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青城道茶产自

找到约40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青城问茶·茶香古堰 中国·都江堰第十七届(2023)青城三月三采茶节暨缤纷茶旅季开幕

幽幽青城好风光,滔滔江畔采茶忙。4月22日,作为一年一度的都江堰重要农旅节庆盛会,以“青城问茶·茶香古堰”为主题的中国·都江堰第十七届(2023)青城三月三采茶节暨缤纷茶旅季在青城道茶观光园开幕。

本次采茶节,以“产业搭台、科技赋能、农旅唱戏”为举措,采用线下体验和线上直播同步方式进行,旨在打造青城茶旅文化示范场景,践行以农旅融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为都江堰市产业建圈强链,做优做强天府粮仓精灌区特色功能,高质量构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城注入强劲动能。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姚光贵,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委员、农业组组长杨新元,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唐诚青,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会长覃中显,四川省川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史国玉,都江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智,市政府副市长谭凌云,市政协副主席周中国出席开幕式。

好山好水出好茶

此次开幕式别具一格,主舞台搭建在茶产业园区中,芬芳的泥土气息和着茶园的植物清香阵阵袭来。“遥望群山翠绿间,茶农丰收把歌唱。”伴随着一阵嘹亮的歌声,都江堰乡村振兴宣传片、茶产业宣传视频滚动播放拉开活动序幕。

青山绿水展笑颜,青城茶香迎宾客。都江堰市作为天府之源,灌区之首,乡村广袤,风景秀美,资源富集,茶文化历史悠久,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产茶区,也是茶马古道起源地,在唐宋时期因青城茶独特品味被列为皇家贡品而载入史册,更被唐代茶圣陆羽美赞为“天下第一”。青城三月三采茶节,是都江堰市久负盛名的重要农旅节庆活动。谭凌云在致辞中表示,继2023年都江堰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后举办采茶节,既是贯彻落实市委农村工作会提出的用好用足茶叶等五大国家地标产品资源,推动农商文旅体医融合发展,更是以茶为媒,共谋发展。

活动现场除了精彩的节目展演,还举办了农旅文创产品“双创”设计应用大赛,青城山采茶、制茶斗茶大赛,青城茶歌及青城武术擂台赛,“青城杯”书画展、茶乡摄影等。据了解,“青城三月三采茶节”已成功申报为都江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茶艺展演已成为非遗文化展演品牌,有效助推茶产业发展。“一场场民俗表演浸润了采茶人的辛苦,还原了乡愁记忆。”有嘉宾表示。

好山好水出好茶。青城三月三采茶节迄今已举办17届,这背后凝聚着都江堰茶人的心血和汗水,开拓和创新。都江堰青城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水清分享了创业、守业心得,青城道茶作为都江堰的一张特色名片,远近闻名。目前,青城道茶基地集合了饮茶品茗、农事体验、科普研学、民宿餐饮、帐篷露营等复合功能,运用“公司+集体经济+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共有茶叶基地5500亩,年产干茶300多吨,年产值高达6000万元。

项目推介延长产业链

以茶兴旅,茶旅融合。都江堰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持续谱写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城建设的进程中,坚持农旅融合赋能特色产业,持续做好茶叶等“土特产”文章,不断提升产业综合能级,提高产品附加值。

现场,都江堰市农业农村局推介官选取了3个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项目作推介。十万亩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园首开区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规划面积约1.9万亩,打造集成果展示、科技研发应用、产品加工产销仓储、农旅融合发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科创极核。

青城道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位于玉堂街道上元社区,计划投资1.8亿元,依托青城山茶业产业悠久历史底蕴和优良品质保障,立足青城道茶观光园现代设施基础和新型消费业态,构建集创新创业、科普研学、非遗文化、创意民宿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营造青城茶旅文化示范场景。

青城苦丁茶科技研发项目计划投资500万元,依托青城苦丁茶2000多年的饮用历史,将青城苦丁茶抗菌、降压降脂、调节免疫力等多种药理活性价值转化为市场经济价值。

借活动契机,都江堰市农业农村局还发布采茶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和休闲农业线路。此次采茶节缤纷茶旅季将从4月延续至10月,月月有活动,周周有主题,将通过春茶品鉴、新品发布、斗茶技能大赛、茶香摄影采风、道茶研学旅行等活动延长茶旅融合产业链,以一产带动三产,助推乡村振兴。

交流展示促行业提升

本次活动,邀请了多位茶叶行业专家以及多家行业协会。嘉宾们走进茶山,漫步于同心廊网红打卡点;或置身茶园,听茶农细数茶叶种植、管理、采摘经验;抑或是坐在山顶休憩,品茶韵悠长。嘉宾们还分别结合自己的专业经验和市场资源,从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电子商务、茶科技等话题出发,分析都江堰茶叶产业现状,提出了不少推动茶产业发展的真知灼见。原川农大茶学系教授、现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陈昌辉自第一届青城三月三采茶节开始就参加活动,他见证了都江堰茶叶发展历史,他提出这样的建议:“根据都江堰的优势,区分产业动向,以‘三茶’为统筹,突出文化赋能赋魂,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领略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青城道茶广场,都江堰市茶叶、文旅等相关企业开展茶旅、文创、非遗等产品及项目展示展销,集中展现了都江堰市茶叶产业成果,吸引了众多参会嘉宾驻足了解。都江堰市茶产业联合体负责人周佳玉告诉记者,“今天借青城三月三采茶节之际,第一次把都江堰知名茶企集中组织起来亮相,是很好的对外交流展示推广契机。接下来将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这篇大文章,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茶品不只是一杯清茶,在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等领域也能见到茶的身影。”

青城三月三采茶节活动的举办进一步传承了都江堰茶文化,提升了都江堰茶品牌的知名度,下一步全市还将实施建立茶叶种植示范基地、培育初制茶叶加工农户、茶农科技培训等措施,带动更多农民依托茶叶产业链增收致富。

来源:都江堰市融媒体中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蒙顶山茶事

蜀地有三山,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留一个“雨”字给了蒙顶山,偏这一“雨”,成就了蒙顶天下茶。

——题记

这蒙顶茶何其了得?历代文人骚客争相称颂。“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唐·白居易)视蒙顶茶若老友故交,以饮蒙顶茶为快事

“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唐·施肩吾)点赞蒙顶茶为琼浆玉液。

“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宋·文彦博)誉其如云之脂膏,赛过醍醐。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宋·文同)尊其为茶中极品。

“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明·王越)品鉴蒙顶茶为天下之最。

“蒙山顶上春光早,扬子江心水味高。”(元曲·李德载)由此脱胎而出的“蒙山顶上茶,扬子江中水”,不知醉倒天下多少茶客,至今仍被奉为茶中双绝。犹如旧时酒肆常以飘扬的酒旗作为醒目的标志一样,各地茶馆相率以此联作为门对,题刻于楹柱,广而告之,招徕茶客。

还有一位写过《游子吟》的苦吟派诗人孟郊,也是个“蒙粉”,竟玩出“呈诗乞茶”的故事来。当他身边“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时,急如星火地向在朝廷当官的朋友呈诗“乞茶”。“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幸为乞寄来,救此病劣躬”。情到深处自然萌,算得上一段茶坛佳话了。有心细者统计,历代赞誉、吟咏蒙顶茶的詩詞歌賦达2000余首,真可谓风光无限,洋洋大观。

在风靡诗坛之前,蒙顶茶已为当地百姓熟知,被视为医治宿疾的神药、“仙茶”。前蜀毛文锡《茶谱》中,就记载了蒙顶茶“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即能祛宿病;二两,当眼前无疾;三两,固以换骨;四两,即为地仙矣。”语多夸张,颇富传奇。

中国茶的名字,占主流的都是以产地命名。蒙顶茶产自蒙顶山,亦称蒙山,跨名山、雅安两地。西侧是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东面则是平畴千里的四川盆地,冷暖气流交互于此,形成了雅安一带雨日多,雨时长,雨量丰沛的气候环境。历来有“蜀犬吠日”、“雅无三日晴”之民谚,是出了名的“雨城”。

对此,雅安人则另有说法。《雅州府志》载:“去州数十里石壁一带,悬石数百,皆五彩,锦川纹,灿烂夺目,唐人谓女娲补天之彩石也。”传说这里是女娲补天终极之地,当她来至蒙顶山上空时,元气耗尽,身融大地,手化五峰,留下一块“漏天”,甘露常沥,从此雅安便成为多雨之地,古称“西蜀漏天”。

雅安广场矗立着一座“西蜀漏天”大型雕塑:女娲手托五彩石,奋力将手臂伸向天空。雅安人喜欢这个美丽的传说。他们说,蒙顶山乃始祖化身之圣山,女娲文化是解密雅安文化的钥匙。女娲补天后,在雅安撒下两片叶子,一片是竹叶,养育了大熊猫(雅安是大熊猫故乡和栖息地);一片是茶叶,滋润了百姓。

蒙顶茶成为茶中至珍,“雨”之功也。“雅安多雨,中心蒙山”,蒙顶山缘“雨雾蒙沫”而得名。这种多云、多雾、多雨的气候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独特的光照条件,再加上是酸性土壤,为蒙顶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当地茶农说,蒙顶山是种茶的好地方,这里产的茶,品质无可替代。

在中国古代,极品的标志是贡品。蒙顶茶初种于西汉,唐宋时名扬天下。唐玄宗天宝元年(724年)颁发圣旨,封蒙顶山茶为皇宫贡茶,且名列贡茶之首。宋孝宗淳熙,改蒙顶山茶园为“皇茶园”。日夜派武士镇守,“民间不可瀹饮,樵牧不可擅入”。唐代杨晔《膳夫经手录》中,介绍了各地的茗茶数十种,以蒙顶茶最为名贵,有“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的记载,可见世人对其垂青与追捧。

蒙顶茶是可以摆一摆老资格的。“今杭州之龙井茶,苏州洞庭之碧螺春,皆名闻天下,而在唐时,则皆下品也。”(清.俞樾《茶香室丛钞》)有蒙顶茶在,彼等不自得而退之。

蒙顶茶是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专用品。每到春天茶树抽芽之时,当地县令选择吉日,沐斋更衣,于蒙顶上清峰焚香跪拜。礼仪毕,由十二名僧人采摘茶叶,每芽只取一叶,共采三百六十叶。众寺僧盘坐颂经,由制茶僧精心炒制。制成茶后,盛入两只银瓶内,入贡京城,供皇帝祀祖之用。另外,又在菱角峰下采摘被称为“凡种”的茶叶精制成茶,贮于18只锡瓶,陪贡入京,称之为“陪茶”,供帝王宫内饮用。

这种贡茶礼仪,自唐代中期开始,一直沿袭至清末。在各种贡茶中,惟有蒙顶茶连享五朝贡茶之殊荣。赫赫然,独步天下。

如今,蒙顶茶已脱去“贡茶”之华衮,重归市井巷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此,何不亲手泡壶蒙顶茶,且饮且品,好茶自己会说话。

我周边的茶友中,知蒙顶茶者众,知吴理真者寡。这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因为没有吴理真则没有蒙顶茶。同许多有大贡献于人类的高人一样,吴理真已邈邈然遁迹于历史的深处。

倒是有位皇帝还记得他,淳熙十三年(1186年),宋孝宗封吴理真为“甘露普惠妙济大师”。不是嘉其禅修道法,而是因为喜欢喝他的蒙顶茶。

《华阳国志·巴志》(晋·常琚撰)中,有巴王给周天子的一份“贡单”,内含“园有芳萌香茗”。说明西周时我国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比吴理真早了大几百年。只是当时的种茶人并无具名,是集体创造的伟大“作品”。而有明确文字记载种植驯化茶叶的第一人是吴理真。他推动了中国茶叶生产由野生植物转向人工栽培,为茶叶种植和茶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打开了历史的新纪元。后人尊其“种茶始祖”,可谓名至实归。

有研究者持论葛玄为最早的植茶人,引证之一是南宋诗人胡融的《葛仙茗园》。这首诗是赞美葛玄仙茶的:“草秀仙翁园,春风坼幽茗。野僧四五人,脑绀瞳子炯。携壶汲飞瀑,呼我烹石鼎。”末句笔锋一转,“濯足卧禅扃,幽梦堕蒙顶。”独臥禅房,遐想悠思,神驰于蒙顶山。这恰恰佐证了蒙顶茶先于葛玄茶,且清香致远。葛玄茶乃步其后,欲结援蒙顶茶。若依时序论,西汉吴理真较东汉、三国之葛玄早了近三百年,自然该有个先来后到。

《四川通志》曰:“汉时名山县西十五里蒙山甘露寺祖师吴理真,修活民之行,种茶蒙顶。”宋代王象之《舆地纪胜》、孙渐《智炬寺留题》、明代《杨慎记》等典籍中,均有此类记载。讲述了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前50年),吴理真“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即在自己家乡蒙顶山,开始栽培种植蒙山茶。这些记载,秉笔直书,言之凿凿,确可信据,只是笔墨太简括了。

莫若求之于野。于是我们把目光转向民间,继续去寻觅先驱者的身影。历史一旦接上了地气,气象顿时生动活泼。吴理真蒙山种茶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有三种版本。一是亲情版。吴理真祖居名山县(今属雅安市)城西蒙山村。在他十多岁时,父亲(药农)在罗绳岗采药不慎坠崖殒命。吴理真遂辍学,每日采药拾柴,换米糊口,为母亲治病。某日顺手揪了一把“万年青”(野生茶树)叶子,放在口里慢慢咀嚼,顿觉精神倍增。于是,他摘了些带回家中煎煮,其母连服月余,宿疾竟神奇般地康复了。为了满足乡亲们治病的需要,吴理真跑遍了蒙顶山三十八峰,采到茶树种籽。选择适宜茶树生长的上清峰、菱角峰,结庐造屋,掘井汲水,苦身疾作,培植茶树(也有说是采掘移植茶苗的)。后来,他出家为僧,专心礼佛与种茶,终其一生之努力,为后世留下了人工栽培驯化的7株茶树。清代《名山县志》记载,这七株茶树“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有典籍记载,昔有僧病冷且久,服此仙茶而病瘥。

二是爱情版。雅安青衣江河神之女玉女,扮村姑到蒙山游春,巧遇英俊忠厚的吴理真进山采药,两人一见钟情。玉女赠茶树籽给吴理真作为爱情信物。两人相亲相爱,共同培育茶苗。玉女解下肩头白色披纱,抛向空中,顿时白雾弥漫,蒙山雨雾蒙沫,滋润着茶树越长越旺。两人生下一儿一女,一家人年年采茶制茶,济世救人,生活幸福美满。结局自然是老窠臼:仙凡结合,触犯天条,天命难违,玉女惜别人间。生离死别之时,玉女留下了白纱,化云播雨,帮助吴理真种茶育茶。吴理真一生种茶,活到八十,投身青衣江,追寻日夜思念的玉女去了。一段流传至今民间传说,故事,不独有悲欢离合的爱情,还留下千年茶香和不老的茶情。

三是综合版。大意是吴理真的孝行善举,感动了青衣江鱼仙。鱼仙赠其茶苗,助其种茶。鱼仙在当地被称为茶仙姑娘,她的雕像就矗立在蒙顶山玉女峰。

我以为民间故事虽有虚构,但绝非不着边际的瞎说,内里蕴藏着源于生活的诗意的真实。有位西哲说过,诗比历史更真实。略加梳理,可以发现,其一,吴理真原本是个农民(或药农)。起初他不识茶,也不曾想过种茶,只想做个孝子,还想行些善事,采药给乡亲们治病。其二,吴理真种茶,是孝行善举的选择,这是最符合中国传统美德的行为方式。后人喜欢用天意、机缘、好运等为这种行为披上一层神话色彩。其三,吴理真对茶树的生长环境和栽培技术,进行了认真调研,绝非侥幸,而是勠力肆心,长期探索和反复实践之结果。

诸位不妨到蒙顶山走走,那里还保留着吴理真开辟的茶园。茶山会给我们答疑解惑,一看便知。

蒙顶山有关茶的历史遗产、文物古迹,名人题刻之多,保留之完好,名播天下。这自然是得益于“种茶始祖”生于兹,长于兹,种茶于兹。蒙顶山因之而成为世界茶文明的基壤,居于世界茶文化圣山之列。

蒙顶山麓茂林修竹,小桥流水,茅屋农舍,一派浓郁的川西乡野风光。沿翠微山径拾级而上,穿过石牌坊,绕过麒麟石屏风,喧嚣渐隐。继续迤逦而行,有片片茶园,堆青叠翠。这是茶人最心仪的美景。如我,每遇氤氲之茶香,便觉莫名之畅快,宛若心灵的憩园。

时光仿佛在这里止步,在湿漉漉的山崖边仍有“甘露”、“古蒙泉”,是当年吴理真种茶汲水处。名山县志载“井内斗水,雨不盈、旱不涸,口盖之以石”。取此井水烹茶则有异香。旁有甘露石室,吴理真种茶时曾结庐于此。放眼眺望千佛寺、静居庵、智矩寺、永兴寺等古刹梵宇,皆掩映于茶园翠霭之中。历史上这些寺庙曾分别负责种茶、采茶、制茶、评茶。

在蒙顶山五峰之间,有一处斑驳苍老的石栏,中有一方茶园,最为引人瞩目,此即皇茶园遗址,约十二平米,其前身就是吴理真手植“七株甘露种,五峰碧云芽”的“仙茶园”。从唐代起在此采摘贡茶,直清末,凡此1200余年,绵延不绝。

现今有关部门曾对这块茶园做过实测,此地年均气温、雨量、无霜期、日照、湿度等环境,以及酸性土壤,最适宜茶树生长。两千年前,吴理真对这些指标未必了然,但是他确凿地为后世留下了一块“样板茶园”。于此足矣,夫复何求?我们不能不由衷的赞叹吴理真不仅种出了茶树,而且探索了怎样种茶,成为后人考察茶叶栽培的珍贵史料。这是“种茶始祖”吴理真又一历史贡献。

五峰之下的天盖寺内,供奉着吴理真像。当年这位种茶僧一定不曾料到自己死后竟“位列仙班”,享庙堂之祭祀。大殿前香客不绝,烟雾缭绕。这大概更非他之所愿。其实,莫若撤去香案,于其坐像前,另置一竹编茶席,清清爽爽的,敬一盏蒙顶甘露茶,碧沉香泛,茶气氤氲,几分淡雅,几分禅意。我以为这才是是吴理真生之所愿,死之所念,是他萦绕于胸中的不泯情思。我等俗人,或可从一盏蒙顶茶的滴水微香中,感悟大自然的真味,领略生活的真趣。

【摘自2018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袁振生(山西阳泉)】

《中国茶全书 ·四川卷》走进都江堰

都江堰市不仅是水文化的发祥地、道教文化的发祥地,还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都江堰市(原灌县)是历史上古蜀地的辖区,地处蜀都成都西北,川西盆地边沿,岷江出龙门山之水将之分为河东河西两片,其地有“六山一水三分地”之说,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六成,地处龙门山产茶带。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曾经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主要是以岷江正流为界,河东曾属彭州,导江县等,河西曾属蜀州、青城县等。都江堰市历史上与茶文化相关的记载众多,值得我们去发掘和研究。

为充分挖掘都江堰的茶文化历史,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会长覃中显一行拜访都江堰老科协,共同探讨、挖掘都江堰的茶文化历史。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都江堰老科协会长刘刚,名誉会长冉崇朝,秘书长康忠勇,主任张国云 都江堰市档案馆地方文化学者王克明,都江堰农业农村局胡斌科长,泉茗幽茶业总经理余莉参加本次研讨会。

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理事欧阳文亮讲解《中国茶全书 · 四川卷》构架

都江堰市档案馆王克明老师的一篇《茶文化发祥地都江堰市》一经发表,引起行业内的广泛关注,在茶史研究中常用于引证的最早的史料是被称为“汉代三书”的《凡将篇》、《方言》和《僮约》。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其中的“荈诧”指蜀人作为饮料的茶叶,明代学者杨慎在为灌县的沙坪茶所写的《沙坪茶歌》中写到“相如《凡将》名最的,谱之重现毛文锡。”明确告诉我们这沙坪茶就是《凡将篇》中的“荈诧”。

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会长覃中显指出:《中国茶全书 · 四川卷》为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的号召,探讨都江堰的茶生态、茶文化,对都江堰青城道茶作为优质茶品编入《中国茶全书 · 四川卷》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都江堰老科协刘刚会长指出:在北宋时就已失传的道家名茶“青城道茶”,经过专家们8年的研制,于日前在四川再现真容。一度失传的“青城道茶”是青城山茶叶极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陆羽在《茶经》中说:“蜀州青城县生丈人山,青城县有散茶、末茶”。青城山作为中国道教文化重要的发祥地,其茶文化也成为中国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都江堰老科协将成立课题组,安排专门人员对都江堰茶的编写。

都江堰市档案馆王克明老师指出:《中国茶全书 · 四川卷》将都江堰茶作为分卷,对后代子孙详细了解都江堰茶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上,青城山一带“不出五谷只是种茶”,大量茶农以茶为业,青城茶的产量曾达全省总产量的5%。由于饱受官商盘剥,公元993年,恨透了封建体制的王小波喊出了“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的响亮口号,暴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茶农起义,成为喊出“均贫富”口号的第一人。青城山是道教的发源地,“青城道茶”由于其茶品上乘、制作独特,但其制作工艺失传已久。如今重启这段历史意义重大。

都江堰农业农村局胡斌科长表示,全力配合此次《中国茶全书 · 四川卷》都江堰分卷的编排工作,争取在明年年底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泉茗幽茶业总经理余莉认为对都江堰茶文化的挖掘,对茶企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

道家是春秋时期百家之一,用“道”探究和表达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道教讲究修真养性,目标是通过清修归本还原,与道合一。司马承桢在《坐忘论·收心》中主张:“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而茶性俭淡、平和、空灵,自然是道家修炼首选饮品。

青城山产茶历史由来已久,西汉时王褒《僮约》中设有茶市的“武阳”,就在今岷江中游彭山段,那里的茶叶就产自青城山所在的龙门山一带。当代著名文化学者王纯五对东汉天师道二十四治逐个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治地中心多在山区,并多依凭较大江河,且有出盐和产茶之区,如青城治产贡茶,鹤鸣治产仙茶,后城治也出好茶。

唐代陆羽《茶经》中有“蜀州青城县生丈人山,青城县有散茶、木茶”的记载。明代冯应京《月令广义》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蜀中雅州蒙山有五峰,峰顶上清峰有茶园,产甘露茶。昔日有僧人“病令且久”,在一老者指导下至峰顶,待春来采获“雷鸣茶”一两,饮后病逾。80岁气力不衰,到都市里,观其面貌就如30多岁人一般,“后入青城山,不知所终。”青城山是道教圣地,是出好茶的地方,乃归隐修炼绝佳之境。

清代江锡龄《青城山行纪》记录的是青城名胜,在“芙蓉坪”一节载道:“茶以上清宫及此地产者为最佳,龙团雀舌甲于诸品。上方所需,皆取给于此,每岁例贡八十斤。沿山上下郁郁葱葱,弥望苍翠者皆茶树也,故山中人又呼其为贡茶树云。”青城贡茶早在北宋时期就有史料记载,清代贡茶的采制,明确了是由青城一带的35家僧道共同采制,由道士苗一伦和李太浩办理。

江锡龄沿着蜿蜒的山道来到园明宫外,将其所见的道家制茶过程记录下来:“闻必剥声不绝,询其故。道人曰:时届春贡期近矣,山中人躬自作苦,不图为贵客所闻。就视之,巨鍑(一种大口锅)六七具,负墙而列,墙外壁曲突,数人燃薪其中,鍑炽,则以巨畚盛嫩茗纳入,合两手左右挠之,不以杖,不以箸,不以杷铲也。少顷,烟焰眯人目,隐隐作爆豆声。取置竹箔上,一人揉且播,若团面然。汁涔涔如,弗顾也。既而盛于缣囊,踏之以足,往复蹂躏,数数乃已。如是者再。启视,则叶片拳缩如豆,白毫茸茸然。斤,得不过四五两。即山中所称之鸦雀口也。余曰:噫,是其焙与治同也。冶炼形,焙炼味。炼至多为至少,故能以至少敌至多。”

“青城道茶”低咖啡碱、高氨基酸,是一种绝佳的纯天然、无公害的茶叶。古书中将茶称之为稠梗,稠为叶,梗为茎,体现乾坤和谐,也被道家称之为仙草。东汉张道陵在川传道时所建道教二十四治中就有“稠梗治”之说,并年年提供极品茶。西晋张载在《登成都白兔楼》说:“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

覃会长一行参观青城道茶观光园

本文来源:王克明《茶与道》、《茶文化发祥地都江堰市》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9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