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台弯高山生态茶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24 秒)

王美蓉:雪域紫雅要“香”出茶马古道

  从成都平原向西南行进,二郎山一过,霎时碧空如洗。高山峡谷,雪山环绕,这是茶马古道从成都平原进入藏区的第一站,和100多公里外的成都,已是迥然不同的光景。

  “蒲泸一家亲”“携手冲刺 脱贫奔康”……山坡上,一片片整齐的茶园与巨幅宣传招牌都在昭示着这里的变化:种茶树、养蜜蜂、种樱桃、搞民宿……昔日的马铃声声犹在耳边,在蒲江县的对口支援下,泸定县曾经贫瘠的山村已换了天地。

  【讲述·我的受援故事】

  从奔腾的大渡河谷一路向上,海拔1800多米的甘孜州泸定县得妥镇紫雅场村,树林连绵成片,山顶云雾缭绕,山坡上的茶园反射着阳光,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青翠。

  趁着清晨的好天气,51岁的王美蓉拿出竹篓和修枝剪来到自家的茶园中,一边采摘,一边修剪,口里还念叨着技术要点:现在采两叶一芯,主干保留到1.2米……

  “蒲江的专家说了,不同季节茶叶采摘的规格不同,采完就要修剪整齐,明年春天的嫩芽才能发得好!”王美蓉四下望了望,满意地笑了,“现在这两亩茶园成了我们全家的希望,没想到,种了一辈子茶,这两年总算摸到门路了。”

  怀疑

  我们种了一辈子茶,还要你来教?

  ■听说茶叶的价格还能翻几番,王美蓉根本不信,“我都种一辈子茶了,茶叶收益有多高,难道我还不知道?”

  说起紫雅场村的茶叶,王美蓉很是骄傲:“从我记事起都知道咱们这里的茶叶很有名,以前可是贡品呢!”

  紫雅场村海拔1800多米,这里阳光充足,雨雾充分,优越的生态、气候、土壤条件,让这里的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口感鲜香清爽,品质格外优良。加之这里历史上就属于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据泸定县志记载,紫雅茶在清朝年间就是土司进贡清廷的贡品,在当地已经名气不小。

  不过,王美蓉的骄傲很快被惊讶替代了。当蒲江县对口支援工作队第一次来到这里,告诉村民“只要标准化程度提高,这里的茶叶价格起码高几倍”时,大家都觉得是天方夜谭。“我们都种了一辈子茶了,茶叶卖得到好多钱,还要你这个年轻小伙子来教我?”

  王美蓉口中的年轻小伙子,是蒲江县援藏队派驻到紫雅场村的驻村队员钟涛,从四川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毕业的他,已经从事了十多年茶叶产业工作,是个不折不扣的“茶专家”,因此,当对口支援工作队来到这里,他一眼就瞧上了这个村,自告奋勇地驻扎到这里,准备带着村民大干一场。

  “都是茶叶,还分雀舌毛峰红茶黑茶?”“什么?茶叶不只是春天,还可以一直采到9月?”“管理得当产量可以增加几倍?”听到钟涛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的宏图大志,王美蓉和村民却是连连摇头,“他说得好听,但我们就是觉得不可能。”

  2017年10月,当蒲江县成佳茶乡同心社区的茶农历经整整一天,背着精挑细选出来的1万多株茶苗来到紫雅场村时,尴尬的一幕出现了:空荡荡的坝子里只有一两个村民,免费送来的优质茶苗竟然没有人领!看到队员们满头大汗的样子,王美蓉觉得心里有些不忍,“钟涛他们挨家挨户来劝我们,我觉得很过意不去,想想反正不要钱,就试一试吧。”半信半疑地,王美蓉领到了2亩茶苗,在钟涛等人手把手的指导下,在屋后的玉米地里走出了标准化茶园的第一步。

  转变

  太震撼了,我也想要蒲江那样的茶园!

  ■去蒲江参观了5天,回到家的王美蓉成了小喇叭:太震撼了,我也想要那样的茶园!

  茶苗种下去了,但大家的信心并没有多少增长,有的村民甚至“嫌弃”钟涛婆婆妈妈:“他老是叫我们这样那样,一会儿要剪枝,一会又要翻地,采茶也要按他们的标准来……”王美蓉回忆起当时的感受,“太麻烦了!”

  可是,当王美蓉等人到蒲江成佳镇的茶山扎扎实实地参观了几天,“麻烦”的感觉却变成了“震撼”。2018年4月,蒲江对口支援工作队组织紫雅场村村民免费到蒲江参观,还没下车,大家便被车窗外的景色震惊了:只见青翠的茶山连绵起伏,整座山上全是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茶树,穿着围裙,背着竹篓的茶农正按照企业的要求采摘茶叶,“这就是标准化茶园,茶树的高度一样,株距间距都是统一的……”一边看,钟涛一边耐心地给大家解说,“其实紫雅场村的高山茶品质更高,我们好好干,以后挣钱得很!”

  接下来的现代化茶叶加工厂更是让村民开了眼界。“有绿茶、红茶、黑茶,从杀青到理条再到揉捻、发酵、烘干,全是流水线生产,还有单独的手工茶,都是一片茶园里出来的茶叶,但花样好多,价格也不一样,咱们的鲜叶才卖50元每斤,可人家这些制好的茶可以卖到几百甚至上千元一斤呢,真是想都想不到!”

  5天的参观结束了,回到村上那段时间,王美蓉成了村上的“小喇叭”,逢人就说她在蒲江的所见所闻。从那时开始,村民终于心服口服地按照钟涛的要求搞起了生产,“我们也想要蒲江那样的茶园!”

  憧憬

  我们紫雅场村的茶叶要卖到全国

  ■品质好了,品牌有了,咱们紫雅场村的有机高山茶要香出茶马古道,卖到全国!

  从紫雅场村村委会远远望去,山上一片青翠的茶园内,一幢红房子格外醒目——这是蒲江对口支援工作队为紫雅场村集体修建的自动化茶叶加工厂。

  工厂刚建好,设备正在陆续进场,王美蓉和几名村民也过来看稀奇。“这是杀青机,这是理条机,制作雀舌等绿茶要用到;那边是揉捻机,清明过后的茶叶就可以用这个做成毛峰;这台是发酵设备,红茶、黑茶都用得上;很快还会有烘干和提香的机器。”钟涛指着各台设备一一介绍,“有了自动化工厂,就能做出各种等级和品类的茶,品质更稳定,价格也高多了!”

  虽然一台设备也不认识,王美蓉却很期待,今年村上试着建了一个简易加工厂,只能以手工制茶为主,王美蓉家的2亩老茶园就已经破天荒地卖了3000多元钱,“以前每年就卖个几百元钱,等我新种的两亩新茶有收成了,估计还要翻个番!”

  全自动加工厂即将投入使用,蒲江对口支援工作队又在谋划一系列新动作:为茶园和工厂申请SC认证、有机认证和质量安全认证,以及打造品牌、拓宽销售渠道,从根本上解决紫雅场村茶叶发展的长远问题。

  “品尝一下我们的雪域紫雅。”钟涛把记者带到村委会,拿出一盒茶叶,只见牛皮纸的外包装设计融入了当地特色的泸定桥、大渡河、雪山等元素,生态气息扑面而来,盒子里是单独包装的小袋茶叶,打开一包,用玻璃杯冲泡,汤色清醇、回味甘甜,整个屋里都洋溢着绿茶的清香。

  “我们把紫雅场村的茶叶带到成都农博会、四川省茶博会、广交会等展会去推介,反响非常好,许多客商自发找上门来,今年的雪域紫雅已经卖到每公斤800多元,红茶也早就卖完了,现在我们正在开发黑茶系列。”

  如今的紫雅场村已将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目前已建成800亩高山有机茶基地,未来2至3年还将增加1000亩,并依托蒲江县的渠道打通了电商平台,“我们紫雅场村的茶叶要‘香’出茶马古道,还要卖到全国!”王美蓉憧憬地说。

  【心声·我的对口支援历程】

  “退堂鼓”敲了两次

  但他选择了坚守

  “我们再组织一批茶苗,你们还想要吗?”“我要!”“我也要!”……

  今年的茶叶销售已进入尾声,蒲江县援藏队派驻到紫雅场村的驻村队员钟涛又开始准备茶叶基地的扩大事宜。听到村民踊跃地回应,他眼睛笑成了两道弯月:“太不容易了,幸好当初没放弃。”

  “2017年刚来的时候,我一腔热情,没想到迎头就是一瓢冷水。”钟涛告诉记者,第一次来到紫雅场村,恰逢塌方道路中断,村支书骑着摩托来接他上山,车轮在悬崖边上直打滑。钟涛两只手死死抓着村支书,下车才发现,对方肩膀竟被抓出了青紫的淤血!“我当时就想,茶叶是个需要标准化、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产业,这里条件这么差,要不就算了,换个地方搞?”

  “退堂鼓”只敲了一晚上,第二天,钟涛便上山看茶园、问情况,“基础设施虽然差,但种茶的环境很不错啊,只要管理好,还是很有希望的!”

  接下来一段时间,用村民的话说,钟涛仿佛“打了鸡血”,在山上仔细搜寻合适的种植地、回蒲江请技术人员、联系免费茶苗、为村民制作技术要点……很快,蒲江成佳镇同心茶叶合作社免费赠送的6万株福鼎大白茶苗送来了。不巧的是,当天山路又断了,可他还是兴冲冲地和来这里的省生态环境厅尹嘉奇等几位支援队员一起,顶着烈日来回走了十几趟,用背篼把茶苗背上了山。

  可是,没有人要。许多村民宁可继续种玉米也不相信钟涛描绘的蓝图,钟涛热情高涨的心一下子又被“打回原形”。怎么办?彻底放弃了?

  “其实,将现有的茶园做一些简单改造,请蒲江的茶叶企业过来收购一些,做点代加工,也能提高收入。”那段时间,钟涛的脑子里不断跳出这样的念头。可思索良久,他还是不想放弃,于是,挨家挨户做动员,终于将600株茶苗下地了。

  茶苗下地,信心便更加坚定。他拧着一股劲,培训没人来就自己上门去教;农户不会加工就自己带头搞,3年的时间,800亩茶园建起来了,加工厂有了,品牌也注册了,每亩帮助农户增收了3000元左右,钟涛的付出有了回报,“最关键的是,他们的意识转变了,就算今后我们不在这里,留下这片茶山也能带富一方,真正帮助他们走上奔康的道路,现在看来,我的坚守是值得的!”

  【对口支援·实事说话】

  蒲江和泸定,二郎山的两头,既有着产业的延续,也有着资源的互补。自2016年9月蒲江县对口支援泸定县以来,按照两县“互补型、跨区域、一体化发展”定位,聚焦产业发展、民生事业、智力帮扶等重点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累计投入对口支援资金2527.9万元,实施对口支援项目127个,为山那边的贫困地区注入了新鲜血液,让泸定在甘孜州率先脱贫、率先奔康。

  突出发挥两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蒲江县共规划出产业发展、民生保障、智力帮扶等8大类18个大项目,细化实施海子村脆红李、紫雅场村茶叶、和平村雪桃等产业支援项目65个,从选择极具代表性和辐射带动性的贫困村着手包装了加郡乡海子村、冷碛镇黑沟村两个定点支援整村提升打造项目,并根据泸定民生保障和人才需求编制了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就业帮扶、智力援建、基础设施等项目62个。

  其中,借鉴蒲江雄厚的茶产业基础,助力泸定紫雅场村高山有机茶产业发展,已打造出“雪域紫雅”高端茶叶品牌;吸收蒲江农文旅融合发展经验,助力泸定打造特色民宿,蒲江参与支援的海子山康养度假区成为泸定9个乡村振兴示范点之一;依托蒲江办节办会经验,在蒲江、泸定两地共办樱桃节6场;引入蒲江“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社会资本”等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雪桃产业示范园、“贡嘎中蜂”等支援项目,助力泸定实现农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为泸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一边发展产业,蒲江县还动用一切资源帮助泸定对外推广。梳理泸定的资源优势和投资环境,蒲江县投入资金帮助制作泸定县招商引资宣传片,开展联合招商引资活动6场次,协调两县联合举行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仪式,促成泸定县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83.1亿元;组织泸定企业和农特产品参加第23届新春年货购物节、第七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中国(上海)国际有机产品博览会等9场次,有效提升了泸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记者手记】

  怀揣坚定的信念 用行动肩负起责任与担当

  “秋风淅淅桂花香,花底山蜂采掇忙。但得蜜成功用足,不辞辛苦与君尝。”

  从兴隆镇和平村养蜂大户张洪彬家的院子里放眼望去,远处崇山峻岭,山巅云卷云舒。张洪彬说,他家养的蜜蜂就在山巅采集狼牙刺、五倍子、党参等中药材花粉,因此,和这一带的养蜂户一样,他家的蜂蜜总能卖个好价钱。

  张洪彬家的蜜蜂仅生活在藏区一带,名叫贡嘎中蜂。贡嘎中蜂耐寒、活动敏捷、抗病能力强,嗅觉灵敏,出巢早,归巢迟。它们不畏严寒酷暑,常年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大山间穿梭,采集高山上零散的蜜源,它们用绚烂而短暂的一生,只为带来那一口甘甜。

  回转身去,蒲江县对口援助泸定工作队队长吴孟贤正和张洪彬攀谈着今年的蜜蜂增收情况。“蒲江县新增财政帮扶资金277万元作为奖补资金,激励成都三千米甜蜂业有限公司落户泸定发展的‘贡嘎中蜂’养殖支援项目,现在已经累计发放贡嘎中蜂7500余群,帮助全县38个贫困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带动800户以上贫困户增收。”吴孟贤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身旁飞过的贡嘎中蜂也似乎成了他和其他对口支援队员的化身,他们从舒适的成都平原来到高原泸定,怀揣坚定的信念,用行动肩负起责任与担当,他们将藏族同胞的利益装在心里、举过头顶,排除千难万险,因地制宜推动当地发展;跋山涉水,进居入户,访贫问苦,为藏族同胞送上温暖与关怀……他们用心血和汗水书写着一个大大的“爱”字,甜到藏族同胞的心坎上。

  [编辑:李孟秋]

  来源:成都日报 方明远 严斌 陈泳 摄影 于谭阳

鄂渝湘北纬30°环线:一脉好茶美景,无限惬意风情

北纬

30°

一个神秘而奇特的纬线,它穿越了四大文明古国和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最富饶的平原、最雄伟的高原和最奇绝的山地。

在中国中部,从湖北武汉出发,经重庆巫山向湖南张家界、岳阳楼,再由湖北咸宁返回,可形成一个自驾环线,沿途美景、古迹数不胜数。

在神秘的山川林海,与温润的湖泊湿地里,还能窥得鄂、渝、湘三地的不少好茶。

今天《请你喝杯湖北茶》便通过图文,带大家沿这条环线逆时针行进,一览茶香风光。

01

第一站

武汉

环线的旅程从湖北武汉开始。

武汉处于中国茶叶产区的中心地带,且拥有两江交汇、九省通衢的优越地理位置,“十里帆檮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便是过去对武汉汉口的生动写照。

17世纪以来,汉口逐步成为福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产区茶叶外销的最大集散中心,1887年跃升为对外茶叶贸易第一大港,享有“东方茶港”的美誉。当代美国历史学家罗·威廉有一句精僻的话:“茶叶是汉口存在的惟一理由”。

图丨江汉关大楼

茶叶贸易是汉口这座城市的根与灵魂。至今保存完好的万里茶道遗产点江汉关大楼、巴公房子、永利银行旧址等形态丰富的汉口俄商近代建筑群,依旧续写出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图丨巴公房子

新洲的旧街白茶、城楼寨茶,江夏的光明茶等是武汉较为知名的茶叶。

图丨城楼寨茶

02

第二站

随州

从武汉的西北部福银高速出发向西北方行驶,旅程来到下一站随州。

随州,既是“汉东诸姬随为大”的历史古城,也是湖北最年轻的地级市。

这里是人文始祖之城。5000多年前,炎帝神农氏在这里首植五谷、遍尝百草,开创华夏农耕文明,留下中华文明第一组伟大的脚印。

这里也是编钟乐祖之城。沉寂2400多年的战国曾侯乙编钟,1978年在随州惊艳“现身”,改写了世界音乐史。作为“大国重器”,编钟多次出现在我国重大外交场合。

图丨随州大洪山金顶

随南的大洪山云峰山茶场、随北的桐柏山草店车云山茶场,是这里比较有代表性的万亩茶场。

图丨随州神农茶业茶园一隅

条索挺直,芽头肥硕匀齐,银绿隐翠,冲泡时,茶芽立于杯底,形似银剑竖立,亦像雨后春笋;品饮时,清香高鲜,滋味醇和,汤色嫩绿明亮。这便是神农故里独具香气和味道的“随州芽茶”。

图丨随州芽茶

03

第三站

襄阳

第三站的襄阳,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集楚文化、三国文化、汉水文化为一身。

《三国志》86卷中有18卷写到襄阳;《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2回故事发生在襄阳。

金庸的经典著作《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有260多次提到襄阳。

图丨襄阳古城风光

襄阳古城雄据汉水中段,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筑防御体系之一,也是中国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之说。

古城总长为7千余米,城垣上设置垛堞4千多个,古城护城河最宽处约250米,平均宽度180米,为亚洲最宽的护城河。

图丨襄阳古隆中

襄阳高香茶也完美印证了古城的豪迈之气。无论绿茶、红茶、黑茶,均以尖锐、霸气、冲击力强、刚性十足的“高香”风格,令人印象深刻。

图丨襄阳高香茶

04

第四站

十堰

离开襄阳后,行车一个半小时左右便到了位于秦巴山区边缘的丹江口水库——这里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被誉为“亚洲天池”。

登上水库大坝,碧波万顷,美不胜收。紧邻大坝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是全国唯一的南水北调中线主题文化旅游景区,也是唯一的园区实景型调水文化与水利移民精神展示体验地。

图丨丹江口水库大坝左岸

沿着福银高速继续向西,则进入了武当山。

武当山古代建筑群严格按照真武修仙的故事统一布局,并采用皇家建筑规制,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仙山琼阁”的意境,体现出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和“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故宫”。

图丨武当山紫霄宫

山水之奇,赋予了武当山茶“形美、香高、味醇、有机”的底色。而一代代不断丰富的武当文化、道教文化则赋予了武当山茶独特且深厚的文化内涵,使之被誉为“中国第一文化名茶”。

图丨武当山茶

05

第五站

神农架林区

在十堰转向209国道向南行驶,则进入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三冠王”名录遗产地——神农架林区。

图丨“三冠王”名录遗产地——神农架林区

这里,既有原始密林绿海涌动,又有湖光山色碧波万顷,高山草甸、山泉云海、原生态无人区……一年四季轮转,都有不同的壮阔风景。

凭借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举世罕见的珍稀物种,应接不暇的特殊性景观地貌……使它被称作“华中大地上的神秘绿色王国”,令人心生向往。

图丨神农架九大湖湿地

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只用茶树专用有机肥精心管理等,造就了神农架茶叶的“野”。林区内茶园仅1万余亩,且“坚决不再新增茶园面积”,让这里的“木鱼绿茶”“神农奇峰茶”物以稀为贵,滋味更原始、更醇厚。

图丨木鱼绿茶

06

第六站

重庆巫山县

图丨巫山小三峡

离开神农架林区继续向南行驶,经宜昌市兴山县转向沪蓉高速向西行驶约两小时后,可到达重庆巫山县。

从巫山远眺山间云雾的那一刻,方能更懂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难怪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为它书写了6000余首名诗名赋吟咏。

重庆巫山守着长江,有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之生态,也有三峡红叶、四季云雨之美景。

图丨近观神女峰

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巫山拥有巫峡的全部和瞿塘峡的大部份。巫峡以幽深秀丽擅奇天下,峡深谷长迂回曲折,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屏列大江南北,尤以“神女峰”最秀丽。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宛若一个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故而得名。

古人有“峰峦上主云霄,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泰、华、衡、庐皆无此奇”之说。每当云烟缭绕峰顶,那人形石柱,像披上薄纱似的,更显脉脉含情,妩媚动人。

巫山大山深处雾岭之中,生长着独有的林擒,由其树叶精制而成的茶叶便是“巫山神茶”。“巫山神茶”在夏季有隔夜不馊的绝处。经过巫山人反复比对冲泡,一壶茶,放入三片叶子最合适,因此又称之为“三匹罐”。

图丨巫山神茶

07

第七站

恩施

惊叹于壮观的巫山之美后,一路南下,将再次进入湖北,来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图丨恩施大峡谷风景

作为恩施母亲河,清江横穿恩施后,将423千米中最美的一段留在了恩施,那就是恩施大峡谷。

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喀斯特地貌天然博物馆”:绝壁、峰柱、地缝、天坑、溶洞、竖井、天生桥、石芽、峰丛、溶蚀洼地、悬谷、溶丘等让人应接不暇。目力所及的巨大石壁后面,还有很多落水洞,落水洞又与暗河相连,构成一个迷宫般的世界。

集雄山秀水于一身的恩施,除了“美貌”,也极具“内涵”。

这“内涵”,是为她赢得“华中药库”美誉的2080余种药材,是为她摘得“世界硒都”桂冠的世界上唯一独立的硒矿床,也是位跻中国四大铁矿之一的鄂西铁矿、中国四大磷矿之一的走马磷矿……

图丨巨大石壁与落水洞等奇观,构成迷宫般的峡谷风光

恩施硒茶也是其内涵的代表。

“恩施硒茶”并不是单一的茶类品牌,而是恩施州域公用品牌。它包括恩施玉露、利川红、鹤峰有机茶、伍家台贡茶、来凤藤茶、巴东郡贡茶、巴东红、咸丰唐崖茶......涵盖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及特种茶。各品牌争奇斗艳,蕴藏着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和茶之韵味,和而不同。

图丨恩施玉露

08

第八站

张家界

向南的下一站,进入到湖南境内。

湖南张家界,我国唯一一座以旅游立市的城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

经年累月地风化、流水切割、重力坍塌,如同能工巧匠的刻刀,从张家界的山水中,雕刻出无数石林奇峰、峡谷溶洞。因此,这里被称为“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和“中国山水画的原本”。

图丨张家界风景地貌

去年2月,外交部部长助理、新闻司司长、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在海外社交平台个人账号上,向全世界网友推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美景。特别提到了一座天然石桥,此桥桥面宽约2米、长20余米、绝对高度350米,被称为“天下第一桥”。

桥上苍松挺拔,桥边古藤垂挂,桥下深不可测。走在桥上,令人惊心动魂,眺望桥洞,叹为观止,平时吞云吐雾,气势壮观雄奇。

如果说石桥佐证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么天门山盘山公路则彰显出人与自然相融的和谐之美。公路就像一条巨龙,蜿蜒迂回,扶摇直上。路面海拔从200米急剧提升至1300米,180度甚至可以说360度的拐弯层出不穷。更为神奇的是,从山下到山顶,这条大道刚好99个弯,暗合“天有九重,云有九霄”的传说,难怪有人叫它“通天大道”。

图丨天门山盘山公路

奇山秀水育好茶,张家界莓茶(在湖北恩施地区也称“藤茶”)非茶胜似茶,身披白霜,在民间被称为神仙草、长寿藤,是我国独有的品种。生长于武陵山脉石英砂岩土壤中,因黄酮含量高,有植物界“黄酮之王”的美誉。

图丨张家界莓茶

09

第九站

岳阳

从张家界离开后一路向东,经常德到达“江南最早的古城”之一的岳阳,它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著称于世。

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正好位于洞庭湖与长江交汇之处,是自古以来的重要交通枢纽。

洞庭湖犹如一个天然的大水库,容纳四水,吞吐长江,调节洪水。从洞庭湖上空遥望岳阳城,不仅可以看到湖面上忙碌的渔船,还可以看到湘江主航道上行驶的巨型货轮,以及连通岳阳与君山的洞庭湖大桥。

图丨岳阳江豚湾景区

岳阳楼耸立在岳阳市西门城头、洞庭湖畔,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并且是三大名楼中唯一一个保持木质架构的古楼。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问世,便震撼了世人,使岳阳楼成为中华文明中重要的文化符号。文中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何等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是何等胸怀?或许只有登临岳阳楼后,方能略微体会到其中的深层次况味。

图丨岳阳楼

岳阳的君山银针是黄茶中的佼佼者,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君山银针被誉为“金镶玉”,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成品君山银针茶,外形芽壮多毫,条直匀齐,着淡黄色茸毫,冲泡后杏黄明净,香气清高,味醇甘爽,叶底黄亮。

图丨君山银针

10

第十站

咸宁

环线旅程的最后一站来到了有着“湖北南大门”之称的咸宁。

咸宁九宫山横亘于鄂赣边境的幕阜山脉中段,海拔1657米,是幕阜山最高峰。森林履盖率达96.6%,6.2万亩森林每年向空中散发3000多万吨水汽,使九宫山遍地喷泉飞瀑,四季涌流不竭。

九宫山是中国五大道教名山之一,与青岛崂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齐名。也是中国唯一一座有阿弥陀佛道场的道教名山。这里一山藏三教(道、佛、儒),十里不同天。每一脚都踩到文化,每一步都遇见历史。

图丨九宫山能源发电设施

咸宁温泉赫赫有名,有“一城十二泉”之说。2006年,咸宁被评定为“中国温泉之乡”,华中地区唯一入选城市。

“十二泉”统称“温泉沸波”。沸波水温达到50℃,经常沐浴可起到防治“未病”的作用,是养生修心的绝妙选择。咸宁温泉的开发和利用,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宋时“温泉沸波”被列为“咸宁八景”之一。温泉沸水出自岩窟,水激石岩,沸沸涌涌,雾气蒸腾。

咸宁温泉系硫酸钙弱放射性氡泉,对慢性颈肩腰腿痛、关节炎、神经炎、风湿病及多种皮肤病有明显疗效。

图丨咸宁万豪温泉谷

咸宁产茶历史悠久,是全国三大万里茶道源头之一。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青砖茶产区,“赤壁青砖茶”获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38.16亿元。此外,通城毫绿、赤壁米砖茶、雪顶乌龙茶、崇阳白茶等茶产品种类覆盖五大类。

图丨赤壁青砖茶

至此,从咸宁出发后沿着京港澳高速继续行驶一个多小时,则到达本次北纬30°三省大环线的终点,也是起点的武汉市。

北纬30度,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为神奇的地带,也是华夏巨龙身上的一条彩带,她横贯整个中国大陆腹地,是我国最为瑰丽的风景长廊。

它贯穿了中国两大优质茶区——新安江上游茶区和武陵山茶区,西湖龙井、君山银针、蒙顶甘露等十大传统名茶中有九个出产在这一纬度上,是名副其实的“茶叶生产的黄金纬度带”。

神州大地上,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千年的故事,每一缕茶香都飘荡着生活的智慧。本文所展现出的只是中国茶叶地图上的小小“一环”。在此次环线之旅中,体验到的不只是风景,更是文化、历史和生活的韵味。

来源:请你喝杯湖北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周重林重磅原创:云南古茶园的9种类型

古茶园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大自然的力量,信仰的奇迹,良知的坚守,物种的强大,手艺的传承,缺一不可。

云南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连片古茶园的地方,云南现存古茶树资源总分布面积约为329.68万亩,野生种古茶树居群的分布面积约为265.75万亩,栽培种古茶树(园)的分布面积约为63.93万亩[1],拥有巨大想象空间,然而长久以来,世人对此一无所知。


周重林与前云南省农业厅厅长王敏正、BBC茶纪录片制片一行在保塘考察


证明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那棵南糯山古茶树在1958年才被正式确认,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云南古树茶走上了数字纪元年代。最先被标识的正是这棵南糯山古茶树:800年。以此为标的物,稍后确立的巴达古茶树是1700年,镇沅千家寨的古茶树是2700年……


云南人把古树茶当作经济作物更是在2004年左右才出现,规模化的商品古树茶在2012年才在市场铺开,而云南省政府在2018年11月才正式发文承认云南古茶树的遗产价值与经济价值[2]。


周重林,张敏一行在南糯山茶王树旧址考察


所以说云南古茶树是新物种,真是一点也不奇怪。但在茶乡,古茶树是一种朝昔相伴的植物,古茶树就像茶农的体外器官一样,从他们出生开始,就无法割舍。对大部分民族来说,他们说到茶,专指古树茶;我们今天所谓的台地茶,小树茶,是非常后起的概念。


那么,我们要怎么认识古树茶?从何处着手开始才会最少犯错?


古树茶,古树茶,当然是从古树讲起。从古茶树上摘下来的才是古树茶,对不对?所以,我们首先要强调的是树,不是草;是乔木,不是灌木。


多少年的树才算古树?100年。中国《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第三条有说明,“本办法所称的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中国多地人大立法,也把古树的法定年龄界定为“百年”,所以本书言及的“古茶树”也是指那些树龄超过100年的茶树。而古茶园,自然也是指拥有诸多百年古树的茶园。


郑显静先生拍摄于1990s初期


我们把古茶园与现代茶园比较,就会发现,云南以外的大部分现代茶园里的茶树都是扦插无性繁殖为主,看一棵茶树与另一棵有无区别,顶多就是茶园里园艺师傅把茶园修剪成某种形状而已,或是在茶园里种一些点缀的观赏性植物,增点一点游园的乐趣罢了。


保塘茶树王


但古茶园非常不同,一棵有一棵的看头,一片有一片的看头,你抬头仰视的时候,它与蓝天白云为伴;你低头的时候,它深深地扎根在泥土里,当你随手摘下一片嫩芽放入口中咀嚼的时候,自然与人类早期的秘密生活也逐一呈现出来,甘苦自知。


为了更好地认识古茶园,我们从自然生态、土壤气候、人为干预、民族饮食、采摘工艺等等层面来对古茶园进行分类,分别有9种:野生古茶园、望天古茶园、高叉古茶园、奇迹古茶园科考古茶园、苦甜古茶园、混种古茶园、藤条古茶园以及火烧古茶园。


 本文全文字数14000+

建议收藏阅读

1

野生古茶园

目前我们了解到的野生种古茶树,大多分布于海拔1600m—2400m的森林之中,有相当多的数量处于自然保护区内,多呈居群状分布。在中国,将树体高大、年代久远的野生型或栽培型非人工栽培的大茶树统称为野生古茶树,但它尚无确切的高度和粗度标准以及具体的年代概念[3]。


从1952年在南糯山发现大茶树开始,云南从未停止过寻找野生大茶树的步伐,20世纪80年代,中国作物种质资源考察队先后在云南又再次发现数量惊人的野生古茶树。这些大茶树的主要形态是:高大乔木、叶大革质,嫩枝、顶芽、叶片均无毛。


进山必备


探访版纳之巅滑竹梁子野生古茶园,沿途我们一直在森林中穿行,各种高大的乔木均直刺天空,乔木下是密密麻麻的的灌木丛,除了蜿蜒崎岖的山路,我们没有看到任何裸露的土地,甚至,连我们行走的狭窄的山路都不断被各种植物尝试着侵占,植物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哪怕是苔藓类、蕨类,都不会放过任何可能的一块空间。


路途中,我们也遇到了一片人工栽培型的古茶园,均在山路两边,但也只能说稍有一点规模,因为稍远处就是其它植物的地盘;我们刚好看到本地的一位茶农在自己的古茶园里砍断一棵异常高大的绿萝(攀援在一棵较为高大的古茶树上)。



在其它地方所向披靡的皮卡车,在这里是禁区;即使是摩托车,也非得有超群的技术以及对这片区域不一般的山路熟悉度才能至此……管理的成本高昂,其中包括人工、时间,毕竟来回一趟也不是几分钟就能搞定;如到春茶季,采摘时间紧张,所耗费的人工成本与时间成本将成倍增加。


所以人类索性放弃对自然的管理,让它自己来。


在野生型大茶树下,我们看到的不止是一棵茶树的葳蕤苍莽,不止是一棵茶树的风姿与无数茶花的静美,还有一棵茶树自然形成的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寄生植物都拼命在它身上寻求更大的生长空间,二者的较量在经年里从未停止,且会继续较量。在没有被人类驯化之前,它如此警惕,浑身散发出抗拒的气息,那些被制成茶的半成品,真是难喝啊。它不用讨好人类,它要与野生板栗树、多依果树、苔藓类、蕨类等等植物继续一较高下。

勐库野生茶


可即使这样,植物学家也不怎么待见它,告诉世人,野生茶树的茶叶最好不要喝,有微毒。野茶属于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 (W. W. Sm.) Melch.),较周边的普洱茶种(Camellia assamica (Mast.) Chang var. assamica)要更有光泽度,叶脉不是特别凸显,叶片革质,开的花朵也要比普洱茶种大。但,它长成了活标本,到来的人都是寻根之人。这些人,就像翻山越岭去巴达,去勐库大雪山看野生茶树的人一样,探访即朝圣


今天,我们置身野生型古茶树,会感慨于海拔高度的极限,会感慨砂质土壤、乱石丛生与“上者生烂石”“野者上”的高度契合。远离人类的活动范围,没有人类的干预,它们与万物竞争,又与万物相融,跨越了时间的轮回,能长成今天这个样子,形成今天的口感风味,都是大自然的功劳,与人无关。


 2

望天古茶园

最接近野生古茶园的,是近几年普洱茶界比较热门的国有林望天古茶园,这些茶树并不是野生的,是人类有意种下的。因为民族迁徙、战乱、天灾等等原因,人类撤出了这些区域,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这些茶树的生长都没有遭到人类的任何干预,这也是许多科学家会把望天古茶园当作野生古茶园的缘故。先有古茶园,后有国有林。今天人们看到这些茶树,都与热带雨林的望天树一样,树干笔直,从根部开始就直挺挺奔着蓝天白云而去。

这种类型的古茶树,树干高度是其重要指标,也是最容易分辨与判断的特征。普通的、也是最常见的望天古茶树有十几、二十多米,少了这个高度,也难以被称呼为“望天古树”;较高的望天古茶树能高达40多米,你看到这些树的时候,会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既视感,与普通的古茶树相比,一如长颈鹿站在羊群里,会产生一种天生的喜感。


今天,我们感谢这些树,让世人知晓,如果没有人类的干预,茶树其实会长得更好。来到原始森林,你也会发现,人类世界所谓的农药、化肥,完全体现了人类急功近利的一面。


作者周重林在易武多依树考察望天古茶园


望天古树茶做出来的干毛茶,条索粗壮硕长,光润亮泽。茶农采摘鲜叶的时候,会等到茶叶全面长开,可以采到一芽四叶或五叶这个极限,叶子长开而不老,与茶的持嫩度有关。这个区域的古茶树几乎没有分枝,来自树根的深层营养供给到顶部,需要走一个相对长的过程,显得漫长。但正是“慢”造就了好茶,茶乡的人也说“害地出好茶”,都是说长得慢的树,茶叶喝起来更饱满。望天古树汤感丰富、金黄透亮,一样得益于自然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藤条茶就是模仿国有林望天古树茶,把多余的叶子、花、果都除去,把营养都供给到顶端。



望天古茶树足够高,有独享的阳光,故香气高扬,梗长叶厚,故甜感要明显,这两者与日照带来的副作用——涩感一起构成了独特的喉韵,形成了驰骋江湖的“山野气韵”。望天古树茶的风味成因,是人类极少干预的例子。要复制这样的经验,就需要更大范围的森林以及允许茶树生长的空间,但这似乎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这是一个矛盾体:只有优异的森林资源中长成的望天古茶树才能企及如此的风味,是破坏森林?还是种下茶籽?取舍之间,心已艰难。


   3

高叉古茶园

在野生古茶园、望天古茶园后,我们来认识下高叉古茶园。这类古茶园,以章朗古茶园为代表。


章朗古茶园的大部分古茶树都是分叉比较高,主干笔直粗大,在离地2.5米左右处开始伸展枝叶,显示出了与他处茶园相比独特的清秀和不可言说的超凡脱俗之美。

人类干预了茶树的生长,但时间比较晚,干预程度也不深。比较野生古茶园与望天古茶园我们得知,要是人类不干预茶树生长,茶树就会像所有热带雨林的古木一样,它的分枝会随着长势而自动脱落;等我们看到的时候,它看起来就像从未有过分叉。章朗茶园里,有人类刀斧干预的痕迹,是为让古茶树发出更多的枝、长出更多的叶,把笔直生长的树引导为横向生长,人类需要更大的树冠,以便采摘更多,获利更多。



章朗古茶园把自己巧妙地融进了大自然中,与那些参天古木友好相处,努力避开藤蔓,阻止竹林蔓延,遏制树下草木过分地扩散。


人类伸出的一双双手,献上膝盖与头颅,让树感受到了温度,弥补了被大自然遮蔽的阳光。布朗族用石头与树木堆砌起来的祭祀台,更像是对干预自然后的忏悔,必须向自然表达敬畏之心。布朗族相信万物都有灵性,万物皆有感情。一草一树,均不可伤害。世人眼中,他们从千百年刀耕火种的过去走来,心怀信仰的他们,一直甘心守护着老祖宗种下的古茶树,守望福祉。



在这片远离农耕的土地上,布朗族衣食之源全依赖这片无法穿越的原始森林。他们可以沿着佛祖东传之路半个月走到泰国,但他们世代却无法看透这片林子,他们循组训,袭民俗,种茶树,摘茶叶,吃茶叶……


当我们用那些评审现代茶园的术语来评审像章朗古茶园的茶时,就会发现种种的不适应,那种古老的自然气息,那种吸收了大量阴雨气的凛冽感,那种工艺怎么都扑灭不了的雾气,你确定你的经验可以适用?而现在,我们只是提供了认识它的一种方式。


 4

奇迹古茶园

云南境内最常规最常见的古茶园,就是贺开古茶园这个样子的,只不过贺开古茶园因为保护得当,俨然成为云南古茶园里的翘楚,它的连片面积最大,古茶树数目也最多。


这是上天的恩赐,也是信仰的奇迹。

总有会人会问,为什么在这里还有如此规模巨大的古茶园?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拉祜族的信仰世界中去。


拉祜族百岁老人


拉祜族信仰万物有灵,古树是有灵魂的,所以他们不砍古茶树。和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一样,这个从河湟一带迁徙南下的氐羌后裔有祭祀树神的传统,这是他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范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贺开一带的拉祜族在很多祭祀仪式中都会用到茶叶。在贺开,因为山远地偏,医疗条件落后,寨子里有人生病的时候除了用一些山上的草药,“仪式治疗”也是重要的一步。蜡条、茶、酒、盐、米是拉祜族在仪式中献祭神灵的物品,所以茶是拉祜族沟通神灵的媒介之一。[4]贺开茶山博物馆的主理人聂素娥就告诉我们,前几年和他合作的一个茶农,房子都要绕着树盖,挪房子都不会挪树。


除了万物有灵的思想,这片古茶园的留存也与拉祜族的社会历史发展以及生产生活方式有关。



古茶树是祖先留下的财富,不能砍。寨子里的年轻人觉得这是古茶园留下的重要原因。据当地拉祜族说,他们在这座山已经居住了20多代。一些茶园在他们祖先来到这里之前就存在了,祖祖辈辈都以茶园为伴,茶叶能喝,能做仪式,能创造财富,确实没有砍的必要。而且这一代林木资源比较丰富,日常用的柴火充足,不用砍茶树。


长期以来,拉祜族的农耕技术比较落后,而茶园恰好不需要太多管理,所以他们没有把茶树砍了栽种其他作物。历史上,茶树被砍的最大原因就是要在茶地栽种其他植物。在这里,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地广人稀,土地充足。拉祜族的农耕技术确实限制了他们对山林的开发,这反而起到了保护茶园的作用。除了茶叶,贺开茶山的拉祜族还种植包谷、旱谷。一直到今天,他们栽种的蔬菜种类都很少,新鲜的茶叶就是他们的蔬菜。


贺开古茶树


贺开是傣语的音译,意思是水的源头、开始的地方。我们抵达贺开的时候,水源地已经被沙土淹没,变成暗涌在地表层奔流;听不到叮咚声,只有虫鸣鸟叫伴随着沙沙作响。流水带走了盘踞地表的沃土,让这里成为民众口中的“害地”。确实也是,贺开古茶园古茶树上有很多寄生植物,但树下却是光秃秃,窜来窜去的冬瓜猪真的啃光所有草木?还是表层营养确实不支持一些草本植物生长?

贺开古茶园著名的古树单猪


在经典农学的分类里,把茶园土壤的类型分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紫色土、高山草甸土和潮土茶园等。在《勐海土壤研究》一书中提到,在勐海一地,海拔1500-2400米的地区主要分布的是红壤,红壤主要由多种岩石风化而来,再细分,贺开周边分布的主要是沙页岩红壤。要分清楚这些土壤类型,需要学习专业的农业知识,在这里,我们任性一些,为贺开古茶园的土壤另起一个分类。我们把贺开古茶园称为“沙地古茶园”,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个“沙”字,你看得见,摸得到,也喝得懂。



沙土为主的“害地”,是良田的对立面,却是茶树最好的生长地。陆羽很早就总结了这种经验,他说产在烂石与沙地里的茶才是好茶。“地害出好茶”也是云南茶农最基本的认知,他们自己吃的茶,就是害地茶,成长慢,滋味饱满。


我们品贺开茶的时候,会发现这里茶性的顽固。一些茶会受海拨、气温、水温以及泡茶手的干预,在不同的地方呈现出不同的滋味。但贺开茶却不同,在昆明,在青岛、在北京,在勐海……无论在那里开泡,品饮者都能很快找到其独特的风格特征:沙滑


清泉石上,沙流河底。



我们的身体就像河床,茶水入口,顺舌而下,过喉,直下肠胃。在喉咙处,产生了喉韵,喉韵就是沙滑。这种感觉,就像我们再次走过贺开古茶园,再次闻到鸟语花香,再次听到虫鸣鸟叫,再次听到沙沙作响。


如果茶汤极其顺滑,一顺到底,反而不会给人特别顺滑的观感,就像抚摸空气你无法觉察这种顺滑一般,但抚摸细腻的毛皮则给人以温润顺滑的感觉。茶汤亦如是,细微的滋味残留造成了绵延的回响,这就叫质感,茶汤的质感就在喉韵中,在沙滑感中体现得玲离尽致。


 5

科考古茶园


很多人第一次来云南看古茶园,到的就是南糯山古茶园。

很多人第一次喝云南古树茶,喝到的就是南糯山古树茶。

很多植物学家对古茶树的研究,也是从南糯山开始的。

 

1960年,茶学大家陈文怀到南糯山看茶王树


南糯山半坡老寨古茶园,可能是造访人数最多的古茶园,也是较早进入人类研究视野的古茶园。这里茶园,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都与“试验”两个字有关。在这里试验种茶,试验制茶,试验品种,试验技法……人为干预程度很深,时间也较早。在植物学划分上,有“南糯山群体种”;25年前(1993),李远烈就在研究南糯山栽培型茶树王保护实践[5]



南糯山是景洪与勐海气候的分水岭,昼夜温差大,雨水多,湿气大,酸性土质,是茶树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生活在这里的爱伲人,是哈尼族的分支,与傣族比较来说,爱伲人特别不喜欢大寨子,人一多就要分寨子,他们所到一个地方,都喜欢栽茶树以及其他草木,所迁徙地,大都形成村寨与茶树与森林完美融合的特征。爱伲人喝茶,直接把树上带着四五片老叶的鲜叶连同枝条折下,带回家放到火上烤到呈黄黑状,再把叶子丢进壶里烧开,便可直接饮用。


早在1957年,茶叶专家肖时英就发现,在南糯山存在两种专门针对大叶种茶树的茶园艺术:弯枝法与垫石法。弯枝法就是为了不让茶树长得太高,能让采茶人够得着,就把直着长的茶树主干弯下来,用野藤绑住,让侧枝成为主干,然后再绑一次,再让新的侧枝成为直立主干,如此反复。南糯山新茶王树,所分的主干多达6棵。垫石法就是在树枝之间夹上石块,可以把树干挤开,同时为采摘人采茶的时候提供落脚点。弯枝法与垫石法的双重效果导致了茶树多主干横向生长,低矮易采,树冠增大,整个茶树看起来像一把伞的样子[6]。除此两种常规法外,南糯山的哈尼族还会用刀去干预直向生长的树干。今天的古茶园里,会看到许多古树树干上长满树瘤,就是被人为干预的例证。


名古屋 桥本实教授 ,来源:庄晚芳茶史散论


1964年,肖时英采用南糯山茶树弯枝法在现代茶园做试验,结果非常令人满意,弯枝法在树幅扩大、降低分枝高度、增加分枝数量和叶片数量等各方面,均优于常规的短截修剪和当年不剪次年重剪。这门古老技术再现的成果得到当年的茶学权威陈兴琰以及刘祖生的赞赏。


南糯山的哈尼族向世人最早展现了杰出的民族园艺学,他们的先民早就洞悉了自然的力量,并把从中领悟的奥义与技艺代代相传,延绵五十八代人。


品南糯山早年的茶,经常会喝到烟味,就是因为这里雨水天多,晒青条件不足,茶农把晒青毛茶从屋外转移到了屋内,难免会带上烟火味。



正常情况下,南糯山的古树茶,茶青颜色整体偏黑,香气为果蜜香,入口有苦涩感,喉韵带着甜润,体感怡人。南糯山所有的这些特点可以总结为两个字:内敛。无论是什么场面,无论见什么人,你只要拿出南糯山的古树茶,就对了。这里古茶树,本来也是什么人都见识过啊。渐渐地,它变成了我们期待的那种人的样子。

在世俗里,我们把这种人称为“君子”。


 6

苦甜古茶园

最先被布朗山苦茶与甜茶征服的,是广东人与香港人。苦茶与甜茶能为潮湿的广东带来清凉,这种口感也非常接近他们日常饮用的另一种非茶之茶:凉茶。就连分类也是高度一致,广东凉茶也分为苦茶与甜茶。苦茶就是以辛、苦、寒、凉的中药为主的凉茶,如癍痧、廿四味等;甜茶是以清润甘甜药材为主的凉茶,如菊花雪梨水、竹蔗茅根水、罗汉果五花茶等。



常年做广东市场的老大益茶厂,为了持续扩大广东的市场份额,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不惜重金跑到遥远的布朗山与巴达建了两片万亩茶园。同时期,广东人也跑到布朗山来购买茶苗,分别栽种在英德与当时属于广东管辖的海南,他们对这一带茶的口感非常着迷。


苦茶,茶味极苦,这是世间唯一以风味作区别的树。当江南地区还在为要把茶叶要做成绿茶还是红茶绞尽脑汁的时候,生活在老曼峨的布朗族先民已经把苦茶树当作重要的礼节在流通,他们以棵为单位,把茶树分封给跟随者,于是苦茶树开始布朗山蔓延;一些北上的民族,比如哈尼族,带来了帕沙、南糯山以及其他地方的甜茶,于是这块土地上神奇地出现了两种口感并存的茶园。


老曼峨佛寺里的苦茶


苦茶模本最早在靠近西双版纳的红河金平发现,只分布在红河州与西双版纳州[7],我们在布朗山考察过程中,在地图上划出布朗山片区,布朗山往南和西到缅甸边界一线,布朗山往北到老班章一线,布朗山之外的其他茶区很少有甜茶与苦茶之分,甚至于没有苦茶。


在很长的时间里,苦茶树与甜茶树在布朗山系都是混种的,混种混采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口感的协调。在没有严格区分的时候,这种协调全部依赖种植比例。我们推测每一片茶园,都是因为选择树种的结果,随着老曼娥这个母体在布朗山的不断扩张,他们终于在老班章这个地方实验种植出了苦甜茶的最佳种植比例,这种比例造就的口感也刚好迎合了某一部分广东人与香港人的味觉追寻,于是这里便成为寻味者的角逐天堂。



在口感选择上,同样有着功利的一面。但这种功利性原则,是在漫长的周期里形成的。在市场没有细分之前,茶是不分苦甜的,有经验的制茶师傅,再次面对这样的产品的时候,找的也是协调性。在那个区域里,不用班章的料也能做成班章味,是因为他们刚好找到了协调的点。科学上有数据支撑,这也是古茶树了不起的地方。

苦茶,其实就是更苦的茶而已。而甜茶,是相对不太苦的茶。


32万老班章采摘现场


在傣族人的饮食传统里,能够生吃的东西才是好的东西,不能生吃的就是不好的,茶叶也是一样。布朗族婚配要送的茶礼就是腌制竹筒茶,腌制会降低苦感,就像汉族做腌菜一样。同样的还有苦笋变成酸笋。在烧烤与鲜叶的结合中,苦变成了味觉追忆,也是有利于排泄之物。所以,在缺乏蔬菜的西藏,茶叶就被当做利于消化之物。后来的俄罗斯人、英国人,都把中国的茶叶与大黄当做通便利器。[8]


腌制后的竹筒茶


过去我们力图用人的存在去证明树存在过,但现在我们需要用古茶树验证人类存活过,这些树不仅见证了人类的繁衍,重要的是见证了他们对生活的孜孜以求。从树种到滋味,是非常大的变化。一个地区如果是原住民多的话,地方口味就不会有大变化,但如果不断有新民族进来,口感就会不断变化,达到最协调的口感。从老曼娥到老班章,本身就是一条滋味与品位之路。


在回雨林庄园的路上,我们看到在老曼峨与老班章、新班章的大山里,热衷做实验的人,还在小树茶上嫁接了老班章的茶树,这得多操心啊。


 7

混种古茶园


这里的混种,特指大叶种与中、小叶种在茶园里的混种,而不涉及茶树树种。


云南大叶种有“茶中英豪”美称,市面上流通的商品普洱茶大部是大叶种茶,但经常被忽略的是,云南还有中小叶种的茶。好多地方的小叶种茶,已经风光了好多年,比如曼松小叶种,倚邦猫耳朵,那卡的小叶种,景迈的小叶种,困鹿山的小叶种……中小叶种其实遍布整个云南茶区,长期以来,正是大叶种、中小叶种的混种混采为茶客带来丰富多样的细腻口感。


大叶子比大脸周重林的脸还大


大叶种,顾名思义,就是叶子大,小叶种就是叶子比较小,中叶种在大小之间。举个例子,小叶种叶子一般有成年人的大拇指大小,而大叶种有手掌那么多,特别长的比42码的鞋子还长。


根据茶树成熟叶片的面积大小将茶树分为特大、大、中、小叶种。茶叶叶面积计算通常采用日本人田边贡的计算方式:叶面积(平方厘米)=叶长(不含叶柄和叶尖)*叶宽(叶基和叶尖对折后的中间位置)*0.7(系数),以成熟叶为标准。


60平方厘米以上的为特大叶,40—60平方厘米之间的为大叶,20—40平方厘米之间的为中叶,20平方厘米以下的为小叶。


倚邦猫耳朵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一般认为,大叶种才是云南的原生种,而小叶种是外来种,有江西说与四川说,来云南经商的四川人或江西人把家乡的茶树带到了茶山,混种在大叶种茶园中,今天在倚邦还有江西湾古茶园。外来的茶种要存活下来非常不易,因为它要适应当地的土壤及生态环境,要能抗寒,还要能抗高温以及抗病虫害。为了存活下来,茶树都会产生变异,改变它在原产地原有的性状。这也是云南的小叶种与其他地方的小叶种茶口感有很大区别的主因。


曼松甜润、倚邦猫耳朵高香、那卡小叶种细腻、攸乐小叶种清甜、困鹿山小叶种清雅,这些茶与大叶种混在一起,共同形成了独特的云南茶风味:形成粗中有细、细中有精的多层次风格。



有小叶种的地方,往往有贡茶的说法。仔细想来,这是一种依附绿茶观念很强的说法。比如在曼松、在困鹿山、在那卡都可以听到这样的故事,因为这里的茶尖,可以在水里倒(直)立,可这刚好就是绿茶的销售话术。现在随着故宫档案的披露,我们知道其实云南真正进入满清皇宫的茶数量是非常惊人的,道光皇帝平均每天就要消耗4两普洱茶,满清的皇帝也不喜欢什么绿茶,游牧民族的满清贵族更喜欢用大叶子的普洱茶加上牛奶、羊奶一起喝,这样可以消除吃肉的油腻[9]。

卓越的生态


我们如今所做的工作,正是要重建普洱茶的自信。


对云南茶而言,最大的惊喜常常就来自大叶种、中叶种与小叶种的混种区域所带来的混合口感。小叶种在“革命老区”倚邦的卓越表现,在新区腾冲的惊艳亮相,在那卡的混搭出场,都说明,构成茶叶独特滋味的,除了品种,还有生态,还有文化,由此显现独到的茶文明特征。

那卡著名的老茶人


 8

藤条古茶园


藤条茶,就是枝条像藤条或柳条的茶树,在勐库坝糯,茶农称为“藤条”;在易武,茶农称为“柳条。”如果在春季进入到藤条茶园,你目光所及之处,全是茶芽,多得涨眼、撑镜头;如果你在非采茶季节到了藤条茶园,那么你看到的,几乎都是迎风飘舞的枝条,稀疏的叶子只是点缀。



藤条茶园是一种古老又先进的养护模式,不像大叶种、小叶种这样的叶子分类,也不是大理种、勐海种这样的品种分类,更不是苦茶、甜茶的味道分类,它完完全全是园艺学上的奇迹,靠一双双手经过数百年打磨而成。它没有粗壮的树枝,有的只是千千万万纤细柔长的枝条。


这也与南糯山的弯枝法不同,藤条茶园没有把主干驯化成横行生长,也没有刺激侧枝发展为主干。事实上,藤条茶园模拟的是望天古树茶园的生长模式:除去多余,顶部供养。望天古茶园里古茶树像电线杆一样的存在,没有分枝以及多余的叶子,是因为它有自动脱枝的功能,藤条茶园则是通过双手去干预,把茶、花、果多余都逐一抹掉。这样发出来的茶与叶,也可与望天古树茶园媲美,梗长,叶多。我们探访发现,整个勐海茶区,只有曼糯的采摘法接近易武地区,一芽三四叶,有些时候会到五叶,能够做到这点,就在于曼糯是藤条茶园。


张家湾藤条茶


在云南境内,易武的张家湾、勐往的曼糯、景谷的苦竹山、勐库的坝糯、邦东的昔归都是非常典型的藤条茶产地。


藤条茶有三大特点:

第一、枝条柔韧性强。

茶条不会轻易被折断,拉着枝条站在树下采摘,一个人可以从18岁摘到81岁。采摘藤条茶的时候,要用巧力,因为梗很有韧性,指尖掐不断,硬扯更不行,需要指力掰,带着马蹄摘下后要快速把马蹄丢弃。掰枝的同时,要抹叶,把老叶抹丢,采茶人手里的嫩叶越来越多,树下的老叶也越来越多。


第二、芽肥叶厚梗长。发芽多,外型好看,很压秤。

春季茶的时候,走进藤条茶园,看到的是一簇簇油亮的嫩叶。藤条茶的养护模式,是顶部营养供给模式,去除掉花、叶、茶果,茶树便不进行生殖生长而专心长叶进行营养生长。只在顶上留两片叶子,下一次,新发芽的叶子就会从这两片叶子上面发出来,形成新的枝叶。这种头部效应,今天在商业上大行其道,殊不知这是茶农都知道的浅显道理。


第三、香气高扬。

朝阳照得到,夕阳映得着。风吹得到每一寸枝叶,蜘蛛网都难挂起来。在太阳与风力的双重加持下,藤条茶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风味。


曼糯藤条茶


这种养护方式目前只存在云南古茶园,云南著名的育种专家肖时英是湖南人,20世纪50年代他第一次在易武看到藤条茶园的时候非常吃惊,这种养护方式需要消耗大量人力资源。从种植到养护都精耕细作,其采摘手艺代代相传,直到今天都还是除了这个村,别的村都不会。


藤条茶这种采摘模式,从目前分布村寨以汉人居多来看,可以推测是一种外来汉人带来的管理技术。藤条茶在众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出现,同样也是民族融合和迁徙的见证。


在藤条茶区域,还伴随着古老的加工方法,比如在易武一带,采摘完鲜叶后,是分拣鲜叶,之后分开杀青,三叶四叶连同长梗的还要成堆捂一夜。在茶乡人的回忆里,做茶是很长的工序,很磨人的工作。最后才是石磨压饼这样的当代人眼中的古法,其实到了这一步,都是精制环节了。



100多年前的易武以及古六大茶山,茶园的养护模式都是藤条茶园的养护模式,加工法也都是古法。现在在“古”的语境下,除了古茶园本身,留给我们的,就是这弥足珍贵的古老采摘法了。易武老乡长张毅在《古六大茶山纪实》里详细介绍过采摘法。采春茶时除留鱼叶(发育不好的第一片叶)外,视情留1-2片真叶;采二水茶时上次留的老叶抹去,留1-2片真叶;采三水茶时又把老叶去掉,留1-2片真叶;采秋茶时全部叶片抹掉,枯枝、病枝、寄生物全部去掉[10]。


20世纪50年代,云南茶科所的陈清华做过藤条茶与现代茶园的比较,结果是:藤条茶新生茶叶的持嫩性好,60%-78%的新枝上的一芽三叶长得肥实柔嫩,比现行的采法单芽平均重量增加0.1g,水浸物增加1%-2%,茶多酚增加4%-6%。


古往今来,农产品能成为爆品的三个要素:优质的产地、悠久的传统与独特的技法,藤条茶园都一一具备了。


 9

  

火烧古茶园


在云南,说到古茶树,老年人的叙事往往是最这样的:他说不仅自己小时候看到的茶树有那么大,“爷爷奶奶跟我讲,他们小时候看到这棵的时候就有这么了。”


过去对这段话的解读,焦点往往都放在有关茶树的年龄上。但我们似乎忘记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茶树变化得如此不明显?毕竟也是上百年时间啊。难道只是为了侧面说,茶树是生长缓慢的物种?但现实又不太支持这样的说法。


倚邦断头茶,《易武与古六大茶山》封面用的就是这张


再有,历史上大大有名的古六大茶山,为什么连片的古茶园没有想象中那么多?那些古茶树到底去哪里了?遍访古六大茶山的结论是:砍光了或烧光了。


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古茶树,都是再次或是多次长出来的古茶树。如果不是赶上这一轮的茶叶上涨热潮,估计这些古茶园很难逃过被覆灭的命运。砍古茶树并非多么遥远的时候,从2003年到2012年,我们都亲眼看到有茶农砍伐古茶树,其目的也很直接:为了种玉米这样的农作物,为了栽种像橡胶这样的经济植物。地方就那么大,植物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古六大茶山的历史,其实就是一本古茶树的消亡史。



光绪年间的《普洱府志》沿用道光年间的旧志说,古六大茶山的古树茶,“老树则叶稀多瘤,如云雾状,大者,制为瓶,甚古雅;细者,如栲栳,可为杖。”这段描述,与我们今天在古六大茶山所见的古茶园并没有两样,到处是伤痕累累的多瘤古茶树。早在200年前,外地人看到的云南茶园,就已经是古茶园。只是那些在城里喝着茶为志书做注释的书生,从未站在一棵古茶树下自习端详过,他怎么也想象不出古茶树的样子。


茶界老说“看茶做茶”,在云南,则是要“看茶喝茶”。不然,你理解不了什么叫“多瘤”。“树瘤”是指古茶树被砍后产生的愈伤组织,每当树被外力强力物理干预后,树里的细胞就会繁殖形成树瘤,这是树天然的一种自我保护。如果不形成树瘤,树的天敌白蚁之类的就会沿着伤口一步步把树的主干蚕食,许多古茶树因此而走向死亡。而把树瘤加工成花瓶以及烟斗,即使是在现代也非常受欢迎。



《普洱府志》其实是告诉我们,在之前的茶乡,茶农不只是通过茶叶获利,还会通过茶干获利,做成花瓶或手杖是不是也会散发出茶香?砍伐茶树的一个很久远的传统,陆羽在《茶经》里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唐时代的茶树,有许多古茶树,砍了上千年后,巴山峡川再也没有古茶树了。今天在四川一带、贵州等地也有古茶树的发现,但零散,像贺开古茶园这样连片有规模的,一片也没有。而且,其他地方的古茶树,真的只是作为植物存在,根本找不到饮用的记录,没有形成任何可以探寻的茶俗。


但在云南,随便一个民族,不仅有久远的茶俗传统,还有古老的茶祖兴茶传说。接着要问的也许是,为什么这里的树居然未砍完?一个主要原因,是这里的民族信仰万物有灵,不会去破坏森林。第二个原因是,像布朗族、拉祜族、哈尼族这些狩猎民族,森林才是他们食物的来源。他们无法向一片荒山讨要一只麂子、一只野鸡。可以佐证的是,在汉族聚集最多的地方,比如古六大茶山,讲究精耕细作的农业,所以古茶树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区域,今天我们还能喝到这些地方的古树茶,又得益于古茶树砍不死、烧不尽的涅槃精神,而科学上来讲,就是其树种实在好,有可以深扎底下的根系,保证了树的长命以及续命。猫有九命,古树茶可能还不止。



我们需要稍微回顾下这种砍不死、烧不尽的古茶树涅槃精神,像极了云南普洱茶的发展历史。


1951年,一份在古六山调查的资料说,野火是古茶园的最大天敌,但“砍树烧山避瘴气”也是人为因素。

 

日本占领缅甸期间,茶叶滞销,茶农苦于无法,遂对茶园不加整枝刈草,任其荒芜。至今虽然销路略开,但仍有大半茶山,处于杂木横生、枝条未整;茶山被砍或毁于野火者,亦时有所闻。如佛海县城郊的曼真,原有思普垦殖场经营的近20亩茶、樟林,曾以“砍树烧山以避瘴气”之名,全被砍光,农民私营茶园亦有砍光者,类似现象目前已加纠正。野火烧毁则教砍伐更为常见。如思普茶厂的系树,原有170,000株,近数年来遭受三次火灾,且前仅残剩70,000株左右了。

 

10万棵古茶树就这么消失了!


三炷香茶树


1957年,茶学家蒋铨在丁家寨考察,为当地失去茶园非常惋惜,“年年火烧,现已无存”。更早的时候,茶山战火频繁,烧茶园、烧庙宇的事情更是多得数不完。以前弯弓是人声鼎沸的乡镇,现在是国有林。蒋铨在易武见到的那片古茶园,都是6米高,大的围茎1.2米,最小的也有50cm左右。


今天去革登路上,在嶍崆岔口还有一个地方叫火烧茶园,当地人讲以前这里有大片茶园,革登还是史料里有茶王树的地方,现在成了古六大茶山里古茶树最少的地方。


《勐腊县志》记载说:清嘉庆年间(1796-1820)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株茶王树,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另在阿卡村附近的山梁上曾有年产一担干茶的两棵大茶树,后被野火烧死。



曹仲益《倚邦茶山的历史传说回忆录》里说,革登有棵奇特的茶王树,生长在新发寨背后的山顶上,一年能产六到七担茶。光绪年间死了,但民国时候根部还在存活。


从一棵树,到一群树,命运多舛。


1993年,邓时海在写《越陈越香——普洱茶高品味的探讨》时候,谈到台湾品茗界的看法,大家一致喜欢“老树普洱”。那个时候,他尚未到云南,一切都是听说。“据说过去云南茶园,每株茶树都是已经树龄很老,每过些年后,便将树干砍掉,树根重新再抽出新嫩茶树。如此树根越长而越深越广,所生长的茶叶品质越好。”



易武本地人怎么看这个问题?易武老乡长张毅在黑水良子考察的时候,当地人说1998年的一场野火,烧死了10多棵高10米的大茶树。在考察中张毅得知,1985年易武黑水垭口一棵大茶树被烧死。


最神奇的就是易武金厂河的这棵大茶树!两次被人工砍伐,两次被野火烧,依旧发芽抽枝。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的生命力!


张毅提到在弯弓,曾有一棵可以产干茶90公斤的茶王树,20世纪初期,树围约3.4米,高12米,树冠很大,1935年枯死后,又发出新枝,但无人照看的新枝遭到几次野火焚烧,几次种地砍伐后,现在已经荡然无存。


有一位到处跑山的专家,出了本谈古茶树的书,仅仅以发现的茶树来判断一个地方是否是某茶的“始祖”,他质疑古六大茶山的领衔资格。问题在于,“看到”的面貌与历史的并不一致。所以当我们说一棵树的年龄多大的时候,考验人类的是,我们看到的这棵树的主干是不是一直以来就是主干,因为它有被支干替代的可能,现在许多古茶园里,有许多支干长成了主干。


没有遭到破坏的古茶树,长成了“望天古树”,这些屡次被火烧、刀砍的古茶树,要经过很多次的抽枝发芽才能长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我们尽可能动用史料以及当地人的记忆来描述古茶树在一个地方的劫难,与此同时,我们又发现,古茶树拥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砍不死、烧不尽,只要根不灭,茶树便能再生。于是我们就一直努力寻找这强大的树根,可是难啊,总不能一棵棵去刨吧?


好在,这些年云南茶乡,大部分地方都在修路,有些路刚好经过古茶园,留下一个带有树根的横切面给我们观察。是的,我们看到了。



在保塘,我们看到的一棵古树茶,虬曲的主根蜿蜒延伸,看不到头在那里,侧根、须根相互缠绕,突破黄壤土的包围,联袂向下,它原本应该深埋地下,没有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见天日,掀开了一场认知大戏。这像极了古树茶的历史,被岁月淹没多年,因各种机缘浮了出来。


在大曼吕一片被矮化过的古茶园,从茶园里走的时候,茶树不过齐腰高,但从路边的横切面看,我们可见、可测量的树根超过3米。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根有多深,树原本就有多高呀。


这些年,我们在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保山、德宏看了超过百种这样的树根以及这样的横切面。树根有些根深达10多米,但地面可测的只是几十厘米的茶树而已,有些甚至只剩下一些细枝。



观察横切面除了可以看到茶树发达的根系与旺盛的生命力外,还让我们对土壤有一些直观的了解。在保塘,我们发现土壤层至少分三部分:沃土层、沙土层以及深层。沃土层(黄壤层)由落叶以及草本植物组成,过去我们认为这些营养是供给给茶树的,现在发现并不是,茶树的主要的营养来自更深的土壤层,沃土层养活的草本植物通过生长带动了土壤的松动,进而可以让雨水渗透下去,这个原理与翻土是一样的。雨水穿过沙土层(红壤层),这是一个不结块的松软层,树根极易穿越,也不会造成雨水的过分堆积。穿过两层的树根,来到深层土壤(砖红壤性红壤)。

古茶树能够穿越三层,吸收不同的营养,树干上长出只有黄壤土才能存活的苔藓,自身就是一个生态圈,这哪是台地茶可以做到的?那些扦插的茶树,连主根都没有。



所以我们在这部分会得出一个主要的结论,盘根错节的古茶树的根系才是其成为王者的主因,判断一棵茶树是不是古茶树,不能仅仅依靠肉眼所见的部分,还要刨根问底,去找那些被深埋在地底的根。


我们需要顺着望天古树仰望星空,也要扎根泥土,找到向下的那股力量。


古茶树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这根向上以及向下的力量,告诉了我们,自然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我们怎么可以辜负她?



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就是不辜负大自然。

要做的也很简单——抬起茶杯。


是我们选择了古茶树,还是古茶树选择了我们?


 (全文完)


作者:周重林 茶文化研究者,著有「茶叶战争」等畅销作品。他最新的著作是「茶道方法论」 私人微信:zhuizizhou 

《茶业复兴》编辑杨静茜、杨春、罗安然、陈朦对此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黄炳生主编,2016,《云南古树茶资源概况》,云南美术出版社。

[2]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http://www.yn.gov.cn/yn_zwlanmu/qy/wj/yzf/201811/P020181115641012965557.pdf20181112

[3]黄兴奇主编,2007,云南作物种质资源(食用菌篇、桑树篇、烟草篇、茶叶篇),云南科技出版社。(黄兴奇,2007:672-673

[4]朱力平《西双版纳拉祜族传统祭祀活动: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曼迈寨考察》

[5]朱力平《西双版纳拉祜族传统祭祀活动: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曼迈寨考察》

[6]肖时英,2015,《我们亲历的云南茶:感时木荣》,云南美术出版社。

[7]梁明志,田易萍,蒋会兵主编,2016,《云南茶树种质资源》。

[8]周重林,《茶叶战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9]万秀锋,刘宝建,王慧,付超,2014,《清代贡茶研究》,故宫出版社。

[10]张毅,2006,《古六大茶山纪实》,云南民族出版社。


“周重林重走版纳古茶山”项目第一阶段已经完成

周重林带领团队在2018年走完版纳全境古茶园

探访古茶树、古茶园、古道,

追寻古老的饮茶风俗


特别鸣谢雨林古茶坊对此次考察的支持!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