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西畴县茶叶工作站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文山州茶产业专家工作站西畴县法斗乡坪寨村揭牌

3月28日,周红杰专家工作站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法斗乡坪寨村揭牌,这也是文山州茶产业专家工作站。

周红杰教授(右)与文山州领导为专家工作站揭牌。供图

以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委联系专家、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普洱茶工作组成员、云南农业大学周红杰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优势,从茶叶加工及综合利用、茶文化与茶经济等研究方向,提升地方茶企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示范带动当地茶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西畴县目前发现的最大白毛尖古茶树。供图

西畴县产茶历史悠久,是滇东南大叶茶原生地之一。西畴低纬度高原暖湿润的地理气候特征,非常适宜茶叶生长发育,境内古茶树及野生茶资源较为丰富。经初步查明,全县野生茶树种资源主要分布在法斗、蚌谷、莲花塘3个乡镇,代表群落分布面积约440多公顷、约3万多株;栽培性茶树种资源分布在法斗、兴街等6个乡镇,代表群落分布面积约780公顷、约13万株。2019年,西畴县专门出台《加快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科学利用好全县古茶树种资源优势,以保护为基础,开展特有茶树种质资源的茶类适制性研究与产品开发,推进全县茶叶产业发展,促农增收,振兴乡村。

茶农采摘今年古茶树春茶。供图

“一个产业的提质增效,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尤为重要。”周红杰教授介绍,工作站的工作重点将从制定古茶树保护措施、筛选繁育开发利用潜力高的茶树种质资源、结合工作站科研成果开发特色茶产品、研究古茶园绿色管理技术模式、开展茶叶技术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等五个方面着力。

原文标题为:云南文山州茶产业专家工作站落户西畴

来源:云南网讯(记者 张文峰)

文山西畴“白毛茶王”开采 揭开了坪寨古茶山春茶开采的序幕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产茶历史悠久

是滇东南大叶茶原生地之一

境内古茶树及野生茶资源较为丰富


注意:本视频暂且只支持网页端观看

其中,法斗乡尤为突出

这里古茶树资源富集,有古茶树约3万余株

白毛古茶树供图

在法斗乡坪寨村

有一棵被当地人称为“白毛茶王”的古茶树

树高11.7米,树幅9.6米×9.5米

这也是西畴县现今发现的最大白毛古茶树

白毛古茶树供图

3月28日,“白毛茶王”开采

揭开了坪寨古茶山春茶开采的序幕

白毛古茶树供图

西畴县生物多样性丰富,产茶历史悠久,是滇东南大叶茶原生地之一。2019年,西畴县专门出台《加快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科学利用好全县古茶树种资源优势,以保护为基础,开展特有茶树种质资源的茶类适制性研究与产品开发,推进全县茶叶产业发展,促农增收。

白毛古茶树供图

2021年3月28日,周红杰专家工作站在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法斗乡坪寨村揭牌,这也是文山州首个茶产业专家工作站。以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云南省委联系专家、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普洱茶工作组成员、云南农业大学周红杰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优势,从茶叶加工及综合利用、茶文化与茶经济等研究方向,提升文山隆利春茶叶销售有限公司等地方茶企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示范带动当地茶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云南网 记者 张文峰

原文标题为:视频丨高11.7米!云南西畴最大白毛古茶树春茶开采

石漠山乡出好茶 云南西畴聚力茶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春暖花开,草木萌发,各地陆续开始采摘春茶。近年来,在地处北回归线上、滇黔桂石漠化核心区西畴县,茁壮生长的31万余株古茶树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市场需求愈加旺盛。

走进西畴县法斗乡坪寨古茶区,一片片百年古茶林与茂密的原始森林混生在一起。4月9日,随着2023西畴县首届“坪寨古茶鸟鸣茶香”文化雅集活动举办,当地闻名遐迩的“白毛茶王树”开采,揭开了坪寨古茶山春茶开采的热潮。

西畴虽是石漠山乡,但也是滇东南大叶茶的原生地之一。截至目前,全县古茶树分布面积达9600余亩,有古茶树31万余株,是云南古茶树资源分布较多的地区。

“一直以来,人们大都以为古茶树仅仅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一带。鲜为人知的是,在文山州境内也分布着大量古茶树。”文山州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文山隆利春茶叶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岑介绍。

西畴县古茶树集中分布的法斗乡坪寨村共有896户村民,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古茶树相生相伴,几乎家家都有古茶树。2018年,在法斗乡党委、乡政府和龙头企业的支持下,当地成立平康古树茶产业发展合作社,年产量在2000公斤左右,带动茶农增收致富。

在山上,茶农们熟练地攀援到古茶树上,采摘嫩绿的茶芽。采摘下来,装入背篓中。采了鲜叶后,茶农可以直接把鲜叶卖给当地龙头企业或合作社,结束了过去加工技术不到位、销售渠道单一的窘境。龙头企业、合作社不仅能为茶农提供种植技术支持,还向茶农统一收购茶叶,既提升了茶叶的品质,也切实解决了茶农销售的后顾之忧。

为进一步加快西畴县古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步伐,实现生态、绿色、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目标,提升古树茶影响力、带动力、市场竞争力,近年来,西畴县通过引进沪滇合作项目共计投入资金150万元与文山隆利春茶叶销售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坪寨村古树茶加工厂,2021年在坪寨建立周红杰专家工作站,举办了“世界白毛茶茶王开采仪式”和“西畴县茶产业发展交流研讨会”,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古树茶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由于交通闭塞,让“西畴古茶”藏在深山人不知。2012年大学毕业后,“90后”茶人杜岑来到西畴创业,以发展古树茶产业为目标开始创业,带动西畴古树茶产业发展,实现公司增产、群众增收“双赢”。

杜岑介绍,截至目前,公司古树茶鲜叶年采摘量达12.5万公斤以上,茶叶年产量达1.3万公斤以上,年产值1200万元,带动整个坪寨茶区茶农增收,并推行“以老代新”带动全县农民种植生态林下原生境茶园3000余亩。“企业要想做大,必须要有稳定的产品品质。因此,需对当地的茶叶从业者进行从种植到加工的规范管理。”杜岑说。

小小的茶叶不仅是一方百姓的致富叶,也绘就了西畴县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坪寨古茶”年产3万余公斤,2022年产值达2200多万元,500户茶农平均增收1万元以上。下一步,西畴县还将把茶叶与文化旅游、科普教育、当地“土特产”等有机衔接,推动茶产业不断融合发展。

来源:新华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