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各朝代茶具装饰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从窑口来鉴别陶瓷和古陶瓷鉴定的评价基本要求

元代以前的陶瓷的鉴定重视窑口的判别,也有较多资料,比较容易鉴别。

明、清时候,景德镇为官窑所在地,全国瓷业中心,景德镇官、民窑产质量高,数量大,民窑产品&器成天下走&,占领了全国市场。其它窑场相继衰落,处于次要地位,它们或生产低档大宗产品,或着意仿景德镇民窑产品,所以产品在造型、纹饰等方面少有特色。各地出土、传世较少、历来不受重视,作大墓明器档次不够,日常生活中随用随丢,无人注意保存。所以令人所见资料少,研究少,鉴别它们的窑口较困难。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今后对明、清景德镇以外窑场所产陶瓷器容口的鉴别工作会渐有成就。 应该特别注意,明、清官窑瓷器比较起来,生产数量大大少于民窑,流入民间者更少,凡署官窑款的器物,要小心谨慎。

清代前期康雍乾三朝仿明代斗彩、青花等品种瓷,有署明代官款者,晚清光绪时仿康熙、乾隆器,也书康、乾款,鉴别时尤要注意。

 

关于各朝款识特征,本编将有专章讲述。 前已说过,几名窑仿品皆多,而真品却很少。如宋汝窑烧造时间短,传世器极少。而明清两代仿得较多。成化斗彩价格特高,明代后期、清代前期均有仿者。作结论时多加小心,观察仔细,反复推敲。

判定陶瓷器的窑口,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胎:古代各窑基本上是就地取材,有什么料烧什么货,所以大体上是各窑产品各具特色。现代科学的方法是通过仪器测出各已知窑产品胎料的化学组成,特别是微量元素的成份,将要鉴定的器物测出胎的成份与之对比。但当所鉴定器物不便测试时,只能通过观察胎体的色泽、火候、胎质等来判别。有丰富经验的古陶瓷鉴定专家,用此也能鉴定得相当准确。

釉:各窑工艺技术往往形成传统风格,因而形成各自比较固有的特征,比如前编我们已经讲过的宋均窑的天青、月白色釉,耀州窑宋代的青釉育中泛微黄,宋龙泉窑的梅子青,定窑白釉泛牙黄等等,这些显著特征是我们从釉着手判别窑口的依据。当然,不能绝对化。同一窑口器物,由于时间不同,烧成时的情况不同,同窑不同器)等,釉色也有差异,有时差别还很大,这就要综合其他因素才能作结论了。

 

 

装饰手法:各窑所处时代、地理位置、性质(官、民窑)等诸种不同,便受时代、区域文化、地方风俗等影响制约,纹饰内容和技法工艺都有各自的传统特征,如唐代越窑青瓷纹饰少,而宋代耀州窑青瓷装饰的刻花、印花就多。定窑白瓷印花内容多花卉、婴戏,四川彭县磁峰窑印花白瓷则多牡丹、凤穿花。康熙彩瓷多刀马人,乾隆多西洋妇女,等等。

工艺:各窑生产传统,历时长短不同,技术影响,来源不同,原材料不同(如宋以后北方窑多以煤为燃料,南方多烧木材等),窑场经营性质不同(如官窑不计成本,产品选料精良,装饰雕绘精细,相同品种、器形不多,次品销毁,而民窑追求利润,产品造型、装饰大多力求简洁适用美观,同类型品种多等),反映在工艺上就大不一样。

器形;各窑性质不同,社会环境、地理位置不同,产品在器形上差别很大。如宋代均容为皇家生产的产品多为仿铜礼器、陈设器,磁州窑为民窑,产品大多为生活用器。而且,一般说来,官窑产品器形单调,造型保守,少创新,而民窑产品器多样,形式活泼,创新多,变化多。从地理社会环境上看,各窑受当地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制约较大,产品器形就不很相同,如宋代北方窑多产瓷枕,南方较少。唐至明,北方窑所产君特形体较大,南方密所产则形体较小等等。 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要鉴别陶瓷器的窑口,必须很熟悉我国各时期,各主要窑场产品的特征,以他们为兰本,做到心中有底,有可依凭的标准。

古陶瓷鉴定的评价基本要求

评价值是通过对某件瓷器质量优劣的鉴别,以评定该瓷器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鉴别器物的优劣,主要看其是否完整,是否有裂痕、变形等,以及是不是上乘之作、稀世珍品等,从而评定其艺术水平、收藏价值。

在古陶瓷鉴定中,唯有此点似乎比较灵活些,有时候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件古陶瓷器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收藏研究者中是不完全一样的。

比如:宋代、明代的民窑陶瓷,20世纪三四十年前几乎不为人们所重视。近些年,人们又特别看重它们,尤其是民窑器绘画的挥洒豪放、含蓄精炼、拙朴茂美,为艺术家们所倾倒,崇拜得五体投地。

又如:有些人酷爱青花,另一些人则对青瓷一往情深。

 

 

 

尽管如此,评定古陶瓷价值还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如:完整器比不完整者价值高;“物以稀为贵",历史上生产少的、难得一见的、出土传世极少的科学价值高(如汝官窑器、明代空白朝代器等);名窑精品,如邢窑、钧窑、定窑等的高;见于文献着录的瓷器(如水乐青花压手杯,成化斗彩鸡缸杯等)高;官窑器由于胎釉细润、造型规整、绘画精妙,历来价值比较高(清末民初,凡带官款的器就能卖高价)。

一般说来,价值高的陶瓷器,必须胎质坚致、釉色鲜艳、釉质莹润、彩色鲜明、绘画装饰精工、造型优美等。但从经济价值上讲,就无一定之规了,如:

(1)科学研究价值。如扬州唐城遗址曾出土过几件唐代攻县窑的青花瓷片,对研究青花的起源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这几件残片的身价也就随之提高了。

(2)艺术价值。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磁州窑马戏纹枕,是研究宋代民俗和杂技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枕虽修补,但仍是国宝级的重要文物。

(3)历史价值。因为有纪年可证,造型、纹饰均可作为历史研究参考,所以其价值均非一般陶瓷可比。

(4)经济价值。这方面过去不太引人注意,因为我国长期没有开放过文物市场,文物没有市场价格。在二般人的心目中,仿佛凡是文物都价值连城。其实不然,文物的科研、历史、艺术价值不同,其经济价值也有不同,如景德镇的青白瓷,其在国际市场上流传较多,经济价值较低,几十件青白瓷的价格还不如一件定窑白瓷高。

走进艺人丨方寸之间,有容乃大——鲍志强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赠花卿》写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意思是说天上才有的仙乐,人间难得一闻,则愈见其奇妙了。观鲍志强先生的作品,也颇有同感。谈到紫砂创作,他最由衷的体会就是,紫砂壶是人文情怀的表达,小小一把壶有很深的人文情怀在里面。他本人最喜欢一把名曰“五代诗文留香”的八方型茶壶,就巧妙地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诗词、书法、篆刻融为一体。壶体参照古代玉雕和陶器的造型特点,八方的壶体犹如古代的竹简,上面镌刻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诗人赞茶的诗句,有杜牧(唐)的“泉嫩黄金涌,牙香紫壁栽”,梅老臣(宋)的“汤嫩水清花不散,口干神爽味偏长”,元好问(元)的“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文征明(明)的“紫英凝面薄,香气袭人浓”,董元恺(清)的“一枝碾破愁千结,好供二泉同啜”。清茶一壶,五个朝代的文人写出了五种韵味。“用它品茗,散发的是书香与茶香。”鲍志强先生如是说。而悠悠岁月人间百态,壶里乾坤却又述说了多少的悲欢离合。如他创作的《有余金砂壁壶》的铭文是:月是故乡明。壁有“和氏璧”“完璧归赵”之意。据说这把壶最早由一位台湾同胞收藏,收藏者捧回时,激动地说“我收藏的不仅是一把壶,而是一捧日夜思念的故土和一片浓郁的乡情”。

  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先生的作品题材广泛,时间跨度大,有歌颂盛世和谐吉祥喜庆的,有赞誉山水秀美鸟语花香的,有祈盼丰收喜悦平安幸福的,有回望历史文化诗书精粹的……这些作品无一不体现着强烈的时代感和浓浓的人文情怀,我想,这也正是他的作品广为收藏者喜爱,具有强烈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方寸之间,有容乃大,真水无香,意蕴无限。鲍志强先生的作品,所传达的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一种艺术创作境界和社会人文精神,不同的人可以读出不一样的语言,所以,它有了精气神。


鲍志强作品   长乐壶

  

在半个多世纪的紫砂陶艺创作生涯中,从紫砂艺人到陶艺大师,鲍志强完成了化茧成蝶的美丽蜕变。他所创作的精品佳作数以百计,所荣获的各类奖项不计其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曾连续四届蝉联素有“陶艺奥运会”之称的全国陶艺创新设计评比大赛一等奖,连续三届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评金奖,两次入选世界上著名的“日本美浓国际陶艺展”。他的作品,以壶言志抒怀,以壶博古开新,无论在题材选择上还是在笔墨色彩运用上,亦或在刀法雕刻工艺上,都显示了经年累积下来的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他的作品,富有浓厚的金石韵味,在陶刻刀法上,除了能熟练运用双、正、冲、切等传统刀法外,他还自创了“乱刀”这一新技法,并且擅于通过运刀的轻重缓急表现不同的艺术效果。他的作品,还富有浓郁的书卷气息,不仅草、隶、篆、行各体皆精,尤其草书,线条流畅,笔法遒劲,饰于紫砂之上,仿佛空谷之声悠然而来。他的作品,更富有浓烈的传神色彩,山水花鸟笔墨淋漓尽致,特别是在梅兰竹菊文人画的表达上最具功力,从中不难寻到很多前辈国画大师的艺术踪影。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用“神工天趣”来形容鲍志强先生的作品,著名画家、艺术家韩美林先生则称之为“千般风流”。鲍志强作品的精神和格调由此可见一斑。如今,鲍志强先生的作品在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中南海紫光阁等地均有收藏。他还多次赴国外和香港、台湾等地访问交流,受到政界和民间的广泛欢迎,人们称呼他是中国紫砂的“形象大使”。对这个称谓,鲍志强先生坦陈,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宜兴紫砂,喜爱中国陶瓷艺术,是件好事,能在这里面出一点力,是每一个艺术家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因为我们赶上了一个史上从未有过的国家强盛和艺术繁荣的好时代。对于当下社会的浮躁与功利,鲍志强先生则用沉静、内敛和修为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近年来,尽管声名鹊起,但他依然热衷于下一代人才的培养,所带徒弟数十人,现在都是紫砂界的技艺骨干;他长期为紫砂技校授陶艺课,普及紫砂文化;他鼎力支持和参加一些非商业性的纯艺术大展,为的是让紫砂艺术有更高水平的交流和发展……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代艺术大家的豁达胸怀和艺品高洁。


鲍志强作品   长乐壶


  在鲍志强先生的创作中,有一套特别值得一提的作品,就是他在第七届全国陶艺评比中获一等奖的作品《紫玉飘香茶文具》,共有40件组成,作品多而不繁,风格鲜明,主次清晰,造型装饰完整,表达了我们民族传统茶文化明朗、简洁、优雅的文人品味。作品既蕴含古老又饱蘸新意,将陶瓷艺术神韵和茶文化的精神魅力完美地统一起来,堪称是一套极具传承价值的惊世之作。我们深深地感到,在宜兴还有多位和鲍志强先生一样的我国当代优秀的紫砂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和他的紫砂技艺,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珍宝。如何让这些民族瑰宝更好地传承下去,使紫砂不仅成为宜兴的城市文化名片,而且在世界艺术品市场扮演重要角色,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的大课题。

在中国茶叶博物馆看竹间茶事:煎茶、点茶、碾茶

“竹下对茶——中国古代文人的竹间茶事》”近日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不以朝代、时间为脉络,而是选取煎茶、点茶、碾茶这三桩常见于古代文人笔下的竹间茶事,通过茶诗、茶书的引入与阐释,传世名画的烘托与对比等等,以器物为中心,来展现中华古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展览现场

文人与茶,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他们已相伴数千年,共同演绎了趣闻轶事无数。展陈方希望观众能经由展览,对茶诗中出现的茶器获得直观、具象化的认识,消除阅读茶诗时可能会产生的“无从想象”之感,并且能进一步了解茶与茶器在古代文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展览现场

展览共分为煎茶竹里烟、点茶竹阴底、隔竹曾敲茶三个部分,逐一呈现茶诗中提及的茶器茶具,如茶鍑、茶釜、茶铛、执壶、茶盏、茶臼、茶碾等等,详细地介绍器物自身以及饮茶方式的发展演变。

展览现场

煎茶竹里烟

气味余禅榻,煎茶竹里烟。——宋·虞俦《罢郡游何山》

《罢郡游何山》是宋代诗人虞俦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离开官职,游历何山的情景。虞俦寻找山峰的胜景,不舍得离开船只,偶然停留片刻。南浦的景色一片烟迷雾茫,东风突然变幻莫测。曾经的小径上桃树和李树已经退去,人们离去后只剩下蝴蝶和蜜蜂嗡嗡声。禅榻上还残留着淡淡的气味,竹林中飘荡着煎茶的烟雾。

唐《托盏侍女图》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古人们将茶烹煮而饮——诗人们也常名之为“煎茶”。煎或煮这一步骤,用到的器物有茶鍑、茶铫、茶铛等。

作为不可或缺的煮茶器,它们常常出现在诗人的笔下,如皎然:“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吴融:“烟冷茶铛静,波香兰舸飞”;元稹:“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也好茶,其斋中无它物,“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唐.黑釉乳钉纹瓷鍑,口径10.4cm底径5.0cm高10.3cm

这件唐代的黑釉乳钉纹瓷鍑,直口,深腹,腹下渐收,平底,口沿立双系。器内外施黑釉,器腹部以乳钉装饰,施釉不到底。

唐.巩县窑外茶叶末釉里白釉茶铛,口径9.6cm高4.0cm,直口,深腹,圆底,下承三外撇式足,并附叶形把柄。

巩县窑外茶叶末釉里白釉茶铛的型仿唐代金银器,陕西何家村窖藏出土的文物中有此类金银器。茶铛是煎茶用具之一,在唐宋诗文中多次被提及。

巩县窑位于河南巩县,是唐代重要的窑口,烧造品种丰富,除了白釉、黑釉、黄釉器外,还有著名的三彩器。此茶铛的独特之处,在于外茶叶末釉、里白釉的组合施釉法,在巩县窑同类器中也属少见。

点茶竹阴底

上合井泉甘若醴,蓬山点茶竹阴底——宋·张耒《直庐联句》

张耒以自然景物来表达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上联描绘了泉水的甘美,暗示了宁静和平和的生活环境。下联则以蓬山茶竹的点缀和阴凉之处来呼应上联的意境,进一步强调了宁静和舒适的生活状态。

宋人不像唐代那样直接将茶末放在鍑、釜、铛或铫中煎煮,而是将茶末置于茶盏中,用茶瓶煮水注汤,以茶匙或茶筅击拂、搅拌茶末,最后用茶盏搭配茶托品饮。因此,汤瓶、茶匙、茶盏等为宋代茗饮活动中的重要器物。

宋人《春宴图》卷中的仆童事茶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的风雅生活不知沾染了几许茶与竹的颜色,如苏东坡“茶烟竹下孤”,敖陶孙“竹间是茶烟”,姚勉“有竹近茶灶”;陆游“阴阴竹坞安茶灶”,“竹院随僧自在茶”,等等,不胜枚举。

唐.越窑青瓷瓜楞形执壶,口径5.5cm底径8.0cm高18.5cm

这件唐代的越窑青瓷瓜楞形执壶,器短颈,瓜楞状圆鼓腹,浅圈足,有盖,盖面微凸,刻划几何状纹饰,肩部贴长弯流及环扣形小鋬,鋬手顶部盖滴水状遮挡。灰白色胎,通体施青绿色釉,釉色绿中泛黄,肩部有些许开片。底部落有“方元十”三字楷书款。

唐.凫首铜匙,长6.7cm

凫首铜匙的匙面为椭圆形,微凹,短柄上翘,柄尾端为鸭首的形状,鸭嘴长扁,眼睛为内凹小洞,整个器物小巧精致,特别是鸭首的制作,线条简单,特征鲜明,展示了工匠的巧心和巧技。

唐.长沙窑青釉褐彩云气纹瓷碗,口径15.2cm底径5.4cm高5.2cm

唐代长沙窑大量烧造釉下彩绘瓷器。这盏长沙窑青釉褐彩云气纹瓷碗内外施青釉,器外壁以四块褐斑装饰,外壁釉不及底。碗心以釉下褐彩勾描云气纹,褐彩线条内涂釉下绿彩,整体图案线条流畅。它突破了青瓷的单一釉色,丰富了唐代瓷器的装饰技术,开创了釉下彩瓷器的先河。

长沙窑初期是单一的褐彩斑点,逐渐发展为褐绿彩斑点。装饰内容从斑点纹发展到花鸟动物纹,或者诗文。其装饰手法是,借助毛笔用彩料在生坯绘画纹饰,然后罩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中烧成。

宋.邛崃窑酱釉茶鍑及风炉,口径3.0cm高24.2cm

这件邛崃窑酱釉茶鍑及风炉将风炉和茶鍑合为一体,不可拆分。风炉呈直筒状,略高,平底,砖红色胎。腹部开炉门,炉门为壸门式。炉门两侧各刻划半身鸭子,形态自然,活泼可爱。茶鍑折沿,浅弧腹,口沿有两环形耳。炉身不施釉,茶鍑及炉口沿施黄褐色釉。

宋.刘松年(传)《撵茶图》中的茶碾

隔竹曾敲茶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唐·柳宗元《夏昼偶作》

清代诗人朱昆田用壶沏泡友人赠送的岕茶后,不无讥诮地写道,“因笑唐宋人,纷纷贵团饼。研须倚石臼,打或藉银梗”。诗人似在嘲笑饮用团饼茶须研磨、击拂之繁琐,其中的“石臼”便是唐宋人曾经使用的研磨器之一。另两件曾风行一时的研磨器则为茶碾与茶磨。

出现于晚唐,流行于宋元时期的点茶法步骤示意图

尽管唐宋的末茶饮用法确实不如明清时期的叶茶㵸饮法简便,但从唐宋诗文看,诗家墨客听敲击茶臼的脆响,观茶末如绿尘或者雪花一般纷纷飘落,也有另一番趣味。

唐.褐釉茶碾,碾:长29.9宽5.2高4.7轮:直径10.9

褐釉茶碾由碾槽与碾轮组合而成。碾槽呈船形,中间峻深,以承碾轮。外壁装饰有菱形图案。碾轮如圆饼状,中有一圆形孔用于穿插横柄。

宋.白釉瓷茶臼,口径16.3cm底径6.1cm高8.4cm

这件宋代的白釉瓷茶臼敛口,弧腹,圈足。器外壁施白釉,施釉不及底,有积釉的现象,足部露胎呈白色。器内无釉、错刻斜线,便于研磨。宋代饮茶多用茶饼研磨成茶末,此类器物便是用于研磨茶末,配合杵使用。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5月5日。

来源:澎湃新W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