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兰馨牌云雾翠绿茶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北京国际茶业展完美收官︱四大亮点一一数来(下)

云南白药天颐茶品:茶叶与医药的跨界联合

 

 

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与医学界挂钩,传统美容院业已被新生的医疗美容业所取代,养老业也正向提供医疗援助的全方位养老服务升级,而从局部的跨界来看,医疗元素更是几乎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茶叶也不例外,其药用价值始终是茶行业内外所关注的焦点之一,绿茶的抗癌、老白茶的消炎等,成为茶叶价值的重要加持。而云南白药对茶行业声势浩大的跨界进军,则更加彰显了这一茶医结合的趋势,成为一个引人玩味的标志性事件。

 

茶博会开幕当天下午,云南白药天颐茶品2017新品推介会在北展5号会议室隆重举行,会上发布了普洱茶“醉春秋”系列产品若干款,各款名字也有别出机杼:仁厚至诚,义薄云天,忠勇无敌,以及醉春秋-同福生茶。推介会主题为:“紫气春生,义结同福”。

 

 

2010年,云南白药集团提出“新白药·大健康”发展战略,云南白药天颐茶品有限公司顺势而生,接手始于1939年的滇红茶创制企业——云南省凤庆茶厂,成立云南省凤庆茶厂有限公司。从此开启了药企跨界打造茶叶全产业链服务商,用制药理念做健康好茶的匠心之路。众所周知,云南白药是个百年老字号,然而这个存活了115年却始终保持信誉和活力的生态系统并非一朝一夕建成,在白药大健康系列产品创新迭代的过程中,产品质量始终是品牌的第一要素,如果没有百年品质的产品做支撑,百年品牌也将岌岌可危。深知任重道远,天颐茶品以一脉相承的匠心情怀,用制药出身的专业优势,潜心磨砺六年,今天终于在业界喊出自己响亮的口号:“用制药的理念做健康的好茶,喝健康的茶才有利健康。”

 

以此为宗旨,从甄选优质的生态茶园基地为源头,天颐茶品质控体系严格把关。六年来,这群做茶人的脚步遍布云南茶山的村村寨寨,所到之处必然留下他们调研生态环境系统、水土检测的各项评估报告,为安全、高品质的产品打下坚实基础。茶园基地现已覆盖临沧、版纳、普洱三大核心产区,包括凤庆优质红茶基地、优质普洱茶临沧邦东基地、临沧坝糯基地、临沧勐库基地、版纳易武基地、优质月光白茶普洱景谷基地等6万亩高优茶园、3千亩古茶园基地。管理团队学习并运用云南白药GAP管理规范,使这些生态茶园的管理更加标准化。他们还拥有一支强大的茶品研发团队,由白药资深研发专家领军,结合茶学、药学、食品学、微生物学等各领域专家和40年以上制茶经验的工艺大师组建的专业科研人员。

 

 

 

以安全、卫生、科技、规范的制药理念做健康茶,以优质原料、经典工艺、品牌文化做传世好茶,云南白药天颐茶品这一理念深得消费者和茶友之心,使得产品一经推出即受到热捧。从红茶典范品牌“红瑞徕”到庄园普洱茶品牌“醉春秋”、特色月光白茶品牌“当年的月光”,以及“金酒保”酒前酒后植物饮料和独具国家发明专利的功能性饮料“一罐清”膳食平衡茶饮料,天颐茶品已经覆盖红茶、普洱茶、白茶三大传统茶主板块和饮料快消领域。产品得到了市场越来越多的认可,这得益于天颐茶品从源头基地到最终成品的每一步严格把控。 

 

 

遵义茶亮相北京:上下齐力,各展英姿

 

遵义,一座具有红色历史的旅游城市,一座拥有“黔北粮仓”美誉的绿色生态城市,一座拥有万亩茶园的茶产业城市,带着她独具魅力的一绿一红遵义茶来到了北京,湄潭、凤冈、余庆、道真等各重点产茶县在北展举行了精彩纷呈、各具魅力的推介会。

 

凤冈

6月18日上午,“锌硒茶乡,醉美凤冈”推介会拉开帷幕。这是一场舞美茶香的盛筵,锌硒茶乡艺术团进行了舞蹈《浣纱》、《土家油茶清》、《禅茶瑜伽》、《女儿茶》等精彩表演。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乌江北岸大娄山南麓,海拨900-1400米,茶区森林覆盖率达80%。常年空气清新、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属典型的喀斯特溶山区,丘陵、沟谷密布、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发育。

 

 

红色遵义、绿色凤冈。在近几年的茶产业发展历程中,凤冈的发展有目共睹。茶海之心、仙人岭的茶旅打造,一跃让凤冈成为“中国十大最美茶园”。上苍从来都是眷顾自强不息的民族,在这片有凤来仪的土地上郁郁葱葱地生长着人类魂——茶叶。风霜雨露、高山云巅,茶便像精灵一般“得心应手”,牢牢扎根,恣意生长,又由于凤冈土地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锌、硒,使得茶叶含有的微量元素也大幅增加,我们冠之以名为凤冈锌硒茶。

 

东有龙井,西有凤冈。几年来,贵州省委政府提出了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命题,为实现凤冈锌硒茶与西湖龙井茶强强联手,凤冈县积极探索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与贵州凤冈锌硒茶共同发展的基础和合作空间,采取一系列方式进行对接融合,孜孜以求促进贵州茶叶发展的黔茶梦。茶叶是凤冈县的支柱产业,勤劳的凤冈人民又利用锌硒茶的优势迅速铺开国内市场,获得业界乃至国际的广泛好评。凤冈享有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全国绿化造林百佳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健康小城等多项殊荣。

 

湄潭

6月17日下午,湄潭县专场推介会在北京展览馆报告厅举行。推介会围绕湄潭茶发展、茶旅一体化、浓郁的茶文化,“遵义红”“湄潭翠芽”等品牌茶进行宣传推介。湄潭是贵州最大的茶区,在“全国重点产茶县”排位第二。2016年,全县有茶园60万亩,涉及8.8万农户35.1万余人。投产茶园48万亩,茶叶总产量5.3万吨、产值35.9亿元、综合收入88.5亿元。在2016年第十二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黄山茶会上,湄潭茶获“中国十大最美茶乡”。在2017北京国际茶业展茶叶评选推介活动中,贵州遵义湄潭栗香茶业公司的贵州栗香茶、兰馨茶业公司的兰馨牌湄潭翠芽、盛兴茶业公司的遵义红醉相思获特别金奖,阳春白雪茶业公司的阳春白雪牌湄潭翠芽获香金奖。

 

 

湄潭着力于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多措并举打造贵州干净茶。结合贵州茶“一节一会”生态茶园建设,通过政府采购粘虫板、杀虫灯,在铜鼓井、接官坪、七彩部落、核桃坝、中国茶海、高台茶山等茶旅区域以及高速公路、湄潭至马山公路沿线实施茶园绿色防控全覆盖,在马山村、观音阁村等地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全县实施绿色防控4万多亩。且湄潭立足生态为先,特色为要,依托60余万亩生态茶园和63.9%的森林覆盖率,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茶旅、农旅一体化等的发展思路,探索形成了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

 

如何做大做强茶旅一体化,湄潭县全力做强茶旅游。一头连着文化,深入挖掘茶文化知识,寻找文化载体;一头连接茶园,做大生态、养生休闲旅游,是湄潭茶旅一体化的探索发展的新路子,也是湄潭得天独厚的资源。在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的同时,湄潭县加快茶文化的开发和挖掘。湄潭茶文化生态茶博馆是关于茶文化主题的展览馆,共展陈了茶的起源、古代茶事、历史名茶、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茶叶农垦、茶叶科研、茶叶供销与外贸、当代茶叶、茶礼茶俗等内容。全面、系统展示贵州茶文化从起源发展至现在的全过程。不仅见证了上个世纪我国茶业的辉煌历史,更是奠定贵州在上世纪中国现当代茶业的地位。

 

余庆

生态余庆,茶旅养生。6月16日下午,遵义市余庆县“干净茶”专场推介会隆重举行。北京、遵义两地20多家新闻媒体和80多家企业代表参加推介会。余庆具有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的地形和气候特点,种茶、制茶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优良的生态,纯朴的民风,铸就了余庆茶独有的滋味。余庆被称为“高原水乡·园林之城”,属于中国西部茶海核心区,是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有“都市第三地”现代农业观光园,有红渡“旅居农家”,有贵州第一大湖,有风情飞龙寨。余庆融红色文化、灵山秀水、中国茶海、民族风情于一体,一步一景,处处是景。

 

 

“余庆茶干净走四方”。余庆小叶苦丁茶富含18种氨基酸成份和多种生命,荣获第31届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余庆白茶游离氨基酸含量高达8%左右,最高的甚至高于9%。2015年飞龙湖牌白茶斩获“中茶杯”金奖。余庆绿茶15000吨出口生产线,确保了茶叶生产专业化、安全化、品质化。余庆茶以475项欧标标准为质量门槛,“茶园建设生态化、产品质量安全化、加工企业集群化、产品开发多样化、市场开拓多元化、品牌建设知名化”,六化建设积极推进,为严格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余庆着力于构建“茶在林中、林在山间、山环水绕、色彩缤纷”的现代茶园景观,实现产业发展与旅游度假的深度融合。“远看是公园,走近是茶园”的松烟二龙茶海景区已经连续八年举办茶海山地自行车赛被称为“中国第一骑游小镇”,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是贵州省唯一一个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道真

6月16日上午,“神秘仡佬,硒锶茶香”,道真县茶产业推介会在11号馆举行。道真县的民间种茶、制茶、爱茶、嗜茶风俗浓厚,仡山大宴“三幺台”以茶开席、味美情浓;原生态民族茶食、茶饮、茶俗、茶事、茶礼与民间传唱的十二月茶歌、仡山茶酒歌、敬茶歌等,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姿、别具一格的仡佬族茶文化。“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寡日照、有机质、无公害”是道真硒锶茶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赋予了道真硒锶茶“香高味浓、香味持久、色泽翠绿明亮、滋味清醇鲜爽”等特质;道真茶还富含锶硒等微量元素,硒含量0.01~0.07mg/kg、锶含量1.7~10.8mg/kg,具有防癌治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独特保健功效。

 

 

道真县有富硒富锶宜茶土地资源50万亩,现有茶园20.8万亩,2012年首次进入全国重点产茶县行列。该县海拔在600-1500米,生态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无污染,无重大病虫害,所产道真硒锶茶香气好、内含物质丰富、氨基酸含量高、含有硒锶等人体必须微量元素,产品汤色碧绿,叶底翠绿,多次冲泡风味犹存。既是饮品佳茗,也是健康伴侣,居同类产品之冠。道真硒锶茶,因含微量元素硒、锶而得名。硒,抗癌之王、明亮的使者、肝病的天敌。锶,心脏的守护神,壮骨健齿、排钠保钙、促进新陈代谢。

 

建基地、固品牌、拓市场……湄潭多项举措助力茶产业迸发勃勃生机!

  湄潭位于贵州高原北部,乌江北岸,全县总人口50.66万。杭瑞高速与道翁高速交汇湄潭,县城距遵义机场35公里、遵义市区60公里、贵阳200余公里、重庆300余公里。湄潭生态环境优美,平均海拨在927米,年平均气温15.1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达64.83%,常年空气质量优、达到国标一级,在186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流趟着36条20公里以上的河流,素有“云贵小江南”之美誉,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国际生态休闲示范县”。

  湄潭地表资源丰富,土壤富含锌硒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地区,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别适宜于茶树生长。湄潭生态好,生物平衡多样,不易发生病虫害,茶园农药使用少,质量安全可靠。湄潭气温低,茶叶生长缓慢,营养物质积累丰富,氨基酸含量高达4%以上、茶多酚28%以上、水浸出物40%以上,水浸出物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左右。出产的绿茶香高持久,滋味鲜爽,汤色翠绿明亮,叶底嫩绿鲜活,红茶甜香浓郁、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浓醇厚,不可复制的优越自然环境成就了湄潭茶的优良品质。

  一、基本情况

  湄潭是贵州最大的茶区,在“全国重点产茶县”排位第二。2001年成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2005年获“中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2008年荣获西南地区唯一的“中国名茶之乡”称号,2009年荣获“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称号,2010年被《人民网》评为“最受百姓欢迎产茶地”,2012年获“全国十大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2009—2014年连续获“全国重点产茶县”,2013年获“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茶叶籽产业发展示范县”,2014年“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全国茶文化之乡”,2015年获“贵州茶产业第一县”、“中国茶叶产业示范县”,2016年获“中国十大最美茶乡”,2017年荣获“中国茶产业扶贫示范县”,2018年荣获“中国茶业品牌影响力全国十强县”,并连续四年蝉联全国第二重点产茶县。是贵州省现代茶业高效示范园区,茶叶产业已成为湄潭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2018年全县投产茶园57万亩,茶叶总产量6.77万吨,产值48.2亿元,茶业综合收入124.85亿元。

  2018年,全县已发展茶园6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达99%以上,无公害茶园认定面积45万亩,有机茶园4.85万亩,绿色食品茶园0.9万亩。茶园集中度高,主要分布在全县15个镇(街),涉及8.8万农户35.1万余人。

  全县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企业及加工大户566家,其中注册企业418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5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22家,市级25家。年加工能力8万吨以上,产品涉及绿茶、红茶、黑茶及茶叶籽油、茶多酚、茶树花、茶花面膜等13类综合开发产品。

  全县有茶叶商标700余个,“湄潭翠芽”和“遵义红”被列为全省“三绿一红”重点品牌,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湄潭翠芽”获得国家级金奖88次,“遵义红”获得国家级金奖28次。在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湄潭翠芽、遵义红均获得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湄潭翠芽”是“中国驰名商标”,2017荣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达102.17亿元”。中国驰名商标“兰馨”及一批企业品牌在省内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遵义红”成为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全国两会用茶。

  茶区建有茶青交易市场35个,茶青可在30分钟内进入市场交易。建成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国家商务部定点出口市场——中国茶城,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五大平台”,目前入驻企业和商户400多家,2018年交易额18亿元,已成为茶产业营销的综合舞台。湄潭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地级以上城市设立品牌专卖店、旗舰店、批发部1000多家,企业在天猫、阿里巴巴等全国知名网站开设网店400余家。

  在做大做强茶叶一产、二产的同时,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有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博览园、“翠芽27度”2个国家4A级景区,一个贵州十大魅力景区——中国茶海,还有中国茶工业遗址博物馆群、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象山茶博园、茶博会展中心等茶文化标志性景点,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沓而至观光、体验。茶产业是旅游发展的基础,茶旅游提升茶产业的翅膀,湄潭涉茶的农商旅投公司、文化创新公司、茶庄园经济、私人订制等新型经营主体、经营业态展呈多栖发展,并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二、主要做法

  (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作为一把手工程一届接着一届干,全县上下一心,形成了发展茶产业共识,全力突破。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形成了6条茶叶产业带、7个茶叶专业镇、一批茶叶专业村和专业户,实现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

  (三)以茶产业发展为抓手,推进扶贫攻坚,带动一方百姓致富奔小康。全县有8.8万余户、35.1余茶农因茶走向致富路。

  (四)加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茶旅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茶产业综合效益。

  (五)加大政策措施保障,2007年、2011年、2013年、2015年,县委、政府分别出台茶产业发展纲领性文件,每年制定实施意见,从基地、加工、市场、品牌、文化旅游等方面进行扶持和引导。

  (六)加大财政投入,每年整合上级财政资金4000万以上、县级财政预算专项资金1000万元以上直接投入茶产业建设,茶区基础设施等相关联的投入更大。

  三、今后的发展目标及主要措施

  将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为指引,以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为抓手,重点围绕“夯实一个基地、巩固两个品牌、拓展三个市场、全面融合发展”工作总体思路,不断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产业兴、人气旺、生态好、环境美”的产业发展目标。

  (一)夯实一个基地。一是强化新建茶园管理,做实基地规模。二是强化幼龄茶园管护,促进早投产。三是强化科学防治病虫害,保障质量安全。四是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五是指导茶叶企业开展“三品一标”及雨林联盟认证,实现茶园全覆盖。六是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提升基地建设水平。

  (二)巩固二个品牌。一是开展品牌现状调研,探索完善品牌管理办法。二是倾力打造“湄潭翠芽”和“遵义红”,加强政企联手,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支持茶叶企业参加具有重大影响的斗茶比赛、评比及品牌(产业)推广活动。四是制作湄潭茶产业宣传片,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

  (三)拓展三个市场。一是国内目标市场。开拓北京市场、西安市场、重庆市场、山东市场、上海市场,辐射带动华东、东北、西北、北方等区域市场。建设贵州茶叶交易中心。二是线上线下市场。拓展互联网市场,支持企业在全国开设“湄潭翠芽”、“遵义红”茶叶品牌旗舰店、专卖店、批发部等。加快中国茶城市场建设,完善各项市场功能。三是国际市场。抢抓“一带一路”机遇,积极对接与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合作,支持和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四)全面融合发展。以“茶庄”建设为突破口,推进茶产业的三产共生,三产融合,不断提升茶叶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围绕茶叶的生态优势功能、经济功能、健康功能、文化功能,全力推进茶旅一体化建设,让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

 

  注:湄潭,位于贵州高原北部,全县总面积1864平方公里,辖12个镇,3个街道,133个村(居、社区),总人口50.66万。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2961户43689人,已脱贫9913户35777人。经国务院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专项评估检查,于2018年9月成功退出贫困县。县城距遵义市区42公里、遵义机场20公里、茅台机场157公里、省会贵阳180公里。杭瑞高速、银百高速、326国道、243国道交汇于县城,是黔北东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随着机场快线、沿江渡港口、昭黔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开通,湄潭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海拔972米,森林覆盖率64.83%,年平均气温15.1℃,年均降雨量1111mm,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100%,人均寿命女性82岁,男性79岁。

  湄潭,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置县。红军长征时期,罗炳辉将军率领红九军团在此播下革命火种;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辗转西迁,四易校址,最后选定湄潭办学七年之久。竺可桢、苏步青、李政道等52位两院院士在此办教、求学、生活,“求是精神”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茶城儿女。

  湄潭,是全国著名的农村改革试验区,是久负盛名的“茶城、酒乡、烟县、粮仓”。这里有生态茶园60万亩,是贵州第一茶县、全国茶叶百强县第二位;“湄潭翠芽”茶先后48次荣获国家级金奖,“遵义红”茶被选为党的十九大及2018年全国“两会”会议用茶,在2015年第42届米兰世博会上,两个公共品牌均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湄窖酒”曾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湄潭是“中华”“熊猫”牌香烟优质原料基地。“茅贡米”被誉为“中国第一米”,曾连续5届获国家十大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2014年12月在中国稻米博览会上再获状元米、金奖大米称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湄潭把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呈现出产业兴、人气旺、生态好、环境美的繁荣景象。2018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0亿元,增长12.9%;规模工业增加值25亿元;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8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10.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亿元,分别增长2.96%、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亿元,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6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38元,分别增长8.9%、9.9%;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165亿元、152亿元,分别增长0.6%、10.4%;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97.8%。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