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下关到普洱市景谷路线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德丰昌说普洱 茶马古道,一个时代的记忆

  公元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名出使西域,知道云南很早就和南亚、西亚、中亚的交往,而汉武帝派遣使者的寻访,让中原接触到了西南边疆的文化。

  到了唐代,吐蕃王朝的崛起,随着藏族和南亚、西亚人开始大量饮茶,这条古道喧嚣了起来。唐代樊绰的《蛮书》中详细记载了滇茶入藏的道路。

视频用时10分25秒


  茶马古道是亚洲大陆上以茶叶为纽带的古代交通网络。随着茶叶贸易的发达,这条古道在宋、元、明、清时期被大大的利用起来,形成了亚洲大陆最为庞大的商业道路。

  茶马古道以马帮运茶为主要形式,把茶叶与吐蕃的马、骡、羊毛、牛羊皮、麝香、药材等互换,主要是人赶着马匹在高山险峻的道路中进行物品的互换。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此为滇越茶马古道),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茶马古道路线

  据《普洱府志》记载,明清时期,以普洱为源头出境的茶马古道有东北路、西北路、东南路、西南路、南路等5条。

东北路—“前路官马大道”

  北上:宁洱—墨江—元江—玉溪—呈贡—昆明—曲靖—成都—陕西—山西—河北—北京。

  南下:宁洱—思茅—普藤坝—官坪—勐养—景洪—勐海—打洛通往缅甸景栋等东南亚国家。

西北路—滇藏茶马大道

  宁洱—景谷—按板(或从宁洱经磨黑—梅子街—古城)—镇沅—景东—弥勒—下关—丽江—中甸—德钦—西藏。

  宁洱—西萨—景谷—景东—南涧—下关—保山—腾冲—永昌(南方丝绸之路)、缅甸等周边国家。

东南路—宁洱江城茶马大道

  宁洱—思茅—江城—越南莱州(水运)—海防港口。

西南路—旱季茶马大道

  宁洱—思茅—澜沧—缅甸腊戍

  宁洱—思茅—澜沧—孟连—缅甸刀霍道—孟波

  宁洱—思茅—澜沧—西盟—缅甸

南路—宁洱易武茶马道

  宁洱—思茅—勐腊易武、倚邦、曼拱、革登等古六茶山—老挝琅勃拉邦、万象。

  宁洱—思茅—版纳—缅甸景栋—仰光—印度加尔各答(海运)、尼泊尔—中国西藏。

  宁洱—思茅—版纳—缅甸景栋—泰国曼谷—香港(海运)。

马背上驮来的城镇

  银生古城(景东):

  景东地处云南西南部,普洱市北端,是滇西南的重要通道,北通楚雄、昆明,南达思茅、景洪及东南亚诸地,西连临沧、缅甸并通印度。

  唐代南诏时期,在景东设置开南节度使,到公元794年撤销开南节度设立“银生节度”,筑银生城,疆域包括临沧市大部,思茅、西双版纳全部,泰国景迈、老挝丰沙里、越南莱州、缅甸景东等地,其最大的贸易商品就是茶叶。

  宁洱古城:

  宁洱是历史上普洱茶的主要原产地之一,又是普洱茶的集散地,也是“茶马古道”的源头。从唐代至清代,普洱因普洱茶的产销已成为商贾云集,马帮络绎不绝的重镇。

  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普洱府,云南巡抚张允随奏准把土城外墙建为砖墙。乾隆三十一年(1766),设迤南道。道、府、县等文官的官署和武官总兵镇的衙门都聚集在普洱城。城内外众商云集,使普洱茶声名大振。

  鲁史古镇:

  鲁史古镇是临沧市凤庆县古滇西茶马古道要道之一,明清以来,鲁史人就以茶为生。其中骆英才是鲁史第一个人工种茶的人。并开设“俊昌号”茶庄,长期从事茶叶贸易。

  鲁史地青龙桥建成,交通条件改善,过往鲁史马帮商旅与日俱增,鲁史成为顺宁通省驿道和茶马古道上澜沧江和黑惠江之间的重要驿站。

云南茶叶商帮

  云南在清朝中后期出现了许多商帮,并且大多是茶叶生产和贸易为主。茶叶商帮是以一个个茶叶商号的出现为标志,它是云南茶叶发展到兴盛阶段的表现。当时,比较出名的商帮有鹤庆商帮、喜洲商帮、腾越商帮、石屏商帮、藏族商帮。其中鹤庆商帮是实力最为雄厚,发展最快的商帮,大家熟悉的老字号“同心德”、“恒盛公”、“兴盛和”、“福春恒”等商号均起家于鹤庆商帮。商帮间互通有无,互相竞争,主导了云南茶叶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茶马古道是云南茶叶历史的象征,当时繁荣的景象虽已不在,但是它所的历史足迹却不可覆灭。茶马古道重镇、老字号的遗迹、茶叶生产贸易重地等,这些对于研究古代文明传播来说是活生生的实例。

梦在长山大水间,十条茶路任你浪

近年来,乡村休闲游、沉浸体验游方兴未艾,成为大家向往的诗与远方。

“茶旅”作为最近几年新兴的旅游模式,也在茶区快速发展起来,成为众多爱茶人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

云南作为产茶大省、旅游强省,茶山旅游业也发展较快,特别是随着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三大核心产茶区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大理、临沧、普洱、版纳高铁的陆续开通,迅速带火了沿线的茶山旅游。

尤其以勐海、勐库、易武、景迈最为火爆,每到茶季数千人甚至数万人陆续涌入,当地酒店客栈客房爆满、餐饮门店一位难求,平时鲜有车辆的乡村道路排起了长长的车队,好不热闹!

终于,我们迎来了疫情结束后的春茶季,许多茶友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来云南茶山了。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喜欢茶的朋友们来讲,茶山游学是将理论知识具象化、源头信息精准化、实践经验深度化的探源之旅;是深入了解普洱茶、了解云茶、体验茶山美景的重要途径,更是是丰富阅历、知行合一、茶友交流等高度融合的重要平台,云南茶山确实值得茶友们多来几次。

1

路线一:寻根易武

寻茶路线:易武镇—麻黑—刮风寨—丁家寨—曼松—蛮砖—象明乡—倚邦老街

茶源特色:易武麻黑、落水洞、刮风寨、弯弓等七村八寨古树茶、曼松贡茶、倚邦猫耳朵是这条线路最重要的茶源特色,也是普洱茶爱好者需要细细品味的古六山“甜柔”之美。

线路亮点:古六大茶山是普洱茶兴起的发源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起源地之一,易武是普洱茶的根,易武老街现存很多老字号遗址,还有很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值得花时间去体味,倚邦老街可以依稀感受到昔日贡茶中心的繁华与荣耀。

茶源特色:老班章、老曼峨、帕沙、那卡、班盆、贺开、半坡寨等普洱一线名寨都在此条线路上。老班章的霸气、老曼峨的浓烈、帕沙的厚重甘甜、那卡的浓厚香韵是这条线路最重要的茶源特色,也是资深普洱茶人追捧的普洱茶“厚重”之美。

2

路线二:品位勐海

寻茶路线:南糯山—帕沙—贺开—班盆—老班章—老曼峨—滑竹梁子—那卡—勐海

茶源特色:老班章、老曼峨、帕沙、那卡、班盆、贺开、半坡寨等普洱一线名寨都在此条线路上。老班章的霸气、老曼峨的浓烈、帕沙的厚重甘甜、那卡的浓厚香韵是这条线路最重要的茶源特色,也是资深普洱茶人追捧的普洱茶“厚重”之美。

线路亮点:新六大茶山五座在勐海(景迈山在勐海旁隶属普洱市澜沧县惠民镇),自范和钧来到云南创建佛海茶厂起普洱茶的重心开始逐渐转移到勐海。南糯山石头寨的“思普”实验茶厂遗址,半坡寨800多年的栽培型茶王树,贺开的万亩连片古茶园,布朗山上老班章等名寨一字排开。以及版纳之巅滑竹梁子、缅王贡茶那卡,还有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大叶种种质资源圃等都是茶友们心念神往的地方。

继承了“佛海茶厂”衣钵的勐海茶厂几乎完整地记录了现代普洱茶发展的历程,勐海茶厂也是普洱熟茶的兴起之地。勐海8公里茶产业园是诸多普洱茶一线品牌的生产基地,品味勐海之旅可以让您把普洱茶元素一次尽收。

3

路线三:揽胜景迈

寻茶路线:惠民镇—芒埂—勐本—景迈大寨—糯干古寨—翁基—芒景—芒洪

茶源特色:景迈山万亩古茶园是以景迈大平掌古茶园、芒景哎冷山古茶园为核心,辐射周围十几个村寨的古茶园,“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园”是景迈山最诗意的写照。景迈“兰香”蜚声茶界,景迈茶也被誉为“香妃”。

线路亮点:景迈山万亩古茶园不仅带给您视觉的震撼,更有清幽的兰香成为您味觉的美好记忆。在景迈山的客栈住一晚,第二天一大早运气好的话可以领略磅礴的景迈云海。在糯干古寨、翁基古寨可以体验傣族、布朗族的传统民居文化习俗和精致与狂放融合之美。

景迈山下可以参观体验现代化的从茶园到茶杯全产业链的柏联普洱茶庄园,领略从原料、工艺到仓储的普洱茶制茶哲学。

4

路线四:茶源普洱

寻茶路线:普洱市—那柯里—宁洱县—困鹿山—景谷—秧塔—镇沅—千家寨

茶源特色:困鹿山皇家贡茶园中涵盖了大叶型、中叶型、小叶型的古茶树,种质资源丰富,困鹿山贡茶清雅迷人。景谷秧塔的200多棵大白茶古树,实属白茶中的“大熊猫”,蜜香厚韵的口感让人惊叹!镇沅千家寨的古树茶可以一品历史的厚重。

线路亮点:普洱茶因普洱府得名,普洱茶的兴盛让原来思茅市的名称改为了普洱市,普洱茶与普洱地的渊源可见一般,普洱市的茶元素众多,普洱市博物馆里的金瓜贡茶、普洱茶博览苑万亩有机茶园、茶马古道重镇那柯里,普洱皇家贡茶园困鹿山、景谷秧塔的大白茶母树以及镇沅千家寨2700年的茶王树等都是给你一个必去茶源普洱的理由。

5

路线五:探秘临沧

寻茶路线:昔归—邦东—临沧市—坝糯—勐库—大户赛—邦马大雪山—冰岛湖—冰岛

茶源特色:本条线路可以将临沧市最重要的普洱茶元素一次尽览,“东有昔归一往情深,西有冰岛甜蜜人生”。昔归的厚重香甜、冰岛的冰糖甜、冰糖韵;上者生烂石的“邦东”茶、藤条采养的“坝糯”茶、大雪山脚下的小户赛、冰岛湖上的磨烈,都是“香甜”临沧茶的杰出代表。

线路亮点:冰岛是普洱茶皇冠上的明珠,昔归是众多资深茶人的挚爱,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野生古茶树群落邦马大雪山是普洱茶爱好者的神往之地。

坝糯、邦东的藤条采养方式让人无不惊叹先民的种茶、制茶智慧。邦东的乱石中间长茶树也是自成一景,完美地阐释了茶圣陆羽对好茶“上者生烂石”的描述。普洱茶的母亲河——澜沧江从昔归村旁流过,滋润了这杯黑条茶的厚重与甜美,都说“高山云雾出好茶”,昔归茶证明“低山云雾”也可以出好茶,探秘临沧,可以说是一段普洱茶的甜蜜之旅。

6

路线六:滇红之旅

寻茶路线:云县—白莺山—凤庆—滇红博物馆—香竹菁—小湾—鲁史古镇

茶源特色:本条线路可以一览滇红茶的产业元素,了解独特的凤庆茶是如何制作成为高品质滇红茶的,白莺山是茶组植物种质资源宝库,“香竹菁”大茶树以及大理茶种的独特优势和栽培进化史也是本条线路的茶源特色。

线路亮点:红茶是欧美国家主要的饮茶品类,1938年“滇红之父“冯绍裘先生来到凤庆,制作出了享誉海内外的“滇红茶”,成为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滇红之旅不仅可以了解到一杯香甜的滇红茶如何制作而成,还可领略到“锦绣茶祖”香竹菁大茶树的磅礴气势。“白莺山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丰富地诠释了茶树的演化进程,也是本次茶旅的亮点之一。

7

路线七:魅力大理

寻茶路线:大理古城—喜洲—下关茶厂—鸡足山—巍山—南涧—樱花谷

茶源特色:大理是现代沱茶的诞生地也是沱茶文化的发源地,还是著名的茶组植物“大理茶”的模式产地。“大理茶”与“沱茶”的历史文化渊源也值得茶友们一探究竟。

线路亮点:普洱茶中非常独特的“沱茶”是本条线路的茶文化主线。百年沱茶的演变历史、大理古城的厚重文化、喜洲古镇的茶叶商号无不向世人证明大理在普洱茶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巍山古城是南诏古国的发源地,也是茶马古道之重镇,南涧樱花谷的茶园在冬季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非常有名的网红打卡地,苍山、洱海的风花雪月也为本条茶旅线路增添了更多的烂漫。

8

路线八:德宏腾冲

寻茶路线:德宏芒市—龙陵—高黎贡山—腾冲—和顺古镇—梁河—盈江—瑞丽—芒市

茶源特色:“德昂酸茶”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非常重要的茶源特色。

茶组植物中的“德宏茶”价值还未被充分认知、发掘,可以进一步去研究和利用,高黎贡山密境中的茶园丰富多彩,除了制作普洱茶以外,引种的“乌龙茶”也是风味独特。

线路亮点:这是一条茶元素与旅游元素完美结合的茶旅大环线。德宏是傣族、景颇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热带风情和民族文化非常丰富。腾冲是普洱茶经缅甸到印度再到尼泊尔进藏的重要节点,也是著名的“侨乡”,和顺古镇依然保留了“艾思奇”等名人故居。高黎贡山的茶园掩映在森林之中,腾冲周边的茶园也是满目苍翠,厚重的抗战历史文化遗迹更是不可多得。火山、热海为本条茶旅线路平添了更多的“热气腾腾”。梁河、盈江、龙陵也是重要的产茶县,真可谓一路美景一路茶。

9

路线九:茶马古道自驾游

寻茶路线:易武—倚邦—勐仑植物园—景洪市—南糯山—帕沙—布朗山—勐海—景迈山—邦崴—双江—勐库—冰岛—临沧市—昔归—云县—南涧—巍山古城—大理古城—喜洲—鹤庆—丽江

茶源特色:本条线路可以领略各大产区名山好茶,从易武的麻黑、刮风寨、弯弓到曼松再到帕沙、老班章、老曼峨再到景迈“兰香”再到冰岛、昔归。顺着澜沧江的方向一路搜寻着茶马古道的厚重历史韵味。

线路亮点:古代的“茶马古道”翻山越岭,通过“人牵马驼”的方式将茶叶从产区送往销区。清初吴三桂在“永胜”开设茶马互市,从易武等地将茶叶运送到丽江永胜交换藏区的马匹,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现在我们感受厚重的茶马古道文化,可以自驾游主要走现代“茶马古道”——214国道。本条自驾游线路基本经过普洱茶的主要产区和知名茶山,还有茶马古道重镇,可以领略到普洱茶的自然之美。此条线路较长,需要最少半个月的时间,但一路美景与好茶相伴,相信愉悦的体验感可以驱除旅途的劳累。

茶源特色:本条线路可以说是普洱茶的文化之旅,从小临安建水开始到石屏领略先辈经营普洱茶的艰辛与荣耀,到困鹿山(皇家贡茶)、冰岛(土司贡茶)的贡茶文化历史,再到秧塔、千家寨的茶种植茶文化历史,从古代至当代,从种茶到文化各种元素丰富多彩。

10

路线十:茶马古道自驾游

寻茶路线:建水—石屏—元江—墨江—宁洱—困鹿山—景谷—秧塔—镇沅(千家寨)—昔归—临沧—冰岛—勐库大雪山

茶源特色:本条线路可以说是普洱茶的文化之旅,从小临安建水开始到石屏领略先辈经营普洱茶的艰辛与荣耀,到困鹿山(皇家贡茶)、冰岛(土司贡茶)的贡茶文化历史,再到秧塔、千家寨的茶种植茶文化历史,从古代至当代,从种茶到文化各种元素丰富多彩。

线路亮点:北回归线横穿云南茶区,在北回归线两侧散落着众多普洱茶名山名寨,著名的冰岛、昔归、困鹿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穿越北回归线茶旅,从建水古城开始领略云南紫陶文化,到石屏古镇感受石屏先辈们经营古六大茶山衣锦还乡后留下的古宅和诸多传奇故事,再到元江体味云南“热都”的水果和美食,至墨江感受“双胞”文化的神奇,走宁洱参观“那柯里”,感受茶马古道的历史韵味。

参观困鹿山皇家贡茶园,享受皇家贡茶的荣耀;再到景谷看秧塔大白茶始祖,北进至镇沅千家寨感受茶种资源的丰富与奇妙。继续西行过澜沧江到昔归,早观邦东云海,幕宿恒春之都——临沧。再到勐库冰岛品味甜到心里的好茶,最后到达勐库大雪山朝圣世界海拔最高、分布最广、树龄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至此结束本次丰富多元的普洱茶文化之旅。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景东县茶叶协会成功承办“景东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

4月30日,景东县举行“茶出银生回味无量”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行业专家及茶商代表共同为景东茶叶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景东县委书记张泽忠,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八一等县四班子领导;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景东县茶产业发展顾问王岳飞及全国各界从事茶叶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爱茶人士;景东县茶产业专班成员单位、乡镇有关负责人、部分茶企负责人;媒体记者参加论坛。


景东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八一对景东茶产业发展作主旨发言。


中检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鲁慕华就“品牌建设”作发言。


杭州千瓯雪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鑫童就“市场营销”作发言。


原中共普洱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教授、普洱市茶城银发文化专家顾问团团长黄雁教授以“茶出银生”历史文化为主题作发言。

云南茶窝子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文军代表景东茶企作交流发言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景东县茶产业发展顾问王岳飞教授对如何实现景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发言。

回望银生(一)

——黄雁

迄今1285年的公元738年,也是唐朝开元年间,唐王朝扶持蒙舍诏统一“六诏”,建立以洱海为基地的“南诏国”。诏主皮罗阁主居蒙舍城,今巍山县城,被封为“云南王”。至此,南诏国历传13王,统治长达200余年。

南诏国的疆域有多大?《云南通志》(卷三)中记载:至公元765年,南诏的疆域,“东接贵州,西抵伊落瓦底江,南达西双版纳,北接大渡河;东南接越南边界,西南至缅甸中部,西北与吐蕃的剑川为陪,东北达戎州(今四川宜宾)”。从天宝年间到贞元十年以后,南诏疆域东至大唐,南至交趾,西至摩伽陀国(印度古国)南诏国境内,根据各民族的分布和政治、经济状况的不同特点,设有“十赕(意为:州)”“七节度”“二都督”。

南诏何时开设银生节度的呢?“建都镇塞,银生于黑嘴之乡”。《云南民族史》载:“公元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冬天,阁罗凤率兵‘西开寻传’,征服金齿、银齿、绣脚、绣面、茫蛮、寻传、朴子、望蛮、‘裸形蛮’等众多的部落。……阁罗凤派人‘刊木通道’(南诏《德化碑》),军队随之而入,直到丽水(今伊洛瓦底江)西部的祁鲜山(今缅甸克钦帮境内的甘高山)一带,筑镇西城(今盈江县西部境外的曼冒),设镇西节度(后改丽水节度)统治西部和西南部边疆的各部落;又在南部的茫蛮部落区建银生城,设银生节度以统治南部边疆各部落”。——南诏《德化碑》

“银生”一地因何得名?银生这个地名其实就是汉语取意,强调该区域的特产是银。这个方向后来曾经有兴盛一时的茂隆银矿,有专家推证在南诏时期已经有银矿发现与开采。《云南通志·卷三》载:南诏在南部地区设置银生节度治银生城,银生城与开南城分别位于今景东彝族自治县锦屏镇及文井镇的开南村,后二节度合并,称银生节度。

银生城建于何处?“银生城”位于今景东县锦屏镇,“开南城”位于今景东县文井镇开南村,“威远城”位于今景谷县威远镇,“奉逸城”位于今普洱县宁洱镇,“利润城”位于今勐腊县易武,“茫乃道”位于今景洪,“柳追和城”位于今镇沉县恩乐镇,“扑赕”位于今南涧县公郎,“通镫川”位于今墨江县联珠镇,“河普川”位于江城县勐烈镇,“大银孔”位于今泰国清迈。以上各地即为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及泰国景迈、老挝北部、越南莱州等地。

“银生城在扑赕(今大理南涧)之南,去龙尾城(今下关)十日程,东南有通镫川(今墨江),又直南通河普川(今江城勐烈镇),又正南通羌浪川(今越南莱州),却是边海无人之境也。东至送江川,南至邛鹅川,(老挝北部的会塞、琅勃拉邦、风沙里一带)又南至林记川(今缅甸景栋),又东南至大银孔(泰国清迈)(全境即为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及泰国景迈、老挝北部等地)。又南有婆罗门、波斯……。外通交易之处,多诸珍宝,以黄金麝香为贵货。……又开南城(今景东文景)在龙尾城南十一日程,管柳追和都督城(今镇沅恩乐),又威远城(今景谷)、奉逸城(今宁洱)、利润城(今勐腊易武),内有盐井一百来所。茫乃道(今景洪)并黑齿等类十部落,皆属焉。陆路去永昌十日程,水路下弥臣国三十日程。南至南海,去昆仑三日程……”(《蛮书·云南城镇第六》)。

樊绰是否到过银生?《蛮书》载:“臣于咸通三年春三月四日,奉本使尚书蔡袭手示,密委臣单骑及健步二十以下人,深入贼帅朱道古营寨……从安南府城至蛮王见坐苴咩城(今大理市)水陆五十二日程。咸通四年正月六日寅时,有一胡僧裸形,手持一杖,束白绢,进退为步,在安南罗城南面。”

樊绰于咸通三年(862年)三月四日从越南河内出发,至咸通四年(863年)正月六日终于到达河内(安南城南),共历时302天。

早在西汉时银生就已经对野生茶开始栽培驯化,并在无量山和哀牢山遍地种植,所产之茶很早就输往吐蕃和中原一带。南诏和大唐天宝战争之后,南诏王阁罗凤接受吐蕃“赞普钟”称号,与大唐决裂。吐蕃要求银生进贡茶叶,银生节度不仅要向南诏上贡好茶,还得向吐蕃纳贡,因此每年都要派出上万人上山采摘茶叶和猎捕麝香。

“茶出银生城界诸山,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樊绰之于普洱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陆羽《茶经》里漏记了普洱茶是陆羽的遗珠之憾。

《烹雪用前韵》

清·乾隆皇帝

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

点成一椀金茎露,品泉陆羽应惭拙。

……

“银生城界诸山”与李石“银生诸山”在地域分布上不同。

樊绰撰《云南志》卷七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五代·晋)李石撰《续博物志》卷七说:“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椒、姜烹而饮之。”

当第四季冰川在地球上肆虐的时候,在无量山跌宕起伏的避难所里,群峰拥抱着丘陵河谷,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安抚着草木生灵。郁郁葱葱的被子植物听到了森林的赞歌,于是生出了许多快乐的枝丫,长出了柔美的绿叶,人类叫它们宽叶木兰。它们是被子植物之源,是山茶目、山茶科茶属及茶种的始祖。

经过千万年岁月的更迭,在银生城界诸山的密林中,野生大茶树的身影郁郁葱葱。它们最先在原始林地里,从乔木型到半乔木的过渡型,再到形成灌木的栽培型,依次向东发展,茫茫丛林中的伟岸身姿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那些不到一人高的茶树丛,这恰恰是他们走出丛林的特殊身躯。而这样的演变,又历经了几千年时光的交错。

据史料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的战国中晚期,澜沧江流域就有人类居住,他们是古代百濮百越的后裔,在历史上,百濮民族曾经南迁,在中南半岛建立了以吴哥窟为代表的旷世文明。与这些远出国门的祖先相反,留在国内的濮越后裔,直至民国时期仍身处密林,在茫茫苍苍的无量山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许正是由于这千年的闭塞、千年的隐居,山民们才能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在这里,他们食百草、尝百味,将无数大自然的馈赠收入自己的杯盏之中,满山的奇珍化成强健体魄的营养,其中茶叶便是“银生城界诸山”山民最早驯化、种植和享用的。

美国著名汉学家艾梅霞在她的《茶叶之路》一书中就提到了茶叶源于云南南部,它从这里流出,在距今2000多年前传播至中国各地。与此同时,这一区域的土著居民已开始将茶叶压制成茶砖、茶饼,通过马帮将它们运出云贵高原,并一直向北直抵河西走廊,甚至再向西抵达中亚地区——这条茶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条茶叶贸易之路,因路线像弓,亦称“茶文化之弓”。

遥想当年,悠悠古道,匆匆行色,尘土飞扬,马蹄零落。云游的马帮就这样,以茶为缘起,沿着茶马古道缓缓移动了千百年,像一朵又一朵饱含了雨林与峡谷灵性的云,行行复行行地飘向喜马拉雅,飘向皇城天朝,飘向世界的许多地方,不仅将茶的灵性撒播天下,更在神州大地多姿多彩的茶文化中酿就了普洱茶历久弥新的独特秉性。最终成就了弥漫着历史沉香的天下普洱。(未完待续)

来源:景东县茶协,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