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庆丰祥滇红茶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七彩云南庆沣祥:网络时代,我们还需要意见领袖吗?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凡事都需要验证的时代。移动互联技术带来了海量信息和无数个体表达的通道,同时也对“真实”“信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今,知识不再像过去一样被锁在象牙塔中,而是摆在互联网上随手可得。人们已经习惯于一遇到问题就先打开手机“百度一下”,似乎个个都是“高知”。但是,未经鉴别的网络信息与真正的知识能否等同?谁来帮我们鉴别与验证?
  我们当然不可能凡事都亲身去验证,这个时候“意见领袖”的专业意见便显得非常重要了。“意见领袖”的概念是美国传播学者保罗·拉扎斯菲尔德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成为一个意见领袖,必须是价值的表达者,必须拥有专业能力,或者可以说,是某个领域的“权威专家”。
  相比其他茶类,普洱茶的消费者应该是专业水准最高的,因为普洱茶是最复杂的茶,光是生茶、熟茶、新茶、老茶、古树茶、台地茶、纯料、拼配……这些概念都足矣弄晕很多人。至于茶友们经常戏谑的:“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冰岛、老班章”更是让那些铁杆粉丝们爱恨交织。
  但是,谁让“普洱是茶人的最后一站”呢?普洱茶的魅力,那些源于森林的自然之味,那些无法复制的时间之味,依然不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茶友深陷其中。有些茶友为了那一口纯正的山头古树茶,甚至不远千里跑到云南的茶山,盯着茶农采摘、初制,直至压成茶饼。从来没有任何行业的消费者,会这么累,可这明明就应该是企业的事儿啊!
  把消费者逼成专家,其实是行业的悲哀。

  专家有专家该做的事情,生产产品是企业该做的事情,而消费者就应该花相应的钱买到相应价值的产品,这才符合逻辑,也是一个健全的市场应有的样子。

  普洱茶行业经过近20年的复兴与发展,早年,由于信息不对称,经历过“大师满天飞”的时代,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关于普洱茶的信息量剧增,市场也越来越透明,消费者逐渐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曾经的“伪大师”们早已走下神坛。

  今天,在普洱茶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们,大多都是在各自领域默默深耕几十年之久的学者、教育者、科研工作者等;他们钻研着普洱茶的微观世界,熟悉茶叶从种植、栽培、种植资源、生产工艺、审评、质检等环节的每一个细节;他们谨言慎行,只做专家不卖茶,不轻易为企业背书……正是这份专业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让他们在普洱茶界能够以权威专家的身份,成为真正的“意见领袖”
  他们由衷地热爱普洱茶这个行业,亲历了普洱茶从“藏在深闺人未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全过程,深知普洱茶历经了百年断代,有今日之全面复兴,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一心想要呵护这个行业。

  多年来,这些专家们持续关注着普洱茶行业中的各类茶企,也与他们在各个角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合作。正因接触面广,才有了全面的对比,心中才有一杆公平的秤,能够客观、公正地去判断每一家企业的工艺、产品、理念等,而对于在工作中认可的企业也会发自内心地点赞。
  七彩云南·庆沣祥于2008年成立“茶叶产业研究院”,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并邀请到茶界各个领域专家组成“七彩云南茶业专家组”,专家们分别从行业发展方向、茶叶技术升级的指导、标准体系建立、产品溯源运用、质量管理提升等多维度,都与企业进行了研讨并给予了重要的指导,共同推动企业和普洱茶市场走向科学、健康的标准化发展之路。这些专家们见证了七彩云南·庆沣祥多年来的发展与成长,对七彩云南茶人一直秉承着严谨、科学的制茶态度表示认可与赞扬。
  邵宛芳

  原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院长,对普洱茶的健康功效有着大量的实验、研究,著有《数据解码普洱茶功效》等专著,成为茶界畅销书。多年来与品牌有非常多的交流,在普洱茶功效的普及推广和实际运用方面与七彩云南合作颇深。
  吕才有

  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院长,吕院长非常提倡加强校企合作,七彩云南·庆丰祥茶业也是云南农业大学校企合作的示范点。
  梁名志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他踏遍云南的古茶山,对古树茶的种质资源有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著有《走进古茶王国——西双版纳卷》一书。在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产品加工工艺和七彩云南布朗山万亩有机茶园基地优品引种等工作上,给予了重要的指导。
  方可

  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监事长、滇红茶研究方向的专家,在滇红茶产品系统性研发方面给予了企业很多专业意见。
  何青元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所长,他曾任《云南茶叶》主编,为成功打造“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勐海茶、勐海味”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七彩云南庆沣祥所主打的古树茶体系产品的山头出品方向、品质标准把控上给予了深度建议和重要指导。
  张黔生

  云南省认证认可协会会长,早在2013年开始,就持续多年指导七彩云南庆沣祥整合产品溯源体系及云茶标识资源,特别是在七彩云南庆沣祥高端茶品的溯源保真系统上进行了针对性的意见指导,帮助七彩云南庆沣祥打造出个性化的产品溯源系统。
  祝红昆

  云南省食品安全标准委员会专家。从事普洱茶“质量检测”方向研究多年,从七彩云南庆沣祥企业标准品质控制方向上进行了细节深入的研讨和帮助,特别是在普洱老茶、古树茶产品的标准制定上,祝老师都亲自把关,给予了非常重要的指导。
  陈可可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云南省普洱熟茶微生物专家,他深入云南古茶山,撰著“勐库大叶种茶化学成分分析报告”,对古树茶有独到的见解。陈老师经常参与到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品牌活动当中,为品牌助力发声,并在很多专项产品的研发中给予到专业技术支持。

  这8位一向谨言慎行的专家,却一致向消费者推荐七彩云南·庆沣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被七彩云南·庆沣祥品牌创始人任怀灿“讲真”的情怀所感动;因为他们懂得七彩云南·庆沣祥寻茶人几十年如一日,踏遍千山万水只为寻一杯真正的好茶,这份艰辛的历程和执着的追求;更是因为他们从各个维度的合作中见证了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人从寻茶、做茶、品质把控等细节认真严谨的专业态度,还有对于坚定的建立标准体系,提升溯源管理体系等方向,非常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

  作为七彩云南·庆沣祥的专家团队,8位专家还表示,七彩云南·庆沣祥的制茶态度和制茶标准,将会对整个行业的标准规范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企业的这份这真心与用心与专家们想要的把云茶产业做大做强的目标不谋而合,他们将继续以自己的专业精神和丰富的知识,帮助品牌成长,助推云南普洱茶产业真正走向健全,走向标准化,走向世界,擦亮普洱茶的金字招牌。

  在信息翻涌的网络时代,我们仍然需要意见领袖,并相信真实的力量;在众声喧哗中,我们更要对专家学者保持敬畏。这样我们才不至于陷入盲目之中,才能在纷繁的普洱茶市场中,寻觅到正心、正味的古树普洱茶。
  End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络删除

诗人费嘉:庆沣祥像一枚书签,夹在风云变幻的大书中

七彩云南,高山之国,大水之邦

沃土育嘉木,秀水润茶香

天赐普洱,质冠天下

滋养各族百姓、万千茶农


清乾隆年间,先辈承陆子遗风

穿行茶马古道,植茶、制茶、贩茶

北走胜州深入康藏,南行缅甸远及曼谷

茶叶渐丰,远近闻名,逐立庆沣祥商号

百多年来,马帮荡荡而来,迤逦踏歌而去

坊间名士赞

“盖世佳茗谁得似,宇内惟有庆沣祥。”


今逢盛世,浮尘褪尽,品牌重光

庆沣祥正本清源,振兴茶事

一心只为做好茶

一饼好茶,几多心血!

天风野露催生,阳光云雾抚育

品控管理从严从精,工艺环节尽善尽美

是世界茶源最朴实的原生佳茗

红土地里挤出的最真诚的养分!


茶可富民

庆沣祥视其为仁者之术,千秋之业

凡事力戒懈怠,事尽勤勉

以此造福七彩云南

共享人庆、年沣,众生祥和!

 

——《庆沣祥志》 费嘉

 

“在那个恹恹的下午,当来到这个茶庄的时候,我无异实现了一次成功的突围,从浊世回到自我,从浮躁回归平静,从彼岸抵达彼岸,从我心汇入你心。滔滔天下何往?弃舟登岸,大袖飘飘,气定神闲,坐定庆丰祥!”从已故诗人费嘉老师的话中,我们读出了太多的哲思与情怀。念古茶之文化,品普洱之香气,悟人生之格局,诗人费嘉在亲临庆沣祥茶庄后感悟万千,洋洋洒洒写下《庆沣祥志》这壮美的诗篇。

庆沣祥志作者介绍

费嘉,出生于1957年9月,生于四川长于云南,当过知青,1978年进入云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就读。在诗歌创作繁荣的上个世纪80年代,费嘉确立了他作为云南最优秀诗人之一的地位。1990年6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诗集《费嘉抒情诗百首》。作为著名诗人,费嘉还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昆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一篇《庆沣祥志》

展开了一副波澜壮阔的大美画卷

画卷中描绘了那神秘而又富饶的彩云之南

描绘了古树茶得天时地利人和

自然恩赐肆意生长

描绘了一代又一代人

匠艺传承的宝贵精神


泡上一壶陈年普洱

在茶香的氤氲中

就让我带领你走进《庆沣祥志》

走进百年庆沣祥的故事……

庆沣祥茶庄是一个有着近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茶庄,始于清乾隆年间,由大理白族杨氏创立开设。明清时代,随着普洱茶贸易的兴盛发达,在普洱茶产地和以普洱茶贸易为主的茶马古道沿途兴起了许多专事普洱茶经营的商号,“庆沣祥”茶庄即是其中著名的商号之一,是茶马古道上历史悠久的老字号。

茶马古道©️徒步中国

乾隆帝嗜茶有“冬饮普洱,夏喝龙井”之说,一时间普洱茶名重天下。清代名士左文龙曾有诗云:“盖世佳茗谁得似,宇内唯有庆沣祥”。庆沣祥历经百年商号漫漫长路,无数传说伴着马帮的铃声传扬,见证普洱茶事兴衰起伏。后虽因社会变迁而一度势微,渐至不闻,但制茶、识茶、藏茶的技艺代代相传,百年相承。

庆沣祥茶人寻访茶山

穿越百年历史风雨,七彩云南茶产业开启了那段尘封的历史,“庆沣祥”这一百年商号迎来了新的希望,重拾昔日茶马古道风华。今天“庆沣祥”茶庄是诺仕达集团旗下的一个集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贮藏销售、茶艺文化推广等为一体的茶叶品牌,专业经营云南名茶,特别是普洱茶和滇红茶。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普洱茶特有的风格相融,形成了风格别具的茶艺文化,为普洱茶文化的推广和普及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日的庆沣祥茶庄

好似从茶马古道走出来一般

一切世间喧嚣隔绝于外

温暖的灯光似乎将人带入另一个时空

古韵悠长的琴声不绝于耳

反复用时光对话世界

以百年历史落脚于繁华都市

以茶为媒用心辟出了一个全新的

心灵驿站、息疗空间

位于西城区月坛北街26号的

北京七彩云南庆沣祥月坛茶庄

是京城最早的普洱茶专业茶庄。

也是闹中取静的一处休息之所

你可以看到供奉的茶圣陆羽

讲述着茶马古道故事的普洱茶百票图

来自各个朝代的茶器

还有挂在墙上的蓑衣、马灯和马鞍

经过走廊步入大厅

眼前豁然开朗

小桥流水、琴音绕梁、鱼戏浅塘趣味盎然

最妙的还是在“庆沣祥”茶庄听茶艺师讲茶

她们不仅深谙茶艺表演的十八般技艺

泡得一手好茶

而且会讲茶的历史,讲云南少数民族的故事

带你品茶,佳人在侧,红袖添茶

听她们轻柔地娓娓道来

那些关于茶的往事

北京七彩云南庆沣祥

坚持“正本清源说普洱、货真价实卖普洱”

着眼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着眼于普洱茶产业的正本清源

通过扎扎扎实实的工作

来推动云南普洱茶事业的发展

专注于茶叶加工工艺的研究

及茶叶品质的控制

为生产最优质的普洱茶

庆沣祥从鲜叶采摘开始即实施严格的品控

不惜工本,一心只为做好茶

在庆沣祥茶庄

你可以看到涓涓的茶汤

闻到醇厚的茶香

听到悠悠古韵丝竹声声

欣赏茶艺师优雅的一抹微笑

这一切无一不考究至极

一切用心只为一杯好茶

就像费嘉老师说“庆沣祥很像一枚书签,夹在一部风云变幻的大书中。有说不完的恩怨故事,也有道不尽的兴衰叹惋,但今日当它从这部大书中一声长啸重新面世的时候,既有百年老店的深长内蕴,又兼现代大企业的宏阔胸襟……”
庆沣祥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它的历史,它的文化,它的底蕴,它的气度。如果你去过,就会知道。

2020年度云南省茶产业发展报告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省级有关部门、各位专家指导下,我们坚持办会宗旨与各会员单位一道共同面对疫情爆发,共同度过了特殊艰难的一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因茶致富、因茶兴业,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的要求,坚定不移的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云茶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文件要求,为云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实现千亿产业目标,稳面积、抓质量、强标准、重品牌、扩市场、促流通,动员会员认真做好防疫工作,积极参与支援武汉抗疫,全体会员奋发努力、共克时艰,在产品市场受影响的情况下,取得了可喜成绩,实现了千亿产业目标,为推动云南省茶产业再上新台阶做出应有贡献。

一、2020年云南茶产业基本情况

(一)2020年茶区气象条件

2019年第四季度云南主产茶区气候总体特点为“干热少雨”。主产茶区平均气温18.4℃,与历年同期相比偏高0.4℃,属正常稍偏高年;平均累积降水244.4mm,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131.7mm,偏少35%。2020年开春后持续高温干旱,2020年2月下旬或3月上中旬主产茶区气温即稳定通过18℃,较常年同期提前20-30天;平均累积降水36.7mm,较历年同期偏少近5成(66.2mm)。总体而言,主要产茶区春茶生产季高温少雨干燥的特点突出,茶园(林)空气湿度低,温高雨少,降水明显不足,茶区气温稳定通过18℃的时间较常年同期明显提前,少数茶树由于长时间缺水而枯死,春茶采收、上市时间比常年提前。

(二)全省茶园面积稳中有增、茶叶产量持续增长、产品结构渐趋合理

2020年,全省茶园面积719.3万亩,比2019年增43.3万亩,增6.4%。“十三五”期间全省茶园面积年均增长3.6%,与2015年相比茶园面积增加117.3万亩。全省干毛茶产量为46.6万吨,比上年增加3.5万吨,增8.1%。比2015年增加10.6万吨,2015-2020年年均增长5.1%。全省成品茶35.7万吨,精制率达到76.7%,较2015年增长3.1%,年均增速3.7%。普洱茶产量16.2万吨,占45.4%;红茶8.8万吨,占24.6%;绿茶10.1万吨,占28.3%;其他茶类0.6万吨,占1.7%;产品结构渐趋合理。

图12015-2020年云南省茶园总面积趋势图

图22015-2020年云南省毛茶产量趋势图

图32015-2020年云南省成品茶产量趋势图及精制率变化图

(三)茶叶价格稳中有升、出口价略增、茶农收入逐年增长、总产值突破千亿

2020年,全省茶叶综合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01.4亿元,比2019年增加65.4亿元,增长7%。“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达到10%。2015-2020年间,茶叶农业产值从114.7亿元增长到185.4亿元,增加70.7亿元,增幅达61.6%,年均增长为10.1%;加工产值从230.4亿元增长到371.8亿元,增141.4亿元,增61.4%,年均增长10%,三产产值从277.9亿元增长到444.2亿元,增166.3亿元,增59.8%,年均增长为9.8%。茶产业一二三产业产值占比分别为一产占18.5%,二产占37.1%。三产占44.4%,产值比为1:2:2.4。

图42015-2020年云南省茶叶综合产值趋势图(亿元)

图52015-2020年云南省茶产业结构趋势图(亿元)

成品茶价格增幅稳定,毛茶价格波动大,普洱茶单价有所增加,红茶价格较为稳定。2020年,毛茶单价39.9元/千克,同比增长0.9%,“十三五”期间毛茶年均增长率4.6%,但变幅从16%到14.6%,价格波动较大。成品茶单价104.1元/千克,同比增长4.4%,年均增长率3.7%,“十三五”期间增长率变幅在2.2%-5.9%,较为稳定。

2020年,普洱茶平均单价139元/千克,比2019年增长4.3%,红茶平均单价61.5元/千克,比2019年增长4.9%,绿茶平均单价84元/千克,比2019年增长3.7%。“十三五”期间,普洱茶、绿茶价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7%、5.1%,均呈稳步增长,红茶年均增长仅0.4%。

图62015-2020年云南毛茶、成品茶单价对比图

图7云南省2015-2020年份茶类成品茶价格走势图(元/千克)

图8云南省主要成品年份茶类单价对比图(元/千克)

茶叶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之一,在云南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茶产业涉及茶农600多万人,“十三五”期间,茶农来自茶产业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达9.2%,2020年,人均茶产业收入达4050元,人均比上年增收218元,增5.7%。比2015年增加1450元,增幅达56%,茶产业为精准脱贫做出了积极贡献。

图92015-2020年云南茶农来自茶产业收入趋势图

(四)绿色有机茶园建设、茶叶初制所规范化建设卓有成效、产业加工能力提升

2020年全省绿色茶园、有机茶园认证面积增加,有机茶园认证面积81.8万亩,比上年增加10.8万亩,增15.1%。认证有机产品1014个,比上年增加307个,增43.4%。认证有机产品产量8.4万吨,比上年增加0.5万吨,增6.4%。绿色茶园认证面积45.4万亩,比上年增加1.4万亩,增3.4%。认证绿色食品504个,比上年增加77个,有机认证面积及产品全国居前,获农产品地理标志六个,产量7.8万吨,占全省茶叶总产的17.1%。

茶叶初制所提升改造及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工作进展顺利,2020年共普查建档初制所6548家,验收登记2099家,初制加工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

2020年认定了345个茶产业基地为“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总面积为158.5万亩。为绿色、有机茶产品生产奠定了较好基础。

图102015-2020绿色食品及有机产品数和组织数比较图

图112019-2020成品茶类产量产值比较图

(五)认真推进云南茶叶评价检测溯源、助力茶产品质量安全和流通

云南茶叶评价检测溯源中心认真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茶产业发展行动文案的通知》(云政发[2017]120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8]63号)关于“鼓励支持建设云南茶叶评价检测溯源中心,服务企业,服务市场,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追溯、消费者可查询的全省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湖体系,提高云茶质量安全的公信力”及“加大云茶产地、加工、流通、销售全过程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推进“云茶标识”推广与应用,实行产品源头赋码、标识销售,产品有检测、过程可追溯,提高消费者对云茶产品的信赖度”的文件精神,在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和云南省认证认可协会的大力推动下,以构建云茶质量安全溯源体系、提高云茶质量安全“公信力”为宗旨,已为“十大名茶”为主的40余家茶企近1000款产品提供了质量保荐溯源服务;并启动了“年份普洱茶”和“晒青茶”质量保荐溯源;与政府和科研院校合作,起草并发布《晒青茶(大叶种)》、《凤庆红茶》、《茶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标准》、《普洱茶质量安全追溯实施标准》等多项标准;帮助10余家茶企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标准化管理;帮助临沧市双江自治县、凤庆县13个村9个合作社7家茶企近6万亩茶园通过有机产品认证。中心在为茶企提供茶叶产品质量保荐溯源的同时,帮助企业从基地管理、原料控制、初加工、精加工、贮存、库存管理、经销商管理、防伪防窜货管理等全链条引入标准化的管理,特别是影响质量关键过程建立标准化管理方案,提升了企业整体质量控制水平,和建立质量管理长效机制。通过中心质量保荐溯源产品在市场上品牌认可度高,消费者信赖度高,每年产品市场销售价格都有10%-30%的涨幅,特别是一些主打产品销售业绩上涨20%-40%左右,为规范云南茶产业发展、促进云茶流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认真履行职责、助力产业发展

2020年,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及省级有关部门支持下,协会坚持“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促进流通”办会宗旨,认真履行职责,全体会员和理事团结协作,坚持党的领导,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坚持疫情防控、恢复生产两不误,认真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助力云南省茶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坚持党建引领,把握正确方向

2020年,协会全面贯彻新时代新部署,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化党建强会。坚持政治引领协会工作,积极参与省民政厅党组织活动。在履行党建责任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进了行积极探索。提升了协会引领力、凝聚力、组织力。把握协会工作特点,团结凝聚会员,激发会员主人翁精神,在做好品质,提升品牌上下功夫,为云茶扩展消费区域,扩大消费群体,促进云茶产品有序流通做出积极贡献。

(二)齐心协力抗疫,防控生产两不误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从武汉开始向全国蔓延。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协会全体会员认真做好防疫抗疫。1月30日协会第一时间向会员单位发出《关于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的倡议书》,提出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力以赴、严防死守,以最强力量、最严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硬仗。各会员单位高度重视,认真做好防控工作。茶企按照要求,建章立制,落实防控措施,杜绝了疫情传播,云南茶界无一感染者,为全国全省防控大局做出了贡献。协会急茶企、茶人所急,及时向全省茶企茶人征询意见,了解疫情防控中诉求。针对春茶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及主管部门上报《应对疫情,云南春茶生产中应加以重视的几个问题》,对云南省春茶生产提出对策建议,得到有关领导和部门高度重视。协会创会会长亲自与勐海茶农电话了解情况并协调解决他们的困难。协会实施值班制度,保证工作正常开展,开通企业微信,建立远程会议平台,及时部署有关工作。开展了《抗疫情,做好茶培训》,组织知名专家,就春茶茶园管理、采摘技术、初制加工等,向全省进行远程培训,确保春茶生产正常进行。协会党支部带头向疫情灾区捐款,云南省茶人茶企积极响应,全省共有19家企业捐款1599.59万元,捐茶叶折合人民币230.49万元,40万只口罩,医疗防护服1000件,医疗护目镜1000个,康乐及雄达茶城减免房租1000余万元。

开展线上宣传和培训,鼓励云南省茶企提振信心。春茶采摘期间,新冠疫情和干旱对春茶生产影响严重,协会开展了“抗疫情·做好茶”宣传,发出《早春茶生产调查表》,派出协会常务副会长、茶叶专家前往产茶区,先后深入双江自治县各乡镇调研,助力茶农和茶叶初制做好初制生产。蹲点临翔区邦东乡,对茶园长势和初制加工进行指导。充分掌握茶区春茶生产形势和省春季气象走势的基础上,提出一要加快采摘速度,减少树体蒸腾耗水,尽量避免干旱对春茶品质的不利影响;二要尽快组织茶园蒲草覆盖,减少地面蒸发失水,延长春茶采摘周期;三要在初制加工中适当缩短鲜叶摊凉时间,杜绝隔夜加工和揉捻叶夜间堆闷,减轻内含物质降解转化程度;四要在日光干燥时,尽量薄摊匀摊,加快干燥速度等春茶生产建议,对全省春茶生产发挥了指导作用。

为认真完成省领导关于编撰《云南普洱茶名山名茶录》的指示要求,协会组织人员制订了《云南普洱茶名山名茶录》编撰方案、和撰写模块。陈舜副省长、农业农村厅领导多次到协会指导编撰工作,协会分别到州市县调研、指导编写、联系出版社,确保了《云南普洱茶名山名茶录》编撰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借力国际茶日,助推产业发展

协会抓住庆祝首个“国际茶日”契机,将“国际茶日”活动与“全民饮茶月”结合,围绕当前云南省茶产业生产实际,精心策划实施系列活动。先后组织进行了“2020云南一山一味春茶品评推荐会”、“茶和世界·共品共享”的“首个国际茶日的启动仪式”、80、90后茶企CEO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品牌运营”、会员及会员粉丝、全国茶叶爱好者通过链接进入“直播间”,参与交流互动,活动在线2万多人,政协第九届浙江省委员会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周国富会长,著名茶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发表了视频讲话,充分肯定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工作,对云南茶产业发展寄予厚望。人民日报海外版、云南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此期间还举办了妇女节茶会、春茶品评会、“快乐饮茶、健康生活”茶会。参与了省农业农村厅在昆明康乐茶文化城举办了云南最大规模的“云南春茶线上采”“云茶荟”春茶线上为时7天的各项活动,云南茶叶评价检测溯源中心在主会场设宣传中心的工作和服务职能。协会各专委会主任在昆明举办了研究茶馆业业态,提升茶馆业服务能力茶会及青年爱茶梦想茶会、“国际茶日茗友茶会”、石生古树茶品鉴茶会、主办云南省茶界联合庆祝首个“5.21国际茶日”座谈会、邀请援鄂医疗队代表、举办“春暖花开时、热茶敬天使”茶会、向援鄂医疗队员表示崇高的敬意。

协会从春茶生产、茶叶营销、开辟线上销售、恢复茶馆业等高度,为云南省茶企出主意、想办法、建通道。协会还开通抖音公众号,组织网红在网络上推销云茶,倡导“云茶北上”,助力开拓北方市场;先后在北京、贵阳设立云茶文化传播中心,在多地举办了云茶品牌推介会。各项活动有声有色,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提振了会员们云茶产业发展的信心。

(四)着力职业培训,做实技能提升

协会立足于云茶产业长远发展,认真学习和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要求,结合云茶产业实际,经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等单位审核批准成立了云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学校承接并及时开展共三大类26个类别的培训,计划用两年时间,举办1500多期培训,拟培训3万人次,此举必将对云南省茶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基础性作用。

(五)围绕中心工作,服务一县一业

双江自治县是云南省“一县一业”茶产业示范县,协会与云南茶叶评价检测溯源中心在双江建立了工作站。为双江自治县地方产业发展中心规划、设计、实施培训方案;组织省内茶行业专家、教授编写教材,并深入四乡三镇两农场32个自然村,系统、全面培训了双江自治县茶产业管理行政领导、各乡镇村负责人、茶企技术骨干、茶农、茶企员工近5000人。

组织省茶产业体系岗位专家,把课堂搬进茶园、搬进车间,理论结合实操教学。无论是教师配备还是课程设置,包括教学方式设置,都从适合参训学员需要出发。通过线上培训,扩大辐射面,1.76万人观看。从后台数据可以看出,此次可反复观看的直播覆盖了包括云南、广东、陕西、上海、浙江、湖北、山东、江苏、北京、河南等10个省份,以供学员反复学习。同时还制作了双江自治县茶产业教学片(10篇)和协会和湖南卫视联合录制的“普洱茶大讲堂”(13篇),经剪辑后推送到双江自治县的有关平台,让更多的人受益。

(六)扎实做好服务,经济年会胜利召开

协助办好第十三届中国茶叶经济年会,是今年协会重点工作,我们主动向省农业农村厅汇报,认真参与相关筹备,多次派员同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政府会议接待、考察现场、食宿安排、合力协助签到、资料发放、接待等服务工作。

11月18日经济年会如期召开。全国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十余个地级市及六十余个重点产茶县,三百余家大中型龙头企业,各省茶业社团,我会会员单位及百余家内外媒体计1600多人参加本次盛典活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亲临版纳调研并出席开幕式,宣布年会开幕。会议表彰了2020中国茶业品牌十强县、十三五茶产业发展十强县、2020茶产业社会责任十佳企业。对中国制茶大师授牌。参会代表考察了勐海县大益、陈升号、雨林、勐昌号等重点茶企。云南省有勐海县、凤庆县、昌宁县、临翔区、云县、永德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康县获“2020年度茶业百强县名单”;勐海县获“‘十三五’茶业发展十强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获“2020年度茶业品牌建设十强县”;昌宁县获“2020年度茶业生态建设十强县”;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昆明七彩云南庆丰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勐海雨林古茶坊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腾冲高黎贡山生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茶业有限公司、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云南农垦集团勐海八角亭茶业有限公司共10家企业获“2020年度茶业百强企业名单”;云南白药天颐茶品有限公司、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共两家企业入围“2020年度茶业创新十强企业”;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茶业有限公司、勐海雨林古茶坊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获“2020年度茶业社会责任十佳企业”;云南中吉号茶业有限公司获“2020年度茶业新锐十强企业”。

2020年是云南省茶业生产较为艰难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办会宗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团结协作、奋发拼搏,竭诚为会员服务,精心组织各项活动,在人少、事多、任务重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成绩,受到广大会员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云茶产业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云茶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实现“十四五”再翻一番的目标,云茶产业发展中还应高度重视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必须处理好产业主体与产业特色的关系

云南茶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具有坚实的产业规模基础。2020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已达720万亩,干茶产量已达46万多吨。这个产业基础由几百万亩现代茶园及几十万亩古树名山茶园所构成。古树、名山、小产区茶是云茶产业独具的特色,是历史遗存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将其做到极致。现代茶园则是建国后几十年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成果,是云南茶产业的主体,我们应该将其做到极好。主体极好,特色极致,产业才能实现极强。这应该形成云南茶产业从业人员及各级领导机关的共识,并以此基本认识来指导宣传组织好云茶产业生产。但是很长一段时期以来,由于部分云茶爱好者对古树、名山、小产区茶产品的追捧,导致了认为云南茶只有古树、名山茶是好茶,现代茶园产品都不是好茶的倾向,甚至出现有的企业产品都是古树、名山产品的混乱局面。导致现代茶园、生态茶园、绿色茶园、有机茶园夏季放弃采摘,产品难销。有的茶农在现代茶园中挖除一部分茶树,将留下的茶树放养,让现代茶园成为不管理、少管理的放荒茶园,如此下去全省茶园面积和产量将受到影响。这与农业现代化的方向相悖,必然会造成茶产业主体难于做大做强。必须明确古树名山茶是云南特有,我们应把其做到极致,让高消费群体买到真正的古树名山茶。但是更要把生态茶园、绿色茶园、有机茶园做好,让喜欢云茶的人都能喝到好茶、喝到生态茶、绿色茶、有机茶、放心茶,这是云茶产业发展中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

(二)必须处理好现代茶园茶产品与古树茶产品的关系

生态、绿色、有机茶园建设是云南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所决定的基础。至2020年全省有机茶园认证面积已达到80余万亩,认证有机产品1000多个,认证有机产量8万余吨;绿色茶园认证面积45.4万亩,认证绿色食品500多个,产量近8万吨。但是全省毛茶平均价每公斤仅39.8元,普洱茶平均价每公斤仅139元,滇红仅61.5元,绿茶平均价仅136元。这与生态、绿色、有机茶产品生产付出差距甚远,达标优质茶产品未能得到应有的价格,这与宣传推广缺位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传统拼配技术与有机、生态结合使产品品质得到更好发挥,但这些高品质产品市场仍冷清,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古树名山茶有其特有特点,物以稀为贵,但其数量有限而成为高价位茶品,因数量少,价位高,不可能满足全部饮茶人需求。生态、绿色、有机茶叶是高品质的饮品。就世界各产茶国的实际而言,各国包括中国的产茶省份都是以现代茶园为主,世界各国的茶产品都是以现代茶园的鲜叶加工而成,共同注重的是必须达到食品安全的指标要求,必须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三)必须处理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

我国正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其战略基点是扩大内需,这对茶产业而言指导意义尤为重要,特别是云茶产业国内市场发展还有广阔空间,扩大消费区域,东北、华北、华中市场潜力很大,扩大消费群体空间广阔。通过推广引导,增加人均消费量亦有巨大空间。促进消费要更多地依托国内市场,市场布局上应加大力度开辟国内市场。同时要下大力气恢复、巩固、扩大国际市场,将云茶流通消费加速融入国际市场。特别要重视绿色、有机茶产品出口,茶类上要突出红茶出口优势,加快推进普洱茶出口,促进云茶市场以内为主、内外互促,构建云茶发展新格局。

(四)必须处理好茶文化与茶产业融合发展的关系

6500万年前的板块碰撞形成了强大的水流切割山地横断山脉,构成三江并流的世界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区域,云南成为茶树的起源地。各民族利用茶有着漫长而悠久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及各民族世代利用茶的传统工艺,构成了云南特有的普洱茶、滇红、滇绿优质茶产品,云南茶区有着悠久灿烂的古滇文化、雄伟壮丽的高原风貌,丰富多样的民族风情,绚丽迷人的边境风光,还有四季如春的宜人气候,极富哲理的民族茶文化,加之韵味悠长的普洱茶香、滋味浓厚的滇红味道,郁郁葱葱、青烟绿雾的原始森林,永远都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康养胜地。我们有条件做好做优“茶+文化+旅游+茶游学+康养”大文章,发掘民族、民俗、民食、民风,以茶山多元文化体系将茶区建设成集观光、休闲、体验、养生为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圣地,前景十分广阔。

(五)必须处理好品饮与收藏的关系

普洱茶是茶叶中的瑰宝,其不可复制的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世代传承的传统加工工艺,代表了人类摄食的最佳标准,原生态的生态环境,精彩的加工工艺,令人陶醉的后天滋味,成为人类饮品中的佳品。其经过岁月陈化,回甘生津绵延不绝。普洱茶不仅仅是一种健康饮品,其陈化生香的特性也是极好的收藏品。在茶产业产能已呈过剩走势的今天,品饮得到健康应是人们的首选。专业的收藏得岁月的洗礼,再投放市场应是少数专业人士的责任。云南七百多万亩生长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环境中、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红土地中的自第四季冰川以来躲过了数次地球灾难的大叶种茶。既可满足人们的品饮也可以满足人们的收藏,喝了的终究是现实的、自己的,收藏的也会获得以外的惊喜和收获。

2021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的开启之年。协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把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这篇文章做好”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结合社会组织工作实际,学习好、落实好中共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相关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党委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云茶产业、服务茶农、茶企和消费者,为“十四五”期间云茶产业再翻番做出积极贡献。

(执笔人:谭中贵陈勋儒)

来源: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