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三百元一斤金骏眉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19 秒)

“一两黄金一两茶”,谁炮制了几十万元1斤的天价茶?

部分茶叶正从农产品演变成奢侈品

甚至成为越来越受青睐的雅贿媒介

这些异化现象,集中发生在最近十余年

天价茶乱象背后

本刊记者/周群峰


清明节刚过,一则“10公斤茶鲜叶拍出1068万元”的事件刷爆网络。4月7日晚,由中国茶叶拍卖公司选送的“2021‘锦绣茶尊’10公斤茶青开采权”,以168万元的底价在阿里拍卖平台公开拍卖。最终一位编号为“X8634号”的竞买人,以1068万元的竞价成功夺得该开采权。“锦绣茶尊”古茶树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专家称树龄达3200多年,2015年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最大的古茶树(栽培型)”。

清明前后是新茶上市的季节,但今年的茶叶市场却早已暗流涌动,全国各地的茶城、茶叶市场成了重点“监管对象”。杭州是知名龙井绿茶产地,杭州市区内知名度最高、专卖店最集中的茶叶市场位于上城区解放路附近,最新采摘的2021年龙井新茶已在此上市。3月15日,上城区纪委区监委派驻第二、第三纪检监察组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到此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婺源绿茶是江西上饶的特色名茶,截至3月底,上饶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50余人次,巡查茶叶经营单位630余家次,发放告诫书630余份。

各地执法力量“闻风而动”的原因,在于“天价茶”背后的送礼之风、奢靡之风。48万元/斤、45万元/斤、38.8万元/斤……今年春节假期刚过,多款武夷岩茶因惊人的天价再次引发关注。新华社发文称,“天价武夷岩茶”愈演愈烈,少数岩茶被炒作成“办事茶”“送礼茶”,成为热门高端礼品,并滋生回收、代售等变现业务,“天价茶”的背后暗藏“四风”等腐败动向。这已是“天价岩茶”第三次被新华社曝光。

卖茶靠“讲故事”,收益靠噱头炒作,普通茶附上“大师”的签名和照片,价格翻了十几倍。当前茶叶市场一个字:“乱!”在3月10日福建省召开的一场研讨会上,福建省消委会秘书长薛承枫直言,等级乱标、价格乱喊、名字乱取已经成为当前茶叶市场三大乱象,亟须整治。

位于云南临沧市的“锦绣茶尊”古茶树。

“天价茶”并非武夷岩茶独有,云南普洱、安溪铁观音、太平猴魁、西湖龙井等茶叶也都有过每斤数十万元的拍卖价。无论是业内人士、资深茶友还是普通消费者,都有共同的感受,部分茶叶正从农产品演变成奢侈品,甚至成为越来越受青睐的雅贿媒介,这些异化现象,集中发生在最近十余年。《中国新周刊》近日采访了解到,业内苦“天价炒作”久矣,但行业顽疾积重难返。

“一两黄金一两茶”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分为大红袍、水仙、肉桂等产品。武夷山市政府官网上介绍,武夷岩茶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武夷岩茶已知品种就有264种。

目前,武夷岩茶的价位绝大多数在每斤数百元到数千元之间。武夷山市大叶岩茶厂法定代表人肖卫财在接受《中国新周刊》采访时,以他自己门店的销售情况分析,大多数消费者购买的茶叶价位都是300~500元/斤,追求生活品质的顾客会选择1000~2000元/斤的茶叶,特别富裕的会购买2000元/斤以上的茶。

但是,随着武夷岩茶知名度的提高,近年来“天价茶”频频出现。福建省茶叶学会原常务副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姚信恩告诉《中国新周刊》,他进入茶叶行业已经有五六十年,最近几年才知道市场上出现了每斤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的天价岩茶。

2021年1月11日,一份“2019~2020年度武夷岩茶”榜单在网上热传,榜单列举了22款武夷岩茶价格,价格最低的一款为1.8万元/斤,最高则为45万元/斤。其中,价格在6.6万元(含)/斤以上的占了17款。因为该表格为黑底白字,所以在业内被称为“黑表格”。

该表格制作人为陆建强,是上海的一名“岩茶发烧友”。陆建强告诉《中国新周刊》,他是一名武夷岩茶的消费者,也是某武夷岩茶上海茶友群成员。早在2018年,他就制作过一款“黑表格”。当时,他了解到一款名为“远香”的武夷山岩茶,成交价48万元/斤,就突发奇想,想把一些高价的武夷岩茶做个统计。同年4月30日,他制作的“黑表格”发布,共收录了19款岩茶。最低级的一款3万元/斤,最贵的一款为520万元/斤,“远香”岩茶排名次席。其中6.6万元/斤(含)以上的占了15款。“其实,天价茶的‘含水量’也是很高的。所谓天价茶几乎都是茶企自己定价,成本可能只有几千元/斤,但是可能卖到十几万元/斤”。

“黑表格”中那款520万元/斤的茶格外引人关注。2005年4月17日,在第7届武夷山红袍节上,20克武夷山九龙窠“母树大红袍”拍卖出20.8万元的天价,竞买人为新加坡人陈汉民。“我算了下,折合人民币520万/斤”,陆建强称。母树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景区,只有三棵六株,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产量不足1斤,且早已停采。2006年,为防止品种种性退化,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母树大红袍进行停采留养。

“黑表格”中一款名为“国宾大红袍”的岩茶,售价9.999万元/斤,该款岩茶由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推出。公司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周刊》,该款岩茶确实为其公司制作,每年限量100套,每套60克。“每年都能卖完,有的人买了收藏或送人”。

近日,《中国新周刊》记者在福建武夷山、南平、福州等地采访时发现,有的茶企在定价时,按照“一两黄金一两茶”的标准,给一款茶定价十几万元,有的价格甚至远超金价;有的茶企自称制作了一款“非卖品”或“品鉴茶”,但流向市场后,被炒成天价茶;有的茶企为博人眼球,会给某款岩茶起诸如“坑爹”“勾魂夺魄”等恶俗花名。

一款名为“坑爹”的岩茶,由武夷山市永鹏茶叶有限公司推出。与该茶企相关的宣传资料显示,这款茶由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吴永鹏手工制作,每年产量约为60斤。2017年市价为13.6万元/斤,与当时的实时黄金价格相当,堪称“一两黄金一两茶”。因为制作这款茶的原茶,取材于牛栏坑最早种植的那一批肉桂茶树,是牛栏坑的“爹”,故取名“坑爹”。

在网传的武夷天价岩茶名单中,除了茶企明码标价的一类,还有一类茶企,对外打出“非卖品”“品鉴”等字样,并不标价。武夷山市一位茶企老板称,有的天价茶打上“品鉴”“非卖品”等字样,也是茶企的一种营销手段,会让人觉得更加神秘和珍贵。在这种心理下,能拿到这种茶的,会觉得很有面子。

并非所有高价茶都是炒作。也有受访者认为,对一些真正有高技术含量和品质的茶叶而言,很难用成本价衡量其价值,也为天价茶的出现提供了空间。相比绿茶、白茶等其他茶种,武夷岩茶等茶类制作工艺非常复杂。《福州日报》旗下客户端“掌上福州”曾介绍,以最著名的大红袍茶为例,它工序繁复,涉及采摘、倒青、做青等十多种技艺。需要至少几十个人在短时间内争分夺秒地做茶,任何一个大师根本无法独自完成。此外,由于武夷岩茶剔净茶梗只留叶片,加上足火焙制,所以约8斤武夷岩茶鲜叶才能做成1斤干茶。中国其他茶类,鲜叶和干茶比例大多为4:1,仅为武夷岩茶的一半。

武夷山市茶叶局局长王晓军告诉《中国新周刊》,生产岩茶非常损耗身体,为了生产一桶茶,师傅要不间断地看火候等,需要24小时不睡觉。肖卫财介绍,岩茶制作周期特别长,每年4月中下旬到5月中旬是做茶季,需要经过采青、晾青、做青、炒青、烘干、筛选老叶老梗、焙火(退火)、拼配等程序,一般到了农历八月后,才能喝到当年的新茶。

谁炮制了天价茶?

天价茶是如何进入市场的?2月20日,《楚天都市报》记者在武昌区一家裕昌隆茶行采访,老板称,该店是武夷山瑞泉茶叶有限公司的湖北经销商。店内最贵的“瑞泉圣匠”,为38.8万元/斤,“这个货很少,武汉暂时没有,需要的话付了定金随时给你发货。”武夷山瑞泉茶叶有限公司股东黄圣强接受《中国新周刊》采访时,承认这款茶是出自其公司,但否认该价格是该公司制定。“这是一款‘非卖品’,价格怎么出来的,我们也不清楚。因为这款茶产量太少,我们没有卖。但是我们公司每天接待很多人,有时也会给一些朋友一两泡。”

王晓军告诉《中国新周刊》,天价茶价格并非来自茶企,有些经销商炒作成天价茶后,“茶企(为了商业利益)也只好认账了”。浙江茶文化学者梁宏亮认为,相对来说做茶的思路闭塞一点,卖茶的脑洞大一些,“(他们)联合起来,搞出知名度和暴利何乐而不为?”

多位武夷山茶企老板告诉《中国新周刊》,其实很多天价茶就是个噱头,一些茶企靠着天价打名气,目的其实是卖普通的茶,“还有一类老板比较好面子,他们看到别的茶企推出天价茶,觉得自己没有会低人一等,于是也跟着推天价茶,不在乎能不能卖出去”。

茶企和消费者,是天价茶链条的首尾两端,生产心理与消费心理共同炮制了天价茶。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周刊》,天价茶消费群体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具备极高消费能力的人,买茶的标准往往是“谁贵买谁的,谁知名度高买谁的”;第二类是一些岩茶发烧友或茶企同行,他们听说一款天价茶后,偶尔会高价买一泡(一般8~10克),目的是满足好奇心,或研究好茶的工艺提高自己认知;第三类就是送礼所用,往往是“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这类消费也能滋生官场腐败等不正之风。

在“炒茶”江湖中,一些传统的制茶“大师”也成为推手。从事茶行业生产和研究20多年的浙江茶文化学者梁宏亮告诉《中国新周刊》,“大师、非遗传承人”,多为传统工艺即将消失,工业机器即将完全替代人工的产物。

新华社报道称,一款在武夷山当地只卖每斤三四百元的平价茶,在外地企业的包装炒作下,被渲染成“大师”工艺、“大师”水准的高价茶,附上“大师”的签名和照片,价格翻了十几倍。多位业内人士印证,不少“大师茶”并不是高品质茶,也不是“大师”制作的茶,有的就是一些大众茶改头换面而成,有的还打着大师“监制”“封存”“推荐”等擦边球,卖出高价。

2017年12月8日,碧水丹山?岩骨花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系列之王顺明武夷岩茶(大红袍)展在北京举行。图/中新

岩茶是武夷山的特产,由于独特的制作工艺,别的茶叶产区几乎无法模仿。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评定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刘宝顺、刘峰、王国兴、刘国英等12人成为首批国家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

王晓军告诉《中国新周刊》,“大师”是民间的称呼,准确的说法应该叫“武夷山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目前,武夷山市国家级、省级、武夷山市级的岩茶、红茶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共21人。其中,刘宝顺与王国兴目前在武夷山市茶业局茶科所任职。“刘宝顺的孩子有茶企,王国兴是帮人家制作茶叶,他们的(这个)情况都跟组织和纪委报备了。”王晓军说。

在这些“大师”中,刘国英因一款名为“空谷幽兰”的天价武夷岩茶受到关注,该款岩茶12.8万元/斤。2019年5月20日,武夷山市岩上茶业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该公司与刘国英合作研发的“空谷幽兰”,2007年问世。公司将每年所产出的少量“空谷幽兰”作为礼品赠送给优质授权经销商和茶友以供分享、品鉴。刘国英现任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他对《中国新周刊》回应:“空谷幽兰”这款茶的确是他指导着(这个茶企)做的,“但这款茶是非卖品,也不是我定的价。”

定价混乱背后的标准之痛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曾公开批评,近年来,市场上天价茶、山寨茶、以次充好、以旧掺新等销售“潜规则”频现,并且茶叶好坏、真假全凭专家一张嘴,这让原本就缺乏科学评判标准的茶叶市场更加混乱。

“天价茶”并非新生事物,也并非武夷岩茶独有。2006年极品信阳拍卖会上,信阳毛尖茶王“蓝天玉叶”以74.5万元/斤的价格成交;2007年,首届“黄山杯”精品名茶拍卖会上,50克汪满田牌极品黄山毛峰以8.5万元的天价成交;2009年,济南“国礼茶安徽太平猴魁名茶拍卖会”上,100克太平猴魁拍出了20万元;2011年,在都匀毛尖新茶拍卖会上,贵州“都匀毛尖特制珍品茶王”二号(150g装)最高成交价格达10万元;2012年,中国海峡名器名茶春拍上,安溪茶王赛清香型铁观音以6.7万元/100克价格成交……

“当前存在一个怪象是,茶叶包装昂贵精美,只装一泡、两泡,包装的费用都超过茶叶本身。”在3月10日福建省的一个研讨会上,有业内人士指出。

肖卫财称,茶叶圈水分大得很,有些茶企铺天盖地地做各种虚假宣传。比如,金骏眉最快4月初才开始陆续采摘制作,但每年3月初就有人在网上放出视频说,武夷山的金骏眉新茶上市了。“这不明摆着就是欺骗消费者吗?”再比如,金骏眉的茶青最低是200元/斤,按照4斤茶青出一斤茶来算,生产一斤金骏眉的茶青成本得800元左右。现在市场上充斥着两三百元的“金骏眉”,甚至有人在抖音上打出“99元/斤包邮”的金骏眉广告,则必定是假的。

在茶叶圈,为了借势抬价,冒名顶替、虚假宣传等都是一些茶企的惯用手段。武夷山瑞泉茶叶有限公司股东黄圣强告诉《中国新周刊》,该公司做出一定影响力后,曾被人冒用品牌。“我们即便发现,也找不到根源。他们的包装做得和我们一模一样,连包装上的电话都留的是我们的。甚至我哥黄圣辉(瑞泉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姓名都被人注册过,后来经过沟通,他们才把名字改过来了。”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因炒作而身价倍增的“顶流”,是这几年红透业界的大益茶。从2015年到2020年,连续6年,大益茶都位居“双十一”天猫、淘宝茶叶销售排行榜第一。其火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把自己做成了“金融茶”。

大益茶是由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推出的普洱茶,由该茶企开始,将普洱茶赋予了期货模式。红星新报道称,在这种独特的模式下,只要有货单,就可以找茶客缴纳定金,但不做实际交易,等茶叶价格攀升后,由上一个茶客再卖给下一个茶客,如此循环往复、“击鼓传花”。在这样的模式下,用“自己卖,自己买”来抬价的手法一度非常普遍,导致普洱“期货单”交易量异常活跃的同时,普洱茶的价格也飞涨,于是又被形象地称为“金融茶”。

有人用“一夜暴富一夜赤贫”来形容普洱茶金融化的特点。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梅宇告诉《中国新周刊》:普洱茶可以长期存放,这是其能被炒出来金融化特点的原因之一。这种炒作背离了茶文化,但这种现象不具有普遍性,只有极少数品牌、极少数品种被市场炒作。

天价茶虽是极端例子,但定价体系混乱、标准复杂却是长期痼疾,导致了茶叶价格的不透明。与咖啡等饮品相比,茶叶的标准化更难,导致茶饮价格体系长期比较混乱。梅宇介绍,我国现行茶业国家标准166项,行业标准171项,还有茶业地方标准826项。不过,全国茶标委制定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均是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同时,标准内容中只明确规定了产品品质特征和基础理化指标,并不涉及价格。现在茶叶的定级与定价都是茶企的自主行为。

天价茶事件整顿后,福建武夷山市天心村打出的关于依法经营的宣传横幅。摄影/本刊记者周群峰

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看来,标准是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秩序规范管理的基本起点,也是政府现代治理体系和现代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实现了标准化,中国的茶叶才能有快速的发展”。

“官方标准没有正岩、半岩、洲茶之分,更没有细化山场,正岩茶、山场茶的标注属于企业行为。”武夷山市茶业局相关领导曾对媒体说。2006年,武夷岩茶国标取消了山场划分,但也并没有扼制住商家宣传山场、消费者追逐山场的风向。被坊间戏称为“牛肉”的牛栏坑肉桂,来自名为牛栏坑的山谷,一斤售价数万元乃至一二十万元不等;被称为“马肉”的武夷山马头岩肉桂,一斤价格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

中粮集团中茶福建公司总经理陈金春最近建议,对武夷山岩茶“三坑两涧”的茶场实行认证,从源头做好监管。“一年产多少茶,严格认证,不能一年只产500斤茶,却满市场充斥着几百吨的‘马肉’(马头岩肉桂),‘牛肉’(牛栏坑肉桂)。”

陆建强称,现在,应该重点打击那些有价没有品质的“天价茶”,有价又有品质的茶太稀缺了。他认为,武夷岩茶要想卖高价,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产区可精确追溯(采摘、制作、包装全程监控),结合价格严格控制产量,行业联合盲品审评认定其高品质,连续若干年品质稳定,销售可追溯,各类指标检测合格等。

整治风暴后向何处去?

《中国新周刊》在武夷山市茶业局采访时,看到该局公示栏上贴有多份茶企老板签订的“承诺书”,上有茶企老板个人亲笔签名与公司盖章,落款时间为2021年2月6日。这些老板包含武夷山市祥岩茶厂法定代表人王昇等多人,他们在承诺书中称,坚决反对“天价茶”,不参与虚标茶价、炒作天价,不变相销售非卖品和赠品,茶叶每500克定价不超过6万元,不过度包装、不起恶俗名字等等。

3月上旬,《中国新周刊》记者在武夷山、福州等地暗访了多地茶店,门店负责人纷纷表示天价茶已下架,不再销售6万元/斤以上的岩茶。比如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武夷山瑞泉茶叶有限公司、武夷山市手尚工夫茶业有限公司称目前价格最贵的一款分别为5.5万元/斤、5.8万元/斤、6万元/斤。

针对最高定价不超过6万元的说法,业界反应不一。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刘国英表示,以目前的岩茶行情而言,好的岩茶原料每斤成本高达大几千元,所以,经过合理的测算,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将武夷岩茶的上限定为6万元/斤。姚信恩对此认可,以目前的岩茶行情来看,好的岩茶原料每斤成本高达几千元甚至一万多元,所以,将武夷岩茶的上限定位在每斤6万元合情合理。

天价茶引发的舆论风暴,在今年新茶上市前,引发了对整个行业的监管风暴。福建省多部门已开始开展针对天价茶的整治活动。2月21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出整治通知。两天后,福建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关于涉及“天价茶”等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问题信访举报方式的公告》。福建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李仰哲到安溪县专题调研和督促“天价茶”整治工作。

武夷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连永忠告诉《中国新周刊》,2月19日一早,武夷山市市场监管局、税务局、公安局等就组成茶叶市场调查工作组,赶赴福州核实处置,后期又两次组织人员去福州、厦门、泉州等地暗访了50多家茶叶门店,市场上没有发现销售“非卖品”“品鉴茶”及超过6万元每斤的茶叶。

天价茶长时间以来缘何屡禁不绝?中新网报道称,武夷山是武夷岩茶主产地,主要消费市场却在武夷山辖区外,存在跨区域执法的难题。连永忠称,武夷山虽是茶叶主产地,但从检查情况看,所谓榜单上的茶叶都是在武夷山辖区以外市场销售。他表示,因为不能跨地域执法,所以到福州等地时,只能暗访。

王晓军称,2018年至2021年,网传销售过天价茶叶的武夷山茶企有26家。武夷山市安排26位市领导一对一、点对点地服务和引导。“我们不是整治它,是服务它。帮助这些茶企健康发展,因为茶产业对武夷山太重要了”。

茶叶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武夷山市作为福建省茶叶主要产区,现有茶山面积14.8万亩。武夷山市委书记江建华说,全市将通过三年努力,到2022年,实现规模以上茶企100家、规模以上茶企产值100亿元、产值亿元以上茶企30家以上、产值5亿元以上茶企6家、茶产业税收3亿元的“11363”发展目标。肖卫财称,计划经济年代,武夷山市只有一个崇安县国营茶厂(注:1989年8月,撤县建县级市即武夷山市),改革开放后,武夷山茶企越来越多,很多茶农都注册了茶企,自产自销。“我作为茶农,也注册了自己的茶企”。

茶叶对当地经济的意义显而易见。王晓军告诉《中国新周刊》,武夷山市总人口24万,从业人员大约有12万。截至目前,武夷山市注册茶企5100多家。可以说茶产业是武夷山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养活了武夷山市半数人口。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分析称,不仅仅是武夷山,全国很多地方的茶叶主产区,茶产业都是当地主要经济支柱,而真正能推出天价茶且有市场的茶企,都是规模较大、也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茶企,这类企业对当地经济贡献率也较大。“因此,政府整治‘天价茶’的时候,也会投鼠忌器”。价格被炒高后,对茶农也带来了冲击。福建省政协常委、民建省委主委吴志明曾在新华社的报道中表示,一些茶企过度炒作、过度包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岩茶的信誉度有持续下降趋势。近两年以来,中低端岩茶滞销率达40%以上。

武夷山市也在通过多条途径,力图管住“天价茶”。官方表示,将加快健全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组建茶叶交易中心,全面梳理“天价茶”乱象背后涉及的违规违法问题,形成“问题清单”。

“这次事件所引起的政府关注度和整治力度,在武夷岩茶产业中前所未有。”成立于福建的海峡两岸茶叶交流协会在一篇文章中评价,非健康的发展模式无法长远,茶产业看似风光,实则虚弱不堪,专项整治的一把火也可能灭不了天价茶,更重要的是武夷岩茶产业的发展如何“借由此次事件真正走上正轨”。

来源:中国新周刊,作者:周群峰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150元以下一斤的茶叶,真的不能喝吗?

高价茶无罪

但低价茶才是我们人间烟火

这个题目以前是我在知乎的一篇回答,因为引起过很多人的讨论和支持,所以也放回到微信公众号里面,并且整理成文章。

琴棋书画诗酒茶是出世的洒脱,但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这世间有人味的烟火。

真心希望那些低价茶不能喝的人,只是因为无知,而非莫名的优越感。

1

傲慢的偏见,是一根刺向普通人的刺

现在的互联网,一些人是记录美好生活,一些人是编造美好生活。不去探究这里面的真假,但是那种美好生活,大部分都隐去了你不知的辛酸。

从知乎的”人人985,年均百万”,到网易评论区的富豪观光团,再到抖音上的美好生活。为什么到了我就只能一边吃泡面,还一边羡慕着隔屏幕疯狂的点赞。

2020年一份6亿人口月入不足一千元,就业人口中月收入超过一万元的不足3%,这样的统计数据一出来,才让我们明白,原来大部分世人还在为这碎银几两劳累和奔波。

所以那些信奉并且大肆宣扬着低价茶不能喝的人,是用你的傲慢的无知化作一根刺,刺向普通人为了柴米油盐奔波疲劳的心脏。如果以此你觉得能体现自己的优越,化作无知的快感,那就请你自high吧。

2

消费品,名牌,奢侈品

如果名山古树大师茶是奢侈品;

那么名优茶就是名牌牌商品;

名优茶中的非核心产区商品和非知名产区才是消费品。

我们承认这里面奢侈品和消费品之间存在的客观差距,但回过头说,哪个人家过日子每天咪二两小酒不都是一些消费品牌,真正把茅台天天当口粮的能有几个人呢?

奢侈品当然是好东西,但是消费品也不全是粗制烂造。你条件好吃一顿高级餐厅当然可以获得满足,但是也有很多人就啃着馒头也一样走到今天。

在一个全国鼓吹消费超前的时代,你可以一天一杯星巴克觉得这叫基本消费,但别忘了你父母在老家可能为了省一点电费,在冬夜里十点以后起床烧开水,我不知道各位是不是家境丰厚,条件优越,至少我的父母以前就是这样过来的。

当你下一次在盲目攀比消费的时候,至少应该想一想花呗借呗还完了吗?

3

落差与心态

我试着揣摩大声呼喊低价茶不能喝的人究竟是什么心态和底层逻辑,无非是9.9买来牛栏坑肉桂的落差、喝高价茶的优越感、以及对产业结构的不了解产生的不信任。

这里面前面两点没有讨论和分析的意义,其实真正让这篇文章有价值的,就是从产业结构分布来谈一谈价格和品质之间的关系。

4

同样叫龙井,一个西湖,一个浙江,价格相差很大

西湖龙井核心产区头采的茶叶,批发价一般最少也要三四千,市场零售很容易过万。

浙江龙井,明前头采有时候品质非常不错的市场零售也就千元左右。

如果放大到全国绿茶角度来看,龙井其实本质是一种扁炒青工艺的绿茶,贵州一样有,明前头采的批发价在当地甚至几百元一斤。

当然品质差异有,但是你让十个人蒙眼喝,9个人猜不出来。这就是现实。如果你非得盯着西湖龙井核心产区的,几百块确实只能买采摘制作后期的茶叶,但是你换个产区,未必买到的就不好。

当然这一点,就是想明确告诉各位,茶叶的价格产区是影响很大的,抛开品质和风格区别不谈,低价位未必就不能买到好茶。

所以再举个例子,你如果非得要买桐木的金骏眉,当然动不动就大几千元,但是云南的滇红两三百就能买到单芽的金针。而在消费者眼里,不知道价格的前提下盲品,两者好坏的选择未必就一定一边倒。

5

你真以为工艺对茶叶价格影响很大吗?

先看清楚这段标题再来喷,我说的是工艺对价格的影响,而不是对品质的影响。我作为生产一线的人,其实很多时候,除了少数制茶大师的名头,其实大部分人工艺水准的高低对茶叶成本的影响没有那么大,最大的还是原料的成本。特别是红绿茶领域,这一点尤为明显。其实放眼全国各个产区(红绿茶),除了大师手工加工成本不谈,大部分加工成本对干茶的成本影响一斤最贵也不会超过一百元,无论多贵的茶叶。

所以,价格低的茶叶,工艺流程上有可能减少一些工序,诸如静电除尘,色选,烘干的次数等等,但不会有部分人想的那么夸张,低价位的茶叶,工艺上都是粗制烂造的。特别是目前大部分厂家都是机械化制茶的前提下,一般很大情况下都是工艺一样的。

6

你真以为贵的茶叶就一定干净卫生吗?

很多人以为低价的茶叶不能喝是觉得加工不够干净和卫生,其实这一点也想错了,茶叶加工环境是否卫生,主要取决于厂家的良心和底线。

这点非常好理解,我说了很多茶叶价格主要是原料影响非常大,很多时候,一个加工条件一般的茶厂,一样会加工高档的原料,也就是贵的茶叶。所以你在一个加工条件好的茶厂,便宜的茶加工卫生状况一样好,而加工环境差的,高端的茶一样不够理想。

关于加工卫生条件,不要跟我谈什么质检报告之类的东西,在全国茶叶生产加工相对粗放的环境下,很多细节把控只在乎良心和执行能力。

7

拿数据说话吧

所以放眼全国来看,滇红数百元一斤就能买到品质非常好的了。

贵州、湖南一些地方,三五百元的绿茶已经是可以买到明前茶了。

回到这篇文章的题目上去

150元一斤的红茶,在云南有,在湖南有,在江西有,在宜兴有,我们父辈,你们的父辈很多都在喝,没有喝不了这一说法。

哪怕是你们认为价格很高的岩茶普洱,很多不在原有产区的,价格低到破坏你的认知,并且我也喝过,没有到不能入口的地步。当然,如果要讨论真假,建议参考我之前的一篇文章:真假茶的红线,愿茶有人间烟火气

最后,贴一下之前的回答,其实也是因为有人非得杠着说什么150以下茶叶都是垃圾,才会让当时的我情绪比较激动。

(以下是原本题目的在知乎回答原文)

还是忍不住说说吧,反问几个问题。

1、不知道各位是否看到过农民工经常喝着几块一斤的散酒,难道不能喝吗?

2、苹果十几元一斤的有人买,难道没见过菜场很多人是等到下午快收摊去拣剩下便宜菜的,难道他们这些群体就不是人?

3、难道知乎就变成了乌托邦?不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像知乎受众这样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高收入的人。150块对很多低收入的群体买一份这样的茶叶,真的很奢侈了。

4、没有地域和品种的限制,150元如果放在全国视野来看,有很多地方都有这种价位的,比如福建的仙游一带,江西的浮梁一带,贵州/广西一带,如果说150买不到红茶,建议没出过远门的可以去看看。还有大家熟知的滇红,一百多也能买到品质还可以的了,不至于喝不了。

5、至于能不能喝为何要纠结?没必要纠结所谓的低价农残之类的问题,茶叶在农作物里对农药的控制算是很不错的了。比你吃的蔬菜好,没必要纠结,至于清洁卫生,有些加工很粗放的工厂即使是几百元一斤的茶叶也未必干净到哪里去。

每个产区都有因为历史/环境/市场因素带来的价格差别。

每个群体都有不同的消费能力和鉴别能力

别一谈到茶叶各个都那么矫情,何必呢?

最后说一下吧,无意攻击谁,不要给自己扣帽子,对于茶叶很多不了解的地方,我一样无知:

觉得8000的金骏眉好,感觉800买不到好的其他红茶,是对市场的无知。

觉得金骏眉的品质就一定好过价格低位的其他产区红茶,是对茶学的无知。

觉得1500元的茶叶一定比150元的茶叶卫生,是对茶叶加工的无知。

觉得150的茶叶就一定安全有问题,是对茶叶种植栽培学的无知。

觉得喝150元的人就一定低人一等,是对人生的无知。

觉得喝15000一斤茶叶就一定比150元一斤的人有优越感,是对内涵的无知。

来源:恋山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难卖?茶难买!谁是茶叶市场畸形的罪魁祸首?

中国茶叶,产量大,库存也大。我国是世界第一产茶大国。2019年,全国干毛茶产量279.34万吨,是世界第二产茶大国印度的2倍。同时,我国茶叶库存也相当庞大,茶叶产能过剩已经十余年。我国茶叶累计库存已达200万吨。库存之大,压得茶行业喘不过气来。然而,库存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01-库存,无奈的增长

家中有余粮,心中不慌。但茶叶,200万吨慢消品卖不掉,只能堆在仓库,占用了仓储资金,占用了做茶成本。这样的余“粮”,多得让人心慌。然而,往后几年,茶叶库存一定会进一步增加。

内销市场增长缓慢,出口市场常年维持在35万吨左右,这是茶叶市场的无奈。2018年,我国茶叶内销191万吨,2019年,我国茶叶内销202.56万吨,增长了11.56万吨。2018年,我国茶叶出口36.5万吨。2019年,茶叶出口36.65万吨,增长了0.15万吨。整个茶叶消费市场,内销和出口,一共增加了11.71万吨。

但是,2018年,我国茶叶产量261.6万吨,2019年,我国茶叶产量万吨279.34,产量增长了17.74万吨。生产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费市场的增长速度。旧茶没喝完,新茶的又产出来,年年如此,茶叶市场,到处产能过剩。

更无奈的是,我国茶园面积还在进一步扩大。这意味着:以后,茶叶会产的更多。2018年,全国18个产茶省(自治区、市)共有茶园4395.6万亩(比2017年增加123万亩)。2019年,我国茶园面积4597.87万亩(比2018年增加201.37万亩),可采摘面积3690.77万亩。这几年,茶园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2019年的279.34万吨产量,只是可采摘茶园3690.77万亩开采的结果。

一旦茶园再生长几年,都实现采摘,茶叶产量定会越来越多,加之市场扩张速度,跟不上茶叶生产速度。茶叶产销形势,将会越来越尖锐。茶叶库存,也会越来越重。如今,已经有200万吨茶叶躺在仓库。再过几年,茶叶的库存量,就不止200万吨了。

-02-库存庞大,喝茶不易

这么多茶叶库存,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很多人以为,买茶一定会很简单。空闲时候,一杯小茶,怡情又优雅,多么惬意的生活。喝茶当然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但放眼茶叶市场,喝茶的人都知道:想买自己喜欢的茶,买合适的茶,真的太难。高端茶虽好,但架不住炒作;平价茶实惠,却只能降维消费。

被炒高的名茶

我国有世界上最全的茶叶品种,最会玩茶的人,从来不缺好茶。但30年来,茶圈资本轮流转,好茶都被资本炒了一遍。茶叶价格被炒得虚高,让大多数人只能感慨一句:原来,还真有几十万元一斤的茶叶。

30年前,在万元户还十分稀罕的90年代,在台湾人炒作下,铁观音就创造了半斤吊打万元户的纪录。1993年,铁观音茶王赛落户泉州,500克铁观音茶王拍出了1万元。1995年,西坪茶王赛,新加坡商人以5.8万元的价格,买走一斤铁观音。90年代,平均工资100多元。茶叶,就已经创造了10年工资买不起一斤茶的奇迹。

往后,茶叶炒作愈演愈烈。2005年金骏眉诞生以来,正山小种的原料制作,加上一场官司,金骏眉名声大噪,一度被炒到7万多元/公斤。2011年的熊猫茶,被炒到21.9865万元/斤。随后,岩茶又经过爆炒。2018年,央视财经曝出520万/斤的天价岩茶,茶圈舆论哗然,原来茶叶,真的能这么贵。

普洱茶默默地给岩茶点了个赞,小心翼翼地问一声:我应该不算炒得过度吧!毕竟冰岛老寨的古树茶4万元/公斤,还没上市就被藏家定了,比你们差远了。茶圈小伙伴一起怼过来:7200万/件的金融茶了解一下。

30年来,资本轮番炒作茶叶。资本运作,把茶价整体抬得虚高。质量好的茶叶,一斤几千块,甚至上万元,是市场允许的。但是,一斤茶叶被炒到几十万、上百万的天价,已经远远背离了茶的价值。茶的本质是一种健康饮料,是用来喝的。几十万一斤的茶,也许真的有人会买。但是,能花几十万买一斤茶叶的人毕竟有限,而天价茶出现在市场,最可怕的不是天价茶本身,而是天价茶带来的连锁反应。

你的岩茶可以卖45万元/斤,我卖42万元/斤也不过分。冰岛老寨可以卖4万/公斤,周围的寨子,少说也可以卖几千元一公斤。各大茶叶,在中间老大的带领下,整个茶叶市场的价格,被一环带一环,拉得虚高。最顶级的茶被消费了,但顶级名茶周围的高价茶,又有多少人消费呢?

比如普洱茶,最顶级的冰岛老寨不会流入市场,都进了富豪藏家的手里,但其它中高端的茶叶,一饼茶叶两三千、甚至三五千块。这个价位,在普洱茶老家,云南的省会昆明,平均月收入7千块。除去柴米油盐车房贷,数千元一饼的高端茶,又有多少人消费得起呢?省会城市如此,下面的城市无需多说。高端茶虽好,但价格被炒高,大多数人真喝不起。

平价茶,涨价还挺快

2019年,我国茶叶内销135.25元/公斤。但市场上,这个价格买到的茶叶真不多。我国茶叶有名优茶和大宗茶的区别。2017年,我国茶叶内销均价123.84元/公斤,这个价格,是大宗茶和名优茶平均下来的。当年,名优茶产量127.4万吨,产值1427.8亿元。大宗茶产量133.5万吨,产值479.8亿元。名优茶用更少的产量创造了大宗茶3倍的产值。也就是说,一把茶叶抓进杯子,一泡就是一天的大宗茶,价格很便宜。但我国茶叶消费以茶文化为主,要喝色香味俱全的茶,内销平均123.84元/千克的价格,显然买不到。

而且,哪怕平价茶,价格也涨的挺快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42元,当年,茶叶内销55万吨,内销额155亿元,茶叶平均价格28.2元/公斤。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同年,我国茶叶内销均价135.25元/千克。15年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了4.26倍,而15年间的茶叶内销价格,增长了4.79倍。茶叶价格的增长速度,比居民收入快。普通老百姓喝普通的茶,也要花更高的成本。茶叶越来越贵,已成为大多数茶客的共识。

对于我国农村低收入人群来说,内销均价的茶,都是一种奢侈。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每个月大约1427.6元。农村为32.7%。吃饭穿衣除去大部分开支,每个月食品消费大约430元,能用来买茶的资金,少之又少。对他们来说,2019年,均价135.25元/公斤的价格,简直是一种奢侈。

乡村茶叶市场是这样的:集市上,外地人用拖拉机拉来一车茶叶,车里两个盆,一堆茶叶堆在里面,十元一公斤到三十元一公斤不等。称了之后,塑料口袋一装,打包带回家。这样的茶叶,是否卫生,是否干净,是否存在农残超标,没有人敢肯定。但是,这样的茶,很有市场。

炒作,让茶叶价格都往名茶靠拢,而收入却没有跟上。久而久之,茶叶市场,形成了尴尬的局面:富豪群体消费顶级茶叶,价格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但超高收入群体,毕竟只是少数。市场上绝大多数茶叶,都是被普通老百姓消费了的。长久下来,茶叶市场,形成了降维消费。

在大城市,大多数哪怕月薪过万的人,除去生活开支,喝着两三百元一饼的普洱(也会藏部分贵的待客)。中小城市的公务员,喝着五十元一饼的普洱茶。打开电商平台,卖的最多的茶叶,永远是30元以内的,70-150元以内的茶叶销量也不错。这才是真实的消费市场。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是生活里的一杯饮料。本该用亲民的价格,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然而,茶叶有了文化属性,再也架不住资本的炒作。放眼市场,无论绿茶,岩茶,普洱茶,茶价被整体炒高。顶级名茶有富豪消费。超高性价比的茶,也有自己的市场。

而更多的,跟着炒作起舞,价格跟着名茶上涨的茶叶,质量不错,但价格不上不下,消费群体有限,只能尴尬地躺在茶商的仓库!一边是200万吨茶叶躺在仓库!一边是老百姓买不到合适的茶!这种尴尬局面背后:茶价被炒得虚高,脱离了普通百姓的需求。

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万事万物皆有自己的价值,当价格远超价值的时候,撑起其中虚华的,只是泡沫!泡沫吹得再大,一旦失去群众基础。陷入自嗨的境地。最后,大部分中小茶商,只能被库存拖垮。茶叶,只有回归品饮价值,大量躺在仓库的茶叶,进入流通市场。茶叶市场,才能长久发展。

文章来源于:吉盛祥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