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金针白莲的喝法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开汤嗅香有讲究,判断大益茶的香气不能只靠“挂杯香”

  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每次品茶,先闻茶香。

  闻香识茶,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为茶香会告诉你,茶的秘密。
  围绕普洱茶的“茶香”,有很多重要的话题。此前,益信君跟大家一起探讨过如何分辨普洱茶的香型,但除此以外,茶人们还需要准确地判断一款茶香气的高低、持久度、醇正度,才能了解它的品质和价值。

  为此我们邀请到大益茶道院三阶茶道师鞠世金给大家做专业的解析,如何正确、科学地鉴别一款普洱茶的香气。
  ▲大益茶道院三阶茶道师、茶道讲师鞠世金

  专业审评闻香

  判断普洱茶品质的重要方式

  普洱茶的专业审评中,通常以250mL的审评杯浸泡5.0g茶样5分钟,沥干茶汤后分热闻、温闻、冷闻三步进行,每一步各有意义。
  茶叶的香气受茶树品种、产地、季节、采制方法等因素影响,审评茶叶香气时,除辨别香型外,主要比较香气的纯异、高低和持久性。

  ▲专业审评时须严格执行投茶量、冲水量、出汤时间等方面的要求,再进行闻香。

  【热闻】:主要辨别茶品的纯异度,鉴别经过沸水充分浸泡后的茶叶是否有烟焦、酸馊、霉陈等异味、杂味,品质好的茶叶一般香味纯正,沁人心脾。

  【温闻】:主要辩别茶品香型及优次,优质普洱茶经冲泡后会随水蒸气挥发出蜜香、甜香、花果香、糖香等单一香气或多种复合香气。仔细辨认,趣味无穷。

  【冷闻】:主要辩别茶香的持久度、茶叶的耐泡度,有些茶香气馥郁却不持久,茶汤没了香气也就没了,有些茶虽香气淡薄,茶香反而持久不散。

  操作办法

  根据茶道师所示范的普洱茶专业审评闻香方法,热闻、温闻时一手持审评杯、一手持杯盖,杯斜约45°、以半掩盖的形式,用杯盖快速煽动茶香三次,一边煽一边深吸气——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三次吸气法”。
  ▲热闻与温闻采用“三次吸气法”

  冷闻作为闻香的最后一个步骤,此时茶叶已经完全冷却,可以直接掀盖闻或将茶叶倒在杯盖中嗅闻。
  ▲冷闻时可将茶叶倒在杯盖中

  据鞠老师介绍,热闻、温闻时,也有人习惯一次性掀盖闻香。采用这种方法闻香,掀盖时间只能在固定3到5秒,时间太短对香气感受不充分,时间太长外面的气味容易进入杯中。为了正确判断茶叶香气,还是更建议在闻香时采用“三次吸气法。”

  注意事项

  茶叶具有很强的吸附性,闻茶香之前一定要先做好个人清洁工作,与茶接触时要避免使用高香护肤品、护手霜或香水。因为,近距离闻香的过程中,茶叶很容易吸附这些外来香气或异味,从而影响茶品香气。
  ▲热闻时要注意鼻子与审评杯的距离,谨防热气涌入鼻腔被烫伤。

  掀盖时,只能吸气不能呼气,避免呼出的气体进入杯中影响茶香。

  日常冲泡闻香

  可作为鉴别茶品的辅助手段

  在日常的冲泡中,大多数益友也喜欢闻公道杯上附着的香气,或是喝完茶后杯底残留的香气。这两种方法称闻“挂杯香”或“杯底香”,都可作为判别一款茶好坏的辅助手段之一。
  ▲日常冲泡以闻“挂杯香”为主

  操作办法

  “挂杯香”即留存于公道杯或品茗杯内的香气,也可分热闻和冷闻。公道杯中的茶汤分完后趁热在杯口闻一下,然后等公道杯稍冷再闻,从第一泡闻到最后一泡,对比茶香的持久度和变化。
  ▲使用公道杯或品茗杯闻香

  鞠老师提醒,在日常冲泡中除了闻公道杯和品茗杯,也可以在使用盖碗冲泡时,沥干茶汤后先闻一闻盖碗里茶的香气,以此来鉴别茶的香型和茶香的纯异度。
  ▲使用盖碗闻香

  注意事项

  普洱茶的杯底香和茶具(杯子的材质、造型)、不同的用水、水温、天气以及个人嗅觉灵敏度等很多因素都有关系,对于一款普洱茶综合的、全面的评判还要结合汤色、滋味、叶底等多项因素才能下定论。
  ▲日常冲泡切勿以闻香作为判断茶品品质的唯一依据。

  大益茶的每一款茶品,都有着独特的茶香和稳定的香型。结合专业茶道师的讲解,益信君也给大家做了多款明星茶品的茶香总结和归纳,让大家在闻香实操中可以对照借鉴——

  花果香代表茶品

  7542
  热闻:清香、甜香;

  温闻:花果香明显;

  冷闻:甜香持久。

  综合来讲,花果香浓郁是它的显著特征,作为勐海茶茶厂出产量最大的青饼、生茶标杆,它的香气是一代又一代茶人的记忆。

  花蜜香代表茶品

  拱金耙银
  热闻:甜香明显;

  温闻:花蜜香明显;

  冷闻:蜜甜香持久。

  综合来讲,花蜜香馥郁高扬。有一种说法是,闻花蜜香通过闻品茗杯、公道杯中的“挂杯香”,感受更为凸显。

  花香、甜香代表茶品

  一团春意
  热闻:清香;

  温闻:花香甜香明显;

  冷闻:甜香持久。

  “一团春意”的香气就和它的名字一样,花香甜香持久、春意悠然,当茶遇到水的瞬间,品茶人便能感受到春意扑面而来直沁心间,心生愉悦春暖花开。

  焦糖香代表茶品

  7572
  热闻:甜香明显;

  温闻:焦糖香;

  冷闻:甜香持久。

  焦糖香是熟茶的主要香气特征,发酵适度、“勐海味”十足的7572不仅是熟茶标杆,也是焦糖香的代表。

  菌香代表茶品

  益原素(A方)
  热闻:菌香明显;

  温闻:菌香带甜香;

  冷闻:菌香甜香持久。

  益原素堪称菌香代表型产品,采用第三代智能发酵技术使得它拥有自己的独特香气,一定能让你留下深刻印象。

  荷香代表茶品

  金针白莲
  热闻:糖香明显;

  温闻:荷香初显;

  冷闻:糖香持久。

  芽紧细似针、有通透荷香之气是金针白莲的最大特点。

  香气是普洱茶重要的组成部份。喝茶的时候如果不懂闻香,那将是茶人的一大损失。

  不过,理论终究要结合实践,要能成为“闻香识茶”的个中高手,只有经过不断地积累和亲身试验,才能从中学得到更多的体验与感悟。让我们在学习中一同进步吧!

普洱熟茶知名品牌茶品盘点:这10款大益、下关、福今的熟茶,你都喝过吗?

普洱熟茶从1973年左右才开始规模化生产,经过短短40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上万款单品,“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的概念也深入人心。

那么,熟茶中到底涌现了哪些经典的品牌茶品呢?

普洱熟茶茶汤

今天,国家高级评茶师、淘宝旗舰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鲁文锋老师,就来对这个问题做一番专业解析。

鲁文锋老师自1998年进入普洱茶领域,师从“普洱教父”白水清,历年藏有百年宋聘号、1950年红印圆茶、88青饼、92方砖、大白菜等珍品老茶;还开辟了《老茶讲堂》栏目,发布在微信公众号:普洱藏家,与茶友分享!

普洱藏家总店

一、大益:7572、金针白莲

谈到熟茶,大益是不能绕开的一个经典品牌。大益改制前,国营勐海茶厂生产的熟茶产品为整个熟茶产业奠定了后续发展的基础,其中包括:7572、金针白莲、勐海之星等等。

其中,7572是大益生产的数量最大的经典熟茶,其涵义是1975年成功研制配方、以7级茶菁为主、由国营勐海茶厂生产。

2000年7572熟茶·普洱藏家珍藏

7572以青壮茶菁为里茶,用金毫细茶撒面,茶汤红浓透亮,香气馥郁,综合品质极高,被誉为“评判普洱熟茶品质的标杆茶品”。

二、下关:销法沱、7663、8663

下关沱茶拥有百年历史,同样撑起了熟茶的一片天地,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销法沱。

销法沱由下关茶厂创制于1975年,1976年批量出口。因其主要销往法国,因起名销法沱,主要交由香港天生茶行转交法国与欧美、东南亚市场。

1975年销法沱

下关熟茶一般发酵比较重,因而销法沱的茶汤如宝石般油润红亮,其口感绵密润滑、饱满醇厚,入口满是茶香,回甜力道很强,是一款享誉中外的下关熟茶。

7663、8663饼也是茶友们耳熟能详的经典熟茶,在下关粉心中更是留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整件7663

三、福今:2000年白菜班章系列、2004年福今孔雀班章系列

2000年,福今品牌创始人何宝强先生,以班章茶为原料,发酵生产了三款熟茶,分别是大一号、大二号和特二号,开辟了以班章生态茶为原料制作高端熟茶的先河。

2000年白菜特二号熟茶·普洱藏家珍藏

其中,白菜特二号口感霸道、茶气足,因选用班章料制成,口感既有熟茶的绵柔、厚重,又有生茶饮后的生津回甘,堪称熟茶中的顶级茶品,被业界藏家争相追捧。

2004年底到2005年上半年,福今委托兴海茶厂加工,也制作了几款经典熟茶,其中就有2004年福今孔雀班章系列,如今也是市面上炽手可热的佳品。

2004年福今孔雀班章·普洱藏家珍藏

如今,普洱熟茶的热度持续上扬,各类产品层出不穷,专注熟茶或主推熟茶的品牌企业不断增多,普洱熟茶市场将迎来进一步升级,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文章由微信公众号“普洱藏家”原创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生物发酵茶的健康价值

01茶的健康基因

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它起源于中国,是中国的名片。咱们世世代代都有饮茶的习惯与传承,总有爷爷慈祥的对孙子说:“来,喝点茶,茶好,健康!”

茶之源起,是为“药饮”——“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它是“天赐灵叶”,是少数民族祭拜的神灵。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的制作方式、饮用方法有演变,不变的一直是人们对它“健康饮品”的认可,以及饮茶的情结。

现代科学,也对茶的健康进行了更多角度、更多领域的研究。茶与健康一直是国际茶叶科学研究的热点。

刘仲华院士等,在《茶叶功能成分的健康作用研究新进展》中表示:“近年来,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研究手段的快速升级及茶学专家与医学、药学、营养学专家的协同创新,国内外研究者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探究了茶叶主要功能成分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揭示了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茶多糖、咖啡碱在延缓衰老、调节糖脂代谢、减肥、调节肠道菌群、调节免疫、抗肿瘤、抗抑郁、抗炎症、抗病毒、抑菌、壮骨骼等方面的作用效果及作用机制。同时,研究者们日益关注儿茶素衍生产物(甲基化儿茶素、聚酯型儿茶素、儿茶素多聚体、儿茶素与茶氨酸缩合物)及苦茶碱等新型茶叶功能成分的健康价值,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

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一方面为茶的健康属性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为茶叶深加工与功能成分利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02普洱熟茶的研究

普洱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微生物参与发酵,加工制成的散茶或紧压茶。普洱熟茶属于发酵食品,是历史传承中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经微生物的作用,茶叶的内含成分发生很大的变化,普洱熟茶汤色红浓透亮,滋味醇厚顺滑。

1973年普洱熟茶人工后发酵工艺实验在勐海茶厂获得成功。在勐海茶厂茶人们的不懈努力下,在持续不断的发酵生产中总结经验,迭代技术,实现了普洱熟茶发酵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也不断的产出了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熟茶产品:熟茶标杆产品7572,经典的荷香代表“金针白莲”......大益普洱熟茶的滋味也被茶友们亲切的称为“勐海味”。

人们对于普洱熟茶在降糖降脂方面的认知和体验非常普遍,以普洱熟茶为样本的科研成果也越来越多。
[1] 何仕华.中国普洱茶的药效功能与人体健康[J]. 农业考古,2005(2):323-325.
[2] 李捷,吉俊翠,李修宇,等.普洱熟茶片调节血糖的临床观察[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32(2):47-48,54.
[3] Studies on the bioactivity of aqueous extract of pu-erh tea and its fractions: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α-glycosidase inhibitory property, and their effect on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 in diabetic mice,《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13.
[4] Safety evaluation and antihyperlipidemia effect of aqueousextractsfrom fermented puerh tea,《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2016.
[5] Purification,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Bioactivities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Puerh Tea,《Journal of Food and NutritionResearch》,2014.
[6]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uerh tea polysaccharides and theirantioxidant and α-glycosidase inhibition,《Functional Foods》,2014.
[7] Effects of Theabrownin from Pu-erh Tea on the Metabolism of SerumLipids in Rats Mechanism of Action,《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10.
[8] Effect of Pu-erh Tea on Body Fat and Lipid Profiles in Rats with Diet-induced Obesity,《Phytotherapy Research》,2011.

03第三代智能发酵技术

以普洱熟茶为样本的研究越来越多,但也存在不足,如:1、功效方面多以提取物的动物实验研究为主,对于起作用的关键物质成分及含量分析很少;2、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及其对有效物质转化的影响也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大益依托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0年开始普洱茶发酵微生物组成及变化规律的研究,并于2013年成立大益集团微生物研发中心,探索“大益50年酵池”奥秘。

在发酵微生物组成、基因及蛋白质组学方面,先后与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军事医学院、华大基因测序等研究单位开展合作。

在发酵茶特征成分组成及生物活性方面,长期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武汉大学药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

随着研究的深入,大益创制“微生物制茶法”——第三代智能发酵技术。

04微生物发酵茶的健康价值

微生物发酵茶与其他茶类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微生物的参与及作用:微生物以茶叶为基底的生长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酶类物质,这些酶又促进了茶叶物质成分的转化,特别是多酚类物质。

大益依托于“云南省普洱茶发酵工程研究中心”“邓子新院士工作站”“茶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等科研平台。对有益微生物作用下产生的儿茶素衍生产物(甲基化儿茶素、儿茶素与茶氨酸缩合物、儿茶素B环转化物、酚酸衍生物)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活性研究。

[1] 顾小盼,吴臻,靳凤玉,等.普洱茶素Ⅰ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8,43(11):2339-2344.
[2] 陈丹丹,许芮菁,刘敏,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洱熟茶中Puerins 401系列化合物的含量[J].中国茶叶工,2020(1):48-54.
[3] Xiaopan Gu,Yingxin Meng,Fengyu Jin,et al. Puerin III alleviates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disorders in high-fat high-sucrose 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c and hyperglycemic ApoE-/-mice[J].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2022,93,https://doi.org/10.1016/j.jff.2022.105085.
[4] TOMOTAKA N, KANJI I, SHIGEKI H, et al. Teadenol A in microbial fermented tea acts as a novel ligand on GPR120 to increase GLP-1 secretion[J]. Food & Function, 2020(11): 10534-10541.
[5] 陈丹丹,朱旭,武月琴,等.微生物发酵茶中Teadenols的研究概况[J].中国茶叶加工,2021(3):34-37,45.
[6] Fei Tian, Jiahui Shi, Yanchang Li, etal. Proteogenomics Study of Blastobotrys adeninivorans TMCC 70007-A Dominant Yeast in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Pu-erh Tea[J]. J. Proteome Res. 2021, 20, 3290?3304 .

随着微生物发酵茶研究的深入,会有更多的理论依据来支撑其健康价值,微生物发酵茶的饮用人群、使用范围也会更加广阔。 

来源:益原素,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