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有茶豪的西湖龙井图片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一次偶然“问茶”使两块龙井古碑重见天日

杭州历史学会的丁云川先生是声望颇著的文史工作者,经他发现并得以保存和保护的杭州地方各类文物不计其数。他的一次很偶然的问茶龙井,竟让这里湮没已久的几方古碑得以重见天日。


那是在2004年的早春二月,西湖群山初萌春意,开始传来春游的人声。老丁的夫人是茶乡梅家坞人,这天,他和夫人商量好一起去“龙井问茶”,然后翻越狮峰、郎当岭,赶到梅家坞会亲友。


王个簃书“新西湖十景”之一“龙井问茶”


早上七点多,夫妻俩来到今天“茶乡之旅”的首站龙井茶室。三杯清茶后,老丁发现,因为时间尚早,茶室内外全无往日茶客满座时的那种热闹,茶香萦绕和鸟雀啁啾之间,颇多幽雅意趣。老丁站起身细细打量这屋前屋后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意间,他看到东边露天空地一隅,堆放着几块形状不一的石板。上去一看,苍苔斑驳的石板上多有刻字,当是碑石无疑!


老丁来了兴致,蹲下身摩挲碑石,细细辨识起来。最先入眼的那块碑石已经残损,缺了上面一大部分,所以也无法确认其碑名,但拂去碑石左边尘土,“云间董其昌”一行字赫然在目!老丁大喜!他知道董其昌是明朝著名的大书法家,这块碑很有可能是明代古碑。另一块碑石保存完整,但碑面已经风化,字迹较为模糊,老丁细辨再三,发现碑石开头有“龙井茶歌”四个字,末尾则有“历甲午年”和题作“赤水洞天居士”的落款——这块碑显而易见可以确认就是一方明代古碑。老丁立即把这一发现告诉文保部门,并要求就地保护这些古碑。


这天回到家,老丁不顾翻山越岭的劳累,马上根据现场记录的部分碑文,开始进一步考证。他从清雍正《西湖志》中找到了与那块残碑相关的故事: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中秋后一日,北宋词人秦观自吴兴到会稽探亲,路过杭州时,特意到龙井寿圣寺拜谒辨才法师,事后写下了《龙井记》。后来,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读到这篇散文,觉得非常精美,就挥笔书写,刻成碑石立于龙井。由于米芾的书法很受人们喜爱,前来拓碑者极多,寒来暑往,五百年后此碑文字残破不堪,以致碑石不存。到了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大书法家董其昌游览龙井,觉得龙井至美,独缺秦观文、米芾书之碑,于是在是年正月三十深夜重书了秦观《龙井记》,还特意写上了“余仿米法以补之”,后由钱塘人金嘉会摹勒上石,立于龙井。


老丁发现的这块残碑正是当年董其昌书写的那块碑


董其昌像


秦观写过不少有关龙井的作品,尤以《龙井记》及《龙井题名记》两篇为最。他在《龙井记》中说:“龙井旧名龙泓,距钱塘十里……其地当西湖之西,浙江之北,风篁岭之上,实深山乱石之中泉也……惟此地蟠幽而踞阻,内无靡曼之诱以散越其精,外无豪捍之胁以亏疏其气。故岭之左右大率多泉,龙井其尤者也。”从他的文中可以看出,龙井旧名龙泓,北宋时之所以名扬天下,是因为此地深藏山中,较少受到外界的各种影响。只可惜这块古碑已经残缺,按照《龙井记》原文长短,石碑通高可能达240厘米,非常壮观,而现存古碑只有三分之二左右,另一半是否还存在于世?


董其昌书《龙井记》

碑石上部分断裂痕迹清晰可辨


另一块碑的“历甲午年”应是“万历甲午年”,公元1594年,比董其昌的碑早了近30年。“赤水洞天居士”一名经老丁一番好找,终于查到这是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屠隆的别号,而碑文就是屠隆著名的 《龙井茶歌,与李念江开府公同游作》,全文如下:


山通海眼蟠龙脉,神物蜿蜒此真宅。

飞泉歕沫走白虹,万古灵源长不息。

琮琤时谐琴筑声,澄泓冷浸玻璃色。

令人对此清心魂,一漱如饮甘露液。

吾闻龙女渗灵山,岂是如来八功德。

此山秀结复产茶,谷雨霡霂抽仙芽。

香胜旃檀华严界,味同沆瀣上清家。

雀舌龙团亦浪说,顾渚阳羡讵须夸。

摘来片片通灵窍,啜处泠泠馨齿牙。

玉川何妨尽七盌,赵州借此演三车。

采取龙井茶,还念龙井水。

文武每将火候传,调停暗合金丹理。

茶经水品两足佳,可惜陆羽未知此。

山人酒后酣氋氃,陶然万事归虚空。

一杯入口宿酲解,耳畔飒飒来松风。

即此便是清凉国,谁同饮者陇西公。


屠隆像


在众多明人的龙井茶诗中,最长而著名的当推屠隆这首《龙井茶歌》。作者从纪游龙井入笔,把龙井山寺林泉之致先描画出来,这龙井泉水长年流不息,是因为龙井山脉暗通于海,汩汩泉水是从龙脉里流淌出来的。再道出喝了这龙井泉和龙井茶,让人灵魂为之清新,极言其名贵和茶艺韵事。全诗通篇描述龙井一带山色、泉水、美茶以及来此品茶的赏心乐事,认为唐宋时期顾渚、阳羡的紫笋雀舌,御贡建茶龙团凤饼,都比不上龙井仙茶,其香其色堪比释家檀香味道,一直飘到天界。诗中说“采取龙井茶,还念龙井水。文武每将火候传,调停暗合金丹理。茶经水品两足佳,可惜陆羽未知此”。可见,在明代用来冲泡龙井茶的不是虎跑水,而是龙井的泉水。


屠隆《龙井茶歌碑》  屠隆《龙井茶歌碑》局部


老丁发现的这两块碑记录了龙井及龙井茶在宋代和明代的历史,为龙井增添了一处人文景观,尤其是《龙井茶歌》开拓了龙井茶的文化意蕴和至美境界,增强了休闲游玩的情趣格调,也延续了龙井的历史文脉。而董其昌的行楷真迹,自然秀雅,非常飘逸,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所以,文物部门马上把两块古碑移到室内,在龙井景区原地保护起来。


故事还没有结束。一年以后,杭州实施了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在实施龙井景区整治工程的过程中,那些或湮没或散落或闲置在各处的古代碑石被相继挖掘和发现,出土了与《龙井茶歌》相关的残碑。经核对,正是老丁发现的残碑的上面部分,两部分相合后通高191厘米,宽 89厘米,碑文18行,每行多为40字,行书。尽管两碑相合处尚有字迹残损,但终算是“破镜重圆”了。 


据文物部门统计,这次龙井景区整治工程共发现碑文12石,均有较高的茶文化历史和茶文物价值。比如,2005年7月9日出土于龙井“秀翠堂”茶室后面基建工地的《乾隆御题诗刻》,碑高43厘米,宽32厘米,厚15厘米,碑石完整,字迹清晰,碑刻七言古诗一首,书体为行书,内容是:“风篁岭上龙泓涧,喷沫成池贮碧流。飞作瀑泉灵作雨,攻祈那待法师投。”落款“壬午暮春御题”,并盖有“乾隆宸翰”印一方。壬午年即乾隆二十一年(1762),是乾隆皇帝第三次出巡江南之年。龙泓涧即龙井。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次到龙井,先后四次御题《龙井八咏》,一景一咏,计32首诗。然而所有这些诗篇仅沉睡在地方志及记录有关乾隆南巡的官方典籍中,寻常书中不易一见。今根据新发现碑石的形制推测,当有内容不同、尺寸相同的另外多块御碑,然迄今发现的《龙井八咏》仅此一石,且此碑是杭州碑林数十年来发现的最完整的一块乾隆御碑,尤显珍贵。可以这样说:除去龙井茶叶本身品质优 异外,帝王对龙井的题诗赞誉,为龙井品牌创造了难以估量的无形价值。

“龙井问茶”景区后来专门辟出龙井茶史迹陈列厅“风篁余韵”,展出了近年来陆续发现的这些文物。您现在如果有兴趣去“龙井问茶”,就可以看到其中陈列的当年老丁发现的《龙井记》和《龙井茶歌》这两块古碑。

(来源:杭州文史;文章原名《忽然发现“屠隆”“董其昌” —— 一次偶然“问茶”使两块龙井古碑重见天日》,内容稍有删减;作者系杭州文史研究会理事、杭州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图片来源网络

浙大团队助力云南景东茶叶走出大山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产茶国和茶消费国,不论是茶叶种植面积、产量,还是消费总量、出口量都名列世界前茅,可以说“中国茶,冠世界”。茶更是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浙江大学定点帮扶的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就有茶叶面积23.48万亩,相当于西湖龙井茶园面积的十倍。作为普洱茶的主产区,数百年树龄的古茶树比比皆是,赢得了品质高地的美称,但却因为山路遥远,成为价格洼地。景东全县茶叶产值,还不到西湖龙井的一半。

  “高山云雾出好茶”,五年来,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王岳飞教授团队创造性地以“紫金普洱”茶项目为抓手,通过科技力量促进景东茶叶品质提升,优化茶产业链管控,真正让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并于日前获评第五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树叶变现金
  山货走出群山

  景东古树茶资源宝贵,唐代樊绰所著的《蛮书》中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但当地茶树与大家熟知的西湖龙井在外形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树形高达2米、有明显主干,长得像桂花树一般。

  王岳飞说,无量山区独特环境造就的景东普洱茶,干茶条索匀整,香气清幽;茶汤则金黄浓郁透亮,香气淡雅持久,有山野气韵;茶底软嫩,鲜活有弹性。

  就是这样的高品质,由于山路遥远,无人知晓,卖不出好价格。尽管每年只采摘三成左右,但仍有一大半无法卖出。王岳飞和团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古树茶换不成钱,就只是树叶。

  何不让普洱茶讲述浙大和景东之间的故事,通过浙大校庆将两地情缘发扬光大呢?“紫金普洱”应运而生。

  2017年5月初,浙大建校120周年纪念日前,王岳飞团队全程质量把关,景东茶企天泽茶业生产的17120饼景东普洱茶制作完毕。

  “紫金普洱”售价多少一饼?

  刚开始有人提出每饼1200元,王岳飞断然否定了这个定价。“制作紫金普洱茶的初衷不是让某个商家赚钱,而是让农民卖出更多茶叶赚到钱,同时也让消费者找到一款性价比高的好茶。”他说,“我提出每饼120元,一则是浙大120周年校庆,同时茶农也能赚到钱得实惠。只有卖出品牌和销量,我们才能要把山上的树叶变成现金。”

  果不其然,当年5月1日,这份来自景东群山的200多万紫金普洱茶一上线,被浙大师生校友一天内众筹一空。而对景东农户来说,“紫金普洱”的问世让“古茶树变身摇钱树”。

  负责授权生产“紫金普洱”的景东茶企天泽茶业负责人罗凯鸿说:“当时正值景东普洱茶消费低谷,是浙大的帮扶让我们走出困境。”

  其实走出困境的远不止一家茶企,还有背后626户贫困户。施荣就曾是当地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短短几年,通过紫金普洱原料毛茶提供和自己的打工收入,成功脱贫,不但盖起了新楼房,而且购买了一辆轿车更好销售茶叶。“浙大为我带来了幸福的生活。”他说。

  “紫金普洱”的故事还在延续,以每年每饼增加1元的微小涨幅,始终坚持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初衷,开展景东茶品牌建设。

  据统计,项目运行以来,累计生产“紫金普洱”136000多饼,直接众筹1500多万元,并带来间接销售、定制,累计销售近3000万元。同时,王岳飞团队还建立起了高等学校、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相协调、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品牌建设与场景式推广相促进的高校助力地方精准扶贫新模式。

  事故”变故事
  品质是品牌的生命线

  用王岳飞的话说,品牌经营中卖掉茶叶只是最后一步。而真正要用心用情用力帮扶的是,标准茶园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清洁化加工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他带队实行了一系列严苛措施与改革,通过科技和管理的力量确保每一个茶饼的品质。

  每年春茶上市制作开展初加工时,王岳飞都会请团队成员、景东县茶产业首席专家、浙大农学院副教授汤一,或者项目具体执行人叶金章等到景东进行蹲点指导。而他则是通过电话随时紧盯景东的动向,第一时间做出技术研判。“质量是紫金普洱生产中的生命线,因此品质把控的标准严而又严,一旦有滥竽充数的茶叶流入,都会被我们的火眼金睛筛查出来。”王岳飞说。

  “刚开始有些农民做不好,质量达不到要求。我们就去到农民家里,手把手地教他们制作。”这座山与那座山的茶叶味道不一样,这棵树与那棵树味道不相同,这时候通过拼配手段是让茶的色香味品质趋于稳定的关键一招。农民们要按照相同的要求进行粗加工,制作成标准的毛茶。

  久而久之,世世代代按照自己经验采茶制茶卖茶的农民们,知道了浙大人对品质的高要求,也让他们懂得了品牌附加值的意义。

  2018年“紫金普洱”在众筹时发生的一幕,让王岳飞记忆犹新。那天晚上11点多,深圳一位校友发来图片,说当地有检测团队声称检测出“紫金普洱”农药超标。“怎么可能?我们对源头的把控和全流程的把握都很严格,对每批次原料都进行了检测,难道是包装材料有问题?”

  第二天一早,他便把茶样分别送到杭州和普洱的第三方法定单位加急检测,几天后结果出炉,紫金普洱茶中非但农药没有检出,还符合中国甚至欧盟的有机茶标准。王岳飞说,虽然“事故”变成了故事,但是这也一直提醒团队,要坚守质量安全关。

  在王岳飞的心中,品质一端连着茶农,一端连着消费者,要让双方都获得实惠。今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茶叶销售速度减缓。到底制作多少饼2020年校庆茶?是摆在项目总负责人王岳飞面前的一道考题。

  受到疫情影响,景东茶叶本身就滞销严重,怎么办?考虑再三,王岳飞还是决心按2019年等量让景东生产2020年版“紫金普洱”。他觉得越是这个时候,景东更是需要浙大人的帮扶。

  在众筹的基础上,他摇身一变成为带货主播,2020年5月21日,在浙江大学123周年校庆日,他和学校有关部门组织举办了一场公益助农直播,一晚上销售了20万营业额,与此同时,也为景东茶品质做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

  农民变学生
  人才兴则产业兴

  五年来,王岳飞每个暑假都要带着学生去景东开展社会实践,在他看来,这是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的最好结合。“我一直以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很重要的环节,是认识国情、热爱专业的重要课题。”

  学生们跟着王岳飞一路看,一路听,一路座谈,看茶园看长势,了解设备迭代,车子开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学习的新天地。王岳飞说:“这种带着学生的‘慢下来’,也让自己沉到景东的泥土里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

  参加了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的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2017级本科生周佳豪感触良多:“当我们踏上紫金普洱茶的诞生地,我们深刻体会到,强农兴农是脱贫攻坚道路上最有效、最适合的方式,浙大正是用科技的力量为景东农业带去了曙光。”

  而此前一年的实践中,团队成员周文武研究员发现了一棵生病的古树茶,并现场施治。现场教学、现场培训,农民也就成了王岳飞团队的学生。

  这样的帮扶,团队成员在景东当地时,还会为茶农开展集中的技术培训,给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培养未来骨干。汤一就八年来连续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当地成品茶品质大大提升。

  除了带着浙大的学生到景东,浙大各部门还协作促成景东管理干部到浙江来参加各种学习。“我主要是让他们到浙江各地茶区看看,特别是了解杭州、安吉等地茶产业发达地区,让他们开拓眼界,增强发展茶产业的信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岳飞和汤一也因在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的突出表现,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今年5月,王岳飞更是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2020年5月16日,云南景东顺利脱贫摘帽。现在王岳飞不仅考虑的是如何帮着茶农继续奔向美好生活,更要深度参与当地十四五规划,充分挖掘当地特色茶资源的教学科研价值,并以此为基地培养一批批爱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时代新人,促进茶学科发展。

  原标题: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浙大团队让这个地方的茶叶走出大山

  注:内容来源浙江大学,转自钱江晚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1年度知识】经常被误解的茶叶,中国茶叶四大产区

  上篇给大家介绍了茶叶的基础分类知识,大体对茶叶有个基本了解,认识了基础茶叶的分类,但是有一些很容易让我们产生错误认识的茶叶知识本篇来纠正一下,要不作为资深茶友,说错了那可就尴尬自己了,比如安吉白茶不是白茶,君山银针克不是白茶哦,看完本文以后可别再误认了!下面我们来补充上篇的内容,盘点容易被误解的茶叶知识,再来认识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主要产茶地区以及几个茶叶强县。

  容易被误解的茶叶知识盘点

  安吉白茶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安吉白茶很多消费者都会误认为是白茶,因为名字太像白茶了,其实它是绿茶,意不意外?因为安吉白茶产于安吉县,清明前的嫩叶呈现灰白色的叶片,正是根据此特点取名为安吉白茶;另外安吉白茶采用摊放、杀青、理条、搓条、初烘、摊凉、焙干、整理的绿茶制作工艺而成型,所以安吉白茶是绿茶类。安吉白茶与中国六大茶类中“白茶”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不同。

  普洱生茶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历史上确有把普洱茶归为黑茶类,在安徽农大出的陈椽教授的《制茶学》一书中即作此分类。但是,业内对此存在异议,主要是其工艺和黑茶有异。特别是近年,争议更大,直到2006年出来的云南省地方行业标准里,把普洱茶定义为云南一定区域内大叶种茶制成的紧压茶及散茶,算是在业内达成共识——即普洱茶是一特种茶,不属于任何一种茶类。

  北港毛尖、沩山毛尖、鹿苑毛尖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的茶一听名字感觉像是绿茶,但事实上它是黄茶,比如沩山毛尖、北港毛尖、鹿苑毛尖。在加工技术中,通过热闷措施的摧化作用,破坏叶绿素,使不溶性碳水化合物部分转化成可溶性,儿茶素类发生非酶性氧化和异构化作用,其转化产物与蛋白质水解的氨基酸结合,产生新的香味物质,达到茶叶黄化,香味鲜醇回甘。

  君山银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君山银针很多人误认为是绿茶或者白茶,看到银针笔者也第一想到绿茶和白茶,其实不然,君山银针属于正宗的黄茶。它是黄茶中独具一格的名茶,产于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洞庭湖边的君山,君山是一个小岛。

  大红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红袍看到很多小白茶友误认为是红茶,其实这是不对的,大红袍属于乌龙茶(青茶)。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缙云黄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的茶一听名字感觉像是黄茶,但其实人家是绿茶,比如今天的主角缙云黄汤。当地生长的缙云黄茶类似于安吉白茶,是茶树的变异品种,缙云黄茶是茶树黄化的变异品种,名为“中黄一号”,叶片鹅黄,汤色黄亮,因此被称为“黄汤”。实际上,缙云黄茶不管是从杀青工艺还是发酵程度上看,都不是黄茶,而是属于绿茶。

  南山寿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南山寿眉笔者第一听到就认为是寿眉白茶,其实南山寿眉是白茶没有错,但是不是等同于寿眉,它是属于寿眉茶树中的一品种。茶似老寿星的眉毛,故名“南山寿眉。南山寿眉采摘制作:南山寿眉创于一九八五年。清明谷雨之前是采摘寿眉的最佳黄金时节。南山寿眉也是以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为标准在经过独有的摊放、杀青、搓条显豪、挥锅四道独有的制作工艺技术而成。

  洞庭碧螺春产地

  洞庭碧螺春很多茶友联想到洞庭湖,其实碧螺春产地在江苏苏州。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铁观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人认为铁观音是绿茶,但是铁观音其实是乌龙茶,半发酵茶,被认为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由于它适制乌龙茶,其乌龙茶成品遂亦名为铁观音,纯正的铁观音泡开之后,有“歪尾桃”的特征。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英文中Black tea对应的是红茶,而不是黑茶;法语则同中文命名,红就是rouge,黑茶就是noir。六大茶类的英文名分别是:绿茶:green tea;红茶:baiblack tea;白茶:white tea;乌龙茶:oolong tea;黄茶:yellow tea;黑茶:dark tea;普洱茶:Pu\'er tea;Pu Erh tea;Puu Eel tea。

  中国茶叶四大产区

  中国作为茶叶大国,茶区东起台湾东部海岸,西至西藏贡茶场,南至海南岛榆林海港,北到山东荣城市,包含西南、华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

  1.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是中国古老的茶叶产地,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藏东南部地区。中国的外销碎茶和边茶大多数产自这里,也是高档绿茶、普洱茶喝花茶的主要产地。

  2.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南部等地,很多名茶,如铁观音、大红袍、凤凰单丛、六堡茶、西山茶等均产自这一茶区。

  3.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以长江为界线,从长江抵达南岭,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安徽等地。茶树以灌木型为主,是质优高档绿茶的集中产区,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在中国茶区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4.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从长江向北,直抵信阳,从西部的大巴山延伸到江苏北部,包括陕西南部,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安徽北部以及江苏北部等地区,该茶区以生产绿茶为主,茶树均为灌木型中小叶种,生产的名茶有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紫阳毛尖等。

  2021最新十大茶叶强县

  中国茶业流通协会发布了2020中国茶叶行业调查最终结果,“十三五”茶业发展十强县分别是:贵州省湄潭县、福建省安溪县、湖南省安化县、云南省勐海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河南省信阳市狮河区、福建省福鼎市、浙江省松阳县、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湖北省赤壁市。

  文丨茶小弘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