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何为精行俭德

找到约21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原叶茶"之外 "加工茶"流行!什么是加工茶呢?有哪几种?

你喝的茉莉花茶~柠檬茶~奶茶等,你知道是什么茶吗?它们属于茶叶的范畴吗?和原叶茶又有什么区别?有人喜欢原叶茶的大自然赋予的原有天然滋味,也有人喜欢原叶茶和各种水果.花儿.奶制品等相融合来调成适合自己的口感。

相关阅读: 简明扼要讲通六大茶类(制作工艺的异同而分)

还有最近大火的小青柑,你认为它是什么茶呢?还有坚持原叶茶者,认为“加工茶”是异端,破坏了茶叶的原有珍贵滋味,还有一层就是不健康,比如奶茶.小青柑,你是怎么认为的呢?看完这篇科普欢迎下方讨论哦!

加工茶

除了制茶形成的天然风味外,也可以透过薰花、掺和、焙火和陈放四种加工方式,让茶叶风味更加多样化。

薰花茶:

利用茶叶吸气味的特性,将茶叶与含苞待放的新鲜花朵混合,待茶叶吸足了花香,再行干燥一次。制成的花茶,以所薰的花命名,如茉莉花茶、桂花香片。

花朵要不要筛掉呢?依花干是否仍具效用而定,茉莉花干因为无滋味可言,所以只放少许点缀,但是干燥后的桂花仍有滋味效用,所以是不筛掉的。泡茶时,酌量置放。冲泡时,如果花香逼人,可以酌量减低水温。如果只有花香味却无茶味,可能是水温太低了。

什么茶配什么花呢?并没有一定,经验是茉莉花较年轻,所以用来薰绿茶或清茶,桂花较成熟,用来薫乌龙茶。但毕竟是借花衬托茶味,「七分茶三分花」,目的在喝茶,不可喧宾夺主。

除了以上的茉莉花薰清茶(称为茉莉花茶、香片),桂花薰金萱乌龙(桂花金萱),市面上还有珍珠玫瑰、柚花乌龙茶、莲花乌龙茶、荔枝红茶等,可以尝试看看。


掺和茶:

将相融的食材和茶叶拌在一起,例如:洛神花加红茶成了洛神红茶,薄荷加清茶成了薄荷茶。也有掺入食用香料的,例如:加入苹果香料是苹果茶,加入柠檬香料是柠檬茶,这类茶应该有食品标示法。

相关阅读: 小茶控古树晒红龙珠上市 上班族的便利.好味的茶饮之选

迄今,茶香仍无法以人工合成方式制造,茶的「甘」并不强烈,而是「回甘」,如果一喝就甘味强烈,或是第一道和第二道茶汤浓度落差很大,就要怀疑是否添加人工香料。

相关阅读: 为什么喝茶会带来“回甘”的感觉?到底何为“回甘”?

                  添加香精和甜味剂的茶叶 如何擦亮眼睛很好的分别?

焙火茶:

茶性属寒,如果想让成茶喝起来温暖一点,可以焙火。未经焙火和轻焙火的茶喝来感觉比较清凉,俗称「生茶」,重焙火的茶喝来感觉比较温暖,俗称「熟茶」。一般所谓的「生茶」和「熟茶」,主要是指焙火而言,但是茶青愈熟,发酵愈多,揉捻愈重也是偏熟的因素。

焙火会改变茶叶的品质特性,所以高香茶不要焙重火,因为茶香是「天地人」三才的结晶,好的茶青原料、生态环境及制茶高手才能成就高香高品质茶叶。精确掌握萎凋、发酵和烘焙是重要关键。

焙火后的茶干和茶汤色会由明亮转成深暗,茶汤风味趋向沉稳。焙火愈重,咖啡因和茶单宁挥发愈多,刺激性愈少。所以肠胃敏感、容易失眠的人可以喝焙火重、发酵多的茶。

就制茶技术而言,焙火也是改善茶叶缺点的唯一方法,焙火可以去除发酵不足产生的青味,也可去除杂气,对于香气不足的茶,可以焙火(梅纳反应)提升火香味。尤其是品配茶,焙火可以划一品质且提高品质。

陈放茶茶性属寒,陈放可以使茶香、茶性、茶味转化的醇和、温暖。

相关阅读: 保质期?保鲜期!变质?5种挽救方法!“过期”的茶叶尚可品饮但变质绝不可

短期陈放(约 1 年)可以降低青味和寒性,以不焙火茶为主,陈放时要加强保持干燥。中期陈放(约3~5年)可以使茶叶变得醇和、少刺激,以轻焙火以上的叶茶类为主。长期陈放(10年以上)目的在改变茶叶风格,产生老茶风味,以轻焙火轻发酵以上的叶茶类和后发酵茶为主。

想要陈放成老茶,宁可选择高品质茶叶,因为漫长的时间是高成本的代价,不慎受潮质变或是覆火失败,茶叶可能毁于一旦。此外,一开始茶叶的焙火程度不要太高,否则转化空间不大。

陈放场所宜阴凉、无日晒、干净、无虫害、无杂味;不抽真空,不透光、常温、不冷藏;湿度高时,不开封;受潮要「覆火」。2~3 年覆火一次,每次一小时内为原则,否则会提早炭化。

归结茶的天然特性,正如唐朝茶神陆羽所言:「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历代文人细腻敏锐的观察力,透过观形、察色、闻香、品茶,将茶的特质纵情于诗词、绘画,不仅品茶,还发展出茶道思想。我们透过以上的基本认识,掌握技巧,观察茶干、茶渣外形,分辨茶香、茶汤色特质,品尝滋味,在选购茶叶优劣上,就比较容易入门。

如果想开始寻味之旅,建议还是小厂牌的茶样儿开始哦,会给你完全不同的体验和惊喜: 一次性体验七款不同古树茶 小茶控品鉴包给您味蕾前所未有满足感


典籍里的中国茶,“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3月5日,《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将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第八期,“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千年,带领观众在袅袅的茶香之中品读《茶经》,感悟陆羽“精行俭德”的传奇一生。

陆羽,唐代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编写了《茶经》,发明了茶具、茶道、茶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茶学的开山之作。

《茶经》虽篇篇说茶论茶,字里行间却无不渗透着陆子深邃的哲思——儒、道、释三家思想的激荡、盘错与回互,如精行俭德、守中务远、崇尚自然等。

今年是陆羽诞辰1290周年,本次我们将推出系列文章探讨陆羽从“好茶”到“好人”的智慧,追寻书中闪耀的智慧灵光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寻茶问道,陆羽是资深鼻祖。春天访茗之旅,也是不少资深茶友每年的既定行程,享受那明前的茶趣。探访满溢春色的茶园之前,不妨先跟随“茶圣”的脚步,探寻“茶之源”,看看哪里有好茶?何为好茶?

元·赵原《陆羽烹茶图》(局部)

茶之优者

春来绿意生,天地皆滋长,春茶吸饱大地的芬芳,蓄足了山水的灵气,人未饮,已是陶醉。春茶季,人人都想争先品一杯新茶,可究竟何为好茶?从生长环境看,简单来说就是六个“上”的标准,即“上者生烂石”“野者上”“笋者上”“叶卷者上”“紫者上”以及“阳崖阴林”。可以看出,茶圣陆羽对茶叶产地的土壤、种植、环境、芽叶、阳光、采摘等方面有一个评判标准,尤其是“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我们听到的比较多,最为广大茶人茶客所传播和推崇。“岩壤为最”,从现代人对岩茶的追捧来看古今相同。

还有,越接近自然的环境、越少的人为干扰,越能产出好茶。陆羽在《茶经》中,记载“野者上,园者次”。实际这个“野”并不是“野茶”,而是人为干扰少、管理少的零散种植茶树。

茶叶制作出来了,是如何鉴别茶叶的优劣呢?

陆羽认为:一见外形光、黑、平整就认为是好茶,这是最不懂茶的了;一见外形皱、黄、凹凸不平便说是好茶,有些道理,但还没弄懂个中缘由;若既能指出茶的佳处,又能道出其不好处,才是最会鉴别茶的。故而,陆羽根据前人经验,总结出了鉴别茶叶的方法。

大唐贡茶院竹林茶舍

春茶有信

古人对春茶的追捧,并不亚于今天,春茶上市的时节,驿马邮传中多有小小的茶饼包裹,传递着千里之外的春讯与友人的关怀。

现代人都知道“明前茶”“雨前茶”的精贵,然而说句“公道话”,茶树作为叶用植物,实际全年采收期长达7-8个月,大部分蔬菜瓜果都讲究春生夏长秋收,为何偏偏茶叶跳出了这一规律,讲究个“春收”?

在陆羽之前,茶不仅没有季节性的讲究,甚至并不是一种太受欢迎的主流饮料。

相传茶圣陆羽尤其喜爱春茶。每逢春天到来时,他都会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找到优质茶叶,并将其带回制作。于是后世,便有了“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的美谈。

陆羽在所著的《茶经·三之造》开篇,便提到采茶的时机:“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此外,“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最佳的采摘时机是“凌露采焉”。

如此严苛的采茶标准,只是为了能采摘到最饱满、新鲜的茶叶,进而烹制出一碗最具春意的茶。

在“茶圣”看来,春天是茶叶采制的大好时机。春茶备受人们的青睐,是因为此时茶叶的营养成分较高。经过一冬天的休养,春季茶树中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含量较高,赋予了茶叶独特的香气。

此外,春季相比于夏季,此时茶叶产区气温较低,光照较弱,茶树代谢较慢,茶多酚含量较低,从而降低了茶叶的苦涩口感。

实力“带货”

图片

春茶中首先“火”起来的,是陆羽本人最为偏爱的湖州顾渚紫笋茶。在《茶经》中,他不仅将湖州茶列为浙西产区的头等品,还特别强调了"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

宋蔡宽夫《诗话》中记载:“唐茶品虽多,亦以蜀茶为重,然唯湖州紫笋茶入贡。每岁以清明日贡到,先荐宗庙,然后分赐近臣。”

毋庸置疑,皇帝看上的自然都是“极好的”,蜀地作为茶的原产地,几乎包揽了所有贡茶货源,唯独陆羽推崇的紫笋,堂而皇之地进入宫殿乃至宗庙。

不过,在顾渚紫笋茶中,也有高低。“每岁以清明日贡到”。说明采摘与制作要更加提前,才能保证按时从湖州送到长安。显而易见,上贡的紫笋茶,不仅要“明前”,甚至是更早一些的“社前茶”,也就是民间立春后祭祀土地的“社日”之前采制的茶叶。

社日大约在春分时节,比清明还早半个月,这时的茶叶,几乎就是春天萌发的第一批新芽,算是真正意义上“春茶”中的“春茶”了。

湖州长兴顾渚山上的诗文

除此之外,在陆羽《茶经·八之出》中,列举了唐朝产茶的八道、四十三州郡、四十四县。有几处还指明了村、寺或者山名,很是详尽。

“八之出”涵盖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南、岭南。

山南茶区:包括今天的湖北宜昌、荆州、衡阳,湖南湘潭,陕西安康、汉中,四川的万县一带;

淮南茶区:包括今天河南信阳,安徽安庆、六安,湖北黄冈和江苏的扬州一带;

浙西茶区:包括今天浙江嘉兴、长兴、安吉、临安、桐庐,江苏南京、苏州、镇江、宜兴,安徽芜湖、太平,江西上饶、婺源,一带;

浙东茶区:主要有浙江宁波、绍兴、金华、台州一带;

剑南茶区:今天四川的温江、绵阳、雅安、宜宾、乐山、绵阳一带;

黔中茶区:贵州的铜仁、遵义和四川的涪陵一带;

江南茶区:湖北的黄石、咸宁,江西的宜春、井冈山和九江;

岭南茶区:福建福州、建瓯,广东的韶关和广西的柳州。

唐朝的名茶产区就都在这儿了。只是当时茶经中所提到的名产地今天的产茶名气大都没那么大。一是当时的茶跟今天的茶制法和饮用方法都有很大差距,再就是今天的茶都有了很明显的地域保护政策。

湖州长兴大唐贡茶院陆羽阁

春茶知味

《茶经》里有很多描写春茶的诗句,比如描写春茶的浮沫,有“细轻者曰花,如枣花飘飘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

仿佛那一口喝下的不只是茶,还是春日里飘然落下的簌簌枣花,清澈的潭水上一两点浮萍,晴朗的天空中任意东西的流云。

茶在陆羽看来,早已超出了简单的饮料,而与审美息息相关。春天吃茶,要的就是那股清新、朴素的滋味,如此才能感受自然界最真挚的美好。

万物因“道”而从无到有,因无干预而自然生长、进化,因其物种的形态属性而成发育,因自然气候条件而成长。万事万物都是这样发展和进化,而不因某人的私欲,而横加干预和控制,这就是尊道而贵德,一切顺其自然。

显然,茶圣陆羽已经通过对茶学的研究,通晓了这个智慧。在其种茶、采茶、制茶、用火、炙茶、用器、用水、煮水、煮茶、品饮等等。这些“精行”的细节,无不遵循自然之道,我们还将陆续为大家解读。

记得林清玄曾说:“茶神茶圣留下的精神是,要永远保持天真浪漫。而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思考,把你的生活步调放慢,这就是浪漫。”

在春风和煦的日子里,让我们和春茶赴一场约会。把品饮春茶当作是愉悦生活,享受春意的正经事。如此,方能不负这人间三月天的好春光。

来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评十五论:茶叶与茶汤的品赏心理与妙趣

在茶的评鉴上,不同的茶类可以相互比较品质的差异吗?有人认为不可能,绿茶怎能与红茶比较好坏。不同的茶,又泡出不同浓度的茶汤,可以比较其间品质上的优劣吗?有人认为更是不可能,泡得特浓的茶汤根本就难于入口,还跟别人比什么。这些观念上的问题我们收集在一起,做个总整理。

以下这些品饮上的问题牵扯到很多观念上的不同看法,我们试图提出讨论,以便大家在喝茶时有较清晰的心理状态。

针对不同种类的茶──无好恶之心

不论是一般的消费者或是茶的评鉴人员,都要培养一颗无好恶之心,免得“喜欢”或“不喜欢”的情绪影响了对某种茶的评判。

好恶之心是可以调整的,只要事先了解各种茶之香气、滋味与特质是如何形成的,然后以超然的心情接纳与欣赏。进一步还要理解身体的不同状况会对不同特质的茶叶有一定程度的倾向与排斥,例如近来身体较为燥热,对绿茶等较为清凉的茶类就会较为喜欢,反之亦然。

针对不同品质的茶──就茶赏茶

每一种茶总有好坏之分,前面谈到对不同种类的茶要无好恶之心,但对好茶与坏茶而言,一般人总是喜欢好茶的。但不论是处事待人也好,是评鉴或享用茶也好,应该训练自己“就该种茶的状况欣赏之、享用之、评鉴之”。

当你拿到北半球夏天采制的铁观音,你应该知道不能以春茶的香味要求它。当你拿到以毛蟹品种制作的铁观音型茶叶时,你知道不能以铁观音树的品种与之相较。我们应该就该种茶的品质特性接纳它,能够如此,当你在从事制茶技艺比赛的评审时,也才能够很客观地判断纯属技术的部分。

每堆茶的茶汤有一定好坏标准吗?

茶汤的好坏是针对同一堆茶而言的,不能说成“这类茶”或“这种茶”。同一堆茶要将茶汤泡到怎样的状况才是表现这堆茶最理想的状况?这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只是这个标准不是定于一点,而是一个区块。

假设我们将茶以多种不同的水温、浓度泡成八种或十种的茶汤,请五十个人来品尝,并挑出个人认为最能表现该种茶特色的汤样,我们相信,百分之八十的人会集中在少数的一、二杯上,这一、二杯就是这堆茶的标准茶汤。

每道茶的茶汤好坏以何为标准

现在说的是一壶茶连续冲泡数道,每一道茶汤的好坏要以什么为标准?上面谈到的所谓某堆茶的茶汤是以将该堆茶表现得最好的状态作为标准,因此,一壶茶的每道茶汤是以表现每道茶当时的最佳状况为标准。

如果这壶茶泡了五道,第五道茶里的水可溶物一定不如前几道,但我们依然要在这种状况下将茶泡得最好,得出最佳的茶汤。

每道茶的茶汤,其异同之处何在

泡茶练习时,我们常粗略地说一句话:“要把每一道茶汤的浓度泡平均”。这里所说的“浓度﹂是指茶汤让口腔感受到的总力道,这包括茶汤的稠度与强度。起初数泡之“稠度”一定较强,渐渐地后面数泡的稠度一定下降,但我们要以“强度”弥补之,不使饮用的人明显觉得茶汤变“淡”了。

事实上,茶汤的品质是除了前面一两道外,接下来是一道不如一道的,香气一定是每道下滑,滋味的调和度与稠度在二、三道之后也会下降。

以小型壶来冲泡原形茶(含紧压茶,但不含粉末茶)的所谓“小壶茶法”,其一壶茶的冲泡次数是大约五道的,如果冲泡次数太少,如只冲泡一、两次,失掉小壶茶法的优势;如果要求冲泡至七、八泡,那茶量必得增加,前面数道的浸泡时间一定要缩得很短,结果泡出的可溶物不够平均,茶汤不足以代表该种茶叶的品质。

泡茶水温对茶汤品质的影响

同样一种茶,或是同样一壶茶,使用不同的水温冲泡,得出的茶汤会是不同风格。如果我们发现某杯茶怎么苦味那么重,又不是泡得太浓的关系,这时可考虑把水温降低再行冲泡一次,通常可以将茶的苦味调降下来,当然,茶汤的风格也因此会变得软弱。茶汤的风格与苦味的强弱是要依需要相对地调整的。

水温高时会让咖啡因、茶多酚快速溶解,加重苦味的感受。水温高,而且浸泡得又久,会使得茶单宁类溶出得较多,而加重涩的感觉。

氨基酸在各种温度下,都很平均地释出,所以四、五泡的茶汤,甘味反而在苦涩减弱后突显出来。至于香气,是温度高时较易蒸发或溶入水中,而且一道一道冲泡之下,香气消弱得最为明显。

茶汤温度对口腔味觉的影响

喝茶在“热饮”的时候是要等茶汤到了不至于太烫的时候饮用,因为如果是太烫,口腔不容易体会到各种味道,尤其是细微的部分;反之如果太凉,有些滋味又不太活泼。至于何为适口温度,因人而异,只要自己觉得适当即可。

但有些茶要等凉一些才更能显现它的可爱,如白毫乌龙、白毫银针等,比刚才说的“不烫嘴”再低一些,它的香气与滋味的稠感更容易体会。所以这类茶在“分茶”之后,最好稍待片刻后再行奉茶。

苦味与涩感在温度偏高时会减弱它对味蕾的刺激性,所以味道强劲的茶,苦涩味偏重的茶,尽量趁高温时饮用。

泡茶器质地对茶汤的影响

喝茶时还要留意是何质地的冲泡器冲泡的。冲泡器影响茶汤风格最主要的是壶身的散热速度。一般说来,瓷器的散热速度会比陶器来得快,盖碗的散热速度又比壶快。散热速度快的壶,泡出来的茶汤其香味较为清扬;散热速度慢的壶,其香味较为低沉。

我们可以拿两把不同散热速度的壶冲泡同一种茶,尽量求其浓度平均,然后比较二壶间茶汤的差异,喝完茶后还可以比较两壶内茶叶香气的不同,其差异性更加明显。

所以我们说:如果想把茶表现得比较清扬飘逸,就用散热速度快一点的壶具冲泡;如果想把茶表现得比较低沉持重,就用散热速度慢一点的壶具冲泡。

茶杯形状与内部颜色对茶汤的影响

茶杯的形状如果是直径大,高度小者,茶汤的颜色看来会比直径小,高度大者为浅。杯子的高度虽然一样,但直筒形的汤色看来要比敞口尖底形的为深。

杯子内部的釉色或是土色最好是白色的,否则看不清楚茶汤的颜色。但同样都是白色,有些白会偏青,即所谓之月白;有些白会偏黄,即所谓之牙白,都会稍许改变茶汤的颜色。

偏青的月白会加强茶汤绿的效果,所以用以盛装绿茶效果很好,偏黄的牙白会加强茶汤红的效果,所以用以盛装重发酵茶效果很好。

但如果把金黄色的茶汤倒入月白的杯子内,会发觉茶汤变得比较深;把绿茶倒入牙白的杯子内,会误以为是陈放了许久的老茶。

泡茶技术对茶叶鉴赏的重要性

同样一种茶,泡得好与坏间经常相去很远,这样的品质差异影响茶的欣赏或评鉴很多,尤其是欣赏。茶的评鉴是内行人执行着极为理性的判断,评茶人员尚可透过冲泡过程推知原来的品质状况,然而茶的欣赏就不同了,不论是内行人的欣赏还是外行人的欣赏,一杯泡得好的茶汤与一杯泡得不好的茶汤,喝来即是不同的两样心情。

我们经常在茶道教室的泡茶测验时体会到泡茶技术的重要性,同样的一种茶、用着同样的水、同样的茶具、大家都在一个屋檐下,结果泡出的茶汤可以相去何止千里。好者令人赞叹不已,坏者令人宁可不喝。

十一

茶汤泡法与评鉴

现在特别就茶的评鉴而言,有经验的评鉴人员在知道了受检茶的泡法后,不论茶汤是否泡得标准,应该都能够分辨出品质好坏才对,但是仍然会要求各茶样间泡法的一致性。

上面所说的泡法一致性包含下面两层意义。一是从事相互比较的数种茶以相同的水温与泡法冲泡之;二是不同类型的茶可以使用不同的水温与泡法。因为要相互比较,所以必须在同样的冲泡基础上,如水温、冲泡器、茶水比例、浸泡时间等。

但如果是一批绿茶与一批铁观音间的比较,可不必坚持非相同的水温与时间不可。因为以能充分表现该类茶特色的方法冲泡之更具评鉴的意义。

十二

不同茶叶之欣赏法

茶之所以有各种不同的种类,主要是要制造出各种不同色、香、味与风格的茶供人们享用。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发酵的轻重、揉撚的轻重、焙火的轻重与茶青(原料)的成熟度。这些因素之不同,显现出来的茶性差异极其细致而有趣。

简单的一片树叶能有这么多讨人喜欢又有益人体身心健康的变化,真是人类一大福气。我们以七种图像来描述七种茶类所显现的不同风貌:

1. 绿茶(不发酵、轻揉撚、不焙火的芽茶):像一片秧苗,充满生命力,有如婴儿一般。

2. 清茶(轻发酵、轻揉撚、不焙火的叶茶):像一片草原,青春活泼有朝气、有如少年一般。

3. 冻顶(轻发酵、中揉撚、轻焙火的叶茶):像一片森林,顶天立地,可以担负重责大任,有如青年一般。

4. 铁观音(中发酵、重揉撚、中或重焙火的叶茶):像一座大山,充满成熟的智慧,有如壮年一般。

5. 白毫乌龙(重发酵、轻揉撚、不焙火的芽茶):像一片玫瑰花海,充满娇艳之气,有如青春年华的女性。

6. 红茶(全发酵、重揉撚、不焙火的芽茶):像一片秋红的枫树林,充满幸福的光辉,有如慈祥的母亲。

7. 普洱(后发酵、中揉撚、不焙火的芽茶):像深山里的古刹,历经风霜后的醇和,有如得道的老和尚。

这是以感性的方式来欣赏茶,喝茶不能老是想到健康、营养,有时要与茶交交朋友、谈谈心。

十三

茶的共通性

茶在一般饮料中,若与咖啡与葡萄酒做一比较,是属于内敛型的。与茶相处一段时间后,不难体会到它精俭、清和与空寂的个性,这个通性,古代的茶人们也有同样的见解,如唐朝陆羽在《茶经》提出“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同时代的百丈禅师在《百丈清规》里表达了茶性的禅意与空寂的美感境界,宋朝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强调茶是“致清导和”之物。

十四

茶性也有阳刚的一面

茶性是内敛、是精俭、是清和、是空寂,这些通性给人予阴柔的强烈印象;在谈到茶的味道时,也经常着重于香甘与醇和。

然而我们不要忘记,茶的滋味中,贯穿其中的是苦味与涩感,就因为有了苦涩,香、甘、醇、和才得以经年久尝不腻,而苦涩也正为茶塑造了另一个特质,这个特质是隐藏的、是阳刚的。

十五

欲望与欣赏

茶人们要能客观地欣赏各种茶,这“各种茶”包含了风味的差异与品质的差异,首先要保持冷静,也就是对“种类”无好恶之心,对“品质”上懂得就茶赏茶。

进一步还要降低欲望,这欲望指的是口腹之欲与荣誉及虚荣心的追求。爱喝名茶、爱喝珍贵茶等的欲望致使茶人不够冷静;欲望会干扰欣赏的能力,欣赏需要冷静的心态与空间。

本文摘自《茶之造:蔡荣章茶之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找到约2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