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光芒山普洱茶庄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布朗山 南糯山 勐海的辉煌与挑战

茶,是源于山野的生命,而普洱茶更是如此,长山大水给普洱茶的生命增加了厚度,不仅让茶叶的特性和品质突出,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成为了山野间人们的生活来源和幸福指标。

一直以来,与当地生活密切相关的茶山在历史进程中占据着微妙而关键的地位,它们的栽培、收获、运输、加工等一系列过程无可置疑地改变着当地的人口分布、经济模式和资源分配等。

早些年刚接触普洱茶,翻看茶饼的信息时,发现大多产地或制造商都和一个叫“勐海”的地方有关。如今明白,勐海是名副其实的茶之城,如果谁自称是做普洱茶的人,勐海是绕不开的地方。

茶、粮、糖是勐海的优势支柱产业,如今种植面积依次为 90.72万亩、70万亩和23.09万亩,茶对于勐海来说,不仅是种植面积第一的经济作物,还有其他更多意义。近年来,新六大茶山兴起,其中五座在勐海辖区内;而属于勐海的不仅只是茶山,还有一切围绕各大茶山与名寨不断汇聚碰撞、融合升级的资本,通过普洱茶,拉动着当地餐饮、住宿、旅游等产业集群化发展,茶山经济聚落的力量往四周不断辐射去,触动着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

勐海茶 何以兴

每年春茶季,其他茶类的繁忙多在茶园,只有在做普洱茶的人口中才会听到:“又该上茶山了。” 对于普洱茶来说,山头概念化的古树茶,一直持久而透彻地演绎着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概念。普洱茶山头概念的兴起,一定程度上源于消费市场对普洱茶品质追求的升级迭代。因此,那些在品质、口感综合表现更优的山头在各种资本力量的推动下更容易脱颖而出。

普洱茶如今已成为勐海的一个重要标签,而略显单一的标签容易消耗人们对事物全面客观认知的心力,面对勐海,往往忽略了推动勐海走到如今产业发展阶段的,正是诸如布朗山、南糯山、老班章和老曼峨等为代表的名山、村寨。同时,这也让那些聚焦名山、名寨的茶商茶企们在那时得到了普洱茶时代红利。在云做茶十余年的老林告诉我不久后,他的公司将进驻勐海县工业园区。老林看好勐海原因有四:在勐海,各方资本的输入不断激活茶产业的发展,带来崭新的观念、眼界;以茶为基,勐海吸引着各地方的人来做生意,无论参与到产业集群中的哪个部分,都有立足的空间;得益于勐海特有的微生物环境以及熟茶发展的沿革,在勐海发酵熟茶如今也逐渐成为一大市场趋势;物流体系发达,几大物流龙头都在勐海入驻,以勐海为核心向各个方向延展去,四五个小时车程内都能抵达主要的产区,交通非常方便。

上个世纪说勐海茶,勐海茶厂几乎是唯一的代表,而在年复一年的发展中,勐海茶厂的光芒被更多企业的力量涌动着辐射散开。进入21世纪,大益、雨林古茶和陈升号等企业在勐海较早地参与到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中,这些企业在普洱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现在勐海规模以上茶企达20户,国家级龙头茶企2户,省级龙头茶企6户,州级龙头茶企8户。十步一茶店,五步一茶庄,今天的勐海县,看起来像茶店搭建起来的城市,据勐海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县注册登记各类茶叶经营主体户达6316户,获SC茶叶企业403家。

除了鳞次栉比的茶店,在勐海也很容易找到各种粤菜馆、湘菜馆等餐馆、住宿和与茶叶生产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勐海县每年来往的人口众多,尤其在春茶季,仿佛有一个“勐海之约”,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茶客、商人都会如期而至。勐海县的茶产业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溢出效应,不断推动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走向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勐海茶与昨日世界

勐海茶产业的发展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一直以来,与当地生活密切相关的茶山在历史进程中占据着微妙而关键的地位,它们的栽培、收获、运输、加工等一系列过程无可置疑地改变着当地的人口分布、经济模式和资源分配等。在和勐海县茶叶协会副会长闫风亭聊天时,他提到,勐海茶叶的贸易格局,大概率是从清朝时期的边贸打开的。

勐海原名佛海,在李拂一的《献廷贤契》中,他曾这样回忆到:清光绪末年(1908),石屏商人张棠阶由磨黑井驮盐到佛海、车里经商,将售盐所得购散茶运至思茅销售,后来成立“恒春号”,逐渐拉开了佛海茶业的序幕。在李拂一的回忆中,详细记录着自“恒春号”后,“广源利”“三益祥”“洪记茶庄”“可以兴茶庄”“恒盛公”以及后来诞生在各小茶庄联合自力外销并将所得作建设地方、福利社会之用背景下的“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抗战物资匮乏时期将精制红茶绿茶运昆作与美国易货之需的“中茶公司佛海茶厂”等陆续走上佛海茶业发展舞台的茶商茶企。在当时佛海茶区(佛海、南桥、宁江三县局及车里的南糯山、勐宋)的生产情况中,李拂一提及初制散茶多数集中佛海,再制为圆茶、砖茶及紧茶,分销香港、仰光、越南等地,少数运销给思茅各号茶庄。

勐海茶辉煌的历史发展有时看起来占据了它自身太多的篇章,再加上如今以老班章为代表的富起来的村落,很容易让人忽略,勐海也是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滇西边境县。我们所说的普洱茶名山布朗山,多居住着布朗族;南糯山,多居住着哈尼族;在勐宋一带,则主要居住着哈尼族、傣族和拉祜族等。这些少数民族中,大多都过着世世代代刀耕火种的生活,这片几个世纪以来经受着贫穷、落魄与遗忘的土地上,在喧闹的世界中根本没有一丝声音,难以想象的落后社会形态让他们中大多数成为今天的“直过民族”。就像大家所说的,当时代的尘埃落在个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大山;同样,当时代的某种红利落在个人的身上,或许就是命运的颠覆,尤其对于生活在偏远的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来说,可以说是茶山带领他们告别了昨日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因茶而进入勐海,随之而来的无形力量也在改变着勐海,这种改变藏于经济数据之后,隐于县城繁忙之间。

自行制造 自行出口 则盈利慨在地方

在普洱茶的几个主要产区中,勐海的特点是其茶产业的规模效益,其他地方主要还集中在原料阶段。比如临沧镇康、永德以及易武等周边地区的茶都会发到勐海进行加工。

云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韩博来自内蒙古,普洱茶的稀缺性、价值投资属性和本身健康、口感特殊的双重属性让他接触普洱茶已有十余年的时间。韩博认为,如果从勐海茶产业整个上下游产业链和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勐海的茶山,尤其是那些真正的古树茶,已经充分满足了稀缺性的根本要求,而辖区内遍布的初制所、精制厂和以工业园区为具体体现的初加工、深加工等环节也基本产生了规模效益。产业集群化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展现了明显的作用。

在经济学家陆铭的《大国大城》中认为:“农村的老龄化、空心化是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然成果。”但这种必然似乎不适用于普洱茶产区。普洱茶产区普遍有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基本没有出现空心村的情况,年轻的劳动力基本都留在了家乡。比如勐海算“没什么名气”的曼哈村,但村中几乎家家户户都建好了崭新的傣式楼房,村民岩罕说,曼哈年收入大概1000多万,大部分都和普洱茶相关,比如春茶季务工、卖毛茶等。村里的年轻人要想外出务工,勐海县是首选,不像其他地方,得到东部沿海城市那么远的地方。

但这还不够。正如李拂一所言:“那年我辞掉云南省建设厅主办之‘群益’消费合作社经理职务……乃建议土司刀良臣组织一茶叶合作社……自行制造,自行出口,则盈利慨在地方,可以推进地方建设事业。”到1938年左右,加入“联合贸易公司”的紧茶数量有二万多驮,因而有力量成立“近代图书馆”“音乐会”“佛海医院”,修路、修桥、修建商会大楼、学堂……

有时候,历史总是在模仿它自己。作为一位学者,韩博也表示希望今天的普洱茶产业能把产值尽量多地留给当地的老百姓。“茶山经济聚落也好,产业集群化发展也罢,初衷应是通过发展核心地区,把利润、资本留在当地,带动当地老百姓富起来,并辐射到周边地区。”

本文节选自

《布朗山 南糯山 勐海的辉煌与挑战》

作者丨葩佛

来源: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普洱,一片叶与一座城的复兴之路

  当第四纪冰川在地球上肆虐的时候,在无量山跌宕起伏的避难所里,群峰拥抱着丘陵河谷,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安抚着草木生灵。

  郁郁葱葱的被子植物听到了森林的赞歌,于是生出了许多快乐的枝丫,长出了柔美的绿叶,人类叫它们宽叶木兰。它们是被子植物之源,是山茶目、山茶科茶属及茶种的始祖。

  穿越了3540万年的时光,这些来自茫茫第三纪的宽叶木兰,在普洱市景谷盆地里以化石的姿态横空出世,启迪着人们将它与生长在普洱境内的众多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串联起来,使得普洱大地成了世界上唯一保存茶类植物垂直演变完整链条的地方,从古至今的茶树遗传生物链在这里得以充分留存和展示。

  千百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们胼手胝足的开拓,这一片饱含着时间和大地深处悠远芳香的绿叶,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演绎中,终于与一片大地水乳交融——“普洱”,从此成了一片绿叶与一座城市共同的命名。

  

  图 | 王承吉

  曾经的辉煌与落寞

  这里自古就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名副其实的“九州”边缘。保存至今的清道光《普洱府志》和普洱府城图,真实地描绘了普洱府城的实况:府城坐北朝南,东连绵袍山,西至普洱山,北枕凤凰山,南面玉屏山。城围有三里三,气势不凡。城中车水马龙,商号林立,其间的众多会馆显赫一时,数得出来的就有:江西会馆、徽州会馆、两湖会馆、秦晋会馆、两广会馆、四川会馆、昆明会馆、玉溪会馆、石屏会馆、等数十家会馆。

  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客商普洱府聚散,单是西藏的马帮商队,每年就有数千人之多。普洱茶从周边的茶山运抵,从古六大茶山向这里聚集,加工,制作,交易。一队队马帮,驮着大包的普洱茶启程,热火朝天地吆喝着,走向各个方向的茶马古道,一直走向西藏、内地、京城的宫廷、东南亚、甚至漂洋过海,到达遥远的欧洲宫廷和贵族的餐桌上。

  “繁盛时期的普洱府城不仅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也是一个以一种奇妙的树叶——“普洱茶”,把众多的地域、民族、语言、文化、宗教奇妙地联系在一起的古典大城。

  

  以文化人,唤醒沉睡的叶芽

  由于历史原因,普洱茶在传承发展的时间连线上,产生了半个多世纪的断代。进入20世纪的90年代。为了弥合普洱茶历史断层留下的巨大缝隙,有学者开始对散落的历史素材和线索进行梳理。

  1992年,作为国际性学术刊物的中国《农业考古》第二期发表了一篇名为《云南普洱茶史与茶文化略考》的论文。论文在港台地区引起巨大轰动,中国香港《中国茶文化》、中国台湾《紫玉金砂》等媒体全文转载、连载报道宣传。几乎一夜之间,论文的作者,原云南思茅市文物管理所所长、研究员黄桂枢先生闻名港台、沿海地区,成为著名茶人。

  在这篇论文中,黄桂枢先生从普洱茶的种植和分布区域、普洱茶的特点和品种、普洱茶马古道的兴起与衰落、普洱茶与古诗曲、新中国成立后的普洱茶发展状况五个方面,首次系统、明确、完整的提出了“普洱茶文化”这个概念;首次全新梳理、整合了普洱茶文化发展历史;首次对普洱茶文化的范畴作了界定,包括茶马古道、古茶树、老茶庄茶号遗址、茶诗茶楹联等均属茶文化的承载物。

  这篇论文的发表可以看作是大陆学者对港台地区普洱茶文化推动的回应。两岸三地的普洱茶文化交流传播和互动,像一股暖流,对国内几近冰点的普洱茶市场起到了破冰的作用。这促使当时的地方政府决策者们认识到从文化层面上来了解和传播普洱茶的重要性,并为普洱茶的复兴找到了强有力的支撑点。

  1993年对当时的思茅地区的来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这一年的4月,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和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思茅成功举办。普洱茶紧闭的大门打开了,9个国家和地区的181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为普洱茶发展献计献策。来自中国台湾的邓时海先生写了他第一篇有关普洱茶的论文《普洱茶越陈越香》,试图把普洱茶提升到艺术品饮的层面。海外茶人与国内茶人共同携手,普洱茶开始走向复兴的道路。

  2006年8月《普洱》杂志创刊,《普洱》杂志以弘扬普洱茶文化,推动普洱茶产业发展,服务普洱茶人为主要目的。是一本参与性广泛的,公开发行的杂志,普洱茶专家学者、企业家、爱好者,包括国内、国际的各方面人士都参与共同办刊。《普洱》杂志的创办将为普洱茶文化的弘扬和传播,为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插上翅膀。沉寂了半个世纪后,普洱茶终于开始向世人释放出强大的魅力。

  

  以节庆为平台,撬动普洱茶产业发展

  从1993年起,普洱又开始为一片叫“茶”的叶子过节。之所以说“又开始”,是因为为茶叶举行庆典狂欢的仪式在古已有之,古老的景迈山上,布朗族每年一度的祭祀茶祖的仪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表明在普洱大地上,为茶举行狂欢仪式的历史源远流长。盘点一下延续至今的“中国普洱茶节”,可以清晰地看到普洱历届党委政府为促进普洱茶产业及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付出的良苦用心。

  第一届中国普洱茶叶节堪称以节庆文化撬动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创举;第二届中国普洱茶叶节,首次明确提出“弘扬普洱茶文化”的概念,标志着文化普洱的启航。此后的几届茶节分别在凸显原生文化的质朴;树立思茅普洱茶生产和集散地形象,建立茶叶交易市场挖掘、整理普洱茶文化内涵、培育特色文化、特色经济;茶与旅游首都牵手;奏响创意产业的序曲,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共创“天下普洱”等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为普洱茶文化及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以“百年贡茶回归普洱,盛世普洱再写春秋”为主题,全力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为活动主题。在这届茶节上,百年贡茶回归成为最大亮点。本次百年贡茶回归普洱活动,经过主办方的深度挖掘,以创意产业的形式,将普洱贡茶文化整合成能吸引众多媒体聚焦的热点,尚未进京,便引得各界高度关注,成为大半个中国最热门的话题。”

  “百年贡茶回归普洱”活动,是在传统文化基因中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文化内涵,同时,引导先天的文化基因释放出巨大的市场能量,从而让普洱茶成为属于云南的、中国的乃至世界的伟大品牌。普洱,已经超越了地域本身、茶本身、或者茶文化本身,她成了中国的一个地域血统烙印的人文符号、一个产业品牌。并昭示着以创意产业带动多产业融合的强大合力效果已经显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十三届中国过普洱茶节国际茶业大会·第八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第十三届中国普洱茶节在普洱的举办。国际茶叶委员会向普洱市颁授“世界茶源”牌匾,让普洱实至名归成了世界茶源之地。

  自开办至今,中国普洱茶节已经走过了二十七个春秋岁月,中国普洱茶节已成为一个具有国际性、开放性、公益性的茶界盛会,为弘扬普洱茶文化,提升普洱茶的知名度与认知度,推进普洱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普洱茶节的兴起,带动了普洱茶的经济发展,实现了民族文化和茶产业、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促进和推动了普洱茶文化的交流,丰富了普洱茶的文化内涵。“普洱茶”在中国普洱茶节的发展史中也散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图 | 李一波

  普洱,一种绿色发展方式

  经过艰苦卓绝得努力,一片绿叶,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如今,普洱茶在普洱美了一方环境,兴了一方经济、富了一方百姓。从一片茶叶,到一座城的命名,再到一种绿色发展方式,“普洱”的内涵不断的叠加和丰富。作为“世界茶源”,普洱市致力于把茶产业打造成大生态、大产业、大文化、大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自获批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以来,普洱不断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努力从“实验”走向“示范”。全市获有机认证企业数和证书数稳居全省第一,有机茶认证企业数和证书数居全国第一。在全省率先成立普洱茶企业诚信联盟和品牌企业联盟,普洱茶品牌多次荣膺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首,启动“百里普洱茶道”等大健康项目,建成4个AAAA级景区,接待国内游客数和旅游总入增幅连续5年居全省前列。

  徜徉在普洱大地上,现代生态大茶园漫山碧翠,与雨林相伴而生的古茶树生机盎然,独具特色的茶景、茶街、茶庄园,成为普洱自然底色、大地本色。

  如今,这片因茶而名扬四方的大地,茶的灵魂和气韵无所不在。茶已经融入普洱人的血液,融入人们的灵魂,茶是普洱的根,是普洱的魂,是普洱的生命,承载着普洱人民“大美和谐,天地人和”的信仰。普洱茶及普洱茶文化已成为普洱传承不息的靓丽名片。

  来源:普洱杂志

一场来自武夷山与景迈山的茶与茶的对话

10月21日下午,由普洱市委宣传部主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普洱》杂志社承办的“景迈山,武夷山 茶与茶的对话”论坛在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2022-2023)期间于昆明举行。世界文化遗产的对话,三茶统筹理论同频共振,引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领导致辞

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世界茶文化论坛组委会主席熊澄宇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武夷山和景迈山的对话,是乌龙茶和普洱茶的对话,武夷山和景迈山这两个地方如今都是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意义和文化的意义不一样,文化遗产是文化经年累月积累下来后,仍然保持在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含着物质的符号体系、精神的架构体系和行为的制度体系。而茶,恰恰能体现出这样三个不同的层面。

普洱市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任远征

茶,既是全球同享的健康饮品,也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名片”。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茶文化保护传承发展,一杯“中国茶”,成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因茶结缘会茶友,以茶为媒话茶事。希望通过景迈山、武夷山两地的对话,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的指示精神,搭建跨区域的茶文化、经济的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开和而不同之路,燃互利合作之灯,助力中国茶业现代化和中国茶业的高质量发展,引领中国茶健康品质的不断升级,共建中国茶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模式,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不断向前。

开题演讲

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原农业厅厅长 王敏正

茶,是生态产业,更是文化产业

生态是茶的基底和生命,文化是茶的灵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世界上现代茶园种植技术普及前,传统的“林下茶种植”方式保存至今的实物例证和典型代表,显示出了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伦理和智慧。实现了人与茶、人与自然的高度精神联系。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武夷山,素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武夷山这座三教名山还同时拥有古闽族文化、古汉城遗址、鹅湖书院、道教洞天、武夷宫等文化遗产,为已消逝的古文明和文化传统提供着独特的见证。景迈山、武夷山两座高山都有茶的基因,在不同的地域,用不同的方式和文化表达,托起一方产业,更一致向人们表明——茶,是生态产业,更是文化产业。

主旨演讲

主旨演讲一:武夷山——“三茶统筹”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武夷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府副市长 吕琳

去过武夷山的人们常说,到武夷山,呼吸是甜的,思想是活的,味蕾是香的。武夷山茶之美是在于茶人对这片叶子的领悟,在于匠人对制茶技艺的坚守,在于传承者对茶品质的专注,武夷茶之美更在于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赋予的力量。近年来,我们围绕建设世界茶人“朝圣之地”的目标,通过文化赋能,既实现了柴米油盐酱醋茶,更有琴棋书画诗酒茶。坚持打响品牌,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探索武夷茶溯源大数据,让乡村振兴更加充满活力。

主旨演讲二:景迈山 普洱茶产业发展的高地

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主任 张林群

普洱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普洱茶作为“衣食万户”的大产业,并将景迈山融入“三茶统筹”理念推动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绿色发展”,普洱市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市全部现代茶园生态化改造,已成全国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坚持“质量优先”,率先在景迈山成立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诚信联盟”,探索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坚持“服务保障”,茶叶科研、教学、服务保障机构高度集中;坚持“品牌引领”,树立起了景迈山普洱茶品牌标杆;坚持“融合联动”,按照“茶旅融合”的发展思路,不断打造精品茶庄园。

主题对话

话题一 文化创意点亮中国茶

新时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茶经”

福建南平闽北日报社副总编辑 罗勇安

三茶”统筹发展理念,为新时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茶经”。一是全国要共同致力于茶文化传承创新;二是全国要共同致力于茶产业融合创新,全国茶产业要加速融入大健康、餐饮、文旅等赛道;三是全国要共同致力于茶科技应用创新。

守正创新,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普洱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普洱》杂志社社长 罗洪波

在文明的版图里,文化是两座茶山的灵魂,从六个方面分享了个人的观点:1.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文化创新发展、创造性转化的灯塔和光芒;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生态文化亦是当今当之无愧的大文化,它是我们创意的源泉与生命;3.创意的力量使中华文化波澜壮阔;4.创意的诠释是中国茶的灵魂;5.创意的表现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欣赏;6.创意的价值是传承是文化创造与创新的积累,传播是文化的终极目标。

话题二 传统制茶工艺的坚守与弘扬

在传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传承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 王顺明

我们做了一辈子茶,卖了一辈子茶,当产品有了文化融入的时候,我们的产品就有了灵魂。传承是要保护的,在创新中守正我们的传统,践行我们的技艺,做一杯好的普洱茶,好的武夷山大红袍献给世人,真正做到茶和天下,共享非遗。

景迈山是澜沧古茶的根和源

澜沧古茶有限公司董事长 杜春峄

我从1966年以来投身普洱茶事业,至今已有57年,从最初参加景迈山茶叶培训班,开梯种茶开始,到后来创立“澜沧古茶”品牌。这次申遗成功意味着中国茶文化可以传播至全球,我们特别地激动和高兴,但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因为我们是景迈古茶林的守护者,我们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申遗成功只是起点,我们还将继续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

话题三 科技是茶的品质保障

茶科技不仅是茶品质的保障

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品牌事业部总监 江佳道

武夷星的茶科技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繁育创新,确保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布局,建立了大规模茶树种质资源圃。第二方面,在茶叶饮用安全性健康性方面,包括茶园绿色防控,生态茶园体系建设还有茶叶质量安全品控三个角度开展一系列创新探索和生产应用,实现从茶园土壤到成品出厂检测全流程监控。第三方面,致力茶产业的机械化、清洁化、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发展的科学管理模式的建立,增强传统茶产业的生命力。

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姬玉峰

从提升茶品质这个角度来说,可以有以下具体路径:一、以提升生产效能为导向,提高现代化生产水平;二、以质量安全为导向,建立全产业链过程监测体系;三、以健康为导向,挖掘茶叶健康功效;四、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特异茶树资源的选育与推广;五、积极应用数字化技术、互联网,实现茶叶产品的终端经营数字化;六、打造智库平台,提供茶专家智力支撑。

论坛综述

云南省原副省长、原政协副主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

世界遗产是全球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行动,诠释着遗产地对生态的保护,文化的传承,文明的传播,表达着一个国家与人民伦理正向与文明程度。在这里再次向双遗产的武夷山致敬,向普洱市市委政府表示深深的祝贺!最后,我有以下心得与大家一同分享: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对于中国茶产业来说,必须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的三茶统筹理论。二、保护与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我们要以创造转化,要在创新中发展。三、中国茶本就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合作才会共赢,交流才能交融,福建是发达的地方,武夷山是中国茶的高地,我真心期待和希望这不仅是一次対话,而是两地发展的启航。

论坛期间,来自普洱的少数民族带来了《景迈欢迎您》《想那个地方》《摆舞》等歌舞表演,普洱茶企带来了茶产品、茶生活等展示,全面展现了普洱浓郁的民族风情、地域文化、茶文化,受到与会嘉宾的高度评价。

来源:普洱杂志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