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畲农茶叶省级

找到约19条结果 (用时 0.062 秒)

做大做强茶叶产业,梅州五华打出“组合拳”!

入春以来,五华县各地茶园嫩芽勃发,茶农和茶企纷纷忙碌起来,采摘、杀青、加工、销售……茶叶产业各个链条无缝衔接、高效运转。

五华近年来积极建设茶叶产业园、茶博汇,同时在提质增效、品牌创建等方面打好“组合拳”,努力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今年五华春茶产量预计可达3000吨左右,一片小茶叶撬动起一个富民兴村的大产业。

政策支持茶业振兴

种植规模迅速扩大

五华地处粤东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水丰沛,土地肥沃,高山常年云雾缭绕,拥有适合茶叶生长的优良环境。五华种茶、制茶历史悠久,“天柱山绿茶”“鸟舌茶”“单丛茶”“园唇茶”“梅占茶”等本地名茶久负盛名。

“五华虽然有悠久的种茶历史,但近十年才真正呈现出规模化种植的局面。在此之前,五华茶叶产业长期面临种植规模小、产业链极短等困局。”五华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蓝春松介绍说,五华于2013年制定耕山致富相关政策,鼓励农民积极发展果茶产业,五华在原有棉洋七畲径茶场、天柱山茶场、新光村茶场、龙村大梧村鸟舌茶场等基础上,开始大力发展茶叶规模化种植,仅用3年时间便增种茶叶面积约1万亩。

七畲径国有林场是梅州林相最好的国有林场之一。七畲径茶场位于林场内,常年云雾缭绕,产品畅销大江南北。十多年前,在深圳做生意的李等祥回到家乡棉洋镇,盘下七畲径茶场,直接参与了五华茶叶产业的振兴历程。“回来后带动了天峰山、九一等5家企业,以及大光村村民跟着种茶制茶。”李等祥说,企业每年收购茶青价值超过1000万元,吸引越来越多人投身到茶叶产业中。

五华县棉洋镇七畲径茶场。(受访者供图)

2016年,五华提出将茶叶产业作为该县发展现代农业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并先后制定了茶叶产业系列扶持政策。从当年起,该县坚持每年拿出400万元资金进行奖补,支持茶叶企业在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宣传推介、品牌创建等方面发力。

资金引导犹如一针“强心剂”,五华茶叶产业步入加速发展时期。五华县农业农村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74万亩;至2021年底,全县茶叶种植面积6.94万亩,连片种植100亩以上茶叶基地54个、1000亩以上茶叶基地10个,主要分布在棉洋、龙村、双华、长布、周江、华城等镇。种植品种有黄金芽、白叶单丛、金萱、翠玉、英红九号、鸭屎香、龙井、碧玉、鸿雁十二号等。

产业园创建为抓手

产能效益大幅提升

2019年,五华县茶叶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产业园项目建设总投资将达2亿多元,茶园在种植水平、加工能力、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将得到极大提升。”五华县茶叶协会会长毛汉威说,茶叶产业园项目建设主要涉及全县8个镇25家企业。

双华、龙村、棉洋3个镇是五华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建设区,辐射带动华城、长布、周江、郭田、河东等5个镇茶叶产业优化升级。同时,该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生产+加工+科技+品牌+文旅”的茶叶产业园建设为导向,着力构建茶树良种化、管理标准化、研发多元化、加工精深化、销售电子化、产品品牌化的“六化”茶叶产业体系。

基地位于龙村镇的五华登云嶂云雾茶叶有限公司是一家茶叶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的茶企,通过积极融入产业园创建获得奖补资金,该公司走出了此前茶叶加工设备不足的困境。“为延长茶叶产业链,我们去年采购了一套标准化制茶设备,从摊茶、杀青、揉捻到烘干一系列工序均可自动化操作,茶产品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带动了公司整体效益提升。”公司总经理宋伟东说,在奖补资金支持下,公司还在茶园陆续完善了机耕路、观光路等,下一步将走茶旅产业融合发展道路,把茶叶产业发展更紧密地融入到乡村振兴中。

五华登云嶂云雾茶叶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刚采摘的茶青被送上生产线。(林翔摄)

在过去,五华茶叶产业链极短,加工能力薄弱,许多茶农种出了好茶往往也只能“贱卖”茶青。在推进五华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过程中,当地新建加工、厂房、仓储用房等4600平方米,新增装备310台(套)、大型加工生产线6套。随着设备设施的不断完善,五华茶叶加工能力大幅提升,目前粗加工转化率已达八成以上,年产干茶5800多吨,茶叶产业总产值超12亿元。

强化辐射联农带农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期前来棉洋镇新光村收购茶叶、茶青的客商络绎不绝。

新光村是五华县“茶叶专业村”。“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种茶,这是我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新光村党支部书记刘天赐告诉记者,茶树可谓是村里的“摇钱树”,不少农户在田埂上、房前屋后都种上了茶树,多的超过了百亩,少的也有五六亩,全村种茶面积超6000亩,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

“我们村海拔高、环境好、土壤富硒,2013年我从东莞回乡,承包1100亩山地开始大规模种植茶叶。”刘德营是新光村的种植大户,自己吃上“螃蟹”后,还牵头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种茶增收。目前,这个合作社已吸纳带动200多户村民种茶,茶叶产业年产值近1000万元。

短短十年间,五华有一大批乡村像新光村一样,通过发展茶叶产业,实现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这些年来,五华通过实行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信贷担保、吸收农户入股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茶企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之间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茶叶产业的联农带农效应,以茶叶产业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至2021年底,五华全县从事茶叶繁育、种植、加工、流通的企业(合作社)共68家,累计带动3650户农户发展茶叶种植,平均每户年增收3600多元,同时吸纳周边大量村民以长期工、零工等方式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五华茶叶大数据平台可实时查看全县茶叶产业情况。(林翔 摄)

五华茶博汇打造了一个集茶叶展示、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平台。(林翔 摄)

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五华还在粤东农批市场建设五华茶博汇,打造了一个集茶叶展示、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平台。目前,该平台已进驻茶企40余家,年交易量达100吨,交易金额约1亿元,带动上下游从业人员约1000人。五华还大力推动茶叶品牌创建和宣传推介。目前,五华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已注册七畲径、登云嶂等茶叶商标共22个;培育茶叶类省名牌产品、“粤字号”农业品牌18个,七畲径茶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五华绿茶入选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记者赖锋

图片:记者林翔

特约记者:张炳锋

来源:梅州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万亩青山茶飘香 一片叶子富茶农

  来源:南方日报

  白露过秋分,农事忙纷纷。走进五华县棉洋镇新光村,山坡上连片的茶树郁郁葱葱,房前屋后种满了茶树,绿水青山间青翠的茶田让人感受到一番清凉。

  “我们村每家每户都种茶,这是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新光村老村党支书、种植大户刘善炎说,全村约5500亩的土地,有4500多亩种茶,全村卖茶年收入达800万元。

  逢客必住山,逢山必有茶,这是五华茶叶种植的一个缩影。高山云雾出好茶,茶香在这片土地上萦绕千年,截至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约6万亩,产量超4200吨,产值达7亿多元。

  一片叶子,泡出满杯丰收味。今年9月22日,五华县在粤东五华茶博汇举办了“嘉应茶飘香·五华庆丰年”五华县庆祝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这是一次全方位展示涉茶产业的盛会,大力推进该县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茶为媒做好富民产业,带动茶农增收、茶企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茶史悠久

  全县茶叶产量超4200吨产值7亿多元

  “春日采茶春日长,白白茶花满路旁;大姊回家报二姊,头茶不比晚茶香……”五华县庆祝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当天,一曲采茶歌唱出了五华采茶的丰收热闹景象。

  靠山吃山唱山歌,五华人对茶情有独钟,早在明清时期便声名远扬,五华县天柱山茶是梅州历史上的八大名茶。五华人对种茶、品茶的热爱,从棉洋镇新光村的种茶史可窥一斑。

  新光村四面环山,走在村里放眼望去,水田、畲地、山地上都是一簇簇的茶树,就连路边都种有茶树。刘善炎介绍,全村约5500亩土地,有4500多亩能种的地都种上了茶树,全村已找不到不种茶、不识茶、不喝茶的人。

  经过26年种茶的漫长发展,新光村最终绿满山头,鼓了群众的钱袋子。在这背后是全体村民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勤劳能致富、耕山能致富的信念。

  早在1994年,五华大力发展“三高农业”(高质、高量、高效),鼓励广大农户上山发展,新光村为全县4个试点之一,种茶是首选。“当年连路也没有,山上都是一片荒凉。”刘善炎回忆道,作为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他硬着头皮上借了3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打通了8公里长的村道,当年就形成了千亩茶园的规模。

  正是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这股劲,2010年刘善炎投入23万元,建成了茶叶加工厂。2013年,村民刘德营从东莞回乡承包了1100亩山地,开始大规模种植茶叶。2014年他牵头组建了梅州市万福春高山云雾茶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更多农户通过茶叶种植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近年来,五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把茶叶列为五华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茶叶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制定茶叶产业专项奖励办法,从2016年开始每年安排400万元,持续在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有力推动了茶叶产业发展壮大,不断融入梅州“嘉应茶”体系。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6万多亩优质茶区,产量4200多吨,产值达7亿多元。以棉洋、龙村、双华为优势产区,种植规模占全县85%以上,种植品种包括白叶单丛、梅占、金萱、翠玉、水仙等20多个品种。

  助农致富

  带动3500多户农家每户年均增收3600多元

  如今,茶叶不仅是当地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还成为五华群众脱贫致富的“黄金叶”。

  “随着村民的收入越来越高,大部分人在村里盖起了新房,到圩镇买了店铺和住房。”刘善炎说,有四分之一家庭在15公里外的圩镇安家,大部分学生都外迁到圩镇居住读书。

  白天的茶园里热热闹闹,汽车在村里进进出出,到了下午5时30分左右,一辆一辆汽车都走了,村里一下子变得冷冷静静。“他们都回家了。”刘善炎说,他们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种茶成为村里的富民产业。

  在五华县南部茶叶重镇棉洋镇,蜿蜒的山路一路烟云缭绕,行至大山深处连片的茶田绵延不绝,这是当地村民奔康致富的“钱袋子”。

  五华茶叶龙头企业华顺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坐落棉洋镇,这是目前广东唯一的茶树种苗批准合法的生产企业。近两年华顺农林联手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致力培育具有广东本土特色的优质茶品种,丹霞8号、9号、鸿雁12号等品种正是在这里孵育成功。

  “要想种植好的茶树,首先要培育出好的茶苗。”华顺农林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建旺说,他所试验的茶苗有200多种,年产量达2000万株。

  “茶树的育苗转化是新科技在种植端应用的重要一环,一个优良茶叶品种的诞生离不开育苗转化,这是促进五华茶叶产业加速发展的一大步,也是助推‘嘉应茶’做强做大的重要一步。”在谢建旺看来,不仅要育苗更要尽自己的能力带农户,这是谢建旺一贯以来的想法。

  据统计,截至目前,华顺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带动全镇1235户4500多人种茶制茶。谢建旺表示,公司从茶苗培育做起,再涉足种茶、制茶产业,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群众一起脱贫致富。

  “过去,五华村民种茶大多是小作坊式生产,没有标准化,品质参差不齐,所以发展缓慢一直打不开市场。后来大家越来越注重种植茶叶的效益,想茶叶卖出好价钱,就要靠品质和品牌。”五华茶叶协会会长毛汉威说,不少种茶大户注册公司,打造现代化生产基地,在品质、品牌上发力。

  目前全县共有60多家登记注册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从事茶叶繁育、种植、加工、流通,全县“生产+加工+研发+品牌”的产业链体系已初具规模。与此同时,五华以“公司+基地”模式,联农带农成效明显,通过资金投入分红、雇用农户到企业打工等方式,带动农户增收。目前已带动农户3500多户,其中贫困户超1600人,平均每户年增加收入3600多元。

  发展茶业

  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专业交易市场

  五华县在庆祝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当天,举行五华茶博汇开业揭牌仪式,这是梅州区域首个茶叶专业交易市场。主要汇聚茶叶及茶具展览、批发零售、茶楼、茶叶工坊、制茶体验等经营业态,同时不定期举办茶叶和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提升梅州“嘉应茶”之五华绿茶的产业链价值。

  “已有40多家茶企进驻,经营铺位超100间,涵盖了五华所有优质茶企业。接下来我们将利用茶博汇这个平台,把本地的茶叶推出去,然后把外面的优质茶叶引进来,推动五华茶产业价值链的提升。”毛汉威说,预计年交易量达500吨,交易金额约3亿元,带动上下游从业人员约3000人。

  粤东农批总经理张金连表示,五华茶博汇是一个400平方米的集茶文化、智慧茶园指挥系统、茶叶产品展示的综合展厅和1000平方米的茶叶科普园,旨在展示和宣传五华茶叶文化和树立本地茶叶品牌,使五华茶叶更深入地融进梅州“嘉应茶”体系。

  五华县先行先试,打造茶叶专业交易市场,这是五华县着力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带动茶企发展的生动写照。接下来,当地将继续把五华茶博汇打造成粤东首个专业的茶叶交易智慧园。

  经过近几年的加快发展,五华茶业产业组织化水平不断提升,标准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品牌建设初显成效。2019年五华县成功申报了五华县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涉及7个镇25家企业。该项目于2019年6月全面动工建设,至2020年8月底已完成建设任务的80%。

  同时,五华县发挥产业园项目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与省农科院合作,整县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据悉,生态茶园是五华县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重要内容,广东九霖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企业。“所有茶田都是人工开挖,采取有机种植,从未使用除草剂。”基地管理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五华县获无公害茶叶产品认证11个,12个茶叶基地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称号,认证面积达近万亩;富硒茶叶基地36个,食品生产许可认证12个,省级名牌产品1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棉洋松岗嶂绿色生态茶园入选“中国三十座最美茶园”,是全省唯一入选的茶园。

  注:内容源自南方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业经济:全产业链视角下的茶叶生态产品价值如何实现?

茶叶是典型的生态产品,茶产业发展天然融合了典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和路径。从生态系统视角看,茶园系统为自然生态系统提供固氮、水土保持、吸碳产氧、改善局部气候等调节服务。从经济系统视角看,茶叶能作为商品直接在市场上交易,实现其产品价值兑换;茶园能作为景观向人们提供旅游服务,实现其服务价值转化;茶技艺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消费者提供文化服务,实现其文化服务功能效用。在实际运行中,茶产业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其发展融合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种路径和模式,是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典型产业。

茶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近几年,各茶产区结合当地要素禀赋特征,积极探索茶叶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涌现出一批典型的实践案例,逐渐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转化,助力全面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本期从全产业链视角剖析了典型县域实践,总结提出了当前茶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的难点及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各地茶产业发展实践提供参考。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分析框架

生态产品包含宜人的气候、清洁的空气、优质的农林牧渔产品等资源,还包含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文化等衍生的绿色生态化产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本质上是将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通过经济系统进一步转化为“生态产品(生态权属、生态服务、生态商品等)”,最终兑换“生态货币价值”的过程,可概括为生态资源资产化、生态资产产品化、生态产品货币化以及生态反哺的动态闭环机制。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动态闭环机制分析框架

茶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县域实践

在茶产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实践中,涌现了一批典型的县域个性化探索。

1. 贵州湄潭

湄潭县2021年茶园面积为4.08万hm²,茶产业一产产值为67.43亿元,打造了“湄潭翠芽”“遵义红”等区域公用品牌。全县注册茶企630余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24家。近年来,湄潭县在茶园碳汇及茶产业链治理上进行了个性化探索。2022年,湄潭县林业局签发了首张茶园碳票,涉及533.63 hm²茶园,核定碳减排量6043.75 t二氧化碳当量,首张茶园碳票(编号:000001)由贵州省茗城农商旅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通过核定茶园固碳量,赋予碳票金融价值,促进碳票交易、质押、抵消等。湄潭县鼓励经营主体“产加销旅”全链发展,以市场运作为主、政府补贴为辅,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推动茶农以茶园、土地、房屋入股等方式参与分红。

2. 广西苍梧

苍梧县2022年茶园面积为9106.67 hm²,茶产业一产产值16.80亿元,是“梧州六堡茶”的核心产区。全县注册茶企27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116家。至2022年,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9人,市县级非遗传承人177人。苍梧县通过构建全链式现代茶产业体系,走出茶船古道新丝路。在梧州市统筹下,苍梧县将“六堡茶特色茶产业发展”列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重点任务,以全产业链思维,坚持科学谋划、产业驱动、品牌塑造、文化带动、金融保障,构建全产业链现代茶产业体系。苍梧县通过推动茶科技、茶文化深度融合,逐步提升苍梧六堡茶源产地的影响力,着力建设六堡茶科技创新高地、加工技艺高地、茶文旅高地。

3. 浙江景宁

景宁畲族自治县2022年茶园面积为4793.33 hm²,茶产业一产产值为5.32亿元,打造了景宁600、惠明茶等公用品牌。全县现有茶叶主体121家,其中,市级茶叶加工龙头企业7家。景宁县通过整合科技与文化资源,促进民族农耕文化等茶旅融合资源有效配置,实现全要素参与分配。将茶产业与畲族文化融合,打造了丽水山耕惠明茶,提高了茶原料产品和茶精神文化产品的收益。保留和弘扬了古老的祭祖仪式、传统的婚嫁习俗和原生态的畲族山歌等,将茶融入产业发展。将茶产业发展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设立了茶产业发展中心,搭建了销售平台,并推广了“云销售”模式。景宁县正加快建成惠明禅茶文化产业园、惠明茶产业园等重大茶文旅 IP,推动茶文化、畲文化、禅文化多元共荣,引领惠明茶产业走出一条“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共融”的乡村振兴之路。

4. 浙江安吉

安吉县2021年茶园面积1.34万hm²,茶产业一产产值超31亿元,打造了“安吉白茶”区域公用品牌。全县注册茶企3700余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安吉县通过数字与科技赋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价值转化,逐步激活茶产业科技基因。自2006年以来,全县围绕“安吉白茶”先后出台了相应扶持政策。一是加强品牌专业化管理,创新母子商标品牌管理,形成“知名度+可追溯”的品牌功能结构。二是延伸安吉白茶产业链。深度开发安吉白茶特质功能,助推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安吉白茶种植园区向产业综合园区转变,将茶农线下交易转为线上直播“卖货”,推动茶叶产品流通渠道变革。三是做深安吉白茶文化内涵,实现深层致富。先后建成白茶街、白茶仙子广场、白茶主题公园、白茶生态博物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充分利用节日等普及宣传地理标志基础知识,激发市场主体运用地理标志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订单农业,推动形成茶企与茶农利益共同体。

5. 福建武夷山

武夷山市2022年茶园种植面积9866.67 hm²,茶产业一产产值26.18亿元,区域公用品牌(或农产品地理标志)主要有武夷山大红袍、正山小种和武夷岩茶等。全市注册茶企4500余家,规模以上茶企共43家。武夷山市通过鼓励村民参与特许经营、资源保护和旅游服务等,实现茶生态资源及文化要素参与全产业链价值分配。一是推动中国武夷茶博物馆项目建设,建设大众茶馆,编写茶志和茶文化相关书籍,同时,以茶文化为牵引,提升茶产业价值。二是启动万亩“三茶”专业园建设,引导规范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提升茶叶品质、品位、品牌,同时创新开发茶食品、茶饮料、茶器具、茶宴等衍生产品,拓展茶产业价值链。三是发展茶科技,开展智慧茶园和绿色生态茶园建设。依托国家公园建设,推行“茶—林—草”混交模式。四是发展茶文化,南平将朱子文化、闽越文化、茶文化、建盏建本文化和宋慈法律文化等“串珠成链”,培育了茶文旅融合新业态。

茶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的难点

1. 规划统筹与茶产品特色挖掘还有待加强

部分地区缺少统一规划,各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出现各自为阵、以邻为壑、过度内部竞争的情形。产业主体运行过程中,违约情形较频发,涉茶保险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还有部分地区虽然具有发展茶产业的良好条件,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产业资源要素整合不够,公用品牌宣传力度不足,导致这些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同时,许多地区茶产业发展趋于同质化,出现顶层设计不完善、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产品缺少特色等问题。

2. 数字技术等科技赋能潜力尚未充分发挥

茶园信息精准测度技术缺乏。宏观上,卫星遥感等技术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离实际投入使用还比较远。微观上,茶树生长状况监测、茶树固碳能力测度等关键技术尚缺失,增加了茶园生态资源盘点难度。茶产业数据管理平台尚未实现共享,平台使用率低。各部门之间条块分割,限制了茶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拓展,阻碍了数字赋能茶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程。另外,部分地区基础建设滞后、茶科技应用不足,导致相关技术在生态保护和修复、生产流程监测、生态产品推广等方面支撑作用较弱。

3. 绿色生态茶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尚未畅通

从全产业链看,茶叶相关生态产品主要包括了生态调节服务、有形茶叶产品、旅游观光服务等,其中,不同生态区域、经济区位的茶园在生态调节和观光价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需价值评估模型复杂多元,茶园生态价值评估难度大。多元情境使现有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评估方法的适用性降低,形成评估推进难、茶农满意度不高、生态价值转化渠道不畅等问题。同时,茶叶生态产品信用制度的缺失造成了相关产品市场供应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不利于绿色健康茶产品市场的拓展。

促进茶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对策建议

1. 整合茶产业特色资源统筹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茶产业,有条件的地方可将茶产业发展纳入“一把手”工程。编制茶产业发展规划,制定3年行动方案,整合部门资源和资金政策,培育壮大茶产业龙头企业,通过创造就业、原料采购等方式强化带农富农效应。扶持家庭茶场、共享茶庄、非遗茶民宿等业态发展,逐步引导茶农参与产业链分工。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整合涉茶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区域优势特色,凝练区域公用品牌个性,扩大宣传,提高品牌与标志性茶产品的市场渗透力。建立完善茶叶公用品牌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准入机制,规范经营主体公用品牌使用行为。

2. 推动涉茶关键技术的全景应用

完善基础建设,加强涉茶关键技术应用,强化数字赋能,实现数商兴茶。构建完善多情境下的阶段性关键技术目录,探究技术研发和应用方向、领域的适宜性和场景的可操作性。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应用,提高茶叶及茶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丰富产品体系。加快构建以生态茶园为基础的茶叶绿色生产模式。建设完善茶生态产品数据平台,整合全产业链数据资源,推动数字赋能茶产业链高效运转。利用数字化进行全链流通管理,促进产业智能化发展。有条件的地方可建设茶产业数字大脑,利用大数据平台及技术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提高茶产业管理决策的数据支撑能力。

3. 拓展绿色生态茶产品消费市场

强化生产者的主体责任,加强茶树种植中的化肥、农药使用管理,不断提升茶及茶产品的绿色环保价值。组织茶业专家,对发展茶产业做好主体培育、服务指导、跟踪评估、宣传推介等工作。在消费端要用科普等公共宣传手段,广泛宣传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理念。丰富“低碳”“零碳”产品,促进绿色健康消费。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茶文旅融合项目,打造茶主题休闲精品。加强茶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力度,围绕时尚、健康、有趣等新需求,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提高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能。

本文节选自《中国茶叶》2023年第6期,P39-45,《全产业链视角下的茶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与实践》,作者:潘昌健,陈富桥*,何宇,阎鹏翔。

来源:中国茶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8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