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礼品茶叶求购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听资深品牌推手讲述:如何通过互联网卖茶叶?

一次,抽空见了位90后读者,他在北方二线城市创业,刚好来深圳参展,挺有想法的,做了个互联网茶叶垂直平台,开发了一个类似京东的独立电商网站,2年烧了三百万,达到日均流量2000+,但是销量寥寥无几。

简单了解了他们的内部情况,我开玩笑地说,你们要是早认识我两年,这300万就可以帮你们省了。

因为,他们战略错了。对于互联网产品,决策这件事,比如是做大而全的平台,还是小而美的品牌,决定做哪个不做哪个,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比马上去做更重要。战略就是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要多花时间做决策分析,不要急于烧钱做平台做产品,方向错了,白做,方向对了,要做就做最好。


要如何做一个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战略分析呢?

首先看行业格局,其次看用户需求,再看竞争对手和内部资源。

茶叶是全球消费量第二的饮品,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是个非常特殊和传统品类,有地域品类却无品牌,比如我们说普洱,会说云南普洱,说红茶,会说正山小种,说黑茶, 会说安化黑茶,会说西湖龙井。茶叶很难标准化,每个品种的口感不一,体验不同。

传统的茶叶市场是怎么做的?

第一种是自建连锁零售终端,实体店,如八马茶叶。一种是通过商场专柜进行销售,自营品牌。第三是产品向快销转型,通过商超卖场终端销售。

然而,传统茶叶销售成本越来越高,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出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状况,房租人力广告成本都不菲,利润微薄,没有稳定的客流难以持续经营。这个时候,许多O2O雨后春笋,将线上消费和线下体验结合,通过互联网卖茶的互联网+茶叶模式让许多创业者看到了希望。

打开淘宝,搜索茶叶,会出现超过80万件茶叶宝贝在销售中,2018年双十一当天,大益茶在淘宝的销量超9000多万,茶叶电商如火如荼,竞争激烈。


通过互联网卖茶到底可行吗?这里有个巨大的挑战,就是用户需求。

茶叶市场定价混乱,会做产品的,不会做品牌;懂品牌的,不会做产品;懂互联网的,不懂产业。

我也是喝茶多年的茶客,经常跟喝茶的人交流,茶叶自带社交属性,有极强的分享特质。

而我多在实体店买茶,先喝几杯不同品种的茶叶进行体验,再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每次一喝可以坐一下午,和老板及其他茶客聊天,这些茶客多在35岁以上,我几乎不会选择在互联网买茶,因为无法体验,质量没有保障,哪些人会在互联网买茶?

22-35岁的年轻人会,因此,这也就是互联网茶叶最大的弊端,用户需求角度,茶叶主要消费人群之间的偏差,导致茶叶电商拓展中高端市场面临阻力。

前文这位读者的官方垂直交易平台,就面临这个问题,在资金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投入做平台,缺乏品牌背书,定位模糊,缺乏消费者体验环节,连交易安全、产品质量、配送等也没有独特优势,在淘宝交易至少有个交易保障,垂直电商平台,是很难做起来的,京东都是烧了多少亿,坚持多少年才盈利,这种品类,建议应用小而美策略操作。

而茶叶O2O,个人以为还是有机会的,即通过互联网打造品牌,将传统的品牌互联网化,通过微博、微信的社交分享功能完成种子用户积累,结合线下体验店,让消费者到线下实体店品饮体验,线上完成交易,提高服务体验,结合产品渠道和品质的优势,要做大品牌,则需要更全面的市场和战略支撑。


在中国,目前茶叶电商交易规模只占到了整个茶叶总产值的10%左右,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可以通过目前做的比较好的茶叶O2O项目来了解。

比如茶搜搜,是一家集合茶行业门户网站、电子商务平台、茶业营销系统和茶业资源运作的服务商。它在线上主要有茶搜搜网,线下则有茶搜搜报、茶博会、品茶会等,其O2O平台覆盖了一百多个城市,一千多家线下店。门户网开辟了商铺、市场、供应、求购、资讯、展会频道和社区交流平台,做茶业终端消费市场信息、资源的整合,并为茶企茶商提供线上和线下的多渠道推广,让茶企茶商获得潜在客户。

比如茶乐圈,一家提供茶叶O2O本地生活消费、品牌茶叶导购等的商务平台。其采用LBS定位技术,让茶友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身边的商家和好茶,同时支持商家导入国内各大商城平台店铺的数据,为自己的店铺増加一个稳定的入口,有效提升网商的曝光率。

还有MTea,一个采用“线下+线上+上门”三位一体的模式,旨在打造年轻人的茶叶O2O平台。它自建涉茶产业链,提供原产地有机、健康的多元化茶类产品,设立品牌茶销售体验店,并推出了首创的商务茶艺师上门服务。通过在全国各地的商务中心和写字楼集中区开设茶猫猫服务站的方式建立“上门泡茶、送茶上门”服务。用户在网上看好了商品,可直接去距离自己最近的线下体验店喝茶,也可在平台筛选合适的茶艺师,预约上门服务,按时间收费。非常有创意。

再比如最近火的小罐茶,我最初了解他们是在央视的一档节目,大手笔投入,卖的也贵,注重品牌的建设,品质有保障,喝起来口感如何?特别香。

包装精美,高逼格,切中了礼品属性,同时也解决了差异化的定位,他们提供帮助消费者找到适合自己茶叶的服务,将茶叶按照特殊功效区分,比如是瘦身,还是养生,喝茶养生的观念有很深的文化沉淀,消费升级,喝点好茶,健康又养生,这个定位比较能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我身边很多网红、自媒体人也通过互联网卖茶叶,就在微信成交,生意都很好,平均每个月的利润十万+,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将自己打造某个领域的网红,比如是小众领域的写手、茶馆老板、旅行网红、豪车自驾群的意见领袖,都有大批粉丝追随,通过卖茶叶将粉丝价值最大化变现。

特别有个茶馆老板,做的很成功。他出书,关于茶叶方面的禅修书籍;每年去产茶地搞工业旅行,满世界找好的茶叶,众筹股权搞茶馆;混不同的高端人脉圈子;每月组织不同主题的茶友聚会,每月给会员寄小礼品;定位高端,甚至有明星找他买茶叶。而且他透露给我一个秘密,茶叶,手串,香是一家的,有时候他卖茶叶不赚钱,而是通过卖香卖手串盈利,他花在维护会员粉丝关系上的时间是非常多,做什么行业,就怕用心两个字。

当你有足够量的粉丝和影响力,卖什么已经不重要,谁在卖最重要。

在“互联网+”行动计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互联网+农业”这个大概念已成为大势所趋,各大品牌茶企也开始陆续入驻互联网市场,未来茶行业走向——“互联网+茶”或许成趋势。

本文作者:唐晓涵,品牌推手,深圳冲格新媒体创始人,伯虎影视创意总监,服务过多家上市公司/五百强/行业龙头。

下关沱茶:沱茶品牌之尊——名重天下

  1902年沱茶在下关始创定型,在过去商品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年代,下关沱茶之所以能在滇、川、藏地区打开销路,形成一个维系恒久的传统销区市场,便是因为“下关”这个牌子。

  沱茶销往四川后,不仅有永昌祥的沱茶,还有茂恒、复春和、协心美等下关其他商号的沱茶,在市场上形成日益突出的竞争。茶商们对于在市场上树立自己的牌子都十分用心,如永昌祥商号,为了保证沱茶的外形和内质,除了在工艺上坚持标准外,还很注重原料的质量,因此专门在凤庆设分号收购毛茶原料。
  此外,各商号都有很强的品牌意识,因此他们生产的沱茶都采用不同的商标和“内飞”,如永昌祥的是“松鹤”、“雄狮”,康藏茶厂的“燃宝牌(宝焰牌)",协厚昌的是“金鼎”、德裕昌的是“金钟牌”,成昌的是“双狮”、“英雄”,复春和的是“下关”、“鹰球’’,元春茂的是“双虎”等等。这些不同牌子的沱茶,构成了下关沱茶代表性牌号。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茶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下关茶厂成为下关地区沱茶唯一的生产加工企业,这为进一步打造“下关”品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52年7月至1990年,中茶公司规定各地茶厂统一使用“中茶”商标,下关沱茶很少使用自己独立的商标,从1990年起,随着“松鹤”、“宝焰牌”、“下关”等商标获准注册,下关沱茶开始进入了一个打造品牌的时期。下关沱茶使用最多的是“松鹤”商标,心脏形紧茶上使用最多的是“宝焰牌”商标。
    
  从1981年到1990年,下关沱茶先后3次荣获国家质量银质奖,在云南乃至全国茶叶企业中都是罕见的。

  由于下关沱茶牌子老、名气大,加上在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下关沱茶的生产和调拨供应全由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统一管理,下关沱茶调往全国各地的数量仅为“特殊供应或作药用配方”。

  据《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载:“如调给山西、福建的沱茶,系由医药公司经营。据说,沱茶是产妇的良药,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妙方。”在下关沱茶未实施全国连锁专卖店以前,从公司存档的消费者求购信件以及公司行政部工作中接触到大量的要求邮购的电话、信件来看,下关沱茶作为云南茶叶中的知名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品牌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下关茶厂来信来访记录档案

  下关沱茶作为云南茶叶中的知名品牌,在国外也颇有影响。1986年10月22日国内媒体转载了香港商报的一则报道:“巴黎消息:法国医学专家经过临床研究证实,中国云南沱茶有抗胆固醇的奇效,日饮三杯,可使血液中的脂肪降低22%”。这篇报道让云南茶叶一夜之间在国际饮料市场令人刮目相看。

  而其中对云南沱茶进行临床检验的法国巴黎圣安东尼医学系主任艾米尔·卡罗比医生采用的样本,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出口法国等欧洲国家的下关沱茶。为此,在欧洲,云南(下关)沱茶有了一个别致的名称,“窈窕茶”、“减肥茶”等美称,成为法国女郎的时尚消费品。
  ▲1987年7月在巴黎王子酒家宣布云南沱茶临床试验结果

  也就在1986年,下关沱茶(当时称“云南沱茶外销”)首次在巴塞罗那获世界食品金冠奖,此后又分别于1987年、1993年再获世界食品金冠奖,下关沱茶在国外为中国茶叶争得一个又一个荣誉。

  下关沱茶作为茶叶饮品,不仅在市场、在普通消费者中具有品牌影响,而且在中国政府的外交往来中也颇受青睐。

  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和日本田中角荣首相的共同努力下,中日邦交实现正常,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此后,中日两国政府和民间的交往益多。20世纪80年代中期,师田一郎会长作为日本政府一个代表团的成员到中国访问,临别时中国外交部向来访的日本客人赠送了礼品,其中就有一盒云南省下关茶厂生产的云南(下关)沱茶。
  ▲20世纪70年代生产的云南沱茶

  百年沱茶,源远流长。岁月的积淀,丰碑的铸就,沱茶走天下,靠的正是品牌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沱茶品牌之尊——名重天下

1902年沱茶在下关始创定型,在过去商品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年代,下关沱茶之所以能在滇、川、藏地区打开销路,形成一个维系恒久的传统销区市场,便是因为“下关”这个牌子。


沱茶销往四川后,不仅有永昌祥的沱茶,还有茂恒、复春和、协心美等下关其他商号的沱茶,在市场上形成日益突出的竞争。茶商们对于在市场上树立自己的牌子都十分用心,如永昌祥商号,为了保证沱茶的外形和内质,除了在工艺上坚持标准外,还很注重原料的质量,因此专门在凤庆设分号收购毛茶原料。



此外,各商号都有很强的品牌意识,因此他们生产的沱茶都采用不同的商标和“内飞”,如永昌祥的是“松鹤”、“雄狮”,康藏茶厂的“燃宝牌(宝焰牌)",协厚昌的是“金鼎”、德裕昌的是“金钟牌”,成昌的是“双狮”、“英雄”,复春和的是“下关”、“鹰球’’,元春茂的是“双虎”等等。这些不同牌子的沱茶,构成了下关沱茶代表性牌号。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茶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下关茶厂成为下关地区沱茶唯一的生产加工企业,这为进一步打造“下关”品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52年7月至1990年,中茶公司规定各地茶厂统一使用“中茶”商标,下关沱茶很少使用自己独立的商标,从1990年起,随着“松鹤”、“宝焰牌”、“下关”等商标获准注册,下关沱茶开始进入了一个打造品牌的时期。下关沱茶使用最多的是“松鹤”商标,心脏形紧茶上使用最多的是“宝焰牌”商标。


从1981年到1990年,下关沱茶先后3次荣获国家质量银质奖,在云南乃至全国茶叶企业中都是罕见的。


由于下关沱茶牌子老、名气大,加上在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下关沱茶的生产和调拨供应全由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统一管理,下关沱茶调往全国各地的数量仅为“特殊供应或作药用配方”。


据《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载:“如调给山西、福建的沱茶,系由医药公司经营。据说,沱茶是产妇的良药,治疗细菌性痢疾的妙方。”在下关沱茶未实施全国连锁专卖店以前,从公司存档的消费者求购信件以及公司行政部工作中接触到大量的要求邮购的电话、信件来看,下关沱茶作为云南茶叶中的知名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品牌效应是显而易见的。


                    下关茶厂来信来访记录档案


下关沱茶作为云南茶叶中的知名品牌,在国外也颇有影响。 1986年10月22日国内媒体转载了香港商报的一则报道:“巴黎消息:法国医学专家经过临床研究证实,中国云南沱茶有抗胆固醇的奇效,日饮三杯,可使血液中的脂肪降低22%”。这篇报道让云南茶叶一夜之间在国际饮料市场令人刮目相看。


而其中对云南沱茶进行临床检验的法国巴黎圣安东尼医学系主任艾米尔·卡罗比医生采用的样本,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出口法国等欧洲国家的下关沱茶。为此,在欧洲,云南(下关)沱茶有了一个别致的名称,“窈窕茶”、“减肥茶”等美称,成为法国女郎的时尚消费品。


 1987年7月在巴黎王子酒家宣布云南沱茶临床试验结果


也就在1986年,下关沱茶(当时称“云南沱茶外销”)首次在 巴塞罗那获世界食品金冠奖,此后又分别于1987年、1993年再获世界食品金冠奖,下关沱茶在国外为中国茶叶争得一个又一个荣誉。


下关沱茶作为茶叶饮品,不仅在市场、在普通消费者中具有品牌影响,而且在中国政府的外交往来中也颇受青睐。


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和日本田中角荣首相的共同努力下,中日邦交实现正常,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此后,中日两国政府和民间的交往益多。20世纪80年代中期,师田一郎会长作为日本政府一个代表团的成员到中国访问,临别时中国外交部向来访的日本客人赠送了礼品,其中就有一盒云南省下关茶厂生产的云南(下关)沱茶。


                  20世纪70年代生产的云南沱茶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