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尚道金骏眉

找到约31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澜沧古茶上市在即却突然撤回申报材料,究竟为何意?

2021年5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定于2021年6月3日召开会议,审核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行事宜。

许多人期待已久的“茶叶第一股”,看来近在眼前。

但是,就在原计划会议日期6月3日的前一天,即6月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称,“鉴于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已向我会申请撤回申报材料,决定取消第十八届发审委2021年第59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茶叶第一股”曾近在眼前,但突生变数!

笔者注意到,中国证监会曾于2020年12月4日发布了“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就规范性、信息披露、与财务会计资料相关三方面提出了共50个问题要求券商逐项落实并提供书面回复和电子文档。

笔者在浏览相关信息时注意到,在临近发审上会时撤回材料,并非个案,今年甚至出现撤回率高企的现象。撤回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理论上可能存在财务及陈述方面的问题,有可能是基于转板方面的考虑,但也有可能是因为其它方面问题。

我们对此应客观看待,而不要过度解读。

虽然近期可在网络上看到多条关于澜沧古茶的相关质疑,但这实际上是成为公众公司的必由之路:希望成为公众公司,就必须经得起公众的质询。这种质询,本质上是公众对于公司商业模式、经营业绩、治理规范和未来价值的关切,是对于未来投资者的保护。

据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分析,“大多数撤回的公司并不存在财务造假行为,更大的可能只是在某些方面规范性还没有达到发行上市条件,还有的公司是因为赶着申报,中介机构的底稿尚不完善,中介机构经不起查而不是发行人经不起查。”

笔者曾浏览过澜沧古茶提交的招股说明书第一稿和修改稿。抛开别的不谈,就其中采购分析仪器一项,感觉券商或者相关人士至少还是可以再加琢磨的。

笔者就此事咨询身边的资深投行人士获悉,通常而言,证监会发审委发布发审工作会议公告前,会基于券商针对证监会反馈意见所提供的材料,组织初审会议,并将发审委认为需要发行人再次回复或解决的问题在正式发审会议前回复或解决。由此看来,澜沧古茶或许是在这个环节遇到了尚没能及时解决的问题。

但是,撤回材料并不表明上市无望,后续仍有机会和可能再次申请上市。

当然,上市只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选择。

上市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上市只是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目的,根本要紧的还是做实企业经营的基本面,做出经营业绩,做出企业价值。

至少,从中国大陆资本市场主板而言,澜沧古茶是曾经离上市发审会议最近的茶企。从这一点上,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开创了历史。

只不过,澜沧古茶本次临上市前撤回材料,要让我们再次调整对于“茶叶第一股”的期待了。

我们来扒一下这家“蜚声茶圈”的企业的底子到底如何?

澜沧古茶是一家综合性茶叶企业,主要产品是普洱茶,IPO保荐机构是华创证券。力场君关注到这家公司,主要是源自于其业务的独特性,如果顺利上市,澜沧古茶将成为A股的茶叶第一股。

茶叶销售明显是属于TO C的经营模式,在审计和尽职调查过程中,对于销售客户存在的真实性、合理性调查,是最关键的环节。力场君无法掌握到澜沧古茶的详细财务数据,仅能依赖于照顾说明书中披露的公开信息,但是从中也能够发现一些不同寻常的迹象。

澜沧古茶的前十大客户中,基本上见不到知名的公司,都是一些小公司。力场君仅以前五大客户的公开信息列举一下:

第1大客户“东莞市蓝香茶叶贸易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古澜茶叶贸易有限公司”分别成立于2014年7月和2017年1月,2020年末实缴资本分别为零和350万元,社保缴纳人数均为零。

第2大客户“广西古味醇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月,2019年末实缴资本62万元、社保缴纳人数为零。

第3大客户“西安滇彩道播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2020年末实缴资本为零、社保缴纳人数为3人。

第4大客户“吉林省万和圣茶文化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7年1月,2020年末实缴资本为零、社保缴纳人数为零。

第5大客户“云南逻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于2009年2月,2019年末实缴资本为300万元、社保缴纳人数为4人。

从上面的信息中能够看出,澜沧古茶的前五大客户合计的实缴资本仅在700万元左右,合计的社保缴纳人数只有7个人;但就是凭借着这5家客户,在2020年上半年就为澜沧古茶带来了4000万以上的营业额、以及近3000万元的毛利,这算全年就是5000万元以上的毛利。

当然,力场君没有找到销售不真实的证据,但是依靠着总共只有700万的实缴资本和7名缴纳社保的人员,仅半年时间,就为澜沧古茶带来4000万以上的营业额,可信度有多大?这个生意也太好做了吧?

而且,在澜沧古茶的前五大客户涉及到的6个经营主体中,有4家是在2017年注册成立的,这也是澜沧古茶申报IPO的的第一个财务报告期,这也太过巧合了吧?

说几句题外话,一直以来有这么几个行业,属于“洗钱”特别好的行业,比如茶叶商行、KTV、古玩艺术品等等,有些犯罪分子就用非法获得的资金,购买严重虚高的茶叶、艺术品,将非法获得资金“洗白”成商户正常的经营所得。之所以能成为“洗钱”的热门行业,有这样几个共同的特征:

一个是产品或服务的定价可以很“个性”,无所谓合理不合理,买家卖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力场君记得早几年北京卫视做过一期节目,讲的就是马连道茶文化节上的部分商家,标价一万的金骏眉,其实和在老字号张一元里标价800元的没什么区别。第二个是最终消费者分散且难以追踪,第三点是对应的商品或服务极少会被要求开发票、能够容纳大量的现金交易。

各位看官,您怎么看?

茶王花落谁家?第十一届宁德市茶王赛评审结果公布!

6月2日,第十一届宁德市茶王赛在福建宁德举办。赛事收获了行业的高度关注与认可,当前审评结果已正式出炉。


详情如下:

第十一届宁德市茶王赛评审结果通报

一、绿茶类

茶 王

福建鸿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黄健峰 龙游三号(有机)

特别金奖

福建省海上茶香茶业有限公司 黄炉平 仙山八骏牌天山绿茶

宁德市白马山茶叶有限公司 黄宇星 白马山牌天山绿茶

金 奖

福安市科茗农业发展公司 郑国华、郑光雄 兰香绿韵(翠欲滴)

宁德瑞香茶业有限公司 黄震标、陈荷花 清风凝荷

寿宁县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王菊弟、周建伟 高山绿茶

福建大宝峰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邱笑二、邱起顺 笑二绿茶

福建海雾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徐仙仙 海雾绿芽

福建江南茶业有限公司 郑明辉、杨志强 天山绿宁川绿

霞浦县龙津茶业有限公司 林礼广、杨美丽 元宵茶

福安市岭路人茶业有限公司 汤丽芳、陈长锐 醉闽香绿茶

银 奖

宁德市蕉城区洋中叁沐农民专业合作社 刘祚雄、孙智敏 天山绿茶

宁德弘春茶业有限公司 林益义、林秀珍 天山绿茶

宁德市蕉城区赤溪宣洋茶叶专业合作社 傅明进、傅振洲 天山绿茶

宁德市云雾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谢郑生、谢玉平 天山绿茶

寿宁县山度茶业有限公司 缪曙辉 花香绿茶

福建云门峰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谢永发 霞峰茗绿

周宁县云上茗香农民专业合作社 谢树全 霞峰春芽

霞浦县畲香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梅学勇 毛尖

二、红茶类

(一)传统型红茶

茶 王

甲峰山(福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袁新文 甲峰山·一品梅2号

特别金奖

福建省福榕溪茶叶有限公司 陈强、刘锋 梅贵花香

福安市坦洋茶场有限公司 刘生全、林建华 一品红

福安市金福龙茶业有限公司 温剑锋、温裕乾 红醉美人

福建润谷茗茶业有限公司 吴振华、卓双英 润谷茗牌红茶

柘荣县聚秀茶叶有限公司 吴金弟 凤岐聚秀2号

金 奖

福安市品福茶业有限公司 郑培明 品福工夫

福安市沁福盖香茶叶有限公司 张明 传奇

福安市天一阁茶业有限公司 章增荣、章伏光 天一红

福安市同泰钰茶厂 胡善敬 同泰钰

福安市溪福红茶业有限公司 郑锦清 清茗红

福安市兴民种植场 吴长振 长红

福鼎市湖林茶叶专业合作社 周宗锦、翁开振 群雄争香

福建海雾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徐仙仙 高山金牡丹

福建君山茶业有限公司 何林树、潘君成 寿宁高山红茶

福建姥谷树茶业有限公司 刘成茂 老枞金牡丹

福建润木堂茶庄园有限公司 刘恒盛、刘恒锋 紫金玫瑰

福建省屏南三合泰茶叶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林如辉、张古生 漈红

福建省寿宁县天福缘茶厂 卢允春 传统红茶

福建水来香茶业有限公司 李春禄、李海明 水来香牌红茶·丛味品过

福建婷轩皓茶业有限公司 林丽娇 占领鲜

福建臻虹茶业有限公司 张少锋、周珠秀 寿宁高山茶

绿源天禧茶业(福建)有限公司 阮晓伟 蕙质兰心

宁德市宝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黄田加、黄彩妙 花果香红茶

宁德市蕉城区赤溪宣洋茶叶专业合作社 傅明进、杨明建 天山红茶

宁德市千美茶业有限公司 刘艳、林善枝 春尚香

宁德市畲韵红茶业有限公司 雷忠新 传统红茶

宁德市天泉茶叶有限公司 刘小崇 天山红茶

宁德市御茗阁茶叶有限公司 叶光金、章丽艳 御茗阁“尚品红”

宁德云霞谷茶业有限公司 陈金华、霍雯霞 七里香

屏南凤溪包氏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包代炬、张古生 屏山工夫

屏南县聚农高山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张祥风、张古生 屏山金毫

寿宁县滴水缘农业专业合作社 王菊弟 鸾宏7.19(红茶)

寿宁县含溪红茶业有限公司 叶信明、叶圣贵 含溪村金骏眉

寿宁县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王菊弟、周建伟 “下乡的味道”金骏眉

寿宁县润昌旺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龚华福、张祚灵 传统型红茶

寿宁县山度茶业有限公司 缪曙辉 传统红茶

寿宁县寿星茶叶专业合作社 龚其平、张明 寿宁金骏眉

寿宁县裕隆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张少锋、周珠秀 寿宁高山茶

周宁县徐牌茶叶有限公司 徐文凯 逍遥子

周宁县云上茗香农民专业合作社 谢树全 云上霞峰

福鼎大廷茶叶仓储有限公司 陈廷、张婷 大廷工坊·橘红

福建省林鸿茂茶业有限公司 林宇 鸿韵

福建上茶初品茶业有限公司 左成瑞 上茶初品牌天山花香红茶

银 奖

福安市葆青茶叶有限公司 黄宝清、黄泳景 醉春风

福安市洪旭茶厂 林建春 建春

福安市汇益茶业有限公司 吴尚聪 花木兰

福安市笕水茶业有限公司 王贺钦 笕红

福安市茗鼎香茶业有限公司 黄洪 茗鼎红

福安市尚云茶业有限公司 缪成宝、张菁菁 尚云红

福鼎市广泰茶业有限公司 张纯伟、张仕平 金橘红

福鼎市太元福茶业有限公司 陈兴明 红茶

福建大地春茶业有限公司 刘成茂 金牡丹

福建华茗茶业有限公司 肖燕平 华茗春芽

福建景然茶业有限公司 王晓红 桂香红

福建满春红畲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胡盛平 天山红

福建省福缘富茶叶有限公司 吴宜品、吴建龙 福缘富牌红茶

福建省宁德市香如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黄邦明、陈兵香 宁德天山红茶

福建省周宁县官思茶叶有限公司 张纬州 九龙眉

福建臻越茶业有限公司 张明、郭胡津 金骏眉

福建自然香茶业有限公司 杨廷雄 古韵芳华

宁德弘春茶业有限公司 林益义、林秀珍 天山红茶

宁德市德茗茶业有限公司 王绍忠 一叶知香

宁德市古枝春农业有限公司 龚美兰 廊乡醇金骏眉

宁德市嘉香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汤裕金 天山红

宁德市香春正欣茶业有限公司 谢庆如 醉梦甜

寿宁茶生缘茶业有限公司 王安、吴燕华 高山金骏眉

寿宁县闽轩茶叶有限公司 龚存德 “闽轩”奇韵兰香

寿宁县南阳镇兴松茶厂 许兴松 寿宁高山红茶

寿宁县山里红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龚元金、钟凤莲 寿宁高山茶

寿宁县盛茗香茶叶有限公司 蔡万光 “盛茗香”红茶

寿宁县张天福生态茶场 卓仕旭 “张天福”寿宁高山红茶

周宁县莲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凌明友 叶上初阳

福建福鼎棠玥茶业有限公司 陈常生、林喜盈 白琳工夫

福建省元碧丰茶业有限公司 陈亮 满堂红壹号

福建省复涵新茶业有限公司 庄超灿、王家纣 白琳工夫

(二)花果香红茶

茶 王

寿宁县鸾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王菊弟、周建伟 旗坑红红茶

特别金奖

福安市金福龙茶业有限公司 温剑锋 温裕乾 黑金百年老枞

福建省誉品茶业有限公司 毛增光 丰誉园

福安市和畅茶业有限公司 苏畅 浮世幽香

福建东笔宁茶业有限公司 许灿春、吴丽英 东笔宁

悦茗香工夫茶(福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兰仙菊 茗悦红

金 奖

福安市葆青茶叶有限公司 黄宝清、黄泳景 香野千里

福安市福特茶叶有限公司 林明仔 吉洋红

福安市历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兰伏忠 柳叶桃香

福安市尚云茶业有限公司 缪成宝、吴鹏 北大

福安市泗甫岩茶场 徐忠 泗甫岩

福安市天一阁茶业有限公司 章增荣、章伏光 天一红

福安市中茗天富农业有限公司 陈培荣、陈晓 十里桃香

福建大南山茶业有限公司 吴燕华、陈强 南岔红

福建江南茶业有限公司 郑明辉、杨志强 天山花香红茶

福建景然茶业有限公司 王晓红 桂香红

福建润木堂茶庄园有限公司 陈爱琴、林仙明 蜜桃红

福建省海上茶香茶业有限公司 黄炉平 仙山八骏牌天山红茶

福建省弘农杨氏茶业有限公司 杨书勤 方广红叶

福建省茗旗茶业有限公司 刘小春、陈辉煌 拾山香1号

福建省天华源茶业有限公司 黄忠斌 红莲醉

福建省万氏留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王军、陈晓岚 下党红久久为功

福建省雁春红茶业有限公司 陈元生 雁春红

福建十九潭茶业有限公司 刘清华 素玉潭

福建韵久久茶业有限公司 范正茂 丹兰香

寿宁县芹洋乡炜康茶厂 张有淼 洪旗山红茶

寿宁县如是品茶业有限公司 龚林伟 寿宁乌茶

寿宁县叶叶香茶厂 刘岩惠 金牡丹

寿宁县正阳春茶业有限公司 李桂煌 寿宁乌茶

福安市九榕传承茶叶加工坊 陈长锐、陈松深 九榕香

一泡红(福建)茶业有限公司 夏陈玉 赛江·一泡红

银 奖

登科红(福建)茶业有限公司 毛增光 印茶村

福安市岭路人茶业有限公司 汤丽芳、陈长锐 醉闽香

福安市绿色天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杨伏增 满堂红天品

福安市润秀茶厂 林华准 花果香红茶

福安市同泰钰茶厂 胡善敬 青华

福安市雾云香茶业有限公司 张景云 雾云红

福安市秀林茶业有限公司 林善枝 香桃韵

福安市云山谷种植专业合作社 刘成茂 白云野枞

福建君山茶业有限公司 何林树、潘君成 寿宁乌茶

福建卓月天茶业有限公司 陈艳 从头越

甲峰山(福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袁新文 甲峰山·一品梅

蕉城区赤溪牛洞牧农种植专业合作社 吴正枝 天山红

宁德弘春茶业有限公司 林益义、林秀珍 天山红茶

宁德市白马山茶叶有限公司 黄宇星 白马山牌天山花香红茶

宁德市畲韵红茶业有限公司 雷忠新 花香红茶

寿宁县景红茶业有限公司 王振东 寿宁乌茶

寿宁县南阳镇兴松茶厂 许兴松 寿宁高山茶

寿宁县盛茗香茶叶有限公司 蔡万光 “盛茗香”红茶

三、白茶类

(一)白毫银针

茶 王

福鼎市沁泓茶业有限公司 刘恩爱 白毫银针

特别金奖

福建福鼎东南白茶进出口有限公司 张得乐、张婷婷 东南多奇2024白毫银针

福鼎市春绿茶业有限公司 蔡华荟 白毫银针

福鼎市鑫农茶业专业合作社 周庆庭、陈芝兰 白毫银针

福鼎市永德益茶业有限公司 钟品德、王其英 白毫银针

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 王传意 白毫银针

金 奖

宁德市清韵谈白茶有限公司 谢建平 清韵谈白毫银针

福建省宁德市正官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翁伟伟、翁其双 云锦有机白毫银针

福建桂岭茶业有限公司 林良希 桂岭白毫银针

福鼎市联成茶业有限公司 郑敬笋 白毫银针

福建省华羽村茶业有限公司 张茂座 华羽村白毫银针

福鼎市日泉印象茶业有限公司 高志敏、陈希平 白毫银针

福鼎市瑞祥龙茶业有限公司 周尚锋、周桂瑞 白毫银针

福鼎市乡高岭茶业有限公司 陈上锋、陈贤玉 沁白兰白毫银针

福建益品仓茶业有限公司 卢成建、罗雪云 白毫银针

福建鼎仙茗茶业有限公司 蔡小红 白毫银针

福建省恒春源茶业有限公司 何川、何孟生 白毫银针

福鼎市姥茶村茶业有限公司 温其铁 白毫银针

福鼎市福御泰茶业有限公司 雷朝廷 白毫银针

福鼎市崇澜茶业有限公司 刘少辉、周明选 白毫银针

福建永香茶业有限公司 陈隆标 白毫银针

福鼎市裕颜春茶业有限公司 林珠稻、周月慧 白毫银针

福建省大沁茶业有限公司 陈俭敏、夏增某 大沁白毫银针

福建康来颜茶业有限公司 周瑞进 康来颜白毫银针

银 奖

福建省天湖茶业有限公司 林有希 白毫银针(绿雪芽)

福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张传楚 白毫银针

玉草金茗(福建)茶业有限公司 陈华 玉草金茗白毫银针

福建省海上茶香茶业有限公司 黄炉平 仙山八骏牌天山白毫银针

福鼎市长惜茶业有限公司 朱乃文、朱密玲 白毫银针

福鼎市龙和信茶业有限公司 郑国强 白毫银针

福鼎市归山茶业有限公司 吴琼颖 白毫银针

福鼎市长心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王永忠 白毫银针

福鼎阿甘茶业有限公司 甘宗玉、甘雪红 白毫银针

福鼎市茶岭山农业专业合作社 林远增、林叶子 茶岭山白毫银针

福建省复涵新茶业有限公司 庄超灿、王家纣 白毫银针

福鼎太姥山畲谷幽蓝茶业有限公司 兰春顺 白毫银针

福鼎汉仪楼茶业有限公司 张道钰、张玉琴 汉仪楼白毫银针

(二)白牡丹

茶 王

福鼎市长惜茶业有限公司 朱乃文、朱密玲 白牡丹

特别金奖

福建省宁德市正官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翁伟伟、翁其双 兰杜有机白牡丹

福鼎市白茶世家茶业有限公司 梅永春 梅家古作坊白牡丹

福建国号茶业有限公司 廖振斌 国号牡丹

福鼎市伡阳茶业有限公司 杨应忠 白牡丹

福鼎叶鸣茶业有限公司 王海贝 白牡丹

金 奖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何丽梅、郑成成 品品香白牡丹

福建奇古枝茶业有限公司 魏晗 奇古枝牌白牡丹

宁德市捌哒茶业有限公司 王宗朝 捌哒葉白牡丹

福建桂岭茶业有限公司 林良希 桂岭白牡丹

福建省宁德市香如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黄邦明 宁德天山白茶

寿宁县兴昌茶厂 林昌清 牡丹魂(白牡丹)

霞浦县星富昌茶业有限公司 杨星 醉享“白牡丹”

福鼎市归山茶业有限公司 吴琼颖 白牡丹

福鼎市裕颜春茶业有限公司 林珠稻、周月慧 白牡丹

福鼎市泰美茶业有限公司 周宗佑、曹昆 白牡丹

福鼎市茶岭山农业专业合作社 林远增、林叶子 白牡丹

福鼎白茶村茶业有限公司 朱国灿、陶丽明 白牡丹

福鼎润古今白茶有限公司 王敦炳、王秀娟 润古今白牡丹

福鼎市畲茗香茶业有限公司 钟玉龙 白牡丹

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 王传意 白牡丹

福建省叶芽泉茶叶工艺研究有限公司 高展进 白牡丹

福建康来颜茶业有限公司 周瑞进 康来颜白牡丹

福建省福鼎市名山茶叶有限公司 林星辰 2024年白牡丹

福建省三山源茶业有限公司 郭陈胜、郭丰睿 玉琳清语白牡丹

福建顺茗道茶业有限公司 吴传惠、吴传记 顺茗道牌白牡丹

福建省广福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林型彪 广福心道白牡丹

银 奖

宁德市孔府茶苑茶业有限公司 孔宪祥 白牡丹

福建省屏南三合泰茶叶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林如辉、薛徐燕 溪岩白

宁德市赤溪养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傅明进 傅振洲 天山白茶

福建省福盈茶业有限公司 兰智琳 2024年近纯特级牡丹

霞浦县银富春秋茶业有限公司 谢文法 白牡丹

福建叠石云雾茶业有限公司 陶文赛 2024年竹洋牌白牡丹

福建省大沁茶业有限公司 陈俭敏、夏增某 大沁白牡丹

福建省莲峰茶业有限公司 张记昌 2024年白牡丹

福鼎神思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周宗锷 牡丹

福鼎市磻溪龙隐茶业专业合作社 周松清 牡丹

福建福鼎青莲生态有机茶发展有限公司 许启景、许文升 青莲泉2024年白牡丹

福鼎市太姥仙醇白茶有限公司 郑霖峰 白牡丹

福建省蓬记茶业有限公司 梅菲 白牡丹

福鼎市拾荒老树白茶研究所 翁启交、翁佳楠 白牡丹

(三)寿眉

特别金奖

福鼎市福瑞扬茶业有限公司 廖宝奇、叶雅静 寿眉

福鼎市马冠茶业有限公司 庄超磅、吴继绩 寿眉

金 奖

柘荣县凤里茗香茶厂 吴世数 柘凤清韵寿眉

霞浦顺通茶业有限公司 贺彩顺、叶月凤 寿眉

霞浦县银富春秋茶业有限公司 谢文法 寿眉

福鼎润古今白茶有限公司 王敦炳、王秀娟 润古今寿眉

福鼎市军鱼茶业有限公司 翁陈华、吴小军 寿眉

福建省冠众山农业有限公司福鼎分公司 刘茂良 冠众山寿眉

福鼎市鑫农茶业专业合作社 周庆庭、陈芝兰 一级寿眉

福建国号茶业有限公司 廖振斌 国号寿眉

福鼎市晒鼎香茶业有限公司 翁开振、林世云 2024寿眉

福建省叶芽泉茶叶工艺研究有限公司 高展进 寿眉

银 奖

柘荣县凤岐生态茶专业合作社 吴庆源 柘壹源寿眉1号

福鼎市东南多奇茶产业有限公司 张得乐、张婷婷 白茶库2024寿眉

福建今古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黄宗辉 白钻石寿眉

福鼎市裕颜春茶业有限公司 林珠稻、周月慧 寿眉

福鼎市湖林清茶业有限公司 谢国见 湖林清寿眉

福鼎市长惜茶业有限公司 朱乃文、朱密玲 寿眉

福建满毫茶业有限公司 林端孝、林检弟 2024年寿眉

福鼎市仙蒲里茶业有限公司 林建新 2024年寿眉

福建柘壹源茶业有限公司 吴庆源 柘壹源寿眉

福建福鼎东南白茶进出口有限公司 张婷婷、张得乐 东南多奇2024寿眉

(四)贡眉

特别金奖

福鼎市永德益茶业有限公司 钟品德、王其英 贡眉

福建水来香茶业有限公司 李春禄、李海明 水来香牌·品小白

金 奖

福鼎市泰美茶业有限公司 周宗佑、曹昆 贡眉

宁德市甑华茶业有限公司 李春禄、连梓翔 甑华阁居·源野

福鼎市长惜茶业有限公司 朱乃文、朱密玲 贡眉王

福鼎市八闽清音茶业有限公司 林李斌 八闽清音牌贡眉

福建省恒春源茶业有限公司 何川、何孟生 贡眉

银 奖

福安市岭路人茶业有限公司 汤丽芳、陈长锐 岭路白

寿宁县寿星茶叶专业合作社 龚其平 寿宁小白

福鼎神思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周宗锷 贡眉

福鼎市真福家庭农场 王宗福 贡眉王

福建国号茶业有限公司 廖振斌 国号贡眉

(五)花香白茶

特别金奖

福建省宁德市正官翁茶业有限责任有限公司 翁伟伟、翁其双 花香牡丹2号

寿宁县寿星茶叶专业合作社 龚其平 寿宁花香白茶

金 奖

福建鸿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黄健峰 花香牡丹

福建省荼园茶业有限公司 钱龙胜 天山白茶

宁德天丰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章允贺、陈 花 宁德天山花香白茶

银 奖

福建省宁德市赤溪茶叶有限公司 傅炜生、张雄 天山白茶

福建省峻山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汤小廷、汤小彬 花香白茶

屏南县聚农高山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张祥风、薛徐燕 屏山白

四、乌龙茶类

特别金奖

福建省古田县鑫垅茶叶有限公司 周 明、郑思芳 “明丰”肉桂

宁德瑞香茶业有限公司 黄震标、陈荷花 醉清风

周宁县莲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凌明友 莲峰美人茶

金 奖

福建省知己茶叶有限公司 李 军、郑思芳 “翠屏茗星”水仙

寿宁县东泰茶业有限公司 韦兴炎 花香乌龙茶

福建省云拱生态茶叶有限公司 陆长伟、许光烟 “上珍七锭”肉桂

屏南县九仙高山茶叶发展有限公司 黄益江 九仙山肉桂

福建壹泡工夫茶业有限公司 缪梃椿 蜜桃乌龙

寿宁县天池峰茶叶有限公司 吴树清、缪曙辉 寿宁高山乌龙茶

福建八龙茶叶有限公司 周 锋、郑思芳 “崖聚苑”金牡丹

银 奖

屏南彭记三千解农业有限公司 彭李观 鹫峰乌龙茶

宁德市云雾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谢郑生 坑头茗茶

寿宁县山度茶业有限公司 缪曙辉 寿宁高山乌龙茶

福建省宁德胤达茶叶有限公司 黄清炳、郑思芳 “清胤”金牡丹

宁德市御茗阁茶叶有限公司 余保生 御茗阁牌肉桂

古田县李氏茶叶家庭农场 李圆圆、魏 春 “习若自然”肉桂

福建省方圆恒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李圆圆、郑思芳 “方圆恒达”奇兰

宁德市韩丹茶业有限公司 钟明华 韩丹·天山铁观音

福建屏南县鹏鑫农业有限公司 陈邵武、薛徐燕 武丹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红茶解读

  六大茶类中,红茶产地多,产区广,基本所有的产茶省份,皆有当地的红茶名品。红茶包容性广,除了清饮之外,加入牛奶、糖或蜂蜜等饮用也是全世界通行,还可以搭配白兰地、朗姆酒、威士忌等酒类做调饮,口感滋味变幻无尽。

  红茶单独品饮,可尽数感受它迷人的香气质地;若佐以美味茶点,则是别一种风味。手工饼干、水果派、蛋糕...在享受各种美味甜点之际,红茶都是绝佳伴侣。

  全发酵的红茶,茶性温和,非常适合冬日里品饮。鲜醇的口感,琥珀的汤色,暖意融融,悦目驱寒。红茶形制多样,有的条形秀丽,有的干茶壮硕,有的细碎乌润,有的色泽多样,有的紧卷如螺,有的直如毛峰,还有的造型如花......自然的造化之功,工艺的创造之美,营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红茶大观园,跟随茶百科来认识一下吧!

  花开两朵: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

小种红茶

  目前名称里带“小种”二字的红茶大致有“正山小种”、“烟正山小种”、“外山小种”、“烟小种”等类。从原料、工艺、品质、等级上来分,由优而次依次为:正山小种、烟正山小种、外山小种、烟小种。

  【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红茶一词在欧洲最早称武夷BOHEA,就是现在所说的武夷地名的谐音,在欧洲(英国)它是中国茶的象征。后因贸易繁荣,当地人为区别其它假冒的小种红茶扰乱市场,故取名为“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红茶原产地就在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一带,即选用当地传统的菜茶群体品种,经同一种传统工艺制作、品质相同、独具特有高山韵和桂圆干香味的红茶品种。它依靠感官指标的不同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

  “小种”是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且产地地域及产量受地域的小气候所限之意。

  正山小种之“正山”,乃表明是真正的“高山茶地区所产”之意,正山所指的地区“以庙湾、江墩为中心,北至江西铅(yan)山石陇,南到武夷山市曹墩百叶坪,东到武夷山洋庄乡大安村,西到光泽县司前村,西南到邵武观音坑,面积约600平方公里,凡是武夷山中所产的茶,均称作正山”-----(陈宗懋、杨亚军主编《中国茶经》)。

  “正山”与“外山”相对而言,故正山小种又称“桐木关小种”或“星村小种”,以区别武夷山附近及以外所产之小种。

  【烟正山小种】

  采用正山小种为原料,用大块的松木烘焙之后,再经过第二道松枝熏焙工艺的正山小种,称“烟正山小种”。

  “烘焙”利用的是松木在燃烧过程产生的热量和少量的烟。而“熏焙”利用的是松枝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烟。正山小种红茶原料经过松茗薰焙后,形成正山小种红茶特有一股浓醇的松茗香和桂圆干香。

  正山小种红茶与烟正山小种红茶的条索外形看上去并没有多大分别,但烟正山小种的色泽要比正山小种红茶更黑而润,又比正山小种红茶重实。

  从香气上来看。正山小种红茶带有甜甜的桂圆干香,烟正山小种红茶则是浓重的松烟香。在桐木当地,人们称烟正山小种为西方口味茶。这种茶叶绝大部分都是出口的,国内市场上流通的较少。

  【外山小种、烟小种】

  在小种红茶畅销时期,福建闽东、闽北政和、邵武、光泽、坦洋、屏南、古田以及江西铅山等县都有用正山小种相同的工艺进行仿制的小种红茶。品质不高,质地较差,统称外山小种、人工小种、假小种等,现早已被市场所淘汰。

  烟小种:用外山小种为原料,仿小种制法所产的毛茶及工夫红茶,参照烟正山小种的熏焙工艺,熏制而成具有松茗香,均称为烟小种

  传统正山小种红茶特色:

  传统正山小种红茶的最大两个特色是松烟香味、桂圆汤感。

  正山小种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乌黑油润,干闻具有特殊的松脂香和桂圆干香。冲泡后汤色橙红、明亮、清澈,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带有桂圆汤味,甘滑爽口,不苦不涩,回甘持久。尤其烟正山小种红茶汤中加入纯牛奶和糖后,香气十分独特,口感极其迷人

  它还具有耐储藏的特点,在常温条件下,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品质能保持不变,滋味反而更加醇厚,松香味反而更纯爽。

  正山小种红茶在19世纪70年代就运销欧美各国,后因战事影响,产量逐减,至1949年产销几乎绝迹。上世纪50年代后得到恢复和发展,特别是金骏眉红火之后,带动了更多的人了解、品尝、喜欢上正山小种红茶,进而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国内外消费市场。

  【创新型正山小种红茶】

  近年来,随着红茶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口感的多样化,正山小种红茶也逐渐创制出很多新的品种。

  比较知名的有金骏眉、银骏眉、赤甘、花香小种等。

  这类创新型正山小种红茶,产区要求也是在“正山”范围内,茶树品种也要是传统的“菜茶”品种,工艺是正宗的红茶工艺。

  金、银骏眉和赤甘的制作,区别传统正山小种的最明显地方在于:工艺上省却了传统正山小种制作过程中重要的烟熏工序。

  不再于“青楼”内用松柴、松枝熏制,自然也就没有了传统工艺的“松烟香”,金、银骏眉和赤甘经萎凋、发酵和烘焙的工艺把握,加工成的是具有蜜糖香的小种红茶,形成了消费者更易接受的花香、果香、蜜香等。

  创新型正山小种红茶,外形更加细小紧致,多以花果蜜糖香为特色,汤色金黄、橙黄等琥珀色,入口清甜而汤里透显花香幽雅,杯底花果蜜糖香显,持久耐泡。

▼金骏眉

  采取桐木正山产区的菜茶品种茶树的单芽,经创新工艺制作而成。眉外型细小而紧秀。颜色为金、黄、黑相间。条索紧结纤细,圆而挺直,有锋苗,身骨重,匀整。

  汤色金黄,水中带甜,甜里透香,杯底花果香显等。具“清、和、醇、厚、香”的特点。耐泡耐高温水冲泡,口感仍然饱满甘甜,叶底舒展后,芽尖鲜活,秀挺亮丽。

  ▼银骏眉

  银骏眉红茶,与金骏眉的区别主要是在于采摘标准不同,多是一芽一叶。

  ▼赤甘

  有人称为“铜骏眉”,“赤甘”又有大赤甘、小赤甘之分,主打经济型红茶路线。与金骏眉、银骏眉不同也更多在于级别不同,采摘的标准不同。

  大赤甘因鲜叶长开后叶片较大,茶毫较少,所以干茶形貌粗犷,色泽油润黑亮。汤色橙黄、有微微花香、滋味浓醇甘厚,当然价格也是相当的亲民,作为日常口粮茶或是入门品饮性价比颇高。

  小赤甘用的鲜叶采摘早于大赤甘,鲜叶是未张开或张开弧度较小的。干茶外形相对比较紧细秀气,因茶芽较嫩茶毫较多,做出的干茶呈棕褐色、黑色、金色三色相间。其汤色澄澈透亮,呈琥珀色,花香馥郁,口感顺滑,滋味清醇,回味起来有蜜甜之感,整体感官享受提升了一个档次。

  补充:小种红茶,以上介绍这些并不能代表全部,比如江西的宁红小种,目前依然有不少,品质也不错,受茶友们喜欢。

  工夫红茶

  中国红茶先有小种红茶,后有工夫红茶。

  由于小种红茶加工比较复杂,在后来的实践中简化了工艺,只保留了日光萎凋、揉捻、干燥三道工序。这样粗糙的毛茶必须经过精制才能出售,所以毛茶加工(精制),又经过多次繁复,费了不少工夫,后来就把这种经过精制的红茶叫工夫红茶。

  工夫红茶,又名“条红”,为精制红茶的一种,是我国特有的红茶,也是传统出口商品。

  工夫红茶产地广泛,多以产区命名,如安徽的祁红工夫,湖北的宜红工夫,福建的闽红工夫,滇红工夫、宁红工夫、川红工夫、湖红工夫、台湾工夫、越红工夫、江苏工夫及粤红工夫等。

  下面小编择其部分介绍。

  【祁红工夫】

  《DB34/T1086—2009标准》中为祁门工夫红茶定义:“以安徽省祁门县为核心产区,以祁门槠叶种及以此为资源选育的无性系良种为主的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按传统工艺及特有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祁门香”品质特征的红茶。”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自然品质以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口古溪、闪里、平里一带最优。

  祁门红茶是中国工夫茶后起之秀,群芳之最,因超众脱俗的迷人香气和品质,与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乌伐红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

  多年来以“色艳、形美、香高、味醇”为特色、以令人无法形容的似花似果的花蜜“祁门香”而受爱茶人喜欢。并被誉为“群芳最”、“红茶皇后”等。“祁门香”是祁红风韵的称呼,与绿茶的清花香不同,还有水果成熟时散发的甜香。

  “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具“宝光”;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香气馥郁持久,兼具果香和蜜糖香,高档祁门红茶更具有难得的兰花香。

  祁门工夫红茶按DB34/T1086-2009标准分特茗、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而在市场及实际的销售中,还增加了比特茗更高的“国礼”级别,清明节前一芽一叶初展的鲜叶制作而成,其它季节采摘的即使是最嫩的茶芽制作,也不能称为“国礼”级别。

  ▼祁门创新红茶(祁红香螺、祁红毛峰)

  祁红香螺:采自明前早春嫩芽,创新手法制作,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增加了“发酵”后的“造型”工序,紧细卷曲如螺,色泽乌润,金毫显,条形更完整,花香明显,滋味鲜甜。级别分特级、一级、二级。

  祁红毛峰:按照萎凋、揉捻、发酵、做形、干燥、整形、归类加工而成的祁门红茶。级别分特级、一级、二级。

  祁红毛峰与祁红香螺在加工工艺上区别是在发酵后的控温造型,香螺是通过搓揉,使干茶外形卷曲成螺状;毛峰是使发酵叶直接烘干后进行手工精制,让茶叶外形紧直。

  区别:

  创新祁门红茶与传统祁门工夫红茶的加工工序不同,增加了“做型”,减少了庞杂的精制过程。由于传统祁红精制工艺中分“干燥”过程对红茶的滋味和香气的形成至关重要,所以不同的干燥方法呈现不同的滋味和香气类型。

  传统祁门工夫红茶更多的是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门香”、滋味香气浓郁丰富变化,而创新型祁红香螺和祁红毛峰更多是以甜花香为主,缺少祁门工夫红茶的醇厚。

  【滇红工夫】

  滇红工夫是指我国云南省生产的大叶种工夫茶,该茶在我国10余种工夫茶中品质独特,以外形肥硕、金毫满布、香高味浓称著于世。

  滇红产于滇西和滇南两个茶区。滇南有西双版纳、思茅(现普洱)、红河等地区;滇西有临沧、保山、德宏、大理等地区。其中以临沧凤庆县为代表,被誉为“滇红之乡”。

  滇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具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

  滇红工夫品质具有季节性和地区性的差异,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外形肥硕重实、色泽乌润,香高味爽;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质地稍显硬杂,味特浓强;秋茶正处干凉季节,生长转慢,成茶身骨稍轻,嫩度下降。

  滇红工夫依产地不同而品质有所差异,其毫色有淡黄、菊黄、金黄之别,香气有浓郁型、花香型之辨,滋味有厚、爽之分。

  一般滇西凤庆、云县、昌宁等地工夫茶毫色菊黄,香气高长,有时带花香,滋味浓而爽;滇南如勐海、双江、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金黄,香气浓郁,滋味浓厚刺激性强,回味不及滇西工夫的醇爽。

  同一茶园,春季采制的工夫茶毫色较浅,多呈淡黄色,但香高味厚而鲜爽;夏茶的毫色多呈菊黄,滋味浓刺激性强;秋茶的毫色多呈金黄色,香气有时较高,谓之秋香,滋味尚浓不及春茶之鲜爽。

  【宁红工夫】

  我国早期的工夫红茶之一,主产江西修水、武宁,铜鼓次之,毗邻的湖南平江长寿街一带的红毛茶,亦由修水茶厂加工为宁红工夫,该茶以独特的风格、优良的品质而驰名中外。

  修水种茶历史悠久,修水的红茶生产则始于道光初年。修水、武宁古属义宁州,所产红茶称宁州红茶,简称宁红(一种说法是其发源于修水县漫江乡宁红村而得名)。

  宁红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结,锋苗挺拔,略显红筋,色乌略红、光亮,内质香高持久,似祁红滋味厚甜和,汤色红亮,叶底红匀。高级“宁红金毫”,紧细秀丽,金毫显kun露,多锋苗,色乌润,香味鲜嫩醇爽,汤色红艳,叶底红嫩多芽。

  1985年宁红金毫参加全国优质食品评比,博得“宁红金毫为礼品中之珍品”之名,1988年在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评为金质奖。中国茶学会名誉理事长吴觉农题词:“宁红、祁红并称世界(红茶)之首。”

  正因为宁红品质如此优异,所以它不仅是我国出口红茶中的驰名品牌,而且也是我国拼配红茶中的原料主体。在香港口岸曾有“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之说。

▼宁红龙须茶

  宁红龙须茶,又称“宁红束茶”,在江西修水县漫江乡于道光年间和“宁红工夫”茶几乎同时创制。

  “龙须茶”选料特别讲究,制作精细,风格独特,品质优异。制作时将一枝枝芽叶用彩色丝线呈网状捆扎成一束束的茶条,因“身披红袍,形以须”而得名。

  以往在江西漫江乡各茶厂行每年要在出口的第一批优质“宁红”茶箱里放5-24个龙须茶盖面,作为彩头和标记,产品畅销苏俄及欧美各国。该茶亦有以精制的小木盒盛装、单独出口的,每个售价曾达一块银元。

  龙须茶具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异的色、香、味、形。形如红缨枪之枪头,挺秀显毫,外披五彩花线。冲泡时,将花线头抽掉,白丝线仍扎不解,香气鲜爽馥郁,滋味甘醇爽口,汤色橙黄艳丽明亮,可连续冲泡十多次,风味不减。

  适宜在盖碗或玻璃杯中冲泡,以欣赏其优美外形。整个龙须茶在茶汤基部成束下沉,而芽叶向上散开,宛若一朵鲜艳的菊花,若沉若浮,新颖美观,因而又有“杯底菊花掌上枪”之称。

  【九曲红梅】

  “九曲红梅”简称“九曲红”,又称曲乌龙,产于钱塘江畔、杭州西南郊的周浦。据查,生产九曲红梅已有百余年历史。

  生产九曲红梅的茶园面积和产量占全省茶叶的份额甚少,但因其品质独特,为杭州市的十大名茶之一,故被誉为“万绿丛中一点红”。

  2009年6月,九曲红梅红茶制作技艺被浙江省文化厅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找到约29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