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剩余的茶叶水有什么利用价值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普洱茶加工工艺对后期存储醇化的影响,普洱茶如何越陈越香?

如果你对普洱茶非常感兴趣,同时也想了解更多专业层面的知识,以下内容为演讲记录,你绝对不容错过!

普洱茶存储醇化的目的是为了越陈越浓越香,但如今能够真正实现这一点的普洱茶,少之又少。原料、工艺和仓储,是决定普洱茶能否实现其核心价值的关键因素,到底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才导致大多数的普洱茶越陈越不香呢?

在理解了普洱茶陈化的本质、工艺发展、审评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回过头来看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就会有不一样的认识。
 

翻遍所有国家食品级的标准理念,包括酒类,只有普洱茶,在储存期方面标注的是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长期储存。这是独一无二的。毫无疑问,普洱茶的核心价值是越陈越浓越香。关于这样的说法,在正史资料里是可以查到的,1965年出版的《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其中收录了署名马桢祥的文章,记录了以下内容:

我们对茶叶出口一事,在抗战时期是很重视的,它给我们带来的利润不少。易武、江城所产七子饼茶,每筒制好后约重四斤半。这种茶较好的牌子有宋元、宋聘、乾利贞等,稍次的有同庆、同兴等。在江城所加工的茶牌子较多,但质量较低,俗语叫“洗马脊背茶”,不像易武茶之质细味香。这些茶大多数行销香港、越南,有一部分由香港转运到新加坡、马来亚、菲律宾等地,主要供华侨食用。也有部分茶叶行销国内,主要是新春茶。而行销港、越的多是陈茶,就是制好后存放几年的茶,存放的时间越长,味道也就越浓越香,有的茶甚至存放二三十年之久。陈茶最能解渴且能发散。香港、越南、马来亚一带气候炎热,华侨工人下班后,常到茶楼喝一两杯茶,吃点点心,这种茶只要喝一两杯就能解渴。

这是目前我们能查到的最早记载普洱茶越陈越浓越香的资料。从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抗战时期前推二三十年,也就是10年代和20年代,距今大约100年左右,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普洱茶越陈越浓越香的特点,并加以合理的利用,以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

 

从云南普洱茶的产生到现在,加工工艺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而茶叶的加工过程往往决定了现在的普洱茶到底是不是普洱茶。

关于普洱茶,目前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唐代《蛮书》。“无采造法”,没有具体的方法,和一些调料,如辣椒、姜等熬制在一起吃,直到现在还可以在云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看到凉拌茶这道菜。真正出现普洱茶制作工艺的准确年代是在光绪年间的《普洱府志》里。1382年,明代关于普洱茶的记载也是没有系统的制作方式,“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瀹作草气,差胜饮水耳”,在当时明代驻军的眼中,普洱茶就只是比喝水稍好一点。1664年,《物理小识》记载的“蒸而成团”,已经是明确的工艺,“团”所指的是紧压的物块,包括饼、沱等都属于“团”。再过了接近100年,在历史的记载中可以发现,炒茶工艺已经出现,且普洱茶的名称在1825年已经出现在了正史的记载中,阮福的《普洱茶记》写到“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

经历了200年,从“蒸而成团”到“蒸炒并存”的阶段。再经过大概100年的时间,出现了和现在非常接近的加工工艺,炒后变软,然后揉茶,晾干即得毛茶,就是初制茶。1939年李拂一所著的《佛海茶业概况》,已经把普洱茶的初制茶的工艺说得非常清晰,我们也发现了当时所说的泼水茶。

实际上,普洱茶的制作历史非常短,真正成熟的普洱茶制造工艺,从时间上来说,也就是和存茶的历史非常接近。

1950年,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成立,部队进驻后把包括下属的茶厂,统一了普洱茶所有的加工工艺。50年代统一了加工工艺之后,就分为初制和精制两个部分,延续至今的普洱茶工艺,加工流程大致包括杀青、揉捻、日光干燥、精制分级、拼配蒸压成型五个环节。总体来说,与其他茶类相比,普洱茶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

 

 

目前能找到的专业级别的资料记载,是1950年出版的由黄崇焘先生所著的《制茶学》。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内容。首先云南紧压茶的制造是被单独列为一个章节的,在第30章,共分为四节,即毛茶的制造、沱茶的制造、圆茶的制造和藏销紧茶的制造。1950年,云南普洱茶到底是怎样的制造工艺?

毛茶的制造,和1950年统一的工艺是一致的,即杀青→揉捻→干燥的过程。必须注意的是杀青时的锅温,锅要烧到发红时再投叶,这就是当时的杀青工艺。沱茶的制造,像目前沿用的,包括勐海、下关、凤庆的沱茶工艺和配方,都和原有资料记载的很接近。圆茶七子饼的制造,由青毛茶作为原料蒸压,和现在完全一致。特别提出的是,50年代以前,年产量2000余担,而镇越县(易武)占了1500担,四分之三的茶叶是镇越县生产的。藏销紧茶的制造和七子饼有本质的区别,原料先进行拼配,然后剔拣→切茶→潮水(关键工艺)→称茶→蒸揉→发汗,潮水和现在的熟茶工艺非常像,但是过程很短,只有3天左右;发汗的过程,在茶业统称发酵的过程。

与生茶漫长的制茶史相比,熟茶的制作历史并不算太长。熟茶最早的雏形是泼水茶50年代后期,茶叶出口到香港时开始使用潮水做旧工艺;60年代从云南调拨毛茶拼配,到其他区域泼水做旧后出口;70年代初期,云南茶厂派员广东观摩学习后,在1975年统一了渥堆发酵工艺,至此,普洱熟茶时代正式开启,所以,普洱熟茶工艺定型其实不过40多年时间。

 
   

众所周知,因为茶性浓烈,普洱茶在新茶时期并不适合品饮,普洱茶从压制成饼到作为日常品饮的茶品,大多都需要经过数年时间的陈放,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等待普洱茶变得醇和适口。

了解加工工艺的演变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推断出,目前能够拿到手的,一些相对来说储存的比较好的标的物,到底是什么样的加工工艺制作的。

1996年,是云南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关键节点。云南出现了第一家股份公司——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说明云南的茶厂有了某种自主销售的权利。也可以这样说,95年以前,所有的生茶,使用的都是统一的工艺,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杀青→揉捻→日光干燥,包括压制的工艺都是统一的。对于所有的厂家来说,都需要严格的接受这样的加工工艺,每个茶厂都会对应的有一套标准样,省公司也设定了审评科室,专门针对原料,对是否能达到标准样的品质、是否是合适的品种进行审评。95年以前的加工工艺完全是一致的,96年,在勐库区域的原料供应商率先自主为省公司提供成品,销售端的茶商也可以指定需要哪个地区的茶叶。

以勐库大叶种为原料压制而成的普洱茶为例,最明显的问题是苦涩度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90年代中期,根据茶商需求,很多茶厂引入闷黄工艺,在揉捻后会堆放一段时间再干燥,即前发酵。采用了闷黄工艺制成的普洱茶,新茶时期的优势显而易见,适口性更好,茶香更突出等等不一而论。与此相应,加入了闷黄工艺的普洱茶,由于醇化的基础已经被改变,没有了越陈越香的基础,即便后期仓储环境再好,也无法实现普洱茶最核心的价值。

从勐海到勐库,晒青毛茶出现了干燥之前的发酵工艺,通常以萎凋和闷黄两种工艺为主,统称前发酵。2004年后,其他茶类的加工工艺,摇青、轻揉捻、长炒青、闷黄、渥红、烘干提香等,相继被不同的普洱茶厂家引入,甚至被奉为特定工艺秘而不宣。

2001年前后,碳酸饮料、咖啡等大量进入中国市场,造成茶行业全面大崩盘,普洱茶行业也难以幸免,几乎所有的茶叶都卖不出去。2003年、2004年,几乎所有的云南茶厂都陷入了面临倒闭的困境,包括普洱茶集团、大益等,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茶厂都在谋求改制,卖给了有能力去经营茶叶的企业,其中就包括下关、勐海茶厂、滇红集团、普洱茶集团。随着更多民营企业的进入,很快地盘活了普洱茶市场,短短两年时间之内,从04年到06年,普洱茶市场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是因为这一现象的出现,普洱茶也逐渐丢失了很多茶叶加工的基本概念,不会再像原有的理念一样去加工,很多的东西都丢失掉了,并且会在后续更加剧烈。

2007年和2014年的普洱茶行业危机,又出现了很多活跃的热点,普洱茶的新品越来越多、层出不穷,造成了茶叶加工的基本概念几乎完全丧失。强调区域(冰岛、班章、易武等),忽视品种;强调树龄(百年、千年大树古树),忽视栽培采摘(茶树生长是否处于成熟期、固定采摘期限、单株出芽率等等对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完全被忽视),等等现象便成为行业内存在的显著问题。盲目跟从市场商业热点,生产上本来由审评指导生产,变成了进货商指导生产(我要这个茶叶香一点、我要这个茶叶没那么苦、我要这个茶叶好看一点别那么细等等。市场想要什么样的普洱茶,就做什么样的普洱茶),任意改变普洱茶加工基本工艺等等现象,在普洱茶行业屡见不鲜。

 

 

 

 

加工工艺的改变给普洱茶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加工工艺是茶类分类的基础。可以这样说,普洱茶究竟能否越陈越浓越香,很大程度上是由内含物质决定的。举例来说,如果要存酒,绝对不会拿38度的酒去存,度数越高越好,因为有足够多的内含物质;而存红酒的人,绝对不会用餐酒去存,一定是要很浓厚的酒去存。归根到底,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决定普洱茶越陈越浓越香的,是茶的内含物质。

不同的加工工艺,对普洱茶后期陈化所产生的作用,以及给内含物质反应的方式带来的改变也是不同的。

实际上,六大茶类的分类,出现的时间很短。1979年,陈椽撰写了《茶叶分类理论与实践》一文,以茶叶变色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新的分类法,系统地把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和红茶六大茶类。至此六大茶类的分类才基本成型。

而内含物质的差异便成为区分不同茶类最主要的依据。不同的加工工艺直接影响到黄烷醇含量的多少,内含物的不同,特别是其中儿茶素含量的多少,是某一类茶采用了何种工艺最直观的表现。分类的依据不是根据干茶颜色偏绿就是绿茶,偏黄就是黄茶,而是根据加工工艺对应的内含物质的变化而明确归类。

 

 

对于白茶、青茶、黄茶和红茶而言,萎凋不仅是特有工艺,也是必要工艺。在六大茶类中,从鲜叶到毛茶,黄烷醇剩余量,绿茶最高(68.64%),而红茶因为有萎凋工序,且萎凋程度较重,黄烷醇剩余量最低(2.41%)。由此可以判定,因为没有萎凋工序,普洱茶的黄烷醇剩余量应接近于绿茶才算正常表现。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应用了白茶、黄茶、青茶、红茶等其他茶类的制作工艺,必然会带来儿茶素含量的急剧下降,这是一定的。这对普洱茶后期醇化的效果,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通过简单的逻辑,就可以判断以上得出的结果。而且可以进一步得出,如果做半套工艺,必然带来明显的感官缺陷。所谓的半套工艺,从萎凋的角度来说,如果萎凋做了全套,那么其他茶类的特征就会非常明显,因此只能做半套。如果做全套,可能白茶的风味就会特别明显,或者会有红茶、黄茶等其他茶类的味道。包括闷黄工艺也类似。只能做半套,不能做完全,只是加入一定的工序,但是所有的工序如果不做完整,那么会带来必然的感官缺陷,这些都可以通过专业的感官审评来发现。

工艺决定未来,工艺决定了茶品未来的走向,应成为行业内的基本常识。

基于以上工艺的简单探讨,到底应该拿什么样的茶品去储存,应基于什么样的标的物?尤其在做学术研究的时候,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明确是如何做出来,用什么样的品种、什么时期的原料、采摘标准是什么、制作工艺是什么,然后通过什么条件的存储所得出来的结论,这样才是一个理想的结论。

 

 

普洱茶存储醇化的本质,是普洱茶不断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由此带来的内含物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变化的一系列过程。变化的规律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越陈越浓越香一定是有条件的。在这个条件之下,才有研究的价值。为什么一直强调工艺?我们所研究的是普洱茶的越陈越浓越香,当然得强调必须是普洱茶的传统加工工艺,如果加工工艺不对,就不一定是普洱茶了。

普洱茶醇化的原理是很清晰的,目前有四重机制产生变化,主要是通过纯氧化、微生物、酶催化、湿热四种作用机制共同发生作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后发酵。至于具体以哪个机制为主,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结论。

 

 

四重作用非常好理解。只要茶叶暴露于空气中就会发生氧化;而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大的族群,存在于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酶催化的作用可理解为类似快速发酵的过程;湿热作用即不同的事物给予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就产生了从生到熟的过程。普洱茶的后发酵不是单一的作用,是四重作用共同完成的。

目前可以确定的结论,主要包括如下四个:

1)普洱茶成品的后发酵过程主要是氧化反应,发酵过程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不同程度地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和热量。氧气量需求很低(0.001%);

2)普洱茶的发酵与其它植物的酒精发酵,其作用完全不同,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普洱茶在醇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不是拼配过程中各种生理、生化变化的延续,两者有很大区别;

4)普洱茶生茶和熟茶的发酵主作用机制也不一样,生茶以氧化作用为主,熟茶以微生物发酵机制为主,其他作用均参与并协同产生发酵作用。

了解普洱茶陈化阶段的变化规律,对科学合理储存普洱茶,及工业生产的目标任务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普洱茶在醇化过程中的变化,主要分为物理性质变化和化学成分变化两大类。

物理性质的变化包括干物质损耗、热量、微量气体、PH值、拉力弹性和吸湿能力、灰分、颜色等一系列变化。

干物质损耗

普洱茶在存储的过程中,造成干物质损耗的原因有很多。

普洱茶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部分蛋白质和氨基酸脱氨放出氨气;果胶质分解放出甲醇;某些有机酸被氧化放出二氧化碳等反应过程。

普洱茶中的亲水胶体在储存过程中会发生分解,那些原来与胶体物质结合在一起的水分,这时游离出来,所以储存时普洱茶会表现出“自潮”现象,随着自潮现象的出现,普洱茶中的水溶性胶体物质可能发生潮解。

以上这些都是造成干物质损耗的原因。

 

存储时,普洱茶干物质的损耗量与存储过程中的普洱茶内部发生的氧化反应有关。普洱茶醇化条件越剧烈、时间越长、放出气体越多,干物质损耗越多;普洱茶内有机酸含量越高,储存时干物质损耗量也就越大。

干物质的损耗还与存储条件和普洱茶的化学组成有关。

普洱茶等级越低,干物质损耗越大;随着普洱茶的含水率增高,干物质损耗增大;普洱茶包装容积重量越小,干物质损耗就越多;此外,存储时普洱茶的温度与干物质损耗呈正相关。

普洱茶的干物质损耗,会造成存储的普洱茶重量下降。干物质损耗而造成重量下降的多少,可以反映出普洱茶在储存时进行化学反应的猛烈程度,但并不能说明储存方法的好坏,也就是说重量的损失不一定说明储存的成功。 

热量的变化

普洱茶储存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生成二氧化碳及其他挥发性产物,而这些反应都是一个放热过程。适合的热量是普洱茶醇化的关键点,室内温度不等于茶包的中心温度。

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即毛茶水分高,堆在仓库里,春末夏初之际,随着气温的升高茶叶包装就会发热;另外,在室温25℃的储存室里,茶中心温度往往超过室温57℃。这些现象都说明普洱茶在储存过程中存在着缓慢的氧化现象,并放出二氧化碳和其它挥发性物质,同时也产生了热量。  

发热量愈大时普洱茶的质量变化愈猛烈。根据这些原理,我们可以根据中心温度的高低,作为储存工艺操作上的一个技术指标,以控制储存普洱茶的变化。

但是要注意,中心温度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普洱茶发热量的大小。因为茶叶包装的大小和松紧、储存室容积的大小、热量散失的速度、以及因普洱茶水分的蒸发而散失的热量等因素都影响中心温度。而中心温度的高低,仅表示普洱茶挥发热量减去热量的散失值所多余的热量。

 

其他微量气体的产生和变化

在储存过程中,普洱茶的内含物质起着复杂的化学变化,有部分挥发物质散发出来,由于这个原因,在储存过程中,可以闻到不同的气味。储存的最初阶段,闻到的是浓厚的普洱茶生青气和杂气;在中间阶段青杂气明显减轻,将近完毕阶段青杂气几乎闻不出来;当闻到的是浓烈的完全不含低沸点青气的茶香时,普洱茶香气也达到了接近纯净的程度,其青、杂、苦、腥诸味均可得以消除,这个时候基本进入了普洱茶储存的所谓安全期,变化相对稳定了,茶香气显露,这说明普洱茶在人工储存的不同阶段所散发出来的挥发性物质是不同的。根据上述的客观事实和规律,可以把它作为判断储存程度的一项内容。

PH值的变化

普洱茶在存储过程中,PH值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情况下,经过存储后的普洱茶,PH值呈减小趋势。

 

拉力弹性和吸湿能力的变化

普洱茶的吸湿能力取决于内渗透性物质及高分子物质的含量,在储存中,普洱茶吸湿能力有所降低。不同时期的普洱茶吸湿能力在储存后比储存前要降低,在一定的含水率内,普洱茶拉力随含水率提高而增强,但进一步提高含水率时,其强度反而减弱。吸湿能力稳定才能促使良性变化,如吸湿能力特别强,则有可能造成异变的结果。

不同储存温度对普洱茶组织的拉力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遭遇高温储存时,如果普洱茶含水量不足,则普洱茶弹性大幅降低,干物质损耗加大。

 

灰分的变化

普洱茶经储存后,其内含的化学成分有变化,因而普洱茶的灰分发生变化。经测定,其含氯量有微量减少,所以储存对普洱茶的浸出物来说,有轻微的改变。另外普洱茶内含氮化合物,如氨、植物碱、氨基酸及其他含有“还原氮”的物质,储存后上述物质会有消失及转化。

 

颜色的变化

普洱茶经过储存后的颜色棕色化反应比较明显,而棕色化反应被认为是产生挥发性香味物质的重要化学过程。

储存过程中的棕色化反应机制,目前基本上已知有两种类型的机制在普洱茶棕色化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羟基反应(美拉德反应),它是一个复杂而相当难解的连续化学反应,反应的中间阶段产生的香味物质,对普洱茶香气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为焦糖化反应,即糖类加热出现焦糖化,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呋喃类香味物质,产生具有奶油物质香味,在外观上反映出叶色变深,经过棕色化反应后,颜色呈棕黄、棕红和褐色,这三种颜色对内在质量有明显提高。

各地区的普洱茶品种性质不同,在同样储存条件下,普洱茶叶片柔软、组织细致、含碳水化合物高的品种比粗糙、含碳水化合物低的普洱茶,水分高的比水分低的,储存温度高的比储存温度低的,储存时间长的比储存时间短的棕色化反应要快的多。储存后的颜色以棕黄、棕红和棕褐色为好,它的香气特别明显,普洱茶的内在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进。 

化学成分变化包括碳水化合物、多酚类物质、果胶质、含氮化合物、有机酸、香味物质等的变化。

 

碳水化合物的变化

在储存过程中,由于普洱茶内部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使普洱茶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发生明显的变化。碳水化合物在储存过程中的消耗,一部分与二氧化碳的产生是并行的,另一部分碳水化合物还由于在自然醇化过程中,还原糖与氨基酸发生持续的非酶棕色化反应,产生棕色色素和数种对茶气香味有良好作用的香味化合物。

 

多酚类物质的变化

酚类物质对普洱茶的物理化学特性有很大影响。普洱茶中酚类可分为简单酚类和多酚类,简单酚类对茶的香气滋味有一定影响,普洱茶的醇化过程中,简单酚类成分一般有含量增加的趋势。多酚类继续稳定氧化会形成分子量较大的棕褐色色素,普洱茶在压制、醇化及发酵后颜色的加深,与该反应有重要关系。所以普洱茶经过储存,多酚类物质一般要减少40%50%。在储存过程中多酚类是以缓慢的非酶促氧化反应为主。

 

果胶质的变化

普洱茶中含有相当数量的果胶质,尤其是高等级茶。果胶容易分解,试验表明,果胶浸出过程中会产生甲醇,甲醇又可进一步氧化为甲醛、甲酸等成分,给茶汤带来一定刺激性。在高温存储普洱茶时,果胶质的甲醇可以被除去80%以上,即便是低温储存,也可以去除30%左右。由于果胶是吸湿性物质,果胶质的数量和性质变化,导致了普洱茶持水性及其它物理性能的变化。

 

含氮化合物的变化

普洱茶中的复杂高分子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质)性质比较稳定,一般来说,普洱茶存储后,可溶性含氮化合物降低33%左右,茶碱氮损失14%左右;蛋白质氮几乎不发生变化,通常仅略有增加,这是由于干物质总量降低,相对含量升高的结果。

含氮化合物的变化会对茶的香气、滋味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普洱茶的醇化过程中,氨基酸均呈减少的趋势,氨基酸减少的速度在头一年内最快,以后逐渐减慢。这说明醇化过程的物质变化在第一年较为强烈,以后将逐渐放慢。茶碱非常易于氧化,醇化后会有明显的减少,茶碱对人体的刺激性也会逐步降低。

 

有机酸的变化

有机酸是指含有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普洱茶中的有机酸有很多,它们所起的作用也不同。比如草酸、苹果酸、柠檬酸等的作用主要是平衡茶汤的PH值,调节茶汤中游离茶碱/质子茶碱的比例,从而对平衡茶汤浓强度具有重要作用,间接地影响普洱茶的香气滋味。

普洱茶中的低级脂肪酸指碳原子数在十二以下的酸,一般具有挥发性,因此也称为挥发酸,它们对普洱茶香味的贡献较大。一般普洱茶等级越高,低级脂肪酸的含量也越高。

普洱茶中的高级脂肪酸又分为饱和及不饱和两种,饱和脂肪酸可使茶汤柔和并具有脂肪样气味,不饱和高级脂肪酸一般具有刺激性,使茶汤粗糙。普洱茶在自然醇化或人工发酵后,脂肪酸和有机酸总量增加,普洱茶酸性增强,其中挥发酸的增加较为显著,这对于提高普洱茶的滋味品质是有利的。此外,储存时还有一些挥发性酸类变为气体释放出来。 

香味物质变化

普洱茶香味物质一般指分子量在300 以下的挥发及半挥发性成分。普洱茶中的香味物质,按其能够产生芳香气味的特点,可分为普洱茶香气物质和茶汤香气物质两大类。前者对普洱茶的香气感官特性产生作用,后者是经过冲泡后产生的特殊普洱茶芳香物质。

普洱茶的香气物质经过储存后有所改善,杂气与刺激性等不良气息减少或消失,醇和协调的茶香出现。普洱茶的芳香特性则只能通过很好的储存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千古奇观!芦山茶马古道上的背夫印记

千古奇观!芦山茶马古道上的背夫印记

李  靖

“巍巍罗纯山,滔滔青衣江。潇潇茶马道,缕缕背夫魂。”

芦山是一座承载着2300多载风霜雪月的古城,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并沉淀了璀璨的地方特色文化。芦山,地理位置特殊,处于川西咽喉门户,是内地通往藏、彝地区的民族走廊。加之芦山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特别是盛产茶叶,因而造就了历史上一条条“茶马古道”纵横交织、贯穿于芦山的山水之间,成为连接内地与藏、彝地区茶叶物资贸易往来的一缕缕五彩纽带。芦山,见证了“茶马古道”的兴衰荣辱,经历了古道的历史变迁。关于芦山“茶马古道”的来龙去脉,形成原因,分布情况以及历史发展进程,笔者已在《浅说芦山茶马古道之溯源探秘》一文中做了详细描述,在此不用赘言。此文专门讲一下芦山茶马古道上的背夫奇观。

芦山,被罗纯山脉、龙门山脉、邛崃山脉、二郎山山脉四大山脉相夹与围绕。茶马古道只能依山势跌宕起伏而开凿,沿途多沟壑、深涧、河谷、陡坡,加之芦山多雨,路途更是泥泞湿滑。艰险泥泞的古道,不适合大型马帮驮运物资,且骡马沿途所消耗的粮草间接加大了货物运输成本,所以在芦山纵横交错的众多古道上,从事货物运输的脚力背夫便应运而生。


一、背夫123

背夫,又称背背、背脚、背子脚夫等,当地人更习惯叫他们“背二哥”。“背二哥”都是穷苦出生,因生计所迫才走上这条艰辛之路。“蹚古道”说的就是在茶马古道上背运物资的“背二哥”们。“蹚古道”如同北方人“闯关东”“走西口”,南方人“下南洋”“赴金山”一样,那是九死一生,千难万险,危机四伏。虽路途及其凶险,但挡不住赖以维持生计的酬劳诱惑,无论男女老幼都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加入背夫大军。

“背二哥”按“专职”与“兼职”可分为“长背子”与“短背子”。长背子,指专业从事货物运输的背夫,他们一般跑长途,一年四季都往来于“茶马古道”,无论在背负货物的重量,行脚速度,还是在古道沿途各种处置突发情况的经验上都更胜一筹。短背子,是指那些平日里以种田、打鱼、狩猎或做小买卖为生,在农闲与旱天放下手中的活,偶尔也有些学生利用节假日临时在古道上背驮运输货物以补贴家用的人。因非专业缘故,在背负货物重量,行脚效率等方面难与长背子匹敌,别说处置沿途的突发情况了。所以他们一般都以跑短途为主,鲜有背负长途的。

“背二哥”按跑的路程可为“短脚”与“长脚”。短脚,就是“背二哥”背负货物短途运输,一般仅仅限于芦山境内古道,快则两三天,慢则五六天。好处是路途比较安全,但酬劳偏低。长脚,当然就是“背二哥”背驮货物长途运输了,那将是一个漫长且极为艰险的旅程。“背二哥”一路爬山涉水,蹚冰卧雪,风餐露宿,结伴而行。长则需走二三月,短则也需行四五十天,路途漫漫,归期遥遥。“背二哥”们为了颇丰的脚钱,早置生死于度外。所以,“蹚古道”多以跑长脚为主。

“背二哥”按背负货物种类可分为干背子、水背子、半水背子。干背子,顾名思义是干货,如茶包、生活用品、农具、建筑材料等非易碎品。背干货不矫情,不做作,背负行走时可以大步流星,不惧路滑跌倒。就算打拐放哨时也不用提心吊胆,担心碰碎货物。水背子,就是泛指运送液体类,流质类的货物,如各种油类酒类生漆以及一些成液体类的相关贵重物资。这类物品价值相对不菲,时常引得沿途“棒客”觊觎,而且其形态极不稳定,在长途运输中极易破损与渗漏。货物背负时,东家是仔细称了重量,交货时重量出现差错是拿不到脚钱的,如果途中不慎破损渗漏还要照价赔偿。背运这类货物还有个难点是晃荡!因为很多时候容器不是密封的,就算密封了却没装满,所以,要以摇摆步应对晃荡物。所以,背运这类物品要有足够的经验和技巧,还要一万个小心,每走都是如履薄冰,遇到打尖休息时更是慎之又慎。高风险必定高回报,水背子的脚钱比背干背子多三分之一,但时间也比干背子多耗三分之一。半水背子,就是介于干背子与水背子之间,一般都是鸡蛋、挂面、灯具以及易碎的玻璃器皿等,货物背负的难易程度与所得脚钱也介于两者之间。


二、大山的小路

芦山背运的目的地主要有两个。一是背运藏茶到打箭炉(康定)东关,二是背运粮米到小金县的新街子(达维)。干背子到康定的运费基本等值货物的重量,也就是说背300 斤货的工钱回家后可买300斤大米,所以连有些小粮户(小地主)的家人也加入了背夫大军。背粮米是芦山县各级政府摊排给每家每户的任务,3人以下的每户50斤,4-5人的每户100斤,以上每多两人多摊50 斤,以此类推。头两年是背宝兴,后来延长到新街子(达维),路程增加两倍,难度增加十倍,要翻越夹金大雪山,下到大半山才到达维。此路非常危险,隔三差五有背夫死伤,故曰:人到夹金山,性命交给天!再上王母寨,回头看看伙伴在不在……走拢达维,不想二回,如来二回,有去无回!所以,稍有点钱的或没有劳力的都要出钱请人帮背粮米。因此,这条道的背夫最惨,有不少女人和小孩。

“背二哥”为了更好的生存必须结成团队,协力共克“蹚古道”的艰险。队伍中的“背二哥”既有“老把头”,又有“小老幺”,都是为了生计蹚走在古道上。

“老把头”又叫“掌拐师”“大背头”。并不是说他有多老,而是指他经验十足,背负的货物最重,又可以淡定自若的处理路途突发事件,负责“拜山头”,与沿途“袍哥”“舵把子”沟通。更是要担起“叫拐”“喊山”“放哨”“打尖”等重任。有些“老把头”还有一点文化,把沿途的事物与对家乡的思念,编成山歌与号子边走边唱,边唱边吆喝。歌词简单易懂,朗朗上口,诙谐幽默,又激人奋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茶马古道”独特的一道风景“背夫调”。当然也不乏用荤段子和唱黄歌增鲜提味之插曲。


“小老幺”便是初蹚古道的“雏”,他们不仅年龄小,而且没有任何蹚古道的经验。他们在队伍中一般都是帮背行李、粮食,以及一些重量较轻的东西。即便是要背负货物,也顶多只能背负一两条15斤左右的干背子茶包。原飞仙上关的姚大爷,便是12岁就做起“小老幺”了。现居芦山金花小区,已85岁高龄的周松莲婆婆,她更是10岁开始从“小老幺”做起的女“背二哥”,“背二哥”们都叫她“香娃儿”,茶包压弯了她稚嫩的脊梁,她弱小的肩膀背负了活着的希望。老人脸上布满的皱纹,每一道都写满了“蹚古道”岁月的沧桑,而思延乡费家山的费全民是一生背夫,黄发猫眼,面容猥琐,十五六岁还长衫吊脚,被人发现没穿裤子后,他还振振有词地说:不晓得阿里(我家)木得钱嗦!有头发哪个还想当瘌痢壳哦?从三十年代开始一直背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年代,孤身一人,无妻无子。

在背夫大军中,还有一种特殊身份的“背保人”,又称“中人”。“背二哥”背货物,无论背“长脚”,还是背“短脚”,都需要一个保人作保。但凡货物与茶包子上古道,必须是货主、“背二哥”、保人三方在《背夫契约》上签字画押。契约简单明了,注明货物的价值、种类、重量、交货地点、运输规范,以及约定交货时间段等等,《背夫契约》相当于现在的运输合同。保人都是当地有点地位的有钱人,当然不可能是白白担保,担保费必须是“背二哥”一至二成不等的脚钱抽头作为代价。

说起“脚钱 ”,其实就是“背二哥”劳动报酬。“脚钱”是“背二哥”背货时先预付一点定钱,又称“上脚”。“背二哥”就用该钱支付保费,剩余的钱购买路途所用的粮食、装备等必需品。“背二哥”到了目的地交货后,货主再按之前约定将剩余“脚钱”付清,这叫“清脚”。只有“清脚”完成 ,“背二哥”此次生意才能算圆满结束。


三、背夫的行头

“背二哥”虽都出生贫寒,但对于“蹚古道”他们心怀敬畏,从来不敢马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背二哥”。为了更好的生存,也为了能平平安安的回家,“背二哥”在“蹚古道”中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血泪换回的经验相融合,量身打造出“蹚古道”最适合的装备行头。

一是包帕子。帕子用料为幞(fu)子,材质为土布,长约1丈,宽约1尺,颜色以青白为主,包裹头部,相传是川人为纪念武侯诸葛亮,为之戴孝,并世代相传,所以又称诸葛巾。“背二哥”不分男女每人头顶必包此帕,包帕的功能性除了夏天可以吸头汗,冬天可以给头部保暖外,“背二哥”在路途中过沟壑与深涧时可以解下拧成攀岩的绳索,还可以多张相连,构架成简易的栈道供人通行。如遇紧急情况还可以作为止血绷带,临时绑扎伤口。

二是绑腿子。绑腿用料为毪(mu)子,分别是由土布、麻布或牦牛毛织成。绑腿作用很大,主要是防止碰撞、蚂蟥叮咬或静脉曲张,也有保暖的功能。“背二哥”们走长途全靠它了。

三是草鞋子。这里的草鞋可不是普通的草鞋,因为它的材质并非是草,是经传统工艺从竹子中剥取的竹麻。加工好后的竹麻,通过反复揉搓成绳,再精心打制成全封闭的鞋子,又称为麻窝子。这种草鞋上脚舒适,既能保护脚在行走途中防止荆棘划伤、乱石碰撞,又能防水、保暖,而且经久耐用不易破损。最最关键的是,它为了适应复杂地形需要,还可以在鞋上加钉上“脚码子”与“鞋爪子”增加与地的摩擦力,做到充分防滑,这种特殊的功能是别的鞋不具备的。所以“背二哥”最爱说:“脚下掌块铁,走路更得力。”脚码子,其实就是带在麻窝子上的两块铁片片,前后各一块。貌似简单没有丝毫技术含量的脚码子其实用处极大,因其防滑、耐磨,是“背二哥”走泥泞、过浅滩,上坡下坎时必不可少的装备。鞋爪子,与脚码子功能相仿,铁片钉上有“前六后四”的长钉,更适应行走冰雪路面与攀登陡峭山崖,走起路来齐齐夸夸很远都能听见响声。


四是背子。“背二哥”的背子极为讲究,分“硬背子”与“软背子”。硬背子,当地人叫背夹子,简陋的背夹子却蕴含了劳动人民的大智慧。材质多为优质杂木,相当结实耐用,背夹子的背桥与背弓,是身体力学完美的诠释。特殊的构造与完美的制作工艺相结合,能让人背驮起300斤左右的茶包子与货物。背夹子背在身上,让人体更贴合货物,更加省力,而且还便于保持平衡。有了它,“背二哥”沿途放哨休息就更加省力了,有人算过背夹子可以省力30%-50%,一个人用背篼能背二三百斤,若用背夹子则可背四五百斤。“软背子”主要是一些有丰富经验的“大背师”“背头”背茶包子与“水背子”用。背“软背子”技术含量高,对人的力量、平衡以及放哨休息都是一个考验。所以一般的“背二哥”是不敢去背“软背子”的。

五是拐子。拐子又叫拐棍,拐子凳,主要由拐盘和拐杆镶嵌而成。它分禿拐子和钉拐子两种,禿拐子只是把拐头削成铅笔擦头的样子就行了,是初级工具。而钉拐子是要在拐头上金属箍套,套上有小指粗的锥形铁钉,由拐把和拐杆镶嵌而成,拐子把有凹槽。是背夹子的配套工具,用于背夫在无歇息的环境下休息之用,又兼打狗、防身用途。“老把头”拐子一般用“座头拐”,俗称座凳拐子,像驴货一样有一个蛮大的龟头,金属底部是椭圆或菱形,敲击地面会发出较为浑厚的声音。“老把头”用“座头拐”有节奏的敲击地面,示意背夫们歇息一下。“背二哥”因茶包负荷太重,一般是按“七上八下,平十步”的规则歇息的。也就是说上坡走七十步,下坡走八十步,平路可行百十步就歇息。歇息时货不离肩,只有用“钉拐子”拄在地上,把背夹子卡在拐子的凹槽内就可在路上稍做休息,这就叫“打拐子”。休息时“背二哥”尽量调整呼吸,深深吸气,长长吐气。吐气时常吹出哨音,背夫们个个都是口哨高手,无论男女老幼,趁歇息时能把山歌情歌吹得应山应水,刹是好听!他们这种片刻的休息又称“放哨”“歇头子”。因歇头子,茶马古道的阡陌山川,青石板栈道上,布满了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拐子窝窝,并延伸到古道的远方。


六是捎索与捎盘。所谓梢索,是用竹麻通过反复揉搓成的绳。此绳韧性极佳,又用桐油反复浸泡后晾干,能负重千斤不断,是用来捆绑货物的最佳选择。梢索除了捆绑货物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在行走和歇息时控制货物平衡,这样的梢索使用又称为“千斤绳”。“背二哥”为了多赚脚钱,一般都是拼尽全力尽可能多背负茶包子与货物。茶包子与货物的高度早已超出了人体所能控制的范围,加之沿途沟壑纵横,跋山涉水,路途坎坷,以及路上放哨歇息,都难以保持背负货物的平衡,给人与货都造成了诸多不便与危险。所以聪明的“背二哥”用一根简单梢索绕过茶包子与货物作为“千斤绳”,绳上挂上汗刮子,汗刮子更方便绷紧千斤绳。这样千斤绳与汗刮子的完美结合,既可以刮汗,又可控制货物平衡。“背二哥”放哨时最爱说:“拄好丁拐子,绷紧千斤绳。深吸一口气,吹几句柳连柳(芦山地方曲,类似花灯调),多巴安逸。”所谓捎盘,是在背夹子的中间部位有一根连接背弓和背扇的绳索,套在背扇中柱的舌头上用以承重。可收可放,收紧时多在舌头上绕几圈。

七是汗刮子与笋壳子。汗刮子,是用竹篾片圈制的环装物品,一般套在千斤绳上,既方便拉拽千斤绳,又可用来刮脸上与额头的汗。笋壳子,是女“背二哥”的必备品,是竹笋的外壳略作加工而成。因背负的货物不方便随时取下,对于女“背二哥”来说小便就是一个大问题,于是,她们便用笋壳子作为接尿工具,在打拐放哨时就可以就地方便了。笋壳子不是一次性的,用完后用力甩干尿液,挂在背夹子后面晾起,风吹干后下次还可以重复使用。

八是蓑衣子。“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芦山全境以及“茶马古道”气候温润,沿途多雨雪,所以蓑衣也是“背二哥”必备的配置。芦山盛产棕树,背夫因地制宜剥棕皮,一层层编织而成,在领口处用麻绳打结固定,这种蓑衣既轻便又防水。制作蓑衣的传统可以追溯到青羌时期,蓑衣的制作工艺甚至沿用至今。“背二哥”蓑衣一般都带两件,晴日里都背在货物上,既防止货物被阳光暴晒,又可遮挡货物,以免被棒客觊觎。遇到雨雪天,一件是自己披在身上,另一件盖住货物以免被雨雪淋湿。

九是马灯子。“背二哥”沿途风餐露宿,难免要走夜路。因背驮负重,还要打拐子,拉千斤绳,手就无法再拿什么照明工具了。所以,挂在背夹子头上的马灯子就是“背二哥”唯一的照明工具了。马灯子,一般是煤油作为燃料,也有酒精作燃料的,方便密封且防风防雨还防摔,掉到地上灯也不灭。是在坎坷的黑夜里,为“背二哥”引路的一盏明灯。


四、苦中有乐

“荞翻山,麦倒拐,玉米馍馍经得摔。”“背二哥”从事的是重体力劳动,需要一把子力气,所以,路上吃的都是扛饥耐饿的食物。芦山,山地丘陵多过平坝,盛产玉米、苦荞、小麦与水稻。但作为长途跋涉便于携带的粮食非面类莫属,玉米面、苦荞面、麦麸面都是“背二哥”的食物。其中与粗玉米面为主,苦荞面、麦麸面属于较为高档的食物了。即便是粗玉米面也不能天天管饱,需要加一些野蕨菜根,会同其他植物的根茎、树皮,晒干碾磨成粉,搅拌参合后才能勉强维持。

“背二哥”一般出发前要做好3天的玉米馍,因为做好的玉米馍沿途风吹日晒,汗渍侵蚀顶多保质2-3天,3天过后就变质馊臭不能吃了。所以,“背二哥”带上的来回口粮多数是没有加工成食品的玉米面、麦麸面、苦荞面等等。在沿途休息或住幺店子时,才用随身携带的面粉临时做馍馍。讲究一点的找口破铁锅或铁片在上面烙,这种烙出来比较讲究的馍馍叫锅贴粑;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和好面直接丢进火塘里烤,烤好了把上面木材灰拍打干净就可以吃了,这种馍馍叫拍拍粑又叫粘灰粑。锅贴粑与粘灰粑对于“背二哥”来说都是美味了,更多时候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背二哥”只能用一点山泉水和一点玉米面来勉强应付肚皮,更有甚者只能吃口玉米面吃口雪充饥裹腹。但苦中也有乐,有时“背二哥”也能打打牙祭。那些来自大山的馈赠,山核桃、地瓜芦、山鸡子、豆姑娘、八月瓜、野柿子、沙棘子、刺梨子、马桑子,还有野竹笋都是“背二哥”们的最爱。当然如果有幸在山间抓到几只笋子虫、跳跳子、懒蝉子,或在溪旁、水塘寻得几条梆梆鱼(木槐)、黄鳝、泥鳅就算开荤了,把它们用竹签串在一起,在火塘子里一烤,伴着烟火窜出的味道,那才叫个香嘞!


“背二哥”行走在茶马古道上难免有一个什么伤病,一般小伤病就自己强忍了。但遇到摔伤、扭伤、划伤,或风寒感冒,肚皮痛等,“背二哥”都有一套自己的土方法来医治。什么划伤、摔伤,就用自己唾液就是最好的“灵丹妙药”了,称之为抹口水。如是扭伤就用丁拐子烤热后,敷于患处,反复几次很快就可以康复了。什么风寒、感冒、肚子痛,要么刮痧驱除寒毒,要么烧灯花、打火罐子,或在路边采点苦艾蒿榨出蒿汁熬水喝,实在不行沿途找一点藿香叶嚼碎吞服,庙里的香灰和山上的苦蒿是内吃外搽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尤其是止血止痢特灵……这些土办法貌似简陋,却极其管用,关键是信手拈来,不会花一分钱。“背二哥”们用坚韧不拔的毅力行走在茶马古道上,在极为恶劣环境战胜困难与伤病,为了生存一次次挑战着人类的极限,令人生敬,叹为观止!


五、远方的家

“背二哥”虽说沿途是风餐露宿,但还是有那么一个临时歇脚的处所,“幺店子”就是可以给“背二哥”们遮挡风雨给予温暖的家了。所谓“幺店子”,就是在古道上设置的专供“背二哥”们休息住宿的简陋客栈了。一般“幺店子”都搭建在古道的半山腰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位置。搭建的也极为简陋,都是将就山上的竹子、木材、石块、茅草等材料,讲究一点的也只是在搭建好的屋外,用黄泥合上铡碎的干谷草简单搪糊起来,以便遮风挡雨保暖防盗。

“幺店子”一般都没有招牌,“背二哥”的口碑就是“幺店子”的金字招牌。虽然没有招牌,“幺店子”特征还是相当明显。门口要么砌起一段堡坎,要么搭上几块长木板,这是为了方便“背二哥”歇脚时卸下肩上货物专用的。

“幺店子”内陈设也是甚为简陋,一个大火塘温暖着屋子,也温暖着“背二哥”疲惫了一天的心。大火塘既可以烤火,烧水,还兼做饭、烘晾衣服鞋袜之用。几根大圆木上搭上床板,就可以供四五十人睡觉休息了。床板上夏天铺的是凉席,冬天铺上松软的干谷草,多臭虫跳蚤,还有些皮张,如狗皮、羊皮、熊皮,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在这里铺了多少个年头了,上面长满虱子,洗又不好洗,烫又不敢烫,每当捂热睡着之时这些不安份的家伙便成群结队在背夫身上打孔吸血了。尽管如此,比起风餐露宿来说对于负重跋涉的“背二哥”们却算得上是“人间天堂”了。“背二哥”在这里可以暂时忘记生活的艰辛,路途的辛劳。他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或摆摆“龙门阵”,或吹上一曲羌笛、竹号,又或拉上一段胡琴,悠哉游哉,享受片刻的惬意。


“幺店子”一般是夫妻二人开店,男的按年龄叫“幺哥”或“幺公”,女的不论年龄大小都叫“幺姑”。他们白天磨豆渣菜卖给“背二哥”吃,夜里为“背二哥”做玉米馍馍,有时人多锅不够了,就和“背二哥”一起围着火塘烤“沾灰粑”。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打理着“幺店子”的日常。

芦山马鞍腰茶马古道上,就开了两个幺店子,一家姓寇,一家姓胡,曾经两家开了百年的“幺店子”,也是迎来送往生意兴隆。而如今却已是夕阳下山,满地黄昏了。在原“幺店子”的旧址上,还生活着一个年近九旬的耄耋老人——胡月西,经历了“幺店子”的辉煌与没落,他故土难舍拄着那根古老的拐杖,守望着往昔茶马古道的辉煌。

六、背夫印记

岁月沧桑,古道悠悠。抚今追昔,心生敬畏。

青衣江水或缓缓流淌,或奔腾咆哮,虽百转千回,最终总归还是流入大海。“茶马古道”岁月苍黄的过往,宛如青衣江,淘尽泥沙后,归入历史浩瀚的海洋。

“背二哥”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身影依稀眼前。坚韧不拔,愈挫愈勇的精神烙印在芦山的山水之间,开枝散叶,郁郁蔓延。他们不仅仅在“茶马古道”运送着稀缺的茶叶与物质,还传递沟通着内地与藏彝地区璀璨的文化。

“边茶”因受运送途中风霜的浸染,以及“背二哥”汗水侵浊,使茶产生二次发酵,这也是“边茶”制作上极为重要的一环。让“边茶”汇聚其魂魄,锻打其风骨,饱满其血肉。脱胎换骨后的“边茶”比起普通茶来说,茶香更加浓烈,茶味更加醇厚,茶性更加笃定。

古道上,那一个个拐子印记,深深浅浅如同一个个饱经历史风霜的音符,风吹过,雨冲刷,落一地枯叶,满目红沙。山的那边是谁?唱起“背夫调”,唤醒第一缕朝阳,搅动了天边流淌的红霞。水的中央又是谁?羌笛一曲,借古老的月光,忆古道悠悠刹那的繁华。

原标题:【芦山地方志·历史文化】李靖|千古奇观!芦山茶马古道上的背夫印记

注:内容来源芦山地方志,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紫砂壶常见的知识问答

什么是紫砂?
答:紫砂,又叫紫砂陶,是我国时代万历以来至现代,宜兴蜀山镇用质地特殊的紫砂泥制坯,烧成后质地坚硬,呈赤褐、淡黄或紫黑色无釉精细陶器,有优良的宜茶 功能,制器以紫砂茶壶为主,也有紫砂花盆等大宗产品,还有紫砂瓶、鼎等文房雅玩及雕塑陈设品,是宜兴著名的工艺品。
紫砂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地范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与西施一起退隐江湖的“陶朱公”。数来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紫砂做成壶,那是明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的事。
紫砂泥原料,主要分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土”。因其产自江苏宜兴,故称宜兴紫砂。


什么是“豫丰”紫砂壶
“豫丰”为清末至民国紫砂陶器店号。为吴颐山嫡传后裔,世居蜀山南街的吴同构其父吴启南于清宣统二年( 1910 年)所开,早期所用印款为“鼎裕”,用竹刀所镌刻民国始用店号印款“豫丰”。印款为葫芦图案,中间有“豫丰”二字。豫丰紫砂陶器店至抗战年间在吴同构手中 败落.
豫丰”紫砂壶并非名家壶,只是清末民初我国民间家庭日用品,壶体较大,属于“家庭装”,当时在黄河以北最为常见,南方民间家庭多用直身瓷质茶壶。目前“豫丰”紫砂壶有一定收藏价值,但由于量较多,普遍价值较低。

紫砂壶如何听音辨壶?
很多壶友喜欢敲击紫砂壶,根据声音来判断紫砂壶好坏,这不是一种科学的鉴别紫砂壶方法。
紫砂壶声音沙哑还是清脆主要和烧成玻化程度有关,玻化程度更专业点的叫法是“烧结度”。烧结度高声音相对较脆,吸水率低,颜色滋润;烧结度偏弱,则向反,敲击声音沉闷,吸水率高,颜色晦涩无光泽。
前者有看相,但后者相对容易泡养一点。
现在宜兴许多搞泥料的人,专业知识比较贫泛。只在乎烧成"第一眼"效果,对一些泡养以后效果并不在意。这点需壶友对紫砂泥料有一定的认识。

谁率先制成了紫砂壶档坯模型?
近代制壶名家王寅春率先制成了紫砂壶档坯还模型,进行了工艺史上的重大革新。
王寅春,祖籍镇江,曾拜金阿寿为师学艺。1920年,他定居上袁村,自产自销紫砂壶。他制作的水平壶做工精巧,坯体极薄,出水流畅,于是迅速在紫砂行业内声名鹊起。
王寅春的作品线条清晰,在传统器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个性鲜明,精湛的制作技艺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在制作方器和筋囊货方面有相当高的水平,筋囊 器口盖都能调换方向,严密合缝。他的代表作有亚明方壶、园条壶、六方菱花壶、六方抽脚壶、梅花周盘壶等。王寅春也擅长制作光素器及杂件类,在每件作品中都 有自己的创新之处,他的代表作品还有群花提梁壶、红串盖壶、倒把西施等。
他是一位敬业而又非常勤奋的紫砂艺人,也曾做过一些仿古高档茶壶,如掇球壶、矮蛋包壶、仿古壶等。



紫砂壶段泥吐黑原因
“段泥吐黑”主要是指质地疏松“段泥”壶泡养以后表面因为吸附黑色素。一般质地坚密的泥料,做功到位,烧结度合适。就不会出现此类问题。
造成段泥吐黑主要原因是,烧结度不够;形成因素主要是选矿不好泥料致密度差,结构疏松等原因。

紫砂壶胎面的黑色斑点是什么?
紫砂壶表面“黑色斑点” -----可能是泥料中的铁质,俗称“铁砂”。泥料不经过除铁的话烧成成品大多会出现黑色斑点,温度过高会出现熔点孔.。
紫砂泥料不经过除铁的话烧成成品大多会出现黑色斑点,温度过高会出现熔点孔。 
朱泥中的铁质是完全正常的。因为朱泥含铁很高,烧成温度稍高,就会有铁质析出,出现铁熔点。

紫砂相比玉器、青瓷有何肌理之美?
肌理是“由于材料的不同配列,组成和构造,而使人得到的触觉

质感和视觉质感”。青瓷、紫砂与玉器相比,青瓷侧重于“视觉肌理”,紫砂则更强调“触觉肌理”。触觉,是皮肤感觉的一种。皮肤是触觉的感受器,外界对皮肤 的接触,压迫和振动都能给人不同的刺激和不同的心理感受。触觉和视觉一样,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之一。
“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任之方也,。。。。”历代统治者把玉石的一些自然属性引伸比附,将它导向社会政治和伦理领域,在古代社会有着特殊的角色。
青瓷沉静柔润的“视觉质感”,可以说已达到了与玉器无别的境界,但是它在表面的一层釉,光滑清冷,它和人的肌肤接触,给人冷漠之感,色调属于冷色系统。
紫砂陶色彩以暖色为主,轻肤细理,光而不滑,细而不腻,,沏泡热茶给人舒适的触觉享受。紫砂陶的触觉肌理得益于一是紫砂泥的优良本质,其次是手工处理的特殊工艺,三是依仗烧成的温度和气氛的控制严格,
总而言之,宜兴紫砂陶器的触觉肌理之美,深受中国玉器的影响,是材质美、技艺美、形式美共同追求,它是宜兴紫砂整体艺术美得重要组成部分。



紫砂泥颗粒有哪些特征?
宜兴紫砂始于宋,盛于明清,是介于陶与瓷之间属半烧结精细器,表里不施釉,有一定机械强度,又有一定的气孔率,既不渗漏又有良好的透气性。紫砂泥颗粒对紫砂壶在成型、烧成、观赏中起着作用。
1、壶以砂为上,在成型过程中,坯料细度一般分为16#、24#、32#、40#、60#、80#、100#,还有相应的特殊码数。坯料颗粒细,则可塑性提高,机械强度也提高:反之,坯料颗粒粗,则可塑性降低,在成型过程中 不易变形,稳定性好,收缩性小。
2、在烧制过程中,细颗粒则收缩大,烧成温度降低,易变形。
粗颗粒在烧成过程中收缩小,烧成温度升高,不易变形,成品率提高。
3、对观赏的影响。在泥料中加以熟颗粒,变形程度更小,产品更稳定,收缩更小,表面形成梨皮效果,有一定的观赏性,肌理效果明显。泥料中加生颗粒,则收缩大,烧成后表面面光滑,颗粒隐在表面,容易形成莹润感,手感佳,玉质感强。

壶鉴赏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紫砂不但有着优良的实用性,还有着令人玩赏不一的艺术性。品赏紫砂壶艺术已成为收藏界和陶瓷造型设计的一门研究学问。
一把紫砂壶的优劣,主要看以下几点要素:
1、材质要素
紫砂壶的本质是材质。纯正的紫砂土炼制而成的壶,在不同温度下可能会出现多种深浅不一的色泽,但它的表皮始终有玉质般的光泽,滋润不腻手,沙粒隐现不扎手,而且保持着细密的气孔率,令壶透气性好且又不渗水。
2、造型要素
造型大体分为几何;筋纹;自然型。三种基本造型中又有动态、静态、动静结合。除此之外,紫砂壶还有虚实之形。实型就是我们所见到的紫砂壶壶体,而虚型则是 壶把与壶身之外的空间,以及壶嘴伸出的外沿之虚空曲线。这里的搭配有方或圆或椭圆,或弯或曲或直,运用得当,把握分寸,使壶增加无穷的魅力。
3、神要素
神即神韵,说不清道不明,神韵依附与造型,神韵并不是每把壶都能体现的,这与作者的思想、灵气、文化修养密不可分。品赏者要多看多把玩多研究才能领略其中的神韵。
4、色泽要素
色泽与泥质有密切关系,好泥必有美色,同时与窑火有关联温度不到或是过火都会造成壶色不佳。
5、文化要素
文化要素即文心,一把好壶,不但让人欣赏到形态之美,更要让人从文化的内涵里品赏到一种文化修养。
紫砂壶的文化内涵有多方面,要见到作者的思想和易趣。小壶,玲珑雅趣,大壶,古朴性厚。竹梅松,高风亮节。这都代表着壶的文化内涵。

紫砂泥的特色都有哪些?
一、可塑性好。以紫泥为例,它的液限为33.4%,塑限15.9%, 指数为17.5%,属高可塑性,可任意加工成大小各异的不同造型。制作时粘合力强,但又不粘工具不粘手。如嘴,把均可单独制成,再粘到壶体上后可以加泥雕 琢加工施艺,方形器皿的泥片可用脂泥(多加水分即可)粘接成型,再进行加工,这么高的可塑性,为陶艺家充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施展工艺技巧,提供了物质 保障。
二、干燥收缩率小。紫砂陶从泥坯成型到烧成收缩约8%左右,烧成温度范围 较宽,变形率小,生坯强度大,因此茶壶的口盖能做到严丝合缝,造型轮廓线条规矩严谨而不致扭曲。把手可以比瓷壶的粗,壶口而不怕失圆,与嘴比例合度,另外 可以做敞口的器皿及口面与壶身同样大的大口面茶壶。成型后无需施釉。它的平整光滑的外形,用的时间越久,把摩的时间越长,它就越会发出温润的光泽。这也是 其他质地的陶土无法比拟的。
三、双重气孔结构。紫砂泥经过1150度左右的烧成后,形成了残留石英、 云母残骸,莫来石,赤铁矿,双重气孔等物相,同时结晶较多,玻璃相对较少。这些特点让紫砂壶具备了良好的实用功能。其中,紫砂陶胎独特的双重气孔结构是使 它具有独特功能的最重要因素。双重气孔结构的气孔微细,密度高,附吸力较强。据测定,紫砂壶的吸水率为1.6%~7.05%,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透气性 能。
四、富于变化。紫砂泥是一种罕见的矿体,内含黏土、石英、云母、赤铁矿等比例均衡的矿物颗粒,紫砂泥料的分子排列与一般陶瓷泥料的颗粒结构不同,成鱼鳞 片状结构。由于原料的矿区和矿层分布不同,配方不同,以及烧制的温度气氛不同,可烧成一种呈褐色、紫色、水碧、闪色、葡萄层、榴皮、梨皮、豆青、新铜绿等 几十种颜色。

什么是降坡泥?
降坡泥是指上世纪90年代初,在宜兴丁蜀镇修建陶都路时,穿越黄龙山和青龙山之间发掘的紫砂陶土。因为主要是在降低该路段的陡坡工程中发现的,大家习 惯称之为“降坡泥”。用“降坡泥”制出来的壶,色呈红中泛黄,黄里透金,油面滋润,色泽鲜活,光如“洒金釉”,肌理丰富,金星若隐若现,似万里银河里的悬 星闪烁,煞是好看。因此泥做出来的壶也容易养护,泡茶不多时日,包浆润厚,玉质感好,味道凝重。
降坡泥是由两种天然泥混合而成,储存于龙骨与青甲之间,泥层一般厚20~40厘米,小片状分布,主要分布在黄龙山与青龙山相接坡处,总面积不超过100平 方米。越靠黄龙山处(东面)泥质越好,越近青龙山处(西面)泥质越差,贴近青龙山处的泥质烧出来的壶能起灰疱。
降坡泥矿石与其它矿石有几个不同:
1、易风化。风化后呈鳞片状,颜色为紫褐色中藏青;鳞片上隐微小颗粒砂星。
2、窑温低。一般为1000~1100度左右;
3、存量少。它仅仅是降坡筑路偶然得见而已,仅此这块小范围仅有少量矿源,再说现黄龙山休闲广场已建好,柏油公路平坦通畅,宝山工艺园楼房矗立,降坡泥几成绝迹。



什么是底槽青泥? 
底槽青为紫砂棕色原矿,最早产于黄龙山四号井,后来黄龙山五号井和台 西矿也有产出。由于四号井和五号井的底槽青越来越少,现在底槽青大部分是由台西矿挖掘的。台西矿是露天开采,四号、五号井是地下开采;四号井底槽青烧制温 度约1190摄氏度以上,台西矿和五号井底槽青青烧制温度约1180摄氏度。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纯净,泥质细腻,成色稳重,为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 用。收缩比约11%;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什么是乌泥紫砂?
紫砂中的“乌泥”,实际是指两个并不相同的品种:一种是含锰铁量较高的乌泥制坯,烧成后的陶器呈乌黑

色:另一种是用普通紫泥制坯,采用“捂灰”的装烧方法产生黑色的。长期以来,这种“乌泥”紫砂,实际上是
那些因受火不均、色泽不一致的次品紫砂,利用“捂灰”补救形成“乌泥”效果。

紫砂壶壶盖在工艺处理有何特点?
壶盖的表现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嵌盖、压盖、截盖。
嵌盖是指壶盖陷入壶口内,又有平嵌与虚嵌之分。
压盖是指壶盖覆压于壶口之上,盖的直径要略大于壶口的外径。
截盖是指制坯时,将紫砂壶上端口盖相应的部位切割开来,截下部分做成盖,壶身切口做成壶口,盖合后外形完整。由于制作技术难度大,只有中高档紫砂壶 才会采 用截盖设计。另外,壶盖上都要开一个内大外小的喇叭形小孔,这样才不易被水汽糊住,有利注茶。紫砂壶烧成后,口和盖得配合应达到 “直、紧、通、转”四项要求。
盖纽是指紫砂壶的盖纽有宝珠形、桥形、牛鼻形、瓜柄形、树桩形和肖动物形等许多种。一般圆壶多才用宝珠形纽,扁壶多用桥形纽,像生壶则用瓜柄纽、树桩纽等。

紫砂壶壶嘴的工艺处理有何特点?
紫砂壶的嘴通常分为五种,“一弯嘴”、“二弯嘴”、“三弯嘴”、直嘴、流。
“一 弯嘴”形似鸟喙,故名一喙嘴,“二弯嘴”根部较大,出水畅快,用于一般紫砂壶。流,又叫鸭嘴,近代流行,多用于茶具、咖啡、奶杯。嘴式是紫砂壶器型的重要 组成部分,有关系到出水是否畅快,注茶爽利不漏水,故紫砂壶嘴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嘴式的长短、粗细及安装位置都要恰当,壶嘴内壁需光滑畅通,出水流畅, 收水时不滴水、不流水。壶嘴根部的出水眼,多为独眼,因易被茶叶堵塞,从清代中期做成网眼式。



紫砂壶壶把工艺处理有何特点?
壶把,是为了便于执壶而设,有端把、横把、提梁三种基本形式。
端把,与壶嘴分别安装在护体的两侧,大多数紫砂壶均采用端把。
横把,是安装在壶体上与壶嘴成90度角,圆筒形壶上多用横把。
提梁,是把得一种特殊形式,安装在壶体的上方,有许多式样,又分为活络提梁、软提梁。
紫砂壶嘴、把、纽与壶身的连接,有明接和暗接之分。明接,一般用于低档壶或方形壶上,嘴、把与壶身连接处有明显的界限。暗接,是连接处无明显,与壶身浑然一体。

紫砂壶器足在工艺处理上有何特点?
器足,直接关系到紫砂壶的放置平稳,其设计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紫砂壶的美观,故艺人对器足设计制作十分重视。
器足,分为三大类即“一捺底”“加底”"钉足"。
一捺底,是指器身的自然结束,为了搁放平稳,底部是向上鼓起的,多用于圆形紫砂壶,使器型简洁灵巧。
加底,是指因制坯时在紫砂壶坯的底边口上附上一道泥圈而形成。
钉足,是指紫砂壶因宜矮不宜高,故多选用口小地大的器型。为使器型不呆板,趋向活泼,搁放平稳,便采用“钉足”方式,钉足的具体形状,则与器型相统一。

为什么紫砂壶要“养壶”?
众所周知紫砂壶需要养,但为什么要养呢,不知大家注意到了么?
养壶是指紫砂壶在日常生活中的保养。
一把紫砂壶烧成后,由于胎骨沾染火气,紫砂间微孔结构松散,壶性很脆,容易受热胀冷缩的不良影响,通过“养壶”可以改变其“性格”。
养壶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增强紫砂壶“韵味育香”的功能,使紫砂壶越来越光亮,尽显高雅品味。即使再好的紫砂壶,如果不养,也会失去光泽。特别是有着书画陶刻的紫砂壶,久养之后,纹样的立体感就得到加强。同时,一件紫砂壶的好坏在养壶过程中就能看得出来。

紫砂壶养壶需要注意哪些?
紫砂壶养壶是一件细致活,也是一件耐心活。

养壶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一)紫砂壶使用前不管是新壶还是旧壶要彻底的洗净壶身内外
(二)紫砂壶最怕油污,一旦沾上,必须马上清洗,否则就会导致土胎吸收不到茶水,留下油污痕迹。
(三)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实实在在泡茶,泡茶次数越多,壶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吸收到一定程度,就会渗透到壶表,使壶发出润泽如玉的光亮来。
(四)擦拭适度,用软毛小刷子进行,然后用开水冲净,最后用清洁的茶巾擦拭。
(五)使用后清理晾干,将壶内的残茶清理干净。
(六)让壶有休息的时间。使用一段时间后,紫砂壶需要休息一下,使土胎自然地彻底的干燥,以便再用时能更好的吸收茶汁。
此法养壶耗时长,但是养成后的亮度能经久不褪,也不怕用手触摸,能够保持长久的美观。



紫砂壶泡茶后怎样清理?
紫砂壶泡茶后要进行正确的清理。
如果泡完茶并不在使用,应马上清除壶内的茶渣,并用热水清洗干净壶身内外,以保持紫砂壶的清洁卫生。
应当注意的是不用茶渣或是剩余的茶汤留存在壶内的方法养壶,时间一长壶内就会产生恶臭味和酸馊味,繁衍细菌,对人体健康和紫砂壶有害。
不用肥皂或是清洁剂去清洗紫砂壶,以免留下清洁剂的异味。
将清理干净的紫砂壶用干净的棉布擦拭,不要在壶身留下水渍和茶垢,另外还可以稍微打开壶盖,以便让壶内残余的水气尽快阴干,从而避免产生异味。
经过这种方法清理的壶,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就会焕发出光泽,从而收到良好的养壶效果。

紫砂壶优劣的标准是什么?
归纳起来,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可用六个字来概括——泥、泥、工、火、用、纹。
泥:是指紫砂壶的胎质。紫砂泥有精、粗、优、劣之分。使用优质的紫砂泥烧制出的紫砂壶,色泽温润,古雅淳朴。这样的紫砂壶,只要使用得法,很快就可以养出珠玉般的光泽。
形:是指紫砂壶的器形。从器形的角度对紫砂壶艺术品进行评价,需要考虑器形的独创性、文化含量、艺术传达手法等方面,要求紫砂壶在使用功能与艺术造型上相统一,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


工:是指紫砂壶做工的好坏,紫砂壶的每一个部位都要靠点、线、面的组合来完成,包括壶式、壶盖、壶嘴、壶把、底足、壶钮等。根据紫砂艺人对制壶的要求,点 该圆时要圆,该方时要方;线该直时要直,该弯时要弯;面该光时要光,该粗糙时要粗糙,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来制作,不能有半点马虎。比如,壶盖和壶口一定要结 合严密,不能有缝,壶嘴和壶扳要在一条直线上等,这都是“工”的要求。
火:是指紫砂壶的烧成质量。一般都从紫砂壶的胎质、表面颜色、器表肌理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阳羡名陶录》说,过火则老,老不美观;欠火则稚,稚沙土气。
用:是指紫砂壶沏茶的功用。有些紫砂壶收藏家们注重紫砂壶的外观美,很多时候忽略了其最初的功用价值,比如壶的容量大小,壶嘴出水,止水是否利索等。
优等紫砂壶要求壶盖与壶口结合紧密,毫无缝隙,因为在冲泡茶叶过程中温壶的水不会落入壶内。另外,紫砂壶的高矮也是各有用处的,高壶口比较小,适合冲泡红茶;矮壶口比较大,适合冲泡绿茶。
纹:是指紫砂壶上的装饰,主要指题铭,刻画,印款等。题铭内容是否文雅,书体和题字的布局是否得当,镌刻的刀法是否济等都是评估要点。选择有铭文的壶要先看内容,再观察书法及刀工,如果铭文无意趣,刻工又粗略,倒不如选择购买无纹饰的紫砂壶。

紫砂中的“窑变”是怎么回事?
窑变是陶瓷烧制时因为釉的组成成分不同,引起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造成器物色彩上的变化,尤其是几种釉同时施于一个器物上,窑变表现更为突出。由此可看出,窑变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现象。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