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送老外茶叶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茶叶市场萧条之谜:能让茶产业飞跃发展的,只有第三次茶产业革命

喝茶,明知道可能会被坑,

仍然有一饼想要撬开的深山古树。

-01-

投茶一定要8克

遇到一个茶客上门,说:

随便喝点,平时怎么喝就怎么泡。

于是,老杨拿出小盖碗,称了5克,准备泡茶。

茶客却坐不住了:你投茶怎么不是8克?

老杨说:盖碗太小,又不喜欢喝浓茶,不同的茶,不同的投放量,找到合适的口感。

然而,这位大哥却说:标准里说的是8克,要按标准来。

老杨忍不住问:这么小的盖碗,8克太浓了!

茶客咬牙坚持:喝茶,标准说8克就8克,不能马虎。一定要标准化。


老杨一想,口口声声标准化,这大哥估计也是卖茶的。于是,泡了一个品质中上的2019年大中山。

大中山的茶,比冰岛还甜,但苦涩度超冰岛,平时泡茶,老杨都会少放一点量。这位大哥硬是要8克,就按照8克的量。

老杨把茶泡出来,递给茶客闻公道杯,只见这汉子闭上眼睛深吸一口,一脸陶醉地享受,随即评价说:花蜜香很浓,这是好茶呀。

然而,打脸来得太快。茶客喝了一口,觉得口味重了点,咂咂嘴,又不好意思皱眉头。从一脸享受到面露苦涩,改变实在太快。

老杨看着实在想笑,但还得忍住,说:这个盖碗,大中山的平时放4.5-5克,泡出来口感是最好的。

茶客终于开口了:这个倒了,重新泡一次吧。

虽说是卖茶的,手里从来不缺茶叶,平时多送茶客几泡倒是没关系,但这样直接倒了,有点浪费。暂且放在一边。

换上个新盖碗,按平时的投茶凉冲泡出来,三泡之后,茶客又开始点评:汤色金黄,花香浓郁,挂杯香蜜甜,汤中带香,入口清爽柔顺,两颊生津不断。

这回,茶客终于不再杠8克了。

喝茶的路上,总会遇到一些茶客。

一切要按标准来:投茶必须8克,必须10秒才出汤,泡生茶必须用盖碗。

刻意地追求标准化,虽没有对错,倒也失去了喝茶的随性。


-02-

标准化与茶产业

借着投茶量必须8克的话题,探讨起了茶行业的标准化。

茶客说:茶产业,无法进一步做大的原因,就是标准化欠缺,一旦茶产业实现标准,一定会迎来大发展。

然而,对于标准化与做大茶产业的问题,老杨却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因为观点不同,跟茶客杠起来了。

标准化,茶产业发展的一种探索

刚入茶圈的时候,老杨也很执着茶叶标准化。

还天真的觉得普洱茶没有葡萄酒发展得好,是因为普洱茶没有分级制度,缺少标准化。

然而,市场的本质是产销,有了标准化,就有更大的市场吗?

社会的根本问题,始终是经济问题。经济好,大多数问题迎刃而解。经济不好,矛盾就会爆发出来。

而经济的本质问题,又是生产力的问题。茶产业大发展,需要生产力外溢到茶行业。

被洗脑而不自知的公知,被老外忽悠,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于制度。是主观忽视了生产力。

把茶产业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原因归结于没有标准化,也是没有看到生产力这个本质(请别误会,不是把茶跟公知相提并论,专指看问题的角度)。

现阶段,纵然制定茶叶标准、甚至把茶叶分级,也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时机未到,茶,这杯目前只立足于喝的饮料,时代还不具备标准化的土壤。

但无论怎么说,标准化始终是对茶产业发展的一种有益探索。


两种文化,两种文明

普洱茶与葡萄酒,都是极致可口的饮料。

但普洱茶与葡萄酒承载的是两种文化,两种文化的背后是两种文明。

葡萄酒所能容纳的文化,缺少变通,从西方世界的表现中能管中窥豹。这种文化,在中国会水土不服。

如今,葡萄酒还能继续高光,是在享受西方生产力的余晖(奢侈品等也一样)。

而茶,透过一杯饮料,去传达一种,天、地、人、茶,道的文化。

放眼世界,茶所容纳的是一种极具智慧的先进文化。文化怎么可能实现标准化?

目前,茶叶最标准化的是立顿式的机械化茶企的标准,这是饮料的标准,而不是中国文化里茶的标准。如果中国茶企按这个标准来,会失去爱茶群体这个根基。

这就注定了:就商业而言,中国茶产业整体庞大,但落到实处,只会小而美。

本质,生产力

茶客还是忍不住反驳:葡萄酒这个产业,比如1855列级庄,就是拿破仑三世命令分级后,才通过万国博览会名扬世界的。

然而,分级只是表象,万国博览会只是媒介,本质上还是生产力外溢的结果。

比如,今天,意大利葡萄酒的分级就很乱,简直比普洱茶还乱,酒王西施佳雅来自第三级,而不是最高一级。

但是,这并不影响意大利葡萄酒卖到全世界。

最本质的东西是生产力。西方工业革命后,生产力逐渐超过东方。生产力外溢到各领域、各产业,经济的发展带来每一个细分领域的繁荣,才让葡萄酒、奢侈品等西方文化传遍世界。

在中国还是世界中心的明朝,西方人追求的饮品,始终是中国的茶叶,那时候,有几人会追葡萄酒。

未来,当中国生产力彻底超过西方的时候,中国女人对奢侈品包就不会那么执着了。

当中国生产力对西方形成吊打的时候,中国女人会说:花几万块钱买个破包,我是不是有病?

问题的本质,是生产力,而不是分级、标准化。

标准化,如果是产业需要,顺其自然推进标准化,必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绝不是产业能否做大的根源。

总之,分级也好,标准化也罢,是在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顺其自然的,不是为了标准化而标准化。

茶产业革命

茶产业曾有过两次产业革命:

第一次茶产业革命是明代炒青工艺,让茶叶能长久保存,具备了出口的可能。通过茶叶、瓷器、丝绸的出口,南美洲的白银流入中国,明朝才能将白银作为法定货币;

第二次茶产业革命,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立顿这样的机械化茶企。英国及殖民地印度的茶业,享受到了机械化的红利。

但事实已经证明,在中国,手工茶的魅力,是机械化茶无法挑战的。最多就是局部机械化,局部解放生产力。


立足于喝,却脱离茶文化搞创新的,基本都凉了。

第三次茶产业革命,花落中国

能引领第三次茶产业革命的,必然是茶叶深加工。而引领茶叶深加工的,必然是中国。

随着中国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未来,新的生产力外溢各行业,必然让细分产业也获利。

茶叶深加工领域,最有可能出现茶叶的标准化。

至于现在喝的饮料,承载了两个使命:

一杯承载茶文化的饮料。六大茶类,细分数千种茶,满足每一个爱茶人的口感需求,精神需求。

一方民生,茶产业涉及数千万人,做好茶叶品质,做好茶文化,解决数千万人生计的问题。

至于“外国人就不玩茶文化、茶道”之类的言论,完全是妄自菲薄。

日本学中国茶道,学了几千年,也只学到了皮毛,只学到了形势。

中国老祖宗的智慧,岂是外国人能轻易学会的(质疑的人,请用外语翻译一下《易经》)。

当今世界,如果真有哪个国家研究透了中国茶文化,那中华民族就真的遇到敌人了。

茶,人在天地间。道,万事万物的演化规律。茶道,以茶之名,道法自然。


写在最后:

聊也聊了,茶也喝了。但感觉还没喝够。

最后,老杨给茶客泡了个冰岛老寨的老树。茶客有些纳闷:都跟你杠成这样了,还请我喝冰岛。

其实,谈茶,观点不同很正常,并不影响大家对茶的喜欢。喝茶,不要因为观点不同而徒增烦恼,该辩的辩,该喝的喝,这才有意思。

临走的时候,茶客说自己也是卖茶的。这一点,早猜到了。

只是,没想到的是:傍晚,茶客找跑腿送很多茶叶给老杨,有弯弓、攸乐、拔玛,一样一个357克大饼。这茶老板真爽快。

老杨只有临沧茶,当晚就忍不住试试易武。不得不说,六大茶山的江湖地位,真不是吹出来的,还必须得承认,这茶老板的茶叶,的确比老杨自己的牛。

心里痒痒之余,一样买两件摆着,让岁月沉淀茶香,为往后,慢慢品味一杯陈年普洱。

喝茶,是一个坑。虽然有永远卖不完、喝不完的茶。

但遇到自己喜欢的好茶,还是忍不住存一些。

喝茶败家的路上,你我都一样。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对大多数人而言,茶叶最好的推广方式是什么?

01

临近中秋这个时节,各式各样的推广自然就比平时更显密集。茶行业的各式推广,简单列举一二。

电视广告。这方面,最容易吸引要求的是央视黄金或热门时段的央视广告。当然,也有不少是在央视冷门时段或者半夜时分的广告,这些广告,主要是做给招商对象看或说给招商对象听的。

公关造势。比如,赞助大型活动,APEC啥的;到国外拿个奖回来发几篇软文;请外国元首喝喝茶,退休的也行,或者有老外面孔就行,肤色不限;把茶送到天上;制造个话题,各种软文跟上。

大型活动。比如,挑担茶叶上北京,组个马帮去西藏。

论坛。高峰论坛,低峰论坛,无峰论坛。

各式新品发布。可简可繁。复杂一点,可以是五星酒店,专家教授讲数据,旗袍美女秀产品,协会会长送祝福。

订货会。组合套餐,奖励促销。

各式茶展。今年受疫情影响,有不少茶展延期或取消。

斗茶赛。不同地域,不同茶类,不同规模。

茶会/雅集。不同规模,从线下到线上。

讲故事。品牌需要讲述故事,但仅仅讲故事则又是显然不够的。

请大师。包括但不限于大师、中师或小师,持证或不持证,或长衫布鞋,或长发飘飘。

微信朋友圈。

视频推广。长视频短视频,微信、抖音各种平台。

直播带货。自家员工,或明星带货。

进入各种榜单。比如茶叶千强榜,宇宙杰出茶人榜单。

申请作为传承人。市级、省级、国家级,不同级别;会不会做茶不要紧,“传承人”前面不是还有“代表性”三个字么?

后面这两种,算是比较隐性的推广。有人实至名归,有人纯为沽名钓誉。

那些打着投资收藏各种爆炒恶炒的、或者变着各种花样拉人头搞传销的,就不在这儿说了。

其它一些司空见惯的推广方式,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

02

总而言之,推广方式多种多样,不同企业/个人有不同选择和组合,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钱多大搞,钱少小闹;人多常搞,人少偶尔搞。只要走正道,推广总比不推广好。

当然,有些方式,比较费钱,效果还不一定就好。浪费了多少?谁知道!

就笔者个人感觉而言,不少推广方式,只是停留在招商造势,或者反复说我家的茶好。一定程度上,茶叶的推广,有点儿内卷。

因为,茶的核心根本,还是落实到消费层面,还是要被喝掉。

让公众关注茶,吸引更多人关注茶,自然是很重要。能在这方面做推广,是好事。

但这还不够。

03

过去多年,直到最近,与朋友们一起喝茶,不少朋友,尤其是新朋友,落座准备泡茶时,最为常见是听到下面这几句或类似意思的话:

“不好意思,我不懂茶。”

“茶太复杂了,实在是弄不明白,平时不知道怎么买。”

“我不会泡茶。”

“泡茶太麻烦了。”

“平时就凑合着喝喝。”

“茶文化太深奥了。”

说实话,听到这样的话,笔者作为一个混迹于茶行业多年的人,感觉不好意思。

我们还需要努力,让消费放心买茶,简单泡茶,轻松喝茶。

除了空战,还需要地推——这里的“地推”,主要是指将受众转变为消费者。

除了造势,还需要让大家轻松上手,开心喝茶。

从简单开始。

可以由简入繁,但不要因为一开始就因为繁或复而把许多人拒之门外。

04

中国茶在过去20年间发展迅速,产量与销量都大幅增加。这是好的一面。这也可以看出,茶的健康与文化属性,作为产业的根本与底色,成为并将持续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茶业同行,采取各种推广方式,为推动市场做了许多努力。

很多年前开始,茶饮料的企业,实际上也为茶做了许多宣传——毕竟,茶饮料企业是在面向公众讲述“茶饮料”的“健康”属性。

最近几年,新茶饮企业,以出乎传统品饮的方式,为茶的推广与消费,尤其是面向年轻群体的茶消费,助到了一臂之力。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目前中国,还有很多人不喝茶,或者还没有养成长期、稳定、足量的喝茶习惯——即便我们更多地将目光放在30或35以上人群的话。更何况,茶叶除了喝,还可以更多方式融入大众生活的日常。

因此,无论是从产业或企业立场来讲,还是从消费者立场而言,让消费者了解茶,端起茶杯,并进而养成长期稳定的喝茶习惯,都非常重要。

05

多推广。

但是,可以少一些内卷式的推广。

不妨多一些新客户的培养。

新增客户,天宽地广。

而中国作为茶叶原产国,是茶叶大观园,早已从产品而文化,精彩纷呈。

不过,中国茶的千姿百态与缤纷多彩,更意味着冲泡的重要。

演绎中国茶的精彩,离不开冲泡。

尤其是,做好临门一泡。

因此,从这个角度,笔者认为,对大多数人而言,茶叶最好的推广方式是:从简单入手,泡好一杯茶,以一杯好喝的茶汤,让消费者喜欢茶,或者至少先让消费者更愿意接近茶。

如果能同时响应消费者的关切,提供合适方案,将复杂先留给自己,将简单先给到消费者,让消费者放心买茶、简单泡茶和开心喝茶,那就更好。

来源:茶业管理评论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四川省川茶文化研究会应邀参加第九届重庆茶博会

川茶文化研究会应邀赴重庆参加茶博会

      茶和天下,成渝一家。四川省川茶文化研究会应重庆茶博会组委会的邀请,组织100多名会员于11月24日赴渝参加第九届重庆茶博会。25日与天下茶友网共同主办了“茶乐生活”分享活动。使观众在边欣赏民乐、边品川茶中,感受到了茶与生活的愉悦。

       巴渝之地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南坪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这届茶博会,计有800多个标准展位,全国69个名茶产区,600多家知名茶企,上万类茶叶、茶具、茶家具、茶服装、紫砂、陶器、工艺品、红木、茶食品等云集各展区,争奇斗艳,美不胜收。人来人往,商家应接不暇,笑语盈堂,亮点多多。而更大亮点,还是四川省川茶文化研究会组织的“茶乐生活”茶文化分享活动。

        四川省川茶文化研究会,为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入大众日常生活。精心组织了歌舞表演,民乐演奏,茶艺演示,专家论茶,闻香品茗,茶知识有奖问答等多姿多彩活动。使广大观众对倡导茶为国饮,生活中离不开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解读,让每一个临场的人既可以收获传统茶文化知识,又心旷神怡地享受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茶文化盛宴。

音乐茶会现场回顾


       特别感谢在抽奖环节为我们提供奖品的中国中青年钧瓷艺术家郭义兴先生,禹州市钧瓷艺术协会秘书长李少颖先生一起为获奖的观众颁发奖品。

互动话茶

长嘴壶龙行十八式龙凤茶艺

入茶品饮

       临场的观众观看了整个活动后,深情地说:“四川大哥了不起”,几个老外也伸出大拇指OK,OK。更有几个大爷、太婆说:“今天我们好耍,既学到了茶知识,观看了高规格的精彩文艺节目,又免费品尝了四川绿茶、黑茶、白茶、茶点心。这哪里是参加一个普通的活动,简直就是来享受贵宾级待遇的。”另一伙中年人感叹地说:“四川办的音乐会太安逸了,我们今天划得着,如果去专门看一场演出还要花100多元钱。今天又有好茶喝,还享受了川妹儿给专门斟茶的礼遇。遗憾的是没有在现场买到四川的黑茶。”更有趣的是一对情侣说:“不知他们好久又来哟。”

繁忙的工作人员

        本次活动得到了深圳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重庆茶博会组委会高度评价的:“人员素质高、表演的节目内容丰富精彩,希望以后能和四川省川茶文化研究会多多合作。”的赞誉;河南省兴钧堂钧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义兴工作室提供的茶具及奖品;以及水叶莲华艺术团各位艺术家的无私奉献,在此表示感谢!我们不是合格的商人,但是是中华传统文化、茶文化的忠实代言人。我们赴渝不仅是给山城人民送去了茶文化知识,送去了欢乐,收获了笑脸、掌声、赞美,更重要的是再一次向世人宣示了川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文: 四川省川茶文化研究会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