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溧阳千品春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江苏和信2018秋季拍卖会紫砂专场(下篇)



江苏和信2018秋季拍卖会紫砂专场

2121-何道洪  春牛壶江苏和信❂ 

此壶直腹卧足,气宇轩昂。阔口出唇,直流,环状柄,压盖式,宽带拱形钮犹如牛鼻。胎质细腻,色泽典雅。



底款:道洪   盖款:何、道洪      

尺寸:15*7cm

HE DAOHONG

TEAPOT WITH INSCRIPTIONS BY HE DAOHONG

SIZE:15*7cm


RMB:800,000-1,000,000



2122-何道洪  松风组合茶具江苏和信❂ 

此套茶具集壶、杯于一体,构思巧妙,形制完整。器型整体为上下两段的组合结构,上段为壶身,长嘴与扁平圈把相呼应,身形做平直处理、盖为嵌入式配以柱钮,形制在统一中力求变化;下段为四面洞开,恰好容纳四个茶杯,作者借苏东坡“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名句为器物命名,杯身镌有唐宋诗文,极具文人趣味。



盖款:道洪   把款:何、道洪

铭文:紫泥新品泛春华。道洪新作,一粟书铭。(身)

尺寸:尺寸不一,5件

备注:附证书

参考:1,《宜兴紫砂》P366,文物出版社。

           2,《壶锦》P78,锦锋公司出版。

           3,《紫砂壶全书》P84,华龄出版社。

HE DAOHONG

A SET OF PEAPOTS WITH DECORATION BY HE DAOHONG

SIZE:Different dimensions,five pieces


RMB:1,200,000-1,600,000



2123-何道洪  秦朴壶江苏和信❂ 

此壶壶体呈圆形、气质沉稳周正,四棱内凹,增强了壶器的力度与立体感,四平足、壶、嘴、把断面亦为方形,矮束颈、肩部略向内凹,一桥形钮立于顶上,风格与壶体统一并自成气度,整把壶造型刚劲有力而又不失流畅,通过角线面的处理,呈现出刚健利落的壶蕴。


底款:何道洪制   盖款:道洪

尺寸:15*7cm

参考:1,《子壶斋》P107,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出版社。

           2,《当代紫砂名陶录》P124,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

           3,《百年百壶》P90,唐人工艺出版。

HE DAOHONG

TEAPOT WITH INSCRIPTIONS HE DAOHONG

SIZE:15*7cm


RMB:1,000,000-1,500,000



2124-何道洪  松竹梅提梁江苏和信❂ 

此件作品以松竹梅为主题,运用多种泥色和塑、贴、刻等多种技法制成。段泥圆筒壶身,挺括雅洁。壶盖如竹节,盖面贴塑褐色松段,松段主干作壶纽,上饰松果数颗,松针五簇。针叶历历,两只刻划细腻的松鼠戏于其间,形态生动可爱。

深褐色梅干做成提梁,棱角分明夸张,壶身一面饰绿梅数朵,壶体另一面饰竹叶数片,以墨绿竹段为流,屈胥有致,妙不可言。壶把和壶流形若树干,整体造型颇有自然之意。恰切地表现了翠竹冲虚简静,妙粹灵通,梅树冰肌铁骨和松的坚毅不拔,坚贞不屈的高贵品格。



底款:何道洪制   盖款:何道洪   

尺寸:22*24cm

备注:附证书

参考:《紫砂风云-居仁堂紫砂宝典》P162。

HE DAOHONG

PINE,BAMBOO AND PULM SHAPED TEAPOT WITH OVERHEAD HANDLE

SIZE:22*24cm


RMB:8,000,000-9,000,000



2125-汪寅仙  文革莲子江苏和信❂ 



盖款:寅仙

尺寸:18*11cm

WANG YINXIAN

LOTOS LEED SHAPED TEAPOT

SIZE:18*11cm


RMB:10,000-20,000



2126-汪寅仙  渔翁壶套组江苏和信❂ 

整器圆润光滑,色调古雅淳朴,意韵深厚沉郁。此壶造型奇特,整体如同一老翁头带帽子垂钓于江边,那种融于自然的意韵油然而生,而且又有大度豁达与阳刚之气的存在。壶身饱满大气,线条圆润有利,沉稳而不凝滞,有趣的在于壶嘴,可看作是老翁的手处于垂钓状态,粗环壶把与整体相对应,而壶盖便如同老翁的帽子,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心平气和起来。配套两口杯子,做成了两条胖胖的小鱼,鱼嘴张开,鱼尾为把,极富于动感,颇具现代陶艺设计风格。



底款:寅仙   盖款:寅仙   把款:汪、寅仙  

铭文:独钓寒江雪 山头上人。(身)

尺寸:尺寸不一,3件

备注:附证书

参考:1,《中国紫砂大师》P304,上海古籍出版社。

           2,《紫砂风云-居仁堂紫砂宝典》P140。

           3,《壶艺宝典》P43,壶记唐人工艺出版社。

           4,《汪寅仙紫砂作品集》P126,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出版。

WANG YINXIAN

A SET OF PEAPOTS WITH DECORATION OF FISH MAN

SIZE:Different dimensions,three pieces


RMB:300,000-500,000



2127-汪寅仙  夔龙供春壶江苏和信❂ 

此壶造型似树瘿壶,壶身通体纹理缠绕,形如嶙峋老树,瘿瘤满布,以枝梗为把,弯流敦实。整器质朴古拙,把握舒适,出水流畅,自然生动。汪寅仙大师创作此“夔龙供春壶”时,匠心独具,在继承古壶的质朴稚趣的同时,以杏叶为壶盖,以叶梗上趴着一条既灵气生动却也憨态可掬的夔龙,与前人作品相比,更有逸趣、更富生机。



盖款:寅仙、汪   把款:寅仙、汪

尺寸:18*11cm

备注:附证书

参考:1,《汪寅仙紫砂作品集》P106,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

           2,《当代紫砂群英》P113,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

WANG YINXIAN

TEAPOT IN DESIGN OF ANIMAL KNOB

SIZE:18*11cm


RMB:700,000-800,000



2128-蒋蓉  荷花套组江苏和信❂ 




底款:蒋蓉   盖款:蒋蓉   

尺寸:尺寸不一,9件

备注:附证书

参考:《蒋蓉陶艺》P9,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

JIANG RONG

A SET OF TEAPOT BY JIANG RONG 

SIZE:Different dimensions,nine pieces


RMB:300,000-500,000



2129-俞国良  绿泥线圆壶江苏和信❂ 




底款:锡山俞制   盖款:国良   

尺寸:19*7.5cm

YU GUOLIANG

A GREEN PURPLE TEAPOT BY YU GUOLIANG

SIZE:19*7.5cm


RMB:30,000-80,000



2130-朱可心  合菱江苏和信❂ 




底款:朱可心印、恺长   盖款:恺长   

尺寸:18*12cm

ZHU KEXIN

A PURPLE TEAPOT BY ZHU KEXIN 

SIZE:18*12cm


RMB:150,000-300,000



2131-朱可心  鱼化龙江苏和信❂ 



盖款:可心

尺寸:19*11cm

ZHU KEXIN

A PURPLE TEAPOT BY ZHU KEXIN 

SIZE:19*11cm


RMB:400,000-600,000



2132-朱可心  劲松报春壶江苏和信❂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壶身呈鸡心型,高足线,高颈箍以母子线相吻合,钮、把、嘴皆以树干为形,壶嘴似劲松向上傲立,整体枝与节疤布置合理,伸展自然,老干新枝,四季常青。壶身贴塑松针,造型古朴沉稳,尽显松树之庄重肃穆、傲骨峥嵘。



底款:中国宜兴   盖款:可心   

尺寸:18*13cm

参考:1,《紫砂风云-居仁堂紫砂宝典》P394。

           2,《宜陶之旅》P254,李祐任陶艺公司。

           3,《钰壶雅集》P12,五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4,《当代紫砂名陶录》P57,唐人工艺出版社。

ZHU KEXIN

TEAPOT WITH DECORATION OF SPRING

SIZE:18*13cm


RMB:800,000-1,000,000



2133-顾景舟  洋桶江苏和信❂ 

顾景舟大师由于早时曾跟有“洋桶王”之称的储铭学壶,所以洋桶壶成了他早年做得最多的一种造型。此件牛盖洋桶壶造型简练,使用方便,适宜把玩,便于提携,紫砂光素器的经典作品之一。此壶器形古朴大方、典雅素淡,挺拔雄健、风骨高俊,口盖严密,整体匀称湿润,流圆浑有势,做人亦是如此,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它的迷人魅力隽永而深邃,早已烙印在每个爱壶、懂壶人的心中。


底款:曼晞陶艺   盖款:顾景洲   

尺寸:16*14cm

参考:1,《紫韵雅玩》P200,天地方圆杂志出版社。

           2,《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P23,江苏美术出版社。

           3,《明清紫砂珍赏》P218、219,西泠印社出版社。

GU JINGZHOU

A PURPLE TEAPOT BY GU JINGZHOU 

SIZE:16*14cm

RMB:2,500,000-3,000,000



2134-顾景舟  磉扁壶江苏和信❂ 

一捧紫砂土,见证着先生一生的坚守与追求。紫砂作为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在先生的手中已不单单是文化传承,更多体现的是更高层次、能够引领时代的创造与延续。

桑扁为扁壶型的演化。先生这件桑扁壶,端庄中自有一种超脱的气质,质朴中不失一股风流雅韵。大平盖压肩,更方便冲泡;壶肚较深,利于叶片自然舒展;直流嘴如珠炮喷薄而出,力度十足,出、断水极其利索;圈形壶柄略呈方形,与壶嘴的阳刚之气相呼应,大气得体;方中带圆,圆中有方,线条的碰撞与融合,释放东方雅致之美,隐见先生泰斗之大气雄浑,佳器天成。

“一壶生涯,但饮无妨。”顾先生的创作注重把握器物的细节,勤于工法,每器必精是他一贯秉承,他认为紫砂形制再怎么变化,终究要“为茶事所用”,此款桑扁壶极好的应证了这一点。

茶禅一味。


五十余载竞摶埴,

却忆年华已古稀。

鲁阳奋戈犹未晚,

愿留指爪踏雪泥。



底款:景舟制陶   盖款:顾景舟   把款:壶叟

尺寸:16*9cm

GU JINGZHOU

FLAT SHAPED TEAPOT

SIZE:16*9cm


RMB:4,500,000-5,500,000




2135-顾景舟  范曾画  仿古壶江苏和信❂ 

壶为扁腹形,壶体圆润,短流,圆形壶柄,乳钉形盖。圆圈把匀势而起,富于灵动,整体骨肉亭匀,收展有度。范曾在壶身一面绘有“童叟嬉戏图”,又有陶渊明《归去来辞》中诗句:乐夫天命复奚疑,更添情趣。这一仿古壶是大师跨界合作的典范,一个是紫砂界的泰斗,一个是中国的书画巨匠,两人的合璧之作,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盖款:顾景舟   把款:壶叟   底款:景舟制陶

铭文:乐夫天命复奚疑,范曾。(身)

尺寸:17*8cm

参考:《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P113,江苏美术出版社。

GU JINGZHOU

A PURPLE TEAPOT BY GU JINGZHOU 

SIZE:17*8cm


RMB:22,000,000-28,000,000



2136-王寅春  菱花江苏和信❂ 




底款:王寅春   盖款:寅春   

尺寸:14*11cm

WANG YINCHUN

A PURPLE TEAPOT BY WANG YINCHUN 

SIZE:14*11cm


RMB:500,000-600,000



2137-裴石民  蜂巢江苏和信❂ 

此壶以一个完整的莲花作为身筒,圆润饱满,囊纹勾勒出重叠的莲瓣,自然生动。荷意清心明目,饱满圆润,莲蓬作壶盖,上停一只蜜蜂,卷曲的荷叶巧塑成嘴,生动有趣,造型别致。自古以来,荷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蜜蜂寓意精业勤恳,作者寓情于景,将生活之物融于紫砂,尽显妙趣。



底款:裴石民   盖款:石民

尺寸:16*11cm

PEI SHIMIN

A PURPLE TEAPOT BY PEI SHIMIN

SIZE:16*11cm


RMB:800,000-1,000,000



2138-民国  程寿珍  周盘江苏和信❂ 

此壶形制取自梅瓣造型,全器由六片筋纹一气呵成,线条挺拔、流畅,六瓣梅花饱满丰腴,气度极佳。此壶器型圆润、饱满,转折过渡处理自然、老练。壶嘴与壶把、壶身紧密呼应,嘴把上扬舒展,且比例恰到好处,甚见功力。梅花周盘壶型暗合太极之意,大开大合,有形而无穷,任尔大风大浪,我自巍然不动,方显智者胸襟。梅花周盘,于道劲中出媚姿,纵横中见青铜遗韵,肃然绝俗。真美姿也!



底款:冰心道人   盖款:金寿

尺寸:15*7cm

CHENG SHOUZHEN

A PURPLE TEAPOT BY CHENG SHOUZHEN

SIZE:15*7cm


RMB:500,000-700,000



2139-民国  程寿珍  汉扁壶江苏和信❂ 




底款:陶厂制   盖款:寿珍   把款:真记   

尺寸:20*8.5cm

参考:《宜兴紫砂珍赏》P152,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CHENG SHOUZHEN

FLAT SHAPED TEAPOT

SIZE:20*8.5cm


RMB:30,000-80,000



2140-民国  程寿珍  汉扁江苏和信❂ 




底款:寿珍   盖款:寿珍   

尺寸:16*8cm

CHENG SHOUZHEN

A PURPLE TEAPOT BY CHENG SHOUZHEN

SIZE:16*8cm


RMB:30,000-80,000



2141-民国  程寿珍  掇球江苏和信❂ 




底款:八十二老人作此茗壶,巴拿马和国际物品展览会曾得优奖   盖款:寿珍   把款:真记

尺寸:17*13cm

CHENG SHOUZHEN

GLOBULAR SHAPED TEAPOT

SIZE:17*13cm


RMB:100,000-200,000



2142-民国   施馥森  鱼化龙 江苏和信❂ 



盖款:馥森

尺寸:17*7cm

SHI FUSEN

A PURPLE TEAPOT BY SHI FUSEN

SIZE:17*7cm


RMB:20,000-30,000



2143-民国  叶德熙  绿泥壶江苏和信❂ 




盖款:玉良

尺寸:16*9cm

YE DEXI

A GREEN PURPLE TEAPOT BY YE DEXI

SIZE:16*9cm


RMB:20,000-50,000



2144-民国  束金寿  柿子壶江苏和信❂ 




盖款:金寿

铭文:石泉槐火试新茶,北岩氏作。(身)

尺寸:21*11cm

SHU JINSHOU

TEAPOT WITH DECORATION OF PERSIMMON

SIZE:21*11cm


RMB:30,000-50,000



2145-民国  仿古壶江苏和信❂ 




底款:金鼎商标

尺寸:22*13cm

A PURPLE TEAPOT OF JINDING

SIZE:22*13cm


RMB:50,000-100,000



2146-民国  邵宝琴  线圆壶江苏和信❂ 




底款:锡山俞传   盖款:宝琴   

尺寸:13*8cm

SHAO BAOQIN

A PURPLE TEAPOT OF SHAO BAOQIN

SIZE:13*8cm


RMB:20,000-50,000



2147-清  花款狮头壶江苏和信❂ 




盖款:臣记  、花印

尺寸:11*8cm

LION SHAPED TEAPOT

SIZE:11*8cm


RMB:10,000-20,000



2148-清中期  哥釉水盂一对江苏和信❂ 




底款:戊戌年制

尺寸:尺寸不一,2件

A PAIR OF WATER POTS

SIZE:Different dimensions,two pieces


RMB:30,000-80,000



2149-清  月泉款六方莲子江苏和信❂ 




盖款:月泉

尺寸:20*11.5cm

A PURPLE TEAPOT OF YUEQUAN

SIZE:20*11.5cm


RMB:50,000-100,000



2150-清  鸟鸣款菱花壶江苏和信❂ 




盖款:鸟鸣山客独眠

尺寸:18*16cm

A PURPLE TEAPOT OF NIAOMING

SIZE:18*16cm


RMB:30,000-80,000



2151-清  鹰华款筋囊壶江苏和信❂ 




盖款:鹰华

尺寸:19*12cm

A PURPLE TEAPOT OF YING HUA

SIZE:19*12cm


RMB:30,000-80,000



2152-清  孟臣水平、福记水盂一组江苏和信❂ 




底款:孟江记臣(壶)、福记(水盂)   盖款:水平

尺寸:尺寸不一,2件

A PAIR OF WATER POTS

SIZE:Different dimensions,two pieces


RMB:30,000-80,000



2153-清  邵大赦  权寅赦记壶江苏和信❂ 




底款:權寅赦记   盖款:赦记   把款:權寅   

尺寸:13*7cm

TEAPOT WITH INSCRIPTIONS BY SHAO DAHE

SIZE:13*7cm


RMB:28,000-30,000



2154-清  江祖成  第邑臣记壶江苏和信❂ 




底款:第邑臣记   盖款:臣记  

尺寸:17*8cm

JIANG ZUCHENG

TEAPOT WITH INSCRIPTIONS BY JIANG ZUCHENG

SIZE:17*8cm


RMB:22,000-28,000



2155-清  邵景南  朱泥莲子江苏和信❂ 




底款:邵景南印

尺寸:12*8cm

SHAO JINGNAN

TEAPOT WITH INSCRIPTIONS BY SHAO JINGNAN

SIZE:12*8cm


RMB:18,000-25,000



2156-民国  鱼化龙壶江苏和信❂ 




盖款:为盛

尺寸:19*12cm

TEAPOT WITH INSCRIPTIOND BY WEISHENG

SIZE:19*12cm


RMB:15,000-18,000



2157-清  许仕英  宫灯江苏和信❂ 




底款:人生乃乐耳 士英

尺寸:17*12cm

XU SHIYING

TEAPOT WITH INSCRIPTIONS BY XU SHIYING

SIZE:17*12cm


RMB:20,000-25,000



2158-清  小水平朱泥江苏和信❂ 




底款:一勺水之多  孟臣   盖款:水平  

尺寸:10*5cm

TEAPOT WITH DECORATION OF HORIZONTAL

SIZE:10*5cm


RMB:10,000-20,000



2159-上合桃江苏和信❂ 




盖款:协新陶厂、王熙臣

尺寸:18*10cm

TEAPOT WITH DECORATION OF PEACH

SIZE:18*10cm


RMB:25,000-30,000



2160-明  陆羽高风壶江苏和信❂ 




盖款:永乐

尺寸:17*11cm

YONG LE TEAPOT

SIZE:17*11cm


RMB:30,000-50,000



2161-明  涤我壶  江苏和信❂ 



盖款:永乐

尺寸:17*9cm

YONG LE TEAPOT

SIZE:17*9cm


RMB:30,000-50,000



2162-清  菱花壶江苏和信❂ 




尺寸:18*15cm

TEAPOT WITH DECORATION OF FLOWER

SIZE:18*15cm


RMB:30,000-50,000



2163-元  龙泉窑三足香炉江苏和信❂ 




尺寸:11*10cm

CENSER IN THE SHAPE OF THREE-LEGGED 

SIZE:11*10cm


RMB:40,000-50,000



2164-民国  施馥森  松鼠葡萄江苏和信❂ 

施福生,又名馥森,宜兴蜀山北厂人。1921年生于宜兴紫砂世家。其父为紫砂名流施金廷(施金庭)。1935年,施福生与朱可心等为江苏省立宜兴陶瓷职校担任实习技师。1954年宜兴紫砂工艺厂建立,为建厂七人小组成员之一。长期担任宜兴紫砂工艺厂产品质量检验员直至离休。施福生善制鱼化龙壶、大型松鼠葡萄咖啡壶等高极紫砂茶具。与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吴云根、顾景洲等老艺人知交甚厚。施福生的儿子施小马、女儿施秀春都是当今紫砂界实力派高级工艺师。此壶精炼紫砂绿泥,壶身圆硕饱满,圆珠形筒身饰以葡萄藤蔓和松鼠,壶流、壶钮及壶把皆以枝干作配衬。细观此壶,叶脉舒卷,刻画清晰,枝叶伸张舒展有致,点缀葡萄数颗鲜活欲滴,藤蔓间塑五只松鼠跳跃穿梭,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松鼠姿态各不相同,细节处理得形象逼真,灵巧生动。



底款:施福生造

尺寸:18*12cm

SHI FUSEN

TEAPOT WITH INSCRIPTIONS BY SHI FUSEN

SIZE:18*12cm


RMB:50,000-80,000




2165-清  邵友兰  仿古江苏和信❂ 

邵友兰,阳羡(今江苏宜兴)人,清嘉庆至咸丰年间宜兴制壶高手,为清中期紫砂名家。道光年间曾为清宫制作贡品,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有他的传器。与邵大亨等名家同时,曾与邵二泉和陈曼生等合作,由友兰制壶,二泉、曼生镌铭。 仿古式为邵大亨原创,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沿袭至今。此壶紫泥选料精细,砂质细腻,抚之温润,胎薄工精。腹部圆弧而向内收敛,短颈,肩部微折,线条挺秀。一弯流上挺,出水顺畅利落,圆形耳把,自肩部生出,后圆转接入腹部下端,握之舒适。压盖盖沿、口沿作圆唇外翻,上下子母双线,紧密吻合,上接圆珠钮。此壶肩、流、把、盖与壶身整体结构自然,协调匀称,形制丰腴饱满,满溢灵韵娟秀之气。小包嘴细品有大亨之韵。



盖款:友兰

尺寸:12.5*7.2cm

SHAO YOULAN

TEAPOT WITH INSCRIPTIONS BY SHAO YOULAN

SIZE:12.5*7.2cm


RMB:50,000-100,000



2166-明  龙泉窑暗刻花卉纹盘江苏和信❂ 




尺寸:43.5*7cm

MING DENASTY DISH

SIZE:43.5*7cm


RMB:50,000-100,000



2167-清  祭红釉盘(一对)江苏和信❂ 




底款:大清乾隆年制

尺寸:尺寸不一,2件

QING DENASTY DISH

SIZE:Different dimensions,two pieces


RMB:30,000-80,000



2168-清  石林中人  印方壶江苏和信❂ 

石林中人,考为蒋之翘(1596-1659)明末清初学者、藏书家。字楚稚,号石林,人称“蒋石林”,又号雪樵,别署石户农,秀水(今嘉兴)人。致力古学,明亡后隐居不出,家道清贫,好藏古籍。蒋之翘爱好壶艺,清乾隆张廷济弟季勤藏有“石林壶”一持,为《阳羡名陶录》编者吴骞(槎客)题铭锓匣,曰:“浑浑者陶之始,舍则藏吾与尔,石林人传季勤得,子孙宝之永无忒。”(查考与宜兴紫砂有关之‘石林’者,计有明末清初蒋之翘、清中期缪颂、清晚期何心舟等三人,后两者年代不合,以蒋之翘较为接近。) 此壶紫泥为胎,色呈红棕。壶身四方如印,壶底至口沿逐渐收敛,壶体曲线流畅,变化合度,口沿起双层厚圈线,壶盖上堆塑太狮钮,器型周正,做工精湛,富有古朴典雅的艺术魅力。



底款:石林中人

尺寸:21*16cm

A PURPLE TEAPOT OF SHILIN ZHONGREN

SIZE:21*16cm


RMB:100,000-200,000



2169-清  陈砺成  朱泥梨形江苏和信❂ 

此壶色泽殷红,艳而不娇,质感细腻,壶身稳健,把玩于掌珠,耐人寻味。壶身饱满圆润,线条流畅自如,做工精妙。流畅洒脱,毫无拘束,给人以清爽自然之感。壶底镌刻铭文“砺成”二字刻工流畅自然。



底款:砺成

尺寸:9*7.5cm

CHEN LICHENG

A PURPLE TEAPOT OF CHEN LICHENG 

SIZE:9*7.5cm


RMB:350,000-450,000



2170-清  邵文元  螭龙美人肩  江苏和信❂ 

此壶以紫泥为胎,泥料极佳,烧造成熟,可见壶身肌理朗润,宝光内蕴,以手抚之,似抚婴儿之肌肤,光滑细腻。壶体浑圆可喜,体型硕大,嵌入式盖,盖上堆雕螭龙钮,螭龙卷耳独角,如意形鼻上翘,身躯粗壮,作盘身回首仰望势。器身光滑无折角,壶腹中部一侧置流嘴,流嘴弯曲上翘,敦秀可爱,外接弧形执把,顺滑圆熟,与流嘴相互呼应,流嘴、执把于圆转之处更添活泼灵动气息,古朴惹喜。美人肩为清初经典壶型之一,制作中对壶的整体性把控极为严格,须有饱满的力度和整合的视觉观感,其造型为壶身呈一大圆珠,壶钮为一小圆珠,好似母子连珠,形制圆润。而邵元文的此件作品,一改常见款式,圆钮变为龙钮,使简洁明快的壶体增加古朴灵动之气。此壶整体工艺精巧,造型古意盎然,庄重又不乏新意,典雅大气又不失阳刚之气,线条流畅,精美绝伦,观之精气满盈,气度不凡。



底款:邵、文元   盖款:邵、文元

尺寸:30*21cm

SHAO WENYUAN

A PURPLE TEAPOT OF SHAO WENYUAN

SIZE:30*21cm


RMB:500,000-700,000



2171-清  蒋万泉  龙头一捆竹江苏和信❂ 




盖款:万泉

尺寸:21*12cm

JIANG WANQUAN

TEAPOT WITH INSCRIPTIONS BY JIANG WANQUAN

SIZE:21*12cm


RMB:500,000-700,000



2172-清  黄玉麟  鱼化龙江苏和信❂ 




盖款:玉麟

尺寸:19*10cm

参考:《砂壶选粹——天地方圆紫砂藏品集》P195,上海古籍出版社。

HUANG YULIN

TEAPOT WITH INSCRIPTIONS BY HUANG YULIN

SIZE:19*10cm


RMB:500,000-700,000



2173-清  黄玉麟  供春江苏和信❂ 

此壶以精炼段泥制成,造型似树瘿,取瓜蒂为盖,盖内钤“玉麟”,壶身通体纹理缠绕,形如嶙峋老树,瘿瘤满布,以枝梗为把,弯流敦实。整器质朴古拙,把握舒适,出水流畅,自然生动。

黄玉麟所制供春式树瘿壶,历来为收藏精品。此壶式器名“供春”,传说莫衷一是,顾景舟认为,黄玉麟客居于吴大澄门下时,二人根据明代文献记载所创制的造型。



盖款:玉麟

尺寸:17*13cm

参考:1,《宜兴紫砂珍赏》P139,远东图书公司。

           2,《紫泥—王度宜陶珍藏册》P136 ,台湾出版。

           3,《宜兴紫砂》P214,文物出版社。

HUANG YULIN

TEAPOT IN DESIGN OF LUCID GANODERMA

SIZE:17*13cm


RMB:700,000-1,000,000



2174-清  孟侯  十六竹江苏和信❂ 



把款:孟侯

尺寸:24*15cm

TEAPOT WITH DECORATION OF BAMBOOS

SIZE:24*15cm


RMB:600,000-800,000



2175-明  陈子畦   古莲子江苏和信❂ 

此壶造型简洁,质感温润细腻,色泽深黝含光。莲子素有美名,“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可静心、可养性,乃清供佳品。此壶取莲子之形,经巧意构思,重新塑造,壶身饱满却有清逸之感,线条柔和而有强劲力道,引而不发,持而不盈。亭亭而立,于静默之中诉尽千言。借莲子之清味,赋茗茶以清芬,观之赏之,有如荷塘清风拂过,朗月疏照。叹作者不凡制壶功力,恬适澹泊心性由壶而见。有壶如此,茶饮之事方得完备,至性至雅。



底款:子畦

尺寸:13*9cm

参考:《紫砂风云-居仁堂紫砂宝典》P345。

CHEN ZIQI

TEAPOT WITH DECORATION OF LOTUS 

SIZE:13*9cm


RMB:1,800,000-2,500,000



2176-清  王南林  大圆珠(素身圆珠壶)江苏和信❂ 



底款:王南林制

尺寸:21*14cm

WANG NANLIN

TEAPOT IN THE SHAPE OF PEARL

SIZE:21*14cm


RMB:1,000,000-2,000,000



2177-清  杨彭年  阿曼陀室 玉成窑江苏和信❂ 

此壶壶身近扁方形,平盖、桥形钮,盖、身以子母扣合。自肩部伸出流嘴与壶把,小弯流前凸,圈把自肩部收于腹底,表露灵秀韵势。肩部篆书铭“叔陶作壶其永宝用”,壶腹行书铭“嘉庆乙亥秋九月桑连理馆制,茗壶第一千七百九十三 频迦识”底部楷书铭江听香、钱叔美等曼生之好友、食客15人。壶把印款“彭年”,底部款识“阿曼陀室”。桑连理馆,是曼生在溧阳时的府邸之名,曼生常常在此会友、吟诗作画。



底款:阿曼陀室   把款:彭年 

铭文:嘉庆乙亥秋九月桑连理馆制,茗壶第一千七百九十三,频迦识。(腹)

       江听香、钱叔美等曼生之好友、食客15人。(底)

尺寸:16*5cm

参考:《宜兴紫砂》P130,文物出版社。

YANG PENGNIAN

TEAPOT WITH INSCRIPTIONS BY YANG PENGNIAN

SIZE:16*5cm


RMB:5,500,000-7,500,000



2178-明  淡然斋  堆泥高旦壶江苏和信❂ 

此壶制作于乾隆年间,整体浑厚,圈足有力,盖子饱满,周身用本色泥绘装饰。清初盛世之期,宜兴紫砂工艺受到皇室宫廷关注,开始定制宜兴紫砂器。入宫后交造办处艺人装饰,因此出现了描金、堆泥、加漆等工艺,使原本朴实的紫砂更显雍容华贵,淡然斋印款最高出现在明末一直沿用到清中,极有可能是皇室闲章。而此款堆泥高旦壶制作手法和泥料属清乾隆时产物,而壶身泥绘技艺精湛,书法功力浑厚,堪称极品,御题诗也印证为宫中之物。泥料火候略浅,对比北京故宫珍藏之物同为欠火,由此可见,当时这批紫砂器并非宜兴所烧,而是造办处的窑烧成。所以确定为宫廷御用之物。



底款:淡然

尺寸:15*8cm

TEAPOT WITH INSCRIPTIONS BY DANRANZHAI

SIZE:15*8cm


RMB:3,000,000-4,000,000

中国最全茶叶历史及产地品种目录

中国最全茶叶历史及产地品种目录,以下内容供参考:

茶叶史记

三皇

公元前2700以前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是人类利用茶叶之始《神农本草经》。


西周

公元前1100~公元前770武王伐纣时,巴蜀已用所产之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作为贡品的最早记述。周武王伐纣时在公元前1066年,据此,我国有确切记载的茶事,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华阳国志》。

东周(含春秋)

公元前770~公元前403晏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表示春秋时茶已作为菜肴《晏子春秋》。

西汉

公元前206--25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公元前118)的《凡将篇》记载蜀地中草药材中有"庄诧",是茶作为中药材的较早记载。

马王堆西汉墓(墓葬时间公元前165--公元前160)出土文物中有「(即jiǎ)一笥(即箱)」竹简文、「笥」木牌文与「荼陵」石官印。是茶作为陪葬物品较早的史料。

王褒《僮约》中有"烹荼shen具"、"武阳买荼"之载,可见茶已成为日常待客饮料,四川一带已有茶叶市场,是茶作为商品交易的最早记载(公元前59)。

杨雄(公元前53--18)的《蜀都赋》载有"百华投春、隆隐芬芳,蔓茗荧翠,藻蕊青黄",是最早提及茶的辞赋。

甘露禅师吴理真於四川蒙山植茶。

东汉

25--220华佗《食论》提及"苦荼久食,益意思",是提及茶药理功能的较早记述。

三国

220--265张揖《广雅》提及"荆巴间采荼作饼…若饮先炙之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máo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说明当时茶系作成饼块状,便於运输,又利於防潮。饮用时捣末加入葱姜瀹饮,是较早提及茶叶制作及调饮的史料。

《三国志·韦曜传》提及东吴国君孙皓密赐韦曜荼荈以当酒,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西晋

265--316张载《登成都楼诗》中有"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左思《娇女诗》中有"心为荼庄剧,吹嘘对鼎",孙楚《出歌》中有"姜桂荼庄出巴蜀",等是较早咏及茶的诗。

杜育作的《庄赋》是现存最早以茶为主题吟咏茶事的赋文。

傅咸《司隶教》提及禁蜀姥卖茶粥;《江氏家传》提及西晋时摊贩卖茶;《晋四王起事》记述"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可见西晋时茗饮已普及,上至王公下及走卒。

郭璞注《尔雅》云:「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一曰庄,蜀人名之苦荼。」。

东晋

317--420《中兴书》提及陆纳以茶果宴请谢安;《晋书》:「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yàn饮,唯下七奠拌茶果而已。」都是以茶推行俭德。

弘君举《食檄》:「寒温毕,应下霜华之茗;三爵而终,应下诸蔗、木瓜、元李、杨梅、五味…」规范以茶待客礼法,主客寒喧后,奉茶三杯,进茶食。

南北朝

420--581南齐武帝遣诏以荼代三牲为祭,天下贵贱,咸同此制。为我国最早以茶为祭礼的记载(493)。

陶弘景(456--536)《杂录》记载:"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丹丘子和黄山君都是传说中的神仙,可见当时视茶为养生仙饮。

《洛阳伽蓝记》载南齐王肃初降北魏,不喜羊肉、酪浆,每饮茶必一斗,惯食羊肉、酪浆后谓茶为酪奴。北方士大夫就轻蔑地将茶称为酪奴,可见当时南方虽盛行饮茶,但北方尚未普及土耳其人至蒙古边境以物易茶(475)。

581--618《隋书》记载,文帝开皇年间(581--600)饮茶治头痛。隋朝统一全国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更加便利,饮茶风尚进一步在北方传播。

618--907饮茶传入韩国(新罗)。

(632--646)文成公主出嫁吐番松赞干布,教藏人喝茶。(贞观15年,641)

《开元文字音义》引用「茶」字。

封演《封氏闻见记》载降魔师大兴禅教,推行打坐可以饮茶相伴。(开元年间713--741);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于是茶道大行」,「自邹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记述当时北方茶馆兴盛;封演《封氏闻见记》载蒙古(回纥时期)驱马市茶,开了茶马交易先河(756--758)。

王敷《茶酒论》论茶与酒,将茶饮与酒饮相匹配(玄宗天宝742--755后)。

唐代宗在顾渚山建贡茶院(大历5年,770)。

怀海(720--814)制订《百丈清规》规范茶供养诸法,形成禅宗茶礼。

颜真卿为陆羽三癸亭写《题杼山三癸亭》,为中国最早之茶亭(大历8年,773)。

陆羽(733--804)著《茶经》,为世界上第一部茶业专著(780)。

唐德宗始创茶税,十取其一(建中4年,783)。

唐德宗为喝吴兴紫笋而设「急程茶」(贞元5年,789)。

吕温(774--813)等以茶代酒行「曲水流觞」。

日僧最澄携茶子回国,种於比睿山,是茶种传日最早记载(805)。

日僧永忠奉茶嵯峨天皇,天皇下诏植茶进贡,形成弘仁茶风(810--824)。

皎然《饮茶歌》:「孰知茶道全尔真」,最早提及「茶道」(760--840)。

宪宗宰相李德裕(787--850)为喝惠山泉而设「水递」入唐使金大廉持茶种子回国,新罗王使植地理山,为茶种传韩最早记载(828)。

文宗对茶实行专营专卖(太和九年,835)。

阿拉伯人soliman编著有关茶的报告书,是最早的外国茶书(850)。

僖宗赐法门寺自用鎏金银茶具,1987出土后现存陕西扶风法门寺(咸通15年,874)。

张又新作《煎茶水记》,现存论泉最早专书(约827)。

苏廙(yǎn)作《十六汤品》,是论点茶技法最早专书。

北宋

960--1127太宗在建安设官焙,专造北苑贡茶,从此龙凤团茶有了很大发展(太平兴国元年,976)。

蔡襄(1012--1067)监造小龙团,著《茶录》。

江休复《嘉复《嘉佑杂志》:蔡襄与苏舜元斗茶,舜元以天台竹沥水胜襄。(1056--1063)。

神宗颁茶马法(熙宁7年,1074)。

徽宗著《大观茶论》包括地产、天时、采摘、蒸压、制造,róng辨等二十目,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1107--1110)。

北宋末,民间盛行分茶(又称茶百戏,水丹青)。

南宋

1127--1279陆游(1125--1210)作与茶有关的诗三百余首。

荣西於1191年自中国带回宋点茶用具及茶籽初种於九州背振山,1207年由其弟子明惠上人植於宇治,后逐渐广植於伊势、骏河、川越、是宇治茶、伊势茶、静冈茶、狭山茶(琦玉县)之起源。1212年荣西著《吃茶养生记》,对日本饮茶推广影响很大。

审安老人著《茶具图赞》,对宋点茶器具有较完整的描述及图绘(咸淳5年,1269)。

1279--1368顾渚茶因泉水枯竭在宋时停产,元代金沙泉复出,顾渚茶恢复生产,元世祖忽必烈赐名金沙泉为「瑞应泉」。

元代饮茶大都加入酥油,因调茶佐料不同而有炒茶、兰膏、酥签等名称。

1368--1644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兴叶茶。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茶)。对炒青散茶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洪武24年,1391)。

朱权(1378--1448)晚年悉心茶道,著《茶谱》,对饮茶之人,饮茶之环境,饮茶之方法,饮茶之礼仪作了规范,表现求真、求美、求自然的精神,对明清以来茶文化风尚影响颇大。

千利休(1522--1591)集日本茶道之大成,其后人发扬其茶道,成为日本茶道三千家。

威尼斯人giambatistaramusio出版欧洲第一部茶书,开欧人论茶之先河(1559)。

丰成秀吉(1536--1598)奉茶天皇及造黄金茶屋(1585),举行北野松原大茶会(1587)。

张原著《茶录》。本书流传至韩国成为《茶神传》(1573--1620)。

许次纾著《茶疏》(万历25年,1597)。

罗廪(lǐn)(1537--1620)著《茶解》对茶树栽培及绿茶炒制技艺描述甚详(1609)。

1607年荷兰东印度海船自爪哇首次来到中国澳门,转运中国茶叶,于1610年转运回转销欧洲,这是华茶大批量输往欧洲的最早记载。

明朝王室派使入俄,赠茶于俄皇(1618)。

茶饮习尚,风靡全荷,荷属东印度公司嘱其西返船只,每次均购中、日茶叶若干,以资应市(1637)。

蒲松龄(1640--1715)设茶摊集故事写《聊斋志异》。

周高起著《阳羡茗壶系》(出书於明末清初)。

1650年,英人已偶饮茶,其价格每磅茶叶售价自六英镑至十英镑。

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英伦敦garway咖啡室开始售茶。

1659年,伦敦本年十一月十四日政治公报称茶、咖啡与巧克力几乎遍街均有出售。

1669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从爪哇运华茶入英;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箱茶150担,输往英国,始开中国内地与英国茶叶直接贸易之先声;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华茶源源入俄。

172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植茶失败。

1750年,红茶在荷渐夺绿茶之市场,往昔以咖啡为早餐饮料者,亦多以红茶代之。

1773年,英当局强征美殖民地茶税引发「波士顿茶叶事件」,为美国独立战争之导火线。

1793年,随英使macartney来华之科学家多人,运载中国茶籽至加尔喀答试种。

1802年,锡兰试种茶树失败。

1810年,福建人柯朝携茶籽至台湾,授种茶之法。·巴西植失败。

1823年,robertbruce在印度阿萨姆发现野生茶树。

1826年,爪哇试种siebold博士由日携返之茶籽。

1828年,爪哇试制茶叶成功,后於克拉万省(krawang)的wanajasa设场试种茶树。

1833年,jacobson第六次由中国返爪哇(亦即其最后一次),携回茶籽七百万粒,茶工十五人及制茶工具多种。jacobson以功动被任为爪哇公营茶叶企业之主持人。

1834年,印度总督williamcharlescavendishbentinck下令组织茶叶委员会,研究印茶栽植方案。

印度茶叶委员会派秘书georgejamesgordon赴中国罗致茶工收购茶籽,并考察pāo茶制造方法。

1835年,第一批爪哇茶运荷兰阿姆斯丹(amsterdam)应市。

1835--36年,印度科学会以二对一之比通过移植中国茶树,并通过喜马拉雅山而属意上阿萨姆为最有希望之茶区。

印度在加尔喀答培植之中国茶苗4万2千株,移植於上阿萨姆、古门(kumaon)、苏末尔(sirmore)及南印度。

1838年,阿萨姆茶首次外销八箱运往伦敦。

1839年,阿萨姆野生茶籽首次由加尔喀答运往锡兰。

伦敦成立茶叶拍卖市场,首开世界茶叶自由拍卖交易。

1847年,俄外高加索开始种茶。

1859年,横滨开港,当年输出茶叶40万磅(约180公吨)。

1861年,俄商在湖北汉口成立第一家砖茶加工厂。

1864年,英国人杜德(johndodd)至台湾考察,发现台湾北部淡水河流域适宜发展茶业。於1866年设立宝顺洋行,在李春生(厦门人)的协助下推广种茶及收购茶叶外销。1868年杜德在今台北万华设精制厂,从此台茶便不必运往厦门或福州精制1869年杜德将台茶直接销往美国,并创福尔摩沙茶(formosatea)或称「台湾乌龙」,因为品质优异,风味独特,而声名远播,享誉国际。

1872年,印度人williamjackson发明红茶加工用揉捻机,开红茶制造机械化之先河。

1873年,锡兰茶首次输出,运往英国,计23磅。

1874年,印度人edwardmoney发明茶叶乾燥机。

1878年,爪哇茶园输入阿萨姆茶籽,并采用阿萨姆植茶方法。

1881年,印度茶叶协会在加尔喀答成立。

1883年,日本中央茶商公会成立。

1885年,日人高林谦三获得二项绿茶揉捻机专利特许,后被誉为日本绿茶制造机械化之父。

1886年,鸦片战争之后,五口通商,华茶外销日增,是年达13.4万吨(268万担),创历史新高。

1893年,我国茶叶技师刘峻周应聘俄国格鲁吉亚指导发展茶业,后在其故居设立茶叶博物馆纪念其对俄国茶业发展的贡献。

1896年,成立福州机械造茶公司,为我国最早机械制茶业。英国人a.v.smith首先获得袋茶(tea-bag)专利特许。

日本农商务省农务局制茶试验所(国立茶业试验场前身)成立。

1900年,印度茶业协会tocklai茶业试验场成立。

1901年,茶与咖啡杂志(theteaandcoffeetradejournal)在纽约创刊。

1903年,台湾设立制茶试验场(台湾省茶业改良场前身)。

1906年,冈仓天心《茶之书》颠覆西方人对茶的认知。

当代

1914年十七岁的吴荣堂立志以“振兴中华农业”为己任,考入浙江省甲种农业专科学校(现为浙江大学),政府的腐败、苛政的残酷、农民的穷困、欠租农民在站笼里的哀嚎给农家出身的吴荣堂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中国农民要翻身,只有自己觉悟起来”,“农民要站起来,要革命奋斗,必须要具备自觉”,为此他毅然决定将自己改名为:吴觉农。其中即有称自己要成为有觉悟的农民,同时也含有要启迪农民要有觉悟的双重含义。

1923年,台湾设茶叶检验所,检验出口茶叶。

1925年,brookebond公司与jamesfinlay公司在东非之肯亚(kenya)购地植茶。

锡兰茶叶研究所成立,政府加征出口茶税补助其研究经费。

1927年,肯亚茶叶首次输出伦敦应市。

1932年,中国成立「农村复兴委员会」,稻、麦、棉、丝、茶五项列为中心改良事业。

1933年,国际茶叶委员会(itc)在伦敦成立,为英属印锡及荷印所产茶叶输出限制五年计划之执行机关。

1935年,w.h.ukers所著《茶叶全书》(allabouttea)在纽约出版;1949年由吴觉农主编,中国茶叶研究社集体翻译的中译本出书。

1937年,中国茶业公司在上海成立,旨在提高茶叶品质,确定茶叶标准,改进茶叶产制运销事宜,以扩大贸易,复兴茶业。

1949年,中国茶叶公司在北京成立,统管茶叶生产、收购及内外销业务。

195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业研究所在杭州成立。

1963年,云南省勐海巴达大黑山中发现树龄1700余年的野生大茶树,树高32.1米,干圆3米多。

1964年,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大会及第一届学术年会在杭州召开。

1996年,云南省镇沅县九甲千家寨发现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在海拔2100--2500公尺范围,为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野生古茶树群落。

2009年,张天福提出有机茶的概念,并建议成立“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实行过程就严格按照“梯层茶园表土回沟条垦法”标准,从选址、规划、开山、种植、管理等各环节进行保证。截止目前,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分别在安溪、寿宁、武夷山、漳平、永泰等地成立。

21世纪初台湾人发明了“冷泡法”,2013年11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新批下来的专利《一种冷水冲泡型茶叶加工设备与工艺》,进一步提升“冷泡茶”工艺,成为“热泡清茶”品饮方式的补充,丰富了茶饮体验。

各省出产茶叶品种目录

安徽省:

红茶:有祁门的祁红。绿茶:有休宁、歙县的屯绿,黄山的黄山毛峰、黄山银钩,六安的瓜片、齐山名片,太平的太平猴魁,休宁的休宁松萝,泾县的涌溪火青、泾县特尖,青阳的黄石溪毛峰,歙县的老竹大方、绿牡丹,宣城的敬亭绿雪、天湖凤片、高峰云雾茶,金寨的齐山翠眉、齐山毛尖,舒城的兰花茶,桐城的天鹅香茗、桐城小花,九华山的闵园毛峰,绩溪的金山时茶,休宁的白岳黄芽、茗洲茶,潜山的天柱剑毫,岳西的翠兰,宁国的黄花云尖,霍山的翠芽,庐江的白云春毫等;黄茶:有皖西黄大茶等。

浙江省:

绿茶:有杭州的西湖龙井、莲芯、雀舌、莫干黄芽,天台的华顶云雾,嵊县的前岗煇白、平水珠茶,兰溪的毛峰,建德的苞茶,长兴的顾渚紫笋,景宁的金奖惠明茶,乐清的雁荡毛峰,天目山的天目青顶,普沱的佛茶,淳安的大方、千岛玉叶、鸠坑毛尖,象山的珠山茶,东阳的东白春芽、太白顶芽,桐庐的天尊贡芽,余姚的瀑布茶、仙茗,绍兴的日铸雪芽,安吉的白片,金华的双龙银针、婺州举岩、翠峰,开化的龙顶,嘉兴的家园香茗,临海的云峰、蟠毫,余杭的径山茶,遂昌的银猴,盘安的云峰,江山的绿牡丹,松阳的银猴,仙居的碧绿,泰顺的香菇寮白毫,富阳的岩顶,浦江的春毫,宁海的望府银毫,诸暨的西施银芽等。黄茶:有温州黄汤。红茶:有杭州的九曲红梅、绍兴的越红工夫。

江西省:

绿茶:有庐山的庐山云雾,遂川的狗牯脑茶,婺源的茗眉、大鄣山云雾茶、珊厚香茶、灵岩剑峰、梨园茶、天舍奇峰,井岗山的井岗翠绿,上饶的仙台大白、白眉,南城的麻姑茶,修水的双井绿、眉峰云雾、凤凰舌茶,临川的竹叶青,宁都的小布岩茶、翠微金精茶、太沽白毫,安远的和雾茶,兴国的均福云雾茶,南昌的梁渡银针、白虎银毫、前岭银毫,吉安的龙舞茶,上犹的梅岭毛尖,永新的崖雾茶,铅山的苦甘香茗,遂川的羽绒茶、圣绿,定南的天花茶,丰城的罗峰茶、周打铁茶,高安的瑞州黄檗茶,永修的攒林茶,金溪的云林茶,安远的九龙茶,宜丰的黄檗茶,泰和的蜀口茶,南康的窝坑茶,石城的通天岩茶,吉水的黄狮茶,玉山的三清云雾等。红茶:有修水的宁红,景德镇的浮梁红茶,上饶的铅山河红。

四川省(包括重庆市):

绿茶:有名山的蒙顶茶、蒙山甘露、蒙山春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雅安的峨眉毛峰、金尖茶、雨城银芽、雨城云雾、雨城露芽,灌县的青城雪芽,永川的秀芽,邛崃的文君绿茶,峨眉山的峨芯、竹叶青,雷波的黄郎毛尖,达县的三清碧兰,乐山的沫若香茗,重庆的巴山银芽、缙云毛蜂、大足松茗等。红茶:有宜宾的早白尖工夫红茶,南川的大叶红碎茶。紧压茶:有重庆沱茶。

江苏省:

绿茶:有宜兴的阳羡雪芽、荆溪云片,南京的雨花茶,无锡的二泉银毫、无锡毫茶,溧阳的南山寿眉、前峰雪莲,江宁的翠螺、梅花茶,苏州的碧螺春,金坛的雀舌、茅麓翠峰、茅山青峰,连云港的花果山云雾茶,镇江的金山翠芽等。红茶:江苏宜兴的苏红工夫。

湖北省:

绿茶:有思施的玉露,宜昌的邓村绿茶、峡州碧峰、金岗银针,随州的车云山毛尖、棋盘山毛尖、云雾毛尖,当阳的仙人掌茶,大梧的双桥毛尖,红安的天台翠峰,竹溪的毛峰,宜都的熊洞云雾,鹤蜂的容美茶,武昌的龙泉茶、剑毫,咸宁的剑春茶、莲台龙井、白云银毫、翠蕊,保康的九皇云雾,蒲圻的松峰茶,隆中的隆中茶,英山的长冲茶,麻城的龟山岩绿,松滋的碧涧茶,兴山的高岗毛尖,保康的银芽等。红茶:湖北宜昌的宜红工夫。

湖南省:

绿茶:有长沙的高桥银峰、湘波绿、河西园茶、东湖银毫、岳麓毛尖,郴县的五盖山米茶、郴州碧云,江华的毛尖,桂东的玲珑茶,宜章的骑田银毫,永兴的黄竹白毫,古丈的毛尖、狮口银芽,大庸的毛尖、青岩茗翠、龙虾茶,沅陵的碣滩茶、官庄毛尖,岳阳的洞庭春、君山毛尖,石门的牛抵茶,临湘的白石毛尖,安化的安化松针,衡山的南岳云雾茶、岳北大白,韶山的韶峰,桃江的雪峰毛尖,保靖的保靖岚针,慈利的甑山银毫,零陵的凤岭容诸笋茶,华容的终南毛尖,新华的月芽茶等。红茶:湖南安化的湘红工夫。

福建省:

乌龙茶:有祟安武夷山的武夷岩茶,包括武夷水仙、大红袍、肉桂等,安溪的铁观音、黄金桂、色种等,祟安、建瓯的龙须茶,漳平的水仙茶,永春的佛手,诏安的八仙茶等。绿茶:有南安的石亭绿,罗源的七境堂绿茶,龙岩的斜背茶、武平绿茶,宁德的天山绿茶,福鼎的莲心茶等。白茶:有政和、福鼎的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福安的雪芽等。花茶:有福州的茉莉花茶,还有荣莉银毫、荣莉春风、荣莉雀舌毫等。红茶:有福鼎的白琳工夫,福安的坦洋工夫,祟安的正山小种,政和的政和工夫等。

云南省:

红茶:有凤庆、勐海的滇红工夫红茶、云南红碎茶。普洱茶:有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大理、昆明、安宁等地的普洱茶散茶和紧压茶。绿茶:有勐海的南糯白毫、云海白毫、竹筒香茶,宜良的宝洪茶,大理的苍山雪绿,墨江的云针,绿春的玛玉茶,牟定的化佛茶,大关的翠华茶等。

广东省:

乌龙茶:有潮州的凤凰单枞(凤凰乌龙、凤凰水仙),还有岭头单枞、石古坪乌龙、大叶奇兰等。红茶:有英德红茶、荔枝红茶、玫瑰红茶等。绿茶:有高鹤的古劳茶、信宜的合箩茶等。

海南省:

南海、通什、岭头等的海南红茶。

广西壮族自治区:

绿茶:有桂平的西山荼,横县的南山白毛茶,凌云的凌云白毫,贺县的开山白毫,昭平的象棋云雾,桂林的毛尖,贵港的覃塘毛尖等。花茶:有桂北的桂花茶。红茶:有广西红碎茶、百色凌云红茶。

河南省:

绿茶:有信阳的信阳毛尖,固始的仰天雪绿,桐柏的太白银毫等。红茶:信阳红茶。

山东省:

绿茶:有日照的雪青、冰绿等。红茶:日照红茶

贵州省:

绿茶:有贵定的贵定云雾,都匀的都云毛尖,湄潭的湄江翠片、遵义毛峰,大方的海马宫茶,贵阳的羊艾毛峰,平坝的云针绿茶等。红茶:贵州遵义黔红工夫。

陕西省:

绿茶:有西乡的午子仙毫,南郑的汉水银梭,镇巴的秦巴雾毫,紫阳的紫阳毛尖、紫阳翠峰,平利的八仙云雾等。红茶:秦岭红茶。

台湾省:

乌龙茶:有南投的冻顶乌龙,台北、花莲的包种茶等。红茶:台湾鱼池的台湾红茶。

甘肃省:

陇南文县,历史悠久,古称阴平,是一块适宜万物生长的得天独厚的宝地。文县南部碧口地区大山深处,终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尤以李子坝茶叶最负盛名,被誉为“陇上茶乡”。

史书记载,早在三国时文县就有茶,宋代时文县已是当时川蜀产区的重点产茶地之一。

文县茶叶闻名遐迩,享誉四方,人工种茶历史悠久,有的村民就取“茶园村”。明清以来,碧口镇茶馆林立,为名流雅士、商贾旅客品茗清谈之地,所有茶多为自产。在文县深山密林之中,生长着古老的野生茶树,辉映日月光华的虬枝绿叶向世人诉说着阴平茶史的久远。

新疆省:

新疆林芝市的“易贡”藏语意为“美丽”,也称“心满意足的地方”。易贡茶场坐落在西藏林芝市易贡国家地质公园内,周边森林茂密,终年云雾环绕,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适宜开发高品位绿茶、红茶和黑茶。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有机茶叶生产基地。

来源:茶书院,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紫砂壶的39款器型代表

紫砂壶按工艺可分五大类

【光身壶、花果型、方壶、筋纹型、陶艺装饰壶】

光壶是以圆为主,它的造型是在圆型的基础上加以演变,用线条、描绘、铭刻等多种手法来制作。

花壶是以瓜、果、树、竹等自然界的物种来作题材,加以艺术创作,使其充分表现出自然美和反朴归真的原理。

方壶是以点、线、面相结合的造型,来源于器皿和建筑等题材,以书画,铭刻,印板,绘塑等当作装饰手段。壶体壮重稳健,刚柔相间,更能体现人体美学。

筋纹菱花壶俗称“筋瓤壶”,是以壶顶中心向外围射有规则线条之壶,竖直线条叫筋,横线称纹,故也称“筋纹器”。

陶艺壶是一种是圆非圆,是方非方,是花非花,是筋非筋的一种较抽象形体的壶,可采用油画、国画之图案和色彩来装饰,有传统又非传统的陶瓷艺术。

紫砂壶按器型可分为三大类

花货即自然形,采用雕塑技法或浮雕、半圆雕装饰技法捏制茶壶,将生活中所见的各种自然形象和各种物象的形态以艺术手法设计成茶壶造型,诸如松树段壶、竹节壶、梅干壶、西瓜壶等,富有诗情画意,生活气息浓郁。明代供春树瘩壶是已知最早的花货紫砂壶。

光货即几何形,特点是壶身为几何体,表面光素。光货又分为圈货、方货两大类。圈货,即茶壶的横剖面是圆形或椭圆形,如:圆壶、提梁壶、仿鼓壶、掇球壶等。

方货:即茶壶的横剖面是四方、六方、八方等,如:僧帽壶、传炉壶、瓢梭壶等。

筋货是从生活中所见的瓜棱、花瓣、云水纹干创作出来的造型样式。这类壶艺要求口、盖、嘴、底、把都必须作成筋纹形,使与壶身的纹理相配合。这也使得该工艺手法达到了无比严密的程度。近代常见的筋纹器造型有合菱壶、丰菊壶等。

紫砂壶的三十九款器型代表

01

供春

供春壶造型古朴精工。温雅天然,质纯薄坚实。负有盛名。供春之壶,胜于金玉。周澍《台阳百咏》:“最重供春小壶,一具用数十年,则值金一笏。”传世的供春壶极少。

1928年,储南强在苏州搜集到一把供春壶,壶把的款识“供春”二字,缺盖,后由裴石民配做。现藏北京历史博物馆。 供春所制砂壶,款式不一,相传他制作过“树 瘿”、“龙 蛋”、“印 方”等壶式。其中以“树瘿壶”最名贵。清末民初,仿制品甚多。供春树瘿壶简称供春壶。

02

秦权

秦权:秦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权”就是用来称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权”壶就是仿其外型。谁最早创制了秦权壶,无从得知。秦权为壶,气度泰然,刚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万千。

03

茄段

茄段壶,造型灵感来自枝头成熟的茄子,若要达到较高的艺术表现力,最佳须使用特级紫茄泥。以茄蒂为壶纽,生动有趣;气度饱满,将张力处理在欲破不破之间;流、把的呼应自然顺畅,静动如一。壶面充分表现出紫砂的种种优越属性,色泽暗淡沉朴,如紫水晶深邃,如古玉温润。

04

水平

在明之中期盛行品茶,故小壶开始得以流行,不过,水平壶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当时工艺制作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在广东福建盛行的"工夫茶"在喝茶时,壶内要放很多茶叶,仅用开水冲泡,茶汁出不来,还必须将壶放在茶碗或茶海内,用沸水浇淋茶的外面,使茶壶浮在热水中,才能使茶汁泡出来,所以制作工艺必须精致,壶嘴和壶把的用泥必须绝对相等,壶漂浮在水面时壶仍保持水平而不倾倒,这就是水平壶名称的由来。

05

虚扁

紫砂壶形制中少见的极扁造型,艺趣盎然,也是早期紫砂壶几何形体造型的代表作品。线面屈曲和谐,寓潇洒于纤巧中,形虽扁而气度却昂,刚柔相济,是时壶中的神品。

06

笑樱

笑樱壶是紫砂壶中的经典壶型之一,流传甚广,皆因其张力十足,为人所喜爱。看外表也许你会觉得平淡无奇,但由于形体轮廓,结构比例,尺度的细部处理安排得当,恰如其分。据说“笑樱壶”的造型原是出自“婴宁一笑”的历史典故“婴宁一笑千愁解”。笑樱壶以交融而又谐调之态漫流的几种色彩,恰如“婴宁一笑”,表现出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的精神内质。

07

德钟

德钟,壶型为钟,德,是修辞,最具代表的作品便邵大亨的德钟壶,大亨所创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

08

龙蛋

龙旦壶(龙蛋壶)是紫砂壶器型中的经典一类,其圆滑可爱的造型深受壶友喜爱。作品做工小巧精致,壶身通体为蛋状,壶身光滑圆润,短嘴为直流状,倒把拿捏方便,扁圆珠纽。

关于龙旦壶的起源,有这样的记载,清代吴鼎梅《阳羡茗壶赋》:“圆者如丸,体稍纵,为龙蛋。”这是最早的龙蛋壶式。龙旦壶的造型是取于蛋型。

09

潘壶

据《阳羡砂壶图考》记载,潘仕成字德畲,为清道光广东番禺人。由于潘氏家传素嗜饮茶,便在宜兴订制专属砂壶,一则自用,一则往还馈赠。潘氏订制的砂壶形制固定,且惯于将印款落于盖沿之上,壶底及他处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为阳文篆字“潘”印。由于潘氏声名远播,世人乃将此一形制称为“潘壶”。壶腹作扁柿形者,曰“矮潘”;器身稍高,近扁球形曰“中潘”;器身高,近梨形者,是为“高潘”。

10

瓦当

模仿古代器物,是紫砂壶的造型来源之一,瓦当壶为仿汉代瓦当式样,造型独特,一般壶体呈瓦当状,造型以几何线条为主,成型规范有致,线条流畅准确,壶身多有铭文.秦砖汉瓦为名贵之古玩,清代中叶以来犹受文人推崇.瓦当壶在配以名家之壶铭,意境更加古补,格调幽雅.最著名的为陈曼生的瓦当壶,做工挺刮,壶体正面刻行书"不求其全,乃能延年,饮之甘泉,"实为紫砂壶中难得的精品,也是文人参与合作制壶的典范。

11

僧帽

僧帽壶:中国元代创制的瓷器造型的壶式之一。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造型为口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具有强烈的少数民族风格。元器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明器壶流略长,清器颈略高,腹部略瘦。最早为元景德镇青白瓷器,明清两代继续烧造。

12

汉瓦

汉瓦属于圆器当中的一种,历来多位艺人都有仿制此种款型,壶盖子口制作圆而不规,转捻即紧,拈钮可以翕起全壶。

13

美人肩

美人肩紫砂壶宛如古代女子端庄可爱,带点宫廷的雍容华贵,又不失大家闺秀般的妖娆。造型饱满,大方得体,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壶盖与壶身仿佛合为一体,没有空隙,用手抚摸上去,能感受到它的温暖。美人肩作为传统器型是由清代的老作品演化而来,是一款经典器型,同一种器型在不同的工艺师手里能够表现出不同的神韵与气韵来,以古代美人的肩线及丰腴美妙的曲线,幻化出动人心弦的壶形。

14

柱础

柱础也是曼生设计的一种壶款之一,其造型稳重而大方,这也是因为他的造型来源于古代使用十分普遍的柱础。以柱础为壶型,使壶显得别致且优美,更显示其稳重,此壶型亦一直流传下来。

15

唐羽

《唐羽壶》为光素器形,为创新系列作品中经典之佳作。创作构思源于唐代宫廷中的羽觞壶,它的造型与之非常贴近,须知,唐人饮茶并非今日沏茶,而是用类似如今沱茶样的茶团和茶饼研碎放入壶中,文火之上慢慢煎煮。

16

东坡提梁

在宜兴窑场丁蜀地区,民间流传最广、最深、最普遍的故事,莫过于「东坡提梁壶」。相传为宋代苏东坡所创制,以其圆纯端重的造型,简巧虚空的提梁设计,恰到好处的布局安排,以致它引取大文豪「苏东坡」之名为壶,历来为壶界所珍。

17

鹧鸪提梁

这把提梁壶的造型为扁圆形壶身,把手为见棱见方的三柱高提梁,从侧面望去犹如一只飞翔着的鸟儿的头部。原创者顾景舟大师为其命名“鹧鸪提梁壶”。

18

华颖

此壶是顾景舟先生根据传统壶体演变所创作品,名为华颖。在古字中没有“花”字,“花”为后世字,故而古时“花”亦用“华"”代之,华颖的“华”意为“花”

华颖所表达的意境为:招展的花意。作品摘手圆、盖圆、壶身圆、三圆垒叠在圆壶底上,分外精神,遥望犹如花苞初绽,从“掇球”变形而来。

19

周盘

曼生喜好夜读,每每捧卷至深夜,间或倦怠,品茶以缓之,闭目静思:十年寒窗无人晓,一举成名天下知,而其中艰辛唯有自己能够体味,更何况为官处世为自保有时不免强己所难……思之不免惆怅,起身信步,恰见置于小桌之罗盘,随手拨弄,见其勺柄经由其转,却始终如一,指向一方。 

曼生感叹,罗盘虽如铜勺,表面圆通,却坚持己见,曲直合一乃为人之道也。遂以罗盘为原型,绘壶以省之,名曰周盘, 此壶圆润而不失刚劲,周盘暗蕴太极,有形而无穷,或曰大视野,宽胸怀,任凭大风大浪,我自巍然不动。坡颈平口,平盖扁钮,泥质红润,道劲中出媚姿,纵横中见遗韵,肃然绝俗。

寓意为人处世,宽容大度,能屈能伸。其境界有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诵之思之,其声愈希。拥壶自省,以净其身。相逢重大抉择,执周盘品清茶,三思而后行,方能至方至圆。

20

汉铎

汉铎,即汉朝之铎。《说文》中对铎的解释是:铎,大铃也。它是器物的名称。具体地说形状有些像甬钟,但体积小。梅调鼎(1839—1906年)字友竹,号赧翁,慈溪人,长期在慈城居住。有人称赞他是清代书法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其为之作铭的汉铎壶可算是目前在紫砂历史上最据研究价值的汉铎壶了。

21

一粒珠

一粒珠造型古朴、古韵盎然,庄重又不乏新意,典雅大气又不失阳刚之气,造型惹人喜爱。一粒珠如西瓜的壶型,可以使人清心安静,来洗涤尘间烦躁的心情,原因在于有句话如是说:若瓜时,辄偃卧以瓜镇心。但一粒的造型又如同一颗珍珠般珠圆玉润,饱满而剔透,壶身一大珠,壶钮一小珠,如同“母子珠”般形影不离。然无论型如哪种造型,一粒珠大度豁达的造型以及其细腻精致都是一样的。

22

传炉

传炉壶,式度端庄,风格雅致,隐隐然有古风韵,堪称佳品。老子曰“大象无形,大巧不工”。制壶赏壶,到了极致就是看其气度,观其神韵。至于细节的处理到显得不过尔尔。传炉壶的特点正是如此。传炉壶有着青铜器般的威严与稳重,它古朴典雅,曲线强劲有力,浑厚端正。是方中有圆,圆中寓方的典范,要想做得比例恰当、珠圆玉润,骨肉廷均实属不易。

23

合欢

曼生在溧阳为官,上任伊始,便遇到运送“白芽”贡茶上京之重任。曼生不敢怠慢,征集、挑选、包装,命人昼夜兼程,送往京城。终如期而至,龙颜大悦。消息传来,曼生及其幕客好友皆欣喜。好友郭通提议,何不造壶以载此喜,曼生喜不自禁。大镲凹凸有致,合则响,合而美。曼生有感于大镲分分合合,奏响人间欢乐,遂以合镲为样,合欢为名,设计出合欢壶,此壶极富天趣,取皆大欢喜之意,适用于节庆、祝福聚会之场合以添乐趣。

24

洋桶

紫砂洋桶壶是紫砂茗壶名种里较为常见的一种款式,亦是一种茶壶款式的专用名称。紫砂洋桶壶自清末民初创制以来,以其造型简练,使用方便,适宜把玩,便于提携,便于茗泡而一度盛行,并为大多数茗壶爱好者接受,嗜好、收藏而成为紫砂光货素器类经典传统作品之一。

25

匏尊

《说文》:“从包从瓠。包,取其可包藏物也。”按“瓠”(hù),葫芦,一种圆大而扁的葫芦,即匏瓜。匏尊:以干匏制成的酒器。苏东坡《前赤壁赋》的“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一代大文豪苏东坡的黄州生活和“匏尊”的命运,何其相似紫砂“匏尊”?壶的形象,创意来自这种有苦意的匏瓜。陈曼生设计的十八式中有四款壶是有关匏瓜的,经典的“匏尊”壶,就是他“匏壶”的升华。

26

葫芦

葫芦壶是曼生十八式中的一款,深得艺人们的喜爱,更是玩家的收藏佳品,壶体设计新颖。造型呈葫芦状,壶流短直而微向上翘,把成半环形,盖顶设有套环钮装饰。整器形制的线条以浑圆为主,十分流畅。

27

匏瓜

匏瓜壶是曼生十八式之一,与曼生葫芦有异曲同工之妙,然其独特之处亦是其他造型无可比拟的,把玩此壶有如返璞归真之意,此壶最初用意是以解相思之若。  

曼生为官之后因为清朝相关制度规定有些官员是不可以带家眷在身边的,所以曼生只能与妻分隔两地,无法长相厮守,因为曼生爱壶成痴,便想到以壶寄相情,然不管怎么设计都没有一把让自己中意的,有一次他无意中读到曹植《洛阳赋》中一句话: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只独勤,被其中的匏瓜吸引,仔细研究得之这是葫芦的变种,又叫瓢葫芦,更有意思的是在古代匏瓜是男子无妻独处的象征,这正与此时曼生的处境极为相符,于是找来一匏瓜日日观察创作出此款匏瓜壶。  

28

西施

原名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人觉“西施乳”不雅,改称“倒把西施壶”。

29

文旦

文旦创于明未清初,形与西施、贵妃壶相近,后两者为清中末后所创,重玲珑娇秀,前者则重古拙,这也与当时艺术审美注重相关。清代文人吴梅鼎曾经称赞文旦壶说:“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

30

半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朝诗人张九龄竹下的知古名句在构筑美妙意境的同时,也给壶艺创作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可以用紫砂壶诠释对生命、文化和艺术的理解。每位艺人在创作“半月壶”时就是顺应诗人意地间,怡情自然的人生思索。 

31

石瓢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从留传于世的石铫壶看,至陈曼生、杨彭年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曼生石铫”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稳当,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畅顺,壶身呈“金字塔”式,观赏端庄。

32

仿古

清代邵大亨初创,原意是壶体仿照鼓型,后人仿制做这种壶形就成了仿古代壶型的意思了。另说最早见于近代赵松亭按吴大徴授意所作,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壶盖与口沿子母线吻合严密,合成圆线饱满,扁钮有力,虹钮有势,二弯流胥出自然 ;圆圈把匀势而起,有些款把圆下有垂,富于灵动,整体骨肉亭匀,收展有度,有一气呵成之畅。

33

井栏

顾名思义,其造型源于井栏。“井栏”一词,传统文化中多见,如“命理之学”中有“井栏”一格,陈式老架二路太极拳谱第四十一式为“回头井栏直入”。实际生活中的井栏即井之护栏,亦名井床,井干。古人掘井多置井栏,有的还置井盖,井顶,井亭,它们既可护井,又能起到美化环境作用。

34

掇球

掇,落起来的意思,掇球,落起来的球。掇只是大亨原创,掇球壶是典型的几何型传统圆壶式,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壶钮,壶盖,身壶,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

35

掇只

“掇只”是紫砂壶造型中特有的一种壶型,造型像是把许多球状和半球状堆积到一起,由于掇在汉语里有连缀堆叠的意思,因此,这种造型的壶被称为掇只壶。

36

鱼化龙壶

典型传统壶型,是鱼跃龙门之意,民国的唐树芷所制小鱼化龙壶钮为卷云状,壶身浅塑波浪,波浪中龙伸出首部,龙尾卷成壶把,把上鳞片刻划清晰,此壶红泥制成,形体较小,做工精细。

37

葵仿古壶

葵仿古壶是紫砂壶的传统作品,是在圆仿古壶中用筋镶、块面转折的表现手法制作而成。葵仿古以六棱葵瓣为图案,加上嘴、把、盖也用筋纹起线,使整个壶的造型协调统一。筋纹凹凸有致,气势挺拔贯通。

38

孟臣壶

紫砂壶中的微小紫砂壶,为冲泡“功夫茶”的茶壶名。广东潮汕、汕头、福建厦门漳州、泉州一带喜欢“功夫茶”,茶叶独取乌龙,冲泡方法也诸多讲究:所用茶叶大不盈握,壶底刻有“孟臣”的铭记。孟臣壶名源自明代宜兴陶艺师惠孟臣制作的紫砂小壶,因其造型精美,别开生面,而落款“孟臣”,故而得名。

39

汤婆壶

“汤婆”原为盛热水放在被中取暖用的扁圆型壶,一般是用铜锡或陶瓷等制成。器型古拙有明季遗风,壶型简到极致,古朴超越一切。壶身饱满,壶壁挺秀,端庄古朴。看似纯实用的茶器却蕴生出美学上的高点,反而使观赏者生出油然的摹古之情。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