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民歌六碗茶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为什么要普及茶知识,茶在中国文化中为什么那么重要?

古时文人有"琴棋书画诗酒茶"七件宝。国人从何时开始饮茶,尚无定论,但从西汉时,已有关于饮茶的文献记载。不管是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茶除了其本身的饮品价值,和其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之类的养生、药用价值之外,还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一、茶的饮食文化内涵

唐代以前,烹茶一般会加入芝麻、食盐、瓜仁、桃仁等佐料,茶膳也是由此而来。用茶来料理美食,取茶叶的清香,使茶与食物完美结合,为菜肴锦上添花,成为茶香满溢的茶膳。茶膳包括茶菜、茶点、茶汤。要把"茶"与"膳"完美地结合,成为"茶膳",就必须经过有心人的烹调,妙手撮合,再加以雕琢。

用茶来料理美食,尊重所选用的茶叶的特性十分关键,葱、姜、蒜等重味的作料很容易盖过茶香,所以一般粤菜和淮扬菜中才有传统茶餐。中餐最经典的茶馔莫过于淮扬菜中的"龙井虾仁"。龙井茶的清香中和了虾的腥味,就更鲜美,更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灵气"了。

茶叶入馔不只限于中餐,日本料理中也有,那多数是以抹茶制作的各种糕点。微微的苦配上低调的甜,可谓典型东方审美,有节制的优雅。欧洲人更加彻底,从茶叶进入他们的生活开始就已经将其单独搭配黑胡椒和海盐一起享用了。恬静淡雅、温馨醇和的玄米茶是一种日韩风味的绿茶饮品,它以糙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熟、滚炒等工艺制成的玄米与日式蒸清茶拼配而成,既保持了茶叶的自然香气,又增添了炒米的芳香,鲜醇适口,不伤肠胃。

茶粥也是值得一提的,它兼有茶、米之香。古典吴越方言中"粥"和"茶"的读音一样,可见人们对茶粥的喜爱。江南炎夏湿热,厨娘们取绿茶浓汁,加之粳米、白糖,以小火慢熬。粥成但闻佳茗清醇,粥香溢清,夏日炎暑便消一半。在上海浦江两岸,每日清晨至深夜,都有茶粥供应。有"豆粉茶粥""薄荷茶粥""藕汁茶粥""果奶茶粥""菜汁茶粥""鸡汁茶粥""什锦茶粥""菊花茶粥"等。

不仅中国人爱茶粥,日本人也有他们喜爱的"奈良茶粥"。奈良茶粥源自奈良东大寺取水节。茶刚从中国传入日本时,还属于贵重的饮品兼药品,只有级别高的寺庙得以品饮。当时东大寺的和尚用煮好的第一道茶来泡饭,第二道茶来加盐煮饭,施发善众。后来茶叶普及,民众也喜欢上了茶粥。奈良的茶粥色泽金黄,入口不腻,茶和米的清香合二为一。当地人吃茶粥喜欢配上"奈良渍"咸菜,这一粥一菜也成为地道的奈良早餐。

此外,云南的基诺族还保留着吃凉拌茶叶的传统习惯。其做法是把鲜茶叶揉碎了放到器皿中,加一点黄果叶、大蒜、辣椒、盐等辅料,再加入山泉水拌好。其味极为特别,兼有生食之菜的爽脆、茶的清香以及辛辣之味。

二、帝王的饮茶史

中国历史上,帝王饮茶的历史相当古老。从发现茶叶的炎帝,到痴爱品茗的康熙、乾隆,与茶结下不解之缘的皇帝,层出不穷。

南朝齐武帝萧赜遗诏中下令,葬礼从简,灵位前不得按惯例"以牲为祭",而是设一些饼、茶饮即可,并要求"天下贵贱,咸同此制"。隋《大业杂记》记载,有位和尚制造一种"扶芳夜饮"的茶饮给文帝杨坚喝。此饮采用一种叫"扶芳"的树叶,"夏日取其汁,微火炙使香,煮以饮,碧绿,色香甚美,令人不渴"。又据《隋史》记载,文帝梦见有位神人把他的头骨给换了,梦醒以后便一直头痛。后来遇一僧人,告诉他说"山中有茗草,煮而饮之当愈",文帝服之以后果然见效。宋徽宗赵佶酷爱饮茶,而且精于茶道。在北宋大观年间,他著有《茶论》一书,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

到了明清之际,茶叶无论在品类还是制作工艺上,都趋于完美。清代康熙皇帝喜茶,更为江南名茶碧螺春命名而留下一段佳话。史载,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杭州,曾四度到西湖茶区。他在龙井狮子峰胡公庙前饮龙井茶时,赞赏茶叶清香醇厚,遂封庙前十八棵茶树为"御茶",并派专人看管,年年岁岁采制进贡到宫中,"御茶"至今遗址尚存。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帝王饮茶史上最悲凉的一幕。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后,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愚笨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他一登上王位,就发生了"八王之乱"。太安二年(303),东海王司马越率大军挟持惠帝,向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发起猛攻。不承想在汤阴一战中,晋惠帝又被司马颖掠去。成了司马颖傀儡的惠帝,被挟持到了洛阳,然后又逃往长安。光熙元年(306),东海王司马越消灭各路反王,惠帝也回到了洛阳,被监禁起来,饮食起居大不如前。一夜,身边的臣子用瓦盂盛了一碗茶给惠帝喝,惠帝对此茶赞不绝口。其实,它不过是孤臣无以贡奉,不知从哪儿找来的一碗粗茶。残乱年代,困苦帝王,这碗茶应该是帝王饮茶史上最悲凉的一碗。

三、以茶代酒的故事

尽管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但是在隆重场合,茶的重要性还是无法与酒相比,最多在特殊情况下成为酒的暂时替代品。中国古代筵席有以礼待客的传统,对那些没什么酒量或滴酒不沾的宾客,主人一般会主动用其他饮品代替,如茶。

三国时期吴国第四代君主孙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却出乎意料地有"以茶代酒"的文雅之事。嗜酒如命的孙皓每次设宴,都让大臣们每人至少喝足七升酒。当时孙皓最敬重的文臣韦曜,学富五车,但酒量仅二升而已。孙皓便对他以礼相待,每次宴会暗中赐他好茶,让他以茶代酒。孙皓也由此开创了以茶代酒的先例。后世好茶者考证,孙皓赐给韦曜"代酒"的茶,应该是产于浙江的御茶。

晋时,饮茶者开始增多。刘琨是晋朝有名的大将,青年时代和祖逊为友,读书习武,上演了历史上有名的"闻鸡起舞"故事。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让北方匈奴人有可乘之机,他们大肆侵犯北方的并州、冀州一带。光熙元年(306),刘琨负责这几地的军事事宜,但抗击匈奴的军事行动失败。刘琨内心愤懑不安。自古有喝酒解闷的说法,刘琨则与众不同,他喜欢通过喝茶来发泄心中郁闷,而且一喝必是上等茶。

四、以茶祭神

我国以茶作祭,形式大致有三种:在盛茶器皿中注入茶水;供奉干茶叶;不用茶,仅用茶碗、茶壶等作象征。但也不仅限于此,明代的徐献忠在展现湖州一带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的《吴兴掌故集》中记载:"我朝太祖皇帝喜顾渚茶,今定制,岁贡奉三十二斤,清明前二日,县官亲诣采造,进南京奉先殿焚香而已。"当时南方一些名茶区,要在清明前把贡茶送到京城,而这些茶是用于皇室焚烧祭祖用的。

在我国民间,一些善男信女常用"清茶四(种)果"或"三(杯)茶六(杯)酒"祭天谢地,期望得到神灵的保佑。在中国古刹禅院中,常备有"寺院茶",且用最好的茶叶来供佛。据《蛮瓯志》记载:觉林院的僧侣,"待客以惊雷荚(中等茶),自奉以萱带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茶(上等茶)。盖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一些虔诚的佛教徒常以茶为供品,向寺院佛祖献茶。

在少数民族地区,以茶祭神更是习以为常。湘西苗族居住区,旧时流行祭茶神,祭祀分早、中、晚三次:早晨祭早茶神,中午祭日茶神,夜晚祭晚茶神。祭茶神仪式十分严肃,祭品以茶为主。云南景洪基诺山区的一些民族,每年夏历正月间要祭茶树,并口中念念有词:"茶树茶树快快长,茶叶长得青又亮。神灵多保佑,产茶千万担。"他们相信这样做会得到神灵保佑,使茶叶有好收成。

五、茶的道家文化内涵

道家是最看重茶的文化精神的。唐代喜饮、擅饮茶的著名道人就不少。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极为欣赏道士申元,甚至让自己宫中的侍女赵云容为申元侍候茶药。唐代《南部新书》中记载,唐肃宗曾赐给道士张志和奴、婢各一名。张志和为他们取名渔童、樵青,"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唐代最著名的道家茶人,应是女道士李季兰。李季兰和陆羽是好友,曾在德宗年间和陆羽、皎然在茗溪组织诗会。有学者认为,正是他们三人共同开创了唐代茶道格局。

在文学作品中,茶和道士之间的密切关系也无处不在。欧阳修在《送龙茶与许道人》中,写到他将当时非常名贵的龙团茶,送给了"来似浮云去无迹"的一位荥阳道士。元朝著名散曲家张养浩在泰山游玩,发现一道观中香茶怡人,写下了"鼎铛百沸失膏火,风水万里忘萍逢"的佳句。明朝藩王朱权,晚年时兼修释老,尤喜沉于茶道,以求达到"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的修身境界。晚清刘鹗,为写《老残游记》数次到泰山,对其风俗民情极为熟悉,开篇第一回写老残和其他人一起游道观,道人见客来,就"端出茶盒","大家吃了茶"。

道家人饮茶不似佛家执着于精神上的追求,也不似儒家饮茶需要一套数十种茶器且极为烦琐的礼仪。相对来讲,茶对于道家的养生意义更为重要。相传活了八百多岁的彭祖之徒丹丘子、黄山君,就是因喝茶才羽化成仙。虽然是传说,却可以从中看出茶的养生保健功能,至少在黄山君那个时代已被发现并利用了。

茶对养生的重要影响,甚至使古人认为,饮茶不仅能养生,还能让人成仙。服用草木果实之类的安全养生品,是道家人最想研究的课题。而茶有升清降浊、疏通经络的作用,正好可为道家练功所用。因此,从葛洪的《抱朴子》到陶弘景的《本草经》,道家人从药理方面研究茶是最认真的,而且成就斐然。

六、与茶有关的神话传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和酒最与众不同,它们似乎比其他饮食品类更容易被用来参与人神、人鬼之间的沟通。因此,说茶有几分仙气、神气、鬼气,也不算夸张。

陆羽在《茶经》中,就频繁引用《搜神记》、《续搜神记》等野史笔记类文献中的故事,展现茶与神鬼之间发生的故事。从这些传说产生的心理根源探究,可能是因为茶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太多益处,所以古人特别是名茶区的古人,心甘情愿以茶为崇拜对象。

中国茶区几乎都有和神仙有关的故事。比如武夷山崇安县星村有五株与众不同的茶树,茶叶成双出现,且形态一模一样,制成茶叶皆为上品。相传这五棵茶树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所栽,武夷人称"吕仙茶"。又如云南西双版纳的南糯山原本无茶,三国时期诸葛亮带兵至此,逢将士患眼疾,他便以杖击地,地生茶树,于是茶叶医好了将士们的眼疾。后来南糯山便有了名闻天下的普洱茶。当地人尊诸葛孔明为茶祖,每年孔明生日之际要饮茶放"孔明灯"。安徽的名茶太平猴魁茶,相传是两只得道的老猴赠给当地人的。如此传说,数不胜数。

七、吟咏茶叶的作品

在古代,出现过不少歌颂茶叶的歌,如唐代皮日休的《茶中杂咏序》中有"昔晋杜育有《荈赋》,季疵有《茶歌》"。这里所说的茶歌是指陆羽所做的六羡茶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此外,唐代还有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等。当然,茶歌来自生活,主要以民间创作为主。即便是文人参与,也只是由他们从民谣中整理再编曲,然后返回到人民中去。明清时期,杭州富阳一带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贡茶鲫鱼歌》。此歌便是正德九年(1514),由按察检事韩邦奇据民间的《富阳谣》改编而成。这首歌以当地茶农的口吻,通过痛彻心扉的质问,表现出对采办贡茶和贡鱼所受到的侵扰。韩邦奇也因为为民请愿反对进贡茶叶而触犯朝廷,被治以重罪。

另一类茶歌,是茶农和茶工自己创作的民歌或山歌。如清代在江西流传的茶山歌,其歌词非常有民间生活气息,如:"茶叶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赛过鸡。"

古时咏茶的诗也不胜枚举,但在唐朝之前,文人诗作中提到茶的只有四首:晋代孙楚的《出歌》;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左思的《娇女诗》;南朝宋王微的《杂诗》。其中,"洛阳纸贵"的左思,在其五言叙事长诗中,描写了两个豆蔻年华的小女孩,她们天真烂漫,在花园中追打嬉戏。游戏得口渴了,便急着烹茶以饮。为了更快喝到茶,她们"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诗中的鼎是一种用来煮茶的三足两耳食器,但并非专门煮茶的器具。因为唐代以前茶器常常是与酒器、食器混用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南朝女文学家鲍令晖的《香茗赋》。鲍令晖是著名文学家鲍照的妹妹。她出身贫寒,却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文献记载她有《香茗赋集》一书传世,遗憾的是今已散佚。古代诗歌总集《玉台新咏》也收录了她的诗作。艰难生活的历练,促成了鲍令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也让她留下了不少诗文佳作。诗论家钟嵘夸赞:"令晖歌诗,往往崭绝清巧。《拟古》尤胜,唯《百愿》淫矣。"可惜她的作品仅存诗七首,都与茶无关。她在《香茗赋》中究竟如何写茶,后人无从知晓,实乃一大憾事。

注: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或不应无偿使用,请联系删除。

岳西茶俗(上)

客来敬茶

中华大地,数千年文明,孕育出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民俗风情,茶俗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我国尚礼,自古就有客来敬茶、以茶留客的优良传统。

在岳西,以茶待客是最普及、最寻常、最深入人心的生活礼仪。无论谁家,也不论家境如何,一年四季,家里始终都会备一些上好的茶叶,作待客之用。城镇人家的茶叶,大体是购买的,农村家庭基本属于自产。因为是山区,全境宜茶,家家户户都有种茶的习惯。过去主要是黄小茶、小茶(毛峰)、松萝茶、兰花茶、黄大茶、绿大茶、茶末;现在主要是翠兰茶、炒青,也有部分红茶。

岳西人好客,茶为最好载体。在外好友相逢,少不了聊聊境况,谈谈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握手告别,说得最多的肯定是:“有空来我家喝茶”,“好的!”然后相对会心一笑。如果宾客临门,主人都会面带笑容,邀其入座,主人的家属,会立即洗涤杯盏,冲沏茶水,敬上一杯香茶。

在会客中,主人一般讲究“斟、端、请”。因为茶是烫的,所以不能满溢,免遇烫手尴尬,七分杯即可,“茶斟七分,留下三分是人情”,这是斟茶要领。

杯泡绿茶,主人要以右手托杯底,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躬身微笑相递,说“请用茶”,喝去多半,要及时为客人续水,待客人走后,再收拾洗涤茶具。做客饮茶,应留意“接、端、饮”,饮茶人宜双手接杯,道声“谢谢”,再端杯细啜,赞主人“好茶”,不能手舞足蹈,狂喝暴饮。否则,都会被认为是轻慢或“不晓得事”。

早年的岳西乡下还有“烧茶”、“拿茶”礼俗。新女婿、亲家、亲家母、亲娘舅或者其他贵客来家,敬茶之后,正餐之前,还要给客人“烧个茶”:几只煎鸡蛋、少许肉片或一只鸡腿,上面堆上满满的挂面。因为蛋荤贵重,精明的客人,会只吃上面的面,留下蛋、肉、鸡之类,说吃饱了,以便主人用这些再去招待其他人,撑脸面。正餐开始,有些女主人还会客气地说:“大老远来的,一定饿了?”客人也会应声答:“不饿,刚刚吃茶的哩!”。拿茶,是家里有了喜事,邻居亲朋带上礼品上门祝贺。喜事不同,礼品有别。姑娘出嫁,一般是十几只红鸡蛋(双数),小孩三朝或满月,是红鸡蛋加三尺“兜兜布”,做寿则是红鸡蛋加长寿面。这些礼赠待客行为,本身并不含茶,但岳西人世世代代都称之为“茶”。

岳西的“客来敬茶”,还包括无分亲疏,不抱势利。过路的,做买卖的,素不相识上门讨盏茶喝,自不必说是有求必应,就是在家门口随便坐坐,歇歇伙,热心的大爷大妈,也会主动上前招呼,问声:喝茶不?如果某人生性古怪,有人上门不叫坐、不上茶。背地里肯定就会有人讥笑:这家人是“客来扫地,人走烧茶”,或者直言“这家伙不赫显(不咋样)”,或“这女人不停当(不贤良)!”

戏采茶

“三月春风催嫩芽,村庄少妇早当家。残灯未掩黄梁熟,枕边呼男起采茶。”这是在大别山区广为传唱的民歌。

“戏采茶”是岳西源远流长的文化习俗。有两方面义含,一是普通茶农以采茶为乐,以茶事为“戏”(玩),在山上家中,边采茶做茶,边戏耍歌唱,怡情解乏;二是由艺人在特定场所进行的以茶为主要内容的表演,如唱茶歌、演茶戏、跳茶舞、舞茶灯等。

茶歌大体有三个来源,一是由谣而歌,即先有民谣,经文人改编配曲再返回民间;二是由诗而歌,就是以文人的诗歌作品直接配曲形成;三是源于草根,完全由茶农茶工自己创作并传唱。

在茶乡,采茶关乎家庭一年的生计,自然是大事也是喜事。大地春回,茶芽竞发,茶农心里也充满了希望与喜悦。每天天刚蒙蒙亮,乡村男女就手提茶篮,走出家门,呼朋唤友,上山采茶。往往第一个上山的会放开歌喉唱一首《采茶歌》:日出啊哈,东方哎,霞喂满啰嗬,未见啊茶友哎,到呀么到山前啰!玉枕啊嘟罗账哎,春喂春意足啊!快采香茗,呵呵去卖钱啰啊,去卖钱啰!朋友快快哟上茶园啰啊!

只要一人开头,和歌的遍地都是,歌声此起彼伏,真的是“一人唱,众人和,香茶满箩歌满坡”,平日宁静的山山岭岭,顿时变成歌的海洋,清苦的劳动,也瞬间成为美滋滋、甜蜜蜜的愉快体验。清嘉庆年霍山知县潘际云的《春山采茶歌》就用诗记录了当时的景况:“霍山之峰三十六,仙草时时长空谷。……松风吹处闻茶歌,山山相应清且和。”(岳西建县时,约1/4土地由霍山划入。)

至今在安徽岳西茶区广为传唱的古茶歌还有很多。如《人间恩爱有几多》:“郎唱山歌妹来和啊,茶棵树下哎会情哥啊,郎情姐意歌声好喂,金童玉女呀渡银河啊,渡银河,人间恩爱有几多!”

又如《昨日无事到姐家》:“哥:昨日无事到姐家,端碗茶来端碗粑。不喝茶来不吃粑,我从小姐讨鲜花。姐:我家鲜花现也有,一怕爹娘二怕妈。三怕下半年到婆家,四怕明年生娃娃。哥:心肝姐姐莫焦心,随身带有药草根。吃了一口并两口,吃了三口永不生。姐:心肝哥哥奴的人,你的说话不中听。我在娘家靠父母,我在婆家靠儿孙。没有儿孙靠何人?”

艺人表演的“戏采茶”不受季节限制,文化意味更浓,主要演唱的是《采茶调》、《采茶戏》。《采茶调》由采茶、倒采茶、盘茶、贩茶组成套曲,唱词均以十二月联叠形式呈现。演唱方式有单曲或多曲散唱,也有作为传统剧目岳西高腔《采茶记》情节出现,边唱边舞。因区域不同、艺门有别,岳西《采茶调》也有很多个版本。

在岳西民间,还有很多人把当地上演的传统剧目,统统称之为“采茶戏”,歌舞统称为“采茶舞”,剧舞的演出,叫“戏采茶”。“戏采茶”中的茶舞十分优美,一般伴随鼓乐响起,由茶婆(丑扮)手擎一茶枝在前,众茶姑(多为八位)挑茶篮后随,走团场,编“8”字,边舞边唱。唱词清丽,舞姿曼妙,引人入胜。往往一处演出,远近数十里的村民都会赶来观看。

“戏采茶”发端并传承于乡村,是真正的“草根”文化,最受茶乡农民喜爱。在今天,如果我们于清明小满间的茶季,或在元宵庙会传统节日,或在喜庆、农闲时候,走进岳西,依然可以遇见“千门万户议茶事,欢天喜地戏采茶”的盛况。

茶饮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茶,对于大部分岳西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料,是愉悦心志、沟通情感的重要介质。

岳西人对茶的消费,大致有品茶与喝茶两种方式。在日常,大抵是“喝”重于“品”,以喝为主,有时也兼而有之。单纯品茶,只有在雅集、表演,或某种仪式等特定场合出现。

品茶,重意境,把茶饮活动看作是一种艺术欣赏和精神享受,在“品”字上下功夫:“三口方知味,数番才动心”。讲究的是色、香、味、形,注重的是茶、水、器、境。往往是通过细细品啜,徐徐体察,观其形、察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享其韵,使感情得到陶冶,精神获得愉悦。

喝茶,主要是为了清凉解渴,调节体温,满足人体对水份的需要,也有习惯使然。表现出的,有的是粗犷野性,大碗急饮;有的是小盏轻濡,徐品慢酌;也有的是读书、工作或闲暇之余,率性而为,无有定式。

喝茶人中,不少人茶瘾很大,日泡三道,而且道道浓酽,甚至苦涩,才觉得过瘾。有的老人,一生嗜茶如命,每天清早起床,第一件大事就是一杯茶,一袋烟。为了省事,甚至还特备一尊茶壶,装上开水,投进茶叶,成天放在火塘里煨着,随时取饮,又浓又热,感觉十分的对味。

早年多数农家,除了有贵客临门必须起灶烧茶,居家过日子,往往是烧一次管一天自用和待客。方法很粗犷,早上烧上一大泥壶开水,抓上一把“叶子能包盐,杆子能撑船”的黄大茶或茶片、茶末,盖上。冬天放在火宕里,不烧火宕的季节放在炭炉上,煨着保温。这炭炉黄泥烧制,高尺余,敝口,口边留通气孔,大多摆在锅灶靠近墙壁的地方,使用时放进从灶堂里铲出来的温热炭灰,再把准备好的茶水壶往上一架就成了。也有的在灶台偏角位置,安装一个水罐,做饭时将罐里的水烧开放茶,饭做好后,将灶内的灰烬余火往水罐下方一推,保罐中茶水半日不冷,随时取用。上世纪70年代,水瓶进入千家万户,大多数人家采用水瓶泡茶。1980年代以后,基本都是水瓶装开水随饮随泡了。

以前交通不便,农民打柴伐木,耕地种田,全靠步行,费时费力。为了多些时间干活,基本都是早出晚归,所需的茶水、饭菜全部用竹筒盛装,自己带上。装茶的竹筒制作简便,取一两节粗老的毛竹,刨光磨平,上端穿上绳索就成。竹筒装茶水,好处很多:茶水不馊,还会伴有竹子的清香与微甜;往树下一挂,可以防太阳直射,可以防虫尘污染;随便扔在地上也不担心被打破。要是家里人送水到田间地头,多用壶桶。壶桶装茶相对讲究,茶壶一般为锡或铜质,木桶带盖,桶与壶之间,塞以棉絮、纱布保温。现在,路好了,有车了,外出干活已很少有人在田间用饭,携带茶水的早已不再是竹筒,而是改成美观时尚的玻璃杯和旅行茶瓶了。

煎煮大碗茶,是中国三百六十行之一,也是岳西常见的茶饮方式。因为设施简单,不需要有富丽堂皇的场所,有桌有凳有壶有盏即可,所以,多在茶摊、茶亭出现。由于它最贴近民众,特别受基层社会喜爱,即使在物质文化生活有极大改善的今天,卖大碗茶的虽已绝迹,但无偿提供茶水的,在车站、超市、寺院等公共场所,依然经常见到。只是用的不再是碗,而是一次性纸杯罢了。

“平生于物元无取,消受山中茶一杯”。茶为灵物,无论是品是喝,对饮者言,都是一种快乐的消受与体验。

来源 《徽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岳西茶俗(下)

(一)婚嫁茶礼

婚恋茶礼,是指在相恋结婚过程中,以茶为依托的种种行为。它可以是茶的礼仪,也可以是茶的礼品。茶礼起于何时?无从考证。如果从唐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按本民族的礼节带去茶开始,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宋代未婚男女,相聚踏歌:“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明代郑燮《竹枝词》:“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喝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这是古人以茶传情,借茶示爱。

自古及今,在缔结婚姻过程中,有许多以茶为“主角”的礼俗。在包括岳西在内的大别山区,就有“三茶六礼”。

三茶,指订婚时的“下茶”,结婚前的“定茶”,结婚时的“合茶”。“下茶”,又叫聘礼茶,定婚时在聘礼中备两包茶,两包盐,盐为“海沙”,茶为“山萌”,谐喻好事成双,“海誓山盟”,未来婚姻美满。女方接受男方的“下茶”,就表示婚姻已经成功缔结。《红楼梦》中,王熙凤送给林黛玉茶后,开玩笑说:“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做我家的媳妇儿?”“定茶”,临近结婚的礼俗,男方初定聘日,书文成贴,求女方应允,也叫“送日子”或“定日子”。送日子时,男方上门要备上糖糕、茶叶,贴子压在糕茶之间。“合茶”是结婚当日的礼仪,有三道。一是以冰糖、红枣入茶水,招待来宾;二是在婚庆仪式上,拜过天地、父母之后,新人手托茶水,敬献双方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三是入洞房之前,夫妻对饮交杯茶,茶中配以红糖、大枣、花生米,含甜甜蜜蜜、红红火火、早生早贵子之意。过去,在头陀河、黄尾河一带,还把“点茶”作结婚的代称——送新婚贺礼,叫“送点茶礼”,参加婚宴,称“喝点茶酒”。

六礼,指自求婚到完婚所要经历的具有规仪性质的六个过程。即纳采(男方托媒人去女方提亲)、问名(女方答应了,男方再请媒人去问女孩的名字、生辰八字)、纳吉(即择日定亲)、纳征(女方接受男方聘礼)、请期(确定迎亲日期)、亲迎(正式迎娶)。在每项仪式中,男方都要带上一定的礼物,在礼物中,茶都必不可少。在古时,男女只有完成了“三茶六礼”,婚姻才算是合规合仪。

探究结缔婚姻时以茶为礼,其原因大体是因茶性特质而寄予某种期望:茶树四季皆青,以茶相赠,表征“爱情之树常绿”;古人认为茶树“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可复生”,具有“专一”性,男女赠茶受茶,以期望双方“从一而终”;茶树开花时节,茶籽尚在,称“母子相逢”,表示传宗有望,苗裔繁荣;茶寿(108岁),是不可多见的高寿,在婚恋过程中反复赠饮茶品,寄望夫妻白头偕老,共享遐龄。

进入现代,男女自由恋爱,婚嫁仪式也有了很多改变与创新。但茶作为过程中的礼仪用品,依然不可或缺。

(二)茶祭与祭茶

古人重祭,《礼记·地官》有“掌荼”和“聚荼”治丧的记载,表明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用茶作祭品了。在岳西,茶与祭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以茶为祭,有礼佛,祭祖,也有祭祀神灵。通常有以茶水为祭、干茶为祭、只将茶壶茶盅象征茶叶为祭等数种。

岳西寺庙多,而寺庙多种茶。所收茶叶,一作招待香客,二作自饮,三为供佛。在如上三用中,僧人们最为倾心的还是礼佛供佛。宋代通判谢明《司空山宿无相寺》有诗“松花细嚼蒲团月,春茗新烹老纳蹊”,诗人亲见司空山无相寺长老,以茶礼佛。本境四望山五龙寺名下有片茶园,在四望山顶。相传是五龙寺开山祖元末费贤所建,人称“费公茶林”,面积逾百亩,为四望山十景之一。据说,费贤每年种芋艿三百六十棵,每天仅食一棵,终日清茶黄卷,行医济世,生活极其简朴。大集体时该园每年还能采数千斤茶草,现在遗迹尚存。

以茶礼佛还有一种方式叫“收脏(读zàng)”。塑(雕)佛像时,在背上留一孔。佛像入寺落座前,由僧人信士将茶和米置入其中,然后封上。意为此佛像已有生命(能永久享用供养),已有悲悯之心,普渡之灵。

浙江长兴顾渚山紫笋茶,被陆羽评为茶中上品,列为唐代朝廷贡物。“一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唐湖州太守李郢诗)。虽然长兴、长安远隔四千余里,但是上好的紫笋新茶必须快马急程,赶在“清明宴”之前到达。“清明宴”就是朝廷清明节祭祀活动。

在茶祭中,除了以茶贡佛祭祖,最为常见的就是丧葬了。岳西“老人”(人去世),有一套严格的治丧规仪。死者一咽气,即由床上抬到门板上,叫“下停板”。停放后,亡人面盖黄表纸,头前放大半碗半生不熟的米饭(叫“倒头饭”),一双筷子直插在饭里,上面再放两个鸡蛋(叫“倒头蛋”)、一柱香,然后烧纸轿马,设灵堂,择时入殓。灵堂正中是棺,棺下点长明“本命灯”,棺前挂孝幔、挽联,并设祭桌,置灵牌、摆遗像、燃白烛,上鸡、鱼、肉三牲及茶、酒、饭等供品。下葬及以后的上坟,供品也是三牲及茶、酒、饭。焚香叩首后,茶和酒,由主祭洒在坟前。

在岳西及其周边的许多地方,还视茶为吉祥之物,可以辟邪驱鬼。因此,造房建屋,立柱上梁,会在地上撒一些米粒和茶叶,求家业永固;遇上“倒霉”的事,要讨七家的茶叶混合泡饮,驱晦接福;小孩子受到惊吓,会化“百家茶”、“百家米”放在小孩的枕头下,保“百魔不侵”,安枕入睡。

祭茶,是指备以供品,祭奠茶神(陆羽)和土地神。全国不少地方都有祭茶习俗,“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说武夷山一带,春暖月圆时候,用新茶祭献土地爷。在岳西,祭茶有“小祭”与“大祭”之分。

小祭,是家庭性祭祀,于茶叶生产季节,家主带 “三牲”、备纸马,在茶园里叩祭茶神,拜求茶树多发嫩芽,行情看好,家人采制平安。这在当地古民歌《采茶》中有生动记录:“五月采茶茶叶团,茶棵树下小龙(指蛇——笔者注)盘,多办银钱并纸马,茶棵树上保平安。”

大祭一般由盛产茶叶的自然村、茶场或大的姓族公堂牵头,在茶开园时选一个风光秀美、茶叶质量优异的茶山,设立祭坛。内容有祭告天地、茶神和“喊山”。“喊山”,由一德高望重的老茶人在高坛上领喊“春天到!”、“茶发芽!”台下背着茶篮的采茶人和观众,一起跟着喊“好!”,以祈求风调雨顺、茶芽丰收。随后是演茶戏、唱茶歌、跳茶舞。参加人数众多,场面宏大,过程庄重热烈,且清新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21世纪初,包家、姚河一带还举行过茶山的大祭。

(三)建亭施茶

建亭施茶是利益众生的善举,也是在岳西传承千年、经久不息的民俗乡风。

过去,大凡干道,相隔几十里,甚至几里,就会有人自发的在山腰、坳头建一个茶亭,供过往行人歇歇脚,擦擦汗,喝口茶,看一看风景,恢复一下体力。直至现代,高等级公路联通内外,普通水泥路通村通组,基本以车代步,茶亭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茶亭又称路亭、凉亭、茶棚,形制繁简不一,因地因时而异。大体有亭有屋,有灶有凳,有的还备有床褥铺盖,以供商旅行人不时之需。但也有一些临时性亭棚。临时茶亭多在荒年和青黄不接的季节出现,用以施茶施粥。结构相对简单,有的只用几根竹木、数捆芭茅搭建一个“人”字棚或亮脚棚。施茶(施粥)期限也不很确定,短则数天,长则数月,见势而为。

建国前岳西茶亭甚多,据不完全统计,有60多座。响肠镇内四十里古皖道上,自南而北,就有大关亭、牛眼潭亭、五星庙亭、沙岭头亭、清峰岭亭、板桥街亭、塔儿岭亭七座。冶溪坂有罗铺亭、白石坳亭、九老亭、马踏岭亭。衙前至主簿、姚河一线,有叶畈亭、罗成墩亭、桃岭亭、七里冲惜冤亭、中畈亭、大歇岭亭、马石亭、梯子岭亭、朱砂岭亭等。建国初,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本县民政部门对部分茶亭进行过拨款修缮,上世纪70年代,尚有不少存在。方志载,1985年,全县享受政府补贴的茶亭44座。

历史上的茶亭全为公益性质,不收茶水费,设立方式有宗族建、寺庙建和善户建三种。

宗族建,一般由当地旺族有威望的人牵头(称“首事”或“纠首”),组织相关公堂(姓族支裔团体)、社会组织、名流大户,以及周边民众,筹集银两,购买亭基,建造亭房,请人长期烧水施茶。也有人直接捐赠土地、山场,供茶亭永久使用。白帽镇余河野溪冲水口永宁桥上的“花亭”, 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 始建,光绪三十三年(1907)守望会重修。《太湖县志》(道光版)记:“永凌桥(亭),县北南庄野溪冲口,乾隆三十五年监生祝庆捐造”。重修碑记,建桥亭首事是“守望会”祝宪章等。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90)的响肠塔儿岭茶亭,由当地王氏家族牵头,成立“茶局”,承办筹建事宜。茶亭《文公碑记》、《茶局捐名碑》记,亭基由王维新支下王经济、王味燮、王味羹捐献,当地民众捐款62笔,368千文。位于中关碎石岭与响肠半岭交界处的请寨新亭,由王永奎后裔于民国十六年建。亭碑载:“我王氏永奎公裔,环居左右,爰率公私集资,代公捐地点,创亭煎茶。”连云乡腾云村大西组西水岭茶亭,系当地储、王、刘、汪等姓族人员,于清道光二年(1822)筹资建成,又于民国十二年(1923)重建。1981年前后,一位储姓老母仍在义务为茶亭烧茶。

寺庙建设并管理的茶亭在岳西很多,这与禅宗尚茶有关。如白帽亭子岭亭、莲云黄沙岭亭、温泉桃岭头亭、毛尖山王婆坳亭、店前河东茶庵亭、马玉坳亭、白帽南庄镇龙庵亭、田头雪山庵亭等,均属寺设。寺设茶亭,多是“前亭后庙”格局,施茶事宜由僧人或居士承担。

善户建亭在岳西茶亭中也占一定数量。位于司空山北麓的白石村的九老亭,为乾隆年间白石坳郑氏九位嫡堂兄弟个人初建,道光二十七年(1847)重修。该亭通体石质,高约五米,有穹顶,四角由四根一尺见方、高约丈余的花岗岩柱支撑,飞檐戗角,坚固玲珑,现完好。店前镇徐良村与中心村交界处的凉水亭,民国年间乡贤余凉水建。乱世荒年出现的诸多临时性茶棚(粥棚),也多是个人所设。

在旧中国,岳西山区经济萧条,交通闭塞,加上天灾不断,兵燹连年,人民生活异常艰辛。建亭施茶的善为,与修桥筑路、收养遗孤、义葬无主尸骸一样,有着重大的现实作用,深得百姓赞誉,也深受史家关注。打开本境旧志和家谱,因上述种种善为被载入其中的比比皆是。如民国九年《潜山县志·人物志》载:“储光琼乾隆间倡捐积善局,给丐埋骼。又捐地基修西水岭茶亭,与王姓合买店基岭,建亭置案施茶,至今未堕。”说他组建积善堂,收葬乞丐尸骨,捐地建西水岭、店基岭茶亭。

(四)赠新茶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茶性高洁,是为山珍。新茶,更是以其特有的色香味韵,让人百般怜惜,一见倾心。

在我国寄赠新茶,由来已久。新茶上市,给亲友寄上若干,附一封短信“山中无宝物,聊寄一枝春”,温馨而又别致。双方的情谊,在这氤氲的茶气、暖暖的茶汤之中,瞬间得到升华。于是,许多文人墨客,在接到朋友寄赠的新茶时,往往会抑制不住内心喜悦,诗情如涌,泼墨而书。如白居易《谢李六郎寄新蜀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李群玉《答友人寄新茗》“满火芳香碾曲尘,吴瓯湘水绿花新。愧君千里分滋味,寄与春风酒渴人。”,感激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大别山盛产好茶,岳西及其周边,寄赠新茶之风,自古有之。唐代宰相李德裕,就有对天柱新茶“惠三数角”(角,古代计量单位)之请。

千百年来,此风不仅不减不衰,且有越来越强劲的势头。过去多在至亲、文人、富户之间进行,皮纸包裹,比较简约,上等茶数两而已。现在,无论是范围还是数量都大为扩大,包装也更加的精美。每到春来,城乡一片繁忙,家庭,企业,赠亲友,赠业务单位,热热闹闹,车水马龙。业务关系广泛的企业,外地亲友多的人家,寄赠数量,少则十多份,多则数十份,甚至上百份,多用礼品盒包装,每份数量在半斤至一斤之间。城乡一般人家,礼赠新茶行为,同样广泛存在,只是份额会少一些。

赠人清茶,手留余香。通常寄茶、受茶,双方皆悦。但也有并不情愿的时候。在吏治不清的年代,一些官员,往往特别“钟爱”在新茶出产季节,到乡村走马观花,“调查研究”,按照“潜规则”,就是收受茶烟酒。对此,民众普遍深恶痛绝,讥之为“调茶烟酒!”

来源:徽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