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山眉怎么养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金骏眉的简介冲泡方法及功效作用

 

  金骏眉首创于2005年,是在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良研发的高端红茶,它的诞生填补了国内市场无高端红茶的空白。

  金骏眉原料产自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方圆565平方公里的原生态茶山,手工采摘后由茶师精心制作,每500克金骏眉约需6~8万颗芽尖。

 

  金骏眉茶树

  正宗的金骏眉茶树,生长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桐木关(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属于原生态野生小种菜茶,当地人又叫奇种,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金骏眉、银骏眉、赤甘、及正山小种,都是采自当地的小种菜茶。

 

  金骏眉产地

  金骏眉的发源地武夷山市(原崇安县)星村镇桐木村座落在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中国东南大陆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生物物种资源的宝库,因此被中外生物学家誉为“绿色翡翠”、“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的世界”。

  金骏眉特征

  【条索】条索是指茶的外形规格。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而挺直。正品金骏眉由于原料来自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高山林茂,生态环境好,昼宿温差大,因而所产茶叶芽头肥壮,内质丰富,持嫩度好,干茶条索紧结纤细,圆而挺直,稍弯曲;绒毛密布,有锋苗;身骨重,匀整。

  【色泽】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好茶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色泽深浅不一,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正品金骏眉色泽均匀、油润,金黄黑相间、乌中透秀黄、带有光泽,不含杂物,净度好。

  【滋味】金骏眉由于生长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中,所有原料皆为多酚类物质和儿茶素含量相对高的品种。因而,内含丰富,干物质含量高,茶汤浓稠度高,清和醇厚,带有甜味,回甘明显持久,品质优,无论热品冷饮皆绵顺滑口。

  【汤色】品质好的金骏眉茶黄素含量高,汤色清澈透明有光泽。品质差的茶,茶黄素含量低,汤色浑浊,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正品金骏眉品质好,茶黄素较一般红茶高,故汤色金黄华贵,清澈透亮,有光泽,金圈宽厚明显,久置有乳凝,浆呈亮黄色。

  【香气鉴定】一是汤前闻香,二是汤后闻香。汤前香通过鼻嗅,闻茶叶的干香。最简易的办法:用沸水冲泡茶壶或盖碗,提高壶(碗)的温度,倒入干茶,盖上壶数秒,借助壶(碗)热气烘托,闻茶的干香。茶叶经沸水冲泡后散发出来的香气为汤后香,汤后闻香依泡茶方式的不同而有区别。金骏眉的香气是集花香、果香、蜜香、薯香等综合香型于一身。

  【叶底】 叶底即冲泡后的茶渣。好的茶叶叶底质地柔软、色泽明亮,叶形大小均匀一致。正品金骏眉叶底明亮,叶张厚, 叶底呈金针状,匀整、隽拔,色如古铜,芽叶肥壮,粗细长短均匀,形如松针,手捏柔软有弹性,说明制造精细。

  这几年随着金骏眉的走红,凭借其优质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金骏眉这一高端茶叶品种一直是人们送礼的最佳选择,很多茶人开始喝金骏眉,金骏眉是好茶,不正确的冲泡方法就是破坏了好茶,甚是可惜,只有正确的金骏眉冲泡方法才能品尝到金骏眉独特的花香、蜜香、果香、薯香,所以掌握正确的金骏眉(银骏眉)冲泡方法尤为重要,银骏眉的冲泡方法与金骏眉冲泡方法大致相同,金骏眉怎么泡最好呢?

  金骏眉(银骏眉)冲泡准备:金骏眉用山泉水、井水、纯净水等含钙镁低的“软水”,水质新鲜无色无味且含氧量高的水冲泡,金骏眉这样的好茶可不能用自来水冲泡,水烧开后,注意! 红茶不能用滚烫100摄氏度的开水冲泡,特别是用茶叶嫩芽尖制作的金骏眉,需等开水凉到80-90摄氏度后才冲泡,放多少呢? 放3-5克即可,第一泡是洗茶快速出水洗杯闻香,第一泡至第十泡时长约为:15秒、25秒、35秒、45秒、1分钟、1分钟10秒、1分钟20秒、1分钟30秒、2分钟、2分钟30秒,正确的金骏眉冲泡方法,武夷山正品金骏眉可冲泡10泡以上,根据个人喜好控制出水时间。

  喝金骏眉红茶除了喝茶还得欣赏茶叶在水中的翻滚舒展,所以最好用红茶专用杯组玻璃杯来冲泡,使用中投法进行冲泡:先在杯中注入大约十分之一的热水烫杯,再投入3-5克金骏眉茶叶,然后再沿玻璃杯壁注水进行冲泡,茶叶在杯中舒展开,就会散发出其特有的馥郁清香。


  金骏眉的冲泡方法要点

  1、冲泡金骏眉的器皿选择: 建议选用红茶专用杯组或者高脚透明玻璃杯,这样在冲泡时既可享受金骏眉茶冲泡时清香飘逸的茶香,又可欣赏金骏眉芽尖在水中舒展的优美姿态。

  2、泡金骏眉的水温控制:泡红茶的水温,冲泡水温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适合的水温有利于金骏眉茶叶香气、滋味以及所富含的内含物的浸出。一般我们选用煮沸后自然凉至85-90℃左右的水冲泡金眉,会较传统绿茶水温偏高的原因是在于金眉的选料及制作工艺特殊,水温太高了则会失去其活性。

  3、金骏眉冲泡的茶量:冲泡金骏眉需要放多少茶叶呢? 根据个人口味浓淡掌握,金骏眉茶3-5克即可,太多了浪费。

  4、金骏眉放茶方式: 由于金骏眉选料质嫩,均为茶叶芽尖,茶香醇厚馥郁,在杯中先注入少量的水(注水约1/10,冲泡容量以200ml为例)温杯,然后缓缓投入茶叶,再高冲热水,待茶叶在杯中慢慢舒展的时候可以细闻此时金骏眉所散发出的特殊的馥郁清香。

  5、金骏眉冲泡方法:也可以采用中投法预先放入3-5克金骏眉进行温润洗茶后,为保护细嫩的茶芽表面的绒毛及避免茶叶在杯中激烈的翻滚,应沿着玻璃杯的杯壁细细的注入水,以保证茶汤的清澈亮丽。

  6、金骏眉的出水时间品饮 :第一次注水后,金骏眉(银骏眉)在杯中大约静置15秒,然后出汤品饮(杯中可预留冲泡投茶前的水量,可使每泡茶汤滋味均匀)。茶友根据个人口感习惯可进行3-8次的重复泡饮,正宗的金骏眉采用科学的冲泡方法十泡没有问题,茶汤甜味依旧。


  骏眉十大独特功效

  金骏眉功效一:解除疲劳篇,金骏眉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金骏眉功效二:排毒利尿篇,金骏眉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金骏眉功效三:强心解痉篇,金骏眉所含有的少量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金骏眉功效四:抑动脉硬化篇,金骏眉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金骏眉功效五:抗菌抑菌篇,金骏眉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金骏眉功效六:减肥降脂篇,金骏眉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金骏眉功效七:防龋齿篇,金骏眉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金骏眉功效八:抗癌增智篇,金骏眉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科学研究成果说,武夷山金骏眉含硒量很高,在六大茶类中居前列。硒能刺激免疫蛋白及抗体抵御患病,抑制癌细胞发生和发展。同时武夷山金骏眉对增智还有功效。英国科学家发现,人体大脑体液的酸碱性与智商有关。茶叶是碱性饮料,武夷山金骏眉碱性显著,因此常饮能调节人体酸碱平衡,提高人的智商。武夷山金骏眉中的维生素、咖啡碱、氨基酸、矿物质、茶多酚等富含量高,这些物质同样为科研证实,与大脑发育关系密切,对提高人的智力产生良好影响。

  金骏眉功效九:提神益思篇,金骏眉可提神益思,其功能主要在于茶叶中的咖啡碱。咖啡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增进思维、提高效率的功能。因此,饮茶后能破睡、提神、去烦、解除疲倦、清醒头脑、增进思维,能显著地提高口头答辩能力及数学思维的反应。同时,由于金骏眉中含有多酚类等化合物,抵消了纯咖啡碱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

  金骏眉功效十:交友养性篇,武夷山金骏眉的社会属性评析认为,武夷山金骏眉作为优质茶,在待客、交友和个人修身养性方面,功效独特。武夷山金骏眉需要冲泡,待客时要烧水洗杯,准备过程宾主嘘寒问暖,其情融融;客人边品茶边与主人叙旧,过程十分融洽亲和,故而程序化冲泡品饮,使人心静利于养性怡情。


  金骏眉适宜人群

  一、老年人、产妇临产前、胃病或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宜饮红茶,习惯性便秘者宜饮淡红茶。

  二、心动过缓或窦房传导阻滞的病人宜饮红茶,以利于提高心率,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宜饮红茶。

  三、因应酬而经常食用油腻食品的人群,重视保养的年轻女性,醉酒人士酒后醒酒养胃泡上一壶。

【茶文化】宜兴红茶虽没有正山小种、金骏眉出名,其品质却不输任何一款名优红茶

宜兴的茶叶产区大部分位于江苏省最南端的宜溧丘陵山区,滨临太湖,区内群山映翠,峰峦叠嶂,云雾弥漫,水气缭绕。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宜兴茶得天独厚的自然品质优势。宜兴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杨亚君说,宜兴红茶每年只采摘雨前一季,采用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等传统工艺,其特色可概括为“纤秀形、甘甜味、宫廷艺、文人情。”

漫步翠坡茶园,小憩山间茶亭。日前,在别具特色的江南茶艺表演上,“乾红早春茶”“竹海金茗”“丹凝”“百岁红”“苏红”等系列名茶的品茗中可见怡然的文化追求。

  明末清初,在福建武夷山的桐木关,一个偶然的事件中,红茶诞生了。虽然它的祖籍在中国,可是因一些历史原因,在国内的红茶市场一直沉寂。国人知道红茶,也是在改革开放后,在一些咖啡馆里接触国外红茶,才有所关注。直到金骏眉的出现,国内的红茶市场才热闹了起来。

  江苏制作红茶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其产区为宜兴、吴县等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宜兴已成为江苏最大的红茶产区。

  如果说“宜兴红茶”还不那么家喻户晓,那么“阳羡茶”一定不会让人陌生。宜兴,地处江南,古称荆溪、阳羡。境内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南部为丘陵山区,青山逶迤,绿带萦绕,属天目山余脉。山区土壤以黄棕壤、红壤为主,适宜茶树种植。据汉书《桐君录》记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是常州的别称,而自古以来常州辖区内多产茶的仅有阳羡。由此可以推断,阳羡出产的茶叶在公元220年前的东汉时期就相当有名气了。

  唐,李栖筠,任常州太守时,有山僧进阳羡茶,送给陆羽品后,他称其为“芳香冠世产,推为上品”,“可供上方”。经过陆羽等人的举荐,阳羡茶以其优良的品质被朝廷定为贡茶。后又有唐代诗人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称:“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把阳羡茶的地位推向极致,自此,阳羡唐贡茶名扬天下。所以,说起阳羡制茶,那便是久负盛名了。

  宜兴红茶,亦是从清代开始制作,通过晒草、脚揉(滚袋)、沃红(发酵)、晒干等加工工序,生产出红条茶,制作红茶的工艺初步形成。建国后,国家为了还苏联外债,江苏产区所生产的条形毛茶产品,统一命名为“苏红毛茶”,宜兴成为“苏红毛茶”的最大产区。六十年代,为了满足市场,国营茶场和集体茶场改进制茶工艺,应用LTP(锤击机)和CTC(滚切机)制茶机具,通过萎凋、揉切、解块、发酵、干燥五道工序成功试制了红碎茶。随着国内“工夫红茶”的兴起,宜兴红茶顺应市场需求,开始进行苏红毛茶的精致加工,制作生产现在的“宜兴工夫红茶”。这一路虽有起伏,却从未断代。

  好山好水出好茶,宜兴红茶虽没有正山小种、金骏眉、滇红、祁红那么出名,其品质却不输任何一款名优红茶。作为小叶种红茶、当地又是以绿茶为主要产量,红茶产量不是太高,另一方面宜兴紫砂壶的名气实在太大,常常有人买了壶,拿着好客的主人送的茶叶问“宜兴还产茶”?其话语着实让人郁闷。据说,最初饮用宜兴红茶的大多是当地的烧窑工,每天用大壶泡上一壶带到窑上,从早喝到晚,寒来暑往,冬天保温夏天不易馊,时间久了,茶喝得舒服,壶养得温润。怎么看,都觉得只有用宜兴红茶,壶才能养得更出味,所以其内销完全可以消化,综合以上原因,宜兴红茶在国内市场默默无闻、不为人所知也就不足为怪了。

  喝过宜兴红茶的,都说好喝,好喝在哪里,好像又说不上来。有人说香,有人说甜,也有人说酸,怎么听着像是在吃水果一样,酸酸甜甜的。那宜兴红茶到底怎么个好法呢?

  首先前面讲过,宜兴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适宜茶树生长,南部山区占全市面积的40%,且土地富硒,茶树品种优良。其次宜兴红茶,只做春茶,茶树的休眠期长,营养物质丰富,叶肉肥厚,芳香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同时春茶无病虫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半点污染。每年的3月底开始采摘,采摘单芽、一芽一叶初展或是半展,至5月底结束。再者,制作工艺精细,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等一系列工序制成。

  每采摘一斤鲜叶大约有6000—10000个芽头。摘下的鲜叶及时摊晾萎凋,直至青草气渐渐消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此时的叶质柔软捏成团,嫩茎折而不断,以便在揉捻时保持茶叶的整碎度,保证最后形成的干茶条索的完整性。

  萎凋好的叶子投入揉捻机中,按照“空揉、轻压、中压、重压”原则交替进行,使茶叶条索紧卷,让最后形成的干茶条索紧结纤秀,另一方面让茶汁充分揉出,叶子局部红变为宜。

  接下来不光是宜兴红茶,也是所有红茶加工工艺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发酵。发酵过程中,茶多酚的氧化和红茶色素的形成决定着红茶滋味品质的形成,是“红叶红汤”品质的关键工序。将揉捻好的茶叶置于发酵室或发酵箱内,以叶色呈现出黄红色,并发出浓厚的果香味时为宜。接着将发酵好的茶叶进行干燥,通常分两次进行:毛火高温快速,足火低温长烘。两次烘焙都很重要,由于芽细、毫多,温度稍一高,容易焦,出现俗称的“焦糖香”,干茶色泽不润,叶底偏暗;反之亦是一样,干茶的色泽、香味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将干燥茶叶通过筛分,风选,挑剔,提香,让茶叶含水率控制约5%,待彻底冷却后进行包装封箱。

  因此宜兴红茶有着“外形紧秀显毫、汤色橙红明亮、香气馥郁高爽、滋味鲜醇甘甜、叶底嫩匀红润”的品质特征,上品的宜兴红茶更是高香甜润,汤色橙红透亮金边显,叶底纯净,鲜嫩红匀。常常有外地的茶商到宜兴来收购宜兴红茶,在市场冒充金骏眉进行销售,足见其品质之上乘!

  2017年5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茶叶学会主办,“第五届茶叶感官审评研究学术沙龙”在宜兴成功举办。来自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所高校、8个研究所、4个检测机构,和多个主管部门、地方学会、代表性企业单位的7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会上对来自全国各地的24种红茶茶样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对宜兴红茶的品质,作出了高度肯定。

  中国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鲁成银指出,对于原料细嫩的小叶种名优红茶宜兴红,在采用紫砂壶冲泡时,通过控制时间来调节品饮浓度,不仅避免了长时间浸泡产生的酸味与苦涩味,紫砂壶特有的聚香效果,能够更显汤中香。


来源:江南晚报

金骏眉为何饱受争议?为何爆红却又让人不敢轻易触碰?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古老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动荡、沉沦、重生再到伟大复兴。

百年沧桑,苦难辉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富民强,百业复兴。茶以一叶之轻,牵民生乃至国家民族之重。绿、黄、白、乌、红、黑,六大茶类,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茗星”璀璨。爬梳百年茶史,重温传奇佳茗,品味经典味道,尽在“百茶百味”。

金骏眉

金骏眉:

色香味的精致体验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是绝不会相信,一斤的茶会有近五万的芽头。茶虽为单芽,但是茶汤花蜜香扑鼻,入口醇和绵顺,极为耐泡,七八道之后仍会是淡淡的清甜。这种和红茶有关的味觉体验是我的记忆库里的空白。”

“这种茶没有传统小种红茶的烟熏味,花蜜香明显,口感清甜,完全颠覆了小种红茶在我脑海中印象,小种红茶的例外之选。”

……

在喝到纯正金骏眉的茶客中,没有人会吝啬溢美之词的夸赞。就连首泡金骏眉制作者的梁骏德先生讲起试制金骏眉时的往事,也难掩颇感意外之意。

首泡“金骏眉”创制者梁骏德

“2005年以前,别说金骏眉,我们这就连银骏眉这种等级的茶叶都没有,都是芽叶共存的成茶切碎了做出口。当年应北京客人的要求,才尝试做单芽的红茶。当初还担心单芽嫩度高,不好采,不好做。”

那么,众口称赞下的金骏眉到底是怎样的庐山真面目呢?

梁骏德说:“金骏眉外形要金、黄、黑相间,以黑为主,乌黑之中透着金黄的毫;汤色为金黄色,水、香、味似果、蜜、花、薯等综合香型;滋味鲜活甘爽,喉韵悠长。饮一口,有置身于桐木关原始森林中的感觉,沁人心脾。”

此时,文字在微妙的味觉感官面前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只是觉得它好,这样的好从来没在别的任何一种红茶中遇到,好到只觉得它才配得上红茶鼻祖的称谓。

“这个才是真正的正山小种,是茶。”提出最初制作金骏眉想法的北京茶客喝到了首泡金骏眉后做了这样的评价。这种说法尽管有些夸张,但言下之意却是在说正山小种是茶叶,是叶。

这也道出了金骏眉与正山小种最根本的区别,也可以说金骏眉早已超出比正山小种红茶“特级更好”的范畴,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已经不足以说明金骏眉和正山小种之间的关系。它完全可以从正山小种的等级划分中剥离出来,成为独树一帜的“新小种红茶”。

金骏眉茶汤

高端营销的成功典范

金骏眉出现之前,红茶市场始终低迷,绿茶、普洱、岩茶的热潮一轮轮开始,但红茶始终没有任何高端产品可以直接拉动。从几乎不名一文的正山小种,到一夜成名的顶尖红茶金骏眉。这其中极成功的营销模式更值得关注,对整个行业也更具参考价值。

其一是极具想象力的产品名。

绿茶、白茶、红茶、黑茶、青茶、花茶,这中国六大茶类中,各种高档茶都不鲜见,但是让人耳熟能详的响当当的产品名,却是凤毛麟角。

金骏眉寓意:希冀金贵之茶犹如骏马奔腾般发展。金者,贵重之物也,代表等级。骏,同“峻”,其采于崇山峻岭之中,试制伊始希望此产品能像骏马奔腾一样快速推广。眉,形容外形,指细小的高级茶尖、茶芽。

茶与各类植物天然生长形成了桐木关特有的生态环境

其二是极富吸引力的原产地。

桐木关成就了金骏眉,金骏眉也成就了武夷山。虽为世界红茶的开山鼻祖,贵为英国皇室饮品,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正山小种红茶,鲜为国人所知,作为正山小种红茶的产地的桐木关,深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腹地,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养在深山人未知”。殊不知作为武夷山八大雄关之一的桐木关,拥有“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开启物种生物基因库钥匙”的美誉。金骏眉的出现让桐木关变得瞩目耀眼,恢复了昔日的生机勃勃。

再说桐木村的茶山,这里的茶山并不是人们常见到的一望无际的茶园,而是零星错落在森林或灌木丛中。由于地理位置、海拔不同,茶发芽的时间也不同,只有桐木关当地的茶农才熟知茶树的发芽情况和茶山的地形,即便这样 一个熟练的女工一天也只能采摘芽间约2000颗,而500克金骏眉需5万多颗芽尖,也就是需要20多个熟练女工采摘一天。所有这些也都更增加了金骏眉的神秘色彩。

桐木关

其三是极“接地气儿”的营销理念。

先从当年的制作讲起吧。过去桐木的村民虽然有着家传的正山小种红茶制作工艺,但大都以制作红茶毛茶为主,所以当时的做茶收入非常低,大部分茶农都转做了毛竹生意。据保护区的茶农讲,刚开始做金骏眉的时候,北京的张先生亲手抄写《骏眉令》并分发各户,还到家中指导他们制茶。

看到大家都还用大茶壶泡茶,后来还是北京的客人的引导,大家也才学会小杯小盏斯斯文文地喝茶。正是有这样的人文关怀,桐木关的百姓才得以受益于金骏眉而走上快速致富之路。

另外,中国先富或新贵阶层对奢侈品疯狂的追逐,也让国内产品的营销理念抓住了绝佳的市场先机。“过去十几块的桐木关茶没人买,现在没有一根是桐木关的金骏眉供不应求。”这样的无奈或许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天价”金骏眉营销理念的成功。

物以稀为贵,人以礼为高。金骏眉作为一种新晋的高端茶,正好满足了中国人猎奇和送礼的心理。如今逢年过节,各大城市大有“今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只送金骏眉”的势头。大凡高端茶都有一个“买者不喝,喝者不买”的现象,所以买者大都“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种满足崇尚高价的现象,让真品金骏眉水涨价高,也同时催生了层出不穷的山寨版金骏眉。

金骏眉的标准最早体现在产品包装上

论剑“金骏眉”商标争夺案

究竟“金骏眉”的名称是怎么来的?“金骏眉”采用正山小种传统工艺,以纯芽尖制成,从2002年最初的“要生产世界顶级的红茶”即“金骏眉”研发的初期开始,2005年由福建武夷山正山茶叶有限公司首创研发,2006年少量上市,2009年正式投放市场。

金骏眉横空出世,并迅速风靡高端茶市场,正宗金骏眉价格已达上万元一斤,堪称天价,已成为最赚钱的茶叶之一。巨大的利益背后,一场关于金骏眉商标归属的争夺战也悄然打响。

金骏眉的干茶

2005年6月,武夷山市正山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元勋根据几位客人的建议,在公司内与公司的制茶师共同研发成功“金骏眉”,但并没有立即注册商标。最初参与研发的几人还写出了介绍制作工艺的《骏眉令》,交给同村的其他茶厂,一起推广生产“金骏眉”。此后,武夷山市桐木村内各家茶厂的“金骏眉”制作工艺已相差无几。由于口感的市场认可度高,“金骏眉”旋即跻身知名茶行列,身价倍增。

2007年,桐木茶叶有限公司和正山茶叶有限公司先后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金骏眉”注册商标,均被驳回。申请被驳回后,仅正山茶叶有限公司向商标局递交了补充材料,提出复审。

2010年12月,正山茶叶有限公司的商标申请通过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复审。2011年2月20日,商标局发出公告,公告期3个月,公告期期满之后,如果没有人提出异议,商标就正式核准注册。公告一出,在武夷山茶叶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质疑声四起,多家当地茶叶企业提出异议。

2012年5月17日,就在两天前国家商标局异议二处派员到武夷山进行关于“金骏眉”、“银骏眉”商标注册的调研之后,一封关于该商标注册的异议信发到了国家商标局和福建省各级政府、媒体的手中。信中言辞恳切,指出金骏眉、银骏眉是众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源于正山小种工艺的创新,金骏眉红茶是包含在地理标志产品《武夷红茶》中的一项,不能被注册为个人或企业的商标。信后附着不同意“金骏眉”商标以个人或者私企注册的桐木村民户代表、厂家的签名和手印,满满8大张纸。

2013年12月24日,北京市高院最终认定“金骏眉”是红茶约定俗成的通用名称,不应作为商标注册。

金骏眉 叶底

维护金骏眉品牌

红茶是现今国内外市场传播及饮用范围最广、消费量最大的茶类。近年来武夷正山小种红茶、金骏眉红茶品牌不断壮大,国际交流方面也多有建树,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等国家盛事中被作为大国礼茶,受到世界各国嘉宾和消费者的喜爱。

正宗的金骏眉在正常渠道购买要数千到上万元,面世至今其价格从没有大幅度下降过。

去年,金骏眉品牌及产品保护交流研讨会在福建武夷山举行,共议金骏眉品牌和产品保护事宜,共商红茶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共同维护武夷红茶产业整体利益。会议通报了“金骏眉”市场现状,特别通报产业发展存在的难题,以翔实的案例展示金骏眉市场以次充好、武夷山茶农利益受损、品牌被过度透支、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等乱象。

与会专家分析原因,指出金骏眉原本极有竞争力的品牌变成了通用名称之后,不仅导致一个企业损失,也导致整体武夷山红茶行业损失。而金骏眉产品研发涉及技术成果创新,在职务发明归属、技术秘密保护等方面做得不到位、约定不够及时,也应引起不断创新制作工艺的茶企高度重视。

专家认为,金骏眉市场保护可以通过“证明商标”的注册和维权,确定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善相应的进入退出规则,注重专利保护和商业秘密保护等举措进行知识产权全方位保护和运营。

另外,还可提高金骏眉生产准入的门槛,并借此机会整合资源,转变“小农户”思想,走品牌化发展路线。推广区域防伪标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整合资源,以”茶农供应茶青原料、正山茶业等龙头企业为其背书”等方式,相互配合,合作共赢。

来源:茶道传媒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