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南涧李正林

找到约12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山高茶好产业兴!南涧迈出“一县一业”茶产业发展新步伐

位于无量山、哀牢山、澜沧江和礼社江“两山两水”之间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是云南最早种茶和饮茶的地区之一,获得过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茶叶基地县、中国茶叶百强县、中国茶旅融合发展竞争力十强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试验示范县等荣誉。

多年以来,南涧县将茶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按县有产业,乡有企业,村有合作社、初制所,基地有茶庄园的思路,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茶产业发展体系。全县现有茶农2.6万户10.4万人,茶园面积12.09万亩,种植的品种以云南大叶种为主,基本实现茶园标准化和规模化。2021年,全县茶叶产量7800吨,产值14.1亿元。今年4月初,南涧县被列为2022年度云南省茶叶产业重点帮扶县和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

推动“三品一标”认证

2个企业8个产品

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5个企业9个产品通过有机产品认证

推进绿色有机认证

共有10.2万亩茶园

通过绿色有机认证

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85%

提升茶叶原料品质

改造低产茶园3.6万亩

实施古茶树保护项目

新建36个初制所

茶出无量资源禀赋显优势

农历三月,位于南涧县公郎镇无量山藏茶谷核心区的罗伯克万亩生态茶园275亩台地茶全面开采,每天约有100名采茶工人同时工作,采收近3000公斤鲜茶。新采下的“一叶两芽”经杀青、揉捻、晒青三道工序,约四斤半鲜茶制成一斤绿茶,将浓缩的春味送至茶客案前。

采茶最多的字开珍一天能采40多公斤鲜茶,每天工资收入约300元。初制所内外,茶香弥漫,有经验的师傅同时照看着6台揉捻机。从小锅小灶手工加工到如今的车间生产,这些1964年就种下的茶树承载了茶山人半个多世纪的致富梦。今年88岁的老场长李正林仍坚持每天巡山看茶,亲自把控茶叶加工的每一道工序。

南涧县大部分茶园分布在海拔1700米至2500米的无量山中,高山云雾自然天成,北纬25度的环境和微酸性土壤适宜茶树生长,出产的茶叶氨基酸、茶多酚含量高,具有独特的高山茶品质,有“一片森林一片茶,片片都是生态茶”的美誉,每年吸引大量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的种茶人前来探访茶谷秘境。

立足无量山高山、生态、净土的优势,南涧县制定了《打造绿色食品助推“一县一业”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及方案》,以标准茶园、现代农业庄园、有机茶基地和出口茶叶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提升基地管理水平和茶叶原料品质。其中改造低产茶园3.6万亩,实施古茶树保护项目,新建龙平、凤岭、金山、小古德等36个初制所,提升茶叶加工能力和水平。同时推进基地绿色有机认证,目前全县共有10.2万亩茶园通过绿色有机认证,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85%。

罗伯克茶场负责人、李正林之孙李字银介绍,茶园里种植水冬瓜树作为覆荫树,每年11月冬季茶树管护期,都需要人工除草、打顶,还要到附近的沙乐村收购近5000袋羊粪来发酵、填埋施肥。 

品牌带动打出产品知名度

依托沪滇协作平台,南涧县借用前店后厂的概念探索布局乡村产业振兴。“前店”指在上海开展南涧县绿色农产品商品展示、农产品研发等;“后厂”指南涧县实施“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巩固提升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种植,开展简单初加工。前店后厂模式运用产业经营思维,破解南涧县茶叶等绿色农产品“藏在深闺人未知”的难题。

南涧县持续加强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茶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积极组织茶企参加国内外茶叶博览会、大型展会,在各大城市建设品牌店,扩建营销网络,南涧茶叶产品已经走出云南、走向全国各地,部分出口到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利用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双驱动效应,南涧县全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整合茶叶品牌资源,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全力打造“无量山高山茶”“凤凰沱茶”“南涧绿茶”3个区域品牌,积极融入“云茶”大品牌。目前已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州级龙头企业6家,创建中国驰名商标1个、云南省著名商标5个、云南名牌2个、云南名牌农产品2个。在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中,“南涧绿茶”区域公用品牌以及“鑫凤凰”“罗伯克”“土林”3个企业品牌入选,可使用云南省“绿色食品牌”统一形象标识,进入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官方授权渠道进行产品展示和销售。

同时,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引导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向绿色有机高质量发展转变。有2个企业8个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5个企业9个产品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南涧绿茶、无量山红茶通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三产融合创新产业形态

云南南涧茶厂是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州级重点龙头企业,今年3月,董事长周红海聘请专业的直播带货团队进行网上销售,开播半个月来销售额已突破40万元。

当前,南涧县正统筹推进产业数字化,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茶产业融合发展,推广茶产业+互联网+金融+现代物流的创新运营模式,推动茶产品连锁经营、直供直销、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和现代交易方式,按照绿色食品加工园区的目标定位,加快现有入园企业技术改造,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落地,打造省级乡村振兴与数字经济示范基地。

在县城安定工业园区,2017年依托沪滇帮扶力量,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上海奥若拉南涧茶企云南天上人间茶业有限公司借助国内最先进的茶制造管控体系,打造了以品、礼、易、藏、享为内涵的五大核心茶全产业链,实现年产500吨小罐茶、500吨普洱茶和100吨绿茶。公司还利用区块链技术研发茶溯源系统,该系统可以从茶叶的源头、工艺、加工、销售,包括仓储等信息进行全程记录,以文档和影像记载每款茶饼从原料到完成消费的每个阶段,实现了普洱茶饼从茶园到茶杯全程可查,让消费者买得放心、收藏安心。2021年10月,云南天上人间茶业有限公司通过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区块链溯源系统的备案,成为全省为数不多的数字茶企。

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上,南涧县着力改变种植销售的传统产业模式,抢抓云南省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的重大机遇,将绿色有机茶基地建设、茶叶加工、茶山旅游等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无量山樱花谷、无量药谷和无量藏茶谷“三谷”经济,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庄园2个、州级现代农业庄园3个,无量山樱花谷、罗伯克生态茶园两条茶旅融合精品旅游线路被评为全国茶乡之旅特色路线。

同时,在现有茶叶初制所的基础上,拓展展示、品鉴、食宿、体验、茶农培训站等综合功能,建设三产融合的初制所,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县30%以上的初制所具备三产融合发展功能。在全县8个乡镇茶园面积1000亩以上的行政村或具有产业发展优势的自然村中,创建一批“一村一品”专业化茶村,助推南涧县文旅产业发展与茶文化品牌传播,迈出“一县一业”茶产业发展的全新步伐。

来源:虞校长,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从两个人的茶场到千亩茶园 这位南涧老人50载初心不改只为一件事

南涧县公郎镇罗伯克村的李正林

人们习惯尊称他为“老场长”

因年轻时至今

以他为负责人

经营着一家名为“罗伯克茶场”的茶企

而久负盛名

这位“老场长”不仅带领当地群众通过种茶改变了落后山村的模样,改变了群众“种粮无望”的穷状,还让一望无际的茶园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金山银山”。2001年,李正林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办好茶场、带领群众种茶致富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那个时候,这里都是荒山烂地,荒坡荒耕,三荒两季,都没有种茶。

罗伯克茶场场长李正林

罗伯克茶场,随着时间转移,已经有了57年的办场历史。

如今,公郎镇罗伯克一带已经发展成南涧县无量山藏茶谷万亩茶园的核心种植区域,李正林口中荒山荒地的村子,已经被眼前一片片错落有致的高山生态有机茶园妆点得生机焕发。

上世纪60年代,罗伯克一带村民从未接触过茶树,更没见过茶园的样子。通过对当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调研、评判后,县委政府号召当地发展茶叶种植。29岁的李正林联合一名同村人响应号召,一名场长、一名会计,2个人建起了茶场。

我们没有茶树,我们是去勐库用毛驴驼过来,然后育苗,育好后再拿去栽。

罗伯克茶场场长李正林

引进茶树后,茶场发展起270亩茶地,仅有两名员工的茶场,李正林虽感力不从心,但也没有过放弃的念头。想到村民只会种荞、种包谷,守着一亩三分地世代过苦日子,李正林发展茶业种植的信心反而更加坚定。

李正林想到通过股份制壮大茶场的办法,动员罗伯克、三家村、阿母助路、小菠乐箐四个自然村,以村的名义,用土地入股,共同发展茶叶种植,并把入股村子的10名村民吸纳进茶场,茶场员工从2名发展到12名。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看到李正林带领群众种茶的信心十足,村民们主动找到他,希望到场里务工,茶场员工一时发展到30多人。然而,种惯了庄稼的村民并不会种茶。带着这一问题,他向县里求助。县里通过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州上和县上的技术人员,来辅导我们,培训怎么栽,怎么管理,全面地进行辅导。

罗伯克茶场场长李正林

茶叶种植并非一蹴而就,何况村民还边学边种,长期微薄的茶业效益,并不能养活村民。面对再次到来的困境,李正林并不慌,他积极联系,从其他村揽来一些修路基、挖塌方的修路护路活计,自己带头,领着员工上山住荒林,“集体苦、集体吃”,用苦来的工资解决生活问题。

建场20年后,在县委政府的帮助下,李正林寻求到贷款融资的渠道,第一次扩展了茶场面积,茶场面积由270亩变为534亩,员工也随之增加到70人,遍及无量、宝华、拥翠、小湾等外乡镇。茶叶也在市场上开始大量销售。

再后来,种茶有前途,成为罗伯克村村民谈论最多的话题。尤其是学会种茶的员工,心里有了当茶农、自己开挖土地种茶的愿望。随着场里成立罗伯克茶叶合作社,大量茶农成为合作社社员,茶场走上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的“茶场+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茶产业。

周边这些老百姓,吃到了甜头,就自行的又开挖了600多亩,这个合作社现在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亩。过去一家一户都没有几棵茶树,现在是一家发展到了几亩,多的十多亩。

罗伯克茶场场长李正林

一路走来,李正林却从未以带领村民发展致富的“领头羊”身份自居,心底里总觉得离党员标准相距甚远,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这些想法,让他迟迟不肯向组织提交入党申请。

随着党委政府对茶场的关心和帮助,茶场风生水起,李正林意识到“听党话、跟党走”、提高党性意识的重要性。2001年,67岁的他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50多年里,茶场共带动周边村和乡镇560户村民发展3000多亩茶园。凭借自己一生的爱茶热情,李正林道出了种茶人生的最终追求。

我做好这个茶,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了条件。如果我们这一代没做好茶,那这些子孙后代也就做不好茶。

随后,李正林不仅把精力用在了经营茶场上,还积极、持续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把公益事业作为履行党员义务、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任。通过先后援建罗伯克茶场小学、连年慰问当地学校教师、帮扶贫困村民建房、支持村社修路等等,用于公益事业的帮扶、捐资金额达40万余元。(记者康亚娟段慧刚)

来源:大理广播电视台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南涧罗伯克茶场:打造绿色生态有机茶园,景美茶香迎贵客

多年来,南涧县公郎镇罗伯克茶场坚持使用有机肥,精细化管理茶园,严把茶叶质量关,提高品牌知名度,生产出绿色生态有机的罗伯克绿茶,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看好,不要高处高、矮处矮,如果在高处再掏上去就高起来了,一定要在原来的土上还原位,高处的要往矮处填埋,要全部填成一样高,不要高也不要矮。”

这位正在茶园里给工人们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的老人,是今年87岁的罗伯克茶场场长李正林,从10月份以来,茶园就进入修剪、薅锄、打塘、施肥、封园管理阶段,这几天正值工人们在茶园里施农家肥,放眼望去,整座茶山只见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把收购来的羊粪运送到茶园里、有的把羊粪定量施到打好的塘里、有的把茶墒里的土再复回原位,把每一行茶墒都平平整整的打理好,进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罗伯克茶场场长

李正林

我们长期在茶园里专门施羊粪,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没有更换过其他农家肥,都是天天在使用羊粪。

公郎镇罗伯克茶场于1964年建场,位于无量山腹阿母助路山深处,北回归线附近,海拔1700—18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约16℃,年降雨量1000—1300毫米,拥有优质有机茶园275亩,原料基地1600多亩,每年茶场都会从养羊比较多的沙乐村购买来羊粪,让这些农家肥发酵后,使用机器加工打碎,然后再把这些有机肥施到茶园里,今年茶场共花了10多万元,买了4000多袋羊粪,使用工人1000多名,对茶园里的茶树进行施肥。

我们在茶园里施羊粪,因为在农家肥当中羊粪的周期性长,对茶树营养的供给又是长期,一个是发芽比较好,二是吃味比较好,最近这几十年产量也比较稳定。

公郎镇凤岭村委会小菠萝箐村民

吴绍慧

我是附近的村民,茶园每一年施羊粪的时候我们都来,采春茶的时候发现这样施羊粪还是好的,茶叶也好,喝着口感也好。

近年来,罗伯克茶场紧紧围绕“绿色茶区,农旅融合示范县”的定位和要求,充分结合有利的资源优势,积极做好茶园转型升级,着力建设绿色生态有机茶园。在精细化管理茶园的基础上,罗伯克茶场在精深加工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绿色生态有机精品茶。

罗伯克茶场场长

李正林

在采摘上保证质量,在加工质量上也要认真把关,在包装、加工等方面要保证消费者欢迎和放心,我们才能够做强做大。

罗伯克茶场借助南涧县开发无量山万亩生态茶园旅游观光旅游线的机遇,立足无量山、哀牢山“高山、净土”的优势,将旅游业与茶产业、休闲农业相结合,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旅游线和“罗伯克”旅游村,发展茶园观光旅游业,挖掘和发扬彝族特有的茶文化,发掘和提升罗伯克绿茶的品牌价值,在加强有机茶园建设的基础上,创建茶园旅游观光、茶叶采摘、加工品鉴体验和民俗文化体验及民间饮食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企业。


巍山游客

赵培荣

罗伯克茶我喝好多年了,喜欢喝不算,还自己来罗伯克茶山上旅游参观,每次来我都带回去很多。有些人听说罗伯克茶都是相当喜爱、相当爱喝,口感好,泡出来的茶颜色相当好,喝进去就是一股回味、清香,又还经泡,可以泡好几道,越喝越好喝,越喝回味越好。

南涧记者:奎银花 高雪美 报道

来源:大理电视台,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