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南安的茶叶有哪些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起猛了?福建茶叶六大“怪”!

一提起福建,

相信,茶叶是终究绕不开的话题。

这个山多地少的东南沿海省份,

有着1600多年的悠久茶史,

一直以来是中国茶业的“优等生”

单产、总产、茶树良种覆盖率、毛茶产值、

全产业链产值、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

中国驰名商标数量、茶叶出口额等多项指标,

年年领跑全国。

其实,

闽茶很优秀,也很“怪”!

梯田茶园是福建各茶区一道靓丽风景线

# “第一怪”

名茶最多

却没一个最能代表福建

不像

西湖龙井之于浙江

安化黑茶之于湖南

也不像

普洱茶之于云南

这些名茶都是最能代表一个产茶省的“省茶”

然而

在福建,却没有一种最具代表性的名茶

因为,这里是——

乌龙茶的发源地

红茶的发源地

白茶的发源地

花茶的发源地

中国六大茶类,仅福建人就发明了三类

加上绿茶,还有再加工茶类的花茶

成为中国茶类最多、最齐全的省份

武夷山九龙窠岩壁上的大红袍母树

至于名茶

更是灿若繁星

武夷岩茶(大红袍)、安溪铁观音、漳平水仙、

永春佛手、正山小种红茶、坦洋工夫茶

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福州茉莉花茶……

就算一天换一种喝

也能做到一个月都不重样

而且

很多都是“茗”闻世界的顶流

# “第二怪”

总是出“爆款”

每一款都赢麻了

坊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喝茶不喝福建茶,纵称老饕也枉然。”

福建,不仅名茶多

而且,从古至今,总是出“爆款”

唐代,福州的蜡面茶、方山露芽,建州的武夷茶

都是响当当的贡茶

源于唐末五代的北苑贡茶

更是宋代的“国茶”

元代宫廷也把御茶园设在了福建的武夷山

记载宋代北苑贡茶盛况的凿字岩,位于建瓯东峰镇焙前村

千年薪传,历久弥新

以茶为生的福建人

总是在不断地攀登茶味的巅峰

并在代代心手相传中,

练就了一手制茶好功夫。

在制茶的实践中

不断积累总结经验,且善于求新求变

问世于上世纪90年代的清香型铁观音

兼具绿茶“三绿”(干茶绿、茶汤绿、叶底绿)

及乌龙茶清香鲜醇

一上市,就硬核“圈粉”,火遍全国

清香型铁观音

由“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

演化而出金骏眉

引发了一场新的“红茶热”,至今方兴未艾。

福建省非遗项目正山小种

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梁骏德(梁天雄 摄)

“一山一味”“岩骨花香”的武夷岩茶

“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且具“三抗三降”保健功效的福鼎白茶

皆为茶叶消费市场的弄潮儿

还有

以乌龙茶高香品种制作的花果香红茶

吸收借鉴台湾白毫乌龙茶的大田美人茶等等

都是爱茶人们的心头好。

# “第三怪”

绿茶存在感最低

产量却是全省第二

绿茶

也是福建的一大茶类

然而,在乌、红、白、花四大茶类的光环下

它的存在感极低

同名茶云集的江南茶区相比

福建绿茶更是名不经传

不过,这并不代表它不优秀

南安石亭绿茶、宁德天山绿茶、

武平绿茶、霞浦元宵茶、龙岩斜背茶

周宁高山云雾茶、罗源七境堂绿茶……

霞浦元宵茶,跟春天赛跑的茶

尽管流量“茗”星,星光闪耀

但,绿茶产量却占到全省茶叶总产量的25.6%

成为产量仅次于乌龙茶的第二大茶类

制作绿茶的整形工艺(游庆辉 摄)

“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

茶为骨,花为魂。茶引花香,花增茶味。

绿茶与茉莉的共舞与交融,

成就了福州茉莉花茶的馥郁鲜灵。

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花茶制作技艺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成忠(1950—2023)

# “第四怪”

最懂茶也最懂卖茶

十个卖茶人八个出福建

“十个卖茶人,八个出福建。”

这句话,真不是吹的

福建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而且

似乎骨子里生来就有“敢拼会赢”的冒险精神

历史上,福建人就藉由

海上丝绸之路、中俄万里茶道等国际商路

泉州九日山摩崖祈风石刻群,见证了昔日泉州海上贸易的繁盛

把茶卖到了全世界

直至今天,以安溪人为代表的福建人

仍是中国茶叶销售大军。

全县120多万人口中,有80%从事茶相关的产业

30万安溪茶商,遍布全国各地的茶叶市场

开设茶店4万多家

掌控了全国50%以上的茶叶营销渠道

编织了一张密集且庞大的茶叶销售网络

安溪人不仅懂茶,更懂得卖茶(孙鲁蓉 摄)

从线下到线上

他们卖的不止于闽茶

而是全品类的各种名茶、好茶

所以,无论你到任何一座城市的茶叶批发市场

喝茶买茶时,最经常听到的一定是——

“f”和“h”含混不清的“闽普”

“有茶的地方,就有安溪人。”

# “第五怪”

功夫茶发源地

名气却不如潮州工夫茶

说到功夫茶

人们总是会联想到潮汕

潮汕工夫茶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

也是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殊不知

源头却是在福建

早在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的《漳州府志》就有记载:

“近则移嗜武夷茶……必以大彬之罐,

必以若深之杯,必以大壮之炉,

扇必以琯溪之箑,盛必以长竹之筐,

凡烹茗以水为本,火候佐之……”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漳州府志》中关于功夫茶的记载

这也是迄今为止功夫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这比潮州工夫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清·俞蛟《潮嘉风月》(1801年)

要早近1个世纪。

另外,漳州地区大量出土的功夫茶具也是力证。

比如,1987年7月,明万历(公元1573—1620年)

户、工二部侍郎卢维祯墓中出土了

“时大彬制”款鼎足式圆紫砂壶。

明·时大彬制款紫砂壶(漳浦县博物馆 供图)

另外,据统计

仅漳浦县博物馆内就藏有

自明清至民国的紫砂壶200余件

这些来自时间深处的古物,足以证明

漳州至少是闽南,乃功夫茶的发源地

时光流转近400年

功夫茶仍鲜活地存在于闽南人生活的每个当下。

# “第六怪”

茶店比米店多

喝茶跟吃饭一样重要

“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

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盅,雷打不动。”

这是福建人的一天。

都说“民以食为天”,

可是,闽南人却把茶叫作“茶米”

把喝茶看作跟吃饭一样重要。

漳州古城里,一位大姐在自家门前吃饭

手边放着茶具,随时喝上一口

而在每一座城市的街头巷尾

最多的也是茶店,绝对比米店多得多

喝茶,是一座城市最温情最暖心的问候

街头随处可见的茶店

游走街头巷陌,也常见街坊邻居们

在家门前围坐,泡茶闲聊

即便是上班族,

办公室里也少不了一张泡茶桌和一套茶具

喝茶讲究的人家中

还会专辟一处雅致的茶空间

不论是待客迎宾,还是谈事谈生意

福建人都会请你坐下先喝杯茶

漳州街头围坐喝茶的邻里街坊

一杯茶,瞬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此正是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闽茶怪不怪?

当然怪!

是——怪厉害!

你觉得福建茶叶还有哪些“怪”的地方?

欢迎留言给我们哦。

来源:茶道CN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张淑珍的茶树人生

我国的茶叶大多产自南方,处于北纬33°线上的商南,历史上并不产茶。共产党员张淑珍,大学毕业后扎根秦岭山区,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致力于南茶北移工作,成功让茶树在商南生根发芽,并通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让商南茶香飘四方,带动当地贫困群众依靠茶业走向富裕,成为商南茶的“常青树”。

扎根

1961年春,二十多岁的张淑珍即将从西北农学院毕业,这位来自河南省太康县的姑娘,在陕西历经几年的学习后,已经适应了大西北的生活。在她的心里,默默对于中华民族的父亲山秦岭产生了一颗敬畏之心。


张淑珍在茶园指导采茶

毕业分配时,她和恋人焦永才都有机会留在西安工作,不过焦永才却选择了大家都嫌条件艰苦而不愿意去的商洛。“你不是说打起背包走天下,哪儿需要哪安家,最艰苦的地方最需要人,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所学来改变它。”“祖国的山河无处不娇,关键在她的儿女如何去打扮她?”在焦永才的影响下,他们选择了偏远的陕南山区商南。

初夏,他们从秦岭北麓乘坐一辆拖拉机,经蓝关、穿秦岭、过武关,在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的山路上整整颠簸了一天半,才来到他们将要工作的地方。


张淑珍和爱人焦永才年轻时的合影

商南地处秦岭腹地,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过去当地群众经常用“九山半水半分田”来形容。在县里报到后,张淑珍被派遣到县农林综合站工作,而这里的条件比她想象的还要艰苦。单位安排她的第一项任务便是下乡搞林业普查,所到之处,乡亲一盘腌菜要吃几天,浆粑糊汤是招待客人的稀罕饭,这种极度贫穷的现状噬咬着张淑珍的心。不到一年,她褪去了大学生的模样,完全融入了当地的农村生活。在最艰苦的那段日子,张淑珍与焦永才举办了简单的婚礼,在商南安了家,扎下了根。

怎样才能让乡亲们解决温饱呢?既然土地少,那能不能在荒山上做点文章,张淑珍想到了引种,如果能引进一种经济苗木落根商南,把荒山变成金山、银山、宝山。这对改变乡亲们的贫困状况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一天普查回来,她将这个想法大胆地告诉了站领导。

很快,站里专门划分了一亩地让她做引种试验。刚开始,一切都很茫然,也不知道哪些经济树木能在商南生长,她就不断地尝试南树北移、北树南移。从1962年起,她栽种过桉树、油茶、文冠果等,但效果均不理想。

一次,县领导梅光华来站上调研,听说张淑珍在引种经济林木,便问她:“我在安康打游击时看到山坡有很多茶树,老百姓年年采茶卖,收入提高了不少,不知道茶树在商南能不能种植?”

梅光华的话让张淑珍眼前一亮,她决定试一试,并找来一本《茶树栽培学》开始了解技术要点。

春节过后,梅光华到安康开会,就用樟木箱子带回来200株茶苗交给张淑珍。看到这些茶树苗,张淑珍如获至宝,她小心翼翼地将茶苗栽进翻了好几次的试验田里,每天都悉心照料,希望茶苗能很快冒出新绿。然而,200株茶苗竟然无一株成活。

第一次失败了,张淑珍没有气馁。随后,她又托人买了300多株茶苗栽在西岗上。不料那年赶上大旱,也无一株成活。1964年,她又将700余株茶苗栽到捉马沟,茶苗不久也是整片整片地枯死了……。就这样,反复换地方栽种,茶苗反复枯死。她种茶的希望,也是一次次破灭。

“照书移栽,这咋都活不了呢?”历经屡次茶苗引种失败的张淑珍感到很是困惑。

是不是气候的问题?一段时间,她反复到气象局查阅了历史上有记录的气象资料,对当地的最低温度及持续时间、小气候条件等进行了一次全面地了解。然而,记载的数值均没有超出教科书标注的范围。

一次张淑珍到水沟乡普查,意外地在一家坟园里发现了几株野茶树。“既然生长着野茶树,说明这里种茶还是有希望的。”这个发现让她欣喜的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移栽不行,不妨直接播种试试!”丈夫焦永才建议她换个思路。

当年,她托人买了10斤茶籽,一颗一颗播在苗圃,并小心地在上面覆上一层薄土。白天她经常去地里转转,生怕鸟儿啄走茶籽,晚上她给地表上面盖上一层稻草,生怕茶籽被冻着。在她的精心呵护下,几十天后,疏松的苗圃地里萌出了一棵棵幼苗。“看到茶苗像娃娃一样探出头来,我的眼泪瞬间脱眶而出,真是激动。”2022年10月,谈起半个世纪前的一幕,张淑珍仍历历在目。

萌出土的茶苗对于张淑珍来说,就像是自己的娃娃。她每天早起晚归,到苗圃除草、松土、施肥,详细记录着每天的温度、湿度、光照。在她的悉心呵护下,这些茶苗将根深扎于土,茁壮成长。几年后,也就是1970年春,一丛丛茶树可以采茶青了。

清明前夕,看着茶树枝头冒出的一片片鲜嫩的叶子,张淑珍激动得几个晚上都难以合眼。天刚蒙蒙亮,她就背着筐子来到茶园,趁着晨曦的露珠,小心翼翼地用拇指和食指将一芽两叶掰断下来,生怕弄疼了它。张淑珍说:“采茶时不能用指甲摘茶青,那样会留下很深的颜色,会影响茶叶的品相,也会影响茶汤的味道。”

“明前茶”采回来后,张淑珍借用农民的土灶、炭火和铁锅,开始炒茶,由于担心头发会掉进茶叶里,她做茶时还专门裹上头巾。入锅杀青,出锅揉捻,晾晒烘干,最后又入锅翻炒、提香。对照着教科书,就这样成功制成了3.8斤茶叶。


张淑珍在茶园指导采茶

“那是我第一次制茶,茶叶喝起来有股‘青草味’,苦涩得很,但我的心里比吃了蜂蜜还甜,那一抹特殊的滋味,令我入口难忘。”张淑珍说道。

她满心欢喜地将这些茶叶分成均匀的30多份,用纸包好送到县上。而就是这30多包茶叶,佐证了茶树在商南扎根的艰辛。

发芽

商南也出茶叶了。这则消息在当时的县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张淑珍在茶园

1970年,省上组织全省茶叶技术干部到浙江绍兴上旺大队的500亩茶园进行参观考察,此行给张淑珍的启发很大,她开始思摸着如何进行规模性试验。

1972年,县上派她去参加全国茶叶现场会,在湖南长沙桃江县茶园基地参观考察后,进一步坚定了她搞规模试验的信心。那次回来后,茶叶在县上的支持下开始进行推广种植,张淑珍被确定为该项工作的技术负责人。“试验不等于成功,当时领导把这项任务交给我的时候,心里既激动却又感到不安,激动的是自己即将开始实现自己的愿望,不安的是不知前方的路究竟是否顺利,万一有啥问题,自己将如何面对党和政府?”2023年2月,张淑珍在和记者交谈时回想起当年的情景。

在县上的大力推动下,县城周边的几个人民公社很快行动了起来,而张淑珍则每天奔波于各个公社的生产大队,教大伙儿如何起垄、播种、施肥、管理幼苗。当年冬季,县上组织2万名劳力上山开辟了1万多亩茶园,并成立36个茶场。次年春季,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


张淑珍在茶园采茶

然而,一株幼苗要长成参天大树,注定要经历一轮又一轮风霜雨雪的洗礼,事情也果真同张淑珍所担心的一样。到了第三年,长得好好的茶树苗突然出现大面积枯萎、死亡,之前播种的茶苗,存活下来的不足三分之一。

目睹成片枯死的茶树苗,有人说“南茶北移”就是劳民伤财,有人说张淑珍不讲科学瞎折腾。一时间,各种流言蜚语迅速在县里传开。

“各个生产大队组织了那么多的劳力,占用了那么多的坡地,费了几年的工夫,这苗子说没就没啦,当时思想上的压力很大,面对大家的质疑我一时半会也答不上来,因为还没有找到苗子枯死的具体原因。”一片质疑声中,张淑珍没有选择退缩,她在想为什么有的茶苗没有枯死呢?“一个地方,它的气候是相同的,有的枯死了有的却好好的,我就琢磨着会不会是土壤在作怪呢?”

一个晴天,她叫上同事一起拿着?头和铁锨,连续跑了几个生产大队,在每个地方的茶园分别挖了不同的土,枯死茶苗根部的土装在一个袋子,成活茶苗根部的土装在一个袋子。然后带着这些土,再次翻越秦岭来到省城西安,请大学的老师给帮忙化验。

几天后,结果出来了,影响茶树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土壤酸碱度问题。

原来,商南土壤种类多,成土母质极为复杂,一道梁、一面坡上的土壤厚度和品质都不尽相同。而茶树是嫌钙植物,土壤中石灰质含量过大,它就无法成活。

“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我再次流出了泪水,是激动,是辛酸,是感激,还是高兴,自己都说不清楚,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次年,县上同意了她新提出的“避钙就酸”的茶园发展思路,一改过去连山连坡大面积种植的路子,而是顺应“鸡窝子”特点,宜茶则茶、宜林则林、林茶相伴、适者生存。

“一过春节,我就和几个同事反复在各个生产队跑,主要的工作就是检测土壤的酸碱度,凡是有高钙物的坡地,就叮嘱大伙儿绕开,凡有麻骨石土的坡地,就叮嘱大伙儿合理密植,几个月就忙这一件事。”那段时间,西北大学和省植物研究所的教授,一见到张淑珍,就知道她又是来化验土壤了。


张淑珍在茶园查看茶叶

那年,大伙儿重新播种的茶园相继萌发出新芽。1976年,商南县全县播种茶园面积超过2万亩。

然而,接下来事情也并不是一帆风顺。1976年11月,商南县遭遇了历史上少有的低温天气,当年新种植的茶苗几乎全被冻死。看到原本精精神神的茶苗,一下子耷拉着脑袋,张淑珍手握着茶苗,两眼泛着泪花,心疼地坐在茶园里一声不吭。

已经借调到省城工作的焦永才听说爱人整天没精打采,便回来安慰她要相信自己,不要因为一次极端天气的影响而灰心。看到张淑珍想像茶树一样决心要扎根商南,焦永才就再也没有回到省城,而是选择在商南留下来继续陪伴爱人工作。正是由于爱人焦永才对她长久地默默支持,才造就了她与茶叶的一生情缘。

次年春,张淑珍和大伙儿又重新补种了茶苗,而那次低温之后商南再没有出现类似的极端天气。短短几年工夫,商南便建成36个茶场。当时,一盆茶叶鲜叶能换一袋面,茶叶有了收益,大伙儿种茶的积极性也逐渐热了起来。

1979年,张淑珍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天,她庄重地在笔记本的第一页写下了“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并在内心萌发出誓将一生奉献给商南茶业的坚定信心。

飘香

茶树的栽种仅仅是茶业发展的第一步,要想产出真正的好茶叶,制茶环节相当重要。在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这六大茶类中,每类都有其不同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领。


张淑珍在茶园

那时初生的商南茶,既没有传统的制茶经验,也没有现代制茶技术的普及,单就杀青这一关,就很难跨越。刚开始,炒制出的茶叶青草味总是很浓,口味也不是很好。如何突破制茶的技术屏障,让商南茶能为大众所接受并能够走向市场,成为摆在张淑珍面前的又一道关口。

“我们先从绿茶制作工艺入手,抽调了一批技术人员组成试制小组,从杀青到揉捻,再从揉捻到干燥,三道工序一次次反复地试验,每制一包都对锅温和杀青的时间做了详细的记录,然后再泡上一杯,逐个进行比较。”一天下来,张淑珍的10个手指头常常被烫起“亮泡”。

“后来我们就发现杀青是制茶的关键,茶叶口感好不好关键在杀青,而杀青一方面是要控制好锅温,另一方面就是要控制好时间,时间长了也不行,时间短了也不行。”

十次、一百次,一千次,……仅仅杀青这一个环节,她反反复复尝试,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总结,终于找到了适合商南茶的杀青手艺。而一番苦功也终于研制出韵味久长、浓香回溢的商南名茶——商南泉茗,并在中国西部名优茶促进会上获得“陆羽杯”大奖。

1980年,张淑珍走上商南县林业局茶叶站站长岗位,作为全县茶业的领头人,她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时值改革开放初期,茶叶的销售还延续着计划经济的老路子。供销社茶叶卖得好,茶农得到的利润却不多,茶叶卖不动,供销社就没有了收购的积极性。

1984年,商洛地区供销社春季收购了20000斤商南茶叶,到冬季还积压在库中。茶叶价格走低,茶农挣不到钱,很多人开始打起了退堂鼓。这一切让张淑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来,张淑珍找到供销社,折价回购了积压的20000斤茶叶,带着全站职工,用报纸卷装成筒,走街串巷卖茶。不料,两个星期茶叶就全部卖出了,除了上缴国家600元税金外,站里还净赚了5000元。这件事给了张淑珍极大的触动和启发。

“通过这件事儿,我发现商南的茶叶卖不动的症结是产销脱钩,当时就想如果能成立一个茶叶销售公司,把农户的茶叶组织起来直接面对市场,不就减少了中间环节,增加了茶农的收入。”

张淑珍很快便把这个想法交给茶农,征求他们的意见。几天后,36份要求加入茶叶销售公司的申请书接踵而来。1985年3月,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成立,开始探索茶农种茶、茶场初制加工、联营公司精选包装销售的茶业发展新模式。


张淑珍在茶园指导茶农采茶

同一时间,张淑珍和茶业站20多名职工自愿丢掉铁饭碗,将茶叶联营公司和茶场、茶农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大胆地走向市场,和农民们一起种茶、制茶,寻找销路。

为了引导当地农民制好茶,每到采茶季节,张淑珍都事必躬亲,一个茶场挨着一个茶场,给乡亲们示范操作,教大家制茶要点。收获季节,她披着晨露钻进茶林,亲自采摘,以身施教,炮制时刻,她站在高温炉前,动手操作。

听村干部说村里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学种茶,富水镇茶坊村赵力本的爷爷做出了一个决定,将自家田里的小麦挖掉,种上了茶。此后,他们一家三代都成了种茶人。

起初由于不懂种茶,赵力本家收获的只是稀稀疏疏的茶苗。听说张淑珍在村子里搞培训,赵力本爷爷就成为了培训班的一员。

改革开放前,农村条件比较简陋,各方面工作都是纯手工制作。赵力本说:“没想到,张站长是真的教,从播种到采收、摊晾到揉炒,再到包装,一遍一遍地讲解和示范,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随问随答’。”这也成了当地农民学习技术的保障。

村里的茶园可以承包后,赵力本家便把承包的茶园从100多亩扩大到200多亩。现在每年都在承包的茶园里采摘春茶,然后包装好后自主销售,一年净收入10万元左右,家里的经济更宽裕了。

赵力本说,茶厂平时固定工人有十来个,采茶旺季需要招工40多人,每人一天100到200元,他不仅自己挣到了钱,还可以帮助乡亲们,一举两得。

看着茶农腰包越来越鼓,许多群众坐不住了,纷纷拿出自家承包的荒坡,到茶业联营公司要求“入伙儿”,家住富水的柯长江便是其中一位。

乡亲们愿意种茶,这当然是好事儿。张淑珍专门去他家承包的坡地里化验了土壤,给柯长江提供了茶籽和技术,还配备了技术员,当年他家承包的110亩荒山光茶苗就种了60亩。

“茶树到第七年开始大量采摘茶叶,采摘好后,联营公司派人上门来收购,我们种起来放心,一年利润八百多元,收入非常可观。”柯长江说。

后来,柯启林接了父亲柯长江的班,将110亩承包山都种上了茶树,每年下来能赚七八万元,效益非常明显。此外,每年到采茶时期需要雇60多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附近的群众,一个采茶期下来有的家里也能挣上一万多元。

“在张阿姨的帮助下,我们一家子都学会了种茶,在自己家门口有了稳定收入,日子越过越好。”柯启林说道。


张淑珍在车间指导工人制茶

不到10年时间,原来和张淑珍一起丢掉“铁饭碗”的职工年收入超过万元,多数人住进100平方米的家属楼,与商南县茶叶公司联营的茶场达到120多个,公司产值一下子由原来50多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与此同时,茶农们在茶叶联营公司的带动下,人均增收达到了5000元。跟着张淑珍种茶挣了钱,群众心里个个乐开了花,而张淑珍的名字,也同商南茶一样,口口相传,香飘万里。

常青

眼看茶业发展越来越好,不幸却突然降临到张淑珍身上。

1989年10月,张淑珍去汉中调购茶籽的途中突然感觉身体不适,结果被查出患了右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面对诊断报告,她一下子惊呆了,内心简直无法接受。

在丈夫的安慰下,她的情绪逐渐恢复平静,开始正视这无情的事实,思考治疗事宜。手术后,大量的化疗药物带来的不适和副作用,无时无刻不折磨着张淑珍的身心,尽管如此,她还是以坚强的意志撑了下来。

彼时,正值种茶高峰期,张淑珍还一直放心不下商南县茶业站的工作。有一天,副站长刘保柱带着同事去看望张淑珍,刚走进病房,她就坐起身急忙问道:“茶籽发放了吗?地块选好了没?”看着眼前因为化疗,头发、眉毛都掉光的老站长还在关心工作,刘保柱眼眶瞬间湿润。

出院时,医生反复叮咛回家后要静养,可是张淑珍一回到商南,就一心想着去茶园看看。儿子焦岩飞急忙出来阻拦:“你现在还需要静养,先别操心茶园的事。”但张淑珍执意要去。实在没办法,焦岩飞只好和姐姐搀着母亲一起上山。

1994年,张淑珍又遇到人生另一个打击,爱人焦永才被查出肝癌晚期。她陪老伴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79天。“我走后,你就把我埋在你种的茶园旁吧,你这一辈子把种茶这一件事做好就行。”临终前,焦永才给张淑珍留下的这一句话,支持她走完了余生。

丈夫离开后的时间,对茶叶的研究成了张淑珍的主要精神寄托。

2001年,她带领茶叶科研小组成功研制出了“商南仙茗”,2008年“商南仙茗”获得中国(西安)茶业文化博览会金奖。为了进一步提高商南茶的品质,她多次带着同事到福建、安徽学习乌龙茶、白茶的栽培技术,在试马镇建立无性系大棚育苗基地,大大地提高了茶叶产业化水平。


张淑珍在茶园查看茶叶萌发情况

商南乌龙研制上市之后,张淑珍已经70岁了。为了适应市场的多种需求,特别是为了给中老年人研制一种保健类茶,她再次带人到泾阳学习茯茶制作技术,经过7年的努力,产品终于研制成功并远销上海、广东等地,受到中老年消费者的好评。

在她的推动下,商南茶陆续研发推出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五大类多个品种,使昔日的商南绿茶一下迈入“名茶”之列。商南也因茶而闻名,成为中国茶叶百强县。后来经张淑珍提议,商南首个“茶叶节”应运而生,成为陕西省第一次以茶叶命名的节日。四年后,商南县推出了“旅游茶叶节”,“商南茶”成为商南县旅游的一大品牌。随后,一条积淀着茶文化的茶艺街出现在商南县城,成为商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16年,79岁的张淑珍从茶叶联营公司退休。虽然卸下了她担任了30多年的总经理职务,但她对于商南茶的研究却没有因此而停止。次年,张淑珍筹备成立商南茶叶研究所,虽然精力日渐衰退,可她的热情并没有衰减,历经一个甲子的茶叶研究,使她成为商南乃至商洛茶业发展的核心人物。


尽管已年过八旬,张淑珍依然坚持学习茶学知识。

“为人民服务不讲年龄,我年龄虽然大了、身体老了,但我还是要跟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使群众能在茶叶生产中更快地提高经济效益,更多地富起来,享受幸福的生活。”退休后,张淑珍将几十年来研制的商南泉茗、仙茗、双山白茶、商南乌龙、商南茯茶的制作工艺整理成册,加快制茶技术的传承与推广。

上茶山、进茶场,释茶道、解难题。耄耋之年,在人们的搀扶下,张淑珍还时常在商南县大大小小的茶场、茶叶公司走动,不遗余力地为茶农们传经送宝,为茶企把脉问诊。她将自己毕生的务茶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后生晚辈,惠及后人,许多茶农、茶企都因张淑珍的指导而增收增效。


张淑珍向记者讲述种茶的故事

历经60年的发展,昔日的荒山上早已满山茶绿,如今的商南茶已经在全县大部分乡镇普遍开花,茶产业已成为商南县产业脱贫的支柱产业、观光旅游路线上的一张新名片、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目前,商南县建成茶园25.5万亩,年产茶叶8000吨,产值达到12亿元。

2024年元旦,张淑珍在她热爱一生、扎根一生、奉献一生的商南县走完她最后的人生路。

择一事,精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60多年,在秦岭大山里,张淑珍种的是茶,献的是心,留的是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则好比这常青的茶树,永远根植于当地群众的心中。

(记者:张永罡孙黄荣张矛王秦禹)

张淑珍同志简介

张淑珍,女,1937年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1961年在西北农学院毕业后参加工作,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商洛市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商南县茶叶站原站长。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扶贫状元、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三秦楷模”等荣誉,党的十三大、十四大代表。2024年1月1日因病逝世,享年86岁。

来源:商洛新w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第十一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发布会答记者问

8月24日,人民网、新华网、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封面新w、中国茶产业周刊等40余家媒体参加“第11届四川茶博会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小余,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农产品加工二处二级调研员徐茜,乐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志,四川省供货商商会会长、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组委会主任杨晓林分别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特色产业发展处处长杨彪主持。

新w发布会现场。本刊记者 彭慧 摄

人民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要统筹实施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请问:川渝两地在茶产业互动发展方面将有哪些具体举措?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小余:习近平总书记爱茶、懂茶,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14次为茶代言,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川视察指导提出,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弘扬茶文化优势、做强茶科技支撑、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茶产业是川渝最具文化底蕴、最显地域特色、最有发展优势的特色产业之一,因其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助农增收直接,比较能够集中体现建好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的“现代”与“高效”的要求。川渝地区茶历史同脉、文化同源,是公认的茶文化发源地,也是川渝茶产业最鲜明的内涵特征和最大的发展优势,川渝深化协作,共同做强茶产业潜力巨大。

本届茶博会,重庆组织了大足、永川、黔江、武隆、城口、开州、秀山、云阳县、南川等区(县)的20余家品牌企业,携巴味渝珍、永川秀芽、秀山毛尖等区域公共品牌及一批优质茶叶品牌,50多个茶叶单品参展,将在茶博会上精彩亮相,也将对我省的茶叶市场、茶馆、茶文化机构、茶消费环境等考察调研,推进重庆茶企的品牌宣传和市场拓展。

川渝一家亲,近年来,两地在举办活动、开展对接、文化互动方面有深层次的探讨,川渝两地交融互动、共促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

9月3日,茶博会组委会还将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茶馆峰会”,邀请川渝相关协会、茶馆、知名茶企代表及营销专家、茶文化专家等共商川渝茶馆业发展大计,为涉茶产业的市场拓展谋篇布局,做强产业链,深入推进川渝农业和商贸领域的合作,共促川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记者:茶博会作为川茶产业展览展示开拓市场的重要平台,经济和信息化厅结合职能职责,如何做好川茶产业这篇文章,推进精制川茶企业加工现代化,助推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农产品加工二处二级调研员徐茜:首先感谢大家对川茶产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对本届茶博会的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我省将精制川茶产业纳入五大支柱产业中的16个重点领域大力培育,围绕园区建设、企业培育、项目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精准施策,推进精制川茶企业加工现代化,提升精制川茶市场竞争力。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精制茶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5.8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利润总额18.1亿元,同比增长14.6%。

一是加快推动茶叶园区建设。围绕川西名优绿茶、川东北富硒茶、川南早茶工夫红茶以及川中茉莉花茶产业集中发展区,全省共建成14个以精制茶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以示范园区创建为抓手,认定了蒙顶山茶产业园、峨眉山经开区、筠连经开区等3个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总结一批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带动全省茶产业园区建设。

二是加强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实施中小企业“育苗壮干”梯度培育行动,做优做强“专精特新”茶企,落实“小升规”企业培育工程,认定20家精制川茶自动化清洁化示范企业,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9家,高成长性企业12家,认定8家精制茶加工企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三是加快推动清洁化自动化改造。坚持抓好技改促提升,支持企业开展以产品换代、生产换线、智能改造,在全省茶企中持续推广清洁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改进茶厂设备,名优茶加工水平和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目前全省已建成连续化、自动化茶叶生产线1800余台套,名优茶机制率达到90%以上,70%以上的大宗茶实现不落地加工。近三年支持精制川茶加工企业技改项目20多个。

四是加快推动产业链延伸。鼓励茶企加快研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犍为县茶企开展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研究,研发了“浓香、清香、熟香、兼香”四种不同香型的茉莉花茶,成功开发了茉莉花酒、茉莉花浸膏、茉莉花精油等茉莉花衍生产品,延伸了产业链条;川茶集团等企业充分利用茶叶精制加工中产生的副产品加工茶饼干、蛋卷、茶含片等茶食品,雅安藏茶开发“天路牌”藏茶精华液等保健饮料,提高了茶叶综合利用率;米仓山茶业探索简化、方便、新颖的包装方式,与动漫IP联名设计套装吸引年轻消费者。

五是支持川茶+川酒川水组团开拓市场。茶酒产业是四川具有突出比较优势和鲜明地域特色的两个重点产业,也是省委省政府着力培育的集中体现以工带农、工农互促理念的两个重点产业。我们积极推动川酒川茶深度合作,特别是利用名酒企业的渠道优势、品牌优势,带动茶企开拓市场、做强品牌,实现共赢发展,连续几年组织茶企参加川酒全国行活动,通过产品展示、茶艺表演等多元方式对外展示精制川茶形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川也是水资源大省,川茶川水组团开拓市场是推动产业壮大发展的新路径,今年我们在甘孜海螺沟举办了“四川好水”品牌推介会,组织精制茶企业代表参展,现场展示用四川好水泡四川好茶。

今年的茶博会,我们邀请了一批川酒和川水企业参展,充分展示好酒配好茶、好水泡好茶的理念,其目的是探索川酒川茶川水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流量互引、渠道共享,共同擦亮“川字号”金字招牌。同时我们还推荐了不同类型的企业参展,希望推动川茶产业创新发展思路,做长产业链,补齐短板,为进一步促进茶业经济发展,助力稳经济稳产业链供应链多做贡献。

下一步经济和信息化厅将着力提高精制川茶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加大融合发展力度,围绕龙头企业培育、项目建设和市场拓展,认定一批乡村振兴带动力强的茶叶重点标杆企业,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力度,组织工业设计服务机构为茶企业提供产品包装设计服务,加快推动四川由茶叶大省向茶业强省跨越。

四川日报记者:请问张局长,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乐山茶产业发展成绩和优势。还有就是四川茶博会乐山主题市活动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乐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志:

一、乐山市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点。

品峨眉山茶,享乐山乐水。乐山幅员面积1.27万平方公里,辖11个县(市、区),户籍人口348万,拥有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东风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市森林密布,雨量充沛,处处山峦叠嶂、云雾缭绕、胜似人间仙境,绝佳的种植环境、精湛的制茶工艺,成就了“峨眉山茶”扁平直滑、嫩绿油润、清香高长、鲜醇甘爽的纯正品质。

一是“峨眉山茶”历史悠久。乐山产茶史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是中国茶叶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东晋《华阳国志》记载“南安、武阳皆出名茶”,南安就是现在的乐山。峨眉山作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茶文化与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共存发展,唐、宋时期,峨眉山茶成为皇室贡茶,1964年,陈毅元帅与峨眉山僧人对弈品茗时,见杯中茶形似竹叶,赐名竹叶青。

二是“峨眉山茶”产业兴旺。乐山市围绕“一核两带两区”的产业发展格局,以峨眉—夹江50万亩高质高效茶叶产业带、犍为—沐川—马边80万亩绿色生态茶叶产业带,打造峨眉山“全国高山绿茶产业核心区”、夹江“精制川茶出口引领示范区”以及犍为“全国茉莉花茶产业优势区”。全市茶叶种植面积139万亩,干毛茶年产量14.5万吨,综合产值260亿元。“峨眉山茶”品牌价值达41.76亿元,成功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

三是“峨眉山茶”秉承创新。我市连续与中茶所、省茶科所、川农大搭建合作平台,成立博士工作站5个,完善“峨眉山茶”“出口绿茶”“犍为茉莉茶”等系列标准14个,培养“中国制茶大师”2人,获得茶叶相关专利213项。建成了“四川省茶树品种繁育推广中心”“西南茉莉花良种繁育中心”,先后选育了“峨眉问春”“紫嫣”等9个茶树(茉莉花)新品种。开发速溶茶、茶食品、茶饮料等系列精深加工茶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二、主题市活动特色和亮点

在农业农村厅的统一部署下,我们有力有序推进乐山主题市活动筹备工作。

一是设置独立乐山专馆。在3号馆内设置乐山主题市馆3000㎡(3号馆展示展销区只安排乐山主题市布展,此举乃茶博会首次),采用“序馆+区县馆+企业馆”布局。序馆400㎡,作为乐山主题市综合展示区域;区县馆1800㎡,展示区县茶产业发展特色优势(峨眉山-高山绿茶、犍为-茉莉花茶、夹江-出口绿茶,沐川-紫茶,马边-彝茶);企业馆800㎡,竹叶青公司、峨眉雪芽公司各400㎡,宣传推广企业品牌。

二是茶叶地方标准发布。9月1日下午高端绿茶高峰论坛上,将发布“峨眉山茶”地方标准。2009年“峨眉山茶”获得原国家质监总局地理标志保护,成为乐山茶叶的区域公用品牌,《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茶”地方标准(修订版)》,于2022年8月1日正式实施,总结提炼了“峨眉山茶”种植、加工、检验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构建起由保护范围、产地环境、加工工艺、感官品质、检测标准、包装运输等方面组成的“峨眉山茶”标准体系,涵盖了从“种子”到“杯子”的所有环节。

三是院地合作协议签署。在论坛上,乐山市人民政府将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签订《乐山市“峨眉山茶”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顾问关系,在培育茶叶生产主体,开展茶叶生产技术培训,提升茶叶加工工艺,延伸茶叶全产业链,宣传推广区域公用品牌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四是百万大礼促销活动。在茶博会期间,开展购“峨眉山茶”享百万大礼促销活动,派发让利促销券2万张,竹叶青为代表的乐山茶企承诺在乐山馆内采购茶叶产品将享受8.5折优惠,点燃市民购买“峨眉山茶”的热情,增强四川茶博会吸引力。

封面新闻w记者:本届茶博会的疫情防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四川省供货商商会会长杨晓林

在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基础上,本届茶博会将按照国家、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第一,严格管控入场人员:7天内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10天内有港台地区和国外旅居史的人员,来(返)川观众未落实“入川即检”及展会相关要求的均不得参展参会;

第二,参展参会人员做好入场码实名登记,健康码、场所码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查验,人脸比对,手掌消毒,红外测温查验等;

第三,我们对参展企业和参会人员做了梳理,中高风险地区的企业及人员参会不作邀请或劝退。

第四,组委会还将做好场地消杀及高峰限流等疫情防控工作。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

【记者】彭慧 王亚平

来源:中国茶产业周刊,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