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解读鲁周公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大益茶文化解读系列:NO3轩辕号

  原文标题:大益茶文化解读系列|NO3·轩辕号


  五千年逐中国梦,吾以吾茶敬轩辕

  ——吴远之

  人文始祖·人文茶·轩辕号
  茶道君认为,如果有一款茶,可以唤醒一代人对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集体记忆,可以承载千年以来的人文传统,那么这款茶就是“轩辕号”!

  2017年11月,大益集团推出了第一款号级茶:“轩辕号”,致敬五千年华夏文明,吹响新时代的号角。

  人文始祖,千古传诵

  轩辕帝,即黄帝也,为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为五帝之首。黄帝曾居于轩辕之丘,故而得姓轩辕。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播五谷、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留下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

  炎帝和黄帝逐渐形成华夏族,他们都被视为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传说中,他们也是中华茶文化的祖先,是最早发现茶的特殊功效的人,堪称茶祖。正如陆羽《茶经》所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复兴在即,轩辕为证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即,中华重新崛起的梦想将要实现,华夏儿女无不精神焕发、扬眉吐气,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为表达对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崇高敬意,2017年11月大益集团推出了第一款号级茶:“轩辕号”。

  这款茶以“五千年逐中国梦,吾以吾茶敬轩辕”为主题,令人心潮澎湃,思绪绵绵。
  其外观设计上,借鉴了传统茶票的格式,沿袭了号级茶的古朴厚重,正中“轩辕号”三个繁体字饱满沉稳。
  其浑厚大气的茶叶品质,则带来丰富极致的口感体验:厚重霸气、丰富饱满、醇香怡人、回甘生津、水路细腻绵韧、喉韵深邃持久……
  再经过后期时光的沉淀,品质将更为优异,更让人有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轩辕号”开启了号级茶的新时代,被誉为号级茶新标杆。这款史诗级的普洱佳作,既传承了号级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又提升了号级茶的文化品位。
  立意高远,韵味悠长

  轩辕帝是人文始祖;而云南是世界茶树之源。

  茶之道即人之道,由人而茶,由茶入道,由道及人。茶道始终以人为本。

  因此,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乃是茶道的核心思想与精髓所在。以“惜茶爱人”为宗旨的大益集团推出轩辕号,致敬普洱茶百年历史荣耀,致敬华夏人文始祖,具有特别的深意。
  
  自古以来,茶运与国运息息相关,所谓国富民强茶道兴。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

  轩辕再世,龙腾万里。君临天下,万众归心。

  细细品味此茶,令人遐想联翩。
  号级茶,实为普洱茶品牌崛起之源。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是中国茶人走向世界历史舞台的前奏,更是普洱茶百年来即将崛起的信号。

  作为龙的传人,让我们用茶人独有的方式,来共同见证中华民族崛起的伟大气象吧!

以历史唯物主义视域解读茶文化

一、从辩证唯物主义视角看茶叶发展:

1、从古至今客观论述茶叶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考古发现,六千多年前,生活在浙江余姚田螺山一带的先民就开始种植茶树,田螺山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我国最早开始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当时人们对茶叶的利用方式是食用,因为那时尚未进入农耕时代,所以人们将茶叶作为食物直接吃食是有可能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革。唐代陆羽曾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本草经》也曾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这反映我国古代自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叶之时,便意外地发现了茶叶的另一新功能——可以提神、解毒等保健治病功能。于是这一阶段后,茶叶作为了一种药材使用。

随后,根据相关记载,在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茶叶发展成为了宫廷的高级饮品。例如在《赵飞燕别传》中,有关于饮茶的记载:汉成帝崩,后寝惊啼甚久,侍者呼问,方觉,乃言语曰:适吾梦中见帝,帝自云中赐吾坐,帝命进茶。由这段记载可知:当时茶叶作为一种高级饮品,在宫廷中使用。

西晋到隋朝,茶叶逐渐成为了普通饮料,《广陵吾老传》中记载:“晋元帝是,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若,往市留之,市人竞买。”这句话指出了当时茶叶已经逐渐成为了普通老百姓可以饮用的饮品。

在公元五世纪时,北方饮茶成风。六七世纪,茶叶再次传播到西北,从此,茶叶成为了中国风靡全国。

2、分析茶叶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的哲学原理:

(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符合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与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相违背的、错误的认识,会阻碍实践发展。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真理。同时,我们也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从茶叶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为正是有神农进行尝百草的实践,我们才发现了茶叶的药物作用。

而正是人们对茶叶的认识不断深入,不断地了解了茶叶。人们了解完茶叶后,才会喜欢上茶叶,推动茶叶逐渐风靡全国,推动了茶叶的实践发展。

(2)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意识对物质具有阻碍作用。

茶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它是从茶叶和茶行业的发展中派生出来的。我国茶文化的推广和发展也推动了茶叶国内外市场的发展。

(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观察茶叶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可以知道:茶叶在我国是不断运动着的,从单纯的食物,演变到具有药用价值与实用价值为一体的药物,然后再进一步演进成为饮品。在现如今,茶叶的饮用方法也是不断在运动发展,不断丰富。

二、中国茶叶与一带一路:

1、茶叶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且风靡全球的发展进程:

茶叶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三大重要贸易物资之一,汉代时,茶叶便成为了古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品,唐代,陆羽著《茶经》,茶经中详细记载了茶叶的种植、生产、工艺和茶道等技艺,《茶经》通过遣唐使传播到了东亚各国,影响广泛;在宋朝,茶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到达西亚、西非;1610年,茶叶第一次由荷兰人通过海上通道到达欧洲,揭开了中国与欧洲海上茶叶贸易的序幕。到十九世纪,中国茶叶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且风靡全球。

2、茶文化的新发展:

茶叶在全球经济贸易发展中创造出了重要的价值,我国茶文化也在交流中与各国社会文化相结合,发展出了新的茶文化。例如:日本的茶道、英国的下午茶、韩国的茶礼,以及阿拉伯世界的茶饮文化等等。

3、中西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茶文化的异同:

(1)关于中西方茶文化的不同之处:中西方茶文化有许多不同之处,从茶的种类,泡茶的方法,到品茶的方式以及茶具和滤茶器的使用,以及饮茶礼仪和茶道精神等方面,中西茶文化都不相同。下面我们组主要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陈述其中一种不同。

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中西茶文化受产生时代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受儒家、佛教和道家文化的影响,更注重品茶时的意境与意味,从魏晋时期开始,茶文化中,首先融合了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观念,主张以茶协调人际关系,实现互爱、互敬、互助的“大同”,并期望以茶的清廉、高洁之精神磨炼自己的意志。其次,茶文化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茶产自山野之林,正蕴含道家“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神韵,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佛家茶文化具有“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佛学家认为,茶能使人心静,有节制,与禅宗禅规相适应。各国茶文化精神有着内在契合点和相通之处,即和谐、平静的精神。而在明清以后,茶文化出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现象,人们喝茶更追求的是茶的本身至味的内在意味,并寻求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而茶叶是在新航路开辟后传播到西方,当时西方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注重茶的实用功效,喜欢在茶中加入其他元素,丰富饮茶过程。

(2)简述中西茶文化的相同之处:纵观中西方饮茶历史的演变,虽演进时间长短不同,但两者都是先认识到茶的药用价值,开始饮用,继而发展成为一种普通的饮品;茶同样都渗入到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

总结:中国茶、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运动发展中,人们不断挖掘出茶叶新的功能,不断继承发展茶文化。英国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则将茶叶作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从某个角度来说:茶叶征服了世界。

(作者:杨馥宁 来源:世界与茶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饮茶与健康的起源和历史

摘要

唐代陆羽《茶经》载有“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也就是早在 4000 多年前就已经有了茶,并且已经发现了茶具有“解毒”的功效。公元 8 世纪,中国茶叶开始由陆路向日、韩传播,随着饮茶和有关茶叶具有保健功效的知识和经验在公元 17 世纪由海路传到欧洲各国,欧洲不少国家都对茶叶的保健功效很感兴趣,并广为宣传和推广。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许多国家开始进行茶叶对人体各种疾病治疗效果的研究,经过世界各国科学家 30 多年来的大量研究,数以万计的论文证明了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抗病、健体的保健功能。本文介绍了饮茶与健康的起源和历史,概述了饮茶与健康科学研究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茶;健康;起源



茶叶的发现与利用已有 4000 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植物,茶树最早起源于中国的西南部,虽然这在国际上也还有不同的观点,但大多文献认同这一看法。我国近代茶叶研究的先驱者、已故的吴觉农先生早在 1922 年发表过《茶树原产地考》一文,提出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观点。至于饮茶始于中国,似乎国内外并无太多的分歧。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我国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载有“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也就是早在 4000 多年前就已经有了茶,并且已经发现了茶具有“解毒”的功效。因此在 2000 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记载,这里的“荼”就是茶。西汉时,饮茶之风已是上层人士家庭日常生活的内容。到三国时,饮茶之风进一步发展,茶的烹煮和饮用方式也有所改进。到了南北朝时代,饮茶已日渐普遍,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品。茶兴于唐而盛于宋。饮茶的地域已几乎遍及中原地区和边远地区。我国最早问世的一本茶叶著作《茶经》由被后人尊为“茶圣”的陆羽撰写。宋代饮茶和茶业发展迅速,茶既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普通百姓的开门七件事中的一件事,又在“琴棋书画烟酒茶”的文化与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在饮用方法上也开始由煮茶向泡茶过渡。茶叶已成为官府宫廷中的重要物品,也成为平民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元、明、清代尽管社会风俗变化明显,但饮茶之风只增不减,饮茶的普遍程度和饮茶的区域也进一步扩大[1]。抗日战争和内战使得在新中国成立时,全国茶园面积仅有 6.94 万hm2,茶叶产量 6.22 万t。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面积有了飞跃的发展,到 2017 年我国茶园面积已增到305.9 万hm2,产量达到 267.9 万t[2]。

 

中国茶叶向海外传播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公元 8 世纪,分为陆路和水路两个途径。陆路最早始于公元 8 — 9 世纪。据传早在唐代永贞元年(805),日本僧人最澄来我国浙江天台国清寺进修佛学,回国时带去茶籽。其后,日本和韩国的僧人曾多次从中国带回茶叶和茶籽,并在日本和韩国种植成功。宋代日本荣西禅师也曾两度来华带回茶叶和茶籽,回国后还写有《吃茶养生记》,介绍饮茶对人体健康的功效。水路是从南方港口广州通过澳门首先进入荷兰,然后由荷兰进入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但这已是公元 17 世纪,也就是茶叶从陆路传向日本、韩国 800 多年以后的事了[2]。

 

随着饮茶和有关茶叶具有保健功效的知识和经验传到国外,欧洲不少国家都对茶叶的保健功效很感兴趣,并广为宣传和推广。一个最为鲜明的证明就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欧洲不是到食品商店买茶叶,而是要到药房中买茶叶的[3]。

 

中国的茶叶为什么能在欧洲广为传播和深受欢迎,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1662 年葡萄牙的凯瑟琳(Catherine Braganza)公主远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这位公主是一位十分喜爱茶叶的女性,在她嫁到英国时,她的嫁妆中有大量的各种中国茶叶,而且她非常熟悉茶叶对人体的保健功效。到了英国后,凯瑟琳布置了雅致的茶室,还经常邀请亲朋好友聚会品茗,她使饮茶变成宫廷的一种时尚,随后饮茶的习惯又从宫廷传播到时髦的上流社会,最初只有富人才享用得起,后来慢慢成为中产阶级的饮品。英国人对茶叶的接受过程比较缓慢,1678 年才进口了 4700 磅( 1 磅≈ 454 g)茶叶,到 1690 年进口 38390 磅。英国饮茶风俗的建立和这位英国新皇后的到来有很大关系。有一件事对饮茶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当时,在英国有一位高层官员患有哮喘病和肠胃不适症,用各种药物治疗久治不愈。这位新皇后建议他喝茶,结果居然治愈了这个顽疾。这件事被广为宣传,尤其是当时一位荷兰名医尼古拉斯·蒂尔普(Nicolass Tulp)也大力宣传饮茶对人体的保健功效,很快饮茶在英国社会中受到人民的喜爱[3]。 18 世纪中叶,茶叶已成为英国人民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茶叶在英国的普及,这位来自葡萄牙的皇后功不可没,这也算是茶叶在英国发展普及的一个插曲。有一位英国的诗人埃德蒙•华勒(Edmund Waller)专为凯瑟琳公主写了一首诗,既赞美了这位女性,也赞美了茶叶:

 

维纳斯的香桃木和太阳神的月桂树,

都无法与皇后赞颂的茶叶媲美,

我们由衷感谢那个勇敢的民族,

因为它给予了我们一位尊贵的皇后,

和一种最美妙的仙草,

并为我们指出了通向繁荣的道路。

 

饮茶对人体的保健功效以及饮茶的普遍性在以后的岁月有了很快的发展,但在科学研究上进展不快。然而,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在国际上出现一股“回归大自然”的呼声。在医学界,大量服用西药,虽然有医疗效果,但这些人工合成的西药也同时在人体上表现出一些后遗症。这种回归大自然的呼声希望科学家们能从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发掘一些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开发的药物来替代人工合成的西药。在这种呼声的召唤下,许多国家开展了大量中国古代传统植物对人体各种疾病治疗效果的研究,其中就包括了茶叶。1987 年富田勳(Fujiki Hirota)在美国的医学刊物上发表了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抑制癌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研究论文[4],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关注。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起,各国相继开展了茶多酚对各种癌症和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效果的活体外、活体内动物实验以及临床实验。从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到新世纪初,各国科学家更多地集中在对实验动物和人体脏器中儿茶素类化合物的代谢、运转和归宿,以及流行病学的研究。新世纪以来,继续进行茶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在人体中的代谢、转移和生物利用性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为什么在人体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效果不如在动物体上的实验效果;为什么茶叶中的茶多酚类化合物,特别是EGCG、茶黄素、茶黄素没食子酸酯这些分子量较大的化合物在人体中的生物可利用性(bioavailability)不高; 如何从结构修饰、剂型改变和添加物的作用等方面提高儿茶素类化合物在人体目标器官中的中靶率和生物可利用性等方面[5-6]。另一个研究热点在于人体摄入茶叶的安全剂量方面。由于茶多酚化合物具有降血脂和减肥的功效,因此出现大量包括茶多酚的口服减肥保健品。过量的茶多酚对人体会产生其他副作用,因此在法国和西班牙出现产品下架,并引起对茶叶“毒性”的怀疑[7-8]。结果美国药典下属的食品添加剂信息专家委员会(Dietary Supplement Information Expert Committee)专门对绿茶食用的安全性写了长篇报告[9],并提出茶叶是一种安全的食品,其提取物属于安全 2 级,平息了一场风波,恢复了茶叶的安全声誉。

 

经过 30 多年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大量研究,数以万计的论文证明了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抗病、健体的保健功能,如抗癌、减肥、降血糖、抗过敏、预防口腔疾病、抗菌抗病毒等。《中国茶叶》杂志计划组织“饮茶与健康科学解读”专题,从本期开始,每期一讲,内容包括:饮茶与健康的起源和历史、茶叶活性成分的化学和药理作用、茶叶抗癌功效与机理、茶叶减肥和对人体代谢综合征的预防功效、茶叶降血糖活性和对糖尿病的防效与机理、茶叶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功效与机理、茶叶抗过敏的功效与机理、茶叶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预防效果及机理、茶叶对口腔疾病的预防功效及机理、茶叶抗菌抗病毒的功效与机理、茶叶的抗衰老作用机理、不同茶类的性味和防病功效的特异性,以及茶叶与健康研究的应用前景与挑战等。预祝这个专题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孔宪乐.中外茶事[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3:3-15.

[2]陈宗懋.新时代中国茶产业的创新与发展[J].农学学报,2018,8(1):89-92

[3] Roy Moxham. Tea: Addiction, exploitation and empire, Chapter 1[M].London:Andrew Numberg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Limited,2003.

[4] Fujiki H, RE Moore. Marine natural products and cancer prevention[J]. Japa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1987, 78: 875-878.

[5]陈宗懋.茶叶抗癌研究二十年[J].茶叶科学,2009,29(3):173-190.

[6] Chen Zongmao,Lin Zhi.Tea and human health: biomedical functions of tea active components and current issues[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 2015, 16(2): 87-102.

[7] Schonthal A H. Adverse effects of concentrated green tea extracts[J]. 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 2011, 55(6): 874-885.

[8] A Jain, C Manghani, S Kohli, et al. Tea and human health:The dark shadow[J].Toxicology Letters, 2013, 220: 82-87.

[9] DN Sarma, ML Barrett, ML Chavez, et al. Safety of green tea extracts: A systematic review by the US Pharmacopeia[J]. Drug Safety,2008,31(6): 469-484.

 

           转载自《中国茶叶》2018年第10期

原载《安化黑茶》杂志2018年第5期总第24期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