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台湾茶叶带梗

找到约140条结果 (用时 2.105 秒)

为什么有些茶叶茶梗很多

  对于黄茶、白茶、乌龙茶和黑茶来说,有茶梗则是正常的,因为这几种茶需要较为成熟的原料,所以鲜叶自然带一些长度的茶梗。乌龙茶也是茶梗越少越好,如果茶梗太多,自然很低端。台湾乌龙茶则不同,台湾乌龙茶是不用去除的,这主要跟其制作工艺有关,制茶的师傅们发现这种带梗的原料制出的茶,更加可以凸显海拔高的独特韵味,所以,如果发现台湾茶没有茶梗,有可能是假的。

  黑茶里面的茶梗为什么那么多?

  1、采摘标准

  湖南黑茶的采摘标准中,都是需要较为成熟的鲜叶,所以在这三类茶里,我们茶梗的存在是很正常的现象。

  2、口感需要

  茶梗作为鲜叶的营养传导器官,含有较高的糖分,所以在拼配黑茶的时候,也会适当的放入茶梗。比如3kg的茯砖,就拼配了一定的大叶茶梗,以求它独特的口感。

  3、压制需要

  茶梗对于压制来说,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黑砖茶。黑砖茶在加工储存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以及氧气条件才能进行发酵。一定量的茶梗,能增加砖身内空隙,保证氧气充足,有利于品质的形成。此外,一定的含梗量更有利于砖内水分的排出,以及增加砖身的结构力和强度。

  还有茯砖茶,含梗量太低则会因为砖身过紧影响透气,不利于金花(冠突散囊菌)的生长和繁殖,因为金花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国家对于黑茶的含梗量有着明确的规定,例如要求茯砖茶的含梗量在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十八之间。

  4、营养价值

  茶梗其实也是极富营养的。根据茶学专家的研究,采摘的嫩茎其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茶氨酸)、蛋白质,其含量远大于茶叶中的含量。另外陈放多年的茶梗,跟茶叶一样转化成许多人体可吸收的营养,比如茶多糖等。当你冲泡有年份的茶梗时,你会发现茶汤滋味很甜爽,伴着浓郁陈香。


茶叶榜丨翠峰山2016(有着媲美绿茶鲜爽的台湾乌龙,综评8.9分,茶语评8.9分)


本款茶综合评分8.9分,茶语网综合评分排名第72名。

 

翠峰山,是台湾南投县阿里山系的一个经典小产区。而这款产品则很好地呈现了翠峰山乌龙茶风味。

 

这款翠峰山风格清新,其香气滋味的鲜爽可媲美高品质绿茶,那鲜嫩感犹如鲜摘的青豌豆。

 

该茶除了高鲜嫩外,香气层次也较好,前期是清爽的花香伴鲜甜香、杯底有奶香,后期植物鲜爽气息主导,整体香扬持久。水含香好,汤质较细腻,滋味鲜爽,入口顺滑而厚糯,生津持续而快,回甘入喉。十泡出水味,耐泡度好。

 

不足的是,中后期舌面略铺涩,但不影响整体协调。

 

基本信息

品牌:老台湾

茶类:乌龙茶

产区:台湾

生产时间:2016年

 

冲泡准备

茶样:7g

茶具:盖碗、公道杯、随手泡、品茗杯、茶荷、茶针、茶盘、茶匙、茶巾

用水:茶语专用水

 

干茶审评

干茶呈较为细小的颗粒状,大小略不均匀,不很重实,有少量带梗。整体颜色墨绿带黄、较油润,有些许黄片。

 

冲泡审评

第1泡:沸水冲泡10s

汤色是淡金色,十分油亮。清爽鲜甜的植物清香带花香,香气十分鲜嫩亦很高扬。茶汤水含香好,入口顺滑,清甜爽口,生津回甘舒缓而持续。

 

第2泡:沸水冲泡10s

汤色变浓,黄绿油亮。依旧是清爽的植物汁液气息带花香、鲜甜香,杯底奶香浓密。香气入汤,汤变厚,入口软糯,滋味鲜爽,舌根微苦,略有涩,化得快,生津回甘增强。

 

第4泡:沸水冲泡10s

汤色浅金黄油亮。香气鲜爽,仍是高扬鲜爽的植物香带花香。汤内含香好,汤质厚,入口鲜甜稠滑,舌面仍略涩,不过化得较快。生津持续,回甘至喉咙。

 

第6泡:沸水冲泡20s

汤色稳定,金黄明亮。鲜嫩的清香伴着花香。汤内花香好,滋味略降,但厚度还是不错,甜爽,喉咙有回甘,口内润。

 

第8泡:沸水冲泡40s

汤色金黄明亮。清爽而鲜的植物香气,变淡但清晰。汤内有香,滋味明显下降,有厚度,甜爽,略涩,喉咙有回甘,口内润。

 

第10泡:沸水冲泡60s

汤色金黄明亮。热嗅是植物鲜爽气息。茶汤出水味。

 

叶底审评

叶底颜色浓绿而有光泽,叶质较为柔软,少量茶梗。

 

茶语审评

干茶呈较为细小的颗粒状,大小略不均匀,不很重实,有少量带梗。整体颜色墨绿带黄、较油润,有些许黄片。

 

汤色金黄明亮,很稳定。香气高扬而持久,清爽的植物清香略带花香,后期植物鲜爽气息主导。水含香好,汤质较细腻,滋味鲜爽,入口顺滑而厚,化得快,生津持续,回甘至喉咙。不足的是,中期舌面略涩,但不影响协调感。十泡出水味,耐泡度好。

 

叶底颜色浓绿而有光泽,叶质较为柔软,少量茶梗。

 

茶语评分:8.9

 

专家审评

干茶颗粒圆结,尚肥壮,重实;墨绿;匀整;净。汤色蜜黄,尚明亮。香气花香、较浓郁 。滋味醇厚较鲜,带青涩。叶底软亮、成朵,匀齐,有余香 。 

 

总体上来说这款茶为尚优质的台式乌龙茶。

 

台湾茶演艺的一部百年传奇茶史


两百年台湾茶史,俨然一部茶业大片



 圣经有个小故事,人们称「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指的是上帝会把更多的资源给更强的人,更少的资源给更弱的人,导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马太效应


源决定了发展的能力,于是强者越来越强,弱者难以逆袭。

 

这是真的吗?

 

其实不然,因为在不同的领域里,每个人的强项并不一样,只要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就能成为「强者」。

 

这便是差异化发展的道理,每个人天生就有自己的优势所在。人如此,茶亦然。

 


| 逆袭的台湾茶

 

台湾茶,源自福建,茶种、技术、做茶的人,大多都来自福建。

 

△闽粤移民渡台路线图


清代是台湾人口大量增加、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茶种与制茶技术在十九世纪陆续从武夷、安溪等地传入,以福建传统的乌龙工艺为主。

 

由于水土的差异,台湾乌龙的滋味,总不能与福建乌龙比美。著名史学家连横在《台湾通史》中便写到:「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


△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


福建乌龙茶以发酵足、焙火重为特色,台湾茶仿之,品质比拚不过福建茶,天生环境的差距,让台湾茶不得不思考自己的出路。

 

△福建茶叶特殊的山水环境不可复制


包种茶与冻顶乌龙,是历史上的两个突破。

 

包种茶运用独特轻发酵工艺,制出清新迷人的花香,起初是为了打进花茶市场而研制,一时畅销,台北的码头因为运销茶叶,日渐兴盛。

 

△包种茶的特征是条索状、轻发酵,有清新花香


鹿谷位于台湾中部,产有冻顶乌龙茶,发酵适中,工艺独特,是具有台湾特色的乌龙茶,不仅运销各地,本地亦广受好评。


△冻顶乌龙特征是中发酵、中焙火,有焦糖香


社会上一时有「北文山(包种),南冻顶」之说。

 

△早期台北茶园生产景象


随着台湾茶逐渐发展,本具优势的福建乌龙茶,因为隔海相望,在台湾本地市场已不具竞争优势,只能落得个「顶级茶」的名分。

 

| 高山茶的新时代

 

1895年至1945年,台湾受日本统治。


这时期台湾茶业受日本农业技术与经贸影响,大力发展出口型茶业,以机制红茶为主,如日月潭红茶;


△日月潭老茶厂


乌龙茶此时内销、出口并重,以包种茶、铁观音、冻顶茶为主,并在旧工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东方美人等重发酵乌龙茶,一时产业蔚为大观。


△台北大稻埕码头的茶行 复原景象


台湾茶在二十世纪上半就走上了科研生产的路线,机器制茶的推行、茶园管理的改革,优良品种的培育等,一改旧时传统农家生产茶叶的方式,有了现代经营的影子。

 

△1930年代台湾乌龙茶的出口广告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大批军民及技术人才进入台湾,进一步推动了台湾茶业的多元化,如适应江浙口味而生产的绿茶、为了出口竞争而生产的白茶等。


△台北三峡曾仿制碧螺春、龙井


△台湾仿制的白茶


1980年代,台湾创新发展高山茶。高山茶特指海拔1000米以上的茶叶,海拔最高达到2800米。

 

△梨山茶区 平均海拔2000米


过往,台湾茶产区海拔局限于800米,高山茶,无疑翻开了新的篇章。

 

台湾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面环海,山势高峻,2000-3000米高山起伏连绵,最高海拔玉山主峰将近4000米,是同纬度带少见的海岛型高山气候。


△岛内山势高峻


高山茶园日照短、云雾多、昼夜温差大,无疑是茶树生长的优良环境。


△高山云雾笼罩的茶园


高山茶,内质丰厚、回甘爽润,品饮间有独特「山头气」,加上青心乌龙独特的清凉韵,是历来乌龙茶所不具有的滋味。


台湾乌龙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此后,高山茶园大量诞生,梨山、阿里山、杉林溪、玉山等,目不暇给,不同产区皆有不同韵味。



梨山茶「清甜」、阿里山茶有「石韵」、杉林溪有「冷杉香」等,取代了过往以冻顶茶、包种茶、铁观音为主的产业面貌。

 

高山茶顺应产地特色,一改传统工艺,以轻发酵、轻焙火为主,以彰显高冷韵与山头气。


△高山乌龙带梗呈球型,色泽黄绿相间,闻之有冷香


|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十九世纪初至今两百年的台湾茶史,从移民初始的移植引种、包种茶与冻顶茶的独特创新,到高山茶的发扬光大,演绎了一个差异化发展的曲折历程,俨然一部茶业大片。

 

如果当初台湾茶不能求新求变,死磕传统领域,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马太效应」给人的启示,不在于弱者就该绝望,而在提示人们,找到自己的优势,发扬光大吧! 


找到约13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