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吴启英普洱茶一生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关于普洱熟茶来历最详细的编年史

普洱熟茶从诞生到现在其实时间非常短暂,只有40年左右。所以,如果你在茶叶店,听到老板兜售所谓上百年的普洱熟茶,你就可以一笑了之。

本文旨在将普洱熟茶从诞生的缘由,到发展历史,重要转折,工艺技术,都说个清楚,或者说,这就是一篇活跃着人物、历史事件、著名茶厂的普洱熟茶编年史。


【萌芽期:普洱熟茶的前身——红汤生普】

的概念,实际上是在1975年左右才真正确立。之前的普洱茶,于今天的标准来看,都是普洱生茶。


范和均、张凤岐、谭方之……这些大家在完成于解放前的著作里关于云南紧压茶用料、制作、包装的记载,都异曲同工地提到当时的普洱生茶:“汤色是红的。”而这种红汤普洱正是普洱熟茶的前身。


通过资料分析,解放前产生红汤普洱的原因为三点:


1.工艺所致

参考当时关于普洱茶生产工艺的描述,可发现当时普洱茶生产跟现在普洱生茶的生产工艺是相同的。干燥时采用晒干,再加上当时生产条件相对简陋,成茶难免发生“微发酵”,出现“淡红”的汤色。后期“筑茶”,潮水后任其自然干燥,加重茶叶“发酵”程度。


土民及茶农将茶叶采下,入釜炒使凋萎,取出在竹席上反复搓揉,然后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或零星担入市场售卖,或根据品质分别装入竹篮。【2】放进竹篮后要洒上些许水分,竹篮四周,范以大竹蘀(俗称饭笋叶)。然后一边加茶,一边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蒸发自行干燥。【2】


2.运输条件较差

云南至广州、香港,路途遥远。茶叶运输只能依靠“人背马驮”,而且往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运达。【4】长期间的运输,风摧雨淋,茶叶运抵香港时茶汤颜色已经很深了。

3.销售前还需存放陈化

普洱茶运到香港以后,不会立刻就拿来饮用,为了使口感更柔和舒适,往往需要再放上一段时间才会出售。这样的习惯,在对香港茶人卢铸勋的采访中也有迹可循,他说:“爷爷的爷爷经营普洱茶时,那些刚做出来的普洱茶,汤色也蛮深,但要放上六七年,味道更纯和了才出售”。


这样来看, 发现解放前的普洱茶因加工工艺、生产运输条件以及后期存放的影响,广州、香港等地喝到的普洱茶是存在轻度发酵的。然而“普洱为红汤“的发生并不是人为刻意导致的,而是有着诸多的客观原因。


【产生期:习惯带来需求——普洱的改革之始】

新中国成立后,私人茶行、茶厂逐渐开始公私合营,茶叶开始统购统销。1949年中茶成立,制茶工艺和产茶规模都得到快速发展,运输条件也得到很大的改善,供给香港的普洱茶品质发生了变化。


1950年,在云南经营同兴号茶庄的袁寿山来到了澳门,他坐在英记茶庄的木椅上说,也说了这么段话:“香港那些喝惯了红汤普洱茶(生茶)的客人,压根儿喝不惯发酵不到位的新滋味,这就导致市面上老滋味的茶饼很吃紧。“【2】


上述资料佐证了当时的情况,同时还发现:习惯了“传统口感”的香港市场对高陈化普洱茶的需求存在空缺。如果让新供给的普洱茶自然转化成香港人习惯的口感,就只能用时间去换。为快速满足市场需求,各地开启了寻求普洱茶工艺的变革之路。


【发展期:百家争鸣,香港、广州、昆明的变革】


1、香港:卢铸勋的红汤生普和他的福华号

卢铸勋,香港茶业的杰出人物,香港普洱熟茶发展的代表。1927年出生于广东,一生都与茶叶有分不开的关联。11岁便在澳门十分出名的英记茶庄当学徒。【2】


在供给香港的普洱茶品质发生变化后,卢铸勋敏锐地嗅到其中的商机。卢铸勋凭着父辈普洱经营经验的印象和曾经制作红茶的经验,开始研制受香港市场欢迎的普洱茶(红汤普洱生茶)。一个月后,研制获得成功。


十九世纪后期,澳门在茶叶转口贸易方面的龙头地位才渐渐被香港取代。1954年,卢师傅带着他的技术,离开澳门,定居到香港,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福华号宋聘唛”。【2】


(福华号会员证)

2、广州:中茶公司手中红汤生普的蜕变

1959年,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中茶公司)开始进行加速普洱茶后发酵的实验研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普洱茶发酵新工艺。广州中茶公司,将云南毛茶拼配上广东当地的茶菁,制成广东普洱茶。【3】


据后来资料考证,其产广东普洱茶与现在的普洱熟茶还有很大的差异(只能算当地人喜爱的红汤普洱)。


在翻阅资料时,还发现一件有趣的事,也是1959年,香港有位名叫曾鉴的茶人向卢铸勋请教制茶秘方。后来,曾鉴的弟弟曾启去了广州,加入中茶公司的广东分公司,担纲茶叶发酵师之职。【3】曾鉴的弟弟去广州担职的确切时间现无法考证,但两者时间相近,我们大胆猜测曾鉴的弟弟的到来,与广州普洱熟茶新工艺的产生存在些许关联。


3、云南:昆明、勐海、下关茶厂的红汤生普到熟普的蜕变

1973年初,云南省茶叶公司在广交会上了解到,香港客户需要发酵的红汤普洱茶,而这种茶广东有生产,决定去学习。派出昆明茶厂副厂长安增荣、审检室负责人吴启英、工人李桂英及勐海、下关两茶厂各二人,组成七人小组专赴广州茶厂学习普洱茶渥堆发酵生产。【2】


赴广州茶厂学习小组返昆后,公司组建了两级审检生产营销骨干组成的技术攻关组,由昆明茶厂按该厂工艺试产,广州茶厂起初是用冷水发酵,后觉不理想,遂改为温水发酵,并作了工艺定型,昆明茶厂按广州工艺温水渥堆但不成功,昆明茶厂和攻关小组对此分别多次开会对工艺进行研讨论证。【2】


会议一次又一次地从办公室开到车间现场。经过分析,大家认为广州气候环境与昆明差异较大,工艺应当作出调整,多数人认为在昆明用冷水发酵似更合理。对此广州茶厂也建议“依据昆明气候特点不妨用冷水试一下”。【2】

1974年,昆明茶厂在工艺调整后,渥堆终于获得了成功,实现当年销港普洱茶10.2吨(含陈佩仁试制的1吨多),接下来,勐海有勐海的工艺,下关则结合自己紧茶的热发酵工艺,形成自己独特的产品。 这些产品成果,也都和广东普洱茶,有着完全不同的滋味。【2】


随着勐海、下关两茶厂的普洱茶相继投产,云南普洱茶生产规模日渐扩大,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的普洱茶曾主导了香港市场并进军日本、西欧,极大地鼓舞了云南茶区,德宏、保山、思茅三个地州的一些茶厂据此摩拳擦掌,希望开展普洱茶生产参加出口。公司为推动茶区发展,于是派遣人员不止一次地将昆明茶厂的经验向这些茶厂作出介绍交流。【2】


1975年,勐海的普洱茶基本定型,这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现代普洱熟茶。后来,唛号为7452和7572的勐海熟饼、唛号为7663的下关销法普洱熟沱、唛号为7581的昆明普洱熟茶砖开始批量出口,成了云南茶叶公司的拳头产品。【3】


【思考:熟茶在云南蜕变成功的原因】


1.拥有紧茶发酵工艺基础

1939年,范和钧先生来到佛海(今勐海)调研,他将调研结果写成《佛海茶业》一文,其中有对紧茶原料发酵的描述:“丙、潮茶一盘灶须高品、梭边各百五十斤,概须潮水,使其发酵,生香,且柔软便于揉制。“【3】


1957年西双版纳茶厂(勐海茶厂)的负责人唐庆阳先生的总结,“解放(以)来,西双版纳茶厂打破过去雨季中不能加工的做法,提前在三季度雨季中生产侨(销)圆茶。经过一定温湿度人为技术管理,不但控制霉菌生长,而且仍然保持圆茶后发酵滋味醇厚的特点,以应消费者口胃(味)的要求,并加速了产品出厂。”【3】


1958年,下关茶厂紧茶蒸汽高温快速发酵技术试验成功,全程翻堆两次,最多15天,大大缩短了紧茶的发酵时间。但是,这种方法发酵的普洱茶也有自己的缺陷,就是味道奇怪,但这种蒸汽后发酵为1975年下关茶厂研制自己的渥堆发酵技术打下基础。 【3】


2.拥有普洱茶发酵早期尝试经验

1953年以前,陈佩仁是昆明华盛茶庄的老板,上世纪四十年代,他看到马子舆经营的瑞丰茶号制作的普洱茶汤色红艳,味道奇特,有很多在昆明的广东人都去购买,他就自己试验过发酵普洱茶的制作。这可以看出,当年昆明是有发酵普洱茶卖的,只是消费群体比较小,不为大众所了解罢了。【3】


普洱茶产自云南,但广东、香港等沿海地区将其“发扬光大”,为世人所识。然而云南茶人融合各家之长,让普洱茶真正拥有了成熟的发酵技术,普洱茶还是选择了回归。


至此,普洱茶完成了从传统的红汤生茶,到澳门、香港和广东、泰国的红汤生茶,最终演进到云南的现代普洱熟茶,工艺上也从瑞贡天朝的时代演进到了人人可得的速饮消费品。


【经典展示:不得不细说的茶厂和它们的产品】


1、勐海茶厂:7452、7572开始批量生产。

作为拥有传奇茶饼7572个7452的勐海茶厂,1974年,它生产普洱茶(熟茶)只有6担,随后才逐年增加。


1976年,云外茶业字第84/45号文件为勐海茶厂普洱茶规定了七个茶号:云南七子饼 7572、 7682、云南普洱茶74092、74102、云南青(茶)74342、 74562、74782。


1978年,普洱茶(熟茶)的加工量跃居各精制茶之首。这一年,勐海全县共加工精制茶27797担,其中绿茶3675担、红茶7403担、紧压茶(普洱生茶)6936担、特种茶(普洱熟茶)9783担。


2、下关茶厂:7663(75年)、销法沱(76年)

1952年中国茶叶公司所属系统內公司统一使用“中茶牌”。下关茶厂开始生产七子饼茶。进入60年代因原料调拨计划和加工产品的分工,下关茶厂以沱茶与紧茶为主要产品,圆茶只少量生产,多数计划交由勐海茶厂。


1953年茶厂通过试验,将茶饼揉制由布袋揉成圆型后,再用十八公斤重的铅饼加压的方法,改用铝甑直接蒸压的方法。

1955年经省公司批准,紧茶规格由心脏型改为砖型,先生产10吨到丽江等地试销并征求消费者意见。同年,省公司通知茶厂对出口紧茶进行人工后发酵试验。 下关茶厂七子饼茶形状由凹型底改为平底。

1958年试验成功高温快速人工后发酵,达到缩短发酵周期、降低成本的效果。

1973年昆明茶厂吸取下关茶厂紧茶渥堆发酵的原理,再经高温高湿人工速成的后发酵处理,制成现今的云南普洱茶(熟茶)。

1975年试制普洱沱茶(熟茶),1976年批量出口沱茶(7663)装供香港天生行,由该行专销法国市场销售。

1976年省公司召开全省普洱茶生产会议,要求昆明、勐海、下关三个厂加大生产普洱茶(渥堆熟茶),并決定茶品唛号。下关茶厂为76开头,末尾为3。

1978年下关茶厂产量不大的圆茶(七子饼茶),被省公司将生产计划书下达给勐海茶厂加工。


3、昆明茶厂:7581普洱熟砖(75年)

1973年,四家茶厂相关人员到广东省进行渥堆发酵技术之考察返回后,由下关茶厂完成初步熟化技术,进由昆明茶厂再加湿加温,完成定之潮水渥堆技术,也就是现在所称的熟茶。据史料显示,初步完成之试验茶品为坊间称之“枣香厚砖“,量产茶品则为”73厚砖“。


7581昆明熟砖则为1994年以前,市场熟砖之主流茶品,1988~1994年为其盛产时期。


在这期间昆明茶厂以吉幸牌、金鸡牌为其主要外销品牌,吉幸金瓜贡茶与金鸡沱茶为这时期知名茶品,然产量不多。


【普洱熟茶最重要的工艺:渥堆】

渥堆,不熟悉茶叶的朋友可能连这两个字都念不清楚,但熟悉的茶友可会知道它其实是普洱熟茶工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不光直接关系到熟茶成品茶的口感,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风险,一不小心的话茶叶就报废了。


渥堆的工艺看起来十分简单——将鲜叶杀青干燥制成毛茶之后,按量堆成小山的形状,洒水,盖上布,让茶叶进行发酵,按照经验,制茶师傅会定时翻动茶叶和洒水,以控制茶堆的温度和茶叶发酵的环境。


一般来说,渥堆工艺要持续45天左右,不过近年来有厂家为了减轻堆味、增加口感而改良工艺,采用低温、少量多次洒水、长时间发酵,渥堆时间甚至达到了3个月。

经过渥堆后的普洱茶汤色晶莹红润,味道醇厚甘甜,与普洱生茶相反的是,熟茶十分温和,对人体的刺激非常少,长期饮用还能起到养胃润肠的作用。


但如果工艺技术不高,制茶师傅经验不足,渥堆也存在风险的,最常见的就是烧堆,温度过高,让处于堆心的茶叶变黑碳化,失去了饮用价值。除此之外,不成熟的渥堆工艺还会对茶叶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果叶底像柴禾一样特别干、特别焦,可能就是渥堆时烧了心;如果叶底过软,一捏就烂,可能就是渥堆时水分控制不好,水分太高的缘故;还有一些熟茶中品饮到的焦味、霉味,也有很大的可能是从渥堆里产生的负面情况。所以一般在茶厂里,都会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照看渥堆。【1】


普洱熟茶发展图鉴

----------------------------------------------------------------------------------------------

邹炳良与海湾茶厂:暮年茶人,壮心不已。

2014年,一个创业品牌的负责人到云南寻找普洱茶产品的合作伙伴,在走访了多家茶企后,他决定选择一家位于安宁市禄脿镇上的一家茶厂,并邀请这家茶企的创始人监制茶品生产。

这个初创品牌,就是创造了茶叶销售奇迹的“小罐茶”,这家选址低调的茶厂则为海湾茶厂,这位创始人,正是如今普洱茶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邹炳良。


志同道合的黄金搭档

1957年,18岁的邹炳良进入勐海茶厂审评科工作,为了提升自己,他先是进修学班,以优异成绩从西南茶检班毕业,随后在西南商检局、昆明商检局学习,继续进修茶叶含铅量检验、茶叶生化分析。

当时的勐海茶厂是国家实验茶厂,主销西北的滇绿,主销苏联的红茶,主销藏区的边销茶,主销香港的圆茶都有生产,而邹炳良当时从事的就是茶叶审评工作。

1963年,邹炳良还参加了当时国家多部门联合开展的分级红茶研制工作,这些学习经历与审评工作,让他积累起丰富的茶叶技术生产经验。

如果说邹炳良是深谙制茶工艺的技术者,那与他共事40多年的卢国龄,就是极具商业天赋与管理制度的商业人,两人搭档多年,配合默契,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搭档”。


卢国龄的家世显赫,其父卢邦彦是云南豪商,曾任多家银行行长,还是“个旧锡业”的奠基人之一,舅舅卢汉是云南著名的抗日将领,还曾被任命为南省政府主席。

在家庭熏陶和良好教育下,卢国龄性格开朗,很有韧性,早在高中时期就参加过地下组织,曾做过文艺兵、土改队长、广播员、教员,建国后参军,1954年转业到云南省商业厅。

1958年,由于“整风运动”,卢国龄被划为“右派”,下放到西双版纳勐阿农场种甘蔗,1959年调入勐海茶厂后,依然因为出身问题被“控制使用”。

尽管如此,卢国龄也从未抱怨过,她在勐海茶厂先后做过供销科、生产车间、财会科、技术科、生产管理办公室等职务,笑称自己是茶厂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1964年,为了更好地发展滇红出口,国家多部门联合在勐海茶厂开展分级红碎茶实验,其中茶叶的品质级差系数标准测定由卢国龄负责。


期间,她充分发挥自己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天赋,超额完成了这次任务,上层看到她的才能后,把全国的茶叶级差系数标准就交给她来做。

得益于这次机会,卢国龄能够去到各地出差,继续学习更多管理和财会知识,并运用到勐海茶厂的生产实践中,大大小小的技术标准、生产标准、数据处理等管理制度多达150多项,70年代一个边境小县城茶厂能有如此标准化管理,卢国龄功不可没。


共启熟茶,创立大益

说到邹老的制茶生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熟茶发酵,早在20世纪40年代的佛海实验茶厂(勐海茶厂前身),厂长范和钧就曾使用热蒸法人工发酵普洱茶,工艺不成熟,没有实现真正的量产。

20世纪70年代初,有香港茶商找到省茶司,说要买“红红”的普洱茶,云南方了解后才知道香港会人工洒水发酵普洱茶,而且广东也自主研发了一套“水发茶”技术。

(注:在那个年代,“普洱茶”一词多指使用洒水,高温高湿陈化等发酵手段的茶叶,并未严格规定茶青来源,因此各地乃至边境都有在生产普洱茶。)

由此省茶司从各大茶厂抽出七人,前往广东省茶司考察学习,不过大家在当时都只学了点皮毛,回到云南后由于昆明茶厂和勐海茶厂相隔甚远,交流很少,两厂更多地是在自主发酵实验。

当时邹炳良任勐海茶厂试验小组组长,各种规格的小堆,冷水,温水,蒸汽潮水,发酵时间的长短都试过,在青石板上、水泥楼板上也都试着打过堆子,这也是勐海茶厂老发酵车间的由来。

知识延伸:如何从零开始,打造一座渥堆发酵车间?

那时还不叫熟茶发酵,而叫速成发酵法,由于缺乏经验,勐海茶厂发酵出的茶叶半生不熟,试制了6担(600斤)样茶,都不敢说是云南普洱茶,只好打着“云南青”的名号出口。

直到1975年,邹炳良的试验小组才做出了相对成熟的工艺标准,同年还诞生了经典的7572,后来省茶司的昌金强经理带着南天贸易公司的老板周琮来勐海茶厂交流学习,有了一手的市场信息和反馈后,勐海茶厂的熟茶发酵技术才逐渐发展了起来。

这里还有一个需要澄清的误区,那就是邹炳良的熟茶之父身份。当年名单写道:昆明茶厂副厂长安增荣、审检室负责人吴启英、工人李桂英,以及勐海茶厂和下关茶厂各两人。

这份名单中没有提到邹炳良的名字,按资历与技术经验,当时的他也是排不号的,邹老一生淡泊名利,所谓的熟茶之父,其实是一些早期一些人为宣传讲的故事和缪传,中国普洱茶终生成就大师,才是对这位茶人的最真实的评价。

1984年,邹炳良出任勐海茶厂第五任厂长、总工程师,同年国务院关于同意商业部《关于调整茶叶购销政策和改革流通体制意见的报告》,在政策层面放开内销。

因此刚一上任的邹茶厂就要面临茶叶市场这个大问题,以前大家都是只管销售,没人跑过市场,危急关头,富有闯劲的卢国龄站了出来,带着两个员工跑了十多个省份,用7张合同卖出了5000吨茶叶,解了茶厂的燃眉之急。

邹炳良上任厂长后不久,恰逢普朝柱同志任云南省委书记,普书记很重视云南茶产业,鼓励茶区开垦茶园,兴办茶业。而邹炳良是审评技术员出身,同样深知原料的重要性。

由此,在茶厂领导人与当地政策的支持下,勐海茶厂新建茶叶初制74所,恢复发展新老茶园十多万亩,1988年6月,还在布朗、巴达建成了两个万亩绿色生态茶叶基地。

说到原料,很多茶友都关心这一时期的勐海茶厂产普洱茶,用的是台地茶还是大树料,实际上邹老也曾解释过这个问题:

“凡是大树茶、高山茶,都是做饼茶,这种是客观条件限制了。勐海地区,凡是有台地茶,要72年以后才有台地茶呢,以前不有,都不发展这个台地茶。

凡是交通方便的地方,勐海茶厂都设立初制所,做红茶;凡是交通不方便的地方,要牛驼、马驼、人背的地方,都是由老百姓做晒青毛茶,这些都是高寒山区,所有这些地方,都是些古茶树,所以那个时候做饼茶,都全部是大树茶...”

如今一些80年代老茶的行情价,也能验证这个现象,如八十年代的下关甲级沱反而比同时期的乙级沱更低些,熟茶里八十年代的8592也高于同时期的7572。

此外,1984年勐海茶厂在为南天贸易公司定制8582配方时,周琮曾强调“要有云南味、可以有苦涩,但要能很快化开,而且喝了会舒服发汗”。

这里所说的“云南味”,可能是指古树茶特有的山野气韵,有苦能化,喝了发汗则是茶气强,体感舒适的表现,与如今的古树茶的品质特征是对的上的。

又过了几年,为配合中央取消茶叶统购统销的政策,中国茶业总公司要求交中茶商标使用费,虽然当时勐海茶厂和凤庆茶厂可以不交,但深谋远虑的卢国龄提出:”今天不交,明天要交怎么办?应提前做好准备。“

由此,邹炳良的领导班子以大叶种茶原料入手,从“大叶”的谐音中选出了大益这个名字,同时表述了“喝茶有益,茶有大益”的健康主题。

1989年6月10日,“大益”图案,通过了商标注册,被勐海茶厂正式启用。不过最初的那几年,大益主要用于红碎茶,绿茶、青茶等其他茶类的出口商标。

直到1996年,勐海茶厂才开始生产标有“大益”品牌的普洱茶,由于外包装色调为紫色,又近似于玫瑰色,因此也被市场称为“96紫大益”或“96玫瑰大益”。

96紫大益,三角断版本,少量分享

不过大益茶刚进入市场时,喝惯“中茶牌”的客户并不相信大益牌,勐海茶厂就用搭配的方式促进销售,买“中茶牌”,就必须附购“大益茶”,不然不发货。

当然,邹炳良也知道捆绑销售的弊端,他潜力研究制茶工艺,把大益茶的质量提高了一个级别,市场上才逐渐接受了这个品牌,这才有了后来名震茶界的大益集团。

1994年,即将卸任的邹炳良,为勐海茶厂留下了一条公司制经营的明路,经过两年的紧张筹备后,终于在1996年初成立了“勐海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首次改制后的公司还是原班人马,不过在经营上执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独立核算,同时实行股份改制,政企分开,茶厂职工们的生产积极性都很高涨。


在完成这项改革后,57岁的邹炳良安心退休卸任,将厂长的重担交给了卢云,然而卢厂长之后在经营上连连失误,直接将勐海茶厂推向破产边缘。

当时正值国企改革,很多企业领导人都深受“南韩财团”,都想以横跨政商,经营广泛的“三星”为榜样,大力推进企业多元化建设。

而卢云或许就是受此影响,先后指导勐海茶厂开办了啤酒厂和玩具厂,后来接连经营不善,前期的海量投资无法收回,导致原本家底殷实的勐海茶厂连年亏损。

1998年,地方政府辞退卢云厂长一职时,勐海茶厂银行账面连一万元都不到,拖欠各方的货款却高达一千多万,几乎已无力回天。

百般无奈下,西双版纳自治州政府只好请一位又懂财务,又懂法律的人,来协助茶厂清算财产,准备破产,而这位临危受命的年轻女厂长,就是阮殿蓉。

知识延伸:阮殿蓉与六大茶山:危难奉命,激流勇退

说回正题,邹炳良和卢国龄从勐海茶厂退休后,先是接受了省茶司的委托,在宜良茶厂当了三年顾问,为这家茶厂培养茶叶人才,改进生产技术,开拓市场,同时帮助处理了大量积压库存。

此时已是1999年,尽管99易昌号,99绿大树等众多名茶已陆续问世,普洱茶在港台和东南亚地区更是方兴未艾,但在内地市场还仅限于涛声可闻。

“云南有这么好的茶,却始终默默无闻,太可惜了。况且我们有这么好的资源和优势,趁着还能动弹,要做一些好而不贵的普洱茶,让更多的人了解普洱茶、消费普洱茶、爱上普洱茶。“抱着这样的想法,两位老搭档开始了自己的茶叶新征程。


一生为茶的老同志

1999年,一座小小的茶厂在安宁市禄脿镇海湾村低调建成,这里租金便宜,新厂起步,白手起家,一切从简,用的车间和办公室都是闲置的旧厂房,连名字都是因村而起的“海湾茶厂”。

而“老同志”品牌,则来自于一个有趣的故事。此前在做顾问时,有台商找二老做过一批茶砖,当时两岸还没有通商,这批外销茶就只用白纸包着,没打任何商标。

这个精明的台商本是为邹老而来,便提出在茶里压进一张竹片充当内飞,并烫上“老同志/原勐海茶厂厂长监制”的火印,还有三朵小小的向日葵。

然而这批茶刚走了十多吨,就被海关查到了印有字样的的小竹片,当时很多台商都在东莞投资,这批出不去的茶就留在了东莞,没想到卖得非常好。

后来一个闽商听说后,还在香港偷偷抢注了“老同志”“海湾”等商标,结果被海湾茶厂的客户发现,二老研究后觉得这些商标很有价值,于是又把它们买了回来,这就是“老同志“品牌的由来。

听说二老新开了一家茶厂后,有些勐海茶厂的老员工想跟过来一起干,却被他们婉言拒绝:“你们是国企的职工,是国有资源,不能因为我们让国有资源流失。”

有些在勐海茶厂定制过茶叶的客户,冲着老厂长的名气过来下订单,也被婉拒,原来,二老对勐海茶厂感情深厚,不愿与其争资源,甚至还立下了“两个凡是":凡是勐海茶厂的原料,我们不买;凡是勐海茶厂的客户我们不卖。

回看那时选择离厂创业的勐海茶厂骨干,如阮殿蓉,张建丽,王霞等人,无不是历尽艰辛,隼路蓝缕,而卢国龄在回顾刚创始的那段时间时,却充满了豁达和乐观:

“我们那时很顺的。很多茶农知道我们在自己做茶,就自发凑了380万,说只要原料款在这个数字之内,就不需要付钱,什么时候茶卖了再给就可以。经销商也是先把全款打过来,货就慢慢发,不需要去收货款。“

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卢国龄和蔼可亲,善解人意,被亲切地称为“卢娘”,邹老技术过硬,深受爱戴,二老在勐海茶厂做了一辈子茶,如今再创新业,大家都愿意全力支持。

建厂以来,海湾茶业的企业理念都是“为天下人做好茶”,发展20多年以来,从不炒作,踏实发展,在老茶客的心中,老同志的茶品也是出了名的工艺严谨,价格实惠。

值得一提的是,海湾茶业在国外的发展也相当亮眼,常年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波兰等地,在海外普洱茶消费者中深入人心。

历经20余年发展,如今的海湾茶厂已经发展成一家拥有药品级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原料基地遍及三大产地,年生产规模3000吨的现代化茶企,位列云南龙头茶企。

如今邹老已过耄年,每周还坚持去厂里办公三天,无论是在勐海茶厂还是海湾茶厂,很多时候他都是泡在审评室里,与普洱茶度过漫长岁月。而卢老已年近九十,如今虽已退居管理二线,但依然神采奕奕,思维敏捷,谈吐清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茶人暮年,壮心不已。本应退休在家,安享天伦之乐的年纪,两位老人却依然在普洱茶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这份一心为茶的精神,也必将带动一批又一批的年轻茶人,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谨以此文,献给这两位大国茶匠。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