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腾茶长什么样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吉普号×茶业复兴沙龙回顾:茶行业二十年未有之大变局

2021年12月14日,吉普号×茶业复兴沙龙重启,一场主题为“2021茶行业观察,20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沙龙在雄达茶城猫猫茶书馆举办。

这个充满茶香的夜晚,嘉宾和茶友一同回顾了2021年的变革与机遇,寒冷冬夜,因爱茶人的相聚而温暖,更因思想的交锋而热烈。

01

2021年,茶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这一年,各行业有喜有忧,表现分化,茶行业也如此。2021年,茶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我们先来做个简单回顾——

  • 3月,习近平总书记福建考察,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

  • 3月,美国:疫情中求闲,茶叶市场获新增长。

  • 4月,上海警方查获10余吨假冒品牌普洱茶饼:单个市价数十万元。

  • 6月 ,奈雪的茶上市首日破发。

  • 6月,喜茶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达600亿元人民币。

  • 6月,澜沧古茶终止深交所主板IPO 。

  • 6月,英语四级考试考龙井、普洱、铁观音上热搜了。

  • 7月,大益仓颉号二级市场被「熔断」,首次出现无报价时刻。

  • 7月21日,港交所取消龙润集团在香港主板市场的上市地位。

  • 8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茶园面积2527.05万(比原有数据缩水2100万亩)。

  • 9月,茶叶中农药量残留最大量迎来新国标。

  • 10月,八马茶业突然中止IPO。

  • 11月,立顿易主,全球最大茶公司联合利华45亿欧元出售其全球茶业务。

  • 11月,山东大学考古团队发现世界最早茶叶,将茶文化的追溯提前了三百多年。

  • 天猫双十一,茶行业的交易金额整体稍下降,其中普洱、红茶、黑茶类目降低10%以上,普洱茶下降了26%(2020年49.8亿,2021年36亿)。

02

一份茶行业的媒体观察

周重林(茶文化学者,茶业复兴出品人):今年的行情是二十年来未出现的,行业分化明显,头部效应明显。红利消失了,很多靠自然流量的店铺生存面临很多挑战。普洱茶的上一次危机是2007年,茶城搬走了很多人,危机无处不在。

3月份习主席提出的“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最大的不同就是顺序的不同,茶文化放在了最前面。最近几年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发展每年都上一个台阶,我上个月领了个奖,是表彰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我研究茶文化的,第一次被排在了第一。

美国疫情期间茶卖的好,是因为疫情大家哪都去不了,“嘴闲着特危险”,疫情刚刚开始,我去逛超市就发现休闲食品卖的好,超市里的瓜子、袋装茶都很好卖。4月份的造假事件,说明真货假货会长期并存的,我们都知道奢侈品的假货非常多,特别是普洱老茶,利润高,有奢侈品的属性,造假者有利可图。

今年最热的是茶的资本市场的兴起,奈雪的茶是靠新茶饮上市的,据说还有7、8家茶企(包括新茶饮)正在准备上市,这意味着茶的资本市场开始形成。今年多家传统茶企上市受阻,中止的原因也很值得关注。通过看企业报表我们会发现很多,比如加盟店的数量和公司赢利点之间的关系、比如什么样的茶品比较赚钱、我还发现了普洱茶是能持续挣钱、能周期性的挣钱的茶品。

6月份喜茶600亿的估值,让我们看到一个新茶饮品牌能做多大,能多值钱。除此之外,喜茶这一轮带来的是空间美学的变革,喜茶之后,市面上出了很多关于茶空间设计的书,云南的霸王茶姬也是在这一波崛起的,吉普号今年孵化的上山喝茶也很受关注,两个月“霸屏”昆明最受欢迎茶饮店,吉普号是我认识的唯一一家在传统赛道和新茶饮赛道同时在跑的。

回到普洱茶,仓颉号事件可以让我们反思芳村模式,反思消费市场。我们也要思考普洱茶特有的收藏属性、金融属性到底给茶企带来了什么?

立顿易主是今年年底的大事,前些年大家讲的都是立顿故事,最广为流传的是“七万家茶企,不如一家立顿”。立顿易主也标志着变革已经到来,在这些变革背后也看到普洱茶的机会。

山大的考古发现,当天有20多个人转文章链接给我,我国饮茶的历史长,但是文献记载的历史比较晚,最近几年西藏阿里、陕西西安的考古发现都用实物证明了我们有2000多年的饮茶历史,而山大的考古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前了300多年,提前到了战国时期。

总的来说,今年是充满变化的一年,也是充满生机的一年。

03

极边年销售占比40%来自新茶饮

这个数字在3年前是0

徐海波(云南腾冲极边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我一直认为茶行业的变化不是突然发生的,当从业者感受到这些数据变化的时候,变局其实已经早就开始了。我们今年7月份就完成去年的销售额,11月与去年同比有30%的增长,这和我们提前布局新茶饮有关,我们极边专注做优秀的原料供应商,专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好我们可以做的。

极边今年的销售总量40%来自新茶饮,这个数字在3年前是0,因为有新茶饮支撑,我们才可以达到这样的增长。之所以布局新茶饮,我最开始的直觉是发现很多年轻人只喝新茶饮的茶,不用茶壶、也不用公道杯。无论大家如何臧否新茶饮,但新茶饮让大量的年轻人开始喝茶了,新茶饮对茶行业的贡献巨大。传统茶行业各种办法,都没有能让年轻人普遍接受茶,但是新茶饮做到了。传统茶行业现在开始转变仍不算晚,还有机会,但要抛弃一些旧的销售方式,以及文化方面的旧有观念。

我先说茶科技,别的不说,光是研究成果的数量和等级,都远远低于咖啡。茶叶研究所、茶企应当多做这方面工作,但不能被伪科学、玄学骗,要踏踏实实做科研。

一方面,我认为茶文化没进入应有状态。茶不能只讲功能和品饮,前些年马化腾提出了互联网+,这个概念提的很好,它的意思就是每行每业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得自己的加分项。我们回来看茶行业,说的最多的是品饮,而茶的社交属性、文化属性、茶和人的关系,茶在仪式中的作用、以及茶衍生的茶空间、茶具的研究相当不足。

另一方面,我认为茶在各种文化场景中没有发挥作用,我是个茶人,又是个戏剧人,我很少在主流剧场看到茶馆,全是咖啡馆。现在慢慢开始有奶茶店了。所以我对做新茶饮的企业心存敬意,这些企业构建了年轻人喝茶的消费场景、通过茶进行社交的场景,这里边没有太多的高大上的东西,但它确实形成了一种文化。

其次,我认为茶在哲学、美学、科学方面都有很明显的问题,还有太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喝茶带来的美感、真正关注研究得不够,重视的不够。举个例子,最近几年网络上把“茶艺师”这个名词污名化,把“茶艺师”类比为失足女青年,茶行业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绿茶”、“茶艺师”这些与茶有关又相当侮辱女性的新词汇,会对茶行业造成重伤。

希望更多研究者去关注茶在哲学和美学层面的东西。茶一直是文化生活的重要参与者,现在的研究实在太不够了。

大变局来临之时,需要茶行业同仁共同努力、共同探讨。

04

变局之下

如何面对困局,突围增长?

张宇(吉普号CEO):听了徐总的分享,我最明显的感受是确实未来整个行业的进步是体现在生态位的分化,极边找到了很棒的生态位,把握住了极边的优势,有自己的护城河,有自己的利润,配合起来很愉快。我们今天现场听装冷萃茶中的乌龙茶原材料就是徐总他们公司提供的,在冷泡方面我们试了很多种乌龙茶,极边的青心乌龙是最合适的。

徐总分享了咖啡案例,我补充说一点,上山喝茶使用的主流器具,三分之二是咖啡器具,为什么我们要用咖啡的器具呢?是因为标准化和精细度很好,基于标准化与精细化,云南咖啡的初制和烘焙最近几年进步很快。

徐总刚刚围绕着茶社交和空间,进行了哲学层面审美探讨,我今天刚刚得到了一组数据:昆明市区现在正在营业/持平盈利的独立咖啡馆有300多家,这是昆明独立媒体《山茶花小姐》的数据,每个店都有自己对咖啡的理解,以及在审美、技术层面的实践,构建了精品咖啡馆丰富的生态,我觉得这是值得茶行业借鉴的。

下面我要回到吉普号数据和行业数据的对比,这些数据在茶业复兴公开,是希望和行业有一个互动。

刚刚PPT的最后一条数据是我提供的,“双十一”指的是10月20-11月11日晚零点,普洱茶缩了13亿,相较去年萎缩了26%,这是真实状况。即便之前有刷单,也说明今年刷不动了,因为刷单要垫钱,需要2-3周的资金周期。26%的缩水,我第一时间是不敢相信的。看到这个数据,很多人会说销量都去抖音了,其实根本不是,这个数据出来之后,我们电商团队很焦虑,于是我们进行了内部的订单比对,筛了几百条订单之后发现,我们在天猫和京东购买的老客户去抖音的只有7%,但是抖音首次成交后,再跳转来天猫的有15%,这说明不是天猫和京东的去抖音了。

我再分享一个数据,我们在抖音上卖普洱茶饼,80前的客户只有10%-15%,结合天猫的数据,我们发现这是80前消费者断代的问题,综合各种原因,80前的消费者失去了消费信心。像茶城的很多店铺,过去的订单是解决收藏和礼品,但这部分用户这两年少了收藏和礼品消费的信心。再举个例子,我们今年的单品503,今年出了1万片,在抖音、京东和天猫预售不到10天就卖光了,数据复盘时发现20%是95后用户,一开始看到数据我是很惊讶的,503预售的价格是不到3000十片,200多一片,我们的数据是80后、90后、95后在主力消费。

从我入行前8年到我入行以来的12年,这20年间我们聊茶的语境没变过,这个语境下主要聊的是普洱茶是越陈越香的、是可以送礼的、是可收藏的、是可增值的等等,这个语境和今年缩水的百分之二十多一比对,我们就会知道是什么类型的消费缩水了。

一个时代塑造一代人的价值观,吉普号门店店长周欣就发现今年来门店买茶的消费者和过去的不太一样了,以前很多消费者买茶关注的是树龄、山头,坐下来和你聊一下午。现在很多年轻消费者不想和你聊天,他进店一看包装价格差不多就买了走了,交易的速度快了很多。这种变革迟早会发生,只是被2020年、2021年的疫情和大的经济形势加速了,广州的茶叶交易过去商行很重要,依靠熟人、重定制等等。现在商行和熟人的交易在衰落,随着科技的发展,陌生人之间的交易成本在下降,交易变得更加简单、便捷和透明。

最后,我觉得最棒的是普洱茶的消费在变局之中逐渐回归品饮、回归日常、回归流通,整个语境开始回归到消费品行业。

05

对产品标准化的探索,没有终点

吴坤(吉普号产品策略部负责人):普洱茶行业的极度不成熟,导致市面上乱象横生,充斥着各式玄学与造魅,我们身为从业者,也为之困扰。吉普号的产品到今天能有一套标准化的呈现,其实也是经历了长达9年的探索与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曾彷徨过、质疑过,但秉持着“做理性的普洱玩家”的理念,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

纵观整个进程,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阶段、四度更名,详见下表——

关于完整的产品体系,下图可做案例说明。简简单单的数字编码,却蕴含了一款产品的主要信息,消费者可以按图索骥,根据自己的需求或者口感喜好,快速锁定自己中意的茶品,不用去花一下午时间不停的喝,同时还要听一大堆的普洱茶玄学和故事,大大缩短了决策成本,最终提升了商业效率。

时至今日,吉普号产品的标准化已经得到了很多茶友的认可,甚至在抖音留言区都形成了独特的语境社区:“买了一提405,我终于可以4系自由啦”、“我啥时候才能6系自由呀”... ...当然,在这9年期间,不止吉普号,其他同行也有试图走这个标准化路线的,比如说有用星级来区别的、有用颜色(黑票、蓝票等等)来区别、也有用数字来区别等等,但是大都浅尝辄止。现在想来,我们产品标准化的这一路,真是太不容易了。

当下,除了生茶、熟茶之外,吉普号的滇红茶、柑普两大系列的单品之间,也都呈现出非常强的逻辑链,但我们认为仍然还没有完善到位,这个对于产品标准化的探索,没有终点,我们将持续前进。

06

现场茶友精彩发言

周晴(塞林格咖啡馆主理人):小黑总提到让“上山喝茶”回到社区的话题时,我忍不住拍手称快、表达期待。塞林格咖啡馆坚守已经门可罗雀的钱局街白云巷多年。自从2019年谷雨,茶业复兴、吉普号联合塞林格咖啡馆举办“云南咖啡与茶,哪一个更普及”活动之后,隔了个疫情年,虽然一直关注,但从未与小黑总见面,直至今日参加活动。其间,到“吉茶庭”探店,也关注到“上山喝茶”,赞叹和钦佩于小黑总在传统普洱茶和快销潮茶饮品之间坚持不懈的探索和愈加的努力,未被疫情阻隔反被激发出新的热忱。

感谢小黑总引领新生代回到味觉美感的正途,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用云南天然茶跨界运用咖啡品饮手段,把他们从工业添加剂和巨糖奶茶中拖拽出来,取得超强认同感的消费主张。

我从地产公司辞职接手一个奇葩咖啡馆,本身就是文脉老社区精神家园的回归。并不是看不到商业综合体人流、看不到快销市场红利,而是坚信人和人之间面对面交流、交往反而更为网络时代所急需;并在上百场次活动中自身和客人以及主讲人达成共同的精神流动承载。小黑总在取得快销市场阵地后,竟然已经“鸟瞰”到快销品市场的“快起快落”,期许社区商业业态的温情暖意和持久生命力,我一个不务产品正业的票友,必然翘首以盼,期待“上山喝茶”花落隔壁。

国潮之下,以小黑总团队为首的“云南潮茶饮品”成为全国品牌和“全国劳模”时日可期——审视昨日活动准备的“茶味评测笔记本”和手办即可知:他们做广谱性茶市场是认真的!

更感谢重林,愿意成为首度也是唯一搭建茶产业文化平台巨大“蜘蛛网”的“大蜘蛛”,数年不断吐丝结网,吞噬信息,产出书籍。

Bonnie :感想一:茶产业从一开始就离不开茶文化,而且从历史、经济、社会、哲学、美学、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是最具影响力的休闲消费方式。所以爱茶人和做茶人都要研究茶文化,也是茶之魅力。感想二:社会越发展、文明越进步,茶越有市场!茶作为消费品永远是解决温饱后才能有的,是文明、文化高度的产品,所以必须要有仪式感、体验感,对于年轻人也不例外的有需求,只不过要用这个时代特有的呈现形式。感想三:各位茶人还是让茶体验尽量慢下来吧!这个时代什么都讲快,带来的精神焦虑日益增长,你们的产品体验能让大家静下心来、收获宁静美好就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李丽琼:普洱茶行业或者说整个茶行业的健康发展一定跟我们从业者本身对茶的正确认知,以及正确对消费者的引导是分不开的。这需要我们从业者对茶的了解是基于自身实践的,(如投身源头关心茶树生态、懂制茶工艺,了解茶性等)而不是现在市场以讹传讹的乱像,或单纯把茶作为赚钱的媒介,不考虑品质,只关心盈利。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新茶饮时代的到来带动整个行业的新发展,但传统茶行业以及茶文化的复兴,更需要专业宣传和正确引导。传统茶企如有人手和资本的条件下可以细分企业业务,发展新茶饮。如自身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坚守茶人本真,扎根传统茶饮,为新茶饮企业提供好原料,共同为茶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钟梅:我是一名茶师,以茶为师,我饮故我思。今天晚上的沙龙,听着过瘾,喝出期待,发人深省。

为什么说是听得过瘾呢?因为茶业复兴,绝对可以说是茶行的所有信息集散中心,今晚分享的行业大事件,非常具有代表性,虽然普通茶友并不见得对这些大事件感兴趣,但它却与每一位茶友息息相关!与此同时,这些信息的后面暗藏玄机,看起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所有事件的发生都是必然的,那,凡是看透了一定发展规律的企业,都能够顺应茶行业的发展,获得阶段性的成功,那吉普号无疑正是这样一个茶行的弄潮儿。

今晚的易拉罐听装冷萃茶,确实是让人意外,第一次尝试乌龙茶和普洱茶的拼配,香气自然而清心,茶汤,层次分明,且余味持久,第一次喝到有余味的即饮茶,茶行年轻化非常有望。

2021年,包括过去的2020年,其实都是充满了挑战,但是又处处是机遇的时期。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企业的发展才真正的见分晓,只有既能够体现自己的特色和核心资源优势,善于利用新媒体,又能够适应和满足市场的产品和茶企,才会脱颖而出。

春和景明(农大吃货):学习要一直在路上,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花茶,都是值得学习的重要内容,特别感谢周老师及“茶业复兴”提供的这个开放而前沿,又非常接地气的学习交流平台。也希望能一直坚持下去。

农大吃货与茶,除了兴趣于个人把玩的“三无”产品(十年前保山挂职锻炼以来),现在更要关注云南普洱茶的品牌与行业发展,尤其是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下的云南普洱茶之何去何从,唯有此,才能说自己一直追求的当一个“吃相优雅”的吃货。

从今天开始,我会重点关注“吉普号”,这是一家立足于普洱茶未来发展,关注于年轻消费市场,致力于普洱茶与时尚快销完美接轨的创新型普洱茶企业。

从某种意义上讲吉普号代表了普洱茶未来重要发展趋势,而且这是一家云南成长起了地方本土化企业,更为难能可贵,也任重道远。值得更多的掌声和祝福。

我们一起来为吉普号,为云南普洱茶的明天,撸起袖子加油干。

六堡茶为什么这么火了,原来是因为

央视1套在播电视剧《香山叶正红》,

让广西六堡茶这个历史名茶,

一下子火了起来。

播出当晚,

广西茶圈就热闹起来了,

有茶友戏称六堡茶专治各种“不服”。

水土不服喝六堡茶由来已久

其实,六堡茶过去能够大量出口马来西亚,“墙内开花墙外香”,也正是因为六堡茶可消暑热、祛湿气,缓解水土不服,因此广泛受到当年“下南洋”打工的矿工们的欢迎。

▲六堡茶作为“保命茶”在南洋矿区流行。图源于六堡茶微刊

在位于六堡镇的六堡茶博物馆,就有一张老照片显示,17世纪开始,晚清时期,无数福建和两广的华人,为谋生远赴遥远的东南亚,史称“下南洋”。六堡茶因可长期存放,并有消暑热、祛湿气的作用,成为在高温湿热环境下工作的华工们日常饮品首选。

▲清末年间,木船在西江上运输茶叶等货物,船舱里的竹箩和麻包箱清晰可见。图源于网友“一个萝卜一个坑”

台湾著名茶人罗英银曾这样描述:“在矿区泡六堡茶很简易,煮一锅水待水滚后丢下六堡茶焖一下便可舀取,矿工排队一人一壶茶,左手提粥,右手提茶进矿山。六堡茶不仅是慰藉大陆人(特别是两广人)的思乡之苦,也是矿工们重要的保命良液。”

竹箩紧压茶是六堡茶特有经典款

▲图为现存马来西亚的中茶牌“黑字”竹心篓装 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资料图

从以上这些珍贵老照片中不难发现,早期出口到东南亚地区的六堡茶均是竹箩包装,外面再裹一层草席和麻袋,打上编号,销往海外。竹箩装的紧压茶就成了海外顾客对六堡茶的最初印象。

如果说,饼茶作为云南普洱茶的经典形态;砖茶作为四川藏茶、湖北青砖茶的经典形态,那竹箩紧压茶也成为六堡茶最经典且特有的形态。

▲图为存放在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茶窖中的大箩茶 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资料图

又因为长期以来,都是50千克为一箩是标准包装,后来又出现了重量相对更小的40千克/箩、30千克/箩、25千克/箩装不等,50千克/箩装的六堡茶,在行业内有了专属名称——“大萝茶”。

▲图为存放在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茶仓中的大箩茶 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资料图

竹箩紧压有助六堡茶提升品质

为什么竹箩装会是六堡茶常见的包装呢?它对六堡茶品质起什么样的作用?如果你是初接触六堡茶的“小白”,那可要认真看下去了。

便于运输

六堡茶过去从梧州运往港澳、东南亚地区,主要走茶船古道。考虑到要在水上长途运输,就要找到一种节省运输成本,同时又不破坏茶叶的包装方式。

竹箩、竹筐当时在六堡镇广泛使用,茶商们也就地取材,将六堡茶炊蒸变软后压入箩(简称炊蒸压箩),制成几十千克的“大箩茶”。

▲20世纪70年代,茶厂员工正在搬运“中茶牌”六堡茶 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资料图

这样同等的运输空间里,就可以装载更多的六堡茶,既节省了运输成本,又保证了茶叶的完整度。从此,“大箩茶”便成为了当时六堡茶的主流。

便于分装

在《中茶窖藏六堡茶图谱》一书里,可以看到介绍,1962年以前出口的六堡茶,一般通过香港、澳门等地区转销东南亚。

六堡茶运抵香港后,首先销售给当地茶商。茶商们会将一部分大箩茶拆分再包装,进行散卖销售。另外一部分则用于再出口,但也会经过重新处理,重新分装成小包装或重新打上各自的商号的名称商标,出口东南亚及欧美地区。

▲图为现存马来西亚的中茶牌“青字”竹心篓装 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资料图

如今在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马拉西亚经销商广汇丰茶行、联隆泰茶行中,依然可见摆着许多大箩装的六堡茶。

这些六堡茶既有近几年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的新出品,也有20世纪留存下来的。看着这些六堡茶,犹如一卷大箩茶出口史,令人感慨。

便于转化

在六堡茶的加工制作工艺中,有“炊蒸压箩” 这一道关键工序。就是把茶叶蒸软,压紧到竹箩里。如此一番强操作,汤色变红,口感醇和,市场反响良好。

▲机器把蒸过的茶叶紧压入箩。

这是因为不仅茶叶温湿度发生变化,促进内含物质的转化。而且紧压后,茶叶抱团紧致,长期的陈化微环境更优质。

▲图为存放在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茶窖中的大箩茶 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资料图

再加上竹箩包装相对纸箱、铁罐透气性更好,通风透气,茶叶同时能适度接触到空气,也是有利于内含物质转化的。

竹箩紧压茶的标杆——中茶六堡茶的“三剑客”

老茶友们都知道,喝茶要喝标杆茶,这样才有利于对这一茶类形成正确的认知,不容易被带偏。

那六堡茶的竹箩紧压茶中究竟有哪些标杆茶,在历史中经受住了时间的沉淀,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呢?

当前茶界热议的中茶六堡茶竹箩紧压茶代表“三剑客”——“02201”、“712138”、“80304”,三款分别是老、中、青时期竹箩紧压茶的代表作,就值得大家关注,如有机会品鉴、收藏,不可错过哦。

老当益壮——中茶“02201”

在刚结束的第二届中茶六堡茶斗茶大赛(2021)上,这款“02201”获得了本届唯一的老茶组七星茶王称号。

经典大箩茶,50千克/箩,2000年出厂,至今已经陈化超过20年。据当时参加斗茶大赛监督监察组的专家评委评价,这款老茶有明显的陈香、药香,高扬而持久,最为特别的是饮茶后体感明显。

从第一泡茶入口,就似一股暖流,缓缓入胃,由此散发至背部、额头及全身,微微发汗直至大汗淋漓,同时伴随着打嗝等生理反应。这样的体感让人十分舒适,且从头一道到十几泡后的尾水都能保持,很是不易。由此可见这款老茶内含物质强劲,转化优秀。

记者在这款茶的藏家处——南宁陈韵茶行也见到并体验了这款经典茶王的魅力。

干茶匀整粗壮,相对较长,可见锋苗。冲泡后茶汤纯正干净无杂味,老茶特有的药香缓缓扬出,入口顺滑,两泡之后就开始发热、出汗,通体舒泰。

而且汤色始终保持红亮透彻,十分稳定,可见制作时的工艺控制到位,充分展示了有药用价值的茶的本性。

二十泡以后,依然回甘突出,叶底乌润油亮,有弹性。现场共同品饮的老茶友都感叹,三年前喝过一泡这款“02201”就印象深刻,因为很多老茶虽然口感好,但体感上明显不如它,如今再喝,依然如此,果然“老当益壮”。

此茶藏家,南宁陈韵茶行老板梁展明先生也说,每次他长途驾车出差回来必先来一泡浓浓的“02201”恢复精气神,喝完茶,发了汗,祛了湿,什么疲惫都不见了。

正值壮年——中茶“712138”

中期茶一般是指出厂在8-15年时间的茶,也是当前六堡茶市场上活跃的主力茶。这款中茶“712138”2007年生产,至今14年左右,共有50千克/箩、40千克/箩、30千克/箩三种规格,它自从入市就一直头戴明星光环,倍受瞩目。

在2011年度的广西春茶节上,就拿到了黑茶类金奖;接着又在第一届中茶六堡茶斗茶大赛(2019)获得了准老茶组的唯一金奖,由此进一步确立了它的中期茶茶王地位,市场价也节节攀高。

据该茶藏家,中茶六堡茶南宁五象新区店总经理林奕腾介绍,这款茶他从几万元一箩开始入手,后来价格上涨到20多万/箩,今年他刚收到一箩50千克装,已经88万,真是价格赶上了“火箭速度”。

为什么价格如此水涨船高?一级原料,滋味醇厚爽滑,集六堡茶的“红、浓、陈、醇”四绝于一身,是中茶六堡茶十几年来综合品质极高的一款竹箩紧压茶,更有资深茶友认为,这款“712138”是最有可能追上并超越经典茶王“92101”的中期茶王。

记者品饮时也发现,此茶深红透亮,陈香浓郁带槟榔香,入口交替层叠,层次时分丰富。

十分耐泡,二十多道依然滋味浓厚甘醇,回甘浓烈,余韵徐徐,充盈口中,曼妙无比。

渐露锋芒——中茶“80304”

成就一款优质六堡茶的三大要素:原料是基础,工艺是关键,存储是保证。

六堡茶中的新生代茶往往是指5年左右茶。相对老茶已显王者风范,中期茶风头正足,判断新生代茶未来走向,专业人士往往考究以上三大要素。

中茶“80304”2019年出厂,10千克/箩,用的是高山春茶特级原料精制而成,条索紧细,芽毫显露,内含物质十分丰富。

茶叶中一直都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由此可见此款茶的选料讲究,为后期的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茶“80304”藏家,中茶六堡茶南宁江南万达专卖店,笔者也与众茶友品鉴了该茶。

茶汤开泡,从淡淡烟香沁心入脾,到茶至三道,槟榔香初显,松烟香渐现;之后,槟榔香高爽,松烟香浓郁,六堡茶特有的两种香气始终如影随形,纯正纯净,水路绵长细腻。这都体现了这款茶发酵工艺细节把控到位,又经过了“一茶多藏”的窖藏工艺,所以才能短短两三年陈化,就已表现突出。

优秀的品质不会被埋没,这款“80304”在第二届中茶六堡茶斗茶大赛(2021)中,夺得了“新生代组七星茶王”称号,开始渐露锋芒。目前在市场上,已被不少眼尖的藏家盯上,价格也表现出强劲的上升劲头。

但相信,好原料、工艺佳、后期转化空间越大,未来更可期。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钟丽娅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五里亭茶叶市场27载沉浮录

这条茶叶街和我同龄。

 

1992年9月8日,福州农垦局从原有的茶叶厂房中拿出一个旧厂房改造成约400平方米的摊位式茶叶交易市场。创始之初,街上就是18家简易的摊位,用来收购毛茶、批发茶叶。

 

9月8日,比我大了整4天。

 

这里的老商户告诉我们,“这是福州唯一一个政府批准的茶叶交易市场,只有这里才能挂上‘福州市茶叶批发市场’的牌子。”说的时候昂着头,挺着胸,这是第一批在这里开店的“老人们”的骄傲。

 

图片由满香堂提供

 

那天,我们特地去了一趟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拍摄视频素材,Z同事是第一次到这里,到了之后她转过头和我说了一句,“我特别喜欢这种街巷,感觉有很多的故事”。

 

是。故事很长,有将近27年,故事很多,大约有700个。

 

视频短片:五里亭茶叶市场沉浮录

 

2008年最顶峰的时期,这里聚集了六七百家商户。如今,已经少了一半。

 

1992年-2008年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发展区位图 图片由满香堂提供

 

人越来越少,车越来越多。虽然街道不算窄,但在这里开车是个耐心活儿。当你看到这里的场景也就明白了,因为停车位少,所以大家就把车停在了街道两旁。才一个来回的路就遇到两次三车交汇的状况,免不了折腾一小阵。抬起头到处都能看见交织错乱的电线,老旧到褪色的广告牌,人眼所及,都在告诉你它已经老了

 


因为硬件老旧、商业模式老旧,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从几年前来时就一直就在“被拆迁,欲重建”的消息中。

 

这一天,我们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1. 爱茶,所以事茶,最后养刁了自己

 如果有人问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那我一定不假思索地说:“淘茶!”

 

虽说是批发市场,但这里从不缺好茶。这里不少人,都颇有大隐隐于市的风范。

 

F老师在五里亭开了一家茶行,是个十足的爱茶人,最近正筹划着要去武夷山走一趟,看看今年的春茶,一边也和我们吐槽着腾不出时间去,因为这一去至少要四五天的时间。

 

每年春茶开采的时候,F老师一定会到各个茶叶原产地去,他说,要自己去茶园里看一看才能放心。作为一个爱茶人,他不允许自己店里有品质太差的茶叶。

 

“有一些人在外面买了一两千的茶带过来让我喝喝看,我一喝,拿店里的茶一对比,还不如店里三百多的。”F老师觉得气愤又无奈。虽说是个生意人,但F老师始终在坚守自己的道义。

 

五里亭的茶叶主要以批发为主,但也走一些零售。提到每年的销售量的时候,F老师坦言,茶叶一入一出,加上每年自己喝茶,招待朋友喝茶,收支基本就是持平的状态。

 

“就是够活着!”一位在这里坚守了二十多年的“老人”S老师跟F老师一样,靠着五里亭的这家店糊口。他的店原本在茶叶批发市场南区的街道旁,后来因为租金涨价,就把店移到了楼里面。

 

S老师是国企的退休老职工,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建起来之后,他就在这里开了家茶叶店。

 

“买茶还是喝茶?”才刚坐下来,就冷不丁的冒出了这句话。

 

我心里一惊,这是不欢迎?

 

随后见他笑笑地说:“如果是买茶,就给你试喝一下xx款的茶,如果是喝茶,咱们就换一种。”

 

这家店主营福州茉莉花茶,因为市场导向的变化,其他的各种茶也都有。几乎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所有的店都是这样,从销售单一的茶叶跟随着市场潮流,慢慢开始成为了集各类茶于一体的“杂”家。

 

流行什么卖什么,是这里的潜规则。

 


S老师说,来他这里的散客大部分都是老福州,虽然武夷岩茶、白茶这几年很受欢迎,但是老福州还是好这一口冰糖甜的茉莉花茶。在闲话中,S老师提到了福州茉莉花茶的难。因为这几年市场上流行白茶,导致了茉莉花茶的原料价格上涨。

 

白茶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成品茶出得快,不像茉莉花茶,春天收好了毛茶,还要等到夏季茉莉花开的时候再进行窨制,中间隔了好几个月。不过因为S老师自己喜欢做,习惯在这里呆着,也就没多想其他的事了。

 

习惯这东西就像吗啡,一旦碰上了便会如影随形。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离开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的原因之一,习惯了,最好可以呆得久一点

 

视频短片:五里亭商户众生相

2. 五里亭藏着他们的使命

开始习惯在街角的某家饭馆吃饭,开始习惯路边一只流浪狗的身影,开始习惯呆在同一个地方,开始习惯做同一件事。难道只是习惯了吗?不,在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里,还藏着他们的使命。

 

算上今年,高愈正正好在这里开了20年的店,他经营的是一家纯手工加工炭焙茉莉花茶的茶行。

 

走进店里,你就会看到墙上高挂着茶叶泰斗张天福的题字——“茶业世家”。

 

高愈正生长在茉莉花茶茶叶世家,对茶,尤其是茉莉花茶,有着浓厚的情感。1999年,茉莉花茶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他来到五里亭开了这家店。这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对茉莉花茶更有着满腔的热情。这三年,高愈正除了经营自己的茶叶店,每周二都坚持去普及福州茉莉花茶,自己做课件、做PPT,教学的同时自己也不断在翻阅资料学习。

 

高愈正


喜欢用玻璃杯泡茉莉花茶,欣赏茶叶翻转舒展的姿态;喜欢看80年代的茶叶书籍;喜欢去研究各地的茶叶和茶叶技艺。他藏在五里亭的使命,是传承

 


店里最贵的那款茶,就是以他父亲的名字命名。如今,他的儿子也在从事这个行业。子承父业,代代相传。他说,他相信茉莉花茶的春天很快就要到来。

 

对于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的改建,高愈正有些忐忑,又带着期许,“五里亭这个茶叶市场如果是要改建,是我们商家所不能左右的。那作为我来讲,当然希望能恢复到原来繁荣的市场景象。”

 

高愈正的使命是传承,而陈金堂在面对茶叶店生存的问题时,考虑的是百来人的生计。

 

陈金堂


陈金堂比高愈正早两年入驻五里亭茶叶市场,当时还只有一二十家的茶叶店。他的茶叶品牌是跟着永辉的专柜一点点做起来的,当时的永辉还不是超市,只是一家便利店,通过朋友介绍,陈金堂把茶叶放在专柜上销售,“当时都是纸包装手工包装。消费者看到我们的茶叶的香气不错,口感可以,然后价格也合理的情况下,他们也介绍了不少了客人”。

 

抱着“有人投诉就回家,没人投诉就跟着永辉走”的态度,陈金堂慢慢开始把品牌做得小有名声。但他不愿意离开五里亭,这里是他的根基。

 

“只能前进不能退!发展可以缓慢,但不能撤退,公司还有百来号员工,作为法人要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会负责”。陈金堂的肩膀上已经担了这样的担子,不是自己说不干就不干的状态。

 

举得起放得下的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的叫负重。这条街究竟会变成什么样,这些人还会不会再回来?所有的答案都只能交给时间去验证。

3. 拆迁拆不走的茶生活

有人因为爱茶而来到这里生根,有人因为生意来到这里谋生,也有人为了实现另一个理想来到了这里。

 

陈辉如今虽然还身在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但已经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自己其他的事业上。

 

“因为没事做了,就到五里亭开了一家茶叶店,前5年都在卖茶叶,后来就当成了和朋友喝茶聊天的地方”,陈辉从2011年年底来到五里亭,当时红茶进入尾声,岩茶渐兴。后来因为原本店面所在的街道已经拆迁了,所以搬到了隔壁街道的二楼工作室。

 

陈辉


陈辉选择在五里亭开店,只是为了做一份可以自由支配时间的工作,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后来慢慢喜欢上了在五里亭的生活,“对这里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跟朋友一起喝茶、斗茶,这是在五里亭最有意思的事情”。

 


茶这个行业有一种莫名的魔力,你一旦涉入其中,就很难再抽身。

 

而他继续在五里亭经营自己的工作室,一是因为这里的租金不高、交通便利;二是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陈辉坦言,如果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的改建期超过两年,也就不会选择继续留在这里了。

 

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的命运究竟如何呢?今年年初,就盛传五里亭茶叶批发交易市场将于今年第四季度进行升级改造,升级成为以茶叶经营为主,集茶叶、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大型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综合体,定位“中国东南最大的农产品交易中心”

 

林伟是茶城的经营者之一,在改建消息确定之后,他与商户们交流过茶城改造的新理念,相对来说,大家都比较支持新的发展趋势

 

林伟


林伟所在的公司是从2005年开始建设海峡茶都,2006年5月16日正式对外营业,经过福州晋安区政府的牵线搭桥,把原本只有一条的茶叶街扩建成为一个规范的茶叶市场。从1200平方米到50000平方米,从交易额不到1000万元到高峰时期年交易额30亿元,福州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福建茶叶的标志性名片。

 

在他的规划愿景中,希望把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做成有名的商业街区,吸收更多新颖的商业模式。并且已经规划好将周边的楼盘店面作为商户改建期间的过渡,也并不担心这方面。

 

根据林伟的描述,新的茶城将在2022年以后改建完成

 

视频短片:互相成全,不离不弃,是他们与五里亭的别样情谊

4. 无能为力,则顺势而为

作为茶城经营者,林伟不担心改建的过渡期,但作为商户,就不得不考虑过渡期间客户的流失量和经营成本增加的问题。

 

郑国在五里亭开店已经10年,常年活跃在各大茶叶赛事、活动中。通过这么多年的积累,也已经开始和朋友合伙开起了品牌店。在五里亭以批发为主的店面和在外经营的品牌店完全是两个相反的经营模式,从形象上就差别迥异。

 

郑国


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的店面对形象没有太多的要求,所以当你来到这里时,会看到它杂乱无章,墙上的广告牌已经多年没有更换,泛白褪色。商户不愿意在这方面做固定的资金投入,也随时担心着会被拆迁。

 

虽然有了一家品牌店,但郑国并不打算停掉五里亭的这家店。“没有想过要搬走,做得很顺,业务也在持续增长,在这里这么多年了,客户也认”,郑国当初选择在这里开店,就是因为这里的包装、物流等配套设施比较完善,省去了商户很多的中间环节。

 

他也向我们透露,其实有一些商户已经在外面物色店面了

 

“我会主动加入好的市场”。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另一家茶叶店的老板苏龙海对于新市场、新业态怀有很大的热情,也一直在考虑到五里亭以外开店,对于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的改建,他也希望能够继续留下来。

 

苏龙海


苏龙海的茶叶店以经营铁观音为主,后来随着市场热度的变化加入了红茶、岩茶、普洱茶、白茶等等。苏龙海做批发,也做一些零售,平时最畅销的批发价位在一百多到五百多,零售价位在一千到两千之间,每年的销售额大约能在六七百万。

 

“有很多的老客户认这里,所以希望待得越久越好。”苏龙海希望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的改建能够带来更好的平台,“福州五里亭茶叶市场对一些商户,其实是很大的支持,在这里安家立户,成为一个港湾。让很多商户在这边,成立一番事业。我们也期待着这个市场改建成功,继续留下来,把茶产业做的更好,也把茶文化也做的更好。”



有人走,有人留,有人想走走不出去,有人想留留不住。

 

27年,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见证了福建茶业的沉浮,诞生过累足成步的大品牌,留下了传承不息的茶人故事。

 

它要走了吗?它还会回来吗?它会回到当初的蓬勃朝气吗?

 

这些商户的心里没有答案,只有一个希望。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