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逸神普洱茶

找到约27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联吟|引得诗词家竞相题赞:信茂堂这款普洱茶妙在何处?

  序

  诗吟信茂古树茶

  品出普洱新高度

  彩云之南是全球茶树的种质资源原产地,滑竹梁子茶山是西双版纳众山之巅,最高海拔2429米,常年云雾缭绕,阳光雨露充足。

  云南信茂茶业集团是一家人文情怀极深的普洱茶企业,创始人鲁保铸先生是一位雅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企业家,把诗书画茶融为一体,创制了内蕴儒家文化的系列茶品。

  2019年创制的这款“滑竹梁子2429”普洱茶,再次彰显了一位资深普洱茶人的匠心诚意——汤色橙黄明亮,茶气幽香如兰,滋味纯正饱满,入口圆润如诗。

  创制这款茶,鲁保铸先生一开始就对其进行了文化内涵植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期盼的急切,跋涉的艰辛,攀爬的坚韧,登顶的喜悦,注定只有持之以恒的成功者,才能悠然淡定从容回味。滑竹梁子2429,让你品出普洱新高度,品味人生新境界。

  为让天下“普友”都能多元化分享这一款普洱好茶的神韵,鲁保铸先生特别拜托我和著名诗人张庆辉先生,向全国诗词圈发起了专题茶诗征集活动。

  感谢五湖四海的诗友们纷纷捧场题赞,至2019年6月21日,共计征得诗词作品190首。感谢“诗评万象”公号玉成其事汇编成辑,以飨天下诗茶好友。

  信茂茶业品牌文化顾问胡荣华

  2019年6月21日于昆明佳湖新城清远斋

  全国诗友倾情题赞加持

  “滑竹梁子2429”普洱茶
  奉题滑竹梁子茶

  张庆辉

  沐罢朝霞沐晚霞,浅春嘉木发灵芽。

  蓝花衫子竹编篓,来采最高梁上茶。

  奉题滑竹梁子茶二首

  胡荣华

  足踏祥云觅好茶,嫩芽翠叶每堪夸。

  名山之外有嘉木,盛世恭呈积庆家。

  梁子叫滑竹,嘉叶采古树。

  跨越老班章,普洱新高度。

  题滑竹梁子茶

  周秦

  云山竹海养其清,郁润滇南一叶名。

  晚鼎初浮春雨色,沸波犹作老龙鸣。

  滑竹梁茶歌

  张红果

  君不见西南边陲云雾笼,峰壑雄奇如浪涌。

  君不闻西双版纳嵌明珠,熠熠生辉名勐宋。

  勐宋乡中滑竹梁,风吹竹海波澜竦。

  此间海拔近三千,雾绕云封多雨凇。

  厚土高山出好茶,茶经羽士皆能诵。

  滑竹梁子古树茶,就此疑为天物供。

  汤色黄如琥珀光,暗香欲引真元动。

  一泡咽泉下玉楼,苍茫气海洪波纵。

  二泡周流腑肺经,洋洋百会疏毛孔。

  第三泡,接天踵,俯视人间阡陌垄。

  为君散尽古今愁,将相王侯皆作冢。

  此时微苦复回甘,绵密生津余味拢。

  涤荡肝肠已忘言,惟叹天生芽一捧。

  今岁茶山遍少霖,晚芽生就如龙种。

  质丰香酽滋味浓,极品慎勿失偏壅。

  茶林基地曰坝檬,古株三百满丘陇。

  国有自然保护区,生态和谐成一统。

  客来俱奉古树茶,江水为泉山作瓮。

  歌至此,聊为冗,不若相邀同往西南赴倥偬。

  与君煎茶待沸寂清心,惟有青峰如洗板桥霜照明月拱。

  题信茂堂滑竹梁子茶

  天许

  苍苍古树此葱茏,朝暮还为云雾封。

  中有好茶新采得,邀君来饮最高峰。

  题滑竹梁子茶

  苏俊

  竹深山窈静无尘,寂寞灵芽八百春。

  为汲冰泉煮团月,不妨头白对佳人。

  滑竹梁子茶有咏

  刘安定

  坝檬古树与云通,谁识滇南第一峰。

  滑竹当然藏隐士,釆茶原是访仙踪。

  千年自在留难去,三盏分明淡转浓。

  品到深沉文字弃,只为知己话从容。

  奉题滑竹梁子茶

  杨新跃

  山多滑竹雾烟浓,石径新芽二月中。

  唯有村姑来问讯,红颜素手采东风。

  滑竹梁子古树茶

  易文胜

  雾隐西南万仞岗,天生灵气岂深藏。

  幽林古树崎岖路,素手匀香琥珀光。

  清浊江湖争入色,苦甘人事混成汤。

  风云且向杯中识,已忘诗书与稻粱。

  奉题滑竹梁子茶

  袁培根

  车马匆匆日渐斜,炊烟绕处有人家。

  隔篱诧问何香逸,正煮今年滑竹茶。

  赞滑竹梁子茶

  刘秋泉

  不肯微心附碧萝,驻身犹向最高坡。

  庄严转作杯中佛,意寄清凉一盏歌。

  谢友赠滑竹梁子茶

  萧鹂漫

  版纳最高梁,明珠隐大荒。

  得名山竹滑,昭世古茶香。

  日照生嘉气,云横锁瑞光。

  深林噪蝉雀,野物匿行藏。

  雨濯三珠树,春敷八寨场。

  焙烟金饼熟,鞭骏驿程长。

  辗转经人手,初终达草堂。

  团团如素月,熠熠发寒芒。

  明镜何难破,玉尘不忍尝。

  汲泉经石冷,瀹茗泛鹅黄。

  一啜迷三界,余怀结两乡。

  沉浮何婉转,聚散恁仓惶。

  饮露思滇士,临风醉楚狂。

  劳君千里意,慰我九回肠。

  遥谢彩云下,隔屏话海桑。

  题滑竹梁子茶

  赵海燕

  滇南觅古树,拨雾握苍穹。

  秘径人行罕,深山日蓄红。

  芽新涵野气,味老得真冲。

  舌自回甘液,茫然意识空。

  奉题滑竹梁子茶

  唐江初

  生熟普何在,滇南滑竹名。

  和风凝绿萃,慢火炒青精。

  欲坐卢仝室,当依陆羽评。

  倾心相守护,镇日得神清。
  题勐宋滑竹梁子古树茶

  张彦彬

  秦郡遗灵味,蛮村世所殊。

  千岩封厚土,八寨护高株。

  齿澹云霓合,唇微草露濡。

  我侪非僻嗜,借此洗冰壶。

  咏滑竹梁子茶

  李意坚

  嘉木散滇岑,环邻竹郁森。

  芽芊滋好雨,根古布新阴。

  采摘云缥缈,煎尝味浸寻。

  闲来相饮啜,避世已无心。

  题滑竹梁子茶

  蔡春晖

  春来嘉树发南滇,滑竹爻分梁子烟。

  绝巘灵生茶味厚,松醪太乙壑舟翾。

  云光岚彩明前合,泉碧芽青雨后湔。

  一盏氤氲赴禅约,香风引上大罗天。

  浣溪沙  滑竹梁子茶

  漫步红尘

  地处西陲绿渐匀,高山雨雾蕴精神。仙姿曼妙下凡尘。

  活水成汤香气远,云芽含露玉杯亲。清凉相送爱茶人。

  西江月  奉题滑竹梁子茶

  崔杏花

  梁子山中古树,清新气里仙芽。何须着意向人夸。长在云边竹下。

  绿漾盈盈春水,香留浅浅年华。纷繁渐远渐天涯。一种悠然无价。

  品滑竹梁子茶

  周坚桥

  正襟端坐似禅家,细品人间第一茶。

  来自云深天近处,朝餐仙露暮餐霞。

  西江月题滑竹梁子茶

  赵凤

  万壑高山竹露,三千古树清嘉。

  宜珍宜赠揽些些。最是天然无价。

  约上两三契友,催开几叶心芽。

  静看澈水沸云霞,漫品春秋冬夏。

  题滑竹梁子茶

  陈伯玲

  雾罩云封险径长,天风高处露凝香。

  缘来得惜春芽嫩,一盏氤氲到楚湘。

  奉题滑竹梁子茶

  杨耀华

  八寨山梁古树存,仙芽新采带云痕。

  与生滑竹清凉气,融入灵泉醒智昏。

  题滑竹梁子

  罗兰

  湘水煎开普洱茶,一壶春色入吾家。

  闻香浑忘俗尘事,不觉西窗已晚霞。

  题滑竹梁子茶

  朱凯良

  空灵山水毓精华,天物宜人滑竹茶。

  不羡王孙求富贵,铜壶任我煮仙芽。

  题滑竹梁子茶

  吕可夫

  千寻以上始安家,只向高寒吐翠芽。

  因吮春山天地露,方生滑竹彩云茶。

  题滑竹梁子茶

  萧寒

  勐海霞生滑竹梁,风吹不散老茶香。

  三巡沸水浓如故,日月经年叶内藏。

  题滑竹梁子茶

  孔极民

  梁子岗头竹影斜,三千古树吐新芽。

  撷云含露和苞采,一饼团成香万家。
  题滑竹梁子茶

  刘兵

  相依野竹旁,已入白云乡。

  久矣客心老,何时始一尝?

  题滑竹梁子茶二首

  廖国华

  别有清芬信不讹,坝檬古树绿婆娑。

  只缘高与云天近,占得阳光雨露多。

  绿浪层中缓缓行,遥闻笑语夹歌声。

  知何蜂蝶追难舍,一篓春光一篓情。

  题信茂堂滑竹梁子茶二首

  张家安

  浑无尘俗点,日月浸其华。

  云雾深梁子,龙团古树芽。

  滑竹青青老树斜,龙团何道建溪芽。

  嵯峨梁子齐天处,拮尽浑茫上古霞。

  拟饮滑竹梁子茶有作

  石海龙

  长途扰扰久逃秦,心上炎凉面上尘。

  一盏琉璃浮琥珀,澄清大夜不眠人。

  奉题滑竹梁子二首

  吴瑾

  梁子何高瑞气浓,参差滑竹覆葱茏。

  绝知隐约成佳境,一碗冲和滋味融。

  万木霞披四季春,梁高端不受埃尘。

  摩天茶树树何古,来奉幽芬一盏新。

  题滑竹梁子茶

  郑力

  碌碌中年何遣愁,清茶一味足风流。

  几时抱月澜沧上,来倚滇南古树秋。

  奉题滑竹梁子茶

  曹阳

  云中竹海雾中春,灵草本来天外身。

  人不记年怜古树,坝临绝顶远浮尘。

  玉泉初泛甘留味,仙掌三回苦化津。

  莫道清心容易得,世间应识几分真。

  清平乐咏滑竹梁子茶

  刘泽宇

  满山滑竹,竹里多嘉木。晨露林岚都郁馥,梁子山茶初熟。

  凭谁活水新添,彩云恰挂天南。才觉舌尖苦涩,倏然滋味回甘。

  题滑竹梁子茶

  曹继梅

  云崖采得探春芽,百碾千搓入紫砂。

  明月瑶窗风雅客,相逢一盏坝檬茶。

  奉题滑竹梁子茶

  赤岸柳

  滑竹高梁古树茶,云缠雾裹自无邪。

  可怜一识黄山谷,从此芳名到海涯。

  注:黄庭坚善咏茶。

  滑竹梁子茶

  胡三贴

  载风载雨又临春,十丈崖头碧叶新。

  玉盏浮沉香淡淡,闲来小啜涤心尘。

  咏梁子滑竹茶

  李如意

  滑竹梁高烟袅村,茶园数亩落山门。

  新芽尽纳云龙气,老树长延天地根。

  汲取清香凝世味,采来翠色入黄昏。

  闲居迎客春风里。携月一壶水正温。
  题信茂堂滑竹梁子茶

  李金明

  最爱高山生古木,夜栖星斗日栖云。

  春风恰与村姑约,采得灵芽先寄君。

  友人寄信茂堂滑竹梁子茶

  李金明

  君自天南馈佳茗,知吾亦是爱茶人。

  浅斟明月高山梦,漫煮灵芽古树春。

  万里回诗期免俗,一壶入腹可逃秦。

  清香溢处烟云袅,品得浮生滋味真。

  题滑竹梁子茶

  胡文汉

  勐海高山出好茶,春来老树发新芽。

  山歌朝晚绕梁子,背篓茶姑笑若霞。

  奉题滑竹梁子茶

  梦欣

  闻道坝檬风水佳,犹多夕照与朝霞。

  一烹春色千喉润,始信山高有好茶。

  坝檬普洱茶

  何其三

  云中寄此身,但与竹为邻。

  莫道灵芽小,一芽藏一春。

  滑竹梁子

  胡俊

  精舍红炉蟹眼汤,氤氲入口想南荒。

  峰高竹密人难到,几树烟滋芽叶香。

  题滑竹梁子古树茶

  范诗银

  晓採翠毫青雨边,裙衔星眼露花寒。

  可怜风浣裁云手,吹皱春香八百盘。

  滑竹梁子茶

  风马驴

  勐宋山高云海间,竹梁遗得古茶田。

  虽吾不及仙人饮,满袖风尘亦化烟。

  奉题滑竹梁子茶

  张梦云

  深居版纳最高峰,笑看浮云几万重。

  千里迢迢来共我,瓯中犹带露华浓。

  咏滑竹梁子茶

  赵学鹏

  借得滇中秀,斟来梁上春。

  杯中腾气象,腹内长精神。

  古木经霜劲,新芽抱梦真。

  便知高岭处,不会坠沉沦。

  品滑竹梁子古树茶感赋

  王天明

  骚朋三五个,活水煮金汤。

  壶小乾坤大,杯轻岁月长。

  围炉春在抱,漱句韵传芳。

  一份深深念,留于勐宋乡。

  题滑竹梁子茶

  戴林英

  绿影扶疏隔野烟,清香半透镜中天。

  疑它原是陶家种,遗在无尘古坝巅。

  奉题滑竹梁子茶

  郑定

  厚土高山沐露华,香尘玉乳哺灵芽。

  甘来苦尽堪回味,一道春流滋万家。

  过滑竹梁子

  曹谦

  坝下闻鸡犬,仙家亦有村。

  停槎询孔雀,柱杖入桃源。

  此地堪逃世,浮生久厌樽。

  来烹茶一盏,为我解尘烦。
  题滑竹梁子

  沈汇丰

  观音识此世间珍,版纳山巅济茗魂。

  雨雾之中采些去,瑶池会上献诸神。

  滑竹梁子茶

  王中陵

  梦中滑竹似乘槎,缭绕云烟送晚霞。

  得与仙姑结梁子,不劳陸羽请新茶。

  咏滑竹梁子茶

  余立

  小饮从容道有涯,尝来天下有名茶。

  思贤若渴些须急,一叶香分百万家。

  题滑竹梁子古树茶

  张春义

  佳茗本天植,风情昔已谙。

  敛形藏一叶,著象出层岚。

  煎罢瓯生绿,尝余齿带甘。

  枯肠三碗怯,兴味我犹耽。

  奉题滑竹梁子茶

  车天启

  当因佳境天方景,滑竹始成梁子茶。

  半醉鲜香思陆羽,心潮如海水如霞。

  题滑竹梁子茶二首

  唐德祥

  碧芽搓就带云霞,一注山泉性自华。

  游子相寻托快递,清香阵阵漫天涯。

  竹篮斜挎采新芽,巧手翻飞蓝布丫。

  满树春光怀揣尽,云烟相伴共还家。

  奉题滑竹梁子茶

  余水池

  岚之气韵水精华,滑润如丝竹畔茶。

  最在春秋邀子品,山梁采遍得些些。

  题滑竹梁子茶两首

  陈坤

  云生仙境有人家,釆得金黄鹰嘴芽。

  竹火新煎涧泉水,一杯冲入满天霞。

  竹枝生火试春茶,嫩色初观已润牙。

  苦口回甘无涩味,清香入鼻却非花。

  题信茂堂滑竹梁子茶二首

  陈海洋

  春云一谷漫天南,老树灵芽味自甘。

  信手采来溪水煮,闲分白石意何酣。

  深春盛事一杯茶,坐到幽香泛月华。

  雅客新逢知有兴,清风起处思无涯。

  合抛浮世万千绪,只论平生陶谢家。

  木桌长围身影及,频将禅味满银槎。

  赋得滑竹梁子采茶

  马驹儿

  翠竹森森云路遥,溪声如漱鸟声娇。

  芳菲雾里红衫动,漫摘春芽过野桥。

  题滑竹梁子茶

  刘忠孝

  径远寻山没,香幽忽地生。

  活泉清浣石,老树绿穿缨。

  滑竹饴甘露,连云饱玉英。

  何来图一坐,旦夕对卿卿。

  西江月  奉题滑竹梁子山茶

  暗香疏影

  心素托乎云水,竹深藏得灵芽。一丛浅碧向枝斜,见著坝檬山下。

  清约谁言苦旅,幽怀端的无邪。回甘之趣许来赊,韵煮那年初夏。
  咏信茂堂滑竹梁子茶

  沈忠辉

  久近长天与碧霞,幽幽得气自清嘉。

  紫砂壶与灵泉水,俱候云山普洱茶。

  奉题滑竹梁子茶二首

  杨万红

  佳木金丝久沐霞,修身云雾做仙葩。

  泉撩玉盏春心起,一品情浓琥珀芽。

  香凝一叶野枝桠,采撷春深少雾纱。

  品尽红尘人易老,炉边莫若煮青芽。

  题信茂堂滑竹梁子茶

  黎于栋

  翠叶云山滑竹梁,青阳月色夜来霜。

  新芽老树年年约,一缕春风入碧汤。

  闻滑竹梁子茶而不识

  杨君生

  塞北黄沙掩物华,天南古木发灵芽。

  何当品尽佳茗后,犹未识得此好茶。

  题滑竹梁子茶

  王玉

  岭下烟岚岭上风,南方嘉木入云中。

  好茶应谢仙姝采,忽漫清芬又一盅。

  思滑竹梁子茶

  吴思卫

  巡访九州羁旅乏,不同凉热不同家。

  忽闻梁上彩云赋,最喜清心滑竹茶。

  咏梁子滑竹茶

  林颖

  百丈高坡披彩霞,弥天云雾爱青芽。

  几时携手神仙侣,来饮山间滑竹茶。

  奉题滑竹梁子茶

  邓徳卫

  久居闹市心生困,林立高楼铁壁围。

  一叶千山来相见,茶香酣处忆春雷。

  奉题滑竹梁子茶

  庄琪

  茶国版纳多嘉木,云顶先生极品芽。

  玉壶春色来天地,几许馨香诗无涯。

  咏滑竹梁子茶

  庄子悦

  白云终日绕山梁,阴阴古木隐人家。

  已远尘间烟火气,且烹春水试新芽。

  采滑竹梁子茶

  张小娟

  春衫素手略无瑕,万岭风中凝露华。

  青翠千重云一抹,最高梁上采灵芽。

  奉题滑竹梁子茶

  墨名棋妙

  玉盏拈来一味佳,清泉沸处泛新芽。

  轻抿浅啜香留客,滑竹梁中最好茶。

  采滑竹梁子茶

  王丽

  拂面风轻小径斜,山山岭岭沐朝霞。

  春衫小篓行梁上,来采滇南滑竹茶。

  题滑竹梁子茶

  任拥军

  滑竹梁上木苍苍,吐雾吞云炼道忙。

  疼断新芽交志士,化身清友满屋香。
  奉题滑竹梁子茶二首

  李永清

  且看云深绿万重,尘埃不染坝檬峰。

  欲求梁子真滋味,一盏名茶易动容。

  云山滑竹早逢春,坝上飘香亦养神。

  一水冲开千万韵,不妨细品解其真。

  奉题滑竹梁子茶

  焦浩渺

  时有清风生腋下,咥残紫气看烟霞。

  偶经红日伏低处,来试游仙入梦茶。

  咏滑竹梁子茶

  刘琼

  灵茶自古种仙乡,云雾依稀滑竹旁。

  欲借青云采新绿,谢公屐踏晚风凉。

  滑竹梁子茶

  张艳娟

  古树悠然得月魂,灵芽偏惹露珠痕。

  分明浮动清凉意,一盏氤氲坝上云。

  题滑竹梁子茶

  罗永强

  百年古树发灵芽,云岭之南诞绮葩。

  退却风尘融善水,直教饮者忆芳华。

  题滑竹梁子茶

  蔡清宇

  人工争比自然工?梁上采来殊不同。

  一盏茗香飘逸处,山间云气竹间风。

  奉题滑竹梁子茶

  萧雨涵

  高寨晨曦鸟在窠,竹喧闻踏女郎歌。

  寿山石海烟波里,解道人生苦味多。

  奉题滑竹梁子茶

  骆华荣

  莽莽青山翠翠茶,收风束雨合辉霞。

  人间蕴此真滋味,三叠苦甘清气嘉。

  奉題滑竹梁子茶

  朱翔

  古樹滋雲霧,靈芽活水烹。

  一壺甘苦味,恰似品人生。

  奉题滑竹梁子茶

  王世宏

  得享天然造化功,清明水色翦秋瞳。

  呷香挥别金兰后,到处逢人说坝檬。

  奉题滑竹梁子茶

  琚跃武

  饮风汲露逐云霞,古树繁枝孕嫩芽。

  苦尽甘来何处茗?坝檬山上竹林家。

  滑竹梁子茶

  向明月

  浪迹江湖倍念家,如归故里品仙芽。

  甘饴清爽当时忆,古叶飘飘数落花。

  题滑竹梁子茶三首

  郭业大

  屋脊春来晚,蓝英滋味香。

  问谁留遗憾,未得此茶嚐。

  坝檬古树晚抽芽,蓄满春光晓露霞。

  最喜茶汤滋味足,敢迎鸿渐到天涯。

  一树春光百日晖,高山浓雾绿牙肥。

  茶经未写坝檬韵,陆羽终生抱恨归。
  奉题滑竹梁子茶

  严淑勤

  芳名滑竹梁,勐宋是家乡。

  叶濯云端浴,根收玉露藏。

  甘甜胜美饴,清冽绝琼浆。

  我在千余里,闻风也带香。

  奉題滑竹梁子茶

  王軍

  根古豐枝沐露霞,峰巔橫臥早看花。

  每為諫議問蒼碧,嘗把襟懷向海涯。

  淡泊三生休借酒,清芬七碗不還家。

  詩仙酣醉緣何故,滑竹悠悠梁子茶。

  题滑竹梁子茶

  张潞

  高山厚土自生香,天赋灵芽滑竹梁。

  一盏烹来尘外味,只疑身处白云乡。

  题滑竹梁子茶

  蓝健雄

  出海群龙正伏坡,盘桓岭坳绿回挪。

  黛鳞竖片何些许,玉指衔风为甚么。

  满树青春人背篓,一川雾霭雨沾蓑。

  云深采得清高处,试向壶中卧薜萝。

  题滑竹梁子茶

  马洪仕

  露润灵峰与竹盟,烹几烟袅共云轻。

  佐禅谁解壶中味,甘涩品来均此生。

  题滑竹梁子茶

  李仲兰

  云藏古木嫩抽芽,滑竹相依即是家。

  八寨情浓汇梁子,满山香郁到天涯。

  天生普洱春常在,水养西双名自遐。

  约友异乡诗酒后,劝君更进一杯茶。

  奉题滑竹梁子茶

  程建生

  滇地有奇花,山高出好茶。

  勐乡多野竹,梁子远人家。

  普洱萦香久,陶然忘物华。

  斟来金琥珀,敢向凤池夸。

  题滑竹梁子茶

  宋玉秋

  坝檬古寨采春芽,滑竹梁间野客家。

  煮石凉分天上月,眠云娇胜水边花。

  雨前嫩叶贪新绿,风里高枝爱落霞。

  得共幽人闲泛椀,禅心逸性转清嘉。

  题滑竹梁子茶

  杨益安

  高山云雾深,绿海沁人心。

  树共坝檬老,香随梁子侵。

  叶芽邻滑竹,汤色比黄金。

  余暇闲浮盏,版纳自能寻。

  题滑竹梁子茶

  周忠成

  版纳巅峰春更早,茶园女子笑犹甜。

  君看窈窕如花影,巧手轻轻剪嫩尖。

  奉题滑竹梁子茶

  王虎强

  原本灵芽猛虎看,老七摘取化朱炎。

  却留一片清凉意,正是月魂犹味甘。

  注:老七,西双版纳传说,食仙草,而化日。

  一七令赋滑竹梁子茶

  彭彪

  茶。

  有味,无瑕。

  抽嫩绿,换羞芽。

  新火三煮,古杯一赊。

  出云南版纳,向海角天涯。

  禅者味中求道,客心韵里思家。

  年年岁岁清香溢,暮暮朝朝众口夸。

  题滑竹梁子茶二首

  赵士红

  山脊为家云作裳,沐霞吮露聚春光。

  嫩芽初吐三分绿,已报人间清气长。

  水清淡煮嫩芽舒,甘涩由来共一壶。

  跌宕人生如此态,还从翻转看沉浮。

  题滑竹梁子茶

  王波

  七彩云南嘉木繁,银芽初现靓枝端。

  轻歌一曲春山响,共采新茶岭上攀。
  友赠滑竹梁子茶

  吴江

  馈礼慰征鞍,凝眸嗟复叹。

  撷来春淡淡,寄以月团团。

  漱耳溪泉活,浇肠风雨阑。

  欣欣识君意,饮茗亦加餐。

  滑竹梁子茶

  李镕铮

  西双滑竹产茶奇,香气灵芽此味宜。

  自古官场污丑事,细斟六碗话投机。

  奉题滑竹梁子茶

  蔡贤标

  勐海风光世所无,灵芽伴竹味何殊。

  遥知陆羽修仙去,遗得坝檬三百株。

  题滑竹梁子茶

  渠源

  世间茶客好茶耽,梁子春芽品味三。

  一掬山泉留别日,松风小筑老僧参。

  题滑竹梁子茶

  海岸线

  岚遮雾罩蕴和甘,雨着芳芽拥翠峦。

  我欲因之思陆羽,随风飞到彩云南。

  奉题滑竹梁子茶

  朱海龙

  一瓢归去碧烟侵,数瓣新芽费苦心。

  袁水竹边愁野叟,风生六月动衣襟。

  题滑竹梁子茶

  何雨淮

  卿云知我爱飞槎,载我飞翔十里霞。

  霞下无垠青雀舌,噙香嚼沫品新茶。

  采桑子慢咏滑竹梁子茶

  雪域魂

  迷人版纳,古树三百成园。历清寂、群峰相护,雾作回栏。郁茂层层,野香飘过雨之巅。若逢幽径,殷勤玉手,采向浮烟。

  借得碧流江中,能煮几度窗前。趁余热、分杯啜饮,浸润心田。拟段舆歌,故朋重聚许无眠。此生真意,东篱倚月,梦有千千。

  清平乐奉题滑竹梁子茶

  清尘

  清幽古树,竹外云兼雾。

  流水光阴谁与渡?梁子山中朝暮。

  盈盈一盏轻斟,浮生莫问知音。

  依约那年初夏,灵芽几朵浮沉。

  题滑竹梁子古树茶两首

  青湖钓徒

  秋蛩好趁月华鸣,碧叶浮沉晚籁清。

  一盏微闻天地润,心头流过野泉声。

  百诗百茶得滑竹梁子一饼,乐哉。

  拨开烟雨入凡尘,巧借泉声漫转身。

  夜色初张心欲惬,高山赐我一壶春。

  古香慢题滑竹梁子古树茶

  半夏

  牖窗曳影,银烛烧寒,阶翠幽缀。甃井苔深,汲起半瓢冷月。揖礼向南山,料应有,霜根宿雪。任东风逐燕涉水,暗将素碗吹沸。

  竹阁小,听檐铃铁。随份沉浮,难破清绝。琥珀光生,寂夜为谁虚设。野店客心孤,背灯下,思怀最切。是春前,煮烟里,一痕香冽。

  鹧鸪天寄滑竹梁子茶

  孙忠凯

  淬取高山几叶春,拈来竹韵醒元神。倾杯我自和风里,竖指群夸勐宋人。

  三两友,百千巡,能开五蕴净灵魂。心随日月壶中转,得悟禅茶一味真。

  咏滑竹梁子茶

  一夜北风寒

  为滋雨露向高攀,功利清名两不关。

  最喜诗怀分普洱,一壶煮透好云山。

  奉题滑竹梁子茶

  吴继强

  茶山滑竹满坡香,云雾萦怀翠带长。

  拉祜哈尼迎远客,先行古树坐流觞。
  奉题滑竹梁子茶二首

  吴子良

  梁子千寻雀舌些,巅峰瑞霭沐新芽。

  龙团昔日宫中品,却逊滇山滑竹茶。

  金瓯映绿溢奇香,细呷轻咽味更长。

  滑竹从今添盛誉,西双版纳是家乡。

  滑竹梁子茶属题

  吴亚卿

  遥闻滑竹产名茶,令我驰神润齿牙。

  水路活而汤质细,饮之甘爽兴无涯。

  奉題滑竹梁子茶

  蔡贤标

  勐海風光世所無,靈芽伴竹味何殊。

  遙知陸羽修僊去,遺得壩檬三百株。

  奉題滑竹梁子茶

  吴伟锋

  云雾幽深勐宋乡,承恩雨露沐晴阳。

  仙芽催发春来早,巧制如饴美誉扬。

  减兰滑竹梁子茶

  成文君

  岚烟紫雾,滑竹山高生古树。

  平素时闻,来访茶乡梁子魂。

  清泉渐沸,银盏香浮春露水。

  七碗陶然,香袂飘风轻欲仙。

  题滑竹梁子茶

  樵风

  山高生滑竹,树古养茶神。

  饮浅凉先至,甘回气已伸。

  闲愁消物外,野思得天真。

  邀约何须酒,清襟醉玉尘。

  卜算子滑竹梁子茶

  孔召芝

  生在碧山巅,长沐泠泠露。叶叶青青远浊尘,淡淡晴云护。

  初品一痕甜,再品流霞妒。三品香浓馀味长,风韵追千古。

  题滑竹普洱

  王文龙

  一盏盛来琥珀新,郁香扑鼻口生津。

  西双故事知多少,尽在烟云滑竹春。

  忆少年题滑竹梁子茶

  陈晴晖

  岭头云影,叶间清露,指尖晴水。依稀坝檬上,有采茶歌起。

  小火银芽汤色沸。吹细乳、旧瓯烟翠。一襟带香去,漫品春滋味。

  西江月坝檬普洱茶

  花谢花飞

  试向云岚重雾,撷来翡翠仙芽。甘回缓缓渐青遮,岁月深深埋下。

  汲取一瓯活水,修成浮世清华。密香袅袅素弦加,消得人间冬夏。

  品滑竹梁子茶

  彭中文

  炎风扫荡海天蓝,景象千千一盏涵。

  似玉春枝频滴露,如歌涧水任飘岚。

  霞光溢碗花当赏,月色临窗韵可贪。

  已累尘心闲洗洗,清芬醉到彩云南。

  滑竹梁子茶

  张秀娟

  万仞催冰骨,松高焙蕴长。

  烹炉生古意,回味晓炎凉。

  一饼春风色,几分山野香。

  淡浓何必语,闲坐品兴亡。

  滑竹梁子茶

  泛雪

  霞蒸梁子寨,云蔚古茶园。

  似此杯中物,如人苦后甘。

  鹧鸪天滑竹梁子茶

  蒋淑玉

  峻岭丛山是我家,撷英噙露曳云霞。玄融紫气修禅道,远避红尘咀鹊华。

  溪水碧,竹枝斜。情思一缕寄天涯。仙风逸趣诗心净,味隽香浓勐宋茶。
  咏滑竹梁子茶

  碎梦阁主

  溪清岭峻径途斜,滑竹梁间雾笼纱。

  老寨风淳涵古韵,高山雨厚隐奇葩。

  天边易见王孙草,人世难寻陆羽茶。

  汤细味甘香气馥,三杯恰似饮流霞。

  摊破浣溪沙饮滑竹梁子茶

  马峥嵘

  梁子新茶入手香,光阴虚度又何妨。案上小说懒翻到,第三章。

  几片青山浮浅翠,一壶月色转微凉。蝶梦若来才只许,半宵长。

  减兰奉题滑竹梁子茶

  严肃

  彩云南天,林深雾重露华妍。

  锦绣山川,老树新茶供缱绻。

  匠心妙传,滑竹梁子凝紫烟。

  四海声喧,信茂春深又一年。

  收信茂堂滑竹梁子茶感题

  严肃

  轩开室雅夏日长,习习荷风送清凉。

  滑竹梁子茶一品,新诗微吟齿颊香。

  己亥立夏前咏滑竹梁子2429茶

  龚学艺

  南滇绿海山水连,滑竹梁子版纳巅。

  若非信茂岂可知,崖林深处嫩叶鲜。

  馨香若兰澈如雪,云露凝华雾遮颜。

  松竹为心品佳茗,歌行诗书写新篇。

  奉题滑竹梁子茶二首

  吴婷芬

  【一剪梅】

  信茂堂前聚客贤,尝尽甘甜、渌水铫煎。茗香故里竹绵延,片片新茸、春染霞烟。

  馨满厅堂笑满轩。谈侃珠连、言汇词篇。茶中驸马赛潘安。款款深情、浅醉流年。

  【浪淘沙令】

  云雾挽霞天,香叶名山。青葱玉竹嫩牙鲜。梦绕魂牵佳茗愿、信茂茶冠。

  古木写新篇,七彩山川。铅华洗尽聚群贤。德远孝传持善念、驸马依然。

  题信茂堂滑竹梁子茶三首

  赵津玉

  千波岚烟心界外,登高踏青道古今;

  信茂堂前翡翠叶,滑竹梁子解珍茗。

  滑竹自成林,梁子香满天。

  高山云雾里,飘渺九宵仙。

  古茶渡吾心,清野飘梵音。

  人生须快意,天涯若比邻。

  题信茂堂滑竹梁子茶

  张英兰

  青云邀小月,一梦纵仙姝。

  茶水澜沧畔,余生共玉壶。

  题滑竹梁子茶五首

  毛运

  滑竹梁子何所有?勐宋岭上多白云。

  贰肆贰玖高独秀,茶可自怡可赠君。

  寻茶路上听蝉鸣,贰肆贰玖踏白云。

  版纳之巅凭远望,采茶歌女穿云声。

  一竹一茶一高山,滑竹凭云不凭栏。

  茗满五十州自许,版纳之巅歌女叹。

  香叶嫩芽可堪夸?足踏白云观朝霞。

  问君居家在何处,滑竹梁子种花家。

  一山一颠一云霞,一叶世界一新芽。

  一女轻歌一手采,一壶乾坤一泡茶。
  如梦令  信茂堂滑竹梁子茶

  杨明鹤

  薄雾山溪清流,绿妆婆娑露滴。

  牵儿绕林寻,攀高携手相望。

  采撷,采撷,长技摇曳巢蜂密。

  咏滑竹梁子茶

  鲁国元

  燕子双双过翠峦,青衣水袖对春寒。

  挥尘小饮添诗兴,化食消慵可佐餐。

  咏滑竹梁子

  苏红

  每到清明吐嫩芽,芳心一动醉煙霞。

  沉浮往事杯中溢,止渴生津岂用夸。

  咏滑竹梁子茶

  钟自鸣

  西双版纳好風光,滑竹青青绿叶长。

  老树新芽春更发,清凉爽口似琼浆。

  咏滑竹梁子茶

  严可晓

  人间有味欲何求,酒后眠前只一瓯。

  拓帖晴窗神气定,无穷韵处自風流。

  咏滑竹梁子茶

  鲁兴甫

  全凭日月铸幽魂,新芽火焙更雄浑。

  功夫茶道原深厚,积庆人家福满门。

  咏滑竹梁子茶

  朱宗云

  山中灵草本逍遥,岁岁明前雨后娇。

  沸水冲时香满室,琼浆入口积愁消。

  咏滑竹梁子茶

  张宏树

  绿叶盈盈片片新,茶姑采撷在初春。

  诗人若解杯中味,且到云南作贵宾。

  咏滑竹梁子茶

  鲁拯

  年年大雁自南回,岭上春芽破雾开。

  八寨茶姑全出动,風光一片入雲来。

  咏滑竹梁子茶

  杨世全

  何须问道向灵山,版纳峰高不一般。

  雾笼滇池三百里,茶生虚幻白雲間。

  咏滑竹梁子茶

  洪四宝

  東風又唤白云从,半岭滇茶半岭松。

  若问年年春好处,一壶普洱话相逢。

  咏滑竹梁子茶

  刘胜宽

  普洱生茶果不同,生津解乏有奇功。

  晨来先沏三壶水,耄耋之年定耳聪。
  咏滑竹梁子茶

  鲁良新

  高山厚土莫相欺,古树新芽又赋诗。

  茶师若有三分意,定让声名宇内驰。

  咏滑竹梁子茶

  田纪耀

  峰头依旧白云微,老树春情岂可违。

  山寨姑娘身手快,一箩茶叶绿而肥。

  咏滑竹梁子茶

  谢图财

  总说滇红口感殊,今闻普洱傲江湖。

  春芽自可明双目,若解愁时沏一壶。

  咏滑竹梁子茶

  杨岚

  春分一近百花齐,岭上茶芽夜吸霓。

  制作精工成上品,骚人酒后好开题。

  咏滑竹梁子茶

  张天文

  又闻普洱创新牌,滋味醇香溢竹斋。

  自信茶人多识货,焉教绝品市中埋。

  咏滑竹梁子茶

  印明

  危峦叠嶂入青雲,溪水潺潺绕野村。

  春后山家无别事,姑娘日日采茶勤。

  咏滑竹梁子茶

  许世忠

  云南又是艳阳天,寨里姑娘上岭巅。

  嘹亮歌声欢又快,高山茶叶最新鲜。

  咏滑竹梁子茶

  孙勇

  本是春来赏雁翱,西双版纳雾滔滔。

  不知信茂茶中韵,空到云南走一遭。

  咏滑竹梁子茶

  俞日毅

  姑娘山上唱情歌,小伙闻听竟着魔。

  手搭凉篷朝远望,好茶原在涧西坡。

  饮普洱茶有感

  微灯

  烘来勐海十分春,一盏橙黄每自珍。

  闲啜不愁形影独,远方亦有解茶人。

  咏滑竹梁子茶

  闵登云

  春来燕子又娉婷,古木新枝始发青。

  一饼滇茶风韵妙,亲朋共品最温馨。

  咏滑竹梁子茶

  鲁良蔚

  信茂堂名果不虚,文人欢聚在云居。

  一壶普洱春还在,犹似滇南燕到初。

  满江红  咏信茂滑竹梁子茶

  苏红

  醒目清心,消淤食,安神除恼。

  能补肾,驱炎利尿,祛風化表。

  润肺排痰犹拿手,谢苍天喜降仙草。

  在山中,饮雨露霓霞,青云浩。

  减肥腻,知卓效;欣固齿,生津妙。

  更延年益寿,绝非图报。

  赞嫩芽婷婷玉立,春光明媚千般好。

  到人间、切莫问原因,情难了。
  跋

  滑竹梁子的前世今

  滑竹梁子茶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西部的勐海县勐宋乡,海拔2429.5米,是西双版纳境内海拔最高的山峰,也是西双版纳旅游景点最高之山,被誉为“西双版纳屋脊”和“西双版纳之颠”。

  滑竹梁子生长有大片粗如酒杯,竹节长而光滑的野竹,不像人工栽培的龙竹、甜竹般成丛,而是遍地散生,较集中连片的竹林约有20余亩,当地人称“滑竹”,山依滑竹而得名。滑竹梁子山坝相连、梯田碧绿、村寨错落,是登山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采风的好地方。

  滑竹梁子古树茶是保塘四个寨子,蚌龙三个寨子,还有坝檬,共八个寨子茶园的一个总称,是哈尼族、拉祜族、汉族三种民族居住地。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属亚热带气候。

  其中坝檬古树春茶作为高海拔茶,特具清凉品性,水路活而汤质细,饮之甘饴清爽,前三泡味道较清,略有劲感,其后味道加重,主要表现在苦感之上,回甘迅,生津绵密,勐宋茶较涩,此茶闷泡亦有明显涩感,但都能很快化开,留而不滞,余味悠长。本茶滋味饱满香气如兰,具有丰富的内质和涵养。高山厚土之茶,后期潜力无可限量。

  感谢全国各地的诗人词家,不吝美好言辞题赞这款颇费匠心的普洱茶新品,为“滑竹梁子2429”进行风雅文化加持。欢迎各位诗友到彩云之南行走,赏光到信茂堂品茗说诗赐教,我随时恭候大家光临!

  云南信茂茶业集团董事长鲁保铸

  2019年6月21日于昆明新亚洲体育城信茂堂

信茂堂茶诗选

《信茂堂茶诗选》

《驸马茶赋》
刘黎平

夫婿至尊者,莫过驸马;女儿至贵者,莫过公主。草木至精者,无非茶茗;人伦至大者,无非夫妇。

夫妇敦睦,则六气调和;茶茗淳冽,则神思清穆。
 
天下之平,无非调和;宇内之安,莫过清穆。故夫妇者,茶茗者,岂为轻忽之类,实乃治平之属。
 
夫有妙茶,其貌荣敷,其类则普洱,其地则滇域,其性则甘醇,其质则纯煦。
 
节彼高山,有彼皋卢,烟岚雨露,冉冉云腴。
 
执子之手,采采盈筐,喷泉煮柯,煮霞炼玉。铸此一饼,胭脂可弃;熔此一握,恩爱愈足。
 
融雪煎香,妾心清溪之洁;白花浮光,郎意碧云之古。
 
哕哕车鸾之动,君为长安驸马;袅袅茶烟之浮,妾为咸阳公主。不负百年琴瑟,一盏高品;能添朝暮胶漆,班瓯泛绿。
 
涵濡天地之德,宣佐人伦之化;中和四时之迁,纾调百节之郁。
 
此妙茶者,其名驸马,作茶者谁,鲁子当属。
 
夫鲁子者,茶中高士,茗界奇侠,仰追古道所历,俯思今日之需,守古法而制新葩,知人心而烹绿乳。
 
饮之上接神古之郎朗,品之下通清思之如如,仿佛兮若珍米之汤,恍惚兮若万物之母。
 
阳宗湖不足方其甘洌,凤凰山不足拟其清素。虽在高山之远,然有皇室之尊;虽出深林之幽,然有魏阙之富。

妻尊夫为驸马,夫爱妻似公主。品而诚信,质而繁茂,调和六气,以此敦睦,以信茂之品质,事天下之生民,行彼新时代之长路。

《驸马茶诗选》

《冬夜阖家品信茂驸马茶》
胡长虹

泉沸团圞夜,雪霁月当门。
吾女偎吾怀,仰首听茶喧。
普洱此极品,甘醇不必论。
吾妻亲奉盏,先敬乃亡魂。
阿爷遗训在,谆谆诲后昆。
妻再执壶注,双手递慈萱。
室暖春先到,香浮炭炽盆。
一啜肝肠爽,再啜涤尘烦。
长啜心向善,康健长儿孙。
养身兼养性,要妙难尽言。
举盏还谢妻,持家赖汝恩。
家和邦自振,真理茶中存。


《品驸马茶》
郭凤林

巫山旧话近荒唐,爱到真诚梦自香。
积善人家余庆远,孝亲儿女两情长。
千春雨润通灵树,一盏茶知信茂堂。
但使纯和滋味在,凤巢鸾榻总芬芳。


《咏驸马茶》
马飞骧

大道无积万物成,乾刚坤柔信有情。
四时运化无穷已,日居月诸体幽明。
万象森罗元一理,充塞宇宙恣流行。
天地交感为通泰,云行雨施极清宁。
仰观俯察何易简,效天法地格神灵。
夫义妇顺亦例此,敦伦敬爱以利贞。
淑女窈窕君子逑,关雎和鸣相匹俦。
桃夭灼灼宜家室,鹊巢鸠占礼以求。
琴瑟在御岁云好,生室死穴坚柏舟。
盘石不转席不卷,海枯石烂誓白头。
可怜相许雁丘词,痴绝忆梅下西洲。
魂兮化蝶双飞去,斜晖脉脉水悠悠。
至诚由来似仙葩,两情相悦易齐家。
一自知止明终始,奚其为政远天涯。
执柯伐柯则不远,登高自卑路未赊。
当此一念横四海,上为秋月下春花。
陌上自当缓缓归,停车但赏缕缕霞。
绚烂之极归平淡,等闲来吃驸马茶。
举案齐眉两相欢,驸马意寄礼之端。
世人未解辞让礼,固得俗谛带笑看。
五味尝遍惟衷此,五湖游来独向滇。
绝知四山有佳茗,一饼粹美足大观。
格高苍山云树远,韵长洱海雪鸥闲。
品得万古醇郁气,不学参禅不学仙。


《诗赞信茂堂三首》
魏贵芳

普洱从来老更醇,休言佳茗似佳人。
千年古木寻常见,千岁美人哪得闻。

普洱从来老更醇,酵藏数载未堪陈。
茶农恨不生千古,捧出金汤奉客人。

普洱从来老更醇,承天养叶地肥根。
滇南天地野之野,我愿乘槎一问津。
《诗赞驸马茶三首》
张庆辉

驸马茶香唇齿留,衔杯许我暂忘忧。
此中三味真浓酽,自是人间第一流。

朝沐清风夕饮霞,倩谁素手采新芽。
春山万里都行遍,得此人间驸马茶。

龙芽凤草为谁求,每向滇南纵远眸。
天下好茶天下共,春山十万一仓收。


《诗赞历代科举忠臣》
胡荣华

《大明状元旅滇诗人学者杨慎》

执非大礼触皇天,杖贬南中路九千。
绿叶红英依雪放,穷山绝域抱香眠。
滇池度曲佯无奈,洱海编歌赦未还。
李杜怀抱吟坎坷,边陲风物至今传。

传统文化之状元茶,命名取自传统文化中科考殿试三鼎甲首名,别称状元、状头。诗歌吟颂了明代状元杨慎事迹。杨慎因谏获罪流放云南至死,一生关心民间疾苦,著有多部川滇风物诗文,为云南文教做出了重大贡献。普洱茶杨状元结合可谓相得益彰,潜心选料发酵堪比“十年寒窗”,甫一面世便得到了众多茶友的追捧。

《大清榜眼外交名臣李仙根》

一代帝师归上筵,安南奉使靖烽烟。
崇真办事实堪用,体国忠公总两全。
宦海余身多起落,船山寄梦少回还。
篡修明史感兴废,依旧民生最可怜。

传统文化之榜眼茶,命名取自传统文化中科考殿试三鼎甲次名,别称榜眼,始于北宋。诗歌吟颂了入清后蜀中科举第一人李仙根事迹。他自幼以“崇实”为志业,以天下为己任,一生“三起三落”,公忠体国荣辱看透。正可谓:普洱榜眼一饼茶,心忧黎民牵万家。

《大清探花洋务重臣张之洞》

冷观帝制陷重围,体用华夷大义归。
铁血边关摧费里,粤都洋电放光辉。
中兴纵赖名臣力,君宪终推运势违。
互保东南存国体,武昌枪响梦成非。

传统文化之探花茶,命名取自传统文化中科考殿试三鼎甲第三,别称探花,始于北宋。诗歌吟颂了晚清洋务重臣张之洞事迹。张之洞乃中国近代工业奠基人之一,逢庚子之变,曾参与联名“东南互保”以全国体,还首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普洱茶请张之洞代言,寓意大丈夫当济世为怀为国分忧。
《宰相茶:蜀汉贤明宰相诸葛亮》
 
为匡汉室枉劳心,定鼎中原意未泯。
逆势存身频北伐,攻心无效始南征。
蜀中何来帝王气,命里终归肝胆臣。
夜半重读三国志,出师一表最伤神。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改革家。应刘备盛情相邀,他协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实现了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刘备去世后,他主导蜀汉军政事务,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而返。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刘禅追谥他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桓温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


《将军茶: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
 
瀚海黄沙任我行,汉家征马踹王庭。
草原终雪白登耻,西域始宽武帝心。
战战匈奴迁僻壤,迢迢丝路响驼铃。 
苍天不与英雄寿,华夏至今仰战神。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十七岁为票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十九岁时升任骠骑将军,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漠北之战消灭匈奴左部主力七万余人,封狼居胥。战后加拜大司马,与卫青同掌军政。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二十四岁,陪葬于茂陵,谥号景桓,坟墓如同祁连山的样子。


《尚书茶:大唐文忠尚书颜真卿》
 
最敬唐朝国士风,惯扛巨鼎破长空。
祭侄有稿真名世,劝逆无功亦鬼雄。
正气一身孤胆异,楷模千古赤心同。
每临碑刻端详久,字字浑元写大忠。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唐朝名臣、书法家,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御史茶:大清铁骨御史钱沣》

五华书院觅无踪,曾养南园两袖风。
笔落丹青溜瘦马,章呈意气耻雕虫。
敢弹大内九千岁,不愧南中颜鲁公。
江山兴废廉政事,胸襟磊落撞黄钟。

钱沣(1740年4月26日[1]—1795年10月30日[2]),字东注,一字约甫,号南园,云南昆明人,清代大臣、书画家。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授检讨,官至御史。曾疏言乾隆宠臣和珅为军机,办事不遵制度,因授稽察军机处之任。和珅知其家贫裘薄,凡劳苦事多委之。56岁时,钱沣准备弹劾和珅,却突然病死在北京云南会馆。在钱沣枕下,发现了奏本底稿,写了几千字,开列了和珅罪状20多条。钱沣逝世后5年,和珅终于事发,被抄家,赐自缢。钱沣书法逼近颜真卿,尝兴酣画马识者珍之,故而民间又称之为“瘦马御史”。著有《南园集》。



《七位诗人吟赞新24孝》

小序

七诗人同题礼赞24先贤
梅兰竹菊加持24孝普洱

孝道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所谓百善孝为先。在儒家传统文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孝也是居于首位!24孝故事虽流传至今,但其中一些孝行与当代价值观相去甚远。信茂堂素以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己任,力图光大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因此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重磅推出新24孝普洱茶——由信茂堂掌门人鲁保铸先生优选了近现代24位先贤人物的孝亲事迹,并专邀陈仁德、葛勇、沈忠辉、张庆辉、马昆华、张家安、胡荣华等7位优秀诗人逐一吟诗赞之,延请著名书法家鲁善旭书写诗稿,特约著名插画家杨虹、马涛伉俪插画,经社会各界人士群策群力,最终成就了这一桩诗书画茶四位一体的盛世佳话。

24孝梅系列
曾国藩、彭玉麟、李根源、龙云、陈毅、许世友


《曾国藩》
葛勇

三不朽人真圣贤,家书一卷美名传。
孝亲自得苍天佑,恩赐人间大福田。

曾国藩(18111126-1872312),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孝亲极笃,并有《曾国藩家书》风行天下,收录家书435通,其中《教子书》115通,特别提倡孝道。认为孝亲是人最大美德,可得大福报。



《彭玉麟》
陈仁德

文治武功第一流,大名当日满神州。
忠臣孝子君兼得,千古英雄孰与俦。

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生于安徽省安庆府。清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封一等轻车都尉,赐太子太保,谥刚直。以孝顺著称,少时家贫,母欲尝燕窝不得,为此终身不食燕窝。



《李根源》
葛勇

虎将雄威情也长,墓庐坚守伴萱堂。
寒烟冷月石湖寺,今日梅花依旧香。

李根源(1879-1965),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过元勋朱德的老师,生于云南德宏州梁河县九保,云南腾越(今腾冲)人。曾任云南陆军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总办,与蔡锷等发动新军响应,成立大汉军政府,任军政总长兼参议院院长。1927年,他母亲去世,殡于吴县境内的石湖治平寺,在守灵期间,李根源曾发誓在服中不出吴县县境一步。



《龙云》
胡荣华

西风铁马走乌蒙,参拜龙祠忠孝同。
封鲊丸熊中正,可怜终未锁蛟龙。

龙云(18841962)彝名纳吉岬岬,字志舟,原名登云,彝族。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乡人。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促成云南起义和平解放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龙云对母至孝,建龙氏宗祠,蒋中正特题匾“封鲊丸熊”以表彰龙母教子有方。



《陈毅》
沈忠辉

书生掷笔即豪雄,马上十年西复东。
但见娘亲换脏裤,何妨去做洗衣翁。

陈毅(1901826日-197216日),中国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陈毅亲自为娘洗衣裤。



《许世友》
葛勇

将军毅魄返乡关,抛却哀荣似等闲。
非是凌烟不知贵,为陪阿母看青山。

许世友(1905228-19851022),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1955年许世友将军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死后自请不入八宝山,归葬故里母亲坟旁。

24孝兰系列
朱安、陆英、于凤至、谢婉莹、施剑翘、杨绛



《朱安》
马昆华

灰却痴心意转安,唯知侍母奉盘餐。
墙高无奈蜗牛老,世味秋荼自强欢。

朱安(1878-1947年),浙江绍兴人,鲁迅原配。温厚知礼,不甚识字,娴于烹饪针黹。鲁迅视其为母亲所赠礼物,不得不接受,必须赡养,无关爱情,不予亲近。朱安退忍自谦,甘守空房,勤苦耐劳,侍奉婆母终老,深得老人喜爱,并受到鲁迅家人的敬重。自喻为蜗牛慢慢爬墙,愿追随丈夫渐获其认可,然终不如愿。



《陆英》
马昆华

待上恭和待下宽,庭前最爱满芝兰。
人随卷地东风去,贤孝声名里巷传。

陆英(1885-1921年),江苏扬州人,安徽张树声孙张武龄妻,“合肥四姐妺”之母。夫妻情深,家族和睦,育有子女九人,皆有贤名。她孝顺长辈,倍受怜爱,厚待下人,并教他们认字算数,深得爱戴。她治家有道,掌理家族内务,公正果决。她家境殷实,出手阔绰,当年出嫁盛况及为婆母操办七十寿诞等盛事为街巷争传。后不幸因牙患早逝。
 


《于凤至》
张庆辉

冷衾岁月去如烟,帅府芳华绝可怜。
一世情空全孝道,奉天有女史宜镌。

于凤至(18971990),字翔舟,实业家,张学良原配妻子。1915年和张学良结为伉俪。在张学良的坎坷人生之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张学良与赵四小姐成为事实夫妻后,于凤至独守帅府,尽心竭力孝敬公婆,赢得了张氏家族上上下下的认可与尊敬。


《谢婉莹》
张庆辉

当时怀抱有余温,多少甘醇入梦魂。
耄耋犹垂思母泪,毕生未负是亲恩。

谢婉莹(19001999),女,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 ,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从小在母亲的陪伴下长大,对母亲十分孝顺,对母爱有极深的体认,在其作品中,母爱是永恒主题,冰心一生写下了大量怀念母亲的诗文,留下了“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隐蔽”的名句。



《施剑翘》
陈仁德

快意恩仇事亦奇,笑看血溅佛堂时。
不辞一死全忠孝,枪手原来是女儿。

施剑翘(19051979),原名施谷兰,安徽桐城人,其父施从滨为奉系第二军军长,被直系孙传芳俘获残杀并枭首示众,乃发誓为父复仇以尽人子之道,先谋于堂兄,复谋于丈夫,均未果,遂决意不惜一死伺机亲手复仇,经反复谋划并等待时机,终于在十年后刺杀孙传芳于天津居士林,大孝感天动地,赢得国人纷纷赞誉,获国民政府特赦。



《杨绛》
马昆华

炉火新添室渐温,家严小寐我偎门。
轻翻书页轻移步,待奉清茶炉畔蹲。

杨绛(19112016年), 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出身书香门弟,富家学渊源,继承了母亲温柔坚韧的性格和父亲好学坚强、正直淡泊的品质,父母间默契相处的模式及他们爱家的方式也对她产生极深影响。其散文随笔中家庭亲情温馨可感,其一生得益于家庭教育者良多。
24孝竹系列
李经述、蔡元培、鲁迅、黄侃、胡适、傅斯年


《李经述》
张家安

岂独儒门一卷经,三坟五典燕然铭。
为臣为子倾忠孝,但恨鸿才未振翎。

李经述(18641902),字仲彭,号澹园,安徽合肥人,列入国史孝友传。是晚清重臣李鸿章之子。聪颖好学,日尽数卷。家境显贵,却夏不葛冬不裘,自奉极俭。无狂妄之言、多沉郁之声,于时局艰危时时在心。伺病母衣不解带,每药亲历亲尝,更割臂肉为母入药。父病重,数月间寸步不离,昼不甘食,夜不交睫。每天烧香吁天,宁肯以自身相代。父去世后,李经述虽在家人的苦劝下未殉父,但,由于过度的劳累与悲伤,也在数月之内离开了人世。


《蔡元培》
沈忠辉

树人开启百年风,鉴古知新济世穷。
救母先生能割臂,至今浩气贯云中。

蔡元培,(1868111-1940) 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母病,蔡先生听说割臂肉入药,可以延寿,割臂肉为母亲和药疗病。


《鲁迅》
张家安

风雨仙台记旧襟,平康乡梦几回寻。
生涯未负悬壶志,但为神州理病心。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华历代100多个经典孝行故事中的一个典型孝子。因其父亲去世早,他对母亲百依百顺,鲁迅常年漂泊在外,只要有可能都要回家看望母亲,而且每次都不忘记亲自为母亲的老寒腿拔火罐,陪母亲游览,光在生命的最后六年时间里,写给母亲的书信就多达116封,不仅在家书里向母亲报平安,还时常照些近照给母亲看。


《黄侃》
沈忠辉

著书革命两征途,狂逸名声满帝都。
一自慈亲离世后,余生长带母坟图。

黄侃(18861935)字季刚,号量守居士,湖北人,著名国学大师。著述有《音略》、《说文略说》、《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文心雕龙札记》、《日知录校记》、《黄侃论学杂著》等数十种。母亲去世了,黄侃大恸,吐血不止。当时,清政府严捕革命党人,黄侃被迫逃亡日本,但思母不已,便请好友苏曼殊画了一幅《梦谒母坟图》,这幅画成为他的随身宝物,一刻不离。



《胡适》
张家安

礼教因人自有殊,能容沧海众流趋。
仁心得抱冰为化,卧鲤何须孝有图。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笔名胡适,徽州绩溪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未满四岁丧父,在母亲惟父亲为楷模的教育下,胡适以父亲为榜样,刻苦地走上了学术道路。一生崇拜父亲,赞誉父亲,不遗余力的珍藏、整理出版父亲的文集,多次在回忆录中追忆父亲。同时,胡适对母亲更是百依百顺,无微不至。为了博取母亲的欢心,不惜牺牲自己的婚姻,和一个在诸方面与自己极不相称的小脚女人江冬秀过了一生。


《傅斯年》
张家安

植杖瀛洲独秀峰,长安回望水云重。
文章经国先忠孝,今古凭传醒世钟。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傅斯年九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含辛茹苦把兄弟二人抚养成人。傅斯年极为孝顺,哪怕母亲偶感风寒,也要煎汤熬药侍候左右。母亲因病不能吃肥肉,于是傅斯年的夫人便不买肥肉。但周太夫人喜欢吃肥肉,有时还为这事向儿媳妇发火。见此情形,傅斯年便在母亲面前长跪不起,向母亲说明利害关系,以求得母亲的理解,直到母亲消气了才起来。
24孝菊系列
胡雪岩、叶澄衷、孟洛川、张謇、陈嘉庚、卢作孚


《胡雪岩》
胡荣华

红顶徽商砥砺行,屡捐巨款慰娘亲。
孝心感动老佛爷,诰命钦封扬美名。

胡雪岩 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岩的父亲早逝,他是在母亲的教导和养育下长大的,胡雪岩一直想做个大孝子,以母亲的名义为大清朝廷捐了很多钱,慈禧太后亲赐胡雪岩的母亲为一品诰命夫人。


《叶澄衷》
张庆辉

几多欲养愿终违,未若澄公迎母归。
华屋奉亲存至孝,来从沪上报春晖。

叶澄衷(1840-1899),原名叶成忠,浙江省宁波府镇海县庄市人,是著名的宁波商团的先驱和领袖。他做生意很有天赋,头脑清醒,乐观时变,为人处事既诚且信,宽厚待人,被称为“首善之人”。叶澄衷是个大孝子,经商初有业绩时,便为母亲在上海造了一幢明清风格的浙江老宅,把守节抚孤、年老多病的母亲接到上海居住,由其原配汤氏作陪,并雇用女仆四人服侍照料。


《孟洛川》
张庆辉

孟公勋绩入荧屏,亚圣遗风史有铭。
业大何妨守诚敬,一生孝母有余馨。
 
孟洛川(18511939),名继笙,字雒川,亚圣第六十九代孙,孟家祥字号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瑞蚨祥的创办者和掌舵人。一生兴办多项慈善和公益事业,诸如设立社仓,积谷备荒;修文庙,建尊经阁;设义学,经理书院;捐衣施粥等。孟洛川一生孝敬母亲,对此,电视剧《一代大商孟洛川》中有生动刻画。


《张謇》
胡荣华

幸得慈禧点状元,投身实业补苍天。
终归孝道连忠厚,不负初心创海棉。

张謇(185371日~1926824日),字季直,号啬庵,汉族,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省海门市长乐镇(今海门市常乐镇)。清末慈禧钦点状元,翁同龢曾这样向光绪帝介绍:“张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他主张“实业救国”,是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


《陈嘉》
胡荣华

孝亲报国赴南洋,资助逸仙担大梁。
抗日侨领真砥柱,延安笃定谱华章。

陈嘉庚(18741021日——1961812日),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人(今厦门市集美区)。青年时期的陈嘉庚就深受中国传统孝道影响,是一个勤俭持家的孝子。其孝敬父母、爱国爱乡的精神,赢得了各界人士一致好评,成为后世闽南商帮学习的楷模。


《卢作孚》
胡荣华

破釜沉船大丈夫,峡江万里战倭奴。
渝州居所本清俭,只有双亲享特殊。

卢作孚(1893414日—195228日),原名卢魁先,别名卢思,重庆市合川人,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民生公司创始人、中国航运业先驱,被誉为“中国船王”“北碚之父”。他平生生活简朴,但孝敬父母绝不含糊。抗战时期他在重庆的寓所,除了父母所住房间陈设比较讲究,其他房间一律从简。

原标题:礼赞 | 《信茂堂茶诗选》

茶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你知道吗?

一道二悟三友四气五性六味七情八难九香十德,茶道,犹如人生之道。自古以来,文人雅士总是把品尝佳茗,和品味人生相提并论,以茶道来省悟人生之道。品茶,就是品你的人生。

茶,一曰道

茶道,犹如人生之道,以茶道来省悟人生之道。品茶,就是品你的人生。



茶,有二悟

一杯茶,喝入口中,先得其苦,再得其甘。人生亦如此,先苦才会后甜。喝一杯茶,拿起,放下。拿起是为了生存,放下是为了生活。



茶,有三友

饮茶以客少为贵。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

 



 

茶,有四气

“气”指茶人饮茶后驻留在五脏六腑及口吻舌之间的气息。

  一曰生气

饮茶后有股清新生动的茶器充盈於茶人胸腹之间,这既是大自然的生气,也是生命体的生气,更是茶人心胸中孕育的生气。

  二曰灵气

茶气不仅要生动,更要鲜活,有流动的感觉,称之为灵气。

  三曰正气

茶气不偏不倚,平和中庸,稻之为正气。孟子日;吾善吾浩然之气,所养者,正气也。

四曰意气

茶气不仅要平和,更要有一种慷概激昂的意气在,这不僅是对茶的要求,更是对茶人的要求。



 

茶,有五性

清:形神俱清。

洁:品质高洁。

和:温和脾胃,润择五脏。

长:长养精神,益气生津。

兴:提神醒脑,养生益智。



茶,有六味

  轻:入口轻扬,过舌即空;

  甘:后味回甘;

滑:口感滑爽;

  嫩:无粗老之感;

  软:无生硬之感;

厚:无淡薄之软。



茶,有七情

喜:使人心情愉悦。

爱:茶德仁,使人生仁爱之情。

哀:起人哀思,但“哀而不伤”。

  幽:发人幽情。

寂:使人生空寂之情。

  淡:使人有澹泊之志。

  真:发人真情。




茶,有八难

一造,二别,三器,四火;五水,六投,七瀹,八饮。

采焙不精,非造也,辩形认色,非别也;

镂金刻玉,非器也;幽暗无明,非火也;

粗老濁重,非水也;不知茶時,非投也;

不谙茶理,非瀹也;吸香啜味,非饮也。


茶,有九香

一清、二幽、三甘、四柔、五濃、六烈、七逸、八冷、九真。

干茶清香、点茶香幽、壶盖香甘;

沦茶香柔、盏底香浓、淋壶香烈;

注茶香逸、凉后香冷、茶汤香真。

茶,有十德

晚唐时期,刘贞亮将茶道精神称之为茶德,著有《饮茶十德》:

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

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

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

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

以茶可雅志;以茶恪行道。

唐韵茗茶馆主营:极白安吉白茶、品品香老白茶、可以兴普洱茶、神农氏小罐茶、台湾乌龙茶、铁观音、金骏眉、大红袍、云南滇红、等各类商务礼品茶、另有中粮名庄荟进口红酒专柜,春节商务随手礼大全!公司年会的茶、年底招待的茶、 走亲访友的茶、家人团圆的茶、 犒劳自己的茶、百元随手礼尽在唐韵茗茶馆!

找到约27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