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毛坦厂镇春茶上市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六安茶皖西地区的茶俗之售茶习俗

  皖西茶久负盛名, 旧时被行销到大半个中国, 极受喝茶人喜爱。皖西茶大宗出产的种类是瓜片茶和黄大茶, 瓜片茶主要出产于六安的独山、金寨的鲜花岭和齐山、霍山的诸佛庵等地, 以形如瓜子、色泽翠绿、清香四溢、叶道甘厚爽口而著称, 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主要销往合肥、蚌埠、芜湖、南京、扬州、苏州、济南、西安、 天津、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黄大茶主要出产于霍山的大化坪和漫水河 、金寨的燕子河等地, 具有外形大枝 大叶、叶中成条、枝叶相连、弯曲带勾、汤色深黄、味浓耐泡等特点, “古铜色, 高火香, 叶大能包盐, 梗长能撑船” 是当地人对其形象化的概况, 主要销往山陕、河北、蒙古 、东北等城乡地区, 成为地区习惯性饮料。霍山黄芽出产于霍山大化坪的金鸡岭, 产量较少, 旧时仅为上贡朝廷之需, 民间早已失传。现霍山黄芽为上世纪七十年代 由茶叶专家发掘恢复制成的。舒城兰花茶出产于舒城的晓天、山七里河、河棚等地, 除了本地人及周边地区饮 用外, 主要销往安庆、徐州、济南、武汉等地。

  皖西茶乡旧时普遍都有茶行或茶庄, 但主要集中在皖西比较著名的集镇, 如麻埠街、流波(现均为响洪甸 水库淹没区)、独山街、毛坦厂、霍山城、诸佛庵等。民国时期麻埠街比较有名的茶行就有黄培之、陈福康、祝裕华、蒋裕丰、晁得斋、傅荣记、郑子清、窦海清、江益昌、李义和、蔡森盛等多家, 小型的七成行(兼做其他生意)更 是枚不胜举。霍山城规模较大的有储福泰、程恒泰、华隆泰、张裕泰、王东泰、程鸿顺等, 民国23 年后多数倒闭。诸佛庵镇著名的茶行有沈家茶行。毛坦厂镇较著名的有何世义、黄泰来茶行, 现今茶行旧址及门牌尚存。流波比较有名气的茶行有台子行、周厚兴行、陈家行、玉昌行、大友行等六家之多, 每年仅烘茶的茶工达上千人, 拣茶女工达一二千人。流波附近的苏口小镇也有江元顺号、屠庆春、台家行 、屠家行(又称山埂行)四大专门经销茶叶的茶行, 江元顺号在京、津还开有专卖六安瓜片茶的分店。旧时开茶行的老板多是当地有名望的 地方士绅, 如麻埠街的茶行都是当地望族雷、祝、桂、江四大家的士绅开设, 他们独家经营号称官行。这些茶行从买卖双方收取佣金, 进行茶叶收购。一般先由茶行收买毛茶再精制加工, 或由小茶贩向茶农收买再转手卖给茶行。茶行经过简单和精制包装后运往销区, 转售给销区茶庄批发或零售。  

  旧时每到茶春季节, 都有大量的茶商云集皖西茶乡的山镇。旧时不叫茶商, 而尊称茶客。四方茶客, 主要分为山东和下江两路。山东一路是北方的济南、东昌府及河南的周家口;下江则包括江浙与湖广。皖西茶乡人写就的“ 近城百里尽茶山, 估客腰缠到此间” 诗句,就是其写照。茶客一到, 茶乡人是欢欣鼓舞, 奔走相告。茶叶交易对于茶乡人和茶客来说,无疑是盛大的节日。茶行从南京、六安、安庆等地请来唱京剧、徽剧的戏班, 连唱数天数夜,有时甚至唱到整个茶季结束。  

  财大气粗的大茶客则直接同茶行进行大宗交易, 一般从茶乡的山镇, 用船筏沿淠河而下淮河, 通过蚌埠中 转, 昼夜兼程, 争分夺秒, 将春茶运至目的地。小茶客因资本小, 多上门到茶农之家, 进行直接收购。精到的茶 客, 通过望、闻、问、呷,“ 望” , 是看茶叶的茶形, 是一芽一叶, 还是一芽二叶;“ 闻” , 是闻干茶的香气;“ 问”是问茶 叶采摘时间,茶主家茶叶收成等;“呷” , 是待新泡茶雾气上升时用鼻深吸、再略吮一口。一番交谈之后,客主之间拉近了距离, 找到了知音, 不知不觉中就将买卖敲定。“家乡茶 , 情无价” , 常是皖西茶乡人的口头禅。  

  茶是茶乡人的生计大宗, 历来很受官家重视, 对欺行霸市、巧取豪夺等不公平买卖,官府曾制订有文约规 则, 给予处罚。但旧时有一些茶行仍采取“ 滚秤”(秤杆空心, 内有水银可以滚动)、掉价、割耳朵(发款人扣去茶 款零头)等手段来盘剥茶农;春茶刚上市时, 用大秤(四十两或二十两为一市斤)收买;立夏过后, 降价收购, 扣 茶尾子, 进行剥削。因此, 茶乡有人写“新谷新丝权子母, 露芽摘尽泪潸潸” 诗句进行倾诉。

来源:茶叶江湖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