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给领导倒茶有什么讲究

找到约32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饮茶有什么基本礼仪

饮茶礼仪

摘要:茶礼有缘,古已有之。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从神农开始,距今至少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茶礼是中国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喝茶、倒茶、泡茶都是有礼可循的。不管是自己喝茶还是去拜访别人喝茶,都要遵循喝茶的基本礼仪。买购网小编分享喝茶的礼仪。

一、应该怎么喝茶

喝茶是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习惯也是待客的必须,喝茶称为品茗,讲究的是品尝,品茶不单是喝茶的味觉享受,也是喝茶最基本的礼仪。

俗话说,吃有吃相,睡有睡相,喝茶也是一样。无论客人、主人,饮茶时都应慢慢地小口地细心品尝,切忌大口大口地吞咽茶水,或者喝得咕噜咕噜直响。如此饮茶,不但暴露出饮茶者满脸蠢相,而且也会对旁人造成影响。

《红楼梦》里女尼妙玉说:“一杯为品,二杯既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明人许次料说:“一壶之差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

到了现代社会,如何喝茶更是成为了大家研究和注意的商务接待和公关不可忽视的重要礼仪环节。喝茶礼仪牵扯到一丝一缕的细节问题。一般来讲为解渴而喝茶那不需要注意太多礼节,但是上升到品茶或是在正式场合饮茶我们就要注意了。


二、喝茶的礼仪细节

喝茶座次礼仪

茶道讲究的是“主随客便”,但是从礼仪文化上讲,喝茶也就要遵循喝茶座次礼仪的原则。


面对主人或者泡茶的人,左手边的是“尊位”。尊位的顺序为:老年人、领导、女士。如果年龄相差不大,女士优先坐尊位。

从主人左手方向顺时针旋转,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边,不论怎样的茶桌,都应该遵循这个原则。

敬茶礼仪

敬茶应双手奉上,一般首杯茶要敬给桌上德高望重者。当宾主边谈边饮时,要及时添加茶水,体现对宾客的尊重。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能作“牛饮”姿态。

客人用拇指、食指捏起茶盅,观色嗅味,放于鼻唇之间细体味,入定出神,微合双眼,仰首深吸气,放神品论。

让茶礼仪

在以茶待客的过程中,为了表现对客人的尊重,主人要为客人不时的斟茶,续水,这种做法也是有寓意的,表示了“慢慢喝,慢慢叙”。

而我国古代讲究以茶待客不过三杯,第一杯叫敬客茶,第二杯叫续水茶,第三杯叫送客茶,所以不论是喝盖碗茶还是功夫茶,让茶应该尽量的随便自然。如果过一而再再而三的劝饮,就有暗示“应该要走了”之意。


三、喝茶礼仪注意

客人回礼

1、第一道礼仪:

所谓的第一道礼仪是在泡功夫茶中,主人冲泡了第一泡茶品,请客人品尝时,客人要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以示回礼。

比较正式的回礼应该是起身,男性抱拳女性合十,一躬,坐下,双手接过(或者双手捧起茶杯)先闻香,后慢慢缀茶一口,放下茶杯,口中称赞主人。

2、伸掌礼仪

伸掌礼仪是品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节,是主客双方都要使用的礼仪。伸掌是表示“请”与“谢谢”。

两人对坐时均伸右掌行礼对答。两人并坐时,右侧一方伸右掌行礼,左侧方伸左掌行礼。

伸掌姿势是将手斜伸在茶杯旁边,四指自然并拢,虎口稍分开,手掌略向内凹,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显得随便。


3、续茶礼仪

往高杯中续茶水时,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夹住高杯盖上的小圆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从桌上端下茶杯,脚一前一后,侧身把茶水倒入客人杯中,以体现举止的文雅。

四、喝茶中的礼仪禁忌

1.喝茶礼仪要求着装整洁大方,女性切忌浓妆艳抹,大胆暴露;男性也应避免乖张怪诞,如留长发、穿乞丐装等。除了仪表整洁外,还要求举止庄重得体,落落大方。

2.喝茶忌“一口闷”或者“亮杯底”的,喝茶的人和喝酒的人是有区别的。

3.喝茶严禁抽烟。实在忍不住了,也应该是喝了五泡之后,征询一下主人的意见,得到同意以后方可吞云吐雾的。才坐下就发烟的,视为失礼!

4.第一泡的第一口茶汤,千万不可当着主人的面吐了出来!这个,视为极大的失礼,甚至是一种挑衅的开始。

总结:

喝茶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华之一,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提升,喝茶已经成为人们提升品味,修养身心的主要方法之一。相信喝茶礼仪也将成为规范个人细节礼仪的重点。


END

编辑|刘娇

审核|张庆立

欧阳道坤:新时代贵州茶品牌发展的“问”与“答”

2月9日,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乡村振兴局等单位支持举办,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暨贵州茶品牌创新营销思享会在贵阳举行。

会上,中国茶业商学院执行副院长、中国茶企领袖俱乐部秘书长欧阳道坤围绕《新时代贵州茶品牌发展的“问”与“答”》作了精彩的主旨演讲。

现特将演讲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今天6位公用品牌代表和5位企业代表的发言,让我感觉到了大家充满着情怀和激情,尤其是上午凤冈的谢会长以及下午的龚总,我非常理解他们。

我问了一下凤冈的朋友,了解到谢会长是凤冈锌硒茶的开创者、推动者,大家对他非常有情感,我深受感动。

同时也听到、感受到大家的一种焦虑和一些困惑。

究竟怎么做?大家提了很多问题,我们现场的专家也做了一些点评和建议,都非常好,但还是得根据各自企业的实际情况去应用。专家说的不一定全对,或者说专家说的理论上是对的,但不一定适合你的企业。企业老板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要善于识别,知识满天飞,专家满街走,到底哪些建议真正适合你的企业?你要去识别,不能听到建议就回去调整,今天向东、明天向西,这样经营企业反而是危险的。

今天下午主要交流的几家企业,我去看过三家,只有黄红缨茶业和毛克翕茶业没有去过。上午六个公用品牌地区,我只有“正安”没去过,其他地方我都去过,希望有机会能去“正安”参观学习。

今天大家都在说品牌,每人都讲了15分钟,我想如果用15分钟还没说清楚,那就说明你这个品牌本身有问题。什么叫说清楚了?就是让听众听明白了,能够明确、能够记得住、能够印象深刻。

如果这15分钟,只说一下客套话,说一些表面文章,大家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不知道这个品牌是干什么的,那你怎么跟消费者说?消费者不可能给你15分钟,只会给5秒钟的机会,看能不能吸引到他,然后才有可能再听你说5分钟,这就到头了。这是我一个基本想法。

昨天上午参加理事会,在理事会上,我给大家做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分享,看到大家都充满激情、乐观、有干劲,我很感动、很开心。为什么呢?因为2022年是中国茶业非常困难的一年,刚才林总也讲到,去年八马想了很多办法才实现微增长,没有出现下滑,而大部分企业都出现了下滑。

2022年茶业的总体情况,我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大致是生产成本上升20%,市场销售下滑20%。这个情况有高有低,有很多企业下滑到撑不住了,退出了市场,也有很多企业上升了,比如说八马就没有下滑,而是上升了,龚总的正德号去年增幅还比较大。这是通过做一些调研后得出的全国总体情况,生产端的成本上升,市场端的销售下滑,处在中间的茶企、茶商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生产成本从短期看,一个是气候的原因,再一个是疫情的原因,使得我们采茶问题比较严重。比如说江浙地区的采茶工主要从河南来,疫情管控严格,河南的采茶工过不去或者因为出去以后成本很高就不愿意出去了。

从长期看,我们中国名优茶生产方式的成本要上涨是不可逆转的。上午凤冈谢会长讲到一个村里面有多少人,但是留在家里干农活没多少人,农村人口流失越来越严重,所以说短期上是因为气候、疫情的原因影响了成本,长期来看我们名优茶生产方式肯定是有问题的。

去年这么困难,我们不少头部品牌的产品还涨价了,竹叶青的爆款产品“论道”从2280元涨价到2580元,唐总跟我说,没办法,不涨就顶不住了。成本上升推动了茶叶零售价上涨。

市场销售什么会出现下滑呢?从短期来看,因为疫情防控,把消费压下去了,门店销售遇到了困难,比如龚总的十家店,前后闭店了接近两个月时间,还有电商的物流,很多物流发不出去,很多地方不接货。

从长期来看,是经济形势的严峻影响了我们的消费,茶叶是一个非刚需产品。经济增长可能会长期低于5%,10%的可能已经没有了,大家不要想着明年、后年突飞猛进又到10%了,短期没有这种可能,能到5%就已经不容易。还有一个是消费者大规模的换代,原先喝茶群体是以“50后”“60后”为主力,现在是“90后”“00”正在成为消费主力,传统的茶文化、喝茶方式、茶产品的特点还是不是他们所喜欢、所需要的呢?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茶企、茶商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大家把茶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做,一定要思考这些长期的问题。短期的问题还不要紧,因为疫情防控已经解决了,天气问题可能今年就风调雨顺了,但长期的问题我们要多关注、多思考,甚至提早应对。

现在说品牌的问题。品牌有三个非常核心的要素体系,第一个是产品体系。产品体系是最根本的,如果产品不能稳定,品质不过关,那谈什么品牌?昨天买的一盒茶和今天买的一盒茶,喝的味道都不一样,怎么能叫品牌?所以说产品很重要,产品和产品线,整个产品体系,这些是基础,把基础做好才能谈品牌。产品做不好,产品不成体系,包装不忍直视,还谈什么品牌?这样的品牌花钱做广告也是浪费,所以说产品是基础。

第二个是语言体系。刚才很多专家说到“茶企业说了15分钟,但我没听明白”。在中国是用汉字来表达我们的品牌,我们茶行业比较普遍的问题是,茶叶品牌不说人话,有时候假装自己很有文化,说一些文言文,或是大家听不懂的话,或是很高冷的话。在未来面对年轻消费者时,用一些大家能够听得懂的、带有轻娱乐性的语言,甚至可以用一些网络语言。我关注了很多头部品牌的官微,八马的官微做得就不错,有轻娱乐,转发量比较高,点赞量比较大,评论也比较多。我们有很多茶业品牌的官微,几乎是全0,没人转发、没人评论,没人点赞。

第三个是视觉体系。图片、色彩、视频、设计等都非常重要,这是审美的问题。中国产业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审美需要升级,我们不能“以老为美,以土为美”。什么叫以老为美?文言文、古文、书法设计,你的广告语、品牌名称等用的字体你自己都不认识,消费者又如何能懂?再一个以土为美,说我是山上的,我是少数民族的,我是边远地区的、原生态的,想表现“土”,结果弄成了“low”。历史、文化、生态、民族都可以用现代审美来进行表达,并不是越土越好,土也可以做得很好看,因此品牌视觉、广告画面、店面和包装等都要进行审美升级。

关于这三个系统,每个企业老板都应该对照一下自己企业的品牌,有没有相关的毛病,要自己提升。

关于贵州茶叶产业品牌类型,刚才大家说得比较多,中国茶业商学院专门对中国茶叶的品牌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贵州茶的品牌分为三个大的类型。一个叫区域公用品牌,比如我们上午说的六个品牌,就叫区域公用品牌。第二个叫B端品牌,为我们下游的企业做原料供应、做OEM、做ODM。第三个叫C端品牌,大家下午说的就是C端品牌,面向消费者的品牌。

为什么这么复杂?多彩贵州嘛,贵州省那么丰富多彩,要想一个品牌全部统一起来很难。去年我跟徐秘书长也讨论过,湖南也遇到这个问题了,贵州品牌能不能把它做成一个认证品牌?将符合贵州绿茶3个标准或4个标准的茶,给他一个认证标签。比如说家电有个三C认证,不管什么家电,你必须符合条件才能给标签,消费者购买时就放心了。我们住的宾馆有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它也是个认证,所以我们贵州绿茶有没有可能做成认证品牌?

上午讲的两个公用品牌也遇到了这个问题,比如说梵净山茶,凤冈锌硒茶,梵净山这个公用品牌的名称是有毛病的。我们的名优茶公用品牌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地名,一个是工艺。西湖龙井、信阳毛尖、安溪铁观音、黄山毛峰、都匀毛尖等,前面都是地名,后面都是工艺,梵净山茶是什么茶?凤冈锌硒茶,“富锌、富硒”要到什么含量才能称之为锌硒茶呢?梵净山茶,凤冈锌硒茶,理论上6大茶类都可以做,消费者无从认知,就不能叫区域公用品牌,应该叫认证品牌。

还有正安白茶,我非常同意林总说的,福鼎白茶它是工艺,是六大茶的工艺的分法。像安吉白茶这样取名是有问题的,要跟消费者解释半天安吉白茶、福鼎白茶不是同一类茶,好在安吉白茶做了四十年的时间,有很多人知道了。贵州搞的正安白茶,刚才我都听的有点迷糊,正安白茶是工艺白茶还是品种白茶?后来知道了是品种白茶,和安吉白茶一样。但是安吉白茶取的名字有问题,他们后来也知道了,但是没办法,搞的时间太久了没法改了,当时应该叫安吉白叶茶,我跟安吉的朋友说,也许这比安吉白茶要好。所以我们正安白茶这个名字是有问题的,能不能退回去,重新取个名字,退一步再起跑,也许跑得更快。

B端品牌,现在我们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干这件事情了,就是产业链定位,比如我就做供应链,为下游企业做OEM,甚至ODM都可以。但是我建议不一定都要去做终端品牌,我们贵州不是提出来要成为名优茶的加工中心吗?什么叫加工中心?就是OEM、ODM,我就供原料,供原料也可以做成品牌的呀!比如说电器行业的富士康,一般小企业去找他,他还不给你干,雷军创业小米的时候找富士康,富士康就不给他做。十几年前我在企业工作的时候,给吴裕泰供应信阳毛尖原料,我们是有话语权的,因为我们每年提供几百万合格的稳定的原料,他在其他企业找不到这样的供应能力。

贵州这个地方,可以通过像贵天下这样的企业,或者是政府引导来投资做贵州的原料交易所、交易平台,规范原料茶的交易,降低交易成本。让外地企业到贵州来采购原料,不用像现在这样一家一家地去找企业、考察企业,我们当地的生产型企业也不用一家一家地去找客户,双方都找得很痛苦。从未来看肯定要这么干,印度和日本也是这么干的,交易很安全,效率很高。我们有可能的话,就去做平台品牌。

C端品牌分几个类型,我们商学院对此有专门研究,中国茶业C端品牌分为4个类型,应该说逃不脱这4个类型,这个内容我在贵州的一个研讨班上我讲过,一个叫渠道品牌。比如天福,大家可能知道的,北京的吴裕泰、张一元,现在我们龚总的正德号,八马,通俗来讲就是卖茶的,渠道品牌非常重要,因为中国茶叶每一个产品的品牌都不强,就需要一个强大的渠道品牌。比如我们到超市买东西,大的连锁超市、国际性大超市,它就是个品牌。我进到超市里面那么多的产品,可以闭上眼睛买,为什么?因为我相信这个店是靠谱的。渠道品牌对中国茶业非常重要,如果说中国茶业未来有重大的机会应该就在渠道品牌。八马这个品牌就是,以前八马是个垂直品牌,单一做铁观音的,后来向渠道品牌转型。我个人认为还不够彻底,不够坚决,不够明确,有点依依不舍。我和王总也聊过这个话题,比如他用的广告语“认准这匹马,好茶买八马”指的就是渠道品牌。

横向品牌指的是跨茶类的。比如说大家比较熟悉的小罐茶,小罐茶就是个产品的横向品牌,全国茶他都在做,虽然跨茶类,但它是个产品品牌,不是渠道品牌。我们企业也可以干这个事情,把贵州的各种茶,像湄潭栗香茶业的大地标产品,就是把贵州的几种名优茶集在一起,横向做。

垂直品牌就是做单一茶的,比如毛总的企业可以就做银球茶,做垂直品牌。

庄园品牌,刚才发言的黄红缨茶业,虽然没去过,但听很多人讲过,我认为你这个品牌可以明确定位成庄园品牌。这样逻辑就顺了,下午听了一下,黄总企业应该做个四个茶类,只有用庄园品牌的逻辑可以把它弄顺,要不然品牌逻辑不通。我们找机会去看看了再讨论,没亲眼去看,不能胡说八道。

我们商学院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中国茶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来看,中国茶叶的C端品牌只有这四种,没有第五种,不接受反驳。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见,我们私聊讨论。我们每个老板都要想想自己是什么品牌?每个品牌的逻辑不一样,产品线、产品结构都不一样,品牌价值也不一样,营销方法也不同。

贵州茶发展了二十多年,我们要回到原点想一想贵州茶的特质究竟是什么,去年贵天下的龙总也跟我聊过这个事情,因为他原来不做茶,他的朋友圈很多人也不做茶,别人问他贵州茶究竟有什么特点?他只好把“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口号背下来,消费者听了还是懵的。这不是茶的特点,而是气候特点,是地域特点。那产品到底有什么特点?昨天会议上也在讨论这句话,最终这个产品呈现给消费者的是什么特点?它的特质是什么?别人有的不要说,只说我们贵州有的别人却没有的东西,看我们能不能找出这样的特点来。

有时候我们交流贵州茶,却找不出贵州茶的特质,说了半天消费者听不明白或消费者认为这不是你的特质。

找不到特色,产品开发出来不知道怎么说,品牌也不知道怎么说。昨天晚上和徐谦会长聊到,应该把主要领导办个小班,先让他们搞清楚、想明白,因为他们掌握着资源,引导着这个产业发展方向。

关于产品,贵州茶要认真思考,要把贵州茶的特色搞清楚,它跟茶叶产品的最底层密切相关,任何产品不管叫什么名字,不管什么颜色,用什么盒子装,消费者最终喝的是茶,最底层的始终是茶叶的特质,什么香气、什么口味。

往上走一层,是内包装方式。内包装方式很重要,有大桶装、大袋装、小袋装、银球状、饼以及砖等方式。如果是一块砖,消费者喝需要刀撬,像银球状的就很好玩,我回去泡过,一个一杯,不用勺子挖,也不用手抓,很雅观,也有标准,不会倒多了或倒少了。内包装方式跟冲泡方式紧密相关,用手抓是不靠谱、不雅观、不卫生的,也显得不高端,建议做品牌的企业,认真地去解决内包装方式这个问题。

再往上面走,才是外包装形式,是长的、方的、圆的、木的、铁的、铜的、竹子的、纸的、裱糊的还是卡纸的,装什么,这是外包装形式。最高层面的是要有品牌表达。产品本身就是媒体,产品包装设计得好,放在店里、消费者买来送朋友,或者消费者在办公室打开喝,自然而然就是媒体。有一次我在机场看见一个电子屏广告,看了半天不知道在讲什么茶,说什么品牌?外包装形式是我们品牌的调性,品牌的语言系统,品牌的视觉系统都可以在这上面表达出来,所以产品本身就是媒体。

这四个层次,很多企业就停留在了品牌表达和外包装形式两个层次,找人设计一个logo,想一句广告词,换个颜色,然后换个包装,底下的两层却没变。我认为大家要高度重视到茶叶之茶,这非常重要,产品究竟是什么香气、什么口味、什么外形以及什么颜色等,往上走才是讲究包装的问题。

关于广告语,刚才专家们点评了很多。每一个品牌想广告词都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主意,甚至拿钱买,买来的也还不满意。

我们广告语大致分为四个类型,没有哪个对哪个错,也没有哪个好哪个坏,具体看企业这么选、怎么用。

第一个类型是产品价值。比如说小罐茶的“小罐茶大师做”虽然饱受争议,但他说的就是产品,比如我们说茶园是原生态,产品是古法制作,这都是产品价值,也可以看其他行业,农夫山泉的“农夫山泉有点甜”,也说的是产品价值,也没毛病。要说得准、说得好,把价值抓出来,这个通俗易懂的价值就是消费者感兴趣的。

第二个类型是场景号召。像八马的广告用的“认准这匹马,好茶买八马”就是场景号召。“怕上火 喝王老吉”的广告你们还有印象吗?电视广告里吃火锅,吃得满头大汗的,这就是王老吉的场景号召。小罐茶的年迹品牌,杜总跟我说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年迹茶,做时间的朋友”,挺好,但好像还不够劲。后来他们几个人在办公室头脑风暴,想出了“老朋友,喝年迹”这句话,这就是场景号召,老朋友见面就喝年迹茶。

第三个类型是美好事物。我们茶用得最多了,喝这个茶享健康人生,喝这个茶品味人生,就是美好事物的联想,“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同样是美好事物的联想。如果你能想到一个好词,把产品、品牌跟一个美好事物联系上,就是很好的广告语方案。

第四个类型是价值主张。做品牌一定要有价值主张,比如贵天下,广告词叫“献给生命中的贵人”,其实这就是个价值主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生命中的贵人有感恩之心,用行动去致谢生命中的贵人。

广告语大约是这四种类型,没有哪个对哪个错、哪个好哪个坏,都可以用,看是否适合产品的特点和品牌的定位,还有品牌的发展阶段,如果想不到好的广告语,就找人帮你想,找专业机构帮你想。

赖晓东、娄向鹏都说到了多和少、变与不变这个问题,什么叫多和少?做企业的老板们都会发现,一个广告画面恨不得说很多话,觉得每一句话都很重要,大字小字、上下左右到处都写满。实际上恰恰相反,我们一定要找一个东西出来,只要一句话,把你认为最重要的和消费者最感兴趣的东西提出来。你会发现品牌广告上面的内容越多,这个品牌越小,品牌广告内容少的一定是大品牌,因为他说一句话就够了。

再一个变与不变。有的企业做品牌,今年一个广告词,明年一个广告词,老在变,本来就没什么钱,还让人记不住。要做品牌,能不能把一句话长时间地说,天天说、人人说,消费者不就有点印象了吗?本来就没什么钱,没多少能力投放广告,结果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那等于没说。做品牌的朋友需要特别注意这些。

再一个区域、受众、媒体、节奏的控制,比如说我们有些品牌就是区域品牌,你跑到区域外打广告,就是扔钱。在哪个地方做广告,哪个地方做传播,选什么媒体,主要传播给哪些人,要将区域、受众、媒体进行组合,还要控制节奏。比如说做绿茶的朋友,过完春节广告就应该出来,提前一个月的时间把大家调动起来,新茶上市了就会形成销售。

很多做茶的老板,有一个特点——志向远大,我要做全球怎么样的,做中国怎么样的,于是到处打广告,这是不行的,做商业还是要老老实实做,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比如说我们的产品想进入山东市场,山东1亿人口,你不可能山东全面铺开,这也做不到,先做济南市场行不行?在济南将产品定位卖给哪些人,选什么样的媒体去做,什么时间点去做,以及节奏问题,精心去设计,用有限的钱产生尽量好的效果。

广告其实分两种,一个叫品牌形象广告,比如黄红缨这样的品牌,有一个形象广告,就长期宣传,我就不指望他卖货,让别人知道我就行了。另外一个是品牌促销广告,春茶上市、中秋节、春节、公司10周年庆祝等,春茶上市搞一个春茶的活动,中秋节搞中秋节的活动,春节搞春节的活动等等,形成时间节点的促销,但是注意我们的品牌形象广告是不能变的。

区域公用品牌它不是空的,很多做品牌的朋友比较强调形象和广告词,这当然很重要,但是区域公用品牌的成功绝不是这么简单的,这是个系统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区域茶产业的问题。刚才娄总说要设计logo,这个我有不同的观点,logo的本质作用是让消费者认识并记住,用汉字组成一个logo也可以,不是非要设一个标识,设计个标识消费者也不一定记得住,用自己的名字,比如黄红缨三个字就是个logo,贵州绿茶四个字也行,不一定非要设一个标识,还不如四个字简单直白。

区域茶产业是什么呢?要有特定的区域、特定的工艺,特定的规范与标准以及茶产品特征,才能够形成区域茶产业的公用品牌。比如贵州绿茶为什么难以成为公用品牌?贵州是多彩的,东南西北本身就很复杂,你想用一个品牌统一起来是很难的,工艺没法统一,标准没法统一,规范没法统一,出来的产品特征也是不统一的,很多省干这个事情都没能成功。

还有一个就是所有权和使用权,今天上午讲有的地方开始管理区域公用品牌,不能什么人都用,要有标准、有准入条件、有监管、有处罚、有退出机制,把这管理好。什么叫特定?就是独有的,通过独有的茶产品风味特征呈现给消费者,要不然就没有特征。我们有些茶为什么能卖到全国各地?有消费者一看、一喝、一闻就知道,比如说岩茶,一喝这个味就是武夷山的茶,比如西湖龙井,扁扁的、黄黄的、有豆香的,就是典型特征。那我们都匀毛尖有什么特征?你一定要找出特征来,和信阳毛尖有什么差别?我一个行业内的人都喝不出来,消费者就更喝不出来了。

什么叫独有?第一是有没有独有的风味特征?第二是风味特征的辨识度高不高?一看一喝就能知道,第三是消费者喜不喜欢,这是决定性的,爱的人多不多,爱得深不深?有的人喝岩茶会上瘾,喝普洱茶上瘾,喝铁观音上瘾,喝龙井上瘾,爱得很深。

我们每一个区域茶产业,包括企业品牌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这个风味特征辨识度高不高,消费者能不能喝得出来,能不能让更多人喜欢,并且一旦喜欢上就离不开了,还和身边的朋友们推荐,这些做好了,那一定能成。

还有区域内单品类茶的1+N,茶产业单品类的1+N是什么意思?原先我们一个区域只制作一种茶,大概有十来年的时间开始在一个区域搞多样化,就是在单品种茶上面又加N个茶类,1就是有规模的标准化的,比如说都匀毛尖,都匀毛尖一定有一个产品线,能够做出规模并且很标准,同时需要N个个性化的都匀毛尖。举个例子,比如普洱茶里面,有几个大品牌的产品都是标准化、规模化的,但是也有很多丰富多彩的东西在一块形成一个产品生态,来供消费者选择。比如普通喝茶的人,就选大品牌标准化产品,比较简单靠谱;有特殊爱好的,追求个性的,要易武、要老班章、要古树,就让消费者选择。所以大的是标准化的一个产品线。还有N个个性化的产品线围着它,把这个区域公用品牌撑起来,这就是单品类的1+N。

中国茶大家说得比较多,我认为如果不在一个框架下思考问题很容易发生争论、抬杠、互相怼起来。中国茶我们把它分为三层,为高、中、低,可以用三句话对应起来,琴棋书画诗酒茶,典型的文化茶;平常说的烟酒茶,有很强的社交属性,把它称之为社交茶;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称为生活茶。

你的品牌究竟是做哪个茶?品牌不同的定位,做品牌的方式就不一样。用做生活茶的方式做文化茶行不通,用做文化茶的方式做生活茶也行不通,所以大家容易抬杠,互相怼。文化茶,我们就按照文化茶去做,其他茶就先不讨论,就要把文化茶说明白,产品怎么构建,品牌怎么建设,价值点怎么挖掘,怎么传播,广告语怎么设计。什么都想干,估计什么都干不好。

这个“1”指的是一个具有风味特征的标准化、规模化的产品线,以中低为主,可能还有一些高端的。N个典型风味的个性化小规模产品线,以中高为主,也可以做一点便宜的生活茶。

不知道我表述清楚了没有,做茶的同学们大约理解这个意思,这个非常重要。我们有很多品牌、产区是没有搞明白的,就东南西北乱弄,我们做企业的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

一个区域内出现多品类,在贵州就很明显了,十几年前一个区就制作一种茶,后来搞多元化,为了提高茶园的效率,让农民的干活时间长点,收入高点,企业的经营产品多一点,发展成了多品类。

那么多品类和我们当地的主品类有什么关系?我们也通过1+N来看。都匀毛尖就是1,可能做都匀红茶,都匀白茶,还有黑茶都可以做,这些就是N。但是要把1做好,N才能做得好。1都没做好,上来就搞一堆乱七八糟的,肯定有问题。

中国产业的金字塔理论,我写的一本书中专门把它作为一个思考问题、讨论问题的框架,要不然我们永远讨论不清。我们朋友喝茶聊天,只要超过5个人肯定吵架,为什么?说的话都不一样,你说文化茶,他说社交茶,我说生活茶,肯定搞不到一块。如果统一,我们今天说文化茶怎么做,明天晚上约另外两个人说社交茶怎么做,后天约三个人说生活茶怎么做,就可以说得清。

一个主品类是都匀毛尖,高中低都要做主品类,再有N个辅助品类。在都匀做毛尖,要做个很高端的红茶是不靠谱的,中低端的是可以的。每一个产区区域内一定要有一个主力的品类,再加上N个辅助品类,看产品线怎么安排。

最后来说区域公用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分为四层,一个叫产业基础,你得有基本的产业基础,基本规模。第二个得有产品能力,产品要能把它做得出来,做得比较稳定,把它的典型特征表现出来。比如贵州就有这个问题,有很多地方以前不做茶也不种茶,很多人都不懂,不像有的地方,祖祖辈辈种茶,小孩子们从小就耳濡目染。第三个就是产品品牌,要呈现出产品品牌,最后才能够形成公用品牌。没有这三个,一上来就说公用品牌是不靠谱的。这就是区域公用品牌的方法论。

但每个地方应用方式不一样,一个区域公用品牌,N个企业产品,这需要一堆人做,一个人是做不起来的。需要很多人和企业来做,最好是有几个龙头企业在前面领着,后面再跟着很多小企业,这样才能撑得起公用品牌。

如果没有产品品牌的支撑,这叫区域公用品牌空心化,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问题,比如刚才说1+N,我们1这个标准能不能做出来,同时具备多样性的能力。比如我做龙头老大,我一定做标准化,做出1来。另外一些创业者如果是小打小闹,就别做1了,做小个性茶跟在后面玩,有钱挣,生活过得不错就行了,要做1的人一定是要想办法做大,往前跑,做出规模。

再说到产业基础,贵州的产业基础很厉害了,一个县二三十亩的种植面积,种植规模比较大,自然生态环境比较好,但是茶园结构和生产模式这方面的问题很严重。有很多高山上东一块西一块的,还有很陡的坡,这以后的成本会越来越高,没法干了就要撂荒弃采,因为采下来的成本比卖得还贵,就没法采、没法干了。所以我们茶园结构和生产模式都需要注意,未来可能会出现专门为茶园进行第三方服务的公司,像河南、河北收割小麦的联合收割机,就专门有公司干这个活的,到你家收割多大面积收多少钱,农户不用买机器、不用培养操作工,也不用维护机器。茶园管理未来一定要走这个路子,第三方服务公司给你防虫治虫,你就不用操这个心了,他来告诉你什么虫来了,该怎么对付,除草、采茶都会由三方公司来服务。如果要一个茶老板懂防虫治虫,还有懂抗旱、防冻,还要去找采茶工,慢慢地你就搞不了,其他的农产业都在分工了,相信中国茶叶未来也一定会这样做。

安徽农业大学茶学院的原院长在六安的一个县里挂职做副县长时就做过实验,效果还不错。组织第三方给你做服务,你不要考虑那些专业问题了,施什么肥,第三方给你检测,再把肥料配给你,怎么防虫治虫,第三方告诉你,甚至帮你干,你就不用管了。

大家为了中国茶的发展,为了贵州茶的发展,能够在百忙之中坐在一起,花两天时间一起探讨,我深受感动。今天我就分享到这里,送句话给朋友们,让我们相约同行,希望大家越来越好,谢谢大家。

来源:贵州茶香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叶纯对话一任天真李桂荣:找对人喝对茶,以匠心建立普洱茶品位标准

  ·编者按

  12月10日晚19:30至21:00,东莞广播电台FM104《城市的声音》栏目对一任天真品牌创始人李桂荣先生、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梁海潜先生、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秘书长杨锋先生以及资深茶友黄晓彬先生这几位茶行业特邀嘉宾进行了专访,以下是访谈内容回顾。

  采访者:叶纯(东莞电台著名主持人)

  受访者:李桂荣(一任天真品牌创始人)、梁海潜(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杨锋(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黄晓彬(资深茶友)

  在东莞茶文化促进会的领导们看来,一任天真创始人李桂荣是一位极为低调的东莞本地茶人,本人不善表达,却非常“任性”与稳当。早些年,在珠三角的高端酒圈、雪茄圈中,便听闻李桂荣是个为人熟知的品位行家,却不知其在高端茶圈里也是凤毛麟角的角色。一次深圳茶博会上的相遇,李桂荣便与东莞茶文化促进会结了缘,后来也成为会里最年轻的会长单位之一。

  资深茶友黄晓彬是个不折不扣的潮汕人,从小便跟随家族喝茶,喝着闻名天下的“潮汕工夫茶”长大,对中国茶的理解与品味,仿佛与生俱来。他一直被李桂荣从一而终、不折不扣的不似商人更似匠人的制茶精神与高尚情怀所吸引,对一任天真的好茶更是喜爱成痴,他为一众与他一般,能够喝到真正好茶的茶友们感到非常幸运。

  因爱而痴?一任天真的制茶之路

  采访伊始,李桂荣向大家讲述了他的做茶之路。从一名喜欢喝茶的茶小白,到一名亲自去大山源头去找好茶喝的茶痴,甘愿当资深茶人的司机,常常开车上山在各大茶山东奔西跑,说因爱茶痴,因爱而挑,一点都不为过。

  喜欢喝茶,也喜欢习茶。平时看各种茶书,了解当前的产业的市场、茶叶生产的状态,以及学习如何做一款好茶,如何了解一款好茶的方法。有的时候,还会边泡茶边对照茶书审评。到了一定程度,感觉手中的茶再也无法满足自己了,决定去找更高端的茶叶,去了解普洱茶极致的滋味口感到底是如何?于是,李桂荣便跑到了云南茶山,跟随资深茶人,开启了漫长的实地习茶之路。

  不断地开着车到每个山头每个片区去寻找我们的原料,找寻生态环境更好的原料。然后记录起来,等到某天想用或者来年要出品某款茶时,便可以直接找到这个地方,再根据当地当年的制茶工艺水平如何一起综合考量后,才决定采购此地的茶叶原料。

  在亲自学习、实践近乎十年以后,方创立属于自己的茶叶品牌“一任天真”。

  回忆起与李桂荣在深圳茶博会相识的经历,杨锋觉得很有意思。“在茶博会看到这个品牌名字时,觉得老板挺任性,当时我完全不知道他是东莞人。就看到他就坐在那冲茶,很安静。但喝了那款茶以后,我觉得有点惊喜。”

  之后,两人是你问一句,我才答一句,不问的时候,李桂荣始终保持安静的姿态。直到杨锋开始问他关于茶叶的专业问题。“茶的工艺、香气,他答得很专业,能够循着你的思路走,并且能把他自己的一些好的东西都给你翻出来。我发觉这个人对茶叶是很有情怀的,当时他晒得很黑,我以为是云南人,他的企业是云南企业。毕竟当时,他的专业度,在深圳、云南专业的圈子里,知名度比较高。反而在东莞这个地方,知道的人少。”

  你问我答

  极致口感?一任天真的选料秘密

  叶纯:

  关于普洱茶的什么问题,曾经让你觉得迷惘过?可能这一派是这种说法,另外那一派是那种说法的,是否有什么问题,曾经让你纠结过?

  李桂荣:

  其实就是什么样的工艺得出怎样的茶。类似茶叶滋味这个问题,到源头去了解,会发现其实每个产区对工艺的看法都有些不同。到目前为止,个人还是觉得在西双版纳整个产区农户之间的供应是比较稳定的。

  至于其它产区,如果一任天真需要该地的茶叶原料,我一定要先给出我的标准——让农户先把第一年采摘的原料以我的标准做出来样茶,我品饮过后觉得口感可以,并且农户能够理解我的理念、能够理解一任天真的工艺,便可以开放合作。如果样茶做的不符合我要求,或者农户无法理解解我,我们就会找下一家。

  叶纯:

  你们给农户的指导是已经有非常具体的工艺的标准?比方说茶叶要堆多长时间,是说你给他一个感觉的标准,比如要甜一点的茶,还是怎么样的?

  李桂荣:

  标准是指普洱茶后续转化的标准,并不是符合当下品茗的标准。有些普洱茶绿茶化的做法,能把茶的涩、苦都会隐得很深甚至将香气提得很美,很适合当下品饮。但是这类茶的香气是无法传续的,可能两三年后,香气就会慢慢弱化,甚至没有。无论是刻意绿茶化,或者是历史遗留的工艺习惯问题所致,但古树茶的韵是永远无法复刻的。你可以调它的香气,调的它涩味、苦味,但无法调它的韵。所谓的韵,是指你品完这个茶之后,回来的东西——余味悠长。

  反过来说,由于某些原因,传统的绿茶化工艺依然存在。作为一个收购毛料或者一个商家去采购那边的原料时,如果你对原料或者工艺不懂,或者你觉得如此工艺制成的茶才是好茶,多半就会收了那些料子,制成的茶,有待考究。普洱茶其实是个向后看的茶,很多茶是不涩不苦,并不是说让人为去造出来的。当然古树看的也是片区,比如说我们讲的五六大茶山,我们江北的一个茶区,它其实整个产区的茶,偏向于柔和,不苦不涩。

  潜龙勿用?一任天真——普洱茶界优秀潜力股

  叶纯:

  你跟李桂荣是好朋友,你平常那么爱喝茶,在你心目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爱茶爱到何种程度?

  黄晓彬:

  我觉得那种他是一个匠人,不是一个商人,对于我们这种茶友来讲,有这样的茶人,其实对我们是很幸运的。因为现在对很多喝茶的人来说,茶很多,但是真正的好茶很少;喜欢茶的人很多,但是懂茶的人又少;卖茶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凭着良心在卖茶的人很少。我觉得李桂荣在茶界里是一个做到“极端”的人,他会追求他所追求的。即立足他的品牌名字,一任天真里面的“真”字,他追求一种小众的大智慧。

  刚开始我就跟他说,你这个茶做的这么好,是不是要推广一下?毕竟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好多东西也还要出来宣传。但是我觉得他有一种情怀,他希望有一个长时间的积累,我觉得他现在应该是在处在潜龙勿用的阶段,他是在等待见龙在野的时候。

  叶纯:

  对于李桂荣说的——要等到产品多储存几年,让一个小白喝到他的茶都觉得好的时候,才去大力去推他的品牌,梁会长怎么看?

  梁海潜:

  我在东莞茶界认识这么多人,感觉一任天真的李桂荣非常的细致,是一个潜力股。刚才黄先生讲的,正经、认真地去做茶这么多年坚持下来了,他是其中几个之一。我个人观察了他好些年了,他是最有潜力成为我们东莞本土出的大师。虽然他比较谦虚,但他其实有挺多故事的,只不过一直都在专心做茶,也不是很擅长表达。单纯这样面对面与他聊,他话不多。但是到了茶台上,话就多了,人变了,气场也不一样了。

  这么多年接触下来,我确实也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他是一个很认真、很用心地做一款好茶的人!他做的很多茶我都喝过,也深深得到我们圈内人士的认同,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很多人都说我们东莞不产茶,其实他们不知道我们东莞有一批人已经立足在云南,用心地在做茶,我认为李桂荣是我们这批人当中最优秀的代表。

  找对人喝对茶!建立正确的好茶品饮标准

  叶纯:

  喝茶这个事,其实还是要跟对人是吧?要喝到好茶,要建立起一个对于茶的正确的标准,路不要走歪了,否则再转回来就有点不太容易,对吧?

  杨锋:

  我第一次去到李桂荣办公室,看他泡茶,他的每款茶都很讲究,做事情很有条不紊。之后我拿来自己的好茶来让他泡,结果他只冲了一泡,俩人各喝了一杯后,他就将茶壶盖起来了,接着开始泡他自己的茶。当时他没说什么,但我心里明白他对我的茶已经给出了评价。而喝了他的茶之后,我感觉他的茶好像比我的要好喝。我认为他可能从一开始接触普洱茶,就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我可能是走在一条比较曲折的路上……

  他现在所做的事业,他认真对待茶这个事情——对我们茶友是一种福气。因为他会带领我们去验证哪些是好的普洱茶该有的口感,他会告诉我们怎么样的苦才是好的苦,怎么样的甜,怎么样的醇厚感才是好的……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叶纯:

  我们之前讲茶的韵,韵能顺着喉咙下得去,直达到丹田,之后喉咙有干甜干润的感觉,这种茶肯定是优秀的产品,但这种好茶也很贵吧?

  李桂荣:

  不单是好茶了,是很好!但倒不一定贵,就看人专不专业。还是那句话,有没有找对这个真的很重要。拼配的茶不一定很贵,反而有时候纯料茶贵。这是因为拼配茶在保留保持一定的品质基础上,能把量做出来,把成本控制好,可以让大家喝到更多更优质的茶品。

  好的拼配茶,可以保存下来,让你持续地品饮到极佳口感。纯料茶的话,它从开始就很好喝,它的品饮期即适饮期,不要求流传10年、20年后才去品饮。我觉得古树纯料茶做好了,两三年后或者隔一年后就可以开始喝了。

  真正懂茶的人做出来的一款好的纯料茶,对整体肠胃是没有太大的刺激作用的。拿我自己来讲,我长期喝新茶喝了10年,很多人都认为我的肠胃是“铜皮铁骨”,其实不然,是我会选茶喝。喝着感觉不好的茶我不会继续喝进去,好的茶我会接着喝。当你懂了茶之后,你会自然而然知道什么才能喝,什么不能喝——你自己口腔会告诉你。

  访谈最后,由梁会长做总结,他表示:想喝到正路的茶,躲开茶坑,一定要找对组织找对人。我们东莞茶促会这么多年还是以引领大家走正道,找对好茶,喝好茶为宗旨的。一任天真的茶在国内还有比较高端的圈子都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所以我到很多地方,也很欣慰地告诉别人我们东莞也有像一任天真这样的品牌,能把好茶做出来!李桂荣是我们东莞茶人里爱茶、沏茶,走正道的一个代表。

  12月31号-4号,大家可以直接来东莞茶博会刷脸、刷电台节目名字,好茶立即奉上,让您建立起品茶的高标准!

找到约32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