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写诸葛亮的诗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中国茶叶的历史轮廓

上下五千年

杀伐抢资源

唯有古树茶

自然成资源

我们中国至少有5000年的文明,虽然这个结论专家还在争论,也有不少外国人持怀疑的态度,或者直接否认,因为缺乏一些实物的证据。但在我们中国的老百姓心中,炎帝、黄帝、尧舜禹汤等就是我们华夏的祖先,这些人都是真实存在过的,那我们5000年的文明史就是真实不虚的,至于证据,让专家慢慢找,由人民给他们发工资。

茶叶最早的记载是古本的《神农本草经》,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可见茶叶的历史也是5000年左右了,只是茶叶一开始并不是作为商品或者饮品存在,而是药品,并且是解毒的药品。在这漫长的5000年里,茶叶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史,我们把茶叶的这个漫长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为萌芽期,第二为培育期,第三为成长期,第四为成熟期。接下来我们就逐步从这四个阶段详细描述茶叶的历史轮廓,给大家一起梳理茶叶的本源。

茶叶的萌芽期经历了三千年。

从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叶到汉朝,大约3000年的时间里,都是处于茶叶的萌芽期。为什么把这3000年称为茶叶的萌芽期呢?有什么标志性的依据呢?我们的依据基于两点,一是这三千里没有大面积的种植茶叶。二是没有形成有规模的茶叶市场。

这三千年的历史,没有太多的文字记载。只有从《诗经》、《华阳国志》、《晏子春秋》等找到零星的记载。依稀可以看到茶叶在这三千年里一直存在,而且是很重要的存在。因为很多时候茶叶都是在重大祭祀中出现。天子祭祀是古代最重要的国家级活动,关乎国运,所用祭品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时候的茶叶主要是用于食用,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和生姜、桂皮、大米等一起煮粥食用。

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和逻辑层面去分析,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个野生的植物,发现它的时候是能解毒的药,那人们把它作为草药一点问题没有。要经过很多人的尝试才能把它作为能食用的蔬菜,还要经过长期的训化和选择才会固定一些口感适合的品种作为长期食用,又要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才能把茶叶作为饮品。犹如现今的鱼腥草,在云贵川是日常蔬菜,但在中国其它大部分地方还是中药材。

这就是茶叶的萌芽期,犹如冬天一样漫长无比,神秘莫测。但就是这3000年的沉寂,将开启一个植物在这个星球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可以说是植物界当之无愧的王者,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植物,能开启这么精彩的故事。

从汉代到唐代是茶叶的培育期,大约经历了1000年。

到了汉代,茶叶的普及度得到大幅度提高,从很多文献也能查到详细的记载。陆羽《茶经》就记载丹丘子、司马相如、杨雄等喜欢喝茶的人。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一时期归为茶叶的培育期呢?是因为这一时期集中了很多开创性的种植茶叶的牛人。

首先是西汉末年的的四川严道人(雅安名山区)吴理真在雅安蒙顶山种植茶叶,是有文字记载的,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人。东汉末年,道教四大天师之一的葛玄,又在浙江台州开启了种植茶叶的事业。大约同一时期,云南布朗族茶祖帕岩冷也在景迈山开启了茶叶驯化与种植。毫不夸张地说,汉代茶叶的开创者,开启了驯化和种植茶叶的事业,为茶叶规模化奠定了基础。

还有一个影响深远的茶祖,那就是诸葛亮。我们都感觉他是砸场子的,一个三国时期的名人,军事家、思想家。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成为云南的茶祖,据传是他七擒孟获时,平定南中,并传茶技于云南。《普洱府志》也记载了武侯(诸葛亮)遍历古六大茶山的事迹。也有专家认为诸葛亮到达西双版纳的可能性不大,但不管专家怎么说,云南古六大茶山每年春天都有很多茶农祭奠茶祖诸葛亮,祈祷茶叶丰收。

汉代茶叶规模的兴起,被一篇文章佐证,那就是西汉蜀郡辞赋家王褒的《僮约》,里面一句不经意的“武阳买茶”把当时成都有茶叶市场的史实记录了下来,成为汉代茶叶规模化的重要证据。

有了茶叶的种植,就有了茶叶各种工艺和喝法的研究基础,于是从汉代到唐代,经过多代茶人的努力,终于要迎来了茶叶的一个高峰期,那就是茶叶的成长期。

我们把唐、宋、元三个朝代,约600多年的时间,称为茶叶史的成长期。茶叶在这几百年里经历了空前的繁荣与创新,开启了茶叶与国运紧密相连的时代。

唐代的大一统开启茶叶的繁荣,首先是朝廷确定了贡茶这一概念。比如蒙顶山茶、顾渚紫笋就是唐代知名的贡茶。然后就是各种爱茶的名人和专业的茶人相继出现,文化名人和专业茶人的参与,必将把茶叶推向新的高度。

从文化名人的角度,我们通常会把唐宋连在一起。皎然、白居易、卢仝、苏轼、欧阳修、陆游、黄庭坚等等,这些赫赫有名的诗词大家,不但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有很高的品位和鉴赏能力。通过他们的描写,不但能把茶叶的真实口感写清楚,更能把品茶的意境提高到一流的人文高度。

在这些爱茶的诗人里面,我们最喜欢的是白居易,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茶诗写得好,还因为他对茶叶的痴爱。他有一个爱好叫“别茶人”,字面意思就是能够分辨茶叶好坏的人,但是我们很多省份的乡下把“别”字同时理解为随身携带,这两种意思连起来就是一个随时带着茶叶,能够分辨茶叶品质的茶人。所以我们喝茶时就会时常想起白居易,还有他那首:“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当然,在茶叶成长的根基里,最不能绕开的人物就是陆羽。陆羽是第一个茶叶集大成的人物,当之无愧的茶圣。踏遍大半个中国,历经二十多年,终于写成《茶经》。《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全方位解析茶叶的书籍,至今还有很高的 指导和借鉴价值。同时开启了中国茶叶从优化种植到采摘加工,从保存茶叶到品鉴;以及文化交流与哲学思路的全产业链。也让所有从事茶叶的人有了基础导航。

唐、宋、元三代让茶叶不断普及,同时远销世界,也让茶叶成为游牧民族不可或缺的日常饮品,茶叶也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一个无形而坚固的纽带。把酒称兄弟,品茶一家人。

明清是茶叶的成熟期,这个要用六大茶类形成的数据说话:

绿茶的工艺最早形成,在唐代已经成熟,有很多记载。

黄茶的工艺约在1570年前后形成。出自《第一次品黄茶就上手》

黑茶发源较早,兴起于明代。“黑茶”一词最早出现在明嘉靖三年的一个奏折:“茶商低伪,悉征黑茶”。

白茶最早出现在1554年,出自田艺衡在1554年写的《煮茶小品》中有关白茶制作方法的记载。

据现代茶圣吴觉农的研究,武夷山桐木村大约在1630年开始制作红茶,是红茶工艺最早的发源地。

乌龙茶的制作大约有400年的历史。出自《中国乌龙茶》

虽然六大茶类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和起源,但是形成成熟的工艺与产业链要到明清时期。因此,明清是中国茶叶的成熟期,明清约600年的发展,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六大茶类,并且在全国自然分布,自成体系,相互竞合,复杂而各有特色,虽然茶业是传统行业,但在中国形成了一道道很高的防火墙,让其他国家很难模仿与超越。

现代中国茶叶主要有四大产区,分别是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从理论讲,每一个产区都能生产六大茶类。但由于茶叶风格的不同,以及各种复杂的历史渊源,形成了各地有各地的主攻方向。比如福建,以乌龙茶为主流,其次是白茶。四川和贵州以绿茶为主流,红茶、黑茶等也在逐步增加。云南以普洱茶为主,红茶、白茶等也有生产。这种非人为规划的状态,根据各地的历史、传统工艺和口感,从而形成了地域、口感、品牌三合一的茶叶产业,是中国非常独特的茶业文化。对当地茶农是很好的保护,同时也成为农村经济与文化完美结合的产业。

当我们的茶叶产区逐步形成,并与不同茶类形成对应的产业链,中国的茶叶终于步入成熟的阶段。产业的成熟不代表完结,而是步入新的完美的起点与平台。这时候需要我们茶叶从业者清楚地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找到我们茶叶的本质,并对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创茶叶更高更好的局面。

我们以非常简约的方式概括了中国茶叶的历史轮廓,目的是要让初学者知道我们中国茶叶的历史渊源与现状,从而建立起产业的大局观,也便于我们精准找到我们喜欢的环节切入,而不是盲人摸象。我们的观点是,你知道的真相越多,越能买到自己喜欢的茶叶,就越能体会到茶叶带给我们的乐趣。我们要做有品味的茶叶爱好者,而不是盲从的韭菜。

来源:古树迷宗茶业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什么要普及茶知识,茶在中国文化中为什么那么重要?

古时文人有"琴棋书画诗酒茶"七件宝。国人从何时开始饮茶,尚无定论,但从西汉时,已有关于饮茶的文献记载。不管是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茶除了其本身的饮品价值,和其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之类的养生、药用价值之外,还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一、茶的饮食文化内涵

唐代以前,烹茶一般会加入芝麻、食盐、瓜仁、桃仁等佐料,茶膳也是由此而来。用茶来料理美食,取茶叶的清香,使茶与食物完美结合,为菜肴锦上添花,成为茶香满溢的茶膳。茶膳包括茶菜、茶点、茶汤。要把"茶"与"膳"完美地结合,成为"茶膳",就必须经过有心人的烹调,妙手撮合,再加以雕琢。

用茶来料理美食,尊重所选用的茶叶的特性十分关键,葱、姜、蒜等重味的作料很容易盖过茶香,所以一般粤菜和淮扬菜中才有传统茶餐。中餐最经典的茶馔莫过于淮扬菜中的"龙井虾仁"。龙井茶的清香中和了虾的腥味,就更鲜美,更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灵气"了。

茶叶入馔不只限于中餐,日本料理中也有,那多数是以抹茶制作的各种糕点。微微的苦配上低调的甜,可谓典型东方审美,有节制的优雅。欧洲人更加彻底,从茶叶进入他们的生活开始就已经将其单独搭配黑胡椒和海盐一起享用了。恬静淡雅、温馨醇和的玄米茶是一种日韩风味的绿茶饮品,它以糙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熟、滚炒等工艺制成的玄米与日式蒸清茶拼配而成,既保持了茶叶的自然香气,又增添了炒米的芳香,鲜醇适口,不伤肠胃。

茶粥也是值得一提的,它兼有茶、米之香。古典吴越方言中"粥"和"茶"的读音一样,可见人们对茶粥的喜爱。江南炎夏湿热,厨娘们取绿茶浓汁,加之粳米、白糖,以小火慢熬。粥成但闻佳茗清醇,粥香溢清,夏日炎暑便消一半。在上海浦江两岸,每日清晨至深夜,都有茶粥供应。有"豆粉茶粥""薄荷茶粥""藕汁茶粥""果奶茶粥""菜汁茶粥""鸡汁茶粥""什锦茶粥""菊花茶粥"等。

不仅中国人爱茶粥,日本人也有他们喜爱的"奈良茶粥"。奈良茶粥源自奈良东大寺取水节。茶刚从中国传入日本时,还属于贵重的饮品兼药品,只有级别高的寺庙得以品饮。当时东大寺的和尚用煮好的第一道茶来泡饭,第二道茶来加盐煮饭,施发善众。后来茶叶普及,民众也喜欢上了茶粥。奈良的茶粥色泽金黄,入口不腻,茶和米的清香合二为一。当地人吃茶粥喜欢配上"奈良渍"咸菜,这一粥一菜也成为地道的奈良早餐。

此外,云南的基诺族还保留着吃凉拌茶叶的传统习惯。其做法是把鲜茶叶揉碎了放到器皿中,加一点黄果叶、大蒜、辣椒、盐等辅料,再加入山泉水拌好。其味极为特别,兼有生食之菜的爽脆、茶的清香以及辛辣之味。

二、帝王的饮茶史

中国历史上,帝王饮茶的历史相当古老。从发现茶叶的炎帝,到痴爱品茗的康熙、乾隆,与茶结下不解之缘的皇帝,层出不穷。

南朝齐武帝萧赜遗诏中下令,葬礼从简,灵位前不得按惯例"以牲为祭",而是设一些饼、茶饮即可,并要求"天下贵贱,咸同此制"。隋《大业杂记》记载,有位和尚制造一种"扶芳夜饮"的茶饮给文帝杨坚喝。此饮采用一种叫"扶芳"的树叶,"夏日取其汁,微火炙使香,煮以饮,碧绿,色香甚美,令人不渴"。又据《隋史》记载,文帝梦见有位神人把他的头骨给换了,梦醒以后便一直头痛。后来遇一僧人,告诉他说"山中有茗草,煮而饮之当愈",文帝服之以后果然见效。宋徽宗赵佶酷爱饮茶,而且精于茶道。在北宋大观年间,他著有《茶论》一书,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

到了明清之际,茶叶无论在品类还是制作工艺上,都趋于完美。清代康熙皇帝喜茶,更为江南名茶碧螺春命名而留下一段佳话。史载,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杭州,曾四度到西湖茶区。他在龙井狮子峰胡公庙前饮龙井茶时,赞赏茶叶清香醇厚,遂封庙前十八棵茶树为"御茶",并派专人看管,年年岁岁采制进贡到宫中,"御茶"至今遗址尚存。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帝王饮茶史上最悲凉的一幕。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后,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愚笨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他一登上王位,就发生了"八王之乱"。太安二年(303),东海王司马越率大军挟持惠帝,向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发起猛攻。不承想在汤阴一战中,晋惠帝又被司马颖掠去。成了司马颖傀儡的惠帝,被挟持到了洛阳,然后又逃往长安。光熙元年(306),东海王司马越消灭各路反王,惠帝也回到了洛阳,被监禁起来,饮食起居大不如前。一夜,身边的臣子用瓦盂盛了一碗茶给惠帝喝,惠帝对此茶赞不绝口。其实,它不过是孤臣无以贡奉,不知从哪儿找来的一碗粗茶。残乱年代,困苦帝王,这碗茶应该是帝王饮茶史上最悲凉的一碗。

三、以茶代酒的故事

尽管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但是在隆重场合,茶的重要性还是无法与酒相比,最多在特殊情况下成为酒的暂时替代品。中国古代筵席有以礼待客的传统,对那些没什么酒量或滴酒不沾的宾客,主人一般会主动用其他饮品代替,如茶。

三国时期吴国第四代君主孙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却出乎意料地有"以茶代酒"的文雅之事。嗜酒如命的孙皓每次设宴,都让大臣们每人至少喝足七升酒。当时孙皓最敬重的文臣韦曜,学富五车,但酒量仅二升而已。孙皓便对他以礼相待,每次宴会暗中赐他好茶,让他以茶代酒。孙皓也由此开创了以茶代酒的先例。后世好茶者考证,孙皓赐给韦曜"代酒"的茶,应该是产于浙江的御茶。

晋时,饮茶者开始增多。刘琨是晋朝有名的大将,青年时代和祖逊为友,读书习武,上演了历史上有名的"闻鸡起舞"故事。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让北方匈奴人有可乘之机,他们大肆侵犯北方的并州、冀州一带。光熙元年(306),刘琨负责这几地的军事事宜,但抗击匈奴的军事行动失败。刘琨内心愤懑不安。自古有喝酒解闷的说法,刘琨则与众不同,他喜欢通过喝茶来发泄心中郁闷,而且一喝必是上等茶。

四、以茶祭神

我国以茶作祭,形式大致有三种:在盛茶器皿中注入茶水;供奉干茶叶;不用茶,仅用茶碗、茶壶等作象征。但也不仅限于此,明代的徐献忠在展现湖州一带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的《吴兴掌故集》中记载:"我朝太祖皇帝喜顾渚茶,今定制,岁贡奉三十二斤,清明前二日,县官亲诣采造,进南京奉先殿焚香而已。"当时南方一些名茶区,要在清明前把贡茶送到京城,而这些茶是用于皇室焚烧祭祖用的。

在我国民间,一些善男信女常用"清茶四(种)果"或"三(杯)茶六(杯)酒"祭天谢地,期望得到神灵的保佑。在中国古刹禅院中,常备有"寺院茶",且用最好的茶叶来供佛。据《蛮瓯志》记载:觉林院的僧侣,"待客以惊雷荚(中等茶),自奉以萱带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茶(上等茶)。盖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一些虔诚的佛教徒常以茶为供品,向寺院佛祖献茶。

在少数民族地区,以茶祭神更是习以为常。湘西苗族居住区,旧时流行祭茶神,祭祀分早、中、晚三次:早晨祭早茶神,中午祭日茶神,夜晚祭晚茶神。祭茶神仪式十分严肃,祭品以茶为主。云南景洪基诺山区的一些民族,每年夏历正月间要祭茶树,并口中念念有词:"茶树茶树快快长,茶叶长得青又亮。神灵多保佑,产茶千万担。"他们相信这样做会得到神灵保佑,使茶叶有好收成。

五、茶的道家文化内涵

道家是最看重茶的文化精神的。唐代喜饮、擅饮茶的著名道人就不少。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极为欣赏道士申元,甚至让自己宫中的侍女赵云容为申元侍候茶药。唐代《南部新书》中记载,唐肃宗曾赐给道士张志和奴、婢各一名。张志和为他们取名渔童、樵青,"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唐代最著名的道家茶人,应是女道士李季兰。李季兰和陆羽是好友,曾在德宗年间和陆羽、皎然在茗溪组织诗会。有学者认为,正是他们三人共同开创了唐代茶道格局。

在文学作品中,茶和道士之间的密切关系也无处不在。欧阳修在《送龙茶与许道人》中,写到他将当时非常名贵的龙团茶,送给了"来似浮云去无迹"的一位荥阳道士。元朝著名散曲家张养浩在泰山游玩,发现一道观中香茶怡人,写下了"鼎铛百沸失膏火,风水万里忘萍逢"的佳句。明朝藩王朱权,晚年时兼修释老,尤喜沉于茶道,以求达到"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的修身境界。晚清刘鹗,为写《老残游记》数次到泰山,对其风俗民情极为熟悉,开篇第一回写老残和其他人一起游道观,道人见客来,就"端出茶盒","大家吃了茶"。

道家人饮茶不似佛家执着于精神上的追求,也不似儒家饮茶需要一套数十种茶器且极为烦琐的礼仪。相对来讲,茶对于道家的养生意义更为重要。相传活了八百多岁的彭祖之徒丹丘子、黄山君,就是因喝茶才羽化成仙。虽然是传说,却可以从中看出茶的养生保健功能,至少在黄山君那个时代已被发现并利用了。

茶对养生的重要影响,甚至使古人认为,饮茶不仅能养生,还能让人成仙。服用草木果实之类的安全养生品,是道家人最想研究的课题。而茶有升清降浊、疏通经络的作用,正好可为道家练功所用。因此,从葛洪的《抱朴子》到陶弘景的《本草经》,道家人从药理方面研究茶是最认真的,而且成就斐然。

六、与茶有关的神话传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和酒最与众不同,它们似乎比其他饮食品类更容易被用来参与人神、人鬼之间的沟通。因此,说茶有几分仙气、神气、鬼气,也不算夸张。

陆羽在《茶经》中,就频繁引用《搜神记》、《续搜神记》等野史笔记类文献中的故事,展现茶与神鬼之间发生的故事。从这些传说产生的心理根源探究,可能是因为茶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太多益处,所以古人特别是名茶区的古人,心甘情愿以茶为崇拜对象。

中国茶区几乎都有和神仙有关的故事。比如武夷山崇安县星村有五株与众不同的茶树,茶叶成双出现,且形态一模一样,制成茶叶皆为上品。相传这五棵茶树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所栽,武夷人称"吕仙茶"。又如云南西双版纳的南糯山原本无茶,三国时期诸葛亮带兵至此,逢将士患眼疾,他便以杖击地,地生茶树,于是茶叶医好了将士们的眼疾。后来南糯山便有了名闻天下的普洱茶。当地人尊诸葛孔明为茶祖,每年孔明生日之际要饮茶放"孔明灯"。安徽的名茶太平猴魁茶,相传是两只得道的老猴赠给当地人的。如此传说,数不胜数。

七、吟咏茶叶的作品

在古代,出现过不少歌颂茶叶的歌,如唐代皮日休的《茶中杂咏序》中有"昔晋杜育有《荈赋》,季疵有《茶歌》"。这里所说的茶歌是指陆羽所做的六羡茶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此外,唐代还有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等。当然,茶歌来自生活,主要以民间创作为主。即便是文人参与,也只是由他们从民谣中整理再编曲,然后返回到人民中去。明清时期,杭州富阳一带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贡茶鲫鱼歌》。此歌便是正德九年(1514),由按察检事韩邦奇据民间的《富阳谣》改编而成。这首歌以当地茶农的口吻,通过痛彻心扉的质问,表现出对采办贡茶和贡鱼所受到的侵扰。韩邦奇也因为为民请愿反对进贡茶叶而触犯朝廷,被治以重罪。

另一类茶歌,是茶农和茶工自己创作的民歌或山歌。如清代在江西流传的茶山歌,其歌词非常有民间生活气息,如:"茶叶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赛过鸡。"

古时咏茶的诗也不胜枚举,但在唐朝之前,文人诗作中提到茶的只有四首:晋代孙楚的《出歌》;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左思的《娇女诗》;南朝宋王微的《杂诗》。其中,"洛阳纸贵"的左思,在其五言叙事长诗中,描写了两个豆蔻年华的小女孩,她们天真烂漫,在花园中追打嬉戏。游戏得口渴了,便急着烹茶以饮。为了更快喝到茶,她们"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诗中的鼎是一种用来煮茶的三足两耳食器,但并非专门煮茶的器具。因为唐代以前茶器常常是与酒器、食器混用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南朝女文学家鲍令晖的《香茗赋》。鲍令晖是著名文学家鲍照的妹妹。她出身贫寒,却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文献记载她有《香茗赋集》一书传世,遗憾的是今已散佚。古代诗歌总集《玉台新咏》也收录了她的诗作。艰难生活的历练,促成了鲍令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也让她留下了不少诗文佳作。诗论家钟嵘夸赞:"令晖歌诗,往往崭绝清巧。《拟古》尤胜,唯《百愿》淫矣。"可惜她的作品仅存诗七首,都与茶无关。她在《香茗赋》中究竟如何写茶,后人无从知晓,实乃一大憾事。

注: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或不应无偿使用,请联系删除。

傅传耀:实验茶场留给后人的五点启示

  谁说节无双至,今年就很难得,国庆中秋重合。第一件事:向三个老先生鞠躬祝贺节日快乐。第二,又见到茶界的新老朋友,祝你们节日安康。今天我要讲《实验茶场留给后人的五点启示》(实验茶场即创建于1939年的民国中央实验茶场)。

  时光不会倒转,历史不会重复,当我们仰望当年实验茶场的旧址,不禁有一种伤感,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睹物思人,睹地思事,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借古鉴今的思路,承前启后的担当,实验茶场它给我们至少有五点启示:

  第一点,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人,地,天,道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循地,天,道,自然给出的条件,才能够周而复始,运而不殆,这就是不可违背的道。想当年我们祖国母亲满目疮痍,积贫积弱,一方面要抵御外辱,一方面要发展经济。选择什么产业支撑?一个是经济,一个是换取外汇,茶产业首当其冲;在哪里发展茶产业?又是一篇大文章。众所周知,雪莲产在珠穆朗玛峰,冬虫夏草产在雪山雪际线上,贵州大娄山产方竹,赤水河峡谷里有桫椤,都是道的力量,违背不了的。这里的地利就是大自然给出的条件。北方为什么不产量茶,是因为天不时;海南为什么产不出最高端的茶,那是地不利;贵州为什么可以产出高品质的量茶,是因为在产茶方面贵州占尽了天时,享尽了地利。道法自然就是这个道理,张天福先生选址湄潭办茶,选地成功、事业成功、人生成功,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在他108岁的时候,我和胡继承,魏在平同志去看望他,对他鞠躬作揖,老人家非常的安详。

  我们今天全省上下在进行产业的深度调整,很多地方花了血本,有的种芍药,有的地方种玫瑰,有的种牡丹……只见开花不见效益。有的曾经大种蜜橘、沙田柚,最后都变成了“拳头”产品,只有拳头那么大,花了不少钱,没干成,这就是道,没有尊重自然规律。所以淮南橘子淮北枳。这个典故说的是叶相似果不同。核桃坝只见茶海不见核桃这也是地域使然。

民国中央茶场

  第二点,崇尚科学

  科学是产业的命根,科学是无止境的。确定产业不易,建成产业更难,把产业做大做强是难乎其难。难在科技的创新,科技成果的运用。在当年的艰难岁月里,实验茶场一批科技人员呕心沥血,不断地攀登,不断躬耕,创造了一批科研成果:《湄潭茶树病虫害初步调查》《茯砖茶金花菌的研究》,还有《中国近代害虫防治史》,《《茶树育种问题之研究》等等,很早以前我们的老专家就写了《论发展贵州茶叶》,研发的产品有湄红、湄江翠片。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几个伟大的名字:刘淦芝,李联标,徐国祯,曹景熹以及当时对茶文化起到推动作用的苏步青、胡哲敷、叶知水等,当然的科技人员培育出了新产品黔湄601、黔湄419……所以科技助推茶产业的发展,科技还将引领茶产业继续前行。

  说到科技,让人惊心动魄,又寝食难安的几件事。不能不说:如果华为公司不做好芯片的准备,一个世界级的公司将轰然倒塌。再如果不是钟南山、陈薇等英雄,中国这场灾难不知受到多大的损失。美国科技这么发达,新冠肺炎疫情死亡人数达到20万。大疫过后,中国大地仍然天朗气清,人类无论何时都必须把科技人员牢记于心,融入我们的血液。反观自己,茶界的老板为了一个品种,让我们花光了多少冤枉银子,花光了银子还要搭上人,到鸡圈里去了,还有一个提香让我们忍辱负重了多少代人,一套设备让我们走了多少弯路……。好在我们已经有了一批科学带头人,我们应该感谢他们。他们是宋宝安、赵德刚、牟春林,还有后起之秀陈正武、潘科、陈力、吕立堂、郑文佳……我们要疾呼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办好贵州茶学院,所有的茶企都要舍得投入资金搞研发,产茶大县都应该有专业较强的科技团队,都应该把科技当做第一生产力来抓,把科技人员当做老师来敬,把科技知识当成饮水一样如饥似渴。中国茶工艺博物馆

  第三点,汇聚人才

  “得人才者得天下”,这是最朴实、最深刻的道理。马克思也说,人才是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对人才的争夺古今中外从未停止。如果曹孟德手下没有郭嘉,刘备三顾茅庐没请出诸葛亮,孙权手下没有周瑜;就没有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美国如果没有爱因斯坦、爱迪生、莱特兄弟,以及世界一流的耶鲁、麻省理工等大学……,它也成不了超级大国。华为每年拿出100多亿研发资金,37年成IT帝国;当年实验茶场,除了一批学茶、爱茶的大师以外,还有一批顶级的科学家站台捧场,浙大先后有52位院士在湄潭学习生活,这是独一无二的,这短短的7年,苏步青、谈家桢、王淦昌、李政道、程开甲……小小的湄潭人才济济,腾蛟起凤,藏龙卧虎,这种气势延续到戒饭前后几十年,可以说,当时中国的茶事活动离开了湄潭是干不成的。潮起又潮落,河东又河西,我们来到了新时代,人才于我们如久旱盼甘霖,渡河需舟楫。正如曹操诗曰:“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我们现在大量盼望人才。

  我们需要大量的熟练工,这是最基础的生产力。要从控农药、双手采摘、薄摊延时,搓揉,烘干各种环节抓起,这是最基础的人才;我们需要大量的专家培育品种,古树怎么开发,生态怎么改造,怎么提香造形,呼唤千百个宋宝安、万万千千个牟春林,还有毛克翕、张子全、龚金海等专家级人才;我们不仅要有做茶的传统大师,还要有做白茶、黄金芽、抹茶、瓶装茶、速溶茶的人才;同时,我们更需要一批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有世界眼光、有远大格局的企业家;我们还要有一批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爱才如命、育才己任、容才雅量的各级党政官员。人才会挑剔,所以要有雅量。汇聚人才,为生态黔茶冲出大山,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第四,锻造品牌

  品牌是第一影响力,在美国,人们常说“当官上耶鲁,治学上剑桥”,在贵阳有人说,“开奔驰坐宝马”“喝茅台酒,蘸老干妈”……这都是品牌彰显的力量。多数消费者是看品牌,当年的湄潭翠片,萃红茶得到国际市场认可,边销茶北上草原,都是市场认知认同,这就是品牌效应。贵州茶品牌不如龙井、铁观音、普洱,不如湖南的黑茶甚至安徽的瓜片,这是不争的事实,不是品质不好,而是品牌不响。我们有自知之明,知耻才能后勇。怎么办?我觉得一是要相对集中,“三绿两红”也好,梵净乌蒙也罢,不能荷叶包钉子,个个都要出头,而是要握指成拳打出去。二是要相对稳定,一旦确定,不能随意变动。现在是炉火正旺钢铁软,师傅轻敲徒弟重打锤,千锤百炼,拿捏火候淬火,好剑出鞘,最后才能一鸣惊人。第三,宣传推介,引领消费。前几年打游击战,是必须的。现在量多质好了,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要由运动战转入阵地战。深耕山东北京,巩固北方,深入南下,直挂云帆济沧海。打造几个叫得响拿得出镇得住的品牌。到那个时候生态黔茶·健康天下方可名副其实,水到渠成,功成名就。

  第五,积淀文化

  文化是第一软实力,茶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贵州是茶的故乡,贵州茶文化从古至今都与茶产品同命相连,荣辱与共,绝对不落后,在每一个历史节点都有浓墨重彩,不管秦汉,无论魏晋都有书为证。《华阳国志》记载:秦人入蜀,蜀人以荼,蜜贡之。我们曾经在习水考察时发现有一块黄木碑,是华阳府立的。那时遵义一带属于蜀地,唐代《茶经》点评“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宋代《阮郎归·茶词》曰:“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清代乾隆在贵定发展茶叶,云雾山上有贡茶碑为证。尤其是当代,更是璀璨夺目,今天的实验茶场,现代茶产业开端,开启了茶产业的大门,有物为证,有诗为证,有人为证,鲜活生动历历在目。这是中国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茶工业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工业博物馆。还有刘淦芝写的“乱世山居无异珍,聊将雀舌献嘉宾。松柴炉小初经火,岩水程遥半旧甑。闻到银针香胜酒,尝来玉露气如春”……

  说到茶文化,不能不讲过去,不可能不发掘传统文化,茶从哪里来?无历史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不可能不讲现在的文化,不讲现在的文化,就如盆景之木、鱼缸之水,永远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永远不能汇聚大江大河。

  几乎所有的党政领导人,对黔茶都有深深地情结、感人的故事、经典的语录。毛泽东主席为都匀毛尖起名;胡锦涛同志在永兴茶场上一篇宏论,还有在黎平的桂花台上说“种茶,这条路子走对了”;习近平主席说要把都匀毛尖打出去;还有栗战书、温家宝、汪洋、回良玉等这些领导人都喝过黔茶,对黔茶给予厚望。

  说茶文化,不得不说境外文化,关起门来自家说自家的文化,那是井蛙之见、门坊之候。讲茶文化还不可能不讲未来,不讲未来犹如走上断头路,下一步去哪里呢?让我们大家都动起手来,写好黔茶文章;动起嘴来,讲好黔茶故事;动起脑筋来,构思黔茶作品:写一首小诗、出一本小书、拍一个抖音、做一个短片、建一个小博物馆、编一首山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潭,蛟龙生焉。积跬步可以至千里,积单词可以成书山,积莹光可以耀日月。历史不会重复,但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可是它一定是螺旋式的上升。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