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经典铁观音观音铁韵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茶讯 | 以工匠之心兴观音铁韵 ——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颁奖仪式举行

茶界大师香沁远,国饮观音韵悠长。历时半年之久的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落下帷幕,20日上午在茶乡安溪举行颁奖仪式,安溪举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金龙、安溪牧云山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协宗2位“安溪铁观音大师”和8位“安溪铁观音名匠”共同登上大师这个荣耀的舞台,2名大师分别获奖100万元大师工作研究经费,8位名匠分别获奖5万元名匠工作研究经费。茶乡大地,工匠精神日渐成为新一代茶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传承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推动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助力安溪茶产业“二次腾飞”,从2017年开始,安溪县人民政府与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联合举办“茶者匠心·国饮飘香”安溪铁观音大师赛,今年成功举办第二届。在第一届赛制的基础上新增了茶园管理评比,赛程更加合理,赛制更加规范,实现从数万俯身田间地头的茶农中,万里挑一选拔打造安溪茶界的大师名匠。这是安溪继续向中国茶界发出弘扬工匠精神的最强声音,更是安溪在新一轮茶业进程中再次吹响的前进号角。

 

 

福建农林大学相关领导,安溪县领导、全国“铁粉”以及各级各类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他们登上荣耀的舞台,成就经典一刻。

 

茶届“华山论剑” 大师现

 

在大师赛专题片的画面流转中,与会领导嘉宾充分感受当时的赛场盛况,仿佛置身于大师赛的风云际会中。 

 

在祥和欢快的气氛中,上午9时许,颁奖仪式正式开始。首先颁发的是陈春、陈宁石、王木辉、詹忠辉、吴政山、陈双泉、许金锡、詹朱祥8位 “安溪铁观音名匠”奖项。

 

 

紧接着,颁发的是安溪铁观音大师赛含金量最高的“安溪铁观音大师”奖项。当主持人宣布刘金龙、刘协宗两位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闪亮登场时,现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此时,颁奖典活动进入到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也将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推向高潮。

 

 

站在这至高无上的荣耀奖台上,刘金龙、刘协宗两位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激动不已,心中唯有感恩。

 

“很荣幸能够获得‘安溪铁观音大师’这个称号,感谢安溪县委县政府对茶产业发展战略和人才培育出台的诸多优惠政策,给我们茶农创造了研究交流的平台和展示提升的机会。”大师刘金龙坦言,深感责任重大,将弘扬工匠精神,为安溪铁观音百年基业长青,为中国茶文化传播传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刘金龙表示,将把100万元用于发展茶叶,进一步开展茶山的生态管理研究。同时,成立科教实验基地、建立工作室,开设大讲堂、开展培训活动,为茶农、企业员工、合作社社员讲授从茶园管理到制茶、评茶等方面技术,力争每年都培养一批高技能徒弟,助推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我12岁就跟随父亲学制茶,对安溪铁观音有着特别深厚的情感。安溪铁观音这棵伟大的神树就像我的‘再生父母’,她给予我所有的一切。”大师刘协宗表示,今后将秉承“敬畏天地,感恩自然”之心,团结和帮助更多的年轻人走上爱茶呵护茶的道路,携手更多茶人,共创安溪、中国茶业的新辉煌。  

 

对于100万元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刘协宗心中早有打算。他将把100万元用于建立大师工作室,在茶学高等院校和各中小学校开展各种茶业主题活动或教授指导学生课外实习,开设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传习所,收徒授艺,为茶产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据悉,第二届大师赛,从春茶赛到秋茶,长达半年的赛事可谓惊心动魄,精彩纷呈。活动内容包括茶园管理评比、培训和讲茶比赛、评茶比赛、综合考评、茶叶制作决赛等环节,比赛设置总金额高达240万元。大赛高手云集,赛制流程公平、公正、公开,堪称茶届“华山论剑”。

 

当前,大师效应显现,护山护水成为共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工匠精神深入人心,潜心钻研蔚然成风,参赛热情空前高涨,年轻一代脱颖而出,以师带徒氛围浓厚,传统技艺发扬光大,为茶产业“二次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注入了新动能,在茶界树立了创新转型的风向标。

 

组建安溪铁观音大师服务队  传帮带

 

为充分发挥大师赛的后续效应,引导安溪铁观音大师和名匠更好服务安溪茶乡,推动安溪茶产业永续发展、科学发展,安溪着力组建4个安溪铁观音大师服务队,并在当日授队旗。

 

服务队由第一、第二届4名安溪铁观音大师、15名匠组成。每队由1名大师带队,挂钩部分茶叶主产乡镇及县茶叶协会县外分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服务安溪茶产业发展。

 

 

他们肩负县委、县政府的重托,将深入挂钩茶叶主产乡镇,开展茶叶技能培训,助推乡镇茶业发展,参加茶事宣传活动,协助企业技术攻关,指导茶园种植管理,开展名茶山宣传推广活动。

 

同时,深入安溪铁观音全国各地主要茶叶市场,挂钩县茶叶协会县外分会,开展茶叶市场调研,组织茶商培训活动,参加茶事宣传活动,开设大师、名匠专柜,助推安溪茶产业“二次腾飞”。

 

业内人士表示,安溪茶产业的领军人才矩阵已经赫然成型,这是一种传承,是一种接力,必将为中国茶叶发展奠定最为坚实的基础。

 

为让全国“铁粉”和大师面对面交流,品鉴大师代表作,颁奖仪式上,全国“铁粉”共品安溪铁观音大师、名匠代表作同时启动,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两位大师刘金龙、刘协宗,向安溪县茶叶协会赠送大师、名匠代表作。

 

 

今后将在安溪铁观音主销区举办大师、名匠代表作品鉴会,并由安溪铁观音大师到场讲解、宣传、推介,广邀全国“铁粉”共品安溪铁观音大师、名匠代表作。

 

茶业是安溪最大的特色民生产业。一直以来,安溪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呵护好、发展好茶产业作为“一号工程”,大力倡导“不忘初心、坚定信心、秉承匠心、上下同心”,全面推广去冰箱化、庄园化、地标化、标准化,助推安溪茶产业“二次腾飞”。

 

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希望,各位大师和名匠珍惜荣誉、严把质量,宁缺毋滥,树立典范,薪火相传,不断提升安溪铁观音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广大茶人要放大大师赛乘数效应,内炼品质、外树形象,打响品牌、拓展市场,推动安溪茶产业领跑全国百茶,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赶超进程中,书写新时代崭新篇章。”

 

 

发布首批12座名茶山榜单  树典范

 

为深化推进茶业持续发展,安溪县委、县政府今年开展茶叶产区茶园的分级管理,并评选、推介一批产茶名山,树立名山名茶典范,引领产业发展导向,推动产业“二次腾飞”。

 

“我们从今年初开始策划名茶山评选工作,成立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委托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具体承担评选工作。”安溪县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茶山进行土壤和茶叶取样分析,查看卫星地图和地形图,最后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筛选、评分,从安溪的众多山头中最后确定了首批12座名茶山名单。

 

现场,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院长林金科,代表专家评选组发布安溪县首批名茶山榜单。这12座名茶山分别是地跨西坪镇、虎邱镇的南山,祥华乡的佛耳山,龙涓乡的布岩,虎邱镇的湖尾山,大坪乡的马尖山,芦田镇的银瓶山,地跨感德镇、福田乡、桃舟乡的云中山,地跨湖头镇、湖上乡、尚卿乡的五阆山,桃舟乡的吾岩山,龙涓乡的皇谷岩,长坑乡的同发山,地处芦田镇的狮形山。

 

这12座名茶山是天地人种的完美结合,各具特色,各有亮点。“他们都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立地条件优越,茶山茶园生态状况良好,所在区域茶叶加工技术精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带动作用,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或知名度。”林金科说。

 

同时,区域内拥有知名商标、龙头企业、安溪县十佳品牌、十佳茶企、五星茶企、金牌茶庄园、魅力茶园或美丽乡村等企业。涵盖铁观音、本山、黄金桂、毛蟹、梅占、大叶乌龙等六大国家级优良茶叶品种的发源地。

 

 

当日,安溪县人民政府还与福建农林大学双方签订共建安溪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协议。安溪从福建省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中安排500万元作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技术研究与支撑园区创新的经费。

 

而福建农林大学将围绕茶叶全产业链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探索产业园产学研“一校一业—园”的建设模式。

 

 

同时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续签茶叶科技示范县共建协议,围绕安溪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安溪开展茶业科技合作,共同在安溪县建设茶叶科技示范县,共同推进安溪县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王”的盛宴!18万“醉西施”茶王品鉴会揭开面纱!

今天是端午节,小编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因为有茶,总会与“粽”不同!更何况是品“茶王”!

就在端午前夕, “醉西施”茶王品鉴会在泉州日春茶业总部隆重登场!

这场茶会霸气侧漏!最闪亮的主角——醉西施,是日春的“茗星”单品,也是日春铁观音品类的“天花板”,凭借过硬的实力,脱颖而出,赢得“茶王”之桂冠。

现场共设45席,来自各地的百余位嘉宾、茶友、合作伙伴等,奔赴这场盛宴,只为一品“茶王”的芳泽!

沐浴唐风,“茶王”惊艳登场!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日春茶业泉州总部“谦理楼”一楼大厅,高朋齐聚,茶友云集。

18万茶王品鉴会

身穿唐服的美女,舞动着曼妙身姿,顾盼生姿,使人仿佛穿越回大唐盛世,奔赴一场宫廷茶会。

沐浴唐风,品鉴会正式开启!

不得不说,这场茶会可真会“玩”!

茶会由“热身赛”和“正式赛”组成。热身赛,从8个茶样中评选出“6万茶王”,评对者奖励1罐“8万茶王”。

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正式赛,将8个茶样按价格由高到低排序,排序最准确者者奖励1盒“18万茶王”。

重奖之下,必有高手!

揭盖闻香,察看汤色,匀汤品韵,细赏叶底……

大家各显身手,尽情施展“十八般武艺”,开汤品鉴,只为找寻“醉西施”茶王。

经过一轮又一轮紧张激烈的PK,“醉西施”18万茶王终于惊艳登场!

颗粒紧结壮实,色泽翠绿油润,兰香音韵明显,茶气十足;滋味甘醇,稠滑细腻,饮后两颊生津,唇齿留香。

“这场品鉴会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这么多铁观音爱好者齐聚一堂,品赏‘观音铁韵’,特别是有幸在现场品尝到18万‘醉西施’茶王,真是不虚此行!”来自厦门的林先生难掩内心的兴奋之情。

激烈角逐,“茶王”脱颖而出

除紧张激烈的“赛事”外,日春“醉西施”新品发布”也备瞩目。

现场,共推出“一印在手”“醉西施”(各2款)等4款“茗星”产品的新品,并给现场茶友们赠发了新品“醉西施”——“音王铁观音2000”。

“‘醉西施’铁观音系列是我们经典高端产品,从诞生起就荣获多项国际大奖,而我们也在努力提升并推广这种好茶标准,通过多届茶王赛、品鉴会来激励茶农完善制茶技艺,提高好茶品质,让广大茶农和茶友都从中受益。”日春茶业市场部高级经理韩维峰说。

中国制茶大师、国家一级评茶师、日春副总裁林阳顺介绍说,从2014年起,日春茶业每年举办两届春、秋醉西施茶王赛和茶王品鉴会,今年已是第8个年头。

在举办本次品鉴会的前一周,第十六届日春醉西施铁观音茶王赛刚刚圆满落幕。该茶王赛中,近千名铁观音制茶高手争夺76万元现金,竞争激烈,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本届新科头等“茶王”正是从数千个茶样中“过三关,斩六将”,将18万元奖金收入囊中。

茶王赛中,审评师在审评参赛茶样

“我连续多年参加日春举办的茶王赛,每一届收获都很大,感触也很深。日春大力推广‘四遍重摇青’的工艺,不仅深刻影响了我们的制茶技艺,大大提升了茶品质,也直接增加了我们的收入!”荣膺头等茶王的高师傅说。

茶王赛颁奖

斥资千万,只为激励匠心

作为“铁观音嫡系第九代传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日春茶业自2014年就发起了“惠农兴茶、产业振兴”工程,搭建以“醉西施”铁观音茶王赛、品鉴会为平台,目的就是为了引导“传统工艺、传统口味”的复兴,也激励茶师提升制茶工艺,生产出更多高品质好茶,切实惠及广大茶农和茶友。

迄今为止,日春“醉西施”茶王赛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六届,单项茶王奖金达18万元,赛事累计发放奖金超千万元。

日春茶业安溪虎邱茶园基地

“醉西施”铁观音茶王赛不仅有效提升了茶叶品质,也大大提高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激励了一颗精益求精的匠心。

更重要的是,日春还以资金帮扶、免费技术培训、建立稳定订单农业等方式,直接惠农达5万多户,每年带动茶农增收8300余万元!这项由民间茶企自发主办的茶王赛也成为当前铁观音行业的品质风向标。

“茶是一项民生工程,它关乎乡村振兴,关乎茶农生计。我们日春作为一家传承300多年,拥有数十载茶企经营的‘福建老字号’企业,希望能通过自身的努力,统筹做好‘三茶’融合这篇大文章,不断提升铁观音的品质,做到助农、惠农、富农,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日春茶业总裁王启联说。

除通过茶王赛发掘优异品质铁观音外,日春也以匠心打造铁观音生产基地。据介绍,日春安溪虎邱铁观音茶基地坐落于海拔600~800米的丘陵地区,雨量充沛,朝雾夕岚,风和温润,土壤肥沃,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同时,日春茶业注重科技赋能,先后与北京大学、武夷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合作建立了铁观音科研基地。其中,虎邱科研基地,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认定为“国家铁观音生产标准化示范区”。

·END·

来源:陕茶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寄与爱茶人 | 佳节将至,这里有你要的岁月如初,人情如故

每逢岁末佳节

梅记都悉心推出“三合”系列礼茶


“三”乃吉数,“合”则聚

合天地人三才之道

聚九州四海之福

“三合”,取其和合之美,吉祥寓意


三合礼茶


2019辛亥年,梅记悉心推出以“闽茶风味”为内容的三合礼茶。


茶在福建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自由惬意的日常。


 自在饮茶  图\李世雄老师提供


古厝里,小巷间,古井旁,一张茶桌仔,三五个小凳就能组成一个“茶局”,配上几个小点便能侃上大半天,几十年不变。


所谓世事浮云何足论,不如相逢品茶味,漫漫长日就在氤氲的一杯杯茶香里度过。


 茶话家常  图\李世雄老师提供


福建人待客也往往是“客人登门,茶水当先”。在客人一进门即立刻烧火煮水,添换茶叶,泡茶品茗,这是普遍的待客之道。


 相聚共饮  图\李世雄老师提供


所以茶可以说是八闽人文的一种具体呈现,一杯茶中含天地人和,有岁月滋味,表人情常在。


值此在新年之际,梅记甄选三款闽茶代表,特与爱茶之人分享,邀您细品茶中真意,感受闽茶风味,八闽人情。


三合礼茶


三合礼茶内含三款闽茶代表:铁观音佛手铁罗汉


由百年商号梅记茶行,遵循“三原文化”严选而来。即选用之茶须是,原产山场滋养生长的原生品种,以经典传统工艺制作之而成。


严格甄选,悉心珍藏。


三合礼茶内装

三款茶皆制于远年,收藏至今。岁月凝练,三款远年老茶,茶性醇和,香气沉稳。


时间赋予陈茶更深层次的魅力,承载了更多和合善缘之道。


老茶茶性醇和

八闽人家大多信奉观音,崇敬传统文化。


三款茶名中的佛手、观音、罗汉,皆源自传统民间信仰,让新年佳节更富有浓郁民俗色彩,每一份茶礼都是致敬传统,寓意吉祥。


早期出口的铁观音外包装上

印制的观音图案


今年三合礼茶外包装上

体现八闽信仰文化的莲花纹设计


三合礼茶内含的三款远年老茶,在同属闽茶的同时,又各具自身风格,值得细细品味。


永春佛手,又名香橼,乃乌龙名品。相传北宋年间,一和尚将茶树嫁接在佛手柑上,精心培植而成佛手茶。


清康熙年间,佛手茶传入永春,此地朝雾夕岚,泉甘土赤,所产佛手茶品质历来为之极品。冲泡时散发如佛手柑的奇香,冉冉飘逸,沁人心腑。

佛手兴于永春

此茶制于2000年初,来源于永春国营老茶厂,是梅记早年收购而来。据说,这批茶是采用90年代大厂传统的烘焙方式,大批量的柴火烧,达到三到四成火。


岁月悠长,这款茶少了初制时的活泼,但依然带有香甜的气息。饮之温润有韵,滋味甘甜,点滴入口,齿颊留香。


佛手内盒

安溪铁观音,乌龙茶中极品。清乾隆年间,安溪西坪南岩山乡绅王士让,在山间发现奇异树种,遂制成茶。而后辗转进献给皇帝,因形如观音,其沉似铁,被赐名为“南岩铁观音”。


铁观音以兰花香和观音韵称著,清高隽永,蜜底甜香,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铁观音源于西坪

此茶选于梅记99年老铁,延续传统工艺制作,初制时烘焙程度达到三成火,后期复焙过一次,依然保留了茶的清幽本味。悉心存放,饮之汤水细腻,幽香水清,香气由表入水,更显沉稳。


铁观音内盒

武夷铁罗汉,自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2年)问世,至今已二百余载。当时,一位泉州茶商发现武夷山慧苑岩内鬼洞石崖上长有一株高大的铁罗汉树,在云雾中状如罗汉,遂制成茶,韵味香醇,名为“铁罗汉”。


古人所云“色味得宜,嗅之而香,吸之而甘,虽历数时,芳流齿颊”。

铁罗汉源于武夷山

此茶制于98年左右,来源于香港百年老商号。以传统岩茶工艺,层层精雕细琢,方聚岩茶之韵,蕴兰桂之气。岁月给予了它更为醇厚浓郁的滋味,香气深沉持久。饮之甘馨可口,陈韵显而无杂。


铁罗汉内盒



佳节将至,

一份极具闽茶特色的三合礼茶,

陪你度过那些美好的时刻。



为新年备一壶陈茶,

与家人分享,搭着一年的家常话;

与好友对饮,带上一路走来的心情。

茶汤醇厚温润,记住了温情时刻的滋味。  



给自己泡一杯陈茶。

你为生活日夜打拼,它为时间而点滴沉淀。

在室细品,

在浮躁尘世中保持“高山流水”的心;

珍藏于手,

在机械化的时代找寻“从前慢”的悠然。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