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厦门尚圣茶业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平阳黄汤亮相2020厦门国际秋季茶博会

平阳黄汤亮相2020厦门国际秋季茶博会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厦门潘龙家具装饰设计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洪月春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中华名茶网厦门站讯 10月1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品鉴会在“茶饰界”举办,在厦门尚鲜为人知的平阳黄汤以“浓而不涩,厚而甜醇”的品质魅力四射,惊艳无比,让参加品鉴会的厦门及全国各地茶友大饱口福。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平阳县茶叶产业协会秘书长叶丽琴推介平阳黄汤

品鉴会先后品鉴了浙江子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品“畲鹿”、平阳县天润茶叶有限公司的80多年老树“黄小茶一级”、浙江盈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主推产品“大白罐卷曲形茶”。品鉴期间,企业代表对产品作了介绍与推介,让没喝或少喝黄茶的茶友们学习和了解了黄茶的相关知识。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平阳县茶叶产业协会秘书长叶丽琴详细地介绍了平阳黄汤的生产环境、历史文化、采制工艺、品质特征、品饮价值以及发展现状等。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著名茶文化作家雨云老师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同航商学院院长毕晓军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品鉴过程中,茶友们对“平阳黄汤”饶有兴趣,纷纷发表品鉴感言,给予这款鲜为人知的中国传统黄茶极高评价和赞赏。著名茶文化作家雨云说,虽然第一次喝平阳黄汤,但感觉很好,收获很多,觉得值得推荐与分享。厦门同航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同航商学院院长、著名茶叶营销导师毕晓军从产业发展的简单作了阐述,并与叶丽琴秘书长进行互动交流。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品鉴会由陈丽梅倾情主持

品鉴会后,与会嘉宾参观考察了茶生活美学空间“茶饰界”,就入驻“名饮汇”平台等事宜进行交流、洽谈。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本次品鉴会由浙江省平阳县茶叶产业协会、厦门潘龙“茶饰界”、中华茶友集结号联合举办,厦门茶友、厦门茶博会参展商、同航商学院营销实战特训营(第19期)学员等近50人参加了茶会。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部分嘉宾合影

茶会还通过“6直播”、“微路演”等平台进行线上直播,实时有两万多人实时在线观看。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平阳黄汤:

平阳黄汤,属黄茶的黄小茶,产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始制于明末清初,与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黄茶,是浙江的传统名茶,清乾隆年间被列为贡茶。

平阳黄汤兼具绿茶的鲜、红茶的醇,堪称“杯中黄金”。平阳黄汤采用非遗传承的“九烘九闷”的古法闷黄工艺(3-6天),条索细紧纤秀,色泽黄绿多毫;汤色杏黄明亮,香气清芬高锐,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匀成朵,以“浓而不涩,厚而甜醇”的优异品质而备受青睐。

黄色自古为中华民族的代表色,是皇家贵族、荣华富贵的象征。黄茶以“三黄一香”(“干茶显黄、汤色杏黄、叶底嫩黄,嫩玉米香”)而闻名,象征着高贵、吉祥、如意,为帝王将相和平民百姓所仰慕、崇尚。

黄茶富含茶多酚、氯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保留有鲜叶中85%以上的天然物质,同时在喝茶过程中产生大量消化酶,常饮有保护脾胃、提高食欲、提神益思、延缓衰老的功效。刘仲华院士认为,黄茶具有养胃、护肝、防霾、抗癌养生功效。日本茶专家提出,黄茶是六大类茶类中降糖功效最为突出。

参会企业: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平阳县天润茶叶有限公司位于公司地址: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朝阳山)新溪村,是一家集种植、加工、科研、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公司前身为溪边茶厂,是最早制作平阳黄汤的企业之一,现有5百多亩标准化茶园(还保留十几株具有制茶历史意义的平阳黄汤古茶树),1600平方米车间,“2枚知名商标(味珍眉”、“小茶农”),2项国家发明专利,3家平阳黄汤专卖店和15个销售点。公司是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会员单位、温州市茶叶产业协会理事单位、平阳县茶叶产业协会副会长、平阳县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平阳县经济人协会理事。2014年荣获浙江绿茶博览会名优茶评比金奖,2015年荣获温州早茶名优茶评比金奖、2016年“味珍眉”平阳黄汤荣获第二届亚太茶茗大奖特别金奖(全国4枚,黄茶仅1枚)及浙江绿茶博览会名优茶评比金奖,2017年荣获中国上海《中国好茶叶》评比金奖,2018年荣获中国上海《中国好茶叶》评比金奖、“小茶农”平阳黄汤茶饼荣获《蒙顶山》杯全国斗茶大赛摘得特别金奖、《岳阳楼》杯全国黄茶斗茶大赛荣获金奖,2019年"味珍眉"平阳黄汤荣获亚太茶茗大奖评比特别金奖及上海"中国好茶"评比金奖,"小茶农"平阳黄汤荣获中国黄茶"蒙顶山杯"斗茶大赛特别金奖。“味珍眉”平阳黄汤2018年6月被中国国际(沈阳)茶叶博览会会议指定用茶,2018年7月被中国《青岛》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大会指定黄茶,2018年8月荣获中国《茶圣奖》最具发展潜力茶业品牌,2018年9月入选中国(上海)国际茶博会官方指定黄茶。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浙江盈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坚持“以技术工艺为核心,以产品质量谋发展”的原则,立志“平阳黄汤”品牌开发推广,通过“公司+示范茶园基地+农户联营茶园+加工厂+品牌”模式,走茶叶产业化、现代化、规模化之路,致力于打造平阳黄汤高端品牌。现有“蔡家山”标准化生产基地茶园500多亩,与蔡家山、大坪山周边农户联营茶园基地1000多亩。茶厂拥有加工车间、包装车间、储存仓库、研究室、检验室等一系列配套功能。经过5年的开发和试制,确立了“盈黄”平阳黄汤的工艺。公司主营“盈黄”平阳黄汤、红茶系列产品,产品远销北京、天津、济南、河北、杭州等地,并确立了全国其他茶叶批发商和销售网点专柜,同时开设了电商平台,大力开展线上线下销售,先后获得第15届温州早茶节金奖、第三届亚太茶茗大奖金奖、2018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2018“岳阳楼杯”全国黄茶斗茶大赛金奖、2018北京国际茶叶博览会“黄茶(平阳黄汤)” 特别金奖并被列为博览会推介产品、2019年黄茶大赛金奖、2020海峡两岸茶王擂台赛茶王奖。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平阳黄汤”厦门品鉴会成功举办 黄茶的柔和与纯美醉倒无数茶客

浙江子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成长型文化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温州市农业龙头企业、温州重点文化企业,主营茶叶生产、销售和茶文化的传播推广,以“复兴平阳黄汤贡茶风采”为使命,努力成为中国黄茶行业标杆企业。公司拥有海拔500多米的南雁荡山朝阳山早香茶园500亩,联营茶园4500亩,厂房2.5万平方米,年产茶叶10吨,产值2000余万元。公司与浙江农林大学、温州职业科技学院等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培养茶行业后备人才,同时致力于茶叶科技研发,目前是温州“茶与茶文化产学研合作基地”,已经启动茶叶产品可追溯等科研项目,为产品品质及创新提供更多支持。公司开设了茶文化主题馆----子久茶博苑,在北京、温州等地开设了多个“子久平阳黄汤”专卖店和品牌形象店,产品已入驻“淘宝”“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2013年获得第三届中国茶业及茶艺博览会金奖,2014年获得第十届国际(捷克)名茶评比金奖,2015年获得第一届亚太茶茗大奖金奖,2015年获得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2016年获得上海国际茶博会评比金奖,2016年子久公司的茶园基地---天韵茶园入选全国30座最美茶园,2017年获得第三届亚太茶茗大奖特别金奖,2017年获得北京国际茶业展茶叶产品评选金奖,2017年获得第十二届 "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2017年平阳黄汤茶样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

来源:搜狐网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将启动"北站茶港城"杯首届海峡两岸茶界十大人气"明星“评选!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喝茶品茶的习惯。茶叶自神农氏发现其药用价值以来,就不仅仅是帮助人们提高饮品口感,更是修身养性的一种好物品。中国作为茶的故乡,也是产茶大国,茶叶产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一。

      有资料显示:中国拥有3000多年的饮茶历史,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国,也是茶园面积增速最快的国家,2016年茶园面积290.20万公顷,比2000年增加181万公顷,据测算2017年的茶园面积在310.13万公顷左右,2000-201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4%。

      目前,中国茶叶在世界上是产茶大国,但还不是产茶强国。我国茶叶企业众多,但尚无一千亿级大品牌,中国茶叶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


       作为茶王赛规模在福建省第一、全国名列前茅的赛事,我们不仅通过在厦门举办的茶王赛促进两岸茶行业的交流与发展,更是希望通过启动“2018年首届海峡两岸茶界十大人气明星评选”推动茶界一批新秀出炉,从而助推茶界整体朝着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2018年首届海峡两岸茶界十大人气明星评选”主要针对参与海峡导报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暨两岸秋茶茶王擂台赛的参赛选手,而推出的公益性评选。最后,从多个评选榜单中选出人气最足的十个入选。

     在这里,主办方有必要提醒众多参赛者。如果通过购买票数或者用软件进行投票的话,通过他人举报,经核实无误后将淘汰出局。

    关于评选活动的具体事宜,可以拨打海峡导报新闻热线0592-2961110进行咨询。

    


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 寿宁县茗瑞茶业有限公司 福鼎市福蕴茶业有限公司 福建省天湖茶业有限公司 福鼎市恒顺昌茶业有限公司 福建福鼎市静香溢香茶产业有限公司 福建合熹堂茶业有限公司 润也茶曲 福鼎市原香茶业有限公司 福鼎润古今白茶有限公司 平和县久居茗茶茶行 福鼎市乡高岭茶业有限公司 福鼎市传承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传承茶叶初制所 厦门书香佳茗茶业 福鼎市慢森活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福建省福鼎市白茶古镇茶业有限公司 一都茶业·悠度 “玉雪芽”福鼎白茶 传其韵 苏亮 厦门市说茗会茶业有限公司 厦门欣玉岩茶业有限公司 中南茶道(厦门)茶业有限公司 福鼎市传承茶叶有限公司 周水秀 南国北苑 福建大与茶号有限公司 福建大南山茶业有限公司 深圳市南山区千山万水茶行 福鼎市鼎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福鼎市双木茶产业有限公司 奇古枝 福鼎市福瑞扬茶业有限公司 廖宝奇 福建太姥论剑茶业有限公司 福建玉芷芽茶业有限公司 林玉凤 福建省政和县近山堂茶业有限公司 华安县奇峰茶叶专业合作社 陈洪杰 卓越茶叶 厦门杺广益茶叶有限公司 泗溢茗茶 茗地茶行 永之源生态茶业 闽南人茶叶 蒋松平 大华茗茶 聚来顺茶业有限公司 龙海市石码天富茶庄 中闽共荣茶业 紫和云烟酒茶行 陈文树 苏霖桦 福建安溪县紫泥宝茶厂 百年殊味 篆香茶品 格里香茶业 大红观音茶行 老磨功夫茶 吴金发 苏圣凯 厦门大有智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厦门恒绿苑茶有限公司 长溪茶业 谷骏芸山 厦门半山岩茶业有限公司 苏之林茶业 新春香韵茶业 高金体 友岩茶行 福建安溪万达欣茶业有限公司 闽泉茶业 泉州翁山茶业 泉州八闽茶业 御鸿茶业 祥和香茶业 厦门中闽优茶 肖金良 大田县屏山乡云雾茶叶专业合作社 王跃生 贵州省丹寨县三泉茶业有限公司 寿宁县贵峰茶厂 贵州亿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福建省大田县大寨山家庭农场 广东省英德市汇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章华镇胜峰茶业有限公司 龙岩市新罗区湖峰茶业 中闽银泰 正香苑茶业 大田县太华镇福昌韵茶场 济仙岩茶业 安溪红承茶业 都春茶叶专业合作社 三明市斯普瑞农业 灿记传承 翁兴茶行 厦门市阿里香贸易有限公司 日荣香韵茶业有限公司 祥云峰茶业 福佳韵茶业 远秋茶叶专业合作社 仙七里茶行 秋香茗茶庄 福建翠屏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德芳茶行 永福茶社 肖全发 代书强 茶者说 泉州永春玉斗好享来茶行 童仔茶行 厦门雨泽茶业有限公司 厦门满庭香茶业 茗皇茶业 芯仙茗堂 双江荣康达投资有限公司 平和县清颖茶行 清城茶庄 龙海市石码天富茶庄 漳州江夏满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漳州市芗城区涵峰茶叶经营部 平和县高海拔茶叶店 漳州爱点智慧茶业 何艺平 福建和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平和县天炫茶叶专业合作社 平和县久居茗茶茶行 平和县彤阳茶叶专业合作社 福建省平和县彭岩山茶厂 福建芹露茶业有限公司 印象白叶塘 平和县白叶塘茶业专业合作社 漳州市芗城区沁香茶庄 福建名峰商贸有限公司 福建省平和县兰香兰韵茶业有限公司 平和五寨铭香园茶庄 鹅公山茶业 一竹居茶叶店 平和县叶兰加工厂 坤松闽南味 漳州市芗城区心欢茶叶店 平和县闻真茗茶行 平和县老灿茶叶店 平和县闽峰姑娘茶叶店 平和县曾清香茶业 天源朱氏茶业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弘奇茶庄 平和县红石岩茶庄 福建省红石岩茶业有限公司 芹隆茶业有限公司 平和县兰巢茶业 漳州正尖山茶业有限公司 平和县正尖山家庭农场 平和县云山达岑家庭农场 平和县建山茶厂 漳州名峰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漳州华桂兴茶业有限公司 平和县天睿茶叶商行 平和县醇兰茶业 平和县天露茶厂 平和县季达茶叶专业合作社 平和县顶栋茶庄 平和县利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平和县天仁山茶叶专业合作社 平和县华壶茶叶专业合作社 平和县丰留香茶叶商行 漳州市华壶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韵聚萱 漳州市平和县白叶塘茶业商行 漳州皇兰茶业有限公司 漳州市奇茗山茶业 福建龙湖山茶业公司 平和县志贤茶庄 平和县闽香韵茶业 平和县奇祥茶行 漳州平和淳博茶叶 平和芳众茶叶有限公司 漳州市平和县旭丰茶叶有限公司 漳州市汇春秋茶行 福建省恒祥茶业有限公司 雅好茶业 漳州市平和县春章茶业 福建漳州九鲤茶业有限公司 漳州市南乡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平和怡利茶业有限公司 平和县香城茶庄 福建尚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漳州玺得茶业有限公司 福建省平和县宇鑫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平和县至和茶业有限公司 平和县皇源茶叶有限公司 漳州芗城区大小姐茶叶店 平和县舍香茶业 奇兰山茗茶 龙船湖茶业 平和闽鑫白芽奇兰 福建天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平和县闽山茶叶 漳州市南靖高港友缘茶业 平和县和悦奇茶叶 漳州天逸茶叶有限公司 福建省平和县九峰茶叶有限公司 平和县阳奇茶厂 平和县天韵茶行 奇跃茶行 漳州市御兰馨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平和小华茶庄 悠然居茗茶 清兰斋茶业 福建省平和县悠然居茗茶 郁香茶叶 英杰茶厂 新罗区兴如茶叶店 海光家庭农场 漳平市诚健家庭农场 兴明茶厂 华鲜茶厂 漳平市勿忘心伊茶庄 张振献家庭农场 连丹华 承煌茶厂 漳平市十铺香清茶叶馆 龙岩市龙壶茶业有限公司 中村张明茶厂 漳平市日天茶业 漳平市友珍茶行 锐泽漳平水仙 顺源土特产 新罗区品味轩食品商行 麻龙华 漳平市华茗轩茶业 中辉茶厂 艾尚我家漳平水仙 化石茶厂 曹清其 漳平市津馥茶业有限公司 漳平市忆香茶行 漳平市仙茗茶厂 仙亿茗茶店 创新茗茶 东湖山茶叶店 东然茶园 华祺园茶业 福建品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毛坪岩茶厂 岩育茶业 天家承 武夷山市文茶岩韵茶业有限公司 品百山岩茶业 武夷山市心洁茶业有限公司 兰新辉 新峥岩 武夷山市兰谷岩茶厂 厦门锦香贸易有限公司 聚春号茶业 福建武夷嘉应龙茶业有限公司 秋浓茗茶 御幽茗 天方茶庄 攸往茶文化 武夷山市大水坑曼茗岩茶厂 福建省仟贵茶业有限公司 乐茗小屋茶叶店 鼎杉茗 厦门茶半香初工贸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问君岩茶厂 武夷山市源龙袍岩茶厂 武夷山市莲花峰清源岩茶厂 武夷山市旺良岩茶坊 武夷山市佰泰岩茶业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菲琦茶厂 武夷山岩山堂茶叶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岩延茶厂 武夷山茗掌柜茶业有限公司 品轩茶叶 厦门可冰心茶业 传纯茶业 兴聚荣茗茶 传其韵生态茶业 福建省莆田市上岩茶叶店 溪呱茶业 武壶茶业 千秋一壶茶叶 肖全龙 厦门山度茶叶 新雅德 武夷山市忠仁茶业有限公司 厦门港益茶叶有限公司 意肆茶业有限公司 壁茗名茶 壶润茶业 武夷山思源泉苑茶业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利客隆岩茶厂 天牛茶叶 武夷山市大水坑槚楛王岩茶厂 武夷山市毛坪岩茶厂 武夷山草木集茶业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珍锦源岩茶厂 醇沁茶庄 山石草木(武夷山)茶业公司 澜·香茶业 厦门纳山云舍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厦门意品天诚贸易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老村长岩茶厂 厦门韵品茗茶 云如意陈树云 远杰茶业 武壶茶业 建瓯市壹锦泰和茶业 鑫夷桐红茶叶店 武夷山振义茶业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俏惟岩茶厂 厦门泰尚颖茶业 舒明华 茗博坊茶业有限公司 武夷山锋鑫茶叶商行 福建武夷山擎天岩茶业有限公司 忘书茶业 雅安中茗藏茶有限公司 五地茗茶汇 全日发茶业有限公司 台湾育丞茶业制茶厂 株州龟龙窝观光生态茶园 左如玉 冠军茶业 恒诚农场 台湾依然茶业 来福茶有限公司 蔡明志 赖维科 茶博士农场 芯茗茶堂 何宗颖 天德茶业 广州鸿中鸿茶业有限公司 益健艺普洱阁 勐海鸿中鸿茶厂 双江荣康达投资有限公司 厦门龙霖茶业有限公司 紫泥宝茶业 西双版纳顺升号茶业有限公司 昊志号 云县阿永强茶叶初制所 福建省大爱善生茶业有限公司 琼都茶行 福州八萃茶业有限公司 郑培基 万福韵茶业 德心茗茶行 姚春云 颜良奎 洪琴 永春苏坑传承茶业 德馨茗茶 永春县蓬壶镇尤家铺子 张福成 内芳茶厂 锦山茶厂 徐良宗 中闽冯氏 云岭茶叶专业合作社 高燕萍 可赢茗茶 龙山茶庄 陈生埕 颜丽婷 永春县锦山茶厂 东方红韵茶业 陋室茗茶 横山春茶业 康栋樑 荣兴茶厂 八香茶厂 客来香茶庄 广东英德市汇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三坳香茶业(河源)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桐木茶之韵茶苑 湖北仁仁硒茶开发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春雾冬晨茶业有限公司 王跃生 漳州淞富峰茶叶 厦门茶半香初工贸有限公司 武夷山市岩乐茶业有限公司 松溪县御源茶叶合作社 江西资溪碧水禅茶业有限公司 福州八萃茶业有限公司 世冠茶厂 平和县久居茗茶茶行 武夷山市明勋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福建省福安市秀林茶业有限公司 厦门杺广益茶叶有限公司 传纯茶业 红湾茶业 厦门茗博坊茶业有限公司 灿记传承 聚来顺茶业有限公司 福建一杯春茶业有限公司 漳州朝泽茶叶有限公司 福州大恒益茶业有限公司 康溪茶业 举源茶庄 尚品源茶业 三方岩茶叶店 鑫夷桐茶叶店 如是品茶业 阿里山茶叶生产合作社 福安市丰益园茶业 福建省大田县大寨山家庭农场 厦门中闽优茶 悦芳茶叶 可冰心茶业 寿宁县闽轩茶叶有限公司 福建省天禧御园茶业有限公司 廊韵红茗茶 寿宁县贵峰茶厂 德祺红茶业 寿宁县南阳镇真朋友茶行 胡冰玲 水木轩茶叶店 福建海岚香茶业有限公司 大茗族茶业 大田县爱文茶厂 大田县星宇茶叶专业合作社 春山堂茶厂 大田县匠心茶叶 大田县新扬茶叶专业合作社 大田县瑞也龙茶厂 大田县吴山镇旺隆茶业专业合作社 福建省南方天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大仙峰茶厂 福建逢元茶业有限公司 大田奇韬岬顶茶厂 大田县奇韬镇岬顶山生态茶业专业合作社 大田县岬顶峰茶业有限公司 大田县岬顶峰茶业研究所 大田县沐心茶叶 福建省大田县苇青茶叶合作社 福建省溢清香茶业有限公司 大田县宇希茶叶 大田县宇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大田县福亿金峰家庭农场 福建省象山岩茶业有限公司 大田县大寨山家庭农场 大田县龙湖山茶厂 大田县西河茶厂 大田县林子茶忆 大田县万柔茶叶 福建省大田县三坊斋 汇贤茶庄 大田县易津茶业有限公司 大田乡下家茶叶 大田乡下家茶叶专业合作社 福建仙顶实业有限公司 大田县宏展茶叶专业合作社 大田县金竹茶厂 聚香茶庄 大田县祥闽轩茶业 大田县吴山仙叶茶业专业合作社 大田县吴山荣旺茶厂 仙友茶业 留芳园(福建)茶城管理有限公司 大田县知味客农场 三杉茶厂 福建省象山岩茶业有限公司 大田草本缘茶叶有限公司 阿梅茶厂 绿源茶厂 高山寨 心平茶厂 绿峰茶厂 福建江山美人茶业有限公司 大田互佐茶叶专业合作社 大田县东方美人茶叶专业合作社 朝阳茶厂 桥都茶厂 德盛茶厂 大田县石牌镇岩昀茶叶专业合作社 大田县锦荣茶业 林阿鹏  林兴龙 林亚明 林建加 林文灿 林和泰茶庄 林端福 黄丽兰 林金胜 林振南 占双福 林沿福 林振煌 林莲娥 陈明来 黄奕川 黄武中 林文柱 林加来 李清平 陈冶辉 林福展 林银河 林德山 林阿鹏 林皆德 林季瑞 林沿河 高福建 林全胜 陆美英 占桂兰 林清勇 占双福 陈文柱 李毅民 黄石春 林朱山 林木士 林社稷 林瑞福 林福耀 林振灿 林福德 林振如 黄丽兰 林振辉 林福霖 林海城 林季生 林振顺 林振川 黄明辉 林荣华 陈治辉 李碧峰 长隆茶店 芳芳茶店 明智茶业 桃城茗茶 喜燕茶庄 晓斌茶业 新兴茶业 涛涛茶厂 永春五里街茶叶店 卢山堂茶叶专业户 尚德楼茶业 百丈岩茶厂 观山茶厂 济仙茶业 永春水仙专卖店 美泉茶店 济仙茶厂 斯琴茶行 林平波 星星茶行 林俊弘 林文峰 阿兰茶行 尚德茶业 锦兰茶行 五里街茶行 斯琴茶行 凭信茶店 敬仙茶行 农葵梅 安春茶行 安春茶店 永春树基茶业 清岩茶行 回头客茶庄 春安茶行 树基茶行 林钰晨 美泉茶业 八仙茶店 济仙仙茶店 济仙原茗茶 清质茶店 海桐茶业 云端茶叶 泌芯茗茶 心怡香 厦门御礼茶香茶叶 山香茗华 天福园茶叶 厦门一叶知茗贸易有限公司 福星红茶叶 毅融茶叶 元生泰茶叶 范小茶茶叶 云端天师茶叶 琪韵茶厂 石古下洋茶厂 叶上海茶叶 云端下乡合作社 御岩红福建茶业 一亩茶园 宁德市一品天香茶业有限公司 寿宁县润昌旺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厦门武夷千秋茶叶 宝林茶叶 大岗头农民专业合作社 瑞隆茶厂 黄高杰 云端高山茶园厂 张张鲜茶叶 厦门市好记茶叶 八闽茶业 寿宁县山里红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厦门鑫鹭红茶业刘冬红 泰宗味茶味 南故香茶业 丰津茶业 兴苑名茶批发中心 菩满香茶业 嘉韵连兴 肖齐锋 李丽娟 永春德心茗茶行 永春玉斗金香茶行 玉春茗茶业 永春县玉魁茶叶生态合作社 北京华兰香茶行 臻昕茗茶 姚记茶行 新网络茶庄 锦山茶业 康巧华 诚然茶行 美事茶业(桃坑缘) 福建泉州长溪茶业有限公司 届时,将与福建第一茶叶官微一起算票数总和,总和的票数进入十大入选人气明星。(上面是部分送样名单)



“一两黄金一两茶”,谁炮制了几十万元1斤的天价茶?

部分茶叶正从农产品演变成奢侈品

甚至成为越来越受青睐的雅贿媒介

这些异化现象,集中发生在最近十余年

天价茶乱象背后

本刊记者/周群峰


清明节刚过,一则“10公斤茶鲜叶拍出1068万元”的事件刷爆网络。4月7日晚,由中国茶叶拍卖公司选送的“2021‘锦绣茶尊’10公斤茶青开采权”,以168万元的底价在阿里拍卖平台公开拍卖。最终一位编号为“X8634号”的竞买人,以1068万元的竞价成功夺得该开采权。“锦绣茶尊”古茶树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专家称树龄达3200多年,2015年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最大的古茶树(栽培型)”。

清明前后是新茶上市的季节,但今年的茶叶市场却早已暗流涌动,全国各地的茶城、茶叶市场成了重点“监管对象”。杭州是知名龙井绿茶产地,杭州市区内知名度最高、专卖店最集中的茶叶市场位于上城区解放路附近,最新采摘的2021年龙井新茶已在此上市。3月15日,上城区纪委区监委派驻第二、第三纪检监察组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到此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婺源绿茶是江西上饶的特色名茶,截至3月底,上饶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50余人次,巡查茶叶经营单位630余家次,发放告诫书630余份。

各地执法力量“闻风而动”的原因,在于“天价茶”背后的送礼之风、奢靡之风。48万元/斤、45万元/斤、38.8万元/斤……今年春节假期刚过,多款武夷岩茶因惊人的天价再次引发关注。新华社发文称,“天价武夷岩茶”愈演愈烈,少数岩茶被炒作成“办事茶”“送礼茶”,成为热门高端礼品,并滋生回收、代售等变现业务,“天价茶”的背后暗藏“四风”等腐败动向。这已是“天价岩茶”第三次被新华社曝光。

卖茶靠“讲故事”,收益靠噱头炒作,普通茶附上“大师”的签名和照片,价格翻了十几倍。当前茶叶市场一个字:“乱!”在3月10日福建省召开的一场研讨会上,福建省消委会秘书长薛承枫直言,等级乱标、价格乱喊、名字乱取已经成为当前茶叶市场三大乱象,亟须整治。

位于云南临沧市的“锦绣茶尊”古茶树。

“天价茶”并非武夷岩茶独有,云南普洱、安溪铁观音、太平猴魁、西湖龙井等茶叶也都有过每斤数十万元的拍卖价。无论是业内人士、资深茶友还是普通消费者,都有共同的感受,部分茶叶正从农产品演变成奢侈品,甚至成为越来越受青睐的雅贿媒介,这些异化现象,集中发生在最近十余年。《中国新周刊》近日采访了解到,业内苦“天价炒作”久矣,但行业顽疾积重难返。

“一两黄金一两茶”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分为大红袍、水仙、肉桂等产品。武夷山市政府官网上介绍,武夷岩茶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武夷岩茶已知品种就有264种。

目前,武夷岩茶的价位绝大多数在每斤数百元到数千元之间。武夷山市大叶岩茶厂法定代表人肖卫财在接受《中国新周刊》采访时,以他自己门店的销售情况分析,大多数消费者购买的茶叶价位都是300~500元/斤,追求生活品质的顾客会选择1000~2000元/斤的茶叶,特别富裕的会购买2000元/斤以上的茶。

但是,随着武夷岩茶知名度的提高,近年来“天价茶”频频出现。福建省茶叶学会原常务副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姚信恩告诉《中国新周刊》,他进入茶叶行业已经有五六十年,最近几年才知道市场上出现了每斤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的天价岩茶。

2021年1月11日,一份“2019~2020年度武夷岩茶”榜单在网上热传,榜单列举了22款武夷岩茶价格,价格最低的一款为1.8万元/斤,最高则为45万元/斤。其中,价格在6.6万元(含)/斤以上的占了17款。因为该表格为黑底白字,所以在业内被称为“黑表格”。

该表格制作人为陆建强,是上海的一名“岩茶发烧友”。陆建强告诉《中国新周刊》,他是一名武夷岩茶的消费者,也是某武夷岩茶上海茶友群成员。早在2018年,他就制作过一款“黑表格”。当时,他了解到一款名为“远香”的武夷山岩茶,成交价48万元/斤,就突发奇想,想把一些高价的武夷岩茶做个统计。同年4月30日,他制作的“黑表格”发布,共收录了19款岩茶。最低级的一款3万元/斤,最贵的一款为520万元/斤,“远香”岩茶排名次席。其中6.6万元/斤(含)以上的占了15款。“其实,天价茶的‘含水量’也是很高的。所谓天价茶几乎都是茶企自己定价,成本可能只有几千元/斤,但是可能卖到十几万元/斤”。

“黑表格”中那款520万元/斤的茶格外引人关注。2005年4月17日,在第7届武夷山红袍节上,20克武夷山九龙窠“母树大红袍”拍卖出20.8万元的天价,竞买人为新加坡人陈汉民。“我算了下,折合人民币520万/斤”,陆建强称。母树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景区,只有三棵六株,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产量不足1斤,且早已停采。2006年,为防止品种种性退化,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母树大红袍进行停采留养。

“黑表格”中一款名为“国宾大红袍”的岩茶,售价9.999万元/斤,该款岩茶由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推出。公司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周刊》,该款岩茶确实为其公司制作,每年限量100套,每套60克。“每年都能卖完,有的人买了收藏或送人”。

近日,《中国新周刊》记者在福建武夷山、南平、福州等地采访时发现,有的茶企在定价时,按照“一两黄金一两茶”的标准,给一款茶定价十几万元,有的价格甚至远超金价;有的茶企自称制作了一款“非卖品”或“品鉴茶”,但流向市场后,被炒成天价茶;有的茶企为博人眼球,会给某款岩茶起诸如“坑爹”“勾魂夺魄”等恶俗花名。

一款名为“坑爹”的岩茶,由武夷山市永鹏茶叶有限公司推出。与该茶企相关的宣传资料显示,这款茶由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吴永鹏手工制作,每年产量约为60斤。2017年市价为13.6万元/斤,与当时的实时黄金价格相当,堪称“一两黄金一两茶”。因为制作这款茶的原茶,取材于牛栏坑最早种植的那一批肉桂茶树,是牛栏坑的“爹”,故取名“坑爹”。

在网传的武夷天价岩茶名单中,除了茶企明码标价的一类,还有一类茶企,对外打出“非卖品”“品鉴”等字样,并不标价。武夷山市一位茶企老板称,有的天价茶打上“品鉴”“非卖品”等字样,也是茶企的一种营销手段,会让人觉得更加神秘和珍贵。在这种心理下,能拿到这种茶的,会觉得很有面子。

并非所有高价茶都是炒作。也有受访者认为,对一些真正有高技术含量和品质的茶叶而言,很难用成本价衡量其价值,也为天价茶的出现提供了空间。相比绿茶、白茶等其他茶种,武夷岩茶等茶类制作工艺非常复杂。《福州日报》旗下客户端“掌上福州”曾介绍,以最著名的大红袍茶为例,它工序繁复,涉及采摘、倒青、做青等十多种技艺。需要至少几十个人在短时间内争分夺秒地做茶,任何一个大师根本无法独自完成。此外,由于武夷岩茶剔净茶梗只留叶片,加上足火焙制,所以约8斤武夷岩茶鲜叶才能做成1斤干茶。中国其他茶类,鲜叶和干茶比例大多为4:1,仅为武夷岩茶的一半。

武夷山市茶叶局局长王晓军告诉《中国新周刊》,生产岩茶非常损耗身体,为了生产一桶茶,师傅要不间断地看火候等,需要24小时不睡觉。肖卫财介绍,岩茶制作周期特别长,每年4月中下旬到5月中旬是做茶季,需要经过采青、晾青、做青、炒青、烘干、筛选老叶老梗、焙火(退火)、拼配等程序,一般到了农历八月后,才能喝到当年的新茶。

谁炮制了天价茶?

天价茶是如何进入市场的?2月20日,《楚天都市报》记者在武昌区一家裕昌隆茶行采访,老板称,该店是武夷山瑞泉茶叶有限公司的湖北经销商。店内最贵的“瑞泉圣匠”,为38.8万元/斤,“这个货很少,武汉暂时没有,需要的话付了定金随时给你发货。”武夷山瑞泉茶叶有限公司股东黄圣强接受《中国新周刊》采访时,承认这款茶是出自其公司,但否认该价格是该公司制定。“这是一款‘非卖品’,价格怎么出来的,我们也不清楚。因为这款茶产量太少,我们没有卖。但是我们公司每天接待很多人,有时也会给一些朋友一两泡。”

王晓军告诉《中国新周刊》,天价茶价格并非来自茶企,有些经销商炒作成天价茶后,“茶企(为了商业利益)也只好认账了”。浙江茶文化学者梁宏亮认为,相对来说做茶的思路闭塞一点,卖茶的脑洞大一些,“(他们)联合起来,搞出知名度和暴利何乐而不为?”

多位武夷山茶企老板告诉《中国新周刊》,其实很多天价茶就是个噱头,一些茶企靠着天价打名气,目的其实是卖普通的茶,“还有一类老板比较好面子,他们看到别的茶企推出天价茶,觉得自己没有会低人一等,于是也跟着推天价茶,不在乎能不能卖出去”。

茶企和消费者,是天价茶链条的首尾两端,生产心理与消费心理共同炮制了天价茶。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周刊》,天价茶消费群体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具备极高消费能力的人,买茶的标准往往是“谁贵买谁的,谁知名度高买谁的”;第二类是一些岩茶发烧友或茶企同行,他们听说一款天价茶后,偶尔会高价买一泡(一般8~10克),目的是满足好奇心,或研究好茶的工艺提高自己认知;第三类就是送礼所用,往往是“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这类消费也能滋生官场腐败等不正之风。

在“炒茶”江湖中,一些传统的制茶“大师”也成为推手。从事茶行业生产和研究20多年的浙江茶文化学者梁宏亮告诉《中国新周刊》,“大师、非遗传承人”,多为传统工艺即将消失,工业机器即将完全替代人工的产物。

新华社报道称,一款在武夷山当地只卖每斤三四百元的平价茶,在外地企业的包装炒作下,被渲染成“大师”工艺、“大师”水准的高价茶,附上“大师”的签名和照片,价格翻了十几倍。多位业内人士印证,不少“大师茶”并不是高品质茶,也不是“大师”制作的茶,有的就是一些大众茶改头换面而成,有的还打着大师“监制”“封存”“推荐”等擦边球,卖出高价。

2017年12月8日,碧水丹山?岩骨花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系列之王顺明武夷岩茶(大红袍)展在北京举行。图/中新

岩茶是武夷山的特产,由于独特的制作工艺,别的茶叶产区几乎无法模仿。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评定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刘宝顺、刘峰、王国兴、刘国英等12人成为首批国家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

王晓军告诉《中国新周刊》,“大师”是民间的称呼,准确的说法应该叫“武夷山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目前,武夷山市国家级、省级、武夷山市级的岩茶、红茶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共21人。其中,刘宝顺与王国兴目前在武夷山市茶业局茶科所任职。“刘宝顺的孩子有茶企,王国兴是帮人家制作茶叶,他们的(这个)情况都跟组织和纪委报备了。”王晓军说。

在这些“大师”中,刘国英因一款名为“空谷幽兰”的天价武夷岩茶受到关注,该款岩茶12.8万元/斤。2019年5月20日,武夷山市岩上茶业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该公司与刘国英合作研发的“空谷幽兰”,2007年问世。公司将每年所产出的少量“空谷幽兰”作为礼品赠送给优质授权经销商和茶友以供分享、品鉴。刘国英现任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他对《中国新周刊》回应:“空谷幽兰”这款茶的确是他指导着(这个茶企)做的,“但这款茶是非卖品,也不是我定的价。”

定价混乱背后的标准之痛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曾公开批评,近年来,市场上天价茶、山寨茶、以次充好、以旧掺新等销售“潜规则”频现,并且茶叶好坏、真假全凭专家一张嘴,这让原本就缺乏科学评判标准的茶叶市场更加混乱。

“天价茶”并非新生事物,也并非武夷岩茶独有。2006年极品信阳拍卖会上,信阳毛尖茶王“蓝天玉叶”以74.5万元/斤的价格成交;2007年,首届“黄山杯”精品名茶拍卖会上,50克汪满田牌极品黄山毛峰以8.5万元的天价成交;2009年,济南“国礼茶安徽太平猴魁名茶拍卖会”上,100克太平猴魁拍出了20万元;2011年,在都匀毛尖新茶拍卖会上,贵州“都匀毛尖特制珍品茶王”二号(150g装)最高成交价格达10万元;2012年,中国海峡名器名茶春拍上,安溪茶王赛清香型铁观音以6.7万元/100克价格成交……

“当前存在一个怪象是,茶叶包装昂贵精美,只装一泡、两泡,包装的费用都超过茶叶本身。”在3月10日福建省的一个研讨会上,有业内人士指出。

肖卫财称,茶叶圈水分大得很,有些茶企铺天盖地地做各种虚假宣传。比如,金骏眉最快4月初才开始陆续采摘制作,但每年3月初就有人在网上放出视频说,武夷山的金骏眉新茶上市了。“这不明摆着就是欺骗消费者吗?”再比如,金骏眉的茶青最低是200元/斤,按照4斤茶青出一斤茶来算,生产一斤金骏眉的茶青成本得800元左右。现在市场上充斥着两三百元的“金骏眉”,甚至有人在抖音上打出“99元/斤包邮”的金骏眉广告,则必定是假的。

在茶叶圈,为了借势抬价,冒名顶替、虚假宣传等都是一些茶企的惯用手段。武夷山瑞泉茶叶有限公司股东黄圣强告诉《中国新周刊》,该公司做出一定影响力后,曾被人冒用品牌。“我们即便发现,也找不到根源。他们的包装做得和我们一模一样,连包装上的电话都留的是我们的。甚至我哥黄圣辉(瑞泉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姓名都被人注册过,后来经过沟通,他们才把名字改过来了。”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因炒作而身价倍增的“顶流”,是这几年红透业界的大益茶。从2015年到2020年,连续6年,大益茶都位居“双十一”天猫、淘宝茶叶销售排行榜第一。其火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把自己做成了“金融茶”。

大益茶是由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推出的普洱茶,由该茶企开始,将普洱茶赋予了期货模式。红星新报道称,在这种独特的模式下,只要有货单,就可以找茶客缴纳定金,但不做实际交易,等茶叶价格攀升后,由上一个茶客再卖给下一个茶客,如此循环往复、“击鼓传花”。在这样的模式下,用“自己卖,自己买”来抬价的手法一度非常普遍,导致普洱“期货单”交易量异常活跃的同时,普洱茶的价格也飞涨,于是又被形象地称为“金融茶”。

有人用“一夜暴富一夜赤贫”来形容普洱茶金融化的特点。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梅宇告诉《中国新周刊》:普洱茶可以长期存放,这是其能被炒出来金融化特点的原因之一。这种炒作背离了茶文化,但这种现象不具有普遍性,只有极少数品牌、极少数品种被市场炒作。

天价茶虽是极端例子,但定价体系混乱、标准复杂却是长期痼疾,导致了茶叶价格的不透明。与咖啡等饮品相比,茶叶的标准化更难,导致茶饮价格体系长期比较混乱。梅宇介绍,我国现行茶业国家标准166项,行业标准171项,还有茶业地方标准826项。不过,全国茶标委制定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均是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同时,标准内容中只明确规定了产品品质特征和基础理化指标,并不涉及价格。现在茶叶的定级与定价都是茶企的自主行为。

天价茶事件整顿后,福建武夷山市天心村打出的关于依法经营的宣传横幅。摄影/本刊记者周群峰

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看来,标准是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秩序规范管理的基本起点,也是政府现代治理体系和现代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实现了标准化,中国的茶叶才能有快速的发展”。

“官方标准没有正岩、半岩、洲茶之分,更没有细化山场,正岩茶、山场茶的标注属于企业行为。”武夷山市茶业局相关领导曾对媒体说。2006年,武夷岩茶国标取消了山场划分,但也并没有扼制住商家宣传山场、消费者追逐山场的风向。被坊间戏称为“牛肉”的牛栏坑肉桂,来自名为牛栏坑的山谷,一斤售价数万元乃至一二十万元不等;被称为“马肉”的武夷山马头岩肉桂,一斤价格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

中粮集团中茶福建公司总经理陈金春最近建议,对武夷山岩茶“三坑两涧”的茶场实行认证,从源头做好监管。“一年产多少茶,严格认证,不能一年只产500斤茶,却满市场充斥着几百吨的‘马肉’(马头岩肉桂),‘牛肉’(牛栏坑肉桂)。”

陆建强称,现在,应该重点打击那些有价没有品质的“天价茶”,有价又有品质的茶太稀缺了。他认为,武夷岩茶要想卖高价,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产区可精确追溯(采摘、制作、包装全程监控),结合价格严格控制产量,行业联合盲品审评认定其高品质,连续若干年品质稳定,销售可追溯,各类指标检测合格等。

整治风暴后向何处去?

《中国新周刊》在武夷山市茶业局采访时,看到该局公示栏上贴有多份茶企老板签订的“承诺书”,上有茶企老板个人亲笔签名与公司盖章,落款时间为2021年2月6日。这些老板包含武夷山市祥岩茶厂法定代表人王昇等多人,他们在承诺书中称,坚决反对“天价茶”,不参与虚标茶价、炒作天价,不变相销售非卖品和赠品,茶叶每500克定价不超过6万元,不过度包装、不起恶俗名字等等。

3月上旬,《中国新周刊》记者在武夷山、福州等地暗访了多地茶店,门店负责人纷纷表示天价茶已下架,不再销售6万元/斤以上的岩茶。比如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武夷山瑞泉茶叶有限公司、武夷山市手尚工夫茶业有限公司称目前价格最贵的一款分别为5.5万元/斤、5.8万元/斤、6万元/斤。

针对最高定价不超过6万元的说法,业界反应不一。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刘国英表示,以目前的岩茶行情而言,好的岩茶原料每斤成本高达大几千元,所以,经过合理的测算,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将武夷岩茶的上限定为6万元/斤。姚信恩对此认可,以目前的岩茶行情来看,好的岩茶原料每斤成本高达几千元甚至一万多元,所以,将武夷岩茶的上限定位在每斤6万元合情合理。

天价茶引发的舆论风暴,在今年新茶上市前,引发了对整个行业的监管风暴。福建省多部门已开始开展针对天价茶的整治活动。2月21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出整治通知。两天后,福建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关于涉及“天价茶”等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问题信访举报方式的公告》。福建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李仰哲到安溪县专题调研和督促“天价茶”整治工作。

武夷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连永忠告诉《中国新周刊》,2月19日一早,武夷山市市场监管局、税务局、公安局等就组成茶叶市场调查工作组,赶赴福州核实处置,后期又两次组织人员去福州、厦门、泉州等地暗访了50多家茶叶门店,市场上没有发现销售“非卖品”“品鉴茶”及超过6万元每斤的茶叶。

天价茶长时间以来缘何屡禁不绝?中新网报道称,武夷山是武夷岩茶主产地,主要消费市场却在武夷山辖区外,存在跨区域执法的难题。连永忠称,武夷山虽是茶叶主产地,但从检查情况看,所谓榜单上的茶叶都是在武夷山辖区以外市场销售。他表示,因为不能跨地域执法,所以到福州等地时,只能暗访。

王晓军称,2018年至2021年,网传销售过天价茶叶的武夷山茶企有26家。武夷山市安排26位市领导一对一、点对点地服务和引导。“我们不是整治它,是服务它。帮助这些茶企健康发展,因为茶产业对武夷山太重要了”。

茶叶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武夷山市作为福建省茶叶主要产区,现有茶山面积14.8万亩。武夷山市委书记江建华说,全市将通过三年努力,到2022年,实现规模以上茶企100家、规模以上茶企产值100亿元、产值亿元以上茶企30家以上、产值5亿元以上茶企6家、茶产业税收3亿元的“11363”发展目标。肖卫财称,计划经济年代,武夷山市只有一个崇安县国营茶厂(注:1989年8月,撤县建县级市即武夷山市),改革开放后,武夷山茶企越来越多,很多茶农都注册了茶企,自产自销。“我作为茶农,也注册了自己的茶企”。

茶叶对当地经济的意义显而易见。王晓军告诉《中国新周刊》,武夷山市总人口24万,从业人员大约有12万。截至目前,武夷山市注册茶企5100多家。可以说茶产业是武夷山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养活了武夷山市半数人口。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分析称,不仅仅是武夷山,全国很多地方的茶叶主产区,茶产业都是当地主要经济支柱,而真正能推出天价茶且有市场的茶企,都是规模较大、也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茶企,这类企业对当地经济贡献率也较大。“因此,政府整治‘天价茶’的时候,也会投鼠忌器”。价格被炒高后,对茶农也带来了冲击。福建省政协常委、民建省委主委吴志明曾在新华社的报道中表示,一些茶企过度炒作、过度包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岩茶的信誉度有持续下降趋势。近两年以来,中低端岩茶滞销率达40%以上。

武夷山市也在通过多条途径,力图管住“天价茶”。官方表示,将加快健全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组建茶叶交易中心,全面梳理“天价茶”乱象背后涉及的违规违法问题,形成“问题清单”。

“这次事件所引起的政府关注度和整治力度,在武夷岩茶产业中前所未有。”成立于福建的海峡两岸茶叶交流协会在一篇文章中评价,非健康的发展模式无法长远,茶产业看似风光,实则虚弱不堪,专项整治的一把火也可能灭不了天价茶,更重要的是武夷岩茶产业的发展如何“借由此次事件真正走上正轨”。

来源:中国新周刊,作者:周群峰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