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关于秋茶上市的文章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9 秒)

茶韵|为什么说到秋茶,就首先想起了安溪铁观音?

时下秋意渐浓,秋茶已上市。

为什么说到秋茶,很多茶友首先联想到的便是铁观音。

的确,和绿茶等推崇内含物质高滋味鲜爽的春茶相比,安溪铁观音则是以秋茶为佳。

那么今天就来说说,你应该知道关于安溪铁观音秋茶的一些品鉴用语。只要你熟练掌握了这些,并能够根据不同场合活学活用,即便你只是一位刚入门的新手,也一样能在喝茶的时候和大伙一起愉快地交流!

秋茶 品质 上佳健为什么说

今年你不管喝到哪款安溪铁观音秋茶,只要记住称赞其香气高扬,那是绝对不会错的,这就是秋茶最大的特点。

至于为什么,看看以下这几个关键词你就明白了。

关键词一:春水秋香

 关于铁观音,有句俗语叫做“春水秋香”,指的是铁观音在春、秋两季不同的特征。

“春水”是说春季空气湿度大,茶树休养时间长本身养分充足,氨基酸含量多,多酚类含量少,所以鲜叶含水量多,滋味鲜爽,回甘好;而“秋香”则指的是秋高气爽,空气湿度小,在茶叶制作过程中,芳香物质更容易显现,所以香气高扬。

关键词二:北风天

所谓“北风天”就是以晴天多云为主,昼夜温差大,湿度适宜的天气。

这样的天气,有利于铁观音的做青、走水,这两个环节做好了,做出来的秋茶香气既高又纯。而今年10月进入秋茶制茶期后,安溪天气持续放晴,出现难得的“北风天”,这也为铁观音秋茶的优良品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三:传统正味

在今年的秋茶市场上,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传统制作技艺的强势回归,重摇重发酵的制作工艺让安溪铁观音回归传统正味。

懂得了这些,你就可以在品茶时提出你的看法,如这几年安溪铁观音在引领市场、适应消费需求方面做了很多变化,也有很多革新,每次革新也都流行过一段时间,但是最根本的是安溪铁观音的传统制作工艺没有丢。而现在,当我们的消费习惯从最初的追逐流行,发展成熟到追本逐源的时候,传统工艺的严谨性和对产品品质的认真态度,必将得到更多成熟的消费者的认可。

文章转载自:安溪铁观音茶文化

编辑:吉丽 吉琳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秋日话“秋茶”,说说秋茶那些事儿

天高气爽,丹桂飘香,秋,是一个品茶的季节。

秋茶的时节

茶是合着节气、杂揉地域的生灵,不同的季节,做茶、饮茶、烹茶亦不同。依据季节变化和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而定,茶可分为春茶、夏茶与秋茶。

一般而言,地处亚热带的茶区春、夏、秋茶采茶,但茶季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

有的以时令分:清明前至小满为春茶,又分为“明前茶”、“雨前茶”和“春尾茶”(明前茶是指清明节以前生产的茶,也称为早春茶)。

小满至小暑为夏茶,小暑至寒露为秋茶。其中,立秋至白露之间采摘的茶,又叫“白露茶”,也称“早秋茶”;从白露之后到十月上旬,采摘的茶叶叫晚秋茶。

古人道:“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到了白露节气前后会再次进入生长佳期。“秋白露”作为秋茶的代表,很受老茶客们特别喜欢。

古人认为秋茶是最好喝的,其滋味及汤色介于春茶和夏茶之间,虽然营养成分不如春茶,但是秋茶的香气非常浓郁,尤其以有“春水秋香”之称的铁观音为代表。

秋茶的历史

唐代以前,历史上关于秋茶的记载并不是很多,大概是因为,那是茶农只采春茶,秋冬茶一概留养的缘故。

汉武帝时期,可以见到“荈”(chuǎn)字,而这个字的意思是“采摘较晚的茶”——有人认为就是指秋茶。

到了晋朝,第一篇“茶叶专题文章”出现——《荈赋》。《荈赋》中第一次写到种茶的规模,第一次写到秋茶的采摘,第一次写到用器为陶瓷,第一次写到茶汤特点。作者和朋友在初秋时节,趁着农事稍微闲下来的时候上山游玩,看到满山布满茶树,便即兴采摘起来。

这个时候的秋茶采摘,可以理解为农闲时的娱乐活动,并无他意。

唐代,茶圣陆羽独尊春茶,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秋茶就销声匿迹了。

中唐诗人张籍在《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里提到:“秋茶莫夜余,新自作松浆”;在晚唐期间,一位和杜甫齐名的诗人许浑的诗里写到 “秋茶垂露细,寒菊带霜甘” 。

另外:“秋茶莫夜余,新自作松浆。”在寥寥无几的叙述里,虽无法窥见秋茶的全貌,但也能得知从晚唐起,民间已有喝秋茶的习惯了。

秋茶真正的普及应该是在宋朝,陆游曾在诗里提到:“园丁种冬菜,邻女卖秋茶。” 以及 “邻父筑场收早稼,溪姑负笼卖秋茶。” 深谙养生之道的陆游,一生爱茶、痴茶,想必对秋茶也是非常喜爱的,不然,也不会 “初到荣州” ,就急忙 “地炉堆兽炽石炭,瓦鼎号蚓煎秋茶” 了。

不同于《荈赋》中郊游时的娱乐性,此时的秋茶显然已经进入了正常销售领域了。

直到明清之后,大量史料记载了古人采秋茶的故事。

如明代许次纾《茶疏》说:“往日无有于秋日摘茶者。近乃有之……”

明代陈继儒《太平清话》说:“吴人于十月采小春茶,此时不独逗漏花枝,而尤喜日光晴暖,从此蹉过,霜凄雁冻,不复可堪矣。”

到了清代,对采摘夏秋茶有更深的论述,提出采养结合的问题,认为秋茶不宜过多的采摘。

《续茶经》引王草堂《茶说》称:“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夏,谓之头春,约隔二旬复采,谓之二春;又隔又采,谓之三春。头春叶粗,味浓;二春、三春叶渐细,味渐薄,且带苦矣。夏末秋初又采一次,名为秋露。香更浓,味亦佳,但为来年计,惜之,不能多采耳。”

秋茶的特点

节气不同,茶树各个时间段的内含物质也有所不同。客观而言,也许秋茶的滋味都难以同“蕴藏了整个冬季”的春茶相媲美,可这优雅且不过于张扬的“秋香”,不正是它的一大特色吗?

为什么秋茶特别香?

虽然都说“春茶贵如油”,但是秋季天气干燥其实更能存住香气。秋天降水少,气候干燥,在茶叶的长成、采摘和制作过程中都能最大程度保持茶叶的香气。在冷干的温度下制成的茶叶不仅内质保持较为完好,茶叶内含水分少,更显香气。

所谓“春水秋香”就是喝秋茶的韵味。同样是因为气候原因,同一种茶同样的工序,秋茶比春茶更容易制作出好茶,而且气温较为适宜,茶叶不容易产生变质,这也是秋茶的优势。

秋季降水少,气候干燥,秋茶更显香气馥郁绵长,同时,秋茶苦涩度大大降低,口感更显甘甜。

尤其红茶、乌龙茶类,味醇香味是很重要的评判标准。这个时候,秋茶便能发挥它的优势了。

另外,从经济方面的考虑,秋茶的价格不似春茶高昂,也得到了很多茶客的偏爱。

秋季宜茶

凡有好茶,无不趁天时地利之便,得人勤种良之先。四时之变,随顺自然,入秋饮秋茶,自得其乐。

立秋之后,气候随之变化,余热仍未消除,“燥气当令”,人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疲乏无力,这种状况尤为明显。中医上称之为“秋燥”、“秋乏”。此时,润饮一些茶水,以其温润之道,带给身体一些舒缓。

有哪些值得品一品的秋茶呢?

茶友们中间常流行“春饮花、夏饮绿、秋饮青、冬饮红”一说。可根据体质选择一些青茶、放了几年的普洱生茶,还有老白茶饮用。

青茶是介于红茶(性温)与绿茶(性凉)之间的半发酵茶。此时,喝上一杯不寒不热、性平和的青茶,既能清除夏天身体内的积热,又能润肤、润喉、恢复津液,让肌体适应自然条件变化。

比如当季的铁观音秋茶,此时秋香高扬,气韵从容,与时相合。

武夷岩茶,“家家卖弄隔年陈”,尽管此时这年的新茶也将要焙火结束,新茶上市,但,真要喝岩茶,还是隔年的去年的所产之茶,正岩内的茶品,火气全退,韵沉稳,为最佳饮品。

凤凰单丛,有清香型和近传统的浓香型,清香型的就喝本年的春茶高山茶,浓香型的凤凰单丛,顺滑温润,花果香气幽雅,饮之天高气清之感,悦人心志。

而古树老生普,滋润身心,经久耐品,有年份的谷花茶(秋茶)生普,与时节相合。

天气变凉,阳气减弱,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会有所减退,泡上一壶红茶,可以暖身还可以养体内的阳气。红茶富含各种糖和蛋白质,具有生热和暖腹效果,可以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

秋燥时节,白茶特别是老白茶等平和的茶类,而具有润燥生津、退热解渴、解毒降火等功效,上佳之选。煮饮老白茶,甘甜醇爽,与秋意合和。

来源:茶道传媒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不看后悔,春白茶的二三事,不懂怎么买茶?

两大板块干货

春白茶的特点

与购买白茶的窍门

无废话,全文重点,速收藏!

    文 | 小白


01



又是一日晴朗,看来春白茶的采摘指日可待。


离春白茶的采摘不远了,但离上市还有一段时间。


未雨绸缪,小白有必要先给茶友们说说关于春白茶的二三事。


春白茶的色、形、味都一一道来。


在购买的时候如何识别质量优,耐储存的春白茶?


小白也得给你们好好的叮嘱叮嘱,活用咱们的感官去辨别茶叶的好坏。


这波窍门学会了,到春茶上市的时候,活学活用,包您买到称心如意的白茶。




02



春白茶的二三事——外形


春白茶的外形特征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是“收”。


白毫银针胖乎乎的芽儿,白牡丹婀娜的芽叶,就算是春寿眉的姿态也比秋寿眉要来的秀气,透着小家碧玉的矜持感。


春茶一般来说,芽叶的包裹感会更强一些。


再加上白绒绒的白毫布满整个芽头,更添了一些娇憨之感,显得肥壮厚实。




03



春白茶的二三事——干茶色泽


春白茶的白毫尤其多,品级越是高的白茶,表面上覆盖的白毫就越多。


白毫银针,就像是用嫩绿色面团搓成梭子状的小甜心,然后在表面裹了一层糖粉。


品级高的白牡丹也是如此,品级稍低的则像是披了一层白纱似的衣裳,给原本就婀娜多姿的白牡丹添上了三分妩媚。


许多人以为春白茶长到寿眉品级的时候,便没有白毫了。


这其实是个误解,与白毫银针相比,春寿眉的芽头是会稍微玲珑秀气一些。


但白毫依然是有的,除了白绒绒的芽头,高山白茶的叶子背面,乃至茶梗都有少数的白毫在坚挺着。


春白茶,白毫是它的标志。




04



春白茶的二三事——汤色


春白茶的颜色总体来说是鲜绿、嫩绿、翠绿、橄榄绿、墨绿等为主的绿色系。


春季的阳光还不至于太过强烈,大部分的叶绿素都能够安稳的待在植物细胞内。


于是春白茶的叶绿色丰富,溶于茶汤,使得茶汤当中也融入了一些绿色,几抹春意。


前几冲的时候,尤其如此。


叶绿素越多,茶汤就越偏向于绿色。


白毫银针由于都是芽头构成,主要的内质物来源于白毫当中,所以茶汤中的绿意反而没有春寿眉浓重。


不过白毫银针的汤水颜色格外的润泽,透明的汤水点上一些浅薄的绿,反而显现出高级感,怎么看都称意。




05



春白茶的二三事——茶香


春白茶制好不久,是它茶香最强烈的时候。


这时候的春白茶还处在非常活跃的状态之下,香气分子亦然。


春白茶由于白毫多,所以毫香一定是有的。


甚至毫香也能够列入鉴别春白茶好坏的标准之一,如果一款春白茶没有毫香,那简直不像话。


其次,春白茶当中有青叶的味道。


青叶的香气,可拓展为竹叶的香气,蒸腾强烈时空气中的植物香气,雨后潮湿的草丛。


青叶的香气,就是新鲜植物的香气。


白牡丹和春寿眉中的花香是倾向于清雅的,很淡雅清爽的味道。


与秋茶馥郁的花香略有不同,春秋白茶有各自的美好。




06



知道了春白茶的这几个特征之后,这只能算是和春白茶打了个招呼。


若是想要了解它的好坏优劣,小白也挑选了几个简单的窍门,一学就会!


窍门一:看干度


春白茶的干度是否达标,是个关乎白茶生死的问题。


干度不达标的白茶寿命不长,可能刚开始的时候看不大出来。


等到陈化一段时间之后,干度不达标的白茶由于体内的水分过多,就会开始发酵。


气味上开始变酸,这时候将白茶拿去冲泡,会发现它的汤水变得寡淡,水味尤其明显。


这种含水量不达标的白茶最容易抢先上市,夺取市场先机。


茶友们在购买白茶的时候要尤其注意。


鉴别的方式也很简单,用手去拗茶梗,轻松折断的便是足够干燥的,若折断茶梗时稍有迟疑感,白茶的含水量可能就超标了。


足够干燥的白毫银针落到竹筛上,有脆生生的“哒啦哒啦”的声响,和炒干的南瓜子有些相似。




07



窍门二:看色泽


春白茶制好不久,茶叶与氧气之间的反应不长。


白茶经过长时间的陈化,颜色会发生改变,但是刚上市的时候,色泽还是偏向茶叶原本的样子。


白毫油亮,干净的白色很惹人怜爱。整体看过去,白毫的颜色干净通透。


白毫覆盖较少的地方,绿的漂亮,鲜活,这就是好的白茶。


至于不好的白茶,看起来颜色脏脏的,有些暗。


这样的白茶就是不好的白茶,可能是采摘之后没有及时的摊晾,闷青之后导致的成茶颜色不对。




08



窍门三:闻气味。


上面提到了春白茶美好的气味,茶友们可对照着闻闻看。


至于这儿,小白要说的是一款好白茶,不应该出现的气味。


首先酸味,酸味的出现,说明白茶开始发酸变质了。


店家说是梅子香气?别信他,什么好白茶能有酸味?


焦味,出现焦味的白茶多是工艺上不过关,这样的白茶自然也不能够购买。




09



窍门四:看茶汤。


春白茶当中有大量的白毫,在用沸水冲泡的过程中会有白毫脱落在茶汤之中,造成茶汤一时的浑浊。


其实只是白毫在水中飘动而已,属正常现象。


茶友将茶汤静置一会儿,会发现白毫都沉淀在了茶海的最底部,像是一层流蜜似的,这时候茶汤变得很透亮。


不好的白茶,茶汤的浑浊是长久的,藏着数不清的悬浮物,这样的白茶就不能买。




10

今天的文章讲了两大块的知识点。

一个是春白茶的特点,一个是买白茶的窍门,干货满满。

茶友们看过很容易就忘了,建议收藏起来,别等到要用的时候找不到了。

好的文章和好的白茶一样,难寻,稍纵即逝。

所以,买白茶的时候,看准了就别犹豫哦!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