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叶蕴茶香什么意思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中国茶之道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最早制茶饮茶的国度。自上古神农时代的【药饮】至唐代陆羽的【瀹饮】,再到明代的【泡饮】,茶文化涵盖了修身养性之道。时至今日人们又应通过何种途径来满足内心的精神渴求?中国传统茶道,承袭自唐宋茶人师祖的茶事风雅,在现代生活中以茶为媒介,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茶器



最让人真切感受到这样一席茶味道的,就是这些因茶而设的器具。说起来,无论是唐代陆羽创制的茶器二十八式,还是宋代审安老人的十二种茶器,抑或现代茶席包括煮水器、泡茶器、品茗杯这些茶器十余种的选择,不同的材质器形,以及它们之间彼此连接关系,都隐藏着神秘的符号,而经验老道的喝茶人是符号的破译者,从这只壶、那只杯的关系中,在心里慢慢勾画出将要喝到茶的性格和味道。


茶器的选择,是对泡茶人的反作用,泡茶人对器皿的取舍尺度,从要冲瀹的茶品、所用冲泡手法来考量,进一步还要感知季节、时辰这些因素对茶的影响,最终呈现出一席茶。


茶席



茶席是茶事进行的空间,也是泡茶人对茶事认识的综合表达。一个茶席的思考重点,是如何展现所要泡的茶。由此,茶席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不是独立于茶事之外的,而是由泡茶人结合当下和对茶性的理解而通过铺陈的细节来呈现的。四季的更迭、晨昏交替,气候的转变、泡茶空间所在,这些因素都是日常泡茶择茶要考虑到的因素,也是泡茶人积累的生活素养。


选择契合的茶品,由对茶性的认识出发,选择茶的泡法、再由此决定泡茶的茶器具,其他配合的器具围绕这个内容而配合,呈现出的茶席,自然带有鲜明的季节和地域性。当然不同的茶席也是可以观察其中蕴涵的季节因素的。春天的某日,天气微濛。选择碗泡台湾高山乌龙茶,高山茶的清冷韵致能够在这样的天气里更深长细腻的表现出来。


茶器除品杯以甜白釉的品杯来感受纡回的香气和细腻口感外,茶碗、杯托、花器多是暖色调的陶器,而蓝色席布上一枝北方早春的海棠更是微带清寒季节的鲜明意味。在暑气渐生的时候,夏天的茶席常以简淡的色彩和清简的茶器营造清凉的夏日空间,一簇小黄杨的茶花、石砚的茶盘、景德镇的白瓷杯,让人有清泉石上流的凉意。这一席泡的是凤凰单丛的黄栀香。黄栀香是单丛茶里高香鲜爽的一种,口感微苦而生津迅速,正是适合溽热天气来消暑的。


茶声


起炭从点燃一枝油薪竹开始,鹅毛扇扇动的风声里,油薪竹的火焰带着一缕白烟自下而上地升起,龙眼炭开始有爆裂声,让人心生期待,不过这个时候的扇子舞动反倒更加透着舒缓和沉稳。直到炭炉里噗地一声,火焰结结实实地围绕在逐渐泛白地炭块之间。壶里地水开始鸣叫,正是所谓“松风”的鸣响。注水温壶、投茶入壶、出汤入杯,淅沥水声和器皿碰撞的声响,如果静下心来,就会听到茶席上全然不同的情绪,隐约而细微,但是却让人清晰探寻到最无可隐匿的内心。


茶事



对喝茶这件事,古人说得直白,“饮茶以客少为贵,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幽,二客曰胜, 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仔细思量,其中的深意并非单以形式上人数的多寡来断定喝茶雅俗之别,避免嘈杂喧嚣回归内心的宁静和疏淡才是喝茶的本意。


近年爱茶者人数日增,若不是把茶当做解渴的饮品或者攀比的名品,会渐渐觉察到喝茶的过程会带给我们的更多滋养。这样的滋养,隐于平淡生活中了然无痕地与茶的对话,由此养成对茶深切感知的思考习惯,又凭借不同的喝茶形式传递,无论是独啜还是约几个朋友茶聚,是常年如同抽丝剥茧般积累得来的喝茶理念在特定时空的集中展现。


每次茶会有不同形式的表达,茶品茶器的选定、茶席的铺陈,花木的选择、空间的安排,凡此种种细节,远超想象。茶品的选定,关乎对茶客人的体贴,除季节气候而外所要瀹泡的茶品前后逻辑也同样要考虑到对味觉体感的影响。茶会上容易被忽略的茶谱,如同古曲的工尺谱,其实是茶会的法度。让茶与器之间辉映出另一番神韵,使不同茶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长期养成的功夫。


茶会



茶会不同的茶席空间错落组合,移步易景的观念来自中国传统园林的风致。在一个空落的厅堂里,“无中生有”构建出传统的花木掩映、心手闲适的意境。这些形式的背后,由无数个细小的信念和绵密的行为在做支撑。爱茶人的行为理念总是如同细流在茶事中涓涓流过。


入口屏风前陶罐里粗大的枝条,并非是为了营造气氛而砍伐的树木,是前几天经过离家不远的路边时,看到园林工人正修剪花坛里的枯死的树木,理下长长短短的枝条是为了保证花木过冬保留必须的养分,一大捆用麻绳捆扎的不同种类的枝条被我欣然讨要过来,将要丢弃在路边的枝条在茶会上恰恰就是意态天然的点睛之笔。这大概就是所谓无用之用,这样的器物在每次茶会里都会出现,都会唤起很多人内心的柔情,也都会成为提亮茶事的一笔。


一场茶会,对于泡茶人和喝茶人来说,是彼此的成就。交织而成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的飨宴,其实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但在被视为弥漫着粗浮气息的时代,能够专心去成就一瞬的绚烂,是一种隽永的深意。茶会对客人来说,喝到一杯感怀于心的茶汤,他也许不会看到背后琐碎的过程,但正是这些不断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日常琐屑,让小小的茶汤能够幻化万千的心意。


茶会结束的时候,打包整理器具、家具收拾整理搬运——又回到最初的空落,似乎一切了无痕迹。朋友来告别,有了依依不舍的伤感,这也许是一场茶事另一个不在预料中的提醒,对每个当下珍惜就好。



喝茶,真的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常会遇到一些朋友,提及茶总是小心地说:自己不懂,即便是喝茶,也是随便喝喝。不管这谨慎的态度是不是谦虚,其实懂不懂茶对大多数人来说,真的不那么重要。如果喝了某款茶感觉还不错,能接着喝下去就足够了。


喝了那么多茶,面对茶的类别,还是一知半解。


六大基本茶类


1、发酵篇


六大茶类的划分基础是在制作中,由茶叶发酵的不同程度决定的。发酵程度同时影响着茶的口感和功效,这就是为什么你要了解它的原因所在。



发酵程度越高的茶,茶性更温和,比如红茶、黑茶就适合胃不太好的人喝;相反,不发酵或是轻度发酵的茶,茶性微寒,适合降火去燥,但脾胃较弱的人应适量。



2、品类篇



3、冲泡篇

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茶性,顺应茶性泡出来的茶,才能最大发挥茶的口感、香气、汤色。六大茶的冲泡方式多种多样,只要记住绿茶和黄茶不要闷着,其它想怎么泡就怎么泡,没有特定的冲泡手法,别人告诉你的方式不见得适合你自己,只有你自己喜欢就好。


4、储存篇



5、功效篇


绿茶


六大茶类之首。

零发酵,茶多酚最多。

性微寒,微苦,回甘。

清热祛燥,提神醒脑。

不适合肠胃较弱的人群。


白茶


茶中珍品。

轻度发酵,茶性清凉。

滋味清淡、回甘。

富含茶多糖,适合降糖需求人群。


黄茶


中国独有茶类。

汤色杏黄清澈。

轻微发酵,口感清爽香醇。

富含茶多酚和咖啡因。

提神醒脑,消食化滞。


乌龙(青茶)


绿叶镶红边,绿茶+红茶之和。

又叫青茶,属半发酵茶。

降血脂、胆固醇,适合三高人群。

提神醒脑,不宜空腹饮用。


红茶


世界人民最爱。

茶性温润,无刺激。

口感甜醇。

调节脾胃功能,适宜肠胃不好的人群。


黑茶


红、浓、陈、醇。

后发酵茶类,微生物发酵。

香气独特,口感醇厚。

改善肠道环境,调节脂肪代谢。




中国茶道


唐代诗人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云:


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中国茶道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清代。


中国茶道有三义: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


饮茶之道是饮茶的艺术,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与诗文、字画、建筑、天然环境相结合,把饮茶从日常的物质糊口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饮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实于饮茶的艺术形式之中,重在修炼身心、了悟大道;饮茶即道是中国茶道的最高追乞降最高境界,煮水烹茶,无非妙道。



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新静要真闲。茶是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真。



鲁迅先生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茶道法则:


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

明代为十三宜与七禁忌。“十三宜”为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咏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鉴赏、十三文僮;“七禁忌”为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味、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①煎茶 ②斗茶 ③工夫茶


“茶圣”陆羽煎茶


斗茶图卷

赵孟頫: 斗茶图 (元代画家)


而喝饮茶历史发展到现在,人们对茶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改进,以使饮茶这一过程更加丰富细腻。现今中国功夫茶操作规程有以下十三程式,合称为功夫茶十三程式。


一、行茶注点,如人饮水,各有异趣

二、温壶:茶欲展香必先温壶,作为行茶前的暖身动作。热水可在壶内停留片刻,同时可进行赏茶。

三、赏茶:从观赏茶叶的外形,进而期待茶汤,是引导客人走入茶人预构情境的必要流程。

四、温盅:壶水可直接温盅,应专注于每一环节的注水倾汤,当做指尖运气的练习。

五、温杯:夏天温盅的水可利用以暖杯,冬天则可分别预热。待茶出汤前再将杯中之水倾出,有利聚香。

六、纳茶:球形或体积小的茶可直接经茶则入壶,膨松或条形茶则可借助茶匙,先往后松茶再推前。若茶则太小,可把茶则当滑溜梯,边转动茶仓边溜茶。唯茶则不应停靠在壶口,恐沾湿。

七、注汤:水应煮沸再依茶类需要而降温,烧水壶点注时可注意由低注点再直线拉高,待水满至壶约七八分时,再压低以断水,如书法的提笔与按笔,点注时指尖应自然运气。气压低闷时壶小不易展茶,可做淋壶追热的动作,先循壶外圈后往内圈淋,或右手从五点钟方向运水切入。

八、候场:壶是茶修行的道场,一如面对结跏趺坐的行者,应避免心浮气躁,干扰茶汤的气场。茶人在候汤的片刻可目视壶而作观想,心定神闲。

九、出汤:倾壶瞬间应如跳水员腾空一跃之势,可先放开壶盖,到一定角度在扣紧,然后九十度角垂直手腕,放松手臂,待茶汤几近倾出,再做个回壶的动作将剩余茶汤尽出,避免久浸苦涩。

十、分茶:斟茶时需注意茶盅角度,流口的中心点微微朝内,便于控制汤流。利用拇指与中指力量运转茶盅,使茶汤一如橄榄油的滑度落下。

十一、传杯:浅托能突出杯身线条,但不易将杯托起,可利用手的虎口靠着杯身角度将茶传送出去,并注意此刻杯身是否呈水平状,避免茶汤溅出。

十二、去渣:当茶汤高潮退去渐趋平淡时,应适时停下。观赏叶底是主人向茶做的最后致敬,一如送行者的姿态,庄严感怀。

十三、清壶:去渣后以热水涤荡壶体,并借水之旋力将茶末瞬间倾出。食指扣入鋬内,以中指与拇指运转壶身,唯壶嘴应微微朝上,避免碰撞。

饮茶十三式看起来过于繁琐,但对真正热爱饮茶之人而言,却不必可少。如苏东坡诗句所写:“从来佳茗似佳人。”可见饮茶个中之味,余味无穷。



中国茶道常用禅语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佛教对茶道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如名山名寺产名茶,佛教推动了茶叶的生产;寺庙施茶,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寺中以茶礼佛,以茶敬客,丰富了茶礼的表现形式;然而最重要的贡献当属把禅语、佛典、公案融入茶事活动,为中国茶道注入了灵魂。


一、无


无是历史上禅僧常书写的一个字,也是茶室中常挂的墨宝。


无成为禅语出于赵州和尚的无公案。从前有一个僧人问赵州和尚:门前那只狗是否有佛性? 发问的僧人心里想,佛经中写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么狗自然有佛性,师父回答一定是有。可是赵州和尚回答却是无。


赵州和尚是有道高僧,他不会不懂众生皆有佛性。但是他为什么偏要说无呢?这是这段禅宗公案的关键。按理讲,既然众生皆有佛性,狗是众生之一,狗当然亦有佛性,可见赵州和尚所说的无不是世俗所说的无,而是超越了世俗认为的有、无之上的无,是佛教的世界观的反映。


讲到无,不能不提起五祖传道的典故。禅宗五祖弘忍在将传授衣钵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门人,要他们各自写出对佛法的了悟心得,谁写得最好就把衣钵传给谁。


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个饱学高僧,他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认为这偈文美则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谛。而当时寺中一位烧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认为,慧能了悟了。于是当夜就将达摩祖师留下的袈裟和铁衣钵传给了慧能,后来慧能便成了禅宗六祖。


因为慧能明白了诸性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的真理。只有认识了世界本来无一物,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无一物中物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


茶学界普遍认为,只有了悟了"无"的境界,才能创造出"禅茶一味"的真境。无是茶道艺术创造的源泉。


二、直心是道场


茶道界把茶室视为修心悟道的道场。这一禅语典出《维摩经.菩萨品第四》。据该经记载:有一天光严童子为寻求适于修行的清静场所,决心离开喧闹的城市。在他快要出城时,正巧遇到维摩诘居士。


光严童子问他:你从哪里来?


我从道场来。


道场在哪里?


直心是道场。


听到维摩诘居士讲直心是道场,光严童子大悟。既然直心是道场,那么又何必要离开这喧闹的都市去四处寻找清静的修身之地呢?


“直心”即纯洁清静之心,要抛弃一切烦恼,灭绝一切妄念,纯一无杂之心。有了“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心,若无"直心",就是在最清静的深山古刹中也修不出正果。


维摩诘也称为维摩,是与佛祖同时代的著名居士,他妻妾众多,资财无数,一方面潇洒人生,游戏风尘,享受世间富贵,一方面又精悉佛理,崇佛向道,修成了救世菩萨,在佛教界被喻为火中生莲花。


茶道认为现实世界即理想世界,求道、证道、悟道在现实中就可进行,解脱也只能在现实中去实现。"直心是道场"是茶人喜爱的座右铭。


三、平常心是道


这一禅语出自《五灯会元》卷四。赵州从谂禅师在其修行之初曾问师父泉普愿:


如何是道?


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道后来广为流传,成为千古名言。平常心是指把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等,按世俗常规去办事的主观能动之心彻底忘却,而保持一颗毫无造作,不浮不躁,不卑不亢,不贪不嗔的虚静之心。


这则公案的含义十分丰富,茶道和禅宗一样,通过提倡平常心是道来强调随性适意,安闲无为,应缘投物,随机应变。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禅,事事是道。我们提倡平常心是道,还体现了禅宗与茶道对解放人性的追求,以及直面声色世界,用心去拥抱大自然的现实态度。


四、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这句话典出《五灯会元》卷二。有一次有个僧人问崇慧禅师达摩祖师尚未来中国时,中国有没有佛法。 崇慧说:尚未来时的事暂且不论,如今的事怎么做? 僧人满头雾水,莫明其妙,又问:我实在不领会,请指点。 崇慧禅师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意思是长空万古永存,风月朝朝不同。隐指佛法与天地同存,不依达摩来否而变,而禅悟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应该着眼自身,着眼现实,着眼当前,而不管达摩来否。


五、横眠竖坐


典出《五灯会元》卷十一。蕴聪禅师嗣法于首山省念禅师,达到大悟后住襄州谷隐山传道说法。有一天一个僧人问他:什么是道? 蕴聪禅师回答:车子碾,马儿踏的就是道。 来僧又请教:什么是道中人? 禅师答:倒着睡,竖着坐的就是道中人。


这个典故与千利休的茶道即烧水点茶是同一境界。横眠竖坐是人的固有习性。求道即是随缘任运,破除我执与法执。达到人性的彻底解放,获得完全的自由,无拘无束地做到横着睡、竖着坐。道在平平常常的日常生活之中,获得了人性解放的人即是道中之人。



六、月印千江水


典出《五灯会元》卷十四。典故反映了悟道成佛的心路。


有个僧人问道隐禅师:什么是成佛之路? 禅师答:神妙地指示着人的灵机的,就是那碧波澄澈的秋水中映现着的月亮。 僧人又问:三家同时来邀请,不知去谁家才好? 道隐禅师回答:月印千江水,门门尽有僧。 禅宗精神和茶道义理一样,好比月印千江水,普照大千世界,谁悟了它,谁就能见性成佛。


七、不如抛却去寻春


典出《柳亭诗语》。宋代理学家朱熹写了首诗:川原红绿一时新,暮雨朝晴更可人;书册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


陆象山听到后高兴地说:元晦(朱熹字元晦)到现在总算是觉悟了!


禅宗认为,对禅的追求,不应当把自己关在书斋或埋头在古籍中,而应当到大自然中去。中国茶道特别崇尚亲近自然,观照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因为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佛理智慧的显现。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八、青山不碍白云飞


典出《五灯会元》卷三。有个僧人问河南紫玉山的道通禅师:怎样才能够从三界中解脱出来? 道通禅师不回答而反问:你在里边已待多少时间了?

僧人又问:究竟如何解脱? 禅师说:青山不碍白云飞。


佛教把世俗世界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超脱三界才能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磐的境界。道通禅师把青山比做囚禁思想、束缚人性的戒律,而人性如白云,只要白云想飞,青山是阻碍不了的。


九、日日是好日


典出《云门广录》卷中,《碧岩录》亦有载,其大意是有一次上堂时,妙总禅师说:云门文偃曾对弟子说‘十五号以前暂且不问,十五号后的日子怎样,请每人说一句。’ 没等众人回答,他自己就说‘日日是好日’。妙总禅师认为云门文偃把佛法和世间法都说完全了。



如下禅语也是茶人十分喜欢并经常引用的:


吃茶去。


看脚下。


柳绿花红。


独坐大雄峰。


春来草自青。


云在青山水在瓶。


永夜无风月独清。


摘茶更莫别思量。


天共白云晓,水和明月流。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中国茶道暗语】


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


喝茶是长辈的,用食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


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四、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五、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六、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很多地方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七、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八、暗下逐客令



主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九、无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欲有“某人无茶色”。


十、茶三酒四秃桃二



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于俗语“茶三酒四秃桃二”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



【中国茶道的道家理念】


一、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二、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可见,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精神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写得很妙。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三、坐忘


“坐忘”石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四、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厨师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五、道法自然,返朴归真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


物质方面,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行为方面,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一朴实味美,东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中国茶道是美的哲学


日本茶道是美的宗教,中国茶道可称之为美的哲学。归纳起来主要基于五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中国茶道美学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晋南北朝。奠定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基础的宗师们不是佛学大师,而是大哲学家。如老子、孔子、庄子、以及《周易》的作者等等。


其二、中国茶道美学理论基础源于一些哲学命题。如“和”、“道”、“气”、“神”、“气韵”、“意境”等等。


其三、中国茶道美学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吸收了释、道、儒三教的哲学理念。


其四、中国茶道美学强调的不是从美学的一般表现形式上去欣赏和理解茶道美而是从“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出发,要求“涤除玄鉴”、“澄怀味象”从小茶壶中去探求宇宙的玄机,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悟人生百味。


其五、中国茶道美学不仅仅是茶事活动中追求美感的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从哲学的高度,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看茶人,特别是知识分子茶人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艺术想象力及人格的形成。


总之,中国茶道中既有佛教圆通空灵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旷达之美,以及儒家文雅含蓄之美。



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


我国茶道审美文化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即乃虚静之美也。


追溯历史,早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对于虚静之说,就曾经有过种种论述,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也……虚静之说,本是根底于道家的审美学说。虚者,即虚无之谓也。就大处来说,天地本是从虚无而来,万物本是由虚无而生。至于就小处来说,即如我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这个虚静之美,其“虚”与“静”之间的辩证关系则亦不例外。这就是说,静乃始于虚也。有虚才有静,无虚则无静。虚静之间的辩证关系之真谛,即在于此。


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极富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色。比之日本“茶道四规”中所言的枯寂之美,亦称沉寂之美、静寂之美,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是因为,日本茶道文化属于禅道文化,亦即佛门文化的性质。故尔就日本茶道来说,他们在茶事操作的程式中,在茶道审美的过程中,其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需要表达佛门的教义并教规。这就正如日本禅师寂庵宗泽所说的那样:茶意即禅意也,因此舍掉禅之外,就没有茶意;不知道禅味的话,也就不知道茶味。这证明,日本茶道就其本质来说,它只不过是一种禅道模式。他们奉行的茶道美学,则是禅味至上主义的禅道美学,始终至虔至诚地追求充满禅道理念的枯寂之美。所以,就日本茶道来说,他们很难体悟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试想,若让心界的全部空间充满宗教的教义、教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如此境况,怎能有感悟茶道的虚静之美可言呢。当然,日本茶道的宗教信仰,本是无可厚非的。这里作出两种不同性质的茶道审美文化的比较,旨在说明因两国国情的不同,因而彼此在茶道审美文化方面亦殊有差异。正视这一点,则更有利于彼此之间开展茶道文化交流,便于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关于中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之说,对于日常品茗审美而言,并非空泛,仔细品味,有助于在品茗生活中更好地获得审美感悟。其实虚静之说并不玄奥,只需明白一点,即静乃始于虚也,在内心世界的空间里,在受到外物之苦时,在品茗审美之前,需把心灵空间的挤轧之物、堆垒之物,尽量排解开去,静下神来,定下心来,开始走进品茗审美的境界,静静领悟茶之色、茶之香、茶之味、茶之形的种种美感,以及赏鉴茶道文化生活中的择器之美、择水之美、择侣之美、择境之美。这一切,不正是属于虚静之美的境界么﹖


由此可知,历代诗人兼茶人在从事咏茶的创作生活中,在茶道审美的感悟并吟咏中,自然皆离不开亦虚亦静的精神氛围与精神境界。尤其当心灵世界的静氛形成之时,则更给茶道审美感悟并咏茶创作营造了最佳契机。禅有禅悟,茶有茶思。就茶道审美与咏茶创作来说,茶悟出茶思,茶悟出茶情,茶悟出的是不失茶氛的灵气,茶悟出的是不失茶韵的美感,这一切皆跟所谓禅悟迥乎其异。需知,由茶悟而升华,即堪达于无穷美妙的艺术境界,甚至达于像卢仝在《七碗茶诗》中所讴歌的那般如梦如幻,如恍如惚,如通仙灵,如御清风的诗性境界。这正是中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包括虚静之美所达到的一种最高精神境界和艺术境界。


或问,这虚静之“静”,是不是意味着自始至终需“静”得鸦雀无声,需“静”得肃穆庄严,如日本茶道那般地枯寂呢﹖当然不是这样。中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之说,实质上是指心灵世界的虚静,至于外界环境的宁静,兼顾即可。只要自我心灵不失虚静,则茗叙也罢、说笑也罢、听曲也罢、赏戏也罢,在啜茗中兴之所至,或则朗吟,或则放歌,或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皆无不可。无怪蜀都一带茶馆,历来盛行摆龙门阵,那就叫做静中有闹,闹中有静,雅中有俗,俗中有雅。这可以说是虚静之美的一种动态样式,动态风貌罢。


文/网络综合

品鉴普洱茶

 

     一个人总有多重身份,往往,隐秘的身份比外显的身份更有趣。说远一点,那个叫做嵇康的铁匠,还能写一手不错的文章;那个叫黄公望的卜者,还能画几笔淡雅的水墨。说近一点,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其实是一流厨师;一个天天上街买菜的邻居大妈居然是投资高手。
       辛卯年秋日的一天,深圳举办“新生代普洱茶”品鉴会,近二十年来海内外各家著名茶场、茶厂、茶庄、茶商提供的入围产品经过多次筛选,今天要接受一批来自亚洲不同地区的专家的终极评判。一排排茶艺师已经端坐在铁壶、电炉、瓷杯前准备一展冲泡手艺,一本本品鉴书也已安置在专家们的空位之前。品鉴书上项目不少,从汤色、纯度、厚度、口感、余津、香型、气蕴、力度等等方面都需要一一打分。众多媒体记者都举起了镜头,只等待着那些品鉴专家在主持人读出名字后,一个个依次登场。
       品鉴专家不多,他们的名字,记者们未必熟悉,但普洱茶的老茶客们一听都知道。突然,记者们听到一个十分疑惑的名字,头衔很肯定:“普洱老茶品鉴专家”,却奇怪地与我同名。仔细一看,站出来的人竟然也长得与我一模一样。
       不好意思,这是我的一个秘密身份的无奈“漏风”。本来,我是想一直秘而不宣偷着乐的,没想到这次来了这么多“界外记者”。这次和我一起“漏风”的,还有我的妻子马兰,她在文件上标出的头衔也是“普洱老茶品鉴专家”,但她觉得我们两人既然一起“漏风”就不必一起亮相了,便躲在茶桌、茶客的丛林中低头暗笑。其实,几乎所有的高层专家都知道,她在普洱茶的品鉴上,座次还应该排在我的前面。
       人们一旦沉浸于自己的某一身份,常常会忘了其他身份。每当我进入普洱茶江湖,全然忘了自己是一个能写文章的人。当然也会看一些与普洱茶有关的文章,那也只是看看罢了,从来没有以文章的标准去要求。这次在深圳“漏风”之后,就有朋友希望我以自己的文笔来写写普洱茶。
       这就要我把两个身份交叠了,自己也感到有点唐突。我说,本人对文章的要求极高,动笔是一件隆重的事。但是,隆重并不是艰深。文章之道恰如哲学之道,至高与至低“首尾相啣”,终点必定潜伏于起点。如果谈普洱茶谈得半文半白、故弄玄虚、云遮雾罩,那就坏了,禅宗大师就会朗声劝阻,说出那句只有三个字的经典老话:“吃茶去。”这就是让半途迷失的人回到起点。因此,如果由我来写一篇谈普洱茶的文章,一定从零开始,而且全是大白话。



       很多人初喝普洱茶,总有一点障碍。
       障碍来自对比。最强大的对比者,是绿茶。
       一杯上好的绿茶,能把漫山遍野的浩荡清香,递送到唇齿之间。茶叶仍然保持着绿色,挺拔舒展地在开水中浮沉悠游,看着就已经满眼舒服。凑嘴喝上一口,有一点草本的微涩,更多的却是一种只属于今年春天的芬芳,新鲜得可以让你听到山岙白云间燕雀的鸣叫。
       我的家乡出产上品的龙井,马兰的家乡出产更好的猴魁,因此我们深知绿茶的魔力。后来喝到乌龙茶里的“铁观音”和岩茶“大红袍”,就觉得绿茶虽好,却显得过于轻盈,刚咂出味来便淡然远去,很快连影儿也找不到了。乌龙茶就深厚得多,虽然没有绿茶的鲜活清芬,却把香气藏在里边,让喝的人年岁陡长。相比之下,“铁观音”浓郁清奇,“大红袍”饱满沉着,我们更喜欢后者。与它们生长得不远的红茶“金骏眉”,也展现出一种很高的格调,平日喝得不少。
       正这么品评着呢,猛然遇到了普洱茶。一看样子就不对,一团黑乎乎的“粗枝大叶”,横七竖八地压成了一个饼型,放到鼻子底下闻一闻,也没有明显的清香。扣下来一撮泡在开水里,有浅棕色漾出,喝一口,却有一种陈旧的味道。人们对食物,已经习惯于挑选新鲜,因此对陈旧的味道往往会产生一种本能的防范。更何况,市面上确实有一些制作低劣、存放不良的普洱茶带着近似“霉锅盖”的气息,让试图深入的茶客扭身而走。
       但是,扭身而走的茶客又停步犹豫了,因为他们知道,世间有不少热爱普洱茶的人,生活品质很高。难道,他们都在盲目地热爱“霉锅盖”?而且,这些人各有自己的专业成就,不存在“炒作”和“忽悠”普洱茶的动机。于是,扭身而走的茶客开始怀疑自己,重新回头,试着找一些懂行的人,跟着喝一些正经的普洱茶。
       这一回头,性命交关。如果他们还具备着拓展自身饮食习惯的生理弹性,如果他们还保留着发现至高口舌感觉的生命惊喜,那么,事态就会变得比较严重。这些一度犹豫的茶客很快就喝上了,再也放不下。
       这是怎么回事?
       首先,是功效。
       几乎所有的茶客都有这样的经验:几杯上等的普洱茶入口,口感还说不明白呢,后背脊已经微微出汗了。随即腹中蠕动,胸间通畅,舌下生津。我在上文曾以“轻盈”二字来形容绿茶,而对普洱茶而言,则以自己不轻盈的外貌,换得了茶客身体的“轻盈”。
       这可了不得。想当年,清代帝王们跨下马背过起宫廷生活,最大的负担便是越来越肥硕的身体。因此,当他们不经意地一喝普洱茶,便欣喜莫名。雍正时期普洱茶已经有不少数量进贡朝廷,乾隆皇帝喝了这种让自己轻松的棕色茎叶,就到《茶经》中查找,没查明白,便嘲笑陆羽也“拙”了。据说他为此还写了诗:“点成一碗金茎露,品泉陆羽应惭拙”。他的诗向来写得不好,我当然不会去考证,但如果真用“金茎露”来指称普洱茶,还算说得过去。
       《红楼梦》里倒是确实写到,哪天什么人吃多了,就有人劝“该焖些普洱茶喝”。宫廷回忆录里也提到:“敬茶的先敬上一盏普洱茶,因为它又暖又能解油腻。”由京城想到茶马古道,那一条条从普洱府出发的长路,大多通向肉食很多、蔬菜很少的高寒地区。那里本该发生较多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们终于从马帮驮送的茶饼、茶砖上找到了原因:“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茶之为物,西戎、吐蕃古今皆仰食之,以腥肉之食,非茶不消”;“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当今中国,食物充裕,越来越多的人遇到了清王室和高原山民同样的问题。因此,普洱茶风行,理由充分。
       其次,是口味。
       如果普洱茶的好处仅仅是让身体轻盈健康,那它也就成了保健药物了。但它最吸引茶客的地方,还是口感。要写普洱茶的口感很难,一般所说的樟香、兰香、荷香等等,只是一种比拟,而且是借着嗅觉来比拟味觉。
       世上那几种最基本的味觉类型,与普洱茶都对不上,即使在茶的天地里,那一些比较稳定的味觉公认,如绿茶、乌龙茶、红茶、花茶系列所体现出来的味道,与普洱茶也不对路。总之,与这一些类型化、准类型化的味觉定型相比,普洱茶显得暧昧、含糊、内敛,因此也难以言表。
       人是被严重“类型化”了的动物,离开了类型就不知如何来安顿自己的感觉了。经常看到一些文人以“好茶至淡”“真茶无味”等句子来描写普洱茶,其实是把感觉的失落当作了哲理,有点误人。不管怎么说,普洱茶绝非“至淡”“无味”,它是有“大味”的。如果一定要用中国文字来表述,比较合适的是两个词:陈酽、透润。
       普洱茶在陈酽、透润的基调下变幻无穷,而且,每种重要的变换都会进入茶客的感觉记忆,慢慢聚集成一个安静的“心理仓贮”。
       在这个“心理仓贮”中,普洱茶的各种口味都获得了安排,但仍然不能准确描述,只能用比喻和联想予以定位。我曾做过一个文学性的实验,看看能用什么样的比喻和联想,把自己心中不同普洱茶的口味勉强道出。
       于是有了:
       这一种,是秋天落叶被太阳晒了半个月之后躺在香茅丛边的干爽呼吸,而一阵轻风又从土墙边的果园吹来;
       那一种,是三分甘草、三分沉香、二分当归、二分冬枣用文火熬了三个时辰后在一箭之遥处闻到的药香。闻到的人,正在磐钹声中轻轻诵经;
       这一种,是寒山小屋被炉火连续熏烤了好几个冬季后木窗木壁散发出来的松香气息。木壁上挂着弓箭马鞍,充满着草野霸气;
       那一种,不是气息了,是一位慈目老者的纯净笑容和难懂语言,虽然不知意思却让你身心安顿,滤净尘嚣,不再漂泊;
       这一种,是两位素颜淑女静静地打开了一座整洁的檀木厅堂,而廊外的灿烂银杏正开始由黄变褐;
       ……
       这些比喻和联想是那样的“无厘头”,但只要遇到近似的信号,便能立即被检索出来,完成对接。
       普洱茶的“心理仓贮”一旦建立,就容不得同一领域的低劣产品了。这对人生实在有一点麻烦,例如我这么一个豁达大度的人,外出各地几乎可以接受任何饮料,却已经不能随意接受普洱茶。因为“心理仓贮”产生了敏锐的警觉,错喝一口,就像对不起整个潜在系统,全身心都会抱怨。
       这种拒绝,说大一点,是在人品结构边缘衍伸了一个小小的“茶品”结构,在人格形态外沿拖拽出了一个小小的“茶格”形态。不管是“品”是“格”,都是通过否定和删削,来求得等级自守。这对茶事来说,虽然无关精神道德,却是有涉生活素质。
       第三,是深度。
       与人们对其他美好饮食的记忆不同,普洱茶的“心理仓贮”,空间幽深、曲巷繁密、风味精微。这就有了徜徉、探寻的余地,有了千言万语的对象,有了玩得下去的可能。相比之下,只有法国的红酒,才有类似的情形。
       你看,在最大分类上,普洱茶有“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等等代际区分,有老茶、熟茶、生茶等等制作贮存区分,有大叶种、古树茶、台地茶等等原料区分,又有易武山、景迈山、南糯山等等产地区分。其中,即使仅仅取出“号级茶”来,里边又隐藏着一大批茶号和品牌。哪怕是同一个茶号里的同一种品牌,也还包含着很多重大差别,谁也无法一言道尽。
       在我的交往中,最早筚路蓝缕地试着用文字写出这些区别的,是台湾的邓时海先生;最早拿出真实茶品在一次次深夜冲泡中让我们从感性上懂得什么是顶级普洱老茶的,是菲律宾的何作如先生;最早以自己几十年的普洱茶贸易经验传授各种分辨诀窍的,是香港的白水清先生。我与他们,一起不知道喝过了多少茶。年年月月茶桌边的轻声品评,让大家一次次感叹杯壶间的天地实在是无比深远。
       其实,连冲泡也大有文章。有一次在上海张奇明先生的大可堂,被我戏称为“北方第一泡”的唐山王家平先生、“南方第一泡”的中山苏荣新先生和其他几位杰出茶艺师一起泡着同一款茶,一盅盅端到另一个房间,我一喝便知是谁泡的。茶量、水量、速度、热度、节奏组成了一种韵律,上口便知其人。
       这么复杂的差别与一个个朋友的生命形态连在一起了,那个天地就有了一种让人舍不得离开的人文深度。
       以上这三个方面,大体概括了普洱茶那么吸引人的原因。但是,要真正说清楚普洱茶,不能仅仅停留在感觉范畴。普洱茶的“核心机密”,应该在人们的感觉之外。



       普洱茶的“核心机密”是什么?这个问题不能由过于痴迷的茶客来回答。这正如,只要是“戏迷”,就一定说不清楚所迷剧种存在的根本意义。能够把事情看得比较明白的,大多是保持距离的客观目光。
       在我认识的范围内,两位离云南普洱很远的东北科学家,盛军先生和陈杰先生,对普洱茶所作的科学研究令人钦佩。这一点,就连云南籍的普洱茶专家沈培平先生,也赞誉有加。
       因此,我希望茶客们也能听听有关普洱茶研究的当代科学话语。即便遇到一些不熟悉的概念,仍然不妨暂时搁下杯壶,硬着头皮听下去。中国的饮食研究,不能老是停留在浅层分类和外相表述上。
       为了沟通的方便,我们可以先在科学思维和一般思维之间找一个共同的入口,那就是发酵。谁都知道,普洱茶和其他茶种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发酵。绿茶可称为“不发酵茶”,乌龙茶、红茶可称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或“单发酵茶”,普洱茶则可以称为“后发酵茶”“长发酵茶”。在普洱茶里边,生茶又可以称为“自然发酵茶”,熟茶又可称为“人工发酵茶”。你看,一说“发酵”,几乎把所有的茶种都涵盖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发酵”呢?简单说来,那是人类利用微生物来改变和提升食物细胞的质地,使之产生独特风味的过程。平日我们老在暗中惦念的那些食物,大多与发酵有关,例如各种美酒、酸奶、干酪,豆腐乳、泡菜、纳豆、酱油、醋等等。即便是粮食,发酵过的馒头、面包也比没有发酵过的面粉制品更香软、更营养。在医学上,要生产维生素、氨基酸、胰岛素、抗生素、疫苗、激素等等,也离不开发酵过程。
       发酵的主角,是微生物。
       一说微生物,题目就大了。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出现才几百万年,而微生物已存在三十五亿年。世界上的生命,除了动物、植物这“两域”外,“第三域”就是微生物,由此建立了“生命三域”的学说。这些无限微小又无限繁密、无比长寿又无比神秘的“小东西”,我们至今仍然了解得很少,却已经逼得当代各国科学家建立了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等分支组成的生物工程学来研究。尽管研究还刚开始,奇迹已叹为观止。听说连开采石油这样的重力活儿,迟早也可以让微生物来完成。真不知道再过多少年,这些“小东西”会把世界变成什么样。
       在我们还没有动用科技设备折腾它们之前,这些 “小东西”一直在自然的乐园里忙碌着。而云南,则以特殊的方位、地形、气候和生态,成了它们乐园中的乐园。就说云南的普洱茶吧,那些在原始山林中生长了千百年的乔木大叶种古茶树,始终被一大批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菌群陪伴着,呵护着,喂养着。从茶树的根,到茎、叶、花,一处也不曾懈怠。否则,哪会存活得那么健康又那么久远?
       微生物菌群天天摄取着太阳能,裂解着细胞壁,分解着有机物,分泌着氨基酸,激活着生物酶,合成着茶氨酸,这就是发酵。结果,激活的生物酶有利于消食,茶多酚有利于降低胆固醇,汀类物质有利于降脂,茶色素有利于减少血粘度,泛酸、胱氨酸有利于解酒护肝,果胶物质有利于除毒,而种种综合因素又能抑制糖尿病的“靶标”,有利于降低血糖,减少尿酸,防止老年痴呆……
       当地的茶农凭着经验知道,普洱茶的好坏,决定因素是一批用肉眼看不到的小生命。陈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当地茶农发现自己家的茶叶出现了大问题,便会诊断道:“茶虫子”病了。他们所说的“茶虫子”,就是微生物菌群。
       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普洱茶移植到经纬度近似的其他省份生长就不对了?为什么云南茶区相隔不远的每一座山,出品都不一样?这些问题,就像问茅台酒为什么只能出在贵州仁怀一个特定的小地方而不能四处酿造一样,答案是共通的:只因微生物菌群有异,又不愿意整体迁移,因而构不成同样的发酵。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凭着发酵方式的不同,来具体划分普洱茶与其他茶种的基本区别了。绿茶在制作时需要把鲜叶放在铁锅中连续翻炒杀青,达到提香、定型、保绿的效果,为此必须用高温剥夺微生物活性,阻止茶多酚氧化,因而也就不存在发酵。乌龙茶就不一样了,制作时先鼓励生物酶的活性,也就是用轻度发酵提升香气和口味后,随即用高温炒青烘干,让发酵停止。红茶则把发酵的程度大大往前推进了一步,比较充分地待香待色,然后同样用高温快速阻止发酵。这就是说,乌龙茶和红茶虽然也曾与发酵邂逅,但很快洒泪诀别于炉边,不再往来。至于清清纯纯的绿茶,则从未与发酵约会。
       普洱茶也会有一个翻炒杀青的过程,但时间很短,翻炒时茶叶被不断抛离锅壁,在空气中冷却,因此叶片的温度不会超过60℃的界限,微生物也就不会被杀死,发酵过程延续下去了。即使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通过人工发酵来制作的熟茶,也不让“渥堆”的温度超过界限。更重要的是,在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中,先要经过一次次重力揉捻,使微生物进入茶叶,然后又要用紧压的方式变成饼、团、沱、砖的形状,使今后的长期发酵获得一个稳定的温床。
       照理,在普洱茶的各种发酵温床中,砖形更便于密集存放和搬运,但是,为了微生物菌群在发酵过程中能够流畅运行,还是让饼形的数量大大超过砖形。这让我联想到田径运动场、摩天大转轮。
       普洱茶在制作完成后的这种发酵,被专家们命名为“第二次自然接种”,又被茶客们俗称为“后发酵”或“长发酵”。如果温度、湿度和贮存环境适当,这种发酵就在长年累月之间无声无息地让茶品天天升级。因此,即便是上了年纪的老茶品,也会在微生物菌群的辛勤劳作下,成为永久的半成品、不息的变动者、活着的生命体。发酵过程可以延续十几年、几十年,形成一个从今天走回古典的“陈化”历程。这一历程的彼岸,便是渐入化境,妙不可言,让一切青涩之辈只能远远仰望,歆慕不已。

       这里,还出现了一个美学上的有趣对比。
       按照正常的审美标准,漂亮的还是绿茶、乌龙茶、红茶,不仅色、香、味都显而易见,而且从制作到包装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打理得美轮美奂。而普洱茶就像很多发酵产品,既然离不开微生物菌群,就很难“坚壁清野”、整洁亮丽。从原始森林出发的每一步,它都离不开草叶纷乱、林木杂陈、虫飞禽行、踏泥扬尘、老箕旧篓、粗手粗脚的鲁莽遭遇,正符合现在常说的“野蛮生长”。直到最后压制茶饼时,也不能为了脱净蛮气而一味选用上等嫩芽,因为过于绵密不利于发酵转化,而必须反过来用普通的“粗枝大叶”构成一个有梗有隙的支撑形骨架,营造出原生态的发酵空间。这看上去,仍然是一种野而不文、糙而不精的土著面貌,仍然是一派不登大雅之堂的泥昧习性。
       但是,漫长的时间也能让美学展现出一种深刻的逆反。青春芳香的绿茶只能浅笑一年,笑容就完全消失了。老练一点的乌龙茶和红茶也只能神气地挺立三年,便颓然神伤。这时,反倒是看上去蓬头垢面的普洱茶越来越光鲜。原来让人耽心的不洁不净,经过微生物菌群多年的吞食、转化、分泌、释放,反而变成了大洁大净。你看清代宫廷仓库里存茶的那个角落,当年各地上贡的繁多茶品都已化为齑粉,沦为尘土,不可收拾,唯独普洱茶,虽百余年仍筋骨疏朗,容光焕发。二七年春天从北京故宫回归普洱的那个光绪年间出品的“万寿龙团贡茶”,很多人都见到了,便是其中的代表性形象。
       这就是赖到最后才登场的“微生物美学”,一登场,全部不起眼的前史终于翻案。这就是隐潜于万象深处的“大自然美学”,一展露,连人类也成了其间一个小小的环节。于是,千年古茶树——无形微生物——当今饮茶人,构成了一组似远实近的生命链,融会贯通。
       说到这里,我想读者诸君已经明白我所说的普洱茶的“核心机密”是什么了。


       细算起来,人类每一次闯入微生物世界都非常偶然。开始总以为一种食品馊了,霉了,变质了,不知道扔掉多少次而终于有一次没有扔掉。于是,由惊讶而兴奋,由贪嘴而摸索。
       中国茶的历史很长,而由微生物发酵而成的普洱茶究竟是什么时候被人们发现,什么时候进入历史的?
       那么,就让我把普洱茶的历史稍稍勾勒一下吧。
       中国古代,素来重视朝廷兴亡史,轻忽全民生态史,更何况云南地处边陲,几乎不会有重要文人来及时记录普洱茶的动静。唐代《蛮书》、宋代《续博物志》、明代《滇略》中都提到过普洱一带出茶,但从记述来看,采摘煮饮方式还相当原始,或语焉不详,并不能看成我们今天所说的普洱茶。这就像,并不是昆山一带的民间唱曲都可以叫昆曲,广东地区的所有餐食都可以叫粤菜。普洱茶的正式成立并进入历史视野,在清代。
       我在上文曾写到清代帝王为了消食而喝普洱茶的事情。由于他们爱喝,也就成了贡品,既然成了贡品,那就会风行于官场仕绅之间,还要严选品质和茶号,精益求精。普洱茶,由此实现了高等级的生命合成。从康熙、雍正、乾隆到嘉庆、道光、咸丰,这些年代都茶事兴盛,而我特别看重的,则是光绪年间(1875年-1909年)。主要标志,是诸多“号级茶”的出现。
       “号级茶”,是指为了进贡或外销而形成的一批茶号和品牌。品牌意识的觉醒,使普洱茶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经典时代”,以后的一切活动也都有了基准坐标。
       早在光绪之前,乾隆年间就有了同庆号,道光年间就有了车顺号,同治年间就有了福昌号,都是气象不凡的开山门庭,但我无缘尝到它们当时的产品。我们今天还能够“叫得应”的那些古典茶号,像宋云号、元昌号,以及大名赫赫的宋聘号,都创立于光绪元年。由此带动,一大批茶庄、茶号纷纷出现。说像雨后春笋,并不为过。
       我很想随手开列一批茶号出来让读者诸君嚇一跳,看看即便在交通艰难、信息滞塞的时代,一旦契合某种生态需求,也会喷涌成一种不可思议的商市气势。但是,我拿出来的一张白纸很快就写满了,想从里边选出几个重要的茶号来,也不容易。刚勾出几个,一批自认为比它们更重要的名字就在云南山区的老屋间嗷嗷大叫。我隐约听到了,便仓皇收笔。
       只想带着点儿私心特别一提:元昌号在光绪元年创立后,又在光绪中期到易武大街开设分号而建立了福元昌号,延绵到二十世纪还生气勃勃,成为普洱茶的“王者一族”。这个茶庄后来出过一个著名的庄主,恰是我的本家余福生先生。
       就像我曾经很艰苦地抗议自己的书籍被盗版一样,余福生先生也曾借着茶饼上的“内票”发表打假宣言:“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号……”,我一看便笑了,原来书茶同仇,一家同声,百年呼应。
       茶号打假,说明市场之大,竞争之烈,茶号之多,品牌之珍。品牌的名声,本来应由品质决定,但是由于普洱茶的品质大半取决于微生物菌群的微观生态,恰恰最难说得清。因此,可怜的打假者们不得不借用一般的“好茶印象”来涂饰自己的品牌。例如,这家说自己是“阳春细嫩白尖”,那家说自己是“细嫩茗芽精工揉造”,甚至还自称“提炼雨前春蕊细嫩尖叶,绝无参杂冲抵”云云,其实是以绿茶的坐标扬己之短,避己之

不得不注意光绪和茶业的宿命。
       浩劫过去,茶香又起。只要茶盅在手,再苦难的日子也过得下去。毕竟已经到了二十世纪,就有人试图按照现代实业的规程来筹建茶厂。一九二三年到勐海计划筹建茶厂的几个人中间,领头的那个人正好也是我的本家余敬诚先生。
       后来在一九四年真正把勐海的佛海茶厂建立起来的,是从欧洲回来的范和钧先生和冯绍裘先生。他们背靠中国茶业公司的优势,开始试行现代制作方式和包装方式,可惜在兵荒马乱之中,厂房被日本侵略军的飞机炸毁,重建又千难万难。他们到底有没有投入批量生产?产了多少?销往何方?至今还说不清楚。我们只知道十年后战争结束,政局稳定,一些新兴的茶厂才实现规模化的现代制作。从此,大批由包装纸上所印的字迹颜色而定名的“红印”“绿印”“蓝印”“黄印”等等品牌陆续上市,五彩斑斓地开启了“印级茶”的时代。
       那又是一个车马喧腾、旌旗猎猎、高手如云的热闹天地。“号级茶”就此不再站在第一线,而是退居后面,安享尊荣。如果说,“号级茶”在今天是难得一见的老长辈,那么,“印级茶”则还体力雄健,经常可以见面。
       无奈海内外的需求越来越大,“印级茶”也撑不住了。普洱茶要增加产量,关键在于缩短发酵时间,这就产生了一个也是从偶然错误开始的故事。有一个叫卢铸勋的先生在香港做红茶,那次由于火候掌握不好,做坏了,发现了某种奇特的发酵效果。急于缩短普洱茶发酵时间的茶商们从中看出了一点端倪,便在香港、广东一带做了一些实验。终于,一九七三年,由昆明茶厂厂长吴启英女士带领,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以发水渥堆的方法成功制造出了熟茶。熟茶中,陆续出现了很多可喜的品牌。
       当然,也有不少茶人依然寄情于自然发酵的生茶,于是,熟茶的爆红也刺激了生茶的发展。在后来统称“云南七子饼”的现代普洱系列中,就有很多可以称赞的生茶产品。从此之后,生、熟两道,并驾齐驱。
       即使到了这个时候,普洱茶还严重缺少科学测试、生化分析、品牌认证、质量鉴定,因此虽然风行天下,生存基点还非常脆弱,经受不住滥竽充数、行情反转、舆情质询。日本二十几年前由痴迷到冷落的滑坡,中国在二七年的疯涨和疯跌,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二八年由沈培平先生召集众多生物科学家和其他学者集中投入研究,开启了“科学普洱”的时代。
       我用如此简约的方式闲聊着普洱茶的历史,还是觉得没有落到实处,就像游离了一个个作品来讲美术史,才几句就心慌了。然而普洱茶那么多品牌,有哪几个是广大读者都应该知道的呢?它们的等级如何划分?我们有没有可能从一些“经典品牌”的排序中,把握住普洱茶的历史魂魄?



       为口感排序,非常冒险。
       尤其是,任何顶级形态都达到了足够的高度,而每种高度都自成峰峦,自享春秋,更不易断其名次。为普洱茶的峰峦排序,还遇到了特殊的困难,那就是,抵达者实在太少,难以构成广泛舆论。大家甚至都知道哪几位老兄藏有哪几种品牌,说高说低,都有“挟藏品而自重”“隐私心而待沽”之嫌。因此,大家往往只默默地排序于心底,悄声地嘀咕于壶边。说大声了,怕遇冷眼。
       好像都在等我。
       因为我嫌疑很小,胆子很大。
       那么,就让我来吧。
       我对“号级茶”排序的前五名为——

                     第一名:“宋聘”;
                     第二名:“福元昌”;
                     第三名:“向质卿”;
                     第四名:“双狮同庆”;
                     第五名:“陈云号”。

       我对“印级茶”排序的前五名为——

                    第一名:“大红印”;
                    第二名:“甲乙级蓝印”;
                    第三名:“红印铁饼”;
                    第四名:“无纸红印”;
                    第五名:“蓝印铁饼”。

       我对“七子饼”排序的前五名为——

                   第一名:“七子黄印”;
                   第二名:“七五七二”;
                   第三名:“雪印青饼”;
                   第四名:“八五八二”;
                   第五名:“八八青饼
”。

       写完这些排序,我在大胆之后突然产生了谦虚,觉得应该拜访几位老朋友,听听他们的说法。
       先到香港,叩开了柴湾一个巨大茶叶仓库的大门,出来迎接的正是白水清先生。在堆积如山的茶包下喝茶,就像在惊天瀑布下戏水,非常痛快,因此每次都会逗留到午夜之后。今天一看,喝茶处已经装修一新。
       白先生对普洱茶的见识,广泛而又细致。原因是做了几十年的普洱茶贸易,当初很多场合是不能“试泡试喝”的,只凭两眼一扫,就要判断一切,并由此决定祸福。这种长年训练,使他的眼光老辣、迅捷而又全面。我甚至建议他编一部《白水清普洱茶词典》出版,因为他有这种知识贮备。说起“号级茶”,他首先推崇当年的四个茶庄:同庆号、同兴号、同昌号、宋聘号。在品牌上,他认为最高的是“红标宋聘”,口味浓稠而质量稳定。其次他喜欢“向质卿”的高雅、鲜爽,“双狮同庆”的异香、霸气。“福元昌”和“车顺号”,好是好,但存世太少,呈现得不完整,不方便进入队列。此外,他还欣赏几个茶庄,例如江城号、敬昌号等等。
       何作如先生在普洱茶上,是很多高人的“师傅”。很多年前我只要和金庸先生、白先勇先生聊天,他每次都来泡茶,我们三人不知道他拿出来的茶是何等珍贵,现在想来还十分惭愧。他坚守茶的等级,并以此展现身份。对于低等级,他一见扭头就走,理也不理。他把“号级茶”分了“四线”,这是我迄今见过对“号级茶”的最精细划分。一线三名,“宋聘”“双狮同庆”“福元昌”;二线两名,“陈云号”“仁和祥”;三线三名,“本记”“敬昌”“同兴”;四线也是三名,“江城号”“黄文兴”“同昌号”。除了这“四线”外,他直陈自己所要求的普洱茶境界,那就是一喝便产生“直坠丹田”的强烈体感。要达到这一境界,他主张以原生态的制作方式走生茶之路,不做太多加法。他还非常重视冲泡技术,讲究水质、水温、投量、壶型、间歇等等关键细节。
       沈培平先生对现代普洱茶发展的贡献,人所共知。那天我在飞机上正好与他邻座,就聊了起来。他是一位宏观的管理者,既有科学思维,又有敏锐口感,因此对各种品牌都有一种鸟瞰的高度。他对“号级茶”的排序,一口气列了十名:“宋聘”“福元昌”“向质卿”“双狮同庆”“陈云号”“大票敬昌”“同昌号(黄文兴)”“江城号”“元昌号”“兴顺祥”。他对“印级茶”排了六名:“大红印”“甲乙级蓝印”“红印铁饼”“无纸红印”“蓝印铁饼”“广云贡饼”。他对“七子饼”排了九名:“七子小黄印”“七五七二(青饼)”“雪印”“月印”“八六五三”“七五八二”“八五八二”“七五四二”“八八青(七五四二)”。除此之外,他还提供了自己对熟茶的排名:“紫天”“八中熟”“南宝砖”“文革后期砖”以及对“新生代普洱茶”的排名:“易武春尖”、“橙中橙”“紫大衣”“九九易昌”等等。他的目光,童叟无欺。
       张奇明先生开设的大可堂茶馆,专供普洱茶,早已成了上海极重要的一个文化会所。有的茶客甚至摹仿西方人着迷星巴克的语言,说自己平日“如果不在大可堂,就在去大可堂的路上”。很多朋友看到那里有一方由我书写的碑刻,以为是我开的。其实,我只是一名常去的茶客。张奇明先生对“号级茶”的排序为:“宋聘”“陈云号”“向质卿”“大票敬昌”;对“印级茶”的排序为:“大红印”“红印铁饼”“无纸红印”“甲乙级蓝印”“大字绿印”“蓝印铁饼”;对“七子饼”的排序为:“黄印”“七五七二”“雪印”“八五八二”“八八青饼”。
       王家平先生在网络微博上的署名是“茶人王心”,据说投情颇深,读者也不少,可惜我不上网,看不到。算起来,只要我在北京期间,与他喝茶的次数特别多。每次看到他胖胖的手居然能灵巧地泡出一壶壶好茶,深感惊讶。他对“号级茶”的排序为:“宋聘”“陈云号”“双狮同庆”“向质卿”;他对“印级茶”的排序为:“红印”“蓝印铁饼”“甲乙级蓝印”“无纸红印”;他对“七子饼”的排序为:“八五八二”“雪印”“八八青饼”。
       另外,我还分头询问了一些优秀茶艺师如姚丽虹、黄娟、海霞她们的排序,几乎也都大同小异。可见,在口味等级上,高手们分歧不多。
       这样,我也就放心了。




       虽然说得如此痛快淋漓,但是,“号级茶”已经越来越少,谁也不能经常喝到了。“福元昌”现在存世大概也就二、三十小桶吧?“车顺号”据说只存世四片,我已侦知被哪四个人收藏了。都是我的好友,但他们互相不说,更不对外宣扬。怕被窃,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更怕的是,一番重大的人情,或一笔巨大的贸易,如果提出要以尝一口这片老茶作条件,该如何拒绝?
       珍贵,不仅是因为稀少。“号级茶”的经典口味,借着时间的默默厮磨,借着微生物菌群的多年调理,确实高妙得难以言表。
       邓时海先生说,福元昌磅礡雄厚,同庆号幽雅内敛,一阳一阴,一皇一后,构成终端对比。在我的品尝经验里,福元昌柔中带刚,果然气象不凡,同庆号里我只中意“双狮”,陈云号药香浓郁,也让我欣喜,但真正征服我的,还是宋聘。宋聘,尤其是红标宋聘而不是蓝标宋聘,可以兼得磅礡、幽雅两端,奇妙地合成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冲击力,弥漫于口腔胸腔。
       我喝到的宋聘,当然不是光绪年间的,而是民国初年宋家与袁家联姻后所合并的“乾利贞宋聘”茶庄的产品。那时,这个茶庄也在香港设立了分公司。每次喝宋聘,总是多一次坚信,它绝非浪得虚名。与其他茶庄相比,宋、袁两家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这当然很重要,但据我判断,必有一个真正的顶级大师一直在默默地执掌着一部至高的品质法律,不容有半点疏漏。
       照理,堪与宋聘一比的还有同兴号的“向质卿”——一个由人物真名标识的品牌,据说连慈禧太后也喜欢。但奇怪的是,多次喝“向质卿”,总觉得它太淡、太薄、太寡味,便怀疑慈禧太后老而口钝,或者向家后辈产生了比较严重的“隔代衰退”。到后来,不管到哪一个茶室,一听这个品牌就兴味索然。没想到有一天夜晚在深圳,白水清先生拿出了家藏的“向质卿”,又亲自执壶冲泡,我和马兰才喝第一口就不由得站起身来。那口感,是一种充分柔爽中的充分堂皇。而且,还有一种大空间的洁净,就像一个老庭院被仆役们洒扫过很久很久。无疑,这是典型的贡品风范。但是,如果要我把它与宋聘作对比,我还会选择宋聘,理由是力度。
       我对“印级茶”的喜欢,也与力度有关。即使是其中比较普及的“无纸红印”“蓝印铁饼”,虽都还只是中年,却已有大将风度。在京城初冬微雨的小巷茶馆,不奢想“号级茶”了,只掰下那一小角“红印”或“蓝印”,再把泉水煮沸,就足以满意得闭目无语。当然也会试喝几种“新生代”普洱,一般总有一些杂味、涩味,如果去掉了,多数也是清新有余,力度薄弱。那就只能耐心地等待,慢慢让时间给它们加持了。


       说到力度,我不能不表述一种很深的遗憾。普洱茶的口感,最珍贵、最艰深之处,就是气韵和力度。但是,科学家们研究至今,还无法说明气韵和力度的成因。有人说,茶中之气,可能来自于一种叫“锗”的成分,对此我颇有怀疑。我想,锗,很可能是增加了某些口味,或提升了某些口味吧?应该与最难捉摸的气韵和力度关系不大。虽然最难捉摸,但一上口就能立即感知,而且是一切老茶人的共同感知,这是何因?依我看,秘密还在那群微生物身上。天下一切可以即时爆发的气势,必由群体生命营造,可惜我们对这种群体生命,还那么无知。把原因归之于锗,好像是以化学替代了微生物学。
       除了气韵和力度,普洱茶的特殊香型也还是一个谜。过去有一种幼稚的解释,以为茶树边上种了某一种果树就会传染到某种香型,这种说法已被实践否定。据现在的研究,普洱茶的香气,是芳樟醇(也即沉香醇及其氧化物)在起作用。这种说法可能比较靠谱。但是,普洱茶除了樟香之外的其他香型如兰香、荷香、枣香、青香,那是芳樟醇范围里边的不同类别,还是出现了其他什么别的醇?
       还有,科学家认为,普洱茶的防癌作用主要是靠茶红素,但是,我们对茶红素又了解多少?它究竟是什么?何时能分解出来?
       又有科学家设想,普洱茶的最好原料是千年古茶树,那些茶树为什么千年不凋,仍有产出?除了微生物的辛劳之外,是不是还有一种“长寿基因”?如果是,那么,这种“长寿基因”到底是以一种什么方式存在着、转换着?
       这样的问题,可以无休无止地问下去。
       很快我们发现,有关普洱茶的很多重大问题,大家都还没有找到答案。因此,最好不要轻言自己已经把普洱茶“彻底整明白”了。记住,就在我们随手可触的某个角落,那群微生物正交头接耳地在嘲笑我们。而且,它们确实也有足够的资格嘲笑。
       由此想起几年前,闫希军先生领导的天士力集团听到了“科学普洱”的声音,便用现代生物发酵工艺萃取千年古茶树中有效无害的成分提炼成“帝泊洱”速溶饮品,为普洱茶的功能化、便捷化、国际化打开了新门户。在香港举行的发布会上得知,为了研究的可靠性,他们曾经一次次动用上百只白老鼠做生化实验。我随即在发布会上站起来说,自己是一百零一只白老鼠,无意中也接受了实验,而且还愿意实验下去。
       但是,我更想在实验中把自己变小,小得不能再小,然后悄悄溶入那支微生物菌群的神秘大军,看它们如何从原始森林的古乔木大叶种开始,一步步把普洱茶闹腾得风起云涌。
       当然,对我来说,普洱茶只是一个观察样本,只要进入了微生物的世界,那么,我对人类和地球的感受也就完全不一样了。于是,我再由小变大,甚至变成巨人,笑看茫茫三界。
       对不起了,普洱茶,我所关切的事,毕竟要比你大得多。

史上最全普洱茶知识,一篇看懂普洱山!果断收藏!

普洱茶作为中国茶叶的一朵奇葩,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明代已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的盛况。源于唐宋、盛于明清,从普洱起步廷伸至东南亚、南亚的茶马古道,见证了普洱茶久盛不衰、延绵不断的辉煌历史。


近几年来,普洱茶成为越来越多茶友的心头好,对于很多刚入行的普洱茶爱好者来说,经常会看到“某某名山茶”这样的字眼,但完全搞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地方。今天跟着小编的节奏,带您了解普洱茶知名茶区的著名山头。

根据地域位置,我们常将普洱茶知名产区大致分为临沧产区、普洱市(原思茅)产区和西双版纳产区共三大名产区,其中最知名、产量最大的是西双版纳。(加上保山也可以说四大产区)


(普洱茶三大茶区的大概位置)


一、细说:临沧茶区 

关键词:产量最大;大叶良种


临沧是地处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中下游之间,年平均气温17.5°C,年降雨量1400mm,北回归线从境内穿过,全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低纬度、高海拔,水资源丰富,土壤红壤PH值偏酸,最适宜茶树生长。同时,海拔高的地区,茶叶的生长周期较长,茶叶的品质也就相对好,正是所谓的“高山云雾出好茶”。


临沧产茶区域主要集中在沧源、双江、凤庆、云县等地其中享誉世界的万亩古茶树群落位于双江勐库大雪山,大雪山是非常重要的产茶区域,大名鼎鼎的冰岛就位于大雪山东半山。 临沧是非常重要的普洱茶产茶区,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云南省三大国家级群体良种(勐库大叶种,勐海大叶种,凤庆大叶种)就有两个(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源自于临沧。

(临沧茶和版纳茶相比,整体表现:苦弱涩强,在口感表现上稍硬,汤质刚强,口感较窄,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劲扬,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刺激性稍高。)


临沧最出名的山头当属勐库十八寨,勐库十八寨由西半山和东半山组成,坊间有言:勐库十八寨,寨寨出好茶。(勐库的地形为两山夹一河一坝,两山指邦马山与马鞍山,一河指南勐河,一坝指勐库坝。邦马山与马鞍山对峙,南勐河流经两山之间,勐库人习惯上以南勐河为界,将南勐河东边的称为东半山,南勐河西边的为西半山,马鞍山在河东,勐库人称为东半山,邦马山在河西,勐库人称为西半山,这就是东西半山的来历。)


东半山:忙蚌、坝糯(坝糯因藤条茶而名)、那焦、邦读、那赛、东来、忙那、城子。东半山:由于茶树常常可以迎迓日出,其欣欣向荣之姿,其俊秀爽豁之貌,其茶条索紧结显毫,汤亮色金黄,香气强烈特久,生津回甘佳,经久耐泡。汤质充满阳刚之气,香气浓郁、回甘明显、滋味饱满、口感丰富、气足韵长。)


西半山:冰岛、坝卡、懂过、大户赛、公弄、邦改、丙山、护东、大雪山、小户赛(西半山:相对东半山而言,西半山的茶有阴柔之美,涩较重而显苦,但是涩不凝滞,苦不淹留,回甘柔转醇润,回味绵长,余韵无尽,而且茶质厚重,后期潜力不可限量。)


勐库大叶茶:因产于勐库大叶种原产于云南省双江县勐库镇,亦有称双江勐库种,1985年被认定为国家级良种,有性系群体种,乔木型,植株高大,树姿张开主干明显,分枝高。其叶片特大,长椭圆或椭圆形,叶色深绿;叶面隆起,叶身背卷或稍内折,叶齿钝稀浅,叶质厚软。勐库大叶种所含茶多酚和咖啡碱等有效物质较多,最适制的茶类是普洱茶和红茶。



冰岛五寨

冰岛村委会下辖五个村子:冰岛、地界、糯伍、南迫、坝歪,其中坝歪和糯伍位于东半山,其余三个寨子位于西半山。


冰岛古茶园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祥地之一。从明成化年引种至今五百多年,在勐库繁殖形成勐库大叶茶群体种。在顺宁繁殖变异形成凤庆大叶种群体种。被誉为“云南大叶种之正宗”。勐库茶山以冰岛为界分东、西半山,所产之茶风格各异。特色:冰岛古茶兼具东半山茶香高、味扬、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及西半山茶质气强之长,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

冰岛古树茶,品饮时入口苦涩度非常低,前两泡可能会觉得平淡,但丰富的层次感也正是在这种递进中逐渐展现,茶汤咽下后,茶味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铺陈,堆砌成非常馥郁甘甜清冽的茶味,回甘生津绵润细腻持久,茶汤饱满度非常高,回甘尤其鲜爽怡人,至于大家最熟悉的冰糖香,在三四泡之后,喉咙部位会有清凉的回甜,甜味荡漾着冰糖的凉爽鲜甜,很舒适,而且出汤后的冷杯香非常高亢,也展现出极其高冷的冰糖甜香。


冰岛—— 糯伍老寨的茶,外形上比较独特的地方是毫毛细密油润,非常黑亮,做成饼茶以后条索分明,色泽乌润,在阳光下尤其油亮,非常诱人。

糯伍老寨的古树春茶,在新茶时汤色就呈现明黄色,深邃透亮,茶汤有非常馥郁的花香味,浓而不艳是比较独特的地方,香气沉稳,冲泡时稳定性强耐泡度高,茶汤饱满丰润,韵味明快,苦化的快,回甘绵润。糯伍老寨的茶,价格和冰岛不相上下,非常非常难得,且喝且珍惜。


冰岛——地界这个寨子,就像深海里的宝石,知道的人不多,品质却很高。地界和糯伍差不多,都因为交通不便位置偏僻曾经被政府组织搬迁,地界老寨有五六十亩古茶树,品质不亚于冰岛,每年地界产的鲜叶,都是运到冰岛卖给收冰岛茶的茶商,实际上市场上所说的冰岛茶,大部分指的还是冰岛行政村下辖五个村寨产的茶,好在这几个寨子都没有砸了冰岛的招牌,可谓深藏功与名。


冰岛——南迫老寨 南迫老寨的古茶树资源比冰岛老寨要丰富很多,而且南迫老寨海拔高,地势急,生态环境非常原始,古树茶和森林古木混生,树龄大,保存的非常好,其中生长着一棵勐库茶王树,高三层楼,树围超过三米,非常壮观,这个地方因为是个搬迁寨,山高皇帝远,至今没通电修路,而且生长了几百年的古茶树也没经过人为矮化,这棵茶王树也就自由生长了,枝桠疏影横斜,藤蔓攀附在树干上,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南迫老寨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收茶确实非常不便,每年有很大一部分鲜叶都是由当地拉祜族运到冰岛老寨卖给收冰岛茶的茶商,南迫老寨的茶,喝起来非常清甜,微微清苦,回甘很好,绵润甘淳,花香沁人心脾


冰岛——坝歪 坝歪古树茶生长海拔1500米勐库东半山产茶区,属冰岛村委会,较冰岛村的其它茶区而言,由于坝歪山是目前勐库镇唯一不通公路茶山,所以当地的古树茶受其它茶种的影响最少。

坝歪山地理位置与冰岛寨茶山紧挨在一起,茶品与冰岛老寨相差不多,但由于冰岛老寨已名声在外,因此坝歪茶现在的价位比冰岛茶也就显得更有优势了!同时由于坝歪茶山交通不变,因此茶叶都是在当地初制好后才下山,这造就了坝歪茶品质的纯正!


现在冰岛五寨的茶都打冰岛的名儿,五个寨子的口感还是稍有差别:

南迫:回甘相似冰岛,回甘快,但没有冰岛的鲜爽,口齿间留香没有冰岛持久

地界:留香像冰岛,但是回甘没有冰岛快,冰糖甜没有那么明显

坝歪:茶气像冰岛,不过坝歪的茶叶也分两种口感,坝歪老寨下面的香气好涩味稍微重点,老寨左边的有点偏甜,茶气稍微要弱点,感觉茶叶的水分太足了那种,喝着水甜水甜的

糯伍:茶气更平和一些,香气和冰岛有点不同,但是口感很好

地界和南迫会比坝歪和糯伍茶价高,因为地界通车,南迫通车,茶商们更容易去到,坝歪和糯伍要走路上去,村民们上山去需要40-50分钟,要是城里的朋友去了可能要走上两小时左右…


昔归

昔归产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绑东乡境内的昔归村忙麓山,忙麓山是临沧大雪山向东延伸靠近澜沧江的一部分,背靠昔归山,向东延伸至澜沧江,山脚便是归西渡口(原嘎里古渡)。

昔归古茶,忙麓茶,一个简单的茶,现在被搞得很复杂。

第一,树龄最老的,250年就一棵,正常的,通常的,200年。清末民初《缅宁县志》记载:“种茶人户全县约六、七千户,邦东乡则蛮鹿、锡规尤特著,蛮鹿茶色味之佳,超过其他产茶区”。这里说的蛮鹿,现称为忙麓,锡规现称为昔归。这个是仅仅见于史料最早关于昔归茶的描述。

第二,昔归茶特点的来源,没有修剪,只采春秋两季。许多许多古树,口感不如意的原因,往往是两条:第一,修剪,第二,过渡采摘;根本原因是为了提高产量,方便采摘。


忙麓山的茶还有一个特点,是自然生长的。有的树高三、四米,有的五、六米,有几棵茶树主干只剩下一截枯树桩,但又从底部重新长出了锄把粗的新树叉。大茶树基围在80~90厘米左右,茶园属传统采摘自然生长,树枝盘曲向上,经百年的人工无意造作,形成的造型嶙峋古怪,似卧龙、似飞禽展翅,既易攀援采摘又有观赏性,是典型的人工栽培古茶园。


昔归茶苦涩回甘。入口先觉苦涩﹙尤其是新生茶﹚,但化得很快,随之而来的是持久的回甘。茶气强劲。邦东古树茶大多茶气强劲而有霸气﹙其中以昔归忙麓茶为代表﹚,只有少数片区为香甜型。


勐库——大雪山

勐库——大雪山:在云南临沧市和双江县西部与耿马县交界处,有一座南北走向的横断山系支脉邦马山。主峰叫勐库大雪山(临沧地区还有永德大雪山、邦东大雪山),海拔3200多米,位于双江县勐库镇境内。著名的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就位于此山海拔高度2200~2750米的地方。勐库大雪山位于东经99゜46—99゜49,北纬23゜40—23゜42。澜沧江和小黑江从山下流过。植被类型属于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这里生长的野生古茶树群落,约一万二千亩,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广、种群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


大雪山正山古树茶:“若论普洱茶,必言大叶种,勐库大叶茶,品种称英豪”;,云南双江勐库镇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源地。勐库大叶种茶属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在茶业界享有较高的美誉度。1984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评定了第一批30个茶树良种,勐库大叶茶、勐海大叶茶、凤庆大叶茶榜上有名。


大雪山正山古茶、大雪山正山古树春茶饼均系选用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制成,外观油润呈深墨绿色、无毫。闻之有浓郁的山野夜来香的香气,茶性劲足霸道,存放时间短不宜多饮,特别适宜长期收藏贮存。因地处高山密林,原料采摘艰难,故产量极少。


勐库懂过


懂过这个名字,很多茶友可能没听说过,认识懂过最大的难度来自于交通,懂过的位置真的很偏僻。懂过位于邦马大雪山的一条小的延伸山脉上,面对着邦马大雪山,而且懂过周围有五六座山峰层层叠叠的阻隔着,还有两条河环绕其间,地理环境极其封闭,交通不发达的地方,总是缺少宣传,名气自然小。


懂过是勐库西半山最大的寨子,懂过村委会下辖四个寨子,连成一片,单是懂过大寨就有四百多户人家。


懂过茶园面积合起来约有5700亩,新茶地和古茶园各占一半,面积辽阔,郁郁葱葱延绵不绝,年产毛茶上百吨,在懂过,树龄数百年的、树围一百厘米以上的古树茶很多,良好的古树茶生长环境,深远的茶树栽培制作历史,以及原始的生态环境,都是造就懂过高品质好口感的关键因素。


懂过的古树茶,有着独特的魅力。首先是香气非常高亢,沉稳的果蜜香宛转悠扬如同草原牧歌,有种奔放张扬的活力;其次是茶味非常浓,苦涩均重,但属于很清爽的苦,而且化的很快,回甘生津几乎是迅猛刚劲的。懂过的茶,还有个特点,茶气足,体感强烈,在甘甜淳润方面,懂过不如冰岛昔归,但在刚劲的茶气方面,懂过有过之而无不及。


懂过的茶,有非常独特的魅力,整体滋味口感丝毫不逊色于一线名山头,但由于交通闭塞路途遥远,很多茶人不愿意去到懂过收茶,所以市场上要想买到懂过的古树茶也并不容易,而且懂过的茶,难得还保持着比较高的性价比。


勐库大户赛

大户赛是勐库西半山海拔高度仅次于三家村的古茶园,大户赛的名气比小户赛豆腐寨要大,主要是因为邦马大雪山上享誉世界的野生古茶树群落,要去野生古茶树群落,最好的路线就是从大户赛去,自从这片野生古茶树群落被发现以后,大户赛就顺带成了专家学者的聚集地。


和大户赛距离最近的寨子是豆腐寨,相距约5公里,大户赛现在有一百五十多户人家,主要是拉祜族和汉族,拉祜族集中在山坡下的平地,汉族集中在半山腰的梁子上,但最先在大户赛定居的是拉祜族和佤族,最少三百多年前,拉祜族就已经开始在大户赛种茶,现在大户赛树龄较大的超过两百年的古茶园大部分集中在拉祜族居住地周围。


1949年之后,大户赛曾大面积种植过茶树,到现在这批茶树也有五六十年,长势良好,这些新栽的茶园葱葱郁郁的连成片,横跨几个山头,非常壮观。


大户赛的古树茶做成毛茶后乌亮油润,色泽比较深,条索狭长,当地人称之为“大黑叶”,压制成饼非常漂亮。


大户赛的新茶,品饮时汤色明黄透亮,香气是清幽恬淡的花香和馥郁的果甜香,茶汤入口甜度明显,苦涩化的快,苦味较低,涩重于苦,回甘生津迅猛持久,饮过之后喉咙一段舒爽甘淳,韵味凛冽,沁人心脾,叶底黄绿色,柔软,韧性好。


勐库豆腐寨


豆腐寨和小户赛中间隔着一条河,两寨呈现对望之势,以前小户赛的人称豆腐寨为中户赛,根据地形蜿蜒向上,依次是小户赛、中户赛、大户赛,后中户赛改名豆腐寨,并沿用至今。


豆腐寨属于公弄村委会,是个纯粹的汉族寨,豆腐寨也是产茶大寨,现有七十多户人家,位于邦马大雪山上,虽然海拔不低,但地势较低,沿着大雪山往上,在豆腐寨上面还有两个寨子——五家村和三家村,三个寨子中间是连绵成片的古茶园。


豆腐寨的古树茶特点在大雪山派系中略显突出,首先是香气,大雪山的茶,比如大户赛小户赛三家村,都以果蜜香见长,豆腐寨的古树茶新茶时期展现出清新的花香,经过几年存储转化逐渐趋于果蜜香。


外形上来说,豆腐寨的茶条索黑亮肥壮,白毫尽显。香气非常高亢,洗茶时就能闻到很馥郁的花香,茶汤入口,苦味和甜味几乎同时显现,苦味化的非常快,一闪即逝,回甘生津明快鲜爽,两泡之后整个口腔都是甜润的,有舌底鸣泉之感。


豆腐寨的茶,还有一个特点,当年的新茶就展现出很好的茶汤厚度,这是非常少见的,茶汤在三四泡时有比较明显的粘稠感和饱满度。


近两三年,豆腐寨的古树茶在市场上并不少见,但往往是这种常见的山头,更不容易买到真的,真正的豆腐寨古树茶,入口即有惊艳感,香气劲扬,汤色清亮,一瞬间的苦味之后就是爆发出来的甘甜,饱满甘淳,触动人心。


勐库小户赛


小户赛和公弄隔着一条沟壑,小户赛拥有勐库面积最大的古茶园,并且保存的非常好,小户赛有两百多户人家,分为三个寨子一个汉族寨子,两个拉祜族寨,相隔不远,小户赛的人无论汉族还是拉祜族都会说两种语言,交流非常方便。


小户赛背靠邦马大雪山,从小户赛到享誉世界的野生古茶树群落要走两个小时,小户赛的古茶树生长在村寨周边,一进村寨就能看到长势旺盛的古茶树,房前屋后管理很方便。


小户赛古茶树的特点是树龄大,自然环境成长,生态原始,古茶树和森林混生,品饮时有独特的森林清香


在口感上,小户赛的古树茶表现出馥郁的果蜜香,这也是大雪山古树茶的共同特点,外形上,小户赛古树茶叶片肥壮,梗圆,当年新茶汤色清亮嫩黄,有宝石的璀璨感。香气属于比较高亢明锐一类,从冷杯香到茶汤咽下后扑出来的香气都展现的清新热烈,而且口齿留香之感非常浓烈。茶汤入口苦弱,涩味比苦味微重但相比其它茶区要淡一些,苦味化的速度一般,回甘生津非常明快,回甘产生的甜味能够迅速稀释苦味,总体来说是偏水甜香扬一类的茶。


水路适中,稍偏细腻柔软,又不是特别明显,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特色是喉韵非常舒爽,尤其是鲜爽馥郁的果蜜香沿着喉咙奔流在呼吸间时,感觉心旷神怡,齿颊留香,而且回甘和喉韵非常持久,耐泡度也很高。

小户赛的古树茶,从新茶开始就展现出良好的品饮口感,在后期存储中也有很不错的表现,是真正的宜品宜藏。


勐库——公弄


勐库——公弄:公弄是勐库最古老的寨子,是茶祖濮人生活过的地方,最先发现邦马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的就是公弄人,公弄是个古老纯粹的布朗族寨子,他们千百年来对自然保持着敬畏之心,爱护生态,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公弄也是茶树科研人员最喜欢去的地方,这里是研究普洱茶茶种和驯化过程的最佳天然茶库。


在1950年以前,公弄就已经是勐库很有名的产茶大寨,至少有两千亩茶园,后来在低产茶园改造过程中古茶树砍了很多,新栽种了上千亩茶园,所以今天的公弄,古茶树多,但树龄达到三百年以上的就很少了。


公弄还是第一批制作红茶的寨子,公弄的红茶制作技术从凤庆引进,除了普洱茶,红茶也已经成为公弄的一张标签。


勐库东半山(东来、那赛、那焦、坝糯)


东来,实际上东来现在已经不是村委会,214国道修通以后,东来成了一个交通死角,愿意去收茶的人不多,我们都知道,交通闭塞往往意味着落后和原始,实际上东来的茶品质很高,而且古茶园面积不小。


从那赛开始往上,几乎都是藤条茶,东半山是藤条茶的天下,那赛三个寨子大部分是拉祜族,对茶树的管理非常细致认真,今天的那赛,古树茶数量不是很多,但上世纪八十年代栽种的两千多亩新茶树非常出名。


那焦的海拔很高,而且那焦一带村寨都沿着公路呈现密集型分布,公路两侧全是藤条茶,那焦七个寨子都产茶,古茶园零散分布,大大小小不计其数,但树龄不是很大,超过两三百年的古茶树就比较少。那蕉茶的口感特点:闻干茶,隐约有清香,茶入口浓郁,饱满,滋味鲜爽,入口含香,香浓于汤,入口清甜,汤浓化的很快,不拖泥带水,给人一种甘甜凌冽的泉水般的清冽感觉。


坝糯是东半山最大的寨子,现在有三百多户人家,汉族大约占85%,其余是拉祜族。坝糯是最著名的藤条茶产地,藤条茶面积也是双江第一,现在留下来的大约有1500亩,每年都供不应求。坝糯的藤条茶形表独特,新鲜时芽头滚圆肥壮,绒毛浅绿密厚,晒干后芽头白亮中略带金黄,做成饼茶条索清晰,饼面芽绒闪光,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

坝糯普洱茶特点:坝糯茶汤质充满阳刚之气,高香、劲扬、味刚,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尤其口感中段的丰富度、饱满度、协调度特别突出。



二、细说:普洱市(原思茅)产区

关键词:普洱茶故乡;茶树博物馆


很多刚入行的普洱茶爱好者都有过这样一个疑问:是因为普洱茶很出名所以才将思茅改为普洱市的吗?其实不然。清朝雍正年间,思茅(今普洱市)就是普洱茶最大的集散地之一,当时的中央政府在此地设立了“普洱府”以方便管辖。由此看来,改名之举倒是有着追溯历史的意味。

说到普洱产区,不得不提到名气大大的景迈茶山据考证,这里可是有着1300多年的种茶历史。景迈茶山有目前世界上所发现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有着“茶树自然博物馆”的美誉。

              

景迈

景迈山是位于中国云南省的西南边陲,在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惠民乡,东邻西双版纳勐海县,西邻缅甸,是西双版纳、普洱与缅甸的交界处。现存有千年万亩古茶园,芒景(布朗族寨)和景迈(傣族寨)是云南所有古茶园中连片面积最大的,十分壮观。

景迈茶生态环境好,茶树没经过人为矮化,而且同山上原生古树混生在一起。茶菁颜色青绿,条索较短,以轻发酵甜香著称之茶区,上颚中后段的清甜略带花香为其特色,与舌面中段甘韵表现佳,汤质滑、较薄。入口即甜,杯底留香,回甘快且持久。


无量山

“高山云雾出好茶”。普洱市无量山平均海拔1800米,山高谷深、植被茂密,具有适宜大叶种茶树生长的最佳生态环境,且常处于云雾笼罩之中,茶叶品质极佳,自古至今是澜沧江上游流域著名的古茶山、优质普洱茶的重要原料产地。相传,无量山垦植茶树,始于三国时期,茶种、栽培技术为诸葛亮南征时所传授,直到唐代南诏时期,无量茶山一直是彝族在栽培利用茶树。据当地彝族世代相传,他们迁来无量山定居已经有57代了。

无量山乔木普洱茶茶面条索肥壮、外观油润泛光、银毫密布、表里如一,汤色清黄,晶莹透亮,入口滑润,滋味醇厚浓郁回甘,香纯气正且持久。无量山古树茶口感特点:条索稍长,汤色黄绿尚亮,苦显涩弱,但涩较长,回甘较好亦生津,汤质尚饱满,叶底黄绿匀齐,有山野气韵。

无量山古树茶香气特点:无量山中小叶种香气纯正,为高蜜香,其中的野生古树被誉为云南三大高香之一(镇沅野生古树、那卡、景迈),苦涩皆有,但是较为协调,回甘、生津都不错。

困鹿山  宁洱县凤阳乡,地处无量山系南段。困鹿山古茶园在清代曾是清宫贡茶的指定生产地,故又称“困鹿山皇家古茶园”。困鹿山古茶树群落地跨凤阳、把边两乡,总面积1万亩,其中凤阳乡宽宏村的困鹿山境内有1939亩,属半栽培型茶树群落与阔叶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是目前宁洱县境内发现的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古茶树群落。

困鹿山古茶园有两大特点。一是与村寨共生,构成茶树在村中,村在茶园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二是栽培型古茶园野生古茶林相连。困鹿山乔木茶的特点是:大、中、小叶种相混而生,香型独特,茶香清雅、高锐、持久,韵长。新茶入口微苦化甘转甜,口感香、甘、甜相混而生,丰富沉厚,喉韵甘润持久,气蕴上扬而沉实。

2019可以兴生肖饼【岁岁猪】,即将上市,预定从速!优选困鹿山古茶园大树茶原料压制



三、细说:西双版纳产区

关键词:茶马古道起点;贡茶;江内/外六大茶山

西双版纳,意为“十二个千亩(十二,傣语读为“西双”,“版纳”,意为“千亩”,即一个征收赋役的行政单位)。整个西双版纳现有古茶园8.2万亩,分布于两县一市的19个乡镇100多个村寨之中。版纳茶区是普洱生产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的区域之一。辖2县1市,即勐海县、勐腊县、景洪市。著名的“勐海茶厂”就诞生于勐海,而清代名重一时的“六大茶山”主要分布于勐腊县(只有其中的攸乐茶山位于景洪市)

西双版纳茶区被澜沧江分为两半,澜沧江以东的区域称为江内,澜沧江以西的区域称为江外。



江内六大茶山在历史上就较为出名,被称作古六大茶山,还有后来逐渐兴起的江外新八大茶山

江内古六大茶山:易武(漫撒)、倚邦、革登、莽枝、蛮砖、攸乐(基诺)茶山

江外新八大茶山:曼糯、南糯、勐海勐宋、景洪勐宋、布朗、巴达、贺开、帕沙茶山


茶叶一般特性:

江内茶山以易武茶为代表,茶汤表现甜柔细腻,香气持久,越陈越佳;

江外茶山以布朗山乡老班章为代表,茶汤滋味浓强,香浓持久,内质丰厚。




西双版纳产区细分图之勐腊县

六大古茶山

1、易武古茶山(慢撒)释名:美女蛇居住之地,主要村寨:易武、慢潵、麻黑、落水洞、刮风寨、老丁家寨、曼秀、大漆树等。古树现状:在古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产量最大。清朝后期以来一直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目前易武茶区保留有少量没有矮化的分散古树和大量矮化的古树茶园。


易武古树茶特征:易武茶山所产的茶叶属大叶种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其汤水柔和顺滑,口感清甜,苦涩感较弱,回甘较好,有“茶中皇后”的称号。


2、倚邦古茶山  主要村寨:倚邦、曼松、嶍崆、架布、曼拱等。倚邦茶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大叶种和小叶种茶树混生。在曼拱、倚邦、麻栗树等地还保留有小规模的古茶园,其中不乏中小叶种古树。而名声较大的曼松茶区,因为历经破坏,古树存量很小。倚邦的曼松茶被指定为皇帝的专茶,令倚邦茶声名远播,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


倚邦古树茶特征:芽头较小,条索黑亮较短细,汤色黄绿,叶底黄绿,苦淡,苦中带甜,涩显于苦,汤质饱满;回甘快且较长久,香气显,由于长于山野,环境好,山野气韵好,杯底留香。


3、攸乐古茶山  主要村寨:龙帕、司土老寨、么卓、巴飘等。在攸乐山世居的基诺族自称“基诺”,“基”指舅舅,“诺”是后人的意思,引申即为“尊敬舅舅的民族”。基诺族奉孔明为茶祖,传说三国时孔明南征,一部分落伍的士兵在此定居,自名为“丢落”,后来才演变为汉语的“攸乐”。在清乾隆进士檀萃《滇海虞志》的“出普洱所属六大茶山”里,攸乐居六大茶山之首。清代攸乐山产量很大,毛料主要供易武、倚邦等地加工,著名的“可以兴”茶砖就是用攸乐茶制作的。


攸乐古树茶特征:茶香气高扬,口感苦涩度稍高,回甘快而持久,山韵明显,茶性较烈。


4、莽枝古茶山  主要村寨:秧林、红土坡、曼丫等。

莽枝古树茶特征:莽枝茶山的茶叶属乔木中小叶种,汤色呈深橙黄色,入口较苦涩,回甘猛烈、生津快,香气清新怡人。


5、革登古茶山释名:很高之地,主要村寨“值蚌、新发

茶区历史: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小,《普洱府志》记载有一棵特大的茶王树,但今已不存,也是破坏较为严重的古茶山之一

古树现状:古茶园历经破坏,少部分存留在密林中,近年来被清理出来,大小叶种混生

茶质特色:山韵明显,苦涩较弱,回甘较好,汤质顺滑


6、蛮砖古茶山  主要村寨:曼庄、曼林、曼迁、八总寨等,这里的古茶树大叶种茶,芽叶肥厚、大茸毛多、持嫩性强,茶叶香高持久、滋味浓重,内含物丰富,为制作普洱茶的上好原材料。


蛮砖古树茶特征:蛮砖茶山茶叶色泽较深,汤色橙黄,口感质厚香滑,舌面微苦,回甘强烈,香气沉郁。


西双版纳产区细分图之景洪市

西双版纳产区细分图之勐海县

南糯茶山 主要村寨:竹林寨、半坡寨、姑娘寨等

南糯古茶山位于勐海县格朗和乡东面,景洪至勐海公路旁,隔流沙河与勐宋茶山对望,距勐海县城24公里。南糯山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水量1500-1750毫米。年平均气温16-18度。山高谷深、植被茂密,具有适宜大叶—种茶树生长的最佳生态环境,且常处于云雾笼罩之中,茶叶品质极佳,自古至今是澜沧江下游流域西岸显著名的古茶山、优质普洱茶的重要原料产地。


南糯为傣语,意为“产美味笋酱的地方”。传说很久以前,南糯山没有名字,因山上茶林山下竹,爱伲妇女们在春天挖笋制菜肴、做“笋酱”。一次,召片领率文武官员游离至此,爱伲头人杀猪宰牛相款待,并献上酸味笋酱,召片领食之后胃口大开,令把笋酱作为贡品进贡车里。从此后,便把这山叫作“南糯山”。


南糯山种茶历史悠久,享有盛名。传说当年诸葛亮南征时曾在此种茶,虽系传说,但古濮人种茶的历史则十分久远,后来哈尼人迁入南糯山开始种茶,南糯山半坡寨的茶树王即是历史的证明。在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这里都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目前南糯山古茶园分布在9个自然村,由于分布较广,不同寨子的茶口感有一定区别。


南糯山古树茶特征:汤质饱满,回甘较快,山野气韵较显。传统上南糯山茶香气较饱满,苦涩明显,近年来苦涩较弱,香气较不显


布朗茶山 主要村寨: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曼新龙、曼糯等

布朗古茶山位于勐海县布朗山乡,与贺开茶山相邻相接,靠近中缅边境。布朗山方圆1000多平方公里,世居于此的布朗山民——布朗族、佤族、德昂族在苍莽大山中建立村寨,聚族而居。老班章和新班章海拔1600-1700米,老曼娥寨海拔较约1200米,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8.7度。


布朗族是古濮人的后裔,濮人在云南种茶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的民族。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历史,为布朗族村寨。布朗山古茶园主要分布在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曼糯、帕点、曼新龙、曼捌、曼囡老寨和吉良等村民小组。老曼峨现存古茶园约3000多亩,分布在该村四周的森林中,海拔在1300米左右。老班章、新班章均是哈尼族村,迁到布朗山建寨定居已有200多年,现存古茶园约5000亩,分布在老班章寨子周围及附近的森林中,海拔l700米~1800米,森林植被保存较好。曼新龙布朗族村寨,位于海拔1800多米的高山上,其古茶园位于寨子背后及附近的山坡上、森林中。


布朗山古树茶特征:老班章古树茶外形条索粗壮,芽头肥壮且多绒毛,其干茶、茶汤、叶底都有很独特的香气而持久,滋味浓烈,生津回甘快而持久,茶气明显。老曼娥茶有的苦度略重,但化开很快。


巴达山  主要村寨有章朗、贺松等村

巴达位于勐海县西部,隶属西定乡,有哈尼、布朗、拉祜等少数民族聚居。著名村寨有章朗、贺松等村,1980年,在贺松村大黑山上就发现一株据称1700年野生型茶树王,植株高32.12米,主干直径近0.9米,但不幸因年岁过高、枯朽过度于2012年仙逝。

品质特点:巴达普洱新茶山属乔木大叶种,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等,汤色桔黄晶莹、透亮,章朗、贺松等村茶品水甜,回甘明显、生津比较快,但原西定乡区域相对苦涩味重。


贺开茶山  主要村寨:曼弄新寨、曼弄老寨,邦盆老寨、曼迈等

贺开:贺开茶山位于勐海县勐混镇西南面。以拉祜族居住为主,贺开大树茶园连片,观赏价值极高。

品质特点:贺开茶一般条索黑亮紧结、稍长,汤色金黄明亮,稍苦涩,涩显于苦,苦化甘较快,涩稍长,汤质饱满,杯底香明显且较持久。


勐宋茶山  主要村寨:那卡、保塘、大安等

勐宋:勐宋,这里指大家常说的“大勐宋”,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城东部勐宋乡,隔流沙河与南糯山对望,居民以拉祜族为主,有大安、南本、三迈、保塘、蚌龙、大曼吕、那卡等村寨较为知名。

品质特点:勐宋茶香气特别,冲泡后,花香味显,纯正持久,茶汤口感饱满丰富,茶质较厚,勐宋茶品大多略有涩感,稍有苦底但化得快,生津于两颊,回甘绵长持久。


易武桐箐河古树茶,2018压轴呈现 | 新品上市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