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我泡的龙井不绿偏黄

找到约19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在首届国际绍兴(嵊州)绿茶大会上的发言:传承经典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今天能够在这里与诸位共聚一堂,也非常感谢组委会给我站到台前的机会,之前几位茶界前辈的发言让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作为茶叶界新人,我也借此机会谈谈我的看法,有不当之处请多多指教。

【在越乡龙井畅谈会上发言】

首先做下自我介绍,我叫钱赛云,土生土长的嵊州人,出生在嵊州仙岩镇谢岩村,家里几代都是茶农,茶树应该说是我的家人,老茶园、老茶树、家人的采茶和做茶,也基本上贯穿了我的童年和少年!八岁也被老妈带上灶,手工炒制龙井!

【生态茶园】

02年浙江大学植物保护系毕业后,也像大部分人一样,在外边找份比较体面的工作,从合资跨国公司的IT负责人到外资企业的总经理,在上海安家娶妻生子。每逢清明,我会带家乡的龙井茶跟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分享,是乡愁,也是牵挂!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家也像别的中国大部分农村一样老龄化和空心化,父母辈慢慢做不动茶了,国际金奖茶的殊荣被遗忘了,老茶园也快面临荒废了!我担心用不了几年,一切都会慢慢消失。

【生态茶园】

作为茶农的后代,我有义务去做一个传承,父母需要我,老茶园需要我,老茶树需要我。同时这茶树是老祖宗和大自然的馈赠,也是我们需要留给后辈最宝贵的物质文明。

【 祖辈传下的老茶树】

2016年经过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决定放弃公司一切,回到家乡开始全职做茶。

【采茶】

【手工炒制龙井茶】

石壁精舍介绍

石壁精舍是东晋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归隐南居地, 旧址就在我们村, 谢老著《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石门岩上宿》等都是描写我们这一带的山水风光。目前石壁精舍也是我们的品牌,当初做茶的定位就是内质最好,上市时间最晚的老茶树(群体种)保护性开发公司,目前公司所有产品都是基于此茶种。

【石壁精舍验馆】

 

1. 古法龙井

规范龙井加工流程和操作环境,整合家乡龙井冠军炒制团队,精选我们嶀山300-600米海拔老茶园, 以龙井老茶树头采为基本原料, 茶园要求为酸性砂白土(砂黄土)土壤, 表层带香灰土. 产品标准为:干茶长度不超过3.5CM, 颜色偏黄。汤色偏绿。茶香为花果香(隐约带点兰花香),。口感醇厚顺滑,回味生津。劲泡度3 泡左右。

之前这两年的运行,除自有茶园青叶外,村民都很配合,凡符合我们要求的,都会把青叶往我们这边送。

【青叶投售】 

同时,我们加强对品牌的建设和设计, 在包装上采用环保的理念, 真正意义上的,从茶园到茶杯,守护一片好茶! 

【包装图】  

2.根凤

我们一直在开发的红茶, 根凤为我老外婆的名字, 我觉得她是我们茶乡20万辛苦劳作的茶农中的一员,同时我也是为了纪念她。

根凤以我们高山老茶树为基础, 选择茶多酚和氨基酸比高的茶叶,请本地红茶师傅根据老茶种特性发酵和烘焙,样品经台湾和福建红茶大师品鉴过, 都觉得是红茶的顶级原料。标准为:芽叶全展、干茶白玉兰香,汤色金黄透亮,劲泡度8泡左右。

【红茶】


待续--------


编者按:一个行业有年青人进来,尤其是有经验、有思想、有情怀的人才进来,对整个产业会起带动作用、引领作用,象钱赛云、吕京娜、杨思班等一批年轻人才进入茶行业,是茶行业的幸事,是茶农的幸事!希望多多支持他们的发展。

武夷岩茶的“岩韵”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岩韵”二字一直是武夷岩茶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无论是武夷的茶人或者品茶客形容一泡好的武夷岩茶,总会提到“岩韵”。出于对武夷茶史料的热爱,我们其实一直很好奇,“岩韵”的概念究竟是什么时代提出来的。

今天,我们通过翻阅史料,在这篇文章中专门来谈谈“岩韵”可能出现的时间。

一首先,我们罗列一下近四十年来武夷的茶人大家们对“岩韵”的记载和描述。1980年姚月明在《福建名茶》书中《武夷岩茶》一文里提到岩韵:“岩茶首重“岩韵”,指其香气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滋味浓而愈醇,鲜滑回甘。所谓“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即指此意境。” 1981年商检总局编写的《成品茶检验》中提到乌龙茶的香气审评,“岩韵、音韵是指它们在香和味上具有某种茶特有的香味特征。前者用于武夷岩茶,后者用于铁观音。” 1984年张天福的《乌龙茶的审评》一文中提到:“所谓武夷岩茶的“岩韵”,铁观音的“音韵”,颇似费解,但其品质特征应具备如下三个内容才能体现出来。第一、品种香显;第二,茶汤里面也有这种品种的香气,即香味相结合;第三,品饮后有回味(喉韵),余韵尤存,齿颊留芳。 1986年林心炯《武夷岩茶品质与生态环境初步的研究》一文中写道:“岩韵是武夷岩茶独特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形成与鲜叶含有丰富的锰和钾,低量的钙和适量的氮、磷和铝等元素组合有关。而这种元素组合是在栽培过程中不但因单一的某生态环境因素或土壤中单一的某元素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各种环境因素间以及土壤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1989年张天福和戈佩珍在《福建乌龙茶》一书中,多次提到“岩韵”,并在形容岩茶的品质特征部分写到:“香气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滋味浓而愈醇,鲜滑回甘,饮后有“味轻醍醐,香薄兰芷”之感。这些岩茶所独具香味丽质以“岩韵”概况之。誉称“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的“岩韵”唯武夷茶所仅有。” 从八十年代以来的这些茶人大家的文章中对“岩韵”的记载,显然是一种阐述和诠释,并不能说是“岩韵”概念的提出。 而以前茶叶教材和研究资料匮乏,茶人之间的文字有很多是相互借鉴,互为关系的,所以我们在看茶叶老资料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茶人间的表达方式是趋于一致。对我们茶史溯源上来说,就要从根本上去寻找那些最早出现的、创造性的原生史料,这样对于我们研究茶史很有意义 。比如我们在看庄任和倪郑重的关于武夷茶史资料的时候发现他们的观点、甚至文字表达上是高度一致的,我们在看庄任和姚月明在关于武夷茶品饮和工艺上发现他们的观点也是高度一致的。因为当年他们的交集很多,他们的朋友圈是好友关系,相互点赞。但是谁的说法是原生性的这点就很微妙了,所以我们还要认真的辨别比对。因此,关于“岩韵”我们一定要找到最早期的原生史料记录。

1971年湖南农学院茶叶教材中关于

青茶和“武夷岩茶”的部分

我们再搜寻下更早一些的茶叶史料中关于“岩韵”的资料。

文革时期十年动乱,武夷的茶叶的生产遭受很大影响,学术研究更是停滞。我们翻阅了大量的这个时期的茶叶资料(从1967年开始),但是大多都内容性不强,而且附了大量的政治语录。直到1975年左右,茶叶教材和相关资料的内容才开始比较规范起来。

我们在一份1975年的茶叶教材中关于福建青茶审评的部分,找到了“岩韵”相关信息。1975年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茶叶系主编油印本《茶叶审评与检验》中提到:“武夷水仙和奇种的品质特征,色泽具有“三节色”,油润光泽,“岩韵”显,味醇厚,回味快,特具清甘爽口。水仙毛茶条索状结,叶端扭曲,呈“蜻蜓头”状,色泽油润,间带砂绿出黄色(鳝鱼皮色)......铁观音品质特点,条肥壮,团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叶身肥厚,味醇厚鲜回甜,香高“音韵”明显。叶底柔软,光亮似“锻面”。”

以前的教材文字表达简练,又接实际操作。“三节色”、“绸缎面”、“蜻蜓头”这些词语我们现在青茶生产中都还在广泛运用。

另外一份同样也是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茶叶系1976年主编的油印本《制茶学》中,提到:“高级的青茶必须有“韵味。如武夷岩茶有“岩骨花香”之“岩韵”,安溪铁观音需有香味独特的“观音韵”。优良的品种茶都具有特殊的香气类型,如肉桂之桂皮香,黄旦之蜜桃香。”

我们还从陈椽1979主编的全国版《制茶学》教材,以及1978年的教材中都找到了“岩韵”的信息,内容和原来的教材也是大同小异,但是几份内容对“岩韵”也只是仅有提及,没有过多解释。

《茶叶审评与检验》和《制茶学》都是当时的茶学教科书,而安徽农学院的教材又是当年的茶叶教材的标杆,说明当时“岩韵”已经是一个较为普及的概念了,被写入教材中。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些《制茶学》的教材中其中关于武夷岩茶的部分资料数据有引用了姚月明老师早年的研究资料。那么是否这段关于“岩韵”的表达和姚老有直接关系,我们不得而知。

1975年安徽农学院《茶叶审评与检验》中

关于“岩韵”

除了上面两份教材,这个时期的茶叶材料,还在一份安农茶学院老师的1975年的笔记中翻到了她当年来到福建实习对“岩韵”的一些记载。该笔记记载的很仔细,其中多处提到了“岩韵”,我们收列如下:

“4月17日在厦门口岸附属茶厂审评室学习,......岩(茶)之品质形成与土壤有关,.....岩韵,似豆浆,又似焦锅巴。”

“5月9日下午5时,到武夷宫茶站学习,陈书省、鲍书图(两位茶师介绍),岩茶、洲茶、外山品质特征。岩茶,条索,肥壮;味,醇厚、回甘;香气,细长、岩韵显、似布烧过的味道;叶底......”

“正岩茶只有200来担,天心的叶底好看,慧苑的“岩韵”明显。”

“5月26日,武夷公社角屯(吴屯?)大队,崔站长、陈平谱(音译)体会“岩韵”是蜂蜜香。”

“(武夷宫茶站)陈书省茶师审评体会:......岩水仙,香带“岩韵”,细长如兰花之香,味醇厚,回味甜爽......岩奇种,香清细长,有“岩韵”,味醇厚,口尝之,先有浓厚感,后又转甜。”

笔记中有提到了武夷当时多位茶人,陈书省、鲍书图、崔志贤、朱何龙、黄镇国、陈德华、叶先顺等老前辈。

前面的一条笔记是这位老师在厦门口岸附属茶厂审评室学习,还未到崇安时就记下的,而且很醒然的写在笔记正页。可见,“岩韵”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至少当时也是令她好奇和值得探寻的。

后面的笔记是她在武夷宫茶站学习、各大队和崇安茶场所体会到的“岩韵”。从记录的各位茶人的对“岩韵”的讲解来看,什么是“岩韵”在当时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但也可以说明,“岩韵”的说法在七十年代就已经流行了。

这些对“岩韵”的讲解中,陈书省老茶师对“岩韵”的表达和理解应该是最接地气的。

1975年安农教师武夷山实习笔记中

关于“岩韵”记载

1975年笔记中关于

“陈书省茶师审评体会”中提到“岩韵”

1975年笔记中

关于“武夷岩茶初制过程”

那么,再往前六十年代是否有关于“岩韵”记载呢?

我们查阅文革以前六十年代关于武夷岩茶的很多史料,找到了四篇关于“岩韵”的记载,其中两篇是姚月明老师的文章。

一篇是1963年,姚月明老师发表在《福建省茶叶学会一九六三年学术年会文集》的《武夷岩茶的初制》一文中,详细剖析的岩韵加工工艺,并提到了岩韵的两种表现形式,那就是“香韵”和“味韵”。由于这段文字前后语境很重要,我们把整段文字摘录如下:“优质之岩茶只能是影响品质的内含物质的消损、转化、积累,最终达到调和的产物,亦就是各种工序在整个工艺过程中相辅相成的综合表现。假使仅一个方面达到要求,并不能说明成茶的品质是绝对优良的。假使分其主次,简单说:粗壮(原料)卷曲折趋(炒揉)三分红、七分绿(做青)是岩茶的标志,那么做青、烘焙则是它的决定因素,萎凋则是形成香与味的基础,香韵(属岩韵)则以做青为主导而形成其风格,味韵(属岩韵)为复炒所诱发,烘焙来充实而为其特征。但这并不是把工序间绝然分开,而他们之间是有这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

另外一篇是姚老1965年发表在《茶叶通讯》第一期的《岩茶焙制理论与实际》,其中谈到岩茶焙制技术,又再次提到了“香韵”和“味韵”并都在后面用括号注明这两种属于“岩韵”。文字内容和上面1963年发表的基本一致,这里就不再累述了。这篇文字后面也被收录在了最新版的《姚月明论文集》中,但是1963年这篇内容较为完整的《武夷岩茶的初制》一文遗憾未有收录论文集。

姚老六十年代的这两篇文章是很重要的,连同他1959年发表在《茶叶通报》上面的《岩茶加工原理及形成特殊品质问题探讨》,三篇文字基本上奠定了他在茶界“江湖大佬”的地位,而后面的两篇也奠定了“岩韵”二字在茶界的地位。

另外关于“岩韵”还有一份是当时南平专属农业局单桂若发表的《武夷岩茶初制特点及今后生产意见》提到“武夷岩茶由于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好以及初制上的特点,具有独特的“岩韵”。”单桂若的这篇对“岩韵”分析不多,只是简略的提了一句。

还有一份是1960年王郁风主编的《茶叶商品知识》一书,其中第六章中“关于乌龙茶审评--香气”的部分写道:“岩茶必须具有岩茶特有的芳香,铁观音必须具有铁观音特有的风味。俗称“岩韵”、“铁观音韵”。特别对高级茶,需有明显的特征。”

王郁风老师的本书中的“岩韵”只是简单的提及,从“俗称”二字来看,说明当时已经有“岩韵”的概念了。王郁风老师当时任职中茶公司,负责茶叶外贸出口,和武夷茶区的交集不多。但是多次陪同苏联专家考察中国茶叶产区,并于1952年和1956年5月两次陪同苏联专家一起考察了崇安茶场和武夷茶区,苏联专家当时对“武夷耕作法”很有兴趣。所以王郁风对武夷岩茶的“岩韵”应该是有所了解的。

关于“岩韵”,我们回看六十年代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这个阶段把茶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岩韵”理论化了。

1963年姚月明《武夷岩茶的初制》中

关于“岩韵”的内容

再往前追溯呢?五十年代。

1959年,福建省农业厅编写的《福建茶叶》(初稿)中,我们终于找到了“岩韵”。这份资料也是我们目前能够查找得到的所有茶叶资料中,关于“岩韵”的最早记载。这份油印资料中记载到:“武夷岩茶的形状粗壮,香气清远,滋味醇厚,润滑,微带回甘,具有“岩韵”。以武夷山各名岩所产茶叶最为名贵,品质特优......”

1959年福建省农业厅编写《福建茶叶》(初稿)

中关于“岩韵”

其他五十年代的茶叶资料中,我们翻阅了很多。从茶叶专业类书籍到当时的教科书,甚至包括各种茶叶期刊,但是,关于“岩韵”的信息已然停滞了。

其中找到的有些资料对岩茶滋味特征的描述,还是颇有意思的。1957年安徽农学院陈椽编著的《茶叶检验学》油印本资料中记载的青茶品质特征:

“从茶汤和滋味可以辨别茶叶的种类,也可以知道产地,正如评岩茶所谓“山骨”。品评岩茶叫好(的茶说)“喉韵”和有“嘴底”,都是好茶。”

“青茶品质的好坏是从香味来决定的,香味和地土很有关系,因此,从“喉韵”和嘴底的审评来辨别“山骨”的好坏,是较审评其他茶类难。”

“闽北和闽南青茶的区别,闽北青茶以崇安为代表,闽南青茶闽北青茶的香味微带豆浆韵,汤色金黄”

从这些文字上我们可以看出,原来的教材编写语言还是比较口语化,虽然表达不是很流畅,但是很接地气。像“豆浆韵”,这种说法和1975年安农老师的笔记中这句“岩韵,似豆浆”有点类似,我们今天在武夷山也有一部分人把老枞水仙“枞味”的一种诠释为“豆浆味”。

所以,整个五十年代,我们可以找到的茶叶资料关于“岩韵”的记载只有1959年的《福建茶叶》中一条信息。从信息的记载上看在五十年代,“岩韵”的概念并没有像六十年代一样那么明确。

1957年安徽农学院 《茶叶检验学》中

关于青茶审评部分

我们再往前追溯解放前的民国时期,看看民国时期是否有关于“岩韵”的记载。这是一个对武夷岩茶来说比较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民国的武夷山制茶业,个人认为经历的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民国中期是武夷岩茶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武夷山中岩厂林立,茶庄众多,茶叶商贸繁荣,赤石的茶市集结了下府帮、潮州帮,广东帮等各方客商。最高峰的时候年产岩茶40万斤(林馥泉资料记载,不包括红茶和外山茶)。我们暂且把这个阶段称为茶庄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茶庄、茶号主要以商贸往来,经营茶叶赚取利润为目的。而且茶厂、茶庄的组织形态,岩茶的制作多以传统的口传心授为主,鲜有书面文字的论述。特别是各路茶庄、茶号都以本庄,独特的技艺和所出品的特色茶类为宣传和卖点,关起门来制造,更不可能去书写和传播。直到八十年代,才有一些茶庄当时的参与经营者如倪郑重、鲍书图等人或者茶庄后人(张水存等人),来回忆茶庄的经营史和武夷岩茶的制作技艺。

民国崇安县赤石林天香茶行茶票

中的“广告语”

第二个时期是抗战开始以后,以张天福先生创建的福建示范茶厂(1939年)和吴觉农先生的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1942年)为代表的众多茶叶工作者以复兴中国茶业为己任,实干新邦,在武夷茶区做了大量的茶叶基础工作和科研实验工作。也为了解放后中国茶叶的发展集聚力量,培养人才。这些茶人新中国成立后分散到了中国各地的茶叶各个岗位,很多都成为了茶叶领域的佼佼者和茶人大家。其中十大茶人中就有七位曾经在武夷茶区工作过(如果算上胡浩川先生就是八位)。我们暂且称这段时期为茶业复兴时期或者科研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我们又把他分为两个阶段,福建示范茶厂阶段和茶叶研究所阶段。

福建示范茶厂当时是福建省贸易公司和中茶公司共同出资于1939年二月一日正式筹办,开设资本一百万元。厂长是张天福先生,副厂长是庄晚芳先生担任。当时还聘请了一批比较有经验的制茶技师,比较有名的有林馥泉、陈椽、倪郑重、吴振铎等。这个时期关于武夷茶的资料不少,张天福先生写的《一年来的福建示范茶厂》,以及茶叶管理局出版的期刊《茶讯》、《闽茶季刊》都有记载了很多武夷岩茶的内容。

而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是吴觉农先生一手创办的。本来武夷山并不是茶叶研究所的首站,研究所前生是吴觉农先生创办的东南改良总厂 ,地址在衢州市的万川。但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特别是1942年5月日本发起了“衢州会战”,战火已经烧到了衢州,茶叶研究所不得不从万川搬迁至武夷山区。当时的抗战形势危急,浙江几个著名茶区像平水、三界都陷落为敌占区,甚至连祁门也危急。武夷山成为了这些茶人的栖息之地,聚集了一批的著名茶叶专家,这些茶叶专家都是吴觉农先生从重庆和万川带过来的,还有一些是原先示范茶厂的“老人”。通俗点描述,当时全国的著名茶人都“打堆”的聚集在武夷山。

这段时期的这些茶叶工作者做了大量的茶叶调研、基础研究,栽培育种和制作试验。这个时期这么多的茶学专家写了诸多的茶业文字,茶叶期刊有《万川通讯》、《武夷通讯》、《茶叶研究》。还有不少单行本的报告,比较著名的有林馥泉先生的《武夷茶叶生产制造及运销》,廖存仁先生的《武夷岩茶》,王泽农先生的《武夷茶岩土壤》,吴觉农先生的《整理武夷茶区计划书》等。

1945年崇安茶叶研究所出版,赤石刊印

吴觉农著《抗战与茶业改造》

抗战与茶业改造》吴觉农自序序言

《抗战与茶业改造》吴觉农自序序言二

民国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崇安茶叶研究所藏书(研究所签章)湖南茶叶专家王云飞编著《茶作学》

但是,即使是这么多茶叶专家学者,这么多的文字著述,很遗憾的是,完全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岩韵”二字的记载。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岩韵”的概念在清末民国时期已经形成,但只是作为一种武夷茶庄或者茶号之间的一种对好的岩茶的表达俗语没有被记录在册呢?

我们分析一下,这种可能性是很低的。

首先,“岩韵”如果作为当时就盛行的一个对于形容好的岩茶特征的概念或者一个“时髦词”,茶商就很有可能会把它印制在茶叶包装物中或者宣传资料中。例如武夷的“八大名岩”、“名岩”、“精心焙制”、“顶上”、“真枞”、“超等”、“真正(正)”等名字都有在那个时代的茶叶包装中出现过(茶叶罐、茶叶盒、包装纸、宣传单等)。

第二,如果“岩韵”在民国时期就已经被提出来了,民国的那么多的茶人学者为什么没有留下一丝记录。肯定是不可能漏记的,因为那个时代的人做事很严谨。难道是他们觉得这个词不重要吗?显然不是的。在他们对于武夷岩茶的记述中,有一些关于武夷岩茶的词汇被反复提及,其中有一句话,几乎成了那个时代形容武夷岩茶特殊品质最时髦的一句话,那就是:“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这句话在廖存仁、林馥泉、鲍书图、陈舜年的文章中都有提到。

民国山西平遥“泰和长记”茶庄

有关于武夷茶的包装物

既然史料记载上我们找不到答案,我们有没有可能问一下经历了那个时代的茶人呢?

有经历过茶庄、茶号的老人现在基本都已经不在了。像倪郑重先生是鸿记茶庄的负责人,鲍书图先生是集泉茶庄的经理并担任当时的崇安茶叶公会会长,张水存先生是厦门张源美茶庄的后人。这批有经历过武夷茶庄时期的老人大多在八九十年代故去,能留下的仅有一些零散的回忆资料。而且这些回忆文章如果是在八十年代所写的并发表于地方文史资料中的,很多还是带有文革遗留的“阶级论”的政治色彩;如果在九十年代所写,这个时期关注茶文化的倾向又更多些,对于史料的发掘不够强。特别是这些经历过多次社会变革和政治运动的老茶人们对解放前的茶业变迁的广大历史细节往往是避而不谈。

而还有几位武夷山现在健在的经历过民国时期茶业的老人,但是当年他们还是很小,虽然有的有参与到茶庄或者茶业,对过去茶史的了解是不够深入和具体的。

不过,很荣幸的是,在当年吴觉农先生创办的茶叶研究所,还有一位参与当年茶叶研究的专家尹在继先生还健在。

我们去年8月和10月很荣幸的两次拜访了102岁的老茶人尹在继先生。尹老当年在吴觉农先生在武夷山办茶叶研究所时期(当时隶属于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就在茶叶研究所工作。当时主要研究茶树的病虫害,和研究茶树品种的叶鸣高先生一个办公室。是当时茶叶研究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在当时出版的《茶叶期刊》和《武夷通讯》中都有尹老发表的文章。后期调到上海商检局负责茶叶出口检验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很多重要的茶叶出口检验指标都是尹老参与制定的。

尹老依然精神健硕,记忆力很好,聊起过去做茶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我们在后面的交流中问了很多当时茶叶研究所的事情,并且也有和尹老提到了武夷岩茶的“岩韵”。根据尹老的回忆,他也记不清“岩韵”是什么时候被提出来的。

我们离开之后,针对“岩韵”二字,尹老后面做了很严谨的解答,特地让他的儿子尹明老师用信息发给我们。

尹老说:“先有“韵”这个字义,是从诗开始谈韵,后被用于具有特色味道的一类茶。茶韵在很早以前就有这个说法了,具体可查一下康熙字典。岩茶是个统名,许多不同的做法,造就了不同色香味的茶。但是岩韵的说法,只是一些写文章的人在归类时,把它做的划分,在实际审评时很少运用。”

老人家的回复很有意思。但是,似乎可以说明尹老民国时期在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工作期间,那个时候没有“岩韵”的提法,或者这个词在当时并不是很重要。

这一点我们在查询民国到解放初期的茶叶检验和审评教材也可以看出。所用来形容武夷岩茶品评特点的词汇无外乎基本都是“香气馥郁,滋味醇厚” 。如果说“岩韵”二字用来审评中作为审评术语较为偏抽象,不够具体,其实“醇厚”、“馥郁”这类的感官词汇基本也差不多。而且当时的教材的用于都是比较直接的,偏实践化的口头语,例如“豆浆韵”、“山骨”。所以“岩韵”二字未被早期的审评资料和教材收录,很大的可能就是还未出现或者未普及。

1943年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丛刊

廖存仁著《武夷岩茶》

正在我们苦苦查阅资料探寻之际,《武夷茶经》的编者、武夷山老茶人萧天喜老师道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萧天喜老师在2005年开始主编《武夷茶经》的时候就有当面问过姚月明老师关于“岩韵”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姚老很明确的说“岩韵”是五十年代的时候他们在茶叶收购站审评岩茶的时候提出来的。他当时和陈书省等老茶师审评描述一泡好的岩茶最早讲的是“有岩味”,后面几位审评的茶师才归纳为“有岩韵”这个的说法,大体时间是1957年反右运动之前。并且还说,我们的“岩韵”提出之后,铁观音产区也提出了“音韵”,“随后这个韵,那个韵就都出来了”。

但是,姚老当时并没有说明,“岩韵”就是他个人提出来的还是当时茶叶站中某位茶师提出,又或者是几位审评师集体碰撞的结果。按姚老描述应该是当时审评茶叶的时候瞬间提出的,并被一直沿用。

姚老是1953年从安农大茶业专修科毕业来到武夷山崇安茶场(当时叫崇安茶叶试验场)工作的,而反右运动是1957年。如果按姚老所说那么当时他们在茶叶收购站“总结”出的“岩韵”二字基本上就是1953年至1957年这段时间。而且科班出身的姚老当年确实有跟实践经验丰富的陈书省茶师学茶叶审评。

而提到武夷山五十年代的茶叶收购站,我们了解到的当年主要有赤石和武夷宫两个地方,具体是在哪个茶叶收购站呢?当时在茶叶收购站又是哪几位茶师负责审评把关呢?

鉴于这一点,我和萧天喜老师特地拜访了1954年就在武夷山赤石茶叶收购站工作的朱何龙老师。

朱老1930年出生,今年92岁了。他于1954年赤石茶叶收购站刚成立的时候就在那里工作,后面1957年赤石茶叶收购站搬迁至武夷宫,他都一直在负责茶叶收购工作。当时在茶站的除了他,还有陈书省、邹锡潘、何凤泉等老茶师。

至于“岩韵”,朱老说当时陈书省在审评的时候就有说了,大体也是在这个时间,具体什么时候提出并不详。当时形容一泡正岩的好茶,说这泡茶有“山骨(头)”、“岩韵”、“岩骨”,并说工艺到位,有“三节色”、“蜻蜓头”。

朱老在这里又再次提到了陈书省老茶师。考证陈书省茶师的经历,十五岁就来到武夷山茶庄当学徒,先后在瑞苑茶庄和厦门侨农茶行任职(参见黄贤庚老师《武夷茶说》中记载),而何凤泉茶师民国时期在源泉茶庄任职(朱老说是集泉茶庄)。这两位茶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茶师,尤其是陈书省老师,一辈子勤勤恳恳事茶,是武夷茶人的典范。这些老茶师们都是“岩韵”的实践者。

另外,茶叶科班出身的姚月明老师可以确认是第一个把“岩韵”的研究理论化的人。在这一点上姚老是当之无愧的武夷岩茶科研带头人。我们上文提到的在他1963年发表的《武夷岩茶的初制》一文中明确的把“岩韵”分为“香韵”和“味韵”,并提出“香韵(属岩韵)则以做青为主导而形成其风格,味韵(属岩韵)为复炒所诱发,烘焙来充实而为其特征。”

并且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安农大和浙农大都有邀请姚月明过去给茶学系的学生讲课。这一点对武夷岩茶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其中不可能没有介绍到“岩韵”。

今年93岁的王镇恒老师回忆起当时姚月明回安农讲课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姚月明讲课很生动,很实在,学生反映很热烈,当时整个教室座无虚席,位置坐不下就站着听”,“他不仅讲述了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还带来了武夷岩茶在审评室品鉴”,“不只是安农大,浙江农业大学也有邀请姚月明去上课”。王镇恒老师也是安农大毕业,比姚月明和谭素芳大一届,算是姚老的学长,在安农大留校任教三十多年,成就斐然。

而姚老当年在安农的同学、学长和安农的学生们后期都分散到了祖国茶叶的各个岗位。姚老的这些活动,客观上促进了武夷岩茶在全国的传播。这些贡献,姚老功不可没。

在安农大茶叶系主编的茶叶教材中,从1959年开始一直到文革以后的全国茶叶教材,关于武夷岩茶的部分,都有引用了姚老武夷岩茶的研究成果,我们始终都可以看到这种“影响”。甚至包括陈椽老师的一些著述中关于武夷岩茶的部分,这点和他们“师徒”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有直接关系。不过,师徒二人在“乌龙茶和红茶孰先孰后”的问题上是存在严重分歧的。

但是,我们仔细对比会发现,姚老六十年代描述的“岩韵”和八九十年代所诠释的“岩韵”概念略有差别,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升华。

当然,关于“岩韵”的概念还需要特别补充一点,八十年代以来,除了姚老之外的一些老茶人和茶叶专家的参与和诠释和是“岩韵”的概念真正走向普及的重要因素。就像是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张天福、林心炯等老师以及武夷的诸多茶师。去年年底和罗盛财老师聊到“岩韵”,他还特地提到了当年崇安茶场的老场长叶先顺,说他当年审评的时候所提及“岩韵”也是颇多的。还有很多的武夷茶人在这个推广的过程中的贡献在此已经不可追忆了。

《岩茶加工原理及形成特殊品质问题探讨》

1959年姚月明

以上基于赤石茶叶收购站是1954年才成立,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岩韵”出现的时间确定在1954年到1957年之间这段时间。

1954年-1957年,说到这段时期,我们细细分析下,对于武夷岩茶来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期。

其实,这段时期武夷岩茶是不被重视的。

解放初期,我国的外销茶的市场主要是苏联和东欧国家,而这部分市场最需要的就是普通价廉的红茶。所以全国的茶叶大布局全部都盯在“红茶”身上。1951年中茶在杭州开办的干部培训班,其中提得最多的就是“发展红茶”、“红茶工艺”、“绿改红”。当时苏联茶叶专家几次来华主要也就是考察如何发展中国红茶生产。

虽然建瓯1951年建立了茶叶精制厂,武夷山直到1954年才在赤石建立了一个茶叶收购站。也就是武夷山岩茶的这块“蛋糕”早期根本没有被我们出口外贸盯上。而且在收购站建立以后,所收购的也不仅仅是岩茶,还有小种红茶和烘青绿茶。

另外,武夷岩茶因为制造精细,成本较高,历来消费偏小众,1961年的全国茶叶教材《制茶学》中就写到:“岩茶属高级茶,价格昂贵,过去只是资产阶级,封建地主等反动剥削阶级享受。”

但是这个时期对于武夷山茶区来说,也是群英荟萃的时期。因为民国时期武夷茶庄商贸确实辉煌,另外还有张天福和吴觉农这两批老茶叶专家们的技术积淀和学术“加持”。所以当时的武夷茶区既有民国老茶庄所留下来的一批熟练的技术人员,又有像陈书省、何凤泉这样的老茶师,并且还有像叶鸣高、童衣云这样经验丰富的茶叶专家。

而且在这个时期文化大革命还没有开始,从全国茶区来看这个时期都在恢复茶叶生产,虽然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运动”对茶叶生产有不少冲击,但是在文革以前都还是发展了不少茶叶的研究成果。这些条件在客观上已经为武夷茶叶的实践结合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石。所以从五十年代到文革前,发表在全国各大茶叶期刊上面关于武夷岩茶的经典文章还是很多的。诸如,张堂恒先生的《论武夷岩茶采摘》,姚月明几篇武夷岩茶的著作,这些都代表了当时这些茶叶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1950年陈椽茶叶文章《我们怎样搞好茶叶生产来实践中苏贷款协定》其中提到“绿茶改制红茶”问题

另外,为什么会是“岩韵”,我认为有历史的偶然性。

我们回头再看过去那个时代,“岩韵”就像是尹在继老师说的那样,并不是特别的重要,是个普通词。

过去对武夷岩茶的感官描述主要有两个说法,一个是文人的说法,诸如“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活、甘、清、香(清.梁章钜)”、“味道清和兼骨梗(清.乾隆)”之类;一个是生产、经营实践中的用词,诸如“豆浆韵”、“山骨”、“嘴底”。文人的说法就比较雅致,含蓄,而生产经营中产生的说法直接来自于实践,就比较直接通俗,接地气和偏口语化。而这两方面的说法都有被后人所采纳和沿用。

古人表达一泡好的岩茶的理解比今人词汇更加丰富。过去的人实践性很强,我们现在所运用绝大部分描述武夷岩茶工艺和特征的词汇都源自于过去。而今人,都想对岩茶建立快速的认知,这点也是今人很多想快速了解岩茶的通病,殊不知前任的这些总结都是建立在广泛实践,不断试错的基础上的。

所以,当年老茶庄出身的陈书省老茶师在茶叶站审评一泡好岩茶一样,可以说“山骨”、“岩骨”、“岩韵”,但是“岩韵”被历史选中了,渐渐的时髦了起来。

从历史的某些阶段来看,“山骨”这个词来形容武夷岩茶的特殊特质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似乎比“岩韵”更为流行,我们上面也有提到的这个时期的教科书中所提最多即“山骨”。甚至在林馥泉老师1981年出版的《茶品质鉴定》中,还有提到乌龙茶的“身骨”,这种说法和“山骨”也是比较近似的。

科班出身的姚月明老师把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岩韵”理论化了,如果没有姚老的理论阐述,今天“岩韵”就很有可能还是个和“山骨”一样的普通词。就像是宜兴紫砂当年的手工匠人杨彭年遇到了陈曼生,当然这个比喻也不完全贴切,因为姚老也亲力亲为的实践。但是实践结合理论,就会形成一种高度,无论是学术上的还是审美上的都赋予了它更广阔的内涵。

从辩证论的角度看,理论就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正确地反应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姚老在安农大讲课曾经说过“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指导理论”)

从“岩韵”的发生、发展来看,民国和解放初期是“岩韵”概念的萌芽期,而1963年到1965年是“岩韵”理论的形成期,文革后期的七十年代是推广期,真正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开始兴起茶文化热潮的时候,是“岩韵”概念的普及期。到了我们今天的“岩韵”对于武夷岩茶来说,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重要概念了。

民国时期武夷“茂峰茶庄”包装物

,为什么会是“岩韵”,而不是“山骨”、“岩骨”、“豆浆韵”......,也有它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韵”更雅致,更有内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逼格更高”。写诗的有“诗韵”,写词的有“词韵”,音乐有“音韵”。

再次,对于“韵”这个字来形容茶叶,甚至来形容武夷岩茶,确实是比较早的。“喉韵”、“香韵”、“风韵”这类的形容茶叶的词汇早期就多有运用。1937年庄灿彰先生的《安溪茶叶调查》一书中,形容“红芽铁观音”的春茶特征的时候就提到了“香韵”二字。明代田艺蘅的《煮泉小品》中“鉴赏茶叶,首重风韵。”(这句的表达和姚老说的“武夷岩茶,首重岩韵”有异曲同工之妙。)宋徽宗在《大观茶论》: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宣和北苑贡茶录》,“延平石乳,清白可鉴,风韵甚高。”

而最早用“韵”来形容武夷岩茶的是清代才子袁枚。他在《随园食单》中记载武夷茶:“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袁枚觉得阳羡的茶叶虽好,但是“韵”逊于武夷茶,更确切的说是逊于武夷岩茶。因为袁枚的文章通篇考据,很显然是用工夫茶泡法冲泡武夷岩茶。

清代袁枚《随园食单》清刻本中

关于武夷茶的记载

通俗点说,就是由于“岩”和“韵”这两个字组成用来形容武夷岩茶的词汇用来形容武夷岩茶简直太多,太高频了,诸如“岩骨”、“岩味”、“喉韵”、“香韵”,这么高频的使用词在大量的实践中碰到一块组成“岩韵”二字那也就是早晚的事。

也因为有了这些前人基础,更由于武夷岩茶所特有的优异品质,所以这几位老茶师们在茶叶收购站审评茶叶的时候,口语化的直接提出的“岩韵”二字,也自然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武夷岩茶,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独特的产区地貌土壤构成(就像是林心炯老师说的“由于各种环境因素间以及土壤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的综合作用的结果。”),独特和众多的茶树品种,独特的生产制造工艺,造就了武夷岩茶所特有的滋味品质特征。(陈椽老师在《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中写道:“武夷岩茶的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无与伦比“)

这种特征从客观上需要一些词汇去做感官上的表达,无论是在加工审评环节,还是在市场推广流通的环节。而这种词汇的本身是必须要能够代表武夷岩茶的特殊性的。

所以,无论是“山骨”、“焦锅巴味”、“岩韵”、“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淡非薄,浓非厚”都是对武夷岩茶特殊性的一种表达。很显然,所有的这些词汇都不如“岩韵”二字来得精炼简洁,没有“岩韵”二字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也有朋友说,清代乾隆的“味道清和兼骨梗”,明代吴拭《武夷杂记》中提的“带云石而复有甘软气”,这些讲的就是“岩韵”。这些只能够理解为对武夷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特殊的生产工艺所形成的丰富滋味感的描述,或者说是广义上的“岩韵”,和我们这里探讨的“岩韵”二字概念的出现不是一个问题。我们今天所定义的“岩韵”起源,是一个概念化的,已经成熟的定义了。

至于如何定义“岩韵”,“岩韵”是什么?八十年代以来已经有很多的茶叶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分析,不在我们此文的讨论范围。

考据到这里,“岩韵”的信息似乎渐渐清晰了。那么,“岩韵”真是出现在1954年到1957年吗?我们这里很难去断言,历史也存在的很多的可能性,不能被随意假设,特别是在没有更多的史料和实证的情况下(这一点也很难)。对于武夷岩茶这么富有变化性魅力和丰富内涵的茶叶,在早期实践的过程中出现的概率也是很大的。就像是我们现在大家公认的乌龙茶起源,纸面上是认阮旻锡的《武夷茶歌》和王草堂的《茶说》,但是乌龙茶制作工艺实际的产生年代可能远比王草堂在的年代早得多。

而这个时期的真实的细节已经随着陈书省、姚月明等当时当事老茶人的故去而无法追溯了。

“岩韵”究竟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我们依然不会有很肯定的答案。

但是,可以概括的说,“岩韵”就是老茶师们在解放前后的茶叶工作实践中提炼出来,姚月明老师加以理论诠释,并在六十年代得以推广传播,七十年代被写入教科书,八十年代众多茶叶专家们参与,最后在九十年代至今开始渐渐的高频起来的。这条发展主线也是和武夷岩茶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岩韵”二字在实践中的起源也有可能更早。

当然,以武夷岩茶的独特魅力,此中真味,又岂是区区“岩韵”二字可以全部解读的呢?

参考文献:

[1]林心炯.武夷岩茶品质与生态环境的初步研究[D].福建:茶叶科技简报,1986

[2]姚月明等.福建名茶第一辑[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3]]张天福.乌龙茶的审评[D].福建:茶叶科技简报,1984

[4]教师实习茶学笔记[C].安徽.安徽农学院,1975

[5]商品检验总局.成品茶检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

[6]茶叶系.茶叶审评与检验[M].安徽: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茶叶系,1975

[7]茶叶系.制茶学(油印本)[M].安徽: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茶叶系,1976

[8]福建茶叶(初稿)[M].福建:福建省农业厅,1959

[9]中茶.收茶参考资料[M].福建:中国茶叶公司福建省公司,1955

[10]王郁风.茶叶商品知识[M].北京:轻工出版社,1960

[11]福建省茶叶学会一九六三年学术年会文集[C].福建:福建省茶叶学会,1963

[12]陈椽.茶叶检验学[M].安徽:安徽农学院,1957

来源:茶业复兴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香飘旧京的东鸿记茶庄

“1950年6月9日的清晨,我同梅先生到了北京,住在李铁拐斜街远东饭店。那天晚上,晚风透进了纱窗,把一天的暑气都吹散了,使我们恢复了旅途的疲劳,感到头目清明。我们两个人对坐在沙发上,沏了一壶东鸿记的茉莉双薰慢慢地喝着。”

这是许姬传先生写于《舞台生活四十年》书中的一段话。文中的“梅先生”,就是京剧大师梅兰芳。二位聊天时喝的茶,是东鸿记的茉莉双熏。东鸿记茶庄的旧址,位于前门外大栅栏东头路北。想当年,那可是北京城最高档的茶庄之一。像梅兰芳先生这样的社会名流,买茶时的首选必是这一家。现如今,北京城知道“东鸿记茶庄”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至于老二位喝的茉莉双薰,恐怕京城爱茶人也很陌生了。

旧时繁华的大栅栏,曾经茶叶店吴德泰、张一元、东鸿记、西鸿记均位于此。何大齐绘

喝茉莉花茶是粗鄙?

中国名茶种类繁多,老茶庄的包装上动辄就是“兴国岩茶”、“密云翔龙”、“太平嘉瑞”、“洞庭碧螺”、“景谷普洱”等等不一。可实际上销得好的,不过是花茶、清茶与红茶三类而已。这其中,自然还是花茶最受欢迎。梅兰芳先生,祖籍本是江苏,口味上也偏向南方。北京淮扬菜的老字号玉华台,就是梅先生经常光顾的饭庄。可别看他吃饭口味清淡,但喝茶还必须是花茶才行。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北京水质偏硬所致。就是再上等的龙井香茗拿北京的水一沏,也是汤色黯淡、索然无味了。只有茉莉花窨制的香片,开水一沏真是沙口解渴,醒酒提神,一时愁尽,两腋生风。再加上茉莉本身清香无比,本身就有开窍醒脑的功效。所以茉莉花茶提神明智的功效,比一般绿茶要强很多。

民国时期东鸿记茶庄铁皮茶叶罐。(作者自藏)

现如今,有些人总认为北京人爱喝的茉莉花茶粗鄙,这其实是一种偏见。要知道,老北京茶庄的茉莉花茶制作相当繁复。含苞待放的茉莉花,一层层搅拌进上等的绿茶当中。一到夜里,茉莉花苞依次绽放。而那一股股清甜的香气,则就浸入了茶坯当中。所以茉莉花茶香入茶骨,绝非香精茶能比得了。

像梅先生光顾的东鸿记,最拿手的茉莉双薰就更讲究了。所谓“双薰”,即表示此茶是加倍熏制的工艺,就像中药里的“双料”是一个意思。今人常常将“双薰”解释为熏制两次,那可是大差离格了。要知道,上等的茉莉花茶熏制五六次都不算新鲜。只熏两次,那可不是东鸿记茶庄的出品要求了。

现如今的北京人,大都对东鸿记茶庄非常陌生,那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东鸿记便告歇业,过早退出了北京的茶叶市场。但提起东鸿记的资方瑞蚨祥,想必就是人尽皆知了吧?话说至此,也许会不禁引起大家的疑问:瑞蚨祥是鼎鼎大名的绸缎庄,位居老北京“八大祥”之首,什么时候又改卖茶叶了呢?其实您有所不知,卖茶叶还真是瑞蚨祥的老本行,瑞蚨祥绸缎庄与茶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瑞蚨祥西鸿记绸缎店广告

瑞蚨祥孟家的百年茶缘

老北京曾有“头戴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蹬内联升,腰缠四大恒”的说法。这几家老字号,在旧京都极其出名。尤其是瑞蚨祥绸缎庄,影响更是遍及京津冀乃至华北各地。那时“瑞蚨祥”三个字就和如今的奢侈品牌差不多,穿在身上既高贵又时尚。

瑞蚨祥的东家,是山东章丘旧军镇的孟氏家族。孟家在晚清民国开设的绸缎庄很多店名都有一个“祥”字,如瑞林祥、瑞生祥、瑞增祥、庆祥、谦祥益、益和祥、隆祥、瑞蚨祥等。时人通称为“八大祥”。据说孟家的先祖,早在明代就是大富商。但年代久远,已无法考证。新中国成立初期,据两位在瑞蚨祥服务了五十年以上的老员工谈,清代嘉庆年间孟家在山东的买卖已很成规模。当时的字号是“万蚨祥”,一个门脸里有五个柜,经营铁锅、棉布、丝绸,还附设金店,经营钱庄业务。

在清嘉庆年间,孟家分为四房,即三恕堂、其恕堂、容恕堂、矜恕堂。原先祖上的土地是共有的,周村万蚨祥的买卖也是共有的。随着财富的积累,孟家四房就开始各自向外发展。按今天的商业用语说,就是在总公司的基础上再开设若干子公司。首先是三恕堂在济南开设了庆祥布店,以后又在天津、保定开了分店。接着其恕堂和容恕堂在济南、北京、沈阳开设了瑞生祥钱庄、瑞增祥布店;矜恕堂在济南开设了泉祥茶店和瑞蚨祥布店。以后三恕堂、其恕堂、容恕堂相继衰落,只有矜恕堂一枝独秀大发财源。

所以矜恕堂孟家的商业版图,一直就是分为瑞蚨祥与泉祥两个系统。其中瑞蚨祥系统主营布业,而泉祥系统主营茶叶。泉祥茶庄,并不是一家茶店,而是一个庞大的商业系统。我这些年陆续收到过几十件泉祥系统的茶叶包装罐,根据上面的信息,大致梳理出了泉祥的商业版图。首先是泉祥茶店,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开设在山东济南西关估衣街。后来买卖越做越大,泉祥也就走出了齐鲁,逐步进军京津冀。

孟家先是在天津锅店街设立了泉祥鸿记总店,又在天津英租界设泉祥鸿记分店,目的是与天津大茶庄正兴德分庭抗礼。在北京最繁华的前门外大栅栏,泉祥又设立了东鸿记茶庄、西鸿记茶庄两个商号。至于泉祥的大本营山东省,开的店铺就更多了。例如在青岛市高密路设立了泉祥茶庄,在烟台设鸿记栈茶庄,在周村设泉祥茶庄。在济南除西关估衣市街有泉祥茶庄老号外,还在院东大街设泉祥鸿记东号,经二路纬三路设泉祥西号,院西大街设鸿记茶栈(日伪时期迁移至经二路纬五路,改称泉样鸿记茶庄第一支店)。以后,在经二路纬九路西购妥房产,准备再设纬九路分店,终因“七七事变”爆发而被搁置。由此可见,孟家其实相当善于经营茶叶。只是瑞蚨祥后来成了享誉京城的“八大祥”之首,以至于孟家的茶叶生意反而渐渐为人所遗忘了。

孟家经营的茶庄,到底是如何成功的呢?原来泉祥在创业初,实行两条腿经营的思路,既做茶叶生意,也经营杂货。由于杂货业竞争激烈,毛利实在太薄,所以后来就专心于茶叶板块了。早期的泉祥主营来自皖西地区的黄大茶、绿大茶等品类,非常受老百姓的欢迎。泉祥茶庄竟然靠黄茶起家,今天的爱茶人可能会感到不可思议。的确,时至今日黄茶被人视为珍品,价格更是动辄几千元一斤。其实黄茶分为三类,即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像君山银针、蒙顶黄芽这样的黄芽茶,历来产量极低,价格更是不菲,绝非寻常人家享受之物。但像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黄大茶,物美价廉,适合大壶闷泡,早年间就是百姓的口粮茶。尤其是山东地区,一直保留着饮用黄大茶的习惯。

当然,随着生意的不断扩大,孟家茶庄经营的茶类也越来越多。笔者收藏有一份上世纪三十年代天津泉祥鸿记茶庄的价目表(长270mm,高210mm),其中罗列经营类目为:“茉莉香茶小叶”、“茉莉香茶大叶”、“清素嫩茶”、“珠兰花香茶”、“红茶杭菊花”、“苜莉香茶末”六大类共计129个花色品种。而在另一张泉祥鸿记茶庄的价目表中(长225mm,高210mm),更是分为了“茉莉香茶小叶”、“花碧螺类”、“茉莉香茶大叶”、“茉莉香茶大方”、“茉莉香龙井”、“清素嫩茶”、“素碧螺类”、“素六安茶小叶类”、“素六安茶大叶类”、“细珠兰香茶”、“珠兰大方茶”、“细红茶类”、“大红茶”、“普洱茶”、“菊花类”、“苜莉香茶末”十六大类,共119种花色。茶类齐全的程度,就是今天的一般茶庄也望尘莫及。

孟家茶庄的成功之道

这么多的好茶,都是哪找来的呢?其实不管是泉祥的价目表还是茶叶罐,都会在醒目处表示“自设茶厂福建、浙江黄山、竹岭、六安”的字样。这不起眼的一行字,就揭示了孟家茶庄的成功之道,即深入产区把控货源。我曾听山东、北京两地茶界的老前辈们,聊起过不少孟家茶庄里高手的故事。例如当时孟家请来负责南方业务的经理叫李竹轩,常驻福州南台制茶厂,亲自指导收购、加工、调运等事宜。李竹轩对窨制茉莉花茶经验丰富,技术高超,在同行中久负盛名。他经营上素有稳准的特点,所以孟家经营的花茶不但成本低质量高,而且货源丰富稳定,从不会脱档断供。众所周知,茉莉花茶是华北最受欢迎的品类。把控住了花茶的生产,茶庄的生意就算成功了一半。另一经理马镇南也是能人,他对选购素茶坯有丰富的审评经验和极高的鉴别能力。他对茶叶春采或秋采,产地和茶质,一经观察和冲泡品尝,即可准确地判定好坏。泉祥派马镇南常驻杭州,当地茶行经纪人知道他的水平高,从来不敢稍有欺骗。因此泉祥在江浙总能收到正路货色,而且价格合理,利润空间较大。

孟家旗下的各大茶庄不仅茶叶种类齐全,而且价位也涵盖了高、中、低不同的档次。从上文提及的价目表中我们可以获知,其中既有售价二十四块大洋一斤的顶级龙井——狮峰奇品,也有售价大洋九角六分的口粮花茶——双窨毛峰。换句话说,泉祥鸿记既能满足高档消费的需求,也乐于做平民百姓的生意。您说这样的生意,能不红火吗。现如今一些茶店,茶叶价格标的愣贵,动辄就是大几千甚至数万元一斤。您要找几百一斤的茶叶,人家会淡淡地回复您一句:我们家不做那种给大众喝的茶。言外之意,人家的客户非富即贵,咱们老百姓就不该进门。殊不知,不立足大众,不回归生活,这茶叶生意是做不长久的。单从这一点来说,老茶庄有太多值得今日商家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了。

激烈的商业战斗

孟家的茶叶生意,全盛时遍布京津冀乃至华北各地。其中孟家在北京的茶叶生意,又是起于何时呢?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孟家在前门外大栅栏中段开设了鸿记皮店,主营皮货新衣,同时兼营茶叶。笔者收藏有一只“鸿记茶庄”的铁皮贴纸茶叶桶,上面写的地点与鸿记皮店相同。由此可见,瑞蚨祥孟家在北京最早的茶叶店应叫“鸿记茶庄”,是附属于鸿记皮店的门市。

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起事,北京亦人心惶惶,很多企业都不敢经营,甚至倒闭。唯独瑞蚨祥,不只照常营业,而且还在大栅栏尽东头开设了鸿记茶店。1918年,孟家又扩充了皮店生意,并将原先依附于皮店经营的茗茶业务分离出来,又新开了一个茶店。这样一来,孟家在前门外大栅栏就有了两家茶店。为了加以区别,位于大栅栏东头的便称东鸿记,而位于大栅栏西头的则称西鸿记。人们从东口进大栅栏,马上能看到东鸿记。若是从西口进大栅栏,便能遇到西鸿记。您瞧,合着只要逛大栅栏,就一定会从孟家的茶叶铺经过。大栅栏是老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孟家的茶叶店也就占据了最好的商圈,生意自然红火。

但孟家开设东西鸿记茶店,可不单单是为了卖茶,更是为了击垮谦祥益绸缎庄。茶叶铺,怎么能挤倒绸缎庄呢?原来当时和瑞蚨祥竞争最为激烈的商家,就是谦祥益。谦祥益也是八大祥之一,东家也姓孟,而且同属山东章丘旧军镇人。就全国范围来说,这两号的实力势均力敌。因此,两家之间的商业战斗也就更为激烈。晚清时期,瑞蚨祥开设在大栅栏,是北京商业最好的地段。谦祥益开设在背街上,为了争取更大的发展,便也企图挤进大栅栏来。瑞蚨祥看到这一点,所以就步步为营,使谦祥益无法插足。例如当谦祥益正想买大栅栏西头的地皮时,瑞蚨祥先下手为强,在该处开设了西号;谦祥益正想买中段的地基时,瑞蚨祥又先走一步,开了皮店;并把车场也买了下来盖起了西栈。以后开设的茶店,目的也是用来堵谦祥益的扩张。

东鸿记茶庄茶叶罐上的广告语。(作者自藏)

东鸿记茶庄全英文价目表。(作者自藏)

鸿记茶店成往事

那时候的前门大街一带,可谓是茶庄林立。像森泰、永安、庆林春、张一元等,都是东鸿记的竞争对手。为了竞争,东鸿记运用独家的熏制技术,让顾客还没走到茶叶铺,老远就能闻到茶香。那不但是茶的清香,更有花的甜香。谁要是打门口一过,就能舌底生津。真可以说比广告招牌都管用呢。

值得一提的是,东鸿记茶庄的广告做得格外文雅。笔者收藏有一只民国时期东鸿记茶庄铁皮贴纸茶叶罐,其正面有着这样一段广告语:

“盖闻茶之为物也,云蒸霞蔚得宇宙之精华,玉垒金沙挹山川之灵秀。烹鹤岭之雪芽,汤泛竹叶。瀹蒙顶之云英,香浮乳花。一瓯资舌,宿酒顿解。三盌啜罢,齿颊余香。诵东坡之诗,鼎鸣松雨。读玉川之句,腋生清风。古之文人韵士,莫不嗜此。诚以茶性清洁,有悦志怡神之功,涤烦醒睡之益。近世以来,茶乃大备。本庄业此有年,于焙制之决颇有心得。非敢自诩出色,而货精味美差堪自信。世有陆卢之癖者,当以先尝为快。”

一份广告,愣是看不出丝毫铜臭味。反而引经据典,并请书法家抄写,处处透着文雅。这样文绉绉的遣词用句,可绝不是为了打动贩夫走卒,而旨在吸引社会上流人士。另外笔者的收藏中,还有一份东鸿记茶庄全英文价目表。由此可见,当时东鸿记的客户人群已经扩展到了旅居北京的外国人当中。

一方面,有瑞蚨祥的资本为后盾。另一方面,孟家又是经营茶叶的行家里手。因此,东西鸿记两家茶店的生意蒸蒸日上。据《北平市茶叶同业公会职员表》记录,东鸿记用工多达30人,西鸿记用工为28人。这样的经营规模,在北京百余家茶庄中无出其右。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瑞蚨祥旗下的东鸿记是老北京最大的茶庄。

1952年茶柜亏损业不抵债,于11月间停止营业,资方想遣散职工,又怕遭到公会反对,遂提出五柜大合并,拟利用合并后职工内部矛盾分化职工。情况反映到上级公会,当即指示瑞蚨祥基层公会在职工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取得全体职工同意,通过劳资协商会议向资方进行说理斗争,由资方保证不解雇职工,遂于1953年3月间实行五柜合并。

五柜合并后,改编企业组织形式,由独资改为合伙,统一领导。原瑞蚨祥东号改为北京总店,原西鸿记(即西号)改为第一门市部,原鸿记皮货店改为第二门市部。三号皆经营布呢绒皮货业务,全部资产归总店统一登记,会计、货物由总店统一掌握,人事统一调配(包括资方劳方)。东鸿记、西鸿记两茶店歇业,人员合并到三号,房屋出售作为投资,加速资金周转。自此,东西鸿记茶庄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东西鸿记的故事,也就成为老北京茶业史上的一段传奇往事了。

编辑:晓林

来源: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北京茶世界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9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