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德化新辉煌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茶马古道上的“旧时光”和“新容颜”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具体说来,茶马古道主要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三条大道中,以川藏道开通最早,运输量最大,历史作用较大。

茶马古道中的滇、藏路线是:西双版纳-普洱-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察隅-邦达-林芝-拉萨。到达拉萨的茶叶,还经喜马拉雅山口运往印度加尔各达,大量行销欧亚,使得它逐渐成为一条国际大通道。这条国际大通道,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时至今日,茶马古道给普洱茶留下的隐秘岁月仍然影响着后世,留在那些曾经被马帮岁月深刻雕刻过的城镇里。

坡脚茶马古道

位于思茅城北3公里,坡脚茶马古道自腊梅坡至坡脚长12公里,古道在森林中穿行,其中有名的路段有土地坛、细腰子坡、山楂洞、樱桃台、炮台丫口、斑鸠坡、二台坡等。采用石板铺设的古道,沿着原始密林遮盖的山岗箐头盘山而行,沿途景色秀丽,空气清新,已成为当地居民与外地游客徒步、踏青的首选线路。

菜阳河茶马古道

位于思茅区倚象镇渔塘村委会所属的太阳河自然保护区内,北连茶庵塘茶马古道,南至西双版纳州勐旺、易武古茶山,通往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是南来北往的通商官道,也是民族迁徙以及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

茶马古道茶庵塘路段遗址

位于宁洱县宁洱镇民主村石灰窑村民小组,现存的石铺路面建于清代茶马贸易兴盛时期。全长12公里,用石灰石、砾石铺就,自南向北延伸至把边、通关等方向。距离孔雀坪寨子约5公里的山石古道,约1.5—2米,石板路上还保留着马帮长期踩踏出的几厘米深的马蹄印窝,可以感受“径仄愁回马,峰危畏如去”的意境。

茶马古道那柯里路段遗址

位于宁洱县同心镇那柯里村昆洛公路539公里碑左侧,清代时用人工打制条石和砾石铺就而成,路面宽1.4米,有石阶盘旋而上,全长30公里,是古道形成以来直至解放初期未通公路时,思普地区北上南下的古茶马驿道,属关哨汛塘之一。

孔雀屏茶马古道遗址

位于宁洱县磨黑镇政府东北方向4公里处,自南向北延伸在群山之中,是清代茶马古道贸易兴盛时期所建,全长约27公里,其中保存完整的有7公里,宽约2米,由石灰石、砾石等铺就而成,目前保存较好的路段上还有马蹄印依稀可见,是至今保存较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址,也是研究茶马古道不可多得的实物遗存。

石膏井茶马古道遗址

位于宁洱县同心镇以东3公里,距宁洱县城南16公里。石膏井盛产盐和石膏,随着盐业规模的日渐扩大,盐、茶交易形成了较大的市场,吸引了国内乃至东南亚的盐商茶贩运到这里交易,清代曾在此设立石膏井县。

(石膏井茶马古道遗址之火烧桥)

石丫坡茶马古道遗址

位于宁洱县德化镇,距德化镇政府4公里,现存路面修筑于清代茶马贸易兴盛的时期。此段茶马古道全长约6.5公里,保存完好的石镶路约320米,最宽处约2.6米,是目前发现的茶马古道遗址中最宽的一段。线路由东往西走从石丫坡口过酱豆山岩子—大尖山—大岩子—四岔路—经思茅、澜沧出境至缅甸等国家。该遗道从澜沧往北走经思茅可直接到茶庵塘,进入北路官马大道,至内陆各省。

恩乐广恩桥遗址

位于镇沅县民江村与恩乐老街河岸,建于清初,桥长188米,石墩架木,两旁盖瓦房50余栋,清朝时多遭损毁,又复重修。解放初期桥被河水冲毁,现存石墩四个,其余被江岸泥沙覆盖,石墩部分于1973年建恩乐大桥需石料被拆用,现西岸桥墩高4.2米、宽12.6米、长9.7米,保存完整。

哀牢山茶马古道

哀牢山茶马古道由金山丫口茶马古道与民江半边崖古道组成。金山丫口茶马古道位于镇沅县和平镇麻羊村马鹿塘组,该段茶马古道自麻洋村起至金山丫口全长200米、宽2米,用石块砌成。古道沿途经恩乐、者干河至麻洋村,过金山丫口到达新平、双柏、昆明等地,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民江半边崖古道

位于镇沅县民江村至中坡组的道路上,该古道是大量骡马长时间行走而成,部分险峻路段进行了人工开凿,宽1.5米至2.1米,长200米,路坎岩石高1米至2米,古道路面上有深30至50厘米的马蹄窝,骡马通行的痕迹非常清晰,是清代哀牢山主要茶马驿道之一。


小水井梁子

通行关卡规定行文碑刻

位于镇沅县城西面小水井梁子茶马古道上,距城区2公里。小水井梁子是清代道光年间古道通行驿站关卡,关卡规定行文刻于长1.9米、宽1.2米、厚0.8米的石碑上。行文碑刻石板及石条拆放于小水井梁子古道旁,碑石保存完整,但碑石字迹严重风化,仅勉强能看到部分石碑内容。该碑刻是茶马古道上不可多得的历史物证,2013年作为哀牢山茶马古道的一部分,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道悠悠,马铃声声。古老的茶马古道,从历史深处绵延而来,从普洱走向远方。茶马古道不仅见证了普洱茶和其他产品的交换流通,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谱写了普洱茶产业发展的辉煌篇章。

世序更替,逐梦前行。茶马古道从始至终都在见证着普洱茶历史的变迁。而新时代的茶马古道,将持续并见证普洱茶产业振兴和辉煌!

注:文中旧址仅茶马古道部分遗址,内容来源“普洱文旅”

来源:普洱茶时代,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博落幕,硕果喜结,2019第20届武汉茶博会谱写中西部茶市的辉煌荣光

2019第20届中国武汉茶业博览交易会暨紫砂、陶瓷、茶具、红木、工艺品展(以下简称:武汉茶博会)于11月12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展会历时4天,近乎每天都是人气爆棚,茶情不减!



作为中西部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茶事盛宴,在市场遇冷的现行环境下,第20届武汉茶博会4日连展,逾10万人莅临,在江城掀起了一阵“茶潮”。不仅赢得了参展商、消费者的交口赞绝,更是再次展现了武汉茶博会的强大品牌吸引力。在此,武汉茶博会组委会由衷感谢所有观众、参展商、嘉宾、媒体朋友以及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感恩您们的一路相伴!



展会规模盛大,聚集全球品牌茶企


2019第20届武汉茶博会展览面积达30000平方米,设国际标准展位1500个,划分中华品牌馆、普洱黑茶精品馆、国内外茗茶馆、茶器美学馆、文创工艺品馆、一带一路国际精品馆共六大展馆区。展品囊括六大茶类、茶(器)具、紫砂、陶瓷、茶食品、茶服、红木、根雕、文创、工艺品等。吸引了来自湖北、湖南、云南、四川、贵州、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等国内20多个省(区)及港台和日本、韩国、斯里兰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0来家商企参展参会。展会规模和规格不断提升,今年展会参观人数更是喜结硕果——累计参观人数超10万人次,这说明中兴恒远展览•第20届武汉茶博会已成为中西部茶人参观采购、共享茶业新资讯,探索茶行业新发展的首选平台。




本次展会汇集了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等中国十大名茶。作为湖北省年末最后一场专业大型茶事盛宴,各大主流茶企品牌也倾力参展。大益、陈升号、今大福、老同志、俊仲号、滇南古韵、布易班、班章茶厂、东卓茶业、冰岛精制厂、翠泉茶业、南府茶叶、六妙白茶、绿雪芽、玉芷芽、畲依茗、顺茗道、国畅茶业(英红)、茗纳百川(滇红)、惠兰雨茶业(祁红)、曲溪茶叶、凤鸣单丛、麻溪茶业 、御广源、鑫满福、艺雅堂、和福号、王福记、沁和堂、琴香茶舍等品牌盛装亮相,为江城茶友呈现了芳香乌龙、甘醇黑茶、清淳白茶、鲜爽绿茶、馥郁红茶、清香黄茶等六大茶类及各类花草茶。浩瀚的茶空间,应有尽有的茶产品,可谓是共享江城茶业峰会。




器质非凡,谱写匠心之作


本届茶博会上景德洪窑、十一阁茶具、武凤陶瓷、心缘堂、臻玉古坊、宸艺堂、士杰钧瓷;德化白瓷、国恒茶具、豪美佳成陶艺陶艺、万紫堂茶具、睿陶坊、无墨有画、钰满楼、青林轩青瓷、旭日茶具、千舍玻璃茶器具、天润醇品、王龄华陶瓷艺术、景德镇牡丹王、亿祥茶器、盏行天下、铜话、宋景建盏、业芬陶艺、仁我斋、曼樸瓷器等联手百位紫砂艺人给您带来一场匠心交融的美学盛会。



茶器之美不是孤立的,而是立体地融合了香具、绘画、家具等环境之美,达到所谓的大美境界。所以选择一件茶器更多的反应了你的心境以及您对茶的理解。茶器的世界更是琳琅满目、仪态万千,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多彩茶事,异彩纷呈


本届茶博会围绕茶、琴、棋、书、画、诗、香、花、器等产业链举办多场主题活动,既有品牌推介会、新品发布会、茶艺展演,香道表演、花道表演、新老名茶品鉴会、名人签售会、大咖讲茶、书画泼墨的主题茶事,让喜欢茶的市民,游客有机会参与茶雅集,体验茶的第N种可能性。更是在传统文化中添加了“网红直播文化”,设置超级网红打卡区,让你不仅能体验到最美的茶艺空间设计、最有创新的玩法、让你拍照不停、还能观赏到高雅的茶艺美学表演……一场盛会,N种玩法。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中兴恒远武汉茶博会作为省茶叶主管部门唯一支持主办的本土重大茶事会展活动,在各级指导单位、茶业品牌厂家、本地经销商、本地媒体和全省市民的广泛关注与支持下,已连续12年成功举办20届。12年砥砺前行,不断为积极拓展湖北市场的企业品牌提供强大的发展平台和贸易商机,用奔跑的速度向世界展示着中国茶市发展的脉搏,为茶行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强势为中国茶业发声,阔步向前引领行业发展。因此,中兴恒远武汉茶博会的成功举办,对于茶业行业及相关产业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武汉茶博会将保持昂扬的斗志,不断创新,以追求优质、专业、完美的服务全新出发。


2020年,让我们相聚第21届武汉茶博会。

“围炉煮茶”带火陶瓷产业

生一炉火、烧一壶茶、放两把干果、烤几颗橘子,与三五个好友围炉而坐,喝茶谈天烤火……这个冬天,脱胎于我国传统民俗的“围炉煮茶”火爆出圈,成为现象级的消费热点。新的消费方式、消费场景也给陶瓷产业添了一把火。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是全国最大的陶瓷茶具产地,德化陶瓷曾在宋元时期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又在当下感受着“围炉煮茶”的火热。

德瓷生活科技有限公司电陶炉生产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在忙碌。新华社记者李昊泽摄

电陶炉是德瓷生活科技有限公司当前的明星产品。公司负责人林碧灿介绍说:“目前仓库存放的都是产品配件和包装材料,成品库存早就搬空了,每天新生产的成品根本等不到入库。”

据林碧灿介绍,出于对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的考虑,很多消费者体验“围炉煮茶”时选择用电炉代替传统炭炉,公司收到的订单量因此迎来爆发式增长,日订单量可达5000套。

“这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生产能力了。”林碧灿说,目前公司已经暂停接单,正全力生产保证现有订单按时交付。

“新锐”电陶炉供不应求,“经典”陶瓷壶盏也如碧树逢春。

三福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聚精会神地打磨抛光出一批批白瓷壶、杯坯体,待阴干后,这些未上釉的坯体将被送入窑炉,在1310℃高温下瓷化,呈现出羊脂一般细腻的光泽。

今年10月以来,三福陶瓷总经理徐金宝真切感受着“围炉煮茶”的热度。

“两个多月时间卖出去了之前两三年的量。”徐金宝说,公司生产的一款白瓷茶壶曾经月销200多把,现在这一数字变成了单日销量,前几年积压的货品也都销售一空,因此他赶忙增派车间人手,以应对飞快加速的生产节奏。

“‘围炉煮茶’在这个冬天给陶瓷产业添了一把火。”德化县陶瓷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曾宪升说。

今年以来,受国际局势、疫情等因素影响,以外贸出口为主的德化陶瓷也遭遇了一个“寒冬”。按以往经验,每年第四季度订单量应处全年低位,但随着“围炉煮茶”热度提升,德化大部分陶瓷企业今年第四季度内销订单量大幅上涨。

“不少陶瓷企业经此体会到,国内适销产品有着很大的市场,可以做出很好的成绩。”曾宪升发现,“围炉煮茶”火热之下,德化很多外销型陶瓷企业开始研究起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产品设计,希望在国内市场推出受消费者欢迎的陶瓷文创产品和新消费模式。

“陶瓷产业的发展一直在探索新方向,传统文化催生的一些网红现象给了我们很多设计思路。”国家陶瓷行业工业设计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梓浔认为,依托传统文化要素开发的陶瓷产品极具“亲和力”,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共鸣。陶瓷企业借助传统文化体系将产品开发系列化,有助于树立清晰的品牌形象。

“这或许能够成为外销型陶瓷企业扩大国内市场的抓手,帮助其打破自身发展桎梏。”张梓浔说。

来源:新华社、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