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汝瓷开片大小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茶桌上最不起眼的它,竟然也这般妩媚多姿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在茶桌上,尤其是在干泡台上,有一样茶具常常被放置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多数时候被人忽视了,但它却是干泡台上必不可少的用具,它就是水盂。

水盂,又名茶盂、废水盂。它与文房中的水盂稍有不同,文房中的水盂用于盛磨墨用水,而茶艺中作为茶具洁净器皿的水盂主要用来贮放茶渣和废水。茶席的水盂与文房的水盂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不过,泡茶发烧友对水盂的喜爱,绝不亚于文人墨客对案头文房水盂的喜爱。在这些茶友眼里,水盂除了盛放废茶水、茶渣之外,还可以把玩、养护,其材质、造型、工艺之多样,可谓千般妩媚,万种风情,堪与主泡器相媲美。

水盂使用小贴士

1、在没有茶盘、废水桶时,使用水盂来承接废水和茶渣,简单方便。

2、水盂容积小,倒水时尽量轻、慢,以免废水溢溅到茶桌上。

3、水孟不是果皮箱,也不是烟灰缸,不能随意放废水、茶渣以外的其他废物。

4、水盂毕竟是用来倒废水、茶渣的,所以一定不要将水盂放置在客人面前,方显礼貌。可以放在主泡手伸手可倒水、相对隐蔽的地方。

5、选购水盂最好与茶席的风格保持一致,如果与主泡器、茶杯等茶具同属一套,那是最好不过的。

6、水盂的选择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太大了,占用空间,喧宾夺主;太小了,废水很快倒满,频繁起身倒水,也不太方便。小懂平时用的水盂,容量一般在1000-1500毫升左右,大小适中,大家可以考虑哦!

7、水盂虽然是盛放废水的,但也要注意清洁,每次茶会结束后也要与其他茶具一同清洗,以免留下茶垢,有碍观瞻。

8、平时不泡茶时,水盂可以用来盛放茶杯,将茶杯归置于水盂,简洁,节省空间,是近年来的一种新用法(如下图)。

水盂除基础功用外,对茶友来说,更带有观赏陈设的性质。因此,它必须符合主人的情趣,方可入选,包括其材质、工艺、造型、纹饰、画意等等。

接下来小懂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水盂,快来看看吧,总有一款适合你!

紫砂

段泥装饰

原矿紫泥外用段泥装饰。

陶土水盂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

瓷水盂是最常见的水盂,其易清洗的特点受大众所喜爱。

寿山石镂雕工艺,雕花卉图纹,交织缠绕,雕工流畅自然,娴熟到位。

和田玉

绿松石

绿松石属优质玉材,中国清代称之为天国宝石,视为吉祥幸福的圣物。古人称其为碧甸子、青琅秆等。欧洲人称其为土耳其玉或突厥玉。绿松石是国内外公认的十二月生辰石,代表胜利与成功,有“成功之石”的美誉。

由于金属容易生锈,铜制水盂的观赏性要大于实用性。

水晶

水晶是稀有矿物,宝石的一种,石英结晶体,在矿物学上属于石英族。水晶文化历史悠久,古人曾赋予它一串极富美感的雅称:水玉、水精、水碧、石英等。以此制成水盂,有镇宅、辟邪、挡煞,净化全身,去除病气,趋吉开运的美好愿望。

玳瑁

玳瑁是一种海龟科的海洋动物。这里指其背部的甲片。表面呈暗褐色的半透明体。并有暗褐色与乳黄色的花纹,平滑而有光泽;内面密布白色的条纹或斑点,并有纵横交错的沟纹。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气无。有药用价值。但站在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上,小编极力倡议尽量避免流通动物角制品。

玛瑙

玛瑙也作码瑙、马瑙、马脑等,是玉髓类矿物的一种,以此材质制成的水盂晶莹剔透,手感滑润。水盂外部圆雕花卉、缠枝图案,刻画细致,巧妙无比。

玻璃

玻璃水盂透明厚重,做工规整。观赏实用俱佳。

老酸枝水洗,包浆有老气,木质纹理,密度和光泽,雕刻寿桃水洗,大气流畅。

贝壳

天然贝壳制成,精妙巧饰,生趣盎然,生动可玩,收藏亦可。

 

角雕

 

水盂按釉色图案可分为以下几类:

青花

青花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缠枝连理

缠枝纹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纹饰之一。作为瓷器上最常见的纹样。盛行于元代以后。明代或称为“转枝”,以植物的枝杆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循环往复,变化无穷。缠枝莲、缠枝牡丹、缠枝草蔓均属此类。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寓意吉庆。

景泰蓝

景泰蓝,中国的著名特种瓷器工艺品之一,春秋时已有此技术,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瓷器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用这种技术制作的瓷器最为精美而著名,故后人称这种瓷器为景泰蓝。

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其制作一般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

粉彩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

绿彩描金

绿彩描金属于色地描金瓷,也就是釉上加彩,是陶瓷的装饰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釉上彩绘瓷历史久远。

人物

山水

花鸟

虫草

单色釉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如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单色釉瓷器虽然颜色单一,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对“美到极致是自然”这一境界的经典诠释。

酱釉

青釉

红釉

黑釉

炉钧釉

炉钧釉创于清雍正年间,盛行于雍正,乾隆二朝,因低温炉内烧成仿宋钧釉而得知其名。有“素炉均釉”与“浑炉均釉”两种。图为素炉均釉。素炉均釉面呈蓝绿相间的麻点纹,在素坯上底喷翡翠(以氧化铜着色的粉彩颜料),面喷广翠(以氧化钴着色的粉彩颜料)。结晶在器物釉面上形成长短不一的垂流条纹,有的弯曲,有的垂直,还有的似山岚云气与斑点交混在一起,布满器身。如同五彩缤纷的孔雀尾羽一样,整齐美丽。

汝窑

工艺精湛,造型秀美,釉面蕴润,高雅素净的丰韵而独具风采。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钧窑

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诗句赞美之。这是因为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

哥窑

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哥窑瓷胎体有厚有薄,釉色主要有粉青、月白、米黄数种,釉面光泽如肤之微汗,是为上品。

龙泉窑

照形古朴,经典的青瓷,冰裂纹开片,有玻璃质感,口部卷草纹、底火石红明显。

漆器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

水盂按器型可分为以下几类:

鼓形

竹形

船形

方形

蟾形

圆形

盂形

六边形

桃形

鞋形

叶形

莲池双鱼

莲蓬

荷叶

螭龙

马蹄

梅花坑

撇口

如意

三足

折腰

 

茶界百科 说说宋代的五大名窑?

宋代的五大名窑为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

官窑

官窑位列五大名窑之首,是由官府置窑烧造瓷器而得名。宋代有北宋河南开封官窑和南宋浙江杭州官窑之别。南宋官窑是世界碎纹艺术釉瓷的鼻祖,它继承和发展了唐代越窑青瓷茶具的优良传统,结合宋代饮茶风行现状,在青和润上大做文章,产品由原来的薄釉青瓷发展为厚釉青瓷,而且胎体绵薄,造型端庄,釉色晶莹,纹样雅丽。在装饰上一改前朝产品上刻花、印花或彩绘的烦琐格调,创造性地运用“开片”和“紫口铁足”等艺术手段,独创了碎纹艺术釉,这一别开生面技术的运用,比国外足足早了六百多年。

哥窑

哥窑位于浙江西南部龙泉县境内,是龙泉窑的重要组成部分。哥窑创烧于五代,全盛于南宋,以烧青瓷而闻名。产品薄胎质坚,坯胎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黑灰胎有“铁骨”之称;釉层饱满,色泽静穆,有粉青、翠青、灰青及炒米黄等色,以灰青为主,粉青最为名贵。以纹片为装饰,大纹片呈黑色,小纹片呈黄色,纹片形状多样,大小相间者,称为“文武片”;有细眼状者称“鱼子纹”;似冰裂状的称“百圾碎”。还有蟹爪纹、鳝鱼纹、牛毛纹等多种。哥窑的另一个特点是器脚露胎,胎骨如铁,口部釉隐现紫色,因而享有“紫口铁足”的美称。

定窑

定窑窑址在今河北曲阳涧磁村、燕川样,因古代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创烧于唐代,以烧造白釉瓷为主,兼烧黑、酱、绿釉等瓷器。定窑的发展,到北宋时达到极盛。定窑采用覆烧技术来烧造瓷器。定窑产品胎薄釉润,造型优美,花纹繁复,器皿装饰多用刻花、印花等手法。北宋后期,定窑还曾为官府烧造瓷器,器具底部常常刻有“官”或“新官”等款识。定窑产品以罐、瓶、盆者居多,到元朝初期,定窑全面停烧。

汝窑

汝窑窑址在今河南宝丰境内,原系烧制印花、刻花青瓷的民窑,到了北宋晚期,朝廷令汝窑烧制供御青瓷,史称“民窑汝瓷”,在河南临汝民间烧制印花青瓷,称为“临汝窑”。汝窑造型规整,大不盈尺,以不加装饰纹样为重,以釉色釉质见长,其釉色呈淡天青色,被瓷界称为“葱绿色”。

钧窑

钧窑是北宋至金时著名瓷窑,窑址在今河南禹县,因为古属钧州,故名。钧窑作为北宋晚期的青瓷窑场,打烧造技术独辟蹊径,利用氧化铜、氧化铁呈色各异原理,烧成了蓝中带红或蓝中带紫的色釉,改变了单色釉瓷的历史,这是陶瓷史上的一个大突破。其釉色细润,胎骨灰色,以色彩斑澜的釉色代替了原先的花纹装饰,是青釉瓷器的别格。


最美茶器 : “鼎承杯”第五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 · 金奖作品赏析

 一器成名只为茗,

  悦来客满是茶香。

  一件小小的茶器,

  赋予品茗之时的美感与趣味,

  这是茶器和茶之间的仪式感,

  也是茶人与生活的“约定”。

微信图片_20210311160932

微信图片_20210311160934

  “鼎承杯”第五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金奖作品

  器物有形,匠心无界,

  以形传神,以器传情。

  一个大师齐聚,匠心荟萃的顶级赛事,

  一个传统与创新碰撞交融的“创意平台”,

  一场高规格、全领域的茶器美学盛宴!

微信图片_20210311160938

  “鼎承杯”第五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金奖作品

  “鼎承杯”第五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

  汇集江苏、云南、广东等全国12个省,

  近600组茶器设计作品,

  集结行业大师、艺术家、设计师等百位匠人,

  涵盖紫砂、陶瓷、金属、竹器、石器等

  各类茶器臻品!

  ↓↓↓

  “鼎承杯”第五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

  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协会

  承办: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

  协办: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市瓷局、龙泉青瓷宝剑产业局、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安吉竹产业局、广西钦州市坭兴陶行业协会、汝州市汝瓷协会、建水县紫陶协会、云南陶韵建水陶博物馆

  | 金奖作品赏析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0942

微信图片_20210311160945

  陶瓷-湘妃瓷

  设计人、制作人:刘逸哲

  单位:长沙窑郑家小口

  本作品以湘妃竹元素为设计主题,用千年铜官窑青釉点褐彩的古法工艺,研创出湘妃竹仿生褐色斑纹效果,使整件作品的釉面展现出仿佛被风吹皱的涟漪、盛放的牡丹、升腾幻化的云烟,深深浅浅的纹理一圈圈晕染,如水墨般生动的艺术效果。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0948

  陶瓷-钻石六头花茶具

  设计人:桂明、李燕茹

  制作人:余洪斌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作品以钻石多面体为原型,结合镀银工艺,打破了陶瓷器皿一成不变的装饰,使作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多变的艺术效果。配色温馨浪漫,符合女性受众的审美要求。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0952

  龙泉青瓷-秋收

  设计人、制作人: 黄灿

  单位: 龙泉市土人斋青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茶烟几缕,凉风习习,倚坐池塘之侧,闲看芙蓉露下落,细品杯中之茗,略数杨柳月中疏,茶烟几缕,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作品借助茶席上的釉色,表达秋天来临,万物由绿变黄,丰收之喜悦。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0956

微信图片_20210311160959

  铜茶器-涟青系列

  设计人、制作人:李伟

  单位:景德镇吾廿手作

  整套作品清雅古拙,色泽幽静,让人离不开眼。作品运用天然矿物热着色工艺,将铜料,肌理,工艺融会贯通,彰显“铜”的本性,这种源于内在生命的体验,充满着圆融的美,将茶器本身的风雅古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03

  钧窑茶席套-心之所向

  设计人、制作人:张运增

  单位:运增窑

  本作品选用原矿泥料,经1300°C高温烧制而成。釉色选用经典故宫绿搭配故宫红,窑变自然,质感温润,意境深远。器型易拿捏,极具实用价值。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07    坭兴陶-葫芦欢歌茶壶

  设计人:黄叔界

  制作人:苏崇杰

  单位:北部湾大学

  作品创意源于葫芦的造型,以葫芦作为茶壶和茶杯的把子,生长的枝丫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表达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和强烈渴望。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10

  坭兴陶茶叶罐-国风

  设计人:唐香花

  制作人:吴卓斌

  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本作品的材质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坭兴陶,设计灵感源自中国旗袍、官帽。其器型圆润,分“男”与“女”,象征着相濡以沫,携手一生的美好愿望。器物上刻有“福”“ 禄”“寿”“喜”等吉祥纹样,寓意生活幸福美满、吉庆多福。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14

  红陶-精灵的微笑

  设计人:LE THI KIM YEN、彭珂

  制作人:李祖荣、赵健勇

  单位:LE THI KIM YEN

  本作品为南宁横县那灵窑烧制的邕州红泥陶花器,器型大胆灵动。用泥土加上古法柴烧结合自然形成的金属釉色表现自然界中精灵的微笑,体现无限的生命力。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17

  紫砂-一子定江山

  设计人、制作人:熊燕飞

  本作品以棋子为创作原型,借用大小五枚棋子组成一把壶,以黑白棋子做成一组对壶,饮之心清,黑白分明,挥手间层层布局,使对方无路可退,一子定江山,恰似人生一步步走向成功。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20

  紫砂-竹简茶具

  设计人、制作人:范其华

  本作品壶身呈扁长方形,正反两面分别由五片竹简构成,两侧各有三片竹简,中间束丝带蝴蝶结,为古朴的造型平添生趣。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24

  紫砂-龙头八卦·捆竹

  设计人、制作人:陈益叶

  本作品是紫砂经典器型之一。以64根长竹段围成壶身以合64卦之数;以32根短竹段分成四组,每组8根,结以成足。壶盖浮雕八卦图,盖钮绘制太极图,故被盛赞“于一器之中,盛载天下乾坤。”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27

  紫砂-祝福提梁

  设计人、制作人:赖继贤

  本作品突破传统以竹为题材的紫砂花器造型,大胆采用了筋纹器与花器的跨器型组合,并作提梁状。壶身造型犹如含苞待放牡丹,象征花开富贵。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30

  紫砂-玉带六方

  设计人、制作人:李小敏

  方器,沉稳有力,方中寓圆,刚柔相济,既得中国传统哲学之精髓,又提升了壶的美感。一条玉带作提梁,曲线曼妙,既有缓和壶身下沉的功用,又柔和了方器刚硬的视觉冲击力。既有大品之霸气,又有小品之细腻。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33

  紫砂-拙味

  设计人、制作人:吕祖旺

  单位:云深陶艺工作室

  本作品为手捏紫砂壶,分为胖高两款。胖款为手拉坯制,一气呵成,薄胎,大气粗犷,轻巧饱满,造型随性,爆砂机理,粘接处粗犷自然,更添一丝拙味。高款为手捏纹理,薄胎,拙味十足。口圆底方,寓意天圆地方,壶有乾坤,两侧使用祥云元素,寓意吉祥如意。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37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40

  紫砂-梵菱

  设计人、制作人:金莉娜

  本作品以大红袍朱泥为原料,容量320cc,属筋纹圆器。菱花,形似莲花,在风水学中,菱花具有着旺财、旺运等寓意。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44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47

  紫砂-蜂菊壶

  设计人、制作人:丁淑萍

  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去住沾欤雾,高低顺过风。终忏玉蝴蝶,不与梦魂通。此壶壶身采用花瓣造型,将菊花的每一瓣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壶盖是花蕊,壶钮做蜜蜂状,壶把和壶嘴遥相呼应成菊花的枝干。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50

  紫砂-秋趣

  设计人、制作人:范建荣

  本作品以葡萄熟了为题材,寓意丰收、富贵、多子多福。范建荣运用手工捏塑贴塑的装饰手法,展现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秋日图:几串大小不一的葡萄挂于枝头,一只松鼠悠然地独憩于树枝上,与旁边的夏蝉相映成趣。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054

  紫砂-三足鼎

  设计人、制作人:范丽静

  本款三足鼎造型简洁,线条流畅,壶身饱满拙趣,寓意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三足鼎壶把呈耳型,壶流长而细腻,口盖平整,严丝合缝,壶钮呈扁平球状。作者在表现物象灵秀大气的同时,淋漓尽致地体现意境:遥想初始的一切在开而未开之间,未来的一切在难忘初心之间,坐观云起,万物生长。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03

  紫砂-升方壶

  设计人、制作人:祁星斗、管能翠

  本作品兼具美观实用和文化内涵于一体。壶身汲取汉砖为题材,加以绞泥装饰、朱纹印和小楷竹石等陶刻装饰,增添艺术效果;壶口盖设计了一二三个台阶,意为步步高升。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06

  紫砂-菩提花开

  设计人、制作人:朱浩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点点墨绿,旷远空灵,仿佛能让人置身于山林之间。心花缓缓,清香徐徐,不知菩提更难明清静。身为五瓣,如花如瓜;嘴把,如树如骨;置盖,桃叶舒卷装饰呈现;有菩提寿桃浮动人心,虽非菩提,亦有其凝静。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11

  紫砂-金玉满堂

  设计人、制作人:季光敏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15

  紫砂-母子情深

  设计人:郑小杰

  制作人:王燕

  本作品以母亲节和老鼠为题材,来表现母子情深。壶盖的花生寓意多子多福,长生不老,长命百岁之意;壶身以方形为主,方方正正,寓意做人要刚正不阿;壶把的如意,寓意吉祥如意。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19

  紫砂-泥绘·花瓶·春晓江南

  设计人、制作人:潘晨

  本作品以一对紫砂花瓶为泥绘载体,两瓶均是一面绘画江南美景,一面写诗作赋,诗与画章法布局运筹帷幄,绘画用色浓淡相宜,书法俊秀飘逸,情景交融,两相呼应,让人身临其境。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23

  紫砂-井竹

  设计人、制作人:周鑫

  本作品取材生活常见的井和竹筐,二者都是中国特有的,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意蕴。“井”的符号意义是家国故园,“竹”文化是我国独有的文化脉络之一。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26

  紫砂-光明提梁

  设计人、制作人:邹成程

  本作品以大海上的灯塔为灵感,壶身圈圈波浪如海面,海上灯塔为大家指引方向,带来光明。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30

  紫砂-半硕

  设计人、制作人:刘晓惠

  本作品共设一壶、贰杯两碟五件套,套件以南瓜为题材,壶身共设六棱瓜腹。作品圆润温和,线条优美自然,寓意含蓄。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34

  紫砂香薰-凤凰于飞

  设计人、制作人:彭秀云

  本作品由鼎炉和普通香炉组成。镂空部分采用了凤凰于飞的形态,旁边辅以祥云、如意元素,表达美好的祝福和期盼。炉身饱满圆润,线条流畅。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39

  紫砂-蔓如

  设计人、制作人:金雪萍

  此壶以葫芦为原型,葫芦,寓意多子多福,福禄之意。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43

  紫砂-金英陶香

  设计人、制作人:徐曲

  本作品源自诗句“陶菊香秾亦合羞”,为茶香菊纹陶艺融合一器。采用紫砂与红木结合制作而成,红木执把契合人体工程学,手感舒适。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46

  紫砂-奖杯

  设计人、制作人:徐燕

  此壶以奖杯为题材,线条流畅,整体既大气又不失庄严。上细中粗下细,壶底略收,壶嘴、壶把及壶身的上半部分都加以筋纹装饰,将奖杯的形与意完美诠释——既体现了奖杯本身自带的一种荣誉感,也将中华民族奋勇争先、勇争荣耀的传统美德表达得淋漓尽致。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50

  紫砂-天籁禅音

  设计人、制作人:唐伯琴

  人舞花前月下,音飘九霄云外。此壶壶身浮雕制作一朵盛开的花朵,壶盖采用飘逸飞天造型,惟妙惟肖。此外,莲花状的壶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清静雅致的禅意。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53

  紫砂-六方笑樱

  设计人、制作人:许林亚

  本作品以经典器型笑樱壶为原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整体沉稳敦厚,端庄大气。弯流壶嘴,曲张有度,衔接精湛无痕,出水利落迅猛。壶身为六方位形,弧线与棱角的结合堪称刚柔并济,棱线丝丝入扣,刚毅而不失柔美。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157

  紫砂(套)-月影婆娑

  设计人、制作人:徐飞

  此壶由一壶一杯一壶承组成。统一以优质拼紫泥为原料,整套壶如一幅画:风吹树动叶飘扬,树枝壶盖钮状若注目远眺的雅人。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00

  紫砂-释卷壶

  设计人、制作人:唐朝军

  此壶选用黄龙山底槽青制作而成。整体造型设计新颖,别具一格。壶身呈梯形状,壶正面像中式窗户,奎面装饰可以多变。壶盖呈长方形,加以古代书卷装饰。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04

  紫砂-和·向提梁套壶

  设计人、制作人:谈燕华

  本作品以“和”为主题,意在以紫砂为媒介歌颂和平年代。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07

  紫砂-四方牛盖提梁

  设计人、制作人:赵欢欢

  此壶采用底槽清全手工制作而成,造型古朴大气。壶型方正,四条棱线清晰分明,寓意善恶分明;壶盖借鉴了传统牛盖设计,采用牛鼻孔式镂空结构,为此壶增添了趣味。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11

  紫砂(套壶)-虚怀若谷

  设计人、制作人:刘蓉萍

  本作品清新文雅,大气雅致。竹段造型,虬曲有力,高风亮节。壶把处生出一小枝,枝头上饰以竹叶,飘逸灵动,卡盖严丝合缝,吻合完美。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15

  紫砂-六方君玉

  设计人:庄玉林

  制作人:陈依群

  本作品以老紫泥为原料,壶身六方,身型上丰下敛。壶肩平坦,壶颈挺立顶起壶口;三弯流、正耳把,皆是六棱设计,与壶身相呼应。整器以传统的形制,加之精细的工艺,方非一式,圆不相一,艺术感极强。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19

  建水紫陶-年轮套装

  设计人:代敏

  制作人:杨聪

  单位:建水县云水山涧紫陶工作室

  “年轮”,是树木生长留下的痕迹,也是时间的印记,镌刻着点滴记忆。本作品借助建水紫陶泥料的特性,手工拉坯成型,再通过建水紫陶的打磨工艺,呈现出特殊的质感效果。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23

  建水紫陶-茶缘情深

  设计人、制作人:杨曙

  单位:木易陶品

  作品以建水特有的白色陶泥为原料,再以建水紫陶特有的装饰彩泥刻填,造型新颖独特,画面优雅大气,是品茶雅玩的高品质茶具。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30

  建水紫陶-秋荷残香

  设计人:杨春丽

  制作人:马云亮、马栏

  单位:云南省建水县春丽陶艺工作室

  作品取用建水境内的天然陶土精制而成。作品以秋天残荷留香的景色为装饰主题。虽颓枝叶败,却散发着淡淡的忧郁之美,或残缺、或斑驳。万物有情,已染黄的荷叶,烙上了秋的印迹,散发着浓浓的写意味道,它们是秋的使者,是一种美,一种生活态度,生活味道。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34

  建水紫陶-远香

  设计人、制作人:何建

  单位:红河州堆锦堂陶艺有限公司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37

  建水紫陶-便是人间好时节

  设计人、制作人:李鑫

  单位:红河州堆锦堂陶艺有限公司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41

  建水紫陶-茶承

  设计人、制作人:徐荣洪

  单位:建水县荣洪陶然苑

  本作品采用建水独具特色的泥料制作而成。作品追求简洁、完整的形态与鲜明的功能性,没有明显的直线角,具有强烈的现代造型特征。茶承不受配套的限制,可配合小巧精致型茶具使用。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45

  建盏-宋式点茶三件套

  设计人、制作人:倪秉霞

  单位:福建省中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作品采用传统兔毫纹理来表现器物的线条。点茶盏深斗束口碗,实用性强且美观,茶托采用大盘四平八稳,六瓣瓜棱执壶注水,典雅实用。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50

  建盏-传统银毫·撇口盏

  设计人、制作人:叶有兴

  单位:南平市建阳区文天建盏陶瓷有限公司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每只建盏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建盏的美在于它独特的个性,虽然制作工艺不变,但制作出的器具外观花纹却千变万化。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55

  建盏-梦祺·茶趣

  设计人、制作人:温其龙

  单位:温其龙

  本作品是一套工夫茶具,由三才碗、公道杯和三个品茗杯组成。茶具造型多样复杂,烧制难度极高。茶具足周施半釉,灰褐色的矿物质铁胎底展现作品厚重沉稳、精致。釉面呈鹧鸪斑花纹,由碗底自然扩散延伸至口缘,纹饰缜密细腻,微妙多变,非常精美。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259

  建盏-梦祺·花器

  设计人、制作人:叶义云

  单位:叶义云

  本作品属于传统器型,烧制难度极高。灰褐色的矿物质铁胎底展现作品厚重沉稳、精致,彰显了纯手拉坯的成熟与独特技艺,足见作者独具匠心。釉面呈青黑黄相间的兔毫花纹由口缘自然扩散延伸至瓶底,纹饰缜密细腻,微妙多变,器形釉面光泽如玉,玻化效果明显。

  /

微信图片_20210311161334

  不锈钢-恒福新鲜泡

  设计人、制作人:徐结根

  单位:恒福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这不是保温杯,这是移动便携工夫茶杯!杯身采用304不锈钢等食品级材料,安全可靠,提升每一次喝茶体验;杯底使用硅胶材防滑设计,让杯子放置更稳;茶仓精密陶瓷阀门,密封优良不漏水;无论是办公、休闲、差旅还是运动,都可以随时随地享受一杯现泡的好茶。

  以茶会友,品茶之芬芳

  以器会友,探壶里乾坤

  “鼎承杯”第六届深圳国际茶器原创设计大赛

  将在2021深圳茶博会上举行

  敬请关注!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