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东白春芽特级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雅安蒙顶甘露,中国历史名茶

  雅安,地处神秘的北纬30度地球金腰带上,被誉为“天府之肺,熊猫故乡”,是一座最滋润的城市,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境内蒙顶山是世界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多云、多雨、多雾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了鼎鼎有名的蒙顶山茶,以其娟秀的外形、精湛的制艺、独特的品质、悠久的历史、灿烂的茶文化而蜚声中外,载誉史册。

  蒙顶山茶历史上称蒙山茶、蒙顶茶,因产于蒙顶山而得名,拥有有文字记载2000多年的人工栽培史和1169年的贡茶史,具有“形美、香高、味爽”的品质特点。主要有蒙顶甘露、蒙顶石花、蒙顶黄芽、玉叶长春、万春银叶等历史名茶,其中蒙顶甘露是最具代表的一款历史文化名茶,也是中国卷曲形名优绿茶的杰出代表、中国最早出现的卷曲(揉捻)形绿茶,还是中国十大名茶,被誉为“人间甘露”,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

  一、“甘露”的内涵

  (一)“甘露”的最早出处

  “甘露”一词最早出自《老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意指甜美的露水。古人认为甘露降,是太平瑞征。

  (二)“甘露”的涵义

  在百度上搜索,就知道甘露有三种解释:

  一是甘美、甘甜的露。《汉书·宣帝纪》:“乃者凤皇集 泰山、陈留,甘露降未央宫 ……获蒙嘉瑞,赐兹祉福,夙夜兢兢,靡有骄色。”宋代梅尧臣《和永叔桐花》:“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水一·甘露》﹝释名﹞引《瑞应图》:“甘露,美露也。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其凝如脂,其甘如饴,故有甘、膏、酒、浆之名。” 这些著述对甘露均有极深的赞誉。

  二是指甘蕉花苞中的甜味汁液。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甘蕉》:“甘蕉,生岭北者开花,花苞有露,极甘,通呼甘露。”此文中的甘露与上述著述中的甘露几乎近似。

  三是佛教语。梵语的意译,喻佛法、涅槃等。《法华经·药草喻品》:“为大众说甘露浄法。”南朝梁沉约 《和王卫军解讲》:“甘露为谁演,得一标道心。”南朝梁萧统《东斋听讲》诗:“既参甘露旨,方欲书缙绅。”由此可见,佛教以甘露喻佛法之法味,融物质与精神于不二。

  二、蒙顶甘露作为茶名的历史渊源

  “甘露”作为茶名,最早见于南宋地理总志《方舆胜览》蒙山条:“在严道南十里有五顶,前一峰最高,曰上清峰,产甘露茶。常有瑞云及现相影现。” 这是甘露作为茶名最早的时间,距今近900年。

  《方舆胜览》是祝穆编撰的地理类书籍,成书于南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全书共七十卷,主要记载南宋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及其辖下的浙西路、浙东路、江东路、江西路等十七路所属的府州等地的郡名、风俗、形胜、土产、山川、学馆、亭台、楼阁、轩榭、古迹、名官、人物、题咏等,内容十分丰富全面,对于了解南宋时期江南各地的经济、文化、风俗、民情、山川、土产等大有裨益。  

  明世宗嘉靖20年(1541年)编修的《四川总志》、《雅安府志》有“上清峰产甘露”之记载,与《方舆胜览》一脉相承。但此时的“甘露”非彼时的甘露。众所周知,从唐代到明朝以前,全国各地进贡茶叶都制成大小不同的团状,即所谓龙团凤饼。明朝初期因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废团茶,兴散茶”和纪念“甘露祖师”吴理真的缘故,甘露茶越加兴盛。自此,蒙顶山茶贡品改为散茶,品名有甘露、黄芽、石花、雀舌、芽白等 ,其中甘露名列第一。后来, 上清峰“皇茶园”的七株“仙茶”被钦定为正贡茶,“每茶时叶生,智矩寺僧报,有司往视,籍记叶之多少采制……贡京师仅一钱有奇 ”。初时散茶以蒸青制法为主,但出现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等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当时,上清峰所产“甘露”茶,经150年时间积淀,集历代制茶之大成,采用炒青制法,按“半炒烘,形卷曲”的工艺要求,精工细作,色、香、味、形并重,因而后来居上,品质最佳。“医圣”李时珍在其撰写的《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二卷·茶叶”中这样评价蒙顶山茶:“真茶性冷,唯雅州蒙山出者温而主疾”,道出了蒙顶山茶的茶性是温性茶,这与蒙顶甘露为代表的蒙顶山茶独特的加工工艺有着极大的关系。

  黄龙德在其撰写的《茶说》中这样描述蒙顶甘露制作工艺:“先将釜烧热,每芽四两,做一次下釜,炒去青气。以手急拨不停,睹其将熟,就釜内轻手揉卷,取起铺于箕上,用扇扇冷。俟炒至十余釜,总复炒之。旋炒旋冷,如此五次。其茶碧绿,形如蚕钩,斯成佳品”,这与现代的三炒、三揉、三烘如出一辙,从而使甘露成卷曲形。历史上要求甘露具有“十分调雪粉,一啜咽云津”,“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的香味品质。可见,蒙顶甘露的茶汤清冽回甘,犹似甘露。

  据考证,蒙顶甘露实际上是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创制的蒙顶山名茶“万春银叶”和宣和四年(1122年)创制的“玉叶长春”两种贡茶炒制经验的基础上研制成的,质量超过唐、宋时期的“石花”。清代,“仙茶”正式归皇室祭祀专用,蒙顶甘露享有“解渴咽仙茶,涤烦沃甘露”(详见黄云鹄《蒙顶留题》)之“仙茶”美誉。

  (一)名字与甘露年号有关

  蒙顶山人工植茶历史有两千余年,通过现存有关茶叶记载的最早资料王褒《僮约》和吴理真在蒙顶山种植茶树的史实可以证明,蒙顶山是人类有文字记载茶树种植驯化最早的地方(详见陈椽《茶业通史》),时间在西汉甘露年间,正是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前48年)执政期间,也是他最早设立“甘露”年号。据考证,“甘露”是中国古代重复使用年号较多的一个词。三国魏高贵乡公曹髦、三国吴乌程侯孙皓在、十六国时期前秦宣昭帝苻坚、南北朝高昌君主麴光等人在位期间均使用过“甘露”年号。植茶始祖吴理真也正是在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前50年)在蒙顶山驯化七株野生茶树开启人工种茶先河。刘询本名刘病已,是汉武帝的曾孙、西汉第十位皇帝,在位期间先后使用过多个年号,其中“甘露”是第6个,前后共四年。

  (二)名字与佛教有关

  甘露是和佛教医药学息息相关的物品。甘露的梵文是“amrita”,具有“长生”或“不死”之意。甘露作为茶名,具有浓郁的佛教色彩。佛教兴盛以后,甘露一词常为其所用。蒙顶山茶称甘露,与宋代蒙顶山佛教兴盛密切相关。  

  蒙顶甘露原料

  许多古代名茶,最初都是在寺院种植、采摘并加工的,所以在中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两汉之际,当时茶祖吴理真在蒙顶山最早人工种植茶树。历史上,蒙顶山贡茶皆为蒙顶山僧人所制作,据《名山县志》记载:蒙顶贡茶全由山上佛教寺院管理,所需费用由县衙门行文,各寺院摊付,违者法办。各寺院及寺僧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行其是。如:千佛寺分工管理茶树,司职和尚称薅茶僧;天盖寺分工守护茶树,司职和尚称看茶僧;静居庵(院)分工采茶,司职和尚称摘茶僧;智矩寺分工制茶,司职和尚称制茶僧。贡茶的采制、包装、运送均极为庄重,须按贡茶礼仪进行。每年茶树春芽始发,看茶僧即上报,司职人员前往茶园视看并籍记茶叶数量。名山县官于吉日着官服、率僚属及全县72寺院僧人,上山焚香礼拜仙茶后,司职人员领摘茶僧12人入茶园(先后称为贡茶院、仙茶园、皇茶园),在官员监督下按规定数量摘取鲜嫩茶叶。所摘茶叶交由智矩寺制茶僧制成贡茶。制作中,众僧盘坐诵经。据此我们认为:大约在晚唐时,蒙顶山智矩寺实际上已成为当时四川也是中国第一个政教合一的茶叶加工厂。蒙顶山贡茶由寺庙管理、采摘官办、僧人制作、官差运送的格局,自唐至清延续了1169年之久。因此,蒙顶山茶文化中贡茶文化和禅茶文化是互相交融、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

  (三)名字与三位“甘露大师”有关

  1.吴理真

  蒙顶山茶取名甘露,是为纪念“甘露大师”吴理真在西汉甘露年间人工种茶。据古籍、古碑和清代《四川通志》等史书记载,蒙顶山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前50年),邑人(当时的严道县,今雅安名山)吴理真“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在有“天下大蒙山”之称的蒙山顶上的五峰之间驯化七株野生茶树,培育出“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其叶细长,网脉对分,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罩覆,久凝不散”的七株“仙茶”,开创了世界上有文字记载最早人工种茶的历史先河,因此被公认为世界上有文字记载最早人工种茶第一人。从此茶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惠及全人类的健康饮品。从三国开始,作为禅茶,蒙顶山茶要满足得道高僧参禅修身养性之用;从唐太宗执政开始,作为边茶,蒙顶山茶需要满足边疆少数民族同胞品饮需要和朝廷以茶易马之用;从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起,作为贡茶,蒙顶山茶要满足皇室祭天祀祖和日常品饮之用。从此,蒙顶山以“仙茶”泽福百姓,以“道茶”恩惠天下,以“佛茶”祭天祀祖,以“贡茶”享誉全国,以“边茶”缘和世界,千古流芳。吴理真因开拓蒙顶山,首创种茶,为后人怀念,不断神化。南宋京师天旱,祖师受祈礼显灵救苍生,功绩昭著,淳熙十三年(1186年),宋孝宗敕其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享受民众祭祀。上清 峰茶被列为正贡茶 ,修建石栏维护赐名“ 皇茶园 ”,并居高塑白石虎巡守 。淳熙戌申(1188年),宋孝宗又敕赐其“甘露普慧妙济菩萨”,俗称“甘露大师”,后人称赞其“甘露祖师”“植茶始祖”。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所立石碑“宋甘露祖师像并行状”碑文、南宋王象之《舆地记胜》、明代杨慎《蒙茶辨》中均有记载。今天,蒙顶山天盖寺茶祖殿供奉着吴理真的雕塑,上有“灵应甘露普慧妙济菩萨”的牌匾。  

  植茶始祖吴理真雕塑

  2.智矩寺创始人普惠禅师

  北宋太祖、太宗、真宗皇帝都崇尚佛教,佛教再次进入昌盛时期,智矩院由佛家接管后改称智矩寺,普惠禅师任主持时,将其发展为川西第一大寺,香火鼎盛,功不可没,后人怀念,口碑所封“甘露大师”。  

  灵应甘露普惠妙济菩萨

  3.西域来僧不动上师

  北宋时,西域梵僧不动上师住锡蒙顶山永兴寺,创编《蒙山施食仪》,融通显、密经典及瑜伽诸部而成,深为佛教界所信奉,已编入《禅门日诵》和《早晚课》之中。不动上师被当时佛教信众认为其智其愿、其悲其行,如甘露之妙药,故以“甘露”之名美之,呼曰“甘露祖师”。现永兴寺正门石壁上尤存“甘露”石刻古迹,侧门挂有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一诚法师题写的“甘露道场”的牌匾。

  (四)众多与“甘露”相关的历史遗迹  

  永兴寺甘露道场

  蒙顶山是一座儒释道文化和茶文化交融的一座圣山,山上有众多用“甘露”命名的古迹,诸如甘露寺、甘露桥、甘露峰、 甘露灵泉院、甘露井、甘露石室、甘露道场等,还有“甘露宗风” “一瓢甘露”等题字。可见,蒙顶山茶文化发展进程中,深受中国土生土长宗教道家文化的影响和融合。

  1.甘露寺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名为“甘露寺”的寺庙不下十处。为什么叫甘露的寺庙那么多?可能是因为这些地方周边发现甘泉,或者天降甘露而得名。而位于蒙顶山花鹿池的甘露寺,供奉之人号“甘露”,所产茶叶也叫“甘露”,确实是名副其实的“甘露寺”。明代叶桂章在其《甘露寺》一诗中说:“一掬灵湫天上来,数茎仙掌削蓬莱。行云行雨飞金相,踞虎蟠龙绕鹫台”。  

  甘露寺

  2.甘露桥

  蒙顶山历史上曾经有十二座石桥,其中有甘露桥一座,相传“甘露祖师”亲为踩桥。

  3.甘露峰

  蒙顶有三十八峰,其中上清、甘露、玉女、灵泉、菱角五峰,如“五峰参差比,真是一朵莲”。

  4.甘露灵泉院

  蒙顶五峰入口处有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重修的“甘露灵泉院”石牌坊,上面镌有“一瓢甘露”“法沫西来”的题刻,旁立重修的“甘露灵泉碑记”。 

  甘露灵泉院石碑坊  

  5.甘露井

  上清峰下侧、“甘露灵泉院”石牌坊之上是古蒙泉,又称“甘露井”。相传为植茶始祖吴理真种茶汲水之处,又因传说羌江河神之女“蒙茶仙姑”从此井出入,故又名“龙井”,井侧立有明代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无名氏所题“蒙泉”二字、清咸丰年间曾任雅州太守的黄云鹄所题“古蒙泉”三字。井后石壁上有斗大“甘露”二字,苍劲有力,其中“甘”字形如一口井。据《雅州府志》载:“井内斗水,雨不盈,日旱不涸,后人盖之以石。游者虔礼,揭石取水烹茶,则有异香。若擅自揭取,须晴日,即时大雨”。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在《龙蜀余闻》中高度赞扬甘露井:“味清妙甘冽,在惠泉之上”;李应元在《登蒙顶》一诗中写道:“振衣百仞冈头路,蒙顶苍苍倚大罗……上清风冷余霜雪,甘露泉空只薜萝。”

  6.甘露石室

  蒙顶五峰中,玉女峰最高,其对面是甘露峰,峰巅有甘露石室,又名蒙顶石殿,为全石结构。相传此屋为植茶始祖吴理真种茶休憩之所,也是传说当年吴理真和“蒙茶仙姑”结庐处。南宋时,供奉吴理真石像于内,明代重修。清代赵怡在《甘露石室》诗中写道:“五顶作莲花,花心甘露家”。  

  三、蒙顶甘露的贡茶、仙茶历史

  (一)贡茶历史

  蒙顶山茶历来以贡茶著称。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列为贡品,开始入贡皇室。至宪宗时,进贡数量超过全国许多贡品名茶。尤其到中唐时期,名气甚至一度超过了唐代的官方贡茶—顾渚紫笋。唐《国史补》记载:“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明代名将王越(黎阳王)曾感慨:“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宋代《新唐书》、《宣和北苑贡茶录》、《锦绣万花谷集》,明代《西吴里语》,清代《四川通志》等,都有蒙顶山贡茶记载 。蒙顶山茶能在1169年中年年岁岁皆为贡品,清朝时还被专用于皇帝祀天祭祖,这是蒙顶山茶品质绝佳、珍奇名贵的铁证。

  到了宋代,蒙顶山茶因专用于以茶易马,进贡数量减少。宋代熊蕃所著《宣和北苑贡茶录》列举当时全国几种贡茶,万春银叶、玉叶长春名列其中。当时,蒙顶石花、露芽、谷芽、圣杨花、吉祥蕊、不压膏、石苍芽膏等名茶,位居全国前八名。贡品虽不多,但采摘 、制作更精细。

  名山历代官员都把采制、进 贡蒙顶山茶奉为神圣职责,上年冬天即做好准备工作,如筹备经费、打制包装、组织人力等。到春茶萌发之际,县官朝服上山主持采摘、制作。宋代孙渐在《蒙山留题》云:“余莅任斯土,每采贡茶,必亲履其地…… 因蒙茶攸关贡品 。”明清时达到顶峰。明神宗万历年间,名山知县张朝普记载:“蒙山为仙茶之所,每岁必职贡。”清代,蒙顶山茶进贡由政府统一管理,寺庙、僧人、僧会、锡匠分工承担种茶、制茶、制瓶等工作。故宫出版社2014年版 《清代贡茶研究》记载:按照清宫进单,清代主要的进贡茶叶省份有13个。四川省进贡的茶叶有仙茶为“正贡 ”,专用于皇室祭天(郊天)之用,“仙茶、陪茶、菱角湾茶、蒙顶山茶、灌县细茶、名山茶、观音茶、青城芽茶、春茗茶、锅焙茶”等10种, 其中 “仙茶” “陪茶 ”“菱角湾茶 ”“春茗茶”“观音茶”5种即出自蒙顶山 。

  清代蒙顶山贡茶用途等级森严。清代中期以“皇茶园 ”是清代最主要的祭祀用茶。园外“围绕大岩石,另有数十株茶”所产茶叶为“ 副贡”和“陪贡”;“副贡”皇帝享用 ,“ 陪贡 ”分与妃嫔及受宠之人。菱角峰下茶为“菱角湾茶”,多用于赏赐贵族、臣下、外藩各部、外国使臣,或宴饮 。  

  特级甘露开汤

  贡茶采制、包装、运送、接收,制度完备,仪式讲究,十分神秘。清光绪版《名山县志》收录有知县赵懿《蒙顶茶说 》,详细记载了贡茶采制、运送过程 :“每岁采贡三百六十五叶,天子郊天及祀太庙用之。岁以四月之吉祷采,命僧会司,领摘茶僧十二人入园,官亲督而摘之。尽摘其嫩芽,笼归山半智矩寺,乃剪裁粗细,及虫蚀,每芽只连拣取一叶,先火而焙之。焙用新釜燃猛火,以纸裹叶熨釜中,候半焉,出而揉之,诸僧围坐一案,复一一开所揉,匀摊纸上,弸于釜口烘令干,又精拣其青润完洁者为正片贡茶。茶经焙,稍粗则叶背焦黄,稍嫩则黯黑,此皆剔为余,茶不登贡品,再后焙剪弃者,入釜炒焉,置木架为茶床,竹荐为茶箔,起茶箔中,揉令成颗,复疏而焙之,曰颗子茶以充副贡,并献大使。不足,即漫山产者充之。每贡仙茶正片,贮两银瓶,瓶制方高四寸二分,宽四寸;陪茶两银瓶,菱角湾茶两银瓶,瓶制园如花瓶式。颗子茶大小十八锡瓶,皆盛以木箱黄缣,丹印封之。临发,县官卜吉,朝服叩阙,选吏解赴布政司投贡房,经过州县,谨护送之。”

  大意是:每年春天,茶树刚抽芽,县令便选择吉日,沐斋更衣,穿上朝服,率领僚属来到上清峰,先是设案焚香,跪拜再三。接着,选择十二名僧人入茶园,在县令的亲自督促下采摘茶叶。每芽只取一叶,茶采三百六十五叶,送交制茶僧炒制。炒制时,众寺僧盘坐诵经。先用新釜烘焙,茶叶半蔫即取出,由围坐的僧人一一展开,匀摊纸上,绷于釜口,让其焙干。又精选其中青润完洁者为正片贡茶。其它的都剔为余茶,制成颗子茶,以充副贡,献给地方大吏。贡茶时正片贮于两个方形银瓶中,瓶高四寸二分,宽四寸。陪茶也分装锡瓶。银瓶、锡瓶都盛入木箱,用黄绸包裹,丹印封住。入贡前,县令又卜选吉日,穿朝服向京师方向叩拜,选派得力官吏解送,经过的州县,都悉心加以护送。这似乎已不是采茶制茗,而是在膜拜圣物,祈求苍天保佑。十二僧人、三百六十五叶,象征十二月、三百六十五天,暗含岁岁平安,年年丰收之渴求。

  (二)仙茶历史

  蒙顶山上清峰的七株茶树并非凡种,而是“仙茶”。五代毛文锡《茶谱》记载:相传,很久以前,有位老和尚生了重病,久治不愈。有一次,和尚遇到一位老翁,老翁告诉他,蒙山中顶有茶树,在春分前后,你早日候于一旁,一旦春雷初发,马上并手采摘,只能采三天,三天过后便无效了。三日之中,如果采到一两,用本地水煎服,能治任何宿疾;若服二两,一辈子消灾去疾;服三两,可以脱胎换骨;四两,就地成仙了。老和尚听了此言,便到中顶造了间屋,虔诚地等候时机,结果采到了一两多,煎成茶汤。没想到才喝一半,病就痊愈了。过些日子,和尚到城里办事,熟人看了他,无不惊呆,老和尚居然返老还童,看上去像三十来岁的人,眉发乌青。后来,他到青城山访道,不知所终。蒙顶山中的“仙茶”,即由此而来。

  清代,蒙顶山茶被誉为“仙茶”,自乾隆四年(1739年)始至清代结束(1911年),专供祭天祀祖,是唯一用银瓶装的贡茶,更是皇帝的日用茶。蒙顶山“仙茶”祭天、祭太庙的用途,只在清晚时期才有,标志着蒙顶山茶的使用价值发挥到了极致,也是蒙顶山茶自唐代“号为第一”以来又一次达到了皇家贡茶的高峰。乾隆皇帝曾作《烹雪叠口旧作韵》:“通红兽炭室酿春,积素龙墀云遗屑。石铛聊复煮蒙山,清兴未与当年别”,对蒙顶“仙茶”给予了圣赞。  

  清代的祭祀活动分大祭、中祭与群祭。乾隆皇帝时重新规定了大祭范围:祭人、祭地、祭太庙,一直延续至清末。而有关以“仙茶”为首的蒙顶山五茶品(即仙茶、陪茶、菱角湾茶、观音茶、春茗茶)祭天、祭太庙的记载,可从前面赵懿撰写的《蒙顶茶说》一文中管窥一豹。文中还记述“相传仙茶,民间不可瀹饮,一蠢吏窃饮之。被震雷击死。私往撷者,山有白虎巡逻,以故樵牧不敢擅入。官采时,虽亢阳亦必云雨。懿验之,果然。此山之灵异与,抑亦天家玉食之重也”,足见蒙顶“仙茶”之神韵。

  蒙顶山茶在当时所有贡茶中地位独一无二,得到文人墨客的大书特书。晚清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何绍基写有一首《名山蒙顶贡茶赋示陈新盘明府》诗,以歌颂蒙顶贡茶为主题,对蒙顶山茶的贡茶地位、县衙重视以及采摘标准、制作工艺、进贡品类、护送过程均进行了详细描述。全诗为:“蜀茶蒙顶最珍重,三百六十瓣充贡。银瓶价领布政司,礼事虔将郊庙用。旗枪初报谷雨前,县官洁祀当春仲。正茶七株副者三,旋摘轻烘速驰送。仙人手植东京前,后来化身入蒙泉。古风古雨饱嘘吮,高三尺寿二千年。朱阑环之锁纽贯,县官来时一开看。我于茶品太疏略,喜陟高山到天半。夹江昨读酒官碑,名山令谒甘露师。敢云饮啜事琐琐,民生国典相纲纬。榷酤源流有通塞,当官桑孔要深思。”

  清代蒙顶山茶何以称为“仙茶”呢?赵懿在《蒙顶茶说》中解释到:“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以其意,谓曰仙茶”。这与北宋《东斋记事》提到的:蒙山茶生长时,“雾覆其上,若有神物护持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蒙顶山茶在云中生,云在茶中行:出产此茶的时节,时常有祥云出现,以“云”派生出“神”,而神庇护着茶,“仙”的寓意也就涵盖其中。“仙茶”历经数朝而最终定名,更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优异的品质息息相关。

  皇帝为什么会选择蒙顶山茶作为祭祖“仙茶”呢?有学者提出:乾隆皇帝信佛,而其父雍正晚年崇信道教,以茶祀祖,尤其讲究,而蒙顶山茶是“佛门仙茶”,于佛道可两全,也便是唯一可选。

  民国建立,蒙顶山茶停贡。但在初年,名山县知事仍照旧制采制,作为县内重大祭祀之用,或作馈赠上司的礼品。建国后,蒙顶名茶被列为国家礼茶。1959年,蒙顶甘露参加外贸部组织的全国名茶评选,获得“中国十大名茶”称号。而后,蒙顶甘露一直保持着国家级、部级、省级优质产品称号。在一些重大展览与评选活动中,蒙顶甘露茶曾先后夺得陆羽杯金牌奖、甘露杯金牌奖等奖项。1992年6月,在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蒙顶甘露”独步天下,夺得金牌奖。2001年,美联社和《纽约日报》将蒙顶甘露评为“中国十大名茶”。2017年,包括蒙顶甘露在内的“蒙顶山茶”区域公用品牌被原农业部评定为“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以蒙顶甘露为主要内涵的蒙顶山茶文化系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前,雅安全市明前蒙顶甘露年产量1000吨左右,产品远销大江南北,产值近10亿元,深受消费者青睐,正逐渐从历史名茶凤凰涅槃成现实名茶。  

  世界超模向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向世全学做手工蒙顶甘露

  作者简介

  陈开义,男,47岁,现任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雅安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先后担任过名山县文体局长、名山区文联主席、雅安市茶办副主任、名山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先后在《中华茶文化》、《茶博览》、《茶周刊》、《中国茶叶市场》、《中国茶业》、《走遍中国》、《徽茶》、《星星诗刊》、《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人大权力报》、《四川政协报》、《圭臬诗刊》、《调查与决策》、《四川三农》、《农村建设》、《四川茶叶》、《四川省情》、《四川文学》、《四川旅游》、《四川画报》、《四川文艺》、《县域经济》、《茶缘》、《四川水利报》、《深圳特区报》和今日头条、北京茶叶网、亚太茶业网、凤凰网四川、网易、快资讯、一点资讯、名茶网、中华名茶网、茗边、手机搜狐网、手机新浪网、新茶网、茶旅世界、四川茶报等50余家媒体发表各类文章400多篇(件)。参与主编名山抗震救灾专著《撼魂》,参与编辑《茶祖故里行》、《吴之英评传》、《丰碑》等著述,有作品入选《2019四川诗歌年鉴》、《雅雨清风——雅安70年文学作品精选集》、《蒙山雅韵》、《蒙山春来早》、《茶祖故里行》等专辑,著有个人文集《杯中岁月》。先后有10多篇作品在省市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奖,先后参与主编《蒙顶山茶文化读本》、《蒙顶山丛谭》》等茶文化书籍,主编名山区文艺刊物《蒙顶山》和《雅安日报.今日名山》蒙顶文苑文艺副刊和编辑《蒙顶山茶》刊。

  (来源:陈开义)  雅安,地处神秘的北纬30度地球金腰带上,被誉为“天府之肺,熊猫故乡”,是一座最滋润的城市,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境内蒙顶山是世界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多云、多雨、多雾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了鼎鼎有名的蒙顶山茶,以其娟秀的外形、精湛的制艺、独特的品质、悠久的历史、灿烂的茶文化而蜚声中外,载誉史册。

  蒙顶山茶历史上称蒙山茶、蒙顶茶,因产于蒙顶山而得名,拥有有文字记载2000多年的人工栽培史和1169年的贡茶史,具有“形美、香高、味爽”的品质特点。主要有蒙顶甘露、蒙顶石花、蒙顶黄芽、玉叶长春、万春银叶等历史名茶,其中蒙顶甘露是最具代表的一款历史文化名茶,也是中国卷曲形名优绿茶的杰出代表、中国最早出现的卷曲(揉捻)形绿茶,还是中国十大名茶,被誉为“人间甘露”,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

  一、“甘露”的内涵

  (一)“甘露”的最早出处

  “甘露”一词最早出自《老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意指甜美的露水。古人认为甘露降,是太平瑞征。

  (二)“甘露”的涵义

  在百度上搜索,就知道甘露有三种解释:

  一是甘美、甘甜的露。《汉书·宣帝纪》:“乃者凤皇集 泰山、陈留,甘露降未央宫 ……获蒙嘉瑞,赐兹祉福,夙夜兢兢,靡有骄色。”宋代梅尧臣《和永叔桐花》:“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水一·甘露》﹝释名﹞引《瑞应图》:“甘露,美露也。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其凝如脂,其甘如饴,故有甘、膏、酒、浆之名。” 这些著述对甘露均有极深的赞誉。

  二是指甘蕉花苞中的甜味汁液。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甘蕉》:“甘蕉,生岭北者开花,花苞有露,极甘,通呼甘露。”此文中的甘露与上述著述中的甘露几乎近似。

  三是佛教语。梵语的意译,喻佛法、涅槃等。《法华经·药草喻品》:“为大众说甘露浄法。”南朝梁沉约 《和王卫军解讲》:“甘露为谁演,得一标道心。”南朝梁萧统《东斋听讲》诗:“既参甘露旨,方欲书缙绅。”由此可见,佛教以甘露喻佛法之法味,融物质与精神于不二。

  二、蒙顶甘露作为茶名的历史渊源

  “甘露”作为茶名,最早见于南宋地理总志《方舆胜览》蒙山条:“在严道南十里有五顶,前一峰最高,曰上清峰,产甘露茶。常有瑞云及现相影现。” 这是甘露作为茶名最早的时间,距今近900年。

  《方舆胜览》是祝穆编撰的地理类书籍,成书于南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全书共七十卷,主要记载南宋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及其辖下的浙西路、浙东路、江东路、江西路等十七路所属的府州等地的郡名、风俗、形胜、土产、山川、学馆、亭台、楼阁、轩榭、古迹、名官、人物、题咏等,内容十分丰富全面,对于了解南宋时期江南各地的经济、文化、风俗、民情、山川、土产等大有裨益。  

  明世宗嘉靖20年(1541年)编修的《四川总志》、《雅安府志》有“上清峰产甘露”之记载,与《方舆胜览》一脉相承。但此时的“甘露”非彼时的甘露。众所周知,从唐代到明朝以前,全国各地进贡茶叶都制成大小不同的团状,即所谓龙团凤饼。明朝初期因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废团茶,兴散茶”和纪念“甘露祖师”吴理真的缘故,甘露茶越加兴盛。自此,蒙顶山茶贡品改为散茶,品名有甘露、黄芽、石花、雀舌、芽白等 ,其中甘露名列第一。后来, 上清峰“皇茶园”的七株“仙茶”被钦定为正贡茶,“每茶时叶生,智矩寺僧报,有司往视,籍记叶之多少采制……贡京师仅一钱有奇 ”。初时散茶以蒸青制法为主,但出现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等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当时,上清峰所产“甘露”茶,经150年时间积淀,集历代制茶之大成,采用炒青制法,按“半炒烘,形卷曲”的工艺要求,精工细作,色、香、味、形并重,因而后来居上,品质最佳。“医圣”李时珍在其撰写的《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二卷·茶叶”中这样评价蒙顶山茶:“真茶性冷,唯雅州蒙山出者温而主疾”,道出了蒙顶山茶的茶性是温性茶,这与蒙顶甘露为代表的蒙顶山茶独特的加工工艺有着极大的关系。

  黄龙德在其撰写的《茶说》中这样描述蒙顶甘露制作工艺:“先将釜烧热,每芽四两,做一次下釜,炒去青气。以手急拨不停,睹其将熟,就釜内轻手揉卷,取起铺于箕上,用扇扇冷。俟炒至十余釜,总复炒之。旋炒旋冷,如此五次。其茶碧绿,形如蚕钩,斯成佳品”,这与现代的三炒、三揉、三烘如出一辙,从而使甘露成卷曲形。历史上要求甘露具有“十分调雪粉,一啜咽云津”,“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的香味品质。可见,蒙顶甘露的茶汤清冽回甘,犹似甘露。

  据考证,蒙顶甘露实际上是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创制的蒙顶山名茶“万春银叶”和宣和四年(1122年)创制的“玉叶长春”两种贡茶炒制经验的基础上研制成的,质量超过唐、宋时期的“石花”。清代,“仙茶”正式归皇室祭祀专用,蒙顶甘露享有“解渴咽仙茶,涤烦沃甘露”(详见黄云鹄《蒙顶留题》)之“仙茶”美誉。

  (一)名字与甘露年号有关

  蒙顶山人工植茶历史有两千余年,通过现存有关茶叶记载的最早资料王褒《僮约》和吴理真在蒙顶山种植茶树的史实可以证明,蒙顶山是人类有文字记载茶树种植驯化最早的地方(详见陈椽《茶业通史》),时间在西汉甘露年间,正是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前48年)执政期间,也是他最早设立“甘露”年号。据考证,“甘露”是中国古代重复使用年号较多的一个词。三国魏高贵乡公曹髦、三国吴乌程侯孙皓在、十六国时期前秦宣昭帝苻坚、南北朝高昌君主麴光等人在位期间均使用过“甘露”年号。植茶始祖吴理真也正是在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前50年)在蒙顶山驯化七株野生茶树开启人工种茶先河。刘询本名刘病已,是汉武帝的曾孙、西汉第十位皇帝,在位期间先后使用过多个年号,其中“甘露”是第6个,前后共四年。

  (二)名字与佛教有关

  甘露是和佛教医药学息息相关的物品。甘露的梵文是“amrita”,具有“长生”或“不死”之意。甘露作为茶名,具有浓郁的佛教色彩。佛教兴盛以后,甘露一词常为其所用。蒙顶山茶称甘露,与宋代蒙顶山佛教兴盛密切相关。  

  蒙顶甘露原料

  许多古代名茶,最初都是在寺院种植、采摘并加工的,所以在中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两汉之际,当时茶祖吴理真在蒙顶山最早人工种植茶树。历史上,蒙顶山贡茶皆为蒙顶山僧人所制作,据《名山县志》记载:蒙顶贡茶全由山上佛教寺院管理,所需费用由县衙门行文,各寺院摊付,违者法办。各寺院及寺僧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行其是。如:千佛寺分工管理茶树,司职和尚称薅茶僧;天盖寺分工守护茶树,司职和尚称看茶僧;静居庵(院)分工采茶,司职和尚称摘茶僧;智矩寺分工制茶,司职和尚称制茶僧。贡茶的采制、包装、运送均极为庄重,须按贡茶礼仪进行。每年茶树春芽始发,看茶僧即上报,司职人员前往茶园视看并籍记茶叶数量。名山县官于吉日着官服、率僚属及全县72寺院僧人,上山焚香礼拜仙茶后,司职人员领摘茶僧12人入茶园(先后称为贡茶院、仙茶园、皇茶园),在官员监督下按规定数量摘取鲜嫩茶叶。所摘茶叶交由智矩寺制茶僧制成贡茶。制作中,众僧盘坐诵经。据此我们认为:大约在晚唐时,蒙顶山智矩寺实际上已成为当时四川也是中国第一个政教合一的茶叶加工厂。蒙顶山贡茶由寺庙管理、采摘官办、僧人制作、官差运送的格局,自唐至清延续了1169年之久。因此,蒙顶山茶文化中贡茶文化和禅茶文化是互相交融、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

  (三)名字与三位“甘露大师”有关

  1.吴理真

  蒙顶山茶取名甘露,是为纪念“甘露大师”吴理真在西汉甘露年间人工种茶。据古籍、古碑和清代《四川通志》等史书记载,蒙顶山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前50年),邑人(当时的严道县,今雅安名山)吴理真“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在有“天下大蒙山”之称的蒙山顶上的五峰之间驯化七株野生茶树,培育出“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其叶细长,网脉对分,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罩覆,久凝不散”的七株“仙茶”,开创了世界上有文字记载最早人工种茶的历史先河,因此被公认为世界上有文字记载最早人工种茶第一人。从此茶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惠及全人类的健康饮品。从三国开始,作为禅茶,蒙顶山茶要满足得道高僧参禅修身养性之用;从唐太宗执政开始,作为边茶,蒙顶山茶需要满足边疆少数民族同胞品饮需要和朝廷以茶易马之用;从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起,作为贡茶,蒙顶山茶要满足皇室祭天祀祖和日常品饮之用。从此,蒙顶山以“仙茶”泽福百姓,以“道茶”恩惠天下,以“佛茶”祭天祀祖,以“贡茶”享誉全国,以“边茶”缘和世界,千古流芳。吴理真因开拓蒙顶山,首创种茶,为后人怀念,不断神化。南宋京师天旱,祖师受祈礼显灵救苍生,功绩昭著,淳熙十三年(1186年),宋孝宗敕其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享受民众祭祀。上清 峰茶被列为正贡茶 ,修建石栏维护赐名“ 皇茶园 ”,并居高塑白石虎巡守 。淳熙戌申(1188年),宋孝宗又敕赐其“甘露普慧妙济菩萨”,俗称“甘露大师”,后人称赞其“甘露祖师”“植茶始祖”。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所立石碑“宋甘露祖师像并行状”碑文、南宋王象之《舆地记胜》、明代杨慎《蒙茶辨》中均有记载。今天,蒙顶山天盖寺茶祖殿供奉着吴理真的雕塑,上有“灵应甘露普慧妙济菩萨”的牌匾。  

  植茶始祖吴理真雕塑

  2.智矩寺创始人普惠禅师

  北宋太祖、太宗、真宗皇帝都崇尚佛教,佛教再次进入昌盛时期,智矩院由佛家接管后改称智矩寺,普惠禅师任主持时,将其发展为川西第一大寺,香火鼎盛,功不可没,后人怀念,口碑所封“甘露大师”。  

  灵应甘露普惠妙济菩萨

  3.西域来僧不动上师

  北宋时,西域梵僧不动上师住锡蒙顶山永兴寺,创编《蒙山施食仪》,融通显、密经典及瑜伽诸部而成,深为佛教界所信奉,已编入《禅门日诵》和《早晚课》之中。不动上师被当时佛教信众认为其智其愿、其悲其行,如甘露之妙药,故以“甘露”之名美之,呼曰“甘露祖师”。现永兴寺正门石壁上尤存“甘露”石刻古迹,侧门挂有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一诚法师题写的“甘露道场”的牌匾。

  (四)众多与“甘露”相关的历史遗迹  

  永兴寺甘露道场

  蒙顶山是一座儒释道文化和茶文化交融的一座圣山,山上有众多用“甘露”命名的古迹,诸如甘露寺、甘露桥、甘露峰、 甘露灵泉院、甘露井、甘露石室、甘露道场等,还有“甘露宗风” “一瓢甘露”等题字。可见,蒙顶山茶文化发展进程中,深受中国土生土长宗教道家文化的影响和融合。

  1.甘露寺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名为“甘露寺”的寺庙不下十处。为什么叫甘露的寺庙那么多?可能是因为这些地方周边发现甘泉,或者天降甘露而得名。而位于蒙顶山花鹿池的甘露寺,供奉之人号“甘露”,所产茶叶也叫“甘露”,确实是名副其实的“甘露寺”。明代叶桂章在其《甘露寺》一诗中说:“一掬灵湫天上来,数茎仙掌削蓬莱。行云行雨飞金相,踞虎蟠龙绕鹫台”。  

  甘露寺

  2.甘露桥

  蒙顶山历史上曾经有十二座石桥,其中有甘露桥一座,相传“甘露祖师”亲为踩桥。

  3.甘露峰

  蒙顶有三十八峰,其中上清、甘露、玉女、灵泉、菱角五峰,如“五峰参差比,真是一朵莲”。

  4.甘露灵泉院

  蒙顶五峰入口处有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重修的“甘露灵泉院”石牌坊,上面镌有“一瓢甘露”“法沫西来”的题刻,旁立重修的“甘露灵泉碑记”。 

  甘露灵泉院石碑坊  

  5.甘露井

  上清峰下侧、“甘露灵泉院”石牌坊之上是古蒙泉,又称“甘露井”。相传为植茶始祖吴理真种茶汲水之处,又因传说羌江河神之女“蒙茶仙姑”从此井出入,故又名“龙井”,井侧立有明代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无名氏所题“蒙泉”二字、清咸丰年间曾任雅州太守的黄云鹄所题“古蒙泉”三字。井后石壁上有斗大“甘露”二字,苍劲有力,其中“甘”字形如一口井。据《雅州府志》载:“井内斗水,雨不盈,日旱不涸,后人盖之以石。游者虔礼,揭石取水烹茶,则有异香。若擅自揭取,须晴日,即时大雨”。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在《龙蜀余闻》中高度赞扬甘露井:“味清妙甘冽,在惠泉之上”;李应元在《登蒙顶》一诗中写道:“振衣百仞冈头路,蒙顶苍苍倚大罗……上清风冷余霜雪,甘露泉空只薜萝。”

  6.甘露石室

  蒙顶五峰中,玉女峰最高,其对面是甘露峰,峰巅有甘露石室,又名蒙顶石殿,为全石结构。相传此屋为植茶始祖吴理真种茶休憩之所,也是传说当年吴理真和“蒙茶仙姑”结庐处。南宋时,供奉吴理真石像于内,明代重修。清代赵怡在《甘露石室》诗中写道:“五顶作莲花,花心甘露家”。  

  三、蒙顶甘露的贡茶、仙茶历史

  (一)贡茶历史

  蒙顶山茶历来以贡茶著称。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列为贡品,开始入贡皇室。至宪宗时,进贡数量超过全国许多贡品名茶。尤其到中唐时期,名气甚至一度超过了唐代的官方贡茶—顾渚紫笋。唐《国史补》记载:“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明代名将王越(黎阳王)曾感慨:“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宋代《新唐书》、《宣和北苑贡茶录》、《锦绣万花谷集》,明代《西吴里语》,清代《四川通志》等,都有蒙顶山贡茶记载 。蒙顶山茶能在1169年中年年岁岁皆为贡品,清朝时还被专用于皇帝祀天祭祖,这是蒙顶山茶品质绝佳、珍奇名贵的铁证。

  到了宋代,蒙顶山茶因专用于以茶易马,进贡数量减少。宋代熊蕃所著《宣和北苑贡茶录》列举当时全国几种贡茶,万春银叶、玉叶长春名列其中。当时,蒙顶石花、露芽、谷芽、圣杨花、吉祥蕊、不压膏、石苍芽膏等名茶,位居全国前八名。贡品虽不多,但采摘 、制作更精细。

  名山历代官员都把采制、进 贡蒙顶山茶奉为神圣职责,上年冬天即做好准备工作,如筹备经费、打制包装、组织人力等。到春茶萌发之际,县官朝服上山主持采摘、制作。宋代孙渐在《蒙山留题》云:“余莅任斯土,每采贡茶,必亲履其地…… 因蒙茶攸关贡品 。”明清时达到顶峰。明神宗万历年间,名山知县张朝普记载:“蒙山为仙茶之所,每岁必职贡。”清代,蒙顶山茶进贡由政府统一管理,寺庙、僧人、僧会、锡匠分工承担种茶、制茶、制瓶等工作。故宫出版社2014年版 《清代贡茶研究》记载:按照清宫进单,清代主要的进贡茶叶省份有13个。四川省进贡的茶叶有仙茶为“正贡 ”,专用于皇室祭天(郊天)之用,“仙茶、陪茶、菱角湾茶、蒙顶山茶、灌县细茶、名山茶、观音茶、青城芽茶、春茗茶、锅焙茶”等10种, 其中 “仙茶” “陪茶 ”“菱角湾茶 ”“春茗茶”“观音茶”5种即出自蒙顶山 。

  清代蒙顶山贡茶用途等级森严。清代中期以“皇茶园 ”是清代最主要的祭祀用茶。园外“围绕大岩石,另有数十株茶”所产茶叶为“ 副贡”和“陪贡”;“副贡”皇帝享用 ,“ 陪贡 ”分与妃嫔及受宠之人。菱角峰下茶为“菱角湾茶”,多用于赏赐贵族、臣下、外藩各部、外国使臣,或宴饮 。  

  特级甘露开汤

  贡茶采制、包装、运送、接收,制度完备,仪式讲究,十分神秘。清光绪版《名山县志》收录有知县赵懿《蒙顶茶说 》,详细记载了贡茶采制、运送过程 :“每岁采贡三百六十五叶,天子郊天及祀太庙用之。岁以四月之吉祷采,命僧会司,领摘茶僧十二人入园,官亲督而摘之。尽摘其嫩芽,笼归山半智矩寺,乃剪裁粗细,及虫蚀,每芽只连拣取一叶,先火而焙之。焙用新釜燃猛火,以纸裹叶熨釜中,候半焉,出而揉之,诸僧围坐一案,复一一开所揉,匀摊纸上,弸于釜口烘令干,又精拣其青润完洁者为正片贡茶。茶经焙,稍粗则叶背焦黄,稍嫩则黯黑,此皆剔为余,茶不登贡品,再后焙剪弃者,入釜炒焉,置木架为茶床,竹荐为茶箔,起茶箔中,揉令成颗,复疏而焙之,曰颗子茶以充副贡,并献大使。不足,即漫山产者充之。每贡仙茶正片,贮两银瓶,瓶制方高四寸二分,宽四寸;陪茶两银瓶,菱角湾茶两银瓶,瓶制园如花瓶式。颗子茶大小十八锡瓶,皆盛以木箱黄缣,丹印封之。临发,县官卜吉,朝服叩阙,选吏解赴布政司投贡房,经过州县,谨护送之。”

  大意是:每年春天,茶树刚抽芽,县令便选择吉日,沐斋更衣,穿上朝服,率领僚属来到上清峰,先是设案焚香,跪拜再三。接着,选择十二名僧人入茶园,在县令的亲自督促下采摘茶叶。每芽只取一叶,茶采三百六十五叶,送交制茶僧炒制。炒制时,众寺僧盘坐诵经。先用新釜烘焙,茶叶半蔫即取出,由围坐的僧人一一展开,匀摊纸上,绷于釜口,让其焙干。又精选其中青润完洁者为正片贡茶。其它的都剔为余茶,制成颗子茶,以充副贡,献给地方大吏。贡茶时正片贮于两个方形银瓶中,瓶高四寸二分,宽四寸。陪茶也分装锡瓶。银瓶、锡瓶都盛入木箱,用黄绸包裹,丹印封住。入贡前,县令又卜选吉日,穿朝服向京师方向叩拜,选派得力官吏解送,经过的州县,都悉心加以护送。这似乎已不是采茶制茗,而是在膜拜圣物,祈求苍天保佑。十二僧人、三百六十五叶,象征十二月、三百六十五天,暗含岁岁平安,年年丰收之渴求。

  (二)仙茶历史

  蒙顶山上清峰的七株茶树并非凡种,而是“仙茶”。五代毛文锡《茶谱》记载:相传,很久以前,有位老和尚生了重病,久治不愈。有一次,和尚遇到一位老翁,老翁告诉他,蒙山中顶有茶树,在春分前后,你早日候于一旁,一旦春雷初发,马上并手采摘,只能采三天,三天过后便无效了。三日之中,如果采到一两,用本地水煎服,能治任何宿疾;若服二两,一辈子消灾去疾;服三两,可以脱胎换骨;四两,就地成仙了。老和尚听了此言,便到中顶造了间屋,虔诚地等候时机,结果采到了一两多,煎成茶汤。没想到才喝一半,病就痊愈了。过些日子,和尚到城里办事,熟人看了他,无不惊呆,老和尚居然返老还童,看上去像三十来岁的人,眉发乌青。后来,他到青城山访道,不知所终。蒙顶山中的“仙茶”,即由此而来。

  清代,蒙顶山茶被誉为“仙茶”,自乾隆四年(1739年)始至清代结束(1911年),专供祭天祀祖,是唯一用银瓶装的贡茶,更是皇帝的日用茶。蒙顶山“仙茶”祭天、祭太庙的用途,只在清晚时期才有,标志着蒙顶山茶的使用价值发挥到了极致,也是蒙顶山茶自唐代“号为第一”以来又一次达到了皇家贡茶的高峰。乾隆皇帝曾作《烹雪叠口旧作韵》:“通红兽炭室酿春,积素龙墀云遗屑。石铛聊复煮蒙山,清兴未与当年别”,对蒙顶“仙茶”给予了圣赞。  

  清代的祭祀活动分大祭、中祭与群祭。乾隆皇帝时重新规定了大祭范围:祭人、祭地、祭太庙,一直延续至清末。而有关以“仙茶”为首的蒙顶山五茶品(即仙茶、陪茶、菱角湾茶、观音茶、春茗茶)祭天、祭太庙的记载,可从前面赵懿撰写的《蒙顶茶说》一文中管窥一豹。文中还记述“相传仙茶,民间不可瀹饮,一蠢吏窃饮之。被震雷击死。私往撷者,山有白虎巡逻,以故樵牧不敢擅入。官采时,虽亢阳亦必云雨。懿验之,果然。此山之灵异与,抑亦天家玉食之重也”,足见蒙顶“仙茶”之神韵。

  蒙顶山茶在当时所有贡茶中地位独一无二,得到文人墨客的大书特书。晚清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何绍基写有一首《名山蒙顶贡茶赋示陈新盘明府》诗,以歌颂蒙顶贡茶为主题,对蒙顶山茶的贡茶地位、县衙重视以及采摘标准、制作工艺、进贡品类、护送过程均进行了详细描述。全诗为:“蜀茶蒙顶最珍重,三百六十瓣充贡。银瓶价领布政司,礼事虔将郊庙用。旗枪初报谷雨前,县官洁祀当春仲。正茶七株副者三,旋摘轻烘速驰送。仙人手植东京前,后来化身入蒙泉。古风古雨饱嘘吮,高三尺寿二千年。朱阑环之锁纽贯,县官来时一开看。我于茶品太疏略,喜陟高山到天半。夹江昨读酒官碑,名山令谒甘露师。敢云饮啜事琐琐,民生国典相纲纬。榷酤源流有通塞,当官桑孔要深思。”

  清代蒙顶山茶何以称为“仙茶”呢?赵懿在《蒙顶茶说》中解释到:“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以其意,谓曰仙茶”。这与北宋《东斋记事》提到的:蒙山茶生长时,“雾覆其上,若有神物护持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蒙顶山茶在云中生,云在茶中行:出产此茶的时节,时常有祥云出现,以“云”派生出“神”,而神庇护着茶,“仙”的寓意也就涵盖其中。“仙茶”历经数朝而最终定名,更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优异的品质息息相关。

  皇帝为什么会选择蒙顶山茶作为祭祖“仙茶”呢?有学者提出:乾隆皇帝信佛,而其父雍正晚年崇信道教,以茶祀祖,尤其讲究,而蒙顶山茶是“佛门仙茶”,于佛道可两全,也便是唯一可选。

  民国建立,蒙顶山茶停贡。但在初年,名山县知事仍照旧制采制,作为县内重大祭祀之用,或作馈赠上司的礼品。建国后,蒙顶名茶被列为国家礼茶。1959年,蒙顶甘露参加外贸部组织的全国名茶评选,获得“中国十大名茶”称号。而后,蒙顶甘露一直保持着国家级、部级、省级优质产品称号。在一些重大展览与评选活动中,蒙顶甘露茶曾先后夺得陆羽杯金牌奖、甘露杯金牌奖等奖项。1992年6月,在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蒙顶甘露”独步天下,夺得金牌奖。2001年,美联社和《纽约日报》将蒙顶甘露评为“中国十大名茶”。2017年,包括蒙顶甘露在内的“蒙顶山茶”区域公用品牌被原农业部评定为“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以蒙顶甘露为主要内涵的蒙顶山茶文化系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前,雅安全市明前蒙顶甘露年产量1000吨左右,产品远销大江南北,产值近10亿元,深受消费者青睐,正逐渐从历史名茶凤凰涅槃成现实名茶。  

  世界超模向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向世全学做手工蒙顶甘露

  作者简介

  陈开义,男,47岁,现任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雅安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先后担任过名山县文体局长、名山区文联主席、雅安市茶办副主任、名山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先后在《中华茶文化》、《茶博览》、《茶周刊》、《中国茶叶市场》、《中国茶业》、《走遍中国》、《徽茶》、《星星诗刊》、《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人大权力报》、《四川政协报》、《圭臬诗刊》、《调查与决策》、《四川三农》、《农村建设》、《四川茶叶》、《四川省情》、《四川文学》、《四川旅游》、《四川画报》、《四川文艺》、《县域经济》、《茶缘》、《四川水利报》、《深圳特区报》和今日头条、北京茶叶网、亚太茶业网、凤凰网四川、网易、快资讯、一点资讯、名茶网、中华名茶网、茗边、手机搜狐网、手机新浪网、新茶网、茶旅世界、四川茶报等50余家媒体发表各类文章400多篇(件)。参与主编名山抗震救灾专著《撼魂》,参与编辑《茶祖故里行》、《吴之英评传》、《丰碑》等著述,有作品入选《2019四川诗歌年鉴》、《雅雨清风——雅安70年文学作品精选集》、《蒙山雅韵》、《蒙山春来早》、《茶祖故里行》等专辑,著有个人文集《杯中岁月》。先后有10多篇作品在省市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奖,先后参与主编《蒙顶山茶文化读本》、《蒙顶山丛谭》》等茶文化书籍,主编名山区文艺刊物《蒙顶山》和《雅安日报.今日名山》蒙顶文苑文艺副刊和编辑《蒙顶山茶》刊。

  (来源:陈开义)

2019春季新品介绍

01

银雪毫·彩云之南的问候



中茶“银雪毫”产于云南思茅市茨竹林山,采摘云南普洱地区的首春高山大叶种茶树鲜叶,精选一芽一叶为原料,经摊青、杀青、揉捻、烘干等工艺,外形芽叶肥壮、白毫显露,内质汤色清绿明亮、清香持久、醇厚甘爽。品饮鲜醇清香,散发轻汗,使人感觉身心俱爽。

品名:中茶·银雪毫(绿茶)

货号:CTS049    

规格: 150g/罐*24罐/件

价格:108元/罐

上市时期:已上市


02

绿雀舌·四川乌蒙山的春语



中茶“绿雀舌”源自四川南部乌蒙山余脉,属温暖半山区海拔1400米的高山茶园。中茶甄选首春上等单芽茶青,经摊青、杀青、理条、烘干而成。外形芽索浑圆饱满,具有扁、平、滑、直、尖的特点,香气清香馥郁,色泽嫩绿油润,汤色嫩绿明亮,口感清醇淡雅,叶底嫩绿均匀。

品名:中茶·绿雀舌(绿茶)

货号:CTS048    

规格: 150g/罐*24罐/件

价格:329元/罐

预计上市时期:3月15日


03

中茶龙井茶(纸包)



采用浙江省越州产区的原料,手工精制而成,滋味鲜爽,春韵十足。上市时间早于明前西湖龙井,满足中消费者对中低端高性价比早春龙井的需求。

品名:中茶龙井茶(纸包)

货号:CT18406

规 格:250g/包*10包/件

价格:预计 398元/盒

预计上市时期:3月15日


04

明前.狮峰龙井(礼盒)



西湖龙井茶有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五个核心产区,以狮峰为上品,且以“明前茶”为上乘珍品,为国宴级别之贺礼。礼盒装抢鲜狮峰龙井茶为中茶自主研发设计,采用天地盖设计,内附精美瓷罐,将中国传统文化瓷器与茶结合。

品名:明前·狮峰龙井(礼盒)    

货 号:CTS043B19

规 格:230g/盒*4盒/件

价格: 预计4988元/盒

预计上市时期:3月25日

注:因明前茶价格暂无法准确预测,价格待上市前以公司最终通知价格为准,此金额为预计价格。

05

明前.梅家坞龙井(礼盒)



梅家坞作为杭州著名的龙井茶生产基地——梅家坞村,拥有"不雨山长涧,无云山自阴"的自然山水风光和人文资源。曾接待过苏联、美国、越南、罗马尼亚、柬埔寨等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世界各地友好人士的参观访问。周恩来总理生前曾五次亲临梅家坞,关怀和指导茶叶生产的发展。产品礼盒采用中茶明前梅家坞龙井为原料,梅家坞龙井是西湖一级保护区内的龙井,也是可以与狮峰山相媲美的龙井产区,相对狮峰龙井,梅家坞龙井做工更加精湛。

品名:明前.梅家坞龙井(礼盒)

货号:CTS044B19

规格:230g/盒*4盒/件

价格:预计3188元/盒,限量供应

预计上市时期:3月25日

注:因明前茶价格暂无法准确预测,价格待上市前以公司最终通知价格为准,此金额为预计价格。

06

明前·洞庭山碧螺春(礼盒)



洞庭山碧螺春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中茶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显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回甘,叶底柔匀、清香幽雅的绝妙韵味所倾倒。

品名:明前·洞庭山碧螺春(礼盒)

货号:CTS047B19

规格: 230g/盒*4盒/件

价格:预计2588元/盒,限量供应

预计上市时期:3月25日

注:因明前茶价格暂无法准确预测,价格待上市前以公司最终通知价格为准,此金额为预计价格。

07

明前.狮峰龙井半斤装(木盒)



 中茶狮峰龙井茶采自狮峰产区,龙井以狮峰所产最佳,东临西子湖,西依五云山,南靠滔滔东去的钱塘江水,北抵插入云端的南北高峰,四周群山叠翠,云雾环绕,就如一颗镶嵌在西子湖畔的翡翠宝石。其色泽嫩黄,香高持久,此款龙井也是中茶公司历年经典狮峰龙井。

品名:明前.狮峰龙井半斤装(木盒)

货号:CTS041B19

规格: 250g/盒*1盒/件

价格:预计4588元/盒

预计上市时期:3月25日

注:因明前茶价格暂无法准确预测,价格待上市前以公司最终通知价格为准,此金额为预计价格。

08

明前 · 西湖龙井半斤装(木盒)



中茶明前西湖龙井,采自自有的西湖核心产区,风景秀丽的龙井茶产区东依西子湖,南接钱塘江,西邻转塘,北面是林木茂盛的山丘坡地。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漫射。土壤微酸,土层深厚,排水性好。西湖龙井茶历经十大炒制手法,精致而成“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形似碗钉尖削、扁平挺直绿润、入杯芽叶成朵、汤清嫩绿明亮、清香馥郁持久、滋味鲜醇甘爽。此款龙井也是中茶公司历年经典西湖龙井。

品名:明前 · 西湖龙井半斤装(木盒)

货 号:CTS042B19

规 格:250g/盒*1盒/件

价格:预计2388元/盒

预计上市时期:3月25日

注:因明前茶价格暂无法准确预测,价格待上市前以公司最终通知价格为准,此金额为预计价格。

09

明前.狮峰龙井二两装(木盒)



  西湖龙井茶有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五个核心产区,以狮峰为上品,且以“明前茶”为上乘珍品,为国宴级别之贺礼。中茶狮峰龙井茶采自狮峰产区,狮峰龙井以狮峰所产最佳,东临西子湖,西依五云山,南靠滔滔东去的钱塘江水,北抵插入云端的南北高峰,四周群山叠翠,云雾环绕,就如一颗镶嵌在西子湖畔的翡翠宝石。其色泽嫩黄,香高持久。

品名:明前.狮峰龙井二两装(木盒)

货号:CTS045B19

规格:100g/盒*6盒/件

价格:预计1888元/盒

预计上市时期:3月28日

注:因明前茶价格暂无法准确预测,价格待上市前以公司最终通知价格为准,此金额为预计价格。

10

明前.洞庭山碧螺春(木盒)


中茶碧螺春茶采用苏州吴中东山地理标志范围内的春芽为原料,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甘甜,叶底柔匀、清香幽雅的绝妙韵味所倾倒。

品名:明前·洞庭山碧螺春(木盒)

货号:CTS048B19

规格: 250g/盒*1盒/件

价格:预计2180元/盒

预计上市时期:3月25日

注:因明前茶价格暂无法准确预测,价格待上市前以公司最终通知价格为准,此金额为预计价格。

11

明前.安吉白茶(木盒)


产自栗子坞茶园,以明前一芽一叶为原料,30年制茶师傅精制而成,干茶等级为精品。

       安吉白茶是一种珍罕的变昇茶种,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茶树产“白茶“时间很短,通常仅一个月左右。以原产地浙江安吉为例,春季,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芽为白色。在谷雨前,色渐淡,多数呈玉白色。雨后至夏至前,逐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芽叶恢复为全绿,与一般绿茶无异。

品名:明前.安吉白茶(木盒)

货号:CTS049B19

规格:100g/盒*1盒/件  

价格:预计1280元/盒 

预计上市时期:3月28日




12

中茶.玉莲心


产自1%的核心产区,亩产不足1000克,源于5-15年黄金树龄,按严苛的采摘标准,取自明前最早的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全部由30年以上炒制经验的炒茶师傅纯手工炒制而成。玉莲心极为珍稀,所谓莲心是指芽叶包裹着芽尖,是好龙井的标准,不是所有产地都产玉莲心!

品名:中茶.玉莲心

货号:CT18413

规格:50g*2/盒*2盒/件  

价格:预计3888元/盒  

预计上市时期:3月25日

注:因明前茶价格暂无法准确预测,价格待上市前以公司最终通知价格为准,此金额为预计价格。

13

中茶·108(G20特别纪念)    



中茶108:第三代龙井茶,从龙井43优选的国家级新良种,产自1%龙井核心产区,精心选用明前一芽一叶鲜叶,30年以上炒制经验的炒茶师傅匠心手制。中茶108颗重实饱满,甘香如兰,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匀齐秀美,芽叶成朵,茗品细细,香长味永,中茶108·G20峰会核心用茶。

品名:中茶.108(G20特别纪念)

货号:CT18412

规格:100g*2/盒*4盒/件  

价格:预计4380元/盒 

预计上市时期:3月25日

注:因明前茶价格暂无法准确预测,价格待上市前以公司最终通知价格为准,此金额为预计价格。

14

中茶·金碗钉(G20特别纪念)    



采自明前一芽一叶鲜叶,精选龙井43号树种明前一芽一叶鲜叶,30年经验制茶大师精心选制,干茶挺秀,嫩香优雅,鲜爽柔顺,颗颗秀挺似碗钉,叶底柔美如美人。

龙井易得,碗钉难求!

金碗钉·G20峰会核心用茶。

品名:中茶.金碗钉(G20特别纪念)

货号:CT18410

规格:100g*1/盒*12盒/件  

价格:预计998元/盒 

预计上市时期:3月28日

注:因明前茶价格暂无法准确预测,价格待上市前以公司最终通知价格为准,此金额为预计价格。

15

中茶·木碗钉    



产自龙井茶优质产区,原料采自30年以上树龄龙井老茶树,按照严苛采摘标准,精选一芽二叶鲜叶,26道工序、 12道品控程序精心打造,“色绿、香郁、味甘、形美”,龙井四绝集一身,正宗传承木碗钉!颗颗扁平挺直,嫩绿匀齐,清香持久,滋味醇爽带鲜,叶底嫩绿明亮。

品名:中茶.木碗钉

货号:CT18411

规格:100g*1/盒*12盒/件  

价格:458元/盒 

预计上市时期:4月1日



16

中茶安吉白茶(龙王)



产自栗子坞茶园,以明前一芽一叶为原料,30年制茶师傅精制而成,干茶等级为精品,采用烟条盒装,便于携带,易于饮用。

干茶挺直紧细,形似凤羽,白毫显露、香气兰香突出,香气持久,饮后滋味鲜爽、唇齿留香。叶底嫩绿明亮,芽叶朵朵可辨。

品名:中茶·安吉白茶(龙王)

货号:CT18414

规格:96g/盒*10盒/件

价格:780元/盒

预计上市时期:4月2日

17

中茶安吉白茶(龙雅)



产自栗子坞茶园,以明前一芽一叶为原料,30年制茶师傅精制而成,干茶等级为特级,采用传统铁盒包装,便于携带。

干茶条索紧细,形似凤羽,香气持久,饮后滋味鲜爽、唇齿留香,甘醇清甜,叶底嫩绿明亮,芽叶朵朵可辨。

品名:中茶·安吉白茶(龙雅)

货号:CT18415

规格:156g/盒*10盒/件

价格:680元/盒

预计上市时期:4月5日


18

西湖龙井纸包(一级)    



 西湖龙井,属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外形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产品选用西湖龙井一级保护区内的原料,产品品质优异,采用最传统牛皮纸包形式,包装复古大方,是中茶公司2019年重点打造的超级单品龙井,公司储备原料,冻库保存,常年稳定供应。

品名:西湖龙井纸包(一级)

货号:CTS053B19

规格: 250g/包*10包/件

价格:500元/包

预计上市时期:4月10日

19

中茶国礼·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属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外形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新的国礼茶系列,传递的不仅是产品属性,还有文化的差异性及独特性,是可以转换为文化符号形成传播及记忆的载体,强调“国”的庄重性,“礼”的雅致性。

品名:中茶国礼.西湖龙井

货号:CTG18401

规格: 120g/盒*6盒/件

价格:1288元/盒

预计上市时期:(新包装)4月15日

20

伴手礼.中茶龙井



西湖龙井茶作为中国绿茶之典范代表,十大名茶之首,历来为广大消费者以及商政馈赠所衷爱。龙井茶的采制技术相当考究。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历来龙井茶采摘以早为贵,茶农常说:“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明代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曾有“烹前黄金芽,不取谷雨后”之句,说明高级龙井茶向来就强调要早采。通常以采摘日至清明前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佳,称明前茶。

品名:伴手礼.中茶龙井

货号:CT2104L

规格: 200g/盒*12盒/件

价格:398元/盒

预计上市时期:4月15日

21

伴手礼.洞庭碧螺春    


中茶伴手礼.碧螺春选用苏州吴中东山地理标志范围内的茶芽为原料,经过手工撮团显毫等工艺后,冲泡时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当地茶农对碧螺春的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品名:伴手礼.洞庭碧螺春

货号:CT2104B

规格: 200g/盒*12盒/件

价格:398元/盒

预计上市时期:4月15日

22

伴手礼.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产于浙江省安吉县。该茶因其品质独特,鲜叶幼嫩时叶绿素含量特别低,鲜叶呈敏白色而得名。安吉白茶的另一特点为多酚类含量低,只有10%左右,氨基酸含量高,达6%以上。因此,其品质奇特,滋味表现为醇和且特別鲜爽,香气清鲜,汤色绿而清澈明亮,外形自然呈兰花形,干茶色泽鲜绿带嫩黄,叶底色泽嫩白似玉,叶脉翠绿。

品名:伴手礼.安吉白茶

货号:CT2104D

规格: 120g/盒*12盒/件

价格:398元/盒

预计上市时期:4月15日

23

伴手礼.山东绿茶



中茶伴手礼.山东绿茶产于山东省日照市,日照是世界茶学家公认的三大海绿茶城市之一,精选日照无公害茶园基地的选一芽一叶为原料,干茶色泽深绿,条索紧细,白毫显露,清香持久,栗香明显,滋味鲜爽,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明亮。

品名:伴手礼.山东绿茶

货号:CT2104A

规格: 200g/盒*12盒/件

价格:398元/个

预计上市时期:5月10

茶博会活动预告|第四届亚太茶茗大奖颁奖典礼

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印度茶叶研究协会、斯里兰卡茶叶局、肯尼亚农牧业研究机构茶叶研究所、俄罗斯茶咖协会等16个国家和地区茶叶机构共同主办,中国(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组委会承办的第四届亚太茶茗大奖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颁奖典礼将于4月29日上午11:00-12:00在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活动区(中国国际展览中心8号馆)举办。

特别金奖

都匀市匀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都匀毛尖-绿茶安康市汉滨区东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陕茶一号”毛尖黄山龙合茶业有限公司太平猴魁安康市汉滨区东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陕茶一号”银针陕西省舞龙尖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舞龙尖绿茶平利县女娲茗茶有限公司女娲银峰北京东篱田园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乌瓦红茶POTHOTANWABOP NO.1LUMBINI TEA  FACTORY LTDLUMBINI SINGHARAJA  WIRYTIPSTATAASSAM CTC BLACK TEA  BPTATAASSAM ORTHODOX BLACK  TEA TGFOP1浮梁茶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禄合牌浮梁茶(红茶)TATADOOARS CTC  BLACK TEA BP双江勐勐茶叶商贸有限公司傣布嘎云南滇福古树茶业有限公司普洱生茶福建习礼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金钥匙白茶福建省硒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单丛茶風玥茶研所台灣高山蜜香貴妃烏龍茶平阳县天润茶叶有限公司味珍眉·平阳黄汤福州福民茶叶有限公司国色天香江西禧月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金丝皇菊


金    奖

TATAASSAM CTC BLACK  TEA PF梅州市松岗嶂绿色生态茶园有限公司七畲径客茶GALPADITENNA  TEA FACTORYOP1TATAASSAM ORTHODOX BLACK  TEA GFOPDAMBATENNE  ESTATE红碎茶CTC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羊楼洞·品三国·米砖茶TATADOOARS CTC BLACK TEA  PFVIET TASTE  BUSINESS JSCANCIENT RED TEA四川蒙山红茶业有限公司一叶蒙山牌朴RUJANIEULTIVAR1  TATAASSAM CTC BLACK TEA  DUSTTATAASSAM ORTHODOX BLACK  TEA TGFOP广西岑溪市天晟茶业有限公司天龙红茶RUJANITIPPY RESERVE溧阳市天目湖茶叶研究所伍员山牌天目湖白叶红茶RUJANIMUSEATEL ASSAM吉首市一两金茶业有限公司湘西黄金茶祁门县高香红茶厂祁门红茶昭平县象棋山茶叶有限公司昭平红祁门县正阳茶厂祁门工夫红茶北京东篱田园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印度大吉岭茶(春季)景德镇浮兰云珍茶业有限公司“浮兰云珍”牌绿茶沅陵县双溪茶叶开发有限公司碣滩银毫景宁六江源茶业有限公司六江源牌金奖惠明白茶重庆市二圣茶业有限公司定心绿茶江西省本无尘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婺源绿茶广西八桂凌云茶业有限公司八桂凌云牌雾中缘毛尖绿茶安顺市西秀茶业投资有限公司汖明西秀牌白茶黄山市黟县金元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黟金黄山毛峰湖南沩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沩山雪尖景德镇市三田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初心&界田溪红贵州苗岭醉美人茶业有限公司雷公山牌雷山银球茶-绿茶岚皋县秦巴富硒茶业有限公司南宫翠芽贵州亿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盘州春绿茶黄山耕香园茶业有限公司太平猴魁平昌县秦巴云顶茶业科技有限公司雾中君子安顺市西秀茶业投资有限公司汖明西秀牌毛峰泾县泾川提魁茶叶有限公司束氏提魁贵州韵茗春茶业有限公司“盖懿”沿河乌江翠芽水城县茶叶发展有限公司明前翠芽安康市绿景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秦萃安康香毫平利县田珍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女娲银峰安徽方达茶业有限公司磨子源兰花贵州塘坝千年古茶有限公司马家庄绿茶泾县茶业协会泾县兰香茶浮梁县昌南茶叶有限公司昌南雨针牌浮梁茶双江勐勐茶叶商贸有限公司感通香归双江勐勐茶叶商贸有限公司勐勐土司云南廷渊茶业有限公司匠心普洱茶(生茶)勐海县鹏程茶厂布朗金御普洱(生)云南廷渊茶业有限公司渠帅普洱茶(生茶)梁河县圆合茶叶加工厂圆合闫牌野放普洱茶云南滇福古树茶业有限公司普洱熟茶益阳冠隆誉黑茶发展有限公司誉金香.轻压茯砖安化原头山茶叶有限公司安化黑茶花卷百两茶北京浮生半日茶业有限公司浮生半日牌普洱生茶贵州八克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白毫银针都匀绿茵湖聚福轩茶叶专业合作社 都匀白云针茶福鼎市湖林茶业专业合作社白毫银针HIMALAYASSILVER2019福建省公田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单丛茶陸陸叄陸创意有限公司精工炭焙烏龍茶福建省犁头岽休闲农业有限公司单丛茶诏安县秀峰茶业有限公司单丛茶福建省公田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八仙茶悟和轩有限公司四季春高山茶福建裕健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单丛茶湖南沩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沩山毛尖浙江盈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平阳黄汤安徽省华国茗人农业有限公司大别山黄茶福州福民茶叶有限公司国色龙珠福州福民茶叶有限公司国色玉翠贵州八克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桔宝红茶北京东篱田园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伯爵红茶江门市新会区泓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侨津柑普茶(侨彤)江门市新会区腾雨陈皮茶业有限公司腾雨一号易武古树圈枝青柑皮普洱茶平利县玉草林工贸有限公司玉草林牌绞股蓝贵州八克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野菊花绿茶GIFEL  GROUPMANDE PTE LTDMELON OOLONG广州世纪茗家茶叶有限公司世纪鸿禧


银   奖

江门市新会区腾雨陈皮茶业有限公司腾雨古茶新会小青柑皮普洱茶广西昭平县天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天成寿红有机红茶诏安县恩华茶叶有限公司单丛红茶浮梁县天祥茶号有限公司天祥红龙祥雅安市下里茶舍茶业有限公司生查子牌红茶天台华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赤城山云雾牌天台山云雾茶株洲龟龙窝观光生态茶园有限责任公司 龟龙窝牌高山红茶五指山袍隆扣茶产业有限公司五指山红茶赤壁乾泰恒兄弟茶业有限公司龙飞凤舞JANGHUENG  DAWON NOEUL-SARANG 广西凌云县老山源茶叶特产有限公司老山源缘韵红茶贵州苗岭醉美人茶业有限公司雷公山茶香醉美人牌醉美人红茶贵州亿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盘州春亿阳红茶福安市裕隆春茶业有限公司坦洋工夫·黄观音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天元茶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鹰峰山有机红茶英德市铭基投资有限公司粤德红牌英红九号云南廷渊茶业有限公司廷渊功夫红茶诏安县月之港茶业有限公司八仙红茶福安市裕隆春茶业有限公司坦洋工夫·白云春芽NEPAL TEA  & COFFEE PROMOTION CENTERBLACK TEA安康市汉滨区汉岚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红茶(翠峰)湖南紫金茶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渠江红红茶景德镇市金桂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孚钉”牌浮梁工夫红茶景宁六江源茶业有限公司六江源牌金奖惠明红茶安顺市西秀茶业投资有限公司红茶2号平昌县秦巴云顶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巴山红岩安顺市西秀茶业投资有限公司红茶1号广西昭平县茶乡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观红-红茶苏州嘉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大熊手制  香妃红红茶广西凌云县民安茶业有限公司金毫茶景德镇市三田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初心&界田溪红广西八桂凌云茶业有限公司八桂凌云牌雾中缘金毫红茶贵州沿河一品康茶业有限公司古树红茶河源市客家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康禾红红茶紫金县金丰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金丰号客家茶-红茶山东日照市丰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横山家庭农场有机茶园横山旗红 - 红茶KELANI VALLEYLOVERSLEAP海阳市步鹤山茶果专业合作社鹤山正红-红茶常宁市谷佳茶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塔鼎红塔山山岚茶一品红茶太鲁阁实业有限公司红玉红茶东源县新伟茶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柳上美人红茶江西省本无尘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婺源红茶广西凌云县老山源茶叶特产有限公司老山源金毫红茶黄山市黟县金元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黟金祁门红茶云南梵生茶业有限公司春旭恩施爱森农业有限公司爱森牌丫红茶雅安市下里茶舍茶业有限公司红窗影牌红茶YOSANDANGBLACK TEA湖北孝感红贡茶有限公司孝感红2号(红茶)都匀市绿茵湖聚福轩茶叶专业合作社都匀福红茶安康市德润天然富硒茶有限公司高山硒红贵州塘坝千年古茶有限公司马家庄红茶武汉柒零服务外包股份有限公司紫香麟牌神农架中华紫茶-红茶紫金县尤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宝洞红茶英德市英茶王茶业有限公司英红九号悟和轩有限公司阜矞-红乌龙悟和轩有限公司雾社高山茶诏安县月之港茶业有限公司单丛茶福建省硒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八仙茶诏安县鹤灵峰茶业有限公司八仙茶太鲁阁实业有限公司红乌龙盛龍莊茶業台灣高山炭焙烏龍茶悟和轩有限公司包种株洲龟龙窝观光生态茶园有限责任公司龟龙窝牌高山乌龙茶诏安县月之港茶业有限公司八仙茶诏安县恩华茶叶有限公司单丛茶武夷山市岩仕茶业有限公司慧苑坑水仙風玥茶研所台灣高山凍頂烏龍茶RUJANIEMERALD TEA武夷山市岩仕茶业有限公司马头岩肉桂诏安县秀峰茶业有限公司八仙茶盘州市民主沁心生态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沁心绿宝石陕西省岚皋县御口韵茶业有限公司南宫山毛峰芦山县马牛山翠香茶业有限公司手工毛峰岚皋县秦巴富硒茶业有限公司巴山芙蓉安徽省舒城县平田茶叶销售中心舒城小兰花黄山松谷茶业有限公司松谷太平猴魁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承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刚子毛尖海阳市留格望海绿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留格绿茶庐山市东林雨露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庐山雨雾茶佛礼系列FIN HO  CORPERATIVESSHANCHA GREEN TEA吉首市一两金茶业有限公司湘西黄金茶芦山县马牛山翠香茶业有限公司玉芽紫金县金山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顿山绿茶安康市天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银针黎平县天益家庭农场 黎平松针恩施爱森农业有限公司爱森牌恩施玉露广西凌云县民安茶业有限公司白毫王茶岚皋县金碧雲茶叶发展有限公司巴山毛峰黄山龙合茶业有限公司黄山毛峰平利县女娲银峰茶叶有限公司女娲毛尖四川蒙顶皇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蒙顶皇茶牌石花湖南省汝城县文文茶业专业合作社联溪春-绿茶(卷曲)江西省本润茶业有限公司狗牯脑紫金县龙峰山茶业有限公司官山嶂绿茶景德镇市金桂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山里雾”牌浮梁茶苏州嘉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扁形龙井广西昭平县天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天成有机绿茶山东泰山溪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泰山溪谷绿茶恩施市紫竹茶业有限公司恩施玉露吉首市新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湘西坊牌湘西黄金-绿茶江西玖玢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仙人眉牌狗牯脑茶湖南紫金茶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渠江贡-绿茶常宁市谷佳茶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雲鼎湘塔山山岚茶-绿茶贵州七茶茶业有限公司正德雀舌平昌县巴灵雀舌茶业有限公司巴灵茶紫金县尤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宝洞绿茶北川县禹露茶业有限公司禹露牌原生态龙爪天台华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赤城山云雾牌天台山云雾茶安徽省大别山茗茶小镇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大别山白霜雾毫舒城小兰花遂川白土高山茶厂狗牯脑茶安康市汉滨区汉岚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绿茶(翠峰)湖南省汝城县文文茶业专业合作社联溪春-绿茶(扁平)四川平昌青芽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楚蜀香茶安康市德润天然富硒茶有限公司高山翠峰都匀绿茵湖聚福轩茶叶专业合作社 都匀毛尖茶四川蒙山红茶业有限公司一叶蒙山牌石花陕西省紫阳县焕古庄园富硒茶业科技有限公司紫阳富硒绿茶-硒香茶鹤峰县沙湾坡茶产业专业合作社凤苔春贡白河县富秦绿茶有限公司东坝老爷湾绿茶贵州韵茗春茶业有限公司“盖懿”沿河乌江白茶东源县仙湖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仙湖山绿茶景宁六江源茶业有限公司六江源牌金奖惠明茶黄山松谷茶业有限公司松谷黄山毛峰益阳冠隆誉黑茶发展有限公司经典2007茯茶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盛川牌黑茶梧州市六堡云顶茶业贸易有限公司品登园生态有机六堡芽茶2013年社前茶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羊楼洞·品三国·茉莉花青砖勐海县鹏程茶厂老班章(生)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熹誉牌六堡茶T16107BAC HA DEVELOPMENT INVESTMENT
   ONE MEMBER COMPANY LTD716 ONE BUD 2 LEAVES勐海县鹏程茶厂老班章(熟)广东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广云贡饼云南景福祥茶业有限公司山外有山北京浮生半日茶业有限公司浮生半日牌普洱熟茶云南梵生茶业有限公司回归安化县清山源茶叶有限公司皇家茯茶安化县清山源茶叶有限公司千两饼益阳冠隆誉黑茶发展有限公司惠和堂高山大叶茯茶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熹誉牌六堡茶T7111HIMALAYASSILVER2018福建市宁德市云品茶叶有限公司三生应牌特级牡丹王福建政和那杯茶业有限公司白毫银针THAILANDWHITE TEA福鼎市湖林茶业专业合作社白牡丹福建政和那杯茶业有限公司白牡丹TAY BAC  TEA AND SPECIAL FOOD COMPANY LTDWHITE TEA  苏州嘉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大熊手制  云白平阳县雪韵茶业有限公司平阳黄汤四川蒙顶皇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蒙顶皇茶牌黄芽安康秦汉古茶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秦汉古茶安康市汉滨区星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寒香》江门市新会区样讲柑普茶有限公司新会柑皮普洱茶(代泡调味茶)江门市新会区泓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侨津小青柑(小侨)广州世纪茗家茶叶有限公司流金岁月六年陈皮罐GIFEL  GROUPMANDE PTE LTDSINGAPORE DREAM广州世纪茗家茶叶有限公司世纪鸿福贵州八克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丹桂红茶北京东篱田园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伯爵红茶紫阳县康硒天茗茶业有限公司康硒天茗桂花红茶江门市新会区样讲柑普茶有限公司新会小青柑普洱茶HIMALAYASTEA FLOWER江门市新会区样讲柑普茶有限公司新会双层柑普茶


第四届亚太茶茗大奖2月中旬正式征集茶样,共收到来自8个国家的412个茶样。经初审,329个茶样进入感官评审环节。其中国外茶样45个,来自印度、斯里兰卡、越南、泰国、韩国、新加坡、尼泊尔。


以下为感官评审情况:

感官评审于4月21日在四川省峨眉山市红珠山宾馆报国厅举行。


本次评比大赛专家评审团专家云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著名茶学专家于观亭、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封槐松、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屠幼英、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王云、四川省农业厅园艺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段新友、印度茶叶研究协会副主席贾格吉特·辛格·坎达尔、斯里兰卡茶叶局副主任马诺伊·萨马拉辛哈、肯尼亚农牧业研究机构茶叶研究所所长约翰·博尔、俄罗斯茶咖协会主席拉马兹·钱图里亚、韩国红茶协会主任柳良锡、尼泊尔国家茶咖发展局执行主任沙什康塔·高塔姆 、马来西亚茶业商会会长刘俊光、泰国茶会会长刘培锋、澳大利亚茶叶协会主席莎琳·约翰斯顿 、德国茶叶委员会董事马克西米利安·威蒂格、意大利茶业与花草茶协会主席马可·贝托纳 、丹麦茶叶协会主席亚历克西斯·凯伊、中国台湾茶协会常务理事邱国雄等知名茶界专家分为两组,耗时整整一天完成了感官评审。


评审分为干评和湿评2个环节,19位评审专家对茶样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等指标进行鉴定。整个评审过程,采用国际通行评审方法对参赛茶样进行分组密码评审,确保了大赛的公正公平。

与会专家都表示,今年的亚太茶茗大奖国外茶样增长不少,真正做到了国际化。国外嘉宾纷纷表示明年将推荐更多所在国的茶企参加评审。

俄罗斯茶咖协会主席拉马兹·钱图里亚有些遗憾,“今年没有经验,没有记下自己喜欢的茶样。明年碰到喜欢的就把编号记下来,公布结果后就可以直接联系采购进口了!”

亚太茶茗大奖经过连续四届的举办,极大的提升了中国茶的国际知名度,已成长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评比活动之一。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