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乌金在古代是用什么的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建盏 | 何止是一只茶杯?


·

·



宋,是一个现代文人多有羡嫉的时代,昔时雅士与友人品茶论道、琴酒诗歌,多得自在,甚至有个不专心做皇帝勤于政务,却醉心于艺术雅玩的宋徽宗,而且玩得有声有色,不仅在书法上创造了独具一格的瘦金体,更是凭着对茶的喜爱,对茶道做了反复研究,最后将所得写入《大观茶论》,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独到,论述尤为精彩,给世人用文字演绎了最标准、最雅致的点茶法。


宋徽宗赵佶[文会图部分] 


所谓点茶法,“点”就是用沸水将茶末点化成茶汤的意思。点茶的程序需要先从茶饼上取下一块,用密纸包住,从外面加以锤捣,然后再用茶碾碾碎,过筛后就开始煮水,待水沸后稍等一会,再去冲点,可以保证茶味甘甜,而接下来的点茶需要在茶盏中进行,取定量的茶末于盏中,注入少量的水将其调成膏状,再用更多的水冲点,一边注水一边用茶筅搅动,叫做“击拂”,这时茶面上出现乳白色的浮沫,浮沫的颜色和持久度成为衡量茶品好坏的标准。在宋代,朝廷在地方建立了贡茶制度,贡茶产地需要一种方法来评定茶叶的品位高下,根据点茶法的规则特点,逐渐发展形成了一项有趣的竞赛——斗茶。


刘松年[斗茶图部分] 


宋代斗茶成风,整个社会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皆是斗茶的发烧友,在建安贡茶产地尤甚。大书法家蔡襄的茶学专著《茶录》中有段提到建安的斗茶:“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者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也就是说,点茶后在茶面上形成的浮沫,以色白和泡沫持久为优。有趣的是类似现代在咖啡的泡沫上做画一样,宋代文人在分茶的过程中,也会通过巧妙的搅拌,在茶沫上画出禽兽鱼虫、山水人物的图案,更有甚者可以在茶沫上作诗,称为“水丹青”,苏轼就曾写诗称赞分茶技艺高超的谦师和尚:“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由于宋代茶色尚白的传统,所以建安地区产的黑釉茶盏不仅利于观察茶汤上面的浮沫,更是衬托茶色之白最好的器具。


建安的黑釉茶盏始烧于五代末北宋初年,起初以烧造无斑纹通体乌黑的茶盏为主,称为“乌金釉盏”,当时只在建安产茶地区流行,北宋初年,朝廷把建安地区划为贡茶产区,建立了北苑茶园,黑釉茶盏也被专门进贡给朝廷。随着宋代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北苑茶园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贡茶产地,产品层出不穷,以追求冲泡后的茶汤色白为佳,常以“似雪”、“胜雪”赞之。这种独特的茶文化极大地带动了黑釉茶盏的烧制,茶盏的新品种也不断被烧制出来,除了乌金釉盏,后来烧制的兔毫盏成为当时最流行产量最大的建盏品种,这点可以从建盏窑址出土的大部分是兔毫盏得到证实。


宋徽宗曾在《大观茶论》中提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意思便是建盏以青黑色为贵,最好是带有月光下兔毫的光泽,就是所谓的兔毫盏。


兔毫盏 


事实上,建盏的烧制地点与宋代最大的贡茶产地都是在武夷山下的建安,无独有偶,在紫砂兴盛的明代,宜兴附近的阳羡山上同样也出产闻名天下的阳羡茶,似乎烧制有名茶具的地方,总有一方名茶在其左右,茶具因茶而生,茶因茶具而更显其真味,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那么,是北苑茶园和斗茶的盛行成就了建盏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的,因为在距离建安不远的江西边境,吉州窑也盛产黑釉茶盏,但在当时的名气却远没有达到建窑的高度,或许正是因为那里没有类似建安那样的茶文化和大众化的斗茶习俗。


可以说,因北苑茶园的繁荣和斗茶的盛行带动了建盏烧制大规模化,然而也因为北苑茶园和斗茶的衰落而渐渐走向消逝。北宋末年,艺术家皇帝宋徽宗被金人所俘,统治者被迫南下迁都临安,政权的南移使得建盏进一步得以发展,迎来了鼎盛时期。但风雨飘摇的南宋最终被元人所灭,从此改朝换代,北苑茶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明代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因警戒宋朝奢靡之风而取消了团饼的进贡,一种更能保留茶叶原香的散茶泡制方法(即现代人的饮茶方式)渐渐取代了团茶普及开来,建盏也结束了它最为辉煌的时代,被人慢慢遗忘,直至清代完全断烧。


近30年来,随着建窑遗址的挖掘,出土了大量的建盏成品和残片,建盏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一些有烧制陶瓷经验的手艺人通过长期的摸索,基本恢复了烧制建盏的方法,产品也更加丰富多样,除了经典的茶盏外,也有茶壶、茶叶罐和花插等新品种。建盏在当今的茶文化中,不仅仅扮演实用茶具的角色,还是人们品茗之余谈论的对象。它们是茶具,还是有收藏价值的陶瓷艺术品。


寻访建盏


2012年12月,我们前往建盏曾经的主要烧制地点:建阳市水吉镇后井村,因为天气太冷,坐着小三轮的我们一路上冻得直哆嗦。穿过一条山路到达后井村旁边的芦花坪建窑遗址后,我们有点震惊,瓷片和匣钵满山遍野,堆成了一个个小山包,山路两旁随处可见,小河里也有瓷片,而这里还不是唯一的一处窑址,可见建盏曾经兴盛到什么地步。


水吉镇后井村窑址 


我们震惊之余也发现了些许异样,这里的几座山都被挖得乱七八糟,后井村民每天三五成群挑着扁担、簸箕和锄头等工具,开着摩托车聚到窑址上,各自寻个“宝地”开始了一天的挖盏工作。村里的很多人靠挖盏为生,高峰时每天有两三百人在挖,场面何其壮观!前几年,有一家人挖到了9个品相完好的“供御”建盏,一下子发了大财,这事在村里炸开了锅,挖盏更成了很多人一夜暴富的赚钱手段,他们大概都想着同样的好事落到他们头上,但大多时候挖出来都是一些没有底款,有缺陷的盏,卖给城里专门收盏的人,运气好的话一天分得几百块不成问题,但对窑址造成的伤害却是不可挽回的,当地政府前几年曾采取措施严禁村民挖掘窑址,有一段时间没人敢去挖,后来又放松了,部分窑址就在村民的田地下,他们挖自己的田地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政府也没什么办法,便只能放任。


挖盏的村民,天气太冷烧材取暖。 


堆积如山的瓷片和匣钵与裸露的红色泥土混杂着暴露在外,“挖盏人”早已习以为常,挖出来的匣钵连同建盏碎片用簸箕一装,用扁担挑着往山下倾倒,如此对待文物,让我们有些触目惊心。在村民眼中,挖盏只是为了用一种更为简单的方式谋生,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目的,他们还给我们讲起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他们那时并不知道田里和山上随手都能挖出来的这些黑色茶碗在现在能这么值钱,还把它们拿到城里,一个旧建盏换一个能用来吃饭的新碗,他们边说边感慨那时的自己是多么的愚昧和无知。也许在将来的某个时候,他们也会对现在的自己有同样的感慨呢。


碎匣钵和参杂其中的碎瓷片 


站在芦花坪上向远处望去,在对面一座裸露的山腰上,有一条依山而建的长龙型建筑,便是宋代烧制建盏的龙窑遗址,龙窑的顶棚是新修的,下面的老砖和窑炉结构已经所剩无几。为了保证大批量的供应,宋代建窑除了建造数量众多的龙窑之外,烧制建盏的龙窑长度也要求很长,最长有130多米,每次能烧10万件,已经发掘的龙窑遗址只是建窑龙窑遗址的冰山一角,昔日窑火连天,商贾云集的景象早以逝去,此时,眼前只有“挖盏人”忙碌的身影和倾倒碎匣钵和瓷片发出的“哗啦啦”的寂凉。



宋代龙窑遗址 


我们随手捡了一些碎瓷片,准备拿回去好好研究一番,并开始向“挖盏人”打听窑址附近是否有烧制建盏的手艺人,有个人说后井村有一个,可以带我们去。


拾到的建盏残片 


走了十几分钟的路,我们来到后井村唯一一个烧制建盏的手艺人——吴立勇家里。吴师傅以前在上海开旅馆,后来不做了,回到老家,那时村里的男人都在挖盏赚钱,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听别人说烧制建盏难度很大,吴师傅有点不相信,决定试试,试过了才知道别人的话所言非虚,要烧制出品质优良的建盏难度非常大。刚开始烧制的时候基本窑窑报废,即使现在,吴师傅还是没能完全掌握建盏的烧制方法。“昨天就烧废了一窑”吴师傅指着旁边的建盏说道。

吴师傅的作坊 


吴师傅只烧兔毫盏,采用窑址附近开采的瓷土和矿石釉料,试图使用和宋时接近的原材料,烧制和宋代兔毫盏相似的效果。他的很多客户都是做古董生意,经常去他那里买兔毫盏,然后做旧放到市场上当做旧盏来卖,赚取高额利润。的确,我们通过对比,吴师傅烧制的兔毫盏和旧盏瓷片在斑纹分布、触摸手感以及碗足周围胎体的处理上很相似。




有一点比较遗憾,吴师傅不是采用手工拉坯成形的方式,而是使用模具或压坯,然后再手工俢坯,陶瓷制作少了手工拉坯这道充满艺术化的工序,让人觉得失色不少。


含铁量很高的瓷土 


在作坊的一个角落,我们看到了烧制建盏的瓷土,颜色红中带黄,听吴师傅说,瓷土是用四种不同的土配制而成,含铁量很高。超过1300°高温烧制好的胎骨厚实坚硬,叩之有金属声,俗称“铁胎”,含砂粒较多,露胎处手感较粗糙。


釉料矿石 


房间里摆的几个陶缸是用来制作釉水的,釉料刚采回来的时候有点像一块块普通的矿石,在水中浸泡慢慢软化成浆状,过滤掉残渣,加入草木灰等一些其他配料就成了釉水,这个过程要很长时间。但我们比较欣赏和喜欢这种原始的配釉方式,建窑之外的建盏手艺人,基本都使用化学釉,烧制出来的建盏缺少传统釉料建盏的古朴之美。


施釉 


做好的釉水颜色偏红,黏性强,属于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因此具备烧成黑釉的基本条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高温中流动性强,低温时结晶生成各种奇特的斑纹,斑纹在不同光线下色泽和明暗也不同,变化丰富,非常美。施釉时,用手捏住圈足,胎体倒置斜着侵入釉水,在釉水中停留一段时间,让釉水渗透进胎体,直到胎体挂上足够厚的釉。吴师傅直接用阴干后的胎体施釉,而不是常用的先低温素烧后施釉再高温烧制的做法。这点做法也比较传统。


施完釉等待入窑烧制 


陶瓷制作被形象称为“土与火的艺术”,在前期的瓷土制作、成形、釉水配制、上釉等充满手艺人手工痕迹的工序之后,就进入烧制环节,这个环节手艺人不能直接控制,而是通过控制窑炉的温度来控制火候,从而影响最终的烧制结果,可以想象结果是充满不确定和未知的,进窑的时候怀着满满的期待,希望烧出满意的作品,有时候遂愿了,有时候由于前后温度控制不好,虽然只差一点点,但出来的结果不甚满意,甚至全部烧坏了,更有甚者觉得天气和环境温度也会影响烧制的结果,古代采用龙窑烧制,这点应该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现在大部分手艺人采用电窑烧制,温度可以精确控制,但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没办法保证成品率,手艺人只得反复尝试,摸索出规律,提高烧制成品率。



满屋顶的兔毫盏 


吴立勇师傅为了烧出他心中认为好的兔毫盏,基本每天一窑,但大部分都是不满意的作品,久而久之就堆满了整个楼面。很多要求不是很高的客户,向吴师傅买盏就直接上楼顶自己挑。



吴师傅烧制的兔毫盏 


吴师傅烧制的兔毫盏和宋人烧制的颇为相似,他的目标是烧制出几乎可以乱真的兔毫盏。兔毫盏在宋时是最具代表的建盏产品,在黑釉中透露出均匀细密的斑纹,因形状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纤细柔长而得名,有“银兔毫”、“金兔毫”、“蓝兔毫”等。其中以“银兔毫”最为名贵。


我们照例从手艺人那里买了一些样品带走,告别吴师傅,去往水吉镇上,寻访那里的建盏手艺人。水吉镇上目前有三个建盏作坊,熊忠贵师傅的作坊就在车站对面,很好找,他的制作作坊在自己住宅的最后一层,我们请求参观作坊,他爽快地答应了。

作坊一角 


熊师傅烧制出来的银毫盏据说销量不错,和传统的银毫盏不同,釉面浮着一层银光,比较生硬,缺少传统银毫盏釉面的层次感和变化。后来请教了一些人,他们说烧制过程可能使用了化学釉,分两次烧成,而真正的银毫盏较为难得,因烧制温度较高导致瓷胎变形率大,成品可遇不可求。


熊师傅烧制的银毫盏 


蔡炳龙是水吉镇上令一位建盏手艺人,人称“建盏龙”,他是蔡氏建盏三兄弟之一,原来是烧大水缸的,研究了20多年建盏,擅长烧制油滴盏,所谓油滴盏,就是釉面密布着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儿,形似油滴,故得名。蔡师傅烧制的蓝油滴盏随着阳光强弱与观察角度的变化,釉面的色彩也不断变化,美不胜收。据他描述主要靠釉料的配方和烧制的火候,釉料要用矿釉,烧制的火候要恰到好处。从他烧制的建盏产品来看,经过长期的摸索,蔡师傅已经成功掌握了烧制建盏的方法。


蔡炳龙师傅烧制的油滴盏 


正当我们提出参观他的制作作坊时,蔡师傅果断拒绝了。每个建盏手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制作方式,特别是那些已经做出市场上公认的品质优良的建盏手艺人,他们绝不会轻易公开自己的制作作坊,因为一旦被同行人看到,那么他的烧制方式基本就被人知道了。虽然我们外行,也无意去偷学人家的烧制方法,但我们理解这种行为,也是因为有了这些秘密,建盏烧制才会像它的斑纹一样保留它们那份独有神秘感。


说到市场上公认的优秀建盏手艺人,目前有蔡氏三兄弟、南平的孙建兴、福州的李达等少数手艺人,这些手艺人已经确立了领先地位,所以对陌生人的拜访比较敏感和防备,出于这些原因的考虑,我们没去拜访他们。但总的来说,建盏烧制的方式基本类似,只在细节处有差别,也正是这些细节决定最后的烧成品质,而那些优秀的手艺人一生探索和守护的就是这些烧制细节,没有理由不把他们当做秘密。



建盏的盏形分类

建盏多是口大底小,造型古朴浑厚,手感普遍较沉,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


敞口碗:口沿外撇,腹壁斜直或微弧,腹较浅,腹下内收,浅圈足,形如漏斗,俗称“斗笠碗”。

撇口碗:口沿外撇,唇沿稍有曲折,斜腹,浅圈足,可分大、中、小型。
敛口碗:口沿微向内收敛,斜弧腹,矮圈足,造型较丰满。

束口碗:撇沿束口,腹微弧,腹下内收,浅圈足,口沿以下约1厘米左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作用在于斗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汤外溢,也有加强口沿强度,防止烧制变形的工艺上的考量,该凹槽俗称“注水线”。此类碗腹较深,器型整体饱满,手感厚重,为最具代表性的建盏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建盏,出土或传世品最多。


建盏的釉色分类


除了前面提到的乌金釉盏、兔毫盏和油滴盏外,常见的建盏还有鹧鸪斑盏以及极其难得的曜变斑盏。


乌金釉盏是建窑早期的产品,釉面乌黑如漆,有的黑中泛青,也有显黑褐色和酱黑色的,没有斑纹或者斑纹不明显,釉面普遍较厚。“色黑而莹润,上乘者亮可照人”,早期建盏多属于此类。


鹧鸪斑盏,因有和鹧鸪鸟胸前的羽毛相似的斑纹而得名,大概分两种,一种鹧鸪斑盏有点像油滴盏,斑纹合而不聚,不像油滴盏的斑纹连成一片,烧制过程偶然性很强,极难控制,目前只有极少数人能烧制出,做得比较出色像福州的建盏手艺人李达;另一种鹧鸪斑属于黑釉上二次点白釉的结果,烧成相对容易,成品有点不自然。

藏于日本的鹧鸪斑盏 


曜变斑盏,此盏内外壁黑釉上散布浓淡不一、大小不等的琉璃色斑点,光照之下,会折射出晕状光斑,似真似幻。这种变化本是偶然出现,始料未及的,非窑工人力可为,因此,其成品极为罕见。说到曜变建盏,不得不提这只藏于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的曜变盏,宛若天成,堪称盏中极品。建盏的斑纹是在烧制的过程中自然形成,可遇而不可求。宋代采用龙窑烧制,温度等形成斑纹的条件控制得不好,或高或低都将造就千变万化的斑纹,其中就有可能出现以上的曜变斑纹。当今建盏手艺人对此盏推崇备至,是很多手艺人终其一生的艺术追求。



藏于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的曜变斑盏 


建盏以及江西吉州窑产的黑盏在日本被称为天目釉,据文献记载,12—13世纪日本僧人从浙江天目山带回黑釉瓷器,故名。庄重的黑色加上静谧的斑纹,非常符合日本茶道的精神追求,日本人非常重视,曾从中国大量进口,漂洋过海,其中不乏精品,它们在日本安静地度过一段很长的历史,传承有序,直到现在依然让人赞叹不已。而在中国的建盏则随着政权的不断更迭,也随之消亡,这也许就是精品建盏目前大部分在日本的原因所在。


建盏虽然斑纹繁多复杂,但一点都不喧嚣,在黑色釉面的衬托下显得异常神秘。虽然沿袭宋时的艺术风格,但这种感觉在当代看来依旧充满活力,毫无过时之感,中国的很多手工艺面临怎么向当代审美和生活方式转化的问题,而我们认为建盏目前并没有这个问题,器形是经典的,自然形成的釉面本身就具有永恒的审美价值。


(本文来源于智慧收藏,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中吉号董事长杨世华的茶匠之路:从“深山茶人”到“国茶工匠·制茶大师”

  所谓制茶大师,就是人们对工匠精神的极致表达。在任何时代,在各行各业中,真正的大师都很稀缺,人们对真正的大师心生尊崇。

  因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需要大师,更需要工匠精神,是他们的极致追求,给产品赋魅,为行业增彩,才让我们内心更笃定,让中国品牌找到文化自信,也是他们撑起了我们在世界的骄傲。

  像土豆一样憨厚,

  也像土豆一样到处扎根

  执着、憨厚、纯朴、为人处世低调而内敛,这是大家对杨世华先生的深刻印象,他从云南深山中走出,在深圳扎根创立中吉号品牌,将云南不为人知的茶叶推向世界,其创立的普洱茶独特工艺也在行业内产生深远影响。

     

  因为经常溜到茶山上,被红土高原炽烈阳光灼晒,现在他皮肤略显黝黑,看着就像是颗质朴憨厚的“土豆”。身为云南人,他从小在浓厚普洱茶文化笼罩的氛围中长大,同时出身诗礼簪缨之族的他耳濡目染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精美绝伦、让世界顶礼的技艺文明从小就种草在他心里。

  世界再嘈杂,

  匠人的内心都是安静的

  从2001年起,杨世华涉足于云南茶产业,成为在中国沿海地区推广云南茶的先行者。2007年,普洱茶经历短暂疯狂并最后崩盘,杨世华迷茫之下,再次回到普洱茶的源头——易武。一开始也不知道做什么,就是想沿路看看老祖宗们留下的历史风物。

     

  正在街上溜达的时候,听到易武街头大庙旁有叮叮当当的声音,他很好奇就走进去,看到一个60来岁的老者正在打石磨,说用它来压茶。听老者说麻黑的茶很好喝,杨世华第二天就约朋友去麻黑,尝了第一口茶汤,瞬间就被击中。

  历史上的贡茶因为种种原因,在大众认知上出现长时间断层,世纪之初连易武街头都很萧落。在当时麻黑寨子交通闭塞、道路崎岖,在外界毫不知晓的情况下,杨世华却把整个麻黑寨子里的茶都收起来,集中最精细原料与最精致工艺,开创了一个叫“纯麻黑”的产品。

     

  熟悉杨世华的人都知道,他还有个怪癖,那就是每年春茶季,无论工作生活再忙,都要从“世界之窗”的深圳跑到西双版纳,一头扎进茶山里,经常连手机都打不通。联系不上也就罢了,大家心里一乐,“老杨又上茶山了”。

     

  (杨世华与老班章村民合影)

  整个春茶季,他都穿梭在滇南大小茶山,班盆、老班章、麻黑、刮风寨、弯弓、白茶园,甚至远至冰岛、昔归,这里和喧嚣的城市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景,风吹动各种树的枝桠,不知名的鸟儿叽叽喳喳,踩在茶树地面厚厚的腐殖质上,大自然之美,大自然之健康,似乎只有在如此森林秘境中体现得更加彻底。

  有时晚上他会炒上几锅茶叶,用手掌去感知茶叶的温度、柔韧度、色泽变化,和茶进行静静沟通。像乌金走银的滇南技艺文明,美好的美物,都是用手掌摩挲出来的温度。

     

  无论是钻在茶山的凝望还是工艺上痴情的抚摸,其实都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工匠这两个字,与坚定、踏实、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和完美有关,不但代表着人生态度,而且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技艺文明。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都是安静的,笃定的。这也是杨世华先生被业界誉为“深山茶人”的内在原因。

  “国茶工匠·制茶大师”的秘密

  刚刚过去的1月22日,经茶叶行业专家评议,中吉号品牌创始人、董事长杨世华先生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官方授予“国茶工匠·制茶大师”的称号(点击看详情),这是中国茶行业内含金量至高的荣誉,具有毋庸置疑的权威性。

  大师当然不能自封,而是整个行业的嘉许。制茶大师的称号背后,是杨世华对这个行业工匠精神的阐释和引领。

     

  工匠精神,贵在坚持和专注,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像厨师做菜,再好的原料若是没有精湛的技术、火候的微妙把握,就难以呈现出完美的味道。

  几十年来,杨世华沉浸在匠心工艺的茶叶世界里,慢慢打磨自己的技艺,淬炼心性,他主导中吉号古茶继承各地传统初制及精制工艺,复原号级工艺里叶芽梗大融合的原料组合,采用传统工艺“轻揉捻大抛条”,创新压制工艺压饼,让每一饼古树茶开启了后陈化的第二次生命。

     

  (品质要求细致严格)

  此外,杨世华在第一代马背上风吹日晒的自然发酵、第二代熟茶就地渥堆发酵技艺的基础上首创“云发酵”工艺,即茶堆离开传统的水泥地板并以空气中的微生物群落的酶促反应为主,形成全新口感,所以中吉号熟茶喝起来更干净,更香甜,更韵长。

  他始终以“匠人精神 庄园好茶”的理念把控产品,不断改善工艺,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追求产品的完美和极致,每个产品都是经历万千目光凝视、手掌抚摸的婴儿,如“老班章”、“班盆庄园”、“昔归庄园”、“中吉号珍藏青饼”、“金象十年”等诸多产品成为茶界经典,而“纯麻黑”被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更成为整个普洱山头茶的标杆。

     

  (群山环绕的麻黑寨)

  择一事,终一生,杨世华先生几十年如一日,苦行僧般地坚持只为做出一杯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好茶,打磨一款值得收藏的好茶。

  这便是茶匠之心。

  中吉号古茶品牌成长之路

  从中吉号古茶品牌发展的历程来看,杨世华生命轨迹的每一个节点,都蕴含着从“深山茶人”到“国茶工匠·制茶大师”的秘密:

  

  “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杨世华先生一直认为,只有以专注力托举起的精益求精,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通往“国茶工匠·制茶大师”之路,是由每一分钟、每一秒钟组成的。

  他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原标题:杨世华的茶匠之路——从“深山茶人”到“国茶工匠·制茶大师”

澜沧古茶城市TED美学论坛:茶、诗、健康,发现城市生活之美

  美,无处不在。然而,城市中忙碌的身影,往往忽略了美的存在;美,从不缺席。可惜,快节奏的生活,蒙蔽了发现美的眼睛。

  “健康茶生活专家”——澜沧古茶,举办了多场高端跨界茶事活动,致力于让更多人品味茶文化,享受健康向上的品质生活。

  1月25日下午,由澜沧古茶发起的《发现城市生活之美》——澜沧古茶城市TED美学论坛,在广州239同学会举办。

  不同学术领域的专家从多个专业视角,分享了他们关于城市生活美学的看法,多元化的观点融冶出一场高端思想盛宴。

  论坛从美学、自然、传承3个维度出发,嘉宾之间深度交流,发现美,关注美,分享美,开启了一场注重身心健康的探索之旅。

  这是对品质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是为了提醒在繁忙都市生活中的人们,去重新感受生活中被忽视的幸福。

  第一篇  美学

  康涛老师:身体健康是美的基础。

  康涛,博士,健康美学代表,中山大学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健康管理专家,广州市首批“科普”名师。

  康老师认为,发现生活中的美需要物质承载,身体之美是精神之美的物质基础,健康也是人们永恒的追求。运动养生从提出之初,到五锦戏再到八段锦直至太极拳,中国人发明创造出来的一套符合自然规律、以维持身体健康为目的的身体行为之美。

  太极拳体现的健康之美,刚柔并济、阴阳转换、快慢结合的人生智慧,表达出对自然的尊重。

  康老师还即席表演了一段五禽戏,通过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展示,以及极具内劲的太极拳功架,展示了形体美与健康美。


  三生老师:茶汤打开对生活的认知,茶汤串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三生,徐先鸿,自然诗人,茶人,生活美学家。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广州十大设计师(平面/品牌),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银奖,首届“君子四雅”茶空间设计大赛银奖,“茶与筑”国际空间设计大赛金奖。

  三生老师一直在寻找身心安定的生活方式,他在设计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诗歌中体现内心与生活的丰富;但却在茶汤中,找到了安定与静谧。就像是回家一样,情谊都溶于一杯茶汤之中,正所谓“天下茶友是一家”。

  他认为,茶让人安定的原因,源自于茶道的每一道程序:器物、杯托、茶席、花朵、香道、空间,从茶道的美,打开了对生活美的向往。有一杯茶,“处处是好处,日日是好日”。


  刘炜茗老师:茶是一种中国人的生活符号。文人雅士介入之后,茶又成为了源远流长的文化。

  刘炜茗,《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资深编辑,华语文学传媒盛典秘书长。

  他从中西茶叶贸易历史谈起,中国的茶叶遍布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与地方都会把饮茶作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现如今对茶叶的依赖已远超几十年前,茶越发成为生活的必须品。

  对于中国文人而言,茶,一是有“清风过竹,且饮茶”之意境,二是以茶表礼。茶叶让生活慢下来了,让思路清晰明了。在体会茶的味道同时,也是享受仪式感所带来的愉悦过程。


  陶泊士:茶美在哪?茶为我们带来了“善”。

  陶泊士,资深茶人,澜沧古茶乌金密码解读者。

  他表示,他爱茶,更爱澜沧古茶。关于今天的城市生活之美的主题,让我忍不住思考:是茶生活之美还是茶本身之美。茶能带给我们什么?

  他认为,茶不是几片叶子,茶涵盖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茶美在哪?茶生活方式里找到一种美,带来一种善的生活。美与善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黄礼孩老师:精神的核心,有茶有诗歌。

  黄礼孩,诗美学代表,中国诗歌界灵魂人物,《诗歌与人》创办人。出版诗集《我对命运所知甚少》、诗歌评论集《午夜的孩子》;曾获2014年“美动华人·年度艺术家奖”、2013年年黎巴嫩文学奖、第八届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等。

  茶就是一首诗,诗就是一片茶叶。茶来到诗歌的身旁,走入灵魂的深处,一杯茶安抚我们的心灵,一首诗飞跃于思想。

  茶是东方的一片神奇的叶子,天然的与自然万物存在关联。茶不说话,却是无言的先锋,有不同的力量。

  随后黄老师朗诵诗歌《祝你新年快乐》,为全国茶友献上祝福。


  第二篇  自然

  申霞艳老师:茶是生活中一位很重要的朋友。喝茶让我领略到人生更多的滋味。

  申霞艳,暨南大学教授、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年轻时的申教授,认为“喝茶浪费时间,一杯水灌下去足够解渴”。但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她越来越发现,茶代表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是对大自然的热爱的呼应。

  她说,人生就像茶叶在杯中起起伏伏。后来,她学会了慢慢捕捉每道茶的细微变化,其实就是学会了慢慢欣赏人生中的各种风景。年轻时拼命赶路,很容易就忽略掉身边的风景。口渴了,水灌下去,忽略了滋味。她说,人生不能光解渴,还要欣赏各种滋味。

  爱上喝茶之后,眼睛能更好地欣赏世上万事万物,包括落在地上的黄叶。喝茶,让她感到跟自然紧密联系在一切。茶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即使关在屋子里的人,也感觉跟千山万水有了相联。


  黄礼孩老师:脚步停下来,慢慢搜索跟自然的关系。

  他说:随着科技日益发达,人类已征服最深的大海,最高的高山;到达了月球、火星。但无论如何征服宇宙,对自然的认识还有待加深。自然作为文化的母体,滋养着我们,讲究平衡很重要。

  不仅仅要喝水解渴,还要去品尝;不仅仅为了生存,必须要有审美,在审美过程中才可以发现与自然对应的精神性的东西。

  用心去感触,灵魂直接的共振不止是诗歌的核心,也是茶的核心。茶与诗用最美的方式点醒我们。茶通过一片叶子给予我们力量。经历过岁月沉淀的茶叶,它已不再只是茶,它是记忆,它是岁月,是人的情感,是自然浓缩下来最美的瞬间。


  吴垠老师:符合自然之道,不错位的人生。

  吴垠,茶美学代表,《茶源地理》《茶道新生活》系列丛书主编,中国小产区认证委员会茶产业秘书长,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青鸟种子项目创始人。

  关于自然:

  吴老师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在远离自然。自然的根本就是和谐之道,和谐就是自然之道。事有本末,不应错位。健康来源于不错位、不违和的生活原则。自然要回归;自然需要知性。

  以现代人常见的焦虑、抑郁、不安举例。这些都源于错位。错位有多种表现方式:自然的错位、身份与角色的错位,认知和观念的错位,身体与节律的错位等等。睡懒觉就是一种错位,睡懒觉意味着与太阳没有联结,人就容易得抑郁症。

  所有,人必须先在自然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关系就和谐了,人也自然而然活得阳光、开心。

  茶可以安顿人心。在任何时候端起一杯茶就能与自然产生连接,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位置、合适的体制喝茶,建立一个有序的健康的自然之道,所谓茶静、心静、人静和谐的自然。


  第三篇  传承  

  黄老师:当代诗歌难以传承,处于断层。

  中国古典诗歌富有韵律,涵养着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千百年历史发展中得以记诵与传承;

  现代诗歌,则由西方传袭,不拘格式和韵律,更加强调自由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创作的不断个人化,使现代诗的传播问题难以解决。学历教育中,相比于古代诗,中国现代诗歌美学的教育相对匮乏。这也就导致了,现代诗歌发展与大众之间,也产生了断层。

  诗歌无法快速地改变,这是由其的价值所决定的。它一直等待着与光交接、碰撞、反照自身和照亮世界的机缘。

  申老师:人在自然面前是持崇敬之心。东方人选择了茶。越喝茶越镇静,越喝茶越安宁,越喝茶越能体会生活的细微之处是一种温情的敬意。

  通过喝茶,我们重新认识古人的生活方式,对生命也有了一份默契和动力。她希望,能把传播茶作为一种使命,让更多人感受到茶的魅力。

  随后,广州茶促会张秘书长也作了发言,他认为,茶还有更深的价值,值得我们去传播。

  茶,源于自然。品饮茗茶,可感天人相应、可恬淡清心、有助宁神冥想、有助回归本我。茶文化,是古人数千年与大自然和谐交融酝酿出的智慧,是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是经过时间洗礼淬炼出来的养生美学。“健康茶生活专家”——澜沧古茶,关注茶给人带来的健康生活,让我们在这场业界大咖的思想碰撞中,重拾被忽视的生活之美,重新认识由茶带来的生命蜕变。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