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孔明兴茶的故事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61 秒)

“孔明兴茶”“武侯遗种”:诸葛亮为何成为云南人心中的茶祖

在云南普洱市中心竖立着一尊诸葛亮的雕像,当地人称其为茶祖。

手握羽扇,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的诸葛亮怎么就成了云南人心中的茶祖呢?

  武侯遗种

普洱茶作为历史悠久的名茶,关于它的故事和传说长期流传不休。“武侯遗种”便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个。

清人阮福在《普洱茶记》中描绘:“其冶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独高大,相传武侯遗种,夷民当采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在这些文本的传说中,这里的茶,都是“武侯遗种”,而祭祀茶祖诸葛亮的的仪式,作为活态文本至今仍在云南少数民族村寨遗留。于是,在云南古茶区,就有了“孔明山”“孔明茶”。

至于古六大茶山的来历,据清代古籍《普洱府志古迹》记载,六大茶山的名字是因诸葛亮遗器而得: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悠乐,置铜铒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蹬,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

在云南,诸葛亮在某种程度上是先进汉文化的代表。在主流的历史学著作中,诸葛亮与云南的故事,主要是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中有关,他春天南征,秋天即回。南征之事,在历史的洪流中早已尘埃落定,而作为茶祖的诸葛亮,却在历史、在传说、在仪式中鲜活地存在、延续。

云南民间传说,古六大茶山的茶树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武侯诸葛亮所种,古六大茶山的名字也是武侯留物赐名所得。传说诸葛亮南征之时,蜀国军队进入倚邦、易武等地时,将土不时患眼疾,药物供应不上,军队战斗力渐渐丧失。诸葛亮为此忧心忡忡。某日,诸葛亮登高了望,随手将随身携带的手杖插于土中,手杖竟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青枝绿叶。蜀军将士采其枝叶煎水饮用和洗眼以后,眼疾痊愈。那手杖长成的树就是茶树,人称茶王树。

还有一说为,诸葛亮班师回朝时,部分将士不愿北归,因此诸葛亮将他们安置在古六大茶山区域内,并教他们种植茶树,以茶换物,以维持生计。民间传说认为,茶树是诸葛亮遗留下来的,因此当地人民将诸葛亮视为“茶祖”,将古茶树视为神树,并经常以酒水祭祀。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云南茶叶种植的历史远早于三国时期,因此“武侯遗种”之说难以成立。而且文献表明诸葛亮南征并未到达思茅、字洱地区,因此这个传说多为虚构,是后人穿凿附会之说。

  孔明兴茶

诸葛亮率军征服南中,其本人最远只到过曲靖,为什么遥远的滇西南、滇西,甚至缅甸、老挝等产茶区都流传有孔明兴茶、武侯遗种的传说,其实这反映的是巴蜀先进的茶叶种植文明深入影响云南的事实。

“孔明兴茶”,并不是说诸葛亮亲自教云南原住民种茶,而是说其大规模深入治理南中,导致巴蜀的汉文化大量南传云南,其中也包括四川先进的茶种与种植技术的引入,从而大幅度提升了云南茶叶种植水平,让云南茶产业走出濮人种茶的蒙昧时期,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酝酿,终于在唐代进入了银生茶时期。

而“武侯遗种”指的是,四川小叶良种传入云南,云南在大面积种小叶种的同时,也借鉴巴蜀大地传来的选育茶种技术,对云南大叶种进行改良,经过上千年不断的努力,培育出大叶原生种、大叶良种,并在明清两朝的普洱茶时期对改良后的大叶种进行大规模推广,使得云南成为以大叶种为主的产茶区。

“名动天下”陈香普洱传承至今,使得我们得以体会其“浓稠绵软、口感醇厚、甘甜生津、茶气鼓荡”。

贡茶时代,易武茶的贵族荣光


20世纪60年代,北京故宫整理茶叶库房的时候,清点出一大批没有消耗的清宫贡茶2吨之多。当昔日名山绿茶都已多数炭化,却唯独有一种团茶“不霉不坏,保存完好”,它们“大者如西瓜,小的如网球、兵乓球状,茶色褐黑”。

这些就是数百年前,由滇南山民一路人背马驮,从古六大茶山深山运抵思茅厅,再汇总于普洱府,随后进入昆明,最后一路北上进京的普洱贡茶之一种(当时清点出的有金瓜贡茶、女儿茶、茶膏等不同品类,此为金瓜贡茶)。20世纪60年代,因茶叶减产,内销市场供应不足,于是这批故宫普洱团茶,最后都被打碎筛细,拼入散茶卖掉了。

今天,在网罗奇珍、国宝汇聚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所剩能供后人追忆的普洱贡茶藏品已经不多。但这为数不多的几件绝世珍品茶上,所凝结的那一百多年的贡茶史,以及这一百多年对于后世今人、对整个普洱茶发展史的影响,早已经渗透在普洱世界如网密布的“毛细血管“里。

▲故宫博物馆藏的清宫贡茶

(图片由刘宝建老师提供)

1、一场影响深远的“普洱茶变革”

云南,世界茶叶的起源地,关于茶树的种植、栽培和饮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六大茶山孔明兴茶的传说至今仍被当地少数民族所信奉。但在成为清朝贡茶而闻名于世之前,云南茶叶其实长期是一种默默无名的存在。

关于云南茶的历代记载,唐朝樊绰的《蛮书》写遥“散收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宋朝的《续博物志》一书也有相似记录。一直到了明朝《滇略》中,作者谢肇淛的记录依然是:“滇苦无茗,非其地不产也,土人不得采造之方,即成而不知烹瀹之节,犹无茗也……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沦作草气,差胜饮水耳。”(普茶,即普洱茶也,普洱茶的名称首次开始见诸史料。)

总而言之,釆制之法不得要领,略微比喝水强一点,这是云南茶一直到明末的普遍状态。但作为地方特产,“九土述职,各贡方物,以效诚耳”,在封建王朝朝贡体制的背景之下,普洱茶仍时常作为“地方方物”敬献皇庭,这也是不少学者认为的普洱茶的“土贡”时代。

而普洱茶以尊贵身份进入帝廷,根据相关资料,最早应该是从康熙年间就已经开始了。“自康熙朝始,云南督抚派员支库款,釆买普洱茶5担运送到京,供内廷作饮”。目前可査的文献中,也有大量康熙年间云南督抚及地方官员向皇帝进贡普洱茶的记载。有着肉乳饮食传统的满族统治者入主中原之后,很快在各地进贡而来的众多贡品佳茗中,发现普洱茶“最能化物”。随后,“遂成定例,按年进贡一次”。

雍正改土归流之后,朝廷正式将普洱茶列入《贡茶案册》。而宫廷的指定需求,以及官方的介入督办,开始对普洱茶提出了更高的工艺和品质要求。可以说,这对于整个普洱茶产业,都有着奠基性的时代意义。

到了乾隆中期,《滇南新语》中已有记录:“普洱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毛尖就是雨前所釆散茶,芽茶较毛尖稍壮,女儿茶亦芽茶之类,可见清朝时期,对普洱茶的釆摘时间、嫩度、等级等都有了很多讲究。

八色贡茶的制作,更是丰富了普洱茶的诸多加工方式。“每年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装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普洱茶有了诸多的“打开方式”。

贡茶制度的不惜人力、不惜工本、选料精细、标准严苛,相对此前粗犷随意的土法制茶,堪称一次历时一百多年的“基因改造”。

这场“改造”的影响至深,甚至延续到了今天我们对普洱茶茶园管理、工艺制作、品饮品味等各种认知的方方面面。

以易武茶为核心六大茶山地区,逐渐形成了“高香甜、低苦涩”的滋味特征,这与西双版纳少数民族传统以“苦”为尚的风味审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香甜醇厚的易武茶,树立了普洱茶的基础价值审美,“清香独绝”“味最酽”,酽者,即汤厚也,乾隆皇帝写诗称赞“独有普洱号刚坚”。

雍正年间颁布的“云南茶法”,则奠定了“七子饼茶”的基础雏形。“系七圆为一桶,重四十九两,征税银一分,每百斤给一引……饬发各商行销办课,作为定额,造册题销”。虽然彼时老斤度量衡计重与后来的市斤略有差异,但“七两一圆,七圆一桶,每百斤为一引”(老斤一百斤约合今天120市斤,60公斤)的定例却传承了下来,成为后世人们所熟悉的“七子饼茶”(亦谓“七子圆茶”)。

七子圆茶作为清代普洱茶里的“国标茶”,因为有官方监督,在加工规范、品质质量上都稳定可靠,一路传承到了民国商茶时代,茶庄茶号们彼时加工和销售的茶品几乎都是七子饼茶。《傣族史》记载:“茶市有江内江外两区,江内以易武为中心;江外以勐海为中心。江内以制造圆饼茶为主,即一般所谓普洱茶……江外以制造藏庄紧茶及砖茶为主……”

后期,它们随着贸易的流转销往广东、香港以及东南亚各国,几乎等同于海内外消费者对普洱茶基本形态和声誉口碑的认知,谱写出一曲海内外传唱百年的“七子之歌”,影响可谓深远。

2、易武贡茶时代的中流砥柱

今天,“瑞贡天朝”仍然是普洱茶爱好者津津乐道的故事,清朝皇帝曾先后多次赏赐“瑞贡天朝”的匾额至易武,一说有宝匾五块,一说有三块。其间因历史原因各有损毁,目前仍存世一块。

▲藏于易武茶文化博物馆中的“瑞贡天朝”牌匾复刻版

关于这些牌匾流传着多个版本的故事,最有名的是道光皇帝版。据称道光帝饮罢所献的易武茶,连赞此茶“汤清纯、味厚酽、回甘久、沁心脾,乃茗中之瑞品也”,遂赐牌匾“瑞贡天朝”。

今天的易武,“中国贡茶第一镇”的金字招牌已经被广大茶人所熟悉。但易武的成长史,却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事实上,在改土归流之前,六大茶山第一阶段的“中心”是围绕莽枝茶山展开的。六大茶山元明时期早已茶园成片,明末清初,就有汉籍茶商进出茶山买卖茶叶。到了康熙初年,莽枝茶山的牛滚塘已经是六大茶山北部主要的茶叶集散地。而改土归流的导火索,也是因为一帮江西商人入山买茶,最后在牛滚塘因风流韵事酿就惨案,成了清军进军车里宣慰司(西双版纳旧称)的借口。

雍正七年(1729年),改土归流战事结束,清政府成立“普洱府”,六大茶山纳入中央政权的直接管控,同时在思茅设立“总茶店”垄断茶叶。自此,由土司纳贡,变成官方直接督办的普洱茶贡茶时代也就此正式拉开序幕。

因倚邦土千总曹当斋在改土归流中平定有功,颇得清廷倚重,成为第一任的“贡茶主办官”。在贡茶时代的头几十年里,基本由倚邦进行主办(倚邦土司管理倚邦、莽枝、革登、蛮砖等茶山),易武负责协办(易武土司管理曼撒、易武、曼腊等地茶山),倚邦釆办贡茶15000斤(老斤),易武釆办贡茶66666斤(老斤)。

曹当斋是为普洱茶发展史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物,如今倚邦老街不远的官坟梁子上曹氏家族墓地仍在,墓侧有乾隆二年御赐功德碑一块,记载了其治理茶山的功绩。曹当斋主政的几十年里,茶山安定,民族和睦,茶业繁荣,人口兴旺。因此,政治、地缘等因素,使倚邦成为这个阶段六大茶山的中心。这个时期,四川、楚雄、石屏等地汉人也陆续进入倚邦,开发茶山。

同一时期,因为贡茶采办量巨大,与曹当斋同时受命的易武土把总伍乍甫招募了大量石屏人到易武广开茶园。一时,数万汉人涌入茶山,拓垦种茶,汉人先民们带着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文化水平进入茶山,建设易武。“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虽有夸大之嫌,但对于今天也才一万多人口的易武来说,确实是一片难以想象的繁荣景象。

▲位于倚邦官坟梁子的曹当斋墓

好景不长,18世纪末乾隆中后期,因为官员盘剥、边患侵扰、瘟疫横生等各种天灾人祸,六大茶山各地人口锐减,而贡茶釆办量巨大,茶山常常难以撑持。而易武由于伍乍甫的先见之明和时运眷顾,在数十年耕耘开拓的准备酝酿下,易武茶品量俱优,锋芒初露。

1773年曹当斋去世后,易武土千总伍朝元(伍乍甫之子,乾隆中期因军功升土千总,而承袭爵位的曹当斋之子曹秀为土把总)承担起贡茶釆办主要责任,普洱茶的重心逐渐由倚邦向易武转移。李拂一的《镇越县新志稿》记载:“嘉道时期,易武茶区(包括易武茶山和曼撒茶山)年产晒青毛茶七万担,倚邦茶区(倚邦茶山、蛮砖茶山、革登茶山)年产两万担。”易武已经是六大茶山绝对的中流砥柱,六大茶山,易武居其大半,是以成为六大茶山之首。

这个时期,普洱茶也逐渐走向顶峰。从嘉庆四年(1799年)的《滇海虞衡志》中“普洱茶名重于天下”,到道光五年(1825)的《普洱茶记》“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因贡茶之名,普洱茶誉满天下,这也加速了普洱茶号级茶商茶时代的到来。

作为贡茶指定釆办地的易武,在贡茶时代扮演着重要的核心角色。其历时之久、纳贡之巨、制作精良、身份显贵,在整个中国茶史中也难得一见。而这种影响力又随着商茶时代的到来,不断地扩散、加深、甚至固化印象——易武茶,最后成了六大茶山的代言人,并将在随后的风云百年里独领风骚。

3、普洱贡茶的时代价值

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王朝大厦将倾,地方混乱、盗贼四起,贡茶运输途中已发生数次被劫事件,而朝廷又无力追讨,遂不了了之,普洱茶的贡茶时代落下帷幕。

一个时代步入尾声,但那贡茶的荣光,“加冕”的骄傲,留下的烙印,都深深影响了整个普洱茶的历史。

▲现存于易武茶文化博物馆内的清代断案碑与执照碑

这是一段关于普洱贡茶的历史,但又远远不止于贡茶。改土归流,普洱入贡,六大茶山有了相对安定的生存环境,三百余年间,上千年种茶历史的古老茶山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开发。从“茶在深山人不识”,到“燕都(北京)茶品之藉藉盛行者,普洱茶为第一……”。作为世界茶叶起源地的云南茶,沉寂了数千年之久,终于为世人所侧目。而后的云南茶产业逐步兴起,成为造福一方的重要支柱,云南成了全世界所公认的优质茶叶的主产区。

▲乾隆皇帝留下“独有普洱号刚坚”的诗句,是对普洱茶品饮风格较早的点评

“每岁入贡,民间不易得”,清皇室的青睐与“加冕”,奠定了普洱茶的显贵身份。清朝的皇帝们不仅自己爱喝普洱茶,屡次为普洱茶“加持”之外,上用其祭祀祖宗,下则赐予宗亲显贵,内赏有功之臣,外赠邦交使节,普洱茶从此蔚然成风。乾隆晚年,东西方帝国的第一次对话中,获赠普洱茶的但顿勋爵(马嘎尔尼的副使)在自己的日记中记录“此为中国最贵重之品”。乾隆、道光、慈禧都是普洱茶的深度爱好者,末代皇帝溥仪就曾对老舍说:“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宠物,拥有普洱茶是皇室成员显贵的标志。”

自上而下的普洱茶风潮,也让其独特风味与健康功效逐渐被世人所知,加速了普洱茶的基础价值普及。“味最酽”“极浓厚”“能治百病”“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最能化物”的普洱茶,在乾隆晚期的小说《红楼梦》中已被多次提及。

贡茶时代把“不得采造之法”的普洱茶,一步步推上了“皇家标准”的高度,将一个王朝在茶叶领域的最高生产标准和审美要求都注入其中。如同陶瓷发展史中的“官窑”一般,对推动当地的工艺水平、审美能力和产业发展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并让这样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一言蔽之,贡茶时代,启发了普洱茶的觉醒,形成了普洱茶的核心价值基础,更见证了普洱茶从“初识”到“初恋”的过程。

文章来源于:茶贵人,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易武》专栏 | 易武与古六大茶山(上篇)

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孙丑下》

“象明有四座古茶山,易武就只有一座,为什么大家都觉得易武就是古六大茶山?”象明茶农老王一边执壶泡茶,一边叹气。这位耿直的汉子,一直憨笑着为我们倒茶。提起这些。却愁容满面:“很多人来收茶,最多去到易武,连象明都没有来过。”

知易武而不知象明,甚至知易武而不知古六大茶山,这个奇特的市场现象,其实非常普遍。

时常有热爱普洱的茶人寻到易武古镇,喝茶聊天之间,问起店主人:“易武的倚邦怎么去?” “曼松在易武哪里?”顺应市场呼声,如今易武大街上,已经供应着革登、倚邦等地的茶。古六大茶山的茶农也纷至沓来,在古镇开设店面、经营茶叶。

而在全国各地的诸多茶叶市场内,门头上大写着“易武茶”的专卖店,进到店内,会发现一饼饼“倚邦” “莽枝” “革登” “蛮砖”等整齐陈列着,茶友们习惯将这些茶统称为“易武茶”。

打开网上资讯,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攸乐乃是易武茶山……” “易武的猫耳朵” “翻开易武茶区, 可以看到革登、莽枝、倚邦……”等文案层出不穷。

同宗同源 同气连枝

在古六山少数民族中,代代流传着“孔明兴茶”的故事。六大茶山一脉相承,同宗同源,都源于诸葛孔明的传说。

旧传武侯遍历六山——

“留铜锣于攸乐”,攸乐,是基诺族的聚居地,现名基诺。位于景洪市基诺乡境内,是目前行政划分上唯一不在勐腊县的茶山。攸乐茶山隔小黑江与革登茶山、莽枝茶山、孔明山相望。古茶园以亚诺村为中心向四周散射。

“置铜鉧于莽枝”,莽枝,位于象明。莽枝山脚的曼赛、速底等村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莽枝的“秧林”,就是古茶山育茶苗的地方,而大寨是种植茶叶的地方。在孔明兴茶的传说中,莽枝乃是孔明埋铜(莽)之地。颇有意思的是,在莽枝茶山红土坡 76岁老人王明生的讲述中,莽枝的名字来自赶牛敲锣的声音——“莽—葬—”不绝,渐渐叫出“莽枝”这个地名。

茶王坑

“埋铁砖于蛮砖”,蛮砖,东接易武,西连倚邦, 位于倚邦、革登、曼撒、易武四座茶山之间。在现在的地图上,“蛮砖”亦称“曼庄”,其实是少数民族语的音译。蛮砖古茶林多集中在曼林、曼庄等地。“遗木梆于倚邦”,倚邦,乃是茶马重镇,位于勐腊县中北部,属象明乡。南连蛮砖,西接革登,东邻易武。从普洱往南行,沿着茶马古道经思茅、倚象、勐旺过小黑江,便进入倚邦。倚邦在傣语中,本称为“唐腊”。倚邦,即茶井的意思。倚邦茶山包含倚邦(正寨)、曼松、嶍崆、架布、曼拱等著名茶叶产区。时至今日,倚邦在普洱茶界仍拥有很高的地位。“埋马镫于革蹬”,革登,地处勐腊县象明乡西部,位于倚邦与莽枝之间,包括安乐与新发两个村委会辖区。革登为布朗语,意为很高的地方,从地名便知布朗族曾在此居住。

直蚌古茶园

“置撒袋于漫撒”。漫撒今亦称曼撒,位于勐腊县易武乡东北,是易武茶区最早成名的山头。清代中期曼撒茶山亦曾年产茶达万担以上,是当时易武的茶叶集散中心。曼撒属易武土司管辖,是易武茶区的一部分,中途因火灾逐渐衰落,加之易武大产区的兴起,后人渐渐只知易武而不知曼撒。千百年的岁月章回中,古六山兴则共兴,寂则同寂,一脉相连,命运相依。云南作为世界茶树的起源地,不知起自何时,茶树就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地生长发芽、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却又寂寂无闻。“改土归流”成为古六大茶山第一次命运的转折点,声名初显的普洱茶因此成为清朝皇室的御贡之物。渐至“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古六山一门俱荣,登堂入室,声望日隆。两百年风云沉浮,茶山几多变迁,但无疑这是属于普洱茶的黄金时代,也是同属于古六山的时代。抗战硝烟阻断了茶山的烟火,时局动荡,茶山凋敝,从此沉寂半百。时至今日,普洱茶再度兴盛,易武一马当先,古六山再次回归到大众的视野,朝拜者络绎不绝……

孔明山

2

山水相连 风味相近

彝族是如今古六大茶山的主要民族之一,每年“二月八”,各个彝族寨子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村中老少们穿着民族盛装,纷纷到茶地里祭拜“茶王”,祈求风调雨顺,茶叶有个好收成。

当然,古六山的基诺族、布朗族、瑶族、汉族,都有着自己祭拜茶祖的仪式。在孔明山上,更是每年茶季都有规模盛大的“祭茶大典”,祭拜古六山的茶祖孔明,这成为古六大茶山的一道独特风景。

曹当斋碑

相似的民俗习惯,交织的山川河流,都汇成了古六大茶山一衣带水的风土与风味。

从海拔500多米的景洪一路东去,澜沧江东岸山势陡增,古六大茶山群山起伏,山水相连,罗梭江和南腊河蜿蜒其间,滋养着古六山的草木山川。密林交织、河谷纵横、云雾缭绕、古木丰茂,共同构成了古六大茶山的风土气象。相似的生态环境特点、气候、海拔、地形、植被,也形成了古六山相似的风味特点。古六大茶山经历了贡茶时代和商茶时代的人文熏陶,在相似的风土环境之下,经过几百年的驯化改良, 普遍呈现出“香甜”型的风味特征。这与澜沧江西岸以“苦”为尚的风格特点截然相反,也因此形成了古六山风味特点上趋于一体的认知现状。

曹家大坟遗址,非大黑山曹家坟

3

六山一脉 同根之木

同宗同源,命运与共,同风同俗,风土相连,风味相近。这样特殊的产区背景,人们常常将易武约等于古六大茶山,就不难理解了。

数百年来,古六大茶山的兴衰最后汇于易武;数十年来,古六大茶山的复兴再始于易武。易武,也自然成为古六大茶山的领军者和代表者。易武既成为“名世者”,世人识易武而不识古六山,就非偶然了。

易武与古六大茶山,我们并不需要去刻意区分。因为这一片养育普洱茶的故土,这一片将茶视为信仰的热土,本就同宗同源,一脉相承。

备注:图片源于茶业复兴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