含义是合家团团圆圆,生活圆圆满满。圆子一般是有馅心的,里面通常包着赤豆沙、白糖猪油芝麻或菜肉馅。敬献圆子茶,圆子需成双数,每碗四只、六只、八只、十只等,寓意事事如意、六六大顺、八八发发、实实在在。

吃完圆子茶不多久,第二道茶又上来了。这道茶叫枣子茶,是用红枣加白糖熬煮成的。为图省事,通常年三十就事先就将枣子茶熬煮好,吃时热一热便成。吃枣子茶同样有讲究,茶中的枣子是不作兴全吃完的,要留下八枚,最少也要留下六枚。在自家也好,在人家也好,都会有人劝你吃枣子茶。你不可说“不吃了”、“吃过了”,要说:“存库,存库!”就图个吉利。

 吃罢枣子茶,第三道便是“八宝茶”。所谓“八宝茶”,即在绿茶中放枸杞、金橘、红枣、菊花、葡萄干等,红橙碧绿,象征新春大吉大利,吉祥如意。听老人们讲,从前镇江人每到春节,就会准备好“八宝茶”原材料,大年初一,无论大人小孩或来了客人,都要泡一杯热气腾腾的“八宝茶”,讨个彩头。

三道茶吃完,就开大门了。辈分高的,就在家里等晚辈们上门拜年;辈分低的,带上妻儿出门去长辈家拜年。到一家就要坐下来吃枣子茶。关系紧密的,还要上“八宝茶”招待。若干家跑下来,直喝得肚子鼓鼓的,中午饭自然就免了,于是又有了“年饱”一说。


第七站:云南大理


大理白族的“三道茶”可以说去过云南的人都有所耳闻。没品过三道茶,但却一直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向往着去感受它的苦、甜,渴望着去回味。一直为它所含的深意所打动,细探才知,它被赋予了那么多值得去品的价值。春节更是品“三道茶”的好时期,旧的一岁已逝去,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总结过去的经验,创造新的生活。白族“三道茶”又叫“绍道兆”,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头道茶为苦茶,又称“烤茶”或“百斗茶”,喝了能止渴生津,消除疲劳;二道茶为甜茶,喝了能提神补气,神清气爽;三道茶为回味茶,喝了它能满口清香,回味无穷。三道茶是白族的待客礼,有很深的哲理,意思是告诫子孙后代“要先苦后甜,要勤劳,才有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大理三道茶其象征意义通常概括为“头苦、二甜、三回味”。人生如茶,在前进的路上,很多时候,我们没什么能力和机会去选择,所以要学会,有什么滋味就品什么滋味。怀一颗坦荡的心去生活,“苦”时要想到“甜”之将至,而“甜”时却不忘去“回味”。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