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舒城茶叶

找到约186条结果 (用时 0.054 秒)

实施舒城小兰花地标农产品保护,做大做强茶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一)

茶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舒城小兰花茶是舒城县特色优势农产品。保护和发展舒城小兰花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推进舒城县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的重要内容,是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舒城县实施舒城小兰花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有力助推产业振兴。

舒城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围绕统筹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工作部署,以发展特色产品、振兴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动生产标准化、产品特色化、身份标识化、全程数字化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建立健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与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实施“两强一增”行动作出新贡献。

一、舒城小兰花地标产品产业基础优势明显

2021年底舒城县有茶园13.18万亩,可采茶园11.0万亩。茶园年产干茶3600吨(名优茶1400吨),一产产值6.15亿元,茶叶综合产值18.6亿元。年生产加工茶叶籽1000吨,加工茶叶籽油150吨,茶叶籽油产值1800万元。

基地建设。舒城县无性系良种茶园6.2万亩,占总面积48%。目前有古尖香、徽庄公司等10个主体和12个有机茶认证基地,面积达6830亩。其中,中绿华夏2家面积2580亩。舒城县有兰花茶业等8个主体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绿色认证面积为4595亩。舒城县建设双替代示范茶园1.5万亩,高标准茶园3.75万亩,生态茶园6万亩,生态化标准化宜机化“三化”示范创建茶园10处。其中千亩以上连片茶园6处,现代化茶旅体验观光茶园4000亩。

经营主体。现有各类茶叶经营主体283家。其中,龙头企业38家,合作社165家,家庭农场80家。目前舒城小兰花地标授权使用单位114家。舒城县兰花有机茶专业社为国家级示范社,兰花茶业联合体等3家为省级以上茶叶联合体,兰花茶业等4家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南港茶叶专业合作社等10家为省级示范合作社,启明家庭农场等5家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舒茶九一六茶场等10家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兰花茶业等5家为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

茶旅融合。2018年舒城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舒城小兰花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2019年舒城兰花谷被中农促茶委会认定为全国茶旅融合精品线路。2020年舒茶人民公社黄金旅游线被授予安徽省茶旅融合精品线路。2021年舒茶镇沟二口村被评为首届安徽省美丽茶村,舒茶镇被评为安徽省美丽茶乡。舒茶人民公社茶乡旅游黄金线被评为全国红色茶乡旅游精品线路。舒茶九一六茶园、古尖香茶叶观光园、河棚茶文化主题公园、万佛山茶文化中心、石关茶谷小院、兰祥园舒城小兰花徽庄茶馆等一批茶旅融合项目各具特色,初具规模。

茶树良种。舒城县自主选育茶树新品种(系)达5个,其中“舒茶早、山坡绿、谷雨春”通过全国茶树良种审定、鉴定、登记,“特香早”通过省级良种登记。目前舒城县已建立茶树良种繁殖苗圃400亩,良种茶苗年出圃4000多万株,并在省内外推广种植。2020年舒城县建设九一六大别山茶树种质资源圃200亩,命名为安徽省茶树种质资源分中心。其中收集茶树品种140个,茶树种质资源近1000份。

品牌建设。2015年舒城小兰花获得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成功注册国家地标证明商标,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等荣誉。2021年舒城小兰花被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为安徽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同时被评为首批安徽有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区域公用品牌。2021年舒城小兰花获“全国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先进典型百茶”的称号。舒城小兰花在国内外大型名优茶评比中屡获大奖,先后获100多个奖项。2015年起舒城小兰花连续被指定为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机关办公用茶。2022年舒城小兰花品牌价值达15.33亿元人民币。

历史文化。舒城,人杰地灵,涌现了三国名将周瑜、公学始祖文翁、宋画宗师李公鳞、抗日名将孙立人等诸多大家名人。伟大领袖毛主席曾于1958年9月16日视察舒城县舒茶人民公社,品尝舒城茶叶后发出“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伟大号召。

1995年8月20日,温家宝同志视察舒城,极大地推动了舒城茶产业的发展,增强了舒城人发展茶产业的信心。近年来,舒城县相继被有关单位和部门授予“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中国十大魅力茶乡”、“全国茶产业生态建设十强县”、“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安徽茶产业十强县”等称号,2021年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典型百县”。

政府重视。舒城县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山区实施“绿三角”战略。即以绿色发展为主线,积极融入六安茶谷,建设六安茶谷舒城兰花谷100里。历届舒城县县委、县政府都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成立了舒城县茶产业发展领导组和舒城县茶谷建设管理中心,具体负责茶产业和茶谷建设等工作;编制了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舒城县茶业发展总体规划,出台了《舒城茶谷总体规划》,《舒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舒城县农业、市场监管部门每年开展茶叶市场专项检查活动。舒城县政府每年举办开茶节和宣传推介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大型茶叶展示展销活动。近年来,在省、市茶叶发展资金支持的基础上,舒城县财政每年分配预算2000万元、整合各类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茶产业发展和茶谷建设。2022年舒城县政府成立“舒城小兰花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组织领导,推动舒城小兰花茶产业的发展。

二、舒城小兰花地标产品保护原则突出

1.突出特性保持

独特地域。舒城小兰花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区域位于大别山东麓,巢湖西滨;地处北纬31°黄金产茶带上,常年气候温润;保护地域属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是我国优质绿茶产区。舒城小兰花产地生态条件得天独厚,茶园多处在海拔300-800米的青山环抱、林木葱茏、土质肥沃,昼夜温差大的山坡地,有利于塑造茶叶的优良品质。舒城境内群山起伏、植被丰富,土壤多为花岗岩、砂页岩等风化而成的壤土,PH值在5.5-6.5,适宜茶叶优异品质的形成。

独特生产方式。舒城小兰花地理标志农产品种植方式独特,实行“茶—林—绿肥”复合栽培,茶树丛中保留自然生长的映山红、兰草花等植物。茶树长期与林木、兰草共生,使茶树体内孕育着自然的清花香气成分。茶园实行春中耕,夏浅锄、秋深挖、冬培土,建梯坎、打沙凼。施肥以饼肥等农家肥、有机肥为主。茶农常在茶园种植绿肥、覆盖农作物秸秆等。茶园坚持人工除草,采用粘虫板、诱虫灯等物理防控办法防治虫害。

加工工艺独特。舒城小兰花传统制作工艺讲究的是茶把锅炒,以木炭火烘焙,故当地又称其为“把子茶”。两个人在两口并联茶灶的斜锅中,分别以特制的竹丝把完成杀青和做形。

独特品质。舒城小兰花创制于明清年间,属烘青绿茶类历史名茶,安徽十大传统名茶之一。春茶采制时正值漫山兰花竞相吐蕊飘香时节,茶叶因吸附花香而独具风韵。优越的生态环境、特殊的种植模式、独特的加工工艺造就舒城小兰花“兰草色、兰花香、兰花形”的“三兰”典型品质特征。

独特历史文化。舒城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盛产茶叶,是安徽绿茶主要产区之一,其茶叶被列为贡品。舒城以产“舒城小兰花”而素负盛名。舒城小兰花创制于明清年间,是用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三叶的正常芽梢经独特工艺精制而成的烘青绿茶。自1958年9月16日伟大领袖毛主席视察舒城县舒茶人民公社,发出“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伟大号召后,舒城乃至全国茶叶有了长足发展。1995年8月20日,温家宝同志视察舒城,进一步推动了舒城茶产业的发展,增强了舒城人发展茶产业的信心。

围绕舒城小兰花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独特地域、独特生产方式、独特品质和独特历史文化,强化产品特色,提高市场辨识度和认可度。

2.突出系统提升

推进舒城小兰花地标农产品保护“六个一标准”建设工程,即:培优一批地标农产品区域特色品种,选育适制性强、品质优的新品种,加快推广舒茶早、山坡绿、谷雨香、地方优良群体种等特色品种;建设一批地标产品核心生产基地;建立一套舒城小兰花特征品质指标;集成应用一套舒城小兰花全产业链标准;打造舒城小兰花区域特色品牌;健全一套舒城小兰花地标产品质量管控机制,实现舒城小兰花地理标志农产品外观特征可展示、产品指标可量化、品质特征可感知的目标。

3.突出全链条推进

以舒城小兰花地理产品为主线,以种植、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销售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推进舒城小兰花茶产业现代化、全产业链标准化,强化产销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依据舒城小兰花地理标志省级地方标准,规范产品质量标准和包装标识,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4.突出富民增收

加强舒城小兰花地理产品推介宣传和地标产地市场建设,创新产销对接模式,让好产品产得出,更要卖得好;建立产业联合体、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种经营产业发展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切实分享舒城小兰花地理产品发展成果。

(未完待续……)

来源|《徽茶》2022年8月刊

撰稿|袁先安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金桂飘香2019·舒城小兰花(合肥)品鉴会隆重举办


汲山间雨露,伴幽兰而生;喝遍神州茶,独爱小兰花。正值喜迎国庆7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推进六安茶谷建设,全面提升舒城小兰花茶叶品牌。“周瑜故里茶,舒城小兰花”——2019·舒城小兰花(合肥)品鉴会,于2019年8月31日14点30分在安徽合肥舒怡国际大酒店盛大举行。本次活动由六安市人民政府主办,舒城县人民政府承办,安徽兰花茶业有限公司协办。六安市和舒城县领导,市直、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知名茶企、茶商、茶室茶馆负责人,安徽广播电视台、人民日报、百度安徽、凤凰安徽、新浪安徽、工商导报社、安徽经济新闻网、华夏徽茶网、六安市电视台、舒城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记者,全程参与本次活动。活动伊始,六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斌,六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一谷一带办副主任赖红梅,皖西日报编务办主任郑策,六安市广电台融媒体中心主任王旭,舒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秀萍,舒城县县委副书记王万喜,县政府副县长梅家宏,舒城县农业农村局、招商中心、科协、茶谷中心等单位负责同志,来自合肥江南茗茶城、华夏茶都以及合肥各个茶市、茶馆的客商代表们,莅临现场助力本次品鉴会盛大开始。

六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斌致辞

为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发展、放飞金色梦想,六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并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六安茶谷建设,自2014年8月启动以来,以茶谷三小(茶谷小镇、小站、小院)为代表的重要节点风生水起、项目建设健康稳步推进,在安徽省内外产生积极影响,为老区脱贫攻坚,为生态增绿、旅游添景、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六安茶谷以六安茶产业为基础,并将毛竹、石斛、油茶、有机鱼等特色产业纳入其中,注重物产、山水、文化全面融合,客观全面地反映茶产业的鲜明特色和六安茶谷的独特魅力。六安市茶谷办陶莉莉作六安茶谷推介

“好山好水出好茶”,六安的绿色山水,孕育了六安茶,六安茶有六安瓜片、舒城小兰花、霍山黄芽等诸多品牌,今天品鉴会重点诉说舒城小兰花这个一枝独秀的精品,同时,安徽兰花茶业的“万佛山牌”舒城小兰花,更是舒城小兰花家族中的大品牌。

安徽兰花茶业董事长戴凤明介绍“万佛山”舒城小兰花

舒城小兰花,与碧螺春、太平猴魁、涌溪火青、六安瓜片、铁观音等名茶一样,创制于清朝。因其“外形芽叶相连成朵似兰花,内质具有幽雅兰花香气”的品质特征而得名。据此,兰花茶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舒城小兰花作为中国历史名茶,历久弥新,焕发着勃勃生机。舒城小兰花非遗传承人、六安市茶叶协会副秘书长李贤葆先生、舒城小兰花茶合肥经销商代表(观茶问鼎清茶馆负责人)周超先生、舒城小兰花合肥老茶客王唤明先生,分别作现场专访。本次品鉴会成功举办,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六安茶谷,了解舒城小兰花,并通过此次活动,让舒城茶叶企业广交朋友、增进友谊、合作共赢、共谋发展,为推进六安、舒城茶产业的发展共同努力。品鉴会上,还有舒城县政府副县长梅家宏先生为合肥观茶问鼎清茶馆、舒城县孔庄茶业有限公司、安徽兰祥园茶业公司合肥分公司代表,授予了“舒城小兰花茶战略合作”和“舒城小兰花合肥市场许可经营”的奖牌。

品鉴会期间还进行了优美雅致的茶艺表演、书香雅韵的墨舞,歌曲《六安茶谷等着您》和现场有奖互动等节目,本次品鉴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实施舒城小兰花地标农产品保护 做大做强茶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二)

舒城小兰花,是舒城县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也是舒城县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保护和发展舒城小兰花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推进舒城县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的重要内容,是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舒城小兰花地标产品保护建设目标明确

培优适制舒城小兰花茶的特色品种,实行生态化标准化宜机化种植、标准化清洁化加工、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市场化品牌化营销,实现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茶旅游统筹发展。到2025年舒城县茶园面积将稳定发展至14万亩,年产干茶将达4000吨,综合产值将达30亿元。舒城小兰花茶地理产品优质、安全、高效、产业化发展,在省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通过实施舒城小兰花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地理标志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有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形成舒城小兰花地理标志农产品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振兴的样板。

四、强力推进舒城小兰花地标产品保护工程建设

围绕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重点任务,聚焦特色资源发掘、特色产业发展和农耕文化发扬,重点建设以下内容:

1、培优区域特色品种。培育舒城小兰花茶区域种植特色优良品种,加强大别山茶树种质资源圃建设,保护核心种质资源。到2024年舒城县将实现收集茶树种质资源达1000份,引种茶树品种达150个,建设茶树繁殖苗圃400亩,计划出圃良种茶苗4000万株,改造推广特色优良品种1000亩的目标。

2、建设核心生产基地。实施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行动,建设核心产地2万亩;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保护茶园自然生长的兰草花等植被和蜘蛛等天敌,实施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工程、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建设数字化管理1万亩,创建全国第一批生态低碳认证茶园,开展中绿华夏有机茶认证4家以上,建设全国有机茶基地2处以上。

3、提升产品特色品质。茶树品种、产地环境、茶园土壤、栽培管理方式、采制工艺是舒城小兰花地理标志产品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舒城小兰花内含物丰富,尤以氨基酸、咖啡碱等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围绕地理标志产品特色品质提升,重点开展以下工作:加快适制舒城小兰花优良品种推广;加大地理标志茶园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推广茶林共生种植模式,保护天敌,提高茶园植被率;推广春前浅耕、春后修剪、夏盖土、秋深挖、冬培土的管理经验;传承传统把子茶工艺、推广适制高品质舒城小兰花名优茶的智能化机械化生产加工,特高档茶核心产地实行传承传统工艺手工制茶;构建舒城小兰花产品特征品质指标体系,开展品质评价,推动茶叶品质分等分级和包装标识,建立产品外观特征、内质指标、感官品质特征、品质图谱和数据库;开展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基地创建。

4、推进全产业链标准化。以传统生产方式为基础,结合现代农业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构建以产品为主线、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和标准综合体,建立鲜叶管理、加工全程标准化体系应用;严格按SC食品认证管理和地理标志产品舒城小兰花省级地方标准要求生产加工,建立鲜叶管理、手工制作、机械制作技术标准,完善地标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根据有关要求和引用标准变动情况,适时修订标准,加大标准化指导、宣贯和培训,加强标准简明化应用,编制模式图、明白纸和风险防控手册等标准宣贯材料,推动标准进企入户、上墙上网。

5、推动舒城小兰花品牌做大做强。主打舒城小兰花公共品牌,重点加大舒城小兰花在合肥等目标市场的推介宣传,培育壮大企业品牌,支持规模企业到合肥等大中城市开设专卖店,开设线上平台;建设舒城小兰花地标文化馆、编撰出版《舒城茶史》,传承弘扬舒城小兰花地标文化。

创新宣传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推介。坚持舒城小兰花是母品牌,企业品牌是子品牌,实行母子共同发展。舒城小兰花母品牌突出文化、环境、历史等方面宣传,子品牌借助母品牌围绕市场在突出企业产品特点、质量安全、服务等方面做大做强。加强产品宣传推介,举办和参加地理标志农产品展览展示、文化节庆等活动;鼓励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大型茶叶展示展销推介会;政府重点举办舒城小兰花地标产品采茶竞赛、加工技能赛、名优茶评比、云上直播代言、开茶节品鉴推介会、产销对接等类型活动,广泛宣传舒城小兰花。

6、建立质量管控机制。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使用管理,建立舒城小兰花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制度,统一生产加工技术标准,规范经营秩序;加强行业技能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生产水平,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并授权其使用地理标志产品,扩大地理标志影响力,提升其品牌效益;建立生产经营主体名录和信用档案,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监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投入品管理,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承诺达标合格证明和生产记录档案制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或使用智慧生产、营销、监管、服务等信息化平台,推动身份标识化和全程数字化;严格规范“地理标志产品·舒城小兰花茶”产品标准质量,规范舒城小兰花地理标志农产品使用保护,实行五统一,即统一监制、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持证经营;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使用监督,检查行业管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舒城小兰花地标产品保护工程实施效益

1、经济效益显著。保护工程项目的实施可带动周边乃至舒城县茶农生产更多的优质茶叶,可进一步提高舒城县茶产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茶企成长。

2、生态效益明显。项目实施将会大幅度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标准化茶区和配套设施建设可改良土壤、增加肥力,这对于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推行茶叶无害化、良种化、标准化、高效化生产具有推动作用。

3、社会效益突出。茶叶产业既是绿色产业,又是富民安民产业,本项目的实施将推动项目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和谐。除此,项目的实施可促进1500人就业,带来就业增收3000万元;可深入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保障优质绿色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舒城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

来源:《徽茶》2022年10月刊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82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