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绿环兰香茶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泾县兰香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2018年,泾县兰香茶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程序和条件,准予登记;9月,农业农村部为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泾县兰香属特种烘青绿茶,干看外形呈绣剪形,肥嫩平直;色泽翠绿、匀润显毫。冲泡后清香持久,带有花香;滋味鲜醇,甘爽耐泡;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肥嫩成朵。极品兰香,形美味甘,香如幽兰,近乎仙人所赐,冲泡一杯满堂飘香,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泾县兰香茶是泾县区域公共品牌,生产区域涵盖泾县汀溪乡、蔡村镇、茂林镇、榔桥镇、桃花潭镇、泾川镇、琴溪镇、黄村镇、昌桥乡等9个乡镇46个行政村,茶园面积6500公顷,年产量1000吨,一产产值达3亿元。泾县兰香经过多年的积极打造,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作为区域公共品牌,其旗下有汀溪兰香、绿环兰香、大南坑兰香、凌雾兰香等20多个品牌。泾县兰香成功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有利于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泾县,宣城市辖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其产茶历史可以远溯至汉代。茶学泰斗陈椽教授根据《本草衍义》等历史资料考证,并在《茶业通史》中论述道:宣城泾县在东晋元帝时,即已成为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贡茶产地!到了唐朝时期,泾县就生产出了被李白惊呼为“仙茶”的白云兰片,清代学者胡耸孙在《白云茶赋》中赞道:“何瑞草之崴蕤,魁南国以无双”。



作为历史悠久的名茶之乡,泾县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茶区拥有大片罕见的原始次生林,其复杂的地貌构成众多相对封闭的小范围生态环境,有效阻隔了茶园病虫害的传播,为茶叶的优质无害化生产提供了优越的生态资源和安全保障。“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生长在这里的茶树常以兰花为友,清泉为邻,云雾为伴,幽谷为家,对茶叶优良品质的形成极为有利。经过多年来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泾县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绿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安徽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多年来,泾县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不断强化领导,注重生态保护和品牌引领,做好茶旅融合,打造名茶品牌。目前,泾县兰香的生产与销售已成为泾县6万茶农的主要经济来源。



茶产业是泾县的十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泾县山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特别是在泾县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茶叶龙头企业、茶叶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带动,使茶区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村集体经济有了明显增长。泾县县委、县政府围绕做大做强泾县兰香茶产业做文章,加大基地建设,依托泾县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茶叶资源,先后实施了安徽省一村一品示范基地项目,建成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建立绿色食品基地等,为泾县兰香茶产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全县茶叶企业及经营主体已发展到9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这些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产业带动能力,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为加强品牌宣传,泾县县委、县政府2003—2006连续举办了四届大型“泾县兰香”茶交易会,又从2016年起,恢复泾县兰香展销、宣传活动,举办了中国安徽第五届“泾县兰香”茶叶博览会,2017年举办了泾县兰香汀溪采茶节,2018年举办了第七届安徽·宣城“泾县兰香”茶文化节新闻发布暨品牌推介会、第七届安徽宣城“泾县兰香 ”茶叶博览会,进一步加强泾县兰香名茶品牌建设和宣传推介,大大提高了泾县兰香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此次泾县兰香成功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之后,将更加按照“生态化、良种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落实茶叶标准化及规模化生产,采取“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经营、统一宣传、统一监管”的运行模式,做大做强泾县兰香茶产业,带动茶业增效,茶农增收,实现产业扶贫,茶区发展;从而达到进一步提升泾县茶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乡村振兴进程。

首个“国际茶日”直播活动:网上茶博会宣传启动仪式即将开幕

  徽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唐代,陆羽就曾在《茶经》中论述,“歙州茶生于婺源山谷”。中国十大名茶,安徽独占其四。蜚声海内外的徽茶文化,已然成为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首个“国际茶日”到来之际,为普及徽茶知识、弘扬徽茶文化、倡导科学饮茶,首个“国际茶日”主题直播活动暨2020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网上茶博会宣传启动仪式将于5月21日下午16:00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抖音平台准时开播。此次活动由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安徽省委网信办指导,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安徽中设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安徽省茶文化研究会协办,“学习强国”安徽学习平台和安徽今日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及平台支持。

  届时,安徽省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吴良斯,安徽省供销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汪斌将亲临直播间,为本次活动“代言”助阵;安徽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王小川,将携手茶叶专家及知名茶企,在线连麦茶艺表演,带领海量网友“云品”徽茶,畅享慢生活。


  本场直播活动究竟有哪些精彩看点?今天就带大家先睹为快。


  |徜徉徽茶之乡:好茶荟萃远近飘香

  安徽省位于我国中东部,生态环境良好,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时期,寿州、舒州、歙州、宣州、池州的茶叶就已闻名遐迩。历经岁月洗礼,安徽茶人积累了丰富的制茶工艺,积淀了厚重的徽茶文化。


  黄山毛峰核心原产区徽州区富溪乡·谢裕大黄山毛峰生态茶园


  太平猴魁核心产区黄山区新明乡猴坑村·猴坑太平猴魁生态茶园


  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泾县汀溪绿环兰香茶园

  作为中国近代名茶品目最多的产茶大省之一,安徽境内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红茶享有盛誉,款款独特韵味,各显千秋。

  据悉,参加此次活动的茶叶企业是从安徽四大名茶及六个重点产茶市挑选的。其中,谢裕大、猴坑、徽六、祥源茶将带来各自的品牌产品集中亮相直播间。

  另外,安徽省供销社所属迎客松茶业、合肥白云春毫茶业、六安抱儿钟秀茶业、宣城翰林茶业、池州天方茶业、安庆潜山幸福茶场也将倾情助阵,为广大网友献上爆款好茶。


  |正宗产品直销花式直播邀您细品徽茶文化

  安徽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王小川、省茶叶行业知名专家将前来助阵,为中国徽茶花式打CALL,畅聊《古今安徽茶》,并现场连麦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润思祁红茶艺表演队,在国家工业遗产老厂房进行茶艺表演,让网友亲眼见证徽茶风采,隔屏感受徽茶文化。


  润思祁红茶艺表演队


  潜山市幸福茶场毛毛月富硒富锌茶基地


  石台县大山村·天方富硒茶园


  霍山县落儿岭镇白云庵村·抱儿钟秀黄茶园

  直播期间,各大知名茶企更将送出众多优惠券以及下单福利,让广大网友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过足眼瘾,抢购正宗徽味香茗。

  今年,为充分发挥茶博会平台的展示展销、品牌推介、合作交流等作用,围绕把安徽茶博会办成区域性一流品牌展会的办展目标,安徽省供销社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以及合肥、黄山、六安、安庆、池州、宣城等6个市政府,将于8月28-31日在合肥举办2020第十三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让社会各界深入了解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为茶农、茶企搭建营销平台,共同推动徽茶产业发展,传承魅力徽茶文化。

  【直播指南】

  直播时间:5月21日16:00-22:30

  直播通道:进入学习强国app推荐频道或“直播中国”频道,即可参与本次公益直播活动。也可打开抖音APP搜索抖音号“中国徽茶迎客天下”或扫描下方的二维码进入直播间,5月21日16:00与您准时相约,一同品茶养心、以茶会友!

  来源:安徽新闻网

  编辑:刘贤辉

安徽的名茶这么多 你喝过多少种

安徽产茶历史悠久,早在晋朝就有过记载:

东晋元帝(公元317~322年)时,温峤官于宣城,上表称“贡茶千斤,茗三百斤。”(宋·寇宗奭《本草衍义》)

(文中对茶叶等级进行了划分,“茗”的等级要比“茶”高。)

这是安徽茶最早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一上来就是贡茶,这也侧面反映徽茶品质之佳。

唐朝以后宁国鸦山茶、天柱茶、休宁松萝等名茶不断涌现,到了清朝更是诞生了徽茶的四大金刚——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么安徽茶为什么能够在这么多的产茶省份中脱颖而出呢,抛开几个产茶大省共有的适宜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则应当归功于安徽西部与南部的两大山脉了。

高山云雾出好茶。

大别山与黄山山脉孕育了无数名茶。

烘青绿茶:

六安瓜片 舒城小兰花 桐城小花 岳西翠兰 霍山翠芽 天柱剑毫 六安碧毫 皖西早花 (大别山脉)

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 九华佛茶 黄花云尖 敬亭绿雪 汀溪兰香 东至毛尖 霄坑野茶 紫霞贡茶 爱民特尖 黟县雀舌 白岳黄芽 仙寓香芽 金龙雀舌 高峰云雾 横岩云雾 龙潭翠毫 (黄山山脉)

炒青绿茶:

金龙玉珠 金寨翠眉 天柱云雾 天柱弦月 舒绿(大别山脉)

休宁松萝 涌溪火青 金山时雨 屯绿 芜绿 老竹大方 瑞草魁 苍山春雪 黟县石墨 天竺云芽 龙泉玉剑 丹山翠云 蓬莱仙茗 碧色天香 贵池翠微 香山云尖 (黄山山脉)

安徽产茶历史悠久,名茶辈出,多个茶叶进入贡茶序列。安徽名茶就包含了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松萝茶、霍山黄芽、汀溪兰香、涌溪火青等。其中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和祁门红茶更是中国茶叶大家庭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茶叶品类。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是历史名茶,属烘青类绿茶。1875年,安徽茶商谢正安创制了黄山毛峰茶。当它走向市场后,不仅畅销茶市而且屡获赞赏,并在荣誉的光环下一直前行至今。1984年,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定为国家礼品茶。2007年,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将黄山毛峰送给了俄罗斯总统普京。

谢一平

黄山毛峰创始人谢正安第五代传人

安徽省级非遗项目绿茶(黄山毛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创制于1900年前后,当时祖居猴坑的方南山、方先柜等方氏祖先采用传统的植茶方法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在猴坑一带精心挑选又壮又嫩的茶叶制成,平扁挺直,两叶一芽的太平猴魁,其色香味俱佳,因其为尖茶之魁首,取其产地猴坑之“猴”字,遂命名为“太平猴魁”,素有“绿茶王子”的美誉。

太平猴魁原产地黄山区(原太平县)猴坑一带,海拔700余米,坐落于太平湖畔,山岭纵横,峰峦起伏,坑峪幽深,山水相映,“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新明乡猴村、猴岗、颜家三个自然村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是太平猴魁核心产地。

方继凡

太平猴魁研制人之一、方先柜的第四代传人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猴魁手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祁门红茶

祁门工夫红茶,简称祁红,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被誉为“红茶皇后”。祁红地位之高,在于其独特的“祁门香”,这种香气很奇妙,难以描述,似花似果又似蜜,还有玫瑰或苹果的清香,馥郁持久,主产于安徽省贵池、东至、祁门、石台等区、县。

许多人以为祁红始创于黄山祁门县,其实在这里,小编不得不给你纠正一个错误,祁红始创于今天的池州地区。来历是这样的,1875 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辞官回乡,目睹红茶畅销多利,来池州至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设立尧渡街茶号,仿效“闽红”制法,试制红茶成功。因祁门是最早的红茶集散地,为了便于出口,祁门、池州茶区所产红茶,统称“祁门工夫红茶”,简称“祁红”。

松萝茶

松萝茶,因产自黄山休宁县的松萝山而得名,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创制于明弘治年间。松萝茶分珠茶、雨茶、熙春三类,共10多个花色、品级。该茶的显著特点是“三重”——色重、香重、味重,即有色绿、香高、味浓之特征。古人曾评说:松萝香气盖龙井。

黄山松萝茶的创制迄今已有600年的历史,该茶问世后,声名雀起,徽州各地纷纷仿效,以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几乎成了整个徽州地区绿茶的总称。

王光熙

中华匠心茶人、炒青大王

安徽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绿茶制作技艺(松萝茶)代表性传承人

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是创制于明末清初的历史名茶珍品,其品质优异、风格独特。1979年,邓小平登黄山路过泾县,品尝了涌溪火青后赞道:此茶甚好,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之好,以后就喝此茶。涌溪火青绿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涌溪火青茶形似珠粒,掷杯有声;其色如墨玉,白毫显著;汤色杏黄明亮,滋味香醇甘甜。

石其华

安徽省级非遗项目绿茶(涌溪火青)代表性传承人

汀溪兰香

汀溪兰香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国著名茶叶专家、安徽农业大学教授陈椽教授到泾县指导研制高档名优茶,经过多次反复试验,以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要求100个鲜叶芽头制成12克—15克的成品茶,其典型特征为绣剪型、兰花香。泡在杯中尤如朵朵兰花绽放,赏心悦目,喝在口中,清香四溢,回味无穷。此样品经陈椽教授鉴评,赞不绝口,欣然题写了“汀溪兰香”四个大字,汀溪兰香由此而得名。

李自红

绿环兰香茶叶制作传承人

黄山贡菊

黄山贡菊又称“贡菊”,是黄山市传统名产,中国四大名菊之一。

虽然4月不是菊花的花期,但学习机会难得。我们依然会带领大家去黄山赏友茶业有限公司,参观公司茶叶展示馆、黄山有机贡菊种植基地等,学习黄山贡菊制作方法及品饮技巧。

来源: 泽青茶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