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极白氨基酸白茶官网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政和白茶

      政和县地处福建武夷山脉的东北部,隶属南平市,县东部海拨800米以上,是个人文荟萃之地,更是一个古老的茶乡,早在唐末宋初已产茶叶。古时政和县东平、高宅、长城、东衢、感化五里是“北苑贡茶”产地之一。

     作为我国
白茶重要主产区,政和县白茶渊源极深,可追溯到唐末宋初。到宋代,政和已成为重要的北苑贡茶主产区,生产的银针茶备受推崇,被文人誉为“北苑灵芽天下精”。政和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立县原名关隶县.)关隶县是宋代著名胜古迹北苑贡茶的产地之一,白毫银针因品质优而产量少而难得一直在北苑贡茶中名列第一,是帝王杯中佳茗。宋微宗政和五年(1115年),政和在宋朝时期盛产名贵的银针茶叶(白茶之一),银针选作贡茶,喜动龙颜,微宗赵佶将“政和”年号赐作县名,关隶县隧改名为政和县。宋微宗1125年所著<>盛赞“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
 
     政和县是全国十大产茶县市之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佛子山位于境内。名山出好茶,国家茶树良种政和大白茶的原产地,白茶是我国历史名茶。世界白茶在
中国,中国白茶在福建。
      茶从东方走来,茶分为绿、红、白、青、黑、黄六大类,白茶被称为年轻古老茶类,号称“茶叶的活化石”,明朝李时珍《本草纲木》曰:茶生于崖林之间,味苦,性寒凉,具有解毒、利尿、少寝、解暑、润肤等。古代和现代医学科学证明,白茶是保健功效最全面的一个茶类,具有抗辐射、抗氧化、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的功能。而白茶又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和新工艺白茶等,亦称侨销茶,昔日,品白茶,是贵族身份的象征。欲知白茶的风味如何,让我们共同领略。


一、白毫银针,芳华初展。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近年多称白毫银针,按制茶种类分,属白茶类。 政和白毫银针的成品茶外观茶芽肥壮,满披白毫,色泽灰绿,闪烁如银,挺直如针。茶汤呈杏黄色,清澈晶亮,香气清鲜,入口毫香显露,滋味清甜鲜爽,叶底:匀整,明亮 。白毫银针是茶叶珍品,融茶之美味,花香于一体。白毫银针采摘于政和大白茶明前肥壮之单芽,经萎凋、低温烘(晒)干、捡剔、复火等工序制作而成。这里选用的“白毫银针”是政和所产的珍品白茶,曾多次荣获国家名茶称号,请鉴赏她全身满披白毫、纤纤芬芳的外形。

二、流云佛月,洁具清尘。
冲泡白茶可用玻璃杯或瓷壶为佳。我们选用的是玻璃怀,用沸腾的水“温杯”,不仅为了清洁,也为了茶叶内含物能更快地析放,可以观赏银针在热水中上下翻腾,相溶交错的情景。白毫银针的形、色、质、趣是名茶中绝无仅有的,实为茶中珍品,品尝泡饮,别有风味。银针白毫泡饮方法与
绿茶基本相同,但因其未经揉捻,茶汁不易浸出,冲泡时间宜较长。一般每3克银针置沸水烫过的无色无花透明玻璃杯中,冲入200毫升沸水,开始时茶芽浮于水面,5—6分钟后茶芽部分沉落杯底,部分悬浮茶汤上部,此时茶芽条条挺立,上下交错,,寸许芽心,银光闪烁,望之有如石钟乳,蔚为奇观。约10分钟后茶汤泛黄即可取饮,此时边观赏边品饮,微吹饮辍,升降浮游,尘俗尽去,意趣盎然。

三、静心置茶,纤手播芳。
置茶要有心思。要看杯的大小,也要考虑饮者的喜好。北方人和外国人饮白茶,讲究香高浓醇,大杯可置茶7-8克,南方喜欢清醇,置茶量可适当减少,即使冲泡量多,但也不会对肠胃产生刺激。

四、雨润白毫,匀香待芳。
茶,被称为南方之嘉木,而白毫银针,披满白毫,所以被我们称之为“雨润白毫”。先注沸水适量,温润茶芽,轻轻摇晃,叫做“匀香”。

五、乳泉吲水,甘露源清。
好茶要有好水。
茶圣陆羽说,泡茶最好的水是山间乳泉,江中清流,然后才是井水。也许是乳泉含有微量有益矿物质的缘故。温润茶芽之后,悬壶高冲,使白毫银针茶在杯中翩翩起舞,尤如仙女下凡,尉为壮观,并加快有效成份的析放,能欣赏到白毫银针在水中亭亭玉立的美姿,稍后还会留给我们赏心悦目的杏黄色茶水。

六、捧杯奉茶,玉女献珍。

 

茶来自大自然云雾山中,带给人间美好的真诚。

一杯白茶在手,万千烦恼皆休。

愿您与茶结缘,做高品位的现代人。

现在为您奉上的是白茶珍品“白毫银针”。

七、春风佛面,白茶品香。

啜饮之后,也许您会有一种不可喻的香醇喜悦之感,他的甘甜,清冽,不同于其他茶类。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自然,分享健康。

茶 之 白

阳春若花,茶白似雪.

开水压抑不住春天的热情,冲入诚实透明的玻璃杯子,静卧的白茶突然神奇般醒来,束束茶芽争相跳跃,毛茸茸毫光晕眩人们的心神,而甜甜的清香刹时痴醉了一片。那旋转升腾的毫心,宛如闻曲起舞的佳人,裙袖生风,多情饮者便会品出诗一样的温柔;那瞬间冲上的毫锋,又像众多勇士仰射的银箭,冷然有声,自强饮者当然联想到了疾风劲草。

茶可以绿,可以红;亦可黄,亦可黑。可是政和茶竟能白,白得茶王国“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得茶界泰斗张
天福先生也欣然命笔,“政和白牡丹茶形、香、味独珍”;白得百姓千年传唱,“嫁女不慕官宦家,只询牡丹与银针。”白茶的芽茶,状如银针,通体身披白色茸毛,所以称“白毫银针”,白茶的叶茶,一芽加一、二叶,银白的毫心与绿叶相衬,形似花朵,人们用“国色天香”的花王呼之——白牡丹。白茶形神兼备,秀外慧中,以其“清鲜、纯爽、毫香”独立于世。

银针牡丹,阳春白雪。有人把白茶喻为银,当作玉,看似花,疑如腴,还有“雀舌鹰爪”之说。我饮白茶,耳边却总响起那首古代名曲,那首天籁之声。白茶的高贵品相来自皇家的赞誉。“宣和殿里春风暖,喜动天颜是玉腴。”那位历史上委实没有多少作为的宋徽宗,倒为政和做了天大的茶事。他把自己的年号赐给当时还是关隶县的政和。皇帝因茶而给一地取名,全世界大概找不到第二个了吧?
政和白茶可以说是价值连城。政和白茶的高贵品格凝聚了青山绿水的厚爱。横贯全县的鹫峰山脉,挡住了西伯利亚的寒风,又挽留住了从东南沿海来的湿润,还造就了高山和平原独特的二元地理结构。境内群山耸峙,峰峦竞秀,云雾缭绕,一河向西的星溪流水更是滋养繁育出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政和大白茶。政和白茶高雅韵味还源于独特的加工工艺。一般来说,制茶不是让茶叶发酵或半发酵,像红茶普洱和乌龙茶,就是大火炒青,如绿茶、花茶,而白茶则是轻微的自然发酵。在晴好的天气条件下,将一芽或一、二叶芽,置于通风的茶楼里晾青萎凋,达到八九成后,进行烘干,然后精心挑拣,再稍加复烘就成了政和白茶。
 
白茶自然朴素,冰清玉洁,似雪像冰如云。揣摩白茶之道,总会让人联想起政和“云根书院”那一历史去处。有人这样描写那个地方:“有源水自云中出,不夜珠临沼上来。满院清辉游月爽,被襟直觉远尘埃。”也就在政和得到新县名的第八年,朱熹的父亲到此为官,职务是相当于现在公安局长,但他却谨遵父教,一心办学,一连创建了两所学校,首开政和兴学教化之风。朱熹的父亲把政和看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到他处任职避难还举家返回政和,也就是那年在政和孕育了朱熹。朱熹的祖父祖母百年都归葬于政和。隐约之间我总感到朱熹父子一定饮过政和白茶。他们都是爱茶之人。朱熹父亲吟诵政和的诗作中就有,“为问脱靴吟芍药,何如煮茗对梅花。”朱熹出生时,亲朋好友中就有人以茶诗唱酬祝贺,朱熹一辈子更是茶事人生。茶叶从种植到品赏,他都一一亲历亲为过。他的最后一幅题字,因为当时处境艰难不便冠以真名实姓,思来想去最后以“茶仙”落款。更重要的是白茶性理和朱子生态理论十分契合。朱子生态强调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人的内心的和谐统一,和谐共生。朱子“天人合一”主张,“仁”的思想,“生”的观念,“和”的范畴,众多思想都能从白茶中品出其味。政和白茶讲究的是自然天然、不偏不倚、不浓不淡,浑然一个自然之茶、中庸之茶、和谐之茶。过去我总不解朱熹父亲创办的书院为何取名“云根”,细细品饮政和白茶之后似有所悟。
 
饮用白茶不仅拥有文化上的愉悦,还是一种健康的时尚。白茶原料十分讲究,茶农有九不采的规定: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新梢不采,紫色芽头不采,空心芽不采,损伤芽头不采,虫伤芽头不采,开裂芽头不采,畸形芽头不采。由于自然萎凋,不破坏茶叶酶的活性,不促进氧化作用。人们评价其不仅有生津止渴、去热降火功能,还有解毒、止泻、降血压、抗辐射、抗肿瘤的奇效。已故著名茶叶专家陈椽专著中写道,“政和茶叶种类繁多,其最著者首推政和白毫银针,远销德国、香港、美国,每年总值以百万元计。”一直以来,政和白茶的产量和出口量,占全国白茶中一半以上。
 政和白、中国白、世界白。政和白,纯洁之白,动心之白。天下之君,不妨以此当酒,浮一大白!
 
( << 闽北日报>>2008年6月7日第三版.作者:张建光 南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政和白茶大事记
 (1) 宋微宗1107年著<>称政和白茶:"白茶自力一种与常茶不同"。
 (2)微宗政和年间公元1115年茶痴皇帝宋微宗喝了关隶县选送的贡茶白毫银针喜动龙颜,将年号“政和”赐于关隶县作县名。关隶县隧改名为今政和县。
 (3)宋代蔡襄:“北苑灵芽天下精”
(4)明朝,政和白茶产量已具相当规模,到了清朝时期,进入鼎盛。据《茶叶通史》记载,清光绪五年,在政和境内发现大白茶树,之后得以大量繁育,以之为原料所制的白毫银针、白牡丹等白茶品质得到大幅提升,供不应求且
价格不菲,故当时民间有“嫁女不慕官宦家,只询牡丹与银针”之说。
 (5)茶界泰斗张天福为政和白茶题词:“政和白牡丹色香味独珍”“政和白茶香飘四海”。
 (6)白茶专家、白茶学科带头人白茶搏士袁弟顺著<>论著述年白茶保健工能:
 独特的工艺使得政和白茶品质与众不同,不仅具有解暑、退热、降火、生津止渴功效,还具有降血压、解毒、止泄、杀菌、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等功效。 长期以来白茶主要销往香港,日本, 独特的产地环境,独特的大白茶品种,造就了政和白茶外表天然素雅,清甜爽口的独特品质。 由于白茶没经过高温杀青,剧烈揉捻,只是适度自然氧化,因此形成了独特的保健品质。 福建及东南亚一带就有用白茶治病的传统,现代科学初步揭示了白茶的保健机理:(1)白茶自由基含量最低。多余的自由基是人体衰老,病变的重要原因,其他茶类自由基是白茶的1.6---143倍(.2 ) 白茶黄酮含量最高.黄酮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效果,,白茶加工过程的黄酮含量高16.2倍,是其它茶类的14.2—21.4倍.(3)白茶杀菌效果比绿茶好,白茶提取物能对倒致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有 , 肺炎等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 4) 白
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衰老,抑制皮肤癌的作用 ( 5)白茶能显著提高试验小 血清EP水平,提高幅度是西洋参的1.4—到1.8倍,而血清EPO具有存活因子,分化原和分裂原三重生物学活性,对红细胞生成起关键作用.6白茶能促进试验小脾淋巴产生CSFS, 延长细胞寿命,增加RNA和蛋白质合成> (摘自茶搏士袁弟顺<>一书2005.10 夏门大学出版社。
 (7)2007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政和白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范围为政和县现辖行政区域1749平方公里。全国各地质检部门自2007年3月20日起开始对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措施。
 (8)白茶国际标准提案制定工作会议在武夷山召开,研究部署白茶、乌龙茶两项国际标准提案的制定计划、分工。
 近年来,乌龙茶、白茶发展迅速,但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国际标准技术指标,茶叶出口受到了影响。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茶叶技术委员会今年4月召开的第22届年会精神,国家标准委指定由福建省为主承担乌龙茶、白茶两个国际标准提案的起草工作。目前,乌龙茶、白茶两个国际标准提案制定工作国内起草小组已成立。
 (9)2008年7月8日政和县质监局等部门和我县11家“政和白茶”生产企业集中召开“政和白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使用工作专题会议。会议宣布“政和白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正式启用。
 (10)2008年4月26日,我县举办"中国白茶之乡--政和"征文采风活动.南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光,《福建画报》、《东南快报》、《市场窗口》、《海峡
茶道》、市电视台、《福建日报》驻南平记者站、市文联、武夷学院、武夷文学网等单位、媒体的领导、作家、记者、摄影家70余人参加了活动。
 (11)2008年3月27日,经过中国经济林协会专家委员会考察认定,政和县被命名为“中国白茶之乡”。
  政和白茶的生长环境

"政和白茶的高贵品格凝聚了青山绿水的厚爱。横贯全县的鹫峰山脉,挡住了西伯利亚的寒风,又挽留住了从东南沿海来的湿润,还造就了高山和平原独特的二元地理结构。境内群山耸峙,峰峦竞秀,云雾缭绕,一河向西的星溪流水更是滋养繁育出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政和大白茶。政和白茶高雅韵味还源于独特的加工工艺。一般来说,制茶不是让茶叶发酵或半发酵,像红茶普洱和乌龙茶,就是大火炒青,如绿茶、花茶,而白茶则是轻微的自然发酵。在晴好的天气条件下,将一芽或一、二叶芽,置于通风的茶楼里晾青萎凋,达到八九成后,进行烘干,然后精心挑拣,再稍加复烘就成了政和白茶。"

1、福建白茶茶区产地气候
  福建白茶产地的气温年平均常在18—19℃之间,一般最高在七、八月,达41℃,最低在一月,曾降至零下8℃。在十一月下旬常出现霜冻,为期3个月左右,茶树一年有9个月的生长时间。年雨量平均达1600—2300毫米,年分布以茶季期间最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8%—82%之间。
2、福建白茶茶区土壤

政和大部分为山区丘陵地带,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多在400—1000米。最高峰达1300余米。东北部茶区为红壤类土壤,中等坡度的丘陵地多属红壤、幼红壤。丘陵或山坡下端多为灰化红壤。土层深厚达100—150厘米,质地多为壤粘土、粘壤土及砂壤土。空隙度50%以上。酸碱度5—6。有机质含量中等。肥沃度表面底层较一致,茶根深入底层。西北部山岭地区多属黄壤类土壤,土层深厚在100厘米左右,质地大多与红壤相似而比较疏松,空隙度表层在53%以上,底层50%以下。酸碱度5.5—6.4。肥沃度表层较肥。由于土壤发育及人为耕作影响,形成有黄壤、灰化黄壤等,其中灰化黄壤土层深达150厘米,有机质丰富。

  白茶采摘与工艺
 
  福建白茶的采摘标准与方法
 
⑴白毫银针
 纯以大白茶的芽制造的。采时只在新梢上采下肥壮的单芽.有的采下一芽一、二叶,采回后再行“抽针”。即以左手拇指和食指轻捏茶身,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把叶片向后拗断剥下,把芽与叶分开,芽制白毫银针,如果采摘不及时,采一芽二、三叶的茶青,则芽小、梗长,剥叶后须将过长的梗再行摘除。
 
⑵白牡丹 主要原料为大白茶,通常采一芽二、三叶,以绿叶夹以银白毫心如花朵,故称“白牡丹”。

⑶贡眉

以菜茶为原料,采下一芽二、三叶,品质次于白牡丹。菜茶的芽虽小,但也要求有嫩芽才符合产品的规格,所以对夹叶都不合用。
 
(二)福建白茶的制作工艺

白茶初制的过程主要是萎凋。白茶萎凋的目的,表面上是去掉水分为主,实际上是引起一系列的自发的生物化学变化,在开始时有促进作用,以后有制止作用,还带有干燥作用。水分蒸发开始很快,以后逐渐缓慢,直到全部干燥为止。化学变化是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到相当干燥后变化也基本停止。白茶制造的萎凋过程,也可以说是发酵开始的过程,所以有的把白茶列为微发酵茶类。萎凋时由于鲜叶中水分的蒸发,鞣质起了变化,细胞生活力逐渐下降,氧化酶逐渐活跃,叶内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推动平衡,在强烈的呼吸作用下鲜叶是开始进入了发酵。由于单宁复合体的氧化,才能改变茶青原来的苦涩味和青草气,使茶叶的色香味都能达到人们理想的要求。但是白茶的发酵不若红茶,只能轻微的进行到一定的程度就得停止,不然就失去了白茶特有的风格。便如说白茶所要求的汤色,从生化方面来解释,可能是茶单宁复合体中儿茶酚氧化后形成的邻位醌是黄色的,如能适时终止其活动则可得到杏黄或橙黄色的茶汤,如不能及时停止其活动,拖长了萎凋时间,就地产生不合白茶要求的红色茶汤。

当茶青采回后即薄摊于水筛上,称“开青”。开青技术好的,动作快、摊叶均匀,每筛约0.5—0.75斤。摊放后切不可翻动。将水筛放置于通风的萎凋室里凉青架上。小白约经30—40小时减重达70%左右时,即可并筛,约5筛并为1筛,再经10小时左右,减重达72%—73%时即为萎凋、干燥适度的毛茶。大白茶品种因含水分较多,不能全用室内萎凋,当减重达55%—65%时即须加温萎凋,用炭火烘焙,不然叶会转黑。火温140℃左右,每2-3分钟翻转一次,翻4次后约经12—13分钟即可起焙。如遇雨天,当萎凋减重达40%左右,茶青萎凋至贴筛状态,色泽转变暗绿、无光泽,毫心尖端略向上弯曲(称“翘尾”)时,即可进行烘焙。开始时用高温(125℃—130℃),经十几分钟后改用文火(60℃左右)焙干。如萎凋程度不足即行烘干,叶色易转黄,尤其较为粗老的叶张更为明显(这可能与化学变化并叶绿素含量、色泽互有相关)。总之,影响萎凋速度的外界条件是温度、湿度和空气的流通。温度高、湿度低、风速大则萎凋时间短,反之则需时长。所以要因时因青制宜,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群众经验,全萎凋的品质最佳,色泽灰绿或翠绿、鲜艳,有色又有泽,毫心洁白,叶张服贴,两边略带董卷形,叶面有明显的波纹,嗅之无青气,而有一种清香气味。半加温萎凋的,色泽常灰黄,毫毛易脱,如烘焙不慎且会带有烟味。倘不经自然萎凋即全用加温萎凋的,叶张皱缩,色泽青绿、燥绿,过一两天即变枯黄,色香味不正或带有涩味,品质尤不及半加温萎凋的。

凡经焙干的毛茶即可归堆进仓,进行精制。凡已达八、九成干未经烘干过的毛茶,采购站仍须再行烘焙,火温约90℃,时间约1小时,其中翻转一次即可起焙。因为通过烘焙,不光是去掉水分把茶叶品质固定下来便于保存,同时还借着热的作用合成茶叶色香味的品质。
 
白茶的保健作用
 福建白茶防癌作用优于绿茶红茶
最近在旧金山召开的美国化学学会学术会议上有专家报道,白茶不仅味道好,其预防癌症的作用亦比其它茶的作用要强。世界各地均出产绿茶和红茶,而白茶几乎全部出产于中国福建。
白茶和其它茶属于同一种属,但白茶有更高的芽叶比,而茶叶芽上长有银色的绒毛,使其呈白色的外观。白茶的加工程序也较其它茶简单,未开的叶芽经快速过蒸,然后烘干,能保持叶片新鲜,减少氧化。相比之下,绿茶叶片在卷起之前,要经过蒸或烘烤等工序,而乌龙茶和红茶要经过更进一步的加工。科学家解释说,这种尽可能少的加工工序使白茶保留了高浓度的茶多酚,这种天然成分有抗癌作用。实验显示,白茶比其它茶抗突变更有效,理论上提示白茶比绿茶和红茶更具有抗癌潜力。
  

福建白茶难得的好茶
在中国人们对白茶的饮用和了解相对比其他茶叶要少,而在英国喝白茶则是一件事非常流行的事。所谓白茶是用早春季节采摘的茶叶制作而成的。此时,茶叶和茶芽都比较稚嫩,绿色的叶子外表披满白色茸毛,所以叫“白茶”。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白茶的种类及茶名:白茶的主要品种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尤其是白毫银针,全是披满白色茸毛的芽尖,形状挺直如针,在众多的茶叶中,它是外形最优美者之一,令人喜爱。汤色浅黄,鲜醇爽口,饮后令人回味无穷。各类白茶名:银针白毫;白牡丹;贡眉;白牡丹;寿眉等。夏天喝白茶能防暑降温.白茶比红茶、绿茶在制作方法上更为简单,它在采摘下来后,只经过轻微的、约10%—30%程度的发酵,不经过任何炒青或揉捻动作,便直接晒干或烘干制作而成的。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因此,白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 专家指出,和绿茶、乌龙茶相比,白茶中茶多酚的含量较高,它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以起到提高免疫力和保护心血管等作用。白茶中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可以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内分泌量,分解体内血液中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
此外,夏天经常喝白茶的人,很少中暑。专家认为,这是因为白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具有退热、祛暑、解毒的功效。白茶的杀菌效果也要强过绿茶。美国纽约佩斯大学的米尔顿•斯奇芬伯博士最近指出,他和研究人员把白茶放入牙膏里,再涂在有细菌的实验台上。实验证明,混合有白茶的牙膏,杀菌能力显著增强。因此,他认为,多喝白茶有助于口腔的清洁与健康。

   (此文转载金骏眉官网)

 

 

二十年了,今天回首再掂这片叶子的重量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这句带着浓浓“点赞”味的话,已经成为安吉白茶最响亮的slogan。这句话已经陪伴安吉白茶产业发展、壮大、富民整整20周年。

黄杜村观景平台上的“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石碑。(溪龙乡政府供图)

2003年4月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考察,看到当地政府通过发展白茶产业助农增收成效显著,高兴地称赞“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2022年,安吉白茶年产值已达32亿元,品牌价值48.45亿元,连续13年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8800元。

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回溯,一株茶、一句话、一个产业、一个富民生态是如何形成的,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先来看看这片叶子是怎样“出道”的。

中国名茶众多,安吉白茶是后起之秀。但不要以为它是忽悠间冒出来的,其实白茶历史悠久。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有描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北宋时期,白茶已是当时珍贵稀少的茶叶品种。其品质,用宋徽宗的话说就是:“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后经国内有关专家考证认定,宋徽宗所讲到的白茶就是现在的安吉白茶品种。

千百年来,白茶有如出世的隐者,江湖“只留其名难觅其踪”。直到1979年秋,安吉农业干部在“浙北茶树品种调查”中,于海拔800多米的天荒坪镇大溪村发现了它的踪影。

天荒坪镇大溪村上的白茶祖。通讯员 殷兴华 摄

这是一株树龄百年以上的老茶树。随后的几年,科研人员对其进行剪枝扦插繁育,再经省、国家农科院多次鉴定:这就是珍稀品种——白茶,全国独有。

久居深山的隐者,入世之路走得漫长而曲折。

“现身”后的十多年间,白茶只生长在农技人员的试验田和溪龙乡少数村民的房前屋后。

1995年,乡里来了一位名叫叶海珍的年轻女乡长。

当年的溪龙乡可谓一穷二白。全乡没有一条水泥路,村民住的是土坯房,靠在山坡上种点辣椒、板栗过活,人均年收入不足400元。

当时,正值浙江农业进入“一优两高”发展阶段,号召农民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与市场接轨。

几毛钱一斤的辣椒、板栗显然算不得“一优两高”。要为山多地少的溪龙找到一个真正的富民产业!新官上任的叶乡长开始挨个跑村搞调研。

一天下午,口干舌燥的她来到黄杜村大山坞的老党员盛振乾家。主人泡了一杯让她这辈子也忘不掉的茶:只见杯中茶叶发白、茶汤浅绿,浅尝一口顿觉鲜爽、唇齿留香。

有没有可能把白茶发展成“一优两高”产业?面对着“外地姑娘都不愿嫁进来”的窘迫现实,乡党委决定试一试。他们带着白茶去做检测,发现氨基酸含量是普通绿茶的两倍以上,完全值得推广。当年,溪龙乡就制定了3年建成1000亩白茶基地的规划。

早期茶农在试验基地扦插茶苗(资料图)

可越是穷乡僻壤,老百姓的思想也越保守,再说也不懂种植技术,任凭乡干部挨家挨户动员,就是没人愿意种。

怎么办?从本就捉襟见肘的乡财政中挤出钱来补贴。

不懂技术?参加培训有钱拿:乡政府从中国茶科所、浙江大学请来技术人员上课,村民听课每天补贴10元。

没钱买茶苗?种白茶3亩以上,每亩补贴150元。

党员干部带头,慢慢地,种茶的村民越来越多,到1998年底,溪龙乡千亩茶园如期建成。

2001年,安吉白茶突破万亩;2004年,蹿升至5万亩;如今,已经稳定在20.06万亩。

这片叶子上了规模,如何变成“金叶子”,实实在在为百姓增收呢?

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闯市场了。

创业之初,安吉各级干部领着茶农频繁参加北京、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的茶展会、农博会。县里成立白茶开发推介领导小组,组织茶农参加各种名茶评选。

超过普通绿茶两倍以上的氨基酸含量,让安吉白茶天然具有特别鲜爽的口感,再加上日益精进的炒制技术和别出心裁的市场营销,这个茶叶圈中的后来者名气越来越大,逐步跻身高档绿茶之列,价格也不断走高,每斤卖到上千元。

刚采的一捧新茶。通讯员 夏鹏飞 摄

但高速发展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易察觉的风险隐患。

一次,叶海珍到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考察,伸手一摸正在出售的白茶,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原来,白茶有一条非常严苛的标准:含水量必须控制在5%以下。高出这个标准,既影响口感,还极易发霉变质。经销商为了给茶叶增重,含水量明显超标了。

关键时刻,县政府为安吉白茶制定了全县农产品中的首个国家标准,又陆续编制生态茶园建设、生产技术管理等标准,确保每一杯安吉白茶品质如一。

同时,为了提升整体竞争力,降低茶农开拓市场的成本,安吉白茶首创了“母子商标”管理体系。母商标用来树立产业品牌形象,子商标明晰生产企业,对外抱团拓市。

当然,除了呵护,也有约束。随着白茶效益越来越好,茶园面积不断扩展,开始威胁到当地生态环境,安吉当即决定严格控制种植面积:不允许毁林种茶,不允许挤占基本耕地种茶,不适合白茶生长的区域一律不许种茶……引导茶农修炼内功、提升品质,从不断提高白茶附加值中追求更高利润。

茶园采茶 安吉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地方党委政府一路保驾护航、悉心呵护,正是安吉白茶这个茶圈“年轻人”能在短时间内与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黄山毛峰等百年名茶比肩的重要原因。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还要再富另一方百姓。

2018年,黄杜村党总支书记盛阿伟领着村上的其他19名党员干了一件大事。他们自发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提出捐赠150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并承诺包种包销,不种活、不脱贫不放手。

2018年7月6日,新华社播发消息,习近平总书记对他们提出向贫困地区捐赠白茶苗一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这句话讲得很好。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山区茶农写封信,总书记有回音,黄杜村说到做到!

湖南省古丈县、四川省青川县和贵州省普安县、沿河县等三省四县的3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被确定为受捐对象。2019年9月,安吉县又与雷山县签订茶苗捐赠协议,“白叶一号”茶苗捐赠范围扩大至三省五县。

安吉县溪龙乡农技干部钱义荣(前排中)手把手指导茶农种茶。共享联盟·安吉 潘学康 摄

五年来,包括盛阿伟在内的安吉干部往返浙江和三省四县的次数和里程,已无法精确统计。光盛阿伟一人,有一回出门一周,坐了五趟飞机、四趟动车,感觉有点像商务人士的节奏。

这种点对点、手把手的情缘,在几个地方间成了一道温情风景线。5年捐赠的3485万株茶苗不断长出致富叶,成功带动受捐地3146户11332人受益。去年,受捐地累计制成干茶2万余斤,价值1000万元,带动当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从“生根”到“生金”,茶苗还让当地发展思路活络起来。湖南省古丈县翁草村过去没有产业,有了“白叶1号”后,开始吃上旅游饭。去年,全村接待游客4000余人次,不少人还将自家农房改造成民宿,翁草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新的一年,“共富茶”举措再升级。安吉出台相关机制,今后三年每年拿出500万元,对受捐地12个村的白茶种植管理进行考核奖励,安吉农高新集团下属子公司安吉白茶集团对当季达标春茶进行统一收购包销,助力茶农增收。

20年间,用一片叶子为民造福的初心未变。

目前,这片“叶子”还在谋划着“二次腾飞”。

就像当年发动农民种白茶是为了斩断穷根,这次的目标依旧朴素而直接:未来五年,让安吉白茶带动农民人均再增收3000元。

按照县里的规划,未来要推动安吉白茶产业朝着大产业、大品牌、高品质、高价值方向迈进,打造“百年品牌、百亿产业”。

基于白茶又不止于白茶。我们看到茶农已经开始循着这条路径探索尝试。

万亩茶园里的“一片叶子”茶饮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通讯员 殷兴华 摄

黄杜村万亩茶园观景平台下的闲置储物间,被青创客改造成了一家名为“一片叶子”的茶饮店,面宽12米的巨型落地窗将层层叠叠的茶山变成一幅四季变换的风景画,成为网红打卡点。一杯杯创意茶饮让村民的茶叶卖出了更高的价钱,每年还能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

而溪龙乡全域,则正在完善整体规划,围绕“魅力茶镇”“活力茶乡”“创意茶谷”“浪漫水乡”四个板块,10年投资60亿元,打造茶旅融合综合体,完成从“卖茶叶”到“卖风景”,进而“卖文化”“卖生活”的转变。

故事正在更续……

眼下,正是安吉茶农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茶园里,采茶工散布在冒着新绿的茶树间,巧手翻飞;茶厂内,嫩绿微白的茶芽上下翻飞,香气四溢;市场里,各地客商摩肩接踵,线上交易平台“叮咚”作响,一箱箱优质白茶火速发往天南海北……

早春时节,不妨泡上一杯芳香沁脾的安吉白茶,细品再细品,这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甘冽之味。

(来源:潮新W)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