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红茶叶里会加香精吗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乐乐茶“烟感”新品刷屏!上游也在推,鸭屎香后又一爆款茶底?

今年流行“烟感”奶茶?

昨天,乐乐茶联名译林出版社推出“烟腔乌龙”,迅速引发消费者追捧。

而在早前3月的Hotelex展会上,包括桔品、斯唛等在内的多家供应链品牌,都在推“烟感”茶底。

鸭屎香之后,又一爆款茶底来了?

乐乐茶上新“烟腔乌龙”“烟感”悄然流行?

继人生的“第一杯茅台咖啡”之后,很多年轻人又迎来了人生的“第一口烟感奶茶”。

我观察到,今年“烟感”风味悄悄流行起来。

先是在3月底的Hotelex上海展会上,不少上游供应商都展示出了烟感风味的茶底。之后,市场上众多饮品品牌竞相推出相关新品。

就在昨天,乐乐茶联名译林出版社推出新品“烟腔乌龙”,茶底用福建优质大红袍拼配肉桂香,同时加入有机牛乳。

新品包装及周边都出现鲁迅手持茶杯的形象,加上独特的烟感,吸引了不少网友尝鲜。

“迅哥太适合这款新品,今日为迅哥买单。”

“出息了!今日和鲁迅同喝一杯茶。”

我和同事也第一时间下单尝鲜。加冰版的风味融合协调,顺滑浓郁,余韵中有丝丝独特“烟感”,相比之下,热饮版的“烟感”更为明显。

对新品的口味评价,一些网友表示喜欢,“口味新奇,喝了很上头”。也有网友认为口味有点怪。

除了乐乐茶,我还注意到,广州“专做单丛”的茶饮品牌COTX茶月山,也曾推出过“松烟香”系列产品;

福建的“壶见”也推出了“松烟野柠檬”和“桃胶松烟红”,吸引了不少网友尝鲜。

其实,早在3月份的Hotelex上海展会上,很多逛展人都注意到,逅唐、桔品、斯唛、维益、伊利索菲蜜斯等多家展位上都出现了“烟感”风味的茶底等产品。

“烟感”为什么受关注?它会是鸭屎香之后的又一热门茶底吗?

为什么大家都在推“烟感”

有哪些应用方向?

“带有烟熏感的茶受关注,本质还是在‘追香’”。冰淳茶饮供应链开发工程师赵明哲告诉我。

这与在茶叶中融入山茶花、栀子花、茉莉等花香的原理相似,都是通过技术手段让茶饮呈现“烟感”风味,为消费者带来更为新奇和丰富的口感体验。

目前市面上有哪些烟香型茶底?这些茶底的“烟感”是如何产生的?具体应用方向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我采访了多位研发及行业资深从业者。

1、4种茶叶会出现烟香风味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4种茶叶会出现烟香风味:普洱茶、小种红茶、安化黑茶、岩茶。

广东子元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林宇城介绍,其中小种红茶和普洱茶比较出名,小种红茶种又叫烟小种。

2、茶底的“烟感”基本上来自3方面

独特的烘焙工艺

林宇城介绍,目前大家提到比较有代表性的“松烟香”茶叶是烟小种,它是由正山小种红茶原料经松柴熏焙后,形成特有浓醇的松烟香、松脂香和桂圆干香、桂圆汤味。

行业资深研发丁健也表示,目前茶底增加“烟感”,主要是通过工艺方式增香,比如碳焙、电焙、烤火香等。

“其中,电焙工艺相对成熟,但讲究焙火的温度和时间,温度高就烧了,低了则没烟感,需要注意量化问题”。

乐乐茶此次推出的“烟腔乌龙”,烟感主要得益于果木传统烘培,长时间文火慢焙工艺,使得茶叶散发出烟火香气。乐乐茶相关负责人告诉我。

加香精增香

“带有烟感的茶在红茶里比较多,然后是乌龙,因为红茶属于全发酵茶,乌龙属于半发酵茶,它们的发酵程度是可控的”。

赵明哲说,在发酵的过程中加入香精,也是让茶底带“烟感”的一个方式。行业资深研发黄敏婷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原料复配也能产生“烟感”

爱乐甜在Hotelex上海展上展出的“烟熏酸梅冰萃”,就是通过话梅风味糖浆与冷萃咖啡液结合,而产生了“烟熏”感。

除了以上方式,我了解到,烟熏味也可能由雨季采摘、加工制茶时设备简陋等原因意外出现在茶中。

3、“烟感”和轻乳茶更适配

多位研发普遍表示,用“烟感”茶底制作轻乳茶,或许会带来不一样的风味体验。

正如赵明哲所说,“烟感”茶底香气特殊,茶韵感比较强,比较适配轻乳茶。

同样,黄敏婷认为,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烟感”茶底,主要有烟熏肉风味和木质香风味,用来制作轻乳茶能凸显茶香。

在制作咖啡特调时,木质风味更适配,层次感更好。

此外,赵明哲提到,还可以用“烟感”茶底制作风味云顶,制作水果茶时跟柑橘类更适合。

鸭屎香之后

“烟感”会成为下一个爆款茶底吗?

新茶饮下半场,品牌都在寻找具有记忆点的爆款茶底,茶底“追香”是近年趋势。

无论是之前爆火的鸭屎香,还是火速出圈的竹香,后来又出现雪松、栀子等,越来越多的茶饮品牌借小众茶底打造香气壁垒。

那么,“烟感”会成为下一个爆款茶底吗?究竟什么样的“小众香”能火呢?

综合多位研发的观点,大致有以下4个共性。

首先,够独特、有辨识度和记忆点。

丁健认为,不管是栀子、雪松,还是白兰、山茶花等,调香、窨花都是有记忆点的“香”,很有辨识度。

林宇城也表示,能吸引眼球,增加谈资、发朋友圈,有独特的香味口感,有独特的名称效应,是小众茶走红的原因。

其次,有好的营销“卖点”。

赵明哲说,很多小众香茶底能够火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共性是:营销点很好。

比如,此次乐乐茶推的“烟腔乌龙”,联名借势了鲁迅的形象,很多网友自然联想到鲁迅抽烟的那张经典照片,因此对该产品印象深刻。

再加上,世界读书日当天推出,节点选得也好。

第三,工艺突破,能使小众香气走向大众。

资深行业研发阿弟表示,小众香型能够走红,是工艺上的突破得到了认可,取得了消费者喜欢。

茶叶分6大类,更细分的风味只能从制作工艺上去探索,工艺突破是小众香气走向大众的必经之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符合年轻人的消费偏好。

年轻人追求新奇、有趣。“烟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茶饮口味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尝鲜需求。

“烟感”茶底为茶饮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它是否能成为下一个爆款茶底,还需市场的检验。

毕竟,有人觉得“烟感”独特,但也有人视其为“焦味”“怪味”。

对于“烟感”茶底你有何看法呢?欢迎评论区讨论。

来源:咖门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叶的一些基础常识,你知道吗?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有些在茶圈混迹多年的朋友,也会经常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比如,很多人刚开始喝茶的时候,看到“大红袍”几个字,就误以为是红茶,其实应该是乌龙茶才对。

类似这样的基本茶叶常识还有不少,可谓是人人须知,否则一不小心可要闹笑话啦!今天,就整理一小部分最容易混淆的茶知识来跟大家分享



大红袍不是红茶,铁观音不是绿茶


乌龙茶,亦称青茶,属半发酵茶,品种较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汉族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著名的大红袍和铁观音,其实都属于乌龙茶。



大红袍的名字来源于一个传说故事,举子丁显上京赶考中途腹痛,巧遇一和尚好心给他喝茶治病,病痛即止,后来考中状元回来感谢和尚,并在茶树上披上红袍,“大红袍”茶因此而得名。其实是武夷岩茶,属于乌龙茶类,并非红茶。


红茶的茶汤不是越红越好,

顶级红茶金骏眉就是金黄色的


看红茶的品质优劣,鉴定红茶的好坏不是看红茶颜色越红就一定是好的。看红茶好坏质量的鉴定要看其外形、颜色及香气。



武夷山桐木关是红茶鼻祖 — 正山小种 的发源地,产自这里的正宗红茶,汤色都不是深红色的,而是金黄色,正山小种的颜色略深,其顶级金骏眉的颜色则是纯正的金黄色。而市场上很多外山的仿制金骏眉却是红色的。


普洱茶不是红茶,是黑茶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由汉族茶农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普洱茶的加工工序更加接近黑茶种类的评定,因此,一般将普洱茶归为六大茶类中的黑茶。


判断黑茶最重要的一种标准就是,黑茶有一个后发酵环节。“后发酵”即是将已制成的晒青茶,在符合卫生条件的仓库中渥堆,洒水,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使之发酵,加速茶叶的后熟作用。

安吉白茶是绿茶,不是白茶


安吉白茶名字虽然带“白”字,却是实实在在的绿茶,那为什么叫白茶呢?安吉白茶是一种汉族名茶,产自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这里山川隽秀,绿水长流,是中国著名的竹子之乡。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




区分安吉白茶和福鼎白茶,最大的区别是:安吉白茶是干茶绿色,叶底白色;而真正的福鼎白茶(白毫银针)是干茶白色,叶底绿色。

君山银针是黄茶,不是白茶


我们都知道白毫银针是白茶,因此容易把君山银针误认为是白茶。但实际上,君山银针按工艺来分是属于黄茶。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其成品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犹似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



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分氧化。黄叶黄汤是其主要特点。


六安瓜片的“六”念lù(陆),不念liù


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六安是一个地名。其中“六”念作“陆”,而不是数字“6”。这个字很容易念错,一定要注意。



是凤凰单丛,不是凤凰单枞


在市面上,关于凤凰单丛有三种写法,分别是“单丛”“单枞”“单从”。从字面上来说,“丛”是“聚集”之意,指聚集而生的树木;“枞”是一种树名,别名冷杉,所以不对;“从”一看就不对啦。且根据潮州政府的通知文件,规定一律写作“单丛”。



潮汕功夫茶,工夫红茶


虽然“功夫”与“工夫”意义相近,但还是有细微的差异的。“工夫红茶”是指花费时间、精力、力气制作出的红茶。“功夫茶”是指潮汕、福建、台湾等地讲究茶具、冲泡和品茶的饮茶习俗



鸭屎香是香的,不是臭的


“鸭屎香”并非有鸭屎的臭味,而是凤凰单丛的一种经典香型,也可以说是单丛茶的代表。“鸭屎香”的名字来源也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茶农怕茶苗被人偷去,故意丑化茶名,另一种说法是该茶树栽种在俗称“鸭屎土”的黄土壤上,因此而得名。



抹茶不是磨碎的绿茶,而是种特殊工艺的茶粉


抹茶是由汉族人发明,用天然研磨碾磨成超微粉状的、覆盖的、蒸青的绿茶。绿茶采摘前10-30天进行覆盖遮阳,抹茶的加工方法是研磨。抹茶更多的用于加工业。



black tea不是黑茶,是红茶


为什么红茶叫black tea呢?一种说法是因为在红茶加工过程中,茶叶的颜色越来越深,逐渐变成黑色,因此得名Black(黑)茶。另一种说法,则是因为在12世纪英国从福建进口茶叶时,在厦门收购的武夷红茶茶色浓深,故被称为Black(黑)茶。还一种说法是因为西方人相对注重茶叶的颜色,因为称之为“Black(黑)”,而中国人相对注重茶汤的颜色,因此称之为“红”。



茉莉花茶里没有花,是真的


茉莉花茶里没有茉莉花,那怎么这么香?是不是加了香精?茉莉花茶的主要工艺,就是“窨香”或称“窨花”,就是把茶与花混合在一起,让茶吸收花香,再把花除去,反复多次才形成了茉莉花茶浓郁的香气。品质好的茉莉花茶一般含花量很少,只闻茶香不见花干 。



另外,桂花茶窨制时不起花,花和茶叶混在一起。



有些花茶含花量很多,多数是拌花茶,有时在销售时,也会根据消费者的需要适量拌花。


洞庭湖产君山银针,洞庭山产碧螺春


我们常说“洞庭碧螺春”,洞庭是哪里?碧螺春产自江苏省太湖里的洞庭山,是东洞庭山、西洞庭山的合称,其实是湖中的两个岛。而洞庭湖是湖南省的,湖中有一个叫做君山的岛,盛产君山银针。



所有的茶都不是越新鲜越好,要退了火气或者寒气才养人


即使是绿茶,也最好不要刚做出来就喝,新茶会给胃黏膜带来比较大的刺激。另外绿茶有一定的寒气,最好等它的寒气退去一些后再別。如果要喝新鲜的绿茶,最好是在制成后半个月左右再喝。


而除了绿茶之外,其他茶类的最佳饮用期,几乎都是第二年。因为这些茶在制作过程中都会有炒制或烘焙,要等到火所褪尽后,口感才会变得更好。有些茶,例如白茶,则是越陈越香,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



好啦!茶知识远不止这些,限于篇幅,今天就介绍到这里,若想成为高手,大家还是要在日常的品茶生活中多学习、体验。


(文/图部分 源网络)

不管好不好喝,奶茶都是门好生意

论喝奶茶,位于中国东南部的边远省份台湾曾经是南波万。

奶茶虽然是人类饮料史上一个非常古老的产品,但在1980年代诞生于台湾地区的“珍珠奶茶”,可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代网红奶茶。关于珍珠奶茶的诞生,坊间一直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在1986年,台南的“翰林茶馆”创始人涂宗和先生在鸭母寮市场看到小贩卖的白色粉圆,于是买了点一些尝试加入奶茶里,煮过的粉圆晶莹剔透好似珍珠,随即定名珍珠奶茶。

另一种说法则是1987年,台中地区的冷饮茶店“春水堂”的店员在无意之中,将粉圆加入奶茶。店员顿时诗兴大发,想起白居易的“大珠小珠落玉盘”,故而命名为“珍珠奶茶”。

为了争夺珍珠奶茶的祖师爷名号,翰林茶馆和春水堂对簿公堂,打了十年官司。法院最终不堪其扰,选择和稀泥:珍珠奶茶是新型饮料,乾隆下江南时没喝过,不算专利,没必要争老祖宗是谁。

珍珠奶茶问世之后,很快席卷了台湾和香港,并在90年代登陆广州上海等沿海发达城市,大量奶茶店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跟满大街的台湾烤肠一起并称台湾小吃界北伐中原的两大先锋部队。

而2007年喜之郎推出优乐美奶茶,聘请了台湾最当红的明星周杰伦代言,随即一段土味情话霸占了各大卫视的黄金时段:“你是我的优乐美啊”“原来我是奶茶啊……”“这样我就可以把你捧在手心了……”

广告词虽然很尬,但的确请对了人。周杰伦非常热爱奶茶,平时被媒体拍到时,他手里拿着的饮料99%是奶茶。比如今年1月周杰伦跟昆凌一起出席发布会,记者直接问他是不是奶茶喝多了?

长期热爱喝奶茶的周杰伦,2021年1月

而第二天周杰伦在Instagram发了一条状态,给出了标准答案:“哥到高雄了,先来杯奶茶。”

不过台湾奶茶的高光时刻,在2011年遇到了终结。

在2011年,台湾爆发了“塑化剂事件”(一年之后,大陆也爆发了塑化剂事件),食品饮料领域大量企业中枪,而受冲击最大的行业就包括奶茶,50岚、鲜茶道等当地知名品牌集体中枪[3]。

食品安全事件往往伴随着行业洗牌和供给侧改革。塑化剂事件后,喜茶的前身“皇茶”、茶颜悦色、奈雪的茶为代表的“新式茶饮”相继创办——中国奶茶的制高点,开始从台湾向大陆转移。

逐渐的,奶茶店也从文艺青年的热门创业项目,变成了资本押注的明星赛道,刚刚上市的奈雪市值超过了光明乳业,喜茶则凭借600亿人民币的估值和另一个资本宠儿元气森林平起平坐。

奶茶到底好不好喝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旧式的茶饮如何式微?新式的茶饮如何崛起?大陆的茶饮为何能接棒?奶茶店如何从避之不及的创业雷区,变成雇人排队的都市潮流……

这一串问题都有迹可循。

1、品类演讲:从珍珠奶茶到新式茶饮

珍珠奶茶这个名字还略微带点儿意境,但在之后,台湾人给奶茶起名字就越来越野了。

比如1988年,台南市海安路一家叫“草蜢”的奶茶小贩,把奶茶里的粉圆颗粒做大,然后从80年代香港知名爱情动作片演员叶子楣身上汲取到命名灵感,起了一个很猛的名字:“波霸奶茶”。

有的商家更野,把粉圆做成青蛙卵大小,并辅以鲜奶和炼奶调味,起了一个更虎狼之词的名字:“青蛙包二奶”。又是波霸,又是二奶,这个东南省份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值得深思。

上海一奶茶店因店名违背“社会良好风尚”被责令整改,2007年

无论名字叫什么,都无法妨碍“奶茶+粉圆”这一简单的创新,奠定了台式奶茶在世纪之交的霸主地位。休闲小站、快可立、快三秒、50岚等奶茶品牌在台湾开出大量连锁店后,开始跨越海峡,到大陆开店[5]。

快可立在1997年进入大陆发展直营店,成为第一家正宗的“台湾奶茶店”,新颖的吃法迅速引爆人流,也吸引了一大波掘金者。国内涌现一大批奶茶品牌:大台北、大卡司、茶风暴、快乐柠檬、大拇指等等,校门口的柠檬水和烧仙草,也凝固了一大批90后的青春。

珍珠奶茶的影响力有多大?2016年,正在总统竞选中酣战特朗普的希拉里为了争取亚裔选票,带着团队光顾了一家位于纽约法拉盛(Flushing)地区的华人奶茶店,点了一杯珍珠奶茶大口畅饮,连说四个“Good”,并表示自己“非常喜欢牛奶和茶的结合”[10]。

希拉里还是图样图森破——事实上,大多数的“珍珠奶茶”,里面既没有奶,也没有茶。

希拉里品尝珍珠奶茶,2016年

为了快速扩张,珍珠奶茶在演化中变得越来越容易复制,用料档次也越来越低。一杯珍珠奶茶的成分大多由奶精、色素、香精、木薯粉和自来水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成份就是奶精。

奶精学名植脂末,主要成分是氢化植物油。这种物质呈乳白色,具有浓郁的奶香,加入茶水中能使一杯奶茶口感更加顺滑,奶香更明显。而最关键的是,相比真正的鲜奶,奶精的成本非常低。

2011年,曾有媒体暗访拆分一杯奶茶的成本:奶精0.3元+红茶0.1元+珍珠0.1元+糖0.1元,再算上杯子和水电,一杯奶茶的成本也不过在1元左右,但可以卖到4-5元,毛利率超过70%。

70%的毛利率虽然吊打海天、伊利和青岛啤酒,但这里面不包括最大头的房租和人工成本,所以一杯奶茶看起来虽然很暴利,但开奶茶店仍然跟开咖啡馆、开花店一起并列为“让文艺青年返贫的三大法宝”。

但奶精+茶勾兑出的“奶茶”,两者不能融合,静置一小段时间后就会分离,需要一种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合法的起云剂用棕榈油等天然油类制备,但稳定性较差,保质期也较短。

于是,精明的商人发现用工业塑化剂替代起云剂,不仅效果好,而且成本低[3],这就是台湾地区2011年“塑化剂事件”的根源。

2011年后,奶茶行业的负面报道铺天盖地,版面上充斥的都是“橡胶珍珠”、“奶精”、“添加剂”、“塑化剂”等刺激字眼,珍珠奶茶一下子成了“骗小孩子钱的东西”,销量跌到谷底。

正如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健美猪事件等食品安全问题一样,每一次行业变故都是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契机——在塑化剂事件之后,“新式茶饮”开始崛起了。

虽然都可以叫奶茶,但“珍珠奶茶”与“新式茶饮”却是泾渭分明的两种产品,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生意。以奈雪的茶和喜茶为代表的“新式茶饮”,最大的特点就是里面既有奶,也有茶。

过去茶底多为粉末冲泡或桶泡茶,如今升级成四小时一换的现泡茶,水果罐头升级为人工手剥的葡萄和草莓,供应链和人工难度呈指数性上升,奶茶的客单价也在一夜之间跨入了20元以上的时代。

不管是鲜果+茶,还是鲜果茶+芝士奶盖,还是一杯奶茶+一只软欧包,牢牢把握糖分+脂肪+咖啡因的这种超级组合,让新式茶饮在一线城市迅速取代珍珠奶茶,成为年轻人的宠儿。

2017年,喜茶在上海人民广场来福士开出了华东首店,开业当天,涌入的数百名顾客在大厅内被分成了6条长队,等候时间最长达到6小时。2020年12月,茶颜悦色在武汉开店,引发了一条蜿蜒1千多米的史诗级长队,要排8个小时队才能喝到一杯奶茶,一杯原本售价20块钱左右的茶,也因此被炒到了500元。

和消费者的追捧对应的,是新式茶饮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奈雪的茶刚刚登陆港交所,喜茶的估值也蹿到了600亿人民币,相比原来只能开在街边当作“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珍珠奶茶,新式茶饮已经杀进一线城市的购物中心,抢走了原本属于DQ和哈根达斯的位置。

翻开新式茶饮的菜单,往往会发现一整页的琳琅满目:燕麦椰果珍珠仙草无所不包,草莓芒果橙子香蕉无所不有,很多80后中老年人看到菜单后常常一脸迷茫:这难道是自助八宝粥?

不过新式茶饮高速增长的密码,其实就藏在菜单里。

2、生意密码:一种奶茶加万物的模式

在许多90后的儿时记忆里,一杯冲调的珍珠奶茶,往往跟着汉堡和薯条一起端上餐桌的。而新式茶饮则是直接把甜品、水果、蛋糕塞进了自己的产品之中。简而言之,新式茶饮把奶茶变成了一个奶茶+万物的生意。

拿喜茶来说,其产品大致可以分为7类:水果茶、冰棒、奶茶、咖啡、面包、纯茶、杯子和茶叶等周边。除了纯茶,以及杯子和茶叶这类周边产品,绝大多数产品的本质,都是以奶茶为基底,添加不同的配料:

1.加甜品、加水果。蛋糕、椰果、芝士,是都市丽人在困倦的午后,补充咖啡因和多巴胺的不二之选;草莓、橘子、葡萄等水果茶常年霸占喜茶热门人气榜前几,代表健康的水果纤维素则是既要甜又要健康的都市丽人的安慰剂。

2.加雪糕、加面包。不仅奶茶上面可以顶雪糕,一步到位,也可以直接单点冰棍和雪糕杯;而三明治、饼干、甚至蛋糕,跟清甜的水果茶是绝佳搭配。

3.加米饭。前一段时间,喜茶推出了季节限定的糯米饭产品,号称可以喝的粽子,让喜欢吃白面馅月饼和毛血旺馅粽子的相声演员于谦直呼内行。

喜茶新品“芒椰糯米饭”

这里面的核心技术,其实是利用茶叶本身回甘的特性,让它易于与几乎任何辅料搭配,不仅不会抢味道,还能让人在喝完之后,口中残余的味道更快消褪,加上咖啡因本身的成瘾性,让人越喝越想喝。

而“奶茶+万物”模式最大的威力,其实在供应链。一方面,什么都能往奶茶里加,使得新式茶饮的品类有无限延展的空间,菜单页数比肩新华字典也不是不可能。另一方面,所有配料的基底都是奶茶,又使得其加工过程能达到一定程度的标准化。只要供应链稳定,扩张起来非常快。

资本对新式茶饮的青睐也在于此:一家奶茶店兼备了甜品店、水果店、雪糕店、面包店的功能。做一门生意,同时抢了5个市场,放在任何领域都是让资本家做梦笑醒的水平。可以类比当年智能手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把相机、MP3和VCD等打得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形。

而新式茶饮的跨界打击有多猛,感触最深的可能是咖啡和甜品店。

大多数人喝咖啡是图咖啡因的提神效果,但这玩意茶里也有,而且奶茶还有牛奶和糖,口感更甜,味觉记忆更浅,更不容易使人产生厌烦感。另一方面,咖啡本身口感浓郁,能搭配的配料极其有限。深感新式茶饮亡我之心不死的星巴克早早收购了茶瓦纳,瑞幸则做了子品牌“小鹿茶”,主打茶饮。

如果说咖啡依旧是996打工人不可替代的燃料,那么曾经风靡一时的甜品品牌则显得落寞许多。2017年,新式茶饮开始在全国范围风靡,这一年也是中式甜品关注度滑坡的开始。以许留山、满记甜品为例,2013-2017年是它们搜索热度最高时期,2018年左右,热度开始腰斩,此后一直萎靡不振,2020年跌入谷底[8]。

从去年开始,红极一时的港式甜品品牌许留山陆续关停门店。目前在内地,北上广深总共只剩下大概10家许留山仍显示在营业,而在2017年,内地一共有273家许留山。

主打芒果单品的新茶饮品牌“7分甜”就是许留山的对手之一,它将杨枝甘露等传统甜品装在奶茶杯里,随买随走的便捷方式,也更符合年轻消费者的习惯。

当年兰州拉面大战沙县小吃,最后的赢家是黄焖鸡米饭。一点点和Coco鏖战多年,反倒造就了奈雪和喜茶的横空出世。从珍珠奶茶到新式茶饮,一方面是消费品领域常见的品类替代,另一方面则是“奶茶+万物”模式的跨界打击。

而新式茶饮的命门,其实也隐藏在奶茶的原料里。

3、形态分化:三种价格带的三种玩法

新式茶饮的江湖,大概由以下三种角色组成:

1.高客单价奶茶。客单价集中在20-40元,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新式茶饮”。代表品牌喜茶和奈雪的茶,都采用直营模式。

高客单价奶茶最主要特征是采用现泡茶、鲜奶、现打芝士和新鲜水果。作为第一批能开进高端商场的奶茶店,奈雪和喜茶的成本其实并不低:不但茶是现泡的,给葡萄剥皮,给草莓摘叶子,给龙眼去壳,都需要手工完成,不失为工匠精神的一种极佳诠释。

但手作和新鲜的另一面,便是制作流程复杂、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对比之下,星巴克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高出许多,只要调试机器中浓缩咖啡、奶和糖的比例。奈雪和喜茶在规模足够大之前,会一直伴随“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属性。

反映到财务上,就是居高不下的人工成本:以奈雪为例,2020年前三季度,员工成本占营收的比例都在30%左右,这个比例与做火锅的海底捞不相上下,甚至超过了被评为米其林一星的唐宫、老字号广州酒家。

更要命的是,高人工成本的单品,往往都是消费者爱喝的。2020年前三季度,奈雪三大畅销经典茶饮——霸气芝士草莓、霸气橙、霸气芝士葡萄,合共贡献了25.3%的收入。

打通新鲜水果的供应链,是高端奶茶分化的重要标准,但也是目前侵蚀其利润的重要支出。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区间的奶茶才有机会进入高端商场,加上供应链过重,新品牌很难进入,产品壁垒也就相对较高。

2.中端价格奶茶。客单价8-15元。代表品牌是COCO、一点点,大部分采用加盟制。

这类奶茶最大的特征是原材料的全面低配,比如现泡茶和鲜奶换成了茶包和奶粉,里面的水果往往也是橘子、柠檬这类方便储存的柑橘科水果,用加盟模式大面积扩张。这个价位往往是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也是竞争最激烈的价格段。

长沙网红品牌“茶颜悦色”也是这个价格段的新玩家,采用了直营模式。它的最大特色在于几乎所有店面都集中在了长沙,并且采用先泡茶和部分鲜果。在闲鱼等渠道,甚至还出现了“代喝”、“代拍视频”的服务,让其他地方的消费者可以望梅止渴。

如今,长沙茶颜悦色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了300家,核心商区五一广场,还出现了一个路口五家茶颜的奇观。

这股新式茶饮浪潮中,茶颜悦色可以看作区域奶茶品牌的一个范本:如果无力在全国范围内与连锁品牌硬刚,不如瞄准二线网红消费城市,以密集开店的方式占得先机,再用喜茶的模式降维打击对手。

茶颜悦色客单价低、门店面积小、点位密集的套路,也更适合在商业中心较少,但人流量较大的二线网红城市复制。

3.低客单价奶茶。客单价3-7元,主要分布在下沉市场的粉末冲泡奶茶,和早先的“珍珠奶茶”区别不大。代表品牌便是你爱它它也爱你的蜜雪冰城,加盟扩张,规模有上万家之多。

蜜雪冰城被称为“奶茶界拼多多”,主要原因在于它实在是太便宜了。翻开蜜雪冰城的菜单,依旧可以看到3元一支的脆皮甜筒,4元一杯的冰鲜柠檬,7元一杯的珍珠奶茶,其中大部分单品的价格都控制在8元以下。

在超低的价格以外,蜜雪冰城惊艳同行的还有开店数量。采用直营兼加盟的模式,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了15000家。这些门店大多避开了一线城市白领群体,分布在广袤的三四线城市,门店遍及各个乡镇的商业街、商场、车站及大学城。

蜜雪冰城的模式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对供应链成本的极端压缩。为了把省钱做到极致,蜜雪冰城在生产、运输、仓储、销售运营全流程都下功夫。

在原材料环节,蜜雪冰城的原料以自产为主,不管是冰淇淋,奶昔,还是奶盖茶,蜜雪冰城的原料来来回回就是特调乳、奶浆那几种,原料生产成本自然下降。

在运输仓储环节,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是蜜雪冰城最大的原料供应商。为了保证加盟商的原料供给,大咖食品有河南总仓、西南仓、华南仓、东北仓和新疆仓,蜜雪冰城免运费直接送到各个加盟店。

在销售运营环节,蜜雪冰城产品工序相当少。如果学习能力强,一个新手半个月就可以学会店内产品的制作,而奈雪的茶则需要培训三到六个月才能到店操作。

在今日的奶茶江湖里,高价格带已经被喜茶和奈雪的茶牢牢占据,毕竟水果供应链不是那么好碰的,高端商场也不是那么好进的。中端价格带在激烈的厮杀中跑出了区域性的范本。低价格带奶茶则已经打到了比水还便宜的价位,诞生了万店规模的品牌。

这种业态上的分化,也造就了新式茶饮独特的竞争格局:蜜雪冰城的对手显然不是奈雪和喜茶,而是无数夫妻奶茶店和校门口的“创业项目”;Coco和一点点的命题,则是怎么和“中国最大咖啡馆”全家与7-11抗衡;奈雪和喜茶在赶走了DQ与哈根达斯后,需要思考的是怎么把自己变成星巴克。

那么,新茶饮这门生意,究竟能不能诞生“中国星巴克”?

4、行业未来:奶茶是不是“中国星巴克”

对于“新式茶饮到底赚不赚钱”这个问题,有一个颇具东方智慧的回答:既赚钱,又不赚钱。

在赚钱这方面,2020年,奈雪的茶每单均价达到43.3元,远高于行业均值35元,是新式茶饮中不折不扣的“白富美”。但说它不赚钱,是因为高昂的售价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暴利,原料和员工成本占了总成本的三分之二,典型的人气高、价格高、利润薄,让新式茶饮看起来很像餐饮公司。

那么,从商业模式上来说,高端现制茶饮到底还算是一门好生意吗?答案是肯定的。

咖啡品牌给VC讲故事的时候,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如果中国人平均每年喝X杯咖啡”。这句话乍听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中国一直是一个饮茶大国,茶饮市场规模早早就达到了4千亿,远大于咖啡600亿元的市场。

这个前提之所以常常被忽略,是因为咖啡是典型的“市场小、品牌大”,前有在国内耕耘多年的星巴克,后有暴打资本主义的瑞幸咖啡。茶饮则是典型的“市场大、品牌小”,除了大师一天炒1466斤鲜茶叶的小罐茶,几乎没有高知名度的品牌。

作为中国茶叶行业龙头,中茶股份2019年年收入16.28亿、利润1.66亿;专卖普洱的澜沧古茶,年收入3.8亿、利润0.82亿;而在港股上市多年的天福茗茶,年营收不足20亿,在过去7年原地踏步。简单说,中国最大的茶叶公司,年收入大约只有奈雪的一半。

茶叶公司之所以难以做大,原因在于国内的茶叶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更接近经营高端餐饮。茶树种植讲究地形、气候、土壤。其次,人工采摘和加工制作工艺复杂,拼配环节很大程度上依赖老师傅的个人经验。就连喝茶也很复杂,讲究“品”字,你品不出来不代表茶叶不好。

正如米其林餐厅往往曲高和寡,规模和市值难敌最工业化的海底捞一样,茶叶公司也很难以与工业化的食品饮料公司匹敌。在标准化程度最高的茶包品类,先跑出来的反倒是洋品牌立顿和川宁。

而奈雪、喜茶这类新式茶饮的本质,其实就是做茶饮的工业化。

首先,茶叶本是一个地狱级非标准品,但加上牛奶和糖,茶叶本身的味道和性状就被淡化了,也就去掉了茶的等级、产地、叶片颜色等风土特征,具备了工业化的基础。

其次,新式茶饮虽然模式上接近餐饮,每家门店对都有辐射半径限制。但新式茶饮的优势在于,无限SKU的特性代表着产品的纵深更强,门店多变,竞争力极强。

最后,消费者吃饭要不断换口味,但“糖分+脂肪+咖啡因”这个新茶饮组合却可以保证产品的生命周期足够长。

在这个产品特性下,新茶饮,在冲向自己的利润拐点的路上,开始迈出自己的步伐:

1).开源。餐饮企业最大的痛点在于消费主要集中在午市和晚市,但茶饮可以将消费场景延伸至早餐,下午茶,甚至宵夜,实现全天候运营,进一步提升坪效。

另一方面,茶饮的兼容性,注定了它可以与烘焙、零售等业态有机结合。从各大新式茶饮的菜单里可见端倪,喜茶出了喜小瓶气泡水,也增加了美式、拿铁等咖啡类别。

2).节流。早年喜茶的排队热潮,有一大原因是现打芝士费时费力,不仅需要手工打到绵密的状态,更要命的是一段时间不用又会化成水。另外,喜茶门店里始终都有人在剥葡萄和橘子,高昂的人力成本,这也是中式水果茶的毛利低于咖啡的原因。

但情况在不断改善,先是有供应商解决糖的自动化,芝士奶盖的自动化,甚至是包括剥鲜果的自动化也在逐步实现。另一方面,现制茶饮的厨房将将越来越小、越来越自动,泡茶、拉糖、打芝士、切水果环节逐步被机器和供应商替代。

3).小店快跑。奈雪在招股书中表示,计划于2021年及2022年主要在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分别开设约300间及350间奈雪的茶茶饮店,其中约70%将规划为奈雪PRO茶饮店。

有网友评价道,奈雪Pro店在外人看来是SE,内部人看来是Pro。原因在于,相较于奈雪的标准店,奈雪Pro店更像是一次减配版:Pro店移除了烘焙厨房,改由“中央厨房”集中配送,开店的平均成本也由原先的185万元缩减至125万元。

这一新型门店将成为奈雪未来的门店主力军之一,可以以更轻的店型进驻写字楼。喜茶的go店形式上也类似,本质上就是用更低的租金,更快的周转去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换句话说,新式茶饮中能不能诞生星巴克,取决于一杯奶茶的生产有多像星巴克。

5、尾声

舒尔茨在创立星巴克的时候,提出了一个“第三空间”理论。在这个设想中,咖啡馆将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交场所。

但在中国,星巴克咖啡馆里映入眼帘的,往往是西装笔挺的中年人面对面坐着讨论着下周的合作事项;又或是神色紧张的上班族,一边啜饮着美式一边敲击键盘写公司周报,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深度共建、生态闭环、链路、抓手、组合拳”。

在一个全民追逐更高更快更强的时代里,意味着消遣时光的社交空间很难存活。咖啡在更多意义上,已然成为工业时代的兴奋剂。但奶茶自诞生之初,就是作为消遣和治愈的方式,成为一个躁动年代的安慰剂。

三浦展在消费行业的圣经《第四消费时代》中,为日本人的消费意识更迭勾勒了四个清晰的阶段:从性价比消费,到大众消费崛起,而后物质追求,再到个人理性意识复苏。第四消费时代往往伴随着新品牌的井喷,与之对应的则是经济增长的全面放缓,年轻人发现,“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时代结束了。

柳井正在优衣库还是一家地方小企业时,梦想就是成为日本版的GAP。而GAP在1969年创立时,正值美国战后第五次经济衰退。三十年后,身怀GAP梦想的优衣库,在日本经济大衰退的背景下逆势崛起。

在中国,无论是奶茶还是小家电、抑或是潮玩和破产三坑,背后都是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奶茶也许不好喝、也许不健康、也许是智商税,但在这样一个躁动而焦虑的时代里,奶茶和其他许许多多暂时还不被理解的消费品一样,扮演着一个无奈却有用的角色:

生活那么苦,不如来点糖。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参考资料

[1]50元代购1杯、节假日单日过万,奶茶黄牛转战线上捞钱,猎云网

[2]网曝奶茶不"珍珠"系塑料造专家辟谣原料是淀粉,青岛晚报

[3]2011年台湾塑化剂事件,万维百科

[4]台湾学者:塑化剂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凤凰网

[5]青竹新消费.奶茶简史:中国奶茶的三十年沉浮录(1987-2017)|青竹编年史.

[6]为什么我们不再喝港式奶茶?CBNData消费站

[7]奶茶店奶精代替牛奶成本8毛钱售价超5元,浙江在线

[8]许留山被爆清盘处理老牌甜品品牌将何去何从,消费界

[9]新饮是一门什么样的生意?华创证券

[10]大口吸台湾珍奶争亚裔票希拉蕊:从没喝过有嚼劲的茶,ETToday

读者福利

奈雪上市,喜茶融资,可以说在不久的将来,新式茶饮行业的代表玩家将齐聚资本市场。我们准备了一份新式茶饮行业产业地图,全景展现了这个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的每个角落。

来源:远川研究所、作者:杨婷婷,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