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景东县茶办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我国茶产业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勠力同心不懈奋斗下,终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了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脱贫攻坚,产业先行。

茶产业是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是茶农增收致富的产业。在我国茶叶主产区,县域茶业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富裕的水平,茶产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意义非凡。

文章围绕茶产业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和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茶产业振兴与脱贫攻坚紧密相连的关系,统计了11个省级行政区、337个贫困县茶产业发展和脱贫摘帽的情况,梳理了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路径,以期为带动茶产业继续做好防止返贫、持续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

01茶产业振兴与脱贫攻坚紧密相连

1、茶产业与贫困地区地域同构

目前我国茶园面积约150万公顷,遍布近20个省区近千个县市,其中大部分省区的数百个产茶县属于贫困县。全国22个省级行政区内的832个国家贫困县中,产茶的省级行政区就有16个,与茶产业有关的国家贫困县有337个,其中三分之一以茶叶为支柱产业;近几年的全国重点产茶县中(100强),接近一半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茶产业与我国贫困地区存在十分紧密的地域同构的关系,在茶产业的助力下,这些产茶贫困县均已实现脱贫摘帽。一片叶子成就的大产业已成为脱贫攻坚战重要的决战决胜战场,也成为了贫困地区茶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依靠。

2、茶产业与贫困人口产业协同

安溪县既是千年古县,又是人口大县,也是安溪铁观音的故乡。曾经安溪县是福建省最大的贫困县,1985年贫困人口31.37万人、占全县人口39.6%。安溪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以茶脱贫”战略,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组织化和良好管控提高茶叶品质及效益。经过多轮大规模扶贫,实现由贫困摘帽到基本小康,再到全国百强的“三大历史跨越”。由国家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县,安溪县“以茶脱贫”的模式成为众多产茶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典范。

▲福建安溪茶园

近年来,各大产茶区、产茶县持续做好茶的文章,带动当地茶农增收致富。

如贵州茶产业辐射带动356万人,带动贫困人口34.81万人,脱贫17.46万人;广西三江茶产业覆盖全县98个贫困村,2.15万户贫困户,从2000年起茶产业已带动8.5万人脱贫;广西昭平县茶产业覆盖全县35个贫困村,惠及贫困人口2.5万人;陕西汉中市在脱贫攻坚中1.15万户2.67万人依靠茶产业实现脱贫。

“安溪模式”正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各地有效推广,上百万茶农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3、茶产业是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模式的典范

地处浙西北山旮旯里的安吉,曾是有名的贫困县。随着“白叶一号”的推广以及安吉白茶的兴起,百姓将山林改成了茶山,效益大涨,成就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佳话。

致富不忘党恩,先富帮后富。2018年4月,黄杜村20名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该村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并提出愿意捐献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脱贫。

如今,这片致富的“金叶子”已在四川省青川县、湖南省古丈县、贵州省普安县、沿河县、雷山县落地生根,白茶产业发挥了重要的增收脱贫、巩固脱贫成果作用,是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模式的典范。

▲浙江安吉茶园

02脱贫攻坚关键期茶产业发展概况

1、省级行政区脱贫攻坚关键期茶产业发展情况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全国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国家在全国共划分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加上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区,共14个片区,其中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7个片区适合发展茶叶,茶产业成为当地扶贫的核心产业。

图1分析了这7个片区的11个主要产茶省级行政区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2012~2019年)茶叶产量和茶园面积的变化趋势。

▲云南昌宁古茶树

·茶叶产量增长最多的是云南省,2012~2019年间增加16.55万吨,湖北省、贵州省、四川省产量增量也超过了10万吨。

·产量增幅在28%~168%之间,其中贵州省增幅高达168%,其次是陕西省达127%,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广西省产量增幅也超过70%。

·茶园面积增加最多的贵州省,2012~2018年间增加220.92万公顷,其次是四川省、湖北省和云南省,分别增长104.57、96.05和83.84万公顷。

·茶园面积增幅在18%~90%之间,贵州省增速最快,其次是江西省、陕西省和湖南省。

这些片区茶产业的高速发展为当地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2、产茶县脱贫攻坚关键期茶产业发展情况

在我国茶叶主产区,县域茶业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富裕的水平。

图2统计了部分全国重点产茶县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2012~2018年)历年茶叶产量的变化趋势,在所统计的42个重点产茶县中,除个别产茶县产量比较稳定外,多数产茶县茶叶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茶叶产量增幅超过100%的有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湖北巴东县、湖南宜章县、湖南阮陵县、贵州西秀区、云南临翔区、云南永德县、云南绿春县共8个县。

·茶叶产量增幅超过66.7%的还有安徽裕安区,湖北恩施市、宣恩县、咸丰县、鹤峰县,湖南石门县、安化县,云南昌宁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云县、沧源佤族自治县,江西修水县,共计20个县。

·茶叶产量增幅超过33.3%的还有安徽岳西县、金寨县,贵州黎平县、丹寨县,云南凤庆县、勐海县,江西上犹县,河南光山县,共计28个县。

03我国产茶县脱贫摘帽概况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共有337个贫困县以茶产业为脱贫产业,其中云南省70个,贵州省65个,四川省35个,广西壮族自治区31个,超过20个的还有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

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布的国家贫困县历年摘帽名单,对337个涉茶贫困县脱贫摘帽的时间进行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最早实现脱贫摘帽的涉茶贫困县主要有江西吉安县、井冈山市,重庆万州区、黔江区、丰都县、武隆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四川南部县,贵州赤水市。

涉茶贫困县脱贫摘帽主要集中在2018~2019年,2018年和2019年分别有100个和14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表1统计了全国重点产茶贫困县的脱贫摘帽时间,45个全国重点产茶贫困县全部在2017~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其中2017年8个,2018年22个,2019年15个。

全国重点产茶县是根据自身条件打造形成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推动茶产业结构变革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

04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路径

1、产业政策引领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各省根据当地茶产业发展的不足与短板,纷纷研究出台相应的政策,从宏观层面、全局角度引领茶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安徽黄山茶园

·安徽省政府办公厅于2018年3月出台《关于做优做大做强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的意见》(皖政办[2018]7号)。

·江西省政府办公厅于2015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江西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5]22号)。

·2011年以来,河南省制订并实施《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把生态茶园建设作为重要内容。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19年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广西茶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桂政办发(2019)117号),制定了广西茶叶发展目标。

·四川省政府于2014年出台《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四川茶业强省意见》1号文件。

·贵州省出台《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0年)》等文件,2020年贵州省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贵州首部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

·云南省政府先后发布《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和《云茶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2021年,湖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进一步加强茶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引导,继续将茶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河南信阳茶园

2、创新联结机制

在落后产茶县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创新联结机制的出现,有利于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与合作社、小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带动茶农分享茶产业链增值效益,从而有力助推茶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贵州省湄潭县依托“公司+合作社+基地+茶农”的欧盟标准湄潭模式,以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减少成本,增加茶叶产值。

·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基地村民委员会和村支部委员会成立茶叶专合社,让茶农入股专合社,共同出资建立加工厂,现已辐射茶园基地30667公顷,带动17万户茶农,其中12531户成功实现脱贫。

·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动承接1500万株(5000亩)“白叶一号”茶苗在受捐的“三省五县”产出茶叶的加工、销售和品牌运营工作,努力发挥供销茶企的责任与担当。

·福建正山堂茶业责任有限公司将标准化的名优红茶加工工艺与技术推广到贵州普安、湖南古丈、河南信阳、四川广元、湖北巴东等茶区,带动各省红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和生态经济。

▲正山堂·巴东红茶业

3、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茶产业技术标准是规范茶叶生产,提高茶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2019年以来,各省市和相关团体大力推进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制订工作,完善茶叶标准体系的建设。

安徽省发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松萝茶》等11项地方标准和3项团体标准。云南发布19项地方标准和7项团体标准,其中保山市发布9项完整的《保山市茶叶标准化生产综合技术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花香型做青绿茶加工技术规程》等12项地方标准。贵州省发布《贵州抹茶》等15项地方标准和17项团体标准。湖南省发布《地理标志产品古丈红茶》等5项地方标准和30项团体标准。江西省发布《针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等23项地方标准。湖北省发布6项团体标准。四川省发布《茶树小绿叶蝉测报调查规范》地方标准和9项团体标准。

落后产茶地区茶叶行业标准化意识的提升强力助推当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将进一步增强当地茶业的竞争力。

4、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与发展

打造茶叶区域公共品牌,有利于整合区域优势品牌,提升区域茶叶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扩大区域茶叶产业规模,增加茶叶产品附加值,是实现稳定致富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大湘西地区是湖南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为此,“潇湘”茶公共品牌坚持以品牌建设引领产业发展,激发贫困地区产业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安化县15万贫困人口中因茶脱贫人口达9.4万人,成为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的成功典范;石门县茶产业带动全县20万涉茶人口持续稳定增收;沅陵县茶叶茶产业带动全县贫困户5680户、1.8万人脱贫。

胡晓云等研究了区域公用品牌带动当地就业人员的变化,2018年普洱茶、信阳毛尖、湄潭翠芽和恩施玉露4个区域公用品牌分别带动了就业人口1050万、132万、35万和12万,普洱茶不仅是带动就业过千万人口的品牌,而且十年间(2009~2018年)增长率达650%,年均复合增长率23.7%,平均每年新增91万人。湄潭翠芽十年间销售额从2亿元增至69.1亿元,增长率达3347.6%。恩施玉露品牌价值从2.9亿元增至20.5亿元,增幅达608.6%。

这些茶区以品牌为抓手,整合多种扶贫方式协同作战,优化资源,合力共赢,有力促进了我国落后产茶区实现整合扶贫的效果,是贫困地区脱贫摘帽的有效推进途径。

5、精准帮扶

截至2020年5月,安吉县共向“三省五县”捐赠“白叶一号”茶苗425公顷。其中包括首期向湖南省古丈县、四川省青川县、贵州省普安县和沿河县捐赠358公顷,以及2019年向贵州省雷山县捐赠67公顷。

“白叶一号”茶产业在贫困地区产生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贫困户增收脱贫。首期捐赠四县已累计兑现土地流转费228万元,惠及农户605户,户均增收近3800元;组织贫困群众约6.7万人次务工,累计发放劳动报酬776万元;覆盖的1871户6133名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前为1862户5839人)中已有1548户5505名贫困人口脱贫,白茶产业发挥了重要的增收脱贫、巩固脱贫成果作用。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各科研单位、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也纷纷开展相应举措对落后产茶县展开精准帮扶。杭州市与恩施州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通过稳链、补链、延链、强链,完善当地茶产业链,从而促进茶产业全面提升,四年多的杭州市与恩施州东西部扶贫协作直接带动全州36.36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助力全州八个县(市)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2012年以来以项目为纽带,以平台为依托,通过派出科技副县长、团队特派员、个人特派员,开展组团式科技服务与对口帮扶工作,带动农民创业创新,通过多年努力,形成了以科技创新示范县和标准化示范县为中心辐射全国主要茶叶产销地区的技术服务体系和网络,科技服务进一步覆盖浙江、福建、四川、湖南、贵州、云南等省40余个产茶县的政府、企业、市场等,对其茶叶加工的机械化和标准化、茶叶质量安全监测和控制,茶叶深加工和副产物高值利用、茶叶跨界产品开发及技能人才培训等茶叶全产业链进行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活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经过长期探索总结,创新提出“六位一体”(选定一个区域、签订一份协议、确定一名联系专家、编制一份规划、实施一批项目、应用一批新成果)的区域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和“三长战略”(县市长+董事长+院所长)的科技帮扶措施,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科技推广的长效机制。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为促进消费扶贫的精准有效,及时发布产销、标准、政策信息及专项报告,为产茶县(市)政府提供权威参考;通过各类展会平台,宣传推介贫困地区优质茶叶;持续支持湖南、贵州等省贫困地区进京推广茶叶;引导并发挥会员单位中龙头茶企的带动作用,开展精准扶贫。

浙江大学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号召,专门成立景东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书记校长两位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在云南景东开启脱贫之路,立足景东县古茶树资源优势,优化茶产业链管控,促进精准扶贫,合作开发的“紫金普洱”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05茶产业继续助力乡村振兴的展望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各茶区纷纷大力发展茶产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在茶行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茶产业成为337个涉茶贫困县如期脱贫摘帽、数百万茶农及从业者实现增收致富的主要力量。

然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在过去几年茶产业发展的历程中,仍有部分茶区的茶产业是以盲目扩张茶园面积等较为简单粗放的形式发展的,这种模式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茶业的发展,但是效益较低,且在当前茶产业结构失衡、茶资源过剩的形式下这种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在“十四五”开启之年,落后产茶区应按照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文章,继续做好持续脱贫、防止返贫,推进乡村振兴,让实现三大跨越的“安溪模式”和先富带后富的“安吉模式”在祖国大地全面铺开,星火燎原。

1、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针对我国茶产业各地发展不平衡问题,持续加强生态茶园建设,从源头提高茶树的健康、茶叶的品质和安全、茶园环境的生态化。

加强“机器换人”理念和实践在茶园管理和鲜叶采摘领域的应用,加强清洁化、连续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的推广与应用,推进我国茶产业现代化进程。

持续深入推进茶叶精深加工技术的绿色、高效、高质、高值化创新进程,推动抹茶、速溶茶、粉茶、茶多酚、茶黄素、茶皂素、茶氨酸等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的产业化示范与推广的进程、力度和强度,并从政策和金融层面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支持和招商引资的力度、强度,充分利用创新链延长产业链,提升当地夏秋茶资源及中低档茶资源的价值链。

加大“评茶员(师)”“茶叶加工工”“机械制茶师”“茶园管理师”等茶叶技能型人才、科技成果应用和推广人才和标准化人才等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

▲中茶院茶园管理师培训

2、加强茶业数字化的推广与应用

茶业数字化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茶产业全域进行数字化管理,把小农经济为主体的茶产业结构转型成工业结构的重要举措。

▲茶叶数字化生产建设示范项目(浙江更香有机茶业)

目前,以智慧茶园、数字化智能生产线、RFID防伪溯源等为代表的茶业数字化技术已逐渐成熟,并已在浙江、福建等茶区推广应用。

·深入推广智慧茶园技术,提高茶园管理能力,实现对茶叶品质和安全的全程可追溯。

·应用茶叶连续数字化生产线,实现从鲜叶进厂到初制茶完成柔性调控及全程连续化、机械化、智能化加工,提高产品品质的稳定性,降低成本。

·加强防伪溯源技术在茶叶智慧管理方面的应用,系统解决行业面临的消费防伪判别、仓储盘点烦琐、茶叶全产业链溯源及品质安全等问题,智慧地消除茶叶真伪难辨的消费盲区。

后发展茶区应多汲取先进茶区的管理经验,加强茶业数字化的推广与应用,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3、推进三产融合发展

各地应借助当地文化底蕴优势,在深度挖掘各地特色历史茶文化资源的同时,积极展开三产融合工作,促进茶产业链不断延伸。

一方面通过打造茶文化旅游产品和精品路线,将各产茶区当地的旅游资源与茶产业相结合,推出茶园生态游、加工体验、个性定制、茶旅研学活动等精品旅游线路,不断丰富茶旅活动。

另一方面通过建设茶业三产融合综合体,持续开展茶庄园、茶叶特色小镇、茶产业园等综合体的建设,打造集生产、销售、品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体。

▲安溪桃源有机茶庄园

地方政府应继续加大扶持政策,规范茶旅游市场秩序,加快整合区域范围内的茶叶和旅游资源,加快改善茶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设施建设,增强茶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简介:

施林佐

《中国茶叶加工》杂志责任编辑,浙江省供销社团工委委员,中茶院团委书记,主要从事茶叶加工、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现已发表论文10余篇,翻译国家标准3项。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施林佐,石琳等),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来自1886年,一座从“赶茶会”说起的博物馆

白莺山

露营、徒步、骑行、冥想、树下品茗、山间抚琴、溪畔信步叹年华……白莺山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更像是一个以茶乡为基础的自然公园,这里不仅是以茶树为主的生态资源的科考圣地,也是人茶共居、遗址古迹、历史故事与传说、物种基因库等与茶相关的集合体。看花开花落、叶卷叶舒的植物学家很容易成为诗人,相信未来白莺山会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旅行者、茶人、诗人……

白莺栖阿维

念出“白莺”“阿维”这两个词,就像在读《山海经》,自带着远古传说般的秘境色彩。细究下来,这两个词的背后,的确藏着一片古老深邃的茶乡和一个种茶的濮人族群。

抵达白莺山村时,天色已如黛,微泛暮山紫,远近连绵的群山只留下了灯草灰般的暗影。村支书罗维强家的小院温馨整洁,品着清甜甘鲜的白莺山古树茶汤,他说起了“白莺”与“阿维”的故事。

“追亡逐北”的狩猎、采集生活因为火与石器发明的出现,使定居生活成为了可能。而石器时代,是从采集野生植物到栽培植物中关乎原生农业阶段的重要条件。可贵的是,在白莺山,也找到了石器时代的痕迹。1974年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在白莺山南端的忙怀乡旧地基村探测发掘出了石斧、石网坠等文物,时间大约4000多年前,并将它命名为“忙怀型石器”。

从考古研究、文献资料、地名资料和民族学田野调查等角度都说明,忙怀新石器文化创造者是古代濮人。早在几千年以前,濮人族群就已经在这片澜沧江流域繁衍生息,作为当地的原住民,他们是最早见茶树、识茶树、吃茶叶、品茶花的族群,他们采集野生茶引种到村前屋后种植,称为本山茶,开始了对茶树的引种驯化。

白莺山所属的大丙山,又名“阿维山”。“阿”姓是古代当地“濮人”最具代表性的姓氏之一,据资料看,“阿维”首先是人名,是一个杰出的“濮人”王者的名字,他受到族人的推崇,族人便以他的名字作为山名,把传统的山崇拜与祖先崇拜合二为一,世世代代相传。白莺山,原来也称阿维中山,时至今日,景东、南涧的茶商们仍喜欢把白莺山的茶称作“阿维茶”,当地民间也流传着“阿维人来阿维人,烤罐苦茶献祖坟”的俗语。

白莺山古亦称白鹰山,相传这里成群的白鹰常栖息在树梢,远远望去就像一棵棵开满白花的大树,白鹰振翅高飞,与蔚蓝的天际线相渲染,白茫茫一片。这座山索性被人们叫做白鹰山。后来白鹰逐渐减少,人们看山中黄鹂(白莺)声音清脆,比鹰更能与人和谐相处,便把“鹰”改为“莺”。

岁月交替,如今白莺山的彝族、布朗族不断交融,但布朗族祖先留下的古老茶树依旧林立在白莺山间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人茶共居的美好光景依旧。白莺山茶区海拔在1800~2300米之间,以白莺山村为核心,覆盖白莺山、密竹林、核桃林、新村、酒房5个行政村,山上茶园总面积约5万6千亩,其中挂牌保护面积1.24万亩,有野生型、栽培型和过渡型古茶树12个品种200多万株,其中树龄百年以上的古茶树逾万株,素有世界茶树基因库、茶树起源进化的活化石之称。植物学家普遍认为,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物种起源的中心地,白莺山的茶树资源在植物学家眼中无疑是一个属于茶树的平行世界。

从“赶茶会”说起的博物馆

对于白莺山来说,与茶相关的历史注脚不止有濮人种茶与“忙怀型石器”,沧海桑田,白莺山古茶园总在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中同步驻留着自己的足迹。

南诏国、大理国时期,信奉佛教的僧众人数渐增,白莺山因环境清幽,山脚有澜沧江著名渡口——神舟渡,成为了诸多僧众出家修行的好去处,大家种茶、饮茶,上演着佛教茶文化,据考证,白莺山在南诏时期便出现了相当规模的佛寺——大河寺。白莺山的新村回营是云县乃至今天临沧历史上回族最早居住的地方,这可追溯至元明两代随军的汉族、回族兵丁在澜沧江以西地区定居的历史。此后,盖碗茶、百抖茶也在火塘边代代相传。

长久以来,茶树就是茶树,当地居民从没有用茶树演化的自然科学视角来看待他们的这些“老邻居”。第一个发现白莺山茶树资源丰富,并通过“赶茶会”推广繁育优良品种的人,应该是白莺山大河魁星阁的蔡昌瑞道长。

云县人民政府发展生物产业办(县茶办)原主任左成琳说,他在十多年前到白莺山走访时,那些古稀之年的老茶寿们对清朝末年白莺山那万人聚集,四方来客,骡铃响遍山谷的赶茶会那份魂牵梦绕的记忆,令他十分震撼。

据史料记载,光绪年间,当地土匪猖撅,常有村民和过往茶商遭秧,为保安宁,当地于1885年建成了大河魁星阁,并邀四川人蔡昌瑞道长为大河魁星阁主持人。在蔡道长的主持下,扩建了大河街,又建成了连通街、阁的大河桥,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百姓。大家为了表达对蔡道长到此为民办实事的感恩之心,想到唯有茶叶是上等的食品可送给蔡道长品尝。就这样,蔡道长接连品尝了三十余户人家送来的茶叶后,发现不但味道各异,且饮茶后身体感受不错,于是决定以“赶茶会”的方式来推动这里茶叶的发展。

1886年,第一届“赶茶会”在白莺山正式举办。此后,每年的农历3月16日这天,各族百姓在族长带领下,带上精心准备的茶叶、茶具,到大河街集中,开展“评茶”“斗茶”“推茶”活动,公选出的优秀茶种茶子,均作为优良品种重点繁育推广。左成琳认为,在各村民小组内多品种成片,小到20平方米内就有5个品种的茶树共生的环境,有可能是各族在“赶茶会”领取良种时,因存放或是繁育过程中不小心给弄杂了导致的。茶园中还有少数本山茶与黑条子茶形成血肉相连的连体茶,有可能是在播种时碰巧把两种品种的茶子同植一坑所致。“如今白莺山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建成,如果蔡昌瑞道长得知,肯定很欣慰。”左成琳说。

这里世世代代的先民根据茶的树型和滋味等,给他们的这些老邻居们取了亲切的名字:本山茶、二嘎子茶、勐库大叶茶、贺庆茶、大叶本山白芽口茶、白芽子茶、黑条子茶、豆蔑茶、红芽口茶、柳叶茶、藤子茶、秃房茶……比如“二嘎子”在当地方言里有种不男不女、不三不四的意思,这形象地记录了二嘎子作为过渡性茶树的特征;又如贺庆茶,相传这种茶树因叶片像白莺的羽毛,而这里环境优美,白莺宛若前来朝贺欢庆,便把这种茶树叫做贺庆茶……彼此的谦逊细致是这里人与自然的美学,每一代树与每一辈人,在美的历程中共同书写着茶与人的珍贵故事。

本文节选自

《来自1886年,一座从“赶茶会”说起的博物馆》

作者丨葩佛

原文刊载《普洱》杂2021年12月刊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云茶如何建好、发挥好茶叶初制所的思考?

为加快云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前联合印发了《云南省全面规范茶叶初制所建设行动方案》,全面规范茶叶初制所建设行动正式启动。

鼓励茶叶初制所对生产加工条件和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进行改造提升。对符合《建设规范》且验收合格的茶叶初制所,按照《云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予以登记,省财政给予一次性补助1万元。

云茶产业的成败在于基地,依赖于自然禀赋和丰富的茶文化。

影响茶叶好不好的五大要素:第一是土壤,土壤所含矿物质丰富程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最大;第二是降水、海拔、气候、光照、周边植被等自然要素;第三是品种,没法说什么品种好与不好?云南的茶叶品种很多,要根据企业和茶农定位生产哪类茶来确定品种,如景东县选育的“普景一号”,芽头大、品相好、产量高,一天一个人可采摘20一30公斤鲜叶,但茶气弱,以采芽头制绿茶和白茶为主,而不宜做普洱茶的原料,这个品种目前在云南省通过嫁接发展面积超过两万亩;第四是留养模式,云南大叶种茶的基因是乔木型,无论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都能长成苍天大树。

人们为了方便采摘管理,提高产量,进行开挖水平台地进行密植和矮化管理,树形被修剪成灌木型,这种模式叫台地茶又称现代茶园,若是生产普洱茶为主,建议采用稀疏乔木留养(即古树茶种养模式),若是以采芽头为主做绿茶、红茶、白茶等则以发展台地茶为主;第五是加工工艺,再好的原料没有好的工艺也不行。

提升茶叶初制所就是解决加工工艺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对茶产业扶持力度是很大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办茶厂,大都配套建有初制所,当然现在基本民营化。而云南主要产茶的州市,茶叶以茶农相对分散种植管理为主,面积连片千亩以上的基地都建了初制所,以普洱为例,2011一2014年市县两级政府就扶持了130多个标准化初制所改造、新建,每个补助标准为40万元或60万元两个档次。有的初制所是以茶叶合作社形成建设,很多初制所投资超百万元,建得很气派。但目前部分初制所经营很困难,大量产能闲置,这里有市场、流动资金、无人采茶、管理不善等各种因素。

此次初制所“革命”,做到因地、因人制宜的指导很关键,我认为提“小微初制所”建设更切合实际,目前标准初制所没有覆盖的地方主要是面积几百亩、几十亩的多,建大了没用,可利用家庭住房为主,加盖部分萎凋、杀青、摊晒的地方,能达到生产过程清洁、标准就行,切莫再上面子工程,追求高大上,让小微初制所的主人不过多负债,轻装上阵,加之省政府补助的一万元,可起到鼓励、锦上添花的作用!

找到约1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