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陈升一号哪年好喝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仓颉号开汤品鉴!聊聊对标茶品,聊聊该留还是该卖?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黄老湿,今天和老蔡在徐老师店里喝茶,意外碰到剪刀带了泡仓颉号,想不到试喝这个茶来的这么突然,我连视频都没法拍,那就干脆文字上描述下开汤感受。

开汤内容基本结合了下老蔡和我的感受一起写了下来就不发两篇了。

干茶:干茶芽头比较多,芽头偏向褐色,条索颜色整体偏深,比较粗壮

闻起来花蜜香,带点果酸味,茶袋仔细闻有点烟熏味。

洗茶水烟熏味重,汤色浅。

第一泡闻茶汤烟熏味,类似熏肉味,青味,花香,入口有一些苦味,茶水比较单薄,滋味比较淡,花香。

第二泡闻茶汤烟熏味更重了,青味混合花香。入口比较柔,茶滋味单薄,不苦,微涩。生津还行,回甘基本没有。

第三泡,苦感出来了,这茶是有苦底的,涩感也开始明显,生津回甘缓缓发力。烟感还是那么重,有熏肉味,但茶汤胶质感不是特别明显。

第四泡,卧槽好苦啊!凉了以后苦味特别重,之前还觉得浓度不高,现在觉得相当不错,可能是最近咖啡喝多了没感觉。

总结:相对于我同学老蔡的看法,我个人体验是这茶浓度很高,他觉得相对单薄。很有可能是咱两出门喝茶前都喝了一杯浓缩咖啡。他还是双份浓度的哈哈哈哈,所以对苦不太敏感。

下面是黄老湿我个人见解: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个茶的出现有些像2014年行情不好的时候推出大益传世来提振市场的感觉。

毫无疑问这款茶的品质超出我的预期。

前几泡喝起来一般,但烟感的辨识度有当年大益经典烟熏茶的感觉!茶的苦滋味和底子也有当年经典茶的浓度!这茶绝对是款会传世的明星品了,虽然我没参与,但品质的突出值得我去夸赞一番。

那么这款茶能对标早年哪款茶呢?

高浓度!极重有辨识度的烟感!我个人觉得最像的是801山韵。

但肯定很多玩家要骂我了,说这个对标太没想象空间了,因该对标白菜,再不济也是2003年银大益,早春乔木啥的哈哈哈哈。

我只能说白菜肯定是比不上的,2003年的十大经典(大益茶王者排行榜)有戏,但现在刚喝下来前几泡显得薄了些,这茶还在磨合期,状态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801的山韵我有一片北方仓的反而感觉和这茶最像哈哈哈。

事实上这茶大概1万6左右一片,我很快就问了我自己一个问题,这个价格你是会买片501的绿版金色韵像还是这个?毫无疑问我选绿金啊!这茶肯定是好茶,但现在的价格已经追平一些证明了自己的中期明星茶了!这样来看这茶的价值在目前来看不是特别高,投机成分肯定是有点的。

但是如果长期持有的话,我个人认为在下个波段来临后这个茶被推上3万一片也是很有可能的。未来也是比肩白菜,十万一片的产品,但这个未来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等待,但不管怎么算总比银行理财是要好多了。

我个人观点这茶是近两年大益出的产品中最有辨识度的茶,没有之一。品质好坏和群峰比的话,感觉群峰更好喝一些,料也更好些,但辨识度仓颉更好些。

我是剪刀,我接着黄老湿的话题继续往下:

聊聊口感用料:

相信开过汤的朋友对仓颉号的口感认知都差不多,对产品品质本身都没有什么争议(排除多空对决恶意差评和过度吹嘘)。

类似大益早几年的某款茶(yansaoxiang),滋味强劲,苦感猛烈,回味持久,是不是古树料,我tmd喝不出来,反正叶底肥厚,用料等级很高,在新茶里算是款辨识度很高,盲喝会让你很容易就能猜中的茶。

聊聊包装:

首先“仓颉号”这个名字以及包装格式直接对标“轩辕号”,几乎所有人毫不犹豫的称“大益第二款号级茶”,可能是益友会的2万片发行量让这2万个用户兴奋的忘记了思考“什么是号级茶”?请参考文章“普洱茶是什么?”有详细解读“号级茶”,如果单从字面理解带个“号”字就能叫“号级茶”?

那请别忘了,03神舟五号、05乌金号、07皇茶一号、tmd陈升号每款都叫“号级茶”!

“号级茶”跟你有啥关系?原料一样?工艺一样?厂家一样?还是你家祖传下来的?

不要一边说老茶都是假茶、湿仓茶,一边又要往脸上贴金,那是打自己的脸!

聊聊产量:

这个话题也是市场多空对决的最大话题之一,不管厂家究竟发行量是5000提还是10000提,以专营店数量粗略估算大概也就6000-6500提左右,换成整件都不算多。这些数据又能证明什么改变什么?

大益厂方又没有声明限量发行,每片包装也没有发行编号,又没有压双内飞,我假设厂里仓库现在还有10万片已经压好了的饼,只是没有包包装纸,哪天可能包个别的茶,或者包仓颉号,你能怎么办?

所以纠结多少发行量只是玩短线考虑的问题!

拆一提,提盒笋壳和小票要寄回,开一片拍视频,摆版五片。

聊聊对标茶品:

从名字上看无疑仓颉号对标轩辕号,毕竟轩辕号出生的早4年,永远是大哥,当然价格也不可能逆袭。

黄老湿对标的是501绿金,我查了一下价格还是有一点偏差,绿金整件70片,以现在行情更接近501白布条的价格,以10年为期限的话,10年后白布条一定会超越现在95青的价格,那我们可以掂量一下仓颉号10年后会到什么价格?

哈哈,品饮的角度是不是太理性?不要又tm跟我说号级茶、古树茶,不能跟7542比!

号级茶前面已经解释过,是不是古树茶还是个问号,就算是古树茶也不能说明古树茶就一定比台地茶好,人工过多干预,施肥打药,采摘过度等,了解一下云抗10号、云抗14号都是改良品种,内涵物质反而会比古树茶高!是不是颠覆你三观?

聊聊仓颉大妈:

这张图是昨天朋友圈的热门,寓意,博一博单车变摩托,还是你上车了吗?

有人说大妈可能提的就是个空箱子,但细心的网友分析大妈手臂肌肉伸缩的张力箱子里一定是有茶的,再观察一下图片的背景品牌,寓意更深刻了!

聊聊该留还是该卖:

说这么多,我当然也是拥有2万分之一的人,11760+2500=14260的成本,按现在的行情算说实话真没啥利润,赚了个寂寞,都是在帮吴老板抬轿子。

18000以内我都不考虑卖,但是散片短时间内想突破这个价格不太现实,大部分“外围”的茶友应该想法都跟我一样,想长线持有。

聊聊外围:

经常听到村口说“外围”怎么怎么,专营店的也这么说。

“外围”两字听上去是个贬义,我想问一下你们“内围”的是不是都是“过手”?

最终买单的是不是都靠“外围”?

作为大益我肯定是“受益者”。

独立思考,不盲目吹嘘,也不故意抹黑,客观评价

朋友催着要看,就潦草到这结束!

来源:酽净小黄 剪刀 大益论坛,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专业采购指南:第23届深圳秋季茶博会优选展商之普洱茶篇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普洱茶产业发展持续向好。特别是今年以来,全民健康意识空前提升,普洱茶的品饮价值、健康价值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肯定,已成为茶品类中最耀眼的“茗”星。

12月10日-14日

第23届深圳秋季茶博会

将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隆重启幕!

大益、云南中茶、澜沧古茶

陈升号、今大福、中吉号、七彩云南、龙园号

土林凤凰、广隆·一壶好茶、天月老茶仓等

龙头茶企闪亮登场

春秋大义、中茶号级红标、霸道等

热销茶品集中亮相

一场普洱茶饕餮盛宴即将震撼来袭......

普洱茶展商名录

大益、云南中茶、澜沧古茶、勐库戎氏、陈升号、今大福、中吉号、七彩云南、龙园号、土林凤凰、广隆·一壶好茶、天月老茶仓、聚宝龙、书剑古茶、云南龙泉、佳兆业·兴海茶业、福海茶厂、昌泰普洱、勐傣、滇南古韵、古韵流香、云门天成、廖氏普洱、东卓、同庆号、深土畜、吉普号、茗之冠、佰年尚普、永年、云南普洱茶厂、老曼峨、云茶之邦、明泽藏香、龙灿、瑞升号、味茗堂、赛云古茶、芒嘎拉、景迈老树、冰岛印象、和森老班章、老班章42号、普作号、元鸿、云柯庄园、陈云号、秀荣、俸普号、生活大师、福生成、沐盛、东腾、津源、万朝、勐乔、臻馥轩、恒润祥、哈尼部落、云上七彩、凤凰窝、勐品、凝聚力、岩佤、濮彝号、万胜、初级号、若雅轩、红哨、颐正得、凤凰窝、古茗坊、古茗道轩、镇山邦、听山云起、三源众、阿甘先生、陶陶、鑫蕊达、鹿岩普洱、璧魁普洱、宋聘祥、云鑫源、雅道茗香

下面,小编为您精心准备了优选普洱茶展商名录,不管你是资深的茶客还是高端的收藏家,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款中意的普洱茶哦~

大益

展位号:T098

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是中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大型茶业集团,拥有享誉海内外的“大益”品牌。其新品春秋大義熟茶,精选布朗山核心产区古树茶原料,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大益茶制作技艺”发酵、拼配特制而成。茶叶持有无限的醇化空间,每一点的醇化都值得品味。

云南中茶

展位号:T163

云南中茶茶业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17日,是世界500强之一,是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成员企业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茶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云南产区、贵州产区、四川产区普洱茶及红绿茶等特色产品的生产、加工及国内外销售工作,销售渠道覆盖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东南亚地区及欧美地区。

澜沧古茶

展位号:T153

澜沧古茶,品牌历史可追溯至1966年,以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为依托,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叶企业,是“中国茶业百强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拥有“中国普洱茶十大品牌”、“云南老字号”等荣誉称号。其独特的发酵工艺,更是让每一款古树熟茶都表现出“天、地、人”和谐之美。

陈升号

展位号:T093

陈升号,让您知道大树茶的味道……

时光不老,好茶相伴。不管走到哪,陈升号都想请您喝杯茶……

今大福

展位号:T159

今大福茶业成立于2012年,主打班章系列高端普洱。旗下有第二代班章大白菜、班章孔雀等系列产品。今年深圳茶博会今大福将举办茶王盛宴、中期茶拍卖等活动。地道班章味,认准今大福。

中吉号

展位号:T097

中吉号,以吉祥茶文化为理念,主打名山古树普洱茶,十几载沉淀已建设成集种植、加工、研发、生产、销售、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普洱茶完整产业链。

七彩云南

展位号:T142

七彩云南秉承传统,遵循古法制茶,其精选著名山头春古茶菁为原料,由经验丰富专业制茶人纯手工揉捏而成,珠形圆润紧实,松散适中,条索完整。

龙园号

展位号:T089

“茶和天下”

茶天下,茶和天下;天下茶,天赐好茶。产品选料严谨,配方考究,加工精细,匠心独具。礼盒装选用中国蓝为主色,寓意中国梦,梦之蓝,以和为贵,茶之大美。

龙园悠然

龙园悠然普洱茶,选用云南西双版纳古茶区早春乔木晒青茶(2005年压制)为原料,由龙园号创始人李正行先生匠心制作而成。饼形周正匀整,条索紧结重实,滋味醇和饱满,层次丰富,茶气苍劲婉转,饮后通体舒畅。

土林凤凰

展位号:T165

云南土林茶业有限公司,不仅是凤凰沱茶的首创者、传承者、护道者,更是南涧县产业脱贫的践行者。它以品牌为主导,以渠道为依托,以技术为基础,以发展为动力,为消费者提供高质的茶品及茶服务,也为南涧扶贫事业披荆斩棘开创辉煌。

广隆·一壶好茶

展位号:T132

勐海广隆茶业,创立于2013年,创始人为程恒发先生。与尔等享好茶,人人皆可品鉴,系广隆之梦。广隆人秉承传统,全以手工制茶,品质尤佳。今年深圳茶博会广隆·一壶好茶将公布重磅新品并举行第一代班章大白菜品鉴专场。

天月老茶仓

展位号:T088

天月老茶仓,是一家专注老茶收藏与运营机构。其有超万平米专业干仓,馆藏千款经典老茶,时间跨度达百年以上,独创“专业品鉴权威推荐”、“专家顾问式营销”、“云仓共享”模式,让老茶品饮、收藏有章可循!

聚宝龙

展位号:T101

聚宝龙普洱茶博物馆是以古董茶、印级茶为主的高端普洱茶收藏机构,它收藏了自民国以来的各类普洱老茶,所藏普洱茶年代久远、品类丰富。

书剑古茶

展位号:T136

云南书剑古茶自2012年创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云南古树普洱茶的生产、销售和服务。其自有茶山基地3000余亩,多种方式整合优质茶山2万余亩,此外还拥有30多个山头初制所,超2万平米现代化茶厂,15家品牌直营店,全国230余家加盟服务商。

云南龙泉

展位号:T131

云南龙泉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创立于1938年,是一家集茶叶种植、产品加工、产品研发和产品销售于一体,重视品牌发展及管理的云南本土知名茶企。其在凤庆拥有茶园16200亩,其中有机认证茶园1600亩,无公害认证茶园6800亩,古树茶园基地1900亩,高优生态茶园5900亩,年产能力3000吨。

佳兆业·兴海茶业

展位号:T090

兴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普洱茶核心产区——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是一家从事茶叶种植、加工技术推广、茶文化传播及茶叶营销的专业化公司。

福海茶厂

展位号:T003

福海茶厂始创于1983年,由原勐海茶厂抽调部分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组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福海茶厂积极寻求品牌升级,以福海熟茶、班章5000亩有机茶园为基础,发挥福海熟茶、班章有机茶及其中老期茶的优势,用不变的诚心,让每一杯茶都值得与家人和朋友分享。

昌泰普洱

展位号:T065

云南昌泰茶业集团昌泰茶行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普洱茶“产供销”为一体的大型企业,拥有多个加工型分公司和专业仓储基地,以及数十家遍布全国的线下零售店。2019年,其新推出的19易昌号,首次面世就得到了广大茶友的认可。

勐傣

展位号:T147

双江勐库勐傣茶厂是一家集茶叶初制、加工、精制、销售、体验为一体的普洱茶专业企业。勐傣普洱,始于1996年,二十四年以来,勐傣人始终秉承经典传统工艺,坚持以最自然的方式制作健康好喝的普洱茶,只为一个信念——勐傣普洱·点滴香醇。

滇南古韵

展位号:T106

冰岛春天

纯正勐库大叶种,百年以上茶树树龄,茶树基地生态好,无过度采摘,按照中医君臣佐使的拼配原理制作而成的一款茶,口感丰富。

古韵流香

展位号:T117

古韵流香品牌创立于2007年,坚持“名山、古树、纯料、手工”的制茶理念,深耕原料资源,精研制茶工艺,钻研仓储管理,十余年仓储实践,形成古韵流香“科学仓”体系。

云门天成

展位号:T078

深圳云门茶叶有限公司,始创于2008年,2010年命名为薄荷塘,秉承“天生天养,循道自然”的制茶理念,以深耕易武茶为起点,为世界订制中国好茶。

廖氏普洱

展位号:T118

廖氏普洱,创立至今已40余载,近年来发力于产品创新,志在为普洱茶行业注入活力。

翡翠

2020年[翡翠],是廖氏普洱打造的顶级普洱,是原料与匠心的天作之合。其为礼盒套装,内藏四块普洱茶,分别为:翡翠冰岛古树生、翡翠冰岛古树熟、翡翠古树生、翡翠昔归古树熟。

龙之九子

廖氏普洱以多年扎根勐库的经验,精选九大经典山头以制龙之九子。这九款茶分别来自冰岛、昔归、地界、南迫、坝歪、糯伍、磨烈、小户赛、那罕。其中冰糖甜韵有之,高香劲霸有之,口感急转有之,温柔绵长有之。

同庆号

展位号:T077

西双版纳同庆号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发扬“同庆号”普洱茶的品牌精髓——茶佳礼敬,引领高尚生活方式。其茶品百年同庆生饼,精选名山古树茶为原料,经同庆号六选六弃工艺标准精致而成。入口即甜,汤质浓稠如蜜。

吉普号

展位号:T067

吉普号,4年斩获27枚金奖。其秉持年轻人极致的玩家精神,深度根植茶山,致力于打造云南茶代表作。

佰年尚普

展位号:T172

勐海佰年尚普茶业有限公司,创立于2009年,是一家执着于探索茶性、善于挖掘融汇并从中形成独树拼配技艺系统,制作高质经典普洱茶,立志于传承茶及中国传统文化,誓铸百年品牌的企业。

老曼峨

展位号:T180

勐海县班章茶厂成立于2003年,其历史可追溯到1984年,其奠基人王峙浜先生持有的“老曼峨”商标,将藏在高海拔原生态深山密林中的优质普洱茶推向了全国。

明泽藏香

展位号:T201

西双版纳明泽藏香茶业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古树普洱茶生产,从采摘到加工,每一个过程都严格监管,形成了一套严苛的体系,致力打造普洱古树茶时代的标杆。秉承“茶人匠心,专注古树”,传承“古树原料古法制茶”技艺精髓,打造“新茶就好喝,久藏更珍贵”的正宗古树普洱茶。

龙灿

展位号:T227

龙灿茶业,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制作、销售和茶艺培训为一体的茶业公司。自1910年创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滇红等产品的制作和销售。

赛云古茶

展位号:T012

赛云古茶坚守实名制真山头的原则,从源头保证茶叶的品质和真实性,严守古法制茶工艺,一点一滴灌注匠心。旗下产品多次获得各届茶博会金奖、银奖、优质奖,还被评选为本届茶博会大会贵宾接待茶。

老班章42号

展位号:T230

寒风吹起,冬天虽已悄然而至,但深秋的舞台即将开启,最浓郁的一抹秋色,正在尽情地绚烂绽放,茶灵青顺谷,老班章42号,邀您来深圳茶博会品银杏秋色的老班章!

俸普号

展位号:T070

云南临沧双江俸普号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茶叶种植、初制、加工、产品研发销售为一体的家族企业。俸普号凭借充足的古树茶资源,40年的制茶经验,严格的基地管理,让每款产品都能做到纯天然无公害,让每一款产品都能喝出它所属名山特点。

知名茶企云集,优质名茶荟萃

第23届深圳秋季茶博会

静候君来!

温馨提示:

距离第23届深圳秋季茶博会开幕还有8天,入场需核实身份信息,茶友记得带好身份证哦~

注:内容来源茶悦世界,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普洱六山漫游记:当我走进风味的秘境!


云霓中的秘境倚邦

当我又一次在夜晚,独自喝完一泡18年麻黑后,细腻的花香和充满包裹感的茶汤把那些游走在六大茶山的时光再次鲜活无比地闪耀在眼前。当六大茶山已经成为传奇,除了一次又一次地行走其间,再也找不出更好的办法,去感受它们。

张信刚教授在《大中东行纪》反复强调一个观点:地理决定历史!

老曼峨古茶园的茶叶


换成普洱茶,我想这句可以再稍微扩展一点:地理决定风味,风味成就历史!尤其在你反复走进那些山头,才会理解“一山一味”的力量会有多顽强。

 

当我再一次走进风味的秘境,六大茶山又会给我怎样的回馈?

因为文章太长,又不想分开发,心想:好的风景和风味都需要“沉浸”。为了便于大家阅读,做了一个小小的目录导航,一次看不完,那就慢慢看。



普洱的如梦之梦:易武


去易武的路,实在算不上近。从版纳出发,途经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曼妙的热带雨林匍匐在路两侧。一口气直开,也至少需要两个半小时。就是这样一条路,每次出发前,心里都还夹杂着小鹿乱撞的兴奋和忐忑。 
中国贡茶第一镇:易武一路奔波终抵达
就好像明确知道每次去易武,自己会进入一场清醒无比的梦。易武,是普洱茶的如梦之梦。

易武之行,从老街开始!

每次的易武之行,都是从老街开始。老街街头,是一个广场,停满镇上百姓抑或前来易武寻茶的小轿车。广场左侧,拾阶而上,有一间并不宏伟的易武茶文化博物馆,易武茶无比躁动的历史都藏在里面。据易武文化站站长杨建平老师介绍,博物馆里有200多件珍贵文物。车里宣慰司管辖六大茶山时期记载易武茶叶生产经营的石刻执照,完整详尽地诉说着易武茶的过去。
易武老街车顺号旧址
易武茶文化博物馆馆藏石碑
面对一件件锁住易武茶风味传奇的文物,我们不禁遐思:早已被历史证明过无数次的易武茶,而今还在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你奔在七村八寨的路上,会有越来越清晰而肯定的答案:易武茶,还在易武!

去易武的路上,遇到马帮

永远逛不腻的七村八寨

七村八寨的概念,已经深入钟爱易武茶的茶人心中,村稍大一点,寨则稍小。从镇上出发,最经典的七村八寨之旅,一般都是从曼秀进,高山村出。一个小环线,蕴含大风景,几个代表性的村寨都在环线内:曼秀、落水洞、麻黑、丁家寨(汉)、丁家寨(瑶)、张家湾、高山村。

易武七村八寨分布图

路过曼秀村极其气派的牌楼,不多时就到了落水洞村。云南有许多地方都叫落水洞,大概因为村子地势较低,有一个类似于小型水帘洞的地方,常年落水而得名。落水洞的古茶园就在路边,村子四围都是被人精心编好号的古茶树。沿着古茶园修好的石阶走下去,落水洞村安静地落在山坳里。

编号为021的落水洞古茶树

对于茶区而言,茶树包围村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落水洞的古茶树,都不大,根部直径有个八公分左右,就算蛮气派。整体上,易武的茶树,都不算粗大。也许是因为易武茶大部分是中叶,其“香扬水柔”的风格非常受人喜爱。

落水洞古茶树,木架方便采摘

麻黑的新老茶王树

落水洞逛完,都不用挪车,就可以走到麻黑。麻黑和落水洞,仅一山之隔,茶的风味也比较接近。麻黑的古茶园,古茶树较为密集,树龄都在百年以上。沿着半坡的小径,走进古茶园,约莫半百米左右,一个钢架结构建筑出现在眼前:这是为死去的麻黑茶王树而建的。如同丰碑式的人物需要丰碑式的纪念,死去的茶王树,终于伫立成供人凭吊的宫殿。

麻黑死去的茶王树

几乎每个山头都有茶王树,好像不立一个“王”或“后”出来,总不够神气。“王位”评选的标准,一般来讲是树龄最老抑或树形最为魁伟。称王称后之后,这些茶王树的身价自此一飞冲天,直上云霄。然而,中国有句古话,昭示着亘古不变的规律“树大招风”。许多山头的茶王树,在当上“王位”后的不多时,就被不远千里前来朝拜的熙熙攘攘的茶客给“看死了”。

在麻黑古茶园,眺望易武群山

麻黑的这一棵,因为靠近路边,死后还要被人围而观之,实在有些“鞠躬尽瘁”的意思。站在麻黑茶王树前的平台上,远眺易武的远山,只见一片莽莽的翠绿接着另一片翠绿,延绵起伏。民谣歌手小河,有一首朴实无华的歌《森林里的一棵树》,里面有一句这么唱到“森林里的一棵树,不知道自己是一棵树”。纵然如此,总不免还是有些伤感:易武这么多树,为什么偏偏你被选中了?

麻黑古茶园的茶花

沿着茶王树旁的小径,往里走去。半坡上的麻黑古茶园里,茶树长势颇好,繁茂的枝叶把本就不宽的小路几乎要遮盖起来。麻黑的古茶树,整体上比落水洞要稍粗一点,许多茶树的根部树干上包裹着青苔,生态环境极好。

去看麻黑新茶王的路

古茶园看完,原路返回,在路的右侧有一条岔开的土路,是前往新的“麻黑”茶王树的路。约莫走个二十来分钟,爬一小段山,就能一睹它的风姿:半坡上,一棵根部直径有15公分朝上,树高五六米的高杆古茶树,被木头搭成的采茶架围了起来。木架正面,挂了一个木牌,写着麻黑茶王树和它主人的信息。

麻黑新茶王树,胡家的

新老麻黑茶王树,是来易武必须要观摩的。一来是因为交通便利容易抵达,二来是因为麻黑是易武非常重要的一个小产区,产量位居七村八寨首位。麻黑茶整体比较协调,细腻的花香下又有醇和的汤感,奠定了易武茶的风味底色。

麻黑村,也是易武寻茶重要的一个分界点!到达麻黑村界碑后,分叉路口往右拐,去往大名鼎鼎的刮风寨。往左呢,则是去往大漆树、丁家寨的方向。

汉文、傣文、拼音并用的大漆树路牌

弯弓人家的午餐

不多时,抵达丁家寨。丁家寨分为汉族和瑶族两个寨子,汉族的古茶树要更多一些。丁家寨的大部分村民,是从弯弓大寨搬出来的。而弯弓的名字,熟悉易武茶的茶友听到一定都会眼睛泛光。

每次来丁家寨,都是中午时分,吃饭是头等大事。自从去年来易武,闯进李大哥吃了顿印象深刻的午餐后,午餐的事,自此有了着落。提前和李大哥打好招呼,一桌堪称丰盛的茶山午餐早就准备好了。吃完午餐,正事是喝茶,在丁家寨随处一个茶农家能喝到什么好茶呢?

丁家寨李大哥家的午餐

首先丁家寨是肯定可以喝到的,因为李大哥的房子建在被茶树包裹着的半山坡上,屋前屋后都是茶树。喝完丁家寨后,如果觉得还不过瘾,不妨大声问李哥一声:“李哥,有弯弓么?”听完,憨厚的李哥,就会走进茶室旁边的小房间里,找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所剩无几的弯弓。李哥说,弯弓就只有这么多了,自己留着喝的。

在易武,端起的每一杯茶都有惊喜

和麻黑相比,弯弓花香更加细腻,汤感清甜可人,颇受茶客喜爱。弯弓喝完,如果还不过瘾,不妨再问李哥一句:“李哥,还有啥好茶?薄荷塘有么?”

一茶难求的薄荷塘

这个可把李哥问倒了,老实的李哥停顿几秒后,说“薄荷塘是没有噶,白茶园有!“

最近几年薄荷塘火热起来后,一茶难求。高杆动不动几万块一公斤的价格,让薄荷塘封神。封神后的怪现象是,街上哪里都有薄荷塘卖,都有薄荷塘喝。明白人都知道,哪有那么多薄荷塘呢?而李哥呢,没有就是没有,也绝不拿别的茶来冒充薄荷塘。在薄荷塘还没有像今天这般炙手可热的时候,弯弓的名气更大。许多薄荷塘,被用来当弯弓卖。不过几年光景,薄荷塘火了,不少弯弓又纷纷当作薄荷塘卖!

薄荷塘一类树第19号

话说回来,能用弯弓当薄荷塘卖的,都算有良心的。市场上那么多薄荷塘,是哪里的薄荷?又是哪里的塘呢?

易武最好的味道,是森林

薄荷塘没喝到,白茶园也是极好的。相比弯弓,白茶园就要更醇厚一些,不变的是共同的山野气息。为什么弯弓、白茶园、薄荷塘,这么令人着迷呢?凡是来过易武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慨,生态环境太好了。相较于大规模的茶园,易武的茶树都是散状分布在森林里。而薄荷塘这些顶级小产区,则更是潜藏着人迹罕至的国有林里面。


薄荷塘春茶鲜叶,香啊~

如同武夷岩茶正岩产区一样,最好的口感来源于最极致的生长环境,而这种环境是无法复刻的。易武茶的好,是易武茂密原始的森林植被赋予的!来自山野秘境的茶香,每一口都是自然的气息。

航拍的易武群山
茶树都隐匿在里面

白茶园喝完,终于和李大哥作别。盘山公路下山,抵达前往江城方向的省道时,右拐直奔张家湾。

恍若隔世的张家湾

张家湾位于中老边境上,算是易武相对较远的村寨。从寨子里出发,还要开十几公里土路,才能抵达张家湾在边境线上的茶园。盘山公路两旁,不时有几户木头搭建的房子,里面居然还有人住。和村里一栋栋的现代二层小楼相比,这里恍若是另一个世界。外面的文明,似乎和这里毫无关系。

中老边境的张家湾
恍若隔世留守住户

给我们带路的另一个李哥说,很早以前不少张家湾的村民都是住在上面的,后面陆续搬了下去,继续留在山上的不多。约莫半个来小时,终于抵达了李哥家在张家湾的茶园。从路边的山坡往下走,穿过半个山谷的茶园,来到一片空地上。李大哥在荒草里,指着一块翻出的青石板,告诉我们这里清末是一个当地有名茶号的旧宅。顺着李哥手指的方向,我们大概用视线丈量了一下老宅的大小,面积总在300平米以上。

张家湾古茶园,夕照下的茶香

很难想象,今天如此难以抵达的边境线上,曾经还有这样的荣光。而所有的荣光,都是易武茶给予的!

易武的云海,好想在上面睡个觉
去往张家湾的路

易武之行,是无法结束的

从张家湾返回易武镇时,已经是傍晚了。迷人的晚霞把易武的远山整个罩住。从任何一个方向,向远处眺望,我们都无比确定延绵起伏的群山密林里面,藏着普洱茶的如梦之梦!

易武骑摩托车才能到的茶园

易武,是一个每一次喝到都会兴奋的产区,更是每次抵达都会有新收获的地方。易武茶的价值,早已经被历史证明!我们唯一所需要做的,唯有静静感受它,然后传诵它!

每次离开易武,都觉得没有逛够。易武之行,是永远没有办法结束的!怎么办呢?只好经常来咯!

图片

云霓中的百年茶香:倚邦

倚邦曾是古六山的中心

要想去倚邦,先要到象明。从易武镇出发,前往象明乡,无论车技多好,蜿蜒的山路怎么都要开一个小时!我们常说的古六大茶山,也称之为江内六山,分别为攸乐、革登、蛮砖、莽枝、倚邦和易武(古漫撒茶山),其中有四个在象明乡。清朝末年,易武茶兴盛起来前,六大茶山最热闹的当属倚邦。

古六大茶山分布图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擢升鄂尔泰为广西巡抚,赴任途中,又改任为云南巡抚。鄂尔泰到了云南后的首件大事,就是“改土归流”,即逐步取消土司世袭的制度,改用朝廷选用的流官,负责属地的管理,加强中央对西南的控制。古六山地界改土归流后,为了方便普洱茶的产制运销,把倚邦作为古六大茶山的管理中心。从雍正年间开始,倚邦开始了100多年的繁荣时光,直到清末攸乐人攻打倚邦,一把战火烧掉百年繁华。

倚邦老街的石板路

以上这些,都是古六山的陈年往事,现在的许多人已经没有那么关心了。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永远无法磨灭,更不应该被忘记,因为其中隐着一根完整的脉络:云南普洱茶在清朝的繁荣,和政府的直接管理有关,倚邦是第一个中心,清末转到易武,民国时至勐海。

永远无法忘却的云海

穿出浓厚的普洱茶史,今天吸引我们来到倚邦的,或许仅仅因为“猫耳朵”就够了。而从象明乡出发,一早前往倚邦寻找“猫耳朵”的途中,遇见了最为梦幻的茶山云海!

这是什么?这是倚邦的云海!

前往倚邦的路,并不好走。依着山势修的水泥路,像是一条长龙。我们寻着长龙的身骨,穿梭在倚邦的群山之间。不多时,一个急转弯后,视线豁然开朗,眼前出现一片云海。云南拂晓的阳光,透过云缝瀑布一般地洒下来,正好落在云海上。不多时,太阳高升,云海温柔翻滚起来,把群山整个裹住。朝任何一个方向看过去,总会好奇云海下藏着什么:是又一个好看的寨子?还是又一片充满茶香的茶园?

请允许我重复一遍:倚邦的云海!

就在这样的云海中,穿梭了将近一个小时:倚邦到了!

贮藏进历史的倚邦

现在的倚邦并不大,曾经繁荣的老街也稍感萧条。倚邦老街大概只剩下几百米的长度,几分钟就可以走完。而只要稍稍了解一点倚邦的过去,就会立刻明白,这几分钟走完的是倚邦将近300年的芳华。

倚邦去往思茅的茶马古道

整个老街仍然是青石板铺地,台阶处还留有当年的车轮痕迹。老街两旁不少房子的屋脚,刻有麒麟瑞兽图案的石雕,以及规格甚高的石柱,都昭示着房子主人曾经的显赫身世。老街中段还保留着,曾经茶号马帮出发前往思茅的茶马古道,几乎也全是石板铺就,厚重的历史呼之欲出。

倚邦老街的精美石雕

倚邦从雍正年间就开始管理六大茶山,繁盛一时,而今在翻腾的云海中守望历史。近年,倚邦凭借好喝的萌物“猫耳朵”再次出圈,被许多茶友捧为心头好。那么,猫耳朵在哪里呢?

一只猫有两只耳朵,喝掉它们

上曼拱,撸猫儿去

离倚邦老街不远的曼拱村,是最佳的寻觅处。进入曼拱村后,当地茶农带我们去看了猫耳朵茶王树。这棵茶树,在云南众多山头的茶王里,算是个头小的,就生长在村里的小路边。其实“猫耳朵”的叫法,也是近十年才有。倚邦茶大多树形不高,叶子较小,也被称作“倚邦细叶茶”。而倚邦细叶茶中,有不少变异。有些的叶片呈细长型,形似鸡嘴,便取名“鸡嘴壳”;而那些呈椭圆型,不到拇指指甲那么大的,因为形似猫耳,就被叫作“猫耳朵”。

猫耳朵茶树开花了

可能由于猫比鸡更受宠,渐渐猫耳朵这个名字就叫开了,越叫越响!猫耳朵的名气喊出去了后,茶价陡然上升。而真正的猫耳朵产量又极其有限,一“猫”难求。一棵茶树上,即使是茶王树那棵,大部分叶子并不是圆形的。倚邦人惯常说的“纯纯的猫耳朵”,产量不过几十斤,可谓是普洱茶界的“小熊猫”。

猫奴和猫耳朵茶王

如果拿普洱茶国标“大叶种”的硬指标来说,倚邦的茶树鲜叶甚至都不具备成为制成普洱茶的资格。那么,为什么在倚邦会出现比江南茶区中小叶种还要小的茶树呢?

猫耳朵和大叶种对比

对于这个问题,有两个推测的答案。其一,明清时期,云南茶马贸易的兴盛,吸引力部分江西、四川等外人的迁入,也许他们带来了小叶种的茶树种子。其二,云南茶界的老专家张芳赐教授认为,小叶种其实是云南大叶种群落中的成员,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土壤让它发生了变异。据曼拱村人讲,他们曾经把革登、蛮砖茶山的标准乔木型大叶种茶树茶籽引种到倚邦,发现长大后也会远不及它们在革登高大,叶子也变小了。

倚邦古茶树的寄生植物

倚邦,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回到开始的那句“地理决定风味,风味成就历史!“,倚邦就是很好的例证!

猫耳朵喝完,倚邦的云海终于散去了,远山和远山都疏朗开来,倚邦的过去和今天,也在脑中清晰起来。

倚邦,这份云霓中的百年茶香,我穿云霓而过!

图片

贡茶的应许之地:曼松

到了倚邦,曼松是不得不去的!

曼松作为贡茶的历史,在《普洱府志》里有清晰的记载:“清雍正十三年,普洱茶由倚邦土千总负责采办,定倚邦山曼松所产之茶为贡茶,年解贡茶百担”。鄂尔泰雍正三年开始改土归流,仅仅十年后,曼松就被采办为贡茶,其中的殊荣不言自明。

贡茶之源:曼松

时至今日,一泡曼松古树,仍然随时稳坐普洱茶第一梯队,茶价相比冰岛老寨也是不分伯仲。曼松,何以成为贡茶的应许之地?

不进曼松,是读不懂那些传说的

从象明乡出发,前往曼松,约莫半小时就到了。车子穿过写着“贡茶之源”的气派牌楼,进入曼松的小路,一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走进了怎样的一个世界。

曼松村,裸露的部分都是红色

抵达曼松后,总感觉眼前明晃晃的,像是大地在闪烁一般。定睛环顾四周,慢慢确定一件事实:周围的山石和脚下的泥土,都是紫红色的。前往曼松王子山的路,尚未铺水泥,像是一条红色的长龙摇曳着龙尾。难道,曼松被选定为贡茶,是因为这漫天的紫红,充满皇家贵气?

曼松独特的紫红色土质

曼松古树,真小真贵真好喝

在喝完一杯曼松小树后,我跟随曼松村小罗来到他的茶园。小罗说:这里的土都是红色的,种什么庄稼都长的慢,茶树更是如此。同样的茶树,种在曼松后,十多年也没太大变化。即便是曼松王子山的古茶树,也并没有特别粗大。头春的曼松古树,据说每年只有40来公斤,自是一泡难求。

王子山曼松古树

茶园看完,回到小罗家,他终于拿出了一泡今年春茶古树。之前在喝小树的时候,已经明显感觉出曼松的细腻的花香,加之甜润的口感。曼松的小树价格,比一般山头的古树还要高不少,古树更是动辄五六万一公斤。

曼松小树鲜叶

我们十多个人,围坐在小罗家的茶室里,每个人都捧着自己的品茗杯,静静看着小罗,像是等候皇帝“恩赏”一般:古树终于开泡了。头两泡下去,只感觉柔滑、淡雅、清甜。越喝到后面,汤感越来越醇和,却又总有着“春风化雨”般的温柔。一泡古树喝了半个来小时,到后面竟然感觉茶室慢慢消失了,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曼松古树茶汤,哇~

恍兮惚兮,今夕何夕?

红土地的皇家味道

喝完曼松古树后,我们立刻明白,曼松能被选为贡茶的原因,只能是一个:好喝!这种细腻柔滑又馥郁清甜的茶,谁能不爱呢?如果拿浓烈霸气的老班章,许多皇宫贵族第一口未必喝得习惯。曼松茶外形上也舒直挺拔,神气十足!

曼松紫红色土壤和茶树

曼松紫红色的沙砾土壤,含锌量比较丰富,遇水成泥,干后成石,成就了曼松茶独特的气韵。即使春尾的原料,随意制成白茶,也比其他山头的原料更加甜润。钟爱普洱茶的茶友,都熟悉一句话“一山一味,百山百味”,所有的味道,最终都是山头自然的味道,而自然是无可替代和复制的!

曼松静候绽放的花骨朵

喝完曼松古树,还沉浸在它的美好中不能自拔的我们,趁着夜色到来前,离开了曼松。刚刚驶离村子,紫红色的世界不见了,重又复归土黄。

紫气东来,红瑞祥和,贡前御品,唯有曼松!

阳光普照:布朗山

离开被厚重历史和原生雨林裹住的古六山,来到勐海这个如今的中国普洱第一县,布朗山是不得不去的。

老曼峨一棵硕大的古树,挺拔精神

布朗,是一座山脉的名字,也是一个民族的名字,还是一款茶的名字。布朗族,历史记载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之一,古称“濮”人。整个布朗族,信奉茶为信仰。而布朗山,也是全国唯一的布朗族乡,位于中缅边境上。制霸普洱茶圈的老班章,就在布朗山上。

时代在布朗山种茶的布朗族

苦尽甘来的老曼峨

出发去布朗山寻茶,有两条路,一条从贺开上,一条从贺开下,形成一个环线。从勐海县城出发,穿过大益基地,和勐混镇坝卡囡、坝卡龙两个寨子,一路山路盘桓中抵达布朗山名寨老曼峨。下车的那一刻,明晃晃的烈日下甚至有些睁不开眼。回想起在易武高山村,阳光穿过茂密的森林,斑驳的荫翳下散状分布的茶树,眼前的布朗山真是阳光普照,只能张目对日!

老曼峨牌楼

老曼峨是布朗山脉历史最早的寨子,有1400多年历史,是一个典型的布朗族寨子。老曼峨有苦茶和甜茶两种,而老曼峨以“苦”闻名。基本上,普洱茶里苦味的极限,以老曼峨为标杆。纯料的老曼峨古树,一口下去,苦若黄连,不少人喝得龇牙咧嘴。但是几秒后,这种极限的苦,就转为甘甜,从喉咙底部涌上来。这种品饮体验,被许多人用来比喻人生“苦尽甘来”!

老曼峨古树叶片

有标杆的口感,就会被人铭记,老曼峨就是如此。作为世界上最早种茶的民族,布朗族人会把茶树种在寨子周围,世代以茶为生,被茶哺育滋养。正因为此,抵达老曼峨后,去往茶王树的路,一点也不远。从老曼峨大佛寺的侧后方往上走,几分钟就能找到茶王树。

老曼峨佛寺

在朝见茶王树的路上,会穿过老曼峨古茶园。这个标准的乔木型大叶种古茶园里,每一棵古茶树每一个叶片都有手掌大小,叶片肥厚黑亮,叶脉隆起,锯齿清晰,一派气宇轩昂舍我其谁的气势。置身在老曼峨古茶园,感觉每一棵古茶树都在向我发出挑战:有本事,过来啊!

老曼峨古茶园
古茶树上的寄生植物

老曼峨的茶王树和茶后树,是连在一起的,眷侣一般。而茶王树四周都搭着方便采摘的木架,将茶树紧紧围住,又有一种被人“胁迫”的既视感。称王称后之后,永远都是孤独的,所有山头都不例外。离开老曼峨茶王树的时候,有人发现一条蛇刚刚爬上茶王树,难道是神龙护体?

老曼峨茶王
被搭起木架保护和方便采摘

当“苦”成为风味标的后,老曼峨成为布朗山口感厚重的烙印。纯正的老曼峨,纵然是资深普洱茶爱好者,也未必能完全接受。而老曼峨却深受普洱大厂喜爱,作为拼配的重要利器,与其他山头的原料融合,成就浓厚丰富的层次和底味。 老曼峨,是布朗山山脊的味道!

老曼峨看完,上老班章

那布朗山山顶的味道在哪里呢?
毋庸置疑,答案是老班章! 从老曼峨去往老班章,大概半个小时左右车程。而这半个小时,却过得飞快。因为老班章太有名了,心里对老班章的神往,让这段半个小时的山路,轻快不少。俗话说身虽未至,心向往着;而身在途中呢,则心早已至。

老班章古茶园

但凡对普洱茶有些了解的茶友,都听过老班章。稍微进阶一点后,大抵都喝过若干;资深茶客呢,或多或少都藏有一些老班章。顶级发烧友对于老班章,则是如数家珍,每年不惜重金买老班章的头春古树已经是例行公事一般。对于老班章的熟悉,可以精确到几号人家,哪片茶地,甚至哪几棵古茶树。对于茶叶经营者,尤其以普洱镇店的,没有老班章,生意怎么开得下去?

老班章,作为真正的茶王,已经高度符号化了,变得异常抽象。许多人都在谈论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情的本真面貌,反而不容易看得清,即便你到了老班章村也一样。

豪气十足的老班章

抵达老班章村,气派高大的大门,像是在迎接所有远道而来的茶客,又像是在宣示着什么。毕竟这是老班章的大门,还是新近又翻修过的。

中国普洱茶第一村:老班章

进入老班章村,村口有一个银行,银行旁边是陈升号的初制所。许多人介绍老班章时,一定都要提到这个银行。大致的说辞是:老班章山头热门后,现金交易巨大,为了保障资金安全便捷,专门建了个银行,俨然一座现代的财神庙。接着往老班章村的中心走去,更是感受到这里“都是钱的味道”:一栋比一栋大的豪宅,从村里的各个角度拔地而起。许多房子一层的建筑面积就有好几百平米,然后好几层叠上去,城堡一般。而这样的房子,只是老班章村一百多户人家中的一户而已。

村口有财神坐镇
老班章旧貌换新颜

穿梭在这些豪宅之间,你需要不时仰起脖子,来“欣赏”每一栋豪宅的风采。有的大理石铺满所有墙面,有的弄些罗马式的柱子立于门前,有的则在三楼四楼修起硕大的阳台…据说有建筑工程队专门驻扎在老班章村,帮村民盖房子,一直生意兴隆。

老班章拔地而起的豪宅
都是老班章的茶叶带来的

老曼峨布朗族的恩典

成就这一切的,当然还是因为老班章出名了。而这里的老班章古茶树,最早属于布朗族的老曼峨所有。老班章是一个哈尼族的寨子,大概500多年前从靠近南糯山的地方搬过来。300多年前,应哈尼族人的请求,老曼峨布朗族先民把老班章村周围的山地、林木、田坝以及已有数百年树龄的大茶树一并出让给了哈尼族人。为此,老班章哈尼人自建寨先民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岁岁年年向老曼峨寨奉献谷种及牲畜,以示世代不忘布朗族的恩典。

布朗山,一直是布朗族的布朗山。现在,又不完全是了!

老班章是布朗山的哈尼族村寨

老班章村的哈尼族人,后来又在老曼峨留下的茶地基础上,种下了更多的茶树。终于,口感霸气回甘迅猛花香馥郁的老班章茶,逐渐征服了越来越多的普洱茶爱好者。崭新的故事开始了,老班章村旧貌换新颜,一骑绝尘。

身价几乎都是茶王的老班章

老班章的古茶园面积大概4000多亩,产量几十吨。在顶级的普洱山头里面,老班章的茶园面积和产量都是不低的。而其越来越高的身价,让老班章的产量还在以“各种方式”增长。其中的纷繁复杂,折射出普洱茶近20年的巨大变化。

老班章古树春茶迎着光生长

老班章的每一棵古茶树,都价值不菲,身价几乎都是茶王。那老班章的茶王树呢,更是茶王树中的茶王树。老班章茶王树离村子不远,走个十多分钟就可以到。到了老班章村,除了品一杯老班章,打卡茶王树也是所有茶客必备项目之一。于是,茶王树成了热门景点,游人络绎不绝,拍照留念有时都需要排队。

最近几年,老班章的茶王树长势不怎么好,也许跟每年高价承包它的人过度开采有关系,也许是访客太多,接待太过疲惫。总之,王侯将相,都没那么好当的!

老班章茶王树和茶后树

看完茶王树,沿着两旁都是古茶树的水泥路往村中走,不禁想起几百年前最早在这里种下茶树的布朗族人,和后面迁徙到这里定居的哈尼族人,他们对这些茶树,有着怎样的期待?在种茶卖茶满足生计之余,是否能想到若干年后这些茶树,可以搅动整个普洱茶市场的风云!

回到开始的那句话:“地理决定风味,风味成就历史”。布朗山山脉,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日照充足的古茶树所制成的普洱茶,风味浓烈厚重,回味持久。喝过,就会难忘!

老班章古树,每一棵都是茶王的身价

离开老班章,经过班盆、贺开,就回到了勐海县城。班盆的古树茶也非常好喝,花香细腻,汤感又不失厚重。贺开呢,则有万亩古茶园,著名的西保4号就在贺开!

阳光普照下,整个布朗山脉,都无比璀璨!

茶王朝见录:南糯山

如同一般游客到了西双版纳,必须要去告庄夜市和野象谷游览一翻,几乎所有的茶友到了勐海后,一定要上一趟南糯山,看一看茶王树。

晨起,南糯山

茶王的概念,从南糯山开始

茶王树的概念,应该最早发源于南糯山。1951年,南糯山发现了树龄达到800年以上的古茶树,树形魁梧高大(1961年调查时,树高5.48m,树幅10.9mX9.8m,主干径139.4cm,属于普洱茶种(C.sinensis var. asssamica)——虞富莲《中国古茶树》),蔚为壮观。这棵茶王树的发现,为证明云南是世界茶树发源地提供了有利支撑。后来还是因为年代久远,树干中部枯朽,这棵茶王树在各种保护措施中还是于1994年“仙逝”了,只留下粗大的树根供人瞻仰。

《中国古茶树》里老南糯山大茶树记载

1990年12月,时年83岁的赵朴初老先生,赴勐海时,还专程到南糯山考察,看完茶王树后,欣然写下“南行万里拜茶王”的名诗:“问年已达两千岁,黛色参天百丈强;坐看子孙满天下,南行万里拜茶王!”

赵朴初的题字

朝代更迭的戏码,中国人几千年来司空见惯。老茶王“驾崩”后,新茶王“登基”,南糯山仍有茶王树。于是,大家还是每到勐海,必来打卡,美其名曰“茶王朝见”。看的人越来越多后,“茶王”的概念愈发深入人心。继而云南各地,乃至其他茶区,一众“茶王”纷纷被“册立”。如果把全国的茶王树,召集在一起开会,估计也是浩大的一个阵势。很好奇茶王们聚在一起,会聊些啥呢?

冰岛茶王树

其实各地“茶王”热所反应出的,是我们对于古茶树和大茶树的迷恋。带着这种迷恋,到了勐海后,直奔南糯山。

南糯山除了那棵茶王树,关于茶的看点还是颇多。南糯山,还有一个别称,叫做孔明山。据说当年诸葛亮南征,路过南糯山,士兵水土不服,生了眼疾。诸葛亮用手杖插入土种,化为茶树,摘下叶子煮水给士兵服用后就好了。其实当年诸葛亮南征,是没有到达滇南的。诸葛亮教大家种茶的传说,却在云南许多地方都有,可见云南人对于诸葛亮的热爱。

南糯山,也称孔明山

南糯山,以哈尼族为主,哈尼族在云南的种茶历史也十分悠久。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南糯山也不是一天种成的。几百年来,南糯山的哈尼族人种下了大量的茶树,据统计有1.2万亩之多,就这样为南糯山赢得了另外一个被外人津津乐道的头衔——“全球古茶第一村”。

全球古茶第一村

茶王朝见,经典半日游

从半坡老寨往上再走一点,就到了朝见南糯山茶王树的入口。从村旁边一条不时看到几颗树番茄的窄窄的小路,穿进去,就会看到一个中英文表示小木牌,上面写着“距茶王树2000多步”。一路往里走,又一个小牌子出现,赫然写着“距茶王树1500步”。从这个无比精确的“步行导航”,也可以看出,每年来看南糯山茶王树的人,必然不在少数。

半坡寨,是朝见茶王的入口
步行导航,精准到步数

沿着导航,顺着山腰下面铺着石砖的小路,径直往里面走。山坡上下,全是大小不一的古茶树,随眼可见,戳手可得。南糯山生态环境良好,许多茶树都生长在高大的雨林乔木下。从上方照射下来的漫射光,是最适合茶树生长的。较之于布朗山太阳直射下的老曼峨,南糯山的茶风格上要柔不少。
南糯山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就能走到半坡新寨的新茶王树跟前。现在的茶王树,早已经被栏杆围起来,不让人上前踩踏和攀爬。虞富莲《中国古茶树》(P227)对于这棵树的记载,是这样的:“海拔1558m,2002年被定名为“南糯山大茶树”,栽培型。样株小乔木型,树姿半开张,树高5.3m,树幅9.4mX7.5m,基部干径34cm”。

威武南糯山新茶王

相较于1994年死掉的老茶王,新茶王的根部直径要短105cm,气场上还是要逊色不少。然而新王已立,南糯山的万亩古茶树都要听他号召,所有的茶客也受到召唤,前来朝见!

来回五千余步,穿过千年时光,沐浴浓郁茶香,感念“朝代更迭”,这就是漫游南糯山之——茶王朝见录!

时光博物馆:勐宋保塘

离勐海县城不远的勐宋,作为新六大茶山之一,虽然名气没有布朗大,但是占着绝对的地利——西双版纳的最高峰滑竹梁子(海拔2429m),就在勐宋。

版纳之巅,保塘味道

去往滑竹梁子的路上,会经过保塘老寨。保塘老寨是一个汉族寨子,往上海拔更高的地方,还有善做竹筒茶的拉祜族居住!

保塘旧寨的拉祜族
与茶共生的拉祜族老人

保塘老寨的古茶园里,也是远近闻名。粗大的古茶树分布集中,树形魁梧,错落有致,看点十足。著名的西保8号和西保9号,都在保塘。两棵保塘老寨的大茶树,相聚不过几百米。其中西保8号,树高约为9.2米,树冠直径7.2米,基围2.1米。从任何指标来看,两棵大茶树,都是茶王树的级别。当你看过老班章茶王树和南糯山茶王树之后,再到保塘看到西保8号,会觉得之前两棵也不过如此。

西双版纳保护大茶树,9号

许多人都知道保塘有古茶树,且不止一两棵,是成片的古茶树,于是纷纷来看。渐渐地,保塘的古茶园,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号:“古茶树自然博物馆”!

保塘王子的古茶园

那么,为什么保塘的古茶树会如此集中,又如此粗壮高大呢?重回勐宋再上保塘后,发现了答案。

保塘古茶园入口

当我们再一次走进保塘的古茶园,一棵又一棵古茶树,宛如博物馆藏品一般,依次陈列在小径的两侧。我们的向导,是保塘的茶山王子小胡,一个有些腼腆却质朴动人又帅气的95后制茶人。他对这一片从小生长的茶地,特别熟悉。

保塘小胡,是王子没错了
王子带我们上山寻茶

一路上山的过程中,小胡告诉我们,保塘的大茶树,并不是每一棵都特别好喝。好喝的几棵,每年都会被大茶厂的老板整棵承包下来,价格不菲。当我们问到,为什么有些大茶树没有那么好喝呢。小胡说:有些大茶树是“野茶”,没有“家茶”好喝!

滑竹梁子的大理种

“野茶”是什么?荒野的茶么?当我们走进一棵小胡家一棵粗大的“野茶”前,摘下树上硕大的茶花,拨开黄色的花蕊,看见五个柱头后,立刻有了答案:这是一棵野生大理种大茶树!

保塘的大理种大茶树
大理种茶花和叶片和普洱茶种对比

我们大部分时候谈起普洱茶时,都是在山头、树龄、年份等维度,作无尽的周旋。鲜有人知道,或者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云南作为世界茶树的发源地,茶树的分类有多复杂。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张宏达教授,在1998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里,把茶组植物分成4个系,31个种4个变种。

小胡所说的“野茶”,是茶树进化上更为原始的品种,一般含有更多的子房(室)和柱头。保塘的野茶,有五个柱头,属于五柱茶系里的大理种(C.taliensis)。保塘老寨上面的森林里,还有树形更为高大的茶树,生活在滑竹梁子的村民都知道那是野茶。而虞富莲《中国古茶树》(P226)里,也记录了一棵滑竹梁子的古茶树。这棵古茶树编号为滇319号,生长在海拔2391米的滑竹梁子,属于野生型大理种,树高10.5m,基部直径达65.3cm,几乎是南糯山茶王树(34cm)的两倍。

《中国古茶树》里对滑竹梁子大茶树的记载,大理种

茶树的演变,是一场时光之旅

但是野生型茶树,口感并没有那么好。在后面的漫长岁月里,渐渐演化为更加好喝的普洱茶种,也就是阿萨姆种(C.asssamica)。而古代的先民在引种茶树的时候,也会更加优先选择栽培好喝的普洱茶种。所以在布朗山、南糯山,上千年来就有布朗族人和哈尼族人世代种茶的地方,大量的古茶树都是普洱茶种。在西双版纳之巅的保塘老寨和滑竹梁子,野生型大理种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了。

过渡型古茶树

在演化的过程中,“家茶”和“野茶”又会不断杂交演变。一般来讲,野生型大理种的古茶树,可以长得更加高大。临沧凤庆县香竹箐的那棵锦绣茶尊,就是大理种。故而,我们随后在保塘古茶园里,还发现了4个柱头的茶树,就是大理种(5个柱头)和普洱茶种(3个柱头)结合的产物。这棵茶树,正好是小胡家的。下山后,喝完一泡后,有种说不太清楚的味道。相比于大理种,这棵有4个柱头的茶口感清甜不少,但是香气又没有普洱茶种丰富。真是介乎两者之间,颇为神奇。

拨开花蕊,4个柱头

保塘老寨的古茶树,为什么整体上十分粗大,和滑竹梁子的森林里有大理种有密切关系。重新回看保塘,发现了更加原始的茶树基因密码,也让我对这个“古茶树自然博物馆”有了全新的感受:这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古茶树“时光博物馆”!

斗转星移,保塘还有哪些时光故事,尚未被挖掘和讲述?

山音太古:景迈

景迈的故事,要从千年前的一桩婚事说起。现在的景迈,是一个以布朗族为主的山头,隶属普洱市澜沧县管辖。而更早的时候,景迈是归版纳傣族土司所有。傣族土司的第七公主,嫁给景迈首领叭岩冷时,把整个景迈作为公主的嫁妆,送了出去。

景迈翁基老寨

这么大的“嫁妆”,真是古今少有!

景迈茶祖的两个故事

叭岩冷非常能干,知道茶是好东西,于是号召景迈山的布朗族人大力种植茶叶,死前留下了遗训:“到我死后,留下金银终有会用完之时,留牛马牲畜,也终有死亡时,留下这宝石和茶叶给你们,可保布朗人后代有吃有穿!”这个遗训,让景迈山的布朗族人千年来以种茶为生,至今尤甚。后来,叭岩冷在景迈被奉为茶祖,芒景村里还设有供奉叭岩冷的庙宇和七公主亭。

景迈山古茶园

景迈的这两个故事,也更进一步说明,布朗族(古濮人)种茶历史的悠久,以及对茶的珍视,千年以后,世代种茶的景迈布朗人,依旧以茶为生!

连绵起伏的景迈山
布朗族烤茶

云量颇丰的景迈山

一早从勐海出发,去景迈寻茶,经惠勐公路和219国道,需要将近三个小时才能抵达景迈山。到了景迈山脚下,已经将近中午,没想到还在观景台看见了壮阔的翻腾云海。同样是云海,倚邦的是晨曦时的山林吐纳;而景迈呢,则是阳光下的水雾蒸腾。常说一山一味,百山百味,后面似乎还可以加一句:一山一云海!

一山一味,一山一云海

看完云海,继续上山!从景迈山脚下,一直往上到翁基大寨和景迈古茶园,都是小方石板铺就的盘山路。石板路两旁,归置整齐干净明亮,一路神清气爽。景迈古茶园里,行人步行的石板路和古茶树,也被用竹栅栏小心翼翼得隔开,连垃圾桶都是竹筐编就,古朴自然。古茶林里面的许多古茶树,还有大量寄生植物生在茶树上,生态环境保持得非常好!沿着小路,看着古茶园,可以一直走到佛寺。

从古六山看到新六山,最后到景迈,不得不说,景迈是目前所有古茶山里管理做得最精细的。景迈既把千年来的古茶园保护得很好,又兼顾了茶友和游客进山寻茶的诉求。不少茶山,在山头热门后,无序开发,随意建起大小不一的初制所和房子,破坏了整体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 
景迈山的古茶林文化景观,正在申报世界世界文化遗产!看来,千余年前景迈茶祖叭岩冷对保护茶树的叮嘱,一直从未被景迈人忘却。
 离开古茶林,回到景迈大寨的茶仙子家喝茶,古树、白茶、晒红一连喝过来,都是温柔甜润的口感。坐下静心喝茶的时候,还不时想起进山时看到的云海。景迈茶,和布朗山比起来,要甜润许多,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班章为王,易武为后,景迈为妃”。但是景迈的甜,和易武的甜,又有差别。易武是细腻的花蜜香甜,景迈是绵柔的兰香甜。

景迈的云,好像永远不会散

我想,景迈的甜,有一半是直到中午才散去的云海所赋予的!

凝固时间的糯干老寨

喝完茶后,来到景迈的糯干老寨,瞬时觉得时间像凝胶一般缓慢。糯干老寨,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傣族老寨,据说仍然保留着母系社会的组织架构。女人不是嫁出去而是“娶男人”进来,如果不喜欢还可以休了丈夫。

糯干老寨,四面环山,一百多户村民,依旧居住在传统的傣族干栏式木屋,透出一股不加任何人为修饰的古朴。从山腰上往下看去,100多个木屋依着山势,高低错落分布,井然有序。老寨后方,傍晚的阳光穿过种着茶树的山林射进来,那一刻面对无法言说的美,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
老寨里面,仍然生活着许多傣族老人。傍晚时候,有些村民正在处理白天采下的鲜叶,有铺在二楼阳台开始萎凋准备做成红茶的,也有支起小铁锅不时翻炒,准备制成晒青毛茶的。还有些老人,正在准备晚饭,屋前的小炉子里面,炭火炙热,锅里到底在炖煮着怎样的美食呢?虽然第一次来到糯干,并不认识他们,但是好想留下来吃一顿晚饭。

遁入景迈,只觉山音太古,瞬时已过千年!

漫游后记

文章名为“六山漫游”,也并没有完全把古六大新六大走完。六山,已经深化为一个代号,代表远山的呼唤。这种呼唤,数百年来一直在那里!

写这篇文章,只是对那段漫游其中难忘时光的记录,其中关于茶山历史风味等介绍不准确的地方,望大家多指正!

最后,感谢所有云南老师、朋友的帮助!没有你们,无法走完这段旅程,也没有这篇记录!谢谢!写完后,又好想重走一遍,还是从易武开始,七村八寨里穿梭,好过瘾啊,有一起的么?可以加我 ,咱们约一波,嘻嘻~

作者简介

胡冬财,江西景德镇人,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广告学专业,曾因木心先生而留在乌镇工作三年,期间参与世界互联网大会与乌镇戏剧节接待,后在祁红博物馆任主管/经理,现为北京草木行(茶旅)合伙人。

来源:四月四月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